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政治学经济学哲学范文

政治学经济学哲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政治学经济学哲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政治学经济学哲学

第1篇:政治学经济学哲学范文

【关键词】信息技术;多媒体;云平台;课堂实效

新课改理念全面深入落实后,高中政治教材内容趋向于生活化生活,立足于让学生介入现实生活,感悟生活。因此,在冷冰冰的教材文本与现实生活之间必须搭建起一个平台,实现政治教材文本与学习主体之间的沟通,这就得借助于当前发展迅速的多媒体平台。多媒体计算机和它搭建的软件以及交互式电子白板,就是最好的媒介平台,它将语言、图像、视频、音乐、立体等基本素材综合在一起,图文并茂,生动逼真,能全方位、生动地把一些教师不易讲解、学生难理解的知识简化,实现了绿色环保的板书、绘图、辅助教学工具、课堂录制以及教学资源库的共享,使知识直观地展示于学生的面前,极大程度上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实现多种感官有机结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信息技术教学环境下,教师必须在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中,勤于实践探索,熟练运用多媒体设备,提高政治课堂教学实效。

一、巧用多媒体资源,扩大政治教材外延,丰富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

当多媒体教学介入政治教学,课堂容量自然增大,通过多媒体计算机展示课堂教学内容,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直观感,为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二次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新课改教学讲究精讲多练,教师可以根据内容进行教材加工,教法优化,学生可以仔细观察、归纳领悟,教师进精辟总结,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给学生有自己的思维空间,发挥学生智能,有效促进学生相互交流,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多方面能力的教学目的,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政治知识,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二、借用多媒体手段分解教学重难点,凸显教学艺术风格

讲清重点,突破难点,是课堂教学的最基本要求,舍此就不能完成教学任务。在一些难点的教学中,还可以借助图表、多媒体等教学工具,进行直观教学。在重难点内容的讲授中,教师就可以把辨证关系绘制成图表并通过幻灯片展示出来,使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突破重难点。另外,当学生处于重难点学习的时候,学习情绪自然不高,总是有畏难的定势思维。教师要注意利用多媒体资源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情境不受时空限制,可以把教学内容的各方面形象地展现给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采用图文并茂、动静结合手段,就容易分散教学难点,使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具体,把知识化难为易,成功地突破了教学难点。

三、充分利用专业的备课系统软件,提高教师备课的有效性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师不仅要熟悉教学内容,备好课本,而且要花大量的精力在纷繁复杂的教学内容中有所取舍,工作强度大,因此必须对备课的传统方法进行革新。目前,很多公司研发的备课专业系统软件可以起到这样的作用。教师备课大师是由客户端软件、云平台服务组成的一套教育软件服务系统,其中公式图形编辑器是以复杂的文档为主要的处理对象,将文字、公式符号、图形、曲线、曲面、逻辑图形和空间三维图形融合在一起,一次性完成对文字、公式、图形的所有编排,彻底解决了非线性文档和线性文档混合编辑的难题;通过备课系统平台,教师用户进行教学资源搜索、存储、交易,可以进行资源管理、远程共享等网络化服务,满足教师的备课需求,丰富教师的教学手段,激发了教师钻研教材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优化了课堂教学的过程,从而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四、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删繁就简,使政治教学知识系统化

归纳总结是政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在一节课或一课书中,没有归纳总结是教学上的败笔。使用传统板书进行归纳总结,既费时又费力。而使用多媒体教学就能弥补这种缺陷,教师可以用图表形式把一节课或一课书的知识体系归纳整理,做好课件,设计好显示顺序和动感效果,这样有利于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知识,既省时又省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五、多媒体呈现习题,强化知识要点,巩固课堂教学内容

在课堂教学中,针对教材的重点、难点、疑点、似点进行课堂练习,让学生对知识的加深理解,是很有必要的。教师使用计算机制作课件,通过多媒体展示,能使学生很快进入问题的思考,加快了课堂教学进程,增加了练习容量,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自我表现的机会,从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保持其良好的学习心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总之,在信息时代,政治教师必须运用多媒体技术去刺激、鼓励和指导学生思考、自主学习。当然,无论传播媒体怎样先进,不管它的功能如何完善,它们都不可能完全取代传统教学手段,我们希望政治教师能充分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能够吸引学生,使学生实现多种感官有机结合,为多媒体走进政治课堂,促进课堂实效做出努力和尝试。

第2篇:政治学经济学哲学范文

[关键词]血液净化;肾功能衰竭;颈内静脉置管;股静脉置管

进行血液净化治疗的基本条件之一就是构建具有较高稳定性和可靠性的血管通路。深静脉置管是临床上一种临时性的血液通路,使用对象主要是血液灌流者、血浆置换者、没有建立永久性血液通路的慢性肾功能衰竭需要急诊透析者以及急性肾功能衰竭者。我院肾内科在2007年4月至2011年6月期间共有98例急危重症肾功能衰竭患者采用颈内静脉置管进行血液净化治疗,临床疗效令人满意,并效果优于采用股静脉置管进行血液净化治疗的临床效果。现在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肾内科在2007年4月至2011年6月期间共有98例急危重症肾功能衰竭患者采用颈内静脉置管进行血液净化治疗,将其视为研究组。其中,男性59例,女性39例;年龄19岁至77岁,平均36.9岁。疾病类型:慢性肾衰竭无内瘘(或者内瘘急性闭塞)者55例,急性肾功能衰竭者26例,毒蛇咬伤致急性肾衰竭者10例,毒蕈中毒致急性肾衰竭者7例。选取同时期的92例采用股静脉置管进行血液净化治疗的急危重症肾功能衰竭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其中,男性61例,女性37例;年龄21岁至78岁,平均37.9岁。疾病类型:慢性肾衰竭无内瘘(或者内瘘急性闭塞)者50例,急性肾功能衰竭者25例,毒蛇咬伤致急性肾衰竭者9例,毒蕈中毒致急性肾衰竭者6例。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等方面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具有可比性。

1.2穿刺方案

①研究组穿刺方案:常规消毒铺巾和利多卡因局麻后,取胸锁乳突肌内缘与喉结水平线交点作穿刺点,对颈内静脉行seldinger置管技术,针头指向胸锁关节后下方,针与皮肤夹角分别为30-45°进针,保持负压缓慢进行,进入到颈内静脉有落空感并能抽到静脉血,确认后调整角度并固定,取下内芯插入引导钢丝,退出套针改用扩张导管扩张,将留置导管在钢丝的引导下插入颈内静脉中,确定导管位置与畅通后用肝素盐水液冲洗管腔,夹住导管,戴上肝素帽待用。②对照组穿刺方案:选择右腹股沟韧带中点下方0.5-1.0cm、股动脉内侧0.5-1.0cm处进针,进针前常规消毒铺巾和局麻,进针角度为45°注射针逐层深入探查股静脉,进针2-4cm,如针管有静脉回血,拔出注射针,用刀片做一皮肤小切口,刺入穿刺针,见静脉回血后插入导引钢丝,退出套针改用扩张导管股静脉置管。

1.3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处理数据。P

2结果

研究组的1针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但是导管误穿动脉率、导管栓塞率以及导管感染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导管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并且血液净化治疗时的血液流量不足率低于对照组(P<0.05)。具体见表1。

3讨论

实际操作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进针角度保持为穿刺针与皮肤呈30~45°最佳;第二,血压低者因回血慢,容易误认为进针不成功;第三,进针位置必须精准,否则反复穿刺极易导致血胸或者气胸;第四,严格遵守操作无菌规范。本组研究证实,对于急危重症肾功能衰竭患者的血液净化治疗而言,颈内静脉置管术不仅操作简单,而且导管留置时间相对较长,更为重要的是该方法并发症较长少,比较适合急危重症肾功能衰竭患者的血液净化治疗。

参考文献:

[1]吴亿,赵洪雯,王殿珍,王军霞,彭侃夫,吴雄飞.不同途径中心静脉置管对血液透析并发症的影响[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8,(12):156-158.

第3篇:政治学经济学哲学范文

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衰竭病人重要的肾替代疗法之一,血管通路是透析病人最后一道生命防线,那么良好的血管通路是进行急诊和临时血液透析以及动-静脉内瘘未成熟以前血液透析的关键,是保证血液透析顺利进行并维持生存的重要条件。股静脉置管进行血液透析能够维持足够的血流量,达到充分透析的要求,因而在临床广泛应用。但是,血液透析行股静脉置管患者常出现一些并发症,回顾我科80例血液透析行股静脉置管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并发症的原因,总结有效的护理措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我科2012年8月~2013年8月期间,经股静脉穿刺置管行血液透析治疗的住院患者80例,其中男55例,女25例,年龄22~65岁,每周行血液透析2~3次。

1.2 插管方法:患者取仰卧位,下肢略外旋外展,以腹股沟韧带下约2cm处,股动脉搏动内侧约0.5cm处为穿刺点,术区常规备皮,消毒,铺巾,局部麻醉后,以5ml注射器试穿股静脉成功后,以带注射器的穿刺针自穿刺点刺入股静脉,拔出注射器,以引导导丝自穿刺针顺利送入股静脉,拔出穿刺针,沿导丝扩皮后,以股静脉双腔留置导管自导丝送入股静脉,拔出导丝后回抽股静脉导管动静脉两端,连接血管路,导管出口处用无菌纱布覆盖包扎。

2 结果

80例患者中,皮下出血血肿5例、导管堵塞5例、置管感染12例、穿刺点局部湿疹样皮损4例、管道脱落2例,分别占这些透析患者中的6%、6%、15%、5%、2.5%,其中置管感染发生率最高。

3常见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3.1置管感染:感染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也是透析患者的第二位死亡原因。

通过观察发现,血液透析行股静脉置管发生感染与性别无明显关系,与置管时间、血透时间、封管方法关系密切,并且护士频繁接触导管接头时无菌观念不强,容易发生置管感染。研究表明,48%~73%血液透析患者的菌血症是因为血管通路感染诱发,其中主要是股静脉留置导管的感染[1]。患者常表现为透析过程中突然出现寒战、发热等,重度感染者,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必须拔管,但是对于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来说,拔除导管就如同剪断了患者的生命线。科学、合理的优质护理措施能够降低血液透析并发深静脉置管感染的发生率[2]。这就要求护士在为患者接管、封管和换药时,要严格进行空气消毒及强化无菌观念。第一,先做好血透室的清洁、消毒工作,操作时应带帽子、口罩、使用无菌床单,每操作1例患者需更换1双无菌手套。第二,严格按照规定每周2~3次更换无菌敷贴,勤更换肝素帽,经常用碘伏消毒导管入口,随时观察局部皮肤有无红肿、渗出等,一旦发生感染,及时加强消毒措施,全身应用抗生素。第三,换药后在导管出口处及管壁周围皮肤涂上百多邦软膏并用无菌辅料覆盖,再用胶布或一次性敷贴固定,以降低皮肤感染的发生率;减少导管留置时间,减少导管接头操作次数,定期检查导管,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加强对基础疾病的治疗和护理,防止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3.2皮下出血血肿:临床工作中发现很多患者出现皮下血肿,这是由于置管时过度的扩张皮肤,所以在置管时应适度扩张皮肤,以留置管刚能通过为度;也由于有些患者凝血功能较差,血透过程中甚至透析结束后置管处仍有出血,可适当减少肝素或低分子肝素的用量,透析时间尽量缩短,控制在2~3 h;对于出血严重的患者,可使用凝血酶局部外敷起到一定的作用;如果已经形成血肿,可局部适度按压30 min以上,加以局部冰敷,减少出血。

3.3 穿刺点局部皮肤并发症:穿刺点局部皮肤并发症是影响深静脉导管留置时间的重要原因。深静脉置管患者局部皮肤出现湿疹的原因有严重营养不良、局部循环障碍、局部皮肤不透气、消毒液的化学刺激等。如用手指抓挠可使皮肤破溃,感染加重[3],因此预防穿刺点皮肤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3]。护理要点:保持穿刺部位局部皮肤及敷料清洁、干燥,观察有无红、肿、热、痛感染征象,若出现出汗、渗血或潮湿要及时消毒更换,股静脉置管患者应特别注意避免局部大小便污染,避免淋浴。

3.4导管堵塞与脱落的护理:第一,防止导管堵塞。股静脉置管者应用座便器,防止导管打折,睡眠时取平卧位或置管对侧卧位。第二,防止管道脱出,嘱患者尽量不穿套头衣,穿脱衣服动作幅度要小,动作要轻,防止牵拉造成置管松动或拔出,一旦脱落应立即压迫止血,并来院就诊;第三,导管作为血透患者的血管通路,不能作为他用,如抽血、输液等;第四,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3.5心理护理:终末期肾衰竭具有病情较重,病程长的特点,大部分的病人都需要终生透析治疗。目前血液透析病人普遍存在对疾病及透析治疗认识不足,缺乏自信心,病人及家属也存在各种不同的担忧和焦虑心理,所以护理人员应该及时向病人及家属讲解透析及深静脉置管的目的及注意事项,使其对置管过程和置管后可能出现的情况有正确的认识和理解,从而消除紧张情绪,积极配合,以良好心态配合治疗及护理。

4讨论

第4篇:政治学经济学哲学范文

【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定位下颈内静脉置管在急危重症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净化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收集的98例急危重肾功能衰竭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超声定位下颈内静脉置管,对照组患采用传统的颈内静脉置管,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一次穿刺成功率、留置导管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血液净化治疗时血液流量不足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定位下颈内静脉置管在急危重症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净化治疗中应用可取得较好的效果,且该穿刺静脉置管术还具有操作简单、导管留置时间长、并发症少等优点,临床价值较高,应推广应用。

【关键词】超声定位下颈内静脉置管 急危重症肾功能衰竭 血液净化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ultrasound localization of internal jugular vein catheterization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with renal failure clinical value in the treatment of blood purification. Methods

Collected 98 cases of acute and severe renal failure patient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in this time, the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49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by ultrasound guided cannulation of the internal jugular vein; The control group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internal jugular vein catheterization. The clinical effect was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success rate of observation, indwelling catheter time, complication rate and blood purification treatment when the blood flow insufficiency rate a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 puncture group patients (p<0.05). There a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groups. ConclusionUltrasound localization of internal jugular vein catheterization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with renal failure in blood purification treatment can achieve good results, and the puncture vein catheterization also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operation; long time of indwelling catheter has the advantages of less complications, etc. There is high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and it should be popularized and applied.

【Key words】 Ultrasound localization of internal jugular vein catheter, Acute severe renal failure, Blood purification

【Author′s address】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nchang University, Nanchang, Jiangxi, 330006, China

doi:10.3969/j.issn.1671-332X.2014.12.015

急危重症肾功能衰竭病情凶险,常会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近年来颈内静脉置管在急危重症肾功能衰竭血液净化治理中逐渐得到了广泛应用,可为患者建立血液净化的血液通道,诸多临床实践证实其可显著提高急危重症患者的生存质量及抢救成功率[1]。然而对于颈短、肥胖、颈部疤痕等患者行颈内静脉置管治疗时,穿刺难度相对较大。同时有研究显示[2],部分人颈部存在明显的解剖异常,主要为静脉和动脉位置关系异常、静脉很细等, 而此时利用超声定位作用以促使穿刺安全性与成功率提高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我院为探讨超声定位下颈内静脉置管在急危重症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净化治疗中的临床价值,采用超声定位下颈内静脉置管对接收的49例急危重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1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接收的98例急危重肾功能衰竭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以随机分配原则为依据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20例,患者年龄最小为24岁,最大年龄为82岁,平均年龄为(45.9±2.3)岁;其中18例患者为急性肾功能肾衰竭,28例患者为慢性肾衰竭无内瘘或内瘘急性肾闭塞,1例患者为毒蛇咬伤急性肾衰竭,2例患者为毒蕈中毒急性肾衰竭;对照组中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19例,患者年龄最小为23岁,最大年龄为80岁,平均年龄为(44.8±6.2)岁;其中19例患者为急性肾功能衰竭,25例患者为慢性肾衰竭无内瘘或内瘘急性闭塞,2例患者为毒蛇咬伤急性肾衰竭,3例患者为酸中毒休克急性肾衰竭;本次研究已经江西省卫生厅临床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临床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颈内静脉置管,取仰卧位,适当垫高肩部,取右侧颈内静脉,头部转向对侧,以胸锁乳突肌内缘与喉结水平线交点为穿刺点,采用Seldinger置管技术进行静脉置管,针头朝向胸锁关节后下方,针和皮肤夹角应控制在30~45°进针,且应在负压下缓慢进针,待进入颈内静脉且可抽到静脉血后应对角度进行调整,并进行固定,将内芯取出,并将引导钢丝插入其中,然后将套针退出,改用扩张导管进行扩张,然后在钢丝引导下将留置导管插入颈内静脉中,明确导管位置,并确保导管通畅,然后利用肝素盐水对导管进行冲洗,冲洗后带上肝素帽。

1.2.2观察组患者采用超声定位下颈内静脉置管,所用仪器为1台Terason t3000床旁彩色超声机,1套治疗盘用品,1套ARROW单腔带侧孔导管,1个正压可来福接头。首先患者采取仰卧位并将头向预穿刺的对侧偏,在肩下垫1针头并促使颈部充分暴露。横放超声探头至胸锁乳突肌外侧下方1/3处,通过显示器对颈内动脉与颈内静脉进行寻找,对探头进行轻压,促使静脉扁平。调整探头促使颈内静脉位于显示器中央,促使颈内静脉为横断面,利用棉签对穿刺点进行确认并标记。常规消毒铺巾后行局部浸润麻醉,将穿刺针针头以30~60°进针,回抽有暗红色血液流入针管时表明已进至颈内静脉并对穿刺针予以固定,扩皮后向静脉中送入留置导管,利用注射器自导管回抽出暗红色血液,证明导管已在中心静脉中,封管。穿刺后利用C型臂透视作用对导管位置予以确认。

1.3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一次穿刺成功率、留置导管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血液净化治疗时血液流量不足率,其中以血流量少于190 ml/min为血流量不足。

1.4统计学分析

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s)形式表示,并展开t检验,计数资料展开?2检验,以p<0.05为有明显差异,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一次置管成功率及导管留置时间比较

观察组49例患者采用超声定位下颈内静脉置管治疗后48例患者一次置管成功,其一次置管成功率为98.0%;对照组49例患者采用传统的颈内静脉置管治疗后36例患者一次置管成功,其一次置管成功率为73.5%;两组患者比较有较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导管留置时间为(42.5±2.3)天;对照组患者导管留置时间为(23.5±12.4)天;观察组患者导管留置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血流量不足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血流量不足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讨论

深静脉置管是一种临时性血液通路,其多应用于未建立永久性血液通路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及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急诊透析中[3]。为有效地争取更多的时间对急危重症肾功衰竭患者实施抢救,临床上建立安全可靠、经久耐用的静脉通路就显得尤为重要[4]。颈内静脉置管术是临床上常用的重要静脉置管方式,本研究表明前者具有操作简单、一次置管成功率高、留置时间长等多种优点,因而更有利于为急危重肾功能患者争取抢救时间[5-6]。且在颈部进行静脉置管方便清洁,有助于保持无菌状态,从而可有效地减少并发症发生率;且因颈内压力较低,通常只需压迫数分钟便可达到止血效果;同时颈内静脉走行途径较直,血液向下流动,因而可有效地减少血栓形成[7-8]。因而,颈内静脉置管技术逐渐在急危重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净化治疗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临床研究表明将颈内静脉置管技术应用于急危重肾功能衰竭患者的血液净化治疗中还具有以下几种优点:①该静脉置管方式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性高、成功率高等特点;②该静脉置管术具有并发症少等优点,穿刺过程中出血量通常不大于3 ml[9-10],且通常不会导致皮下血肿现象;此外,患者置管后仍可进行活动、行走,从而可有效减少因患者长期卧床而引起的感染现象发生。③该静脉置管方式血流量较为充足,可达到血液净化要求;④采用颈内静脉置管还可多次进行透析,且可长期留置导管,从而可为患者度过危险期提供充足的时间[11]。然而,传统的颈内静脉置管采用盲穿法时,很容易造成静脉置管术后并发症,有时可导致静脉置管失败。并发症发生不仅会对患者康复造成严重影响,同时还可导致患者经济负担大幅增加,严重时可导致患者死亡。而彩色超声定位下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是利用无创定位技术,可以置管而实时的显像,有利于对血管予以准确定位,可促使置管首次穿刺成功率大幅提高。特别是对于在穿刺中难度较大的患者,利用超声定位可对穿刺针走行情况予以清晰、同步显示,同时可借助于超声现象对进针方向予以及时调整,可有效降低穿刺失败造成的并发症。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8.0%,留置导管时间为(42.5±2.3)天,并发症发生率为6.1%,血液净化治疗时血液流量不足率为2.0%,对照组患者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73.5%,留置导管时间为(23.5±12.4)天,并发症发生率为34.7%,血液净化治疗时血液流量不足率为14.3%,两组比较均有较大差异(p<0.05)。从这一结果可以看出,采用超声定位下进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为置管的安全性和成功率提供了保障。

综上所述,超声定位下颈内静脉置管在急危重症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净化治疗中使用可取得较好的效果,该穿刺静脉置管术临床应用价值较高,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刘婉姝,翟庆慧,国玲玲,等.人工肝治疗肝功能衰竭患者颈内静脉置管的护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4,31(11):51-52,62.

[2]王林娥.莫匹罗星软膏预防化疗患者颈内静脉置管感染的效果[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4,31(11):73-74.

[3]赖桂兰,郭宗琳,邓勇均,等.血液透析患者颈内静脉置管术后血栓形成情况分析[J].西南国防医药,2014,24(7):773-775.

[4]陆莲英.急危重症肾功能衰竭血液净化透析患者颈内静脉置管护理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36):55-56.

[5]王涛,张凡,魏萌,等.不同血液净化方式治疗蜂蛰伤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研究[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4,39(6):828-831.

[6]甄美燕,胡婷.厄贝沙坦治疗高血压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对肾功能转归的影响[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4,17(5):573-575.

[7]吴卓君,郑晶晶,黄永娟,等.不同护理方式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情绪影响的对比分析[J].中外医疗,2014,33(13):161-162.

[8]吴亿,赵洪雯,王殿珍,等. 不同途径中心静脉置管对血液透析并发症的影响 [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8,30(12):1006-1009.

[9]陆莲英.急危重症肾功能衰竭血液净化透析患者颈内静脉置管护理体会[J]. 中国医学创新,2013,10 (36 ):55-56.

第5篇:政治学经济学哲学范文

骨折风险

几项流行病学研究报告发现,长期或高剂量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可引起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髋骨、腕骨、脊骨骨折的风险。为此,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先后对此风险进行了评估,认为长期使用或高剂量使用质子泵抑制剂与髋骨、腕骨、脊骨骨折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目前正在计划修订此类药品的说明书警示信息。

FDA计划修订质子泵抑制剂说明书的决定是基于对多项公开发表的流行病学研究的调查分析。这些研究对使用和未使用质子泵抑制剂的患者进行了比较,研究对象限制在本身无严重骨折风险的人群。研究发现,长期使用和较高剂量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可使骨折风险升高,升高的风险主要是在老年患者中发现的。

低镁血症风险

美国FDA和欧盟药品管理局(EMA)最近两年陆续通告,提醒使用质子泵抑制剂>3个月会有低镁血症的风险。低镁血症的严重表现主要有疲劳、手足搐搦、谵妄、惊厥、头晕及室性心律失常。因此,对于需要长期治疗的患者,尤其是同时合并使用其他可致低镁血症的药物时,医务人员应该考虑在质子泵抑制剂治疗之前进行血镁检查并在治疗过程中定期检查。

EMA评估了欧盟药物警戒数据库和WHO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数据库的自发病例报告,以及来自医学文献的病例报告,认为大多数的患者在过去几年中均表现出一定的低镁血症症状,尽管该不良反应可能较为罕见,但考虑到质子泵抑制剂的广泛使用、发生低镁血症病例的严重性以及由于医务人员可能缺乏意识而导致该不良反应诊断和治疗的延迟,建议在产品特征概要的警告和注意事项中应当告知医务人员如下信息。

在服用质子泵抑制剂至少3个月的患者中已有严重的低镁血症报告,但大部分患者是服用了1年。

低镁血症的严重表现形式主要为疲劳、手足搐搦、谵妄、惊厥、头晕及室性心律失常,但这些表现在初期可能是隐匿且易被忽视的。

在多数患者中,低镁血症在增加镁摄入和停用质子泵抑制剂后得到好转。

对于需要长期治疗的患者,特别是那些同时服用地高辛或其他可能导致低镁血症药物(如利尿剂)的患者,医务人员应当考虑在开始质子泵抑制剂治疗前进行血镁浓度测定,并在治疗期间定期检查。

低镁血症是可能的不良反应,发生频率未知。

与氯吡格雷相互作用

氯吡格雷是一种抗凝血药,主要用于有心脏病史(心脏病发作或中风)的患者预防新的心脏病事件的发生。由于胃灼热和胃溃疡是氯吡格雷可能引发的不良反应,因此使用氯吡格雷的患者可能同时使用质子泵抑制剂以防止或减轻相关症状。目前已有相关临床证据显示服用某些质子泵抑制剂会降低氯吡格雷的疗效,从而使得患者的血栓不良事件增加,但各类质子泵抑制剂的抑制作用并不相同,奥美拉唑对氯吡格雷的抑制作用最明显,其他几种产品的影响较弱或不明显。

美国和加拿大已经修改了氯吡格雷的说明书,提示患者应避免合并使用对氯吡格雷的有效性具有较强或中等抑制作用的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如果正在使用氯吡格雷的患者必须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应考虑使用不会产生强烈相互作用的药物,如泮托拉唑。

建议

第6篇:政治学经济学哲学范文

世界上最为古老的大学

早在11世纪末期,巴黎一大就已具雏形,当时名为巴黎大学,与中世纪西欧的所有大学一样,它开设了3个大系:神学理论、医学和法律。此外还有艺术系。在16、17、18世纪,学校经历了连续几次改革,但内部结构并未大变。当时的巴黎大学只在法律意义上存在:教授们在家中组织教学,并且只有部分学生在一些学院中借宿。后来,为解决行政管理上的困难,各系分别进驻一个学院。法律系占据了塞纳河左岸,圣日内维也瓦山脚的布吕诺学院,并且于1777年迁移到山顶。新校由当时著名的设计师苏扶罗操刀,苏扶罗同时也是法国精神象征先贤祠的缔造者。

1250年,法国国王路易九世的指导神父罗伯德・索邦在圣日内维也瓦山翼为神学理学理论建立了索邦神学院。在法国大革命风潮中,索邦神学院和法律大学校分别在1791年和1793年被关闭。1808年,拿破仑建立了一所新的法兰西大学,并且按各学科分类,其高等教育和机构划为文学、法律、科学、医学和药学几大系列。1819年,法兰西大学为扩大规模在索邦神学院设置了两个补充阶梯教室。文学系、科学系以及巴黎科学院在1822年并入索邦神学院。这样的校址布局一直保持到1968年。

巴黎一大汇集了3大系科:法律、经济及人文科学,主要机构坐落于苏扶罗所组建的老法律大学校和索邦神学院两处,现在的校名“先贤祠――索邦”大学就由此源起。如今的巴黎一大又拥有了许多新的校苑,目前共拥有14个中心点。其中最出名的是彼埃尔・孟戴丝法兰西中心,这是一幢坐落于巴黎南部的高达23层的摩天大厦。在新教育体制的影响下,巴黎一大焕发出新的活力,从而成为当代法国的思想之源。

欧洲政治思想之源

巴黎一大最为特色的科系当属政法系,其下属有六个教研室,其中最为著名的有政治学教研室、社会学教研室、行政法学教研室、商法教研室。

政治学教研室1969年创立。它是法国国内唯一研究和教授本专业的机构,负责授予硕士与博士学位。

社会学教研室在第一阶段学习中服务于法学专业的某些课程,颁发经济与在社会行政管理学专业的大专文凭,劳动管理与会计学专业的高等科技文凭,劳动顾问证书。在第二阶段,协助有关社会法、社会问题及劳动方面的教学,颁发社会法学士与硕士学位文凭。在第三阶段,负责指导社会法、社会学与社会保障经济学,劳动史及其社会学,人事管理方面的研究。

行政法学教研室负责的研究机构有金融研究中心、宪法研究中心、国家行政管理研究中心其中有一中国法律档案及研究组和城建及环境研究中心。

此外,巴黎第一大学的经济系也格外出名,经济与政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一点,从巴黎第一大学的研究课题就可以看出。经济系下属共有三个教研室,其研究的范围涉及政治经济学以及人力资源与劳动,主持有经济学与空间环境中心、运输与发展中心、广告经济学与国营财务研究中心、社会主义经济系统的改革开放、认识论与社会学研究组、应用微观经济学实验室等。教研室与国际研究教研室的经济分支联合颁发文凭:第一阶段有经济学专业的大专文凭。在第二阶段,为修学士与硕士学位,须先完成一些基本科目并取得经济学基础证书,然后再转入专业定向学习。第三阶段为高等深入研究文凭。取得深人研究文凭的学士通过论文答辩后还可取得博士学位。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巴黎第一大学的法政系已然成为欧洲政治思想之源,从这里走出了许多当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未来它必然会为欧洲世界培育更为的政治人才。

欧洲人文思想之源

巴黎第一大学的人文科学有着极为丰富的历史,这里汇聚了法国当代最为重要的学着与思想家。例如法国当代著名的哲学家阿兰・巴迪欧就曾执教于此。人文科学共有5大教研室,其中最为著名的有艺术史与世界著名学府学研究室。该研究室主要负责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前的考古中心。该教研室下属五个研究中心,其中著名的有:史前人种学实验室、让・戴埃东方考古研究中心、当代艺术研究史研究中心、中世纪考古研究中心等。

在教学方面,第一阶段的文凭有艺术史大专文凭和文物保存修复科技硕士的准修证书;第二阶段的学位分学士、硕士两种。专业有艺术史及考古学、文化社会活动学、视听艺术及电影等。还有艺术品及古迹文物的保存修复方面的科技硕士学位;第三阶段的准备深入研究文凭含有艺术史、考古学、史前史、人种学及人类学、电视电影、环境与考古、现当代建筑史、文化遗产修复技术等专业,并在取得文凭后设博士学位。

哲学教研室包括六6个研究中心:科技发展史及哲学、现代思想系统史、当代艺术哲学、技术与实践研究、中世纪思想研究等。在教学第一阶段设哲学大专文凭;第二阶段设哲学与逻辑学两个专业的学士与硕士学位;第三阶段的准备深入研究文凭有3个专业:哲学史、哲学理论、科学哲学史。这3个专业都设相应的博士学位。

此外,巴黎一大设有一个直属校长管理的定向、资料与职业选择中心服务点,从学生入校开始帮助他们选择专业到毕业后为他们的职业生涯作指导。该校除戴孟斯中心的一大校图书馆外,还有经济学法学图书馆、圣・耶纳维也瓦图书馆、当代国际资料图书馆、艺术与考古图书馆、索明图书馆等。巴黎一大的图书馆,可以媲美于法国国家图书馆,其掌管着300万册的图书以及数量庞大的文献。

第7篇:政治学经济学哲学范文

(一)知识目标

1.识记企业的含义和基本分类;公司的基本特征和分类;自然人和法人的区别;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含义和特点;公司的组织机构;公司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企业兼并、联合、破产的含义。 2.理解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区别和联系;公司制的优点,以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意义;企业兼并、联合、破产的意义。3.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如何依法设立一个公司;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为什么以建立公司制为目标。

(二)能力目标

1.本框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参与经济生活的实践能力。2.在学习经营公司时,通过相关知识的介绍,让学生了解如何创办公司、如何经营公司,从而提高学生将来的创业能力。使学生能分析不同公司类型的特点,学会在不同条件下进行选择。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国家观念,使学生认识到,创办公司、积极创业有利于国家生产力的发展。2.使学生深切认识,锐意进取、诚实守信,合法经营、积极创业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价值。3.增强学生依法设立公司、依法经营等法律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公司制企业;公司的经营。

(二)教学难点:正确认识企业的兼并和破产。

(三)教学方式及手段

教学方式:问题探究法、讨论法、设问法、讲授法、情景设置等。

教学手段:多媒体、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三、导入新课

在前面我们一起学习了“生活与消费”,生产什么消费什么,我们每个从每天都在进行各式各样的消费,我们消费的这些有形无形的商品都从哪里来的呢?企业对于同学们并不陌生,请学生说说你所知道的企业?

同学举例:中国石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移动有限公司等等

在这些企业中,我们可看到有些是股份有限公司,有些是有限公司,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还有我们所说的公司=企业吗?在以后我们怎样去创建自己的公司呢?

第五课 企业与劳动者(板书)

第一框公司的经营(板书)

一、 公司的类型(板书)

(一)企业(板书)

1.含义(板书);2.类型(板书)

(多媒体展示)问题探究一:

下列哪些属于企业?(BCE)

A、中国科技大学;B、中国人寿保险公司;C、沃尔玛超市;D、故宫博物院;E、乌蒙山水泥发展有限公司;F、六盘水市人民政府

教师总结:在我国,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等共同构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其中,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总之,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是国民经济的细胞。

2、公司制是现代企业主要的主要的组织形式(板书)

(1)公司的含义(板书)

(2)公司形式(板书)

(多媒体展示)问题探究二:

企业=公司吗?

教师总结:无论哪种企业,都有一定的企业组织形式。公司制是现代企业主要的典型的组织形式。除去公司制企业外,我国还存在大量的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

(多媒体展示)

按财产的组织形式和承担的法律责任划分

现代企业组织形式合伙企业有限责任公司

公司制企业:

股份有限公司

个人独资企业

(多媒体展示)模拟创业

情景设置一:

10年以后,在坐的每位同学手里有50万元的创业基金,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你们如何是进行创业呢?

请同学们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提示:小组成员可自由选择,可自己个人创业,也可相互合作)讨论内容包括:创业的形式,公司名称,经营对象,注册资本,股东各自所承担的责任,公司的机构,小组各成员在公司所担任的职务等。

小组代表发言:

教师归纳总结:

(1)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之间各自的优缺点。

(多媒体展示)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之间的主要区别

(2)公司的组织机构:这些机构之间权责明确、互相制衡,可以有效提高公司的运行效率和管理的科学性,使公司的发展具有充分的活力。

(多媒体展示)公司的组织机构图

(3)理解法人要注意与自然人的区别。

二、 公司的经营与发展(板书)

(多媒体展示)模拟创业

情景设置二: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在坐的各位董事长,总经理如何经营自己的公司,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如果我们的公司经营不善,会出现什么结果呢?

请同学们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

教师归纳总结:

1.公司经营的直接目的是利润(板书)

2.公司经营成功的因素(板书)

(1)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板书)

经营战略是指在分析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基础上,为在竞争中求生存和发展而作出的总体的、长远的谋划与对策。经营战略主要解决的是企业“做什么”的问题,包括如何进行投资、生产什么样的产品、如何进行生产,如何开发市场等。

举例:海尔从原来的涉临倒闭的小厂发展成为如今的世界级品牌,首先归功于它的经营战略。

(2)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板书)

举例:海尔从亏损147万到今天全球营业额600多亿,81%的年平均增长率。最主要取决于两个字:创新。

(3)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板书)

举例:海尔有一个很著名的广告语,叫做“真诚到永远”。一个企业要永续经营,首先要得到社会的承认、用户的承认。企业对用户真诚到永远,才有用户、社会对企业的回报,才能保证企业向前发展。

⑷其他(板书)

3.公司经营不善的后果(板书)

经营的目的是利润,兼并的核心是竞争。兼并、破产与“强强联合”都是为了提高自身的竞争力,获得更大的利益。

(1)企业兼并(板书)

兼并,可以扩大优势企业的规模,增强优势企业的实力,把劣势转化为优势,提高企业和整个社会的资源利用效率,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1+1>2

举例:海尔兼并案例

(2)企业联合(板书)

它可以优势互补,优化资源配置,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市场占有率,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3)企业破产(板书)

实行企业破产制度,有利于强化企业的风险意识,促使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竞争力。通过企业破产,淘汰落后企业,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举例:三鹿婴幼儿奶粉事件导致破产。

第8篇:政治学经济学哲学范文

【关键词】 方法论;实证主义;规范主义;证伪主

一、方法论的定义与作用

在对经济学方法论的争论与发展进行具体而详细的描述之前,必须对经济学方法论的定义和作用有一个清晰的说明。方法论的定义也不不是一成不变,随着经济学理论的进展而改变,甚至有人说是经济学理论的变化与发展而导致的经济学方法论的的发展与变化。其实,这种说法不无道理,在后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这二者的关系其实是相互促进的。按照马克・布劳格在其《经济学方法论》中的定义:“方法论这个术语有时是用来指一门学科的技术步骤,这就完全成为方法的同义词。然而,这个术语更经常地是用来指对论证一门学科的概念、理论和基本原理的研究”。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经济学方法论是指在经济学领域中用来指导经济学这门学科的概念、理论和基本原理的研究。

关于这个概念可以追索到拿骚・威廉・思诺和约翰・斯图亚特・穆勒那个时代,在那个时代,经济学家就一直在关心上述问题。关于方法论的作用问题,穆勒在他的《政治经济学的定义及其方法》一文中写到:“在政治经济学和其他一切道德科学的分支中,先验方法是唯一确定或科学的研究方法,后验方法或具体经验法,作为一种达到真理的手段,对这些科学来说是不适用。但仍能证明,后者在道德科学种仍具有重要价值,它不是发现真理的方法,而是检验真理的方法,将因干扰项带来的不确定性降低到最低限度”。到了近代,按照丹尼尔・豪斯曼的提法,经济学方法论的作用如下:“经济学的方法论”理解为经济学所运用的科学哲学,而科学是人类认知活动的一部分,科学哲学因而是认识论。

二、归纳与演绎方法之争

归纳与演绎是任何学科都要用到的两大方法,在经济学理论研究中也不例外,对于这两种方法的结合应用在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中得到了很好的说明。在该书中,斯密即引用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事例来说明他的观点,也采用了演绎的方法来分析得出他的一些重要的结论。在那个时代,数学本身的发现所处的阶段以及它在经济学的应用并不普遍,斯密所采用的演绎方法都是比较简单。斯密以后的经济学家并没有遵循他的这一“二重法”路线,尤其是经过詹姆斯・穆勒与大卫・李嘉图之后,经济学方法基本抛弃了斯密的综合法,转到所谓的演绎-规则路线上去了。李嘉图无疑是这一方法的杰出代表。这后来则导致了经济学方法论史上关于归纳与演绎的激烈争论最突出的两次争论:一次是发生在18 世纪马尔萨斯的归纳主义与李嘉图的演绎主义之争;另一次是19 世纪德国历史学派的归纳主义与英国的奥地利学派的演绎主义之争。此后,争论并未结束。

古典归纳主义认为:“科学始于观察,观察是建立理论陈述的基础”。归纳法是建立科学理论的方法。如果满足归纳原理的条件,从有限单位观察的陈述中归纳出普遍性定律是合理,科学理论发展是真实知识的积累和递增。经验事实是真实,归纳法也是合理,在此基础上建立的科学知识是不会错。运用归纳主义分析最早的代表人物是亚当・斯密,对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域的历史资料进行详尽的研究,得出他的劳动分工一般原理,用的就是归纳的方法,又运用抽象演绎法分析经济问题,提倡归纳和演绎二重法。马尔萨斯强调归纳法,他根据其掌握的某些史实,运用绝对稀缺等概念,归纳出了“人口论”。

传统的演绎主义者李嘉图在他的著作中所运用的演绎方法带来了结果的确定性,使得李嘉图的继承者们看到了将经济学发展成为一门像牛顿物理学那样精确的科学的希望;另一方面李嘉图把高度抽象的经济模式直接运用于现实世界的复杂情况,这种偏好被熊彼特称之为“李嘉图恶习”。在李嘉图之后“边际革命”更是带来了数学工具在经济学中大量运用的先兆。亚当?斯密主张二重法,是看到了归纳和演绎的各自作用,注重归纳法的倾向性在马尔萨斯那里得到了强化,在李嘉图的著作里,历史、制度和事实这些在亚当・斯密的著作里得到突出描述的东西都淡化为一种背景,提倡用抽象的演绎方法来建立理论体系。穆勒也认为在社会科学中归纳法失灵,强调演绎法是惟一适用的方法,但在他的《政治经济学原理》中,又继承了亚当?斯密的二重法。可见,从斯密到穆勒,中间尽管经历了归纳法与演绎法的论战,但斯密的二重法得到一定程度的回归。

三、实证主义与规范主义之争

经济学方法论第二个重大的争论是实证主义与规范主义之争,这二者的区别在J.N.凯恩斯的《政治经济学的范围和方法》一书中得到了首次正式的区分以来,就一直是经济学界讨论的热点。其实历史上经济学人很早就开始了经济学是“科学”还是“艺术”的反思。归根结底,这体现的是方法论上的质疑,即经济学是实证的还是规范的。经济学方法论史上关于实证经济分析和规范经济分析的论战,由来已久。这场争论以哲学上实证主义和规范主义之争为基础,是科学哲学在经济学方法论上的延伸,其实质是科学哲学将命题分析方法渗透到经济学研究领域的结果。

这场争论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具有不同的形式。其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尼尔和约翰・穆勒,首次有意识地以政治经济学的“科学”和“艺术”的区分形式表达了令人们所熟知的经济学的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的视野。在此之前,萨伊曾将政治经济学和自然科学相比拟,认为政治经济学与物理学、化学和天文学一样,是实验科学的一部分,并试图通过政治经济学与政治学的区分将意识形态与价值判断等逐出经济学领域,他并未有意识地做出实际意义上的实证与规范的区分。在西尼尔和约翰・穆勒那里,主张将实证和规范经济学区别为“科学”和“艺术”形式。“科学”是一系列现实经济的真理命题,指实证经济学;“艺术”则是一组规范性的经济准则,指规范经济学。

西尼尔则直接指出经济学家根本就不应该提出任何政策性的建议。这种超科学的伦理价值导向会不可避免地援引价值判断,带上利益主体的主观偏好,影响理论的科学性。讨论实证与规范的区分,不能不提到大卫・休谟。在《人性论》中,休谟提出了著名的哲学命题:人们不能从“是”中推论出“应该是”。此命题在事实领域与价值领域之间做了一刀切的逻辑区分,被称为“休谟的铡刀”。其意在表明事实领域和评价领域之间存在着一种合乎逻辑的严格区分。其后经济学一直围绕“二分法”进行争论。

约翰・内维尔・凯恩斯对实证和规范分析做了更深入的区分,提出经济学“三分法”,即实证经济学、规范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艺术。他认为,实证科学可以被定义为关于事物“是什么”的系统化知识体系;规范科学可定义为关于事物“应该是什么”一类问题的标准的系统知识体系;而“艺术”,目标是产生出准则,是实现给定目标的规则系统,是为达到目的而遵循的规则体系。值得注意的是,凯恩斯论述中的“规范科学”沟通了政治经济学的“实证科学”与“艺术”之间的桥梁这一提法,为由来已久的实证与规范之争提供了一个有益的思路。此后,主流经济学家大多接受了源于西尼尔和约翰・穆勒的“实证―规范”二分法,凯恩斯的三分法并未得到大多数经济学家的认同和接受。

四、证实主义与证伪主义之争

经济学的发展到了20世纪,特别是随着卡尔・波普尔的“证伪主义方法论”的兴起,引起了经济学方法上的证实主义与证伪主义之争。真正将波普尔的证伪主义方法论导入经济学的是哈奇森的《经济理论的意义和基本原理》一书。认为科学经济学所研究的应当是经验上可验证的命题,对于应当加以验证的是经济学命题的假定前提还是其预言,没有明确的态度,到了本世纪萨缪尔森和弗里德曼有关方法论之间的旷日持久的争论正是围绕这一问题展开。

在萨缪尔森看来,经济学方法论中的中心问题就是要得出操作上有意义的原理,所谓的“有意义”是指在理想条件下做出的关于经验资料的假说,并可以想象这个假说能够遭到反驳。萨氏所关注的是经济学的解释功能,后来他由操作主义转向描述主义就更加表明了他的这种偏好,不过经济学家应力求扩大经济学的客观解释性的描述力。弗里德曼则代表了一种被称之为工具主义的方法论倾向。认为经济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发展出一种理论和假说,使之能够对尚未观察到的现象做出合理的、有意义的预测,对于理论的预测已经放宽到不仅可以对尚未发生的现象,甚至可以对业已发生的现象做出预测。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弗里德曼的方法论要比萨缪尔森的更加灵活、更具有实用性。弗氏甚至提出,对理论的假设前提的检验是不必要的。假设前提的虚假甚至不是它的缺点,是实证经济学的必要与优点,这类假设在某一特定领域是虚假的,在另一更广泛的场合则是可以加以验证。

他的这一看法也不乏批评者,认为弗里德曼关于假定的概念过于笼统,并区分假定的不同类型,甚至没有区分初始条件、辅助假说和边界条件这三种假定。萨缪尔森认为,精确的预言并不是理论之有效与否的唯一贴切检验,检验假定并不比检验预言来得困难,检验前者所需的证据并不一定难得,其检验结果也并不一定更为模糊。检验假定的意图有可能产生重要的领悟,有助于说明检验预言所产生的结果。萨缪尔森将弗里德曼的方法论称之为“弗氏扭曲”,这种方法论实际上认为一种理论的缺点越多,理论就越好。他认为这是科学的堕落,任何一种精确的科学决不会采用这种方法论。但是经过比较分析可以看出,其实无论是萨缪尔森的操作主义或描述主义,还是弗里德曼的工具主义,二者之间并无实质上的差异,二人实际上分享着共同的问题背景,都是以不同的方式

来达到一个共同的目的,即对所谓的防御方法论加以改造,使之免受假定不真实的指责。

五、结论

中国的经济学发展,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目前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对于西方经济学方法论的研究和借鉴才刚刚起步,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鉴于我国的经济体制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区别,需要针对我国的具体情况来发展真正适合自己的理论,这其中是离不开经济学方法论的创新与研究。

一方面要认真扎实地研究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方法论争论,了解其演变的历史,弄清其何以产生的根由、转向和结果,这无疑有助于提高我们理论思维能力和准确理解西方主流经济学;另一方面也只有深入了解了西方经济学方法论的演变,借他山之石,促进我国经济学方法论的创新,才有可能推动我国经济理论的重大突破。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从经济学方法论上寻找突破口也许是中国经济学走向世界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

[2]约翰・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3]马克・布劳格.经济学方法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第9篇:政治学经济学哲学范文

[关键词];科学;发展;学科化

[中图分类号]B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0)02-0003-03

社会工程学是一个新的概念和新的学科。关于这个概念和学科,目前有不同的理解和解释,有的甚至把它看作一种利用受害人的心理弱点进行欺骗,以获得自身利益的手段。我们所理解的社会工程学是一种基于工程思维的关于社会宏观和微观改造、建设的方式的科学。科学的社会工程学就是的社会工程学。被这样理解的社会工程学,既不会降低社会工程学的科学意义,也不意味着的泛化。它的建构反映了现实实践的要求,也反映了科学和两方面的发展趋势和要求。由从事研究和从事自然辩证法、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科学学、科学社会学研究这样两方面的学者共同参与的“和社会工程”的研讨,不是偶然的。正是与社会工程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样一种逻辑的力量,把我们两方面的学者聚拢在一起。为了进一步说明与社会工程(或社会工程学)的联系,我选取了学科化这样一个特殊的视角。我把它看作实现与科学发展的互动机制。

一、学科化与科学和科学事业的发展

什么是学科化?所谓学科化,就是科学发展中某一方向、领域的研究成熟之后的体制化推进。学科化是一个过程。首先,它表现为在一定研究基础上的一定研究方向和领域的确定;其次,继续进行的科学研究在取得丰富的研究成果,特别是在一系列标志性成果的基础上,而形成科学发展中的一定学科,并且这一学科在科学领域获得共识,得到认可;第三,成熟起来的科学研究的一定学科实际成为一定的教育学科,即以一定制度、体制的形式被确定下来的研究方向和领域。它是学科化的实现过程或形态。

学科化具有建构性和制度化的特征,表现为科学和教育领域的一定体制。这种特征的表现在科学研究领域的时间可能是漫长的,具有“自然历史过程”的外观,但它又是科学研究者和科学研究管理者的自觉行为。科学领域的学科化向教育的渗透、进入,是教育管理行为。它是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主张、领导实施,以制度、体制、规划、规则的形式确定下来的学科设置。

学科化是通过制度化、体制化的形式使科学进步成果成为人的培养的知识资源。所以,学科化是一种科学事业现象,更是一种教育事业现象。学科化是适应科学和教育双重发展需要的过程与事实。因此,总的说,学科化是一种知识与体制进步中的积极现象。

二、学科化与研究和教育

对于来说,学科化是否具有像在一般科学领域一样的积极意义呢?对此,我们似乎可以作出肯定的回答。但是,与发展史的经验联系起来,似乎又不能把这种回答绝对化。一般地说,只要是科学,学科化就是它的趋势和要求,是它实现发展的必要形式和过程。但是,又不仅仅是科学,它是特殊的科学,是承载着无产阶级解放和人类解放的历史使命的意识形态、价值体系。学科化对于的科学功能和价值功能的发挥,有推进意义,在一定条件下也可能有阻碍作用。

对于,我们已经按照两种思路进行了学科划分:

一是按照传统的通行的学科结构进行了划分,即把划分为哲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历史学、文艺学、军事学,等等。其实,在这个意义上的学科划分是自然完成的,它直接套用了传统的学科划分。上述各传统学科意义上的理论学科,其地位或学科发展水平并不一致,其中,主要的是哲学、经济学和政治学(又叫科学社会主义)。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列宁把这三个学科称为“的三个组成部分”。在列宁那里,的这三个学科的提法与的来源是相联系的,列宁把德国古典哲学、英国的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看作是的“三个来源”。…列宁关于三个学科的划分也是按照传统学科划分而划分的。当然,列宁在这里谈的是的三个“主要”来源和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其实,列宁对理论内容(或学科)的理解,实际已经表明各个学科在体系中地位和发展的差异。不同的是,列宁没有明确讲到的理论内容是否包含除哲学、政治经济学和政治学之外的各个相关学科,实际上,理论体系的内容不可能仅仅由这三个学科构成。

二是2005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对新增设的理论一级学科所做的二级学科划分,它们是:基本原理、发展史、中国化研究、国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中国近现代史(后来补充)。这是基于理论的整体性、综合性的思考而做的学科划分。在国民教育的学科体系中设置理论一级学科和所做的上述二级学科划分,是我们国家所特有的,具有独创性意义。这一学科划分的最大优点是它突出了理论的整体性、综合性,这既表现在理论一级学科的设定和作为其各个二级学科划分的根据上,也表现在实际划分出的各个二级学科所具有的学科特征上,即它们也都带有一定程度的整体性、综合性,这是相对于按照传统学科对所做的“分割”式的划分。

上述两种学科划分,目前在我国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和高等教育领域都是通行的。

但是,在发展史上,存在着一种对学科化倾向的批评。批评者认为,的本质和它的真精神始终存在于的整体中,而不在于它的被分割成的各个孤立的部分中。这些孤立的部分往往以所谓的或是哲学的或是经济学的或是法学的具体学科存在着。他们认为的这些具体学科都不能体现的本质和真精神。“西方”中的人本主义流派尤其持有这种见解。它的创始人卢卡奇认为,一方面由于研究对象的实际分离,另一方面由于科学的分工和专门化,不可避免地造成知识整体的分离和

抽象孤立化。而把这种学科化方式运用于成为一种时髦,其结果造成了的内容的分离。他说,按其本性来说,“归根结底就没有什么独立的法学、政治经济学、历史科学等等,而只有一门唯一的、统一的――历史的和辩证的――关于社会(作为总体)发展的科学”。对于的学科划分,卢卡奇是反对的。在他看来,学科化破坏了的整体性,改变了它的革命的批判的性质。他认为把作为整体的划分为若干学科的这种倾向,是以考茨基为代表的“正统”者在对待问题上表现出的科学主义倾向,它实际成为发展的障碍。

卢卡奇对第二国际“正统”的批评是合理的。但是,第二国际“正统”的错误不在于它把看作为科学和从不同学科角度对的认识和对它的内容所做的划分,而在于它把这种划分绝对化,以至于造成对理论的统一整体的分割,更在于它的那种由于对的革命性、实践性的本质的轻视,而导致的理论与实际的脱离。学科化的趋向对于的存在和发展,的确存在像卢卡奇所说的那种的本质和意义被掩盖被分割开来的危险,但这是对过分学科化带来的结果,而不是适当的和合理把握的学科化带来的结果。被分割不是学科化本身的错。学科化对于的发展,未必是绝对的好事,也未必是绝对的坏事。问题只在于我们如何把学科化和如何正确地理解和把握这种学科化。

正如学科化是科学发展的内在趋势和过程一样,学科化也是发展的内在趋势和过程。的科学性质决定了它的学科化趋势,的研究和教育的需要,即实际说来是发展的需要,也决定了的学科化进程。

如何认识学科化问题,从根本上说,这是个观问题。具体地说,是一个对于关注点的转向的认识问题。

所谓关注点,就是的主题。是实践的,要根据不断变化了的实际确立自己的实践目标,这就是它的一定时期的关注点,一定的认识和实践的主题。从总的方面看,从无产阶级实践的总体变化和发展的基本过程看,这个主题是革命和建设。以革命实践为主题的,强调的比较多的是在实践中的运用和在实践中的发展,的系统研究和教育强调得不够,由于还不是社会的“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因而学科化往往谈不到;就对的运用来说,也往往是从整体的的角度来认识它的意义,而不是从其哲学的或政治经济学的不同学科的角度来认识的意义。在革命取得胜利以后,无产阶级面临的任务发生了变化,的现实处境也发生了变化,即成为了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社会的“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这样,在社会主义建设成为的主题,在发挥其对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指导作用的同时,对理论的系统研究和对广大干部群众进行的教育的任务也就同时被提了出来。关于的分门别类的研究和分学科的教育是自然的事,学科化意义得以凸显。

经验证明,学科化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推进研究和教育过程的必要的有效的环节。否定学科化是不可能的。

三、社会工程――学科化进程中理论发展的路径选择

当前,我们的发展研究存在一些片面性,表现为:较为重视具有重大直接现实意义的理论问题,而较为忽视基础理论问题;较为重视的传统学科意义上的发展,而较为忽视非传统学科、“次级学科”意义上的的发展;较为重视的社会科学理论的发展,而较为忽视关于自然科学和技术的理论的发展。关于自然工程和社会工程几乎不在研究者的视野之内,甚至在研究者中就没有“社会工程”概念。

社会工程是社会发展,特别是当代社会发展中的一个事实,一种基本的社会实践过程。我们以往缺乏社会工程概念和对它的研究,原因不在于我们是不是生活于这样一种现实中,而在于我们以往的社会观察缺乏工程学视野和工程学的思维。社会工程学(以下简称社会工程学)是一个有待建构的科学。

社会工程学的建构具有强烈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这里,我们只对它的理论意义做一个初步考察。

第一,社会工程学的建构具有知识提升的意义。这是社会工程学建构的基本意义,是我们关于客观世界的认知的发展,一个关于这种认知的从无到有的发展。社会工程学是关于社会工程的本质及其规律的科学,是用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对社会工程现象的研究。从事自然辩证法研究和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研究的部分学者,对于这一研究已经起步并取得初步成就,但在从事理论研究的学者中,则没有这种研究。如何从对这一现象的科学技术哲学的研究发展为的一般研究角度,这种研究是一个值得由两方面的学者来共同努力并协作进行的事业。

第二,社会工程学的建构具有思维方式变革的意义。工程思维首先是一种关于人的活动和社会现象的认识与改造的实践思维,但它又不是一般的实践思维,而是关于这种实践如何能够得以进行并且追求最有效的过程和结果的特殊的实践思维,它是最接近于实践的对象和任务本身的思维,它能够把不同层次、类型的关于社会工程的对象和过程的知识、理论具体化为关于直接行动的设计、程序、规则、标准等的思维。这种直接行动的思维比那些大而无当的理论思维更接近于实际,因而也更有效。哲学工作者和理论家如果能够既发扬辩证思维的特长,又能够进行更实际的过程思维,也就不会再被人们误认为是空洞的和脱离实际的了。

第三,社会工程学的建构具有观的转变意义。是社会革命的理论,也是社会建设的理论。但是,无论是对于革命,还是对于建设,以往的关注方式都是宏大叙事的,停留于世界观、方法论的指导。而如果这种指导被具体化为关于实践过程的具体指导,可能会被认为是犯了实证主义、经验主义的错误。那么,对于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是否应该有工程思维呢?特别是对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是否应该有工程思维呢?我们认为,在坚持对于各种形式或类型实践的世界观、方法论的指导的前提下,可以有工程思维层次的指导。正是这种指导构成社会工程学的对象。关于社会工程学的合理性的讨论,实际上是一个关于指导社会实践的方式的讨

论。对社会工程学的合理性问题的肯定回答,意味着我们关于关注实践方式观点的一个转变。

第四,社会工程学是一门科学。社会工程学首先具有科学发展的意义。广义地说,它是关于社会改造(包括革命和建设两大形式或主题)的方式的科学。这是一门新型科学。而对于来说,它又是理论体系的新内容。不管在社会工程学的前面是否加上“”这个限定词,科学的社会工程学,就是的社会工程学。所以,社会工程学的建构具有发展的意义。一方面,对社会工程的本质的和规律性的科学认识,以及在这一基础上的社会工程学的建构,都是理论的发展,是学科体系的发展;另一方面,,特别是它的历史唯物主义,是广义的社会工程学,是大社会工程学,是社会工程哲学。而社会工程学(狭义)则是这一大社会工程学的引申和发挥。

第五,社会工程学的建构具有学科发展的意义。社会工程学是按照工程思维理解的关于社会革命和建设的知识、理论的系统化、学科化。这一学科具有科学创新的意义,更具有学科创新的意义。目前,这一学科已经处于建构过程中,不再停留于社会工程概念的认识和社会工程学的学科合理性与可能性的思考,并且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有了社会工程哲学等专门著作。社会工程学是一门有着强大生命力的新兴学科。

学科化是一种趋势,也已经成为现实。学科化不同于在如何对待问题上的科学主义的态度和方式。我们反对在对待问题上的科学主义倾向,但不反对的学科化。学科化。一方面是在一定领域的发展的结果,另一方面是发展的科学的和社会的条件,意味着未来发展的现实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