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传统文化认同感范文

传统文化认同感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传统文化认同感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传统文化认同感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自信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8-0029-03

民族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源泉之一,随着文化对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日益扩大,作为国家软实力重要组成部分的文化在国家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在文化全球化与保持民族本土文化矛盾日益突出的背景下,如何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大学生做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学习者、传播者、践行者,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之一。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了要“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命题,这充分表明我们党和国家在新时期对新形势下文化建设的新认识,体现了党对传承民族文化的长远眼光和重大使命。当代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现状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将会直接影响到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效果,不断促进大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自我认同感、文化归属感、民族自豪感,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贵州师范学院学生民族文化认同现状

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在民族文化传承和弘扬方面,大学和大学师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通过设置30道题的调查问卷,选取贵州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等十一个专业大一到大三三个年级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22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2085份,与14名思想政治课教师和21名辅导员以及195名学生进行单独访谈。通过调查发现,当前部分大学生开始表现出对中华民族文化的漠视、看不起、不愿意学习、排斥、攻击,其民族文化认同感现状不容乐观。

1.部分学生不愿意学习和了解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知识。大学生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年轻有活力,精力充沛,记忆力强,学习能力强,理应具备基本的中华民族文化知识,具有较为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调查发现,63.26%的大学生知识结构较单一,仅限于学习自己本专业的专业课程知识,不愿意拓展自己的知识面,部分自然科学专业学生缺乏人文素养,特别是对悠久灿烂的中华民族文化涉及到的基本知识学习不够、了解不多。部分人文社会科学专业学生缺乏基本的科学素养,在问到《弟子规》、《三字经》、《孝经》、《大学》等中华文化经典读物时,回答读过的仅为21.83%。我们再看看这样的数据:在问到“‘四书’、‘五经’都包括哪些?”这一问题时,只有28.26%的大学生全部说完整;在对195名同学的访谈中,只有11人完整读过四大名著;在问卷调查中,对“民族文化对一个国家的地位作用有清晰的认识和了解”,选符合和基本符合的只有45.78%,大部分学生的认识非常粗浅。由此可见,大学生对民族文化知识的缺乏,必然会导致对民族历史的不了解,从而找不到民族的根,进而使部分大学生在生活学习中更易表现出缺少民族自豪感,缺乏自信心,同时也就很难做到拥有一颗真诚爱国心,很难做到真正立报国之志,增建国之才,践爱国之行。

2.部分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的态度不够恭敬。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还是比较理智和客观的,但有极少数大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不予珍惜,轻易否定,甚至大加指责,妄加评论,认同感趋于淡化。调查显示:关于本民族及其取得的成就是否感到自豪的调查,有58.93%认为符合;部分学生不愿意认真学习和真正了解祖国灿烂辉煌的历史,不愿意深入理解祖国优良的历史文化传统。这些表明,大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态度不够恭敬,没有从内心真正去维护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意识,最终导致部分大学生爱国主义观念淡薄,不关心国家大事,民族文化情感淡漠,民族文化自信心不足,民族文化自觉性不高,不容易产生对民族文化的敬佩之情。

3.部分学生盲目热衷西方文化。调查发现,在大学校园里,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开始越来越远离自己的民族传统文化而盲目热衷西方文化。极少数学生公开鄙视自己的民族传统文化,认为没有西方文化先进,盲目推崇西方文化。如,在涉及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德行修养、人生修炼、待人处世的名言、警句等8道调查试题中,平均正确率仅有21.16%。在涉及传统立身处世知识的掌握情况的6道调查试题中,平均正确率为24.58%。在言行、饮食、娱乐、影视、歌曲等方面,部分大学生把西方的方式奉为时尚,视为珍宝,如对西方的情人节、愚人节、圣诞节等达到狂热的地步,不知道中国的情人节,不明白中国春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的真正来历;部分学生知道西方的母亲节,不知道也不愿意去推崇能代表中华民族母亲伟大形象如孟母、岳母等;部分学生喜欢看西方影视,认为中国国产片老土,不如西方影片气派;部分学生热衷于西方音乐,认为西方音乐有激情,让人兴奋,让人疯狂,认为中国音乐不够激情。总之,中华民族文化传统正在离这一部分大学生越来越远。

4.部分学生缺乏主流文化意识,思想极度浮躁。调查发现,部分大学生由于受西方影视、文学作品、娱乐方式等的影响,无形中对其西方价值观念情有独钟,而对中华民族文化中的思想观念如艰苦朴素、助人为乐等表示怀疑,表现在不喜欢上思想政治理论课,怀疑马列主义,不会运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部分学生将金钱神秘化、神圣化,视金钱为圣物,以追逐和获取金钱作为人生的目的和生活的全部意义,用拜金主义指导生活实践。

第2篇:传统文化认同感范文

【关键词】 大学生;民族认同;全球化;研究

大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积极探求全球化背景下大学生民族认同状况,并进行行之有效的教育,对祖国统一与稳定、社会的和谐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沈阳工业大学学生为重点,在辽宁省部分高校通过发放问卷、走访谈话的方式,对当代大学生民族认同进行了研究。

一、民族认同概念的界定

对于民族认同,在学界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不同的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作出了自己相对合理解释。根据本文内容要求,认为所谓民族认同,是指社会成员对自身所属民族群体在情感和态度上的认知,以及在文化、习俗、生活方式等选择上所表现出来的倾向性,它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形成、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种客观现象,是一个民族凝聚力和成熟度的标志之一。中国是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是中国境内的各民族的总称,所提及的民族认同特指中华民族认同。

二、民族认同的调查

1.问卷的编制。本研究借鉴Phinney的研究成果,依据民族认同的四维结构编制了《大学生民族认同调查问卷》和《当代大学生民族认同访谈提纲》。在《大学生民族认同调查问卷》的内容上,第一部分设计主要考虑对大学生民族身份的认同调查,在第二部分内容中对大学生民族认同的认知成分、评价成分、情感成分、行为承诺成分四个维度进行调查设计。同时在问卷的设计上还考虑到大学生对民族认同的途径、方式,对中华民族整体认识、对发达国家的看法及是否形成开放融合的民族观等问题,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作调查问卷。

2.调查对象。研究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式,总共抽取来自沈阳工业大学、辽宁大学、东北大学、辽宁师范大学的325名大学生作为研究被试(有效试卷),其中理工类高校学生175名,文史类高校学生150名;大一学生106名,大二学生77名,大三学生78名,大四学生64名;男生196名,女生129名。研究还从参与问卷调查的被试学生中选取20名进行深度访谈。

三、当代大学生民族认同状况

1.民族认同感较高。大学生深受学校教育影响和中华传统文化熏陶,能够正确清晰辨别身份及种族特征,能够基本把握本民族的风俗习惯;对国家修改法定假日,突出本民族传统节日十分认可,并且愿意接受成为一个生活习惯;对本民族传统文化有基本认识,有超过一半的大学生知道四大名著等文学常识,赞同本民族的传统道德规范,并愿意接受,努力实践。在民族认知与评价方面,认为中国拥有世界上最悠久的历史(82.9%),觉得中国当今社会保留民族特色很有必要(65.1%),由此可以看出近七成的当代大学生都以是中华民族的一员而自豪。

在社会参与与实践方面,通过走访发现,中华民族取得的每一项重大成就(奥运会的成功举办、神州七号顺利完成出仓)都让当代大学生激动不已;大学生对法国拍卖中国铜兽首、奥运火炬在境外传递受到一些阻碍会通过理性地方法表示强烈不满与谴责(71.8%);汶川发生地震时,大学生会尽最大能力援助灾区(80.4%)。

2.民族观念有弱化倾向。在调查中明显呈现两个特点:文化认可程度高,政治经济认可程度低,对传统民族特征认同度高,对当代民族认同度低,这与目前我国的政治经济状况大致吻合,说明大学生了解我国传统民族文化,对我国古代的辉煌成就很自豪。对与发达国家明显差距的现实,一时还难于接受,表现出一定的反差。西方文化思想、价值观念的影响下,形成了个别大学生的畸形思维方式和批判方式,削弱了大学生对民族的认识与理解。

有关“针对于眼下流行的‘哈日’、‘哈韩’一族,有人认为应该做出一定的干涉,你的态度是”这一问题,有43.6%的人认为没必要,因为这只是一种文化上的交流;有27.7%的人认为很有必要,因为它会冲淡人们的民族意识;有24.4%的人认为纯属个人兴趣行为,与民族意识无关;又有3.5%的人并不关心这个问题。在调查中还发现,有54.7%的大学生更喜欢美国大片;有62.6%更愿意购买进口的数码产品。这些都弱化了大学生的民族认同。

3.部分大学生中仍然存在狭隘的民族认同观。在问卷中,大学生对法国拍卖中国兔首、鼠首一事有94.3%反对,有59.7%认为应该抵制法国日本,说明部分大学生没有真正形成开放融合民族认同观,这也是非主流民族主义存在的土壤。

4.民族认同是个渐进的过程。通过调查数据对比看,民族认同呈波动上升的趋势,大四的学生民族认同感普遍高于大一学生。在大学期间,由于接触民族的信息量增多,交流的机会也增多,从而对民族文化发生兴趣,开始探索自己的民族认同。可见大学生随着年龄增加,认知能力不断提高,民族认同相对概念更广泛,对本民族认同由表象到本质逐渐深入。

四、当代大学生民族认同的特征

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感的时代特征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思想观念多元化。当代大学生们不仅思维活跃,而且思想开放,观念更新,在民族认同感上,充分体现此点。访谈调查过程中,大部分大学生都表达了自己对民族认同的不同见解,调查问卷答案选择的离散趋势也十分明显。

二是行为选择多样化。大学生在个人生活方式的选择中,很少考虑国家,民族等因素,而是以个性喜好为主导。他们向往外国留学,喜欢国外时尚产品,并能理解新新人类们“崇洋”行为。这些可能无法简单用“民族气节”的眼光来看待,应当视同当代社会的时代特征。

三是富有公平正义感。在当代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感中,亦包涵着公平正义因素。如在调查汶川地震的态度,大学生都愿意尽最大能力援助灾区。失学儿童和欠发达地区的民众能得到他们的理解和同情,有90%以上的人表示有机会将捐助失学儿童,有78%的人认为欠发达地区民众是自己同胞,要想办法帮助他们。

四是理性认知代替了极端民族主义。在民族认同上,当代大学生少了极端的民族主义,多了理性的思考,他们能认识到中国与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差距,不盲目自大;他们大部分认为中华民族只是世界民族的一支,并不比外国民族优秀;他们愿意去国外学习和工作,以开放的姿态面对世界;他们认同并尊重中华民族内部各分支民族,也愿意与世界各民族友好相处。

五、强化大学生民族认同的途径

(一)利用“两课”主渠道,加强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

“两课”是目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也是建构民族精神教育的基础平台,是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高等学校培养出来的大学生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的基本要求。在走访中获悉,有超过35%的大学生认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民族精神的最佳途径,这一方面反映了思政教育作为高校的传统项目在弘扬民族精神上的持久旺盛的生命力,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当代大学生对高校中的以“两课”为代表的思政教育形式是持基本认同的态度。高校一定要充分利用好这块主渠道、主阵地,不断探索与创新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思路与方法,在大学生中培育,弘扬和发展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

(二)拓展历史文化教育,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选择能力

“文化自觉”是先生提出的一个概念,面对经济全球化下文化的激荡,对待文化的正确态度应是启发文化自觉,即继承传统文化,改进落后文化,吸收先进文化,抵制腐朽文化,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美英等国高校在这方面给我国树立很好的典范,如美国哈佛大学的“共同基础课”五类课程中,文学与艺术和外国文化是其中的两类。牛津大学一直坚持在学生中开展古典文化知识的学习。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自觉是增强大学生文化选择能力的关键。学校要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要有区别地设置相关历史文化课程,并通过团学活动、校园文化建设等增加各种形式的有关中华民族传统及其民俗知识的教学,以此提高大学生的民族认知度,激发大学生对中华民族的热爱之情,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认同。

(三)借助重大传统节日及典型社会事件,开展民族教育实践

通过调查发现,凡是有全国性、全民族性大事件发生,如汶川地震、问题、航天载人飞船飞天等,都得到了大学生的普遍关注。培养大学生民族认同感,一方面需要帮助大学生广泛开展或积极参与各类民族特色的活动,如祭典祖先、旅游寻根、识读家谱、节日庆贺等,让他们在传统文化和生活实际中加深对民族文化的理解,亲身体验并强化民族认同感。另一方面可密切关注大学生的思想动向,充分利用国家发展中的重大事件,及时进行教育与引导。既可以强化大学生国家、民族观念,提高其民族认同感,还可以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摒弃民族极端主义等不良影响。

(四)增强全球化素质,形成开放融合的认同观

全球化在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其所引起的各民族传统文化的变迁、转型,对于民族及民族文化的发展未尝不是件好事。“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强调:“我国文化的发展,不能离开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交流,博采各国文化之长,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建设的成就”。

“和而不同,有容乃大”。在外来文化的强烈冲击下,才能在与外来异文化的参照、对本民族文化价值进行重新审视,重新定位。也只有在外来文化的强烈冲击下,才会有一种发展本民族文化的紧迫感、使命感,全球化的这种激励机制无疑给我们民族文化注入新的活力。在经济全球化的汹涌浪潮面前,应把民族认同和全球意识教育结合起来,树立全球意识,增强全球化素质,摒弃狭隘的民族认同观,形成开放融合的认同观。

总之,大学生是民族认同形成的关键时期。只有不断提升和优化大学生民族认同感,才能激发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民族自尊心和爱国热情,才能为大学生将来投身祖国建设和民族振兴事业注入强大动力。

参考文献

[1]赵建华.《浅析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华民族认同感》.郑州大学公民教育研究中心.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11)

[2]陈世联.《文化认同、文化和谐与社会和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3)

第3篇:传统文化认同感范文

关键词:少数民族 传统体育文化 性质 民间性

前言

中华民族的文化博大精深,不仅有融合性较强的中原文化形态,而且还有各少数民族特有的多元文化形态,形成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灿烂文化体系,这是我国56个民族共同缔造的结果。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作为各民族历史实践的产物、是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的发展长河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经济区域化的不断扩大,少数民族也逐渐走进整个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而带来的问题也接踵而至,其中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则面临时展的挑战,是继续传承传统文化的本质特征和要求,还是与时俱进,顺应发展的要求,大胆创新,寻找新的出路。本文根据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现状和前人研究的成果,旨在分析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性质。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性质分析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性质及传承和保护必要性分析。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指我国主体民族汉族以外的55个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是各少数民族世代相传,具有民族特点的各种体育活动的总称。它的内容丰富多彩,历史悠久。性质是事物本身固有的属性和特质。是同类事物所共有的,也是区别他类事物的依据之一。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性质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也具有自己的文化特征,我国少数民族大多地处边远落后地域,自然条件、生活条件相对较差,并受到中原传统文化和伦理道德观念的影响。综观中国传统文化,它不是单一的、孤立的,而是我国众多民族文化大融合的产物。从地域性和民族根源性来看,华夏的中原文化是其主流,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北方草原地区的“北岳文化”和“游牧文化”,东北黑水白山的“满洲文化”,则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传统文化对各少数民族的影响是巨大和深远的。而各个民族的传统体育文化彰显本民族的文化特征和生活习惯,它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各个民族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人文特点等因素融合而成的。然而,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生活情趣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部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逐渐被人们淡忘、失传,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对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进行合理定位,以及在生活现代化的今天如何普及和推广,继承和弘扬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就更具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尤其在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热潮中。搞好少数民族团结是很重要的一项举措。通过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研究能有效调解、缓和人际关系冲突与矛盾,促进民族团结。

综上所述,我们根据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特有的特征,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性质归纳为民间性、同族性和自发性。

民间性。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形成是在体育活动形式中升华出来的一种意识文化,进而融入整个本民族的文化主流,随着历史的车轮,注入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大熔炉,形成一种传承的民族文化形式,深深地扎根于各民族的文化土壤中,并在传承的过程中体现自身的文化价值。由于我国少数民族大都没有统一的文字,所以教育的手段主要靠言传和身教,大都是在生产和生活中的模仿学习。这种模仿是生产生活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是民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学习,需要说明的是生活方式对民族体育的形成有重要影响。譬如,主要分布在乌苏里江和黑龙江流域的赫哲族,从事渔业生产,在长期的生产斗争中,赫哲族人民积累了丰富的捕鱼经验。人们对各种鱼类的习性十分熟悉,捕鱼的手段是用鱼叉去叉,往往百发百中。为了,让下一代能熟练地掌握叉鱼的生产技术,家长就教他们学习叉草球,这就演化成了一项富于乐趣的传统体育活动,同时又能学习生产技能。叉草球运动的方法是一手握鱼叉,一手把草球扔在地上使其向前滚动,象征着鱼儿在水中游动,这时迅速掷出鱼叉,一人叉一次,轮流进行,数轮以后,以叉中次数最多者为优胜。当小孩子的叉球技术十分熟练的时候,家长便带他们到江河中去叉鱼③。新疆哈萨克、克尔克孜、塔吉克、蒙古等民族都以畜牧业为主,马成了他们主要生产、生活的工具。由此产生了与马有关的体育项目。如:赛马、刁羊、骑射、马上角力、姑娘追、飞马拾银等项目。被誉为“沙漠之舟”的骆驼,历来是漠北少数民族载货物和骑乘的工具。由此产生了“赛骆驼”运动。这些形式多样、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民族体育活动一直沿袭至今。

同族性,是指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民旅之间的民族性、认同感和集体荣誉感。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5个少数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所谓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民族性是指:除汉族外55个少数民族的体育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民族群体共有的,并区别于其他民族体育文化的特征。文化学理论认为:文化具有民族性是任何文化的共性所在,如珍珠球运动是满族的一项传统游戏项目,又称“采珍珠”,满语“尼楚赫”;板鞋舞、板鞋竞技是壮族民问传统体育项目,起源于明代:还有傣族的孔雀拳;白族的霸王鞭等,都反映出了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显著的民族特性。由于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底蕴,加之地域性和民族性等基本特性,使其成为培养民族认同感和民族精神的有效形式。认同感是使人们聚合在一个群众中的情感,是一种其成员对某些人比另一些人感到更亲近的情感。认同感的形成是在伦理观念、价值观念相同的同一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就起着使本群体、本民族认同的作用,并能增强内部的亲近感。许多少数民族都通过民族体育活动增强这种认同感,并从孩提时代开始就这样做了。如白族的人拉人拔河、苗族的接龙舞等运动,在运动中往往需要许多人参与和协作,儿童在活动中能结识许许多多的小伙伴,并养成与众多小伙伴友好相处的习惯,从而培养儿童的协调关系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认识得到加强,也对增强认同感起着重要作用。

民族文化认同对于维系一个民族形成稳定的民族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少数民族对本民族的文化认同具有全民性的特征,尤其是全民信教的民族,通常以、节日祭祀活动等形式来加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特殊性往往是由民族特点所决定的,这些特点包括居住的地理环境、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民族心理素质、等因素以及各种

因索的互相交织,反映了一个民族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生活轨迹。在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形成要素中,民族认同是民族体育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特征。因为在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发展变化的过程中,虽然民族文化认同也随着其他要素而发生变化。但这种变化则会发生民族分化或者与其他民族融合。民族认同的差别,是区别民族体育文化的重要标志。民族认同是促进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传承发展最基本的族体维系力量。从民族体育文化的发展历程来看,往往要经历一个体育文化的实践、族外体育文化的趋同、族内体育文化的认同、最后融合为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承发展形式。

集体荣誉感是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各个少数民族也不例外。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具有培养这种集体荣誉感的功能。例如,舞龙、舞狮子、踩高跷、龙舟竞渡、斗牛、拔河、赛马等活动,多以村赛或部族为单位。参加比赛者除了进行激烈的竞争外,还表现出了集体荣誉感。在这类富有竞赛性的活动中,集体内各成员相互配合和协作,往往是取得胜利的关键。即使旁观者也都难以作为局外人,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进入角色,为自己的集体欢呼鼓劲或沮丧惋惜。这种将个人荣誉和集体荣誉融为一体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对培养民族精神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自发性。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受地域条件的制约,受自然环境的限制,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只能以嬉戏、娱乐的形式延续。例如:青海牧区的“抱沙包”,藏族的骑“牦牛”,朝鲜族和苗族的“荡秋千”,青海土族的“轮子秋、拔腰”等。根据上世纪80年代由中国体育博物馆和原国家体委文史委组织有关专家进行的全国性的调查,中国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已达970余种,但大多数项目都是自娱自乐的项目,缺乏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虽然有一部分项目有一定的竞争意识,但从本质上没有超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自发性的缺陷,少数民族在生产生活过程中,自发地从生产生活的劳动中逐渐演变出自己的以嬉戏、娱乐等形式的体育运动项目,竞技成分较淡。不同的民族自发形成有自己特色的体育项目,分别代表不同的民族文化,如以我国南方(包括西南、中南和东南地区)为代表的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就属于山地体育文化的类型:我国西北地区和内蒙古部分农村的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就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农村体育文化类型;生活在我国青藏高原地区的藏、门巴、珞巴等少数民族的体育文化就属于高原体育文化的类型:分布在我围的内蒙古、新疆、青海、等牧区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大体上属于草原体育文化的类型等。

结语

第4篇:传统文化认同感范文

一、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对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影响

1、中国传统文化

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本文所指的中国传统文化为广义的文化,它不仅包括人们的思维习惯和意识形态,还包括文学、历史及其它反映本民族特色的道德和精神产品。中国传统文化是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形成、发展起来的,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和力量源泉。中国传统文化崇尚人际和谐、社会和谐、天下和平的伦理文化,涵盖着许多为人处世的道德规范和生存智慧,是我们构筑现代精神文明的基础,在任何时候都不应该被丢弃和遗忘。然而,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全球化发展,西方文化和思想观念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方式。众多研究表明,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认识不足,民族认同感较低。

2、外语学习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研究综述

许多学者的研究表明,非英语专业学生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普遍较弱,即存在“中国文化失语”现象。中国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受到了明显的忽视(张为民,朱红梅,2002;何宇茵,2011;张明亚,王晓梅,马娟娟,2014)。而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他们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在英语学习上,在英语语言的学习中大量地接触西方文化,久而久之,西方文化也在无形中影响着学生的思想,中国传统文化缺失现象明显(田国力,朱燕,2007;刘东艳,2007)。尉明宇(2014)总结了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对英语教学的负效影响,他认为考试不仅会打乱教师的教学计划,迷失教学目标,而且令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导致学生高分低能。

虽然学者们的研究并非直接关注英语四、六级考试对传统文化教育的影响,但是通过他们的研究,我们不难看出,大学生把过多的精力放在英语学习方面,目的就是通过英语四、六级考试,这会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最重要的就是学生忽视母语文化,对母语文化认同感较低,在这样一种全球化大背景下,传统文化教育面临很大的挑战。

二、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

1、实行英语分级教学

学校应该改变现有政策,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的需求,对英语进行分层教学。按学生水平分班,不再强制要求大二才能报考四级,通过四级才能报考六级,对于英语基础好的学生,允许他们大一就可以参加四级考试,甚至可以直接参加六级考试,通过考试的学生可以选修专业英语,如商务英语,法律英语,旅游英语等,这样一来提高效率,节省时间,可以使一部分学习较好的学生把更多的精力用在学习专业知识和传统文化上,二来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把英语和他们的专业结合起来,不仅提高了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也更好的为未来就业服务。

2、增加教材中的中国元素比例

虽然我国现有的教学大纲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对文化的重视,但是,大学的英语教材、教辅却很少涉及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因此我们可以在英文教材教辅中增加中国文化元素比例,把他们融入到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的各项能力中去,这样可以从宏观上指导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增加中国文化的份量,从而提高中国文化在英语教学的地位,增强学生传统文化学习意识。

3、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通过对教师的访谈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看出,有一半教师对中国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因此,要想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就必须提高英语教师的母语文化素质,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正如鲁京晶(2013)所指出的,当今外语教师应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跨文化外语教学能力。她所指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即具有正确对待和尊重不同文化,宽容和理解不同文化价值的态度;具有丰富的文化知识,不仅熟悉本族文化的历史现状,也了解目的语文化的价值观和社会习俗等。这无疑对外语教师自身文化素质和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所以外语教师不仅要提高自身专业水平,还要教育工作者需要在学习和教学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的母语文化知识,提高个人文化素养,努力成为一名兼具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跨文化教学能力的老师。

4、纠正学生的错误观念

第5篇:传统文化认同感范文

【关键词】苗族 民族认同感 文化多元化

引 言

民族认同感是个人承认和接受民族文化后所产生的归属感。按着学者的研究,民族认同感也可以理解为是“一个包括许多成分的复杂心理结构系统,具体可分为认知成分系统(指对有关民族文化的知识的了解和熟悉)和情感成分系统(指对民族文化的主观突显性、依赖程度、归属感、自尊心和自豪感等)”①就我国来说,民族认同感就是承认中华民族这一个统一体。我国虽然是个多民族的国家,但都是中华民族的一份子。在这中华民族共性的基础上,还允许着其他56个少数民族和民族文化的存在。所以,民族认同感实质上就是一种“族群归属”,即承认56个少数民族文化传统以及个体的存在,在此基础上分享一种对中华民族历史、情感的生活方式的认同。

因此,要考察苗族学前儿童的民族认同感,就是要考察他们对苗族和中华民族的认知状况和情感状况。为此,笔者开展个案研究。所谓个案研究就是抽取一个个体、单位来研究,“对这样一个小的社会单位进行深入研究而得出的结论并不一定适用用于其他单位。但是,这样的结论却可以用作假设,也可以作为在其它地方进行调查时的比较材料。”②笔者通过走访四川省宜兴市兴文县苗族乡一所幼儿园中的学前儿童,通过对其的观察来比较他们在今天不同文化环境里对中华民族和苗族文化的认同感。

兴文县属四川南部山区,全县有苗族乡5个,苗族4.8万人,为川南最大苗族聚居县。为了解幼儿的教育状况,笔者在2010年9月到10月期间走访了兴文县苗族乡一幼儿园,每周观察一到二次,每次40分钟。该幼儿园是全乡最大的幼儿园,有精美的塑胶跑道和游戏设施,为县政府投资。该幼儿园有教师14名,苗族6名,其他八名教师为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大专4人,中师10人。

幼儿教师对民族认同感的理解

3~6岁的幼儿生活经验少,对事物的理解水平相对较低,缺少书面的阅读能力,主要依靠父母与教师的教育。幼儿园里,幼儿教师的施教对幼儿民族认同感形成起很大的作用。因此,有必要了解教师对民族认同感的理解,笔者通过访谈来了解教师们对民族认同感的理解。

笔者随机访问该园的几位教师:“你们平时对孩子进行民族认同感的教育吗?”教师反映表情比较迷惑。

笔者随即改变提问方式:“你们平时对孩子进行热爱祖国和热爱苗族的教育吗?”“嗯,我们平日都对孩子们进行爱国教育,比如通过唱儿歌讲故事的方式让孩子们学习热爱祖国。”一个教师回答。“爱国我们都会教育孩子们,平时也告诉孩子们苗族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平时苗族的盛大节日和苗族歌舞,我们都组织孩子们去观看,也会告诉孩子们苗族服饰。”另一个教师回答。

笔者访问了几个教师,得到类似的答案,由此可以看出:该幼儿园教师和领导们虽然对民族共同感的概念比较模糊,但都比较重视对孩子们的爱国主义教育。对于苗族文化方面的教育,教师们虽然没有刻意去做,但是鼓励孩子们接触苗族的歌舞和节日,也是潜移默化进行苗族文化教育。

幼儿园里苗族学前儿童的民族认同感

根据幼儿认知发展特点,笔者设置了一组简单的问题考察其对中华文明和苗文化的了解情况和认同感。笔者选择了节日、衣服、儿歌这些孩子们能够理解同时也能代表文化特征的问题;同时,由于动画片和童话都是一种文学形式,它们浅显的语言和生动的情节很容易被幼儿所接受与理解,且也表达着民族文化的精神思想和民族特征,因此,笔者也选择了与幼儿接触比较密切的动画片、卡通与童话来做问题。通过对部分年龄约五到六岁的幼儿园大班孩子作为调查对象,用提问的方式进行调查,得到的具体情况如下:

对于“你喜欢过自己节日吗?”这一问题,孩子的答案以春节、儿童节、圣诞节为多。对于苗族的节日,孩子们了解花山节、喜欢上刀山绝技,县里每年有庆祝活动,爸爸妈妈都带他们去看,很热闹。

“你喜欢什么玩具?”孩子们喜欢变形金刚、坦克和芭比娃娃,玩具都是父母买的,没有自制的。

“你喜欢穿什么衣服?”部分孩子提到芭拉芭拉、小猪斑纳;对于苗族服装,孩子们都点头说知道,并且能比划出。

“你喜欢苗族的歌舞吗?”孩子们回答父母老师曾领着去看过,很好玩、很热闹。

“你唱过什么儿歌?”孩子们哼起了许多流传的儿歌,比如《小燕子穿花衣》、《拔萝卜》等等,没有孩子会唱苗歌。

“你喜欢什么童话?”孩子们提到《宝葫芦的秘密》、《白雪公主》、《大林和小林》等等。对于苗族的神话故事不知道。

“你平时喜欢看什么动画片?”孩子们说出了很多国产和国外的,比如《喜洋洋与灰太狼》、《聪明的一休》、《奥特曼》、《海绵宝宝》之类的。动画片的内容都不涉及苗族文化。

以上七个问题简单而浅显,但从幼儿的回答中可以看到,孩子们对中华文化认同感比较明确,对苗族民族文化认同感比较淡薄。

山村里苗族学前儿童的民族认同感

为进一步了解苗族学前儿童民族认同感的情况,笔者走访了山里的苗族村。村子交通闭塞,大多数是崎岖的山路,村里的人们穿着苗族服饰。交流中,部分青年人和中年人会说普通话,但交流仍然比较困难。村里的老人和孩子大多只会说当地的苗语,笔者请了一个会苗语的教师作翻译。在翻译的帮助下,笔者就用先前调查问卷再次与村里的孩子面谈,孩子年纪大约在五六岁之间。

第一个问题,孩子的回答除了春节之外,还有苗族的苗年(相当于汉族的春节,一般在秋后举行),苗族的花山节、上刀山绝技等,没有提及例如圣诞节之类的外国节日;第二个问题,孩子们的回答丰富多彩:弹弓、小木人、沙包、毽子等,未提及商店里卖的玩具;第三个问题,孩子们大多数指着身上的苗族服装;第四个问题,孩子们点头表示喜欢,个别孩子当场跳了起来;第五个问题,孩子们哼起了父母教给他们苗族歌曲;第六个问题,孩子们能够讲起父母告诉他们的苗族神话故事;第七个问题,你喜欢看什么动画片,孩子们回答不上来。

通过调查发现,山村苗族学前儿童对苗族民族认同感比较强,对中华文明的历史以及中华民族的认同感相对较弱。

多元化背景下加强苗族学前儿童民族认同感之举措

经过调查可以发现,接受幼儿园教育的苗族学前儿童对中华民族有一定的民族认同感,对苗族的民族认同感较弱;而同龄山村里的苗族幼儿,对苗族的民族认同感较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外来民族认同感则比较弱。究其原因,幼儿园的孩子居住在经济条件相对比较好的乡镇。虽然有不少是苗族,但很多已被汉化,接受现代人的生活而失去了原来苗族的风俗。但是住在大山里面的苗族儿童,在学龄前没有接触汉族的教育和社会文化,因此较少会说普通话。他们接受的是苗族自古流传的家庭教育,这种家庭教育保存了苗族的文化,因此他们对苗族文化有更多的了解和认同。这对于苗族文化和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都是不利的。大山里的苗族孩子缺乏与外界交流,会影响孩子将来对中华文明主流文化的了解,影响他们顺利踏入社会。而乡镇已汉化的苗族孩子,忘记了祖先的苗文化,缺少将苗族文化与中华文化融合,将苗族文化发扬的能力。

为此,对于偏僻山村的苗族学前儿童来说,乡政府应该发起一些活动,让苗族的村民和孩子多与外界相互交流。在幼儿阶段,家长教育对孩子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政府要帮助苗族家长们认识到,要让孩子主动适应外界文化,学习普通话。著名苏联作家帕乌斯托夫就曾经说过:一个人如果没有对本国语言的热爱,要他对自己国家热爱就是不可思议的。让苗族大山里的孩子们去领略汉字的魅力,“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③孩子们在领略普通话的语言美的同时,也要保存本民族的苗话,同时有意识地对幼儿们进行文化熏陶教育。

对于民族地区的幼儿教师来说,一方面应该帮助苗族儿童适应社会主流文化,另一方面也要帮助正逐渐汉化的苗族孩子保留独特的民族文化。教师要利用节日等机会给孩子介绍苗族的习俗与传统,给孩子提供机会参与各种传统活动,平时多给孩子讲述苗族民间故事,在艺术教育中教孩子表演苗族歌舞等。

此外,孩子们都喜欢动画片,可将孩子们喜欢的动画片作为媒介,渗入更多爱国主义和民族的教育。国内动漫市场要加快发展,制作出符合幼儿身心特点又体现民族内涵的动漫作品,增加他们对中华民族文化和少数民族特色文化的热爱。在动漫以及童话文学作品上,要渗透民风和民族特点,让孩子们领会到各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帮助儿童逐渐形成民族认同感。这既有利于增进苗族儿童对本民族的民族认同感,有利于增强苗族儿童对中华文明的认同感,也有利于整个中华民族的融合和发展。(作者单位:宜宾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注释

①佐斌:“论儿童国家认同感的形成”,《教育研究与实验》,2000年第2期。

第6篇:传统文化认同感范文

道家思想对现代社会生活中人的内心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对世事无常的平静对待和对思想境界的追求,是化解在巨大生活压力下当代人心理压力的有效途径。佛家文化是东汉时期传入我国的外来文化,它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因其在思想上奉劝人们进行自我忍耐和自我欲望的压抑和约束,而受到中国封建统治阶级的推崇。封建社会统治阶级大兴土木广建佛教寺院,使得佛教文化在民间广泛流传并产生深远影响。“佛教主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人的本性即是佛性,人人都有佛性,但无明的人会执迷不悟,觉悟的人才明心见性。任何尘俗中人都可顿悟成佛,超凡入圣。”佛教文化的思想核心是“禅”。佛教修行的最高目标的实现,并不是得到了神灵的帮助和救赎,佛教修行的最高境界是人们对自我心灵的认识和对自己欲望的修正,是自我的救赎和顿悟。文化具有民族性和继承性,一种文化的产生和繁衍一定发生在一定的地域内,并在同一民族中流传。同一地域的人们长久以来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民族风俗习惯和生活习惯。文化正是这一风俗和社会生活形成的基石。同时,在风俗习惯和社会生活的流传和延续的过程中,文化也得到了传承和发展。同一地域的人们将文化代代流传下来,使文化具有民族性和继承性的特点。同时在文化的流传过程中,这一民族和地域的人们也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民族心理特点。

二、传统文化影响下的民族心理

1.以和为贵,追求和谐之美在汉代,儒家作为统治者所推崇的思想,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主导思想。它“以伦理来组织社会,以道德来代替宗教,以礼俗来代替法律”的“以和为贵”的儒家思想,被广泛渗透进中国人的生活之中,时至今日,我们仍然以“追求和谐”为社会发展目标,对和谐之美的追求是所有中国人内心深处的心声。几千年来,中国的传统思想中都渗透着对“和”的追求。“家和万事兴”“和和美美”都用来形容中国人的幸福。著名作家冰心曾经说过,“美的真谛应该是和谐。这种和谐体现在人身上,就造就了人的美;表现在物上,就造就了物的美;融汇在环境中,就造就了环境的美”。可见,中国人对美的理解和对和谐之美的追求已通过中国人生活的点点滴滴表现出来。

2.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从“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谈起,《论语·子罕》中记载,“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里的“逝者”包罗万象,可以是天地自然,也可以是人与社会生活。也就是说世间万物就这么逝去着,日夜不停歇。这种“生生不息”的思想观念深深地植根于中国人的内心深处,并逐渐形成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优良品质。在永不停歇的运动中,我们逐渐理解了发展的意义,学会了用奋斗和顽强的精神坚持着对未来的执著。“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百折不挠”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孔子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反侵略斗争激发了人们自强不息的精神力量,使自强不息的精神更加深入人心。传统的文化和社会生活为民族心理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使“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永久流传。

3.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在中国人的心里,国家是一个庞大的家庭,它是由无数小家组合而成。在中国人的传统理念中,将对小家的和谐、安定和团结的追求同样赋予给国家。人们对家庭的认识和理解,上升为对国家的认识和理解。从追求小家的和谐以及对小家的这一范围的认同上升为对国家和谐的追求和对国家这一集体概念的认同。对于国家和谐、安定团结的认同和追求,加强了国家的民族凝聚力,使人们的心灵产生了强烈的民族认同感。人们浓厚的爱国情感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基本条件。而中国人强烈的民族认同感的形成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分不开。

三、传统文化心理对民族音乐的影响

第7篇:传统文化认同感范文

【关键词】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辩证关系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思想源泉

我国存在的社会道德、社会意识,都是有迹可循的,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包括当代我们一直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文化体现着华夏民族热烈的精神追求与价值取向,是我们民族生生不息的品质。从其本质与内涵来看,社会主义价值观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则思想,可以说是亘古不变的。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实践范式

实践是检验真知的唯一标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理解如何,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够得出具体的结果。目前我们的传统文化,在大学生的行为指导中,一直体现着生生不息的力量。例如“尊老爱幼”、“自强不息”、“见义勇为”等等,都是我国优秀的传统美德。从中我们也可以逐步认识到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践行,这同时也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过程。从这里可以看出大学生对中华文明有着延续的赞叹和敬仰,在敬仰的基础之上,以传统美德为践行标准,一一去约束和管理自己的行为。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升华与创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虽然属于当代的东西,但从其本质和内涵上来看,它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批判和继承,是升华与创新。它并不是毫无保留地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吸取,也不盲目地继承封建社会中的腐朽产物,它在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有着科学的态度,通过“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方式,使得中华传统文化与现当代教育良好结合。所以,大学生在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时,他们获得的是传统文化中,积极的一部分。它培育和引导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

结论:中华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与融汇贯通

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随着历史的沉淀,愈久弥香。要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涵养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首要的一点就是梳理文化本身,掌握我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明确什么方面可以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的滋养内容。无论是何种文化,其发展都是为了满足主体需求而产生和创造的,满足不同的主体层次的需求,呈现出多样性的变化。所以,从文化价值的角度,对我国的传统文化进行衡量,从中进一步挖掘涵养的能效。

二、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几点做法

1.培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形成核心价值观的自信

增强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与认同感,可以有效地提升民族自信心,逐步形成对核心价值观的自信与践行。马克思强调,社会存在决定着社会意识,同时社会意识也对社会存在有依赖性,社会意识的发展同时也具有历史继承性。所以,一定的历史阶段反应的是社会的现实状况,同时也是当时历史的现状意识材料。当下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体现的正式社会状态不断发展后,呈现出的伴随性的社会意识状态。它既可以有历史线索,同时也是当代优秀文化、精神的产物,具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精神力。传统中华文化,不仅是为了服务于世界,解释世界,同时也是为了改变世界。所以,我们要以自信的目光看待我们的传统文化,从客观的、历史的角度对优秀的传统文化加以甚是,从中挖掘具有当代的价值的东西,找到现实价值,用它来滋养和运用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丰富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文明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来讲,文明是改造人类世界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综合。从狭义上来说,文明是精神文明,主要指思想上的进步。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众,文明指的是狭义中的文明。这种文明对于一个国家和整个社会来说,拥有则可以有良好的秩序。对于个人来说,这是提高自身修养的良好习惯。当代大学生的文化修养和素质都有待提升。校园中不乏出现插队、不说敬语、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等不文明现象。

自古以来,我们就是包含民族精神的礼仪之地,中华文明的利益享誉海外。《周易》有云,“内文明而外柔顺”,孔子强调克己复礼,提升道德水平与行为操守。我们国家,讲究的是知耻、明礼。所以,在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中我们应从文明、礼仪入手。不能让当下的大学生丧失基本的羞耻感,从而渐渐失去做人、做事的底线。我们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渗透、培养大学生的礼仪风范、改善其不文明的举止,不断提升其思想觉悟。

3.树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推动核心价值观的践行

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要从实际出发,结合理论落实到实际当中。价值观的教育属于思想范畴,重要的是教育大学生的政治素养、道德素养。思想工作本身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它有着内容空乏、形式单一的问题。教育本身讲究实践,但过于理论化的内容,容易与实践脱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不断深入人心,借助有效的工作手段来创新形式、丰富手段,不断提升果效。

所以,从中华传统文化入手,提升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可以有效地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水平。在新时期背景下,高校不断利用中华传统文化、加强教育,取得了明显的果效。但是,高校还需要进一步明确中华传统文化对于教育的重要性,加强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的同时,要积极结合中华传统文化。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积极培养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在相关工作的设计和规划上,要明确组织分工,提升教育的系统性与整体性。

结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至今依然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在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要不断结合中华民族自身的特点来讲解,以此来提升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感,从而使其能够更好地投入实践当中。

参考文献:

[1]陆肖乐,颜筱红.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例[J].学理论,2014,29:7-8.

第8篇:传统文化认同感范文

从语文课堂上教师们的关注点来看,应从文化传承的高度来看语文教学。在语文课堂上很多语文教师的关注点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知识,二是技能,三是分数。前段时间,笔者听一位教师讲授《岳阳楼记》,总共三课时,大多在解词释义,更让我生气的是课文“思想感悟”变为“抄写练习”,语文变成了纯粹的工具,文化所具有的构建共同精神家园的功能被消解,导致语文课丧失了灵魂,只剩工具的骨架。于漪老师说:“没有民族文化的根底,语言文字只在浅层上漂浮,学生的语言水平难以真正提高”。这就说明语文课堂离开了文化会造成两个方面的后果:一方面学生的语文水平难以提高,另一方面造成了学生对民族文化的漠视,无法产生对民族文化的归属感。这就需要语文教师一方面关注知识技能等工具性的成分,另一方面关注语文所承载的文化,积极用民族文化建构共同的精神家园,使民族文化千秋万代地传下去。

课程标准强调:“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人文性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像《岳阳楼记》这篇文章,文化层面可挖掘的东西很多,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忧国忧民情怀。这种胸怀天下、舍身忘我、积极进取的精神是传统文化的精华,应该带领学生继承和发扬,使其为学生打下一个精神的底子。发扬的前提是继承,继承的前提是认同,认同的前提是体验。离开了个体的体验,学生是无法认同这些文化精华的。抄文章主旨的做法,对帮助学生提高语文成绩可能有用,但对文化精神的传承没有多少好处,在一定程度上还限定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反感。

从语文承载的文化使命来看,应从文化传承的高度来看待语文教学。文化是民族之根,语文是根之根,语文是中国五千年文化的重要载体,集中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没有语文我们就找不到回家的路。语言是民族的语言,文字是民族的文字,它们都是民族的文化密码,是民族精神的一种积淀。

北宋哲学家张载曾说过:“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往圣的绝学是传统文化的精华,作为语文教师来说,把它传承下来责无旁贷。语文教师重要职责就是要让我们民族的语言文字薪火相传,让语言文字背后的思想传统薪火相传,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新课标明确强调:“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这充分肯定了语文在弘扬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作用。语文不能缺失传统文化,缺失了传统文化,语文就只剩下知识的位移,技能的训练和应试的准备。

第9篇:传统文化认同感范文

关键词:文化因素;和谐劳动关系;作用

Abstract: from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that the discussion, scholars generally focuses on the design of the compensation system. Seems to think, but to deal with the existing adversarial labor relations. Actually otherwise, fully mining enterprise cultural factors will become establishing harmonious labor relations of another important way. Function displays in: support staff cohesion between formation; The convergence of values between makes people; Realize the generation of identity between staff.

Keywords: cultural factors; Harmonious labor relations; role

中图分类号:E2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西方学者在探讨企业非配置性低效率时,因无法获知其中的影响因素是什么,故而提出了“X—非效率”的概念。然而基于政治经济学视角来看,X—非效率实则归因于对抗性的劳动关系使然。随着我国民营企业的大量涌现,其内在的资本主义特质也导致了对抗性劳动关系的存在。为此,如何实现企业和谐劳动关系,便成为包括笔者在内诸多人士的关注焦点。

从现有文献的论述中可知,学者们普遍聚焦于薪酬体系的设计。似乎认为,惟有这样才能解决现阶段存在的对抗性劳动关系。但笔者认为,上述设计是建立在员工经济人假设基础上的,而作为社会人形态的员工其实还存在着感情的需要。从而,充分挖掘企业文化因素便成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又一重要途径。目前,国内外现有的相关研究都处于初始阶段,歧见迭出,从理论到实践都远未达成共识。

鉴于以上所述,笔者将就文章主题展开讨论。

一、对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理解

之所以强调对和谐劳动关系进行理解,主要出于这样的考虑:即基于中国传统文化,和谐关系更多指向“一团和气”,而这并不是企业所需要的劳动关系。为此,以下将从员工与管理者之间、员工之间展开对和谐劳动关系的理解。

(一)对劳资之间和谐劳动关系的理解

企业作为具有科层结构的组织形态,必然存在着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相互关系。同时,这二者身份又是相互转换的。在下级对上级负责的制度规定下,和谐劳动关系可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

1.拥有较好的上行、下行机制。所谓上行是指下级向上级进行信息沟通,当然下行则是上级向下级实施信息沟通。从实践的角度来看,前者主要以工作汇报为代表,而后者则主要通过命令的来实现。不难理解,建立良好的上下级沟通机制不仅能增强下级的执行力,还能使得上级在决策过程中更加务实。从而,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率。

2.拥有合理的授权机制。在处于金字塔状的企业组织形态下,寻求集权与分权的平衡点将有助于增进下级的工作积极性。这种积极性的产生不但形成于下级在自我价值实现上的满足,更是上级对自身信任的一种主观意识驱动。由此,这也构成了和谐劳动关系的组成要素。

(二)对员工之间和谐劳动关系的理解

这里所提到的员工之间的和谐劳动关系,实则体现为企业员工横向间形成的一种劳动关系。根据笔者的调研发现,目前企业对于员工的团队意识、协作精神等岗位素养要求很高,这本身也是对现代企业生产模式的一种适应。然而,在缺少信任机制的情况下,员工之间却难以形成和谐的劳动关系。与劳资之间的情形还不同,员工间的对抗性往往表现的更加明显。从而在企业非正式组织推波助澜下,极易形成相对抗的两个派别,其后果就不言而喻了。

正因为员工之间劳动关系的对抗性更具有衡常性,进而也就构成了下文的主要考察对象。

二、文化因素在其中的作用

首先需要指出,文化因素是一个内涵十分宽泛的词语。19世纪中叶以来,“文化”一词成了学界和生活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术语之一,也是歧义最多的引用词之一,据不完全统计,对“文化”的定义已有200多种。要找到一个所有学科与角度统一的文化概念恐怕是天方夜谭,更不是笔者所能做到的事。为本文研究的需要,笔者将文化因素从宏观、中观、微观依次理解为:中国传统文化、区域文化、企业文化。为了使得本文的讨论更加具体,这里将以“企业文化”为核心进行作用探究。

(一)支撑员工间凝聚力的形成

团队意识的形成、协作精神的养成,不仅依赖于员工自身的职业素质修养程度,还受到群体意识的推动。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若要形成相似、相近的个体心理素质,则需要人为建构起相同的愿景。个体通过对愿景的理解和认可后,便能在主观能动性的驱动下增强相互间的凝聚力。从这个方面来看,企业文化所产生的作用之一便是,增强了员工之间的凝聚力从而促进了和谐劳动关系的发展。

(二)促使员工间价值观的趋同

不可否认,个体价值观的形成直接与其社会实践相联系。从这个视角来看,员工之间不可能存在趋同的价值观。然而,在微观领域仍然存在着职业观的要件。所谓“职业观”可以界定为,是员工对企业、岗位、工作内容总的观念和看法。若是看法不一,则会出现工作效率的良莠不齐。为此,建立积极的企业文化,在形成凝聚力的基础上又促使员工间的价值观趋同,便能让和谐劳动关系更加持久。

(三)实现员工间认同感的产生

解决团队意识形成和协作精神养成问题,还需要实现员工间的认同感。笔者认为,这或许与人的社会属性有关。在企业内部社会环境下仍然存在着类聚的形态,这就是管理学中所称作的“非正式组织”。在员工间缺乏认同感的情况下,员工之间必然存有相互排斥的心理感受。关于这一点,在集团化公司中普遍存在。为此,企业文化在构建适时引入区域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因素,便能在兼容并包的基础上实现员工间的认同感。从而,达成和谐的劳动关系。

以下,将结合笔者所在单位“广东长大”的实际情况,进行模式构建。

三、现阶段的构建模式思考

笔者所在的公司承担着大型土木工程的建设,从项目特征上可以看出团队生产模式成为了常态。这就意味着员工之间劳动关系的和谐性与否,将间接影响到工程项目建设进度和质量。为此,文化因素的引入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设计出具有针对性的企业文化要件

在野外作业需要团队成员间的分工协作,以及相互激励。这就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凝聚力、价值认可,以及员工间的认同机制显得十分重要。针对一线员工的文化程度和文化接受能力,可以将同事关系借助文化渲染上升为“兄弟姐妹”关系。通过这样的班组文化建设将拉近成员之间的距离,从而为实现和谐劳动关系进行铺垫。笔者所在“广东长大”对员工关心和支持,这也是企业文化促进和谐劳动关系的一个表现。如:在春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公司工会与行政部门会将员工家属接到施工现场与家人团聚共度佳节。各个施工现场也会组织不同的节日庆典活动,丰富员工的娱乐生活,增进员工之间的感情,有利于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

(二)合理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元素

公司的一线员工从区域上看来源广泛,为了增强他们在价值观上的趋同性和个体之间的认同感,则需要植入中国传统文化中被习惯遵循的准则。如,和为贵、团结就是力量等。这些准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特有成分,也是天南海北路桥人所认可的出世原则。因此,这样就能提升文化因素在其中的效果。为增强员工的集体感和归属感,公司积极帮助员工家属就业。在应聘者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公司通常会优先聘用本公司员工家属,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也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基础。

(三)企业思想政治文化与企业文化结合

不可否认,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变革的不断深入,企业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已被明显弱化,其根源不言自明。然而,从建立员工间和谐劳动关系的要求来看,企业对员工的思想政治教育仍具有很强的实际意义。不过,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应与时俱进。如:可以向企业新员工宣传公司的发展沿革;在公司荣誉室,可以将在企业发展时期,作出突出贡献员工的照片呈列出来。通过这种具有时代特征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就能挖掘出青年员工的那种团队归属感来;从而,自然就能发挥出自身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也是重要的一环。路桥公司可以设立“党员小组示范岗”的形式,形成有形企业文化的组成部分。这样一来,既给其他员工作出了表率;也增进了员工之间的认可度。最终,有助于达成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目标。

参考文献:

[1]深入创建和谐劳动关系推进社会管理[J].中国工运,2012(2).

[2]谭劲松.把握国企劳动关系特殊性构建国企和谐劳动关系[J].管理学刊,2012(1).

[3]丁志凯.对构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思考[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

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1).

[4]隋书仪.发挥工会组织作用提高企业凝聚力和向心力[J].中国煤炭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