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牧民技能培训方案范文

农牧民技能培训方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牧民技能培训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农牧民技能培训方案

第1篇:农牧民技能培训方案范文

年初以来,全__劳动力转移工作在__委、行署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__委(扩大)会议的精神和全__劳动力转移工作会议精神,在金融危机遇到实际困难的条件下,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与上年同期相比实现了新突破、新进展。现将半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上半年劳动力转移和培训基本情况。

截止20__年6月30日,全__劳动力转移输出74458人,占全年目标任务8万人的93.07%,比上年同期增长了8.93%,其中:__内转移20884人,占全年目标任务20__0人的104.42%,__外输出53574人,占全年目标任务60000人的89.29%。劳动力转移培训13720人,占全年目标任务24000人的57.17%,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6.2%。培训劳务经纪人173人,建立了200人以上劳务基地9个。

二、工作中采取的主要措施。

1、抓早、抓实,认真组织开展“春风行动”。

春季是外出务工的高峰期,按照抓早、抓实的原则,1月10日__劳动力转移办公室召开的“春风行动”专题会议安排,全__从1月中旬至3月底,集中开展了“春风行动”,为切实加强政府指导和服务工作,有效发挥__、旗、镇、村四级联动的组织优势,__、旗县市劳动力转移和相关部门大量用工信息,组织举办劳动力市场洽谈会,企业用工招聘会等形势,集中组织劳动力转移输出。从工作开展情况看,春运期间,铁路、公路承运外出打工人员比去年集中,势头没减,由于组织宣传得力,取得了显著效果。在今年开展的“春风行动”中,进一步强化服务,在服务内容组织,服务形式安排,服务场所布置,服务信息提供等方面都要采取了适合于农牧民打工的方式,使活动收到实效,在金融危机的形势下,我__今年外出打工人数比上年增长8.93%。

2、进一步加强提供转移输出信息的服务工作。

我__是劳动力转移起步较晚地区,劳动力转移以自发、分散、无序为主。在金融危机不断加重的不利形势下,进一步加强了服务指导工作,从信息收集、用工考察、用工洽谈、组织招工、教育培训、签定合同、护送上岗等工作流程实行全程跟踪服务,为了减少外出打工的盲目性,积极为外出务工人员提供信息服务。主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既走出去考察用工企业、收集用工信息、签定用工协议,然后招工信息,有针对性的组织转移输出,避免了农民工在不掌握用工信息的情况下盲目外出打工。把用工企业和劳务派遣机构请进来,通过__、旗县市劳动力市场洽谈会和到乡镇举办招聘会等形式,使用工企业同有意外出务工人员直接见面,有效提高了劳务输出的成功率。劳动力转移等相关部门帮助提供洽谈服务,有效的发挥了县、乡、村劳动力转移组织网络的优势。实践证明“走出去、请进来”是推进劳动力转移输出工作的有效途径,要逐步形成长效的管理机制和顺畅的运行机制。

3、以培训带动输出,全力抓好培训工作。

一是政府组织做到不培训不输出,提高输出质量。对参加技能培训人员按国家标准进行技能测试,取得初级或中级职业资格证书,提高持证上岗率。对于不能参加技能培训的人员进行引导性培训,掌握签定劳动合同,安全知识等一般性常识,使他们知道遇到困难找谁解决。

二是充分发挥国家和自治区下拨的“阳光工程”、“雨露计划”、“就业再就业”劳动力转移培训资金的作用。把农民工的转移培训工作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由于今年培训资金尚未下达,旗县市垫资开展了培训工作。

三是加强对培训工作的组织领导,有效整合资金,提高培训的科学化水平。主要是对突泉县的作法进一步充实完善,其它各旗县市参考突泉县的经验逐步探索推开。去年在__劳动力转移办公室、__就业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突泉县积极探索,培训工作实现了新突破。突泉县的基本做法主要有四个特点。第一,调整了县劳动力转移领导小组,由县长担任组长,分管劳动力转移工作的副县长统筹协调,牵头主抓,其他副职配合,形成了强有力的领导合力;第二,整合培训资金,集中捆绑使用国家、自治区及地方财政几个方面的培训资金,根据财力统筹制定培训计划,统一组织实施。在资金整合上强化政府调控;第三,注重有意识地培育和打造品牌,20__年8月举办的内蒙东部区农民工技能培训观摩班获得成功,在普通电焊的基础上,购置新设备,在我__首次开设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培训,提升了焊工的技术层次,在创品牌上作出了努力;第四,在培训资金支出上实行“日成本核算管理”,力求培训资金的效益最大化;在培训方式上以实训为主,理论为辅,在培训质量上力求做到资金、师资、教材、场地、设备、考证、时间、管理八落实。年初以来,各地各部门为进一步加强培训工作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4、巩固、拓展劳务输出基地。

一是巩固老基地。目前我__在广州、深圳、北京、天津及东北地区建立的劳务输出基地总体上状况尚好,根据我们跟踪了解,百人以上的劳务基地企业没有倒闭和停产的,大连雁鸣企业集团、北京华都肉鸡、天津

保安公司等企业春节后又到我__招工,合作已有良好的诚信基础。今年进一步加强了沟通合作,老基地已成为我__劳务输出的重要支撑点。二是拓宽新基地。国家实施拉动内需的政策,有很多新地方开始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这些地区是我__劳务输出的着眼点,是拓展劳务输出新基地的落脚点,通过定向式、订单式的培训输出,使我们的劳动力实现稳定输出的新目标。

5、加强服务,依法做好维权保障工作。

金融危机给许多企业造成了生产困难,经济效益下滑,打工人员工资下降,工作环境和生活待遇缩水。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农民也会遇到土地承包权和土地流转方面的实际问题,在这种特殊条件中,我们更加高度重视依法维护外出打工人员的合法权益,在以提高农牧民工权益保障为目标,以建立健全农牧民工维权体系为重点,发挥司法援助体系的主体作用。积极为农牧民工提供法律服务、法律咨询,依法维护农牧民工的合法权益。积极探索维护农牧民工权益的有效载体和组织形式,规范招工单位、用人单位、务工者之间的劳动关系和权力义务,加大执法监察力度,对拖欠和克扣农牧民工工资、劳动安全无保障、劳动市场秩序失范等问题进行认真查处,不断优化环境。通过政府积极有效的服务,解除外出打工人员的后顾之忧。

6、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劳动力转移是__委、行署确定推进的民生工程,是__委、行署连续两年确定的为民办好的“十件实事”之一,是旗县市重点考核指标。按照__委(扩大)会议的要求,__行署于3月12日召开了全__劳动力转移座谈会,会上杨春山副__长做了重要讲话,史国富主任对今年工作作了安排和部署,并明确提出了工作要求,突泉县等6个地区和部门交流了工作经验。会议要求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落实目标责任,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大胆探索,扎实推进。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建议。

1、培训是劳动力转移输出重要环节,由于培训资金少和部分外出打工人员对培训认识不高等问题,导致我__外出打工人员培训比例较低,特别是技能培训人数少。培训是我__劳动力转移输出工作面临最紧迫、最重要的现实问题,也是今年工作的难点和重点,现在的突出问题是企业大量需用有技能的农民工,而我们的大多数农民工没有技能,这种人员既多又少的供求不对称,不平衡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2、培训项目和培训资金分散形不成合力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建议在旗县市加大政府调控力度,__劳动力转移办公室继续指导跟踪,进一步充实完善突泉县整合资金的做法,尽快形成方案,报__委、行署批准后在全__各旗县市推开。

3、地方财政投入严重不足。建议向通辽市学习(通辽市从20__年开始实施农民工转移培训五年工程,市财政每年投入1000万元,旗县财政每年投入100万元),建议我__从今年开始实施五年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__财政每年投入300-500万元,旗县市财政每年投入100-200万元,纳入财政预算。由劳动力转移办公室重点对当年“两后生”新生劳动力进行技能培训后输出。

4、目前除扎旗外,其它各旗县市尚未设立劳动力转移常设机构。建议各旗县市要在机构、编制、人员、经费、办公场所等方面加快落实,形成长效机制。

四、下半年工作打算。

1、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有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良好氛围。

宣传引导、典型示范是推动工作开展的有效方法。要选择当地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成功经验为例,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大力宣传典型事迹,发挥典型的积极作用,营造有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浓厚氛围,形成外出务工光荣,务工增收光荣的局面,把政府的行为转化为农村干部和群众的自觉行为。各旗县市要充分利用本地外出务工的致富好典型,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外出务工人员致富后的现身说法,鼓励农民放弃多年“面向黄土,背朝天”的传统耕作模式,从垄沟里走出来,走向社会,走上致富路。

2、进一步加强培训工作,以培训带动输出。

当前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将丰富的人力资源转变为人力资本。我们要在摸清底数的基础上,制定周密可行的培训计划,分门别类有针对性的做好准备工作;要将培训和输出有机结合,形成“以培训促输出,以输出带培训”的良性互动机制;要通过培训,提高农民的劳务技能,重点抓好职业技能培训,有针对性地搞好创业培训,为广大农民进城创业提供技术服务和智力支持;要改进培训方式,增强培训效果。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培训,要本着“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要积极采取“订单式”培训、“定向式”培训、“校企联办”培训、“校校联合”培训等多种形式,坚持长短班相结合,集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根据市场需求和农牧民工的愿望实行“点菜单式”培训,企业需要什么专业的人员,我培训什么专业的人员,农牧民想提高哪方面技能,我帮他提高哪方面技能,确保培训一批、就业一批、稳定一批。

3、加强整合资源,着力打造劳务输出品牌。

劳务品牌说到底,就是知名度、信誉度。劳动品牌具有昭示、引领的作用,它可以带动众多的劳动力转移就业。劳务品牌一方面能有效地增强农牧民工市场竞争能力,减少打工成本,降低外出盲目性,另一方面,通过品牌的示范效应,能有效地扩大转移就业的数量,提升转移质量,增加劳务收入。各级政府要瞄准市场需求,力争在2—3年内每个旗县市都培育出1—2个叫得响、过得硬的劳务品牌。目前,突泉县的电焊工、扎旗的缝纫工、前旗的汽驾、中旗的民族文化、乌市的家政服务、阿尔山的导游等劳务品牌的雏形基本形成,各地要加大培育工作的力度。劳务品牌的打造要同技能培训相结合,围绕品牌搞培训,以培训打造品牌,以品牌促进培训,使品牌发挥更好的示范效应,带动更多的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

4、加强培训基地和劳务输出基地建设。

通过充分利用各类智能培训基地,分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开展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劳动力素质和就业技能,是实现劳务经济快速发展,农民收入稳定提高的有效途径。一要加强对__职业技术学院、各职业高中及培训中心的培训基地合作关系;二要走出去寻找具有专业特色的职业技术学校,实现定向安置和确保就业的新形式,并确立长久合作关系。继续巩固我__在深圳、北京、天津及东北等地区建立的劳务输出基地,积极主动与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和用工单位加强协作,多建立稳定的联络方式。加强与劳务输出基地联系,掌握了他们的用工量和用工需求,开展了定向式培训,以确保劳务输出人员的质量。

5、强化维权服务,保护

第2篇:农牧民技能培训方案范文

突出科协的政治属性,把学习贯彻自治区第八次党代会精神贯穿培训全过程根据和田地委、行署下发的《和田地区2012年开展农村科普培训活动安排意见》,各县市、乡镇把维护稳定,宣传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自治区第八次党代会、地委扩大会议精神及民生建设方面的富民政策列入“科技之冬”科普培训的重要内容;把崇尚科学、反对迷信及维护稳定、维护民族团结的教育内容贯穿于科普培训的全过程;以现代文化为引领,倡导文明、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请党校的老师或乡镇领导利用农牧民集中培训的时机进行宣讲,让广大群众明白“团结稳定是福,分裂动乱是祸”的道理。

同时,和田地区科协积极组建“双语宣讲团”,深入学校、农村、牧区开展宣讲活动,把“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主题教育活动引向深入。宣讲团成员艾尼・卡斯木同志结合和田地区维稳和中学生科技教育工作实际,通过大量的事例,用生动形象语言深度解读了2010年中央新疆工作会议、自治区第八次党代会精神,深刻剖析了维护社会稳定与发展内在关系,以及开展青少年科学技术教育和普及的重要性。通过宣讲,进一步激发了广大农牧民、师生“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坚定了他们维护社会稳定的信心,起到了凝心聚力的作用。

问需于民、创新培训方式,让“科技之冬”培训硕果结在大地上本届“科技之冬”活动开展以来,各县市认真总结以往的经验,根据不同培训对象、不同区域、不同种养殖技术需求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灵活把握,从农民的实际需求出发,针对不同对象和农民自身科技素质的不同,因地制宜的安排培训内容和方式,改变过去“填鸭式”、“灌输式”的培训方式,采取“需求式”、“问答式”、“滚动式”培训并加大现场培训的力度。培训内容涉及设施农业、特色种植、林果、畜牧、纺织、建筑、农牧民外出务工技能培训、计算机操作、预防疾病、沼气安全使用技术、“双语”以及法律法规等实用知识。同时,突出了实践性,重点加强了核桃、红枣、石榴等果园管理方法、嫁接、修剪为重点内容的实践现场操作培训,效果明显。

和田县、洛浦县提出“科技之冬”活动要按农民的意愿办培训,在制定培训计划之前,先与乡镇和农牧民对接,培训对象需要什么内容的培训我们就搞什么内容的培训,既有针对性地采取“需求式”培训,因此和田县结合“党建带科协建设”试点方案,普遍开展了提高核桃品质的培训,同时,在三个核桃生产大乡镇,建立了科学管理核桃示范点,通过户带村、村连乡、乡促县的模式,坚持在整形修剪、嫁接改良、科学施肥上下功夫,重点做好杜绝提前采摘、规范核桃清洗“两项工作”,为确保核桃产业优势、品牌优势和农民增收打好基础。为强化培训机制、提升培训效果,和田县还将全县涉农单位的培训工作和培训经费全部归口到县科协统一统筹协调,形成了培训工作大协作、培训资源大整合、培训效果大强化的局面。

和田市采取“问卷式”培训。培训中向农民发放问卷表,了解农民对培训内容的意见和要求,根据多数农民的需求改进课程和现场培训内容,同时实行责任制,将农民的实际收获和培训效果同授课老师的利益相挂勾,使培训真正起到促农增收的目的。

墨玉县、策勒县采取 “多面手”的培训模式,使每个农牧民家庭保证掌握一到二门技术,扩大就业和增收致富渠道,由于通过科技致富的人越来越多,现在主动参加培训的人也越来越多。墨玉县富民安居培训中心的负责人告诉我们,主动自觉学习职业技能是当前农民一大特点,以前个别地方开展培训都是先与各乡各村打好招呼,由乡村干部出面组织农民参加,多少带有行政命令的成分。如今不同了,只要听说开培训课,农民就像是过年过节一样,早早来到培训点,没等开讲,有的农民学员就拿着砖头摆弄起来。

民丰县为实施好“户户畜禽养殖工程”促农增收,推出 “滚动式培训”模式。县委书记沈毅同志亲自指导培训工作,并提出要把“户户畜禽养殖工程”做大做强,依靠一年一户一人一技是不够的,凡是能从事生产经营的人都要参加培训,一次培训解决不了问题就实行“滚动式培训”,直到农牧民掌握养殖技能为止。由于民丰县的培训采取高位推动,培训的质量和数量明显提升,效果显著。目前尼雅黑鸡的养殖户已达6 342户21 738人。如今,和田羊和尼雅黑鸡已成为民丰县农牧民增收致富的一把“金钥匙”。

典型示范 ,发挥农村科普带头人、农民技术员、科技示范户带头引领作用通过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四级联动,使和田地区形成了一批辐射性很强的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和农村科普带头人,他们在培训中起到了典型引路和示范作用。

在皮山县设施农业科技示范园里,全国科普惠农带头人――訾桂信,正在为基层农技人员、农民技术员、科技示范户介绍自己从事设施农业标准化生产的经验和体会。这些乡土人才经过培训后,将很快深入到田间地头、蔬菜大棚中为农民现身说法。皮山县在“科技之冬”培训和“科技进村入户” 活动中非常注重典型示范和发挥基层科技队伍的作用,正是这三只“永久牌”乡土人才为农民进行产前、产中、产后跟踪式服务,才使农民走上了富裕之路。

于田县科克亚乡是个典型的“设施农业乡”,这个称号与与起初十几户汉族菜农示范种植和引领是分不开的。两年前,当地的汉族菜农选用新品种,并采取设施农业标准化生产模式,一季下来棚均纯收入达万元以上,这让周边的维吾尔族菜农看到了种植设施农业显著的经济效益,纷纷加入到设施农业标准化生产行列中,学习汉族菜农种植和经营管理经验。在这些汉族菜农的示范带动下,目前该乡已建成设施农业蔬菜大棚500余座。种植户阿不都热合提苏来曼高兴地说:“今年我们在乡里的统一技术要求下,全部采用了统一的品种,在技术人员的统一指导下,采取标准化管理,今年一个大棚的收入是去年的好几倍呢,等到这茬蔬菜在春节前上市又能卖个好价钱。”

第3篇:农牧民技能培训方案范文

一、县基本情况

县位于省西北部、州东北部,地处三省交界处和西部旅游黄金路线的中心位置,全县幅员面积8486平方公里,县城海拔2850米,辖17个乡镇、122个村(社区),总人口7.6万余人,是以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区,长江、黄河上游水源涵养区、纪念地、藏汉和亲见证地、茶马互市集散地、民族团结和谐地,境内有世界自然遗产景区、古城等自然生态、历史文化景区,建设中的成兰(西)铁路纵贯全县,机场落户境内,素有“”和“”美誉。

二、县发展现状

面对“8·8”九寨沟地震、肺炎疫情的持续影响和年年暴雨山洪泥石流灾害的连续冲击,县委、县政府牢牢把握“稳中求进”总基调,全力克服经济下行压力。2020年前三季度,全县实现地方生产总17.52亿元,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1.47亿元,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5.28亿元,实现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7231万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4.53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215元,同比增长9.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8893元,同比增长4.9%,接待旅游人数356.24万人次,同比增长23.9%;实现旅游总收入34.89亿元,同比增长10.7%,经济发展呈稳中有进、回升上行态势。

三、2020年助农增收工作开展情况

(一)全面落实农民增收县委书记和县长负责制。

成立以县委书记为组长,县委常委为第一副组长,分管副县长为副组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助农增收工作领导小组。与此同时,各乡(镇)、村也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形成了县、乡(镇)、村三级助农增收机制。

县始终坚持农牧民增收“旬研判、月例会、季汇报”工作方式,及时掌握并解决农民增收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坚持每季度召开增收现场会,以现场观摩学习的方式,促进各乡镇、部门之间交流互动、取长补短、务实举措。

以目标管理责任制形式把助农增收工作纳入各乡(镇)、县级相关部门年度目标考核,并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对各乡(镇)、县级相关部门落实确保助农增收进行督查,确保了助农增收稳步有序推进。

(二)全方位筹措资金,持续加大“三农”投入力度。

1.不断加大财政投入。今年以来,我县克服肺炎和“8.20”自然灾害双重影响,在县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积极筹措资金,加大“三农”工作投入力度。据统计,全年本级财政投入“三农”资金 万元,同比增加   万元,同比增长   。

2.强化惠农政策落地落实。一是全面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农民补助政策,通过“一卡通”方式,及时向全县17个乡镇112个村10592户种植户兑付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713.758578万元;二是为全县17个乡镇110个村15483户牧户兑付农牧民奖励政策资金1846.625万元;三是为12860户退耕还林户兑现退耕还林补助资金414万元,为14000户农牧民兑现集体公益林资金1071.06万元,做到政策落实不打折、不走样、不缩水,让广大农牧民在享受改革发展成果中实现增收。四是按照“政府组织推动、农户自愿参保、保险公司市场运作”的原则,在全县实施牦牛、生猪、能繁母猪和莴笋等政策性保险,为农牧民群众减少经济损失1076万元。五是主动承接生态扶贫战略部署和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建设要求,注重脱贫攻坚“当务之急”和生态保护“长久之计”有机融合,建立17个乡镇造林合作社和112个行政村生态管护专合社,整合开发公益性岗位3965个,安置贫困群众3965名。

(三)壮大“10+3”现代农业产业,增加农牧民经营性收入。

1.夯实农业园区发展基础,加快现代农业园区提质增效。制定县1+5产业规划,为松贝、臧红花椒、高原蔬菜、藏香猪、牦牛、休闲农业,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方向,

一是发展藏花椒3450亩,年产藏花椒224.3吨,实现产值达2691.6万元,目前臧红花椒产业园正在申报州级农业产业园区。二是整合各类资金6000万元,引进通利融松、牦之牛等9家涉农企业落地,推动形成了以农畜产品加工集中区为核心的“1+5”农业园区新格局。

2.狠抓生猪稳产保供,产能恢复有序推进。一是投入浙江对口援建资金25万元,在白羊乡下河坝村、燕子坪村改扩建生猪规模养殖场2个,建设完成圈舍300平方米,饲养生猪220头。二是投入浙江对口援建资金100万元,在红土镇建设藏香猪养殖场1个,建设完成圈舍1768.9平方米,饲养藏香猪226头,其中能繁母猪86头,种公猪4头。三是全面落实《省促进恢复生猪生产八条措施》,通过实施能繁母猪补贴等一系列扶持生猪生产措施,调动了广大养殖户发展生猪产业积极性。据预测,全年出栏生猪2.5万头,帮助农牧民人均增收82元。

3.土地扩面,粮食增产。我县采取撂荒地复垦复种,在白羊乡、小河镇扩种玉米101亩,已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01%;采取林下套种方式,在镇坪乡、岷江乡扩种马铃薯202亩,已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01%。

4.着力臧红花椒产业发展。立足多样化生态特点、立体式空间布局、差异性气候特点和镇坪乡、镇江关镇产业发展基础,按照“最适、最优、最特”的原则,加快藏红花椒产业园建设,新增花椒面积1000亩,实现花椒产量1100吨,帮助农牧民人均增收248元。

5.突出错季节蔬菜产业发展。充分发挥我县环境优良、空气、水质、土壤洁净这一优势,按照因地制宜、差异化发展理念,加快了蔬菜产业发展,围绕成都等大中城市和本地市场对蔬菜需求,通过规范流转土地和土地入股的方式,集成要素集聚,加快了莴笋、大白菜等错季节蔬菜产业发展,在全县推广种植各类适销对路蔬菜3.5万亩,实现产量12.6万吨,帮助农牧民人均增收1528元。

6.狠抓新品种试验示范和新技术推广。一是投入资金200万元,从外地引进12个品种的藜麦,在县进安镇牟尼村,安宏乡烟囱村、川主寺镇川盘村进行藜麦试验示范种植,种植面积达740亩,最大亩产达789斤,藜麦种植推广不仅调整了我县高半山区产业结构,也为高半山区农牧民增收培植了新的增长点,农牧丰收节当日,藜麦丰收情况在央视新闻联播进行了播出;二是投入资金75万元,在安宏、红土等乡镇开展种草养畜新技术示范推广,套种大豆-玉米1200亩,亩产青储饲料5吨,亩产实现增收1500元。

7.夯实道地中药材产业基础。按照“生命、生态、生产、生活”并重的内涵式发展路径,不断突破中药材发展要素和瓶颈制约,努力把地标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环境资源转化为生产要素,全面加快了以松贝为主的道地中药材发展,种植松贝1500亩,种植羌活5000亩、种植大黄等其他中药材25000余亩,帮助农牧民年人均增收435元。

8.扩大销售半径,增加农牧民收人。依托“净土”区域品牌,加大与省内外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产销对接,组织“净土”商标使用权企业、专业合作社参加省内外各种农产品展销会,畅通了市场渠道。立足服务农村、便捷农户、加快网销物流渠道下沉,建成牧场村电子商务示范村1个,电子商务O2O特色产品体验馆1个,县级电子商务中心1个,乡镇电商配送服务站12个,村级电商终端服务站点18个,有效挖掘了农业新的增值空间,实现农产品简单包装销售额达1.3亿元,帮助农牧民年人均增收510元。

9.着力技能培训,增强造血能力。聚焦休闲农业、种养殖业等实用技能,通过请进专家讲、送到院校学、本土专家带等方式,推行订单式、定向式、定岗式培训,累计开展劳务品牌、职业技能、创业培训、中长期深度异地培训104期,累计培训农牧民1.2万人次,确保农牧民掌握1至2门实用技术,实现农业生产由体力型向技能型转变,培育职业农民熊天忠为“全国百优农民先锋”。

10.实施休闲农业工程,增强农牧民增收续航力。依托特殊的地理优势及浓郁的民俗风情,带动110个行政村农牧民从事旅游业服务,实现人均增收3700余元。构建“休闲农业+整村推进”模式,建成旅游综合服务站10处,生态农业体验园14个,思源阁藏家乐和毛儿盖红色农庄等一批旅游经营主体应运而生,带动项目所在村群众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

11.抓产业精准扶贫,建立贫困农牧民稳定增收机制。一是2020年投入到户产业扶贫资金6.3万元,引导剩余4户17名贫困人口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养殖业。二是切实将“一社两园三基地”建设作为台松东西部扶贫协作的特色产业培育重点,打造浙川东西协作对口支援产业园和藏红花椒产业园,带动6500余名农牧民创业增收、300余名贫困群众脱贫。大力推广“三城十店、双线运行”模式,推动莴笋、耗牛、野生菌等特色农畜产品销售、精深加工合作,销售扶贫大礼包5.8万份1800余万元,带动全县种、养、采贫困户增收1000余元。

12.抓实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立足劳动力市场需求,始终不渝地把非农产业增收放在更加突出位置,有组织地拓宽农牧民转移渠道,促进了劳务经济发展。一是紧扣东西部扶贫协作和省内对口帮扶契机,创新实施“千人技能培训、百户劳务输出”工程,举办线上线下就业扶贫招聘会11期,提供县内外就业岗位3万余个,转移贫困劳动力7661人次,带动年人均增收1万元以上。二是在野生中药材采挖和野生菌类采摘季节,按照“资源永续利用”的原则,有序组织农牧民采挖虫草、贝母等野生中药材和各类野生菌。全年采集野生中药材和各类野生菌800吨,帮助农牧民人均增收3200元。三是围绕旅游业服务,扩展了农牧民收入路径,全年,共转移输出农村剩余劳动力1.18万余人,帮助农牧民人均增收688元。四是抓住成西铁路、剑科电站、绕城路建设、七藏沟旅游景区开发等重大项目建设机遇,引导、支持、鼓励农牧民就近就地务工,全年就近就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0.6万人,帮助农牧民人均增收338元。

(四)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增加农牧民财产性收入。

1.围绕新业态培育,加强乡村(休闲)旅游发展。充分抓住“天府旅游名县”创建及“州熊猫级标杆酒店和州熊猫级标杆民宿”评选的机遇,大力培育“光和云朵”、“古道牧风”等休闲农业发展个体,积极争取州“创新孵化园”落户。

2.围绕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加大专家服务建设力度。继续保持全县科技工作走在全州前列,巩固新品种试验、示范工作成果,积极探索新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建成花椒、种草养畜2个专家大院,和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校签订地校战略合作协议,不断提高农业科技服务水平。

3.围绕标准化建设,提高农产品竞争力。一是开展县农业创意园产业产地环境分析,为我县农业产业的发展提供科学的用地规划依据。二是正定莴笋、洋芋、大白菜、花椒、大蒜、胡豆等作物标准,从产前、产中、产后按标准生产,提高产品竞争力。三是积极推广农产品合格证检验制度,积极为合格农产品开拓市场,严防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

4.围绕溯源体系建设,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加快“溯源”农业追溯体系建设进度,现已建设完成。保证农资店溯源全覆盖,积极动员种养大户加入监管,实现农业从种到餐桌的质量全程监控,农业种养殖科学化水平实现历史性飞跃。

5.围绕品牌创建,提高农产品竞争力。一是充分运用好“扶贫832”平台、“扶贫”等公益品牌,“净土”、“山珍”等区域品牌加大农特产品的营销力度。二是以“三品一标”创建为抓手,积极申报地标、绿标、有机品牌。继续保持“松贝”的核心优势,加大大蒜的地标申报力度,确保“莴笋”“花椒”地标入库并启动相应申报程序。

6.围绕“三权”(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改革,提升群众幸福感。建立土地经营权出让、转让管理机制,依托成都农村集体产权交易平台统一挂牌转让、出让集体资产,努力壮大村级经济组织,盘活村级集体资产。

7.围绕示范建设,大力推进乡村振兴。一是制定出台《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考评激励办法》和《县2020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试点示范建设实施方案》。二是在全县开展数据摸底,对全县110个行政村按照《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考评激励办法》的要求,开展自查和督查,按照成熟一个申报一个的原则,提高我县在省、州乡村振兴战略考评的竞争力。对标对表《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考评激励办法》分类开展强弱项补短板工作,不断壮大候备队伍,形成梯队发展模型,确保申创成功率。今年力争创建省级先进乡镇1个,州级先进乡镇1个,省州示范村2-3个。

8.围绕做强做大特色产业为目标,持续改进农牧业特色产业发展激励办法。一是持续抓好《县农牧业特色产业发展激励办法2019-2021》的实施。二是认真开展调研修订完善《县农牧业特色产业发展激励办法》,努力实现从产前补助到产后补助的模式转变,逐步减少对传统农机的补助,加强对冷链物流等短板弱项补助,减少资源闲置浪费,不断提高农产品竞争力。

9.做好乡镇区划调整的后半篇文章,建全乡镇农技服务体系。建立健全乡镇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办公室等事业服务机构,加强县、乡农技服务人员培训,不断加强乡镇服务“三农”水平,不断改进县农技队伍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能。

10.创新工作载体,不断提高农业的市场竞争力。创建“农投”公司,改变农业没有强大市场主体的现状。持续理清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农投”公司承接实验示范性的农业项目,减轻新品种推广中群众承担的风险,。

11.深化农村土地制度和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落实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期不变,按照中央部署开展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勇于承担试点责任,全力完成试点任务,县自觉主动承担了全州村两委换届试点工作,正在有序开展村支部书记换届选举工作,下一步将全力以赴完成好村主任一肩挑试点工作任务。

(五)延伸农业综合效益链,促进农民多层次增收。

1.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一是组织实施总投资75万元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在全县种养殖新型经营主体安装农产品追溯体系终端设备,加强产前、产中、产后的监督服务。二是投入资金200余万,对县兽医实验室、农产品检测室进行提升改造,进一步增强了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技术投入。三是为17个乡镇购置农产品质量快速检测设备17台(套),从技术上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四是严厉打击农产品质量安全违法行为,对非法运输未经检疫牛肉行为进行了依法查处,从人防上确保了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严厉打击违规经营农畜产品事件在“川观新闻”第一时间进行了报道。

2.努力提高农业机械化率。依托农牧民群众对农业科技的需求和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本年度全县新增旋耕机、收割机、喷药机等农业机械152台(套),使农业机耕、机播、机收率较去年提高9%,帮助农牧民节省劳务资金600余万元。

3.抓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引领产业发展。一是以培育省、州示范专业合作社为载体,加快了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农牧业新型经济体发展,创建3家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2家州级农业专业合作社,满山红臧红花椒专业合作社正在申创国家级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二是全力推广“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经营模式,培育30亩以上规模种植户124户。探索“大基地+小业主”运作模式,培育科技示范户1428户,带动了小农户进入现代农业发展。

4.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促进农牧民增收。2019年集体经济总收入为710.18万元,全县农牧民人均增收77.89,预计今年全县集体经济收入增幅在10.2%以上。

第4篇:农牧民技能培训方案范文

沙雅县远程办的小李从事远教工作好几年了,然而近年他感觉自己的工作经验有点跟不上现在的节奏了,这是因为阿克苏远程办将“远教+电商”的发展模式正式作为了重点工作项目。远程办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依托远程教育“绿色网吧”探索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工作,下发了实施方案,构建地委组织部牵头抓总、地区商务局具体负责、地委农办全程协助、援疆省市指挥部给予支持、试点村所在县(市)乡(镇)发挥主体作用、全社会广泛支持的试点工作大格局。

在引入外援上,阿克苏积极借鉴先进省份的电商经验,充分发挥浙江对口援阿的优势,由浙江省援疆指挥部负责对接,将地区更多县市、村纳入阿里巴巴集团“千县万村计划”农村战略覆盖范围。同时,营造多维宣传的气氛,充分发挥舆论主渠道作用,有效利用党建网、政府门户网站、微博、微信等网络媒体和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大力宣传发展农村电子商务试点工作的具体政策、业务流程以及推进情况。据统计,自工作开展以来,全区站点电商覆盖率已达百分之百。

小张是库车县塔里木乡阿合雅村的远教管理员,虽说是大学生村官,可对电商如何搞、搞什么,他却是一筹莫展。和小张有着同样困惑的站点管理员在阿克苏地区还有不少。针对这一情况,阿克苏远程办联合阿里巴巴商学院(阿克苏)培训基地、阿克苏电子商务产业园、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等专业培训机构和资源,邀请浙江省市电商专家到阿克苏及各县市授课,对管理T队伍进行网购操作、网上开店技巧、特色产品信息采集、创意设计、包装、营销等技能培训。

软件不软,硬件也要强。阿克苏远程办抓住自治区为南疆基层站点配发远教设施的契机,对条件成熟的村级“绿色网吧”设施进行更换、升级,并投入资金350万余元,建成26个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点。同时在集体经济好、特色产品丰富的村将“绿色网吧”宽带提速,积极推动4G和移动互联网技术应用,拉入光纤,改善通信条件,提高农村宽带覆盖面。

温宿县“新疆小二谷”姑墨贡的核桃现在每天有200~500单从尤喀克佳木村“绿色网吧”电商平台出发运往全国各地,目前全村已在网上销售青皮核桃3吨左右。沙雅县托依堡勒迪镇胜利村刘培珍通过培训,已经开始在网上销售阿克苏红富士苹果、库尔勒香梨、塔里木马鹿茸等特色农副产品。阿克苏市村级“绿色网吧”在“赶巴扎”网上商城平台的销售也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电子商务为阿克苏农牧民带来的效益已经不可小看。据统计,截至目前,“赶巴扎”的注册用户已达7500多人,其中60%为少数民族,共开设店铺472家。

第5篇:农牧民技能培训方案范文

(一)2016年全县建档贫困人口46892人,其中农村劳动力27751人。全县共举办各类培训班11期,完成农民技术和技能培训600人次。

(二)大力开展劳务输出技能培训工作。为做好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充分发掘社会办学力量,指导各类民办培训机构举办服装裁剪、烹调、民族特色面食制作、美容美发、家电维修等培训班,全年完成培训11期600人;

(三)各涉农部门结合各自工作职能,组织各乡镇全面开展各项实用技术短期培训班,使我县农村劳动力基本掌握了蔬菜栽培、果树管理、畜牧养殖等技术,今年各乡镇共培训农民5000人次,农村劳动力素质和技能得到明显提高。

(四)大力开展“订单式”和“定向式”培训。我县与内地成都、广东等城市建立了稳定的劳务输出基地。通过与县职业中学与内地劳务输出基地联系,掌握了他们的用工量和用工需求,积极开展定向式培训。

(五)加大农村劳动力培训经费的投入。在我县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凡是涉及培训方面的经费,县财政都给与足额的保障。2014--2016年各类培训,省、州、县财政投入经费169.12万元,

二、目标任务及完成情况

目标任务要求区当年增幅要到达3%以上,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建档贫困劳动力完成8325人次,在2014年外出务工人员8053人的基础上实现了增速3.3%的目标,累计创收4162万元。按自查评分表分值自查得分为1分。

三、考核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财政困难,培训经费严重不足。目前我县的各项培训计划和实施方案正在有序开展,但是,为了不增加农牧民的负担,各类技术培训经费主要依靠省、州财政拨付,而我县财政十分困难,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培训工作正常开展。同时,因为经费不足,有些培训还是低层次的。

(二)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限制劳动力的培训和转移。我县农村人口少数民族居多,长期生活在农村,文化素质和汉语水平低,因此能够掌握的技术和劳动技能比较单一,技术含量低;劳动力自身的素质限制了他们掌握高技术工种,不能掌握国家认证资格的职业技能,外出务工就业竞争能力差,这就导致务工机会少,得到高收入工作的机会则更少,阻碍了劳均创收的提高。

(三)是部分农民受陈旧劳动观念的束缚,未能充分认识自身劳动力资源的商品价值,大多数农民随遇而安的思想较重,加上自身文化素质不高,职业技能、技术缺乏,难以适应人力市场需求。

第6篇:农牧民技能培训方案范文

关键词:人口布局调整;牧民生活;草原畜牧业;影响

中图分类号:F323.2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6-0052-04

内蒙古牧区人口布局调整,是指在内蒙古牧区已进行或正在进行的移民扩镇、异地扶贫移民、生态移民工程过程中的人口迁移,即自觉地按照内蒙古及各盟市区域经济、社会、生态发展和生产布局进行的人口布局调整(简称项目迁移,下同)以及牧区青壮年外出打工创业、牧民子女进城读书以及就此引起的“陪读”迁移、牧民子女通过求学在城镇自主就业等自发进行的人口布局调整(简称自主迁移,下同)。而本文通过生态移民和中小学布局调整所导致的牧民子女进城读书以及就此引起的“陪读”迁移的分析,研究牧区人口布局调整对内蒙古牧区居民(牧民)家庭经济、家庭结构、婚姻关系、文化传承等日常生活及草原畜牧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一、内蒙古牧区人口布局调整情况――以典型牧区锡林郭勒盟为例

2006年底,锡林郭勒盟农村牧区人口有13万户、49.9万,占全盟总人口的50%。其中牧区人口5.4万户、22.9万,占全盟总人口的23%。涉及草场27 028万亩(其中:个人承包草场23 895万亩,集体草场1 305万亩,国营农牧场草场1 828万亩),牲畜1 148万头(只)。

据有关资料[1],到2006年底,锡林郭勒盟共调整农牧民12.9万人(其中牧民8.0万人),其中:依托项目迁移5.9万人(牧民4.2万人),自主迁移7.1万人(牧民3.8万人)。自主迁移中包括整户迁移0.98万户、1.96万人,分散迁移5.14万人。依托项目迁移主要从事的是一产,自主迁移主要是进城创业就业。

从迁移途径来看,项目迁移与自主迁移相结合,以项目迁移拉动自主迁移。项目迁移13 179户、59 076人,包括扶贫扩镇移民1 160户、4 295人,易地扶贫搬迁移民2 792户、12 209人,生态移民9 227户、42 572人;自主迁移71 045人,主要以青壮年外出创业就业为主。

从产业选择来看,自主迁移中的进城创业就业呈上升趋势,进城从事二三产业正逐步成为农牧民迁移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从一产到一产共5.3万人,占已迁移出人口的41.1%,一产主要以奶牛养殖业为主;从一产到二、三产共7.6万人,占已迁移出人口的58.9%,主要以进城开办饭店、商店、理发店,跑运输、务工为主。

从去向来看,就地迁移是农牧民迁移的首要选择,跨地区迁移农牧民在逐年增加。调查显示,近几年锡林郭勒盟迁移出来的农牧民主要是在本旗县市(区)范围内流动,跨旗县迁移占的比例不大,并且以自主迁移为主,以农民居多。到2005年在本旗县市范围内迁移的农牧民约为7.7万人,占“十五”期间全盟累计迁移农村牧区人口10.6万的72.6%。

关注点之一:生态移民[1]。锡林郭勒盟从2002年开始在“围封转移”战略指导下实施了生态移民工程。截至2006年底,全盟已累计实施生态移民9 227户、42 572人,其中牧民7 927户、37 172人;共建移民安置点93处,集中安置移民7 336户32 886人,累计国家投资23 400万元,其中:国家投资资金全部为国债资金,移民每人补贴0.5万元,不足部分则由农牧民自筹解决。移民中从一产转到一产的共有29 345人(包括奶牛养殖业20 631人,种植业2 252人,西门塔尔牛养殖5 160人、肉羊及绒山羊养殖827人,獭兔养殖175人,肉猪养殖300人),从一产转到二、三产的有13 227人,主要从事运输业932人、餐饮业1 241人、加工业685人以及从事商贸、服装、民族工艺、打工等。仅苏尼特右旗,截至2007年10月,已完成生态移民422户、2 135人。其中,集中转移416户、2 105人,分别安置在四个移民新村(都呼木移民区100户、525人,新宝力嘎移民区116户、580人,新民镇移民区60户、298人,赛汉镇移民区140户、702人,另外其哈日格图移民区已归二连浩特市),移民主要从事奶牛养殖和二、三产业;分散安置(插花移民)6户、30人,主要分布在呼市、二连等地,从事二、三产业。

关注点之二:牧民子女进城读书以及就此引起的“陪读”迁移[2]。2004年起,锡林郭勒盟开始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对牧区苏木学校进行大规模的撤并。截至2006年,牧区学校撤并工作已全部结束,全盟中学(包括农区)由58所调整为47所,减少11所;小学由212所调整为107所,减少105所,教学点由119个调整为20个,减少99个。通过学校布局调整,先后将牧区65所学校全部撤并到旗县市所在地城镇集中办学,牧区中小学生100%在城镇就读。仅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自2004年共完成17所小学的撤并工作,共向城镇学校集中牧区学生1 500人。为了让孩子在城镇安心读书,很多牧区家庭,特别是一些受生态环境、生产资料限制,生活困难的家庭纷纷将草牧场承包给邻近牧户或围封禁牧,自己进城陪读。因此,牧民子女教育已经成为锡林郭勒盟调整牧区人口布局的最有力的“引擎”之一。

二、牧区人口布局调整对牧民生活及草原畜牧业发展的影响

牧区人口布局的上述调整,对整个牧区生态、经济和社会环境既产生了诸多有利影响,如人口迁出区草场生态得以休养生息、草场植被有所恢复、牧区城镇化水平逐年提高、教育资源得到整合,牧区办学条件大大改善等;也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如人口潜入区特别是集中安置点周围草场严重退化、集中安置点水资源严重短缺、牧区城镇社会问题日益突出、城镇重点中小学教学资源严重短缺等。就对牧民生活及草原畜牧业发展而言,其影响主要有:

1.迁出区草场植被有所恢复,为草原畜牧业的发展积累了一定的物质资料基础,但部分草场的退化现象仍未得到改善,甚至出现继续恶化情况,迁出牧民利益受到损失。在人口迁移过程中,只要能做到彻底禁牧,在雨水充足条件下草牧场自我修复能力较强,再加上适当的封、飞、造等措施进行综合治理,很大程度能够扭转迁出区草场沙化、退化的趋势,草场植被迅速恢复,生态环境能够得到有效改善。如通过近6年的围封禁牧,锡林郭勒盟南部牧区大部分移民户饲草需要基本能从原承包草场上得以满足,有的甚至可以卖一部分,与搬迁前过冬贮草几乎全部从外地购买有了鲜明的对比。但部分迁出区,特别是非整体迁出区,由于部分迁移户禁牧不彻底,迁出区草场的管理不善,再加之有些没有迁移出来的牧户有意无意侵蚀周围迁移户草场,使得迁出牧民的草牧场出现继续退化现象,没有达到迁移最初的目的,反而其利益受到严重损失。

2.通过草场流转(租赁)形式,实现了草牧场的整合,为草原畜牧业适当规模化经营提供了条件,但由于追求短期利益,使得流转(租赁)草场退化现象较普遍,出租户(或迁移户)草牧场持续利用受到影响。在自主迁移过程中,迁移户把草牧场通过有偿流转形式租赁给其他牧户,收取一定的经济报酬。这种流转形式在现实中出现了以下两种不同效果。一种为:对租赁户而言,通过租赁他人草牧场使其可利用草场面积得到扩大,养畜规模相继扩大,或养畜效益显著提高,使其得到整合草场、规模经营的好处;对出租户而言,通过出租闲置草牧场得到一部分经济收入,补贴生活,同时在租赁户合理利用的条件下,其草牧场也可以得到保护和建设。另一种为:对租赁户而言,一般租赁期较短,而且在租赁期期初通过交纳全部租金才能得到草牧场的短期使用权(一般为一年至三年),因此在实际利用过程中,追求短期目标,力求在租赁期内回收成本的同时得到更大的经济利益,高强度利用租赁草场,使得租赁草场更容易出现过度利用现象;同时由于各种原因大部分出租户,也因为追求短期利益,不考虑租赁户对草牧场的利用强度、利用方式甚至用途,更愿意出租给那些能拿出更多租金的人,而这种选择又促成了租赁户短期内回收成本、增加收益的行为,其结果使流转(租赁)草场退化现象较普遍,出租户(迁移户)草牧场持续利用受到新一轮挑战[3]。

3.迁出人口的传统生产方式发生变化,同时其不稳定性因素加大。通过迁移,牧民已从传统意义上的放牧畜牧业转移到舍饲畜牧业、其他养殖业或二三产业等,一定程度上或完全改变了原有的生产方式,但由于市场风险、牧民自身素质等原因其不稳定性因素也在加大。如很多生态移民集中点,牧民经营者技术要求相对高、市场风险较高、高投入高产出的舍饲畜牧业(高产奶牛),但由于当局对奶牛养殖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不够、奶牛业本身的市场波动以及牧民对高产奶牛养殖技术的不熟练等原因,导致很多从事奶牛养殖的移民户纷纷以失败而告终,有些牧民甚至倾家荡产。再如,进城“陪读”的家庭,一方面,由于爷爷奶奶或父母一方在城镇陪读,牧业劳动力短缺,影响畜牧业生产,进而使牧业收入相应减少;另一方面,由于进城后的牧民子女及“陪读”人员的生活支出相对高,使得家庭日常生活支出相应增加[4];如果整户迁移,在城镇就业机会甚微,就算找到一份工作,一般为报酬较低的苦力活,只能把租赁草场所得的少量租金作为补给,其城镇生活的不稳定性大于牧区生活。

4.部分牧民收入增加,生活质量有所改善,但就整体而言生产、生活成本的快速增加抵消了收入增长所应带来的生活水平的提高。据了解,许多迁移户从生态环境恶劣,交通闭塞的偏僻地区搬迁至城镇及周边或具备“五通”的移民集中安置点,享受到现代文明所带来的快捷方便的生活,部分牧民户又从新的产业中受益,其生活质量有所改善。但就整体而言,新产业、新环境、新的生活方式所带来的成本增加却抵消了收入增加所带来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如,多数牧民在进驻移民安置点时,须对安置点房屋和棚圈等固定资产及高产奶牛投入大量的配套资金,为此已负债累累;进入安置点后,特别是前几年奶牛养殖业基本处在亏本经营,再加之安置点日常支出也比原居住地要相对高。而进城读书的牧民子女及“陪读”人员从牧区走进城镇,租房买房、交通通讯及其他日常支出等都远远超出原居住地的消费水平。

5.生产方式和生活环境的改变正在对牧民原有的生产、生活习惯和文化形态产生影响,甚至影响民族文化的传承。人口布局调整多数采用了集中安置方式,把分散居住的牧民集中安置到统一建设的安置点或城镇周围或融入到城镇内部,经营舍饲畜牧业或从事其他产业。生产方式和居住地及居住方式的改变,某种程度上实现了政策设计者的初衷,但另一方面也正在对牧民原有的生产、生活习惯和文化形态产生影响。如,牧民传统的放牧劳动变成了喂养劳动,从而改变了牧民对草、大自然和草原生态的认知观念;牧民从分散居住变成了集中居住,从而改变了牧民对草原生态保护、空间距离和人际关系的观念;牧民子女从牧区就学变成了进城读书,从而改变了他们参与牧业生产活动的可能性,切断了民族文化在实践中积累学习和口头传授的途径;牧民从普通牧民变成了拥有草场使用权但又不从事畜牧业生产的个体,经济利益的获得成为其使用草牧场的主要关注点,短期利益的追求情况更加严重等。

6.人口布局调整引起牧区社区结构及牧民家庭内部结构的变迁。如,生态移民等人口迁移工程在草原深处人为建造众多小型村落,而村落的形成和舍饲养畜使牧区社区农村化,不论是它的社区结构,还是它的成员个体都从传统牧区模式正走向农村模式;牧区接受能力强、有文化、富有创新精神的青壮年劳动力大量涌入城镇或第二、三产业,畜牧业出现结构性劳动力短缺现象,进而使草原畜牧业的现代化缺少人才支撑;进城务工、牧民子女进城读书及“陪读”迁移等出现了父母与子女的情感交流减少、夫妻间的感情疏远、老人的照顾和关心被忽视等现象。

7.牧区系统内部人口的迁出与系统外部人口的迁入成为鲜明对比,牧区内部人口结构正发生变化。目前,向牧区迁入的外部人口有:以探测资源、开发资源为名迁入的企业及企业工人;以开发饲料基地为名迁入的周围农区的农民;以雇工名义(羊倌、泥瓦工等)迁入的周围农牧区的农牧民;以发展旅游业为名迁入的旅游开发者;其他个体经营户等。这部分人,特别是规模较大的前三者,已经或正在融入牧区社区,改变牧区内部人口结构,其对草地资源及牧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力不小于甚至超过牧区内部人口。

三、有效促进牧区人口布局调整的对策

从牧区生态环境、畜牧业发展及牧民生活条件的改善角度考虑,牧区人口布局调整有其必要性。但就目前而言,牧区人口布局调整工作仍处在探索阶段,需要不断调整和完善。

1.积极构建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的长效机制。草场是牧民生产生活的基础和保障,也是牧区人口布局调整的最初动因。因此,应积极构建牧区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的长效机制,既要保护、建设、恢复草原生态,也要保障牧民的权利,尊重牧民自主经营权。在优先保护、积极治理、合理开发、集约利用的原则基础上,加大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力度,逐步提高生态自我修复能力。其中,要重点建立和健全具有草原牧区特色的草原生态补偿制度,加大国家及区域间对草原生态的保护性与建设性投入,提高生态保护与建设资金的使用效率,进一步调动广大牧民建设草原、保护草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完善已有的人口布局调整方案,更多提倡牧民自主迁移。目前,很多牧区已出台人口布局调整的方案,制定转移人口的若干个硬性指标。但就实际工作来看,有些政策推行较难,特别是年内实际调整和目标调整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有些牧区人口布局调整方案不符合当地实际,牧民还没有做好转移的准备。更多时候人口布局调整是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所进行的人口分布状况的自然调整,而不是强行迁移。因此,各地应调整和完善现有的人口布局调整方案,以政策引导为主,对人口布局的合理调整提供更多的市场信息和政策支持,如居住、就业、培训、税收、保险、教育、草场补偿(补贴)等,提倡牧民的自主迁移。

3.优化牧区区域规划和产业布局,促成人口布局的合理化。人口布局调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是当地区域规划和产业布局得到优化后的人口布局的变化过程。因此,人口布局调整工作应以合理优越的区域规划和产业布局为先决条件。目前,很多牧区中小城市总体吸纳能力不强、二三产业发展滞后,而牧区生态条件普遍恶化,承载能力基本饱和,牧区人口在本区域城乡间进行大规模调整的条件尚未成熟。因此,对多数牧区而言一方面应优先发展中小城市及二三产业,为牧区人口布局的合理调整提供社会和经济基础,促成人口的合理布局,避免牧区人口大量涌入条件尚未成熟的中小城市及二三产业,造成新一轮的社会经济问题;另一方面鼓励牧区人口的跨区域转移和本地区本产业内转移。

4.鼓励教育转移模式,建立牧民子女就学转移的鼓励机制。教育是牧区人口布局调整的一项有效措施。通过受教育而转移出去的人口稳定性较高,并对转移人口的带动性较强。一般情况下,牧民子女受教育程度越高,其返乡的可能性越小,在城镇创业就业的概率也越高,并能够带动亲属及周围牧民的有效转移。所以,应把教育作为人口布局调整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建立牧民子女就学转移的鼓励机制。如把牧区学生分成小学、中学、大学等几个层次,根据不同层次给予不同补贴;建立学生监控档案,对考入大学的牧民子女加大资金补贴力度,对没有考入高中、大专的,直接送入职业学校(职高)进行技能培训;对贫困农牧民子女完成高中阶段教育实行“两免一补”政策;对牧民子女的就业提供各种优惠政策等[5]。通过这种鼓励机制提高牧民子女整体素质、劳动就业技能及自我发展能力,为牧区人口的有效转移提供保障。

5.强化政策执行力度,为牧民顺利渡过调整过渡期提供保障。各项政策的出台是为了规避人口布局调整中的各种风险,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因此,应强化政策的执行力度,把政策落到实处,不能陷入“有人出政策却没人执行政策”的恶性循环。如对进城牧民的住房优惠政策、就业优惠政策、创业资金扶持政策;对奶牛集中养殖户的技术服务、资金支持等,应一一落到实处。牧民是一个非常脆弱的群体,搬迁后他们的生活、生产将面临巨大的风险和困难。要保证人口布局调整目标的顺利实现,有力执行政策尤为关键,从而能为迁出牧民顺利渡过调整过渡期提供制度层面上的根本保障。

6.发挥畜牧业内部潜力,促进牧民就地转移。现代畜牧业是传统畜牧业的发展方向,也将为畜牧业内部分工提供机会。随着畜牧业的发展,根据畜牧业劳动力结构性短缺、畜产品流通不顺畅、畜牧业单户经营风险较大等特点,可发展直接为现代畜牧业服务的各类专业团队和经济组织,如组建畜牧业服务公司,包括专业打草、剪羊毛、技术服务等;组建畜产品收购公司等;再如尝试建立联户经营模式,组织建立各类专业协会,包括马业协会、牛业协会、羊业协会等,使更多的牧区人口能够在就地本行业内合理调整。

7.建立牧区人口准入制度,减轻牧区人口压力。针对牧区系统内部人口外迁与外部人口迁入情况,应建立牧区人口准入制度,明确外部人口进入牧区从事各种活动的时间限制、经营范围、地域范围、权限范围等,不能使无限期、无条件、无约束地任意发展,不能把牧区当做内地转移淘汰产业、转移污染企业的目的地,更不能把牧区当做无为开发的“热土”,力求达到减轻牧区人口压力,恢复草原生态的初衷。

参考文献:

[1]锡盟农村牧区人口转移调查分析报告[EB/OL].,2007-09-05.

[3]文明.内蒙古草原退化的经济根源及对策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2007.

[4]文明.牧区苏木镇布局调整及资源整合问题的思考[J].北方经济,2008,(15):39-40.

[5]图门乌力吉.对锡林浩特市转移进城牧民适应性调查分析[J].北方经济,2008,(18):58-59.

A Study on the Impact of Adjustment of Pastoral Population Layout in Inner Mongolia

on Pastoral Lives and Development of Grassland Husbandry

WEN Ming

(Inner Mongolia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pastoral development in Inner Mongolia, Hohhot 010010,China)

第7篇:农牧民技能培训方案范文

2009年7月,自治区党委、政府在将在我市召开全区新农村新牧区精神文明建设经验交流会,这既是对我市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肯定和发展契机,同时也是对我市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的检验和考验。对此自治区党委政府、市委政府高度重视,今天我们召开这次动员会其目的就在于提高认识,明确方向,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加大力度,齐抓共管承办好这次盛会,推动我市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我市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为开好会议创造了有利条件

近年来,全市各级党委、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推进农村改革和农村经济发展这个中心,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为目标,以提高广大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重点,做了大量扎扎实实、富有成效的工作,创造了许多新鲜经验,呈现出积极、健康、向上的发展态势,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素质、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等方面,有力的发挥了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持作用。

(一)加强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教育,农民群众的素质不断提高。近年来,全市各旗县区和有关部门把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紧紧围绕农民致富和农村发展,坚持教育人、培养人、提高人,促进了农民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一是围绕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深入开展形势政策教育,使广大农牧民群众看到中央和省、市委解决“三农”问题的坚强决心,看到党和政府对农民切身利益的深切关怀,看到农村发展的美好前景,党在农村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更加深入人心。二是围绕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坚持对农村干部群众进行宣传教育,在广大农村牧区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宣传“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基本道德规范。广泛市开展了“十星级文明户”创建、“干净人家、精把媳妇”的评选和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促进了农民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三是围绕营造良好的社会风尚,广泛开展移风易俗活动,深入开展“讲文明讲卫生讲科学树新风”活动,积极引导农民自觉摒弃陈规陋习。

(二)加大农村牧区文化建设力度,农牧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明显改善。几年来,随着中央、自治区、市委解决“三农”问题重大举措的实施,各旗县区和有关部门采取切实措施,不断加大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力度,相继新建和改建了一大批乡镇宣传文化站、村文化活动室等,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必要条件。全市按照中央和自治区的要求,大力实施“百县千乡宣传文化工程”,多方整合资金,重点支持乡镇苏木宣传文化站和村嘎查宣传文化室建设。在“百县千乡宣传文化工程”的带动下,各旗县区普遍重视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有的地方村文化活动室建设已达90%以上,形成了县、乡、村三级文化阵地网络。各旗县区以文化阵地为依托,组织时事政策教育,开展集中文体活动,举办科技知识培训,把乡镇文化站和村文化活动室,办成了思想教育的阵地,法纪教育的场所,科技培训的课堂,文化活动的园地,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桥梁。广泛开展各类文体活动,活跃了农牧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三)深化文明村镇创建活动,农民群众精神面貌发生可喜变化。全市以提高农村牧区文明程度为目标,紧密结合基层组织建设、农村经济发展、农村环境面貌改善,扎实开展文明村镇创建活动,在农村三个文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进一步打造“北疆文明大通道”。近几年,我们重点抓了110国道、丹拉高速公路、固查线、五乌线、临赛线绿色通道建设。大力整治村容村貌,硬化路街巷,绿化、美化、净化村庄,重点清理城乡共建示范点上的破墙烂院、柴草杂物、污水垃圾,解决乱搭乱建、坑洼不平等问题,努力实现“生态文明村”建设目标。二是以城带乡、城乡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市文明委抽调130个单位,分成30个组,由组长单位负责,共联了30个村,由几个单位联合起来联建一个村,三年之内将所联村庄建成新农村新牧区示范点。示范点的基本框架要求是“五改五建”、“三通、三化”(改水、改电、改院、改圈、改厕;建新房、建青贮窖、建沼气池、建养殖小区、建大棚;通油路、通有线电视、通电话;村庄绿化、巷道硬化、庭院净化)。三是创建生态文明村。近几年,我市以建设文明生态村为目标,把发展生态经济摆在突出位置,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统筹城乡发展战略,认真实施“生态家园”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启动了54个示范引领型村庄建设,建成乡村油路1913公里,基本实现乡乡通油路,沼气入户2.6万户,完成中低产田改造64万亩,农田水利配套262万亩。四是创建文明村镇活动不断深化。各旗县区把创建文明村镇作为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的龙头,按照规划科学合理,基础设施完善,经济发展迅速,产业特色突出,思想道德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秩序良好,科技文化健康发展,环境面貌整洁优美的目标,全面加强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取得了新的成效。五是连片创建出现了良好发展势头。各旗县区重点重点抓了主轴线沿线及两侧基础较好、潜力较大的中心小集镇及建制镇的创建工作,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创建由点到线、由线到面不断深入,逐步显现出连片创建格局,日益发挥整体效应。通过积极开展创建文明村镇活动,临河区新华镇、乌拉特前旗西小召镇公田村2005年获得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29个苏木建制镇获得1-6星级文明镇,34个嘎查村获得1-6星级文明村。

(四)坚持多办实事好事,农民群众在创建中得到实惠。多年来,全市各地和有关部门根据精神文明建设的任务和要求,围绕群众反映强烈、要求迫切解决的问题,坚持从具体事情抓起,每年办一些实事好事,使农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精神文明带来的实惠和好处,自觉参与到创造美好生活的实践中来。一是积极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全市以服务农村、服务农民为宗旨,以提高广大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促进农村奔小康为目标,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三下乡”活动,不断扩大“三下乡”活动的实效,受到了农民群众的好评。二是认真实施“万村书库”工程和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由市委宣传部牵头,把“万村书库”工程与科技兴农、科技兴牧,与扶贫和各种创建活动相结合,在全市已建成个乡镇苏木图书室、个村嘎查图书阅览室。积极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取得了新的成效,全市所有的自然村实现了通广播电视。三是积极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帮助建立村民自治组织,制定村规民约,建立村务公开、卫生保洁等项制度,推动了这些村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开展,促进了当地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总的看,近年来我市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在改进中加强,在创新中发展,在服务“三农”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各级领导对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各旗县区、各有关部门的工作力度越来越大,农民群众参与面越来越广,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的吸引力进一步增强,效果进一步明显。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取得的成绩还是初步的。对照中央、自治区、市委的要求,目前我市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的目标要求还有差距,与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与农牧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相适应。我们要按照中央、自治区、市委的要求,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的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的新途径、新方法,发扬成绩、坚定信心,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努力开创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新局面。

二、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的目标,扎实推进我市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

当前,我区及我市新农村新牧区精神文明建设已步入重要的发展机遇期,要做好农牧业结构调整、农牧业产业化经营、以城带乡等文章。要围绕构建核心价值体系,抓住提升农牧民素质这一根本,围绕培育文明道德风尚,激活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这个载体,围绕构建和谐农村牧区、解决好民生问题这个重点,围绕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用先进文化占领农村牧区思想文化这个阵地。要加强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的组织领导,打破城乡发展二元结构,推动精神文明建设一体化进程,统筹城乡发展空间、城乡社会事业、基础设施建设、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让现代文明加快从城市向农村牧区传播普及。要正确处理好典型示范与全面推进的关系,促进农村牧区精神创建活动健康发展。

(一)要进一步提高对新形势下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新的历史时期,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需求,对于促进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推动农村社会的全面进步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把握重点,全面落实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各项任务。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的目标,按照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要求,以促进乡风文明、村容整洁为着力点,以完善文化设施、改善人居环境为突破口,以城乡共建、多办实事为重要途径,以活动为总载体,从抓试点入手,以点带面,连片创建,着力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着力增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满足农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着力提升农村牧区文明程度、促进农村社会和谐,推动全市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l、大力提高农民素质,培育社会主义新型农牧民。

农牧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新农村新牧区的精神文明建设要着眼于提高农牧民的综合素质,大力培育新型农牧民。培养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合格主体,是农村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农村牧区各项文化活动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都要着眼于提高农民素质,突出培育新农民这个主题,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人才保障。一要大力加强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要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和教育农村广大干部群众,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有力的理论指导。要广泛深入宣传“十一五”规划的奋斗目标和重要部署,宣传中央、自治区、市委关于“三农”工作的重大决策和重要举措,宣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把党的方针政策转化为推动农村改革发展的强大力量。要深入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教育,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进行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引导农牧民群众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要深入进行艰苦创业精神的宣传教育,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引导农村干部群众不断增强竞争意识、发展意识、市场意识、生态意识,不断增强民主法制观念和开拓创新精神。要大力开展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把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农民明荣辱之分,做当荣之事,拒为辱之行,形成知荣辱、讲正气、树新风、促和谐的文明风尚,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打下坚实的思想道德基础。二要抓好农牧民培训工作。要紧紧围绕培养新型农牧民,大力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法律法规知识、文明礼仪知识培训,大力开展农业科技培训和农牧民转移就业培训,帮助农牧民提高综合素质,加快致富、奔小康步伐。三要广泛开展“五进三争”活动。“五进三争”活动的基本内容是:道德规范进农家、政策法纪进农家、科技知识进农家、卫生健康进农家、文化活动进农家,争做新型农民、争当文明农户、争创文明村镇。这个活动载体基本上涵盖了农村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所涉及的主要任务,涵盖了农民、农户、农村三个层面,抓住这个总载体,广泛开展多种创建活动,对于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具有积极作用。要把开展“五进三争”活动同农村各种形式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结合起来,同创评文明村户、文明生态村和好媳妇、好妯娌、好婆婆、好农民评选结合起来,广泛吸引农民群众参与,形成以“五进三争”活动为总载体,多种创建活动相互衔接、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创建格局。要通过多种创建活动的扎实开展,把新思想、新观念、新风尚送到农村牧区,促进农牧民素质提高,培养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牧民。要进一步加强农村牧区义务教育工作,使农牧民子女得到良好的教育。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努力培养一批市场意识强、懂经营、会管理和掌握一定职业技能的农村牧区适用人才。

2、选准突破口,推动全局工作。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任务繁重,必须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务求突破,带动全局。当前,我们要把完善农村文化设施、丰富农村文化活动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加强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努力促进农村牧区文明程度不断提高。

一是抓好农村牧区文化设施建设。加强农村牧区文化设施建设,发展农村牧区公共文化,有利于提高广大农牧民生活质量和综合素质。农村文化设施是发展农村公共文化的重要依托,目前农村文化设施严重滞后,必须着力加强文化设施建设。要认真落实中央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切实加大对农村公共文化事业的投入,加大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力度,重点建设一批乡镇宣传文化站和村文化活动室,发展一批文化中心户,努力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使文化资源向农牧民倾斜,逐步改变城乡文化资源失衡的问题,提高农村牧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

二是抓好农村牧区文化活动。要积极抓好农村牧区群众文化活动,把丰富多彩的民族和地域传统文化活动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创建活动载体,不断充实、丰富和活跃农牧民的文化生活。要依托农村牧区文化活动室等阵地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要抓好农村文化队伍建设,积极培养农民文化骨干。要创新文化活动形式,培育内容积极健康、风格清新质朴、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农村群众文化,不断充实、丰富和活跃农牧民群众的文化生活。要教育引导农牧民逐步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乡风乡俗。

三是抓好农村环境整治。加强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必须按照村容整洁的要求,从改善农村牧区人居环境入手,狠抓环境综合治理。大力实施“五改五建”、“三通、三化”(改水、改电、改院、改圈、改厕;建新房、建青贮窖、建沼气池、建养殖小区、建大棚;通油路、通有线电视、通电话;村庄绿化、巷道硬化、庭院净化)。要引导和帮助农村完善公共环卫设施,建立卫生保洁制度,引导和帮助农民群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逐步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努力实现农村环境面貌的较大改观。要把发展生产、农牧民致富和治理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努力提高以公共秩序、社会风气、生活环境为主要标志的农村牧区文明程度,促进农村牧区和谐稳定。

四是以文明村镇建设为重点,推动农村区域性连片创建。今后一个时期的全市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要以文明村镇创建为重点,以点带面,形成农村牧区域性连片创建的工作新格局。要增强小城镇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农村三个文明协调发展。大力开展区域性片性创建活动,认真抓好区域性连片创建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不断改善农民生活环境;加强引导农民形成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要抓好文明乡镇苏木、文明村嘎查、十星级文明户等常规性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提高创建标准,丰富创建内容,创新创建方式。确保创建质量,提高创建水平。

3、切实建好试点,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抓好全市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既需要宏观指导、统筹安排、整体推进,又必须抓好试点、培养典型、搞好示范,要通过先行试点,摸索经验,以点带面,扎实推进。各旗县区、乡镇都要选择一批经济发展、组织建设、工作基础和自然条件不同的村嘎查作为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创建的试点。要根据创建文明村标准,按照缺什么补什么,什么问题突出就解决什么问题的要求,切实抓好试点的创建工作。要发挥好试点的带动作用,及时总结试点的创建经验,为不同资源条件、不同发展水平的地方提供学习借鉴。要搞好典型宣传,组织新闻媒体,集中宣传一批特色鲜明、时代感强的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典型,树立一批立得住、传得开、叫得响的创建品牌。

4、服务农牧民群众,多办好事实事。

服务群众、多办实事是搞好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加强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坚持从具体事情抓起,从一件一件的实事抓起。要把创建活动与群众的生产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以解决群众关注的突出问题为重点,从群众最欢迎的事情做起,从群众最不满意的问题改起,积极主动地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让农牧民群众从精神文明建设中得到实惠。要特别关注农村的困难群体,广泛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对于安排了的实事,必须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务求实效。要按照以城带乡、城乡共建的要求,组织各级文明单位根据各地创建规划,与试点村结对帮扶。一个或几个文明单位帮扶一个试点村,重点帮助农村牧区建设文化活动室、改善文化条件,建设公共设施、硬化村中道路,治理环境卫生、美化村容村貌,开展文化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素质等。要把结对帮扶工作纳入文明单位评选和管理,作为文明单位年度复查和创建考评的重要内容之一,努力使结对帮扶形成长效机制。各级文明办要加强对结对帮扶工作的指导,让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

三、加强领导,扎实工作,精心组织,齐抓共管,全力开好这次盛会

加强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关系到建设新农村新牧区的大局,实践表明,“以会促创”精神文明建设重点推进战略,是自治区党委、政府推动全区两个文明建设的有效措施和重要载体。自治区党委、政府之所以把全区新农村新牧区精神文明建设经验交流会放在巴彦淖尔市召开,就是为了更好地总结以往的工作经验,展示已有的工作成就,不断探索新形势下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更好的建设新农村新牧区、构建和谐社会的新途径、新举措。因此,这不仅是巴彦淖尔市的一件大事,也是自治区的一件大事。

l、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明确任务,狠抓落实。

全市上下、各旗县区和各有关部门要把这次经验交流会作为推动我市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契机,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内容、紧迫任务、头等大事列入议事日程,精心组织实施,统筹安排,分步实施,狠抓工作落实。对别是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要结合实际,在认真调查研究、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明确加强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的思路、目标、重点,拿出具体的实施方案。要调动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努力形成领导重视、部门联动、城乡共建、各方共同参与的新格局。

2、从实际出发,科学规划,突出重点,体现特色。

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历史任务,是一个历史进程,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实际出发,科学规划,突出重点。要着眼于农民的全面发展,重点规划一批造福于农民的教育、科技、文化项目,使农村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成为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近期内可以选择一批经济条件好、文化基础好的试点,把重点放在培养新农民、建设新村庄上,在促进乡风民俗树立新风尚、乡村面貌呈现新变化、乡村治理健全新机制等方面抓出一批特色示范点来,充分展示我市农村牧区精神文明的成果。各项创建工作既要有紧迫感,又不能急于求成搞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

3、大力宣传,营造氛围,激发热情,形成合力。

第8篇:农牧民技能培训方案范文

关键词生态扶贫;西部地区;模式;政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X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04(2013)

西部地区是我国最主要的贫困地区,面临着生态环境恶化、水资源短缺、社会经济发展滞后等诸多挑战。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是西部地区的基本特征。2010年我国共有贫困人口2 688万,其中,西部地区1 751万,占全国贫困人口总数的66%[1]。2010年我国的平均贫困发生率为2.8%,西部的贫困发生率高达8.3%[1],不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几乎是东部地区的17倍。在国家《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中新确定的14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中,西部地区就有9个[2]。改革开放以来,虽然西部贫困地区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与东中部地区的收入差距却在不断的扩大,贫困人口的分布进一步向西部地区集中,西部地区贫困人口占全国贫困人口总数的比重由1998年48%上升到2010年65.9%。

西部地区贫困现状形成的原因是复杂的,包括自然地理、社会历史、内外因素的综合影响。总体上看,目前西部的贫困现状与自身脆弱的生态环境密切相关。随着贫困人口规模的减少,生态环境在诸多致贫因素中越来越突出。我国贫困人口当前主要分布在生态环境恶劣、自然资源匮乏、地理位置偏远地区, 这就使得我国的扶贫开发与生态建设间存在高度重叠[3]。同时,贫困进一步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如果生活在当地的人们不能在经济和生活上脱贫,就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对生态环境的过度开发乃至破坏。而单一的生态保护治理政策或脱贫政策都难以实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和贫困人口的稳定脱贫。因此,反贫困应从生态环境入手[4],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与扶贫开发的有机结合,实施生态扶贫战略,实现贫困地区生态环境改善与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双赢”目标。

近年来,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和研究案例区提出了生态扶贫的概念,对生态建设与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耦合关系[5]、生态灾害对农牧民生计的影响[6]、以及贫困地区生态服务功能建设[7]等方面进行了部分案例地区的研究。然而,目前已有的研究缺乏对生态扶贫内涵的系统诠释,对整个西部地区如何实施生态扶贫研究较少。本文将深入分析西部地区贫困和生态环境的耦合关系,并系统性地提出西部地区生态扶贫的基本模式和政策建议。

1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与贫困的耦合关系

贫困既是生态环境脆弱的产物又进一步加剧了生态环境的脆弱性。由于生态环境脆弱,生产条件差,生态环境承载力较低;而越是贫困的地区对生态环境的依存度越高,生产方式落后,决定了只能采取一些简单粗放的生产方式来开发那些相对容易开发的水土、森林、草地等自然资源,不易开发的自然资源又无力开发,落后的生产技术使贫困地区的自然资源未能得到有效利用,商品经济落后,贫困必然发生。低下的生产力水平对劳动力需求增加,使人口压力持续增加,迫使人们高强度地、过度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导致生态退化乃至荒漠化,进一步加剧生态系统破坏,使其赖以生存的土地质量下降,产出减少,加剧贫困。这样就使贫困与生态环境脆弱陷入互为因果的恶性循环之中(图1)。西部贫困的发生以及贫困程度的大小与当地生态环境状况存在极为密切的关系。

在我国,贫困地区与生态环境脆弱地带具有高度的相关性,两者在地理空间分布上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国家环境保护部2005年统计数据显示,全国95%的绝对贫困人口生活在生态环境极度脆弱的老少边穷地区。中国最贫困的人口多生活在环境破坏最为严重,自然恢复能力最低的地区,西部地区的有70%的贫困县分布在生态环境脆弱地区。恶劣的生态环境、贫乏的自然资源以及对外交通不畅是导致西部地区贫困的综合因素。其中,恶劣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地质灾害频繁,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地貌不平坦,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可利用耕地面积少;气候条件恶劣,干旱、高寒制约农作物的生长。

首先,西部贫困地区多处于自然灾害高发区。地震、泥石流、沙漠化、水土流失等灾害是导致受灾地区贫困和返贫最主要、最直接的原因。恶劣的气候环境制约了多种农业作物的生长,造成植被单一,生命系统脆弱,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有长期影响。特别是极端气候灾害对居民生命财产、农业生产活动、社会基础设施等造成极大损失,而且给灾后恢复和发展带来严重的影响。

其次,贫困地区多与高山、丘陵相伴随,这种地形决定了耕地数量少、可利用土地和水资源少,农业的自然条件差。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农业生产条件恶劣,以及农业生产土地资源贫乏,土壤肥力差,这使得土地的单位产出低、总产出量少。贫困地区的生产力水平低,制约了集约经营。农业生产的低产量和不稳定,不仅使政府财政收入和个人收入的减少,而且致使扩大再生产的经济积累很少。

1.2集中连片贫困区多位于主要生态功能区,绿色贫困问题突出根据《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以及《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西部地区9个全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多被列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成为国家重点保护和禁止开区域,承担着为国家或地区提供生态服务的重要义务。这些地区为了保护生态环境,丧失许多发展机会、付出机会成本。同时,以农牧业为主,耕地和草场的限制开发,打断了农牧民广种薄收和扩大放牧面积的增值路线;排污和环保指标的定额,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部分有一定经济效益的地方工业的发展,导致这些地区的多数居民没有其他生活来源,成为绿色贫困人口。而一些地区生态环境良好,农牧业相对发达的地区,却因地理区位差,远离经济中心,限制了优势资源的发展和对外经济联系,对外交通等联系不畅,同样让当地居民陷入贫困,成为贫穷的“世外桃源”。 总体来看,西部大多数贫困地区在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中的生态功能定位制约了大规模的区域经济开发,甚至一些重要生态功能区群众也成为“生态贫民”的尴尬局面。

1.3地区贫困加剧生态退化

贫困地区经济水平低,产业结构落后,决定了粗放式的发展路径,农业上广种薄收,毁林开荒,以满足基本食物需求,畜牧业不断萎缩,加剧生态退化,使本来就已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更加脆弱。低端工业决定了能耗与污染大,过分依赖矿产资源开发,产业链条短,矿产资源利用程度低,产品附加值低。例如,部分西部贫困地区的大型煤炭企业缺乏高新技术的支撑和大型战略投资者的带动,只是进行原煤、洗煤生产,经济效益低下,能耗排污大,产业单一化,不仅破坏当地环境污染,而且增加了地质灾害的发生。另一方面,贫困地区居民环保意识不强,环境整治力量薄弱。居民生活质量不高,要求他们注重环境污染与承载力协调发展是不现实的,而且贫困地区财政收入低,经济实力弱,不能够也不愿意支持昂贵的环境治理费用。

2西部地区扶贫开发面临的挑战

2.1西部贫困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因灾返贫率高

目前西部地区尚存在的贫困人口大多分布在自然条件严酷、基础设施落后、社会服务水平差的边远山区。这些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因灾返贫率高。大部分集中连片贫困区山大沟深,生态环境极其脆弱,长期面临干旱、洪涝、泥石流、冰雪、沙尘暴等自然灾害,导致返贫率居高不下。2008年四川因地震和雪灾造成返贫、致贫人口60.5万人,其中汶川地震就使58万人返贫。青海贫困农牧区常年返贫率13%左右,灾年25%,重灾年50-60%[8]。甘肃舟曲作为生态环境脆弱和贫困双重地区,在短短三年之内经历了“汶川地震”和“舟曲泥石流”自然灾害,导致短暂恢复的社会经济建设再一次遭到重创,贫困人口迅速增加。同时,该类地区地处偏远山区,信息闭塞,交通不便,进行扶贫成本高,脱贫难度大。由于大多数贫困县农业基础薄弱,长期以来,“大灾大返贫,小灾小返贫”成规律性发生。

2.2经济基础落后,扶贫资金缺乏

西部贫困地区普遍生产方式单一, 第二、三产业发展严重不足,对水土等自然资源依赖大,随着人口的增加造成对环境的破环压力不断增大。同时,西部绝大部分地区经济基础差,地方财政能力弱,扶贫资金主要依靠国家财政支持,省级和地方资金十分有限,资金供给远不能适应贫困地区实际发展需要,与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的需求还有较大差距。如甘肃省扶贫整村推进中每个村投入财政扶贫资金50-70万元,而实际需要100-120万元,扶贫资金缺口较大。此外,贫困地区的农村基础设施落后、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能力弱,资金缺口依然庞大。

2.3劳动力素质低下,自我脱贫能力弱

西部地区不但是贫困发生率最高、贫困程度最深的地区,同时也是知识贫困和人力贫困最突出的地区[9],各类教育水平均不同程度的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09年西部地区盲率高达11.37 %, 远高于全国7.1%的平均比重。西部地区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仅为7.3年,也低于全国8.3年的平均水平。全国有35%的学龄儿童在贫困地区,但只有4%的大学生来自贫困地区。贫困地区只有40% 的初中毕业生能够继续接受高中教育[10]。同时,西部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质量不高,学生营养不良状况也很突出,直接或间接地对未来劳动力素质产生重要影响。此外,西部地区的职业教育投入不足,办学条件相当落后,不能满足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对专门技术人才的需求,也难以给贫困地区劳动力提供有效的实用技能培训。

教育水平落后和教育结构的不合理,导致西部贫困地区的居民受教育程度低,劳动力素质长期低下,接受新技能和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差,缺乏足够的生存能力,难以在收入较高的城镇非农行业就业。与此同时,较低教育水平和较差的卫生条件造成了高死亡率和高出生率的现象,加剧了贫困人口结构的恶化。

2.4扶贫资金分散,难以产生有效合理

由于扶贫项目归属不同的管理部门,我国的扶贫资金处于多部门管理状态。例如:发改委系统管理的以工代赈资金、交通部门管理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科技部门管理的生态建设资金等。各部门在扶贫项目安排、资金区域投向上常常相互独立,没有协调,造成资金投入在区域布局上的分散化,且单独部门的资金投入有限,影响了扶贫效果。

2.5生态保护与扶贫开发脱节

扶贫开发和生态建设是西部地区社会发展所面临的两项主要任务,扶贫开发与生态建设任务在空间上存在高度重叠。然而,遗憾的是,虽然西部地区已经开展了多项生态治理工程和扶贫开发工程,但很多的生态建设工程很少考虑扶贫开发,扶贫开发也很少考虑生态建设,使得当前生态保护与扶贫开发脱节。因此,兼顾减贫和改善生态环境双重目标,亟需探索一条符合西部区情的生态和扶贫“双赢”的道路,实施生态扶贫开发战略。

3生态扶贫的内涵与模式设计

3.1生态扶贫的内涵

生态脆弱是我国西部最大的特色,贫困是最大的问题,生态因素是西部贫困的根源之一。要实现改善生态环境,使贫困人口稳定脱贫的最佳途径就是生态扶贫。所谓“生态扶贫”就是要坚持生态建设与扶贫开发同步进行,生态恢复与脱贫致富相互协调的原则。结合生态综合治理和保育项目,挖掘生态建设和生态保护性就业岗位,为当地贫困农牧民劳动力提供生态就业机会,提高农牧民收入水平。同时,通过生态移民与劳务输出等扶贫开发方式,减轻人口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压力,转变过度依赖自然资源的粗放型生产方式,从而有效解决贫困地区人口、生存与生态环境的矛盾,减压增效,实现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致富。对于短期难以外迁的贫困人口,实施智力扶贫,提高教育程度,推动教育移民,增加未来非农就业能力。

3.2生态扶贫模式设计

3.2.1原地生态扶贫模式

对于位于农牧业生产条件较好或区位条件较好(如:地区经济中心郊区)地区的贫困人口和少数民族地区因文化、教育等差异难以移出的贫困人口实施原地生态扶贫开发。原地生态扶贫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加大生态建设扶贫力度,引导部分农牧民向生态工人转变。结合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公益林补偿、天然林资源保护、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及生态综合治理等重点生态工程,挖掘生态建设与保护就业岗位,为生态保护区的农牧民提供就业机会,使当地农牧民直接参与到生态保护和治理工程中,提高农牧民收入水平,例如在澳大利亚卡卡度国家公园的环境管理中,绝大部分的公园生态环境保育项目都是雇佣当地土著民众参与实施,一方面保护了当地的土著文化,另一方面也使他们有了持续的生计来源。此外,要根据当地环境资源承载力,积极促进农牧民放弃原有的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引导部分农牧民成为生态建设的重要力量,重点加强林业防护生态工人、节水灌溉生态工人、退耕还林生态工人及植树造林生态工人等培养,稳步推进生态工人队伍建设。

(2)推进特色生态产业扶贫发展,提高农牧民收入水平。发挥贫困地区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优势,积极培育草畜、中药材、果品、瓜菜等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鼓励和帮助龙头企业按照市场运作的方式,与农户建立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和扶持贫困农户发展生产,通过特色生态产业加大贫困人口的收入。如贵州黔西南州晴隆县以草地生态畜牧业产业化扶贫为特色的“晴隆模式”既解决了农民的增收问题,又解决了生态问题,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得到了国务院扶贫办充分肯定。

积极打造特色农业重点品牌,特别是贫困地区绿色产品认证、原产地认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保证每个重点品牌产品有广告策划方案、利用各种宣传平台宣传品牌,在全社会形成品牌效应,促进拓宽产品市场,实现生态产业农户可持续收入增长。加快贫困地区生态旅游、节水产业等其他生态产业发展,千方百计吸收当地农牧民劳动力。

(3)积极拓展整村推进工程,促进农村生活环境与自然环境融合。整村推进是原地扶贫的重要方式,在整村推进中科学把握扶贫开发与生态环境建设及农村环境优化间的关系,以县域为重点,鼓励多方整合资源,统一规划,集中投入,实行水、电、路、气、房和优美环境“六到农家”工程。进一步推进基础设施及社会事业发展重点项目建设,积极实施清洁能源、卫生厕、卫生厩、路旁植树、道路及庭院绿化等环境优化项目。对贫困村相对集中的地方,可连片制定规划,实行整乡、整流域、整片区扶贫攻坚的整体推进,提升整村推进连片开发的规模效益。采取考核奖励、建立产业协会、扶贫互助社等方式,加强对已实施整村推进项目村的后续管理,巩固扶贫成果。我国在“十一 五”期间整村推进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国家新十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中,整村推进仍然作为国家专项扶贫的重要内容之一。

(4)加强“3+9+3”教育,全面提升贫困地区未来劳动力素质,推动生产方式转变。立足长远,切实加强贫困农村地区基础教育,全面提升未来贫困人口素质水平,实现劳动能力和生态保护意识双提高。通过创造条件,整合力量,尽力实施贫困地区农村孩子3年学前教育,解决外出务工农民孩子安全入园入托问题;彻底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加大教育设施建设,推进基础教育资源的均等化;努力发展义务教育后3年的生存技能培训,增强贫困地区年轻劳动力外出务工及就地工作能力。2007年开始,甘肃省扶贫办在全国首先启动了贫困家庭“两后生”(初中后和高中后不能升学的毕业生)劳动技能培训工程。2009年,甘肃省又在此基础上,在全国率先实现贫困地区职业教育的免费,并成立了甘肃省贫困地区“两后生”职业教育培训集团,从而加大了甘肃省农村贫困劳动力的转移力度。截至到2010年甘肃全省共培训“两后生”6万人,其中已毕业就业2.8万人。据跟踪抽样调查,接受过中长期技能培训的“两后生”与未培训的一般劳动力相比,每月工资差距在一倍以上。“两后生”培训已成为甘肃省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的主要手段和首要选择。

3.2.2离地生态扶贫模式

以水源涵养林区、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风沙及荒漠化威胁严重、生态环境脆弱、重要生态功能地域等区域为重点, 进一步推进生态移民范围和补助力度。重点实施将生活在自然条件恶劣、地质灾害频发、缺乏基本生存条件、就地脱贫无望的贫困人口向小城镇和工业园区转移; 加大贫困地区剩余劳动力向当地大中城市和东部沿海地区的输出力度。而对处于地质灾害频发地区的贫困劳动力人口,积极探索实施和支持劳务移民,促进就业地落户安家。离地生态扶贫的主要内容包括:

(1)拓宽生态移民范围,加大跨省移民力度。继续扩大移民搬迁范围,探讨有计划的跨区域国有农垦系统安置模式,尤其加大汉族人口的跨省外迁。如:甘肃河西地区向新疆建设兵团的移民安置,一方面减轻了河西地区的生态压力,另一方面,移民的生活生存条件得到改善,收入增加。生态移民要以选点为基础,以建房为前提,以工作为根本,以文化融合为目标,切实保证生态移民人口在新安置区的长住久安,杜绝“迁后返贫”和“重返原籍”现象。

(2)拓宽贫困人口进城增收渠道,促进贫困地区劳动力就近转移。积极发挥各贫困县自身优势,千方百计拓宽贫困地区群众向当地小城镇和工业园区转移。加强工业园区建设、小城镇建设和移民搬迁相结合,依托产业园区建设和二三产业发展,选择县城、重点乡镇政府所在地和有条件的乡村旅游开发区,对生态移民进行集中安置。例如:贵州省平塘县克度镇建设的移民新村紧邻镇政府,并配套建设农民返乡创业园。通过移民新村与工业园区建设的结合,形成“移民-就业-经济发展”的循环机制保障了迁移人口的后续生计问题。由于绝大多数移民缺乏新的就业技能,因此,要有针对性地对农民进行专业技能培训,满足企业用工的基本要求;搞好职业技能培训,实施技术工种与熟练工种、进厂培训与引厂入县培训、长期培训与短期培训、专业培训与务工常识法律知识培训结合,实现劳动力就地转移由数量型向质量型、体力型向技能型转化。对于自发的进城务工人员,要通过户籍制度改革,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居住条件,逐步实现稳定转移。

(3)鼓励贫困地区劳动力向东部沿海地区转移。采取多种形式和途径鼓励贫困地区向东部沿海地区有序劳务输出,从根本上缓解当地人口和环境资源压力。健全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相结合的劳务培训体系,整合培训资源和培训资金,推进培训方式改革创新。不断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借助政府力量在东部沿海地区创建劳务合作平台,拓展劳务输出渠道,开展订单培训,扩大劳务经纪人队伍规模。如甘肃省采取政府组织、市场运作的办法,开展农民工培训,建立劳务基地,拓宽劳务市场,每年输出农民工都在230万人次以上,人均纯收入2 000元左右。仅2008年上半年,甘肃就组织省外劳务移民1.87万人。外出打工的农民,大部分做到“输出一个劳力,省下一份口粮,学会一门技术,带回一笔钱,养活一家人。由于劳务输出直接瞄准贫困家庭和贫困人口,使得劳动力转移成为贫困家庭稳定增收的一个重要来源。许多地方劳务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三分之一以上。健全农民工工资保障、就业管理和社会保障制度,是贫困地区农民工长期稳定外出打工的重要保障。

4结论及政策建议

我国西部地区贫困和脆弱的生态环境相互交织,互为因果,生态环境在诸多致贫因素中越来越突出。同时,劳动力素质低下也是造成长期贫困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必须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与扶贫开发的有机结合,实施生态扶贫战略,它是实现贫困地区生态环境改善与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双赢”目标的重要途径。根据贫困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的不同,生态扶贫可分为原地扶贫和离地扶贫两种不同的模式。为了更好的实施生态扶贫战略,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4.1控制人口增长,加强教育投入

人口增长过快是造成西部贫困地区贫穷落后的重要根源。大量实证研究表明,教育对保护环境、减少贫困有显著的作用,通过“教育移民”缓解生态压力,是实现可持续脱贫的重要手段之一。解决西部贫困,实现绿色发展的基本思路就是要减少贫困地区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把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非农产业中去。但是,教育是决定能否转移和找到工作的决定因素。因此,从长远看,提高贫困地区人口素质、改善贫困地区人力资源质量是实现可持续脱贫的核心。

(1)坚持扶贫开发与计划生育工作结合起来,建立利益导向机制,对实行计划生育的贫困户采取优先和优惠的政策措施,对计划生育工作做得好的县、乡、村,在扶贫资金、扶贫项目的安排和计划生育事业费的投入上予以重点考虑和重点扶持。对实行计划生育的家庭实行优先、优惠政策,通过利益导向机制,调整人们的生育观念。减少人口压力。

(2)增加教育投入,提高居民生态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提高劳动力就业能力。更加重视劳动力技能型培训,重点面向市场需求的具有证书、实用技术的职业技能教育和培训。积极实行“订单式”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和稳定的非农就业能力,提高收入水平。实施中等职业教育东西联合培养计划,鼓励东部与西部地区中等职业教育联合办学,面向西部农村招生,并对贫困地区学生实行免费的中等职业教育。鼓励东部高等学校与西部贫困地区高校联合办学,为贫困地区培养高级专业人才。

(3)实施教育移民,缓解生态压力。通过对贫困脆弱生态地区实行区外教育、区外就业的措施,提高贫困地区劳动力的非农就业和异地生存能力,经过长期努力实现主动迁移代替强制性移民搬迁,从而减少当地生态压力,实现人口与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4.2建立扶贫部门与生态保护部门统一协调机制,促进扶贫开发与生态建设相结合(1)尝试建立省级扶贫部门与生态部门联系会议机制,确立两个部门管理事项的宏观调控机制及监督协调机制,统筹扶贫资金和生态建设资金,实现生态保护与扶贫开发的有机统一。对于生态功能与贫困重合地区,确保生态建设项目中生态补偿部分与当地扶贫开发项目相衔接,实现生态扶贫效率的最大化。理顺部门职责关系,促进各部门密切配合,形成合力,有效地打破“部门割据”与“条块分割”的局面,切实落实财政扶贫与生态建设资金报账制、项目公示公告制、招投标制、竣工验收制和定期审计检查等制度,进一步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益。以县(市、区)为重点,基于连片贫困区集中开发与解决突出生态问题的项目资金渠道不变、用途不变原则,建立和完善资金整合机制。

(2)将扶贫开发中的“以工代赈”与农田水利建设相结合,通过“以工代赈”工程,加强贫困地区的基础水利建设和基本农田建设,改善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将“以粮代赈”和“退耕还林还草”相结合,积极执行“以粮代赈”政策,解决贫困人口温饱,同时,继续完善和执行国家无偿向退耕农户提供粮食、生活费补助等退耕还林政策,提高退耕农户补助。鼓励贫困地区创建新的保护生态建设和“以工代赈”结合工程。不仅仅局限于退耕还林、还牧、水土流失治理等方面,只要关乎生态恢复、生态保护的项目,国家均以奖励和资助并重的政策,协助这类工程的开发、实施建设。

4.3培育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1)培育特色农副产品加工业。立足资源优势,面向国内外市场,培育特色农副产品加工业,支持扶贫龙头企业和设施农业的发展,千方百计提高贫困人口的收入水平。开发和培育“绿色、优质、安全、高产”的农产品,形成一批规模化、标准化、设施化、品牌化、生态化的现代农业示范区,做到扶贫和生态建设的有力结合。

采取有效措施扶持贫困地区的龙头企业,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依托一批龙头企业的带动和辐射,由农村合作组织引导与管理,形成区域性产业。在政策上给予龙头企业优惠,资金上给予补助。

(2)因地制宜的发展民族和地方手工业和特色生态旅游业。依托当地独特的文化、人文资源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发展以生态旅游业为重点的文化产业。同时,大力挖掘地方传统民族产品,鼓励民族特色工业和地方手工业的发展,加大对相关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当地农牧民就业,增加贫困人口收入。

(3)打造绿色品牌,实现“绿色利润”还民。以无公害、无污染、无破坏为原则,立足绿色资源和文化资源,创建西部绿色品牌,涵盖农业产品、旅游产品、服装和文化创意。注重技术创新、产品设计、产品生产到产品包装等环节,以企业宣传构架西部绿色品牌体系,将西部贫困地区打造成为未来大众消费、休闲的绿色品牌。

同时,始终以广大农牧民作为全过程的参与实施者和最终受益者,在发展特色农产品和绿色产业时,以广大农牧民为主体,农村产业为依托,做到解决生计,增加收入,改变传统低端污染型工业发展思路;地方政府应做好鼓励农民创业环境和劳务输出组织工作,做好产品的宣传、销售渠道、引资等环节。依托绿色资源、发展绿色产业、收获“绿色利润”是贫困地区最有效的可持续生计的根本举措。

4.4完善生态移民的制度安排

建立跨省生态移民统筹管理联络机构,由省级政府统筹管理生态移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工作,并且保证移民安置地基本住房用地和农耕用地需求,制定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引导相关市县(区)采取与对口市、县(区)衔接、与园区管委会衔接、与用工企业衔接、与培训学校和劳务基地衔接等行之有效的措施,积极组织生态移民接受职业技能培训,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城乡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险,凡是人均收入低于本地最低生活保障线的移民全部纳入“低保”范围,并针对不同年龄移民人口,开展相应社会福利服务。移民迁入地相关部门确立以生态移民就业稳定率、劳动合同签订率、社会保险参保率作为工作考核指标,建立责任追究制度。为生态移民享受良好的生计条件提供必要的制度保障。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调查总队.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报告 2010[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28-29.[Rural Social Investigation Group of the State Statistic Bureau.China Rural Poverty Monitor Report 2010[M].Beijing: China Statistic Press,2010:28-29.]

[2]国务院.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EB/OL]. , 2011-12-01. [State Council. Outline for Poverty Red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hina’s Rural Areas (2011-2020)[EB/OL], 2011-12-01.]

[3]章力建,吕开宇,朱立志. 实施生态扶贫战略提高生态建设和扶贫工作的整体效果[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08,10(1):1-5. [Zhang Lijian, Lv Kaiyu, Zhu Lizhi. Implementing Ecosystem Oriented Poverty Elimination Strategy to Improve Overall Impact of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and Poverty Elimination[J].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8,10(1):1-5.]

[4]郭怀成,张振兴,陈冰,等. 西部地区反贫困与生态环境可持续性研究――以新疆和墨洛地区为例[J].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 40(1):144-153. [Guo Huaicheng, Zhang Zhenxing, Chen Bing, et al. Antipoverty and Environment Sustainability in West China: A Study for the Hemoluo District[J]. Acta Scientiarum Natualium Universitatis Pekinensis, 2004. 40(1):144-153. ]

[5]王振颐. 生态资源富集区生态扶贫与农业产业化扶贫耦合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70-74. [Wang Zhenyi. Research on Coupling of Poverty Alleviation Through Ecological Measures and Agri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 in Areas With Rich Ecological Resources [J].Journal of Northwest A&F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12, (6):70-74.]

[6]孙昕萌,石美遐. 从生态扶贫的角度探索农牧民脱贫新思路――以三江源地区为例[C].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dvances i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2011, (1):58-62 [SunXinmeng, Shi meixia. Explore Agriculture Herdsman How to Get Out of Poverty from the Angle of Ecological Poverty Alleviation: Sanjiangyuan as an Example[C].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dvances i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2011, (1):58-62.]

[7]查燕, 王惠荣, 蔡典雄,等. 宁夏生态扶贫现状与发展战略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2,33(1):79-83. [Cha Yan, Wang Huirong, CaiDianxiong, et al. Status and Strategies on Ecosystem Services for Poverty Alleviation in Ningxia[J].Chinese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s and Regional Planning, 2012,33(1):79-83.]

[8]刘卫东,刘毅,秦玉才, 等. 2009中国区域发展报告――西部开发的走向[M]. 北京: 商务印书馆,2010: 220-222. [Liu Weidong, Liu Yi, Qin Yucai, et al. 2009 China Regional Development Report:The Trend of West Development[M]. Beijing: The Commercial Press, 2010:220-222.]

第9篇:农牧民技能培训方案范文

关键词:伊犁;畜牧业;建设;做法

为全面推进伊犁州直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步伐,切实改善传统农区设施养殖肉牛羊机械科技水平低,饲养配套机械装备欠缺,小型、落后、老化的饲养机械多,先进的养殖配套机械技术处于空白的现状,2016年,伊犁州农机局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农机化工作会议及自治州党委政府安排部署,在广泛研究论证的基础上,以“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为引领,以农机购置补贴为引擎、开展了州直机械化养殖示范场、示范户工程建设工作(以下简称一场一户),推进机械化养殖示范场(户)建设,实现示范场场外应用牧草种植、收割、搂捆、装运机械化技术;示范场场内应用机械取料、搅拌、投喂、圈舍环控、粪便清(处)理机械化技术;示范户应用秸秆粉碎、颗粒饲料、裹包(青黄贮)机械化技术,注重机械化与养殖工艺相融合,降低养殖劳动强度,提升养殖生产效率,积极探索,创新实践,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已成为伊犁州畜牧业增效和养殖户增收的亮点工程。

1工作成效

1.1优化了机械化装备结构2016年,新增畜牧机械910台,涵盖牧草种植、收获、装运、取料、搅拌、投喂、饮水、圈舍环控、粪便清理、秸秆粉碎与加工等机械。其中,为了减少对草地碾压次数,提高作业效率和拖拉机利用率,示范推广了旋转式割草压扁机,工作幅宽达到3m,可一次连续完成割草压扁集成草条三项作业;牧草补播机,可一次完成松土补播施肥镇压等作业。圆草捆缠膜机可完成捡拾切碎成捆缠膜。上述复式、联合作业机具减少了作业工序,显著提高了生产率。压缩成形机具生产率可达7~12t/h,与传统作业机具相比,减少了作业环节,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养殖效益明显提高。1.2提升了薄弱环节机械化水平一年来,共建设11个机械化养殖示范场,22个机械化养殖示范户,养殖规模达到4.26万头(只)。其中,肉牛养殖规模达到0.71万头(只),肉羊养殖规模达到3.55万头(只),针对饲料投喂、粪污处理等机械化养殖示范场场内薄弱环节,示范推广了TMR、清粪、环境控制等机械化技术装备,实现了示范场场内机械化配套率达到58%以上,较往年提高了2%。在机械化养殖示范场场外薄弱环节中,示范推广了草捆加工、青贮收获和精细加工3种生产模式,主推旋转割草机、搂草翻晒机、拣拾揉搓压捆机、青饲收获机和颗粒饲料机等机具,示范面积800hm2。实现了示范场场外机械化配套率达到64%以上,较往年提高2%。1.3节本增效显著“一场一户”通过机械化、集约化养殖,节本增效十分显著。以伊宁县天域养殖合作社为例,使用传统饲养方法时每天用在饲料加工、调制、混合、送喂料的时间约为4小时,需要10个人,而应用TMR技术后,只需要1小时、4个人,每个牧工工资按150元/天计,每年按300天计,仅牧工工资可节约27万元/年;察布查尔县关佳养殖合作社养殖规模为500头牛,平均产奶量约5000kg,应用机械化养殖技术后,产奶量增幅达5%~8%,节约牧工10人,节省干草5%,节省青贮10%;伊宁市达达木图乡新生源奶牛养殖合作社为“学生奶”奶源示范基地,在使用机械化养殖技术后,人工效率由过去的100只/人、提高到300头/人,提高工效3倍,饲料利用率提高8%~12%,平均产奶量增加3%~5%,奶产量达到每年5.5t,目前仍有5%~7%奶产量的增长空间。1.4示范了一批机械化新技术以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技术推广为战略,围绕“一控两减三基本”的目标任务,采取电子、液压精确控制、GPS定位等现代技术。如牧草收获机械的操纵和控制、切割高度的调整、压捆密度的监控等,普及了电子、液压技术。分别完成圆草捆装载切碎混合(与精饲料)饲喂、青贮饲料取饲装载切碎混合饲喂、饲草装载切碎混合饲喂,全程实现装备机、电、液、仪一体化,提高作业舒适性与安全性。1.5培养了一批高素质农牧民以“机艺融合”、“机械优先”的理念来系统解决饲草料种植加工生产、牛羊规模养殖生产等存在的设施装备技术问题,确定以机械化技术为出发点来统领“一场一户”工程建设,利用现有的农机教育培训体系、农牧民技能培训“阳光工程”,分期分批对农牧民开展了《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机械化技术》《设施肉牛(羊)养殖机械化技术》等培训工作,举办不同层次、多种形式的培训班15期,召开现场演示会5次,培训基层干部、养殖大户、技术人员共计500余人次,发放宣传材料2000余份,发表工程建设动态信息20余篇,利用“一场一户”工程建设的契机培养了一批技术骨干,取得了较好的培训效果。

2主要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