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危机管理的基本要素范文

危机管理的基本要素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危机管理的基本要素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危机管理的基本要素

第1篇:危机管理的基本要素范文

任何一种管理活动都必须由以下四个基本要素构成:一是管理主体,即由谁管;二是管理客体,即管什么;三是组织目的,即为何而管;四是组织环境或条件,即在什么情况下管。顺着这四个基本要素再往下想,还可以也有必要产生更具体些的考虑:如通过什么方式或途径去管,怎么保证管理的效度,如何评价管理的成效等等。

案例中的茆院长通过贴吧了解学生最真实的心声与需要,并对大家提出的问题切实予以解决,进而发展到由被动解决问题到主动宣传学校,这是一种管理思维的改变。就目前取得的成效而言,这一管理方法效果显著:第一,茆院长明确了学校管理首先要管什么的问题;第二,茆院长的做法明晰了学校管理要为何而管的问题;第三,茆院长找到了学校管理的一个重要切入口;第四,他的做法体现了管理者的责任感、不回避问题的积极态度,在问题中寻找管理契机,寻找到事业良性发展的增长点。

茆院长的这一管理举措,类似于企业管理中所说的“问题管理法”。问题管理法是我国著名企业管理学家、五行企业管理研究者寇北辰提出的,它是指为了维持企业的发展,实现企业的目标,根据事物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原理,把问题作为切入点,以挖掘问题和有效解决问题为核心的管理方法,对企业目标的实现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学校的行政管理,经常为人所诟病的是管理者的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管理问题。“做得越多就会错得越多”,“做得多的不如做得少的”,“干的不如看的,看的不如捣蛋的”等言论与现象的实际存在,使得“不作为”自然而然地有了滋生的土壤。一些人迷信“慢作为”,中国式的“事缓则圆”确确实实钝化甚至化解了不少尖锐的矛盾,但细究一下就会发现,有些所谓矛盾的钝化或化解只是暂时表象,这种钝化或化解要么变成潜伏的隐患,要么降低了发展的积极性和热情,最终很有可能酿成更大的信任危机、发展危机。“乱作为”乍看起来很有实干精神,也确实会在初期赢得大家的肯定,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实践的考验,问题就会逐步暴露。

从这个角度来讲,茆院长的问题管理举措,可以改变一个行政管理者的工作作风,管理作为也因此变得有力、及时,而且着眼于教育、服务对象的学生,只要不是妨害教育的无原则的迁就,这种作为就应该是正确有效的。就当前的教育管理体制来看,一所院校的管理者要想在管理中有所作为、及时作为、正确作为,要求还是很高的,毕竟影响因素太多了。单从评价者的角度看,他们不仅要考虑学生的评价,而且要考虑同事的评价,还要考虑社会尤其是上级领导与主管部门的评价,而且后者对其影响力更大。因此,茆院长实施问题管理举措以及为之投入大量时间与精力、惠及诸多校内外学子的行为,值得我们为之点赞。

叫好之余尚有丝丝担忧。

一是茆院长的问题管理举措需要一个健康的外部环境。受现有的、渐变的管理体制和评价机制的影响,以及面对学生们可能提出的一些与政策规定相左的意见,“茆院长们”能走多远多久呢?

二是茆院长的问题管理举措需要依靠一个目标同向、通力协作的内部团队。一个人走可以走得更快,一群人走可以走得更远。茆院长这一接地气的做法在社会上、在教育界都不是孤例,茆院长通过网络贴吧发现问题并推行问题管理举措是否调动、激发了一个管理团队的活力,对学校目标的最终实现显得尤为重要。但愿“茆院长们”不要成为学校里的一个“独孤英雄”。

三是茆院长的问题管理举措需要一个长效管理机制来维系。问题管理法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是以存在一个实实在在的问题为出发点,并且以解决这个问题为落脚点的。如果不注重建立“以点及类”的长效管理机制,那么就会一不小心陷入仅以解决具体问题为目标的泥淖之中,不仅会耗费大量时间,而且难以实现事业目标。另外网络贴吧是当下一种发现、搜集问题的有效渠道,从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的角度来考虑,当不必拘泥于此,可围绕渠道做出更多的、更有效的探索。

第2篇:危机管理的基本要素范文

【关键词】 后危机时代;政府绩效审计;公共财政

2007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各国政府迅速采取了各种措施,来遏制全球性经济下滑,我国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稳定外需、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如“进一步扩大内需的十项措施”、“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等等。从2008年末到2010年三年内中央政府增加公共投资1 040亿元、4 857亿元和1.18万亿元,用于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农村的“水电路气房”等民生工程、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同时社会民众需要政府行为更加规范,要求减少浪费,提高对公共资金的投资效率及服务质量作出绩效。因此,基于公共财政的视角和社会民众要求,开展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后危机时代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基本要素的变化

政府绩效审计是指国家审计机构或审计人员对政府部门及其他经济组织的项目和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进行客观、系统、独立的审查,并作出绩效结论和评价,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供决策部门使用。

一般认为,政府绩效审计基本要素包括审计目标、审计范围、审计职能、审计程序、审计报告和审计技术方法。国际金融危机不仅波及各行各业,也对审计的要素产生较大的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审计目标、审计职能和审计程序。

(一)经济全球化的基本趋势要求审计目标定位于国家经济安全

经济全球化是后危机时代的主要特点,它要求各国的商品、服务和投资等行为跨国际流动加速,根据2010年商务部数据显示:本年度内,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129个国家和地区的3 125家境外企业进行了直接投资,累计实现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2 588亿美元, 创历史新高。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使政府、企业和社会面临着更多的投资渠道,但也出现更多的投资风险。金融危机爆发后,社会民众在考虑审计“3E”(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是否可行之前,对国家资产、国家经济的安全性提出了质疑。2008年,学者刘家义提出的政府审计是“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的观点”。2009年政府审计与国家经济安全专题研讨会讨论认为: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是政府审计原始动因,也是政府审计的首要目标,从而将政府绩效审计的“3E”目标之上拓展到国家经济安全。

(二)刺激消费需求的效果需要审计评价职能

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源是由于发达国家过度消费和发展中国家过度生产所造成的供求失衡,消费总需求乏力是后危机时代的显著特征。我国目前执行的“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就是要加大国内需求量,其涉及的领域不仅包括制造业、服务业,还包括国家和政府提供的各项公共产品。从公共财政和受托责任观的角度看,政府作为社会公众行使权力的主要人,提供公共产品、维护国家安全是其基本职责,但是公共产品使用的有效性和国家经济安全性需要社会公众的监督、评价。因此,绩效审计除了具有的监督职能、服务职能外,还应特别强调评价职能,即对被审计单位或审计对象的公共资金使用和项目执行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进行评价。

美国审计总署(GAO)在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间提交审计建议53次,其中提交审计报告29篇,做国会证词24次,使得后危机时代美国政府绩效审计的监督、服务和评价职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三)产业结构升级调整将影响审计程序

政府绩效审计程序应包括制定审计项目计划、准备、实施和终结四个阶段,此四阶段均受到宏观经济形式变动、项目的社会影响力等因素的影响。后危机时代,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成为该时代的特征之一,2009年11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在讲话中指出需要调整产业结构。金融危机爆发后,虚拟经济发展过猛,逐步取代了制造企业。如70年代美国制造业占主体地位,对美国GDP贡献度达到30%,但是到了2008年美国制造业对GDP的贡献度下降到10%,大部分贡献来自于房地产、金融业等第三产业。虚拟经济的过度发展将给宏观经济提出新的问题,也给政府绩效审计带来新的风险。因此在审计中应实施必要的风险评估程序,如果影响较大的(如发生了重大合同违约或重大资产存在减值迹象等),应在审计底稿中记录为特别风险,并设特别审计程序或措施。

二、当前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我国绩效审计起步较晚,尚需要经过一段时期的探索和尝试,才能逐步实现中国特色的绩效审计体系,特别是在后危机时代的我国正处于从传统式财政体制向公共财政体制的转变过程中,对政府收支、公共需求等外部环境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同时,也对政府绩效审计产生了重大影响。

(一)缺乏明确、具体的政府公共部门绩效审计准则及规范

早在20世纪50、60年代,美国政府在预算体制改革中,将绩效预算引入预算制度。我国对政府绩效审计的研究相对于西方国家起步较晚,最早将绩效审计纳入准则、规范是在20世纪80年代。1988 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条例》以及 1995年 1 月 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中都提到要对被审计对象的效益进行审计。1999年以后,财政部等有关部门陆续颁发了《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规则》、《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操作细则》等条文,2006 年新修订的《审计法》又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作为立法依据,同时规定审计机关对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进行审计监督,为规范效绩评价行为以及增强客观公正的评价结果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是,在颁布的法定规则中,政府绩效审计具体、详细的可操作性指导文件以及指标评价标准都未制定和公布,使政府绩效审计工作难以深入开展。

(二)公共财政体制不健全

公共财政是指政府为社会民众提供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的分配活动。随着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引入,社会公众的公共受托责任观念在不断增强,社会公众越来越关心财政收支真实性、合法性以及财政支出的效果性。但是由于我国公共财政体制建设不足10年,政府在解决社会问题和分配公共产品或资源时职能缺位,对财政收支的效果性审计力度不够,制约了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全面发展。

(三)审计技术落后

政府绩效审计是审计学科中的一部分,与其他传统财务审计方法有相似之处,如函询法、盘点法、抽样法等。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许多政府机构和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信息化管理都实现了信息化、网络化。但是政府绩效审计工作还没有完全利用计算机以及审计软件实现辅助,许多审计工作只能对一些纸质的文档资料进行审计,无法对计算机的文件或程序进行审计,需花费大量的人力整理数据,使审计的效果和工作效率大打折扣。

(四)审计人员的知识和业务素质偏低

政府绩效审计是较高层次的审计业务,需要良好的财会、审计、法律、统计、工程、行政管理等专业知识并要求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如美国审计总署(GAO)中的审计人员一般按研究、审计、评估三种性质分类管理,不仅涉及会计、法律、统计、工程、工商管理、经济学,还涉及物理学、化学、计算机等多个领域。而我国现有审计从业人员主要来源于会计、经济类专业,不仅缺乏公共管理、行政管理的专业知识,而且对现代审计的方法和手段缺乏,且利用政策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水平较低,直接影响了政府绩效审计的效果。

(五)缺失审计评价指标体系

绩效审计评价指标既是审计人员进行审计评价的基础,也是采用量化衡量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工具。建国以来,我国也随着经济的发展制定了一些相关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但是没有形成统一的评价标准和具体的操作性指导文件。如1995 年,我国财政部颁布了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但是该绩效指标仅仅针对企业自身绩效来设计,却忽视了社会、生态、环境等可持续发展指标;1999 年,我国财政部陆续颁布了《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规则》、《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操作细则》等,为企业效益的评价提供了依据,但仍没有为政府机关及事业单位的绩效提供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因为我国公共部门涉及了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政出多门,社会效益指标无法进行量化,并且审计人员现在所依据的审计评价标准本身就不甚完善,大大阻碍了政府绩效审计的开展。

三、加强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建议

后危机时代下,中央和地方政府投入公共产品的资金越来越多,政府绩效审计也就应该越来越被重视,我国国家审计署 2008 至 2012 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指出:要全面推进绩效审计,着力构建绩效审计评价及方法体系,力争在 2012年基本建立起符合我国发展的绩效审计方法体系。这样,政府绩效审计作为政府进行经济监督的有力武器才能被重视和运用。

(一)完善公共财政体制等政府绩效审计外部法制环境

完善公共财政体制等政府绩效审计的外部法制环境,是我国实施有效的政府绩效审计的基本条件。外部法制环境应包括绩效审计准则、绩效审计质量控制办法和绩效审计结果公告办法以及公共财政体制等规范。借鉴国外先进的理论经验,通过总结我国财务审计、金融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和专项资金审计中取得的绩效评价经验,需要颁布统一的政府绩效审计工作指南和审计质量控制办法来进一步规范我国绩效审计对象、审计目的、审计程序、审计报告基本形式。

(二)拓宽审计人员知识面、提高审计人员素质

后危机时代,审计风险明显化,审计人员不仅要有较高的风险识别和分析能力,对政府各部门各方面的风险进行准确评估,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我国审计工作人员的素质培养,如参加业务培训、加大其他领域业务知识的学习,使工作人员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提高自身能力,从关注微观行为的固化思维中脱离出来,立足宏观角度去发现和分析问题。

(三)改进审计技术

审计机关要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通过在审计中大力运用信息技术来提高审计的效率,加深审计的深度,拓展审计的广度,从而提高审计的质量。信息系统平台的建立不仅能便捷传递知识,也能传递风险、识别风险、屏蔽风险。今后可尝试性地将电算化审计技术运用到政府绩效审计,不仅是适应时展的需要,而且也可以克服运用其进行手工难以处理的工作。所以,识别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风险,将传统审计理论、行为科学理论、信息管理理论、信息技术理论相互渗透、融合、互动,共同构筑一个完整的多元化动态审计体系是政府绩效审计发展的趋势。

(四)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

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经济的复苏以及社会公众对公共产品重视程度的加强,需要审计人员不断修正和完善指标体系,使之根据不同类型的审计项目、部门的绩效差异来构建多层次、强系统、可计量的评价指标体系。

1.最高层次是绩效审计指标。该指标体系的构建应与国家宏观政策导向一致,任何指标的制定和选择不应脱离人们认同的共同标准,而且也不能与国家宏观政策相左。

2.中间层次是债务风险指标。政府债务风险指标可从以下几个指标入手:一是债务负担率,是指债务余额与当年GDP的比例,比例越大,国家负债越多,越影响本国经济发展,所以国际公认限额不超过45%;二是债务依存度,是指新增债务和当年财政支出的比例,说明财政对债务的依存度和国债规模,债务依存度一般不超过20%;三是赤字率,赤字率是指一国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欧盟《稳定与增长公约》规定赤字率不得超过3%,保障性赤字不会影响该国的经济发展。

3.最低层次是风险预警指标。经过金融危机后,政府和国家性质金融机构的绩效好坏和风险大小都直接与经济相关,可以采用建模方法,利用时间序列等计量方法对风险进行预测,对政府赤字额、出口增长率、国际储备额等宏观指标进行关注,揭示预警指标和风险之间的关系,使预警机制更加科学合理。

【参考文献】

[1] 路军伟,陈希晖.政府绩效审计与政府会计改革的互动关系研究[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6(6).

[2] 袁静,魏理均.制约我国公共部门绩效审计的因素分析[J].传承,2007(6).

第3篇:危机管理的基本要素范文

一、知识(技术)型员工流失的风险

企业保持一定比例员工的流动率能够为企业带来活力,但是,如果企业员工频繁地流动,缺乏一个相对稳定的员工队伍,尤其是没有对组织保持忠诚的知识(技术)型员工的支持,企业必然会因为缺乏人才而面临被市场淘汰的风险。

1.导致企业核心竞争力下降。知识(技术)型员工的流失会导致企业赖以生存的核心技术或商业机密的泄露,给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使企业面临严峻的竞争压力。

2.导致企业培训成本增加。一个企业知识(技术)型员工的离职或因某种原因提前离岗,使企业必须重新招聘和培训新员工以满足对人员的需求,这就需要支付相应的招聘和培训费用。

3.导致企业关键性岗位空缺。由于某些知识(技术)型员工掌握某种专项技能,企业又没有相应的人才储备,所以一旦这些职工离职,企业可能无法立刻找到可替代的人选。那么,这些关键岗位就会在一定时期内出现技术断层,这势必影响企业的整体运作,甚至可能对企业形成严重的损害。

二、知识(技术)型员工流失的原因

1.薪酬分配不合理。当今社会,追求更高的个人收入是人们择业的最基本期望,也是人才获取高智力投资收益的合理要求。从双因素激励机制理论来看,高额的薪酬是吸引人才流动的首要因素。一旦经济收入不公平、不合理,职工最容易产生不满情绪,此时只要外界存在可获得的职位,最容易导致离职行为。

2.管理制度缺失或不健全。人力资源管理究其根本是一种制度或模式的管理,在组织没有制度或制度严重滞后的情况下,管理者的随意性大大增强,好恶完全取决于管理者,而不是制度在起决定性作用。因此,制度的缺失或不健全也就成了知识(技术)型员工流失的一种诱因,会使职工对组织失去信心而主动提出离职。

3.个人特点与组织文化不适应。技术员工对各方面的期望要比普通员工高,如果组织文化不能满足他们内心期望,他们就会产生心理失落感,从而出现不配合企业文化或破坏企业文化的行为,而职工这种不合作态度反过来又会遭受企业文化的排斥和打击。

三、知识(技术)型员工流失风险防范控制措施

1.建立合理有效的分配机制。要想留住和用好技术人才,其关键问题还应该是在分配上体现多劳多得,使职工所创造的价值能够直接在分配上真正地体现出来。这既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推进企业科技进步的需要,又是按有效劳动进行分配的分配制度所要求的。

2.企业主要领导层的重视与直接参与。企业主要领导层对知识(技术)型员工流失给企业所带来的危机应高度重视,否则一旦危机发生很可能会给企业造成灾难性的打击。各级组织领导要摆脱旧的管理观念,建立人力资源危机预警系统,对于任何人力资源的危机讯号都要进行系统思考,找出管理的盲点来加以克服。

3.实施必要的内部人才流动制度。一定范围的人才流动有利于企业建立竞争性的人才管理机制,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而高频率的人才流动则会严重阻碍企业的发展。所以,应设置一定的人才流动制度,使高层管理、技术员工受到一定的制约,以达稳定员工队伍之效。

4.把好选人关。近几年,个别企业是在公开招聘或是内部招聘人才时存在阶段性的失误,这种失误主要体现在人才的选择上。一方面,重复招聘同类专业或专业不对口的人才,造成某些专业人才相对过剩,迫使其改行,造成流失;另一方面,招聘知识(技术)型员工时企业把关不严,员工有“过渡性思想”,即把刚刚应聘的企业作为临时就业的场所,以满足眼前的生活需求,待寻找到理想的企业后就会跳槽。

5.加强人力资源的信息管理。建立一套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保证各种信息的真实性、有用性和时效性,可以方便和增强管理者对这些信息的利用。通过信息库,企业可随时了解到内部知识(技术)型员工离职变动情况以及离职原因,从而有针对性地及早采取相应措施,预防技术员工流失;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制定用人留人政策;通过对人才供给状况的了解,企业可以快速有效地为知识(技术)型员工流失后的空缺岗位补充优秀人才。

第4篇:危机管理的基本要素范文

一日,闲暇之时,翻阅《汉书・霍光传》,方知宦海之深,风险之大,远远超乎商海。虽然“海”不同,但风险管理的精神是相通的。因此,我们的专栏就从讨论《汉书・霍光传》中 “曲突徙薪”、“焦头烂额”两个成语故事开始。

故事的原文是这样的:

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傍有积薪,客谓主人,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主人嘿然不应。俄而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于是杀牛置酒,谢其邻人,灼烂者在于上行,余各以功次坐,而不录言曲突者。人谓主人曰:“乡使听客之言,不费牛、酒,终亡火患。今论功而请宾,曲突徙薪亡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耶?”主人乃寤而请之。

这则故事在汉书中只有157个字,但是风险和风险管理的基本要素却都具备了,我们的古人真是伟大。下面我们就用“格物致知”的研究方法,通过格这则成语故事,来致风险管理这个知。

风险管理的基本概念

什么叫风险,主人的风险是什么?对于主人的火患可能,客人通过分析判断,得出了“不者且有火患”的结论,这六个字包含两层意思:一是火患是否一定发生?答案是不一定,仅仅是一种可能性,只不过可能性比较大一些。另一层意思是火患一旦发生的后果是什么?这里没讲,但我们可以想象的出来,四个字:“人财两亡”。这种“人财两亡”能到什么程度?不一定。因此,“风险”这个概念的两个构成要件就出来了:一是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即不确定性;二是事件发生后损失的不确定性。风险管理的所有理论和方法都是围绕着这两个要点展开的。“风险评估”就是围绕者这两个要点展开的。

主人的风险是怎么形成的?形成的因素有二:一是“其灶直突”,二是“傍有积薪”。这两个要件被主人无意中安排到了一起,使得火患发生的可能性急剧提高,到了危险的程度。假使只有一个因素存在,虽然发生火患的可能性仍然存在,无法消除,但是发生的概率要大大降低。所以,“其灶直突”和“傍有积薪”就是构成“且有火患”这一风险的“风险因素”。 “风险识别”就是围绕着“风险因素”来进行的。

解决这一风险的措施是什么?客人不但提出了问题,而且提出了对策,即“风险应对”,那就是“更为曲突,远徙其薪”,这个对策都是针对风险形成要素而采取的对策,是有效的。为什么说是有效呢?因为这两个对策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火患这一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那么是不是这两个对策实施之后,火患的可能性就完全消除了,答案是不一定,还可能有其他未知的风险因素会导致火患的发生。但是只要执行“更为曲突,远徙其薪”的风险应对策略,就可以把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大大降低,这个执行过程就是“风险控制”过程。

客人来之前,主人发生火患的风险就存在,本来就存在的风险叫“固有风险”。如果主人听从客人的建议,风险必然降低,风险降低之后剩余的风险,就是“剩余风险”。就是采取这两个控制措施后,还剩下的那部分风险。比如说,在本案例中,采取对策前,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有80%,这个80%就是固有风险;采取对策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下降到20%,这个20%就是剩余风险。

“更为曲突,远徙其薪”这两个措施采取之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大幅下降,说明这是最主要的风险因素,反应是灵敏的,亦即“风险灵敏度”很高,如果这两个措施采取之后,发生火患的风险仍然很高,这说明,剩余风险水平还没有达到主人可接受的程度,这个可接受的风险数量,就是“风险偏好”。主人对风险变动的可接受的程度就是“风险容忍度”。

如何处理已知风险

对于已知的风险,可以采取规避、转移、抑制、承担等对策。规避就是采取措施退出会带来风险的活动;抑制就是减少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减少风险的影响或两者同时减少;转移就是转嫁风险或与他人共担风险;承担则是指不采取任何行动而接受可能发生的风险及其影响。在这则典故中,主人如果采取了这两个控制措施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虽然可以大大降低,但仍然无法彻底消除,这类风险他无法彻底进行风险规避,因为还有许多不可知的风险因素存在,如小孩玩火、雷电等等,这就很难控制了。当时也没有保险公司,没法通过投保予以风险转移,他所能采取的措施就是风险抑制,对于剩余的那部分风险,他只好风险承担。“风险规避”、“风险转移”、“风险抑制”、“风险承担”这是“风险应对”的4种基本策略。

由于风险的存在和风险事故发生后,人们所必须支出的费用和预期经济利益的减少就是风险成本。主人如果“曲突徙薪”,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为了控制剩余风险,主人还可以采取控制措施,从减少火患损失的角度来进行控制。比如,准备水、沙、铁锨等消防措施,平时与邻居搞好关系,一旦发生火灾,众人帮忙等等。但是,不论采取控制火灾发生的可能性方面的措施还是采取控制火灾损失的措施,都要付出代价,用专业术语讲,就是要支付“风险成本”,比如讲要花费10两银子,这是实实在在的付出,是十分确定的。付出这些成本后,得到的是什么?不着火或者一旦着火,损失尽可能降低。比如说,主人的房产等财产价值1000两银子,那么他不发生火灾的最大收益就是1000两银子。这就是“风险收益”,只不过这个收益是相对于风险损失来讲的,并不是财产增值的收益。在这里,相对于1000两银子的风险收益来讲,花费10两银子的风险成本是值得的。如果主人的财产就是一间破草房,3两银子都不值,那么他采取的风险控制措施就要大打折扣了。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对于客人的善意提醒,主人的态度即“风险反应”是什么?“嘿然不应”。这4个字写绝了,绝对传神之笔。就是不以为然,心里可能还说,真是杞人忧天,不可能。也可能说,真是乌鸦嘴,丧门人。还可能是说,我家着火,关你屁事。这就是我们大多数人对待风险的态度。这种态度用专业术语讲,叫“风险反应”,这与风险偏好直接相关。人和人不一样,风险偏好也差别很大,即使同一个人,在不同阶段,他的风险偏好也是不一样的。有人生性喜欢冒险,你非要在他耳边,一个劲的唠叨、提醒,就是对牛弹琴。反过来,一个人生性保守,你非要鼓动他冒险,恐怕也是无功而返。由于风险管理最后要落脚到人来做,所以,任何风险对策的提出,都反映了决策者的风险偏好。

当风险变成现实

风险这种可能性一旦变成现实,就形成风险事故,对风险事故的管理,就是危机管理。主人不听客人的建议,很不幸,“俄而家果失火”,让这个乌鸦嘴给说准了。这时,“火患”这一风险就不再是不确定的了,而是已经确定,是一种危机事件了。对这种情况,专业术语上有好几个名词,有的叫“风险事件”、有的叫“风险实现”、有的叫“危机事件”,或干脆叫“危机”,这是“危机管理”这门学科研究的对象。危机管理的目标是什么?在企业危机管理中,就是8个字:“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这是公共关系学研究对象,叫“危机公关”,其目的就是把损失和影响降低到最小限度。

发生火灾之后,“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没有造成更大的损失和伤亡,把危机及时控制住了。这在风险与危机管理中,叫做事中管理。风险与风险管理按照其阶段之不同,分为事前管理、事中管理和事后管理3个阶段,每个阶段的重点不同,所付出的成本也不同。风险管理重在事前管理,危机管理重在事中管理和事后管理。

风险事故发生后所造成的损失就是风险损失,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火患得熄之后,主人“于是杀牛置酒,谢其邻人”,不仅烧了房子,还破费了一笔答谢的银子。在这里,房子被烧造成的损失是直接损失,“杀牛置酒,谢其邻人”所增加的花费是间接损失。所以,我们在进行风险评估时,不仅要评估可能造成的直接损失,还应该考虑可能带来的间接损失,这才是完整的风险成本。

风险意识、风险思想就是人们对风险的认识水平或能力。发生了火灾,要进行反思,吸取教训。可是,这个案例中主人是怎么办的呢?“灼烂者在于上行,余各以功次坐,而不录言曲突者”,仍然执迷不悟,这就是“风险意识”或“风险思想”方面的问题了。对此,我们感到主人很可笑,可是在现实生活中,这种人太多了,包括我们自己,我敢说,我们每个人都办过主人这样的事情,只是程度有差别而已。人都好面子,都有自尊心,都有自我辩护的本能。这叫“自欺”。明朝时有个人说过,世上就是3种人,“自欺、欺人、被人欺”,这属于文化意识层次的问题。

第5篇:危机管理的基本要素范文

向1家客户发放1笔1亿元人民币的贷款与向100家客户发放100笔100元人民币的贷款有什么不同?一家总部设在中国的银行发现,按照其当前的信贷组合,前者对资本金的需求比后者高出12%。这样两种贷款类型的对比至少涉及了三个方面的问题:风险集中度、资本需求及成本、盈利性――这正是信贷组合管理(CPM)的主要内容。

对金融机构而言,信用风险管理是极其重要的工作,甚至可以说是立命之本,金融危机期间,许多金融机构对此深有体会。传统的信用风险管理活动一般是对信贷组合层面的风险进行评估,并通过相关市场交易或限定新业务的风险边界实施风险管理。目标就是在可接受的信用风险范围内,通过保持一定的信用风险敞口,实现信用风险调整后的收益最大化。

在信用风险管理水平得到提升的基础上,中国的金融机构开始提高对积极信贷组合管理的重视。信贷组合管理最基本的定义是对传统信用风险管理活动的延伸,其目的在于减少信贷组合固有的下行风险、计量并改进业务的风险调整绩效以及提高银行信贷业务的效率。

信贷组合管理被广泛视为金融机构风险治理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中国银行业的一个发展趋势。无论是在上升的或低迷的经济周期中,实施全面信贷组合管理都能对金融机构的绩效产生积极影响。事实上,更加准确地识别、计量和管理信用风险是现代信贷风险管理职能部门的主要责任。金融机构可以通过有效的信贷组合管理解决常见的内部问题,比如减少资本需求、降低风险集中度和提高盈利性。

从银行业自身发展的内部驱动因素来看,金融机构可以通过有效的信贷组合管理解决常见的内部问题,比如资本问题。资本仍然是中国银行业面临的一项长期制约因素。事实上,大部分资本需求都由银行贷款业务的增长而产生。与市场整体情况相比,多数银行(尤其是区域性银行)的业务多元化明显不足,信贷业务可能集中于某些客户、行业或地区。这意味着他们的业务层面的风险集中度较高。因此,当某个主要行业发生经济衰退,或者信贷业务集中于某些地区的某个行业(如广东的出口行业)的某几家公司客户时,这些地区的地方银行将比本国大型银行更易受到沉重的打击。

实际上,一家银行的风险集中度 问题可能成为另一家银行实现风险分散的契机。对多数银行来说,信贷组合管理包括与其他银行实施交易,从而降低风险集中度。在新的资本监管政策下,通过降低风险集中度和提高盈利性,自上而下地优化信贷组合,有助于优化资金分配或者增加可用资金。

从外部因素来看,中资银行提升信贷组合管理技能是“要求”和“机遇”共同作用的结果。“要求”首先来自包括银监会在内的中国监管机构,他们正把注意力从基本的风险计量转向风险调整绩效报告(或风险调整资本收益率)、集中度风险管理和压力测试等相关应用,从而继续推动金融机构渐进、深入地构建风险和信用管理能力,同时全面提高贷款审批标准,尤其是住房按揭贷款的审批。

为实施全面信贷组合管理体系,中资银行近来已着手开发所需的技术、工具和组织架构。对于用于评估信贷组合风险回报状况的基本工具――组合模型,领先的银行也已经进行了相关投入,更有少数银行已开始构建专门的信贷组合管理部门。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国际信贷组合经理人协会(IACPM)最近举办了其在中国的第一次论坛活动。

在业务层面,奥纬咨询与客户的合作也日益频繁地涉及信贷组合管理相关问题:信贷组合管理能带来什么效益?需要构建怎样的组织架构以有效实施信贷组合管理?需要在什么阶段使用哪些工具和系统?

信贷组合管理的定义

由于目标、起点水平以及业务结构方面的差异,不同银行对于信贷组合管理的理解不尽相同。信贷组合管理主要是指贷款管理,传统上更加侧重于公司贷款,但是广义的组合定义还包括非公司贷款如零售贷款、房贷、部分交易账项如债券、对冲头寸,甚至还包括银行子公司和业务部门的所有组合(从组合角度来分析收购活动)。

一般而言,信贷组合管理应嵌入各阶段的信贷组合构建工作:贷款发起阶段(信贷业务“前端”):通过风险限额和集中度政策、定价、贷款审批标准等方法实施信贷组合管理。账内组合管理阶段:通过监控、压力测试和资本的重利用改进绩效。“后端”阶段:通过对冲以及贷款出售和资产证券化等二级市场交易实施信贷组合管理。

信贷组合管理部门的一个主要职能是,计量和监控集中度风险并对信贷组合实施压力测试。此外,信贷组合管理部门可以使用组合模型为风险调整后资本收益率相关指标的计算提供所需的关键输入信息。

已具备的内外部要素

大型银行已投入大量时间、管理层关注以及财务资源用于构建风险计量能力,尤其是巴塞尔协议II的资本监管政策所要求的各项能力。

而为构建这些能力,关键之处在于改善数据管理、数据捕捉和清理以及IT支持,此外还需要大量的人员和技能投入。中资银行以前普遍缺乏现代信贷组合管理能力,但是目前多家主要银行已经具备并可随时运用构建此项能力所需的基本要素:

具有相对稳定的数据用于计量信用风险的核心指标“预期损失”及其主要组成部分:用于计量违约概率的内部信用风险评级;用于计量抵押品和其他风险缓释手段的影响的债项评级;以及用于分析客户产品利用率的相关模型。

基本了解市场上各种资产类别之间、区域之间、行业之间以及交易对手之间的违约相关性。

具有较好的IT基础设施和数据库,能够有效汇总分析各分行、客户群和产品(如债券与贷款)的风险敞口。

员工训练有素,具有所需的理论知识。

虽然中资银行在信贷组合管理方面还有很大改善空间,但是只要具备上述基本要素,就可以在信贷组合管理工作中将重心放在逐步切实可行地应用相关指标上。

中国债券市场的快速发展为信贷组合管理工作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虽然中国债券市场仍然欠发达,新交易量不足,而且没有二级市场,但是取得牌照的债券发行方日益增多。2010年公司债券的发行额超过3500亿元人民币,而相关当局也有信号显示,将进一步开放和发展债券市场。而且最近的监管动态允许银行使用金融衍生品对冲带有风险的资产,因此,中国债券市场有望进一步发展。

与其他市场的情况一样,在中国市场,债券业务,尤其是低风险、投资级的公司债券,将成为银行贷款业务之外的另一种长期业务。银行可能成为公司债券的最大买家,因此将需要汇总并管理债券和贷款组合面对公司客户的风险敞口。实施信用风险对冲(即针对风险进行投保)和二级市场交易,是现代信贷组合管理部门须具备的主要能力。

债券市场的发展将使银行贷款组合面临降低风险和保持风险调整后盈利水平的更大压力。从长期来看,中国债券市场的竞争将日渐加剧,银行将面临更大的收益波动。然而,市场上将很快出现更多工具供金融机构的组合管理经理使用,以管控信贷组合的风险回报状况。例如,近来已有机构尝试使用信用风险对冲产品,去年年底推出了中国版的信用违约互换产品――信用风险缓释合约(CRMA)(一种针对某债方发生违约情况的保险合同)。

此外,中国主要银行通过选择性收购以及向国外客户提供外汇贷款进行国际扩张,也将为平衡和优化信贷组合提供途径。

对银行业务所起的作用

衡量信贷组合管理是否得到优化的维度包括:是否把通过提高透明度、控制信用风险作为主要目标,或者信贷组合管理部门是否被赋予积极降低信用风险的责任?银行的信贷组合管理工作是否完全侧重于降低风险,抑或旨在优化信贷组合的风险回报状况(由风险调整后资本收益率、经济附加值或其他指标衡量)?目前为止,中国的金融机构显然更加侧重于风险控制,而且有些机构为缓释下行风险正在采取日益积极的措施。然而,我们预计主要银行的工作重心未来将快速转向风险回报状况的优化。

完善信贷组合管理可为业务带来切实的、更为本质性的利益:

提高业务在经营活动、相关职责和价值创造各环节的透明度。

信贷组合管理有助于业务部门从风险/回报角度发现信贷组合中回报偏低的部分,通过减少低回报资产提高整体经济效益。

放贷全流程控制可积极引导授信流向利润更丰厚或多元化的业务,比如加强在定价方面的前台约束。

信贷组合管理对冲和二级市场交易可降低盈利波动和资本消耗。

采用领先的风险计量技术针对不同业务种类真正实现积极的信贷组合管理,这是小企业和中小企业业务的制胜关键。

确保不被竞争对手超越。

当然,能否真正实现这些益处取决于信贷组合的结构、盈利能力、可供选择的市场方案和整体市场形势。然而,即使只采取简单的改进措施,银行亦能收获多方面的短期益处:组合透明度提升;新增业务得到积极引导;对主要信用风险的整体理解水平以及构建相应组织架构的准备水平都有所提高。

挑战

完善组合管理可以创造的潜在利益是明确的,然而现实的市场条件和各种实施难题常常阻碍银行组织很快实现这些利益。

过去五年中,中国银行业在风险管理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如今,中国银行业首次建立了自己的业务组合数据系统用以提供更准确的组合风险信息。不仅如此,通过开展压力测试、使用基本的经济资本和集中度风险模型并启动风险调整后定价和绩效考核工作,中国银行业已开始向实现全面的信贷组合管理这一方向迈进。然而,为实施更加积极的信贷组合管理,中资银行还须解决很多问题:

人才。建立新的信贷组合管理部门可能使信贷和业务人员产生危机感,因此需要通过“协商”从其他部门获得权力,而且可能陷入很多问题的无休止的争论之中,如定价和绩效考核问题。因此,为使信贷组合管理部门发挥作用,管理层应信赖该部门提供的组合风险数据并积极参与组合管理。

基础体系。必须加大对风险计量技术的投入,包括约束性限额系统、风险定价方法和易于操作的组合模型。

信贷组合(数据)。我们发现,尽管很多金融机构在过去几年取得了一些进步,但是它们在组合数据的完整性、一致性、准确性和及时性方面依然无法达到要求。一个突出的问题是信用风险模型开发均采用近年来经济景气时期的数据准确性,这些数据的准确还将在下一个经济低迷期中经受考验。

除上述“内部”挑战之外,由于缺乏风险转移工具和使用这些工具面临相关法律限制,虽然中国银行业在这方面已取得一些进展,但是上述问题在可预见的未来将制约中国银行业的信贷组合管理,尤其是在多数信用衍生品发展迅速但仍处于萌芽阶段这一背景下。

方法与战略保障

但是,由于发展目标、文化、经营管理能力和战略方面的差异,各银行的信贷组合管理方法实际上不尽相同,不存在通用的实施方法。各家银行都应根据自身业务结构、组织和竞争优势确定最适合自己的信贷组合管理解决方案。无论选择何种模式,银行在着手实施之前都应认真分析其他可选方案的优缺点。此外,为全面实现信贷组合管理目标,还必须开发组合管理体系的相关要素和工具,并且确保它们无缝隙地共同发挥作用。

确定目标和范畴是实施信贷组合管理的第一步,这需要高管层把握银行的发展方向并制定长期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银行必须对组合管理的预期目标和“未来实施蓝图”达成明确而统一的认识。“未来实施蓝图”将清晰地确定组合管理与业务的关系定位。更重要的是为具体的“项目”、然后为常规部门建立一套清晰的治理结构和目标。

改善信贷组合管理的侧重点应放在前端和账面管理杠杆。信贷组合管理方法的选择还必须符合组合中各类资产的特点,应重点考虑产品的规范化水平、交易数量以及新业务量等。例如,特殊专项贷款(金额大、期限长的融资)和中型企业贷款(金额小、规范化的一年期展期贷款)应适用不同的信贷组合管理方法。

市场的实际情况将也对信贷组合管理方法的选择产生重大影响:风险转移工具的可用性和/或使用这些工具面临的法律限制可能对“后端”信贷组合管理产生制约。当然,是否存在贷款产品的市场需求以及这些产品的公平市价也是实施贷款交易和资产证券化的前提。

在此基础上,信贷组合管理工作还需要打破银行既有的常规工作模式,因为信贷组合管理的成功实施不仅需要设计相应的内部组织架构,还需要组合管理部门与其他职能部门(风险、业务、战略规划、资产负债管理部门等)紧密沟通合作。一个孤立运作、缺乏与业务线的紧密联系且不直接参与信贷决策的信贷组合管理部门不过是个成本高昂的信息报告部门,无法起到它该起的作用。

相反,如果信贷组合管理部门能够直接参与大额信贷决策(即使只是提供建议),对最低授信标准和限额标准的设定起到关键作用,并且在整个组织之中积极推动信贷组合管理工作,那么它将对银行的发展发挥重大作用。

第6篇:危机管理的基本要素范文

关键词:内部控制;财务风险;内在关系

一、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概念的界定

1.内部控制的概述

企业的内部控制,简单来说就是指企业内部的管理控制。它的基本要素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措施、信息与沟通及监督与检查。企业进行内部控制的主要目的是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条件下,实现企业事先制定的经营成效,保证资产的安全性与完整性等目标。企业的内部控制能有效地降低并防范企业的经营风险,但针对不同的要素,对企业目标的实现也有着不同的关系与作用。

2.财务风险的概述

财务风险是指由于企业管理不规范、资金不足等原因而导致企业所面临的风 险,其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企业的偿债能力、利率变动的风险、再次融资的风险。由于市场经济的浮动以及国家相关政策的改动等因素,贷款利率会引发利率变动的风险,进而导致企业偿债能力的降低,出现资不抵债的现象,也影响了企业的再次融资的风险。

针对以上有关内部控制和财务风险的概念的界定,我们可以看出在一定程度上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有一定的联系,下面将通过对各个要素的分析来对两者之间的联系进行假设性的分析。

二、内部控制各要素对财务风险的影响及研究假设

1.控制环境对财务风险的影响

作为内部控制的第一大要素,控制环境对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完善起到了基础性的作用,主要包括:组织架构、发展战略、权责分配、企业文化、人力资源管理及社会责任等方面。通过企业自身经营战略、生产经营的特点,科学合理的进行组织结构的设置和权责的分配,加上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及员工的团队行为意识,就能够建立起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相反,不适合的内部环境会加剧公司的风险,某些公司的倒闭,追究其深层次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企业文化的扭曲。在片面强调高收益的同时相关的约束和制衡措施不到位,导致企业文化逐渐改变,过多的掺杂了投机取巧、唯利是图的成分,最终导致了公司的倒闭。

因此,提出假设一:控制环境与财务风险是负相关关系。

2.风险评估对财务风险的影响

风险评估是指对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可能面临的风险进行定性、定量的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弥补的过程。风险评估是企业进行风险管理的关键点所在,其主要的程序为以下三点:

(1)企业的管理者要进行目标的设定,可以包括:企业要获取多少利润、风险控制在什么等级等方面。

(2)进行风险识别,对企业所处所处的环境及目标市场进行定位分析,找出风险的成因并进行定量判断。

(3)对所面临的风险制定相应的处理机制和止损机制,科学有效的对风险进行防范。

按照上述步骤,可以尽可能的回避潜在风险,降低或转移已存在的风险,使企业的整体风险控制在企业能够接受的范围内,防止企业因某次风险而倒闭。

因此,提出假设二:风险评估与财务风险是负相关关系。

3.控制活动对财务风险的影响

控制活动是指管理层为了达到预定的目标,进而制定和执行的各种战略和规则,主要包括“职责分工控制、授权审批控制、预算控制、内部报告控制”等。通过科学高效的职责分工、严谨合理的审批制度以及健全的预算等一系列控制活动有效实施,可以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

因此,提出假设三:控制活动与财务风险是负相关关系。

4.信息与沟通对财务风险的影响

作为独立的经济实体,企业的信息与沟通的内容不仅是与企业生产、管理相关的各种资料、报告、文件在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传递,也包括传递给监督机构、供应商或者投资者等外部机构或个人。在日常的经营活动中,信息的传递与沟通是无时无刻的,因此如何减少沟通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保证会计信息的准确性与真实性,也是企业关注的重要文体。现如今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会计信息为基础的会计信息系统以及以通信技术为基础的沟通系统在企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提高公司的经营业绩、工作效率、抵御风险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因此,提出假设四:信息与沟通与财务风险是负相关关系。

5.内部监督对财务风险的影响

内部监督包括企业内部的监督和外部社会的监督,主要目的是查看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否规范、财务报告是否准确真实、信息披露是否及时等。企业内部的监督必须做到独立、客观地监督和评价,企业外部监督则由专业机构和相关职能部门一起执行,在一定程度上外部监督对企业而言更有约束与效力。总之,通过健全完善的内部监督可以发现错误和舞弊行为、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与准确性,从而减少财务风险。

因此,提出假设五:内部监督与财务风险是负相关关系。

三、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管理的关系

1.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管理具有相同的目标,内部控制强化财务风险管理

企业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同时企业管理和内部控制活动的成效主要体现在财务成果上,因此两者具有相同的财务目标。内部控制是决定企业经营失败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落实并执行相关规定,能够有效的规避财务风险。

2.财务风险是内部控制制度制定的依据,内部控制体系是防范财务风险的保障

一方面,内部控制是企业内部财务控制制度制定的基础,风险越大,越需要加强内部控制。另一方面,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可以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与准确性,与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要求相吻合。因此,内部控制是防范企业财务风险的保障。

3.内部控制的薄弱是导致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根本原因

(1)公司治理机制的不完善是产生财务风险的前提原因,由于大部分企业权责不清,没有起到很好的制衡作用同时董事会没有尽最大可能发挥其职能,进而成为了财务风险发生的前提原因。

(2)财务人员素质不高是产生财务风险的直接原因,当前企业对财会人员的素质问题没有足够的认识,从而影响了内控制度的建立和有效执行,成为财务风险发生的直接原因。

(3)内部控制的效力不足是财务风险的主要表现,部分企业虽然拥有健全、规范的内部控制体制,但在执行时易受各方面因素影响。不仅如此,在执行的过程中,内部控制的作用也大打折扣,加之内控制度落实不到位,财务风险就容易发生。

(4)内部审计监督机制的不健全促进了财务风险的发生,由于内部审计的特殊性,大部分企业的内审部门多流于形式,缺乏准确、及时的审核与评估,从而激化了财务风险的发生。

4.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管理各有侧重

一方面,内部控制主要关注的是企业的制度层面,而财务风险管理则侧重企业日常的交易经营层面。财务风险管理所包含的活动并不都是内部控制需要做的,内部控制一般也仅限于财务及相关部门,而并非渗透到企业的整个经营和管理的过程。另一方面,控制只是管理的众多职能中的一项,而财务风险管理则是贯穿于整个管理过程,在各个方面都有具体的体现。

四、总结

内部控制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部分,科学、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是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根本保障,同时财务风险管理也是制定内部控制制度的根本依据。现代企业只有不断加强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确保相关制度的执行效力以及全面提升风险防范意识,才能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和竞争具有优势的目标,进而促进企业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局面。

参考文献:

[1]王萍萍,卞广勇.施工企业内部管理风险控制工作的探究[J].中国外资,2013:184.

[2]雷蔚.公司治理机制与财务风险控制研究-基于我国上市公司[J].现代商贸工业,2013(21):128-129.

[3]金烨,朱和平.中小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对财务风险影响实证分析[J].财会通讯,2012,(6).

第7篇:危机管理的基本要素范文

【关键词】工程管理理论;现场施工管理;措施

一、工程项目管理工作

工程项目管理工作,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工程项目中所包含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逐渐变得较为繁琐。在工程项目的管理过程中,不确定的作用驱使在管理方面拥有了较大的挑战。那么,我们应该将不确定性的因素进行适当的降低和消减,要让其在最大程度上让确定性合理的转化,例如:文化冲突、人力资源、组织行为、沟通、风险等方面的管理。同时,在有所确定的事物面前需要将优化措施强化,要让其可以更加的有效和经济,例如:成本综合计划、资源优化、进度、成本计划以及网络技术等。

二、建筑工程管理理论中具体的危机管理内容

工程施工主要的危机管理过程会涉及到四个部门,分别为:风险监控、风险应对、风险分析、风险辨识。在安全风险分析方式上主要包含:进度计划评审技术、层次分析法、综合评分法、决策树分析法、事件树分析法、故障树分析法、风险矩阵法等。风险的应对主要是利用合理、科学的方案开展应对,也就是一定要对管理者要求其综合素质的提升。若管理者将自身的综合素质提升,就能够将建筑工程的施工风险中主要环节有所改善。

三、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理论中的主要意义

在现代工程建设中,建筑工程施工的危机以及风险管理是较为主要的阶段,将建筑施工管理当中的建设安全性有所保障,对安全管理系统总的标准化以及规范化合理促进,并且将建筑施工管理中的风险管理有效性提升,就能够对事故风险相应避免,在建筑工程的施工成本方面也能够有效降低,还可以防止事故的损失,对建设的工期也能够缩短,给予建筑施工的建设管理安全性的保障。在工程项目的建设中,需要逐渐加强的危机管理思想,则是建筑施工中所涉及到的危机管理意识的树立。

还需要对安全管理对策不断加强,对风险管理意识不断强化,对建筑项目运行当中的成功经验以及不足妥善找出,就能够在第一时间开展详细的调整。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优质的调控建筑项目的安全控制和监管,并且也可以有效的对部门经营管理相应改善。建筑工程开展的安全管理,多角度的保障了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施工过程以及目标,让安全建设妥善的作用在建筑工程施工中。还可以给予建筑施工管理重要的健康运转基础,建设工程中的主要目标,就是和谐、绿色、高效、安全的发展理念。

四、工程管理理论与现场施工管理的关系

(一)管理理论中的安全责任制建设要强化,工程的现场施工管理要推进

市场化发展的实施需要贯彻落实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并且还需要加强规章制度以及管理体系的完善度,要在市场经济规律上,运行建筑工程的运行体制,对安全责任的考核体系需要建立完善,具体需要划分为两个层次,进行职工和管理人员的安全责任教育。(1)现场的安全责任教育需要作用在广大的职工当中。(2)安全责任教育需要作用在各级的管理人员中。

利用这两个方面的安全责任教育,就能够让安全生产责任制的主要内容深入人心,具体会做到责任分明。在管理人员的具体安全责任考核方面,需要建立健全的安全责任风险考核奖惩机制。有必要对建筑中安全管理中的专项基金有所拟定,主要用在安全责任的奖惩落实方面,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完善安全管理体制。

(二)管理理论中需要注重员工素质,对建筑工程的施工危机管理意识要合理树立

建筑工程的施工部门,一定要在施工现场将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原则放在首位。也就是需要尊重健康和生命,要坚持本质安全的观念。“以人为本”就是在进行安全管理方面,将人这一因素严格关注,是建筑工程企业最为基本的观点以及安全管理理念,一定要培养、教育企业职工对防患于未然、防范风险、自我约束管理以及自我保护等意识。

那么,在一定程度上需要将企业员工的安全管理活动意识提升,逐渐的加大安全管理知识。因为,所有的工作人员不但是安全管理过程中的主体,还是安全管理过程中的客体,每一工作人员都会囊括在安全管理中,开展安全管理方面缺失人的存在,就不能够成完善的安全管理。

在进行安全管理的基本活动当中,人这一基本要素以及管理系统中的不同环节,都需要人进行实施、推动、运作、管理。人能够将安全管理中的任何活动有效推动,而在风险管理中所涉及到的主要目标就是要将人的主动性、创造性、积极性发挥出来,对人的主动管理安全思维、自我保护能力、自我管理、创造能力以及工作能力得到激发,那么,只要注重员工的素质,就能够有效的保障建筑工程运行机制、管理机构中的有效性以及稳定性。

(三)工程管理理论与现场施工管理的融合

(1)工程管理方面主要涉及到的就是建筑工程员工,那么对于建筑工程员工的道德素质需要完善其教育手段,将员工的整体安全意识提升,要在道德意识上以及思想认识上,将管理方式强化,把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安全管理方面,放在一个诚信服务、高效、安全、开放的优质建筑体系中。

(2)按照现今建筑工程在管理中的普遍情况,需要具备针对性的管理,对管理方式的多样性需要加强,对安全管理力度需要强化。想要完善建筑工程中的安全管理方式,需要融合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管理,对管理的思想需要合理转变,对于建筑工程中施工安全方面的认知度要提升,继而对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为首将改革深化,对建筑工程中风险管理的层次建设合理加强,对安全管理的控制机制需要建立健全,将管理力度加大。

(四)更新对建筑工程中的现场安全管理模式,升级工程设备技术

对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手段需要加强,另外还需要对建筑工程当中的安全体制积极推动,对安全管理机制中的改革和创新进程也需要积极推进。那么,在一定程度上还需要对区域建筑工程中所涉及到的安全体制改革有所推动,将区域性的主体地位有效树立。

并且,有必要将传统的思维方式有所更改,要将预防措施放在首位,要对事故隐患中的消除和排查严格关注。量化、细化建筑工程的安全标准项目,将施工现场中的作业可操作性提升,合理拟定并实行相关的安全管理规定,同时对其细致的执行,在一定程度上会将安全生产的任务完成度有所保障。继而将建筑工程中的安全施工长效机制充分实现,也会将建筑工程中的运行效率提升,对改革目标也会有所完善。

五、总结:

根据以上的论述,对建筑工程管理理论的探索,就是积累经验教训的过程。从建筑工程所实行的施工管理进行探究,对项目建设稳定性和科学性的提升,能够将工作人员以及决策者道德责任感的方式强化,需要在管理的实践当中将经验教训有所总结,让实际和理论相互融合,对管理中所实行的全程控制改进和弥补,继而将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益合理增强,要力求将建筑工程的建设机制有效创建。

参考文献:

[1]董金铭.浅谈工程管理理论与现场施工管理的关系[J].科技与企业,2012(04).

[2]郝书杰,马喜今.工程管理理论与现场施工管理的关系[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02).

第8篇:危机管理的基本要素范文

关键词:信用管理 研究 时间维度 空间维度

一、前言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自1978年起,我国逐渐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以来,信用管理研究从开始受人关注到21世纪初,渐成社会热点,历经二十余年时间,信用管理研究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按时间维度划分,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经济改革的初期,计划经济经济仍占主导的年代,对信用管理已有初步的研究。以当时国家面临的通货膨胀为对象,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原因(王尊祜,1981),提出在国民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进程中,中国人民银行将作为我国的中央银行对各专业银行实行金融管理,需要进一步认识信用和我国的信用制度问题(余友秦,1982)。认识到商业信用问题牵涉到整个信用制度,相关问题还有待解决(韩家迪,1983)。是为数不多的研究信用管理的早期文献。第二阶段是1984年后,经济改革进入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时期,开始关注一些具体信用管理问题。对国有资产中的折旧基金如何在宏观上对折旧基金的使用进行控制、管理以及提高其使用效益等一系列问题,从信用管理方式的角度作一个初步探讨(杨国中,1986),认为信用既是发达的商品经济中债权债务关系的综合表现,又是调节债权债务关系、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经济行为(赵海宽、景学成、彭纯,1987)。研究分析了商业信用的内涵与形式(张肖、邵秋明、李树林,1987)。第三阶段是1992以后,建设市场经济成为经济发展与改革的目标,我国市场经济发展逐步成熟,信用管理研究的深度与广度都有较在的拓展,信用管理研究文献日渐丰富,取得了丰硕成果。笔者通过遴选,对这一时期内信用管理研究内容相对集中、比较有代表性期刊进行整理与分析,并按空间维度分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进行分类与综述。此处信用的内涵是指经济主体(包括法人与自然人)之间有条件让渡货币资金或商品的一种经济关系。信用管理则对信用相关的经济活动及所涉及的经济关系的管理。宏观层面上的信用管理研究是指作为一种管理活动,对信用管理的基础理论及管理活动的一般规律及其体现的内在的、本质的经济关系所作的研究。它包括信用管理的本质与内涵、信用管理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及定位、信用管理的一般规律等;中观层面的信用管理研究是指信用管理基础理论与规律的运用。包括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信用制度安排、行业信用管理等;微观层面上的信用管理研究是指市场经济主体的信用管理活动及特征的相关研究。包括国家信用、政府信用、民间信用、企业与商业信用、金融信用、消费者信用等研究内容。

二、以宏观研究为主的信用管理文献

(一)信用管理概念相关的基本内涵、原则与问题 在信用管理的定义、原则与基本问题方面,王淑芹(2004)指出在日常话语和理论研究中,存在着信用意蕴含混、意指不明的问题,常把一般形态的信用与具体形态的信用混同以及忽视信用存在类型的划分。需要明确信用概念内涵的宽泛性和外延的不确定性,为信用研究的科学性和信用文化建设的实效性夯实理论基础。认为诚信问题是信用管理基本问题(朱富强、何所忆,2004)。对经济社会各领域出现的信用缺失现象进行了社会学分析,从体制转型中的信用机制缺陷和政府缺陷角度进行诠释(苏存,2005)。研究表明市场经济从本质上讲是信用经济。信用是最基本的社会经济关系,是整个社会经济得以维系和发展的基础(黄志凌,2003)。关于信用管理与法律、产权的关系,张维迎(2002)认为信用和法律一样,是维持市场有序运行的两个基本机制。并验证了在一个没有政府干预、近乎自由放任的“虚拟”市场上信誉机制的积极作用。(周黎安等,2006)

(二)从行为学的角度分析研究 林金忠(2007)提出信用制度的微观基础是经济活动主体的信用行为,由信用行为而产生的信用关系可归结为三种基本形式:单方面的信用关系、双方相互信用关系和中介的信用关系。具体到会计信用行为,研究认为会计信用作为信用管理行为活动中研究行为角色与对象,是信用经济中经济活动链条的基石(郭兰英、叶、仇国英,2010)。会计失信行为严重的制约了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成为政府和会计学界亟待解决的问题(岳上植,2005)。具体到统计信用行为,证明了引入统计信用可以在有限的成本下防范数据失真,提出了完善统计信用惩戒制度是统计信用发挥作用的制度基础(刘海清、熊祖辕,2009)。

(三)从博弈论的角度分析研究 张维迎、柯荣住(2002)指出“信任”被普遍认为是除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之外决定一个国家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主要社会资本。一个地区能否被人们所信任跟人们之间的交易被重复的可能性、交易的发达程度、教育水平等因素有关。建立了贷前的信号博弈模型和贷后的战略博弈模型,以降低银行信贷风险(李蓉、伍瑞凡。2005)。

(四)从伦理学角度分析研究信用管理 王军(2002)认为关于诚信的话题受到了来自政府、企业、媒体、专家学者以及普通老百姓的广泛关注。在大家对诚信问题的讨论中,经济领域的“诚信危机”尤为世人瞩目。应该认真探讨的是诚信的话题应然与使然问题。

三、以中观研究为主的信用管理文献

(一)社会信用体系 唐家孝、申玉兰(2002)分析了当前我国经济社会中信用缺失的主要原因,并从宏观管理的角度,提出了建设信用工程的建议。提出良好的社会信用体系是加强税收管理的重要外部环境(秦泮义,2003)。

(二)三农问题与信用管理研究 农村民间集体信用组织是改革开放新事物,其性质法律尚无明确的规范(郑孟状,1993)。受农业产业特点和经营模式的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存在资金融通难等现实问题。从村镇信贷主体的信用特征出发,探索了适用于农户的信用评级技术,并提出客观准确评定农户信用等级,解决农村金融机构在农村信贷资金投放意愿不强的问题,以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融资需求,促进农村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吴晶妹、张颖、唐勤伟,2010)。

(三)信用管理制度研究 陈洪隽(2001)认为市场经济是法制、竞争和信用的有机结合体,应把培育信用观念、完善信用制度、健全社会化信用体系、引导企业加强信用管理作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环节和实质性措施。提出了建设中国金融信用管理制度的路径,并将其分为启动期、完善期和成熟期三个阶段(黎志成、曹凝蓉,2005)。论证了信用管理制度是促进经济与生产力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对经济发展起着十分积极的推动作用(魏明、王琼、褚俊虹,2006)。

(四)征信信息化与征信体系建设 石晓军、陈殿左(2003)认为政府主导的信用信息体系存在着公共物品-信息质量、商业激励一政府职能两对矛盾,提出以企业为主体的信用信息体系建设,运用市场化手段理顺关系,建立信用联盟鼓励创新多样化。

四、以微观研究为主的信用管理研究

(一)企业与商业信用管理研究 提出重视信用管理在现代企业发展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及客户描述性信息的调查研究(谢

旭,2000),探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运作模式(谭中明、梅强,2001)分析并阐述了其信用问题产生的深层原因(李宝庆,2002)。研究指出民营企业的融资困境从根本上讲是一种信用困境(林军,2003)。以资信、产品质量、服务为主体的企业信用体系,越来越成为现代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刘光明,2003),认为开业年限、行业、业主管理经验等因素与企业是否成功无显著相关关系(杨松令,2003)。揭示了企业集群信用优势的一般规律(任志安、李梅,2004),以及企业信用管理中的路径依赖现象(赵学军、吴俊丽,2006)。分析了信用拖欠策略对经济与企业影响(金碚,2006),得出了外国直接投资企业比国内企业有较高的商业信用“合同执行技术”(渡边真理子、柳川范之,2009)。借鉴管理控制理念,构筑了信用经济下企业应收账款的全程管理模式(池国华,2009)。发现信用环境与现代服务业的总指标存在较强的相关性,二者相互促进,且在局部指标中也具有诸多相互促进关系(田侃、马晓洁、段娜娣,2010)。

(二)金融信用管理研究 金融信用管理研究可以2008年始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为分界点。在金融危机以前研究中,部分学者对中国上海在20世纪30年代民国时期银行业舞弊案件的发生的研究,发现当时银行业舞弊的主要原因是传统银行业信用保证制度生硬乏变(孙建国,2007)。至于如何化解与转移金融信用机构信用管理风险,分析了银行内部信用风险评级的作用、基本要素及其应用和发展(汪芹,2002)。这些研究内容不仅是金融信用管理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也为分析全球金融危机提供了方法与视角。在金融危机以后的研究中,具有代表性的观点认为现代金融危机实质上是一场信用危机,它在本质上是经济目的要求之“利润”和伦理关系要求之“责任”之间的冲突,是信用关系中客观存在的”伦理责任”缺失殆尽的后果(郭建新,2010)。

(三)国家、政府与民间信用 国家信用的重要性已被社会广为承认与接受,从信用体系的角度上看,国家信用有其特殊的信用管理体系。有学者探索基于功能视角的国家征信体系模式分类及其与相关宏观因素之间的匹配规律。扩展了“功能―结构”理论,形成“宏观匹配-功能-结构”的分析框架,对研究其他金融制度也有参考价值。清晰地描述了征信体系的功能模式与宏观因素之间的匹配规律,对征信体系的建设具有指导价值(石晓军,2008)。通常认为,政府信用并不能完全代表国家信用。政府信用与民间信用构成国家信用。一是政府信用研究方面。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作为市场经济主体之一的政府,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政府管理存在信用化问题(刘浪夷、王华军,1994)。政府信用的缺失是存在的,应采取建立健全法律法规、规范政府与社会行为各项措施提高政府信用(孙巧丽,2005)。政府失信的主要表现之一是财政资金的滥用。为解决这个问题,分析了我国财政信用状况,指出目前我国地方财政信用资金来源超范围、资金使用范围过宽、多头管理等不规范方面及其形成的客观必然性(李萍,1995)。二是民间信用方面。由于我国的民间信用往往与“地下钱庄”相关联,而根据1998年6月国务院颁布施行的《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活动取缔办法》规定,地下钱庄属非法金融机构,虽然非法集资等案件时有所闻,但由于相关研究资料获取困难,造成研究成果的匮乏。部分学者以温州民间信用为例,分析了民间信用的现状和特点及形式和种类(高枫等,1993)。

(四)消费者信用 自1990年代末,随着住房按揭信用的悄然兴起,学者们开始关注消费者个人信用研究。分析了西方发达国家开展信用消费的基本经验,认为我国信用消费的市场环境已基本具备(郭冬乐等,2000)。消费者个人信用管理应着重从立法与制度建设着手。分析了信用权的个人信用形式和企业信用形式,建议借鉴国外有关信用体制建设与维护的先进经验,从法律层面与具体的技术制度层面来建立我国个人信用法律体制(李新天、朱琼娟,2003)。为规避消费者信用管理中的风险,分析与比较了消费者信用评分、判别分析、回归分析、数学规划、神经网络等个人信用评分模型与方法,并就各种方法的性能进行分析比较(石庆焱、靳云汇,2003)。

第9篇:危机管理的基本要素范文

关键词:市场营销教学模式

我国高校普遍开设了《市场营销学》课程,从学生和用人单位的反应看,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例如教师本身缺乏实际营销管理经验,对如何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力不从心;教学方法组织不当,无法实现教学目标等等。根本的原因在于市场营销教育本身在我国的发展历史不长,还没有形成为各院校公认的教学规范和教学模式。对《市场营销学》的教学模式进行探索有助于解决上述问题。

一、教学模式的涵义及其基本要素

教学模式是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综合体。课堂教学在一定的时空中进行,教学过程的诸要素在时空上的组合方式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影响着教学效率和质量,关系到教学目标是否实现,教学任务是否完成。教学成功的关键在于教师对构成教学系统的组成要素的合理组合。这种组合方式是教学模式的核心问题,因此一种教学模式,必有一套成型的教学操作程序、规则和方法,可以在教学实践中具体运用。因此,教学模式是指依据一定的教学思想,对影响特定教学目标达成的若干变量(要素)的组合方式。不同的教学理论、教学目标、教学策略及对师生活动不同安排,就构成不同的教学模式。

一个完整的教学模式,其基本结构应包含以下六个基本要素:教学理论或教学思想。教学功能目标。教学结构及活动程序。师生交往系统。反馈方式。支持条件。以上六大要素各有不同的地位,起着不同的作用,它们之间既有区别,又彼此联系,相互蕴含,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缺一不可,构成一个完整的教学模式。

二、《市场营销学》教学模式的设计

1.教学指导思想。进行教学模式改革,首先要有一个正确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为:在现代教育思想和学习理论指导下,应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和多种媒体,对课程的教育系统及要素进行优化设计,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方面的主体作用,指导学生实行交互式学习,使学生达到培养目标和质量规格的要求。

2.教学功能目标。总目标是:使学生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市场营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认识在经济发展进程中,企业和其他组织加强市场营销管理的重要性,了解分析营销环境,研究市场购买行为,制定营销组合决策,组织和控制市场营销活动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培养和提高正确分析和解决市场营销管理问题的能力。除了总目标之外,沿着市场营销的学科主线,每一章都有更具体的教学目标。

3.教学结构及活动程序。传统的市场营销教学结构有一些突出的问题。一是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方法没有突破,教师教得吃力,学生学得被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二是老师讲课的方法仍然沿用“原理+例子”的模式,有些教师在教学中也力争引进国外案例教学的方法,但在传统的重原理轻实践的教学方法影响下,一个“案例”实际上只起到一个“例子”的作用;三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遍缺乏“动手”的机会,实习时间不多,即使有,其目的也不过是验证老师讲授的“原理”,调动不了学习兴趣;四是最新的营销理念、策略和方法难以引入课堂。现行的教学管理制度,强调的是按既定的大纲讲课,按既定的大纲要求命题考试;五任课教师没有多少实践经验,而有经验的企业营销专家却因为各种原因难以聘任。

用这样的教学结构和活动程序很难培养出头脑灵活、富有创新意识的营销人才,必须进行改革。市场营销理论与方法大都来自于企业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概括,因此,市场营销课教学的改革,必须从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特点出发;同时,市场营销学是一门创新性极强的科学。不断创新、不断更新营销理念、不断更新营销策略与方法是企业市场营销活动保持旺盛生命力的保证。

基于上述考虑,设计市场营销课的教学结构和活动程序如下。

(1)课堂教学。①多媒体教学与网络教学并用,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和互动效果。教师根据教学需要,事先制作好PPT课件,通过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的课件来进行理论课的授课,提高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兴趣。将课程相关内容放置于校园网,供学生学习参考。本课程要大量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利用校园网络,不断完善本课程的内容和形式,给学生学习提供方便;指导学生在网络上搜索有关信息,以开阔视野,丰富学习内容;利用校园网对学生进行答疑和辅导。②进行案例教学。近年来,市场营销学课的教学过程中普遍采用了案例教学法。同学们十分欢迎这种授课方法,也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案例教学存在相当多的问题,主要有:案例选取不规范,教师选择案例比较随意,且案例陈旧,大多是经验介绍型;教师往往注重理论研究,对市场营销的实践不甚了解,这就导致理论和实践的脱节;案例教学的方法简单陈旧,教师对案例教学的组织驾驭不够,有些老师将案例教学等同于举例说明,忽视调动同学积极参与到案例教学中来,这使得案例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同学不感兴趣。

案例教学的改革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首先统一选择基础案例。但并不限制教师按照自己的教学内容增加相应案例,这既保证了案例选择的统一性和协调性,又不至于影响和限制教师的自由发挥。案例选取的主要原则有以下几点:选取经济生活中的热点话题和现象。选取经济生活中的热点话题和事件无疑会大大提高学习兴趣,刺激求知欲望。例如在讲授市场危机时,选择“阜阳劣质奶粉”和“肯德基苏丹红”等当时被各种媒体广泛报道和引发争论的案例,同学们积极主动地或上网或在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在课堂上踊跃发言,不仅对市场危机及其处理有了深刻的认识,而且对竞争激烈的液态奶行业和快餐行业也有一定了解;选取与大学生生活相关的或同学感兴趣的。笔者所在院校为邮电类大学,同学毕业后的去向大多是邮电通信企业,在讲授市场营销环境时选择了通信行业作为分析的重点,在为同学说明环境分析模式的同时,提高了学习兴趣,并为同学今后的择业提供了有用的信息;选取一些只提供背景材料的案例。大多案例教材是在叙述说明,这不利于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在选取外国企业的案例时要注意中外企业面临的经济环境的差异。在教学中使用经典案例对于教学帮助较大。但是要注意国外的案例不一定适用于我国的国情;适度选取一些反面案例。反面案例中隐含了一些带有一定普遍意义的问题,启发性较大。比如提出“三株口服液”和“郑州亚细亚”的实际案例,让同学分析失败的原因。其次是课中案例教学的组织。案例选取后的工作是精心设计案例的问题和要求,应该环环相扣,在讨论中突出重点和难点。案例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对习惯了“老师讲,学生听”的同学来说适应能力不强。教师对此应当有充分认识,通过典型示范引导等方式鼓励同学积极参与;教师在案例教学中起引导作用,不要直接暴露自己的观点,以免影响学生的思维。创造自由讨论的氛围,让学生成为案例讨论课的主角,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

(2)实践教学。①案例的课堂展示。教师设计两次案例的课堂分析。一次是教师给定背景材料回答问题,另一次,教师给出去年营销界发生的重大事件,同学自行收集资料并进行分析,重点是长处和不足。这样也可以让学生对营销界的现状有一定认识。让同学自行组成小组进行。要求每一个小组都为自己的小组选定一个实名,这个实名代表小组的精神。每个小组有一个组长,由组长分配任务,组织成员讨论和发言。案例讨论通常要收集各种不同的资料,是一个集思广益的过程。这既利于分工协作,又有利于培养团队精神;控制好进度和时间。应当在课前将案例和相关要求发给学生,要求同学在课前仔细阅读,查找相关资料,进行小组讨论并得出结论,以便课堂发言。为防止同学对案例的过分展开和对案例分析的敷衍了事,应当规定每个小组发言的时间,一方面引导同学在规定的时间内将小组讨论的精华展现出来,另一方面对那些敷衍了事的同学也有约束作用;重视同学发言完毕后的点评环节。教师应在每节案例讨论课中留出一定时间对案例和同学发言进行点评。同学的发言有其合理的一面,但也难免有分析不到或者分析不够正确的一面,如果不进行点评,而是就此了事,则对理论的掌握就有一定欠缺。通过点评环节,指出同学分析问题的差错面,并补充分析不够之处。这往往也是同学较为关心和期待的环节,否则他们就会感到无所适从,不知道自己分析讨论的结果到底是否正确,是否全面。②市场营销的模拟实习。这个环节由两部分组成。一是课外实际企业的模拟实习,可以安排在假期进行。学校组织或同学自行联系企业的营销部门进行实习,由教师布置或同学自行确定主题,教师进行指导;二是利用营销实践模拟平台的软件,利用计算机模拟实际,以此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③积极组织和鼓励同学参加二课堂活动,组织市场营销策划大赛和创业计划大赛。大赛以市场营销知识为基础,以企业营销策划方案设计为中心,以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为形式。竞赛的计划、组织和实施都由学生自主进行,教师的作用是动员、策划,指导学生收集、分析、整合资料以及营销策划方案的制作。同时为学生做针对比赛的讲座。由教师初评并给出入围作品的修改意见,学生修改后组织决赛答辩。组成由教师和企业营销专家组成的评委进行评议,最终产生冠军。学生可以在学到知识的同时,提高营销企划方案的设计能力,锻炼增强组织管理的能力。由于学习和兴趣相结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达到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的目的。教师指导学生也更有针对性,教学效果可望大大提高。

(3)成绩评定。案例分析成绩按小组记分,由两部分构成:一是案例分析报告成绩;二是课堂发言成绩,考察同学综合表达能力。在此基础上再计评个人得分。增加这一评分程序是考虑到按小组记分可能产生“搭便车”行为,此项成绩由组内同学自行打分,由组长组织组内同学根据各自贡献大小进行分配,例如某小组成绩为15分,该小组共有10名同学,则小组总分为15×10=150分,组内同学根据各自贡献的大小来分配这150分,比如A同学贡献较大得18分(最高不超过20分),B同学贡献较小只得10分,组内同学得分加总为150分。这样能从一定程度上避免“搭便车”现象的产生,同时也有利于同学团队精神的培养。

(4)师生交往系统。结合市场营销课的特点,师生交往的方式、方法、地位、角色、关系、相互作用等的不同配合考虑采用温和型(如“探究──发现”模式、合作模式)。即教师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相当,教学民主,教师通过启发引导学生自主进行意义建构,主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

(5)反馈方式。反馈方式指教师如何看待学生,如何对学生的外显行为作出反应。教师对于学生的一些不符合常规和习惯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思路不应当一味否定,这可能恰恰是学生创新思维的一种表现,应予以适当的引导和保护。

(6)支持条件。任何教学模式都必须在特定的条件下才能发挥效力。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模式的支持条件包括实训基地、多媒体(计算机及其网络等)教学设施、教学软件等。随着教学手段现代化,教学对于物质条件的依赖程度愈来愈大,应当认真研究并保障教学模式的实现条件,可以更好地掌握和运用教学模式,成功达到预期目的。

参考文献:

[1]金永生:市场营销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V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