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产业链发展的意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发展大连长兴岛石化产业聚集区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形成更加合理的石化产业结构
大连是全国炼能最大的城市之一,年炼油能力已经达到了3000万吨,但结构不合理,化工产业链短。炼油―化工一体化是我国石化工业发展的重要模式,是实现炼油产品“宜烯则烯,宜芳则芳”的重要手段。大连石油化工业主体是炼油,大连石化、西太平洋石化都缺少化尾,导致石油化工不平衡,中游产业不足,无法形成产业链集群效应。
(二)有利于与城市化进程相协调,提升产业发展空间
作为老工业基地,大连老牌石化企业较多,但布局较为分散,不仅与城市的扩建增容冲突加剧,且存在一定环境污染和安全隐患。一些老企业厂址已不能与城市发展和高品质的生活环境相适应,受资源、环境、安全方面的约束加剧,基本无发展空间,有待搬迁改造。
(三)有利于发挥聚集效应,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大连化工产业园区化发展水平较低,产业集中度明显不足,用地效率低,节能减排压力较大,难以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当前,大连石化和大连西太平洋石化两家企业总炼油能力达3000万吨,所需原油主要从海上进口,却未配套建设乙烯装置,仅这两家企业每年就有1000多万吨过剩成品油,呈现原油北上、成品油南下的极不合理流向,而且,大连也没有围绕炼油龙头形成有机联系的产业群。一些园区还存在因缺少大型龙头项目而难以延伸拓展产业链形成产业群,或因规划理念落后、管理粗放,又可能形成新的不合理布局和用地浪费等问题。
总之,充分利用大连长兴岛自身优越的天然深水岸线和航道、广阔滩涂、独立岛屿、充裕海洋环境容量、独特区位等资源条件,规划建设现代化、高水平的世界级石油化工园区,不仅对促进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建设发展、更对大连市乃至辽宁省石化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优化升级,都是十分必要的。
二、发展大连长兴岛石化产业聚集区的优势条件
(一)区位与土地资源优势
大连位于东北亚地区的中心地带,处于中、日、韩经济圈范围内,石化工业发达,市场活跃,海陆空交通便捷,是东北地区的主要出海口,可充分利用国际石油资源,发展石化工业,增强东北地区石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长兴岛临港工业区距大连市区130公里,距沈阳市292公里。长兴岛海域岛屿相间形成的港湾和陆域,使湾内的掩护区域和湾外的深水条件齐具,是建设各类码头的优良港址。长兴岛与西中岛均有建设30万吨级原油码头的条件,与大陆均有公路相通,交通便利。特别是西中岛,四面环海,海岸线长,且据有关单位初步勘察,通过对周边盐田、浅海滩涂进一步填海造地,可使西中岛陆域面积增加到95平方公里,土地储备更为丰富,建港及建设大型石化项目的条件更佳。
(二)基础设施优势
长兴岛地区的交通、通讯、水、电等方面的基础设施相应齐全,中心区域已实现“七通一平”。近年来辽宁省和大连市政府又进一步加强了区内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目前沈大高速公路南部到达长兴岛的皮长高速公路已经建成,哈大铁路引至长兴岛的货运铁路已经通车。长兴岛、西中岛、交流岛等岛屿内和岛屿间的公路交通网也已经贯通。
(三)地理环境优势
长兴岛临港工业区具有独特的地理环境优势,四面环海,其中西中岛为东北―西南走向的狭长海岛,西侧、南侧面向渤海,岛内居民较少,现有人口不足7000人,可实施全部搬迁,形成“无居民岛”,便于封闭管理。与规划的主城区距离13公里以上,且有山体作为天然屏障,可为居民生活工作创造安全环境。
(四)入驻项目优势
长兴岛石化产业重点发展化工新材料、特种化学品、精细化工等高端石化产品,培育从炼油、乙烯、芳烃、三大合成材料、基本有机原料到精细化工等系列产业集群,目前,中石油大连分公司炼化一体项目已经签约入驻,计划在2012年开工建设,这为长兴岛石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恒力集团年产220万吨PTA项目已经获得国家发展改革委同意,开展前期筹备工作;另外还与多家世界500强企业在MDI、TDI、聚氨酯、己内酰胺、甲基丙烯酸酯等项目上正在洽谈协商。
三、大连长兴岛石化产业聚集区的发展原则、思路及定位
(一)发展原则
1、科学发展原则:依据国家石化产业发展战略、国家产业政策和相关经济发展规划,按照辽宁省大连市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基地内项目要符合高起点、高收益、低物耗、低污染的要求,严格准入门槛;装置达到经济规模,工艺先进、产品档次高,环境友好、节约土地和岸线等资源。
2、市场导向原则:选择国内市场容量大,发展前景好,投资回报高的产品,充分利用港口优势,扩大原料来源。
3、时序开发原则:按科学时序进行开发建设,整合现有石化资源,加大炼化一体化发展力度。优先发展乙烯等化工产品,视条件成熟程度在规划的产业框架内发展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下游产品,并加快炼化一体化项目建设,逐步形成完整的上中下游一体化产业集群。
4、循环经济原则:每个发展阶段均要实现项目间无缝连接,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以节约资源、生产集约为目标,实现原料、中间体、多种副产品的互供共享;保证能耗和水耗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同期国际先进水平。
5、调整和发展并举原则:承接辽宁省、大连市现有石化产业转移,对辽宁省、大连市内现有的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炼化企业及与城市规划矛盾的危险化学品企业,要下决心进行调整、改造和搬迁。
(二)发展思路
1、依托辽宁省和大连市现有石化产业基础,结合大连现有炼油企业搬迁发展,以及其它大型炼化一体化项目,按照“一体化、园区化、集约化、国际化”的理念,比照世界先进水平,逐步将园区建设成上、中、下游一体化发展的世界级大型石化产业基地。
2、坚持走集约化的新型工业发展道路,大力发展绿色化工、清洁生产工艺和循环经济,充分利用石化产品的组合优势,发挥石化产业链的集群效应。重点发展乙烯、芳烃及其衍生品制造业,遵循统一规划、分期实施、滚动发展的原则,主要生产与相关产业配套的化工新材料、精细化学品及其高附加值产品,调整产品结构,实现产业升级。
3、园区内产业布局要有利于企业间生产装置相邻互联、上下游产品互供,公用工程和辅助设施一体化建设,提供专业化服务;节约土地,优化岸线资源利用。
4、园区建设的战略目标为:构建以炼化一体化、规模化、产业集聚式发展为特征的,具有国际化视野的世界级、高水平、环境友好型石化产业基地,带动特色深加工产业链发展,形成优势石化产业集群。
(三)发展目标
以原油加工为龙头,采用炼化一体化模式,按照油头化尾、自上而下发展原则规划石化产品链。配套建设大型轻烃裂解制乙烯联合装置,并辅以甲醇制烯烃技术,为下游提供化工基础原料。综合利用乙烯、丙烯、碳四、芳烃等基本有机化工原料,发展有机化工产业。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合成树脂、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及深加工,并大力发展相关的精细化工项目,支持汽车、航空、船舶、机械设备、建筑、纺织、电子信息等区域优势产业的发展,形成炼油规模近期达到4000万吨/年,远期形成6000万吨/年,乙烯规模形成400万吨/年以上,芳烃600万吨/年,总产值达到近万亿元。
四、发展大连长兴岛石化产业聚集区的建议
(一)成立专门机构负责石化园区发展
化工生产具有原材料配套性强,企业间相互依存度紧密,原材料的管道输送有利于安全等特点,因此建立高度一体化的大型化工生产体系是当前世界石化产业建设的重要模式。石化产业区域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用工程建设、能源供应、污水处理等是一个系统工程,有较高的要求,必须专业化经营和监管。同时石化产业的项目报批手续复杂、建设周期长、产业专业性强等诸多特点都要求地方政府成立专门机构负责协调推进石化产业的开发建设工作,可以考虑成立长兴岛石化产业园管委会全面负责园区的规划建设、项目促进及安全环保。
(二)加大对石化产业上游龙头项目的招商引资力度
招商引资是加快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建设的重要手段。石油炼制、烯烃和芳烃生产是石化工业的核心业务,其规模是石化工业的重要标志,通过拉长炼油和烯烃、芳烃类的产业链条,就可以形成庞大的下游产业集群,因此需要工业区管委会全力推动炼化一体项目及烯烃、芳烃的生产项目的招商引资工作并切实保证项目的落地生产。
(三)做好石化产业基础设施配套
做好化工品码头仓储设施建设、公路和铁路进入园区以及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借鉴国内外石化产业园区的运营服务模式,建议采用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建设热电、海水淡化、污水处理、固体废弃物处理、工业气体供应等为一体的基础设施综合体,实现低碳、环保、安全、节能、资源循环利用,低成本运行的经济运行目标。
(四)全面做好安全、环保监管
在园区开发建设上既要“重项目”,更要“重监管”,对石化产业的安全环保监管进一步从制度上和机制上加强建设,建议在石化产业园区内设立石化产业安监分局,增编专业人员;设立石化产业督查大队派驻石化园区和大型企业,全面加强对重要企业和园区的安全、环保监管。
(五)利用石化产业链扩张相关服务业
为了进一步增加石化产业附加值,增强产业拉动效应,增强石化产业与地方经济融合度,建议大力发展与石化产业密切相关的航运物流、金融保险、商品交易、信息汇集,要求石化投资企业不仅落户生产项目,还要落户包含贷款、保险业务等在内的服务项目;通过石化产业聚集扩展相关服务业,实现航运物流、金融贸易等服务企业的聚集,以完善的产业投资环境推动主导石化产业发展,使长兴岛不仅仅成为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同时也是具有独特功能的东亚国际航运中心组合港和东北亚区域金融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①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 http: //baike.省略/view/333763
5.htm
②长兴岛临港工业区发展规划
ln.省略/qmzx/wdyx/fzgh
(青岛建行营运管理部,山东青岛266069)
摘要: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产业链金融的出现为我国的经济水平提升带来了新的方向以及更多的思考。本文站在商业银行的角度,对商业银行视阈下我国的产业链金融发展模式进行了了解,分析了发展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探索了产业链金融发展模式中所需要注意的要点。
关键词 :商业银行;产业链金融;发展模式;银行金融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5(2015)04-0109-01
收稿日期:2015-01-20
作者简介:仇涛涛(1968-),男,汉族,山东莱西人,本科,经济师。研究方向:金融。
在当代全球经融危机的余波影响下,我国的产业链金融发展面临着更多的挑战。特别是从商业银行的视角来看,以商业银行为核心的产业链金融发展挑战与机遇并存,需要看清其中的本质,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才能够保证我国经济水平的稳步增长。在目前,对商业银行视阈下的产业链金融的相关研究已经成为了该领域学者的重点讨论话题。
一、商业银行视阈下的产业链金融概述与发展现状
从商业银行的角度来看,产业链金融也就是将商业银行作为核心,通过银行向各产业中的相关企业进行资金以及其他方面的支持,并最终让周围一定区域内的资金运行更加良好的一种金融操作过程。在当今世界经济环境中,商业银行与产业链金融之间的关系愈发密切,二者之间对区域内的经济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作用。特别是产业链金融所具有的信息整合、用户容纳、知识专业化、理念新型化、服务水准化等特点,均使其成为了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需要注意的重点。
但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视阈下的产业链金融发展却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对其作用的完全发挥产生了较大的阻碍。首先,最突出的问题便是很多商业银行的经营理念相对来说还比较落后。就客户层面而言,一些商业银行仍然仅仅将垄断企业或者一些超大型企业作为目标客户,对于中小企业的金融投资方向却并不是很明确,明显不够科学合理,管理理念方面需要得到进一步完善。其次,许多商业银行的金融技术相对来说较为落后。一方面表现在金融创新方面,在当今信息化科技的背景下,产业链金融需要更为精密、严谨,时效,但一些商业银行在这方面做得并不够。另一方面表现在人才储备方面,商业银行中的人才稀缺现象较为严重,急需要具有专业、全面等特点的多样性的人才注入,以便于让融资管理以及融资营销这种关联性极大的部门之间实现更好的“无缝连接”工作。最后,我国的商业银行对金融风险的管理力度依然不够,使得银行与企业以及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信任关系均不能得到良好的保障。另外,我国物流水平的相对低下,也为产业链金融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阻碍以及风险,这均需要在产业链金融工作开展中逐步完善。
二、商业银行视阈下的产业链金融发展模式分析
(一)建立经营模式理念
在当今经济环境中,需要商业银行具有全新的经营理念,实现对固有理念的改变与调整。最为重要的便是将产业链中的相关企业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与规划,清楚产业市场环境,努力建立起良好的产业品牌效应,让产业链金融下的产品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更高的地位。特别需要注意的便是产业链金融过程中产品的“异化”操作,也就是通过全新的理念,让相关产品与固有的产品产生更加显著的不同。
(二)提升金融管理水平
在提升商业银行金融管理水平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实现金融创新,通过更多创新性的途径,获得全面、系统、准确的金融信息。比如说现今我国商业银行融资中较为困难的中小企业融资现象,要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通过金融创新中的金融信息创新,建立起更加完善的信息系统,从而对这类中小企业实现更加顺利、良好的融资管理工作。除此之外,还需要注重商业银行中产业链金融工作的人才培养,明确各部门之间的职责,采取系统化的针对性培养措施,让产业链金融的发展具有更加坚实的人才储备基础。特别是在产业链金融工作的基础层面,需要注意产业链营销人才、产业发展人才以及金融管理人才等多类人才的储备与培养工作,做到人才培养的层次分明,并进一步提升商业银行的整体产业链金融工作水平。
(三)加强金融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一直是商业银行日常工作开展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重点问题,在产业链金融发展过程中表现得尤为突出。首先,需要通过完善的信息渠道,对产业链的市场环境以及整体的产业情况有较为全面、准确、及时的了解,能够最快地针对产业链变化采取相应措施。其次,需要建立起风险预警体系,对产业链金融工作中可能存在的不稳定因素,进行及时全面的评估,以便于能够及早采取针对性措施,避免或者降低风险。与此同时,为了进一步完善产业链金融工作结构,还需要加强商业银行与第三方物流企业之间的联系,让物流水平能够为产业链金融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三、结束语
在商业银行视阈下,产业链金融发展目前在我国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而针对于这些问题,可从经营理念、金融水平以及风险管理等多个方面进行深入的完善。随着当代科技技术的发展以及世界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我国的产业链金融发展也必将引来更多的挑战与机遇,对于商业银行来说,最重要的便是掌握经济发展脉络,让产业链金融实现长久、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计凯.基于商业银行视角下的产业链金融发展模式探析[J].现代商业,2014,(32):204-206.
[2]王庆妮.产业链金融优势探析——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新思路[J].现代经济信息,2010,(20):141,143.
[3]李燕桥.全产业链金融支持与商业银行汽车消费金融发展[J].经济研究参考,2014,(17):54-56.
一、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通过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切入全球价值链中承担加工组装环节,成为全球 最具竞争力的代工制造平台。但是,中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方式,本质上是发达国家通过 全球价值链(GVC ,Global Value Chain)控制和俘获中国低端产业的关系,并由此造成了 低端锁定和地区差距的扩大,主要机制可梳理为:第一,东部率先加入GVC形成的先发优势 和在位优势使其经济增长获得了不断自我集聚的力量。这种生产的集中就会产生地区之间收 入上的差距。第二,形成了以外资进行国际代工为主的生产模式。这种外资主导的国际代工 模式一方面利用了中国的要素禀赋优势,另一方面又将自身对内资企业的技术关联控制在安 全的范围。于是,GVC主导的产业转移的前后向联系效应大为减弱,也使中国东中西三大地 带协调联动的效应大大降低。第三,中国的加工贸易 “两头在外”的模式,使得东部沿海 地区的企业在被俘获的价值链中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工艺升级和产品升级,但是并没有完成更 高级的功能升级和部门间升级。
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产业转移与区域协调发展:全球价值链视角下的对策研 究(08CJY00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更令人担忧的是,随着东部地区要素成本的上升、人民币的升值和贸易摩擦的增加等因素, 集聚于东部沿海地区的加工产业开始向外转移。客观地说,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地 区间自然条件、要素禀赋和经济发展等方面存在着差异,产业升级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双重任 务往往是一个两难困境。既不能用各地区都不发展的方式,也不能用东中西部地区“齐头并 进”的方式,现实的选择只能是区域优先的政策,即东部沿海地区利用自身优势,率先加入 GVC,专业化于劳动密集型环节的产业集群,使该地区首先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 在发展态势呈现出“极化效应”的基础上,逐步获取极化后的“扩散效应”,带动中西部地 区的发展。这种政策选择在发展的早期阶段是必要的,也是必然的选择。中国改革开放30年 的实践,证明这种战略基本上是成功的,但是东部地区的扩散效应如何发挥以带动中 西部地区发展,东中西部如何在互动的过程中发挥大国优势超越国际代工,则是完成产业升 级和区域协调发展双重任务的关键所在。
二、全球价值链模式产业转移的演变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国际产业转移共掀起了三次浪潮。第一次是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 美国将纺织、钢铁等传统产业转移到日本和西德,自己则集中力量发展半导体、通讯和电子 计算机等技术密集型产业。由此导致了日本继英国、美国之后,成为第三个“世界工厂”。 第二次是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此次产业转移主要发生在东亚地区。日本先是将纺织等劳 动密集 型产业转移给东亚“四小龙”,接着又将资本密集型产业转移出去,最终催生了东亚奇迹。 第三次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日本和东亚“四小龙”等进行的产业转移。
20世纪末期出现的第三次国际产业转移浪潮最显著的特征是,全球化的主导者跨国公司, 为了获得全球竞争力,将附加值低的产品生产工序外包给他国,或到他国投资设厂进行生产 ,自己只保留产品的研发、设计和营销等附加值高的工序。作为这次产业转移主要目的地的 中国,立足于国内市场带来的规模经济、廉价而又丰裕的劳动力、产业集群带来的集聚效应 和政府主导的投资性财政,通过生产贸易投资一体化,迅速确立了自己“世界加工厂”的地 位。
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全球制造代工工厂,是国际产业转移在产品内分工的体现,更准确的 说,是国际生产环节的转移。二战后,国际产业从欧美转移到日本,又从日本转移到东亚四 小 龙。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又以加工贸易的方式转移到中国。最重要的是,在代工生 产模 式重要性益发显著的全球化时代,在不同国家和地区间转移的不再是某一产业或产品,而是 该产业或产品中的不同要素密集的环节和工序。而第三次国际产业转移浪潮的本质是不同国 家(或地区)依据自身的成本优势对价值链的不同环节进行承接和重整。
为了更好的分析国际产业转移新模式的影响,本文将基于产品间分工的产业转移模式称为传 统模式的产业转移,将基于产品内分工的产业转移模式称为全球价值链模式的产业转移。本 文在此将基于全球价值链理论对全球价值链模式的产业转移进行探究。
GVC模式的产业转移使得发展中国家有机会融入国际分工体系,分享经济全球化的利得。但 是,处于价值链两端的研发设计和营销品牌的附加值高,处于价值链中间的组装加工环节附 加值低。而发达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就来自于研发和营销等附加值高的环节,发展中国家承接 的只是价值链中低附加值的环节。这样,对发展中国家就存在一个向价值链高端攀升的问题 。此外,不管是第一次产业转移浪潮的主要承接地日本,还是第二次产业转移浪潮的主要承 接地“四小龙”,都没有广阔的内陆腹地和多样的市场环境,因此不存在特定区域率先发 展及由此带来的地区差距问题。虽然GVC模式的产业转移是造成中国低端锁定和区域失衡的 原因之一,但是GVC模式的产业转移及其内涵的作用机理,使其又成为中国完成产业升级和 缩小地区差距的出发点。
三、封闭经济条件下,GVC模式产业转移的驱动力量
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上是集聚还是转移,取决于推动地理集聚的向心力(centripetal)和 促进空间扩散的离心力(centrifugal)之间的动态演变和力量权衡。依据新经济地理学, [1]向心力主要包括前后向关联效应、密集型劳动市场和溢出 效应;离心力主要包括生产要素的非流动性和要素价格。
本文此处将利用商务成本理论对这两种力量进行抽象简化,以更好的对产业集聚与产业转移 的选择进行分析。商务成本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期间所支出的各种费用的总和,一般可分为 要素成本和交易成本两大类。要素成本主要是指劳动力、土地和资源等要素的价格水平;而 交易成本主要是与制度相关的成本,与市场化程度、产业配套环境、政府效率与税费、基础 设施和法制化水平等有着密切的联系。结合新地理经济学和商务成本理论可知,向心力主要 是通过降低企业经济活动的交易成本来促进产业集聚;但是,产业集聚的不断强化会造成当 地 要素成本的不断攀升,在达到某一临界值之后,就产生了推动产业转移的离心力。因此,要 素成本和交易成本之间的动态变化――商务成本结构的动态变化――就会转化为向心力和离 心力之间的博弈,进而引发产业在空间上的重新配置。
价值链模式的产业转移在不同的空间进行承接和配置,其不同环节的选址决策主要是由成本 来决定的。一般而言,在价值链中处于低端的加工组装环节,主要是利用廉价和丰裕的低端 要素获得竞争力,对要素成本的变化就比较敏感。在价值链中处于价值链高端的环节,由于 主要从事研发和营销等附加值高的环节与治理价值链,大部分是知识和技术密集型部门,这 种环节的转移,主要考虑的是全球战略,对要素成本不敏感而对交易成本比较敏感。
目前在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从事加工组装的企业,由于专注于劳动密集型的环节,产品附加值 低,利润空间有限,所以对要素成本的变动非常敏感。东部沿海地区要素成本的上升,会改 变商务成本的结构,一旦离心力大于向心力,这些产业就会向要素成本更低的区域转移。中 国东部沿海地区的GVC模式产业转移的目的地有两个:中西部地区和其他发展中国家。本文 首先考虑在封闭经济条件下的情况,即产业在中国不同区域之间转移的可能性。
一般来说,要素成本相对较低的地方,往往营商环境不佳,因此交易成本会比较高;而要素 成本相对较高的地方,往往生产者服务业、基础设施、法治水平和政府服务高度发达,因此 交易成本会比较低。对于要素成本,企业往往可以通过提高效率来降低单位产品的成本;而 交易成本对于企业来说基本上是外生变量,不在企业控制的范围之内。
中国作为发展中的大国,不同地区的商务成本水平和结构是不同的。从表1的数据分析, 中西部地区的职工平均货币工资和商品房平均售价的均值分别为14737元/年、17077元/年和 1963元/平方米、1923元/平方米,不仅低于东部地区的平均水平,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可 见,中西部地区在劳动力成本和土地价格上都有比较优势,形成了成本“洼地”。从电力供 求差额(发电量减去电力消费量)来看,东部地区是负值;而中西部地区都是正值,分别为 114-07亿千瓦小时和42-71亿千瓦小时。事实上,中西部地区是我国能源和金属矿等自然 资 源的主要储藏地,与东部地区相比具有资源优势。这些就形成了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要 素成本梯度,为吸引产业转移提供了可能性。
但是,从交易成本的角度来看,中西部地区的高速公路密度和长途光缆密度的均值分别为84 -34公里/万平方公里、37-77公里/万平方公里和0-126公里/平方公里、0-072公里/平方 公里 ,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更是远远低于东部地区的平均水平。可见,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 和通信能力还不够发达便利。东部地区政府的行政性收费和罚没收入比重为0-106,也低于 中西部地区,这表明两地政府在税费和效率等方面的差距。中国东部地区之所以能够成为世 界加工厂,不仅仅是依靠廉价的劳动力等要素成本的优势,更重要的是在产业配套、物流成 本和地方政府效率等方面形成的优势,才吸引了价值链模式的产业转移。因此,中西部在吸 引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必须通过不断地优化营商环境,降低原来高额的交易成本,才能将产 业转移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
一旦中西部地区能够承接转移过来的加工环节,东部地区商务成本的上升趋势将变慢,这样 就可以更好的发挥交易成本方面的比较优势,发展价值链中附加值高的环节和生产者服务业 ,从制造基地向总部基地转型。通过这个基地,可以对整个行业提供高端服务,增加核心 竞 争力,推动产业升级。而中西部地区吸引到自己急需的劳动密集型环节,可以解决大量的剩 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提高土地资源和基础设施等的利用效率,劳动者的生活消费也可以扩 大当地的内需,缩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
四、开放经济条件下,GVC模式产业转移 的决定因素
本文在第三部分探讨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将目的地限定在国内,即研究的是国内不同区域 之间的产业转移。但是,东部地区的代工企业是以外资为主,其选择产业转移目的地依据的 是成本。更重要的是,GVC模式的产业转移在空间上的布局更多的是GVC中的主导性企业基于 全球竞争战略的考虑。因此,我们必须考虑放宽假设,引入开放经济条件下的情形。这样, 东 部地区的代工企业转移就有两个可能的目的地:中西部地区和其他发展中国家。此外,随着 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一国商务成本的水平是逐渐上升的。那么,面临超越代工和区域均衡 发展的中国如何在自身商务成本不断攀升的条件下,避免产业外移到其他发展中国家呢?
事实上,中国成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代工制造平台,不仅是基于商务成本的优势,还在于通 过切入全球价值链后,获得的“在位优势”。具体来说,中国在弹性生产、工程能力、反应 速度、规模制造和后勤运筹等方面具备了相当程度的竞争力。这就给中国在开放条件下完成 产业升级和区域协调发展双重任务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本文在此将利用学习曲线理论分析中 国的“在位优势”对于完成双重任务的作用机理。
学习曲线的概念最早由Wright(1936)[2](122-128)提出,是指生产一单位产品所 需要的直接 劳动时间以某一不变速度随着累积的生产量递减。在随后的实践和研究中,学习曲线被拓展 为生产函数,即单位产品的生产时间(或成本)随着产量的不断增加而相应的减少。
产生学习曲线效应的原因有:第一、熟能生巧。通过重复性的工作增加劳动熟练程度,缩短 劳动时间,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第二、标准化。随着累计产量的不断增大,因为过程、零 件和原材料等方面变得更为标准化,产品和工艺改进会提高效率,导致成本下降。第三、专 业分工。产量的增加使更为专业化的分工成为可能,这就可以获得针对这些分工的更多经验 并且操作得更快,从而促使生产效率的提高。第四、关联效应。生产产品各个环节的企业都 遵从学习曲线,从而使整个上下游变得更为有效。而消费者随着消费量的增加对产品有了更 多的体验,他们提出的改进之处将渗透反馈到制造过程。第五、共享效应。任何从一个产品 (或价值链)上获得的效率提高方式也可以通过共享行动或资源,用于其它产品(或价值链 ),从而产生学习效应。第六、竞争优势。随着产量的增加,企业会在生产、管理和营销等 方面逐步积累出丰富的经验和知识,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例如价值链的治理模式、精益 生产方式等。
加入GVC的代工企业的产业升级一般遵循如下路径:工艺升级(提升工艺流程的效率)产 品升级(引入新产品或改进旧产品)功能升级(攀升到附加值高的环节)链条升级(转 向新的附加值更高的链条)。通过对产生学习效应原因的分析,我们发现:熟能生巧、标准 化和专业分工是支撑工艺升级和产品升级的源泉,而关联效应、共享效应和竞争优势则是推 动功能升级和链条升级的力量。中国成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代工制造平台,其间的成长过程 可以理解为代工企业如何满足订单要求、政府如何创造营商环境的学习曲线。
中国目前获得的在位优势是基于切入全球价值链,通过熟能生巧、标准化和专业分工等完成 的工艺升级和产品升级。这种在位优势就转化为成本优势,延缓了商务成本上升对中国国际 竞争力的影响。但是,中国目前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完成功能升级和部门升级。这种低端锁定 导致学习曲线效应出现了 “学习高原”的现象,即产量的继续增加并不能导致单位产品成 本的降低。此时,低端锁定导致学习效应不再存在,商务成本上升的趋势就无法继续缓减。 因此,克服“学习高原”的现象就是关键所在。
从产生学习效应原因与产业升级过程的对比分析可知,发挥学习曲线的关联效应、共享效应 和竞争优势恰恰就是功能升级和链条升级的内容。这样,克服“学习高原”现象就转化为如 何完成产业升级发挥学习曲线效应的命题。
本文认为,利用中国的在位优势和大国优势构建国内价值链(National Value Chain ,NVC ),是完成产业升级和区域协调发展双重任务的可行路径。国内价值链(NVC)是指由本土 企业主导和治理,立足国内市场和采用代工方式,学习和赶超GVC的全球生产网络。那么N VC推动功能升级与部门升级的机理在何处?
第一,从关联效应的角度分析。从供给方面看,目前加入GVC的本土代工企业定位于出口 导向,功能已经退化为单一的加工组装。与此同时,国内还有以本国市场为导向的本土企业 和出口商,这三类企业各有优势。通过构建和发展NVC,可以将本土代工企业在生产方 面的优势、以国内市场为导向的本土企业在研发和营销方面的优势、出口商在开拓国际 市场的优势结合起来,带动上下游产业的发展,在互相学习和协作整合中获得竞争力。从需 求方面来看,由于NVC立足于国内市场,这样就可以更好的服务于本国消费者。而本国消费 者的消费经验通过反馈机制进入到供给方,形成良性互动。
第二,从共享效应的角度分析。Luiza等[3](110-139)从质量改进、价格削 减、设计创新和新材料运用等十个方面研究了美国主导的GVC与欧洲主导的GVC对发展 中国 家代工企业的参数要求,发现美国主导的GVC属于价格驱动型,欧洲主导的GVC属于质量驱动 型。而发展中国家往往同时加入了这两条GVC,这样,不同驱动类型的GVC对代工企业不同的 参 数要求就会培养其特定的能力和技术。通过GVC与NVC的对接,不仅有助于本土企业将在不同 的GVC中习得的能力与经验在新的价值链中融汇贯通,而且可以将这些能力与经验通过处于 价值链高端的东部地区的企业,有效地延伸到中西部地区的企业,加速其成长的过程。
第三,竞争优势。市场代表着自主研发和品牌经营的权利,瞿宛文[4]的 研究认为 ,利用中国市场的规模和成长速度,是台湾企业通过自创品牌完成产业升级非常重要的途径 。立足于国内市场的NVC,可以从如下渠道为本土企业提供竞争力:首先,与国际市场相比 ,本土企业会在熟悉程度、沟通成本、运输成本和政府支持等方面具有比较优势。这就可能 使本土企业在一个风险相对较低和容量巨大的市场空间内掌握市场的方向,创造出国内市场 所需要的新产品,从而可以积累升级所需的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为参与国际竞争提供资金 支持。其次,中国不同地区的发展状况千差万别,从而导致国内市场不仅规模巨大,而且复 杂多样。这样的市场特性可以使本土企业利用同文同种的优势,通过市场份额的追赶和市场 层次的提升发挥规模优势和范围优势。最后,国内市场可以更好的与企业战略、政府政策、 制度安排和社会共识相结合,为产业升级提供一套长期广泛的承诺系统。
五、简短的结论
第三次国际产业转移浪潮,与以往两次产业转移浪潮有着本质的区别。这种GVC模式的产业 转移一方面可以使主导性企业依据不同国家各自的比较优势配置相应的环节,同时发挥规模 经济和比较优势的作用;另一方面将自身与代工企业的技术关联限制在安全的范围内,以阻 碍其功能升级和链条升级。中国作为这次产业转移的最大承接地,在成就 “世界加工厂” 的同时,也面临着低端锁定和区域发展失衡的挑战。
经过30年的高速增长,中国率先承接产业转移的东部地区由于要素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 和加工贸易政策调整等因素,集聚于此的代工产业开始向外转移。本文指出,中西部地区吸 引产业转移的关键是降低交易成本,优化营商环境。而在国际竞争中完成产业升级和缩小地 区差距的双重任务,就必须发挥中国作为全球最大代工平台所积累的在位优势,广阔内陆形 成的大国优势,构建以本土企业为主和立足国内市场的国内价值链。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 挥学习曲线效应,完成更高级的功能升级和链条升级,实现不同区域的均衡协调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美]保罗•克鲁格曼.地理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C].李淑萍译.北京:《比 较》,中信出版社,2007,(28).
[2]T.P Wright.Factors Affecting the Cost of Airplanes[J].Journal of A eronautical Sciences,1936,3(4).
[3]LuizaBazanand LizbethNavas-Aleman.The Underground Revolutionin the Sinos Valley:a Comparison of Upgrading in Global and National Value Chain s[C].Local Enterprises in the Global Economy: Issues of Governance and Upgradi ng, Edited by Hubert Schmitz. Cheltenham, UK :Edward Elgar Pub,2004.
[4] 瞿宛文.台湾后起者能借自创品牌升级吗?[J].世界经济文汇,2007(5).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Transference
Region in a Mode of Global V alue Chain Zhang Shaojun Abstract:China not only becomes world factory, but also causesregional disparity and low lock-in by attracting industry transference in a modeof global valuechain(GVC).Firstly, this paper specifies the third wave of industry transference is actually industry transference in a mode of GVC.Secondly, we analyses the fac tor that influencesindustry transference in a mode of GVC betweeneastern a reas and central-western areas in closed economy.Finally, for avoiding industryto transfer to other developing countries in open economy, this paper finds NVCbased on incumbent advantage andadvantage of big nation is a feasible road tha t may play fully the effect of learning curve. Key words: Industrial Transference in a Mode of Global Value Cha in; Industrial Upgrading;Regional Harmonious Development
[ 收稿日期: 2008-12-23 责任编辑:张友树 ]
会议围绕全球化纤行业的整体发展趋势、区域合作潜力和产业政策调整等内容与国内外专家和学者展开对话,重点关注了近年来化纤纺织领域在基础研究、生产工艺、产品开发、装备技术、标准评价和品牌建设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以会议为平台,加快行业发展模式和发展路径的转型,培育和形成以创新、质量、品牌、服务为核心的新的竞争趋势,实现产业链、价值链向高端跃升。为期两天的盛会,主办方为参会者呈现了70余场专家精彩讲座及国内外嘉宾高端访谈。
汇聚英才,共论产业发展新趋势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高勇在开幕致辞中指出,调整、转型、升级是未来很长一个时期中国纺织行业的中心任务和大趋势,创新是对行业可持续发展强有力的保障。在行业正开展“纺织强国纲要”修订和“十三五”规划前期研究的关键节点上,第二十届中国国际化纤会议的召开将对整
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会长端小平在题为“关于全球和中国化纤工业发展的几点思考”的主题报告中,抛出了化纤总量、全球产业分工调整、技术进步等重要问题,提请同业共同思考。端小平指出,随着全球经济增长和人均纤维消费量的提高,全球纤维加工量仍然会进一步增长,预计年均增长速度在2.8% ~ 3.0%,增量绝大多数是化纤;中国占全球纺织纤维市场份额提升的趋势放缓,全球纺织品服装贸易格局也将发生变化。此外,端小平判断,技术进步对常规纤维在成本控制和规模效益方面可带来的利润越来越窄,而对生物基纤维和高性能纤维的发展将起到巨大的作用。
会议的嘉宾研讨环节,欧盟、美国、日本、韩国、印度、泰国、中国台湾的化纤协会分别分享了各国化纤产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顺势而为,把握产业发展新契机
把握趋势才能抓住发展新契机。中国工程院院士俞建勇在会议发展论坛环节对纤维发展的新趋势将为中国化纤产业和企业带来的发展新契机进行了解读。他指出:“纺织产业科技发展必须跟上世界新科技发展的步伐,纺织新材料的发展也面临更多机遇与挑战。纺织材料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发展生物基纤维,充分利用纤维素、淀粉、蛋白质等再生资源发展生物基原生纤维、生物基再生纤维、生物基合成纤维;纤维性能趋向高性能化,碳纤维、芳纶、无机纤维进一步向高强度、高模量、耐高温等方向发展;纤维品种趋向多功能化,强调多重技术融合,产业链整体发挥作用,实现纺织材料的多功能化。”
对于未来市场的新契机,纤维年鉴咨询公司总经理Andreas Engelhardt做了题为“全球化纤行业的发展现状及市场供求预测分析”的报告。他指出:“在过去25年中,全球化学纤维市场规模已经翻了一番,2013年首次超过9 000万t。尽管未来消费总量仍会增长,但区域可支配收入和人口增长的预测数据却预示,由于发达国家在纤维消费总量中的占比下降,全球纤维需求的增长速度会放缓。这些发达国家目前的纤维消费水平高于世界平均数。不过,市场力量的自由释放和市场驱动的投资将淘汰那些过时低效的生产设备,经过洗牌的市场将迎来多赢的局面。”
就中国化纤产业和企业而言,端小平则以“未来全球的增量可以是中国人做,但是未必是在中国做”亮明自己的观点,指出了中国化纤企业面临的走出去境外投资整合全球资源的新机遇。
创新驱动,呼唤产业发展新活力
为了激发参会者的思想火花,探求推动产业发展的创新活力引擎,根据行业热点问题以及行业的亮点会议特设了“高性能纤维与车用纤维技术”、“环境友好纤维技术”、“品牌与价值”、“毯用纤维技术” 4 场专题论坛和“纤维领域的先进技术专场”、“帝人纤维技术专场”、“先进的维纶技术专场” 3 场技术交流专场。论坛和技术交流专场邀请了来自香港理工大学、日本东京工业大学、东华大学、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等知名高等学府的国内外纤维领域知名的专家和教授及化纤产业链先锋企业代表进行交流和分享,他们精彩的报告和实时互动为参会代表带来无限启发,同时也为产业和企业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提示了方向指引和活力坐标。
专题论坛和技术交流专场,一方面总结了中国化纤产业加强前沿基础研究,拓展行业创新之源的最新成果,另一方面更侧重讨论了先进适用技术的产业化应用和品牌价值的塑造。如从“生物法原料研究的最新进展与应用”、“绿色生物基原料”、“聚酯反应工程的创新”、“纳米纺织新材料的最新发展”、到“绿色纤维及其产品的研发趋势”、“功能性纤维的开发与应用”、“高分子新材料的研究与开发”、“聚酰胺酯纤维及其仿棉纺织品开发”、“创新型壳聚糖纺纱系统的研究及其应用”、“聚乳酸纤维的最新研究成果与产品开发”、“锦纶的特性及应用”,再到“高性能纤维与车用纤维发展新趋势”、“毯用纤维技术”、“环境友好纤维技术”贯穿化纤完整产业链。明确产业链合作将成为中国化纤产业新活力的又一可持续创新发展模式和活力源泉。更为重要的是,会议还延伸探讨了如何提高产学研效率,不仅关注科技创新,更应该考虑创新的多元融合,注重品牌与价值的提升等话题。更好地体现全面创新对产业升级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媒介融合 移动互联网 科普 SWOT分析 LBS Push技术
1 引言
数字化背景下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以移动互联网为平台的第五代媒体方兴未艾。近年来,我国科普产业逐渐从传统转播方式向数字化网络科普传播方式延展。如何利用移动互联网进行科学普及和知识传播,让更多、更广泛的人参与进来,获得知识、得到实惠,是我国政府和产业投资的关注点,也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研究重点。
笔者就移动互联网和科普产业融合发展的战略做了一定研究,本文将通过对WAP、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和Push技术的组合应用,提出科普知识移动网络服务平台的技术实现方案,以深化网络科普事业发展。
2 媒介融合及移动互联网技术特征
2.1 媒介融合
媒介融合是指在科技进步的催动下,新的传输平台可以使不同媒体之间进行交融与互动,传播方式和内容可以相互借用,从而形成共同发展之势。各种信息传播都将经历前所未有的重大变革,原有行业分工及传播模式将被打破,全社会朝着高度融合又高度个性化、高度交互化的全媒体方向发展;采编的信息将不仅仅是文字,还包括音频、视频,信息传播模式也将发生改变。
互联网媒体相对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而言,被称为“第四媒体”,而新兴的手机媒体被称作“第五媒体”。作为以手机为视听终端、以移动互联网为平台的个性化即时信息传播载体,手机媒体有着分众传播、个人定制、随身携带、互动便捷的优势,因而成为目前媒介融合最热门的媒体。
2.2 移动互联网及其关键技术特征
移动性是互联网的发展方向之一。根据预测,到2013年全球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将接近24亿。
移动互联网技术是在Internet上提供移动功能的网络层方案。移动互联网的基础协议——移动IPv6协议(MIPv6)能支持单一无线终端的移动和漫游功能,在处理终端切换时,移动互联网通过引入一系列扩展协议(FMIPv6、HMIPv6、NEMO等),能较好解决时延、降低传输开销以及支持子网的移动性问题。
移动互联网关键技术特征如下:
(1)支持单一终端不改动地址配置即可在不同子网间进行移动切换,同时保持上层协议的通信不发生中断。
(2)可以提供对单一终端和子网的移动性支持,并且在移动过程中支持终端、子网的快速切换和层次移动性管理。
(3)传输时延等开销较小,能做到无缝切换,可承载丰富的多媒体业务,提供良好的用户服务。
(4)移动终端通过无线网络信道发送和接收数据,即使没有数据需要传送,移动终端也一直与网络保持连接状态,当再次进行数据传送时不需重新发起连接。
(5)支持应用服务设计个性化、定制化。
3 移动互联网与网络科普产业
3.1 网络科普产业现状
长期以来,科普多采用图书、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形式;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在计算机、网络、数字技术的推动下,科学知识的传播模式也必将发生重大变革。网络科普是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开发相关网络科普资源,以互联网、数字/有线电视网、有线电话网、移动通信网等为平台,面向公众开展科普教育活动的科普基础设施。目前在国内,网络科普设施主要是指依托互联网发展起来的科普传播形式,其中以数字科技馆、科普网站等发展较快,并逐渐受到国家的重视和公众的青睐,为普及科学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
3.2 移动互联网给网络科普产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无线网络和移动终端的特性,决定了移动用户需求的独特性。为了能对中国科普未来的发展有一个清醒、客观的认识,本文结合移动互联网与科普产业进行SWOT分析,见表1:
4 科普WAP网站系统的LBS、Push技术实现方案
不难想象,如果科普信息能和移动互联网用户当时所在的位置结合,它将能提供多么振奋人心的业务!用户不仅能够利用手机查询当地的天气、交通路况,还可以查询附近科技馆(或其他科普设施)的主要展览内容介绍、开馆时间、门票价格,甚至是空余停车位个数;如果需要,用户还可以得到一张到达这些地方的行车路线图。下面提出了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络LBS、Push技术,搭建WAP科普知识服务平台的技术实现方案。
WAP(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ol)定义可通用的平台,把目前Internet的HTML语言信息转换成用WML(Wireless Markup Language)描述的信息,显示在移动电话的显示屏上。基于位置的服务LBS技术完成定位和服务两大功能。Push技术是一种基于客户服务器的机制,由服务器主动将重要的信息及时地推送到用户的移动设备上。
若要实现WAP应用,WAP网关、WAP手机和WAP内容服务器这三者缺一不可,如图1所示。其中内容服务器就是目前常用的Web服务器,WAP网关与内容服务器之间通过http协议进行通信;内容服务器上存储着大量的信息,WAP手机用户可前来访问、查询、浏览等。WAP网关是WAP应用实现的核心,起着协议的翻译和传输内容编解码的作用;此外还可以进行主叫号码的识别,实现WTLS(无线传输层安全协议)中定义的一些功能以保证数据的安全传输等[1]。
而如果要实现位置发现和消息推送,则需要将WAP网站与LBS系统及SMSC(短消息中心)相结合。一个带位置发现和消息推送功能的移动科普WAP网站系统如图2所示:
用户使用WAP手机上网的过程可简述如下:
(1)手机使用WAP协议发出请求;
(2)移动网络(GSM/GPRS/CDMA/WCDMA/TD-SCDMA/CDMA2000或其他移动网络)接通本地ISP(互联网服务提供商);
(3)本地ISP连接WAP网关;
(4)WAP网关使用http协议向科普应用管理系统内容服务器发出请求;
(5)科普应用管理系统内容服务器找到用户请求的信息;
(6)如果有需要在服务器端执行的操作(如数据库查询),则服务器在执行完该操作后,将结果返回给WAP网关;否则,服务器端将找到的信息直接传送给WAP网关(消息从内容服务器到WAP网关走的是http协议);
(7)WAP网关收到来自内容服务器的信息后,对信息进行处理(WML编码和WMLScript编译),并用WAP协议发送到本地ISP;
(8)本地ISP将信息传回移动网络;
(9)手机接收到它所请求的信息。
用户得到信息通知服务,是利用WAP协议中定义的Push功能实现的。Push的实现要求用户能随时和WAP网关进行通信,需要SMS信令或GPRS的支持;物理实现时Push网关和SMSC(短消息中心)的功能可并入WAP网关中。
LBS系统主要包括Web服务器(Web Server)、定位服务器(Location Server)和LDAP(Lightweight Directory Access Protocol)服务器。定位服务器甄别合法用户访问、提供用户位置信息,LDAP服务器保管所有LBS服务所需的信息,Web服务器起到中心管理单元的作用。
要实现与位置相关的无线互联网应用,要求对手机准确定位。手机用户的大致方位可以根据移动网络提供的基站标识以及手机所在的扇区或天线来判断,但这样得到的将是一个很大的范围,无法满足一些对用户定位准确度要求比较高的应用。目前确定呼叫者准确位置的技术有两种,一种是利用基站测定信号从用户手机到达基站天线的准确时间,通过对来自许多基站的该数据的比较来估计移动电话的位置;另一种则要求手机通过GPS确定自己的位置。
5 结束语
本文针对科普产业和媒介融合的现状,进行了战略发展分析,指出科普网站应用移动互联网技术组网的可行性。在实践中,还需要充分调研受众的心理、行为习惯,以及科普知识的逻辑结构、呈现形式、交互界面,精心设计数据和用户信息安全保障,认真研究涉及系统应用的各个方面,综合取舍和部署应用各类技术,使网站建设取得预期效果。
参考文献:
[1] 詹舒波,等. WAP——移动互联网解决方案[M]. 北京: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2000: 135-153.
[2] 郭俊. 新媒介的兴起、特征及影响分析[J].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08(5): 32.
[3] 杨娟. 中国媒介生产融合研究[D] .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 2010年,45-56
[4] 刘君. “基础环境”对媒介在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传播影响分析[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9): 45.
[5] 李程骅,宋祖华,黄建远,等. 当代中国青年农民媒介消费研究[J]. 南京财经大学学报, 2007(1): 23.
[6] 刘琳. 移动互联时代的科普传播[EB/OL]. [2010-12-05]. http://.cn:8028/cms/contentmanager.do?method=view&pageid=view&id=cms0f1f68d548347.
[7] 王金会. 媒介融合环境下广播业的发展[EB/OL]. [2007-03-12]. http:///newmedia/2007-03/12/content_5833214_1.htm.
[8] 朱亮. 电信运营商三网融合发展策略[A]. 中国通信学会信息通信网络技术委员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上册)[C]. 2011.
[9]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关于印发下一代互联网“十二五”发展建设的意见的通知[S]. 2012-03-29.
[10] 易江军,曾春香. 移动互联网应用Always online状态对网络的影响及应对策略探讨[J] . 移动通信, 2011(23): 36-39.
[11] 邹卫新,王琦. 浅谈移动互联网时代3G技术行业渗透价值[J]. 无线互联科技, 2012(5): 45-49.
[12] 刘栋. 基于云计算的统一信息平台建设[J]. 电信快报, 2012(3): 18-21.
天津市与中国电信集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10月9日,天津市政府与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举行了《共建智慧天津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字仪式。天津市委书记张高丽,市委副书记、市长黄兴国,中国电信集团公司董事长王晓初出席签字仪式。
张高丽说,建设智慧城市,是促进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举措。我们要全力支持中国电信在津业务发展,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推进现代化,努力实现城市管理、城市运行和城市生活的智能化,构筑天津城市发展的新优势。
[摘要]农业全产业链模式是把农产品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连接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实施有效的全过程管理,对食品安全保障和农业产业链竞争力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我国农业全产业链模式发展的制约因素,提出了加大政府的投入力度、提高我国农业产业链上龙头企业的竞争力、完善农业产业链接体系、优化原料基地建设和大力发展物流业及食品装备制造业、健全基于食品安全的监测预警体系等发展对策。
[关键词]食品安全;农业全产业链模式;农业龙头企业
[中图分类号]F2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2)36-0044-02
农产品具有非标准化、质量安全要求高、产业链环节多且相互影响等特点。农业全产业链模式可以有效解决农业产业结构升级、食品质量安全以及农业企业竞争力提升等问题。美国肉制品巨头史密斯?菲尔德等实施农业全产业链模式取得了成功,中国中粮集团等食品巨头也开始推行全产业链发展战略,从根本上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尽可能从农业产业链中获取更高附加值。
1农业全产业链模式的内涵
农业全产业链模式是在中国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和食品安全要求不断提高的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兴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所谓农业全产业链模式是指农业龙头企业对上下游企业进行资源整合形成产业链体系,通过对农产品原料获取到终端消费等多个环节进行系统管理和有效控制,以最大限度地挖掘产业链价值和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实现客户与企业利益最大化的一种发展模式。中粮集团的“全产业链”包括稻米、小麦、大麦、玉米、油脂油料、饲料、肉食、糖和番茄等八条产业链。现在,全产业链的管理理念已经从食品产业复制到纺织、新能源、媒体等行业。
2我国农业全产业链模式发展的制约因素
2.1政府投入不足
政府的财政投入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农业全产业链模式的发展。一方面,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落后于生产生活的需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尤其在水利、交通和市场建设方面还存在着许多不足。因此,我国有必要继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进而加快农业全产业链模式的发展。另一方面,政府投入不足导致农产品市场信息体系建设滞后,市场秩序混乱。市场信息不完全提高了企业的信息搜集费用,增加了企业的交易成本,不能满足企业实施全产业链模式的需要。
2.2农业龙头企业的竞争力有待提高
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中低水平竞争现象严重。其主要表现为:一是产品结构趋同,由于研发能力有限和产品创新不足,导致我国农业企业产品主要以中低档为主,造成全产业链模式的资源浪费。二是市场定位趋同,企业之间的竞争主要靠价格优势,造成企业利润下降。个别企业为了提高利润不惜降低原材料的质量,给食品安全带来了严重的隐患,不利于农业产业链的长期健康发展。三是农业产业链中龙头企业的管理能力不足。农业龙头企业的管理能力跟不上全产业链模式的扩张需要,无法产生良好的规模效应和协同效应,从而制约了全产业链模式的发展。
2.3农业产业链基础薄弱
首先,硬件基础设施薄弱。我国冷链设施不足,原有设施设备陈旧,发展不均衡,无法为农产品流通提供有效的低温保障。其次,软件服务不规范。比如鲜活农产品的装车、装船大多是在露天而不是按照国际食品标准在冷库和保温场所进行。再次,农业产业链上相关的安全标准体系如农产品标准体系、食品质量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食品检验检测体系等不健全。食品追溯管理缺乏信息管理系统的支持,造成我国农业产业链连接不紧,难于监督和管理,这是引发农业产业链质量安全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
2.4原料基地分散,技术对外依赖性较强
目前我国的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组织模式不稳定,农业企业的原料基地相对分散,不能适应全产业链模式发展的新要求,而且原料价格不稳影响整个产业的健康发展。同时,农业产业对国外技术过度依赖,产品更新取决于拥有新设备设施的情况,进口设备的高昂成本使得很多中小企业局限在逐渐萎缩的传统产品市场。
2.5食品安全问题突出
农产品全产业链涉及种植、养殖、生产加工、流通以及餐饮管理等多个环节,十分复杂。食品行业内任何一家企业的单一产品问题都有可能导致消费者对行业内或区域内所有企业的信任危机。传统的农产品安全监测和监督主要是对制成品检查或发生质量安全问题以后的事后监管,容易导致类似质量安全问题的反复出现和监督失效。近些年来食品安全问题频发,这对我国农业产业的健康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考虑到食品工业对我国经济发展全局的重要意义,迫切需要建立食品安全的长效机制。
3基于食品安全的我国农业全产业链模式发展对策
我国农业正向产业化和现代化方向发展,全产业链模式可以提高我国农业生产力,提升我国农业的国际影响力。
3.1加大政府的投入力度
发展农业全产业链模式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农业的高产量、高效率和高回报。从粗放型农业生产方式向集约型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过程中,政府应加大财政的投入力度,在农业全产业链模式的发展过程中注重发挥农业技术的作用。政府要加大科研成果的转换力度,加强产、学、研的结合,保护好知识产权,尽快树立行业标准,加快推进我国农业企业的国际化进程。
关键词:农业产业链;整合;延伸
中图分类号:F3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22002102
产业链思想源于亚当•斯密(Adam Smith)的分工理论,1958年赫希曼应用“关联效应”理论论述了产业的链条关系及相关概念,强调了企业之间的前后向联系对于经济发展的意义。产业链(Industrial Chain)的研究实际上兴起于国内,我国对产业链的研究始于农业产业链。据李心芹考证,傅国华于1990年至1993年在立题研究海南热带农业发展课题中,首次提出了“农产品产业链”一词,随后引发了各地学者研究农业产业链的,国内不少学者在农业产业链的组织形式、运行机制、产业链的构建与优化整合等领域取得了重要成果。本文试图通过对农业产业链整合理论方面进行系统的综述,一方面总结农业产业链整合理论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取得的成果以及存在的不足;另一方面为未来我国乃至世界对农业产业链整合研究提供展望。
1 农业产业链内涵的相关研究
国际上对农业产业链管理的研究已经比较成熟,美国、荷兰、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巴西、印度尼西亚等发展中国家对此课题已进行过深入探讨。近年来,国外学者的研究重点集中在农业产业链中的信息管理、价值链分析和农产品质量控制等方面。霍夫曼(Wout J.Hofman,2001)认为信息和交流技术对农业产业链的发展相当重要,可以为农业关联企业提高竞争能力,增加市场份额提供机会。因此,农业产业链上的合作企业应该站在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的高度实施战略,有关这方面的教育培训也亟待加强。戴姆(F.van Dam)大力支持实施农业产业链信息管理改革和大力发展。斯迟拜(W.Schiebel,2001)以在欧洲进行的一项价值链研究为例,说明价值链分析从消费者需求和市场份额两个方面为农业产业链上的合作企业提供了估计ECR(Efficient Consumer Response)作用的普遍适用的方法。罗斯(Ross,J.E,1995))的“全面质量管理”包含过程质量控制和一系列具体的行为方法,目的是为了满足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要求。
在国内,许多学者从各自不同的角度,探讨了农业产业链的具体涵义和分类。左两军等(2003)认为,农业产业链包括农业产前环节、产中环节、产后加工环节、流通环节和消费环节,即农产品从种苗培育到大田管理、农畜产品加工、保鲜直至流通、市场销售等所有环节和整个流程;也可以从集合方面来界定。王凯(2004)认为,农业产业链是具体的不同农业产业链的集合体,如蔬菜产业链、棉花产业链、果品产业链等的总和,构成了总的农业产业链;还可以从产业部门来界定。他认为农业产业链管理是供应链管理理论在农业领域中的具体运用。赵绪福、王雅鹏(2004)认为,农业产业链是指与农业初级产品密切相关的产业群构成的网络结构,包括为农业生产做准备的科研、农资等前期产业部门,农作物种植、畜禽养殖等中间产业部门,以及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储存、运输、销售等后期产业部门。产业链的实质是产业关联,而产业关联的实质就是若干个产业相互之间的供给与需求、投入与产出的关系。王桂霞(2005)认为,农业产业链是指与农业初级产品生产密切相关的具有关联关系的产业群组成的网络结构。农业产业链是产业链在农业中的表现形式。在经济活动的过程中,各产业之间存在着广泛的、复杂的和密切的技术经济联系,也即产业关联,经济活动中的各产业依据前、后向的关联关系组成了产业链。卢凤君(2006)认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农业产业链大致可以分为逐级演进的三个阶段自由(培育)发展阶段、整合发展阶段和创新发展阶段。韩纪琴(2000年)、陈超(2004年)、卜卫兵(2004年)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探讨蔬菜、肉食品及乳品等产业链管理进行了研究,他们对农业产业链的的思路,可作为农业产业链构建的案例。从众多学者对农业产业链的观点可以看出,农业产业的起始点是农业资源,终点是各种加工而成的农业最终消费品,是以农业产品为纽带,从上游到下游联结而成的网状链条,它包括众多的环节和部门,从农业科研部门、农业生产和种植部门、以及农产品的加工、储存、运输、销售部门等,使各种具体农产品链的集合体。
2 农业产业链的构建与延伸相关研究
近几年,部分学者结合实践,在农业产业链的构建与延伸方面展开了大量研究。王祥瑞(2002)认为传统农业产业链过窄过短大大限制了农业自身获利的空间,必须打破原有经营模式,将产业链不断拓宽和延伸,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赵绪福(2004)对农业产业链的增值效应进行了研究。龚勤林(2004)认为,农业产业链构建包括产业链的区域内接通和产业链的区域间延伸。他认为,延伸产业链则是将一条既已存在的产业链尽可能地向上下游拓深延展,同时,他探讨了构建产业链对于城乡统筹和区域统筹的意义。李杰义(2008)通过农业产业链城乡间延伸的系统动力机制的分析,认为农业产业链的延伸应该包括农产品加工价值链的延长(不包括农产品销售价值链的延伸)和可拓展价值链的拓展两个维度。从地域空间范围角度,把农业产业链延伸分为区域内的农业产业链延伸和区域间的农业产业链延伸两种基本类型,并强调了区域政府必将成为促进农业产业链城乡间延伸和整合的现实动力。郭铁民和洪尔彬(2008)在分析闽台合作产业链构建中,提出新型农业产业链不应该只局限于农业,而应该在专业化分工的基础上,对传统农业产业链进行不断深化和拓展,将农业产业链延伸到农产品加工业和流通业,甚至观光旅游业等第二、三产业,形成新型网络型农业产业链。陈宏伟和郭鹏(2009)在分析我国农业产业链拓展的必要性及其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进行农业产业链拓展的对策。
3 农业产业链整合理论与实证研究
在理论方面,王凯(2004)从战略的高度提出了整合我国农业产业链的对策:(1)采用多种形式发展农业产业链组织,使农业产业链组织从松散到紧密,从生产为主到销售为主,从单一到综合,从短到长,从小到大,从内到外;(2)通过发展品牌产品链、特色农产品链和竞争优势农产品链等方式,不断凝聚农业产业链组织发展壮大的内在动力;(3)建立健全包括价值链、信息链、组织链和物流链的农业产业链管理系统;(4)为农业产业链创造宽松的法律和政策环境。任保平和洪银兴(2005)观点,认为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实质是产业链的延伸和整合过程。芮明杰、刘明宇(2006)在总结了产业链整合的产业组织理论、交易费用理论和企业能力理论,在述评的基础上,提出了演化视角、知识基础观、顾客价值导向是新产业链整合理论的基本逻辑起点。张琦、孙理军(2005)在探讨产业价值链所具备的三重属性(价值链属性、供应链属性和产业链属性)基础上,建立起了连通价值链、供应链和产业链的三维角度产业价值链结构模型,并对其进行优化。强调通过优化资源的配置来实现最经济最具效率的产业价值链运行模式,是我们分析和优化产业价值链的根本目的。刘慧波、黄祖辉(2007)从循环经济的角度,在协同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产业链整合可以分为横向整合、纵向整合和特殊目的的整合,其中一个重要努力方向就是实现产业链关联的协同效应。产业链协同是一个涉及知识创新、知识扩散、分工深化与整合的过程。赵绪福(2006)认为产业链是众多关联产业的集合,产业链整合包括产业链升级和产业链链环关系之间的协调化,其实质就是帕雷托改进。邵昶等(2007)论证产业链整合的着力点是“量子纠缠”和“量子跃迁”。张利痒、张喜才(2007)利用产业组织理论发展的视角分析了我国农业产业链体系的“双柠檬市场”、“低水平均衡”、“双失灵”和“市场主体的力量不对等”四个困境,提出了中国现代农业产业链的整合模式,建立了一个基于联动优化的新的现代农业产业链框架和操作模式。李杰义(2007)论述了农业产业链的整合有许多内容:从产业链形态要素来看,有物流的整合、信息流整合和价值流整合,以及经营主体的整合等;从产业链的时空分布来看,有宏观视域内的产业链整合、区域内的产业链整合和跨区域的产业链整合等。赵绪福(2006)认为,农业产业链整合是产业链环之间的连接、合作与协调,它根据社会资源状况和市场需求状况的变化,在产业链环之间合理配置生产要素,协调各产业链环之间的比例关系,产生出协同效应和聚合质量。
在实证方面,杨启智(2004)以新希望集团、雨润集团为例,讨论了龙头企业产业链整合的方式及资本市场的作用。农业产业链的整合是要通过加强农业产供销或农产品上下游之间的组织、信息、价值和物流的沟通与协调,拉长或加强产业链,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农业产业链的整合是农业产业链管理的核心。朱毅华和王凯(2004)在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农业产业链整合绩效模型,并通过对南京市农业龙头企业的调查对假设模型进行了验证。宋建晓(2007)在比较分析闽台农业主要经济指标的基础上,认为闽台农业在生产条件与生产水平上的差异互补性使闽台农业产业链整合成为可能,并从交易成本角度分析了影响闽台农业产业链整合的因素,进而提出构建海峡农业经济区的战略目标,以农民合作组织发展为纽带,现代农业物流体系建设为平台,闽台政策机制创新为保障,推进闽台农业产业链的整合。
4 综合述评
国际上对产业链管理的研究已经比较先进,但在农业产业链这个新兴领域还存在一些可以改进和完善的地方,特别是在农业产业链组织形式方面的研究不够。采用哪种类型的产业链对农业更为合适,核心企业如何发挥领导作用,利益和风险在合作各方之间如何分配和分担,这些问题都没有得到圆满的回答。此外,实施产业链管理后政府如何更好地发挥宏观调控职能,有关这方面的研究也较少。
最近几年,国内学者对农业产业链有一些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整理可以发现,国内关于农业产业链的研究起步较晚,研究也不够丰富,对于农业产业链优化整合的研究则更为缺乏。现有研究主要集中于农业产业链组织的形成、分类、运行机制方面,这为进一步的研究打下了基础。不足之处在于:(1)关于农业产业链组织形成原因的理论研究较为丰富,但是从核心企业的角度研究农业产业链组织的具体整合策略相对较少,对整合过程中强调政府作用的几乎没有;(2)关于农业产业链各功能主体以及功能主体之间的行为选择的研究较多,但是从整个产业链的角度对产业链组织模式进行绩效评价,进而进行优化和整合的研究较为缺乏;(3)已有的文献侧重从产业化的角度研究我国农业企业的产业链,缺乏对于农业企业产业链整合的内容和案例的实证研究;(4)在诸多的研究中,侧重于对农业产业链的产后环节,对产前和产中环节关注的很少,从农户的角度研究的几乎没有,有关产品质量的安全控制的更少。这些不足均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方向。
作者简介:
庄洪艳,女,山东省胶南市委党校高级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财政金融。
在以后的研究中,可以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明确政府的角色。目前各地区实行区域农业合作,在区域农业产业链整合过程中,仅靠市场的力量难免造成发展瓶颈,可以在农业产业链发展的初步阶段,政府给予大力支持,随着市场的不断完善,政府要逐步退出主导地位,完全由市场主导。
(2)正确分析我国国情和各地农业发展状况,在农业产业链整合中提出适合现阶段发展的农业产业链组织方式。
(3)在农业产业链研究中,众多学者把工业供应链思想运用到农业中,但要充分考虑到农业与工业的不同,农户作为弱势群体,与企业的力量相差较大,要建立合适的农业产业链运行机制研究,如信任契约机制、沟通协调机制、利益分配机制、激励约束机制研究等。
(4)在农业产业链整合中,考虑农产品的固有属性,要充分重视农村物流方面的研究。
参考文献
[1]WoutJ.Hofman.Information and Conununieation Technology(ICT)for Food and Agribusiness.Chainman agement in agribusiness and the food industry,Proeeedings of the fourth international on ferenee,2001.
[2]左两军,张丽娟.农产品超市经营对农业产业链的影响分析[J].农村经济,2003,(3).
[3]王凯.加强我国农业产业链管理的战略思考[J].科技与经济,2004,(1).
[4]赵绪福,王雅鹏.农业产业链的增值效应和拓展优化[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4).
[5]王桂霞,吴文欣.吉林省肉牛产业发展的实证分析[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6]王祥瑞.产业链过窄过短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最大障碍[J].农业经济,2002,(9).
[7]龚勤林.产业链接通的经济动因与区际效应研究[J].理论与改革,2004,(3).
[8]李杰义.农业产业链区域延伸动力机制及途径研究[J].理论探讨,2007,(4).
[9]陈宏伟,郭鹏.农业产业链拓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J].甘肃科技纵横,2009,(2).
[10]朱毅华,王凯.农业产业链整合实证研究――以南京市为例[J].南京社会科学,2004,(7).
[11]刘贵富.产业链研究现状综合述评[J].工业技术经济,2006,(4).
[12]芮明杰,刘明宇,任江波.论产业链整合[M].北京: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13]王凯,颜加勇.中国农业产业链的组织形式[J].现代经济探讨,2004,(11).
[14]芮明杰,刘明宇.产业链整合的理论评述[J].产业经济研究,2006,(3).
1.1 研究背景
我国每年纤维加工总量约达 5000 万吨,除桑蚕丝外,由于自身资源结构的原因,每年要进口大量的棉花、羊毛及其他合成纤维所需的原料,是名副其实的纺织品原料进口大国。与之相对比,我国年产生超过 2000 万吨废旧纺织品,废旧纺织品年综合利用量约为300 万吨,综合利用率仅为 15%。根据废旧纺织品综合利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数据推算:废旧纺织品综合利用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约可节约化学纤维 15 万吨,天然纤维 7万吨,每年节约原油 25 万吨,耕地 20 万亩,既能节约资源同时又能降低我国纺织纤维原料的对外依赖程度,有巨大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但是,目前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大量家庭消费的纺织品混置于一般垃圾中被焚烧或者填埋,得不到分离、回收及再利用。一方面是由于这部分废旧纺织品分散于各家各户,回收体系的不完备、居民的回收意识水平参差不齐等因素导致回收难。另一方面是由于废旧纺织品回收再利用行业本身发展的局限性导致回收上来的废旧纺织品处理不当甚至没有处理渠道。作为一种资源回收再利用的静脉产业部门,除了废旧纺织品回收再利用过程本身所产生的环境效益,废旧纺织品的处理还通常与公益还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具有很强的外部效应,需要政府部门的支持与规制。而废旧纺织品作为一种放错位置的资源,只有通过市场化的手段才能达到资源优化配置的目的。因此,废旧纺织品回收再利用产业的发展要在给予循环经济企业政策引导、规制和适当优惠政策的同时,注意培育多数循环经济企业的自生能力,充分发挥静脉产业的潜能。
随着废旧纺织品回收再利用的效益逐渐突出,越来越多的市场参与者的进入推动了废旧纺织品回收再利用静脉产业的形成。从产业角度来看,废旧纺织品的回收和处理分别是回收再利用产业的上下游部门,和其他产业一样,废旧纺织品回收再利用包含原料、生产、销售等多个环节。回收环节为该产业提供原材料,再加工是该产业的生产部门,二手产品、再生产品的销售是该产业的销售部门。通过全行业各部门的协同发展,废旧纺织品作为原材料经过加工或再造,转化为二手产品或再生产品投入市场。回收、分拣、再加工、再制造、销售等产业链上任何一个环节缺失或出现问题,都将影响废旧纺织品回收再利用产业的发展,而如果静脉产业链上下游可以形成某种合作模式,便能提高系统抗风险能力,提高系统生产效率,达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优,因此本文从产业链系统角度对废旧纺织品回收再利用进行了分析。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本文的写作目的在于构建废旧纺织品回收再利用的产业链模型,为废旧纺织品回收再利用上下游企业探索更为有效的合作模式,对废旧纺织品静脉产业进行统筹规划,为废旧纺织品静脉产业链的运行提供可能的模式选择,并发掘静脉产业链上的价值增值和经济效益,最终提高全行业的经济效益和效率,促进废旧纺织品回收再利用产业的高效发展,在全纺织服装行业实现最优消耗、最适消费和最少废弃。
1.2.2 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提出以纺织原料的减量化、再利用和再循环为基础的废旧纺织品回收再利用静脉产业链及其“5+4+2”模型,形成纺织服装行业废弃物到原料或产品的回路。从纺织行业“原料——产品——原料”循环的角度丰富了循环经济学、静脉产业经济学的涵义,搭建了逆向的纺织服装产业链并全程模拟了纺织服装静脉产业链的逆向运行过程,使纺织服装产业链的内涵更为完整。
(2)现实意义
废旧纺织品静脉产业链模型的构建,有利于改变废旧纺织品回收的粗放式现状,加强产业整合,降低社会成本,大大提高废旧纺织品的综合利用率,提高产业链的整体经济效益,同时取得更佳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① 有利于改变废旧纺织品回收的粗放式现状
目前我国废旧纺织品回收整体上还属于粗放式回收,回收单位基本是由成百上千的个体回收者构成的,而正规的回收企业和单位出于自身目的也在互相争夺渠道资源,处于一种无序竞争的状态,效率低下。废旧纺织品静脉产业模型的构建有利于统筹废旧纺织品回收事业,减少盲目铺设回收设备和资源造成的浪费和不良竞争。
② 有利于加强产业整合,提高产业链整体经济效益
通过市场作用或政府调节引导产业链成员单位的合作方向,对废旧纺织品回收再利用企业和单位进行细化的社会分工,加强产业整合,针对不同档次的废旧纺织品开展阶梯利用和深加工,提高废旧纺织品的综合利用率,避免高质量原料用于次等用途所造成的优质资源的损失,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产业链整体的经济效益。
............................
第 2 章 理论基础
2.1 循环经济理论
“循环经济”一词是美国经济学家波尔丁于 20 世纪 60 年代在宇宙飞船理论——《地球像一艘宇宙飞船(Earth as a space ship)》中提出的,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循环经济是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为“自然资源——产品和用品——再生资源”的闭环式流程。它以“最优消耗、最适消费和最少废弃”为目标,以“3R”为原则,即“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
广义的循环经济是指围绕资源高效利用和环境友好所进行的社会生产和再生活动。循环经济主要包括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废弃物资回收利用、环境保护等产业形态,技术方法有清洁生产、物质流分析、环境管理等,目的是以尽可能少的资源环境代价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狭义的循环经济是指通过废物的再利用、再循环等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活动来发展经济,相当于“垃圾经济”、“废物经济。也就是说广义的循环经济包括动脉经济系统和静脉经济系统,而狭义的循环经济就是静脉经济系统。根据广义循环经济和狭义循环经济的范畴,实现循环经济系统的目标和原则有两种途径:第一种是在全产业(包括动脉产业和静脉产业)过程中注
重低消耗、高效率,第二种是在静脉产业中开展对废弃物的回收再利用,其 中第二种途径是重点。 循环经济在我国有着深厚的基础,我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即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国家提倡废旧物品回收再利用,开始建立废旧物资回收系统,20 世纪 70 年代初国家开始环境保护工作,多年来我国在节约综合利用、推进清洁生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无害化处理方面取得了积极的进展。
.....................
2.2 静脉产业理论
随着研究越来越深入,循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以废弃物回收再利用为主的静脉产业经济学逐渐演化出来。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学者吉野敏在《资源型社会的经济学》一书中首次提出静脉产业的概念:以资源和能源开采为起点,到生产、流通、最终消费的整个过程称为动脉过程;以生产或消费产生的废弃物为起点,到废弃物的收集运输、分类、分解、资源化或最终处理的过程称为静脉过程。仿照生物体内血液循环的概念,动脉过程所涉及的产业被称为动脉产业,静脉过程所涉及的产业被称为静脉产业;动脉产业与静脉产业共同构成与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类似的产业循环闭环系统。
产业是具有某种同一属性的企业的集合,其特征是以向社会提品和服务来获取一定收益,静脉产业除具有产业的一般属性外,还有一些自己的特征:① 静脉产业对环境的影响具有外部性:若废旧物资再资源化,减少了环境压力,则产生正外部性;若处理不当或处理过程中产生二次污染,则产生负外部性。② 原料获取对静脉产业发展的影响重大,一方面,静脉产业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再生资源的存量,而静脉产业的原料主要是生产生活的废旧物资,因此资源存量与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活质量密切相关;另一方面静脉产业原料的供应具有分散性,考虑到成本因素,回收企业的形成在种类和地域方面是有选择性的。③ 静脉产业的发展受到动脉产业发展水平的影响,废旧纺织品静脉产业与纺织服装业的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纺织服装产业发展水平不同地区,废旧纺织品回收再利用水平有所不同。④ 静脉产业属于微利产业,并且静脉产业的衡量不能仅用单一的经济指标,还要统筹兼顾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我国,静脉产业最早是由王朝君于 1987 年在其翻译的日本山田一的《自动化技术》一书提到的。2006 年 6 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在其的《静脉产业类生态工业园区的标准》中提出静脉产业的明确定义:静脉产业(资源再利用产业)是以保障环境安全为前提,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目的,运用先进的技术,将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废物转化为可重新利用的资源和产品,实现各类废物的再利用和资源化的产业,包括废物转化为再生资源及将再生资源加工为产品的两个过程。静脉产业包括的领域十分广泛,如废旧电池、废旧包装物、废旧电子产品、废旧汽车以及废旧金属、玻璃、橡胶、纸类、纺织品等。虽然我国废旧纺织品静脉产业相较于其他废旧物资回收再利用产业发展起步晚,但是已经引起了行业、社会和群众的高度关注。
........................
第 3 章 废旧纺织品静脉产业链分析 .......... 11
3.1 废旧纺织品静脉产业链的环节 .................11
3.1.1 回收 ............... 11
3.1.2 分拣 .................. 13
第 4 章 废旧纺织品静脉产业链“5+4+2”模型 ............... 21
4.1 “5+4+2”模型构建及解释 .................... 21
4.1.1 模型构建 ............... 21
4.1.2 对模型的解释 ................. 22
第 5 章 结论和政策建议 .............. 34
5.1 结论 ............... 34
5.2 政策建议 .......... 35
第 4 章 废旧纺织品静脉产业链“5+4+2”模型
上一章对废旧纺织品静脉产业链的环节、主体、组织运行模式进行了具体分析。在产业链 5 个环节共生和 4 大主体协作的基础上,根据系统耦合理论,综合考虑废旧纺织品静脉产业链的2种组织运行模式,本文首次提出了废旧纺织品静脉产业链的“5+4+2”模型。
4.1 “5+4+2”模型构建及解释
4.1.1 模型构建
废旧纺织品静脉产业链“5+4+2”模型的两种组织运行模式并非完全并列,而是存在着耦合关系。耦合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性质相近的系统互相作用,彼此影响和融合,进而形成新的更高一级结构;通过系统耦合结合而成的、新的、成分更为复杂、结构更为合理、更高级的功能体就是耦合系统。系统耦合最早起源于物理学,后逐渐运用到生命科学、地球科学等领域,成为研究综合、复杂生态问题的重要手段。静脉产业经济学与生态经济学存在相同的研究目的。生态产业链是指依据生态学的原理,以恢复和扩大自然资源存量为宗旨,为提高资源基本生产率和社会主体需求,对 2 种或 2 种以上的产业链接进行设计或改造,并开创为一种新的产业系统的活动。静脉产业链的建设同样要实现消耗最优、废弃最少,扩大自然资源的存量、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同时还要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是一个贯穿产业各环节、涉及社会各个层面的庞大的经济系统、生态环境系统和社会系统的耦合体。废旧纺织品静脉产业链“5+4+2”模型如图 7:
.....................
第 5 章 结论和政策建议
5.1 结论
基于循环经济学原理,结合静脉产业经济学理论和产业链理论,本文对废旧纺织品静脉产业链的相关内容做了研究。分析了构成废旧纺织品静脉产业链模型的三大要素:5 个环节、4 大主体、2 种组织运行模式。为探索废旧纺织品静脉产业链的可能的运行模式,推动产业整体发展,本文构建了废旧纺织品回静脉产业链“5+4+2”模 型,并且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地调研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模型构建路径、形成机制和利益协调等问题,得到以下结论:
(1)静脉产业的发展受到再生资源的存量和动脉产业发展水平的影响,因此我国废旧纺织品回收再利用企业布局集中在纺织服装生产、消费大省。
(2)根据我国废旧纺织品回收再利用产业分布情况及不同地区的特点,提出构建废旧纺织品静脉产业链“5+4+2”模型的两种路径:南方地区经济活跃、企业众多,在南方提出以上海为中心的企业主导路径;北京作为我国政治中心,行政资源十分丰富,在北方提出政府主导路径。
(3)“5+4+2”模型能够对废旧纺织品静脉产业进行统筹规划,为上下游企业提供更为有效的合作模式,发掘静脉产业链上的价值增值和经济效益。在回收层面,回收企业形成一定的规模后,边际成本降低,下游企业从回收企业购入原料往往比自己开展回收工作的成本要低。在分拣层面,做好分类分拣工作,针对不同档次的废旧纺织品开展阶梯利用和深加工,避免高质量原料用于次等用途所造成的优质资源的损失,是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经济效益和整体社会效益的根本途径。
2009年9月26日颁布的国家《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使加快动漫创意产业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
河北省政府在《关于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中提出,将文化产业作为十大支柱产业之一,重点发展动漫产业等门类。但规模小、布局分散、资金缺乏、产业链不成熟、区域特色不明显等问题严重阻碍了我省动漫产业的快速发展。
如何借鉴国内外发展经验,从产业链各环节入手寻找竞争力提升的潜在机会、并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结合产业特点和我省区域经济文化特点,统筹规划各自的战略定位和发展方向,解决制约我省动漫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课题。
产业集群理论对解决这个问题,推动我省动漫产业的特色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思路。所以,从产业集群这一经济理论出发,以动漫产业园区为平台,实现资源整合与优势特色契合发展,促进本地动漫企业实现集群化发展,打造具有竞争优势的动漫产业集群,对实现我省文化创意产业的飞跃具有重要意义。
产业集群概念在20世纪90年代被正式提出,国内外的学者对这一新型产业组织发展形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新的产业集群理论对于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得到了国际上学界、商界和政界的空前重视。
产业集群已发展成为世界经济中重要的经济组织形式,成为当今国际竞争优势产业的一个共同特征,是提高产业竞争力、区域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
如美国学者马库森通过对美国、日本、巴西和韩国的研究,将产业集群划分为马歇尔式产业区、轮轴式产业区、卫星平台式产业区和国家力量依赖型产业区四种类型。
屠凤娜和杨智华从产业集群内产品价值链上不同企业之间的关系这一角度分析,进一步将产业集群分成中小企业群生型产业园区,MIMO(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型产业集群,“龙头企业+网络”型产业集群。
依据产业集群理论,我国学者分析动漫产业的发展,有的研究动漫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地方政府治理模式,有的研究动漫产业专业分工细化与动漫企业集群化协作等等。
这些研究,为我们进一步分析河北省动漫产业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借鉴,在此基础上,我们还需运用产业集群理论探讨探寻我省动漫产业集群特色发展的对策。
二、我省动漫产业集群特色发展的对策
河北省动漫产业集群特色发展必须以动漫产业园区为主要载体,聚合动漫产业领域中众多独立又相互关联的企业、个体创意者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包括创意主体、制作主体、传播主体、服务主体和延伸主体等,依据专业化分工和协作关系建立起地理集聚体,形成产业链,以动漫产业集群为单位,整体推进,突出发展动漫衍生品带动产业链的思路,实现特色发展。
1.加强动漫产业基地建设,主要以动漫产业园区为载体。
我省动漫产业集群发展现状是动漫园区建设有一定规模,具有集群发展意识,动漫产业有相关资金扶持,这是集群发展的基础。但同时动漫基地建设不完善,产业链不畅通、联动共振能力弱,地域特色不明显,资源整合能力不强等又制约了动漫产业集群发展。所以应当注重资源整合,加强入驻企业的产业联系,形成和保持动漫产业集群竞争优势,通过相关企业通力合作,减少人力、财力等资源浪费,良性互动,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2.加快我省动漫产业集群发展的特色模式。
利用省会小商品集散地的商业优势,着重发展动漫及其衍生产品开发设计、衍生品交易,力争以“市场拉动原创”的方式推动动漫产业创新发展,借助区位优势、人文优势、商埠的市场带动优势、人才优势等,健全组织机构,整合动漫资源,延伸产业链条,成为文化产业新亮点,形成完善的产业链,打造特色。
3.构建动漫产业发展的社会支撑体系,促使资源流向动漫产业,将动漫产业打造成未来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加大对动漫产业的财政投入,设立专项扶植基金。出台优惠政策扶植动漫产业发展,同时吸引周边省市动漫企业来冀发展,吸引民间资本投资我省动漫产业。
4.制定大力发展动漫产业人才培养战略。
动漫人才是动漫产业发展的动力,结合地域特色,集河北高校优势,形成以石家庄、保定、邯郸为中心的动漫产业带、人才基地,打造原创型的、创业型的动漫人才,推动我省动漫产业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