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范文

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第1篇: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范文

校企合作在“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中的具体价值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站在高校的角度看,知识文化时代的发展要求高校必须探寻外部资源促进其发展。另一方面,通过校企合作可以实现生产与科研的良性互动,缩短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的周期,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有助于企业的“二次创业”。因此,探索“校企合作”为基础的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已成为地方高校的迫切需要。

二、地方高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理念虽转变但并不深入。随着国家人才培养机制不断创新与改进,人才培养观念也不断发生转变,虽然传统教育理念已被打破,并没有深入改革,施行起来在思想、方法等多方面存在比较大的困难。传统理念培养出许多优秀的人才,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的变化,传统的教育模式跟不上时代的脚步,迫使高校进行深层次改革,与社会实际需要相联系,提高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二)人才培养结构和质量问题突出。近些年,有些学校盲目的提出“高目标、争名校、创一流”的口号,在人才培养方式上提出了多种类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这种过高的追求下,易导致社会需求同办学实际相脱节,丧失自己独特的发展特点。社会在人才需求上已经不单单只关注文凭和证书,而是学生自身的能力和素质,适应企业、社会需要的人才。显而易见,只有转变学校教育目标、方向才能使高校与企业、社会对接。

(三)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不健全。创业教育的课程系统制度并不健全,高校并未形成把培养创业精神与实践融为一体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一方面教育课程相互孤立,缺少内在的有机联系;另一方面,创业知识和创业实践课程的施行缺乏有效方法。

三、构建校企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一)目标机制。目标机制不但要从高校创业教育的一般目标“培养创新型人才”出发,而且也要注重企业对创新型人才和其生产经营的要求,具体来讲,一方面要以强化全体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学生创业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创业心理品质为基本目标;另一方面应该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帮助学生在企业中实现开创性工作。

(二)课程机制。课程机制是培养创业型人才的重要载体,其中有依据创业教育目标而设置的课程内容和方法,在内容上可以分为实践性和理论性课程;从属性上又可以分为学科、活动、环境和实践课程等,对于校企合作协同创新而言,除了在高校开设创业理论知识和相关科技知识课程外,还应紧密跟踪企业、行业的发展,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专业课程可考虑开展校企合作。

(三)保障机制。保障机制主要包括师资队伍、政策保障等,其目的是为了确保校企合作协同创新的顺利施行,师资队伍建设方面,高校可以引入相应的设备和技术通过校企合作,建设专门的教师培训基地。另外可聘用行业专家和企业资深员工讲授一些课程,由此来丰富和壮大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力量。

四、校企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实施策略

(一)明确校企之间的联系与分工。地方高校是科技创新的源头,不论是基本性的研究还是应用性的研究,必须要尊重和保持高校的学术、科技研发的传统,方便新思想、技术能随时不断地从高校迸发、散播与实现;企业是整个协同创新的主体,它可以根据本身的生存与市场需求来从事一部分简单的基础性研发,但是应该主要是从事应用性的研发。合作主体之间的关系和分工要保证科技创新成果、知识、人才等各种各样的显性、隐性资源按照合作的要求能够合理有效的共享、整合、协同,最终实现共赢。

(二)开发多模式校企协同创新教育模式。地方高校、校企协同创新模式并不是单一的,包括合作中心、科研机构、科技园区等。在我国有许多地区都在大力兴建大学科技园,这样确实对培养人才、转换科技成果有很大的作用,技术创新能力可以驱使和提高地方高校、校企之间的合作愿望和动力。所以地方高校和企业要根据自己的区域环境量身定做适合自身发展的合作模式。

第2篇: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范文

关键词:竞赛机制;创新人才;培养

1产品设计专业竞赛概况

随着国家对工业创新发展力度的重视和加强,每年面向产品设计专业的竞赛也越来越多,目前按照比赛主办方层次的区别,可将产品设计专业竞赛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首先是由政府和下属部门(中央及地方下属省、市政府机构)、协会(全国或地方工业设计等协会)主办或联合承办的产品设计竞赛。例如,慈溪市人民政府每年举办的“慈溪杯”工业设计大赛、中国工业设计协会每年举办的中国小家电创新设计大赛等。这类比赛规模较大,竞争较激烈,参赛作品的水平也较高,主要目的是促进工业产品设计的公众普及度,培养后续产品创新人才。

第二种是各类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国内外企业组织举办的产品设计竞赛。例如,各类旅游公司组织的旅游纪念品设计大赛、美的集团组织的“2020年未来厨房创意大赛征集”、台湾光宝创意工业设计大赛,以及国际知名的红点每年举办的红点设计大赛等产品类竞赛。这类比赛应用性较强,要求参赛者联系企业文化设计产品,主要目的除了宣传企业品牌,寻找产品创意资源外,也是发掘潜在设计类人才的一种途径。

第三种是由各地区教育部或院校自行举办,或联系企业共同举办的小型设计比赛,如教育部每年举办的“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设计大师奖”等竞赛。这类竞赛的主要目的是锻炼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以及对专业知识的再思考过程。

2竞赛机制对产品设计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

2.1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

竞赛机制在教学计划应用中对于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有以下几方面好处:

一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动性,拓宽专业知识面。目前,大部分产品类专业课都分为理论和实践两部分,然而课堂上的学习和指导时间是有限的,课程中通过引入竞赛项目,不仅可以让学生以竞赛内容为目标,感受实践操作真实的环境,同时课后也能根据课堂指导继续深入和完善设计方案。

二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创新能力包括创新思维和专业技能两部分,学生在专业课程中除了学习新的专业知识,还可以通过参加竞赛可以锻炼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如收集分析资料、总结设计经验、发掘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的整套思维过程,并将方案具体化的设计能力。

三是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能力。学生参加竞赛除了锻炼创新思维和技能外,竞赛成果也可以激励学生的自信心,从而成为今后学习的动力。同时,一个竞赛项目有时需要2~3人组成团队共同完成,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分配任务,进行调研,激发整合创意,最终协作完成设计项目,需要每个成员同心协力。

2.2更好地了解产品行业

目前,产品设计行业在招收人才上要求具备的相关能力有:产品设计领域的美感和修养,产品策划制作掌控技能,专业软件操作能力,绘画、设计、创意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力等。各大高校在产品设计专业的创新人才培养计划上,通过在课程中引入竞赛机制,可以让学生在专业竞赛环境下,以企业或竞赛项目为背景,从调研、分析、总结、策划、设计、制作等环节,紧密联系社会实际,切身体验产品行业中一个项目的整体参与过程,重新审视自身专业能力,查漏补缺,完善专业知识和技能。

2.3提升专业学科发展

将竞赛机制加入专业课程教学模式,除了培养学生的各项专业能力外,也可以提升专业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实践指导能力,教师通过研究竞赛,提炼出适合课程的比赛方向,通过指导学生竞赛,在获得奖项的同时,也可提高该校本专业的知名度,从而促进整个专业团队的发展。

3竞赛机制在产品创新人才培养教学中的方法

3.1教学与竞赛相辅相成

专业教学计划与竞赛相结合,应从以下几点思考:

一是注意时间把控。专业课程的开展时间与竞赛的持续时间很多时候是不一致的。教师应严格筛选专业竞赛项目,选择与课程内容和开展时间最为合适的为佳。另外很多每年固定时间都会举办的竞赛,可以纳入教学常规计划中,以前做好教学与竞赛结合的安排。

其次注重课程与竞赛内容的匹配度。产品设计专业包含的设计方向非常广,有家居产品设计、小家电设计、生活用品设计、交通产品设计、公共设施设计等专业,每个设计方向所运用的专业知识和侧重点也是不一样的,因此在专业课程的规划中要提前选择有针对性的比赛作为实践结合项目,在课程开展过程中既满足课程内容学以致用,又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第三竞赛难度与学生水平相适应。本科专业四个年级的学生专业能力水平不相同,因此参与的竞赛难度应该有相应的调整。在专业课程的教学计划中,应该结合该年级学生的综合能力,确定适合的竞赛组织学生参加,如果一味选择大型或知名度很高的竞赛,学生很可能因综合能力水平不够而无法达到竞赛标准。

3.2教学实施与成果的评估体系

教学与竞赛机制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应严格制定教学过程计划,将专业理论与竞赛规程紧密结合,把竞赛内容融汇于每章节的理论知识中,做到学有所思,思有所练,每一次专业课都是一个项目的完整呈现。最后每项作业除了参与竞赛外,还应该站在专业和企业、市场的不同角度对学生的竞赛方案给予相应的点评和建议,让学生了解相关行业的最新标准,并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不断完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

3.3教学成果的有效转化

专业课程中参与竞赛的各项方案成果,应进行多种形式的宣传和推广,让企业和社会相关行业与高校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建立有机联系,无论产品方案是否获奖,最大的目的是实现产品产业化,实现最大实用价值。

第3篇: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范文

【关 键 词】创新人才 导师制 校企合作

西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成立于2001年,前身是1983年成立的四川建材学院硅酸盐工程系,1991年更名为材料科学与工程系。依托传统建筑材料优势,开展无机非金属材料、电子材料、高分子及复合材料、金属材料、材料物理、应用化学等方面的教学、科研工作,是四川省材料学科本科人才培养基地。多年来,学院结合我校现行的“基础扎实、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创新潜能和协作精神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依托材料科学工程国家特色专业、无机非金属材料科学工程省级特色专业、应用化学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立足学生实际,不断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立足实际、发挥优势、培养机制内涵丰富

学院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立足学生特点,坚持以导师制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为载体,打造以“创新人才班”、“卓越工程师培养班”为依托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推进“材子家园”育人阵地建设,深化校企合作,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多元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一)导师制建设打基奠

我院是学校最早实行导师制的学院,特色鲜明,成效显著。具体模式为‘1+3’全程导师制,即1年级学院制定导师,2年级自主选择导师,在导师制的带动下,学院有超过71.43%的学生,进入导师所在的科研团队或课题组。

(二)科技活动展风采

建章立制,着力夯实科技创新基础。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学院完善了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六大机制,即经费保障机制、教师指导机制、基地支持机制、项目管理机制、学术活动机制和创新激励机制,为学院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了保障。

构建师生创新团队群,强化科技活动指导力度。依托学院科研优势和科研团队的发展壮大,在全员育人和导师制深入实施的过程中组织工作促成师生科研创新团队群的发展,构建了26支大学生科研创新团队。本科生参与科研团队、导师课题组进入实验室达到100%,本科生毕业论文100%来源于教师科研项目。

树立科技活动品牌,以点及面深化创新育人效应。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学院已逐渐形成了“化学综合设计实验大赛”、“水泥轻舟赛”、“混凝土设计实验大赛”、“化学趣味比赛”、“材科杯”科技竞赛、“博士论坛”等大学生科技活动的品牌,成为提高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培养和挖掘创新人才的重要平台,吸引了广大学生积极参加,培养出了一大批具有创新能力的大学生科技之星。

(三)平台建设育新才

创立实施“创新人才班”。通过学生自愿申请、辅导员推荐、工作小组认真筛选的方式选拔我院学生中的创新型人才创新人才班,根据班级学生不同特点和优势,制定了各自不同的培养计划,引导学生有选择性的进行课程选择和活动参与。充分强调每个学生个体的个性,扩展自己的视野和锻炼自己的创新思维。

实施“卓越材料和化学工程师”培养工程。采取“3+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即3年在校完成本专业和“试点班”培养方案课程学习,1年进入企业学习。实行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的双导师,学院和企业定期研讨并及时协调解决卓越工程师培养相关问题,培养学生成长成才。

(四)校企合作促发展

产学研结合,构建校企长效合作机制。积极创新紧密型校企合作“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充分利用校企合作优势,通过与大型企业签订校企合作促大学生科技创新的相关协议,搭建起与企业在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方面的长效交流机制,促进企业提升行业影响力和人才招聘质量,实现了双赢。

创新企业奖学金激励机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积极引入企业资金,设立不同类别的奖、助学金来鼓励和资助学生,创新人才培养激励机制和企业奖学金的评定体系,引领学生全面发展。如:嘉华水泥、峨胜水泥等企业在我院设立学生创新基金;CPIC、新美陶瓷等企业为我院优秀学生设立专门的奖学金。

二、育人为本、创新理念、培养机制特色突出

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打破了传统的“封闭式”“单一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把学生置于学校和社会生产实践两种教育环境下培养,经受全方位的锻炼,使其逐步成长为应用型、复合型的高层次人才。

(一)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创新育人理念

切实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正确处理好人才培养与社会需要的关系;在发扬我校办学优良传统的基础上,落实“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努力培养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的教育教学发展思路;体现培养目标多样化,培养体系个性化的教育观念,突出我院的办学特色和学科优势。

建立学生多样化评价体系,全方位、多视角对学生进行科学分类和分层。按照“分类指导、跟踪教育、滚动激励”的方针,完善以“创新人才的培养体系”为导向的创新教育体系,突出尖子生群体、特长生群体的个性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重视挖掘和整合资源发挥共同育人的优势,构建和谐教育与服务体系,促进学生全面成才。

(二)分类指导,分层教育,创新育人方式

在学院强大学科优势的基础之上,克服理工科院校学生在人文修养和管理知识方面的缺陷,建立了创新班完备的知识体系建构。体现在:一是教学内容的丰富化,德育课程、管理学知识、艺术鉴赏课程、礼仪学知识等全面融入创新人才班培养内容中,使学生对人文学科有广泛的涉猎;二是教学方法的多样化。以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为指导,针对不同学科、不同学生而采用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强调启发、反对注入,变灌输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

(三)充分融合,深入实践,创新育人模式

一是与学风建设的有机融合。在创新班常规课程的基础上,充分实现创新人才培养与学风建设的有机融合,指导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和发展需求选修相应的课程;开展“读书月”等活动引导创新人才班学生阅读大量课外书籍扩展知识面。

二是与第二课堂活动的有机结合。创新人才班重视对学院综合素质的提升,鼓励创新人才班学生牵头组织和参与各级校园科技、文化、实践等活动,通过组织和参与活动训练学员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和领导能力,促使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创新精神,开展创新实践,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四)整合资源,校企合作,创新育人途径

在产、学、研结合的办学模式背景,我院在创新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充分利用了九院、长虹、安县银河建华、重庆复合材料、拉法基、峨胜水泥等企业为学生提供科研创新、就业实践、管理能力培养的机会,为拓展学生才能提供了广阔空间;通过企业家与学生交流和学生的企业参观实践,为企业更深入了解学生和人才储备打下了良好基础。

三、加强保障、长效运行、培养机制成效显著

为确保该机制的顺利实施,学院成立了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领导小组,由学院领导担任组长及组员,促进培养机制的长效运行。通过科学的理论教学和合理的实践锻炼,造就了一批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扎实的专业知识、强烈的创新意识、宽广视野的国家栋梁和社会创新人才。

(一)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升

在新的工作机制的指引下,学生积极投入到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实践锻炼中,不仅在活动中锻炼了自身的领导才能,也在各类比赛中取得不俗成绩,近三年来,共有1名学生获“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在“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中荣获全国三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若干。水泥轻舟团队在全国大学生水泥轻舟赛中获国家一等奖4项、国家二等奖1项;混泥土设计团队在2010年首届全国大学生混凝土设计大赛中获优秀组织奖,在2011年第二届全国混凝土设计大赛获国家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在全国无线电定向大赛获校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在2009年四川省大学生校园经营大赛获得季军。

(二)学生学习氛围不断增强

在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引导下,学生积极投身于各种综合学科的学习和实践中,在课内外活动中表现优异,为更多的同学树立了榜样,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在专业课学习之外,利用“两班”图书室等基地,通过读书活动在理工科氛围中掀起了人文知识学习、社会学知识丰富等方面的,逐步树立起热爱学习、勇于创新的良好氛围,极大的促进了学院优良学风的形成。学院晚归、违规率保持在全校最低的比例,考取研究生率达20%,且考研质量逐年提升。

(三)学生就业质量不断提高

近三年来,学院学生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通过各种专业实践活动实现成功就业的学生比例也逐年增加,随着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学院学生就业已从传统水泥企业拓展到了各科研院所、大型建材企业、机关、事业单位,进入到一线科研岗位的学生比率逐年增加。学生凭借过硬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获得了越来越多行业内用人单位的青睐,促进了学院及学校在行业内声誉度得提升。

四、结束语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创新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常青树,高等教育的任务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开发学生的最大潜能,把学生培养成为创新型人才,这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需要,也是时代赋予高校最神圣的历史使命。然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效,重任在肩,任重而道远,保持一颗敏锐的心和一份执着的信念,创新型人才培养定能在祖国的大地上绽放出绚丽的花朵。

参考文献:

[1].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EB].新华网,2006-1-9.

[2]瞿振元,韩晓燕,韩振海,等.高校如何成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基地——从年轻院士当年的高等教育经历谈起[J].中国高教研究,2008(2).

[3]胡丽.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社会科学家,2007(7).

[4]宋永华,解启健.顺应改革重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08(9).

[5]高雪莲.国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对我国高教改革的启示[J].高等农业教育,2007(1).

第4篇: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范文

关键词:企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

一、企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现状

(一)倾向市场需求

倾向市场需求这一问题是当前创新人才培养的存在已久的理念,这一理念认为企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理念倾向于市场需求,也就意味着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是为了满足市场发展的需求,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这种对待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思想是非常片面的,只是一味地将创新型人才与市场需求联系起来,而没有考虑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质与目的。

(二)轻视人才储备

在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企业发展目标的现代社会中,人才的储备在企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非常低,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其一,企业将人才储备看作是一项无关紧要的投资,这种投资对于企业的整体运营而言,并没有多大的影响,也无法为企业的实际经营带来可以感知的经济效益;其二,人才储备是一项在特定条件下才能够发挥出重要作用的工程,如在企业遇到市场发展机遇或扩大生产规模等,这种只能够在特定条件下发挥出作用的人才储备工程对于企业而言,消耗的时间长,投资的成本较大,使得企业并没有将人才储备提上主要的发展目标中;其三,在当前瞬息万变的市场发展中,每一个时期都有不同的市场发展格局与态势,而在这种变化着的过程中,企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往往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导致无法跟进时展的节奏,使得企业在人才储备工作中花费更多的成本。

二、企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现存问题分析

(一)人才队伍总量不足、创新能力不强

企业创新型人才培养中人才队伍总量不足、创新能力不强这一问题主要表现在:其一,创新型人才队伍数量较少;其二,培养的创新型人才数量与企业所提供的岗位成反比例关系;其三,创新型人才难以实现本职岗位的创新;其四,创新型人才的创新无法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其五,创新型人才的创新与企业实际工作不相符。

(二)创新环境有待于进一步优化

企业创新型人才培养中人才创新环境有待于进一步优化这一问题主要表现在:其一,企业未提供相应的创新环境;其二,企业所提供的创新环境受到工作环境的影响较大;其三,企业未采取积极主动的措施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其四,企业所提供的创新环境无法达到创新所需要的环境要求。

(三)创新标准不够明确

创新标准不够明确这一问题主要表现在:其一,企业所培养的创新人才的标准不够突出;其二,企业所要求实现的创新结果不够突出;其三,企业创新主体创新的方向不够突出。

三、我国企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机制

(一)形成人才培养市场化理念

形成人才培养市场化理念需要做到:其一,对市场化的理解与认识。没有市场,企业的发展将会步入艰难的境地,没有市场,也就不会有企业的发展壮大以及企业人才的培养。因此,在企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必须对市场化进行全面而又充分地理解与认识,只有建立在理解与认识的基础上,企业人才的培养才能够更有意义;其二,对人才培养市场化进行定位。在企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需要对人才培养市场化进行明确的定位,如企业人才培养如何能够适应市场发展的需求等。通过对企业人才培养市场化的定位,才能够在实际的企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做到目的明确、方向明确,不仅能够有效地推动企业人才的培养,而且还能够体现出人才培养的市场价值;其三,结合市场的变化定期对企业人才培养策略进行相应的调整。市场的变化情况瞬息万变,每一个发展阶段的不同市场变化,对于企业策略的调整也有着不同的要求,企业人才的培养也会随之而进行相应的调整。只有结合市场的变化定期对企业人才培养策略进行相应的调整,才能够提高企业人才培养的实效性。

(二)树立人才培养一致性理念

树立人才培养一致性理念,是对人才培养工作的一种诠释,体现出了人才培养是一个持续进行的长期过程。在这一培养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这样的措施予以实现:其一,结合企业人才培养的特点,制定企业人才培养长效机制。企业人才培养,是在结合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下开展的工作,这一工作的开展除了在顺应企业发展的需求之外,更应该体现出企业人才培养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与之相适应的人才培养长效机制,包括人才培养的具体内容、管理制度、每一个具体的环节以及衡量的标准等,使得人才的培养可以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从而实现企业人才培养持续有效开展;其二,对企业人才培养进行规范化管理。企业人才培养的一致性需要建立在一种良好的培养环境之中才能够达到一致性的培养目的,这一培养环境就是企业人才培养的规范化管理。企业人才培养的规范化管理要求企业人才培养目标明确、管理明确、责任分工明确,确保人才培养的各项工作能够有序开展。

(三)企业发展需求化人才目标设定

企业发展需求化人才目标设定,需要分清企业发展需求与人才目标设定之间的关系,这两者实际上是因果关系,即有了企业发展的需求,人才才能够有发挥的空间,人才目标设定也就成了必然的结果。如何实现企业发展需求化人才目标设定,主要方法有:其一,对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人才的需求进行调查了解,明确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中对人才需求的数量、人才专长等,通过这些调查结果来进行人才目标设定,可以做到有的放矢的目的,培养的人才能够快速地运用到企业的发展中;其二,结合企业的生产需求,来进行人才目标设定,如企业生产的产品要求、生产质量的要求等,结合企业整体的生产需求,在实际的人才培养过程中设计与之相适应的培训内容,让培养的人才对于企业的生产进行充分的理解,从而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得到运用与创新。

(四)人才培养成本化目标设定

实现企业人才培养成本化目标设定的主要方法有:其一,结合企业每一年度运营成本计划以及人才培养计划,制定与之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成本控制范围。在现代企业发展过程中,大多数企业均会对以往的工作进行总结,并对新一年的工作进行合理规划,在实际的规划中包含对企业成本的管控以及人才培养计划的制定。只有在充分结合企业成本控制的要求以及人才培养计划,从而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成本控制范围,这样可以实现人才培养成本的合理管控,通过一定额度成本的投入,实现人才培养的最大化;其二,结合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同的关注重点,来实现企业人才培养成本化目标的设定。在企业每一个月或每一个季度的发展过程中,均会结合市场变化以及企业生产情况,对不同时期的重点关注领域进行调整,结合企业的调整,可以分析出企业所需求的人才种类,由此结合企业不同种类人才需求的创造价值来设定相应的人才培养成本。

第5篇: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范文

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不仅关系到其个人的发展,而且对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深远影响。近年来,各大高校积极探索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大力推进实践教学改革,鼓励大学生科技创新,使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但由于传统教育模式及功利化思想的影响,部分高校将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划上了等号,没有专门负责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管理机构,只有在组织参与国家、省市等各级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时,才由教务处、团委、学生处等部门组成临时管理机构,并且仅对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提供资金、场地和技术支持,直接导致了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缺乏持久性,培养机制与时代要求不符。为了使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持久有效,我校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体系进行了大力改革,在建立创新管理机制、开放创新实验室、设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和创新学分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成立大学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专门的服务。

大学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的建立有助于以“科技创新”为中心来协调各职能部门的工作,按照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的目标要求和实施内容,把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融入到人才培养的整体方案之中,贯穿大学生的整个培养过程,整合优化成有机的整体,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我校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主要由管理部门和专家指导委员会两部分组成。管理部门由教务处、团委、学生处、科研处、招生就业办公室等相关单位抽调专门人员组成,主要职责是制定大学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的各项规章制度,整体规划和组织大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规划和审查科技创新课题的开展、资金的使用等管理工作。专家指导委员会由各系部抽调文化素质高、科研能力强的教师组成,主要负责研究本校大学生科技活动发展的方向,对大学生科技创新课题进行甄别与推荐,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进行技术指导,对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成果进行评估等指导工作。

2.建立24小时开放的创新实验室,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必要的基础条件。

大学生科技创新是综合性高、应用性强的学术研究活动,从而对实验场地、设备等条件的要求也比较高,固定的实验场地和必要的仪器设备是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开展的基本保障。因此,我校开放所有本科实验室,建成了实验室网络化管理系统,统一协调管理实验资源的使用。此外,在整合现有设备资源的基础上,建成了一个24小时开放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实验室,除了购置必要的仪器设备外,还采用了门禁、监控等安全防范装置,为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固定、便利、安全的场所。

创新实验室坚持开放性和自主性原则,开放性是指实验内容、实验时间开放、实验仪器等资源全部开放,由专职实验员负责实验室的资产管理、设备运行与维护等;自主性是指学生处于创新实验的中心地位,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进行组队、选择课题、查阅资料、设计方案、分析结果等。创新实验使学生成为实验教学的主体,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设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解决必要的经费支出。

大学生科技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一定的经费投入。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的设立,解决了大学生创新实践中必须的经费支出,是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前提。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用于支持大学生的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创新基金的使用以课题为导向,实行指导教师负责制,按照“理论结合实际、鼓励技术创新、突出研究重点、注重应用实效”的原则选择课题,打破平均分配的传统思想观念,按照课题的实际需要,对立意新颖、实用性强的课题适当增加经费额度支持,所批准的资助经费将按项目立项、中期检查合格、结题答辩三个阶段分别划拨50%、30%、20%。

近年来,随着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我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每年都有较大的增幅,但与学生人数和活动数量增加相比,远不能满足深入开展各类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需要。因此,我校加强与社会各界的联系,邀请企业参与我校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不仅为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提供了又一资金来源,还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科技创新与企业生产实际相结合,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广泛的研究课题,使得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可以转化为生产力,以获取更多的资金支持

和社会资源,实现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设立综合教育学分,为大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活动提供良好的氛围。

根据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变化,为了进一步激发和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我校结合本科教育教学发展实际制定了《综合教育学分管理办法》,包括教育管理、科技文化创新、社会实践、职业技能及自选活动等五个方面,分为必修和选修两种类型,大学生在校期间必须修满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综合教育学分方可毕业。综合教育学分每学年审定一次,由所在系的学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评定审核,院学生工作委员会最终审核确定,并记入学生本人档案。综合教育学分是推荐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评定奖学金等大学生评优活动的重要依据之一,未修满当学年综合教育学分者,取消该学年各种评优、评奖资格。综合教育学分的设立,使大学生更多地参与创新活动,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的创造热情,培养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和市场的要求。

.结语。

第6篇: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范文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路径;建设

1.我国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现状

高等院校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最好环境,高校的教学模式、方法、理念、计划、师资队伍、经费投入、创新实践基地的建立等都会影响到创新型人才的质量。但我们看到的是当前高校培养出的拔尖的创新型人才凤毛麟角,与招收新生大规模投入的“批量生产”数量差距很大。“批量生产”所产出的人才属于应用型、服务型人才,强调的是顺向思维、照本宣科、课本无误论、无质疑批判精神和求知欲不强等,而创新型人才强调的是逆向思维、创造性精神、人的个性和综合素质全面协调发展,是与时俱进、适应社会高速发展的拔尖人才。有研究指出国内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研究虽然已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果,但仍存在以下不足:(1)没有形成完整的研究框架;(2)对创新人才培养的主体因素研究并不全面;(3)对创新能力不足的原因探索较少;(4)以数学模型为基础的实证研究和效率研究还比较缺乏等。也有人指出我国创新型人才发展的障碍因素是教育的错位、集权式管理、泛行政化和法制化缺失等。

2.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和策略

重视学生的独立思维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线,以学生为中心,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科学与人文相结合,教学与研究相结合,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这里作者从五个方面探索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策略。

2.1 营造来自各个院系的多元文化碰撞的环境

人才是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创新驱动战略的核心,素质教育培养出的创新型人才需要在思考、发现和解决问题上要从多个角度、多个知识、多种文化上出发,这就要求高校学生在多元的文化知识环境下成长,这也无形中要求学生拥有宽广的交际圈和人脉。如牛津、剑桥大学采用的“学院制”教育模式就把社会人文学科和理工农医自然学科的师生安排在一栋宿舍楼,让学生接受不同文化的熏陶。

创新型人才必须具备多个领域的背景知识,因此,只有各院系各专业的学生混合住宿,在日常的生活中能产生多元文化的交叉碰撞,才能促进创新思想、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发展。

2.2 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的课堂教学方法

科学的教学方法能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焕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思维,敢于打破传统的思想观念,勇于提出自己的想法。目前高校普遍的教学方法是老师机械地将知识灌输给学生,特别是多媒体教学的普及。虽能一定程度上减轻教师备课的负担,加快教学进度,但教师立于讲台之上,机械式地点着鼠标,照本宣科,很少留下板书,与学生脱节很严重,枯燥的翻页讲课件方式使得作为学习的“主体”的学生来不及做笔记,学习思维混乱,课堂氛围压抑,缺乏激情,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慢慢丧失,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起到严重的阻碍作用。只有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多媒体使用和板书比例差异不能过大的课堂教学方法,方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热情。

2.3 及时编译最新的教学计划和教材资料,增加选修课程

先进的教材资料或教学计划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本条件和前提,是开拓学生视野、了解国内外最新前沿知识的重要渠道,而目前大部分高校的教学计划或者教材资料都是沿用了很多届,许久未曾更新,很多先进的国内外教材不能得到及时编译和分发,学生不能及时掌握社会发展的最新动态,以致创新思想落后。再者教材内容过于专业化、细致化、深入化,并未能引起学生学习的热情,而是变得更加枯燥乏味;课程设置上选修课的内容和数量都有待提高,也有出现该课程因学生选课人数过少,学校直接放弃的情况,学生喜欢的感兴趣的课程就得不到学习,因此学习的热情也消磨殆尽。

2.4 创立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机制

校企合作机制能快捷有效地培养创新型人才,因为学校封闭式间接获得知识的教学环境与企业开放式直接获得实践经验的模式不同,知行统一,理论联系实际能对创新型人才培养起到立竿见影、事半功倍的效果。联合培养机制能显著提高大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理论知识学有所用,有时跨学科跨领域的研究工作给学生带来挑战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极大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陈国松指出,我国高校学生在工程实践能力、人文情怀、可持续发展能力、跨文化沟通能力等方面尤为欠缺。实践是工程的灵魂,当前大学生科研实践项目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卓有成效的途径。

2.5 建立创新能力强、水平高、教学和管理独特的师资队伍

高校要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人才,需要一批具有深厚的知识背景、饱满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独特的教学和管理方式、高度责任心的师资队伍进行引导。只有创新型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创新型的人才,教师不局限于校内,学校可以聘请企业中富有生产实践经验的高工、专家和管理人员等,或经常邀请其他院校的知名教授、教师到学校做客讲学,将学科前沿知识、最新的学科前沿与本校师生分享;本校教师也要加强自身学习,兢兢业业,潜心研究,以科研项目为牵引,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积极引导学生进行科研实践探究,共谋创新。

第7篇: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范文

【关键词】 基础医学 实验教学 高素质人才

Abstract:The Laboratory Center of Basic Medical Science of Chengdu Medical College changed its teaching ideas to take the student as the center,enhance the undergraduate teaching quality,cultivate students innovated and practical capability.Based on it,a new system of medical experimental teaching adapted for the new century is founded,and the overall construction of experimental teaching model center is promoted.

Key words:basic medicine;experimental teaching;high-quality talents

1 引言

二十一世纪将是以知识经济为主题的经济高速发展时期,人才的竞争将愈来愈激烈。如何加强对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国际教育界日益关注的问题。2007年教育部财政部联合下发文件,决定实施“质量工程”。同时,教育部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全面实施质量工程,是新时期深化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战略抓手。高等教育的任务就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1]。因此,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力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即是推进现代化事业的必然选择,也是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一项紧迫任务[2]。

基础医学实验是基础医学系列教学中的实践性环节,它不仅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学生理论联系实践,实现创新素质教育的重要平台。

2 基础医学实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2.1 创新素质课程体系建设

以建设国家精品课程为契机,重点进行创新素质实验课程建设,力争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材建设、教学效果等方面有较大改善,全面带动我校的课程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3]。

在教学改革中,我们对医学实验课程进行了改革和建设。首先转变教育观念,打破原学科间的壁垒,优化教学内容,删减传统验证性实验,增加跨学科综合实验,形成了创新素质实验课程体系。其中包括基础技能实验、基本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等。基础技能实验,这是面向医学生开设的必修实验内容。这些实验项目涉及到了机能、形态、解剖等实验方面基本仪器的使用、基本方法的训练。基本实验,选择部分传统的验证式实验作为基本实验项目,希望通过本阶段的学习,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综合性实验,有按常规教学方式授课的实验项目,也有对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要求更高的实验研究学习基地的实验项目。在教学中按照“正常―异常―临床”的主线展开。例如,在“心律失常模型的复制与解救”中,学生首先学习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生理学内容,接着学习“心律失常的发病机制”的实验生理学内容,最后学习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作用机理;这种编排更符合学习认知规律,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进一步密切基础学科尤其是临床学科的整合交流。设计性实验,采取了小班实验教学和实验设计答辩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在自行调研的基础上选择课题、完成实验设计方案、通过实验答辩,确定实验项目,完成课题,撰写论文。通过学生自行设计实验,使学生初步掌握医学科学研究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及综合素质,对培养开拓型人才有重要意义。

2.2 创新素质平台建设

2.2.1 大学生实验教学创新基地 开展同企业合作共同建设大学生实验教学创新基地,提升实验教学基地的内涵和层次[4]。推进我校的实验教学在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实践环节等方面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综合改革,以倡导启发式教学和研究性学习为核心,探索教学理念、培养模式和管理机制的全方位创新,成立了大学生实验教学改革委员会。同学们提出许多促进实验教学改革的设想,例如2004级临床美容本科班潘红霞同学提出的鸡尾酒教学法在机能实验学中的应用,2003级临床本科班李艳同学提出的医学探索设计性实验教学的探讨,2003级临床本科班李俏同学提出的机能实验学与循证医学相结合的探索等好的教学方法。近年来,学生共撰写教学改革论文30余篇,选择其中优秀的进入大学生实验教学改革论文汇编。

2.2.2 深入开展学生自主设计性实验教学 开展设计性探索性实验,通过学生分小组,带教的教师指导,对各组设计方案讨论、答辩,并选取设计合理的可行的实验。这是一种培养学生大胆进行科研设计、研究探索的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并成为融会与沟通理论课和实验课教学的桥梁。自开展探索实验设计以来,共有12个本科班的1000余名学生完成探索实验设计,完成探索实验设计200余篇,并录入成都医学院大学生实验设计汇编。

2.2.3 实验室开放基金 充分利用好学生实验室开放基金,重点资助具有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激发大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创新精神。开放实验室[5],申报实验室开放项目,开展研究式和课题式的学习:设立实验室开放基金,完善实验室开放基金管理办法,先后有5名同学申请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自制实验仪器3台。近年来学生已完成科研论文30余篇,发表12篇,选择其中优秀的进入大学生科研论文汇编。

2.2.4 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 成立了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委员会和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指导委员会。充分发挥我校实验室的人、财、物的优势,调动广大教师、科研及实验室人员的积极性,利用实验室、研究所的仪器设备、场地,组织指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创新活动,如举办科技创新大赛、邀请国家发展科学研究院院士胡松涛举办专利申请的专题讲座等。在这些活动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研实验技能,以养成严谨的科学工作态度,实现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3 创新素质团队建设

2.3.1 以培养国家教学名师为中心,加强本科教学团队建设,重点建设一批教学质量高、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建立有效的团队合作的机制。积极探索跨学科的教学团队建设,研究和改革实验教学内容,开发实验教学资源,开展启发式、案例式和课题式实验教学,促进实验教学研讨、实验教学经验交流,以应用现代科学和信息技术为重点,建立一流的实验教学平台。

2.3.2 实行青年教师助教制度,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发扬传、帮、带的作用,推进教学工作的老中青相结合,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不断提升青年教师的教育实验教学能力。加大青年教师培养工作的力度,鼓励青年教师参加国内外进修和学术会议、与其它高等学校教师交流经验等,提高青年教师的素质和水平。中心为此制定了一系列的教学管理制度,包括实验课教学规范、实验教学质量监控实施意见、实验教学专家督导制度、实验教学督导工作计划、新教师培训计划等。

3 结

依托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对基础医学实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实践表明,教学效果良好,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大部分学生基础实验技能和综合实验能力有明显提高,创新能力增强。

参考文献

[1]李淼焱.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地方高校教学改革[J].辽宁教学研究,2004(5):54-55.

[2]李庆恒.构建地方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J].辽宁教育研究,2007(4):71-72.

[3]曾志嵘,文民刚,宋于刚,等.新型实验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1,21(9):717-719.

[4]陈吉明.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25(12):1 478-1 480,1 503.

第8篇: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范文

关键词:高校;人才培养;理念;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2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17-0014-02

我国高等教育经过多年发展在人才培养方面形成了一系列培养方法和体系,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企业、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变化,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仍然面临着很多新情况、新问题,亟须改革。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要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使之从“提高质量”到注重“内涵式发展”。 对于高校来讲,抓内涵建设,抓手可以是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但是根本在于人才培养。创新人才培养理念,审慎、科学地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及高等教育课程设置改革事关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社会稳定。

当前,各高校人才培养朝向“个性化、多样化”迈进,积极探索出了“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等多种人才培养模式。中山大学原校长黄达人在经过对百余所国内外高校进行调研后认为“现代大学制度的精髓在于多样性,不同的学校应该有不同的办学理念、不同的办学定位,并善于挖掘守护大学的特色”。人才培养更是如此,现代高校应该紧跟行业和社会对人才类型需求,以原有传统人才培养为基础,结合自身特色,创新理念,真正培养适应时代和各行业发展需求的人才。

一、创新现代高校人才培养理念

党的十报告中,把教育放在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之首,并明确指出了高校的四大基本职能“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服务社会、文化传承”。“人才培养”作为高校四大职能的首要职能,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样培养人才是高校所要面对、思索与完成的基本命题。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面对未来教育的挑战,提出教育必须围绕4种基本能力进行,即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近十年来,国内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了很多大胆的探索和尝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随着十的召开,现代高校人才培养应在已有多样化人才培养的基础上,进一步从整体上与教育的四种基本能力相融合,着重培养学生具备“会认知、会做事、会合作、会生存、有一技之长”的“四会一长”能力,使学生在“认知”中掌握学习的手段和方法,在“做事”中锻炼处理问题的动手能力,在“合作”中学会团队间良好的沟通交流,在“生存”中完善自身完整的人格、判断力和责任感,将“一技之长”作为自身终身奋斗的事业,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也为社会作出贡献。

二、系统构建人才培养机制

人才培养的落脚点在学生。学生是大学存在的意义,大学的理想是让每一个学生实现自己的梦想。所以,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高校要关注不同学生的成长需求。遵循人才培养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需要有既定的体系作为指引,有完善的平台作为支撑,有细致周密的实施步骤作为途径,有标准化的规章制度作为保障。从人才培养模式设计、教学培养计划编制、任课教师选择、课程教学改革、课外实践能力训练、择业就业六大环节入手才能真正抓住人才培养的关键点,进而形成系统完整的现代高校人才培养循环机制。如图1所示。

三、实践应用指导

山东科技大学作为以矿业见长的山东省重点建设的应用基础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其重点建设专业采矿工程在60多年建设发展基础上顺应矿业发展需求,针对现代采矿工程专业特点,结合学校特色与优势,面向矿业领域以培养“四会一长”人才为原则,着重培养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采矿专业人才,目前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

1.人才培养模式设计

专业在总结已有人才培养经验基础上,本着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因材施教、分类模块化培养的原则,通过到中国矿大、河南理工、西安科技大学等高校、山东能源、神华集团等煤炭企业走访调研,完善实施了“应用型”、“拔尖创新型”、“卓越工程师型”三种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

其中,“应用型”是指通过在专业中构建“理论教学为基础、实践环节为支撑、科技训练为依托、竞赛活动为引导、第二课堂为拓展”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具有“厚基础、强能力、重特色”的高素质人才;“拔尖创新型”指在采矿工程专业中实施“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组建“拔尖人才培养班”,培养矿业领军人才;“卓越工程师型”指以服务行业企业人才需求为目标,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行“3+1”定单式人才培养。

2.教学培养计划编制

在专业教学培养计划制定过程中,专业将“四会一长”的人才培养理念与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融合,将三种不同类型人才对能力的要求与教学课程体系相互对应,形成“能力要求-课程群”相对应的发散式课程体系,使学生每通过几门课程的组合学习就能达到培养某种能力的目的,从而为不同类型的人才提供了基本的知识及能力保障。

3.任课教师选拔

现在高校课程教学任务下达一般都是由学院各专业统一调配,做到尽量每位教师人人都有课,人人都满工作量,虽然不少高校也都设有教学测评环节,组织学生对任课教师进行测评打分等,但由于相应后续奖惩机制不健全,往往打分成了流于形式,导致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学生学习的兴趣不断降低,极大地影响了教学质量。

为了改变这种恶性循环,制定任课教师遴选制度,每门课程任课教师都要由上一年度在学生测评中反映较好的来承担,学院相应配套经费支持并有政策性倾斜,积极鼓励任课教师主动把精力投入到教学中,保证课程课堂教学质量。

4.课程建设及教学方法改革

针对专业主干课程积极进行精品课程建设,打造课程教学支撑平台。目前,山东科技大学采矿工程专业已经建有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两门,建有校级以上精品课程7门,为学生网上自主学习及师生远程交流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在教学方法改革方面,选择专业主干课程进行试点,从教材选择、授课方式、实习实验及考试方式进行综合改革,鼓励教师有计划有选择地增加启发式、探究式、座谈式、讲座式、案例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启发思考。对现场性要求较高的课程,鼓励教师在课堂教学环节中,提高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质量,增加动画、录像,或有针对性地开发一些虚拟现实课件,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体验。

考核方法上也鼓励采用多样化的考核方式,实习设计环节主张与实践现场指导教师打分相结合的方式,以达到全面考查、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情况。

5.课外实践能力训练

实践是创新应用能力培养的关键环节,主要通过建立大学生科技创新管理与激励机制,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科研、走进实验室、参加各类创新竞赛活动、走进第二课堂、企业创新项目资助等途径为学生开辟多渠道实践平台。

在专业课程实践环节上,专业由于招生规模扩大、实习现场存在下井难等问题,往往容易降低实习质量。据此,专业将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合并成一个实习环节,适当缩短其学时,并根据专业主干课程内容需要增设“课程实习”环节有针对性地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实践环节仍将坚持以现场实习为主,校内实习、虚拟矿井为辅的实践教学方式。通过这样的方式很好地保证了实践教学质量。

6.择业与就业

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使人尽其才,学生所学能在合适的岗位上得到充分发挥,这环节需要校院两级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就业跟踪与指导,以使学生能在更好的平台上施展所学,也可以为更多的企业提供所需的优秀人才。同时,也要建立与毕业生、企业的实时联系平台,及时将人才现场应用效果所存在的问题在人才培养计划中进行完善。

由此可见,人才培养是一个循环提高、不断升华的过程,在这过程中更需要有强有力的专业学科、实验室、精品课程、规章制度、学术氛围等平台作为支撑,学院需要下大力气进行重点建设并将其与人才培养恰当融合,才能在人才培养上取得好的效果,为社会和企业提供更多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王磊.高校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煤炭经济研究,2010,(2):92-94.

第9篇: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范文

关键词:隐性知识流;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作者简介:巩永华(1981-),女,山东烟台人,南京邮电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翟丹妮(1973-),女,江苏兴化人,南京邮电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江苏 南京 210023)

基金项目:本文系南京邮电大学教改项目(项目编号:JG00112JX27)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7-0020-02

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是时代赋予高校的使命和责任。随着知识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知识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其中的隐性知识不仅是知识生产和创新的源泉,也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源泉。隐性知识的有效传递对创新型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已被普遍认可。

隐性知识通常指不能或者很难被编码的知识,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具有难以转移和分享的垄断特征。[1,2]高校的教学业务流程中伴随着大量规则的以及不规则的隐性知识的流动。目前,我国学生在知识结构上存在显性知识有余、隐性知识不足、理论知识有余、实践知识不足的问题。显性知识方面的优势使得我国在基础教育阶段与发达国家似乎难分上下,但隐性知识教育方面的劣势则致使我国高等教育阶段处于明显落后状态。

不少学者针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途径,即隐性知识有效传递的途径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诸如构建工作室教学模式、实施导师制、实施精品课程培训、创建实践教学模式等途径。[3-5]这些研究主要是从教学模式的角度探讨通过何种途径使得老师的隐性知识转移给学生。其实,要培养创新型人才还需要有创新力的老师和培养学生创造力的环境,因此,教学过程中的隐性知识转移方向除了老师向学生转移,还包括教师之间关于教育观念、教学思路、教学方式方法和心得经验的转移,学生之间关于学习方法、学习技巧的转移。但是,目前还存在诸多障碍影响着这些隐性知识流流动的有效性和高效性。本研究将在分析高校隐性知识流的形式、隐性知识流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研究基于隐性知识流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一、高校隐性知识流的形式

所谓隐性知识流,是指隐性知识传递过程中从知识源到知识接收者之间发生的知识转移。它由三个组成要素构成:知识源、知识接收者和知识传递通道。高校中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知识交流形成了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知识流。

按照高校中知识流参与主体在组织中所扮演的角色不同,知识流可分为平行流和等级流。

1.平行流(Lateral flows)

知识源和知识接收者在高校中所扮演的角色相同,如从一个教师(学生)到另一个教师(学生)的知识流。

2.等级流(Hierarchical flows)

知识源与知识接收者在高校中所扮演的角色存在不同,如从教师到学生或从学生到教师的知识流。

在所有的平行流和等级流中,从教师到教师、从教师到学生、从学生到学生的知识流尤为重要。

二、影响高校隐性知识流的主要因素

大学同其他组织一样,对管理显性知识拥有丰富的经验,管理隐性知识拥有的经验却较少。这除了因为隐性知识难以被格式化、难以与他人交流共享等因素影响外,还受到隐性知识载体和载体所处的外部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及影响。将从知识源、知识接受者和载体所处的环境等角度分析高校隐性知识传递、转化、共享的影响因素。

1.来自于隐性知识载体的障碍

知识的流动需要知识载体。离开了载体,知识流就不存在了。首先,高校教师隐性知识具有私有性和垄断性倾向。由于知识往往被认为是个人的资源和财富,能给个人带来竞争上的优势地位和利益,所以高校教师不希望自己拥有的隐性知识轻易地被别人掌握。其次,高校教师间的不信任通常会导致对隐性知识的保护行为。再次,教师作为隐性知识载体,在隐性知识传播过程中的传播能力有差异。高校教师在课堂教学和科学研究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而忽视他人的隐性知识。加之教师之间以及教师和学生之间知识结构差异较大,使得知识载体需要花费许多时间和精力向知识接收方解释,影响高校隐性知识的流动。

2.来自于隐性知识自身属性的障碍

知识自身具有的“隐性”特征为知识的传承、传递增加了难度。隐性知识存在于隐性知识拥有者的潜在素质中,是特定情境下教师作出的直觉反应,不易用语言表达,只有置身当时的情景之中才能体会和领悟得到。因此,很难将隐性知识通过编码将其规范化并收集和传递给他人。隐性知识固有的难言性、默示性、隐晦性、复杂性、意会性、情景依赖性等属性使得隐性知识不易被模仿和复制,隐性知识流动的流量、流动效果及效率较低,为其被隐性知识者垄断提供了客观条件。

3.来自于知识接收者的障碍

高校教师在知识基础、专业背景、个性性格、思维方式和接受天赋方面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必然会对隐性知识的接受和转化产生不同的影响。例如,逻辑思维强的教师对于显性知识更容易领悟和接受;形象思维强的教师则对隐性知识更容易领会和接受。高校教师长期致力于教学科研,逐渐养成了独立思考的习惯,形成了独特的思维方式,往往会忽视或者排斥他人的隐性知识,形成阻碍学习和交流的戒备性思维方式,[6]增加隐性知识流转的困难。

4.知识共享的环境影响因素

高校隐性知识流本质是将教师个人的隐性知识公开化、公有化。要促进隐性知识流的流动,激励机制是重要因素。如果没有完善的隐性知识共享平台和共享奖励机制将很难降低隐性知识的粘性。隐性知识粘性越大就会越阻碍知识流的流动。

三、基于隐性知识流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实质上是高校隐性知识流高效率、有效果的流转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隐性知识流有效流动的途径就是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下面将从提高教师到教师、教师到学生、学生到学生三种隐性知识流流转途径的角度探讨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

1.完善激励机制,建立高校知识地图

要加强隐性知识从知识拥有者到知识接收者(包括教师和学生)的流动,首先需要给予知识传承者以相应的经济利益和荣誉称号等精神上的激励,激发教师和教师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分享知识的意愿、动力,促进隐性知识平行流的流动。其次,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把教师和学生不愿意透露或不可言明的知识提取并储存下来,建立学校教学、科研、学习知识库,有效地将教师和学生的知识进行规范化管理。无论是隐性知识的拥有者还是隐性知识的接收者都可以随时通过网络进行隐性知识的传递和查询。通过知识库平台促进隐性知识在教师之间和学生之间的有序流通,提高隐性知识的利用率。

2.建立隐性知识推送平台

首先建立学习型组织制度,成立专门的知识管理委员会,负责管理高校隐性知识收集、流动。其次,以现有的知识库为基础,建设具有知识拉取和知识推送功能的高校知识管理系统,为师生提供最佳实践数据库。即,教师和学生通过输入特定要求能够从知识库中检索出需要的知识。此外,隐性知识推送平台还能够根据教师和学生的兴趣把相关知识主动推送给他们。

3.增加学生实践性知识教育

隐性知识流的流动具有情境依赖性。很多时候只有置身于当时的情境才能领会和理解。因此,在高校的教学中应创造、增加隐性知识传承的实践性活动的环境和制度,发挥身教在隐性知识流转中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是在本科生中深化“导师制”教学方式。导师制下的学生除了课堂时间与老师进行交流接触之外,课下跟老师的接触机会更多,而且交流环境更轻松,学生和教师之间可以更自由地交谈,增加彼此的信任感,促进隐性知识流从教师到学生的流动。二是以项目或竞赛为纽带形成“临时导师制”。通过教师带领、指导学生参加一些项目和竞赛可以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背景下学习教师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和技巧,让学生在干中学、学中干,达到既积累知识又培养创造力的目的。

四、结论

隐性知识相对于显性知识具有逻辑上的先进性,是人类认知行为的内在动力,决定着人类的创造性表现。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就是要提高隐性知识流流动的效率。本文分析了高校隐性知识流的形式以及影响隐性知识流流转的因素,提出在高校隐性知识平行流和等级流中从教师到教师、教师到学生、学生到学生三种知识流最为重要。完善激励机制、建立高效知识地图以及建立隐性知识推送平台可以有效改善教师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隐性知识平行流的流动速度和效果。通过实践性教育可以消除来自于隐性知识自身属性的障碍。“导师制”和以项目、竞赛为纽带形成的“临时导师制”可有效改善从教师到学生的隐性知识等级流的流动。

参考文献:

[1]Goodman C P.The Tacit Dimension[J].Polanyiana,2003,2(1):133-157.

[2]蔡珍红.知识位势、隐性知识分享与科研团队激励[J].科研管理,2012,33(4):108-115.

[3]刘国豪.基于隐性知识培育高校创新型人才的途径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3):42-45.

[4]周杨.高校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实践性知识传承[J].中国高教研究,2010,(2):994-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