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产业链发展存在问题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图分类号F32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22-0343-01
有机大米是在栽培过程中不使用化学肥料、农药和生长调节剂等,按相关有机农业标准进行生产、加工,经有资质的独立认证机构认证并许可用有机食品标志的产品,其完全采用自然农耕法种植,经专用的优良碾米机械设备,以达到全香、全黏和无怪味的高品质[1]。有机大米加工产业链包括从种植到栽培管理再到收割加工等一系列过程,其附加值的创造也是有机大米加工产业链的重要内容。
1我国有机大米加工产业链存在的问题
1.1有机大米产业技术尚未成熟
中国是最先种植水稻的国家。中国很多的乡镇已经开始有机大米种植的探索,如江苏省兴化市获垛填千亩(有机水稻)稻鸭共作工程、海南填千亩(有机水稻)稻鱼共作工程。但地区差异很大,有机大米若要实现现代化生产,必需因地制宜,改善大多数地区落后的有机大米生产方式[2]。
1.2有机大米产业链分离
中国有机大米的产业模式大部分是:农民负责有机大米的生产,中间商负责有机大米的加工、贮藏、运输,销售商负责有机大米的销售。各环节从事者各司其职,导致产业链的分离,影响有机大米的发展。
1.3有机大米产业链断层
很少有企业研究开发以有机大米为原料的深加工,导致上餐桌成为有机大米唯一的出路,单一的渠道必然会制约有机大米的进一步发展。有机大米营养丰富,如将其开发成老年人、婴幼儿及特殊人群需要的各类口服液,并且该途径在国内已经有了成功的先例。这样可使有机大米产品系列化,延长有机大米的产业链条。
有机大米在加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副产品,基本被浪费。据测算,有机大米的稻壳占水稻的比重为20%左右,米糠为8%左右,加工过程中还会产生碎米。在有机大米加工厂里,米糠和碎米基本都以极低的价格处理掉,而大部分稻壳均被扔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原料的浪费。实际上,稻壳可以用来生产香醋,镇江恒顺香醋已经领先一步,从有机米糠里提炼出来的米糠毛油可以卖到5 000元/t左右,而有机碎米可以用来加工米乳,1 t碎米可以生产8 t米乳,一罐250 mL的米乳价格在10.5元左右。中国有机稻谷加工后的产品只有有机大米一项,米糠、稻壳没有被充分利用,导致有机大米的附加值很低[2]。
2我国有机大米加工产业链的发展对策
2.1提高有机大米品种综合农艺性状
一是提高有机大米品种的抗逆性;二是提高有机大米品种的抗病虫性;三是推进有机大米品种的优质化发展;四是推进有机大米功能品种选育;五是提高有机大米品种的耐重金属性[3]。
2.2注重把握有机大米加工产业链的各个环节
有机大米因其味美营养高,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产业链的形成为有机大米的销售提供了平台,在种植―栽培―管理―收获―加工―销售这一条龙的运作过程中,前4项对于销售这一环节有本质的影响,而加工这一环节对有机大米的附加值起到更重要的作用。比如可引进膨化食品如雪饼生产线,提高粮食加工增值环节。通过兴办粮食加工小区,提高米业加工的产业链,并可带动运输业、饲料业及禽苗业发展。在加工这一环节上,要求采用先进的加工设备,将稻谷含水量控制在15%~16%(配备烘干和加水设备),破碎率和损失率控制在最低限度,产品选用真空包装,包装袋大小以2.5~5.0 kg为宜[4]。加工精度达到国家二等以上。整精米率要符合国际标准,碎米率控制在10%以内。精米中留胚率在80%以上。应制定符合国家或地方卫生管理法规的加工卫生管理制度。每季加工前和每天加工前都应及时对厂内重点部件进行卫生整理。制定和实施质量控制措施,关键工艺应有操作规章制度和检验方法,并记录执行情况。建立原材料、加工、储存、运输、入库、出库和销售流向的完整档案记录,原始记录应保存3年以上。每批加工产品应编制加工批号或系列号,批号或系列号一直延用到产品终端销售,并在相应的票据上注明加工批号或系列号[4]。在销售这一环节上,应迎合人们购买有机食品越来越强烈的需求愿望,逐步根据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和不同购买力的人群开发出不同系列的产品,提高销售量,提高产品竞争力[5-7]。
2.3加大种植设备和种植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目前,我国有机大米的种植技术和设备普遍落后,科技普及率低。应积极推广应用先进的种植设备、种植技术,加大科技投入,以提高质量为最终目的,引导绿色消费潮流。
3参考文献
[1] 张志刚,韩玉珍.有机大米加工技术规程[J].垦殖与稻作,2004(4):56-57.
[2] 王宏燕.全球有机农业发展现状和我国有机农业发展对策[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3,19(3):223-227.
[3] 陈成斌,张烨,梁云涛,等.有机大米产业化与野生稻种质利用[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10,11(3):263-265.
[4] 吴斌.我国有机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0(4):67-68.
[5] 孙建权,王书玉,薛应征,等.河南省无公害优质大米产业化发展之路初探[J].麦类文摘(种业导报),2007(7):15-16.
关键词:赤锡经济带;赤峰;文化旅游产业链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8-000-01
赤峰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尤其是以草原文化、红山文化、蒙元文化、契丹辽文化为依托的文化旅游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开发和利用。推动了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齐头并进,融合发展,文化旅游产业链进一步延伸。旅游产业已经作为赤锡经济带区域合作协同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所以进一步优化整合文化旅游产业链对赤峰市旅游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赤峰市文化旅游产业链存在问题
(一)文化旅游产业链条发展不平衡,仍有短板存在
文化旅游产业链条上的“食住行游购娱”各个要素是一个有机整体,任何一个要素发展滞后都会影响整个链条的整体发展。赤峰文化旅游产业链条下的各个企业发展不平衡,各自为政的情况仍然存在。旅游景区景点是文化旅游产业链条上的重点要素,但是有些文化旅游景区只注重景区建设和门票收入,而忽略了与旅行社等相关企业通力合作,打早经典旅游产品与商品,彼此之间没有形成提升产业链价值的合力。同时个别景区企业管理混乱,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发展,对历史遗迹尤其是生态的保护不加以重视,影响了后续发展。不注重产品价值,各种收费价格偏高,宰客现象时有发生。赤峰市旅行社规模小,经营分散,尤其是近些年受外部环境的影响,竞争进一步加剧,各旅行社为了吸引客源,降低成本,放任导游增加购物环节,降低了顾客满意度。娱乐和购物是提升文化旅游产业链价值的重要环节,但是“购、娱”仍然是赤峰市文化旅游产业链的短板。赤峰市现在的旅游商品文化特色不够突出,创意少,产品雷同,质量参差不齐,甚至存在假冒伪劣产品,在整个文化旅游消费中占的比重较小。旅游景区文化衍生活动创新少,地域文化得不到充分挖掘,参与性不强,吸引力不足。娱乐项目较传统,缺乏新意,特色的酒店和餐饮数量少,规模小,缺乏统一规划。
(二)文化旅游产业链延伸不足,效益低
虽然赤峰市旅游文化底蕴丰厚,资源丰富,但是大多数景区仍然主要以门票收入为主,不注重文化旅游资源深层次的挖掘,与网络、艺术品、传媒出版、演出娱乐、影视动漫、商务会展等相关行业的融合程度低,没有形成有效的联动机制,导致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利用率低,没有形成产业效应。多数景区注重观光旅游,与文化相结合的衍生项目少,形式单一,参与性不强,不能有效吸引游客长时间停留。
(三)缺少具有带头作用的核心企业
旅游企业是文化旅游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优秀的旅游企业可以带动周边产业共同发展。文化旅游景区和旅行社是文化旅游产业链中的重要节点,然而赤峰市在以上节点缺少能够起带头作用的核心企业。旅游社企业规模小,经营分散,没有上市的大型旅游公司,核心竞争力不足。文化旅游景区数量有限,成规模的4A级文化旅游景区更少。小企业经营分散,企业联盟机制不完善,管理混乱,只顾眼前利益,缺少整体意识,阻碍了整个文化旅游产业链的持续发展。
二、赤峰市文化旅游产业链整合策略
(一)发挥文化资源优势,打造精品旅游线路
整合红山文化、草原文化、蒙元文化、契丹辽文化、印石雕刻文化、渔猎文化等六大文化产业链,使得其与旅游产业充分结合形成文化旅游产业链,这六大文化产业链的主要内容包括红山文化遗址公园,史前文化展示馆为主要代表的红山文化;以乌兰布统旅游区为主要代表的草原文化;以应昌府、金子宁路、大宁路、武平路、宁昌路5大遗址和喀喇沁亲王府为主要代表的蒙元文化;以巴林左旗辽上京、辽祖陵、辽真寂之寺,宁城县辽中京,巴林右旗庆州白塔、辽庆陵等辽代遗迹以及国内最大的契丹辽文化体验区――红山文化旅游商贸城为代表的契丹辽文化。将全市同一类型的文化旅游资源连点成线,打造有特色,吸引力强的精品旅游线路。
(二)文化旅游产业链的纵向延伸
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有机结合本来就是创意的结果,资源有限,创意无限,文化旅游产业的延伸说到底就是创意和创新。突破产业边界,创新旅游体验项目,增加旅游商品种类,深挖文化内涵,都需要创意来突破。以赤峰市八千年积淀的文化旅游资源为基础,借助影视、网络、科技、动漫,艺术等各种手段创新旅游商品和服务,并且打造赤峰文化旅游创新平台,吸引政府、高校、旅游研究机构、旅游企业等进入平台,共同创造具有赤峰市标志性地方特色的产品和服务。例如进一步提升赤峰红山文化节、喀喇沁王府文化节等大型文化节事演艺活动的创意;策划创新在红山文化遗址、喀喇沁亲王府、辽代遗迹、达里诺尔湖、乌兰布统等旅游景区的实景演出或剧场演艺项目。
(三)文化旅游产业链的横向拓展
打造赤峰-锡林郭勒旅游合作平台,在蒙东城市群建设的契机下,以片代点,大力发展以城市为中心的片状旅游发展格局,以城市辐射乡镇,以乡镇带动农村,形成以城市为主,乡镇为辅的产业集群化发展。大力发展文化旅游衍生项目,促进文化旅游产业与房地产业、农业、工业等其他产业的关联性、结构性和区域性的融合,拓展赤峰市文化旅游内涵。近年,自治区政府提出“十个全覆盖”工程,应该借助农村综合治理后的良好环境,以丰富的农副产品和独特的乡村文化为依托,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红色旅游、农家乐餐饮业。通过加速林果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开发乡村名优土特产品、旅游特色购物产品。
(四)培育文化旅游核心企业,建立中小企业战略联盟
在赤峰-锡林郭勒区域旅游合作的基础上,可以通过股权联结、招商引资、企业重组、合同契约、企业联盟等方式共同组建具有实力的大型文化旅游集团公司。对现有的重点旅游企业大力扶持,并且以资产为纽带,鼓励大型工商企业与旅游景区、酒店、旅行社、旅游交通运输企业进行强强联合,组建大型旅游集团,充分发挥大型旅游集团的带头作用。中小企业是赤峰市文化旅游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协调作用,以多种形式组建中小企业战略联盟,共同开拓市场,约束行为,互相学习,产生规模效益。
参考文献:
[1]孙国学.锡赤经济带旅游合作问题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02.
关键词:文化产业;供需矛盾;文化产业链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3-0-01
文化产业是特殊的文化形态与经济形态的结合,提供人们文化活动所需要的精神产品。现今我国文化产业不断蓬勃发展,却存在着量、质不均衡的供需问题,有必要从整个产业结构进行深入的探析,以实现文化产品的有效供给。
一、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文化产品产能过剩但有效供给不足
近年来,中国的电视剧及影片不断增多,产量在世界上处于领先的地位。但是大量的文化产品受欢迎程度并不高,面临着被淘汰的境地。表1所示的是中国历年来文化艺术业进出口商品价格指数,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从2012年到2015年中国文化艺术业历年的进口价格指数均大于出口指数。
(二)产业结构投入低端化、同质化
现今我国在文化产业中的投资数额巨大,但是大多数投资都集中在传统的文化产业上,创新明显不足。在产业技术投入的问题上,更多的依靠传统技术,科技含量偏低。片面追求低成本和低税收,没有很好的进行文化定位,导致各地建立的文化产业园存在功能主导项目雷同、服务单一化的问题难以发挥地区特色和优势。
(三)文化a业链短,行业集中度低
文化产业链包括文化产业的创意创作、生产制作及销售传播三个环节,不同环节的企业相互合作、有机连接。(如图1所示)
现有的文化产业链在此情况下呈现出两头小中间大的问题。上游企业大而不强,创新能力不足,优质产品少;中游企业制造产品远多于创造的产品;下游企业缺乏创新的传播方式,固本思想严重。行业的集中程度反映了相关企业之间的密切程度。文化产业链中各环节企业各自生产,协同度低,资源优化整合度差。
二、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存在问题的相关原因分析
(一)文化管理体制影响市场经济的自由竞争
我国文化方面的发展比较晚,文化管理体制受计划体制影响较多,改革远落后于经济管理体制。许多现有的文化经营单位受到行政部门管束较多,存在政企不分的问题,难以在市场中自由竞争,创新性得不到很好的发挥。
(二)居民文化消费呈现新趋势
我国居民的文化消费比例逐渐提升,并且呈现出较高的个性化和多样化的趋势,且居民的高端文化消费能力有所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居民可以花费较少的成本享受到更丰富的文化产品,在这种供给与需求的相互促进下,居民的文化消费需求也就更加具有多样性。在市场细分情况下,文化企业不能够精准定位,提供高质量文化产品和服务则难以有很好的发展。
(三)企业自身创新能力弱,市场秩序混乱
我国现有文化企业的原创能力都比较低,大多数企业对市场的敏感度较低,对于新技术的利用程度不高,文化产品市场上同质化、复制性的文化产品较多,难以具备地域特色和竞争优势。高同质化的文化市场使得更多的文化企业竞相采用降成本拼促销的方式争夺市场份额,低端竞争导致各文化产业经营微利化,不正当竞争恶行越来越多,文化市场秩序混乱。
三、我国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对策
(一)注重顶层设计优化文化企业生态系统
在顶层设计上坚持公平和效率两个方面的价值取向。首先要保证条件机遇的公平,对于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企业要保证可以享有同等的资源服务和政策权益。其次在效率的问题上,确保文化企业拥有独立的市场地位,在市场上可以自由竞争,充分保障文化经营单位在人事管理、绩效考评、项目经营等各个方面的自由权利。
(二)着力提升文化产品品质创新生产
着力提升文化产品的质量,从数量与质量两个方面实现供给与需求的平衡。尊重市场规律,积极鼓励创新,生产能够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及服务,促进文化产品的多样性,减少同质化问题的出现。体现特色和优势,实现同质化向多样化、低质化到高质化的转变。同时提升文化产业的科技投入,提高文化产品供给的科技水平和价值,引导整个文化产业的向上发展。
(三)整合文化产业链
整合文化产业链,实现文化产业链各个环节之间的协同合作和有机配合。促进现有上游企业利用资金以及政策等各项资源条件,促进原创性产品和服务的生产。积极鼓励中游制造型企业向上游创造型企业的发展,改变单一的批量制造和生产工作。对于下游企业要积极创新传播手段和销售方式,积极引入互联网和各种科技资源,并推动衍生品的开发,提升附加价值。
(四)实现文化产业与其它产业之间的跨界融合
促进文化产业与其它产业之间的跨界融合,不断延伸文化企业自身的边界。文化产业本身即具有较高的融合性,可与其它产业之间交互发展。文化产业与互联网的融合,借助互联网的交互功能,促进资金、信息与技术等资源在纵向产业链与横向各个生产主体之间的共享。通过产业间的跨界融合,扩大文化产业的目标受众群体,进一步提高文化产品供给的“质”与“量”。
参考文献:
[1]曾Q.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化发展对策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15).
[2]吉庆华.基于国际产业链的我国产业集群核心企业竞争优势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0(2).
[3]赵博.我国文化产业投融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4(6).
[关键词]产业链 统筹城乡 陕北地区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2-0123-02
改革开放的步伐已经走过三十余载,我们国家正逐渐地走向成熟,逐渐向世界一流强国的方向发展,新型工业化道路也稳步推进,然而始终有阻碍社会进步的问题存在,城乡差异问题就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陕北地区的这种城乡差距更是明显。这直接影响着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的进程。在此新时期我国“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城乡统筹发展的战略。我们站在陕北地区的角度分析如何通过统筹城乡发展战略,打破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最终达到缩小城乡差距的目的。
一、陕北地区产业及统筹城乡发展现状及问题
陕北地区仅有榆林延安两个城市,都有着丰富的历史资源和现代工业基础。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建设,建成了以能源化工、装备制造、有色冶金、食品加工、非金属矿物制品、电子信息、医药制造、纺织服装等为支柱工业,兼有机械制造、航空航天、生物、建材、医药、节能、物流、旅游、文化、金融等门类的现代产业体系:以丰富的自然资源建成了现代农业生产体系;以悠久的历史文化形成了现代旅游产业;以优越的地理条件形成了现代服务产业。
近年来,陕北地区产业发展在推动全省经济发展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三次产业产值占到全省同产业产值的三分之一左右。但陕北经济发展中也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第一产业的发展模式太落后;第二产业的发展欠缺规模化;第三产业的发展有待进一步加强。
陕北地区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1.工业发展迅速,服务业发展相对缓慢。现在基本形成了以煤炭、石油、天然气和电力、化工、建材为主导的产业体系。产业集约水平有所提升,产业集群布局初步形成。围绕着集群化发展、园区化承载的思路,例如,榆林市初步形成了两区多元的基本格局。能源经济一支独秀,资源驱动特征明显。第三产业规模较小,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持续下降,对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的支撑作用明显不足。2.资源性产业为经济主要支撑,矛盾逐渐显现。榆林和延安都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市,能源化工行业一定要优先发展,必须先努力实现现代化产业的成功转型与接续。3.陕北特色农业优势明显,但发展模式相对落后。陕北农业发展中现代特色农业体系初具雏形,从目前的情况看,现代特色农业取得一定效率,基本上形成了“东枣、西薯、北种、南豆”的特色产业格局。但是其发展的模式相比其他城市就太落后了,只是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有待改进。
近年来,陕北地区经济快速增长,地区生产总值迅速提高。然而,这种过分依赖能源开采与利用的增长模式,使得地区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就是这种不平衡的一个重要表现。从目前的趋势看,陕北的城乡差距会随着经济增长而不断扩大。这要求我们必须重视这个问题,让陕北经济发展的果实为城乡居民共同分享。陕北地区统筹城乡中存在的问题如下:1.建设规划滞后,管理不到位。目前,城镇化建设虽然编制了总体建设规划,但规划定位不高,缺少超前意识,出现了低水平重复和盲目建设现象。一是规划的超前性不够,功能不明显,只重视道路、商贸区建设等规划,忽视了对文化、体育、环境的建设;二是规划脱离实际,不考虑城镇财政的承受能力,摊子铺得过大,浪费了大量耕地资源,同时,规划没有体现城镇特色,更没有体现地方特色;三是城镇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之间不衔接,甚至存在不相一致;四是存在规划与建设管理脱节和边建设边规划的问题,造成工程的重复和盲目建设现象。2.基础设施不完善。陕北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受到资金、规划等因素的限制,城镇基础设施不完善,城镇整体功能较弱。一是城镇供水紧张,县城和一般建制镇用水普及率较低,多数城镇存在缺水问题;二是道路建设标准低,城区道路狭窄,交通拥挤问题严重,陕北城镇人均道路面积远远低于国家标准;三是排水设施不完善,下水道普及率低,建制镇中还有不少未铺设排水管道,污水排放问题突出;四是市场秩序混乱,城镇“脏、乱、差”现象比较突出。总之,陕北地区城镇各项基础设施综合效益指标不高,影响了城镇化进程。3.金融体制不完善。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市场化和商业化进程的加快,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相继调整经营战略和贷款投向,退出了县及县以下农村机构网点,仅有的农村信用合作社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金融服务又比较滞后,农村信贷资金流出严重不足,金融资源配置不合理。农村的金融风险转移机制也不健全。
二、陕北构建区域产业链与统筹城乡互动发展的路径
陕北地区可以“城县产业新型化、城乡建设集约化、农村发展社区化、基础设施网络化、人居环境生态化”六条路径,全面推进市域城乡在产业发展空间布局、设施配置和生态建设等方面的统筹协调,为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生态一体化发展奠定基础。
陕北地区构建区域产业链去统筹城乡互动发展的最终目的是缩小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差距,我们在设计产业链的同时也要符合当地城乡之间的关系,为实现乡村的经济发展但不能动摇城市经济的稳步前进。所以我们也要制定相应的城市发展路线和乡村发展路线:1.陕北城市发展路线统筹城乡发展首先还是要加强城市发展力度,与此同时也要大力发展新农村事业,将一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一部分农村劳动力从事农村基础建设。但是城市也有一定的承载能力,所以还需要有部分农民中心镇或中心村,所以中小城市(镇)与大城市同步发展是必要的。但需要强调的是,这种同步发展并不是齐头并进,而是分层次、有差别的发展,根据具体情况给予不同的发展;2.乡村建设路线。乡村的建设路线应该是培养重点镇,先进村,将“一村一品”的这种模式继续推广,最好达到每个村都有自己的特色产品。同时可以开设一农副产品的加工以及深加工工厂。与城市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使得供求关系达到一定程度的稳定,并保持上涨势头。政府部门也要给予大力的政策支持以及部分的经济补贴和稳定的社会保障;3.区域产业链的构建。构建产业链包含两方面工作:一是调整产业布局;二是接通和延伸产业链条。调整产业布局能够为各产业找到适合的优区位,从而有利于产业的继续发展与升级换代;对于城市而言,产业布局的调整有助于大中小城市找到各自的发展定位,从而形成有层次、分等级的城镇发展体系,各城市的特色将更加明确,从而使其拥有自己的魅力,并吸引到相应技能的人进入城市。产业链的接通和延伸,一方面有利于加强产业关联,增强大企业的带动力与城市的辐射力,另一方面有利于创造就业岗位,提升城市吸纳人口的能力。在产业布局方面,延安和榆林市都应重点以特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为主。
解决陕北城乡差异这一问题的出路有很多,在统筹城乡战略引导下构建区域产业链就是一个行之有效的路径。实现城乡良性互动,逐步减少农村人口,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城镇人口,转变生产增长方式,通过产业链来带动各个产业的协调发展,提高劳动生产率,优化第一产业,促进二、三产业的发展,从而提高农村整体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终达到缩小城乡差距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郁义洪.产业链类型及产业链效率基准[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11).
[2]龚勤林.论产业链构建与城乡统筹发展[J].经济学家,2004(3).
[3]王凯.中国农业产业链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M].北京农业出版社.2004.
[4]李杰义.农业产业链的内涵、类型及其区域经济效应[J].理论与政革,2005.
[5]陈希玉.论城乡统筹[J].发展论坛,2003(10).
[6]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6-7.
[7]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M].陈小说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36-38.
[8]芮明节,郁义鸿,任江波.论产业链的整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9]焦伟侠.关于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思考[J].经济体制改革,2004.
[10]刘美平.统筹城乡发展问题的理论分析与路径选择[J].税务与经济,2006(3).
关键词:肉牛产业;对策;分析
1 内蒙古肉牛产业链的现状及发展分析
(一)内蒙古肉牛产业链现状
内蒙古依靠天然的草原优势和区位优势,有悠久的畜牧业发展历史。内蒙古的肉牛产业已形成了一条初具规模的产业链条,包括肉牛养殖的大型养殖场、具有一定年生产能力的屠宰加工企业及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名牌产品。现有肉牛加工龙头企业有通辽市的科尔沁牛业等,规模化生产使得牛肉的产量和质量都有较强的竞争力,同时对于整个肉牛产业链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纵观内蒙肉牛产业链条的发展,主要还是牛肉的生产、加工及销售,屠宰加工企业的生产重点在于牛肉的生产量,而对于牛副部分加工乃至最终流通到大众消费市场,可以说几乎不涉及。而受生态环境的影响,草原肉牛的发展优势受到挑战。目前肉牛产业因成本等的上升,牛肉产品等的效益增值降低,单一或简单的肉牛产业链不利于内蒙古肉牛产业的持续稳定增势发展,如何增加肉牛产业链条和提升产品的附加值成为该产业发展面对的重要问题。
(二)内蒙古肉牛产业链发展分析
现有的技术及统计分析表明,牛副品具有很强的专用功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可观。牛副品来源广泛,成本低廉,经加工提炼可作为保健品、化妆品及医药的主要原料或成分。但牛副品因其收集难度较大、利用程序较为繁琐等问题导致牛副品的利用率极低且长期不受重视。
内蒙古肉牛产业链条延伸发展可将牛副产品产业化纳入其中,发展牛副品产业链条,摒弃原先将牛副品废弃或简单原料化的处理方式,发展牛副品深加工,分层次加工成各具特色的原料用品、制成品等。同时,技术发展和先进设备的开发为牛副品产业链条深化延伸到保健品、化妆及医药行业中去提供了有利可行的保障。牛副品产业链条建立后将为牛副品的综合利用发挥重要作用,使得牛副品附加值有不同程度的提升。牛副品种类多样,精加工后多元化参与到工业、农业、畜牧业等的利用过程中去,实现绿色循环发展。
2 加快内蒙古肉牛产业链延伸的对策
(一)大力发展肉牛产业,促使产业组织优化
促进肉牛业发展,走产业化经营发展之路,使肉牛产业组织趋于优化。肉牛业中介组织或龙头企业将分散的小农户与育肥场、屠宰厂、消费市场等连接起来,结成一个利益共同体,组织协调完善的利益分配机制,促使各环节高效联结。对于大型企业可依据自身实力形成肉牛育肥场或屠宰加工企业为"龙头"的肉牛产业化经营集团,走集饲料生产、肉牛养殖、屠宰、加工和销售为一体的发展道路,提高我国肉牛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对于中小企业可以推行"企业加农户"的组织模式,价格依照市场行情确定,制定出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使得产出数量和质量直接与农户利益挂钩。
(二)原产地品牌保护
内蒙古肉牛产业化发展态势稳定,但牛肉的品牌未得到充分保护和利用,牛副产品加工出来的部分制成品更是无品牌可言。内蒙古牛肉类食品为天然绿色食品,但在生产加工过程中没有树立品牌意识,品名及产地等杂乱。由于目前缺乏优势品牌的包装、保护及利用,使得乘机钻空者冒充内蒙特色牛肉的生产现象存在。注重原产地品牌保护需要从肉质源头到成品销售统一保护,采取防伪技术化包装,且带有原产地标志及绿色级别标志,进行品牌化宣传和销售,突出内蒙古牛肉的特色,提升产品竞争力。对于肉牛副产品现有能力可加工的熟食及保健品等严格管理生产程序,促使副产品进入大众消费市场的同时强化原产地品牌保护。
(三)建立物联网全程有机溯源信息化平台
为从根源上保证产品的质量,强化对物流信息的管理,在RFID技术的基础上建立有机溯源的信息化平台,便于肉牛副产品在生产、运输、存储等方面的信息获得,使得产品的各项信息能够追本溯源,既能有效解决仿冒生产问题,也可避免出现原料收集过程中存在的安全卫生问题。物联网本身就是互联网的发展,可充分利用该平台信息,找寻合作生产企业或销售商,有效推动肉牛副产品的销售;信息更为透明和真实极大的拉近了网络消费者与产品的距离,产品的销售渠道得以多元化发展。
(四)政府推行有利政策支持
自治区政府首先要积极鼓励和支持生物医药的发展,完善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欢迎国内外及本地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在内蒙古设立生物医药研发中心,对相关企业实施税收优惠政策,同时加大政府投入力度,联合有关高校和科技情报机构,建立资源共享的生物科技数据库和信息网;政府针对生物医药研究和产业化的高风险及高投入特点,采取企业化经营的运作模式,组织建设生物技术产业孵化器、动物副产品收集站及动物血深加工中心、生物医学工程样机试验中心等,加速生物医药成果向保健、化妆等行业转化,提高医药应用性。针对引进先进设备和人才培养方面,政府尝试购进设备并采用有偿使用措施,联动企业和高校培养人才。
参考文献:
关键词:煤炭产业 循环经济 生态经济 循环经济产业链 运行机制
循环经济的研究及实践
循环经济(Recycling economy)是对物质相对闭环流动型(relative-closing material cycle)经济的简称,是以物质能量梯次和闭路循环使用为特征,它要求遵循生态学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使经济系统和谐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王晓冬,2008)。其本质是一种生态经济,倡导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遵循“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3R) 原则 。循环经济以生态工业链为发展主线;以生态工业园为发展载体;以清洁生产为重要手段;以追求物质资源减量化为内在要求;以经济与生态的协同发展为根本目标(解振华,2003)。
(一)国外的研究及实践
循环经济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三个层面。微观层面即企业小循环――清洁生产(Cleaner Production)理论。“清洁生产是将综合预防环境策略持续地应用于生产过程中,以便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并贯穿生产、产品和服务的始终。美国是最先实践这种理论国家,杜邦化学公司为典型代表。生命周期评价(LCA)方法。生命周期评价方法是一种对资源消耗和环境危害的评价和对产品环境特征分析及决策支持的工具,在循环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强调单个企业在每一生产过程即产品、工艺、分发和管理中寻求环境影响的最小化。
中观层面即产业园区内循环。产业共生(Industrial Symbiosis)理论与产业生态(Industrial Ecology)理论。20世纪70年代,丹麦的卡伦堡市出现了一种新的工业生产型态―生态工业园,John Ehrenfeld和Nicholas Gertler(1997)通过对卡伦堡市企业的研究指出企业间可相互利用废物,以降低环境的负荷和废物的处理费用,建立一个共生系统,进而提出了产业共生理论。卡伦堡市生态工业园的成功为生态工业园建设、推广提供了宝贵经验。
宏观层面即社会的大循环。在宏观层面侧重于在社会层面上实施循环经济,是针对人类生活消费后排放的循环经济,如德国的包装物双元回收体系和日本的循环型社会体系。具有代表性的是零排放(Zero Emissions)理论,日本学者对该理论进行了发展,即创造出以最小的资源投入、取得最大的社会福利计划为目标,便可向环境负担较小的循环型社会迈进。日本政府明确提出了“环境立国”的目标,不断推进立法工作,在多领域进行零排放的循环型社会建设。
国外对循环经济的研究正逐步拓展到地区、国家甚至更广阔范围,其研究焦点集中于区域范围内的不同产业系统、工业群落之间如何通过有效集成来优化资源的使用,改善整体环境绩效,最大可能地推进区域可持续发展。Ernest Love最早提出了生态工业园概念,他与耿勇合著了《工业生态学和生态工业园》,该书系统地阐述了工业生态学基础理论研究以及实践运用,为生态工业园的理论研究和知识普及做出了较大贡献。Ernest Lowe以及Hall J.还有欧洲其他的研究机构对生态工业园的设计与操作的研究颇有建树,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方法体系。Heeres(2004)通过比较荷兰与美国的EIP运行境况,认为荷兰的EIP比美国的更稳定是由于政府干预少,从而得出政府与EIP的关系。生态工业园是美国政府大力提倡的一种循环经济实现形态,目前,全美已有近100个生态工业园区,并各具特色。其它发达国家也积极致力于生态工业园的建设。
(二)国内的研究及实践
我国循环经济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尚处于初期。其研究涉及研究范式、理论基础、发展理念研究方法和学科建设上等,蒋国俊、蒋明新等人(2004)在对四川投资集团公司组织“煤、电冶产业链”的实践经验总结基础上,对产业链理论及其稳定机制进行了研究,界定了产业链的概念和基本的理论框架,总结了推动产业链稳定运行的定价机制、利益调节机制和沟通信任机制等三种机制。王兆华等人(2002)从交易费用的角度研究了生态工业园中企业共生机理。模仿自然生态系统的运作模式,各种在业务上具有关联关系的企业聚集在一起形成的,并提出了生态产业链结构模型;冯久田(2003)论述了鲁北企业集团创建和运作三条生态工业产业链的成功实践,并分析了创建生态工业产业链的机制与环境,提出了建设鲁北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的构想。徐大伟、王子彦(2005)等以卡伦堡生态工业园为例,从其发展历程上对工业共生体的企业链接关系进行了比较研究。近年来,我国政府不断扩大循环经济理念的宣传、立法及循环经济的试点,目前成功的有广西贵港国家生态工业园区、鲁北生态工业化工业园区、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等。
目前循环经济的理论研究多侧重于产业链的构建及其运行机制,其实践重在生态工业园建设。循环经济产业链的构建要在发挥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的基础上,遵循生态学的内在规律,是将经济效益建立在生态效益基础上的高效产业链。确保循环经济产业链的稳定运行,应将影响其运行的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有机结合起来,并形成一定机制。这也是国内循环经济研究的重点。其研究成果将对国内生态工业园的建设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
陕西煤炭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产业链构建
陕西煤炭资源丰富,其煤炭产业综合效率的提高,对支持本地及全国经济发展意义重大。特别是陕北能源基地是21世纪我国经济发展的能源续接地,其可持续的能源产业发展在国民经济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为了确保陕西煤炭产业发展实现“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高效率”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对现有的工业园区布局、建设和相关产业链构建依照循环经济的要求进行重构。
(一)循环经济产业链及其类型
产业链是在一定的地理区域内,以某一个产业中具有竞争力或竞争潜力的企业为链核,与相关产业的企业以产品、技术、资本等为纽带结成的一种具有价值增值功能的战略关系链。循环经济产业链(Industry Chain of Circular Economy,简称ICCE)是指以恢复和扩大自然资源存量、扩充自然资源的增量为宗旨,以节约为原则,以技术创新为手段,以经济合理性为准则,为提高资源生产率和再生利用率,兼顾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依据生态学和工业控制系统原理对两种以上产业的链接所进行的设计(或改造)并开创为一种新型的产业系统的创新活动(曾智科,2008)。
循环经济产业链兼顾生态规律与经济规律,循环经济产业链依据生态学理论和工业控制系统原理,是符合经济运行规律的高效产业链。依照其构建模式可分为:一是依托型循环经济产业链,生态工业园多采用此生产模式。其产业链的形成以生态工业园中一家或几家大型核心企业(AnchorTenant)为依托,众多中小型企业围绕核心企业进行运作,从而形成工业共生体系。由于核心企业的存在,一方面,需要其它企业为其供应大量原材料或零部件,也为相关中小型企业提供巨大市场机会;另一方面,核心企业产生大量的副产品,如水、废料或能源等,为相关中小型企业提供生产材料,吸引中小企业围绕其相关业务建厂。二是平等型循环经济产业链。在平等型循环产业链中,一家企业会同时与多家企业进行资源的交流,依靠市场调节机制,通过平等的谈判合作来实现其利益。三是嵌套型循环经济产业链,它是一种复杂网络组织模式,吸收了依托型循环产业链和平等型循环产业链的优点,由多家大型企业和其吸附企业通过各种业务关系而形成的多级嵌套网络模式。四是虚拟型循环产业链是一种新的组织形式,主要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用信息流连接价值链建立开放式动态联盟,以市场价值的实现为目标,参与企业协同工作和优势互补,虚拟组织以循环产业链为依托。
(二)陕西煤炭产业存在问题及对发展循环经济的影响
陕西煤炭资源丰富,煤炭业的发展不仅支持着陕西经济的发展,也为我国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陕西煤炭业肩负着我国经济发展能源保障的重担,煤炭业提高其综合利用效率意义重大。而目前陕西煤炭业发展存在的诸多问题,却严重制约着通过发展循环经济提高煤炭利用效率的实施。
1.煤炭产业结构调整难度大。陕西省作为一个煤炭资源丰富的地区,其产业结构的调整显得尤为重要。尽管“十一五”期间陕西煤炭转化项目取得长足发展,但相对快速增长的煤炭产量,转化能力仍然偏低,难以从根本上改变以生产和销售原煤为主的经营方式,更没能从根本上实现煤炭产业规模化、现代化,以达到深化煤炭市场化改革和可持续发展的目的。煤炭业经营的综合效率较低,其产业结构调整难度较大。
2.煤炭开采浪费严重。当前,一些大中型煤炭企业的开采回采率普遍偏低,浪费严重。在目前煤炭价格高、供不应求的情况下,许多矿山为了尽快把煤炭资源“兑换”成现金,不论煤层有多厚,统统从中间开采一趟。这种吃菜心式的开采方式,导致一些矿区无法进行复采,浪费了大量资源。不少小煤矿仍旧采用落后的采煤工艺,工作面回采率小于40%,矿井回采率在20%以下。大中型煤矿平均回采率仅为50%左右,小煤矿的回采率约为25%-30%,远远低于国家最低回采率65%的标准。
3.煤炭管理混乱低效。由于煤炭产业高额的回报率,使得一些企业和政府部门为了追求片面的经济效益,就忽视了一些管理。从企业方面看,管理者的思想观念比较陈旧,盲目的追求产量,追求经济效益,对管理上存在的一些问题视而不见,缺少综合管理,不考虑长远利益,挖空一块地,就再觅它处。从政府方面看,没有做到合理监督。由于煤矿数量众多,给全方位管理带来困难,更不能实现规范煤炭产业,一些官员认为只要能提高GDP,其他的都不是问题,所以对企业的放纵,也导致了管理上的混乱低效。
4.陕北能源基地的工业园区建设缺少科学规划,影响循环经济的运行。陕北目前形成工业园区(榆神煤化工业园区、榆横煤化工业园区、府谷煤电载能工业园区、绥米佳盐化工业园区、定靖油气产能园区、吴堡煤焦化园区、延安石油化工区和黄陵煤矿区)的发展局面。由于对生态工业园区缺乏整体科学的规划,多数企业生产技术水平不高,产业升级乏力,企业之间缺少应有的互利合作理念等,制约着工业园区循环经济的发展,也影响着陕北能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园区发展定位模糊,内部企业之间缺乏有效的交流与合作。在园区建设中,地方政府以引资数量为主要目标,缺少从培育地方产业集群的角度引资建园,忙于上项目,重复建设,未形成各具特色、集中布局的产业群,难以形成集聚效应。园区建设只重视在单个企业内部开展系统化的污染预防,实施清洁生产,忽略了不同企业间的合作。单纯依赖清洁生产方法无法从不同产业组成的工业系统高度来审视系统内部不同成员之间的物流和能流关系,也忽视了工业发展和周围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问题,制约着陕北生态工业园的顺利发展。
(三)陕西煤炭产业循环经济产业链的构建
内容摘要:国内企业越来越重视自主创新,但常常面临企业创新能力弱、技术标准竞争处于弱势、产业链不配套三方面的制约,企业必须走联合创新之路。五类产业联盟反映了企业在不同环节开展的联合创新,促进了企业的自主创新。国内产业联盟的发展还存在法律身分问题,政府支持力度也不强。建议制定行政性法规解决产业联盟的法律身份和监管问题,政府支持创新的资金适当向产业联盟倾斜,在重点区域和行业进行产业联盟的试点。
关键词:产业联盟,创新,政策
技术的快速进步增加了企业的研发投入和创新的不确定性,全球化的深入提高了市场竞争程度。国外企业重视利用产业联盟应对环境的变化,通过产业联盟实现企业间和产学研间的联合创新。国内经济对外开放程度较高,企业创新的基础条件薄弱,发展产业联盟对促进自主创新尤其有意义。
一、我国企业自主创新面临的制约因素
在全球化日益深入和技术进步不断加快背景下,国内企业越来越重视自主创新,但国内企业的自主创新常常面临三方面的制约因素。
(一)企业创新能力弱
国内企业的创新能力与国外竞争对手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影响了国内企业的创新绩效和创新积极性。根据国家专利局的统计,2005年我国仅有1.1%的企业获得授权专利,其中仅0.17%的企业获得发明专利权。
国内企业创新能力弱的原因,首先是国内企业技术水平比较低,在装备水平和工艺技术上与国外竞争对手存在一定差距。其次,国内企业在全球产业分工中主要处于劳动密集的加工环节,技术含量低、利润空间薄,制约了国内企业的创新能力。第三,国内企业的研发投入主要用于当前的技术,发达国家企业的研发主要用于下一代技术,国内企业的创新面临国外先行企业设置的大量知识产权障碍。第四,政府的研发投入90%用于科研院所,而科研院所存在功能和机制错位现象,出现“研究成果内部化”和“科研机构企业化”的倾向,产学研合作不够紧密。
(二)技术标准竞争处于弱势
发达国家企业利用技术标准主导产业的技术路线,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只能沿着既定技术路线发展,在技术和市场上后发,同时面临巨大的知识产权障碍。发达国家企业控制技术标准的力量来自技术的领先和市场力量的强大。如果技术标准上受制于人,国内企业研发投入获得的技术成果就难以进入市场。国内企业深刻认识到技术标准竞争的重要性,并积极努力制定自主的技术标准。从过去几年的实践看,国内企业在技术标准竞争中常常处于劣势。
国内技术标准在竞争中处于劣势的原因:一是国内技术标准多数情况下面临国外先发技术标准的竞争,市场对国内技术标准的信心不足。二是国内很多企业还未认识到技术标准要走联合创新的道路。技术标准的竞争本质上是市场力量的竞争,因此技术标准竞争各方必须尽可能联合有关力量才能取得竞争优势。国内一些技术标准常常由少数企业制定和控制,多数企业缺乏参与的机会,技术标准的市场化困难重重。
(三)创新产品常常面临产业链不配套的瓶颈
国内企业在过去几年推出了一些重要的自主创新产品,但是常常遇到产业链不配套的瓶颈,产业化难以达到预期水平。例如,我国研制的数字音视频编解码技术AVS,其编码效率比传统的MPEG-2国际标准提高了1倍,达到了当前的国际先进水平。其中,大约有70%采用了已过专利保护期的公开技术,最核心的30%技术则由国内专家研发而成,已经取得了67项相关专利。AVS在技术上取得了巨大成功,但是产业化步伐却非常缓慢,其主要原因是产业链不配套,用户缺乏采用该技术的积极性。
创新产品的产业链不配套的主要原因,一是国内创新产品面临国外同类产品的竞争,而且国外产品的产业链相对成熟,国内创新产品在发展初期缺乏市场竞争力。二是国内创新企业自身实力较弱,在市场上缺乏号召力,相关配套企业缺乏市场信心。
总之,在全球化日益深入的背景下,我国企业创新的后发劣势越来越突出。走出创新困境的重要思路是走联合创新之路,包括企业间的联合创新和产学研之间的联合创新。
二、产业联盟促进国内企业创新的机制
创新是将发明付诸实施以创造价值的商业过程。创新链条包括从研究开发,到成果转化、产业化和商业化的全过程。产业联盟在实践中有五种类型,反映了企业在不同环节开展的联合创新。
(一)技术标准联盟与企业创新
技术标准联盟的目标是制定产业技术标准。技术标准联盟在企业创新中的作用是:(1)联合技术领先的企业,将先进技术应用到新的技术标准中,为市场提供更好的产品或服务。(2)联合市场领先的企业,形成强大的市场力量,推动创新技术标准的产业化。
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在技术上长期受制于人,实现“技术突围”必须突破国外技术标准的制约,否则即使自己开发出新技术也无用武之地。闪联技术标准产业联盟是国内信息企业联合制定国内主导技术标准的重要尝试。国内电子信息龙头企业联想、TCL、海信、康佳、长城、长虹、创维等于2002年领导成立了闪联技术标准产业联盟,致力于3C融合(即计算机、消费电子、通讯设备的融合)技术标准的制定和商业化。闪联第一代标准包含了204项发明专利,全部为国内企业拥有。2005年闪联标准成为国家行业推荐标准,2006年被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电工委员会(ISO/IEC)接纳为候选国际标准。由于3C融合未来市场潜力巨大,闪联技术标准成为国内电子信息企业实现“技术突围”的重要突破口。
闪联技术标准产业联盟提供了两条重要经验。一是建立了企业主导、市场导向的产业联盟组织。闪联是企业自愿组建的市场经济组织,成员包括相关行业的龙头企业以及部分大学、科研院所,互补性强。联盟建立了较完善的治理机制:成员选举理事会,理事会负责联盟的重大决策,并授权秘书处负责联盟日常运营。良好的治理有助于保持联盟成员的团结性和决策的合理性。二是建立了联合创新的机制。国内主要企业共同参与技术标准制定,共享技术标准带来的收益。闪联成员产品占国内市场较大份额,如彩电市场的84%,计算机和手机市场的一半左右,因此技术标准在国内的市场化水到渠成。
(二)研发合作联盟与企业创新
研发合作联盟是创新中常用的企业间组织,其目标是解决产业共性技术问题。研发联盟在企业创新中的作用是:(1)降低研发成本、分担研发风险。技术研发的投入越来越高、不确定性越来越大,单个企业难以单独承担研发的成本和风险,合作研发减少了企业的风险。产业中存在大量的共性技术,很容易造成企业重复投入,合作研发可减少共性技术的重复投资。(2)研发资源互补。技术融合发展的趋势和企业注重专业化的趋势要求企业之间以及产学研之间加强研发合作,通过资源互补共同完成创新。(3)共同学习。技术进步快要求企业越来越重视学习。共同学习包括共同学习国外先进技术、联盟成员间相互学习彼此特长两个方面。(4)缩短研发周期。竞争的全球化要求企业不断缩短技术研发的周期,通过产品先发获得市场先机,研发联盟集中产业力量加快了成员企业进入市场的速度。
发达国家存在大量的研发合作产业联盟,包括企业间研发合作联盟和产学研间的研发合作联盟。国内的研发合作产业联盟目前数量较少。闪联技术标准联盟的核心成员成立的闪联信息技术工程中心是一个典型的案例。联想集团、TCL集团、长城集团、长虹集团、创维集团、海信集团、康佳集团、中和威八家企业于2005年联合出资设立了闪联信息技术工程中心。成员企业发挥各自特长,共同研发闪联产品的共用技术,如闪联彩电的通用模块、闪联计算机和手机的通用软件、上游关键芯片等。闪联信息技术工程中心只研发共性技术,不做产品技术,与成员之间形成了良性互动的合作关系。联合研发减少了共性技术的重复投入,提高了研发水平,加快了新产品进入市场的速度。
闪联信息技术工程中心不仅是企业间联合研发的组织,同时也是政府支持产业创新的重要平台。政府对联盟的支持有利于集中力量重点突破,有利于引导企业进行联合创新。政府支持联盟避免了支持单个企业带来的不公平竞争,有利于产业内企业实现群体突破。
(三)产业链联盟与企业创新
产业链联盟的目标是打造有竞争力的产业链。创新产品在市场的竞争力依赖于整个产业链的竞争力。创新产品的产业链有时难以依靠市场机制快速形成,产业链联盟加强了企业间的信任,促进了技术和产品信息的交流,提高了配套企业的投资信心,从而促进创新产品形成完整的产业链。领头企业的承诺或政府的鼓励是产业链联盟形成的重要基础。
国内企业的创新多数具有市场后发的特点,即创新技术常常在市场上直接面临国外同类技术的竞争。以国内企业主导创新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TD-SCDMA为例,在TD-SCDMA商用前,其竞争技术WCDMA和CDMA2000已经在全球得到大规模应用。为了打造TD-SCDMA产业链,政府有关部门直接推动上中下游企业组建产业联盟,同步开发产业链上各项产品。TD-SCDMA产业联盟成员覆盖了系统、终端、芯片、仪器仪表、软件、配套设备等完整的TD-SCDMA产业链。产业联盟大大缩短了TD-SCDMA的产业化周期,极大提高了运营商的市场信心,为TD-SCDMA技术的商用创造了条件。
(四)市场合作联盟与企业创新
市场合作联盟的目标是共同开发市场。市场合作联盟在创新中的作用是:(1)联合开拓创新产品的用户市场。由于单个企业不愿独立承担创新产品的市场启动成本,或者创新企业实力太弱缺乏独立开拓市场的实力,创新企业通过产业联盟共同开拓创新产品的市场。(2)通过联合采购降低创新产品的成本。中小企业在创新产品发展初期难以达到规模经济,联合采购是中小创新企业降低采购成本的重要手段。(3)通过共用基础设施降低创新成本。企业在创新需要共用一些基础设施,包括共用实验设备、共用检测设备、共用数据库等等,以降低创新的成本。有些共用设施可以由市场提供,有些共用设施由于专用性强市场难以提供,产业联盟是较好的解决方式。(4)通过网络互联实现需求方规模经济。有些创新产品具有很强的网络特性,创新企业之间实现网络互联可以提高消费者福利,从而促进创新产品的市场化步伐。
市场合作联盟主要兴盛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发达国家由于历史原因常常存在较严格的反垄断法律,市场合作行为受到反垄断法律的严格管制。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一方面法律管制较松,另一方面本地企业实力弱且面临境外企业的强大竞争,市场合作有客观需求。如我国的台湾地区和北京中关村地区都重视市场合作产业联盟的作用。
中关村地区是下一代互联网创新企业聚集的地区。中关村园区管委会根据下一代互联网创新企业规模小、创新活力强的特点,推动建立了下一代互联网产业联盟。联盟开展了集体市场营销,帮助成员企业的产品在北京奥运和城市智能交通项目中获得应用;以联盟名义申请国家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产业化项目,提高了企业的中标率;以联盟名义进行国际交流,提高了企业与境外机构的谈判能力;针对成员企业规模小、研发设施共性多的特点,在中关村园区管委会的支持下共同投资建立了统一的Ipv6测试中心,大幅降低了企业的研发成本。
(五)社会规则联盟与企业创新
社会规则联盟的目标是改变或建立社会规则。社会规则联盟在创新中的作用是改变阻碍创新的社会规则,或者促使设立有利于创新的社会规则。有些新产品在开发潜在市场时需要新的社会规则支持,如环保技术的应用离不开环境保护的法规。有些新技术的发展需要新的社会规则进行支持,如软件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知识产权的保护。企业组成产业联盟共同推动社会规则的变革,不仅有利于企业的创新,也符合社会公众利益。
中关村的环保企业共同组建了中关村清新空气产业联盟。2006年联盟帮助卫生部门制定《医院洁净手术部污染控制标准》、《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室内空气卫生质量标准》,推动政府部门将其颁布为强制性技术标准。强制性标准的实施推动了环保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促进了清新空气产业的发展,同时也有利于保护卫生工作者和病人的健康。
三、国内产业联盟发展面临的问题
产业联盟主要解决单个企业没有能力或没有积极性解决的产业共性问题,其发展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当前产业联盟的发展遇到两个的突出问题。
(一)产业联盟的法律形式存在问题
国外绝大多数产业联盟设立为非盈利组织。由于法律体系的不完善,国内的产业联盟只能注册为行业协会或公司。产业联盟与行业协会的性质不同,按行业协会注册会制约其发展:首先,有地域的限制。在北京注册的行业协会必须以北京的成员为主,制约了全国企业的合作;第二,有数量的限制,一个行业只能设立一家行业协会,但是可能产生多家产业联盟;第三,有治理的限制。行业协会是政府主管部门领导下的长期性组织。产业联盟是为特定商业目标设立的市场导向组织,目标完成就要解散或转型。
产业联盟按公司注册也存在问题,如公司设立和运行的成本较高,成员变动要解决股权谈判、退股、重新登记等复杂手续。另外,公司的税费负担较重。多数情况下,公司形式难以支持产业联盟的灵活性和公益性。
(二)国家缺乏支持产业联盟发展的政策
国内外的实践表明,由于产业联盟具有一定的公益性质,政府的支持对产业联盟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我国政府日益重视联合创新,但是在国家层面还没有形成支持联合创新组织的政策。政府有关部门对一些产业联盟给予了一定的支持,但都是以个案方式进行,而且支持的力度不强。
境外政府大力支持产业联盟的经验值得借鉴。日本政府于1961年制定了《矿工业技术研究组合法》,将产业联盟作为政府支持企业间和产学研间合作研发的平台,如日本政府在1976~1979年投入293亿日元支持本国企业成立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研发联盟,帮助产业成功实现赶超。美国从1984年开始数次修改法律,鼓励企业在研发、标准和生产领域联合创新,并对重要的产业联盟给予资金支持,如美国政府在1987~1996年投入85亿美元支持本国企业组建半导体技术研发联盟。我国台湾地区政府从1980年代开始重点支持信息业的产业联盟,在电子信息产品的历次换代升级中都设立专门的产业联盟,帮助中小企业学习境外先进技术和加强生产协作,对岛内形成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发展产业联盟,促进自主创新
产业联盟是市场条件下实现联合创新的重要组织形式。过去政府支持创新常常倾向于直接资助创新机构,其优点是可以择优扶持,缺点是对政府执行部门的要求极高。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资金使用分散,研发投入低水平重复,产业创新缺乏协调等,个别单位甚至利用信息不对称蒙骗主管部门。政府支持产业联盟发展有利于克服以上问题。首先,政府的资金实行集中使用,同时还可以引导企业将资源配置到战略性项目,集中产官学的力量联合攻关。其次,产业联盟是企业主导、市场导向的组织,有效的治理机制有利于保证项目的成功实施,减少政府资助项目由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监管漏洞。第三,产业联盟可以整合产业内上下游相关企业,形成强大市场力量,促进新技术的产业化和商业化。第四,有利于支持产业群体突破。政府支持产业联盟为整个产业发展创造了条件,促进了联盟成员之间的相互学习和联盟成员共同学习国外先进技术。第五,促进了市场竞争。由支持单个企业创新转向支持整个产业创新,避免了支持单个企业可能带来的市场扭曲。
根据产业联盟发展中的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一)制定产业联盟管理的行政性法规
通过制定行政性法规解决产业联盟的法律身份和监管问题。行政性法规应允许产业联盟登记为“社团法人”或“事业法人”,并按照组织的性质制定相应管理办法。我国《民法通则》允许企业之间或者企业、事业单位之间组成新的经济实体,经主管机关核准登记取得法人资格。现行管理条例对设立社团法人和事业法人管制太严格,产业联盟无法登记,建议适当放松有关法人设立的管制。
(二)政府支持创新的资金适当向产业联盟倾斜
当前政府支持创新的资金一般由政府部门按项目直接分配到执行单位,政府资助的共性技术研究机构大都设在大学和科研院所,有时容易造成低水平重复投入和产学研脱节现象。建议有关部门将支持创新的资金适当向产业联盟倾斜,利用产业联盟的内部协调机制和市场导向特点,整合产学研资源和产业链上关键企业,提高创新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关键词:循环经济;循环化改造;电子信息产业;工业园区;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
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9-0414-03
一、引言
各类园区是我国产业发展的集聚区,是国民经济和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但目前很多园区受到土地、资源、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迫切需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提供有效支撑。《循环经济促进法》、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相继提出了“各类产业园区应当组织区内企业进行资源综合利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将园区循环化改造列为循环经济重点工程”、“加快重点企业和各类园区的循环经济改造”等要求。自2012年起,国家发改委已连续组织推荐了两批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备选园区,先后确定了42个国家级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
所谓园区循环化改造就是对现有各类园区(包括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以及各类专业园区等)按照循环经济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减量化优先原则,优化空间布局,调整产业结构,突破循环经济关键链接技术,合理延伸产业链并循环链接,搭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创新组织形式和管理机制,实现园区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和废物“零排放”,不断增强园区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现状
1.总体概况
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开发区)是昆山市工业经济的龙头,创建于1984年,1991年被江苏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重点开发区,1992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总规划控制面积为115km2,常住人口14万人。
经过近30年发展,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集聚了45个国家和地区、超过2000家企业,投资总额累计达到329亿美元,注册外资179亿美元,形成了以电子信息、光电显示、精密机械、装备制造、民生轻工五大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成功创办了国家级综合保税区、国家级留学人员创业园、国家级光电产业园等特色产业园区,并获批有IS014000国家示范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平板显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江苏省级循环经济试点单位等殊荣称号。2012年,开发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441亿元,实现进出口总额703亿美元,工业产值达到5251亿元,分别占全市经济发展相应指标的52.98%、81.21%和61.63%。开发区在国家商务部开展的国家级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评价中已连续十一年位居前四。
2.产业特征
在产业发展导向上,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始终以电子信息和装备制造业为基础,以光电产业为经济发展主要增长极,形成从上游原材料到面板再到下游整机的完整产业链。2012年,开发区五大主导行业实现销售收入总额为4337亿元,占开发区销售总收入的92.4%。其中电子信息产业产值达到3538亿元,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75.5%,拥有仁宝、纬新、纬创、南亚、沪士、四海等一大批龙头企业,产品从电子信息产业基础材料、电子信息产业零部件生产逐步向笔记本电脑、液晶电视、数码相机、手机、电脑显示器等下游产品以及TFT-LCD显示面板、芯片生产、软件开发等上游领域拓展,其中笔记本电脑产量占全球50%以上,数码相机产量占全球八分之一,进一步奠定了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国内乃至全球电子信息产业中的重要地位。
3.物质流现状及特征
(1)开发区物质流现状
研究选取了开发区164家重点企业,对其资源投入、产品产出、能耗消耗、污染产生等方面进行了调查。164家企业囊括了开发区电子信息、光电产业、精密机械等主导产业以及化工、印染等主要环统企业,其2012年工业总产值占园区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超过65%,分析结果能够说明开发区物质流动总体情况。
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2012年物质流动总体,情况见图2所示。
(2)物质流总体特征
从开发区物质流现状总体上可以看出,开发区内部已经形成了小范围、小规模的物质循环与流动,另有部分是废弃物外售给区外企业形成大循环。此外,通过对电子信息行业企业的废物产生及处理情况统计发现,开发区电子信息行业产生的废弃物主要是蚀刻废液、含铜污泥、废线路板等,均属危险废弃物,年产生量约10.8万吨,占园区危废总量的80%以上。目前,园区电子信息产业危废主要是外售给昆山市及苏州市其他企业实现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园区内部的综合利用率较低,未来这部分是循环化改造的潜力所在。
4、循环化改造的基础
(1)有利条件
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强劲的综合经济实力和近十年的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成效为园区循环化改造的顺利开展提供了资金保障和基础工作支撑,更为重要的是,从2003年开始,开发区就遵从循环经济“3R”原则,不断强化产业链发展,协调好经济发展、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逐步建立起产业关联、资源循环、工艺相互依存、“三废”集中处理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例如,园区内的南亚集团会同集团内部各公司构建了从电子级玻璃纤维丝一玻纤布一环氧树脂一铜箔一覆铜板一印刷电路板的电子信息循环经济产业链,南亚集团也由此成为全球首家垂直整合集团公司。该电子信息循环经济产业链构建情况详见图3和专栏1。
(2)存在问题
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虽拥有强劲的综合经济实力、扎实的循环经济发展基础,但根据国家级省级层面循环化改造的要求,从整个园区开展循环化改造的总体层面上来看,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受外向型经济影响,产业循环发展范围暂时还局限于企业或集团内部,很少涉及到大区域层面的循环,区内缺乏循环发展的共享机制;二是电子信息产业生产环节产生的危废处理停留在外售安全处置阶段,处理技术和综合利用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升;三是园区燃煤小锅炉数量多,缺少区域性的集中供热热源,园区集中供热设施建设相对滞后。
三、循环化改造思路和日标
1.改造思路
综合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现状、产业特色及实施循环化改造的有利条件和存在问题,研究认为,享有“全国电子信息产业重要生产基地”之称的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若要创建省级乃至国家级的循环化改造示范园区,在现有良好的循环经济发展基础上,还需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快突破产业循环发展的企业和集团范畴,拉伸电子信息循环产业链,并尽可能与园区其他产业实现耦合;二是引入新技术新方法,提高电子信息产业危废处理技术和利用水平;三是加快园区清洁能源型集中供热设施建设,提高园区能源利用效率。
2.改造目标
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循环化改造的目标是:在创建国家级生态工业园区的现实成果基础上,按照国家和江苏省关于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的工作要求,深入挖掘开发区循环化改造潜力,彰显地区产业特色,构建以电子信息为主的区域性循环经济产业链,全面实施“1+3+10”循环化改造战略,即全力建设“一条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的区域性循环经济产业链”,强化构建“电子信息产业垂直循环示范体系、污染物集中处理示范体系、区域物质流信息示范体系等三大示范体系”,重点实施十大循环经济关键补链项目,将开发区建设成为产业结构完善、产业布局科学、资源高效使用、污染排放减量、区域生态安全的循环化改造示范园区。
四、循环化改造主要任务
根据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物质流现状特性和存在问题,围绕开发区循环化改造的总体思路、目标及“1+3+10”循环化改造实施战略,以提高资源产出率和资源能源投入和废弃物排放减量化为原则,按照国家和江苏省提出的“空间布局合理化、产业结构再优化、产业链接循环化、资源利用高效化、污染治理集中化、基础设施绿色化和运行管理规范化”的七大要求,制定出适合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循环化改造的主要任务。在此,重点阐述对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导的工业园区有重要借鉴意义的产业链接循环化、资源利用高效化、污染治理集中化、运营管理规范化等四大任务。
1.产业链接循环化
依据开发区主导产业的产业特征及各产业循环链接现状,研究共构建了三条循环产业链,分别是电子信息循环产业链、精密机械循环产业链和民生用品循环产业链,在此重点阐述电子信息循环产业链。
开发区电子信息循环产业链主要依托南亚工业区内的南亚集团内的各子公司以及光电产业园内的重点企业,通过加大企业间副产品的交换使用以及静脉产业项目建设,在现有生态产业链的基础上进行拉伸、挖掘和整合。详见图4。
该循环产业链具体说明如下:
一是对原有的电子信息产业链中产生的线路板边角料、含铜污泥等回收综合利用的技术水平进一步提高和完善,利用开发区已构建的生态工业园污染源普查信息系统对回收电子信息产业废弃物的金大资源、金骏伟等静脉企业进行更加有效的监管,避免因为资源综合利用的过度市场化带来环境污染风险;
二是对开发区内元茂电子科技、南亚印刷线路板、沪士电子等产生蚀刻废液的企业进行循环化改造,改变将蚀刻废液销售给中环实业、亚盛环保等静脉企业进行处理的传统做法,按照“零排放”的总体要求,实施蚀刻废液在线回收项目,对产生的蚀刻废液进行在线分离,再生的蚀刻液直接回到生产流程中,分离得到的硫酸铜可作为化工原料卖给化工企业,有效减少环境污染;
三是对电子信息产业上游的玻璃纤维丝生产企业实施玻璃窑炉纯氧燃烧节能技改项目,通过纯氧燃烧实现玻璃窑炉的完全燃烧,减少污染物排放和能源的消耗;
四是对全社会回收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回收利用内部的电子塑料,实施再生塑料回收利用项目,生产出来的再生塑料在回用到电子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去。
由此构建的电子信息循环产业链有效地将园区其他电子信息产品生产企业融入进来,并尽可能地将园区内部其他行业的企业生产活动和园区外的社会活动融入循环产业链,从而延伸电子信息循环产业链、扩大产业链的广度和深度。
2.资源利用高效化
能源、资源的减量化是循环化改造的根本核心,也是循环经济“3R”及减量化优先原则的重要体现。根据昆山经济开发区内电子信息及其他支柱产业能源消耗特点,从能源、资源高效利用的角度出发,提出开发区循环化改造资源利用高效化的主要措施。
一是通过对开发区电子信息、精密机械、民生用品等支柱产业的企业和工艺进行分析,识别高能耗、高资源消耗的企业和工艺,采用新工艺和新技术开展节能技术改造。方案重点实施了通讯电子的热泵技术、冰蓄冷、水蓄冷等技术改造。
二是根据开发区产业及用能企业空间分布,通过逐步引导用能企业空间集聚、配套完善集中供热设施、限制淘汰燃煤小锅炉等措施加快推进区域集中供热,提高园区能源整体利用水平和利用效率。方案重点实施了F级燃机热电联产项目。
三是利用园区工业厂房屋顶、地形地貌的地理优势和自然优势积极引导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等新能源的利用和推广,改善企业的用能结构,减少传统化石能源的使用,提高非化石能源占全部能源的比重。方案规划了工业厂房光伏电站、公共建筑太阳热能和地热能等利用方向。
四是加强开发区用水管理,鼓励企业通过工艺改革、技术改造实现企业一水多用、循环用水、中水回用等节水方式;提升区域污水处理厂水质处理标准,将污水处理厂尾水回用于工业生产、绿化灌溉、马路清洁、卫生间冲厕等园区工业生产和生活活动,有效提高开发区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方案重点规划了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尾水近期生态补水、远期用于工业生产的中水回用项目。
3.污染治理集中化
污染治理集中化是开发区实现污染物排放减量化的根本所在,开发区在推进循环化改造的过程中必须对废气、废水以及固体废弃物等“三废”进行集中治理并最大程度地实现综合利用,从根本上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一是加快完善园区集中供热设施,推进开发区热电厂和保留锅炉的脱硫脱硝技术改造,限制并淘汰分散小锅炉,有效控制开发区废气排放强度。
二是以南亚集团、元茂电子科技等企业为试点实施蚀刻废液的在线回收利用,并逐步在园区推广蚀刻废液的在线回收利用技术,使园区蚀刻废液得到有效处理的同时,又使企业获得间接经济效益,含铜污泥则由园区静脉企业集中处理。打造具有昆山特色的污染物集中处理示范体系。
三是通过生活垃圾和工业固废分类设施设置、分类回收和处理体系的完善及固废分类试点活动的开展,引导并推广园区固废分类回收和处理,提高固废分类回收层次、利用率和集中处理率。
4.运营管理规范化
在现有开发区管委会管理的格局下,进一步加大开发区管理机制体制的创新,提高开发区规范化管理水平。
一是通过强化地方领导负责制、设立循环化改造建设管理委员会、构建循环经济技术咨询服务体系等措施提高循环化改造的组织管理能力。
二是以现有的生态工业园污染源普查信息系统为基础,通过增设废旧物资数据库、循环经济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数据库、各行业“3R”技术数据库、企业数据库、科技人才数据库、专家数据库等系统模块构建循环化改造信息共享服务平台,打造区域物质流信息示范体系;远期建立废物交换电子商务平台,推动园区企业间实现废弃物和副产品产生、回收、交换、再利用等环节的信息化、规范化管理。
五、循环化改造的效益
围绕循环化改造的主要任务,昆山经济开发区共计划实施10项循环经济关键补链项目,其中与电子信息产业有关的共7项,详见图4。7项电子信息产业关键补链项目实施后,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年新增利用(处置)废弃物(废水)约7700t,年可减排S02、NOX、C02、烟尘等污染物约17.7万t/a,节约用水36万t、节约用煤7.92万tce,有效减少了园区污染物排放,节约了水、能源等资源,提高了产业废弃物资源利用率,同时也有效提升了开发区产业技术水平和园区综合竞争力;此外,7项电子信息产业关键补链项目实施后,预计可产生直接经济效益28亿元,年,实现税收约3亿元/年,能为企业和园区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
六、方案的认可与实施
1.方案的认可
《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实施方案》编制后分别于2013年5月和2013年7月通过了苏州市和江苏省层面的评审。2013年9月26日,江苏省发展改革委和省财政厅下发了《关于同意南京江宁经济开发区等36个园区循环化改造实施方案并确定为省级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的通知》(苏发改资环发[2013]1423号),确定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为省级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
2.实施保障措施
本方案评审获批后,昆山市和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还将制定一系列的领导和组织协调机制、目标考核机制、监督检查机制、公众宣传参与机制以及地方循环经济发展政策措施等等,以切实保障实施方案的落实,保证相关指标的完成。
中图分类号:R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3)01-0011-02
随着社会经济的增长,国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及健康意识的增强,中药相关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为中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但在中药材涨价的浪潮中,由于链条长、涉及行业广、科技含量高、影响因素多等特点,中药产业链暴露出许多不协调的现象。如何构建科学的中药产业链,促进中药产业可持续发展,成为政府和学界研究的重点。在国务院提出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下,如何使中药产业发展成为山西省具有较强发展优势和广阔市场前景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值得相关管理层思考的问题。笔者现从产业链的视角分析山西省中药产业发展现状,并提出产业链升级的途径,以推动中药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1 中药产业链的内涵
产业链是指在一种最终产品的生产加工过程中,从最初的自然资源到最终产品到达消费者手中包含的各个环节所构成的整个的生产链条[1]。中药产业是指在国民经济中,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从事中药的研究和经营及相关经济活动的部门,由中药农业、中药工业、中药商业和中药知识产业组成[2]。因此,中药产业链可解释为,围绕人们对中药的各种需求进行分工和合作,从中药材种植到中药产品到达消费者手中所涉及的各种环节而形成的产业链条。产业链结构见图1。
根据中药产品的不同形式(如中药材、中药饮片、中药提取物、中成药),中药产业链主体环节包括中药材种植、中药饮片加工、中成药生产、中药流通与销售等,辅助环节包括与中药有关的研究开发、技术标准、知识产权、政策监管等中药知识产业,各主体环节间通过信息流、价值流、实物流相互依存与制
基金项目:山西省软科学研究项目(2011041072-02)
约。中药产业链按照中药产品的最终使用形式不同,可分为初级层次(中药材种植)、中级层次(中药饮片加工)和高级层次(中成药生产)。随着产业链的延伸,中药产品附加值增加,带动经济增长的能力增强,同时对产品的质量要求也提高。在中药产业链中,每个环节都是相对独立的产业,因此,中药产业链是一个由多个相互连接和互相影响的产业所构成的完整的链条。
2 山西中药产业链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近几年,山西医药产业快速发展,“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速度18.8%,形成了化学原料药及制剂、生物制药、中成药、中药材种植及饮片加工、医疗器械、药包材等门类齐全的医药产业[3]。山特的地理环境为中药材种植提供了良好的生产条件。丰富的道地药材资源为中药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但中药产业发展缓慢,中药产业链整体绩效水平不高,已成为影响医药产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
2.1 产业链各主体环节发展不平衡
中药产业链涉及农业、工业、商业三大产业,中药产品使用形式多样,加工和流通环节多,研究开发难度大,产业链源头――中药材的生长受到自然因素制约。各主体环节发展速度不平衡,主体企业发展水平不对等,产业链发展态势呈现“锥形”。
数据显示,山西省内现有中药材1116种,占《全国中药汇编》收载4000余种药材的25%,大宗药材就有67种,尤其是党参、远志、连翘、黄芩等单品种产量占全国40%以上。全省虽有3家种植基地通过GAP认证,但大多以散乱的小规模农户种植为主,面临“北药”其他种植省区的挑战,如内蒙古黄芪、甘肃党参和柴胡、河北黄芩等[4]。由于缺乏合理规划和政策支持,种植结构不合理,种植规范化程度低,尚未形成结构合理的中药材种植体系。中药饮片加工环节薄弱,缺乏对中药材的深加工,导致中药材附加值低,每年有超过70%的中药材运往河北安国、安徽亳州、江西樟树等药材批发市场,成为资源输出型省份。中药制药产业发展迅速,拥有生产12个剂型中成药的能力,形成大同、太原、晋中、长治、运城、侯马等6个中药产业集群,并出现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中药品种,如亚宝药业的丁桂儿脐贴、山西振东制药的复方苦参注射液、山西太行药业的清开灵注射液[3]。中药产品的流通主要依附于医药产品的销售体系,山西省还未建立大型中药材销售平台。中药产业链呈现出中药材资源丰富,种植业组织化程度低,制药工业大规模生产,商业缺乏特有的销售体系的态势。
2.2 产业链各利益主体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
产业链各主体环节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行动准则,忽视了上下游企业的信息沟通和政府政策指导,经济利益的实现以浪费资源和破坏环境为代价。整个中药产业链中,种植、加工、制造、商业推广、研发基本处于分散状态,行业集中度低于整个医药行业的平均水平。由于中药材种植周期长,受气候环境影响大,导致中药材价格和产量不确定性强。各利益主体为了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部分中药商业主利用游资炒作中药材,致使中药材价格飙升;而中药制药企业在政府降价政策和生产成本上升的双重压力下,不得不亏本生产,有的甚至被迫停产或减量生产;中药材种植农户为获取经济利益,根据药材价格盲目种植,但由于缺乏对市场信息的正确判断,种植药材品种结构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出现了亏本现象。
2.3 中药知识产业创新能力不足
目前,山西省有公立中医药科研机构9所,县级以上公立中医院132所,有18家中药生产企业设立了企业技术中心,中医药从业人员41300余人。山西医药生产企业研发投入不足销售收入的2%,与全国5%~8%的研发投入有较大差距。由于研发能力薄弱,专业人才短缺,销售收入超10亿元的企业不足10家,进入全国制药企业百强的仅有亚宝、威奇达两家。同时,产品结构同质化严重,优势品种少,大多为普药和低端品种[4]。
2.4 产业链信息流不通畅
伴随中药产业链的延伸,保障各主体环节间信息流、价值流、实物流的畅通才能实现产业链整体绩效的提高。中药产业链随着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及其他相关产品实物形式的变化,价值递增。然而,各产业之间以及中药知识业与各产业的信息流通不畅。目前,我国中药知识业尤其是研究开发的主体主要是政府、高校、研究机构和部分企业研究部门,缺乏与市场的对接,因此,研究开发成果市场化过程信息沟通不畅。中药材种植户小规模生产,缺乏市场信息,信息获取成本大,农户只能依靠中药材价格的涨跌盲目跟风,难以形成理性决策,导致中药材供给和需求出现严重脱节。同样,山西省也受限于中药产业链各主体环节信息化建设程度不平衡及信息化程度不高,信息传递失真、滞后或受阻,导致中药产业链整体绩效不高。
3 山西中药产业链升级的途径
中药产业具有产业链长、环节多、产业带动性强、市场需求大、提供就业机会多等特点。中药产业链的升级必将促进产业链结构更加合理有效、联系紧密,进而促进产业链运行效率和价值提高。
3.1 延伸中药产业链
现代中药产业链依靠现代科学技术,涉及三大产业,具有广泛的纵向延伸性和横向拓宽性。中药产业链过窄过短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中药产品的获利空间。围绕中药材种植,可为种植农户提供中药材种植相关的科技、信息、金融、中介等服务,提高个体种植农户的抗风险能力,同时也可开展健康宣传教育的生态旅游;围绕中药饮片生产,以提高中药饮片质量控制水平、保护药材资源、提高饮片的生物利用度、满足患者便捷服用为目标,开发新的现代中药饮片;围绕中药商业,建立中药商贸流通体系,减少中间流通环节,加强产销对接,提高供销信息的透明度,防止游资炒作。
3.2 拓展中药产业链
中药产业链的拓展主要指改善产业链中产业结构,提高各环节主体的技术含量、资本密集度和提高中药产品的附加值。因此,提高中药产业创新研发能力对于提高中药产业链的整体质量至关重要。首先,改善现有的以企业为主的创新研发体系,加大对中药产业的投入力度,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制定中药产业的扶持性政策;其次,山西省应加大道地药材规范化种植与质量标准、中药现代制剂技术与名优品种二次开发研究,改变中药剂型以传统剂型为主和具有山西特色的定坤丹、龟龄集等名优产品品牌美誉度与销量不符的现状;其次,加大对中药产品的研发力度,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3.3 整合中药产业链
整合中药产业链是指根据社会资源和市场需求的发展变化,合理配置各环节主体间生产要素,提高其联动性,促进产业间协调发展,使产业之间发生聚合效应,理顺中药产业链,提高行业的集中度。首先,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健全中药产业链。应积极培育和发展与中药产业关联度大、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鼓励企业牵头开展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加工和生产。鼓励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促进产业升级,培育中药大企业集团,打造“晋药”品牌,促进山西中药产业协调、快速发展。
其次,建立高水平的中药交易电子信息平台,提高种植户和企业在中药销售、定价及其他交易活动的主动权。避免出现作为山西的道地药材――潞党参省内交易价格远低于国际贸易市场价格的惨状[5]。
第三,利用建设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山西)基地的契机,整合政府、科研院所、中药制药企业、医药物流和流通企业、中药材种植基地等各方资源,完善中药材种植、中药饮片加工、中药提取、制剂、生产、流通等规范化体系,针对影响中药行业协调发展的瓶颈,制定切合山西省省情的中药产业政策。
4 结语
作为山西省七大战略新兴产业之一,中药产业的发展需要改善各组织、人员和环节之间的关系,使分散的行为变为集体的行为,无序的行为变为有序的行为,冲突的行为变为合作的行为,以保证产业链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从产业链角度深刻认识中药产业的发展现状,以便为今后中药产业的发展制定科学决策。
参考文献:
[1] 郁义鸿.产业链类型与产业链效率基准[J].中国工业经济,2005, 22(11):35-42.
[2] 闫希军.现代中药产业链管理系统研究[M].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7:32.
[3] 赵光国.加快实施“晋药战略”促进山西医药产业转型跨越发展[J].前进,2010,19(12):19-20.
[4] 周然.振兴中药科技产业 推动转型跨越发展[N].山西日报,2011,5(23):C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