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产业链发展现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922年,一部叫《铁扇公主》的动画长片就宣告了中国动画的诞生,然而80多年过去了,中国的动画行业依旧未成熟。目前,中国动画片市场处于一个过度转型阶段,鱼龙混杂,大量低质、劣质动画片充斥市场,而真正意义上的优质作品却是凤毛麟角。从99年制作发行的中国动画大片《宝莲灯》中我们看到,虽然从影片本身来说,其可圈可点之处并不多,但是我们从其商业运作中却看到了商业动画市场的巨大潜力。全国能消费动画片的人约2亿,但这一市场产生的利润有八成被日美动画片揽去,全国电视台每年要播长达30万分钟的动画片,其中只有2-3万分钟是国产片的份额。
随着近些年中国动漫产业的不断深入发展,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和动漫人对中国动漫产业的发展进行了孜孜不倦的探讨和研究。关于中国动漫产业的研究主要侧重于两方面,一是从动漫理论方面,侧重于动漫产业在动漫创意、语言、美学、色彩、价值观、伦理道德等方面的研究;另一方面主要从动漫产业链角度进行研究,主要是对动漫产业发展的产业体制和营销环境进行剖析。本片论文是从市场营销学的角度对中国动漫产业进行研究,在这里主要是从第二个方面来综述目前关于中国动漫产业的文献。
目前,关于动漫产业的探讨较多集中在其运营模式和创意策划,以及动画市场、动画形象衍生、人才流失等方面上,而对于中国动漫整体产业链的开发与挖掘则不多见。
对中国动漫产业的重新崛起进行深入探索,对其产业链的运作方式和营销策略等几个方面作出较为深刻的分析与批评,,对中国动漫产业作出客观的、必要的价值定位和对其未来发展方向上一个可能性确定,对动漫产业化与其制作、出版、营销等问题进行认真、广泛的思考,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为中国动漫产业正确、全面、健康的发展提供一份有价值的学术见解和研究心得,是我进行本次研究的目的。
在动漫理论方面的研究成果上,李秋香,李麦产的文章《传统文化创造性采借与中国动漫创新性发展》以及刘俊生的《论中国动漫民族话资源的利用》对此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总结了一些宝贵的经验。
第一,一个很明显的缺陷就是在中国动漫在创作过程中,创意不足与雷同问题上。动漫作品缺乏创新设计思路,所有的故事,如果从一部动画片可以看到,那从另一步动画片里也可以看到,不断的墨守成规,没有突破,没有新颖的东西,长久以往,造成了恶心循环。
第二,没有表现出一个核心的价值观。比如,在美国的动漫在故事中无一例外的宣扬着他们的个人英雄主义和美式梦想;日本的动漫中则是永不言败的大和精神。而我们的动漫中就是恰恰缺少了这种核心的价值观,这种能体现出我们中华民族的精、气、神的动漫。即使画面做的再精美,没有核心的价值观,就像是一个没有灵魂的躯体,毫无生气。
从产业链角度对动漫产业进行研究的文章也比较多。国内学者在借鉴美日动漫产业链和总结国内动漫产业链的基础上,也给出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张黎明的硕士论文《中国动画产业发展研究》对中国动漫产业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且与国外动漫作品进行了比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的解决建议。从政策角度分析观念体制问题,从产业链角度提出新的思路和切入点,并从技术和运营角度提出新的解决办法,以弥补先行研究的不足。
在权威著作方面有浙江传媒学院陈少波老师编著的《中国动漫游戏产业论》一书。此书将探索的重点聚焦在中国动漫游戏产业发展相关联的诸如产业定位分析、产业历史和现状描述、产业链打造、产业环境培育、产业品牌经营等方面。注重于实践性,所论均是从产业实际中提炼出来的当下中国动漫游戏产业发展所要破解的难题,理论与案例的分析结合恰当。
二、发展趋势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关于动漫产业的探讨较多集中在其运营模式和创意策划,以及动画市场、动画形象衍生、人才流失等方面上,对局部的发展和而对于中国动漫整体产业链的开发与挖掘则不多见。
在中国动漫产业的两个研究方向上,两极化倾向有些明显,但也有学者已经开始着手,将两者进行结合,以取得更加具有实际价值的理论成果。另外,国内的研究侧重于对日美模式“山寨化”模仿,而自己创新的理论极少,对于动漫产业现状是总结多于创新,适应于中国动漫产业现状并且具有里程碑式的理论极少出现。未来的研究趋势应该是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给出符合中国国情的给出独创的、新颖的、务实的理论。
对中国动漫产业的重新崛起进行深入探索,对其产业链的运作方式和营销策略等几个方面作出较为深刻的分析与批评,,对中国动漫产业作出客观的、必要的价值定位和对其未来发展方向上一个可能性确定,对动漫产业化与其制作、出版、营销等问题进行认真、广泛的思考,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为中国动漫产业正确、全面、健康的发展提供一份有价值的学术见解和研究心得,是我进行本次研究的目的。
主要参考文献:
[1]谭玲,殷俊.动漫产业[M].第三版.四川: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191
[2]陈少波.中国动漫游戏产业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123
[3]秦喜杰.中国动画片的产业经济学研究[M].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2006:230
[4]岳馥旸.浅谈我国动漫产业[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01)
[5]孙宁,杨君顺.中国原创动漫产业思考[J].电影评价,2009,(01)
[6]2008中国动漫产业发展报告组主编.2008中国动漫产业发展报告[J].安徽美术出版社,
2008(12)
[7]顾绣敏.中国动漫产业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08,(09)
[8]齐宝强,陈鸿,杨宏伟.对计算机应用中动漫人才的思考[J].才智,2009,(19)
[9]邓智平.广东动漫产业发展与趋势[J].科技管理研究,2008,(02)
[10]阮梦黎.中国动漫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思路[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
部学院学报),2009,(02)
[11]隋杨洋,毛佳.动漫产业:全球格局与中国发展[J].南方论从,2006,(02)
[12]刘轶,张琰.中国新时期动漫产业与动漫营销[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11)
[13]孙宁,杨君顺.中国原创动漫产业思考[J].电影评价.2009,(01)
关键词:新能源;产业;连云港
中图分类号:F29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7-0172-02
2009年6月国务院通过江苏沿海发展规划,连云港的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连云港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这次危机中,一定要找准产业定位。而新能源正是适合连云港发展的重要产业,因此,连云港要借此重大战略机遇,结合当前形势,在新一轮发展中抓住机遇,做大做强新能源产业。
一、新能源的定义
长期以来,在中国乃至世界对于“新能源”的定义比较含混,范围不够清晰,人们对于“新能源”的认识存在着一些争议,一些观点趋向过于狭义化。本文中认为这个“新”不仅区别于工业化时代的以化石燃料为主的能源利用形态,而且区别于旧式的只强调转换端效率,不注重能源需求侧的综合利用效率;只强调企业自身经济效益,不注重资源、环境代价的旧的传统能源利用思维模式。
传统能源生产利用形态造成了一系列的问题。转换系统加大,中间损失增加,环境污染加剧,资源浪费严重。特别是集中排放二氧化硫造成酸雨问题和大量排放温室气体导致全球变暖。还有就是安全问题,大电网和超高压输电为供电安全带来了极大的隐患,造成大面积停电事故频发等问题,脆弱的电网成为和敌对势力要挟的把柄。再则,这种规模化的能源大生产格局,无法调动社会和民众的积极性来参与节约和优化系统能源,使能源的经营者成为孤家寡人和众矢之的。因此,人类需要在能源问题上寻找到一条新的出路,需要有多种新的能源转换和利用形态,建立多源新的能源供应体系,创造多维的能源交易机制来解决人类文明的动力问题,减少污染排放,实现可持续的发展,这就是 “广义新能源”。
二、国际能源产业情况展望
1.全球能源的消费量将持续增长。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署(EIA)最新预测结果,随着世界经济、社会的发展,未来世界能源需求量将继续增加。预计,2010年世界能源需求量将达到105.99亿吨油当量,2020年达到128.89亿吨油当量,2025年达到136.50亿吨油当量,年均增长率为1.2%。
2.环境污染物的排放量逐年增大。随着世界能源消费量的增大,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灰尘颗粒物等环境污染物的排放量逐年增大,化石能源对环境的污染和全球气候的影响将日趋严重。据EIA统计,1990年世界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约为215.6亿吨,2001年达到239.0亿吨,预计2010年将为277.2亿吨,2025年达到371.2亿吨,年均增长1.85%。
面对以上挑战,未来世界能源供应和消费将向多元化、清洁化、高效化、全球化和市场化方向发展。
3.新能源在各种能源消费量比重中逐步增大。世界大部分国家能源供应不足,各国努力寻求稳定充足的能源供应,都对发展能源的战略决策给予极大的重视,其中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尤为引人注目。化石能源的利用会产生温室效应,污染环境等,这一系列问题都使可再生能源在全球范围内升温。从目前世界各国既定能源战略来看,大规模的开发利用新能源,已成为未来各国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可再生能源发展很快,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把新能源作为能源政策的基础。从世界新能源的利用与发展趋势看,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发展最快,产业前景最好,其开发利用增长率远高于常规能源。风力发电技术成本最接近于常规能源,因而也成为产业化发展最快的清洁能源技术,风电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能源,年增长率达27%。
国际能源署的研究资料表明,在大力鼓励可再生能源进入能源市场的条件下,到2020年新能源(不包括传统生物质能和大水电)将占全球能源消费的20%。
三、国内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
1.中国新能源产业存在着科技创新水平相对落后,大型设备制造能力薄弱。国家“十一五”规划指出,要大力发展新能源,实行优惠的财税投资政策和强制性的市场份额,鼓励生产和消费新能源。国家政策和规划要求,运用科技创新手段来加快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整合现有可再生能源技术的资源,完善技术和产业的服务体系,加快人才的培养,全面提高新能源技术的创新能力,培育自主创新技术在新能源领域的研发和推广,促进技术的进步和产业的发展,增强市场竞争力,不断提高新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
2.中国新能源产业集群在低端的锁定情况表现非常严重。一方面,高端一旦出现一些好企业,跨国公司就可能进行收购、并合,以此来保持其在中国的优势。另一方面,企业由低端向高端发展难度很大,集群升级更加困难重重。
3.新能源市场潜力巨大。在中国现有能源供给的约束条件下,中国面临着能源供需结构性矛盾,能源自给安全压力以及巨大的环保压力。发展替代能源,实现传统能源之间、传统能源和新能源之间的替代是解决中国能源供需瓶颈,供需结构性矛盾以及减轻环境压力的有效途径。
发展新能源是中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十一五期间,在现有的能源和资源边界的约束下,新能源这一有助于解决经济可持续发展瓶颈问题的产业,孕育着重大投资机会。
四、连云港市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
根据《江苏省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连云港市电力发展十一五规划》、《可再生能源法》,连云港市结合自然地理等条件,以及全市跨越发展战略定位,不断加大新能源建设力度。截至目前,核电装机212MW,占比达到62.8%,生物质发电与利用、太阳能制热和发电、风能发电等其他新能源利用占2%。连云港市新能源产业发展正逐渐壮大,但除去核电,其他能源形势总体规模仍偏小,尚未形成完整配套的产业链。
(一)新能源建设情况
1.核能发电。国家在“九五”开始建设田湾核电站,按8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规划。目前1号、2号机组2007年已正式投入商业运行。
按照国家核电发展规划,田湾核电站将最终建设8台1000MW级压水堆核电机组。同时,连云港市还加紧建建抽水蓄能调峰电厂的有关研究,并积极向上级申报,力争与核电二期工程同步实施、配套建设。
2.风力发电。目前,连云港市陆上风电场规划两处,南区灌西盐场――燕尾港一线沿海滩涂及湿地,一期10万千瓦项目于2007年11月通过国家发改委核准。已由华电集团和中能联合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开工建设;北区赣榆县一线海堤外侧区域,可建规模10万千瓦。目前,测风工作已完毕,正在编制项目可研报告,争取“十一五”末开工建设。
海上风电场规划在赣榆县秦山岛附近水深-5米~-15米区域建设50万KW海上风电场,在灌云县开山岛附近水深-5米~-15米区域建设50万KW海上风电场,中广核风力发电有限公司正在两处区域开展前期测风工作。
3.生物质能利用。目前,连云港市已有多处生物质能利用项目。在赣榆、东海、灌云、灌南等4个县各建有一处生物质发电项目,总装机规模114MW,年可利用秸秆类农田废弃物约90万吨。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在建设一处垃圾焚烧热电项目,装机规模18MW,建成后可日处理垃圾900吨。此外连云港市还在争取年产10万吨燃料乙醇项目。
4.太阳能利用。连云港市太阳能光热产业起步较早,发展较快,现已形成较好的技术与产业基础。目前已有太阳雨、苏阳、响亮、利民、昊升、天马、三金等太阳能热水器生产企业36家,品牌60多个,年产量近150万平方米,总产值约15亿元。连云港市的光热产业集群初具雏形。
五、壮大连云港市新能源产业的对策
1.抢抓机遇,摸准最新产业政策。连云港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连云港已成为江苏实施沿东陇海线产业带和沿海开发战略的主要承担者,国内外市场要素合理衔接的战略要点,在江苏乃至全国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中国在气候问题上面临巨大压力,中央政府也越来越重视在减排温室气体问题上的大国责任,促进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将作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关消息表明,关于新能源扶持计划的政策和声音近期密集出笼。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近期也表示,拟定中的新能源产业振兴计划力度将比现有政策“大得多”,且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将尤其受到鼓励,该振兴计划可望于近期完成草案制订。
2.结合实际,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连云港要借此重大战略机遇,结合当前形势,走适合自己的路,才能在新一轮发展中抓住机遇,形成自身的发展特色。所以,连云港市要在温总理对本市的战略定位基础上,将新能源产业与民生需要、港口建设、工业布局等结合起来,充分考虑新能源产业与上下游产业的关联性,突出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留足产业发展空间。同时,要对新能源的关联产业做好深入的研究,在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的同时,不断引进新能源设备制造、新能源技术研发等,拓展产业空间,延长产业链,做强做大新能源产业。
3.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形成新能源产业基地。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要强化政策引导,针对新能源生产、新能源设备制造及配套材料等,建立投资、价格、税收、补贴、加速折旧等方面的经济激励政策,促进现有新能源类企业做大做强;扩大招商引资,积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引进能源设备生产制造企业,加强与院校及科研单位的技术合作,不断延伸、完善和壮大新能源产业链;出台有关专门的优惠政策,鼓励有实力的民间企业集团加盟新能源生产和建设,加快引进新能源基地建设所需的各类人才,抓紧做好有关人才储备,为形成新能源生产基地奠定基础。
综上所述,连云港市要壮大新能源产业,必须吃准国家产业政策,抓住新一轮产业调整的战略机遇,充分利用自身区位、资源优势,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提高自主研发能力,才能真正做强做大新能源产业。
参考文献:
[1]《江苏省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可再生能源法》、《连云港市电力发展十一五规划》.
[2]黄树香.新能源界定范畴探讨[EB/OL]国研网,2009-7-14.
关键词:花卉;产业发展;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S68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09-0193-2
1 花卉产业概况
1.1 产业现状
近年来,连云港市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花卉产业,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使港城的花卉产业有了一定的发展。截至2010年6月,我市苗木花卉面积达20.8万亩,其中花卉4.04万亩;花农8000余户,从业人员近两万人,专业技术人员262人,花木经纪人600余人;花卉企业159个,其中大型企业46个,龙头企业17个;花卉市场19个,花店193个;花卉行业协会9个,专业合作经济组织8个,花木品牌7个。初步形成了以东海双店、岗埠农场为代表的鲜切花基地,以灌南现代农业园区、振兴集团为代表的高档盆花生产科研基地,以灌云东王集、赣榆城西为代表的观花类花木基地。主要品种有:非洲菊、百合、郁金香、马蹄莲、玫瑰等;高档盆花的主要品种有:蝴蝶兰、凤梨、红掌、杜鹃、大花惠兰、仙客来等。
1.2 发展优势
1.2.1 区位条件 连云港位于江苏省东北部的“新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东临黄海,西连徐州市,南接淮安市,北与山东接壤,是海陆和南北两个过渡带交叉的中心点,北接渤海湾经济圈,南依长三角经济辐射区,是我国最早的十四个开放港口城市之一,也是上海和青岛之间最大的港口。
1.2.2 土壤条件 连云港市属黄淮海平原的一部分,境内平原、山丘、水面、滩涂俱备,土地类型多样,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集中连片。土质较为肥沃,尤其含钾量高,适宜各类花卉的生长。全市共有耕地面积570多万亩,约占土地总面积的51%。尚有13.2万亩土地亟待开发,后备土地资源潜力较大,适宜发展花卉的空间较大。
1.2.3 气候条件 连云港市属暖温带南缘湿润性季风气候,处于暖温带和北亚热带过渡地带,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光照充足。年均温13.2-14.0℃,常年无霜期为206-223天,年降水量910-980mm,年降水集中在6-9月。在森林植被分布上既有南方树种生长,同时也有北方树种生长。连云港市冬暖夏凉,适宜发展鲜切花,特别是种植郁金香、百合等球根花卉。
2 存在问题
2.1 规模化、专业化程度不高
与一些云南、广东等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生产规模小、专业化程度低的问题,鲜切花的生产单位都是单个的花农,只有极少数的花农有10个以上大棚,大部分只有2-5个大棚。目前还没有大型的花卉企业生产鲜切花,普遍表现为“小而全、小而散、小而粗”,抗风险能力低。
2.2 花农的种养、管理水平不高
花农在花卉选种、茬口安排、花期调控、施肥、病虫害防治、温室的保温和增温等方面还存在许多的不足,不能很好地满足市场的需求,很难与销售区建立长期稳定的供货关系,经济效益难得保障。
2.3 资金匮乏和投融资渠道不宽
花卉产业是一个高投入、高产出的行业,但由于受诸多因素影响,多数经营业主的自筹资金有限,加上融资渠道狭窄,导致其后续发展资金匮乏,基础建设投资不足,影响扩大再生产。
2.4 市场流通和服务体系不完善
花卉市场建设相对滞后,目前运作的几个乡镇批发市场规模太小,销售渠道也不通畅,主要依靠经纪人或合作社,不能保证花农丰产就能丰收。尤其是新花农,由于还没有建立自己的销售渠道,技术上也存在一些问题,导致新种植户多出现种花赔本。
3 发展措施与建议
3.1 加强政策引导
结合当地花卉产业发展实际和未来发展规划,尽快制定出适合连云港花卉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出台《连云港市关于加快花卉产业发展的扶持办法》,促进花卉产业又好又快发展。探索、建立合理的土地流转机制,在统一规划的前提下,积极发挥政府的协调作用,广泛推行互换、转让、租赁、入股等形式,促进土地合理有序流转,有效地促进土地向基地和专业大户集中;加强财政支持,强化信贷扶持,切实减轻税费负担,规范税费征管,充分调动经营者的积极性;运用市场化手段管理,通过市场来配置资源,充分尊重经营者的自,放手让其发展。
3.2 完善金融体系
政府要建立健全财政补偿农村金融机制,对支农贷款给予税收政策优惠,建立专项小额信贷风险补偿基金;建立贷款项目的配套机制,安排一些专项资金,专门用于花卉产业项目贷款贴息和资金配套,降低单独由政策性贷款和商业性贷款支持的项目风险;组建集投资、担保、融资、建设、运营、管理为一体的区域性现代花卉产业投资公司,有效整合来自各个渠道的资金,为全市花卉产业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3.3 提高科技含量
搭建以市农科院、林技站、振兴集团为基础,联合相关科研院院校、龙头企业的产学研科技合作平台,逐步完善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自主创新为主,多种创新方式相结合的花卉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加快优良品种的引进和先进栽培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努力提升花卉生产的品味和档次。加强育苗、栽培、采后加工、保鲜、运输等技术的研究,开展科技攻关和科技合作,加快我市优势鲜切花郁金香种球、蝴蝶兰组培苗的繁育。
3.4 注重人才培育
探索建立连云港花卉人才培训中心,负责培养全市的花卉生产经营管理人才。整合教育资源,为花卉企业培养多层次、高素质的科技、管理、经营人才,大力培养各类专业合作组织、中介组织人才。对于企业急需的高层次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还可以制定优惠政策引进。大力加强农村花卉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把花卉培训内容纳入农村基础培训计划,在培训经费方面给予补助,加强对企业和花农的培训,实施县乡村花卉实用人才工程和花农教育培训工程。
3.5 创建花卉品牌
要使连云港的花卉产品得到长足的发展,提高市场竞争力,实施品牌营销势在必行。首先,引进适用优良品种和开发新品种,实行标准化生产,转变生产方式,进行花卉企业的重组和聚集,提高花卉产业的组织化和规模化程度,全面提升花卉生产质量。其次,按照国家花卉产品等级标准的要求,对进入市场的花卉产品实行严格的质量认证,建立花卉质量监控体系,确保产品质量,把住行业的入市门槛,树立市场的信誉。第三,加强连云港花卉品牌对外宣传,形成区域品牌效应,重点打造以蝴蝶兰为主的高档盆花品牌,球根花卉为主的鲜切花品牌。
3.6 发展产业化多种经营模式
成立由花卉生产、科研、加工、储运、销售和相关企业及花农自愿加入的市级花卉产业联合会,在市政府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并且在市政府授权范围内承担政府扶持和引导连云港花卉产业发展的职责,推动全市花卉产业生产企业的分工与合作,实现花卉企业的优化组合,增强市场竞争能力。通过积极培育花卉龙头企业和合作经济组织,带动花卉产业发展,形成“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组织+协会+农户”、“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协会)+基地+农户”等多种花卉产业化经营模式。引导千家万户分散经营的花农走向联合,增强规避风险和应对市场竞争的能力。
3.7 培育产业化花卉产业集群
一个完整的包括产供销各环节及相关产业部门和支持机构的产业集群将是连云港花卉竞争力的来源。因此,各级政府应当重视建设花卉产业集群在未来产业发展中的作用,把新的投资政策所关注的焦点转向“推动产业联系”。连云港的花卉产业集群建设可依托市内各花卉产业园区作为基础,通过做大做强振兴集团的花卉专业种植园区,以及在赣榆、东海、灌云、灌南四县建设区域性现代花卉农业示范园区,以龙头园区带动区域基地,建设示范产业集群和企业集群,形成连云港花卉产业集群优势。
4 结语
关键词:产业链 电子信息产业 产业发展 技术创新能力 效率
一、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在当今世界经济突飞猛进、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一体化的时代,由于各国经济竞争的加剧,竞争的焦点也由传统的生产要素如土地、劳动力和资本等要素,转向人才、技术、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电子信息产业作为主要的高科技产业之一,已成为发展的重点。 并且,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加快,电子信息产业的世界将会变得越来越激烈的竞,,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子产品消费市场的中国市场,将成为世界的焦点电子信息产业在未来的市场竞争。
疲软的基金会和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国电子信息行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必须把握的关键问题,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很弱,导致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很低。因此,我们非常有必要系统地研究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创新的发展规律,分析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创新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提出推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持续快速发展的对策。
二、文献综述
国内外学者已经对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和电子信息产业的有关方面进行了多角度的研究,为本文的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证经验。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在1912年发表的著作《经济发展理论》中,首次提出了“创新”这一概念,从而开创了创新理论的先河。并于1912年提出“创新”一词时认为:“创新”是指企业家将“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一种从未有过的新`组合”,引入生产系统以获得“超额利润”的过程。兰斯・戴维斯和道格拉斯・ 诺斯等人,把熊彼特的“创新理论”与制度派的“制度”结合起来,研究制度的变革与企业的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由此创立制度创新经济学这样一门新学科,从而丰富和发展了“创新理论”。wazl(1996)的研究表明,创新的区域集中与集群内技术等要素的溢出效应密切相关。Begrmna&Feser(1999)概述了集群的创新优势来源:外部经济、创新环境、合作竞争与路径依赖。Mecua(1997)的实证研究显示,通过创新群内公司间的交互作用最有可能有效地产生创新。
三、电子信息产业的一般特征
1.知识密集和技术含量高
在电子信息产业,产品是科技知识和高素质人才的创造性劳动的结晶,主要生产要素是高素质的研究人员和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其中物质资源的成本在其值较低。
2.研发投入高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电子信息产业的竞争,高研发的电子信息产业的特点越来越突出,它被认为是由电子信息产业领域的领先技术和企业持续成功的关键。
3.产品更新快、竞争激烈
所谓的升级换代产品是一个新产品代替旧产品,如果新产品比旧产品好,新产品将会限制老产品销售或卖不出去,产生新老产品的升级。一般而言,电子信息产业的升级产品更快,如,根据洗涤剂行业典型的产品生命周期为5年。
四、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价值链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1.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价值链的现状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电子信息产业价值链的各个环节在不同的区域共同发展,目前已形成,每个链接在相应的区域集聚发展网络的协调发展。但该地区在电子信息产业价值链的立场是不一样的。
作为国家重点发展的高技术产业,电子信息产业在中国最近二十年取得了快速发展,并在世界地图的电子信息产业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根据中国在2004年第一次经济普查数据,在整个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在短短不到6%的就业和不到9%的总资产,就创造了营业收入的12%。尽管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已经吸引了许多学者的关注,但由于缺乏数据在系统中,学术界对该行业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仍然是有争议的。
2.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趋势
在产业发展方面,一方面,要实现集群战略,实现主导产业,上游和下游相关行业集聚,加强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降低生产和交易成本,促进科技创新,促进专业化分工,培养良好的区域创新环境,开发一批技术、品牌、竞争的中国企业,扎根于当地和跨国公司,提高我们的立场在全球电子信息产业链。另一方面,实现分工的策略,既要在企业间实施分工的做法,也要在空间上认为因地制宜是整确的,每个链接的电子信息产业链最适合当地发展,实现最优配置。,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坚持“行动”而是的原则,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发展,使工业和链接到分工的基础上广泛的密切合作。
这就要求我们做到以下几点:
1.抓住机遇,在工业发展上创造良好的环境,促进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发展;
2.强化合作,在产业发展上实施梯次战略;
3.充分重视市场的作用,利用本土化优势,重点发展销售、服务环节。
参考文献
[1]王缉慈,等.超越集群:中国产业集群的理论探索.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2] 刘志高,尹贻梅.演化经济地理学:当代西方经济地理学发展的新方向.国外社会科学,2006,(1):34~39
[3]李国平,卢明华, 北京高新技术产业价值链区域分工研究) -+ , 地理研究
[4]董云庭,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分析, 中国工业经济
关键词:成渝经济区; 天然气产业链; 协调发展; 技术创新。
对区域经济而言,如何根据自身发展环境和条件,形成基于资源优势的上中下游协调发展的产业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成渝经济区是我国最早进行天然气勘察、开发和消费的区域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天然气生产基地和消费市场之一。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成渝经济区的天然气产业链已初步迈向产业集群发展模式,这也是成渝经济区由天然气资源优势区域转变为天然气产业优势区域的必然途径。
但是,从区域内天然气产业链的发展现状来看,成渝经济区尚未充分利用区域资源禀赋优势带动天然气相关产业的发展。本文从区域内天然气产业链的发展现状出发,分析了成渝经济区内天然气产业链发展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
一、成渝经济区内天然气产业链发展的现状。
天然气产业链是指以天然气资源开发利用为基础和依托的产业群。在天然气产业发展的生产要素构成中,资源占据主体核心地位。天然气产业集群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基于天然气资源禀赋形成的一个由点、线、面、网组成的多层次、多侧面、多领域的网络结构,它要求在与社会生产力布局的联系上,应按资源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的原则,合理分工,协调发展。从整体上来看,成渝经济区的天然气产业链初具雏形,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 一) 天然气产业发展的资源基础。
成渝经济区域内天然气资源丰富。截止 2010年底,探明的四川省天然气基础储量为 6763. 11 亿立方米,重庆市天然气基础储量为 1921. 02 亿立方米,整个成渝经济区的天然气基础储量之和位居全国首位。随着对区域内天然气地质认识的深化以及勘察技术的提高,天然气资源总量还会有所增加。
2011 年区域内天然气开采量达 263. 48 亿立方米,占全国天然气生产总量的 28. 2%。
( 二) 天然气产业市场培育。
在成渝经济区的能源生产结构中,天然气占26. 64% ( 按当值量计算) ; 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天然气占 15. 53% ( 按当值量计算) ,远远高于全国3. 4% 的平均水平。天然气的利用领域涉及到了城镇燃气、化工原料、工业燃料、CNG 汽车等各方面。天然气管网设施逐步完善,基本上覆盖到经济区内的各大城市,市场培育基本成熟。
( 三) 上下游产业链发展情况。
成渝经济区内除有产能巨大的上游企业以及为天然气开采配套的油气装备制造企业外,还拥有数量众多的天然气化工企业,这些企业分布在经济区内靠近天然气产地的城市,其产量位居全国榜首; 天然气汽车在成渝经济区内各大城市的公共交通及出租车行业的推广成效显著,CNG 汽车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已初步建成,其在清洁能源汽车产业中崭露头角; 天然气加气站成套加气/检测设备已经完成国产化,并批量出口到国外。在成渝经济区的夹江、峨眉、沙湾及眉山一带,已形成以天然气为工业燃料的颇具竞争优势的建陶产业集群。
二、天然气产业链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十二五”期间,随着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不断推进以及低碳发展要求的不断提高,工业结构转型和快速城市化对能源产业产生了更大的需求,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对能源产业组织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都给天然气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尽管面临着如此难得的机遇,但是,要发展成渝经济区区域内天然气产业链就必须解决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成渝经济区区域内天然气产业链发展现状来看,还存在着以下问题:
( 一) 产业链延伸不足,产业结构欠合理。
天然气产业链发展处于初级阶段,天然气主要用于燃料、燃气的生产和作为化工原料。天然气产业结构的布局偏重于上游产业,天然气化工主要集中在生产二甲醚、合成氨等化肥产品上,产品雷同,附加值低,经济附加值较高的下游深加工企业没有达到相应数量与规模。除此之外,天然气产业链发展的“网状结构”不明显,削弱了其可以带来的竞争优势。天然气产业集群对区域发展的拉动作用尚未充分发挥出来。
( 二) 政府职能与市场机制之间存在矛盾。
天然气资源的特殊性,以及天然气生产企业的垄断特性,决定了天然气产业链的布局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政府调控和协调。但是,由于目前政府在这方面的职能落后于快速发展的经济需要,以致天然气产业集群的发展受到了影响,具体表现为: 一方面,天然气生产企业反映成本高企和政府对资源的定价过低; 另一方面,闲置的民间资本难以跨过保护门槛。这不仅不利于天然气产业的发展,对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也有一定的阻碍作用。
( 三) 技术创新能力低,产业升级缓慢。
天然气产业内部创新能力比较低,产业升级缓慢,集群效应低。其主要原因是当前产业集群模式欠合理。在当前的模式下,产业集群还没有充分成长起来,高科技人才的支撑力度不足,创新体系不完善,从而影响了整个产业的升级与进一步发展。
三、破解思路和对策。
针对成渝经济区天然气产业集群发展存在的问题,结合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状况,本文提出如下对策:
( 一) 延伸深化天然气产业链。
成渝经济区内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和完善的管网设施是培育发展天然气产业链的基础,成渝经济区已初步形成包括天然气生产、城市燃气、天然气化工、CNG 汽车制造等在内的天然气产业链。随着对天然气利用的不断深化,如在城市工业园区、旅游集中服务区、生态园区、大型商业设施建设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系统,必将推动燃气发电机、燃气锅炉、吸收式制冷行业的发展,同时也会带动机械制造行业的发展,而分布式能源的建设行业、运营管理行业也将随着分布能源的发展获得迅速发展,从而为天然气分布式能源装备产业化奠定一定的技术基础。依托现在的产业基础,适当延伸深化天然气产业链,将会对整个区域的经济产生更大的拉动作用,如图1 所示。
( 二) 根据区域内产业实际情况优化产业布局。
在成渝经济区内,与天然气相关的产业已经崭露头角。重庆市的清洁能源汽车产业初具规模,成都、南充、德阳、区域内资源地分别在天然气加气站成套加气/检测设备制造方面、油气机械装备制造方面、能源装备研发与生产方面以及天然气化工产业方面有一定的规模和优势。在此基础上,可加强经济区内各个行政区域天然气相关产业的规划,优化天然气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 见表 1) ,提高天然气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以促进天然气产业集群的发展。
( 三) 完善政府职能,为天然气产业链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条件。
应该重新定位地方政府的角色和职能。地方政府既不能过度干预天然气产业发展,又不能太过放松,要与市场机制协同促进天然气产业集群发展。
成渝经济区内天然气产业集群的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政府应该更多地促进各企业进行合作,尤其是要协调资源开发企业与资源使用企业之间的关系,使产业集群快速成长起来。政府还要制定相关政策,扶持相关中小企业,尤其是处于天然气产业链下游的企业,以达到延伸产业链的目的。在产业集群逐步成熟稳定后,政府部门可适当降低介入程度,但是仍要促进产业链内部的创新,以保持整个天然气产业链的可持续发展。
( 四) 积极与高校及科研机构合作,提升创新能力,加快产业升级。
企业是产业集群的创新主体。由于成渝经济区天然气产业链内的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互动机制不健全,而且企业本身也缺乏高素质人才,因此企业科研力量严重不足。加上产业配套不完善等原因,整个产业链缺乏发展后劲。利用区域内的科研力量优势,加强与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促进科研成果的产业化,是天然气产业链创新最有效的途径,同时也能为整个天然气产业链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 孙慧,李伟,杨义,庄涛。 2010 年中国天然气行业发展动向及“十二五”展望[J]。 国际石油经济,2011( 6) : 56 -59.
[2] 周怡沛,周志斌。 中国 CNG 汽车市场发展现状、趋势与策略[J]。 国际石油经济,2009( 10) : 44 -46.
[3] 陈磊。 陕西省油气产业集群发展现状综合研究[J]。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1,20( 6) : 13 -15.
[4] 王丽,魏敦崧。 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系统的应用[J]。 煤气与电力,2006,26( 1) : 46 -48.
[5] 李明川,黄晓川,王瑞和,张训峰,王军和。 我国石油天然气工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J]。 钻采工艺,2011( 11) : 98 -100.
[6] 杨杰,叶小榕。 财政支出构成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基于我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 西华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 6) .
[7] 何东,宋宝莉。 企业生态责任行为创造顾客价值回归研究[J]。西华大学学报( 哲社版) ,2010( 2) .
[关键词] 电子竞技 电子竞技产业 发展模式
电子竞技运动作为一项体育项目,可以锻炼和提高参与者的思维能力、反应能力、协调能力、团队精神和毅力,以及对现代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从而促进其全面发展。然而,中国电子竞技运动产业与电子竞技运动发达国家的电子竞技运动产业发展相比,还处在初级阶段,商业模式还不清晰,产业链的发展模式还没有形成,产业价值有待开发。因此,寻求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子竞技运动产业发展模式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试图在分析中国电子竞技运动发展现状和国外电子竞技运动产业模式的基础上,研究中国电子竞技运动产业化的发展模式。
一、国内外电子竞技运动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1.国际电子竞技运动产业的发展现状
电子竞技运动产业在韩国、日本、美国、法国已经形成了巨大的产业规模,并且在国家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目前,世界上最具有影响力的三大电子竞技运动赛事分别是美国的CPL(电子竞技职业联盟)、韩国的WCG(世界电子竞技大赛)以及法国的ESWC(电子竞技世界杯)。特别是CPL和WCG被称为电子竞技赛事中的“世界杯”和“奥运会”,参赛国家和地区已经达到近百个之多。世界上电子竞技运动发展比较成功的国家主要是韩国和美国。
韩国是电子竞技运动开展比较普及和竞技水平较高的国家。电子竞技运动一直受到了韩国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扶植,WCG就是由韩国政府直接主导推动举办的赛事。电子竞技已经成为韩国3大体育竞技(足球、围棋、电子竞技)之一,电子竞技堪称“国技”。强大的财力和政府推动力,使WCG在短短时间内发展起来,韩国的电子产品也随着比赛,随着WCG渗透到参赛的各国去,WCG甚至被称为电子竞技运动的“奥运会”。
美国跟韩国完全不同,CPL是完全独立的机构,在制定标准和发展业绩方面,效率比以前WCG提高了很多,不受任何部门的控制。CPL有自己独特的一套运营的模式吸引了软件厂商、赞助商和媒体围绕在它的周围,它的专业性非常高,持续性非常强。但是由于美国政府整个政策不是很明确,从支持力度上也很弱,所以形成了谁都可以做的特点。
总的来看,欧美和韩国都已经纷纷形成了各具规模的电子竞技产业。世界性的电子竞技比赛正在日渐成熟,赛程赛规也正在制度化和正规化。很多国家的政府都大力支持发展电子竞技运动,计算机硬件厂商更是对赛事投入很大。与此同时,三大赛事CPL、WCG和ESWC逐渐项大型多元化娱乐活动过渡。
2.我国电子竞技运动产业的发展现状
电子竞技运动在中国则还处于初级阶段,但是同样受到青少年的广泛喜爱,增长的速度极快。和世界上成熟的比赛相比,中国的电子竞技赛事目前还处于不甚理想的组织状态当中。虽然玩家数量增长迅速,但电子竞技运动竞技整体水平较低,尽管中国选手在包括WCG上一度取得了成绩,但是国内的电子竞技距离产业化、职业化高度还有一定差距。目前,尽管随着CEG(中国电子竞技运动会)联赛的举行,中国的电子竞技将逐步迈向正规化,但是目前的电子竞技仅仅还是个行业,而不是产业,这点和韩国相比,劣势十分明显。
二、影响我国电子竞技运动产业化发展的因素分析
目前,国内专业从事电子竞技的公司寥寥可数,规模较大的仅有ESWC中国、ESAI、IGL和浩方等4家。2004年电子竞技的总产值至少不会少于8000万元,虽然这个数字看上去十分惊人,但与韩国电子竞技年产值40亿美元相比却相差甚远。而CCTV5电子竞技节目的停播,也阐明了官方对待这一新兴行业的态度。也不得不重新思考阻碍中国电子竞技运动产业化发展的因素。
1.传统观念的障碍
国外的电子竞技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产业,出现了相关的组织机构和职业队伍,定期举办类似足球联赛一样的电子竞技大赛,不少比赛已经跨越国界,形成了自己相对固定的观众群,优秀的职业竞技手就像球星和影星一样受人追捧和拥戴。而在中国,如果有谁说自己的理想是打游戏比赛,多半会遭到周围人的冷眼和嘲笑,电子竞技则被很多人视为不务正业。目前的中国选手几乎全部处于业余爱好阶段,可以说真正的职业化模式还没出现。
2.市场机制不完善的障碍
那么什么是真正的职业化模式?这个问题的答案或许可以参照韩国的电子竞技市场现状。目前韩国共有518家游戏开发公司与发行商,几大游戏电视台Ongamenet和MBC等常年举办各种赛事,KTF、LG等许多韩国企业建立了自己的俱乐部和战队,而Intel、AMD、三星等赞助商则是比赛的强劲后盾。除了著名的WCG外,大大小小的赛事一年有几十场,奖金丰厚,许多欧美的职业选手为了参加赛事甚至定居在韩国。在韩国,游戏明星和影视明星、足球明星具有同样的号召力、受到普遍的尊敬,其收入水平和体育明星一样。
3.无国家正式标准的障碍
中国电子竞技运动的国家标准尚未出台,严重制约了电子竞技运动在中国的顺利开展。没有标准就没有比赛和竞争,电子竞技作为正式的体育运动项目,在发展初期就应该规范,首先就应该从标准做起。从运动员技术等级到教练员、裁判员等级,甚至比赛场所,都应做到有章可循。只有国家制定出一套包括赛事举办、转会条例等等完善的行业准则,电子竞技在中国才能够真正的实现职业化。
4.各层次管理规范的障碍
从俱乐部的经营与管理,到运动员的培养、选拔和训练,都存在着管理障碍。俱乐部的管理障碍主要是因为参与电子竞技赞助与经营的企业数量不多、经验不足。运动员的培养、选拔和训练的障碍主要原因是硬件设施的统一、训练场地的标准化、培训手段的科学化等等。
5.无职业化训练的障碍
影响职业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没有过硬的培训基地和线下训练竞技平台。中国的电子竞技大量人群还集中于网上对战平台上,对战平台也曾被认为是电子竞技盈利的重要来源,但这并非事实的全部。网上对战平台目前采取完全免费的形式,并且打算永久免费。如果要通过对战平台收费,就要涉及到游戏制作方等第三方利益,也就是版权费用。而目前由于中国电子竞技比赛本身的盈利非常少,游戏制作和企业一般不会收取版权费用,只要取得赛事许可就可以办比赛了。连锁网吧被认为是理想的职业化俱乐部训练基地和竞技平台,但是网吧产业的低迷和网吧业主的认识不足,无法使网吧产业和电子竞技产业紧密结合。中国缺乏大规模的标准的线下平台,因此也给网吧产业参与电子竞技产业留下了上升空间。
三、电子竞技运动产业化结构要素理论考究与模式构建
从国内外电子竞技运动的发展现状和产业化进展情况来看,电子竞技的产业链由软件商、赞助商、专业组织和媒体这4大块组成,其中电子竞技比赛和电子竞技运动员是形成产业链的两大核心要素,其竞技水平高低与市场化水平高低是职业化标准的体现。电子竞技产业模式和产业链要围绕比赛和运动员这两个核心形成,最终让电子竞技产业链中的各个元素都从中获益,使运动员、专业组织、赞助商、媒体和厂商一起发展。中国网络游戏为什么发展这么快?因为它的整个产业链上的每一个环节,从网吧到游戏的商,到软件开发商,甚至到电信运营商,都有相当可观的利润,所以各方都有积极性,并促进其健康发展。
在中国,电子竞技运动产业链覆盖面很广:政府管理层、软件业、硬件、通信、媒体、比赛组织、俱乐部等等。但是中国的电子竞技运动产业链都要包含软件商、赞助商、专业组织和媒体这4大块,其中必须以电子竞技比赛和电子竞技运动员为形成电子竞技运动产业链的两大核心要素。
1.政府与专业组织的支持
中国的电子竞技运动需要统一赛事的标准、出台权威的制度,国家与相关专业组织的支持对电子竞技的发展,对电子竞技在中国得到良性的循环,这是电子竞技运动产业链形成的龙头。国家对电子竞技的投入体现了对电子竞技产业的理解和支持,正规的管理机构、统一的比赛规则等有序的赛事体系,就意味着有序的市场开发,意味着与国际的接轨,意味着有组织的梯次训练体制。
2.电子竞技运动赛事赞助商
电子竞技运动产业链的形成离不开企业等赞助商的支持。电子竞技运动赛事赞助商的投入回报会体现在规模效益上面,政策上的支持也避免了赞助商的投资风险,当然也要完善赞助机制保护赞助商的利益。
3.媒体正面宣传效应
媒体对电子竞技的正面宣传、支持,将给电子竞技运动产业带来新的希望。从媒体的角度来说,迅速发展的庞大的受众群体、持续性的正规赛事,便于媒体长期投入。媒体的正面宣传是当前培育中国电子竞技市场的关键,媒体的参与是中国电子竞技运动产业化经营不可或缺的市场合作伙伴。有了媒体的宣传,赛事才能广为人知,于是观看赛事和广告的市场需求增加,使赛事的无形资产增值,市场与媒体互惠互利。
4.软件商
作为中国电子竞技产业来讲,还面临一个电子竞技产品的开发问题。目前,市场上主流的电子竞技产品几乎是国外的软件,中国人要发展自己的电子竞技,发展自己的游戏产业,中国人必须有自己的游戏。因此,开发以中华文化为内涵的,具有高科技含量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子竞技产品是中国软件开发商的重要任务。同时,对软硬件厂商来说,有了电子竞技运动产业链以后,会鼓励国内的软件厂商开发中国自己的品牌。
总之,政府管理部门和社会各方面以及相关产业单位的交流与合作,在市场开发,宣传推广,赛事赞助,赛区经营,比赛场馆(线上和线下)等各方面携手同进,并尽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电子竞技软件的国产化,必将对实现有中国特色的电子竞技联赛,形成多渠道、多层次的投资格局,促进中国电子竞技运动的普及与产业化发展产生重要的作用。将电子竞技运动产业的各个环节的利益的增长同整个产业的良性循环结合在一起,才能促进整个中国电子竞技产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2]李宗浩王健李柏:电子竞技运动的概念、分类及其发展脉络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4,19(1):1~3
(一)工作目标:按照“抓龙头、铸链条”的要求,重点围绕主导产业、优势传统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着眼于产业链缺失环节的填平补齐和上下游配套,梳理形成拓展延伸产业链路线图。同时,根据产业发展现状和条件,深入研究分析,提出产业链延伸需求和对接央企、民企、外企的潜在业主单位,策划生成一批重点项目,指导市本级和各县(市、区)有针对性地开展三维项目对接工作和招商引资工作,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加快提升和完善我市现代工业体系。
(二)工作重点:在充分利用“十二五”产业专项规划和已有产业梳理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以下工作:
1、把握产业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主要分析我市的产业规模、产品结构、市场需求、产业链、布局、园区发展和国内外行业发展态势等。其中重点对我市已形成的产业链、尚未形成的产业链以及已有产业链中的缺失环节等进行分析。
2、明确产业发展方向和重点。以市场为导向,从产业链发展条件和需求出发,在原有产业链梳理成果和相关产业专项规划的基础上,提出完善产业链、提升产业发展水平的方向和重点,明确链条和各个环节,策划生成产业链项目。
3、提出对接合作建议。针对产业链的环节,重点在央企、省属企业、民企500强、世界500强和省内外知名企业中提出潜在的投资方和市内合作方,策划提出对接合作项目及项目的布点建议。
二、工作要求
产业梳理成果建议以《市重点产业梳理报告》形式体现,包括一个总报告和11个分报告,总报告由市发展改革委牵头研究撰写,分报告由市直有关部门牵头研究撰写。各级各部门要在产业梳理后进一步深化项目策划和与央企、民企、外企的对接合作工作,主要针对产业链缺失环节的填平补齐和上下游延伸的重大项目寻找对接合作重点对象,加强联系和跟踪推进,及时反映对接中存在的困难和需要提请解决的问题。具体要求如下:
(一)坚持三个突出
1、突出龙头培育、链条延伸。促进产业链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环节延伸拓展,抓大项目、大企业,发挥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集聚发展上下游企业。
2、突出发展定位、优化布局。按照不同区域资源禀赋、区位特点与产业基础,统筹产业空间布局,确立差异化发展战略,合理确定区域重点产业和特色产业。
3、突出转变方式、保护生态。切实把好新上项目的产业政策关、资源消耗关、环境保护关,珍惜土地、森林等自然资源,努力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
(二)总报告:《市重点产业梳理总报告》,具体内容为在深入研究分析全市产业发展现状基础上,提出龙头培育、链条延伸的具体方案,包括项目策划、合理布局、协调机制和统筹推进(包括优势互补、飞地管理)等的举措。
总报告由市发展改革委负责组织汇总编制。
(三)分报告:由机械(装备)制造和电子信息、农副产品加工、林产加工、纺织服装、冶金建材、精细化工、矿产资源加工、生物、旅游养生、商贸流通、创意等11个重点产业梳理分报告组成。各分报告要根据产业发展现状和条件,深入研究分析,提出产业链需求和潜在的合作双方,策划生成一批重点项目,填补产业链的空白。
1、机械(装备)制造和电子信息业,由市经贸委负责组织梳理编制。
2、农副产品加工业,由市农办负责组织梳理编制。
3、林产加工业,由市林业局负责组织梳理编制。
4、纺织服装业,由市经贸委负责组织梳理编制。
5、冶金建材业,由市经贸委负责组织梳理编制。
6、精细化工业,由市经贸委负责组织梳理编制。
7、矿产资源加工业,由市国土资源局负责组织梳理编制。
8、生物产业。由市发展改革委负责组织梳理编制。
9、旅游养生业。市旅游局负责组织梳理编制。
10、商贸流通业。由市经贸委负责组织梳理编制。
11、创意产业。由市经贸委负责组织梳理编制。
(四)报告格式:报告格式要求统一,内容包括:产业现状和趋势、产业链分析、产业发展重点、对接合作建议等四个部分(具体可参考省上产业梳理分报告)。此外,为了配合完成总报告,要求各分报告撰写单位从分报告中提炼一份摘要,字数控制在3000-5000字,提供给主报告撰写单位。
三、任务分工
加强组织领导,协调落实好各方面力量,合理分工协作,落实责任。
(一)市发展改革委:产业梳理工作牵头单位,与市直有关部门、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共同推进产业梳理工作。主要负责产业梳理工作的组织、协调和内容的总体把握,做好与“十二五”规划、有关专项规划的衔接。具体负责总报告和生物产业分报告的梳理、起草工作。
(二)市经贸委(商贸办):具体负责机械(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纺织服装、精细化工、冶金建材和商贸流通等重点产业分报告的梳理、起草工作。负责全国民企500强和部分省内外重点企业发展规划、产品优势的收集、整理和竞争力分析,针对我市产业梳理成果,提出对接合作意向和建议。
(三)市农办:具体负责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分报告的梳理、起草工作,并针对我市产业梳理成果,提出我市农副产品加工领域的三维项目对接合作意向和建议。
(四)市旅游局:具体负责旅游养生产业分报告的梳理、起草工作,并针对我市产业梳理成果,提出我市旅游养生领域的三维项目对接合作意向和建议。
(五)市林业局:具体负责林产工业分报告的梳理、起草工作,并针对我市产业梳理成果,提出我市林产工业领域的三维项目对接合作意向和建议。同时积极配合做好食品加工业等重点产业梳理工作。
(六)市国土资源局:具体负责矿产资源加工业分报告的梳理、起草工作,并针对我市产业梳理成果,提出我市矿产资源加工领域的三维项目对接合作意向和建议。
(七)市外经贸局:积极主动参与和配合做好相关产业梳理工作,主要负责世界500强境外企战略布局、产品优势的收集、整理和竞争力分析,并针对我市产业梳理成果,提出对接合作意向和建议。
(八)市国资委:积极主动参与和配合做好相关产业梳理工作,主要负责119家央企“十二五”发展规划和战略布局的收集、整理工作,并针对我市产业梳理成果,提出对接合作意向和建议。
(九)市科技局:主动参与和配合做好相关产业梳理工作,主要负责提出相应的技术发展路线、“十二五”期间我市重点突破的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和重大科技工程。
(十)市农业局:主动参与和配合做好相关产业梳理工作,主要是配合做好农副产品加工、生物产业等重点产业梳理工作。
(十一)市药监局:主动参与和配合做好相关产业梳理工作,主要是配合做好生物产业等重点产业梳理工作。
(十二)市粮食局:主动参与和配合做好农副产品加工业等重点产业梳理工作。
(十三)市统计局:主动参与和配合做好相关产业梳理的指标统计工作。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北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工业园区管委会、荣华山产业组团管委会要加快辖区内优势特色产业梳理和重点产业集群(基地)发展规划或实施方案的编制,明确目标任务,认真梳理产业集群(基地)的龙头企业和产业链条,围绕产业链延伸和配套策划生成一批项目,向重点产业梳理牵头部门报送。
四、时间进度
(一)9月下旬完成梳理初步报告;
关键词 蔗糖产业;发展历史;背景;影响;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S56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5-0317-04
Research Summary of Sucrose Industry Development
LI Zi-wei 1 LI Yong-qin 2 YANG Xin-kai 3
(1 Dehong Prefecture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Promotion Center in Yunnan Province,Mangshi Yunnan 678400; 2 Yun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3 Dehong Prefecture Forestry Bureau)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sucrose industry related literature,research contents of scholars were summarized.The history and theoretical backgrou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sucrose industry and new technology development direction were summarized,the influence of weather on sucrose industry and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ial chain were analyzed,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sucrose industry were also put forward.
Key words sucrose industry;development history;background;influence;problems;countermeasures
据李杨瑞主编的《现代甘蔗学》[1]一书中可知,我国甘蔗栽培在汉代以前就已经推广至今湖南、湖北地区,说明我国蔗糖产业的发展历史悠久。国内各行各业的学者通过不同的研究方法、内容对蔗糖产业进行了不同研究。通过阅读有关蔗糖产业的文献,依据学者们的研究内容,对蔗糖产业发展的历史、蔗糖产业发展的理论背景、新技术发展方向、天气对蔗糖产业的影响、发展产业链的问题和蔗糖产业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进行综述。
1 蔗糖产业发展的历史
厉益在其硕士论文《1602―1740年荷兰东印度公司蔗糖贸易研究》[2]一文中探讨了荷兰东印度公司蔗糖贸易兴起的原因、经营的蔗糖种类、蔗糖贸易的方式和利润及蔗糖贸易对荷兰、荷兰东印度公司、台湾、巴达维亚和欧洲及亚洲社会生活所产生的影响;周正庆在其发表的文章《明清时期我国蔗糖外销的流向》[3]中,研究明末开始我国蔗糖产业对世界糖业市场的作用,分析表明我国从明末开始蔗糖业已经成为世界糖业市场上的一个重要支柱;同时周正庆又在其发表的文章《16世纪中至17世纪初我国蔗糖业生产技术的发展及其影响》[4]中表明:明嘉靖年间白糖的发明给封建社会的经济发展与民众的社会生活带来了较为深远的影响;林诗维在《近代西爪哇华人蔗糖业探源――兼论福建蔗糖业对巴达维亚蔗糖业的影响》[5]一文中,研究表明在17―18世纪,大量具有蔗糖业经验的福建人移居西爪哇地区为当地带来了甘蔗的种植技术和优良品种,而且带来了传统的制糖方法;李启斌、李启明在《云南蔗糖产业组织变迁的经济学分析》[6]中回顾变迁的路径、归纳变迁的特点与影响因素之后,运用产业组织理论、SCP范式与博弈分析的方法对云南蔗糖产业组织变迁进行了深入的解释、检验与分析;唐咸明在其文章《近代两广蔗糖业和城镇经济网络互动探析》[7]中表明由于历史和地域的关系,广东的蔗糖业和城镇经济网络都比广西发达,并且形成了对广西的强力辐射作用;美国科学家EGGLESTON G,LEGENDRE B,TEW T [8]研究不同品种在同样的冻害处理下,对其加工指标的变化研究。
2 蔗糖产业发展的理论背景
邓军、蔡晓琳、付思明等在《中国蔗糖产业布局及发展对策》[9]一文中系统的介绍了我国蔗糖产业通过调整结构,优化布局,形成了桂中南、滇西南、粤西琼北的优势区域,促进了蔗糖产业快速发展;郭祀远、蔡妙颜在其发表的文章《蔗糖的地位不可取代――论食糖与化学合成甜味剂的消费特性》[10]中分析我国甜味剂的消费现状,并指出蔗糖在我国甜味剂中的地位不可取代;卢庆南、梁贤、陆宇明等共同发表的文章《论广西蔗糖产业经济及其发展战略》[11]一文从经济学角度提出了蔗糖产业经济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张华在其博士论文《我国蔗糖业竞争力分析和可持续发展研究》[12]中认为中国加入WTO以后对中国的蔗糖产业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是一把双刃剑,同时认为国内主张“国际糖价低迷时,可以用进口蔗糖来代替国内蔗糖生产”的观点是错误的。分析表明糖精的存在对我国蔗糖产业的发展存在很大的障碍,提出了需要通过宏观控制糖精的生产,促进我国蔗糖产业持续健康的发展;朱鑫榕、王亚星发表的《蔗糖国际贸易价格对中国甘蔗产业的影响研究》[13]一文中,通过分析国内与国际蔗糖价格的变化,进一步探讨了蔗糖价格扭曲的现状与原因;任春峰在《广西蔗糖产业组织化发展模式分析》[14]一文中对现存的几种蔗糖产业组织模式进行了探讨研究;朱朝枝、陈如凯、张 华等共同发表的文章《中国蔗糖产业政策构建的基本内容》[15]中利用我国蔗糖产业的相关背景进行分析,提出了中国蔗糖产业政策构建的总体思路和基本内容;梁戈夫、刘炫、杨 亢等发表的文章《蔗糖产业价值链分析及创新价值导向研究》[16]中引入了价值链的分析方法,并对蔗糖产业进行了分析;韦异、粟晖、张英等在《蔗糖的衍生化加工》[17]一文中综合论述了蔗糖的衍生化加工的历史和今后的发展方向,同时重点指出以蔗糖为原料的工业产品以及高甜度、低热量的甜味剂是今后的研究开发方向;凌伶在其发表的文章《崇左市蔗糖生产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18]中对崇左市蔗糖产业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分析;蒋健行在其发表的《蔗糖业对广西经济促进作用及发展对策研究》[19]一文中运用经济学原理分析广西蔗糖业的现状,探讨蔗糖业对广西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李必庆在《广西蔗糖产业发展的哲学思考》[20]一文中,运用哲学观点依据广西蔗糖产业的发展具体情况,论述蔗糖业在推动广西经济发展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及蔗糖产业发展的辨证思考,提出加快广西蔗糖产业科学发展的一些建议;郭祀远、李琳、蔡妙颜等在《蔗糖的使用特性与糖业的发展》[21]中重点分析了世界蔗糖的产销现状和我国制糖工业的发展前景;南非学者ZHOU M对传统的甘蔗育种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对新的育种方法进行了设想[22]。
3 新技术发展方向
贾冰在其硕士论文《广西蔗糖业技术创新中专利战略研究》[23]认为广西开展蔗糖业技术创新中的专利战略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样邱永健在他的硕士论文《广西支柱产业技术创新问题与对策――广西蔗糖业技术创新分析》[24]中,从技术创新的角度出发侧重研究广西蔗糖业振兴之路;秦菊霞在其硕士论文《蔗糖及甘蔗糖蜜发酵生产L-乳酸的研究》[25]中对现有菌株进行紫外诱变,选育出适合蔗糖和甘蔗糖蜜发酵生产L-乳酸的菌株;保国裕、蓝艳华共同发表的文章《甘蔗的生物炼制―蔗糖业生物工程的新技术和新产品》[26]中从提高甘蔗资源生产高附加值产品和治理糖厂废液、废气资源化利用、减少污染出发,介绍生物工程的新技术可生产的产品如蔗多酚、活性蛋白肽、β-葡聚糖、右旋糖苷等并介绍酒精蒸馏废液培养固氮菌及低压回收CO2的利用;蓝艳华、保国裕又共同在发表的文章《蔗糖产品多样化探讨》[27]中介绍近几年国内外蔗糖品种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探讨适合我国开发生产的蔗糖新品种,实现蔗糖产品多样化,以满足国内食糖消费需求;保国裕在其《蔗糖生产甘露醇等若干水解氢化产品》[28]一文中介绍如何利用蔗糖生产甘露醇等若干水解氢化产品;李恬、周星、徐 进等在共同发表的文章《以蔗糖为底物双酶法合成直链糊精》[29]中介绍了如何选用蔗糖磷酸化酶和葡聚糖磷酸化酶合成直链糊精,并对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倪军明、李军平发表的文章《蔗糖深加工技术研究进展与发展前景》[30]重点阐述了目前蔗糖工业存在的问题,介绍了近几年来蔗糖深加工的新技术、新方法,阐明了蔗糖深加工技术的发展方向与前景;米慧芝、杨登峰、关 妮等在发表的文章《高浓度蔗糖酒精发酵的初步研究》[31]中,重点介绍了我国对于研究高浓度蔗糖酒精发酵的历程;许树宁、方锋学、唐仕云在文章《同施肥量对甘蔗产量和蔗糖分的影响》[32]中介绍了不同施肥量对蔗糖分的影响;邱华、齐暑、华劲在文章《蔗糖酯的合成研究进展》[33]中综述了蔗糖酯的合成方法及工艺的研究进展,还对蔗糖酯粗品的纯化工艺进行了介绍;齐兵建在《蔗糖酯的生产与应用进展》[34]一文中对蔗糖酯国内外的生产现状及其在工业上的应用进行了综述;范家恒、吴文剑、周文英在《蔗糖制果糖及葡萄糖的工艺探索》[35]一文中介绍了蔗糖酶水解蔗糖制造果糖及葡萄糖的方法;覃家法、黄宝中在《金融危机下的广西蔗糖业发展状况及对策探讨》[36]一文中提出面对当前经济形势,建议促进产品和产业结构升级、扩大产业链、加快资金链建设、发展现代物流供应链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对策以加速广西蔗糖业的发展;意大利科学家ARATO E,BOSIO B,PAOLO C,et al[37]通过多年研究电化学器,开发了蔗渣反应装置MCFC用于发电;我国台湾学者利用低温转化技术(LTC)[38]可用滤泥等副产品生产油、活气碳和不凝气。
4 天气对蔗糖产业的影响
谭宗琨、欧钊荣、何燕在《广西蔗糖发展主要气象灾害分析及蔗糖产业优化布局的研究》[39]中分析制约广西蔗糖发展的主要气象灾害的时空分布规律;谭宗琨、何燕、黄中艳共同在《云南气候对甘蔗产量和蔗糖分的影响分析》[40]中分析云南各地甘蔗产量、榨季糖分含量与温度、降雨、日照等气侯要素的关系。何燕、谭宗琨、丁美花在《制约广西甘蔗产量及蔗糖分含量的关键气象条件研究》[41]一文中研究广西各地甘蔗产量、榨季糖分含量与温度、降雨、日照、相对湿度等气象要素的关系;何鹏、吴初梅、符永兴等在《钦州市蔗糖生产与气象条件关系的初步分析》[42]中对广西钦州市多年原料蔗产量、榨季糖分含量与气象条件关系进行相关分析;何燕、谭宗琨、丁美花等在《2008年罕见低温冻害对广西甘蔗及蔗糖业的影响》[43]一文中分析2008年广西出现罕见低温冻害天气的特征、成因及其对广西甘蔗及蔗糖生产造成的具体影响;谭宗琨、欧钊荣、何燕在《全球蔗糖主产国甘蔗产量与气象条件关系的初步研究》[44]的研究为国内开展全球蔗糖产量监测预测服务奠定理论基础;符合、吴全衍、谭宗琨在《蔗糖生产最佳榨期和高糖期的预报》[45]中比较系统地研究了蔗糖生产最佳榨期和高糖期预报的理论依据和预报方法;澳大利亚学者INMAN-BAMBER N G,LAKSHMANAN P,PARK S[46]研究了不同的水环境下甘蔗的性状。
5 产业链的发展情况
林涛、梁贤、刘德源等在《广西节约循环型蔗糖业产业发展研究》[47]中析了广西发展节约循环型蔗糖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杨怀珍、董欢欢、熊炜在《蔗糖业供应链风险因素的识别与评价》[48]中根据蔗糖业供应链的特点,提出了影响蔗糖业供应链的风险因素;任廷凯在其硕士论文《蔗糖工厂的发展现状与设计研究》[49]中研究如何创造适应我国南方新时期新形势下的现代蔗糖工厂;秀英在文章《泛北部湾蔗糖产业产销联盟建构探析:广西视角》[50]中提到可实现广西与泛北国家甘蔗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融入世界蔗糖业市场,提高区域蔗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陈耀丰在《湛江地区蔗糖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51]一文中提出湛江蔗糖产业需要整合聚集甘蔗资源,延长甘蔗产业链,释放农业金融特别是农业贷款的作用;屈志光、陈光炬、王秋跃在《绿色产业链视角下的蔗糖产业发展探析》[52]中提出构建甘蔗制糖绿色产业链的建议;黄可人、王华在《基于产业链整合的广西蔗糖产业发展研究》[53]一文中提出通过产业链中的主导企业引领产业链条有效整合来提升蔗糖产业的综合实力和产业竞争力,推动蔗糖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倪军明、李军平在《蔗糖深加工技术研究进展与发展前景》[54]中介绍了近几年来蔗糖深加工的新技术、新方法,阐明蔗糖深加工技术的发展方向与前景;刘极健在《蔗糖的深加工》[55]中介绍了几种蔗糖深加工产品的生产方法及用途;倪军明、李军平在《蔗糖深加工技术研究进展与发展前景》[56]中介绍了近年来蔗糖深加工的新技术、新方法,阐明了蔗糖深加工技术的发展方向与前景。
6 蔗糖产业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
鲁强在《临沧市蔗糖业发展研究》[57]中写到临沧市蔗糖业的内外部环境日趋严峻;李杨瑞、毛昌祥、唐其展在《“2008―2009亚洲国家蔗糖产量降低的原因及应对措施”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58]中探讨了全球、特别是亚洲蔗糖产量降低的原因;薛亮、聂新鹏、王晋臣在《规模化发展―广西蔗糖业生产的必由之路》[59]中提到广西蔗糖业要发展规模化存在的问题;万崇兴、韦日成、万语在《崇左市蔗糖产业“4331”发展战略研究》[60]中系统研究了广西崇左市糖业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发展思路和对策;粟增富、杨桦、梁海珍在《广西蔗糖产业集群效应分析》[61]一文中审视广西蔗糖产业大而不强的原因;李海明、吴松海、林一心在《浅析甘蔗蔗糖分下降的原因》[62]中简述了蔗糖分下降的原因;江永、沈力、胡朝晖等在《广东原料甘蔗质量管理的问题及对策》[63]指出了广东原料甘蔗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任春峰在《制约广西蔗糖产业发展的瓶颈分析》[64]中从技术、市场和政策3个层面分析了制约广西蔗糖产业发展的瓶颈;非洲学者RCRONJ? C P,MTYMON A,JONES P,et al一直对导致甘蔗大面积黄叶的病原体进行分析[65]。张跃彬在《中国蔗糖产业化发展现状与分析》[66]一文中,提出我国蔗糖产业化发展要重点建立健全5个机制;李杨瑞在《对加入WTO后广西蔗糖业发展的几点意见》[67]中讨论了要对优势蔗糖产区给予重点扶持;邓军、张跃彬在文章《云南省蔗糖产业布局现状与分析》[68]中提出了云南省蔗糖产业布局的保障措施;贺贵柏在《广西蔗糖产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现状》[69]中系统地提出了广西蔗糖产业循环经济发展的6项对策措施;陆耀邦、梁自力在文章《对发展广西蔗糖业的一点思考》[70]中提出要建立蔗糖业风险预测机制、调减甘蔗面积、延长制糖企业产业链等6点建议;农日东、林素娟在《做强做优广西蔗糖业的主要思路及保障措施》[71]对如何做大做强广西蔗糖业提出了对策;张逸庭、杨逢乐、杨 馗等在《蔗糖厂“三废”资源化治理工程实践》[72]中建议将污染物全部转化为可就地使用的微生物肥。
7 结语
在了解以上学者对国内外蔗糖产业研究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理论分析研究蔗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分析这些问题所发生的原因,同时可以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建议。
8 参考文献
[1] 李杨瑞.现代甘蔗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
[2] 厉益.1602―1740年荷兰东印度公司蔗糖贸易研究[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11.
[3] 周正庆.明清时期我国蔗糖外销的流向[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0(2):129-132.
[4] 周正庆.16世纪中至17世纪初我国蔗糖业生产技术的发展及其影响[J].中国农史,2005,24(1):45-52.
[5] 林诗维.近代西爪哇华人蔗糖业探源――兼论福建蔗糖业对巴达维亚蔗糖业的影响[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4):192-198.
[6] 李启斌,李启明.云南蔗糖产业组织变迁的经济学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6(6):156-160.
[7] 唐咸明.近代两广蔗糖业和城镇经济网络互动探析[J].社会科学家,2009(4):144-146.
[8] EGGLESTON G,LEGENDRE B,TEW T.Indicators of freeze-damaged sugarcane varieties which can predict processing problems[J].Food Chemistry,2003,87(1):119-133.
[9] 邓军,蔡晓琳,付思明,等.中国蔗糖产业布局及发展对策[J].甘蔗糖业,2011(1):57-60.
[10] 郭祀远,蔡妙颜.蔗糖的地位不可取代――论食糖与化学合成甜味剂的消费特性[J].甘蔗糖业,2000(3):48-53.
[11] 卢庆南,梁贤,陆宇明,等.论广西蔗糖产业经济及其发展战略[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99-102.
[12] 张华.我国蔗糖业竞争力分析和可持续发展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03.
[13] 朱鑫榕,王亚星.蔗糖国际贸易价格对中国甘蔗产业的影响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1(7):23-24.
[14] 任春峰.广西蔗糖产业组织化发展模式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7(3):24.
[15] 朱朝枝,陈如凯,张华,等.中国蔗糖产业政策构建的基本内容[J].发展研究,2007(8):54-56.
[16] 梁戈夫,刘炫,杨亢,等.蔗糖产业价值链分析及创新价值导向研究[J].广西蔗糖,2010(2):19-23.
[17] 韦异,粟晖,张英,等.蔗糖的衍生化加工[J].化学世界,2011(11):563-566.
[18] 凌伶.崇左市蔗糖生产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J].技术与市场,2012(3):93-94.
[19] 蒋健行.蔗糖业对广西经济促进作用及发展对策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1(7):102-103.
[20] 李必庆.广西蔗糖产业发展的哲学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07(4):142-144.
[21] 郭祀远,李琳,蔡妙颜,等.蔗糖的使用特性与糖业的发展[J].中国甜菜糖业,1998(6):27-30.
[22] ZHOU M.Conventional Sugarcane Breeding in South Africa:Progress and Future Prospects[J].American Journal of Plant Sciences,2013,4(2):189-197.
[23] 贾冰.广西蔗糖业技术创新中专利战略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08.
[24] 邱永健.广西支柱产业技术创新问题与对策[D].南宁:广西大学,2011.
[25] 秦菊霞.蔗糖及甘蔗糖蜜发酵生产L-乳酸的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08.
[26] 保国裕,蓝艳华.甘蔗的生物炼制――蔗糖业生物工程的新技术和新产品[J].甘蔗糖业,2011(6):57-66.
[27] 蓝艳华,保国裕.蔗糖产品多样化探讨[J].甘蔗糖业,2012(6):56-60.
[28] 保国裕.蔗糖生产甘露醇等若干水解氢化产品[J].甘蔗糖业,1998(5):44-48.
[29] 李恬,周星,徐进,等.以蔗糖为底物双酶法合成直链糊精[J].食品与发酵工业,2012(10):14.
[30] 倪军明,李军平.蔗糖深加工技术研究进展与发展前景[J].甘蔗糖业,2005(1):33-38.
[31] 米慧芝,杨登峰,关妮,等.高浓度蔗糖酒精发酵的初步研究[J].中国酿造,2011(2):46-48.
[32] 许树宁,方锋学,唐仕云,等.不同施肥量对甘蔗产量和蔗糖分的影响[J].中国糖料,2012,19(1):9-10.
[33] 邱华,齐暑华,王劲.蔗糖酯的合成研究进展[J].高分子通报,2007(10):47-51.
[34] 齐兵建.蔗糖酯的生产与应用进展[J].食品科技,2004(6):49-52.
[35] 范家恒,吴文剑,周文英.蔗糖制果糖及葡萄糖的工艺探索[J].甘蔗糖业,2007(1):34-40.
[36] 覃家法,黄宝中.金融危机下的广西蔗糖业发展状况及对策探讨[J].广西蔗糖,2010(1):42-47.
[37] ARATO E,BOSIO B,PAOLO C,et al.Preliminary 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limit performance of molten carbonate fuel cells[J].Journal of Power Sources,2001(102):74-81.
[38] TSAI W T,CHEN H P,LAI C W,et al.Preparation of adsorbents from sugarcane manufacturing by-product filter-mud by thermal activation[J].Journal of Analytical and Applied Pyrolysis,2003(70):399-411.
[39] 谭宗琨,欧钊荣,何燕.广西蔗糖发展主要气象灾害分析及蔗糖产业优化布局的研究[J].甘蔗糖业,2006(1):17-21.
[40] 谭宗琨,何燕,黄中艳,等.云南气候对甘蔗产量和蔗糖分的影响分析[J].甘蔗糖业,2008(1):15-21.
[41] 何燕,谭宗琨,丁美花,等.制约广西甘蔗产量及蔗糖分含量的关键气象条件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8):3181-3184.
[42] 何鹏,吴初梅,符永兴,等.钦州市蔗糖生产与气象条件关系的初步分析[J].气象研究与应用,2007(4):31-33.
[43] 何燕,谭宗琨,丁美花,等.2008年罕见低温冻害对广西甘蔗及蔗糖业的影响[J].灾害学,2009(1):68-72.
[44] 谭宗琨,欧钊荣,何燕.全球蔗糖主产国甘蔗产量与气象条件关系的初步研究[J].中国农业气象,2007(1):71-75.
[45] 符合,吴全衍,谭宗琨.蔗糖生产最佳榨期和高糖期的预报[J].气象,1995(11):113-114.
[46] INMAN-BAMBER N G,LAKSHMANAN P,PARK S.Sugarcane for water-limited environments:Theoretical assessment of suitable traits [J].Field Crops Research,2012(134):95-104.
[47] 林涛,梁贤,刘德源,等.广西节约循环型蔗糖业产业发展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2008(2):523-527.
[48] 杨怀珍,董欢欢,熊炜.蔗糖业供应链风险因素的识别与评价[J].科技管理研究,2012(5):73-76.
[49] 任廷凯.蔗糖工厂的发展现状与设计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1.
[50] 秀英.泛北部湾蔗糖产业产销联盟建构探析:广西视角[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2):13-17.
[51] 陈耀丰.湛江地区蔗糖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J].广东农业科学,2010(7):407-409.
[52] 屈志光,陈光炬,王秋跃.绿色产业链视角下的蔗糖产业发展探析[J].西南林学院学报,2008(4):115-117.
[53] 黄可人,王华.基于产业链整合的广西蔗糖产业发展研究[J].沿海企业与科技,2012(7):57-60.
[54] 倪军明,李军平.蔗糖深加工技术研究进展与发展前景[J].中国食品添加剂,2005(2):60-63.
[55] 刘极健.蔗糖的深加工[J].化工时刊,1999(10):6-10.
[56] 倪军明,李军平.蔗糖深加工技术研究进展与发展前景[J].现代食品科技,2005(2):190-192.
[57] 鲁强.临沧市蔗糖业发展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05.
[58] 李杨瑞,毛昌祥,唐其展.“2008―2009亚洲国家蔗糖产量降低的原因及应对措施”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广西农业科学,2010(1):80-84.
[59] 薛亮,聂新鹏,王晋臣.规模化发展――广西蔗糖业生产的必由之路[J].农业经济问题,2004(4):40-43.
[60] 万崇兴,韦日成,万语.崇左市蔗糖产业“4331”发展战略研究[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2011(4):80-86.
[61] 粟增富,杨桦,梁海珍.广西蔗糖产业集群效应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9(24):185-187.
[62] 李海明,吴松海,林一心.浅析甘蔗蔗糖分下降的原因[J].甘蔗糖业,2004(4):25-27.
[63] 江永,沈力,胡朝晖,等.广东原料甘蔗质量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甘蔗糖业,2008(4):50-54.
[64] 任春峰.制约广西蔗糖产业发展的瓶颈分析[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S1):100-102.
[65] RCRONJ? C P,MTYMON A,JONES P,et al.Association of a phytoplasma with a yellow leaf syndrome of sugarcane in Africa[J].Annals of Applied Biology,2008,133(2):177-186.
[66] 张跃彬.中国蔗糖产业化发展现状与分析[J].甘蔗糖业,2004(5):49-53.
[67] 李杨瑞.对加入WTO后广西蔗糖业发展的几点意见[J].广西农业科学,2003(1):1-4.
[68] 邓军,张跃彬.云南省蔗糖产业布局现状与分析[J].中国糖料,2010(3):72-74.
[69] 贺贵柏.广西蔗糖产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措施探讨[J].甘蔗糖业,2012(6):48-52.
[70] 陆耀邦,梁自力.对发展广西蔗糖业的一点思考[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3(6):30-33.
关键词:汽车产业链;汽车营销;现状;对策
一、引言
汽车产业链是指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管理流、物流、资金流、价值流等的控制,从面向全球采购原材料开始,全球定点生产与汽车配套的中间产品以及装配总成最终产品,最后通过营销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有机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的结构模式。
汽车产业链由上、中、下游三部分构成:
(1)上游:上游是整个汽车产业链的源头活水,包括产品的生产、服务的设计、品牌的塑造、经营模式的孵化等。(2)中游:中游是指企业将产品、服务、文化等导人市场,接触消费者的桥梁、纽带和平台,为上游企业提供紧密配套服务的窗口,也是汽车行业顾客关联消费最为活跃的板块。 (3)下游的:下游作为上、中游产业必不可少的、重要的补充板块,起到推动整个行业形象提升、资源交易与转化、服务内涵延伸及提供增值服务的重要作用。
二、汽车营销在整个汽车产业链条中的地位和作用
汽车营销处于产业链的上游位置,起到发动机、孵化器、促进剂的作用,具体如下:
(1)发动机:它作为整个汽车产业链的发动引擎,为整个产业链造血和输氧,起到传送带的作用。汽车营销好比汽车产业链的脊髓,相当于一部巨能发动机,接收和传递产业链神经中枢的信息,随着市场脉搏的跳动,在产业链“血管”里流淌着珍贵的血液和养分,能不间断地更新和催生产业的能量,衍生出里里外外的“肌肤”和“组织”,用完整的产业链“躯壳”覆盖住整个“身体”,产业链运行的机制就在这个完美的构架之中。
(2)孵化器:汽车营销往往扮演“循环孵化”装置的角色,它能孵化出整个产业链的所有,包括“汽车金融、维修、租赁、二手车”等在内的关联业务。
(3)促进剂:汽车营销能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调节产能与供求之间的关系,促进原有业务升级换代,激活行业潜在的能量,推动整个产业链的转型。
三、中国汽车营销发展现状
(1)中国汽车业总体上来说已进入成熟期,在高歌猛进之后总体市场增长速度放慢,消费群体重心将逐步由中心城市向二三线城市转移,针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差异化和需求的多样化,营销渠道及促销也会相应地有所不同,产品的创新和技术革新延缓了产品的生命周期,形成了对营销渠道增值服务的差异化要求。但大体上来看,渠道更倾向针对性、混合型、注重短环路、低成本、高效率。
(2)经销体系一二线城市市场以4S店为标准,三四线城市市场以粗放式混合营销为主导,具有微型综合服务贸易园美誉的4S店已经成为中国汽车营销的主流模式。
(3)汽车产业作为国家的支柱产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鼓励和扶持,特别是鼓励民族自主创新、独立创造的政策将对中国的汽车工业发展影响深远。
(4) 2009年出台的关于减免燃油税、汽车以旧换新、汽车下乡等系列政策助推中国车市继续向前发展。
(5)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城市市场的日趋成熟,农村市场作为新蓝海跃人商家眼帘,各大汽车厂商纷纷针对农村市场设计开发、研制生产相应的产品和提供相应的服务,同时大力培育和拓展农村市场。
(6)中国车企走出国门、面向全球进行海外拓展已成为发展趋势,全球并购、独资或合资设厂、建立海外营销体系已成为主旋律。
四、中国汽车营销发展的对策
第一,把牢城市包围农村:汽车营销市场在一二线城市已日趋成熟,今后中国汽车营销企业将在牢牢巩固城市市场根基的前提下,将汽车营销的重心向三四线城市市场转移'特别是以乡镇为轴心的农村市场(包括城乡结合部),最后实现城乡一体化营销。
第二,立足国内拓展国外:掀起新一轮的海外设厂、当地生产营销的浪潮,同时进行卓有成效的并购,在整合收购上游制造商的同时,也开始关注与中下游综合实力强的营销服务贸易企业的合作,最终目的是实现国内市场与国伤一体化。
第三,传统与现代、虚实营销结合:未来中国车企的营销手段更加多样化,将会采取传统营销渠道与新渠道相结合,即城市标准4S店的营销模式与农村多种混合渠道的结合,在城乡结合部有可能兴起汽车综合服务贸易园区。并且采用地面通路与空中渠道相呼应的方式,即地面营销渠道与虚拟的空中渠道(如网络营销、电视营销、邮购营销、呼叫中心等)相结合。
五、结论
中国车市如棋盘,定位是基本功,跨位才是硬道理,至于要定什么位,如何跨位?笔者认为,务必做到以下三个“一体化”:
1、产业一体化:注重从上到下、由里到外地整合融通整个汽车产业链, 以产业链上的每个关键的节点(核心业务或新业务)为“中心”延伸营销,提供整车营销、精品加装、金融产品、维修保养和二手车交易+汽车租赁等一体化服务。
2、城乡一体化:目前的我国,城乡居民生活差距不大,汽车在我国已成为非常普遍的出行工具,城乡之间的“营销隔阂”已日渐消融,城乡市场联通互动融合为一体。
3、全球一体化:欧美车企普遍建立了“全球市场”的概念,即。国内市场+国外市场”,可以在国外设立涉及整个汽车产业链的分支机构或组织,负责培育和开拓国外市场,使中国汽车能快速走出国门,国外市场也成为我国车企的主战场,国内市场仅用于维持基本需求,而国外市场则是经济的新增长区域以及企业赖以持续发展的关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