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推动产业链发展范文

推动产业链发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推动产业链发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推动产业链发展

第1篇:推动产业链发展范文

当前,信息通信技术进步日新月异,随着电信网向下一代网络演进,以及互联网技术和光纤技术的快速发展,宽带通信将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

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一样,我国信息通信业在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下,取得了长足发展。近年来,我国每年新增电话用户1亿户左右,每年完成通信固定资产投资超过2000亿元人民币。目前我国的电话用户总数达8.59亿户,互联网上网人数达1.44亿。各种新技术新业务发展很快,宽带通信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在我国1.44亿上网人数中,宽带用户达9700万,占67.4%。宽带通信业务日益丰富,电子商务、宽带娱乐、IPTV、宽带奥运、远程教育等应用不断涌现。包括宽带通信业务在内的非话音业务收入占电信业务总收入的比重逐年提高,2006年达到26%。同时,与宽带有关的研究、试点工作稳步推进,取得了积极成果。目前,宽带通信已成为促进我国信息通信业快速发展的新增长点,成为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要领域,对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起到了积极作用。

当前,信息通信技术进步日新月异,随着电信网向下一代网络演进,以及互联网技术和光纤技术的快速发展,宽带通信将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我们必须深入研究宽带通信技术、标准、应用、下一代网等一系列问题,积极推动宽带通信事业的繁荣与发展。

1、把握宽带技术发展趋势,积极推动宽带通信发展。当前,电信技术业务移动化、宽带化、IP化及多媒体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我国信息通信业也正在加快推进向信息服务业转型。发展宽带通信,是推进行业转型,加快行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进程的迫切要求,也是促进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丰富人民群众文化娱乐生活的现实需要。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宽带通信发展的重要性,在抓好传统业务发展的同时,密切跟踪宽带技术发展趋势,准确把握发展机遇,积极推动宽带通信发展。各级行业主管部门要在规划、政策等方面,进一步加大指导和支持的力度,努力营造良好的环境,推动宽带通信又好又快发展。

2、加强宽带内容开发,不断完善产业链。宽带通信主要是提供数据业务,内容的开发和建设至关重要。我们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比如在河南,网通利用覆盖全省的宽带通信网,通过“宽带+机顶盒+电视”的组网模式,建设了农村的远程教育系统,内容包括农业科技培训、农产品市场信息、影视文化娱乐等,深受广大农民群众欢迎。在上海、黑龙江等地,通信部门也利用宽带网,向用户提供IPTV业务。今后,相关政府部门应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明确发展方向的基础上,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地开发和推广新技术、新业务,积极推动宽带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同时,要把构建和完善产业链摆在突出位置,推动形成包括基础电信、增值电信、设备制造、内容提供、应用服务等在内的更为紧密的产业链,促进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第2篇:推动产业链发展范文

关键词:产业链 产业链整合 升级模型

资源型产业既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重要的战略物资,是国家经济和安全的重要保证,伴随资源型产业的发展,现今是我国资源型产业转型的重要时期(增长方式由粗放式向集约型增长),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是实现资源型产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把握产业内在发展规律对于提升核心竞争力、制定产业政策促进经济发展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对于产业链理论的研究有助于我们系统地、整体地认识产业发展的过程,掌握产业发展的规律,对于我国当前资源型产业结构升级和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产业维分析

通过对产业链概念的描述,可以得出产业链各部门之间存在一种技术经济关联关系,且其是依据一定的逻辑和空间分布关系而形成的关联度形态。其本质是反映产业链中存在内在关联度的企业群结构。这种关联度在产业链中主要表现了六大维:价值维、供需维、知识维、企业维、集群维、产品维,如图1所示。

价值维:指产品从原材料到最终产品销售的价值增值过程,其增值过程可以分为基本增值过程(原材料供应、产品加工、销售等)和辅助增值过程(组织建设、人事管理、技术开发、管理等),但每个过程中的增值环节对价值维的影响程度各异,关键要看其所处环节的位置。而在通常情况下产业链上的价值是分布不均的且非静态的,因为产业链内不同的组成关系也会影响到价值链的分布,通常情况下处于产业链上的“链主”企业将获得较高的价值空间。

供需维:产业链是同一产业内不同企业间的相互关联程度,这种关联程度便是彼此间的供需关系,上游企业向下游企业输送原材料和信息,而下游企业和上游企业间存在大量的信息、物质交换。伴随生产力的发展,企业间的分工协作更加紧密,除了通过产品进行供需外,还逐步延伸到产权,市场契约等形式推动供需维的发展。

知识维:当今世界是知识爆炸的时代,伴随其发展,知识管理从各方面兴起,产业链的研究也逐步走向知识层面,因为知识资源的广阔度直接影响到相关产业的发展,使其与产业紧密结合(产业的发展推动知识的前进,知识的前进将进一步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企业维:产业链中企业生命体通过物质、资金、技术等流动和相互作用形成企业链条。伴随产业的发展,企业间的分工协作日益紧密,分工的好坏直接影响产业的发展,企业链维度逐步被拉上产业链发展的研究层面。

集群维:集群维指的是产业链在不同区域内的分布特性,从当前的产业链发展可以看出,当一个产业处于发达期时产业链在空间内都表现出一种集群现象,通过研究产业的集群度,将有助于产业的整体升级。

产品维:产品维指的是从自然资源到最终产品的加工过程,而产业链上的每个企业都必须完善其产品的品质,使其顺利实行上下游相关企业的供需环节,因为产业链从其功能上也可看成上下游企业产品功能不断加强的过程。

资源型产业链升级探索

产业链的升级是一个动态协作的过程,其发展的核心是如何提高产业链条各个节点的收益,表现为产业收缩和延伸,进入21世纪,由于知识的发展引发技术的腾飞使得产业的升级成为产业发展的常态,尤其是资源型的产业。

(一)产业链升级定义

关于产业升级的概念,学术界还没有形成共识,一般认为现有产业的技术基础有根本性的提高,使产业发生转型(如由资本密集型产业转为技术密集型产业)与半转型的变化,称为产业升级,或者某一产业中存在不同的技术层次,如果高技术层次部分显著增长、大量取代中低技术层次,也称为产业升级。因此,综合而言,产业升级主要是指产业结构的改善和产业素质与产业效率的提高。

(二)产业升级的动因

产业链升级的定义在很多书上都有定义,但至今没有确切的的涵义,对产业链的整合的最终目的是进行产业链升级,以达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通过分析资源型企业的产业链可以得出推动其资源型产业链发展的促动性因素:资源要素、知识要素、管理要素、产业要素具体如图2。

资源要素:资源属于产业最上游的竞争条件,资源的供应充足与否直接关系到下游相关产业的发展,可以说对资源型产业来说,其产业内的相关产业对资源的依赖程度相当高,所以企业可以通过产业整合解决其发展道路的瓶颈。

知识要素:在资源型产业中,产业的发展得益于其成本多寡,成本的多寡关键在于技术的推进,而技术发展的推动因素是知识的支撑。资源型产业的发展在于知识的运用和把握。

管制要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伴随产业的发展(资源型),政府可以通过环境的变化采取相关政策限制和促进产业的发展,推动产业的健康发展。

产业要素:反映的是上下游产业的扩散和产业之间的支撑,良好且富有竞争力的产业会促发产业链之间产业的整合和发展,以资源型产业为例,其技术的发展可以扩展到整个产业进而促使相关产业从中获取利益。

(三)资源型产业升级

资源型产业链描述的是从原材料到产品的企业网络结构,纵观分析产业链的发展可以得出,资源型产业链的升级分为垂直一体化模式(企业向产业的上下游延伸)、横向一体化模式(同类企业兼并或联合)、斜向一体化模式(与本产业密切相关的企业进行一体化)和混合一体化模式(产业收缩或延伸,甚至产生新的产业链)。并通过这四种模式的发展改变原有资源型产业链的链维,进而达到产业升级的目的。

1.纵向一体化模式。产业链的纵向整合就是对产业链纵向形态上的战略性资源进行整理、协同、综合、系统化、集成和融合,形成对战略性资源和能力的有效控制,培育核心竞争力,保持竞争优势的战略。针对资源型产业链纵向整合可以通过主导企业延伸业务、控制产业链关键环节和主导环节来改变六大链维达到产业升级,可以利用资本控制和渗透、技术控制以及契约约束等实现。主要包括:投资自建、兼并收购、联合投资、战略联盟等形式,对于资源型产业链,其发展的关键环节往往是上游的资源供给环节,为了提高企业对原料供给的控制力和整合力度,处于生产环节的主导企业应该向上延伸整合,以保证资源供给的稳定,不受制于人,同时,为了增加产品的附加值,资源型产业可以通过知识的创新改变技术使产业链向下游延伸,提高产品加工深度,获得更多的附加值。纵向一体化还可以通过改变上下游企业间的契约关系使资源型产业更加集中,达到集群效应,推动产业的升级(详见图3)。

2.横向一体化模式。横向一体化战略也叫水平一体化战略, 实质是资本在同一产业和部门内的集中,目的是实现扩大规模、降低产品成本、巩固市场地位。因为资源型产业链各环节的特点和具备的优势各不相同,其发展速度和对产业链的影响也不相同,但是资源型产业链的强大归根结底还是其每个环节内企业的发展壮大,因此加强资源产业链环节的横向整合,提高每个环节的竞争力和效率是提高产业链运行效率的重要途径。特别是对于产业链的关键环节和主导环节而言,它们的发展壮大能够增强对产业链的领导力和控制力,更好地发挥主导作用,带动产业链整体的发展运行。通过横向一体化改变并行企业的契约关系使资源型企业获得规模经济,在此基础上利用先进技术的渗透强化彼此间产品的加工能力,并使其向产业集群发展,加强资源型企业集群度。

3.产业融合一体化模式。产业融合一体化是利用纵向一体化和横向一体化两种模式的融合来达到资源型产业升级的目的,是现今产业升级必须考虑的一种,它集纵向一体化和横向一体化的优势来达到产业整体升级。

4.斜向一体化模式。毫无疑问,上述三种模式是当今产业升级的主打模式,但随着产业的发展,与资源型产业紧密相关的企业也将不可避免的对产业的整体发展造成影响,在这种形式的影响下,斜向一体化模式无疑可以解决这种困境。斜向一体化模式指的是与本产业链联系紧密的相关企业进行一体化的模式,目的在于加强相关企业的合作,获取应用的竞争力,如资源型企业可以根据其自身发展的需要组建自己的物流企业,因为在资源型企业飞速发展的新形势下,资源型企业急需一个现代、高效率的资源物流进行配套支撑,减少资源和产品供应问题,但问题是现今资源型企业的物流专业化程度低,运输仓储的现代化水平低等与资源型产业发展的脚步严重脱节,作为资源型企业可以在这种情况下加强建设,力争使其成为资源型企业的三大业务体系之一,推动资源型产业升级。

综合分析产业升级的模式和其对产业链维的影响我们可以总结如表1所示。

资源型产业链升级模型

当今世界尤其是中国,资源型产业与国外相比仍处于相对的劣势,资源短缺是其中一大要素,因而资源型产业的竞争也异常的激烈。企业可以通过产业升级,挖掘内外协同因素,推动产业整体发展,综合前文所述,可以归集产业升级的整体框架为:6+4+4战略模式,6代表资源型产业发展的六大维度;4代表影响产业升级的四大必要但非充分因素;4代表产业升级四大整合模式。但重点是通过四大整合模式来改变六大链维来达到资源型产业的整体升级。

本文在现有产业链文献的基础上,进行一定量的创新并结合资源型产业链发展动态,提出了资源型产业链升级框架,以期望对资源型产业的升级优化提供应有的理论指导。但本文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产业链的链维概括的不够丰富和完善,且全文都是定性的分析,缺乏一定量的定量分析,未来的研究方向需在供需链维和价值链维的分布上进行进一步的定量分析,以期达到全方位的探讨价值链升级模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吴金明,邵昶.产业链形成机制研究―“4+ 4+ 4”模型[J].中国工业经济,2006(4)

2.曹群,姜振寰.产业链的内涵及特征分析[J].商业研究,2008(11)

第3篇:推动产业链发展范文

陀螺,也作陀罗,闽南语称作“干乐”,北方叫做“打老牛”,英文则称之为“spinning top”

陀螺历史久远,但文献记载则多以宋朝时出现的一种类似陀螺的玩具为开端,称做“千千”(或称千千车);那是一个中心轴(铁制)长约一寸的圆盘形(直径约四寸)物体,用手捻在盘中运转。《婴戏图》中,画面的前方有两个孩童,正打著陀螺玩耍,也证实当时确有倒钟体的陀螺出现,由画面考察,当时的陀螺应是木制的,像个圆锥体,用绳子缠好了,往地上前抛後扯,陀螺便在地上运转起来。当它速度慢下来时,再用绳子不断抽打它的侧面,如此便可转个不停。而陀螺的历史,最远可以追溯到我国山西夏县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中,就发掘了石制的陀螺。可见,陀螺在我国最少有四、五千年的历史。

现代对陀螺的解释:任何物体只要能以其重心为支点,受力後能保持稳定的自身运转状态,则可称之为陀螺。

陀螺原理

陀螺高速度运转时,就产生了惯性,这惯性使得陀螺转子指向一个固定的方向,施加与运转方向相向的外力,能够提高转速,增强陀螺高速运转的稳定性。

陀螺高速运转的三个关键点:陀螺尖端支撑点能够承受整个陀螺的重力;陀螺尺寸取决于纵横向,其中横向半径愈大,其运转稳定性愈大;外力作用于陀螺半径最大的处,转速加快,稳定性增大。

人才陀螺

人才陀螺是陀螺原理在现代人才构建标准上应用。传统上,我们把饱读诗书、博学多才之人称为人才,但是随着现代社会分工、合作、科学技术进步的发展,市场对人才的评定,不仅仅停留在职业技能层面,而且对人才的职业道德、是否满足企业需求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而是否较高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则成为人才评定的基本标志。

人才陀螺能够反映人才职业道德、职业技能、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三者关系,是人才评定的新标准。

职业道德是人才陀螺的支撑点,职业道德即包括人才对岗位的责任心,也包括人才对企业的“契约意识”,它是人才陀螺的支撑点。人才是从企业工作实践中锻炼出来的,没有责任心的人、没有“契约意识”的人不可能在企业长久、不能用心参与到工作实践中,不会成为人才。企业与人才荣辱与共。让他们不负平生所学,能尽其才,不枉此生,与企业一起实现人生最大价值,形成对己――自我超越(勤学)(多做):对人――润物无声(乐施)(奉献):做事――水滴石穿(坚持)(用心);做人~一晶莹剔透(光明)(诚信)。

“职业技能”是人才陀螺核心。职业技能包括两个层面,即“技术”和“能力”,是人才陀螺的方向。

技术是人才陀螺的纵向,体现为在知识面、技术水平的发展上。能力是人才陀螺的横向,体现为工作积极性、责任心的发展上。人才陀螺以纵向发展为基础,重点发展横向,是“横纵”的人才构建模式。

“企业需求”是人才陀螺运转的“无形的鞭”。企业需求是人才陀螺的无形的鞭,人才是从企业工作实践中锻炼出来的,反映了企业需求。公司把未来交给他们,他们把理想交给公司,大家是一体的,是朝同一个方向前进的,有共同的志向;彼此不是对立,是同志。同时,人才流动也是企业需求。在企业需求的鞭策下,不断完善人才横纵向发展,才能够实现人才陀螺高速运转。

企业陀螺

“企业陀螺”是陀螺原理与企业决策、企业内部横纵模式管理以及产业市场结合的新思维。

“决策”是企业陀螺的支撑点。决策是企业运营的关键,也是企业陀螺运转的支撑点。现代市场竞争激烈,正确的决定能够为企业运营指引方向,在明确方向的前提下,企业管理、市场开拓才能够健康发展。

“横纵模式”是企业陀螺管理精髓。企业管理先要构建纵向模式,即企业组织架构,再建立横向模式,即交流平台。企业陀螺的管理精髓在于以纵向模式为基础,大力发展横向模式,是一种“横纵模式”。

企业陀螺的纵向模式,即企业组织架构。组织架构是在企业发展初期构建的,它的直接作用是完善企业结构,实现职能,企业的管理能力取决于企业是否拥有一支具备特殊组织才能和企业家才能的管理队伍,纵向模式管理促进部门上下级的工作对接、问题解决、工作安排以及促进上下级情感交流等,提高部门职能的完成效率与效益。

企业陀螺的横向模式,即企业内部同级部门的横向平台。横向模式管理首要建立横向交流平台,以解决部门间工作协调、技术差异、情感沟通等,是促进企业整体效益提升的关键,同时也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部分。

“产业市场”鞭策企业陀螺高速运转。产业市场是企业生存的环境,企业陀螺只有与产业市场发展方向一致才能够促进高速运转,反之,如果企业陀螺运转方向与产业市场发展方向不同步,必然导致落后、淘汰。产业陀螺

“产业陀螺”是陀螺原理在产业资源科学分配、横纵产业链构建、国家产业政策应用的综合体现。

“科学分配”是产业陀螺的支撑点。产业发展,产业陀螺的运转讲究资源的科学分配,即包括生产资料科学分配、也包括生产力科学分配。产业运转必须科学分配,这种分配不是体现在量上的分配,而是在落后技术、落后产品生产与先进技术、优势产品生产上的资源分配,通过减少落后技术、落后产品生产资源损耗,增加先进技术、优势产品生产资源投入的一种平衡。

“科学产业链”是产业陀螺横纵的发展。科学产业链是在产业资源科学分配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科学产业链分为纵向产业链和横向产业链。

纵向产业链,即建设从原料生产一中端产品一终端产品一市场的产业链,经过了近30年的发展,非织造产业已基本建成了纵向产业链,即从纤维原料生产一非织造产业生产一非织造产业产品一市场应用的产业链。纵向产业链的效益体现在数量的增长上。

横向产业链,即纵向产业链构成部分的横向配套,包括管理配套、人才配套、研发配套等。非织造产业纵向产业链中,无论是纤维原料生产、非织造产业生产、非织造产业产品,还是市场应用,都必须有配套的管理、人才支持、技术和研发。横向产业链的效益体现在技术创新、管理效益、产品技术含量的增长上,是产业提升的关键环节。经过近30年非织造产业纵向产业链已经实现量的巨大增长,未来应发展横向产业链,提升技术创新、提升管理效益、提升产品技术含量。

“国家政策”推动产业陀螺高速运转。国家政策始终是产业陀螺高速运转的无形的鞭,无论是在产业发展初期,构建纵向产业链,还是在产业发展后期,发展横向产业链。国家政策始终在鞭策陀螺运转,在产业发展初期,纵向产业链正在完善,实施产业配套政策,则推动产业陀螺运转,如在我国非织造产业发展初期,以提高人均非织造布占有量为目标:在产业发展后期,发展横向产业链,实施产业升级政策,则大大推动产业陀螺运转,如2009年4月《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细则》中对发展环保材料、高强土工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等方面予以充分的支持,推进非织造产业提升。

第4篇:推动产业链发展范文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进一步解放思想,以增强城市产业国际竞争力和综合服务功能为目标,以体制、机制、技术和管理创新为动力,以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层次为导向,以提升产业装备技术水平、强化服务功能、突破关键技术、开发信息资源和培育新兴产业为重点,大胆突破,敢于创新,探索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有效路径,总结推广融合创新和发展的成功经验,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更高层次、更多维度的融合渗透,推动产业高端化、管理精细化、服务网络化,打造一批优势产业,走出一条特色鲜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强化国家中心城市和综合性门户城市功能。

二、基本原则

(一)先行先试,大胆突破。树立新观念,开拓新思路,探索新做法,加强部门协同、政企协同、产学研协同,着力破除制约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观念桎梏,突破体制机制障碍,努力构建良好的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软环境。

(二)融合创新,提升优势。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创新催化器作用,全面推进研发设计、生产过程、管理决策、供应链和服务等领域的广泛深入应用,开发利用信息资源,提高技术和管理创新能力,增强供应链协同和服务,提升优势产业集群效应,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

(三)政府引导,市场主导。重视政府引导,强化政策指引和公共服务,创造良好的融合发展环境。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调动企业作为投资和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引导企业建立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有效机制,促进社会资源向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形成内生动力。

(四)重点突破,协调发展。集中有限资源,优先突破数控装备、工业设计、电子商务、物联网络和嵌入式软件等关键领域,打造融合引擎,形成支撑和带动作用。把握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全局性,统筹推进信息化在各领域的融合发展,根据行业和地域特色,分类指导,以点带面,培植特色,协调发展。

三、发展目标

至2012年,有效转变资源扩张型的产业发展模式,改变传统的企业运作方式,推动自主创新信息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基本实现研发设计数字化、生产自动化、产品智能化、管理网络化和商务电子化,信息资源成为重要的战略资源,信息技术产业对经济发展贡献显著提高,构建产业高端化、集聚化、集约化的现代产业体系,探索出一条特色鲜明的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道路,成为全国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示范市。

具体目标为:

(一)产品和服务信息技术含量显著提高。汽车、船舶、机床等电子信息化率达35%,消费电子产品的电子信息化率超过65%,中高端数控系统国内领先,信息化服务手段成为企业服务的主流模式。

(二)企业全流程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企业信息化研发设计、生产、管理、营销和服务等一体化集成应用水平显著提升,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大幅提高。70%的大中型企业进入集成应用阶段,中小企业互联网普及率超过80%、电子商务应用率超过50%。

(三)信息技术对节能、降耗、减排和循环经济发展作用显著。节能电子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石化、钢铁等行业重点耗能企业普遍建立在线环境监测和污染源监控系统,通过信息技术应用降低能源和原材料消耗5%,减少企业污染物排放5%,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有效缓解。

(四)行业资源整合和服务能力显著增强。整合行业资源,依托创新型服务企业,建成一批面向行业的网络协同设计、协同制造和供应链服务平台,建设一批面向行业和产业集群中小企业的信息服务和电子商务平台。

四、主要内容

(一)着力推进三大领域渗透融合。

1.改造提升重点优势制造业,做强“*制造”。

(1)汽车、船舶制造业。大力应用全数字化建模、三维数字化设计、数字测控、工业机器人和虚拟仿真等技术,提高产品设计、制造和测试水平,实现装配生产线的数字化、集约化和自动化。推广柔性制造、敏捷制造等先进生产技术,发展个性化定制生产模式。利用产业国际化、标准化和订单化生产的特点,发展对接国际、整合产业链的供应链系统,推动产业链融入国际供应链,提升产业发展水平。以汽车电子、船舶电子为重点,发展发动机电子控制、传动和行驶电子控制、电子导航、安全报警及检测等技术,提高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提高电子产品在整机中的比例。

(2)装备、电气机械产业。大力发展装备电子、软件、现场总线、数字测控技术和模糊控制等先进技术,推动装备制造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提高大型装备整体技术水平。重点研发高档数控系统、工业机器人、智能仪表、高压变频调速系统、虚拟仪器、光电检测设备等信息技术含量高的光机电一体化产品。研究开发重大技术装备的关键共性信息技术,提高重大技术装备研制水平和自有知识产权比重,提高成套设备集成能力。提高装备产品的数字化、智能化、开放化和网络化水平,应对生产线、制造系统、制造企业对信息集成的需求,满足敏捷制造、虚拟企业、全球制造等新的生产模式要求。加快推进信息技术、自动化、现代管理与制造技术的融合,推动装备制造业上下游产业链的整合,带动产业配套和产业集群发展,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3)钢铁、石化和造纸行业。推广集散控制、现场总线控制、集成制造和敏捷制造等技术,开发利用生产和工艺信息资源,建立专家系统,提高质量控制水平,实现精益高效生产。以龙头骨干企业的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为基础,整合上下游产业链,建设协同化、产供销一体化的供应链平台。强化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企业生产过程的在线监测预警和自动控制,改造优化传统工艺和生产流程,促进节能降耗和防污减排。

(4)医药行业。大力利用高性能计算和云计算技术推动医药产品创新,综合运用化学、生物信息、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等技术对新产品进行分析筛选,促进自主知识产权新药的研发。加快中医药产品标准化和生产规范化,加强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完善行业信息化管理基础。建设医药企业原材料生产、采购、药品生产、物流、销售全过程信息化监控管理体系,构建区域医药电子商务平台。

(5)纺织服装和皮革行业。以设计数字化和管理信息化为核心,发展虚拟化、数字化在线设计平台,开发建设设计资源库,提升企业创意设计能力,发展网络制造模式,推动向时尚产业转变。推动服装、皮革行业电子商务营销平台与生产设计平台无缝连接,发展信息交流、三维展示、交易支付和知识产权保护于一体的专业性展示交易平台。

2.融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做活“*创造”。

(1)电子信息制造业。加快发展平板显示、集成电路等战略性产业,实施平板显示、集成电路和新一代无线移动通信等重大专项,重点加强嵌入式中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微控制器、数字音视频芯片和通信芯片等集成电路设计,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提升原始设计创新能力。加强资源整合能力,着力推进产业链分工和集群发展,加快产业高端化发展。着力推进三网融合,发展计算机、通讯和消费电子(3C)融合为核心的数字家庭产业,牵头制订一批国家标准,聚集一批国家和国际标准产业化项目,构建数字家庭“专利池”,促进数字视听产品升级,加快国家数字家庭应用示范产业基地建设。

(2)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大力发展嵌入式软件、行业应用软件和信息安全等软件,加快信息技术外包、业务流程外包、知识流程外包等服务外包业发展。完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政策法规,优化信息资源配置,建设一批经济领域的行业性、综合性海量信息资源库,发展网上咨询服务,拓展网上信息服务市场。推动电信、广电网和互联网等三网业务融合,大力发展基于互联网、数字电视网和宽带无线移动网等的新兴增值服务产业,优先发展在线软件、在线咨询、在线设计等创新型信息服务,培育一批具有全国性、国际性影响力的信息服务骨干企业和品牌。加快推进国家移动电子商务示范工程,建设区域性移动电子商务平台,全面推广在线支付等移动电子商务应用。

(3)新材料、新能源和生物产业。大力发展新型电子材料,利用计算机模拟仿真等技术,提高新材料研发能力。突出发展半导体照明、光伏电池、有机发光显示器(OLED)等新兴产业,加快半导体照明、薄膜太阳能、背光源等技术产业化,发展绿色能源和节能产品。加快生物信息、生物芯片等关键技术和产品研制。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创新药物筛选与评价,提高新药研制能力。

3.融合创新服务业,做大“*服务”。

(1)物流业。围绕物流资源和物流环节整合,完善物流信息编码、单证、信息交换和接口标准,推进物流自动化、智能化和标准化;大力推进卫星导航技术、地理空间信息系统(GIS)和射频识别(RFID)等技术在物流各个环节的融合渗透,构建与制造产业链各环节衔接、配置优化的物流供应链体系,提高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一体化水平。加快发展第三方物流,提高对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支撑水平。继续完善*电子口岸大通关物流信息平台,加快建设南方国际物流信息平台,提高物流整体效率。

(2)金融保险业。建立金融保险预测、预警和监管信息系统,完善金融调控部门、金融监管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机制建设;积极开发电子商务衍生新型金融产品,发展网上保险、网上证券、网上信贷、网上基金、网上理财等在线金融服务,推动金融创新。继续推广应用现代化支付系统、支票影像交换系统等支付系统,发挥这些系统在满足企业和居民日常支付需求的积极作用;推动银行卡等非现金支付工具的普及和创新,推广农民工银行卡、公务卡,扩大银联卡国际网络,鼓励网络支付、电话支付和移动支付等电子支付领域的创新,改善电子支付环境,提高支付服务效率。建设安全度高、信用好的跨行、跨区域第三方电子商务支付平台,培育在线支付服务品牌,打造电子商务区域交易支付中心。

(3)商贸会展业。以现代百货和连锁业为主体,广泛应用供应链管理(SCM)、商业智能(BI)和决策支持系统,推动企业网上交易和网上结算,依托品牌优势,培育网上百货和网上连锁市场,增强地域辐射力。加快推进皮革皮具、珠宝、服装、玩具礼品等专业市场信息化建设,发展“前店后厂”型网上商务平台,整合联动产品设计、生产链条,加快产品创新和市场反应速度,延伸产业链,带动产业集群发展。围绕大宗原材料、工业产品和可标准化农产品,建设大宗货物的电子交易市场,构筑新型电子交易体系,积极推进商品交付标准化、交易透明化和监管规范化。优先建设金属、石油、塑料、煤炭、粮食、建材等电子交易中心,积极发展化工、纸品、电子元器件、花卉、装备等网上交易市场。大力推进大型展会宣传推广、注册、商务、票务、旅行、展位等“一站式”网上服务,积极利用三维模拟、虚拟现实等先进技术,发展网上展会和网上交易会。

(4)新兴衍生产业。通过信息化与汽车制造业、船舶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医药业、商贸业等的融合,大力发展汽车电子、船舶电子、装备电子、医疗电子、商贸电子等新兴电子产业。利用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契机,推动制造业服务化转变,推动电子商务服务、物流信息服务、研发设计服务、行业咨询信息服务等衍生产业大繁荣、大发展,不断提高产业支撑服务能力,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组织实施重点工程。

抓住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组织实施一批重点工程,加快设计数字化、生产自动化、产品智能化、管理网络化和商务电子化,全面提升产业效率,创新运作模式,实现产业高端化、发展集聚化。

1.实施电子信息产业重大专项工程。

实施平板显示、现代信息服务、数字家庭、集成电路、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等重大专项,大力发展液晶显示、移动通信、软件和信息服务等高增长产业,突破发展集成电路等战略产业,加速培育数字家庭、移动互联网、半导体照明等高潜力产业,着力发展高端电子信息制造和现代信息服务等现代信息产业,培育信息服务新模式新业态。

2.实施传统工业数字化技改提升工程。

围绕汽车、石化、电子、装备、船舶、钢铁和医药等重点产业,组织实施传统工业数字化技改提升工程,重点利用信息技术改造生产装备及工艺、开展数字化协同设计、优化管理模式、创新营销模式,增强企业设计、生产、产品、管理和营销的一体化集成应用水平,建成一批面向行业的网络协同设计和协同制造平台。4年内培育50家以上数字化制造示范企业,

3.实施产业链整合提升工程。

以现代物流和信息服务为突破,组织实施产业链整合提升工程,重点利用信息技术整合供应链和价值链资源,建设面向产业链、产业集群的共平台,发展南方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新居网等新型服务,实现区域和行业产业链、价值链协同,增强服务创新能力,提升产业链整体竞争力。力争4年内培育20家左右产业链整合创新服务企业。

4.实施数字化装备关键突破工程。

以装备数字化为核心,重点发展装备电子、汽车电子和船舶电子,突破关键零组件核心技术及产业化,推动嵌入式软件、工业软件、数控系统在机械制造、电气装备等应用,提高大型装备产品整体技术水平,推动产业高端化。组织实施数字化装备关键突破工程,4年内发展30个以上数字化装备示范项目,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促进装备制造业进入国内先进水平。

5.实施电子商务应用创新工程。

以电子商务模式创新为重点,围绕重点专业市场、骨干企业供应链电子商务和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建设一批具有全国性影响力的专业市场电子交易平台、电子交易中心和供应链电子商务系统,促进产业流通服务,逐步形成“*价格”。深化骨干企业电子商务应用,整合上下游企业相关资源,加快发展供应链电子商务,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依托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等大型会展,建设面向全球的大型国际采购电子商务平台。培育发展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加快推进中小企业电子商务。推进政府采购电子商务应用。加快推进国家移动电子商务示范工程,建立国家移动电子商务产业园,建设区域性移动电子商务平台,全面推广具有在线支付功能的移动电子商务应用。健全电子商务政策法规,加快信用、认证、支付、标准等电子商务支撑体系建设,推广电子支付,普及数字证书、数字签名、电子印章应用,保障网上交易安全。

6.推广中小企业信息化应用工程。

围绕优势产业、潜力产业和新兴产业,建设一批中小企业公共信息服务平台、行业知识和协同服务平台,增强中小企业间、中小企业与骨干企业间的协作。从管理和市场着手,引导和扶持第三方信息服务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研发设计、市场营销、客户关系管理、财务管理、物流配送等服务,提升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制定财政补贴扶持政策,降低中小企业使用信息服务的门槛和应用成本。从金融服务着手,加快建设企业信用体系,推进金融机构与有实力的第三方电子商务服务商在中小企业信用评估方面的合作,以信息化推动中小企业间联保模式的创新,提升中小企业的融资能力,切实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

7.实施协同创新工程。

建设区域创新网络,推动创新资源集聚,围绕汽车、装备、石化、电子信息、服装、物流供应链等重点产业领域,建立专题标准库、专利池和知识服务系统,建设研发测试和行业信息等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推动企业集聚创新和协同创新,降低研发成本。强化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和自主创新主体地位,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推动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协同创新网络平台,建立专业知识库,推动知识共享和协同研发。建设知识产权保护和交易平台,发展网上技术交易市场,建设网络版权保护和交易平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充分利用海内外资源,发展网络培训教育和协作平台,提高创新资源配置能力。

8.加快建设网络新都工程。

加速建设连接国际、汇集珠三角的大容量骨干网络,建设国际先进水平的城域网、无线宽带接入网和无线移动通信网,建成广覆盖、多业务的领先型综合信息基础设施,扩大网络带宽。建立一批金融、贸易、汽车等国际级行业信息数据库,建设国家级容灾备份中心,大幅提高国际出口带宽和互联网络交换能力,提升*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支撑能力。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管理。

建立市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统筹组织领导国家级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试验区推进工作。联席会议成员由市政府相关部门组成。积极探索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行之有效管理体制,联席会议各成员按照职责分工,加强协调配合,落实推进任务,形成工作合力。各区(县级市)政府要参照市的做法,加强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组织领导。

(二)加强政策引导。

研究制定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政策措施,在自主创新、政府采购、用地、融资、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支持。政府采购要优先采购本地融合创新的产品,优先支持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示范企业上市融资、发行债券和用地需求等。加强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绩效测评体系,探索建立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绩效考评制度。探索建立与后工业社会相适应的现代企业管理体系,以国有骨干企业为试点,大力推广建立首席信息官制度。

(三)加大资金投入。

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加大现代服务业、电子商务、技术创新和扶持企业发展等专项资金对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项目的支持力度。各区(县级市)政府要根据自身实际,安排资金有计划地培育当地融合示范企业和项目,对列入市融合重点项目工程和试点示范企业,给予配套资金支持。同时,要强化企业投资主体意识,鼓励企业加大对信息技术应用的资金投入。

(四)加强示范建设。

全面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示范建设。按照制度创新、业务创新、技术创新等不同领域,组织开展试点示范工程,分类型、分行业、分地域建立一批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试点示范企业,突破难点和热点问题,总结剖析经验教训,统筹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工作。同时,选择推进工作积极、条件较好的区(县级市),建立区(县级市)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示范区。

(五)加强人才支撑体系建设。

建立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专家人才库,发挥我市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智力资源优势;支持高等院校和职业技术院校根据市场需求设置相关专业,加强前沿性学科和专业的教学力量,培养实用型信息技术人才。鼓励校企合作,联合培养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复合型人才。加强对信息化高级人才、复合型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鼓励发展社会性、市场化的信息化培训机构,建立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人才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对企业中层以上管理人员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专题培训,每年培训100名以上企业骨干,提高企业高层信息化意识和信息化决策管理水平。

(六)推动产学研联动。

加强政府引导,建立产学研联合互动的机制,优势互补,加大力度攻克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中的关键技术。发挥行业协会、市场化社会服务机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作用。组织行业协会、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行业专家和信息化专家,组成专家小组,为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提供技术咨询和决策支持;筹建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产业联盟,凝聚产业合力,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

第5篇:推动产业链发展范文

党的十报告指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经济发展全局的战略选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然要求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同时,调整经济结构又是实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和重要途径。

改革开放以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日渐显现,政府对经济的引导和调控手段不断丰富,我国经济保持了30多年的高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在这一过程中,经济布局和结构不断优化,生产效率和效益不断提高,科技创新和新产品开发能力不断增强。但是,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总体上还比较粗放,尤其是在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和国际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的态势下,布局结构不尽合理的问题依然严峻。目前,我国多数企业分布在传统型产业,处于产业链、价值链的低端环节,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较低。许多企业尚未走出主要依赖扩大规模、增加投入的外延式发展路径,产业集中度较低,资源配置效率不高,核心竞争力不强,重复建设、恶性竞争、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还没有很好解决。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还比较弱,缺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知名品牌,不少核心技术仍受制于人。这些问题如若不能有效解决,在资源约束、市场约束的挑战日趋紧迫和尖锐的形势下,将严重影响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对此,必须按照中央的部署,高度认识,审时度势,多方应对,有效解决。

首先,在宏观战略上,要着力调整优化经济发展的重大布局结构。在改善需求结构方面,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加快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释放居民消费潜力,保持投资合理增长,扩大国内市场规模;在调整产业结构方面,实行更加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导向,优化一、二、三次产业之间的结构;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方面,实施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充分发挥地区之间的比较优势,实现协调发展;在推进城镇化方面,科学规划城市群规模和布局,增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吸纳就业、集聚人口的功能,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

其次,在中观层次上,要着眼于行业整体素质的提高,加快推动产业升级。综合考虑国内外行业、产业发展的趋势,做强做优优势行业、优势企业。按照完善产业链、优势互补原则,积极推进跨区域、跨所有制的重组整合,培育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大企业集团。把推动产业升级的重点放在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上,引导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用信息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搞好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低水平落后产能的工作,提升传统产业中的先进产能比重,促进传统产业向产业链、价值链的高端延伸。要结合各地产业发展实际,积极支持、培育发展具有本地优势和发展潜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支持现代服务业发展。引导企业培育知名品牌,发挥品牌对产业集成和提升的带动作用。

第三,在微观基础上,要大力提高大中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支持小微企业特别是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推动企业整合内部资源,充分发挥证券市场、产权市场的作用;推动企业以上市公司为平台的整合资源;推动企业加快走出去的步伐,增强国际化经营能力,培育一批世界水平的跨国公司;推动企业实施专业化分工,提高资源配置能力,不搞大而全、小而全,不搞产业链通吃;推动大中小企业健康、和谐发展。要加快技术研发和产品结构升级,强化创新驱动,为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撑。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鼓励并支持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加强科研攻关,强化前沿基础研究,努力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注重发挥企业各类人才的创新作用,加强产业组织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产品创新、品牌创新。完善科技创新评价标准、激励机制、转化机制,不断形成激励创新的正确导向。培育、鼓励创新的文化,营造包容个性、宽容失败的文化氛围。

第6篇:推动产业链发展范文

关键词:资源;产业转移;资源型城市

中图分类号:F1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631(2010)02-0019-02

煤炭工业是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动力和原材料的基础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和源泉。”西部地区煤炭储量丰厚且质地优良,成为国家资源开发与输出的重要战略基地。直至目前,西部地区煤炭产业大规模重组过后,很多因煤炭资源的开采而兴盛的煤炭城市仍然没有完全摆脱对资源的依赖,煤炭产业仍占据主导地位,产业发展刚性化日趋严重,煤炭城市可持续发展压力显现。

一、西部地区煤炭城市产业结构优化与可持续发展非协调发展关系分析

产业结构优化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矿产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通过经济结构的改善,推动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和经济在数量上增长和质量上的提高,即通过产业结构优化实现对稀缺资源高效合理的配置和利用,实现资源开发利用的代内和代际间的均衡,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西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步伐缓慢主要原因有:首先,与可持续发展不协调的产业结构初级化,主要是由于主导型煤炭产业位于产业链低端,主要是技术含量低、附加价值低的产品加工、组装,产品生产以初级产品为主,产业链条短、生产受到市场需求影响产生的波动大;其次,与可持续发展不协调的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结构单一和刚性化,经济要素的投入重点放在资源型支柱产业和专业化生产部门上,产业结构缺乏弹性和应变能力,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差;与此同时,三次产业之间发展不协调、各产业之间的互补和相互转换能力不强,产业结构的聚合效果很低。再加之西部煤炭资源型城市人力资源的匮乏,教育资源的匮乏、引进外资困难重重,建立循环经济体系缺乏资金、技术、人才资源,投资环境也使区域产业升级压力显现;通过资源禀赋的优势带来的收益容易受到价格歧视,产业本身缺乏技术创新的动力;区域经济发展是以需求拉动且又受到供给结构制约,导致传统煤炭产业的产业链在“微笑曲线”的低端徘徊,资料显示3300多吨煤的销售价格只相当国外一套可不断复制的专用软件销售价格。

二、西部地区煤炭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构想

1.西部地区煤炭城市产业结构优化理论分析

产业结构优化理论自1857年魁奈从结构角度研究经济活动开始,至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产业升级概念的界定,虽然基本上已经有比较成熟的理论体系,但由于其研究角度的复杂性和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新的理论研究,使其在学术界表述的方式略有差别。传统的理论对产业升级的认识是产业通过高新技术带来的产业结构的提升和产业结构合理化,带来产业的高附加值和资源的高效配置。具体表现在产出结构高度化、技术结构高度化、劳动力结构高度化和资产结构高度化、三次产业均衡发展等方面。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赋予了产业优化新的内涵。产业升级的方向除了通过产业内部工艺、技术管理水平的提高,带来的生产效率提高、高效配置资源,使用新技术带来附加值增加和规模效应使成本降低,带来“微笑曲线”整体向上位移;区域内甚至全球产业链融合和模块化生产下,加入全球价值链带来的“边干边学”和产业优化效应,产业沿着全球的产业链向“微笑曲线”的高端延伸(如图1-1)。

由此可见,产业结构优化不仅是高附加值化的动态产业结构调整变化的过程,它涵盖了随着经济发展变化,全球作为一个经济发展的整体、各国作为其有机组成部分的一种动态调整的过程。产业结构优化不断通过高新技术带来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组合,使一个区域或是国家作为一个经济体实现资源更加合理和高效的配置,带来产业整体的附加值的提升。

2.西部地区煤炭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构想

西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首先要通过高新技术和信息化带来的科学管理方式提高本产业内部的生产效率,同时使生产要素不断地集中于能带来更高附加值的产业,即由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的产业链条延伸。同时,煤炭产业及其关联产业之间通过向各自优势领域集中资源,合理重组,实现资源的合理流动和配置,发挥产业聚集效应;通过产业之间的升级,由简单的初级产品加工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从资源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从微观层次来看,产业结构升级可以深化产品加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利用信息网络平台提高管理效率和生产效率,达到矿产资源的高效利用;同时往产业链条的附加值高端移动,才能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产业结构的合理化要求发展除第二产业以外的服务业和农业。使三次产业均衡发展,促进经济的发展;发展除重工业外的工业服务业,形成信息化下的新的产业支撑点,是资源型城市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同时,西部煤炭产业可以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和产业信息化为桥梁,承接东部地区生产要素的转移,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和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西部典型煤炭城市案例分析

1.煤炭城市六盘水可持续发展问题分析

六盘水市作为贵州省典型的以煤炭生产为主的资源型城市,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有煤、铁、铅、锌等20多种金属和非金属矿,其中煤炭资源分布广、储量大、质量好、种类全、易开采,素有“江南煤都”之称,是我国长江以南最大的煤炭工业基地之一,为贵州全省炼焦用煤储量的88%;煤层气和浅层天然气的储量在1万亿立方米以上;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117万千瓦,平均每平方公里118千瓦,高于全国平均值。六盘水山奇水秀、气候宜人,汇聚30多个民族灿烂的民俗民风和民间文化,融民族风情和喀斯特地貌风光为一体的旅游别具一格。

虽然六盘水市是依赖煤炭等矿产资源发展起来的资源型城市,但是六盘水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如产业结构单一,产业结构不合理,而支柱型矿产资源产业能耗高、产能低、产业链条短,生产产品以初级产品生产为主、受市场需求影响产生的波动大,产业布局分散、环境污染严重等等问题。具体表现在:

第一,支柱产业如煤炭产业、冶金产业的产品生产以初级产品为主,产品附加值低、产业链条短、生产受到市场需求影响产生的波动大。

第二,产业布局分散,小煤矿、小冶金厂众多,回收率低、产能低,能耗高,对环境污染的程度大,破坏性大。

第三,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是靠牺牲环境和资源为代价取得的,导致资源环境问题突出。环境污染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对人们生活健康和社会经济活动构成极大危害,生态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矛盾突出。

第四,城市经济发展中还面临主导产业企业负担重,人才、资金匮乏等困难;资源衰减、后续产业接替困难的压力成为资源型城市产业升级的必要。

2.煤炭城市六盘水可持续发展路径选择

优化产业结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首先,利用科技创新提高煤炭产业内部生产效率,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其次,通过产业链的延伸和产业集群化发展。改造煤炭资源型城市的传统产业。煤炭产业升级可以通过资本、技术要素的转移,延伸煤炭产业链,改变了原有的单一的产业结构、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的情况;同时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向纵深方向发展,实现产业规模聚集效益。再次,对煤炭资源型产业结构进行调整,提高煤炭产业的规模效应,使其实现产业的高附加值;通过合并兼并、重组等方式兼并污染大、效益低的资源型开发小企业,推动资源型产业规模化发展,提高产业集中度和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提高产业的附加值。

发展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六盘水的煤炭生产带动了城市工业化的进程,但是产业投资率高,特别是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根本改变,资源浪费大,单位产值的污染物排放量高。加之西部地区的环境普遍脆弱,所以发展循环经济迫在眉睫。一方面通过煤炭产业内部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资源利用率;另一方面在减少资源消耗的同时,通过发展循环经济,达到废弃物的零排放。六盘水可以发展煤电、煤钢一体化的循环经济模式,利用产业之间的关联关系发展“煤炭电力”、“煤炭钢铁矿山机械煤炭”;如在“西电东送”中,六盘水煤炭企业联合大型电厂通过坑口发电,为广东等沿海地区提供了电力支持。“西电东送”运用技术创新实现煤炭就地转化,为循环经济模式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开端。通过煤炭与钢铁产业一体化,“煤炭钢铁矿山机械采矿-冶炼-精深加工-废弃矿石利用”,在各产业内部用科技成果实现清洁生产,提高煤炭资源使用效率,企业之间或产业之间通过延长价值链,进行精深加工,合理利用废弃矿石及矿渣,利用循环经济模式实行资源的再利用,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同时,增加科技人才的投入,研制新材料、新能源,研发可替代的可再生能源或者是合成能源,减少对一次能源的使用。建立矿区生态环境恢复补偿机制,明确企业和政府的治理责任,制订专项规划,加大生态环境治理投入。

利用东部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引导东部产业向西部转移,并形成相应的工业园区。近年来,随着东部地区土地、劳动力等成本优势的逐渐丧失,大量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产业将向西部地区转移。贵州煤炭资源型城市应主动接受东部地区转移出来的产业,凭借国家政策倾斜,利用便利的交通和积极的政府产业扶持政策吸引投资,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加快地区产业升级。

六盘水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在充分考虑产业结构的合理性和当地环境的承载力水平下,通过产业政策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和扶持东部产业转移,引导东部资本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并形成相关的工业园区,加强产业配套,加强对原材料供应、产品精深加工等关联产业的引进,优化土地、资本、劳动力、技术等资源配置,降低生产成本,迅速扩大主导型产业规模,促进工业经济迅速聚集,发挥产业规模效应和聚集效应,带来成本的节约和效率的提高、增加产业产品附加值和应对风险的能力。

与此同时,发展特色畜牧业和第三产业。特色农畜产品深加工缓解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单一、刚性化的状况,加速产业结构调整进程。贵州六盘水特色农产品、畜产品也较为丰富,如优质马铃薯、中草药、牛、羊、猪等,可进行农畜产品深加工;同时,利用自身的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本地传统特色制作工艺、技术,与国内外品牌农业产品相结合,吸引外资投资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基地,并利用外省的知名企业产业转移的趋势,融人品牌加工链(如图2-1)。如安徽省含山县利用发达的交通和充裕的劳动力资源吸引的外资企业纯手工食品生产企业Mrs’May,建立现代化的生产线和生产技术,吸收中国传统美食的加工做法对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利用便利和廉价的海运将产品销售至美国及其它国家,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在融入品牌加工链、精深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同时通过“边干边学”创建地方的农业、畜牧业的特色品牌主导产业,以产学研为技术支撑体系,形成从产品设计、工艺流程加工、市场营销到物流的完善的价值链体系。从单个企业品牌化生产,发展成以价值链为主线的规模化集团化发展,形成品牌效应推动区域农业、畜牧业的产业结构优化。

同时,旅游及相关产业可作为传统产业重要的替代产业,其中,旅游业是吸收过剩劳动力、发展低碳经济有力的产业支持。六盘水风光绮丽,可以利用境内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发展文化旅游及景观旅游,通过集聚旅游业的前向和后向关联企业,形成包括交通、信息服务等等相关服务业在内的完整的产业链体系,推动产业结构向多元化发展。2009年,六盘水利用当地的文化旅游优势资源推出的盘县梯田、高山滑雪集特色景观、娱乐一体的旅游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

第7篇:推动产业链发展范文

中图分类号:F51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5)07-0023-03

一、机遇

2013年12月,省委、省政府正式印发的《南通陆海统筹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中明确提出,力争经过5年左右时间基本建成国家级陆海统筹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个新定位,是对南通发展的高度重视和极大支持,也为南通各县(市)区的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注入了强大动力。

在“江海联动、港城互动、轴向带动”的空间开发理念下,港闸区作为南通市区重要的城市组团,成为南通未来发展的重点区域之一;通州撤市改区极大地拓展了南通的城市空间,为港闸向东、向西发展提供了拓展可能;沪通铁路建设则使得港闸区在南通市的地位更加凸显,真正成为融入苏南的桥头堡和连接苏北的门户地区。

二、港闸区域经济现状简析

(一)优势

1.交通区位优势:随着沪通铁路建设以及轨道交通以及多座跨通吕运河大桥的建成,港闸区对内对外交通优势进一步增强,战略地位大大提升,对外将成为南通中心城区融入上海、对接苏南、辐射苏北的前沿地区和门户地区,对内则成为南通城市建设的主战场和新热点。

2.产业基础优势:港闸区历史上是中国民族工业的发源地,当前,船舶制造、装备制造、纺织服装、电力等传统产业具备良好的发展基础,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电子商务、服务外包、软件、现代物流等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也迅速发展,为港闸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二)瓶颈

1.产业价值瓶颈:(1)工业结构偏重,产业整体处于价值链低端环节,产业链不完善,自主创新能力较弱,附加值较低,而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新医药、节能环保、物联网等新兴产业仍处于培育阶段。(2)高端服务业仍然匮乏,服务业对区域经济贡献仍然偏低;服务业集聚发展的态势已经形成,但仍需要进一步提升,以形成中心效应。

2.发展空间瓶颈:产业布局分散,产业集群效应尚未发挥,随着“主城区”战略的实施,目前工业发展空间受到挤压,迫切需要整合和拓展产业发展空间。

三、 产业发展与升级的思考

应充分发挥港闸区“枢纽之区”、“靠江靠海靠上海”的独特优势,依托“工业强区”的雄厚基础和“市北新城”的全新定位,在“产业共生,产城融合”的指导思想下,构建中心引领,板块推进的产业体系。

(一)产业发展战略

1.结构—双轮驱动战略:顺应产业和城市发展趋势,推动港闸由工业主导向高端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转型,最终实现服务业引导制造业发展。

2.空间—产业集聚战略:坚持高端制造业向园区集中,现代服务业向中心集中,高效农业向成片地块集中,实现产业集群效应、中心效应和规模效应。

3.价值—转型升级战略:根据产业发展不同阶段,推动产业实施四大转型升级路径,即工艺升级,产品升级,产业链环节升级和产业链整体升级。

(二)产业体系升级的构建路径

1.深化跨江合作,打造百亿级生产业板块。在原有的冶金和电力能源两个传统产业下,重点发展6大先进制造业。按照主导产业做强策略、传统产业升级策略、新兴产业培育策略、落后产业退出策略,打造南通乃至长三角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

(1)船舶与海工产业

以南通船舶配套工业集中区为载体,加快产业集聚和产业升级,努力把港闸区沿江和沿九圩港沿线打造成我国船舶与海工造、修、拆、配一体的L 型产业特色走廊。

(2)智能装备产业

通过加大培育、扶持和招商力度,重点实施优势企业培育、产业链招商、装备制造与服务增值联动、创新驱动发展四大策略,塑造知名的智能制造品牌,推动港闸区由传统机械制造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智能装备制造转变。

(3)纺织服装产业

围绕提档升级,重点实施品牌塑造策略、产业集群策略、自主创新策略、信息化提升策略等四大策略,推动行业向品牌化、信息化、高端化、集群化方向发展纺织服装产业。重点发展混纺产品和高档面料、纤维新材料、高性能产业用纺、高端家用纺织品、品牌服饰五大领域。通过完善产业链和业态升级,提高产业附加值,推动港闸区纺织服装产业由低端业态向高端业态转变。

(4)信息通信产业

在现有产业基础上,把握信息通信产业发展趋势,重点引进和培育产业链关键环节和高附加值环节,努力把信息通信产业培育成港闸区新的支柱产业。顺应产业技术和市场发展趋势,抓住产业转移机遇,重点发展高端计算机、集成电路、新兴元器件、现代通信和网络设备等四大领域。通过重大项目的实施,带动区域产业的迅速崛起,重点实施产业链组团招商、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集群发展、产业创新发展等四大策略,提高产业竞争力。

(5)生物产业

顺应产业技术和市场发展趋势,抓住产业转移机遇,重点发展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制造、生物工程和生物服务五大领域。在现有医药产业基础上,通过招商引资和自主培育双轮驱动,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强产业国际合作、扩大产业发展规模、推动产业重点突破、促进产业集聚发展、构建产业支撑体系,建设长三角重要的生物产业节点和增长极。重点实施科技招商与项目招商双轮驱动、产业集群发展、龙头企业培育、产学研合作等四大策略,着力推动生物产业的快速发展。

(6)节能环保产业

在现有产业基础上,顺应产业技术和市场发展趋势,重点发展节能设备、节能产品、节能服务、环保设备、环保服务等五大领域。创新产业经营模式,努力实现产品由低端为主向更加注重高端发展转变、企业由以产品经营为主向总承包一体化经营转变、园区由企业集中向创新集群转变、产业由以传统制造业为主向先进制造业与节能和环保服务业互动并进转变,把节能环保产业培育成港闸区新兴的支柱产业。重点实施招大引强、集群打造、需求引领、自主创新四大策略,推动节能环保产业的快速发展。

2.整合岸线资源,打造百亿级海工船舶配套产业板块。港闸区拥有“一江三河”的独特水运优势,拥有十多公里长江岸线和近百公里内河岸线,是市区岸线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围绕做大做强主导产业,提升产业竞争力,重点实施产业链升级策略、产业集群发展策略、招大引强策略、协作配套策略等四大发展策略,顺应产业技术发展趋势,重点发展船舶高端配套产品、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海洋工程装备三大领域,实现由低端产品向高端产品转变,由船舶修造向海工装备转变。

3.发挥枢纽优势,打造百亿级物流产业板块。充分发挥区内公、铁、水、空联运的要素集聚效应,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目前园区内的物流产业以第三方物流、第四方物流为主要物流形态,已经依托南通火车站建设了2.1平方公里的站北物流园,吸引了林森、宝湾、铭源等一批物流企业入驻。

在现有基础上,应着力引进和培育一批有竞争力的现代物流企业集团,重点发展工业物流、电子商务物流、商贸物流、会展物流、城市配送以及供应链管理、物流总部、物流培训、物流金融、物流软件、物流信息服务等物流服务业,把高端物流业打造为港闸区物流的主导业态。通过引进和培育高端物流业态,加大现代化物流载体建设,将港闸区打造成为长三角领先的重要高端物流基地。实现物流产业的集聚发展和转型升级,尽快形成超百亿级的产业规模。

4.建设品质新城,打造百亿级商务服务业板块。

南通为实施大市区发展战略,已全面启动五大新城建设,港闸区的市北新城将打造成新城建设的先导区、产城融合的先行区和文明宜居的示范区。以完善“商办住游购娱”等城市综合功能为目标,突出商务服务业这一重点,着力打造“宜居宜业新市北,创新创业现代城”。以科技服务业与企业总部为主要产业业态,以“总部经济”、“创新经济”、“办公经济”、“楼宇经济”为主要经济形态,以市北科技城为主要支撑载体,打造长三角北翼生产业第一园区。

要加快市北科技城生产业集聚区建设,应瞄准“长三角北翼生产业第一园区”发展目标,着力招引商务服务业态和企业总部项目。通过加快吸引国内外大中型企业的地区性总部或职能型总部,积极引进和培育一批金融类、法律类、咨询类、广告类、财务类、科技类、鉴证类服务机构,加强商务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努力建成区域性商务服务高地。

四、实施建议

(一)实施产业转型工程

1. 制定产业升级方案:传统产业升级方案、新兴产业培育方案、主导产业做强方案、现代服务业提速方案。

2.建设产业发展载体:建议港闸区近期重点推进港闸经济开发区、船舶配套集中区、港闸高新区(含市北科技城)、市北新城核心区、站北物流园、南通1895 等七个功能板块的建设,为产业落地提供空间与载体支撑。

3. 搭建产业服务平台:加快建设技术服务平台、公共服务平台、金融服务平台等三类产业服务平台,提升产业区竞争力。

4.制定产业招商计划:招商引资是港闸区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建议港闸区各个功能板块加强招商引资工作力度。

(二)制定保障措施

1. 规划保障

一是争取南通市在产业、经济、城市以及重大项目等规划中,将港闸区以及港闸区的重点功能板块列入重点,争取土地、资金、税收、财政、重大项目等方面的支持;二是高度重视规划的严肃性和、约束性和权威性,保证规划真正落到实处。

2. 空间保障

一是争取上位规划扩大港闸区建设用地范围,并预留足够的发展备用地;二是在用地指标上给予倾斜;三是结合“退二进三”,通过土地利用规划修编,确保用地性质调整;四是按照“存量调整优化,增量集中提升”的总体思路,制订产业集约用地的导向政策。

3.招商保障

转变招商理念,加快从“单项目招商”到“产业链招商”、从“小企业招商”到“旌旗招商”、从“土地招商”到“无地招商”的转变。

4.项目保障

一是先进制造业项目保障,围绕主导产业,跟踪国际500 强和国内100 强企业的战略投资动态,加快引进一批投资大、附加值高的旗舰项目;二是现代服务业项目保障,加快引进一批具备资金、品牌、运作能力的旗舰型项目;三是高效农业项目保障,以“现代农业科技园区”为主要建设形态,以“植物工厂“为主要经营业态,加快农业园区建设。

5.政策保障

一是加大产业政策导向,实施“一松一紧”策略,即对符合港闸发展方向的产业,要创造“宽松”的准入与发展环境;对不符合港闸发展方向的产业,实行“紧缩”的政策。二是加强产业政策聚焦,加快制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优惠政策与指导意见。重点从财政、技术、招商引资、市场开拓、名牌培育和保护等方面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针对重点培育的产业,设立专项产业引导与扶持资金。

参考文献:

[1] 南通陆海统筹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解读,[EB/OL],20140307

[2] 港闸区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R],2014

[3] 陈明,付奇,南通:陆海统筹争当苏中发展领头雁[J],唯实(现代管理),2013(10)

作者简介:张永莉(1970-),女,贵州贵阳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

第8篇:推动产业链发展范文

当前,河南商业地产市场风云变幻,竞争空前惨烈。许多商业地产项目遇到空前的市场挑战与政策压力。

香港凯德国际投资集团董事长强雕洪作为一名在豫的浙商,其传承了浙商对商业的敏锐,他曾参与投资全国多个当地知名的商业项目,汝瓷文化产业园是他继河南信阳御景华府之后的第二个投资项目。

将产业地产进行高效地资源整合,是强雕洪一直追求的目标。他主张以点带面,撬动整个产业链,发展产业集群。汝瓷文化产业园以一个汝瓷文化产业园为点,开发其生产、展览、贸易,以及文化和旅游的功能。

这一切,源于强雕洪将思想与战略联合布局的商业逻辑和要做产业整合者的大思维。

产业地产是趋势

强雕洪十几岁出道,完成从一名建筑工人到一名商界精英的转身。30多年,在机遇和风险之间,他懂得在正确的时间把握和规避,这也是他投资多种产业主题地产的宝典。

在房地产开发行业内,产品多达十余种,诸如住宅地产、商业地产、商住复合地产、工业地产、旅游地产等。以住宅地产开发量居多。其中较为容易做的是住宅地产,而产业地产要比住宅地产和商业地产复杂得多,难做得多。

强雕洪自有一番道理。他说,如果国家宏观调控不放松,产业地产会成为下一个蓝海。随着产业向内陆转移进程的加快,传统房地产商转型介入,专业地产运营商扩张,产业主题地产在全国范围内遍地开花。

所以,产业地产,这是一种趋势。基于这样一种理念,强雕洪早在2000年就把企业发展方向瞄准了产业地产。

强雕洪表示,目前,产业地产已经进入资源整合时代。以汝瓷产业园为例,其定位至关重要,既要移植外部强势资源,又要培育内部特色优势,整合区域资源优势。除此之外,还要综合考虑市场的导向、资源的整合以及创新能力。

在盘活产业地产的应用上,强雕洪认为,未来的园区不是一座单纯的开发区,更不是一座孤岛,而是城市,是全产业链承载平台。

“我们园区运营的核心理念就是产城融合,按照城市的理念,城市的规划,城市的建筑,城市的配套去做园区,避免我们把园区做成工业区,然后再去一步一步升级,这样会造成后期一些投资的浪费。”强雕洪说。正是由于信念坚定,敢于挑战,他才能在产业地产中游刃有余。

产业整合论

强雕洪谈到,要做产业整合和城市化进程的推动者,要具备系统的统筹思维和产业布局的空间规划能力,更需要大境界和大情怀。

一是引领产业集聚,城市的产业结构是决定城市的经济功能和城市性质的内在因素,产业的发展最终要走向集群的状态。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可以达到空间集聚、人才集聚、工艺集聚、品牌集聚,从而实现汝瓷产业链的链条化集聚,产业就会由小竞争力形成全国范围内的大竞争力,乃至世界范围内的竞争力。

二是实现城市运营。产业集聚区最大的特点就是设计好区域的产业,然后根据产业需求进行基础设施配套,选择合适的配套产业及服务产业。

三是培育产业生态。文化为魂,产业为根。要打造以产业链、次生产业链、服务产业链为依托的多点式产业集群。

第9篇:推动产业链发展范文

为此,很多跨国公司已经或者正在转型为全球化公司,从全球化的高度调整战略,如营销服务全球化、制造组装全球化、研发设计全球化、资本运作全球化等等,其核心目的是放大其竞争优势。因此,它们加快整合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资源在全球范围打造自己的产业链,从而为全球化竞争做准备。

随着中国不断推进改革开放的政策,促使更多的跨国公司在华投资,这不但促进中国经济快速增长,而且它们还带来了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推动了中国相关产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设立研发机构推动产业升级

一些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机构,招纳本土科研人才,促进他们时刻掌握全球技术趋势,对本土产业升级有一定促进作用。

目前,通用汽车、三星、IBM、杜邦、宝洁、诺基亚、西门子等跨国公司在华都建立研发中心。如摩托罗拉在中国建立18家研发中心,从美国引进了先进技术设备和一流产品,利用中国的人才低成本优势,研发世界一流产品。其在华研发最成功的产品当属天拓A6188手机。

微软在中国建立研究院,招纳本土人才加盟。其从小到产品开发,扩展到搭建一个IT产业系统平台,利用这个平台使与微软能与中国本土的一批硬件制造商、软件的开发商、软件服务商相连接,从而构建一个产业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微软在做的是技术孵化器的工作,这对中国信息产业产生巨大的影响。而信息产业会对其他产业带来重大影响。

形成产业集群推动产业升级

在改革开放前,中国东北是传统的老工业基地。由于“三线”基础建设,我国西南地区工业也有一定的基础,而那时珠三角地区重工业基础还很薄弱,没有什么知名的企业。

但随着改革开放,受当时的招商引资的政策影响,外商直接投资的区域形成了由东到西,由沿海刮内地的梯度推进性格局。目前,东部沿海地区由于拥有较好的投资环境,使外商投资在东部沿海地区集聚,促使本上企业以及海外一大批上下游供应商大批跟进,从而形成了珠三角、长三角的产业集群地区。

目前,华南地区以东莞、深圳、惠州、珠海为中心形成了计算机外设产品生产基地,东莞拥有计算机信息产业厂商几千家;在深圳仅为计算机配套的企业也有两千多家,生产的产品涉及磁头、驱动器、显示器、数码相机和扫描仪等。在华东,以上海一苏州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正成为信息产业投资热点,在苏州已形成以明基电脑为核心的IT产业群,建立起鼠标、彩显、液晶显示器、超微半导体等多个大规模生产基地。

深圳就是一个样板。由于其拥有完善的基础设施,毗邻香港,交通便利,为承接服务外包业务奠定了良好的产业配套基础。开放的商业条件吸引了大批知名跨国公司来此投资,形成与之配套的AT游产业链。例如,IBM在2006年10月将其全球采购总部迁到深圳,同时将全球首席采购官的办公地点也迁到深圳,这是IBM首度将集团的某一部门总部迁到美国总部以外的其它国家。

目前,深圳整体经济规模在中国内地城市排名第四,高科技产业与新企业在中国居领先地位。以服务外包、高端制造业和技术研发环节转移为主要特征的新一轮世界产业结构调整方兴未艾。深圳的经济环境为发展国际外包业务产业基地提供了必要条件。其制造业规模庞大,产业发展趋于成熟,而以IBM为代表的这些跨国公司,在完成了从传统跨国公司向全球整合企业转型后,会对世界各地进行重新衡量。而珠三角区域,处于从国际分工低端制造到高端制造的转型过程中,也恰恰为这些全球化公司提供运用全球资源,尤其是中国的低成本的制造业和人才资源优势,打造自己的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链提供机会。

这又反过来,促进本土产业的升级,形成良性循环。如IBM在把深圳发展成为IBM华南地区的服务中枢;发挥其在技术以及咨询方面的经验,促进当地产业升级。

加强合作推动产业升级

对于本土企业来说,由于跨国公司来华投资设厂,不但带来了竞争还带来合作的机会。

本土企业通过为跨国公司提供从简单的组装装配、零部件制造等一些简单的中间产品,向系统化、搞加工度、高技术含量的方向转变。有的企业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吸收跨国公司的技术,已经能够生产出当今最先进的高新技术产品,这加大了跨国公司产业转移的步伐。

如日本东芝公司最初在中国投资零部件项目,但在2001年3月做出决定,为加强其彩色电视市场的竞争力,终止日本本土的普通电子管彩电的生产,并于4月把包括数码电视在内的电视机生产移往中国大连,还投资240万美元更新大连工厂的设备。因为这可以降低劳动成本、配件成本。

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这催生了国内庞大的汽车零配件生产市场。过去,本土零部件企业,大都生产技术含量低的部件,但随着它们与跨国车企合作,生产能力已经由“按图作业”阶段迈向“自主设计”阶段。如上汽华域不仅能生产出满足上汽通用技术标准的制动系统,更在此基础上研发了一系列高品质产品。万向集团凭借出色的模具工艺和设计能力,所生产的配件已被多家合资年企相中。京西重上收购美国德尔福全球汽车悬挂和制动业务,万向集团收购美国DS汽车转向轴业务,进而壮大自身实力,促进竞争力不断提升。

在交流发电机、离合器、雨刮系统、密封件等以前为外资占市场主导地位的领域,本土企业也取得不俗的成绩,目前,形成了以北京海纳川、上汽华域、法士特、瑞立集团、京西重工、欧意德、山东盛瑞等为代表的中国汽配产业群,其产品纳入了通用、人众、福特、雪铁龙、丰田、本田的供货体系。2010年,克莱斯勒在中国汽年零部件采购金额达6.4亿美元,相当于克莱斯勒全球采购总额的3%。通用、福特、非亚特等跨国车企的在华合资企业,都加大本土零部件采购力度。奥迪逐渐将全球零部件采购体系向中国倾斜;丰田为强化其在中国市场的成小控制能力,将放开零部件配套体系,引入中国本土的零部件供应商;本田宣布将在中国的采购比例从目的60%,赠加至90%。

当本零部件企业被正式纳入跨国年企全球供应链体系后,又加大本土零部件企业结构转型与产业升级的力度。一些跨国车企纷纷制定r国内零部件企业培养计划,帮助中国零部件供应商进一步提升研发和制造能力。克莱斯勒制定了中国零部件供应商能力提升设划,预计用3年时间就产

品质量管理、研发等内容进行培训,并解决中国零部件供应商在产品研发方面的部分经费。

借助管理推动产业升级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除了带来先进的技术设备,还带来先进的管理体系。在管理体系建设方面,它们起到一个标杆示范作用,对中国的同行很有学习的意义。

以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建设为例,日前,欧盟、美国等不少国家都认可了这一体系。中国纺织工业早在2006年也推行社会责任管理体系的建设,如健全规范的规章制度,建立起高效有序的生产管理机制,关爱员工。国内有的纺织企业开展试点工作,表面上生产成本上去了,但海外订单却增加五成以上,过去一件服装销国内市场卖价为90元,但生产国外产品后每件提高到150元,除去略增加的用料和管理成本,每件服装增加净利润30元。订单增加,利润率增长,实施社会责任后的收益看得见、摸得着。

从中得出这样的结论,当中国本土企业与那些已经实现全球化的跨国公司竞争时,本土企业的管理思路不要简单停留在民族企业和外国企业的竞争上,而是以开放的胸怀,以全球化的视野提升我们管理水平。

阻碍本土企业发展的主要障碍不是外国公司的技术优势,而是我们本土企业在管理上缺乏全球化视野,它们以狭隘的意识形态化的民族视野来看待世界,而不是以全球视野看待全球公司带来的竞争。

因此,本土企业通过向外资学习,建设先进的管理体系促进中国产业升级。

物竞天择

目前,中国市场由于经济发展强劲,充满潜力,由于人口基数庞大,成为世界最具吸引力的市场,吸引无数跨国公司进入中国。这不断提升竞争等级。当跨国公司的竞争力强于小上企业,就有可能通过竞争淘汰中国小土企业。当然,也有跨国公司被本土企业挤出中国市场的,如美国家电连锁巨头百思买退出中国市场

要想在竞争中不被淘汰,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和技术优势、通过竞争淘汰落后促进先进,这是值得充分肯定的。

在竞争中,如果外资控制了整个产业链,我们该怎么办?以往,在探时产业安全的时候,由于采用传统的产业安全观,往往会这样思考。在过上,因为苏联专家从中国撤走,留下非常深刻的教训。所以国人往往从自力更生自成体系的安全观念出发看问题、

但现在是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在这种情况下是打造自力更生、自成体系的产业系统安全,还是融入全球经济、通过相互合作增加相互依存度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