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青春的细节作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看啊,城里城外,大街小巷,热闹非凡,祝贺词、红灯笼,红衣服,红对联、还有各种龙的造型随处可见,一不小心,还以为走进了红色天地。街上的商品玲琅满目,又好又多,大人们忙里忙外的打年货,一下想买这个,一下想买那个,对联,红包,新衣服,那是必不可少,还有许多新东西也想尝尝鲜。总之啊,忙了一年,也该享受享受了。大人们忙着辞旧迎新,小朋友们也没闲着,一个个争着抢着给长辈拜年,拿红包。一领到压岁钱,便三五成群地出去玩,放鞭炮。
“每条大街小巷,每个人的嘴里都有一句话,就是恭喜、恭喜。”正如歌词里说的,新年里,无论是电视、广播,还是人们的嘴里,“新年快乐,万事如意”、“新年交好运,来年会更旺”等的祝福语时入我耳。那一句句亲切的问候,牵着一份份真诚的祝福,流进他人的心田。最令人感动的是游子回家时,老人们一声声的叫着儿女的名字,那简单的几个字,却是老人们永远的牵挂。
要说春节里的吃喝玩乐,吃绝对是第一位,这可使鼻子享了福。饭馆、小吃店里散发出来的阵阵香味,源源不断地吸入鼻子,令人胃口大增,纷纷掏钱一尝为快。最高兴的时候,恐怕就是吃团圆饭了,鸡鸭鱼肉一应俱全,酒水饮料应有尽有,闻着这顿美食大餐所散发的诱人香味,心里别提有多甜了!
写好“思考感悟”类的作文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以小见大,主旨鲜明。我们可以选取一些小的点切入主题,以再现成长经历,表达内心情感或对成长的回顾和思考,这样就可以写出从幼稚到成熟的成长过程。写作时,要注意化大为小,要学会从一滴水中看世界,从小角度反映大问题,力求做到“以小见大”,弘扬一个大的主旨。在叙述的过程中,融入独具特色的个人感受。
二、细节传神,情感真挚。成功的细节描写往往能够达到“一瞬传情,一目传神”的艺术境界。叙述的过程可以摇曳生姿,但一定要叙述真切,细致入微。“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思考感悟”类的作文,感情一定要真挚,力求表达出自己的独特感悟和真切体验,不要无病。
三、有理有据,形式新颖。对于一些生活现象、社会现象的思考评价的文章,需要有理有据地进行论述,切不可假、大、空。文章的内容决定形式,但是好的作文形式往往会让人眼前一亮,产生赏心悦目之感。例如采用书信式、童话寓言式、访谈录式、小标题式、分镜头式等。
【佳作展台】
观点明确 有理有据
学生作文为什么要撒谎
四川省眉山市一考生
学生作文为什么要撒谎?或许专家们会说这是道德问题,或许老师们会说这是文风问题……作为在应试教育的学海里苦苦挣扎的一员,我要说我们是迫不得已!请看,考卷上的漫画也许就是答案。图1中的老师强调要记住同样的说法,不是无形中已经给学生的思维设置了藩篱吗?图3中的老师虽然对着苹果要求同学们“如实描写”,可那位男同学说:“上次写苹果有虫子,皮皱了,结果得分好低……”难怪那位女同学说:“还是写‘又大又红又亮’比较保险。”正是因为不得已,才有了下面这种种的谎言。
在家里――
每天上学时,父母总会说:“在学校里要好好听老师的话,好好学习!”却不知我的耳朵已听得起了老茧。每次考试后,父母总会拿着成绩单研究半天,然后都会重复这样的话:“你看人家某某,成绩多好,多有出息!”却不知我其实就想做一个平凡而快乐的人。面对父母的关心,我能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吗?我只能违心地说:“好!我知道了!”你说,我不撒谎行吗?
在学校――
老师对我们说得最多的话是:“好好学习,以优异的成绩来报答父母、老师!”其实,我们多数学生只能做一个普通的人,平平淡淡过一生,为什么长大非要成为社会的栋梁呢?答题时,我们往往会高呼口号:“我终于战胜了困难!我绝不服输!”其实有谁知道我们内心的软弱?再说写作文吧,如果是差生,他敢写老师对他的白眼吗?如果是早恋的学生,他敢向老师表露心迹吗?……正如上述漫画那样,老师叫学生如实写,可如实写的后果就是得低分,而说谎话就可以得高分!说到底,一切都是为了得高分。你说,我们不撒谎行吗?
社会上――
现代社会竞争日益激烈,许多人都想寻一份好工作,谋划一个好未来。家长更是不断用一个理想的目标去套孩子,给孩子灌输一种思想:“要想有一份好工作、一个好未来,还得考高分。”所以在写作文时,就不是在书写真情实感,而是在喊口号。再看书架上、网络上那些令人眼花缭乱的《优秀作文选》《高分作文》《满分作文》等,绝大多数都是曲折离奇、语言华丽的虚假文章,很难说其中有几篇写出了真情实感。但这样的作文才能获得阅卷老师的青睐,才能获得一个高分。你说,我们不撒谎行吗?
父母啊,老师啊,其实我们也想书写真情实感,但为了得高分,我们的作文不得不撒谎啊!不过,好在有像图2中的老师一样敢于对写学校的饭菜不好吃的同学给予“写得好”的评语,也许往后学生作文撒谎的现象可能会有所减少,直至都能以真情实感去写作。
【技法借鉴】
本文亮点:观点明确,有理有据。学生作文为什么会撒谎?小作者就此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最终得出了一个明确的结论:撒谎的原因是被父母逼、被老师逼、被社会逼、被考试逼……尽管这些观点未必完全恰当,但小作者大胆明确地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且说得有理有据,值得肯定。文章的论证层次分明,在第一段提出论点之后,分三个方面进行论证,最后强调中心论点,收束全文。文章说理不空洞,作者列举了现实生活中的许多实例,有力地剖析了问题的根源。语言不枯燥,文中多处运用排比句、感叹句、设问句、反问句等,恰如其分地抒发了作者的感情,引人深思。
材料丰富 内容充实
中学生失掉青春朝气了吗?
贵州省贵阳市一考生
有人说,中学生早已被沉重的学业击垮;有人说,中学生被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压倒了。我说,你们应该走进校园去看看他们的青春活力。
你听,教室里的琅琅读书声。
推开教室门,顿时传来淡淡的茉莉的清香,中学生正如冉冉升起的太阳一般朝气蓬勃。他们有时眉头紧锁,苦苦思索;有时会心微笑,茅塞顿开;有时专心致志,奋笔疾书。他们奋斗着,汲取着,收获着。操场上的汗水挥洒着,手中的笔在洁白的纸上留下痕迹,他们的青春朝气给他们留下了最美好的回忆。
你看,操场上的奋力拼搏。
随着哨声的响起,比赛开始了。运动场上,运动员你追我赶;观众席上,拉拉队加油呐喊。胜者兴高采烈,败者也没有摇头叹气,在青春的岁月里没有失败,他们将目光放到了下一场比赛中。他们用永不言败、活力、朝气给青春的回忆留下了最美的篇章。
你望,他们对于未来的憧憬。
随着“咔嚓”一声,毕业照上灿烂的笑脸为初中生活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他们不会悲伤,因为他们在不断成长;他们擦干眼泪,因为他们还有美好的向往。他们用激情和汗水酿成了意志,用执着和坚强去迎接他们美好的未来,用满腔热血和不懈坚持去谱写他们自己的歌。
中学生失去青春朝气了吗?当然没有!琅琅的读书声、奋力的拼搏、对未来的向往……这些都是他们青春的朝气。
少年强则国强,他们将用他们的青春朝气为祖国谱写新的篇章。
【技法借鉴】
本文亮点:材料丰富,内容充实。本文材料丰富,边破边立,观点与材料高度统一。运用“镜头式”的笔法,突破时空局限,把发生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场景的不同镜头,以“中学生的青春朝气”作为基点,再现了教室里学习时神态各异的奋斗图、操场上比赛时永不言败的拼搏图和毕业时踌躇满志的离别图这三个典型的画面,并通过“你听”“你看”“你望”三个动词巧妙地把三个画面衔接在一起,有力地证明了中学生并没有失掉青春朝气的观点。文章条分缕析,环环相扣,既铺展了思维过程,也凸显了作者娴熟的写作技巧以及较深的写作功底。
化大为小 细节动人
活着需要什么
广东省湛江市一考生
一个很可爱的小女孩,扎着一对羊角辫,在公园里一边跳着,一边唱着“感谢你”这首歌。她的妈妈站在一旁,盯着手舞足蹈的女儿,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感谢明月照亮了夜空,感谢朝霞捧出了黎明,感谢春光融化了冰雪,感谢大地哺育了生灵。感谢母亲赐予我生命……”听着听着,幸福便从心里油然而生,那一首感恩的歌,在每个人的心里传唱着。
自从上了初中,生活总是忙碌的,每天桌上堆放着一大堆的作业,再也没有耐心像从前那样陪母亲看电视,说说笑笑了。而母亲也只是偶尔进来,放下一杯水,然后又出去忙碌了。习惯了,便以为理所当然,直到那一天,我才明白:活着需要感恩,感恩就是一首歌,要一直在我们心底传唱。
那是一个周末,我还在与作业抗衡,而母亲不知在房间里忙碌着什么,也不来给我倒水。我恨恨地出去倒水。经过她房门时,我往里面望了一眼,从来不懂女红的她,居然在织毛衣!她戴着眼镜,脸上挂着微笑,一针一线,认认真真。我看得呆了。母亲忽然抬起头:“阿仔,来试试这只袖子,看大小合适不?”“你怎么想起织这个?”“买的毛衣洗上几次就不暖和了,我也学学,等你穿上咱自己织的毛衣,那该多暖和啊!”母亲的目光里含着希冀和骄傲。一刹那,我的眼睛湿润了,一种异样的感觉包围着我。我突然意识到,幸福就这样一直在身边,从未走远。它并没有我希求的那样轰轰烈烈,只是朴素而安静的,悄悄地陪伴着我。我低下头,悄悄抹去眼角的泪痕。
其实,以前每晚桌上的那杯水,每天早上热腾腾的牛奶,每天出门时的叮嘱与目光,都是母亲的关怀与爱,都是我一直拥有的幸福,我却在不经意间忽略了它们。而今我终于领悟:活着需要一颗感恩的心,只有懂得感恩,懂得回报,才会拥有幸福。
我静静地看着母亲在灯下穿针引线,看着母亲嘴角上扬的弧度,一切都是那么祥和,那么安宁,连家里的花草也在这一刻散发出芬芳,它们似乎也在享受着小小的幸福。
是的,活着需要感恩。我知道,时间会一分一秒地过去,总有一天,我会离开母亲的怀抱,去往更辽远的天空翱翔,但,只要感恩这首歌一直在我心底唱响,幸福的小鸟就会在我的心中筑巢。
一、处处留心挖题材
“好作文源于生活”。只有基于生活的素材,才能更真实亲切些。假若没有对生活的丰富积累,没有对生活的深刻体验,是很难写出真情实感且意蕴深刻的个性化作文的。我时常教导学生:要细心,要感性,学会从自然界的一草一木,生活的一点一滴中捕捉细节,学会联想,让自己的思想驰骋飞扬起来。
诗人杜甫观望泰山,想起有一天,能站在山峰之巅,俯瞰周围的众山皆被踩在脚下,而吟咏出“一览众山小”的千古绝唱。离别车站,父亲为“我”买橘子的情景触动了朱自清的心灵,成了他写作的素材。那蹒跚的步伐,催人泪下;那肥胖的身影更是深入人心。雷雨交加的天气里,雨打红莲,荷叶深情地“倾侧”,撩起了冰心老人的心弦……古往今来,多少文豪之作情感的触发点不是基于生活?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一双独特的“慧”眼,捕捉生活的“点”,没有一颗细腻的心灵,捕捉心中的“情”,又何以打动人?
我是一个感性的人,课堂教学中,我时常会灌输自己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努力用我的感性去感染、启发他们。我也经常鼓励学生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一天的见闻和感受,让他们留心身边的人、事和情。我校依山傍水,门前是一片开阔的菜场,不管是烈日炎炎的夏日,还是寒风刺骨的严冬,田野间总是穿梭着菜农忙碌的身影。震撼人心的画面时常有:烈日下撑起一把大伞,几个月大的婴儿就那么往菜篮筐里一放,便开始了他的一天;稍微大点的幼儿,更是令人心疼,他们的身体被捆绑在母亲的背上,肢体活动完全被束缚,似乎母亲的后背便是他们的世界。他们就这样一天天,安静地在背后陪着母亲晒太阳,看着母亲浇水、施肥、拣菜……经过了多少天炙烤和凄风冷雨的洗礼,他们也“练就”了一身的坚韧,“成就”了一脸的黝黑。此情此景,谁能不心颤?谁能不嘘唏长叹?因而,在作文课上,我时常会说这样的话:“同学们,望望窗外,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这便是生活,这便是素材,要学会用感性看世界,用感性挖题材……”
二、多多熏陶嚼美文
在叙事抒情类的记叙文中,细节描写是塑造人物性格的关键,它可以是作文的一大亮点。那么,如何进行这一细节描写,便成了作文教学的一大难点。我认为这一项重任还得从教师自身做起。教师不仅要完成45分钟的教学任务,更应当创设情境,留点时间给学生咀嚼美文美句。只有通过长时间潜移默化地“渲染”,教学过程中的有意无意的“熏陶”,学生的“细节”意识才能形成。同时也让他们明白,美文佳作就这么一“笔”,却能画龙点睛。
如在《台阶》中,我特意让学生朗读并品析了这一段,“父亲坐在绿荫里,能看见别人家高高的台阶……柳树枝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这一细节,生动形象地写出父亲的羡慕、向往之情,细腻传神地刻画了他不甘人后、渴望受人尊重,并时刻为自己高台阶的梦想谋划着的形象。又如第5段描写父亲洗脚的场景,“他的脚板宽大……沟里嵌着沙子和泥土……我为他倒水,倒出的是一盆泥浆……觉得这脚轻飘飘的没着落……像踩在棉花上似的”,此处描写细腻、形象、贴切,特写了父亲的脚――黄几几、饱经泥沙的洗礼,以此来见证了父亲饱经沧桑、终年辛勤劳作却又朴实敦厚的农民本色。每每讲到此处,我都会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赏析语句的美妙,并鼓励他们联系生活,说说自己的父亲身上的特点。课堂立即活跃了起来,我常趁热打铁,“作者仅凭这么一‘笔’,却将父亲吃苦耐劳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令人怦然心动,想想我们的父亲又何尝不是这样的形象呢?可我们写作中刻画父亲这一形象时,往往总是少了那么点韵味,不够感人,这又为何?”“……我们的习作太缺乏这样细腻而又传神的笔墨了,所以我们要学习作家细节的刻画和小中见大的写法……”
三、细点描摹绘神韵
作文批改,我历来非常重视这一板块。农村中学生,他们没有丰富的业余生活,阅历薄,见识浅,文字功底不深厚,作品的语言往往干瘪苍白,不具感染力;人物形象也不鲜活……但从教几年来,我一直奉行“先修改后当面指导”的原则,虽然会花去很大的精力,但个人认为效果良好。修改时需要教师恰当准确地写下语句,让学生明白哪些描写该深入,哪些情境该细描,让他们学会“于细微处见精神”,画其神韵,夺人眼球。这样在教师“手把手”潜移默化地带动下,他们便慢慢地掌握了描写的技巧。
有位学生在写“岁月如歌”一题时,我便在《欢乐曲・童年》部分,添加了儿时天真淘气、喜欢与树争高低的情境――“奋身一跳触碰绿叶”,与后文形成对比。例:“抬头仰望那蓝宝石般的天空,继续哼着歌儿……走到一棵树下,试图奋身一跳,用那短小的手儿去触碰那片绿叶,然而只是徒劳的。风儿吹过,绿树摇曳多姿,似乎在讥笑我的矮小。‘呀!等我长大了就有你好看,看你那神气样!’”《伤感曲・青春》部分,我便设置了同样的场景,同样的动作,可对于唾手可得的绿叶,心境却迥乎不同,以此流露青春期的烦恼。如:“欢快小跑的步子也不见了,许是少了那份热情与冲劲吧……又是那棵老树,我轻轻一蹦,那片片绿叶便在我的掌心里……但不再有往日的神气,而我,却再也找不回曾经的那份欢喜。”
――题记
春寒料峭,却阻止不了万物复苏;乍暖还寒,却挫伤不了坚定的意志;寒风刺骨,却改变不了勇敢的心……
“我爱冰凌花,花开在山崖,迎风冒雪都不怕,寒冷中发芽……”每当春天到来之际,看着远方的景色,耳畔总会想起这首婉转动听的歌。冰凌花,一种在初春盛开的花儿,冬末春初,它顶着严寒,奋力成长,只为了让自己展现最美的一面,绽放的花瓣上覆盖着几片冰花,显得格外晶莹。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其他花儿都深藏地下,等待暖春的到来,唯有它,丝毫不为严寒所动容,在冰冷中发芽、生长、绽放。这就是冰凌花,用自己的倔强和坚持,演绎着自己不平凡的一生。好一朵勇敢的冰凌花,好一个春嫩不惧寒!
一朵小小的冰凌花尚且如此,那我们又有何理由一遇到困难就临阵退缩;又有何理由一遭受打击就轻言放弃;又有何理由一面对失败就一蹶不振?
生命的旅程那样漫长,寒冬是我们永远都无法躲避的。面对寒冷我们是选择放弃、听天由命,还是选择用尽所有的力气奋力一搏?我想,没有任何一个人会在还没有开始时就选择放弃,既然这样,就让我们选择远方,风雨兼程,因为我们的人生才刚刚开始,战斗的号角才刚刚响起。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只有经受住风雨的洗礼,我们才会真正成长;只有经受住严寒的考验,我们才会迎来真正的春天。
青春年少的我们,正如那娇小的冰凌花,稚嫩的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懵懂的心灵怀揣着对美好未来的憧憬。我们有着自己的梦想,我们也想在人生的旅途上留下自己最精彩的一幕。所以,让我们学习冰凌花的那份坚持不懈、无所畏惧,勇敢地去面对一切风雨,创造自己的辉煌!
春嫩不惧寒,我们会带着自己的梦想启程;
春嫩不惧寒,我们会坚持心中的那份执念;
春嫩不惧寒,我们会创造自己的璀璨人生!
【亮点寻踪】
这篇中考作文语言清新优美,画面细腻真切,主题鲜明突出,被评为满分作文。
无
(4)语文动起来,生活更精彩--记第九届“孔子杯”全球青少年华文作文大赛 无
(6)曲阜,行走在远古吟唱的岁月里 韦群
指导教师论坛
(10)精彩语文舞动在生活中——上海市民办兰生复旦初级中学参与“孔子杯”作文大赛侧记 无
(11)给学生一片飞翔的蓝天…… 李富晔
(12)收获尽在参赛的过程中 张华
(13)马来西亚指导教师给孔子杯作文大赛组委会的两封信 无
(14)分层指导,分类推进——我的写作教学浅见 徐小生
(15)习惯与习作 赵迎
(16)“共享善文化共推善教育”--初中生微散文渗透性阅读遮谈 张兴莲
(17)我的活动我做主 郝峰
(18)以身示范 以情动人 魏鹏
学生优秀作文
(19)我的《三国演义》情缘 盛智明
(20)天生我才 陈宣瑄
(21)我和三国情缘 严九州
(22)《群》读后感 萧睿贤
(23)爱 曾郡于
(24)信念比生命挺拔——《我二十一岁那年》有感 孙汇泽
(25)美丽的故乡 罗翠婷
(25)熟悉的地方也有风景 蹇红梅
(26)中华诗魂 王鑫鑫
(27)让语文动起来 许奕
(28)中国,我来了! 陈俊宏
(30)孔子,您给我们留下了什么? 毛语卓
(31)孔子像的表情 黄慧莹
(32)孔子寂寞有谁知 王哲
(33)孔涎有感 林鼎勋
(34)我的爸爸“们” 徐懿情
(35)我的鞋带开了 朱青云
(36)我很幸福,因为有你们 黎浚哲
(37)爷爷种的是寂寞 岳华
(38)冷酷的世界,你模糊了爱的存在 李亿成
(39)愿我老去时也能依靠你——一位母亲的独白 梁婉怡
(40)触摸父亲的手 陶凯
(40)书签 黄玮平
(41)我的父母·圣诞老人 蔡玉堂
(42)懂你 李翊
(43)看背影的人 蓝佩雯
(43)时光隧道 林舒怡
(44)爸爸,别再赌了!——给爸爸的一封信 廖否秀
(45)那一次的回眸 梁永辉
&
nbsp; (46)成长·奏鸣曲 语觞
(47)感动 高亦飞
(48)青春的轮廓 马苑珊
(49)广告--繁荣下的阴影 冷继超
(50)与诗共舞 冯梓晴
(51)我爱她 谢宁嘉
(52)“冷”的浪漫与“和”的传递——读科学松鼠会《冷浪漫》 郭羽思
(53)《孔子》观后感 徐子琳
(54)用孔子和庄子演绎生活 张蕾
(55)永恒的车辙——读《孔子世家》有感 王轲玮
(56)浩瀚长河中的一抹璀璨——致孔夫子 贾玉莹
(57)同座的你 温翊俊 丘家镐 蔡晓亮
(58)辩论赛·梦想 李征翰
(59)我在未来等你 毛娅舒
(60)向日葵·太阳 韩晓
(61)我与丽江有个约会 李依柔
(62)生活着的千年古镇——西塘 费杰
(63)西行漫记 赵震
(64)宝钗之死 刁世峰
(65)如花美眷——致林黛王、斯佳丽 范虹慧
(66)那一抹红颜浅笑 庄静
(67)名著的力量 李梅
(68)苦旅中文化未零落 刘金翰
(69)长城赋--读《秦始皇本纪》后感 任成坤
(69)满身花雨又归来 刁雪梅
(70)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正确看待得与失 刘怡然
(71)我以我血荐轩辕——数五四时代风米 李琦
(72)对手 冷明航
(73)风月沉香 唐帆帆
(74)凤声花影 刘欣宜
(75)换个方向,景色也很美 浦钰
(75)唤醒我良知的双眼 孙晓
(76)那人 那冬 那事 周安宁
(77)快乐,你在哪儿? 王延昭
(78)青春的细节 张潇
(79)青春是一道明媚的忧伤 籍傲雪
(79)给自己一些勒痕 赵红彬
(80)享受生命 黄柔茵
(81)最温暖的角落 蔡崇豪
(82)青春走过母校 管清梅
(83)邂逅幸福 程菲
(84)一池落花两样情 张莹
(85)爷爷的幸福 杨春诗
(86)有一种花经久弥香 李禛平
(87)这条小鱼在乎 朱香云
(87)同桌的你 吴建树
(88)使命 夏雨
(89)重拾 杨雨函
&
nbsp; (90)语言的力量 李逸芃
(91)语文是生活的酒杯 李云满
(92)文·韵 张伊静
(93)高原情,文化魂 韩乾
(94)天空 顾奕俊
(96)取其精华,古为今用——结合《论语》解读语文新课程标准 曹青 黄艳斐
(98)像孩子一样的单纯 王祖璇
(100)语文活起来,生活更精彩 黄家翔
大赛获奖名单
(102)第九届“孔子杯”全球青少年华文作文大赛获奖名单 无
走进优秀组织单位
(114)规范加特色合格加特长——山东省诸城市龙城中学简介 无
(115)陕西省西安市第九十八中学朱雀文学社 无
(116)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第一中学 无
(116)一路走来一路歌——山东省诸城实验中学打造文学特色学校纪要 无
(117)发展进步中的浙江省嘉善县柳湖学校 无
(118)山东省宁阳一中 无
(119)江苏省板浦高级中学 无
(120)山东省胶州市实验中学 无
(120)广东省深圳市盐田区外国语学校 无
(121)马来西亚霹雳文艺研究会 无
(122)科学发展乘势再上——前进中的广东省增城市增城中学 无
(123)山东省日照实验高级中学 无
(124)广东实验中学顺德学校韵曦文学社 无
(124)山东省胶州市第一中学 无
(125)在追求“语文味”的道路上前行——上海市民办兰生复旦中学语文教学活动侧记 无
(126)马来西亚吉打州苏丹巴力莎中学 无
(126)山东省曲阜市实验中学北辰文学社 无
(127)广东省连南民族高级中学 无
(127)四川省苍溪县东溪中学语文教研组 无
(128)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山东省宁阳实验高中语文教师团队 无
无
(f0002)第九届“孔子杯”全球青少年华文作文大赛颁奖活动盛况 无
亮点之一:题目拒绝熟眼,寻求新奇
好的题目最容易令人“一见钟情”。在话题作文中,文章题目也如同悬于篇首的一盏灯,它可以统照全篇,可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鲁迅先生对于文题是相当重视的。他的一部散文集最初题为《旧事重提》,而后来在再版时就改为《朝花夕拾》了。这两个标题比较起来,其中的优劣高下是不言自明的。如浙江杭州一考生以“不思八九,常想一二”为题,就非常新颖,单看题目就让阅卷老师产生阅读的欲望。重庆一考生用的一个题目叫“八厘米光亮”,光亮还可以用长度来衡量,为什么单单是八厘米?一系列的问题吸引着阅卷老师往下读。如“任尔东南西北风”、“桃花依旧笑春风”、“墨痕诗香”、“心动在唐诗间”等题目,足见作者的文化修养。平时要引导学生多看报纸杂志,多鉴赏诗词名句,多留意好的文章题目,定题目时才会“下笔如有神”。
亮点之二:要有好的文章结构
首尾呼应式最好,简单扼要,一目了然。结尾与开头要相呼应,写出既呼应开头,又不简单重复的语句,这种结尾方式是各类文章极常见的收束方法。这种收束方法能唤起读者心理上的美感,产生一种首尾圆合、浑然一体的感觉。如朱自清的《背影》,开头写了:“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结尾写道:“……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要多分段,每篇文章也不一定就是三段,通常可以是五至六段,这样给人感觉就不一样了。
亮点之三:要有贴近生活的选材
为了避免材料的陈旧和雷同,我们不妨多关注与我们生活非常贴近的东西。2011年上海一考生别出心裁地从东方卫视的“我型我秀”取材,写了篇《我的名字叫“敢秀”》的文章,用第一人称叙述了一段选秀经历,演绎了一只“丑小鸭”变为“白天鹅”的翻版故事。我们姑且不论这是不是他自己的真实体验,看看现在的学生对选秀节目的如痴如狂,就知道电视娱乐活动已经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之中。
亮点之四:于细微处见真情
文贵有情,有情方能感染人。在构思谋篇时,就要注意选择最能打动人心的题材;在叙事时,特别要注重细节的描写刻画。在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方面细加琢磨,力求写得细腻传神,有感染力。考生应该从朱自清的《背影》中对于父亲的描写受到启发。倘若文中的细节能拨动阅卷老师的心弦,那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要求学生记人时,写好人物。要写好人物,应有细节描写,要让学生注重写好人物的局部,比如写头发、脸、背、手、脚等,通过细节来表现人物。这样的细节也可以运用对比手法写出,以前怎样,现在如何,为何这样,通过细节把故事交代清楚。
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来表现真情,这样写人,人物“就活”起来了。通过细节,把人物细致的神态、生活中细小的事件、环境中细小的事物写生动具体。《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临死前“伸”出两根指头,示意家人将油灯的灯芯由两根改为一根,最终使其成了世界文学名著人物画廊中的又一个吝啬鬼的典型。
叙事作文要通过一条线索,这条线索可以是一件物品,是有意义的东西,通过线索把故事串起来。比如好多学生写老师时,都流于形式,如果用一件物品联系起来,就有可能写的内容了。老师的眼镜,老师的讲义夹,老师的水杯,下雨时老师撑的雨伞,老师的办公桌等等,这些东西都可以发生动人的故事。
对每一个描写对象的观察,都可以从感觉、视觉、触觉、味觉、嗅觉五个方面入手。例如:对一根头发的观察。“我轻轻从妈妈衣襟上拣起一根头发,银白银白的(视觉),似乎还带着妈妈的体温(感觉),拿在手上有一些粗糙的感觉(触觉),闻着有一股厨房的味道(嗅觉)。”
亮点之五:运用修辞(比喻、拟人、排比等)
写景时,运用比喻拟人手法至关重要。比如写“夕阳西下”,可以这样写:“红彤彤的太阳,紧贴着崇山峻岭,一步三回头,慢慢下坠,万道余晖撒满大地。爷爷的白胡子变成金胡子了,房子的白墙变成红的了,柳树的枝条变成黄的了。”这样写形象生动。此外还要让学生学会引用诗句,运用成语歇后语等。2010年江西中考满分作文《待人和善》一开篇就用了一组意韵优美的排比句:“盈盈月光,我掬一捧最清的;落落余晖,我拥一缕最暖的;灼灼的红叶,我拾一片最热的;萋萋芳华,我摘一束最灿烂的;对人以和,待人用善,待人和善。”语言错落有致、起兴井然。
亮点之六:借诗词抒感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下面请看几段学生习作的修改示例:
原稿①:考卷发下来了,我的数学得了100分,我非常高兴。可有几个同学却说我是抄的,在我面前说了很多讽刺的话,这对我刺激很大,更增添了我学习的信心。
修改稿:成绩公布了。哈,我的数学得了100分,万岁!我想叫想唱,想蹦想跳,想让所有我认识和不认识的人分享我的喜悦。几个同学走过来,我笑着迎上去,准备接受他们的祝贺。哪知钻进耳朵的却是一串嘲讽:“瞧那得意劲儿,麻雀变凤凰了!”“哼,抄来的分也自豪!”“嘻嘻嘻……”“哈哈哈……”轰!我脑袋一炸,感觉眼前暖融融的阳光一下子变得冷飕飕的。我想哭,痛痛快快地哭!不,我不能哭!我要用更多的100分向他们证明:我这只麻雀是靠努力变成凤凰的!
启示一:原稿①这种非常空泛的叙述,无论在平时练笔还是在考场作文中都颇具代表性。同学们是怎么讽刺“我”的?对“我”造成了怎样的影响?“我”的心态怎样?毫不具体。而经过改动的文字既有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又有环境的渲染,不再只是空泛的叙述,感染力飙升。
原稿②:前几天,我脸上长出了十几个青春痘,我并不在意,哪想到越长越多了。
第一次修改稿:前几天,我这只有零星几粒痘痘的脸上噌噌地又冒出十几粒,我并不在意,认为这些“小丘”很快就会消失,哪想到越长越多了。
第二次修改稿:前几天,我这只有零星几粒痘痘的脸上噌噌地又冒出十几粒,我并不在意,认为这些“小丘”很快就会消失的,哪想到,这些小家伙顽强不屈,前赴后继,只几天工夫就星罗棋布地在我脸上泛滥成灾了。
启示二:这段文字作者二改其稿,实在是精神可嘉,写作文就要有这种“不厌其改”的精神。比较前后三段文字,我们会发现一段比一段精彩,一段比一段耐读。由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用词生动丰富、灵活运用句式、善于运用修辞手法,能让我们的作文更有“嚼头”。
原稿③:我和爸爸一起割麦子,我感到很累,麦子也不听话,打到了眼睛上,真想哭。
修改稿:割了没多一会儿,我觉得头重脚轻,眼冒金星,心慌得怦怦跳,真有点支持不住了。这时,麦子更不听话了,它们左躲右闪,我就是抓不住。好不容易抓住了,搭在镰刀上的麦穗打在眼睛上,啊,酸疼酸疼的,眼睛一下子睁不开了。我捂着眼睛坐在地上,真想大哭一场。
2006年,我执导的话剧《作文课》得到了省戏剧节评委们的一致好评和观众认可,荣膺了优秀导演奖。认真总结《作文课》导演的成功,我对艺术二度创作的认知与理解产生了一些感悟和体会。
细化解读剧本为首要。打磨一个好作品首先是抓剧本。不仅要选好,更要读懂、触摸准剧本的内涵与精髓。作为执导人员,不能依赖经验、资历和所谓“灵气”进行艺术作品再创作。每当面对一个新作品,必须在对剧本反复解读的基础上构思二度创作。《作文课》成功的原因之一,就是准确把握了该剧的主题、理念、手法、风格样式、人物台词等。《作文课》作为一出反映当代中学生校园生活的话剧。旨在揭示应试教育弊端,它以中考为背景,以考前几堂作文课为铺垫,表现一群应试中学生,在“残酷”的中考压力下,“为考试而学习,为拿分而作文”的一系列困惑矛盾心理,向社会展露了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现状。该剧思维新颖、风格独特,汇集了多种艺术样式和手段,集歌舞、戏曲、杂技、魔术、体育于一体,全方位多角度尽现中学生多元性格和思想个性。该剧人物语言颇具特色,融快板、快书、灌口和时尚RAP手段及中学生流行语于剧中,突出中学生语言特征和时代气息,选用“冗长繁引”大段语言台词和有关“师道尊严”表述及老师为贴近学生违心做一些怪异举止动作等细节,来生动刻画教师形象。这些不同一般剧的特点都给导演、演员、舞美留下了较大的自主创作空间,剧本构思的故事情节,须在舞台自由流动的情景中转换,流畅地推动舞台事件进程,全剧不做分场分幕的切割,要求一气呵成。要让剧中人物在跳跃的情景中,依照自己的感受随心所欲、随性所动,做到戏里戏外无限制,跳进眺出不约束。想说就说,想玩就玩,想唱就唱,想跳就眺。让一群充满青春活力的孩子们通过活蹦乱跳,无拘无束、尽情张扬,以中学生特有年龄段的方式表现宣泄、释放缓解中考压力。通过创作视觉和心理冲击,令观者耳目一新,带给观众多维想象、达到直观启迪和感悟艺术表演效果。面对剧中多场景如何做到瞬间转换,舞台表演区如何分割布局、环境如何设置、表演支点如何选择定位、舞台调度如何安排、剧中节奏如何处理及多种艺术样式和表现手段如何融入使用等艺术再加工问题,经过深刻分析,大胆采用先进艺术表现手段和方法,准确生动地展现了主题和人物形象。
积极实践生活是关键。如何做到剧好看,人爱看,二度创作是关键。二度创作即艺术再创作,是指执导工作人员根据自己对剧本的理解,进行剧本艺术形象再加工的过程。艺术源自生活,任何一个艺术作品,都是对生活的反映和提炼。生活是确立艺术二度创作理念的思想基础,生活是艺术二度创作“灵感”的催化剂和“智慧库”,只有热爱并积极实践生活,才能不断创新艺术。为排好《作文课》这部表现中学生的戏,我先后到西安多个学校进行观察。接触了数十名学生、老师和家长,通过与他们交谈,掌握了学生的现状,当代中学生学习包袱太沉重,身心很疲惫,应试教育抑制了他们许多天性的展现与发展。由此确立了以“学习”贯穿全剧,以“玩”为支点,在还原孩子们的天性方面下工夫,让孩子们在戏里痛快地玩一次,放松一下身心的构思理念。让中学生在舞台上玩个痛快,玩出天真、活泼、顽皮、勇敢和可爱。让他们在玩中体验快乐,在欢乐中尽现精彩人生。一个“玩”字,升华了我对《作文课》剧本的见解,凝练了我对艺术二度创作的思想,激发了我创作的冲动和调动运用艺术手段的思维灵感。我重新梳理了剧本的事件,把玩作为排练的突破口。在玩中投入对孩子们的情感:在玩中把握剧作的风格;在玩中塑造舞台的整体形象。
一、品课文语言
任何绝妙的思想都离不开传神的语言,要让自己的思想感情准确的表达出来,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驾驭语言的能力。教材中的名家名篇,或朴实亲切,或委婉隽永,或凝练准确,或言简意明,字字珠玑,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引导学生对妙词佳句、精彩片断进行咀嚼品尝,领略奇妙粗,达到学以致用。如教学朱自清先生的《春》,“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一句中的“笼”字时,我让学生想象一幅“春雨蒙蒙,水气弥漫,整个屋顶上烟雾缭绕”的美景,通过这一思维活动,学生体会了“笼”字的生动形象,于是,有的学生写到:
清晨,我漫步在学校的小路上,小路两旁,垂柳依依。虽是春寒料峭,但如果你稍加留意,便会惊喜的发现,新芽已偷偷的探出了头,东张西望的打青春的消息。草坪边的池塘里,弥漫着一层淡淡的水气,如烟似雾,不由你不想起一种似乎神秘的境界。
教学中,我还注意引导学生学习文章的修辞手法,如语言大使老舍的散文《济南的冬天》一文中,运用恰当的修辞方法,写济南的地理环境及济南的水,收到了强烈的艺术效果。在学了这样的文章之后,我向学生提议:“运用恰当的修辞方法来修饰你的语言。”学生情绪高涨,思维活跃,妙语迭出。王玉娟同学这样写自己家乡秋天的景象:
如海的高粱举起火把,无边的大豆摇响铜铃;看那炸蕾吐絮的棉花雪白一片,沉甸甸的谷穗金光灿灿;棒槌粗的玉米穗仰首朝天,红薯地也赛过了绿色地毯……啊!此时此刻,你怎能不想到党的政策威力无边!
为了提高学生语言综合表达能力,我积极营造写作氛围,为学生创造表现提供机会。让学生每天写日记,留心观察周围的人和事,观察自然景色的变化;在班级墙报上开辟“优秀日记选登”栏,每周展出一次;要求学生写“校园之声通讯稿”,每人每学期至少20篇;发动学生办“语文手抄报”,每周进行一次评选;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征文演讲活动。如“我为学校添光彩”、“新世纪的我”演讲会,“红烛颂”诗歌朗诵会,即兴作文比赛,“我爱家乡”、“我爱校园”征文等20多次大型活动。
二、抓课文的细节
好的细节描写,逼真生动,是文章借以显示人物性格、表达主题的必不可少的手段。课文中凡是出现对突出人物性格有重要作用的片断,就引导学生比较体味,领悟其妙处。鲁迅的《孔已己》中对孔已己的一系列动作描写,刻画了这个迂腐不堪、自命不凡而又不失善良的多余人形象;周立波《分马》中“老孙头摔跤”的细节描写,活现出老孙头风趣幽默的性格。之后,我引导学生进行仿写,谁在作文中借鉴变通得好,就在班上宣读表扬,增大“赏识效应”。久而久之,学生写的多了,琢磨得透了,人物塑造的有血有肉。学生王萍萍在作文《母亲的心》中就成功的运用了细节描写:
……母亲已经拿着线追过来了,我正要脱衣服,却被母亲一把安住:‘不要脱,会着凉的!’母亲微笑着,她那坚决劲儿,不容我半点摧辞。母亲弓着腰,老化的眼睛靠近褂面瞅着,我看见他的手哆嗦着,笨拙的绕着线,僵硬手指,用力捏着针,一次一次老穿不上针眼,半天,才穿上一针……
读到这里,谁会不为这拳拳的慈母心感动的流泪呢?
三、仿课文的开头、结尾
中学课文堪称“风头”、“豹尾”的开头结尾,俯拾皆是。好的开头,先声夺人,令人爱不惜手;好的结尾,则以高屋建瓴之势,画龙点睛之效,令人“把作品读完之后,把它的第一面翻开来重新再读一边”(列夫?托尔斯泰语)。如魏巍的《我的老师》开篇点题,开头只有一句话;茅盾《白杨礼赞》译文开篇抒情,统领全文;老舍的《济南的冬天》结尾画龙点睛。像这样的“风头豹尾”,我总是先发动学生自己主动的“引入”题为期妙处,再要求他们做读书笔记,熟读成诵,化为己有。有的学生写《恩师难忘》,开头说:“一看见那本红色的笔记本,往事就浮现在眼前,我永远不会忘记我的恩师梁顺海。”有的学生写《我爱秋天》,结尾说:“我爱这充满了成熟和繁荣气息的秋天,我更爱那些造就了这欣欣向荣建设的劳动者。”
四、“那”课文的构思立意
当代作家丛维熙说:“作品的构思可比作工程师的草图设计,只有经过反复推敲之后,才能大兴土木,挖基开槽,一砖一石的盖楼建厦。可见构思立意、布局某篇之重要。诚然,作文构思方法种种,但万变不离其宗,都可以从课纹理广泛的占有、拿来。学完扬朔的《荔枝蜜》后,就让学生以《蚯蚓》、《小草》为题,采用育秧现役的手法进行写作;学完彭荆风的《驿路梨花》之后,就给学生题目,让学生用“误会法”进行写作,效果都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