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产业链发展分析范文

产业链发展分析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产业链发展分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产业链发展分析

第1篇:产业链发展分析范文

关键词:金融资源 产业链 交易成本

金融是现代经济增长和发展的核心,金融资源的流动导致了资源在地区和行业间的流动和分配,因此地区金融机构的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该地区企业和产业能够获得的金融资源数量。金融资源的流动使得各地区企业和产业发展呈现出不同的轨迹,地区企业的集聚促进了产业链的形成和发展,产业链的发展减少了融资过程中的交易成本,在我国目前的金融体制下,利率水平并非完全由市场形成,资本规避风险和减少交易成本的需求导致了其向产业链发展更为发达的地区流动,因此产业链发展程度高的地区在获得资金方面具有优势。产业与金融发展之间这种“鸡生蛋-蛋生鸡”的相互决定关系导致各地区发展差距被不断的放大,因此,在区域产业链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金融机构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

一、文献综述

金融及金融机构在经济增长、企业和产业发展发展中的作用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现代经济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第一个全面考察金融在经济中作用的是巴杰特,他发现金融体系通过提供大型工业项目融通所需要的资本而在英国工业革命进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希克斯就此问题进一步指出,英国工业革命中所使用的技术在工业革命之前就已经存在,真正引发工业革命的是金融系统的创新而不是通常所说的技术创新,通过向需要资本的大型项目融资,金融创新使这些技术得以实现并贡献于经济增长。熊彼特(1912) 强调,银行的功能在于甄别出最有可能实现产品和生产过程创新的企业家,通过向其提供资金来促进技术进步。然而,也有人质疑金融能否刺激增长,而罗宾逊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间的交易会产生新的摩擦,这些摩擦刺激了经济对新的金融工具和金融服务的需求,新的金融工具和金融服务也因经济中的需要而产生,也就是“实业引导金融”,但金融对经济增长却没有实质性的贡献。帕特里克认为,在经济增长的起步阶段,金融引导经济增长;当经济进入快速增长阶段,经济变得日益复杂,此时经济中的摩擦会对金融服务产生需求,并刺激金融发展。在此之后,人们将金融-增长之间因果关系的方向称为“帕特里克之谜”。

20世纪90年代之后,由于制度经济学、信息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大量研究文献打破了新古典经济学的假设条件,引入了交易成本、信息不对称等交易中的实际因素,更好的解释了金融在经济增长、企业和产业发展中的作用。

二、金融与产业链发展之间的理论分析

资本是现代企业的核心生产要素,资本的供给决定了一个地区企业和产业的发展水平,金融资源地区间的分配差异将导致各地区生产要素配置比例的差异,也决定了各地区的产业分工和产业布局。在金融发展水平低的地区,由于金融资源供给的不足,企业获得资金难度大、使用资金成本较高,因此和金融发展水平高的地区相比,资本配置比例偏低,由于存在边际生产力递减的问题,在同一行业的企业间生产要素配置比例的差异将导致要素边际产量的差异,使得要素获得的收益不一致,因此引起资本之外的生产要素在地区间的流动,结果导致了地区产业发展水平的巨大差异。

企业和产业的发展可以减少融资活动中的交易成本,从而促进金融业的发展,融资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信息不对称,信息的不对称导致了高额交易成本和交易活动的减少。地区产业发展将减少这种信息不对称,随着社会分工水平的不断提高,每个企业都只能成为产业链中的一环,各企业的生产、销售数据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同时各企业的风险和收益也具有很高的相关性,资金供给方可以以较低的成本对产业链中各个企业的综合分析获得比较准确的企业信息。由此对于金融机构而言,产业链具有外部经济的特点,能够减少融资过程中的交易成本,产业链越发达,对单个企业融资的成本就越低,金融机构就越愿意与之交易。

在以直接融资为主、资金能够跨地区流动、利率非市场化的国家和地区产业链和金融之间这种捆绑式的发展路径就体现得更为明显。在这些国家和地区,企业融资主要依靠银行,利率的非市场化导致银行不能通过提高利率的方式来弥补融资过程中增加的交易成本和风险,因此金融机构将资金从交易成高和风险高的地区向交易成本低、风险低的地区转移,产业发展落后的地区向产业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转移,因为这将保证金融机构能够减少交易成本、降低风险从而获得更高的利润。

金融是经济增长和发展的产物,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经济金融化水平就越高,经济对金融的依赖程度越高,金融在经济增长和发展中的作用就越突出,当经济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时,金融发展水平对资源配置具有决定性的作用,金融发展也主导了企业经济和产业的发展与分布。在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国家和地区,金融资源的自由流动可能成为引起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在经济发达地区,产业链发展较为完善,产业集群通过降低交易成本和减少融资风险而产生了融资过程中的优势,因此资金和生产要素从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转移。金融通过对企业和产业提供资金支持而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影响,反之,企业和产业的发展又吸引资金的流入,从而扩大了地区产业和经济增长方面的优势。

三、我国的现状及分析

1.金融资源的流动将企业产业链发展的差距放大

中国地区经济和产业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并且近年来这种差距有逐步扩大的趋势。随着经济增长与发展水平的提高,社会分工和专业化水平逐渐提高,各地区逐渐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产业链的形成和发展在吸收金融资源向该地区转移过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产业链发达的地区通过吸收大量金融资源的流入使得该地区企业能够不断优化自己的资源配置,实现更快的增长速度从而占领市场,同时金融资源充足的地区可以利用富余的金融资源来不断扩展产业链的上下级,由此金融资源的流动导致产业链在区域之间的转移。

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各地区存贷款无论在绝对数额还是在相对数额上都存在较大差异,假设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存款准备金之和为20%,则存贷比小于0.8的地区都存在资金外流的问题,存贷比大于0.8的地区存在资金流入的问题。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和经济发展水平很低的地区都存在严重的资金外流的现象,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资金外流主要由两个原因造成:一是人口的流动,因为经济发达的大城市有大量的流动人口,这部分人的收入最终会流向自己户口所在地,另外一个原因是这些地区由于金融资源绝对额非常大,导致资本的边际收益率相对较低。

经济落后、产业链发展程度较低的地区也存在严重的资金外流现象,这种资金的外流进一步导致了地区经济和产业发展的滞后。产业链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存在资金净流入的现象,这种资金的流入同时引发了其它资源向该地区的流动,从而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2.产业发展与融资结构的变化与调整

理论研究表明,随着经济的增长,融资方式也会发生变化,在经济发展的早期,企业更多的依赖于以银行贷款为主的间接融资方式,随着经济的增长,以股票和债券为主要方式的直接融资方式所占比例将逐渐增加。因此经济的增长将引起融资结构的变化,股权融资方式巨大的提高了企业的发展速度,为企业快速占领市场提供了充分的资金支持。

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方式相比对企业具有更高的要求,企业要通过公开发行股票的方式融资在企业规模、公司治理、主营业务是否单一、企业的成长性、信息披露等方面有更高的要求。在产业发达的地区,由于专业化程度高、市场规模大,企业容易通过专业化生产某种产品而获得较高的利润和较快的发展速度,而在产业分工落后的地区,有限的市场需求、原材料和中间产品供给的限制都严重束缚了专业化水平的提高,使得企业难以达到发行股票融资的条件。从上市公司数量上来看,落后地区上市公司数量远远低于经济和产业发达地区数量。

四、政策及建议

金融与产业之间的相互促进作用导致了企业经济和产业发展差距的不断扩大,要减少目前的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水平的巨大差距,必须在金融机制和政策上做适当的调整以便促进全国经济的平衡发展。根据目前金融体制存在的现状,提出了一下解决措施:

1.大力发展地方性金融机构,发挥地方性金融机构在地区产业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中国区域经济与产业链发展不平衡是客观存在的,区域资金流动机制不健全即是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不平衡的结果,也是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资金渠道是区域资金流动机制的重要部分。因此,要从健全资金流动渠道入手以促进产业的发展,从而达到各地区经济平衡增长的目的。

要大力发展区域性商业银行, 提高区域性商业银行融资和配置货币资源的能力, 为本地区引入更多的资金, 以促进资金流动和资源的合理配置。

为了减少由于大银行资金跨地区转移所导致的各地区金融资源分配不公平的现象,应该大力发展地方性金融机构,主要包括农村信用社、城市商业银行等。地方性金融机构由于经营地区的限制,主要服务于地方经济和产业,因此应该得到地方政府和企业的支持,目前地方性金融机构存在的问题是由于规模、经营管理等方面和大型金融机构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在吸收资金方面还非常缺乏竞争力,改变这一状况,需要政府给以政策方面的支持,同时地方性金融机构应该通过发挥自己的地域优势,不断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2.促进融资方式的变化,改变目前融资方式单一的现状,增加直接融资的比例。

鼓励企业通过资本市场增加直接融资在企业融资方式中的比例,政府对于企业通过股票、债券融资的方式应该给以政策上的支持。首先是机制方面,一是要鼓励更多的符合条件的中西部企业上市融资,将具有地区主导性、支柱性的企业推荐上市;二是要积极推进西部金融债券发行和流通体制的改革,扩大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债券发行规模,同时加快西部重点企业债券上市的步伐。

3.发挥地区产业链发展在融资过程的优势,促进产业链金融的发展。

产业链金融是指资金供给方通过扩展对核心企业的服务。将核心企业和上下游供销企业联系在一起。从原材料采购,到制成中间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这一产业链链条,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全方位地为链条上的多个企业提供融资服务,通过相关企业的职能分工与合作实现整个产业链的不断增值。

产业链金融的发展可以大大降低资金供需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因此减少了融资过程中的交易成本,同时,产业链金融通过将产业链连为一体,可以减少资金供给的风险,因此可以促进金融机构和地方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Jose,Lopez,Cracia.and Cristina,Aybra,Arias.An Empirical Approach to the Finaneial Behavior of Small and Medium Sized Companies[J].SmallBusiness Economies,2000

[2]杨国中, 李木祥. 我国信贷资金的非均衡流动与差异性金融政策实施的研究[ J] . 金融研究, 2004, ( 9)

第2篇:产业链发展分析范文

比如说,智能水表,可以实时有效监控水表漏水。智能电表,可以远程抄表,不需要人工上门去读表。这都是简单明了,能够增加效益、降低成本的应用。其他智慧医疗、智慧停车、智慧城市等应用将会大面积开展。IBM提出的智慧城市,智慧地球,本意就是物联网的通俗表达。

2017年单纯物的连接数将首次超过人的连接成为新的连接形态,是重塑通信网络、运营、业务和服务形态的重要拐点。万物互联趋势催生低功耗广域网行业发展,华为技术预计到2020年低功耗广域网连接数将占物联网总连接数的90%。

物联网的特点是连接终端数多,将来可达到万亿级别的终端连到网上,和手机终端数量不是一个数量级。

物联网受益板板块和炒作方向——芯片、传感器、物联网通信模块、物联网运营平台等。物联网核心是商业应用创新产生新价值,需要新型运营平台和运营模式来支撑,平台层和应用层将占据大部分利润。

1、物联网产业概述

(1)物联网定义及其战略意义

物联网定义为:通过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自物联网概念提出以来,各国政府或机构在研究和实践中不断对其内涵进行了拓展和丰富。

物联网掀起信息产业的第三次革命浪潮,以车联网、智能电网、智能家居、安防监控、移动支付、智能穿戴、远程医疗等应用领域为代表,为人们生活提供更大便利,提高公共服务资源调配效率,甚至改变日常生活方式。

物联网还与工业4.0息息相关,将促进传统生产方式向绿色、智能、低碳的方向转变,从刚性生产方式向柔性生产方式转变,显著提高生产效率。

面对近年来国际金融危机引致的经济困局,以及新一轮技术革命可能带来的历史机遇,发达国家政府纷纷进行物联网战略布局,开始重新审视实体经济和制造业战略地位,瞄准重大融合创新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寻找新一轮增长动力,以期把握未来国际经济科技竞争主动权。

(2)物联网层级架构与重点发展环节

物联网是在当前通信网与互联网基础上的发展延伸,从体系架构来看,物联网可以分为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构成一个庞大的产业链体系。

各个层级对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均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中感知层是物联网体系对现实世界进行感知、识别和信息采集的基础性物理网络;网络层是物联网实现无缝连接、全方位覆盖的重要保障性网络集群,担负着将感知层识别与采集的数据信息高速率、低损耗、安全、可靠地传送到应用层的使命,同时能够良好地抗击外部干扰和非法入侵;应用层的主要功能是承载各类应用并推动其成果的转化。

我国物联网发展下一个阶段的目标就是完善物联网产业链,重点发展与物联网产业链紧密相关的硬件、软件、系统集成以及运营与服务等核心领域,着力打造传感器节点、网络接入、数据传输、操作系统、系统集成等重要产品与解决方案,从而实现产业链关键环节的突破。

3、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概况

(1)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政策环境日趋完善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物联网顶层设计。2012年8月确立了物联网发展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相关部门协力推动物联网的发展。2013年2月,国务院《关于推进物联网有序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发〔2013〕7号),针对物联网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以及长远发展的需要,从全局性和顶层设计的角度进行了系统考虑,确立了发展目标,明确了下一阶段的发展思路。同时,国家还成立了由30多名专家组成的物联网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为物联网发展战略、顶层设计、重大政策、重大问题等方面提供咨询,为政府决策和部际联席会议运行提供重要支撑。物联网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办公室设立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

2013年9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10多个部门,以物联网发展部际联席会议的名义印发了顶层设计、标准制定、技术研发、应用推广、产业支撑、商业模式、安全保障、政府扶持措施、法律法规保障、人才培养十个物联网发展专项行动计划,为后续有计划、有进度、有分工地落实相关工作,切实促进物联网健康发展明确了方向目标和具体举措。

(2)我国M2M用户增长迅速

在中央系列顶层设计和各地各部门的不懈努力下,我国物联网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产业规模方面,从2009年的1,700亿元跃升至2015年超过7,5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25%,机器到机器应用的终端数量超过1亿。目前,三大电信运营商开展的M2M应用主要分布在电力、交通、公共服务、家庭、金融、制造、工业控制和安全监控等领域。中国移动于2012年9月在重庆成立了中移物联网有限公司,以分公司的方式进行市场化经营。中国电信物联网分公司也于2014年3月份在江苏无锡新区成立。我国已经规划了1064号段共计10亿个专用号码资源用作M2M。根据GSMA的统计,我国M2M用户数全球居首位。到2013年第二季度,中国移动M2M用户数达到2,730万,成为全球最大的M2M运营商。

(3)我国物联网标准化局部取得突破

我国在物联网国际标准化中的影响力不断提升。国内越来越多企业开始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工作,我国已经成为ITU和ISO相应物联网工作组的主导国之一,并牵头制定了首个国际物联网总体标准—《物联网概览》。我国相关企业和单位一直深入参与3GPPMTC相关标准的制定工作。

标准体系方面,制定了物联网综合标准化体系指南,梳理标准项目共计900余项,物联网参考架构、智能制造、电子健康指标评估、物联网语义和大数据等多个我国主导的国际物联网。

国内标准研制方面,我国对传感器网络、传感器网络与通信网融合、二维码和RFID、M2M、物联网体系架构等共性标准的研制不断深化。物联网应用标准推进速度不断加快,在智慧城市、农业信息化、医疗健康监测系统、智能交通、汽车信息化、绿色社区、智能家居、智能安防、电动自行车等领域正进行标准化工作。

(4)我国物联网产业已形成四大发展集聚区的空间格局

我国已初步形成分别以北京、上海、深圳、重庆为核心的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中西部地区四大物联网产业集聚区的空间格局,其中珠三角区域以深圳为核心,延续其在传统电子信息领域的研发制造优势,成长为物联网产品制造、软件研发和系统集成的重要基地;深圳在物联网产业发展方面有雄厚实力,注重技术创新、平台搭建、标准制定、产业集群,以南山区、罗湖区、龙岗区为核心,积极推动深圳市物联网在交通、物流、工业、电力、水务、金融、医疗以及社区等领域的应用示范。

4、物联网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物联网正成为经济社会绿色、智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基础和重要引擎。随着物联网技术产品的不断成熟,物联网的潜力和成长性正逐步凸显,应用将加速渗透到生产和生活各个环节,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产业潜力将加快释放,市场化的资源配置机制逐步确立;物联网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将加剧,并带来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

(1)物联网与移动互联网融合方向市场潜力空间巨大

移动互联网与物联网是最具发展潜力的两大信息通信产业:移动互联网主要面向个人消费者市场,侧重于提供大众消费性、全球性的服务;而物联网主要侧重于行业性、区域性的服务。当前,移动互联网正进入高速普及期,成功的产品和服务模式不断向其它产业领域延伸渗透,而处于起步阶段的物联网,也开始融入移动互联网元素,移动互联网与物联网的结合成为物联网发展最有市场潜力和创新空间的方向。

(2)M2M、车联网市场最具内生动力,商业化发展更加成熟

市场需求、成本、标准化、技术成熟度、商业模式是影响物联网应用规模化推广的主要因素,M2M和车联网市场内生动力强大,相关技术标准日趋成熟,全面推广的各方面条件基本具备,将成为物联网应用的率先突破方向。

(3)行业应用仍将持续稳步发展,蕴含巨大提升空间

行业应用仍然是物联网发展的重要领域。在工业、农业、电力、交通、物流、安防、环保等行业领域,物联网应用提升的空间广阔。

(4)万物互联时代全面开启

全球互联网连接增长步入动力转换阶段。全球互联网正从“人人相联”向“万物互联”迈进,物联网作为互联网的网络延伸和应用拓展,实现对物理世界的感知识别、实时控制、精确管理和科学决策。

第3篇:产业链发展分析范文

一2011年互联网传媒产业基本情况

据CNNIC测算,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达到5.13亿人,互联网普及率则达到38.3%;其中手机网民3.56亿人,占整体网民比例的69.4%,使用手机上网的用户占网民比例为69.4%,正在不断逼进使用台式机上网的比例73.4%;网民平均每周上网18.7小时,较2010年同期增加0.4小时。

1?新闻门户

受微博等移动互联网应用的影响,新闻门户网站的使用率近年来一直在下降,2011年网络新闻使用人数为3.67亿,使用率从2010年的77.2%下降至71.5%,网民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的渠道正在转移。

其中传统新闻媒体机构创办的新闻门户网站日均覆盖人数2228万人,新华网日均覆盖人数388万,网民到达率达1.9%,位居第一;人民网日均覆盖人数375万,网民到达率达1.9%,位居第二;环球网日均覆盖人数275万,网民到达率达1.4%,位居第三。

而综合门户网站的新闻频道的用户覆盖率则远远超过传统新闻媒体网站。如腾讯新闻中心的用户覆盖率为21.8%,基本与2010年持平,紧接其后为新浪新闻中心和搜狐新闻中心,用户覆盖率分别为14.8%和10.3%,新华网则仅位于第四(9.4%),网易新闻中心位于第五(8.3%)。

随着移动终端的不断普及,各大传统媒体机构以及综合门户网站的新闻频道也都纷纷推出了自己移动平台上的应用,如“掌中新浪”、“新华炫闻”、“百度新闻”等,加上原有的手机报等新闻平台,手机网络新闻的用户使用率约为60.9%,已有相当一部分用户首先通过移动终端获取新闻信息。

2?网络视频

继2010年中国视频网站真正走向商业化、市场化和正规化后,2011年网络视频行业仍延续着良好的发展势头,用户规模较上一年增加14.6%,达到3.25亿人,使用率也提升到63.4%,是中国网民继即时通信、搜索、音乐、新闻之后的第五大应用。

虽然大多数视频网站距离盈利目标还有一段距离,但2011年视频网站的广告收入较2010年度有了大幅增加,根据易观智库的数据显示,2011年第4季度中国网络视频市场广告收入为16.87亿元,全年总收入为48.35亿元,同比增长123%。

自2010年起,酷6、乐视、土豆、优酷等视频网站纷纷上市,搜狐、腾讯、百度也高调进入网络视频领域。2011年,视频网站间的竞争也愈加明显,各网站都纷纷投入巨资进行独播剧和首播剧的购买,使得各大网站对版权内容愈发重视,除一线版权内容外,二三线内容也开始得到较有力的开发,长远来看版权内容将成为网络视频持续发展的保障。2011年年末,广电总局下发了《持有互联网电视牌照机构运营管理要求》,启动了下一轮网络视频与传统电视内容的进一步融合与竞争。

3?微博

2011年,中国微博取得了突破性发展,截至2011年12月底,我国微博用户数量达到2.5亿,较2010年年底增长了296.0%,网民使用率为48.7%。微博用一年时间发展成为近一半中国网民使用的最重要的互联网应用之一,这一方面源于微博人人参与内容建设与分享的便利性,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广大用户参与社会事务的热情。

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11年3月,微博的月度浏览时长首次超过媒体首页;8月,微博的月度浏览时长首次超越新闻资讯类服务。从用户活跃度来看,新浪微博一度占据着绝对领先地位,新浪2011年第四季度财报显示,其微博注册用户数已突破3亿大关,日活跃用户比例为9%,用户每日发博量超过1亿条;而腾讯微博的用户数量后来居上,2011年9月超过新浪后一直居于首位,2011年底约有3.1亿注册用户;而搜狐、网易的微博也各自有不少的用户群。

微博用户通过关注机制分享和获取信息,有着非常快的扩散速度,2011年很多社会事件即通过微博平台得以迅速传播:社会捐赠、扶贫帮困、打拐救助、免费午餐、高铁事故等一系列事件,普通用户通过微博获取信息,政府通过微博政务公开,企业也通过微博宣传产品、进行服务监督,微博正不断改变着人们的社会生活体验,也不断推动着人们信息传播与交流方式的变化。

4?移动互联

随着3G技术、智能手机与平板电脑的日益普及,自2010年起,移动互联网成为业界争相追逐的一个新的热点。

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56亿人(CNNIC),同比增长17.5%,占上网人口比重达69.4%,其中3G用户在移动用户中渗透率达到12.2%。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1年年底中国智能手机用户保有量为2.23亿人,占总手机用户的23.2%;而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的占有率分别为:Android占47.3%,Symbian占32.3%,iOS占11.7%。

移动市场研究公司Distimor的报告称,苹果App Store中国区的下载量在2011年迅速增长。2011年1月,来自中国市场的iPhone程序下载量在中美两个下载市场的份额仅为18%,到11月,这一数据已经增长到30%;而iPad程序下载量已基本与美国持平。

移动互联应用开发了几乎所有方面的用户需求,目前手机网民在手机用户中只占36.5%,在未来的几年里,用户应用的分散度、渗透率、黏性将随着新的互联通信技术的发展而产生较大的变化,也必将给移动互联网市场带来更大的增幅。2011年,国内手机网络用户的使用率以沟通应用类和信息获取类为主,而娱乐和商务应用发展相对缓慢,排在前几位的应用类别为:手机即时通信、手机搜索、手机网络新闻、手机网络音乐、手机文学、手机社交网站、手机微博和手机网络游戏。

5?社交网站

截至2011年年底,我国社交网站用户数量为2.44亿,占网民比例为47.6%,比2010年年底回落了近4个百分点。严格意义上说,目前大多数互联网媒体都或多或少地具有某些社交网络的特点,如微博、网络游戏、即时通信、网络视频、团购、电子商务等,而对传统社交网站而言,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便是如何增加对用户的黏性。

2011年中国社交网站也经历了一系列资本运作和战略调整。5月4日,人人网在美国纽交所上市;8月,人人网宣布与MSN中国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实现账号互通和双方网站的高度集成;9月,人人网全资收购中国视频分享网站56网;10月,腾讯战略投资开心网,共同打造开放式社交平台给第三方应用开发者;各大门户网站也纷纷探索社会化分享与网络视频相结合后的潜力,主要社交网站也都增强了移动互联的接入与用户体验。

总体来说,中国社交网络仍然缺乏一个成功的模式,以往靠“偷菜”、“抢车位”聚集的用户群体,一旦用户失去了新鲜感,就很容易被微博等新的媒介形式吸引。因此,社交网站急需找到新的增长点,而国外成熟的社交网站案例,也并不完全适合我国的网民心理、交往方式与政策环境。虽然中国的社交网站也都尽力开拓了移动互联等新的体验方式,互联网社交化的发展趋势也给社交网络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但对社交网站来说,仍然需要依靠不断的创新来实现用户使用行为与心理期望间的平衡。

6?网络游戏

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网络游戏用户规模达到3.24亿,较去年同期的3.04亿增长6.6%,网民使用比例为63.2%。而2011年中国网络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达到428.5亿元,比2010年增长了32.4%;手机游戏市场继续保持增长势头,实际销售收入1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6.8%;受商业模式创新推动,单机游戏市场2011年实际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01.3%,达到6100万元人民币。

中国网络游戏产业自2002年起以运营方式开始爆发式增长;2006~2008年经历了一次商业模式的创新,从付费的点卡模式转变为免费模式;2009年起,网络游戏市场增速明显放缓;2010年,国内主要网络游戏公司纷纷开拓海外市场与资源,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2011年,小型休闲游戏依然占据主流位置,手机网游与网页游戏保持较快增长,而大型客户端游戏用户规模基本与2010年持平,排名前五的网络游戏运营商分别为腾讯游戏、网易游戏、盛大游戏、完美时空和搜狐畅游。

相对来说,网络游戏的发展已经进入一个发展的平台期,用户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被手机、移动终端等众多新的互联网应用方式所吸引、分散,用户与市场已趋于饱和,而不断涌现的微领域和微创新组成了目前的市场生态环境。从企业发展的角度,很多网游公司开始的国际化战略已经略有成效;而从用户的角度来看,对网络游戏的要求与品味也越来越高。

7?其他

除上述内容外,互联网媒体还有很多其他的形式。2011年,受手机即时通信用户数的快速增长,中国网民即时通信用户规模达到4.15亿人,使用率增至80.9%,而手机即时通信的使用率更高达83.1%;搜索引擎用户规模达到4.07亿人,在网民中的渗透率为79.3%,为中国网民的第二大互联网应用。

许多传统交流沟通类应用的用户规模出现了萎缩,大多数娱乐类应用的用户使用率也出现了下滑:2011年,电子邮件使用率从2010年的54.6%降至47.9%,用户量减少392万人;论坛/BBS则由32.4%降至28.2%,用户量也略有减少;网络音乐用户使用率较2010年下降了4个百分点到75.2%;网络文学下滑了3.1个百分点至39.5%;博客/个人空间用户数量虽然有所增长,但使用率也降低了2.3个百分点到62.1%。

二2011年互联网传媒产业分析及展望

1?2011年的互联网传媒产业发展呈现出明显的融合趋势

一方面,以个人电脑为主的传统互联网业务正在和以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为主的移动互联网内容实现大范围的融合:各大新闻网站纷纷推出自己的手机版内容,手机上的即时通信应用可以随时与移动或固定用户联系,微博整合了社交网络与论坛/BBS中信息交流与分享的机制,各种网络游戏也推出了移动版本。

另一方面,互联网传媒产业也正在和传统的广播、电视、图书报刊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传统媒体的新闻线索很多就直接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网络文学作品在传统的图书出版上也取得了较好的收益;很多广播、电视节目更是和短信平台、微博平台结合起来;网络视频与传统电视播出的结合也已经初露端倪。

更重要的是,互联网新闻、互联网游戏、即时通信、网络视听等内容也都在不断的融合过程之中。很多用户都会发现,原来的即时通信软件已经具备了新闻推送、社交分享、在线点播等众多功能;社交网站也在拓展新闻服务、网上购物、视频互动、在线游戏等新的第三方应用;移动平台中更是有无数的应用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可以预见,2012年这一融合趋势将继续在整个传媒产业迅速地铺展开去,互联网传媒产业正在不断对人们愈发碎片化的时间进行更有效的利用,同时也在真正实现人们随时随地上网,随时随地交流,随时随地获取与处理信息的目标。

2?移动互联网进入快速成长期

虽然2011年手机网民的增速有所放缓,但智能手机用户明显增加,移动互联网的应用条件及基础服务得到不断优化,3G接入服务质量有了明显提升,资费也有所降低;移动终端产品和手机操作系统的竞争,也进一步加快了智能手机的普及速度;不管是在智能终端还是应用服务上,其用户规模和渗透率都有了明显的提升。

同时,业界各大公司纷纷布局自己的移动互联战略。2011年8月,谷歌收购摩托罗拉移动;12月,诺基亚宣布放弃塞班与微软合作。终端厂商、运营商、互联网厂商都在将自身的业务向产业上下游延伸,纵向整合的趋势日益明显。国内也有不少互联网企业推出了自己的手机定制产品,如阿里巴巴与天语合作推出的云手机,百度联合戴尔生产的“易手机”,腾讯与HTC、天语合作推出定制机,或是小米手机等。

2011年,国内3G用户总数突破1.28亿,其中中国电信3629万,中国联通4001.9万,中国移动5121.2万。国内移动互联网产业链的各环节也在加紧布局,传统互联网企业纷纷加大移动互联网的投入,新兴创业企业也在不断推出移动互联网应用创新。

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除TD-CDMA技术外,在移动互联网领域我国并没有太多的核心竞争力,几大主流移动操作系统平台,如iOS、Android、Windows Mobile等技术仍牢牢控制在国外公司手中,即使应用软件的开发也要看别人脸色。

2012年,移动互联将继续其快速发展,各平台上的移动应用也会推出更多更好的体验,但应用的增幅会逐渐降低;同时,移动用户的信息安全问题会愈发凸显,移动操作平台的应用集中度也会越来越高。

3?互联网管理制度逐渐完善

2011年互联网传媒产业也浮现出不少事件。如微博引发出的郭美美事件、微博打拐、学生免费午餐等社会事件,使微博这一社会化媒体的发展吸引了全社会的关注。一方面,微博激发了人们参与社会事务的热情,另一方面,也引发了对微博虚假信息的声讨和关于微博实名制的讨论。2011年年底,北京市政府出台了《北京市微博客发展管理若干规定》,规定提出“后台实名,前台自愿”的原则,并要求北京各大网站微博在2012年3月16日全部实行实名制。微博实名制的发出与实行,将会对微博这一互联网应用的生态造成什么样的影响仍很难估量。但从某种角度来看,互联网虚拟世界也需要有现实社会一样的追溯制度,否则面对海量的用户与海量的信息,现代科技的信息传播优势将带来更高的治理成本。

2011年5月4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挂牌成立,成为我国首个针对互联网信息内容的主管机构,标志着国家互联网治理登上新台阶;2月1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保护指南》;3月18日,文化部修订《互联网文化管理暂行规定》;3月31日,新闻出版总署修订《出版物市场管理规定》;7月2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10月18日,商务部《商务部“十二五”电子商务发展指导意见》;12月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审议通过《规范互联网信息服务市场秩序若干规定》,互联网管理逐步完善。管理机构的建立和法律法规的建设标志着一项事物进入了有法可依的管理环境,但有力的执行才是制度建设体现其价值的核心。

2011年7月18日,百度与环球唱片、华纳唱片、索尼唱片等国际三大唱片公司签订和解协议,双方全面开展互联网音乐作品运营模式创新及著作权保护的合作,据此,百度与国际三大唱片公司之间涉及128首流行歌曲、总标的6350万元的多年版权纷争得以彻底化解,亿万网民从此可以在百度网站获得大量正版歌曲。同样,在网络文学、网络视频领域也有很多版权方面的纠纷,2011年年底,土豆网就联合“康熙来了”内容制作方台湾中天电视台向优酷提出1.5亿元侵权赔偿。一直以来,互联网海量、分散的特性给互联网版权管理带来了不小的难度,而随着媒介融合的趋势进一步加强,用户使用集中度的不断提升,也给版权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契机,接下来就要看我们如何创新版权管理的机制了。

此外,互联网安全也是广大用户最关心的问题之一。2011年岁末,以苹果、HTC、三星为首的多家知名手机企业,被发现其手机中预装的CarrierIQ软件存在“间谍”特征,会在后台记录大量手机用户使用信息,影响全球1.4亿部手机,引起公众强烈关注;12月21日,又有黑客在网上公开CSDN网站600万用户资料数据库,包括天涯、人人、开心网、多玩等十几个大型网络或信息数据库被曝光,约1亿用户个人信息遭到泄露,网络安全与信息安全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这两起事件必然会加强政府、企业、用户对互联网安全的重视,其引发的事件也将会在2012年继续发酵,并推动信息安全制度的进一步建设。(编选:)

作者简介:

吕宇翔,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后;

第4篇:产业链发展分析范文

[关键词]物联网;SWOT分析;发展战略;海淀园

[中图分类号]F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6X(2013)01—0039-04

物联网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发展领域。发展物联网产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升级产业结构,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高新区作为我国高新技术发展的重要基地和排头兵,纷纷培育和布局物联网产业,以期取得先发优势。作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海淀园物联网产业先发优势明显、成效显著。但随着产业从初创期逐渐走向成长期,如何找到适合的商业模式和发展路径,集聚实力进行差异化、特色化发展,已经成为海淀园物联网产业协调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海淀园物联网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一)产业发展的优势

目前,海淀园已积累了丰富的物联网技术和产业发展的创新资源,产业优势明显。

1.具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海淀园已形成了从材料、技术、器件、系统到网络的较为完备的物联网产业链,在感知、传输、处理、应用等功能层均分布着一批国家重点研究机构和骨干企业,产业集群初步形成。

2.产业研发实力强。据统计,北京的物联网产业资源基础和现有规模占全国的40%以上,而其中绝大部分分布在海淀园;物联网相关的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大约40%落户北京,而其中绝大部分是由海淀园企业和机构承担的。海淀园不仅分布着中科院、北大、清华、北邮、北航、北理工等一批国内外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还聚集着大唐电信、中星微、京仪集团、神州数码、华胜天成、航天信息、用友、中科红旗等一批本土知名企业,英特尔、ZigBee、IBM、微软、埃森哲、西门子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企业和机构也纷纷汇聚于此。产、学、研、用的良性互动机制初步形成,已在传感器、网络传输、数据处理和应用软件等物联网产业链关键环节,拥有众多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产品,产生了若干行业标准,成为我国物联网产业研发的一个重要基地。

3.产业联盟作用明显。海淀园各物联网相关产业联盟和协会在推动物联网技术研发、标准制定、市场拓展、应用推广等方面作用明显。作为我国第一家物联网产业联盟——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是一个产、学、研、用多方协同、合作创新的联合体,目前已组织成员单位参加国际、国内行业研讨会、展览会等几十次,有效地促进了会员之间以及与国际知名机构的良性互动,实现了资源共享,促进了中关村地区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壮大。除此以外,中关村下一代互联网产业联盟、传感网标准工作组、传感网产业联盟、TD—SCDMA产业联盟等相关组织在整合产业资源、制定行业标准、促进产业发展等方面也发挥着积极作用,成为海淀园物联网产业发展壮大的重要力量。

4.产业辐射效益初步显现。海淀园物联网企业不仅主导了海淀区、北京市的行业解决方案的建设和推广工作,而且还广泛而积极地参与京外地区智慧城市的建设,对促进区域合作、提高城市基础设施水平、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升级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二)产业发展的劣势

海淀园物联网产业发展过程中,虽然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五个突出的问题亟待解决。

1.缺乏明确的物联网发展规划和路线图。物联网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体来说尚处于发展初期阶段,标准、技术、商业模式以及配套政策等还远没有成熟。海淀园物联网的发展缺少顶层设计,行业之间、部门之间的分割现象极为普遍,没有统一的规划和布局,缺少物联网产业发展技术路线图。这对海淀园物联网产业的协调发展极为不利。

2.规模化应用程度不够。海淀园物联网企业虽然已经在智能交通、公共安全、工业控制、智能农业等领域实施了一批行业解决方案,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到目前为止,海淀园物联网产业还基本以企业自发发展状态为主,现有应用数量少、规模小,多局限于特定行业或企业的应用,难以普及和推广。部分领域应用技术水平与工程化程度较低,未能实现规模化发展,无法实现以“应用驱动为导向”带动整个产业发展的模式。在“共性平台+应用子集”的标准架构下,共性平台发展不够成熟,应用子集也不够丰富。且物联网产品“小、杂、散”,致使物联网市场还远未成熟,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3.缺少成熟的商业模式。物联网的商业模式的成熟程度是判断物联网发展进程的重要依据。商业模式是行业用户和产业投资人对物联网发展的关注重点。迄今为止,海淀园物联网应用主要集中在智能电网建设、城市应急管理、公共安防等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领域,重点满足政府社会管理、解决民生需求,多属政府投资推动。除交通、电力等行业外,面向其他行业应用领域的成功案例很少,基于消费领域的需求尚未形成。行业和消费市场作为物联网的主要应用领域,其商业模式有待进一步探索。

4.缺少龙头企业整合产业资源。物联网产业资源需要有实力的大企业进行整合发掘。目前,海淀园虽已涌现出一批物联网骨干企业,在国内也处于领先水平,但从整体实力上看,还不具备与Intel、IBM、Google等国际大公司相抗衡的实力,企业规模普遍偏小,实力较弱,大企业带动作用有限,产业联动效应不足。由于缺少龙头企业有效整合产业链资源,导致物联网采集信息的渠道不畅通,信息资源不能共享,产业链中各层级衔接还较松散,各环节协同效应不强,由此形成了许多“信息孤岛”,产业链整体价值未能得到充分释放。

5.核心技术少。总体来说,除三大通信运营商和设备提供商实力较强外,其他环节的物联网企业实力相对较弱,尤其是在芯片和传感领域,差距更为明显。虽然海淀园有中星微、大唐电信等几家实力较强的企业,但整体来说,芯片设计技术、生产能力、稳定性、寿命等性能指标与国外的大型芯片企业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在传感识别等领域,海淀园在我国虽处于领先地位,但总体水平仍需大幅度提高。目前活跃在国际市场上的都是德国、日本、美国、俄罗斯等国家的产品,几乎垄断了“高、精、尖”传感器和新型传感器的国际市场。

(三)产业发展的机遇

1.发展物联网已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作为当今世界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的战略制高点之一,物联网技术已经被列入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突破领域,发展物联网已提高到国家战略高度。工信部正式颁布了《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物联网应用推广和产业发展的双轮驱动战略已全面实施。不仅如此,我国下发总计50亿元专项基金用于扶持物联网产业做强做大,重点支持技术研发、产业化、应用示范与推广、标准研制与公共服务四大类物联网项目。作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策源地,海淀园必将在发展物联网过程中获得无限商机。

2.产业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物联网是产业转型升级的助推器。发展物联网产业,大力推动物联网技术在传统产业中的应用,是海淀园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高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信息化水平,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手段。目前,海淀园物联网产业与其他产业建立起较为广泛的合作,带动了公共安全、安防应用、智能电网、食品溯源、智能农业、工业监控等领域的智能化发展。随着信息化与工业化的不断深度融合,海淀园物联网产业的发展空间将会不断延伸和拓展。

3.国家信息安全的需要。物联网所涉及的信息安全包括两层意思,即物联网自身的安全和物联网对国家经济社会安全的影响。由于物联网连接和处理的对象主要是机器或物以及相关的数据,“所有权”和“隐私性”促使物联网对信息安全的要求非常高。因此,在物联网发展过程中必须坚持“自主可控”原则,谨慎使用国外产品,把握“信息”,这给海淀园物联网企业带来重要发展机遇。

4.物联网应用市场规模庞大。应用水平和技术能力、产业规模没有必然的联系。应用能够创造市场,但市场不一定被本地企业所占领,没有物联网技术基础的地区和国家,同样也能应用先进的物联网技术。据工信部预测,到2015年。我国物联网市场规模将逾5000亿元。所以,对于海淀园的物联网企业来说,只要找到适合的切入点,未来有足够的市场空间支撑企业的发展。

(四)产业发展的挑战

总体而言,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还基本处于政策扶持期、应用拓展期、市场培育期和产业导入期。海淀园物联网产业水平和规模虽然在全国居于领先地位,但产业发展仍面临着一系列挑战。

1.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据了解,美国已将物联网上升为国家创新战略的重点之一;欧盟制定了促进物联网发展的14点行动计划;日本的U-Japan计划将物联网作为四项重点战略领域之一。发达国家一方面加大力度发展传感器节点核心芯片、嵌入式操作系统、智能计算等核心技术;另一方面,正在加快标准制定和产业化进程,谋求在未来物联网的大规模发展及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

2.部分物联网高端领域已被国际大公司占领。信息产业具有很强的“马太效应”,占有先发优势的企业会利用自身实力攻克技术难关、制定行业标准、建立行业壁垒、扩充市场规模,从而造成“强者更强、弱者更弱、赢者通吃”的局面。作为信息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物联网行业也是如此。目前,高端的标准已经被国外企业所垄断,“高、精、尖”传感器也已被国际大公司垄断,这对于在核心芯片、操作系统、高端传感器、标准等方面均处于竞争劣势的海淀园物联网企业是极大的挑战。

3.各地区物联网发展趋同化现象严重。目前,全国已有近30个省区市将物联网作为新兴产业发展重点之一,不少一、二线城市在建设或筹建物联网产业园。在物联网技术和产业发展规律还没有完全厘清的情况下,盲目上项目,且大多数项目是政府“埋单”,项目多集中在交通、物流、政府服务等几个方面,由于缺少资源共享和整合,造成大量的重复建设,产品同质化,出现大量“信息孤岛”,这对海淀园乃至我国物联网产业的发展都十分不利。

二、海淀园发展物联网产业的战略选择

通过以上对海淀园物联网产业发展的优势与劣势、机遇与挑战分析,可以看出,融合创新、以用兴业、模式突破、产业集聚是海淀园物联网做强做大的必然选择。

(一)重点关注物联网技术的融合创新

融合创新是未来物联网发展的主旋律。海淀园物联网产业的重大技术变革和重要的商业机遇,来源于感知技术与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软件技术、管理技术的深度融合,这种融合涉及硬件的芯片、传感器和电子标签,囊括了软件的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和应用软件,横贯了从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应用模式创新到用户体验创新。从物联网架构上分析,传输层融合了移动通信、光纤通信、卫星通信等各种通信网络技术,感知层融合了各种传感技术和各种组网技术,处理层中融合了大数据处理、虚拟化、海量存储、信息安全和中间件等各种技术,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物联网建设中将得到广泛的融合应用。

(二)进一步推动应用和产业的互动发展

推动“以用立业、以用兴业、以用强业”,促进应用与产业的良性互动,实施应用推广和产业发展的双轮驱动战略,是我国物联网发展的重要战略基点,也是海淀园物联网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海淀园应指定“应用带动产业”、“应用促进发展”的产业发展路线图,找到一条应用和产业良性互动的技术和产业路径,建立起从技术、应用到产业的关联带动机制,加快物联网技术在交通、食品安全、环境保护、物流、城市管理、安全监管等领域的应用,并以应用需求为牵引,加速关联企业的集聚、带动关联产业和关联企业的发展。

(三)高度重视商业模式创新

研究物联网商业模式时,实际上关注的是第三方的物联网平台运行企业的商业模式。海淀园应充分利用现有的发展优势,积极探索第三方的物联网平台运行模式,培育出成熟的物联网服务市场。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和物联网三大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中,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的市场更为成熟,其中移动互联网市场最为成熟,云计算市场次之,物联网市场相比较而言就不太成熟,还处于应用试点、应用推广期。在移动互联网领域中,软件、硬件、应用的垂直整合步伐正在加速,涌现了APP Store这样成功的创新的商业模式,涌现了SNS、LBS、微博等各类新兴服务和新兴业态,带动了移动互联产业的创新发展。在云计算领域,涌现了SaaS、PaaS、IaaS等新兴业态和创新服务模式,改变了产业发展生态,引领了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商业模式、服务模式和新兴业态的创新发展。因此,探索发展模式,搭建全国性的物联网应用平台,组建第三方平台运营商,逐步形成低边际成本、强规模经济、强路径锁定的平台经济效益,培育出各类创新业态,已经成为海淀区物联网产业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

(四)引导产业集群化发展

在一个区域内部,一些业态之间存在共生性,一些存在互补关系,还有一些相互间则具有一定的排斥性,这就需要在空间布局上有所规划,区分对待。海淀园在发展物联网产业的过程中,应按照“南优北拓、强化集群、产区融合、差异发展”的思路,以集聚整合创新资源为重点,提升物联网持续创新能力。在中关村科学城打造物联网产业基地,进行集群发展;探索海淀区与北京市其他区县的合作模式,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形成区域合作共赢的良好态势,从而提升整个北京市产业发展的精细化和智能化水平。

三、对策建议

通过对海淀园物联网产业的分析可以看出,海淀园物联网产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可从以下六个方面促使其拓展、完善。

(一)加强政策支持,做好产业规划

加强物联网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研究,加快制定促进物联网产业发展的税收、金融、研发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形成政策洼地;根据海淀园区域特色和产业基础,做好产业规划,明确海淀园物联网产业的发展思路和发展目标,加快制定产业发展技术路线图。

(二)鼓励研发创新,确保信息安全

加快海淀园物联网技术创新体系建设,鼓励技术创新,努力突破核心关键技术;加大力度支持培育物联网骨干企业,发挥产学研用等多方面资源优势;推广国产软硬件,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加快物联网标准编制和推广,确保产业发展自主可控。

(三)推动行业应用,拓展产业空间

结合海淀区及北京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积极推广海淀园物联网软件和相关服务;选择智能服务、智能电网、智能交通、智能物流等领用领域,加快试点示范,积极推进工业、农业和社会生活等领域的物联网应用;通过大规模应用,拓展市场发展空间,增强相关产业关联匹配。

(四)整合产业资源,搭建物联网应用平台

围绕共性和关键需求,发挥产业联盟、行业协会在整合产业资源方面的积极作用,建设一批科技投融资、产学研合作、成果转化、人才培养、标准验证等公共服务平台;有效整合物联网资源,搭建全国性的物联网应用平台,组建第三方平台运营商,推广行业应用。

(五)建立专项资金,加强资金保障

在理顺现有资金扶持政策的基础上,设立物联网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示范应用项目、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和公共基础平台建设;参照“海聚”、“高聚”有关人才支持办法,制定针对物联网紧缺人才和领军型人才的资金扶持措施,吸引高端人才人驻海淀。

第5篇:产业链发展分析范文

关键词:物流企业;发展能力;产业联动

中图分类号:F25

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物流业作为第一二产业的主要服务者,其他产业的良性发展将为物流企业的高级化发展提供市场,脱离了其他产业,物流企业的中高端业务来源会受到限制。同时,其他产业的不断发展和创新,促使物流企业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提高服务创新能力,并为物流企业的发展注入活力。

在供应链发展的背景下,先进物流业与其他先进产业的联动发展可以合理配置社会资源,其他产业的产品通过物流企业快速进入市场,客户的反应也能够及时回馈,在这个方面酱供应链的整体价值最大化,并且促进供应链自身进行结构优化。

2产业联动相关理论

2.1产业联动理论

产业联动是指将相关产业进行战略性的调整,形成有效且合理的产业分工,让相关产业的优势进行互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结构得到优化,各产业的形态得到升级,迎合市场的最新竞争动态,使产业的竞争力得到增强。

在实践操作方面,不同产业之间的合作形式多种多样。

在生产要素方面,产业联动的方式可以是资金、劳动力、信息和技术等相互转化,或者将两边拥有的生产要素资源整合,形成了统一的市场。

在企业角度方面,产业联动的方式表现为投资者在不同区域进行投资,或者企业根据自身发展需要选择并购其他企业,自身物流服务与其他产业的企业服务交叉不,进行技术上的联合研究,并且共同开阔市场等。

在政府方面,产业联动的方式为共同制定产业政策,规划发展方向。

2.2协同物流理论

协同物流是指商业合作链上的成员们就物流业务方面建立了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为了同一个为客户服务的目标调整自身的物流活动。协同物流所创造的经济属于一种网络经济,因此具有成本上的优势,它把企业的控制范围扩大到了每一个节点企业上,让企业所掌握的信息是全面且及时的,所以协同物流能让运输企业、零售企业、制造企业在解决物流问题是,使用更低的成本。

随着网络技术在工业中的广泛应用,企业的信息化进程加快,协同物流业因此产生。整体商务系统的价值融合是协同物流所注重的,为了达成信息的共享,将物流商、入厂的物流商和N售的物流商连在一起,通过制定效率较高的运行机制协调规范各方运作,形成公平、共赢、互动的以物流活动为中心的运营网络。

3产业联动发展提高物流企业发展能力

3.1建立“主动-主动”关系

物流企业与其他产业的关系,过去是物流企业是随着其他产业的自动变化而被动选择接受的,随着市场经济的改变,已经由原来的单向关系发展成了具有互动性的双向关系。物流企业已经被信息技术和现代物流技术改造,具有了更强的应变能力。但只是简单地改善还不够,物流企业与其他产业的关系应该进一步发展为“主动-主动”,应该由物流企业自己提高创新能力,通过自己创新型的物流服务,挖掘在其他产业中潜在的物流需求,或是树洞创造物流务求。

3.2资源集成

为了更好地进行联动发展,物流企业和其合作企业应该在固定资产、资源、人力及信息方面相匹配,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作业效率,互相之间精确配合。物流企业与合作企业在产品的设计、配送、运输等各个方面共享物流信息,让企业可以更加清楚地了解物流网络的活动情况,把整个物流运作透明化,这样在物流中各环节间的响应时间上得到很大程度的缩减,让企业能够及时地对市场做出快速反应,缩短前置时间,加快去留企业反应速度,提高服务水平。

3.3空间布局达到一致

在之前的发展中,物流业与其他产业在空间布局上的不平衡也是两业不能够很好联动发展的因素之一,例如仓储型的物流企业,仓储服务就需要就地就近供应,所以空间布局的不同将使合作增加阻碍。产业联动发展是建立在企业互相信赖的基础上,所以可以降低物流企业的库存量,进而降低物流企业的运作成本。

3.4优化业务模式与流程

当其他产业的发展趋势是柔性化与大规模定制,并且是以产业结构的模块化为支撑时,物流企业的业务模式就必须要适应其他产业的发展趋势,提供个性化、柔性化的物流服务。并且,通过联动发展,能够消除物流企业与上下游合伙伙伴之间冗余的业务流程,用规范而紧密的流程将整个产品活动贯穿起来,拉近合作企业之间的距离。同时,许多产业都在走向国际化,这就要求物流企业大力发展国际化的联运等物流模式,引导物流企业向供应链集成服务提供商转型。

3.5产业规模互相匹配

我国在计划经济时期长期存在物流业总体规模不能适应其他产业的现象,这个问题现在已经基本解决,但是某些地区仍然讯在物流资源不足的现象,企业规模不能完全对等,因此产业联通发展,是优秀的物流企业匹配优秀的其他企业,有利于减少物流企业小、差、散的现状,迫使企业升级。

4促进产业联动发展对策

4.1物流企业高端化发展对策

4.1.1提高服务水平

为了适应市场的发展需求,物流企业需要对其他产业的物流需求进行分类,合理定位自己的市场角色,针对不同的物流需求提供不同的服务,深入细化产业内的物流市场,以自己的专业的服务策略满足产业市场的需求。同时物流企业自身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提高服务的效率与水平,衍生自己的产业链,提高综合实力。

4.1.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物流业基础设施的建设也是物流业发展的保障。物流业的产业规模扩张势必需要产生更多的运输需求及不同的运输方式,只有加强公路、水路、铁路和航空四大运输方式的协作,才能健全和完善物流服务体系。结合迁宁省的实际情况,在依托铁路、公路为主支撑的陆运体系的基础上完善沈阳、大连、锦州、丹东等城市的航空货运体系,积极推动六大港口的建设,带动阜新、朝阳等内陆港建设,以此形成功能完善的港群服务系统。

4.1.3加强物流信息化体系建设

各个行业都需要信息资源即时共享,物流业也不例外,网络体系的建设成为物流业的当务之急也是物流公司发展的命口。首先,开发信息资源,建立物流业基础数据库。利用网络平台将各物流企业及其客户信息、物流网点等信息关联,实现资源共享和有效控制,有利于物流企业提高服务效率,促进两业的联动发展。

4.2建设两业联动平台

(1)完善社会化的信息平台建设,努力搭建物流信息平台使之适用于两业联动发展,让物流企业与其他企业的合作在这个平台上得到及时的业务沟通,信息资源共享互惠,为两业的联动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与环境。

(2)两业联动平台的发展,需要将物流服务商们聚集起来,因此选择合适的地理位置将大量优秀的物流企业汇聚在一起,变成一个专业的物流服务区,这样可以让其他产业能够很好地和物流业很好的去配套,让两者共同发展起来,提高物流企业的发展能力。

(3)申请为两业联动建立基于标准化的发展政策。因为两业联动发展的过程中,许多方面都会对联动性造成影响,例如设备、设施、技术、人才等,因此建立联动发展的标准化体系建设是必要的,才能为两业的联动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姚斌.陕西省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作用机理与关联因子研究[M].西安:长安大学出版社,2014.

[2]王珍珍,陈功玉.我国制造业不同子行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协调度实证研究[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10,(3):3135.

第6篇:产业链发展分析范文

一、互联网保险产业发展现状

2011年后,传统保险营销渠道增长乏力,难以解决成本控制的问题,银行网点人队伍也已基本达到行业上限。与此同时,互联网保险业务却开始跨人发展的快车道。根据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统计数据,2011年至2013年,国内互联网保险业务公司数量从28家上升到60家,年均增长达46%;规模保费从32亿元增长到291亿元,增幅达810%;客户数量从816万人增长到5427万人,增幅达566%。相比其他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发展,互联网保险起步虽晚,但增速迅猛。

日前,我国互联网保险主要以保险公司白建网络平台、电商平台、第三方中介平台和专门的网络保险公司等经营模式为主。其中,以保险公司白建网络平台、电商平台等在近两年表现尤为突出。各种经营模式各有利弊,保险公司具备产品设计能力和牌照优势,电商平台具有流量优势等。在互联网发展的渗透作用下,各个平台之间也开始逐步开展合作,融合各自优势,分销、代销渠道快速增长,并提供了电话支付、第三方支付等多种快速支付方式,在节约成本的同时为投保客户提供便捷服务,取得了快速发展。

我们认为,互联网保险之所以能在近几年有突飞猛进的发展,既得益于“互联网+”时代的大环境以及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与保险业特殊的业务产品以及民众消费观念的转变有很大关系。这种爆发式的增长,更多的只是集中体现了由传统的业务渠道向互联网业务渠道的营销方式的转变。在产品创新、模式创新以及资源整合等方面还有很大的挖掘潜力。

二、互联网保险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1.互联网保险产业发展优势

相比传统保险业务,互联网保险产业发展的突出优势集中体现在丰富的资源和便捷的服务上。客户信息、产品业务需求等资源的开放性和互动性更强,从而推动对日标客户群有针对性的进行产品创新和组合,提高产品服务的质量和效率,节约大量的经营成本。互联网保险更是完全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不仅限于营销环节,在理赔服务等方面也大大提高了服务效率。

2.互联网保险产业发展劣势

互联网保险改变了业务员与客户面对面交流和交易的方式,在流程和程序上存在着很多相对不够人性化的地方,对于客户的问题也不能直接和形象的给出解释,对于新产品的营销来说有一定影响。此外,互联网保险同样面临一些其他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共性问题,比如支付安全、客户隐私信息保护等网络安全风险问题。

3.互联网保险产业发展机会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互联网保险已具备相当规模。随着保险业的竞争日趋激烈,互联网保险仍是各方关注和未来加大投入的重点。随着“互联网+”的深入推进和落实,网络环境将进一步改善,网络普及率进一步提高,也将继续为产业发展带来新的潜在客户群。日前正在大力推进的由云计算、大数据、企业移动及企业终端安全组成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在一定程度上也将加为互联网保险产业发展带来有利条件。

4.互联网保险产业发展威胁

国外保险业的大公司大举进入和国内新晋公司的成长,将进一步加剧产业竞争。国外公司在资金实力、管理经验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新晋公司则在优惠费率等方面力度更大,对市场的分割均有一定的冲击。此外,未来互联网的未知变革对产业发展的不确定影响,如去年由“打的”引发的微信支付和支付宝支付的线下支付市场争夺战即是对第三方支付市场格局的一次重新洗牌。

三、互联网保险产业发展建议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国内互联网保险业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综合上述分析,有关发展建议如下:

1.进一步提升服务能力

经过近三年的快速发展,互联网保险市场抢夺已趋于稳定。投保客户对“价格优惠”、“活动赠品”等商家策略逐渐不敏感,而对保险公司的理赔服务能力等越来越注重。

2.强化产品创新能力

在大数据时代,大量的数据支撑使得个性化产品成为可能,也使过去无法满足的保险需求成为可能。充分利用大数据进行产品需求挖掘和产品设计创新是互联网保险产业的发展方向之一。

第7篇:产业链发展分析范文

关键词:车联网产业;发展;瓶颈;应对策略

DOI:10.16640/ki.37-1222/t.2017.09.138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各行各业的信息化和智能化越来越凸显,而汽车行业作为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产业低碳化、信息化发展变化十分有必要。换句话说,车联网产业建设对于我国发展至关重要,对人们的生存环境与社会发展都有不可预估的价值。

1 车联网产业的战略意义

(1)车联网产业有效的带动了新兴产业的发展。车联网产业是我国构建和谐汽车社会的重要条件,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来说,车联网产业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车联网产业有效的带动了新兴产业的发展,车联网产业受到了社会的更多重视,并且能够为车联网产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我国总理先生在2015年的政府报告之中提出了“互联网+”计划,有效的推动了汽车产业的改革,有效的促进我国的交通、信息产业的发展,实现经济建设与物质文明的共同创建,是当下非常明显的集中发展形式。有利于我国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

(2)有利于我国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我国的车联网产业建设随着经济、科技的进一步发展逐渐走向一个全新的发展高度,这十分有利于我国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在市场之中,我国的自主品牌汽车形势十分严重,2014年我国的汽车产业连续十二个月的市场份额均出现下滑,因此需要进行转型升级。以互联网作为依托,我国的汽车行业的自主品牌无疑成为新的卖点。

(3)车联网产业产业有效的解决了汽车社会问题。我国汽车交易金额逐年上涨,成为了主要的汽车购买国之一。加上随着人民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使得汽车产品的需求呈现出上升的趋势。车联网产业之中因为加强环保和节能等技术的开发,使得我国的尾气排放减少了约百分之三十,有效的缓解了我国交通堵塞现象。

2 我国车联网产业发展的现状

(1)车联网行业缺乏国家顶层设计和规划。我国目前对车联网的重视不足,对车联网的了解程度不深,不了解车联网对汽车产业的升级转型意义。因为国家对个人的需求关注有限,因此出台的政策少,支持力度不大。车联网产业的建设工作整体性与协调性,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提升建设的效率。然而不统一的政府信息管理,致使我国的信息无法进行有效的整合[1]。各个部门经常会独立的运作,没有进行协调与沟通,信息无法及时共享,使得各个部门不能及时了解对方运作的情况,导致车联网产业的建设存在随意性与无序性,进而影响了车联网产业的建设我国的很多的汽车信息,致使信息出现孤岛现象,无法及时的进行协调和沟通。

(2)车联网行业缺乏法律法规以及验证体系。车联网产业的建设工程量比较大,对于建设人员综合素质要求比较高,但事实上,很多建设人员综合素质依然没有完全满足时代要求。尤其是建设人员创新理念缺乏与管理思想落后,缺乏扎实的理论基础,所掌握知识不够新颖,严重降低了工作效率。在车联网产业建设的工作中,一些人员经常会利用法律漏洞做一些违法事件,同样会影响了车联网产业的建设[3]。此外,车联网产业的建设社会影响比较深远与投资大,若专业人们没有掌握技术,无法熟练的操作,就无法保证工作的效率。

(3)缺乏核心技术。车联网产业建设科技含量低,缺乏有力的技术支持,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车联网产业的发展。尽管目前我们生活的时代其科技水平很高,但是因为科学技术不能普及广泛,无法有效利用先进的技术,面对车联网产业建设过程中的很多难题不能有效解决。

3 应对策略

(1)国家需要支持。车联网是因为我国互联网快速发展而提出的概念,国外目前并无车联网的相关的描述。根据我国车联网产业的定义,车联网主要是以车内网、车载移动互联网和车际网作为基础,以通信协议和数据交互作为准则,于车-X进行信息交Q和无线通讯,实现交通的智能化、动态化管理。车联网的服务内容主要包括有:安全服务、节能服务、信息服务、交通服务、保障服务,因此车联网的服务范围不断扩大,潜在价值巨大。因此国家的支持能够有效的促进行业的发展,在车联网行业之中需要加强跨领域、跨品牌的合作。因此需要国家需要带动其他行业参与其中,统一车联网的法规和标准,并建立起规范化的测试和验证体系,建立起有效的信息交流平台, 加强数据和信息的交流,在战略高度之上加强新能源和汽车行业的结合。

(2)加强车联网技术的研发。车联网技术的发展需要从应用的对象进行切入,主要包括有车内网技术、车载互联网技术和车际网技术。但是从体系结构进行切入,主要包括有四个方面,一是,感知执行层;二是,协同计算控制层;三是,接入与传控层;四是,应用层。因此,我国车行的研究重点应该注重于车际网技术的研发。

(3)尝试车联网商业模式。我国在2009年起就进行了全球车联网产品的普及和推广,很多的国内外汽车企业均推出了自己的服务品牌,因此形成不同的商业模式。但是,在国内和国外并未真正的形成大规模的车联网商业模式,最早应用车联网技术的ONSTAR在我国所占的市场也仅为百分之四十[2]。虽然技术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但是我国本土企业与国外企业的车联网均处在起始阶段,两者之间的差距并不大,这为我国的车联网产业发展提供了发展机遇。

4 结语

车联网产业作为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有效促成部分,与人民群众生活环境的质量息息相关,因此,必须将车联网产业的保护及车联网产业的重要性落实,积极开展多方面的宣传工作。车联网产业的发展方向是我国实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有效途径,也与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直接联系,因此产业经营者要加强对管理工作,不断推动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贵群,张欣.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面临的路径依赖及其破解[J].工业技术经济,2014,11(02):75-80.

第8篇:产业链发展分析范文

关键词:产业链;粮食产业链;产业链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F324.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9-0041-02

在西方学术文献中,有关产业链的思想的思想源于西方古典经济学家Adam.Smith关于分工与专业化的理论。Adam.Smith以其著名的制针企业的例子生动描述了产业链的功能,说明了企业内部分工与专业化能够促进生产力的提高。A.Marshall发展了 Smith 的思想,并把企业内部的分工扩展到了企业间的分工。纵观国外学者的论述,大多是从企业的角度来分析产业之间的关联问题[1]。产业链真正引起人们关注并得到进一步分析和研究是在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本文将对国内关于产业链的内涵及粮食产业链的研究进行综述和评价。

一、产业链的内涵

在我国,“产业链”一词最早是傅国华提出来的。之后,国内学者在国外产业链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相继从产品形成、价值网络、产业关联、产业集合、产业集群和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以及战略联盟等视角来定义产业链。

(一)从产品形成的角度定义产业链

郁义鸿(2005)、芮明杰等(2006)、李星群等(2 007)、何一(2009)从产品形成视角来定义产业链,认为它是从供应商开始,经生产者或流通者,再到消费者的所有物质流动。马士华等(2000)认为,产业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信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模式[2]。

(二)从价值链的角度定义产业链

杨公朴、夏大慰(2002)认为,产业链是由同一产业内具有连续追加价值关系的活动构成的价值链[3]。李万立(2005)认为,围绕一个关键的最终产品,从形成到最终消费所涉及的各个不同产业部门之间的动态关系就是产业链,也叫做价值链[4]。石冬梅(2007)、吴彦艳(2009)认为,产业链是采购原材料、生产中间产品和成品与销售产品并实现价值增值的功能网链[5]。

(三)从产业关联角度定义产业链

简新华(2002)提出,经济活动中的各产业依据前、后向的关联关系组成了产业链[6]。杨公朴、夏大慰提出,产业依据前、后向的关联关系组成的一种网络结构称为产业链。产业链的实质就是产业关联,而产业关联的实质就是各产业相互之间的供给与需求、投入与产出的关系[7]。鲁开垠(2002)认为,在一个产业环境中,各种产业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区别、相互依赖,一种产业的存在成为另一种产业发展的前提或结果,每一种产业只是产业系统中的一个环节或一个片段,由各个环节或片段连成一体就变成产业链[8]。龚勤林(2004)认为,产业链是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基于一定的技术经济关联并依据特定的逻辑关系和时空布局关系客观形成的链条式关联关系形态[9]。吴金明、邵昶(2006)提出,产业链是基于产业上游到下游各相关环节的由供需链、企业链、空间链和价值链这四个维度有机组合而形成的链条[10]。林中燕(2008)把产业链界定为“在相关产业组织中,依据特定的经济关系,客观形成的、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11]。白永秀、惠宁(2008)提出,产业链的实质是产业内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关联[12]。

(四)从产业集合和产业集群的角度定义产业链

郑学益(2000)提出,产业链是以市场前景比较好、科技含量比较高的产品的关联度比较强的优势企业和优势产品为链核,通过这些链核,以产品技术为联系、资本为纽带、上下连结、向下延伸、前后联系形成的链条[13]。林学强(2002)提出,产业链是指从最初的原材料生产和销售到中间产品和销售、再到最终产品生产和销售全过程中各个环节所形成的一种企业关联体[14]。卢明华等(2004)提出,产业链是由围绕服务于某种特定需求或进行特定产品生产(及提供服务)所涉及到的一系列互为基础、相互依存的产业所构成的产业集合[15]。杜义飞等(2004)提出,产业链是针对一系列相关联特定的产品或服务,寻找导致这些产品满足需求的,从原材料的提供到市场的销售等等,前后顺序关联的、横向延伸、有序的经济活动的集合[16]。

(五)从战略联盟及区域发展战略的角度定义产业链

蒋国俊(2004)将产业链界定为“在一定的产业集聚区内,由在某个产业中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或国际竞争潜力)的企业与其相关产业中的企业结成的一种战略联盟关系链”[17]。李心芹等(2004)将产业链界定为“在一定的地理区域内,以某一个产业中具有竞争力或竞争潜力的企业为链核,与相关产业的企业以产品、技术、资本等为纽带结成的一种具有价值增值功能的战略关系链”[18]。任保平(2005)从微观上将产业链界定为“一个企业的供应链”,“是一定的产业群聚区内,处在产业链不同环节上的相关产业中的企业结成的一种战略联盟关系”[19]。刘贵富等(2006)将产业链界定为“一定地域内,同一产业部门或不同产业部门或不同行业中具有竞争力的企业与相关企业以产品为纽带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和时空关系,联接成的具有价值增值功能的链网式企业战略联盟”[20]。

二、关于粮食产业链的研究

国内学者对粮食产业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某一个理论视角研究我国粮食产业链

吴志华(2007)基于供应链视角,研究了我国粮食产业与供应链,分析了我国粮食产业发展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粮食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战略[21]。何官燕(2008)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角度分析了我国粮食产业链的特征与现状,提出了整合粮食产业链的对策,如建立新型粮食生产机制、促进粮食企业重组并购、发展现代粮食流通产业等[22]。陈倬(2011)从粮食供应链管理的角度,分析了粮食供应链脆弱性的类型,提出粮食供应链管理目标就是降低这两种脆弱性,形成“高效+安全”的粮食供应链,而供应链整合是降低粮食供应链脆弱性的有效途径,并从探索组织创新模式、完善利益分配机制、实施信息共享技术和实行风险闭环管理等四个方面给出了整合思路,并提出了由政府、产业化龙头企业、商业流通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主导的四种可供操作的整合模式[23]。孙丹、赵予新(2012)研究了长期以来制约粮食产业链整合的因素,并提出要使粮食产业链稳定高效的运行和发展,应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快向精深加工转变,积极发展粮食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施科技兴粮战略,提高创新能力,培育粮食龙头企业,创立名优品牌,加快粮食产业链各环节基础建设等[24]。

(二)对具体地区或具体粮食品种产业链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的研究

李军民(2007)对湖南省优质稻米产业链进行了研究。李军民、唐浩和周清明(2008)对湖南省发展优质稻米加工产业链提出了建议[25]。刘岩、高云巍(2009)研究了吉林省玉米产业链的形成和发展对策[26]。于邢香、耿建敏(2012)指出,粮食产业链模式效率低、龙头企业规模小、外资对整个链条的控制加强、粮食产业服务体系以及制度不完善等因素制约了山东省传统粮食产业链的延伸,应建立科学的粮食生产观、转变粮食增长方式、着力培育粮食龙头企业、组建大型粮食企业集团,提升粮食产业实力[27]。

(三)建立模型对粮食产业链的效率和竞争力进行评价

李军民、唐浩和周清明(2008)以湖南优质稻米加工企业为研究对象,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加工企业的组织效率与运作效率水平进行了定量分析,指出深加工企业的组织效率与运作效率比初加工企业高,但两者的组织效率都处于较低水平[28]。马松林(2012)定量描述了中国粮食产业链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的区域分工效率。他通过空间误差模型(SEM)分析认为,影响粮食加工业区域分工效率的因素主要是各地区的从业人数、资本投入和粮食产量;通过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分析认为,河南、辽宁、内蒙古和天津在粮食加工环节上的综合效率最高[29]。于邢香等(2012) 通过对山东省粮食产业发展的调查分析,运用AHP法建立了粮食产业链竞争力评价体系,并在对山东省粮食产业链竞争力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价基础上指出,粮食质量、粮食总需求量、加工技术、总产量、种植结构、产品价格、储运成本等因素对粮食产业链竟争力有重要影响;在山东省粮食产业链延伸过程中,应该首先考虑并重点把握好粮食质量源头环节,同时重视加工环节、储运环节等在提升整条产业链竞争力过程中的重要作用[30]。

三、总结和评价

综上可见,尽管我国学者对产业链和粮食产业链的理论及实证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总体来说仍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一些不足:(1)国内学者们对于产业链的定义都是从“链”的角度出发,由已有的供应链、价值链、产业关联、产业集群等概念引申过来的,但就产业链的内涵而言,目前还没有一个为学术界一致认同的比较权威的概念;(2)国内对粮食产业链的认识多是从其他产业链如农业产业链借鉴过来的,对粮食产业链的研究还是以实证为主,并且主要是对具体地区或具体粮食品种产业链的研究及效率评价,理论研究不够系统,还处在较浅的层面上。今后应该从更大的范围如全国、粮食主产区等进行深入系统的理论研究、并建立比较统一的模型对粮食产业链进行效率分析和评价。

参考文献:

[1] 程宏伟,等.西部地区资源产业链优化研究[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

[2] 曹芳,王凯.农业产业链管理理论与实践研究综述[J].农业技术经济,2004,(1).

[3] 程宏伟,等.西部地区资源产业链优化研究[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

[4] 李万立.旅游产业链与中国旅游业竞争力[J].经济师,2005,(3).

[5] 余文权,孙威江,吴国章,赵丽红.农业产业链理论与实践研究进展[J].亚热带农业研究,2007,(4).(下转93页)

(上接42页)

[6] 刘贵富,赵英才.产业链:内涵、特性及其表现形式[J].财经理论与实践(双月刊),2006,(3).

[7] 刘贵富,英才.产业链:内涵、特性及其表现形式[J].财经理论与实践(双月刊),2006,(3).

[8] 章长生.基于产业链分析的广西铝工业发展战略研究[D].桂林:桂林理工大学,2009.

[9] 龚勤林.论产业链构建与城乡统筹发展[J].经济学家,2004,(3).

[10] 吴金明,邵昶.产业链形成机制研究—“4+4+4”模型[J].中国工业经济,2006,(4).

[11] 林中燕.产业链视角下的信息服务业蛛网模型[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1).

[12] 白永秀,惠宁著.产业经济学基本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

[13] 刘贵富,赵英才.产业链:内涵、特性及其表现形式[J].财经理论与实践(双月刊),2006(3).

[14] 林学强.构筑产业链提升区域竞争力[J].福建经济,2002,(8).

[15] 程剑.我国茶油产业链与协作模式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1.

[16] 程剑.我国茶油产业链与协作模式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1.

[17] 蒋国俊.产业链理论和稳定机制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04.

[18] 李心芹,李仕明等.产业链结构类型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4).

[19] 任保平,洪银兴.新型工业化中经济效益提高的途径:一种产业链视角的分析[J].西北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3).

[20] 刘贵富.产业链研究现状综合述评[J].工业技术经济,2006,(4).

[21] 吴志华.中国粮食物流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22] 何官燕.整合粮食产业链确保我国粮食安全[J].经济体制改革,2008,(3).

[23] 陈倬.粮食供应链脆弱性分析与整合研究[J].财经论丛,2011,(6).

[24] 孙丹,赵予新,粮食产业链整合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以河南省为例[J].粮食科技与经济,2012,(5).

[25] 李军民,唐浩,周清明.湖南省优质稻米加工产业链效率分析[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3).

[26] 刘岩,高云巍.吉林省玉米产业链化趋势及发展对策[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2).

[27] 于邢香,耿建敏.山东省粮食产业链延伸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J].粮食科技与经济,2012,(3).

[28] 李军民,唐浩,周清明.湖南省优质稻米加工产业链效率分析[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3).

第9篇:产业链发展分析范文

关键词:循环经济;产业链;综述

中图分类号:F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6—0031—03

当前,中国正面临着经济增长和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之间的矛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迫在眉睫。循环经济理念的落实,关键在于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建立在生产、消费、排放环节都做到资源高效利用、废弃物再利用、污染排放减少的循环经济产业链条,是我国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对于循环经济产业链的研究,目前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将分别从循环经济产业链的理论、发展实践两方面对现有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总结。

一、循环经济产业链理论的研究

循环经济产业链理论的研究目前较少,涉及的领域也较窄,学者们主要研究了其概念内涵、形成机理、稳定性等方面。

(一)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内涵

对于循环经济产业链概念内涵的界定,学者们的看法普遍比较一致。刘变叶(2007)对循环经济产业链的概念做出了界定,他认为,循环经济产业链是按照环形经济的理念,模仿自然生态系统,通过“原料—产品—废物—原料”的循环过程,把上一个产业(或企业)排出的废物作为下一个产业(或企业)的原料,在具有市场、技术或资源关联的产业(或企业)之间形成链条。吴飞美(2010)认为,循环经济产业链的提出全面革新了人们生产的价值观念,人们不再视大自然为“原料厂”和“垃圾堆”,而是视其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杨银涛(2011)从以下几点总结了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内涵:首先,循环经济产业链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核心。其次,循环经济产业链必须以3R为原则,就是在生产的源头减少物质投入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在生产过程中循环利用废弃物,减少废物产生和排放;在产品消费后,废弃物尽可能通过处理重新变为资源。第三,循环经济产业链的落实以具体的产业链构建为载体。第四,循环经济产业链以产业链式发展为增长途径,促进经济发展。

(二)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形成机理

部分学者探讨了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形成机理。乔晶(2008)认为,企业是循环经济产业链基础,而企业的本质是追求利润,因此,能够为企业带来利润的循环经济产业链才是企业需要的。杨雪峰(2008)从价值链角度探讨了循环经济产业链,他认为,产业之间之所以能形成循环经济链条,是因为存在合理的收益空间既价值增值空间。不同于传统产业链,循环经济产业链的价值增值空间还来源于价值发现,例如:从废弃物发现残余价值、降低生产成本、资源节约和反复利用等。价值增值空间是循环经济产业链存在的价值基础。刘志坚(2007)从价值链的视角探讨了循环经济产业链的耦合机理,认为资源深度利用驱动、生产驱动、利益驱动是循环经济产业链耦合的三个驱动因素。杨忠直(2011)推进了循环经济产业链形成机理的研究,他给出了经济系统物质流动的价值增值定律,物流方向选择的价值梯度公理和确定物流最佳数量的价值最大化定理,以此作为循环经济系统正向物流和逆向物流规划的理论依据。然后分析了循环经济系统物质流动价值增值过程,定义了循环物流价值增值倍数,发现循环经济系统的物流价值增值倍数是循环经济的核心所在。

(三)循环经济产业链稳定性研究

循环经济产业链的运行不仅需要构建具有增值空间的价值链,还需要稳定的运行环境。因此,如何支撑循环经济产业链稳定运行也是学者们研究的重点之一。高省(2008)把循环经济产业链稳定性的内涵界定为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产业链对于干扰破坏的抵抗和避免能力,二是产业链在受到干扰破坏后迅速恢复到最初状态的能力。杨雪峰(2008)把影响循环经济产业链稳定性的因素概括为两个方面,即交易的不稳定性和非交易不稳定(如技术的不稳定、质量的不稳定、系统的不稳定等)。交易不稳定的主要因素是交易成本过高,非交易不稳定来自于循环经济系统本身的不确定性,主要包括系统自身的复杂性、制度的不完善性、技术运用的不成熟和收益不确定性及产业规划的滞后性。崔兆杰(2009)实现对循环经济产业链稳定性的定量评价,对循环经济产业链柔性(既系统适应不确定条件的灵活性)进行了系统研究,建立了循环经济产业链柔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

(四)评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