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创新战略研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企业集群;技术创新战略;合作创新
中图分类号:F40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02(2013)04-0119-06
党的十指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1]
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集群经济特别是企业集群,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的一个重要特点。这不仅表现在它对形成企业竞争优势所起到的日益重要的作用,而且从根本上改变了企业在产业内、产业间的生存环境和运营状态,同时也是提升区域经济总量和质量的重要途径,并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知识是技术创新的成果。技术创新的专业化分工和差别性发展产生了市场主体对知识交易的需求,企业发展更加依赖外部知识。技术创新过程中的知识分工,即企业专精于某种产品某些环节的生产加工,在其知识积累不断深化的同时,广度却在逐渐缩小。由于创新活动要求各种知识的共同支持,外部知识的补充就显得尤为重要。过去较为独立的内部创新模式已经被多方合作、共同发展的新型组织间合作所取代,企业创新的集群组织形式因此产生。
企业间的竞争不仅是规模和效益的竞争,更是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的较量,企业要在经营发展过程中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持久的优势地位就必须重视技术创新。企业集群不仅为科技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而且具有对科技创新强烈的内在需求,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促进了技术创新成果的产生,从美国硅谷科技创新的突出成就到中国中关村的综合效益示范作用,无不得益于企业集群的发展。以企业集群为基础,注重与创新体系中的其他要素相结合的发展模式符合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的要求。
一、文献综述
熊彼特将创新分为技术创新、市场创新和组织创新三类,其中技术创新的主要内容是建立一个新的生产函数,将一种崭新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组合方式引入生产当中。从长远看,企业间竞争的实质是企业间技术水平的竞争。熊彼特所谓的创新集群,主要指创新活动在时间或者空间上的成群状态。此外,企业家是创新活动的主体,企业的创新活动与企业家的创新精神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熊彼特在企业集群方面的主要学术贡献是确定了企业集群与技术创新之间的相互关系,阐述了企业集群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
熊彼特对企业集群技术创新的关注为技术创新研究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思路。在熊彼特的研究基础上,马姆伯格和库克发现,多个企业或者组织之间的合作有利于企业创新活动的进行,区域创新理论开始形成。摩根进一步认为,由于不同于国家创新中存在的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之间的网络关系,主要由企业组成的区域性创新比国家层次上的创新的优势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更加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二是技术创新成果更为突出。
基步尔等结合成熟的技术创新理论与欧洲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将集群创新分为两种主要形式:一种是渐进创新,即在已有技术水平的基础上,谨慎地逐渐地进行技术改善,通常表现为技术的小规模变化和增加;另一种是激进创新,这种创新是对现有技术的彻底革新,具有突发性的特点。激进创新表现为技术的质变,其结果是新产品或者新工艺的产生。企业集群采取何种创新形式主要取决于集群自身的特点,传统的企业集群,如服装产业和钟表产业通常采取渐进创新,主要通过完善和补充现有的技术进行创新活动,而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知识型集群则倾向于采取激进创新的方式,技术创新的成果大多能够代替原有的知识。由于激进创新是现有技术的彻底革新,因此对技术创新资源和技术创新能力都有着极高的要求。究竟采取哪一种形式,企业集群需要根据自身发展的环境和目标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
国内学者对企业集群与技术创新之间关系的研究,主要着力于分析企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以及区域创新中不同规模企业间的合作形式。如尚勇与朱传柏将创新归结为企业在地理上集聚的动力,而空间集聚的载体就是区域创新系统。[2]魏江认为集群创新相对于个别企业创新活动的不同之处在于:集群创新将正式与非正式的创新网络和相关机构加以结合,促进集群内部创新成果的形成和应用,因此创新活动的单位是整个企业集群而非企业个体。[3]
二、企业集群技术创新战略的内涵与特征
关于企业集群技术创新,目前的研究成果大多将企业集群看作是一种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的软环境,而并非决定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重要因素。我国企业发展的现状证明,单个企业还不具备承担产业技术创新重任的能力,而企业集群作为主体整体发展,实施集群技术创新则更为可行。
企业集群技术创新战略,是指企业为实现技术创新成果,以自身技术创新能力为前提,与集群内的其他企业形成相应的聚集效应,同时促进创新的产生、传播和扩散的集群创新过程而采取的企业战略。
企业集群技术创新战略表现为以下两个主要特征:
1.既合作又竞争。这是企业集群的本质特征,也是企业在集群创新的任何阶段都不得不考虑的问题。表面来看,从企业技术创新到企业集群技术创新似乎主体发生了根本的变化,“集群”成为了创新过程的核心。进一步来讲,集群中的各个企业通过联合成为信息和知识的共享体,利用集群创新实现共同发展。但企业对于自身利润的不懈追求又不可避免地与同行业内的其他企业进行竞争。而技术创新成果往往是企业的核心利润点,其垄断的程度直接决定企业是否能够获得稳定的市场份额和长期的商业利润。此外,掌握技术创新成果的公司越多,技术扩散的发生可能性就越大。这就意味着对于企业而言,技术创新成果应当掌握在少数企业手中,技术独占则是该过程的最优化结果。以上这两个相互矛盾的特征,使得企业在实行集群技术创新战略决策时,面临着怎样从二者之中得到满意的结果的两难选择。评估企业采取的集群技术创新战略的关键是企业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能够支持何种战略决策。
2.资源共享降低成本。企业集群内成员在共同创新的过程中达到人力资源、研发资金和研发设备共享,可以有效地弥补企业自身资源的欠缺,实现优势互补。通过相互学习和知识溢出,创新成果在企业集群内部迅速得以转化,使得集群内企业创新和生产成本都大大降低。
三、企业集群资源共享方式的分类
企业外部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因此技术创新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资源往往因为其稀缺而难以获得。集群内部企业则通常选择与拥有某种资源优势的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合作,通过合作以达到资源共享,降低技术方面和市场方面的风险。
(一)通过资金投入分摊形成的创新资源共享
技术创新活动需要大量的研究经费作为支持,企业之间可以通过合作创新共同提供并共同承担研究资金以保证技术创新活动的顺利进行。当企业难以从资本市场获取相应资金时,企业集群技术创新的资金投入分摊模式就成为集群内部企业的优先选择。另一方面,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合作可以避免同质研究的重复过程,有效地降低企业技术创新的成本,规模效应的优势也能够得到体现。通常来说,企业通过集群技术创新的协作过程越紧密、协作活动越频繁、协作关系越成熟,合作企业拥有的技术创新成果和获得的专利在数量和质量上越有优势。
(二)通过人力资源合作形成的创新资源共享
人力资源是创新知识和技术信息的核心载体,是创新过程的重要执行者和创新成果的根本来源。人力资源在企业集群内部的有效流动,是企业集群技术创新合作机制得以成功实现的重要因素,而具备一定技术创新水平的研发人员是技术创新活动的关键。集群内部企业通过人力资源共享,特别是研发人员合作,客观上加快了信息和知识在企业之间流动速度,增强了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三)通过研发设备共享形成的创新资源共享
当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技术创新研发设备的更新速度不断加快。一方面,研发设备水平对于技术创新能力的产出影响更加明显,特别是通过引进国际国内先进的设备仪器,能加速研发活动进程和提升技术创新成果水平。另一方面,设备更新换代也对成本回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不能及时收回设备引进的成本,会极大地提高企业研发活动的成本,挫伤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
四、企业集群技术创新的功能
企业集群创新战略的功能是为集群内企业提供技术创新优势,具体来看可以分为静态和动态两方面的优势。
(一)企业集群技术创新战略的静态优势
企业集群技术创新的静态竞争优势是企业集群普遍存在的优势,主要表现在聚集资源、降低成本和减少风险等方面。
1.聚集资源。企业集群是一定数量企业的聚集,这种聚集首先表现为资源的聚集,从而表现为资源方面的优势。一方面,聚集集群外资源。相对于个别企业,企业集群在资源需求的数量和质量上有更高的要求,也为与之相关的资源提供了更大的市场。企业集群形成后,将自身需要的外部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和信息知识资源吸引到集群内,这些资源对企业技术创新都是至关重要的。随着企业集群技术创新能力的不断增强,这样的资源聚集效应会表现得越来越明显。另一方面,聚集集群内资源。企业创新集群一旦形成,为了实现整个集群内成员技术创新效果的最优化和创新效率最大化,集群内企业资源向整体配置和共享的方向转化。随着集群内企业资源不断聚集,在数量和质量两方面保证了集群中企业个体的技术创新资源提升。各个企业所形成的技术创新资源如果得到有效的协调配置,整个企业集群的技术创新资源也就得到了有效保证。对于企业集群创新而言,实现了从整体配置到个体提升再到整体配置的良性发展过程。
2.控制成本。由于企业集群内部技术创新分工与协作,技术创新的过程得以分解到集群内各个企业,而各个企业分别着重于技术创新的某一环节或者某一部分,然后再将各自的成果汇集一起,形成最终的技术创新成果。这个创新过程是将本应当由个别企业进行的创新活动,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分摊到企业集群中的多个成员中,即从企业个体创新成本转化为企业集群创新成本,因此能够有效地降低企业的创新成本。从整个企业集群来看,由于资源在集群内部的重新配置使优势资源得以集中发挥作用,特别是技术创新人才资源和设备资源的水平提高,在创新过程中会减少创新失败的可能性,更容易产生创新成果。因此,企业集群技术创新不论从个体角度来看,还是从集群角度来看,都是实现技术创新成本控制的有效方法。
3.控制风险。企业集群技术创新除了在成本方面的优势外,风险控制也是其突出的优点。企业集群共同承担技术创新所带来的风险,因而对企业而言技术研发所要承担的失败风险也相应降低。企业技术创新所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高达九成的创新失败概率,而即便产品成功面世也未必能够收回投资,因而风险是企业创新首先要考虑的问题。但企业集群内部各个企业规模不同,其对研发资金、创新决策、创新绩效的贡献不同。企业技术创新发展的过程是对企业自身创新资源衡量以适应外部技术竞争环境的过程。企业集群内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依据自身的创新资源,需要获取不同的创新成果,具有不同的创新动力。由于以上因素的共同作用,企业集群中的成员需要采取不同的创新策略以适应自身发展的需要,这种差异的存在也使得企业集群内部存在着技术创新风险。第一类技术风险是 “搭便车”现象,即企业集群中的中小型企业存在对技术创新少投入或不投入,而从集群内其他企业获取创新的关键技术或者共性技术的企图,从而影响整个集群创新活动的有效进行。此类风险多存在于创新意愿不强的企业集群,采取这种技术创新战略的企业也很难在市场竞争中取得领先地位。集群内的企业应当结合企业的实际状况,从企业自身创新能力和创新绩效出发选择适当的企业集群技术创新战略。对于采取领先创新战略的企业而言,这种知识技术外溢过程较为缓慢,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负面影响。但集群内部创新成果的广泛使用又可能产生另外一类企业集群技术创新的风险,即“技术锁定”。技术创新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达到一定水平的时候,其产品的规格参数和设计理念已经成为行业内的标准,与之相比更为合理的竞争产品则很难被企业所采纳。尽管存在以上的技术创新风险,对于企业而言,选择符合自身技术创新能力的企业集群技术创新战略仍然是有效的风险控制方式。
(二)企业集群技术创新战略的动态优势
相对于静态优势而言,企业集群技术创新的动态竞争优势,是以信息与知识共享为核心的技术创新竞争优势。
1.促进创新。企业之间创新能力的差别不仅是由企业内部所决定的,企业与其他企业的交流与合作也是影响其创新能力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企业集群能够促进技术创新是由于企业集群能够一定程度上改善由于单个企业孤立发展而带来的不利于竞争的因素。企业集群的存在使得企业对集群内其他企业有着较为客观的认知,从而能够发现自身的不足,促使其进行技术创新以提高竞争力。企业集群这种促进作用有利于在集群内部形成具有强烈创新意愿的创新文化环境。集群内部的整体创新有利于促进生产各个环节的创新,从而提高生产效率。此外,企业集群内部企业之间的交流能够形成较为完善的沟通网络,这包括企业之间和员工之间的沟通交流和信息交换。这样的交流为企业创新提供了更强有力的媒介支持,特别是非正式的沟通能够在隐性层面形成信息和知识的流动,对企业技术创新活动能够产生潜移默化的促进作用。
2.促进学习。企业集群技术创新的重要组成之一就是成员之间的知识学习。集群内部正式或非正式的沟通交流时常伴随着信息和知识的扩散,这为企业在技术创新活动中的知识学习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在成熟的企业集群之中,企业员工可以在保证职业忠诚度的前提下选择不同的公司进行工作,人力资源的流动也必然伴随着相关信息资源和知识技术的流动。因此,企业集群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其成员企业在知识学习上的困难程度,具备较高技术创新水平的企业创新成果也能够被其他企业所吸收。
五、 我国企业集群技术创新的战略选择
(一)集群内企业可供选择的创新战略
在集群内部,企业的技术创新战略可以分为三类:独立创新、合作创新和模仿创新。
独立创新是指在某一集群创新网络结构下,集群创新主体独立开发和利用资源获得创新收益。毋庸置疑,独立创新在技术和利润独占性方面都大大优于合作创新。但是独立创新也存在着对于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的苛刻要求,同时信息、知识方面的局限也加大了独立创新的难度。更为重要的是,独立创新需要企业独立承担创新活动带来的巨大风险,越是基础性、前沿性的研究活动,与其伴随的失败风险越大,有时甚至血本无归。对风险和收益进行权衡之后,企业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可能放弃独立创新而选择合作创新。企业集群技术创新的参与者同样需要具备一定的资源条件,即该种资源能够对创新活动有所贡献,且必须被潜在合作者所认可。当企业不具备进行领先创新的条件时,实现技术创新主要的途径则只能是通过模仿其他企业的产品,或者在此基础上进行少量的改进。从目前的现实来看,地理上的聚集使得集群企业之间的知识溢出变得更加容易,无形之中降低了模仿创新企业的产业进入门槛。
(二)国内企业集群技术创新的现状
改革开放之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背景下,各地区通过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与专业化分工,企业集群逐渐形成。经济开放促进了工业聚集,而企业集群的发展和经济开放的程度有很大的关系。[4] 我国企业集群的早期发展多是以中小企业地理聚集的形式出现,[5]发展的大多是以劳动力密集型为主的产业,主要考虑解决非农劳动力就业问题。[6] 同国外企业集群相比,我国的企业集群在制度变迁的进程中,由于制度欠完善,使得企业更依赖于关系资源与外部网络,来减少发展环境的不确定因素, [7] 而不是通过提高企业自身竞争力实现上述目标,[8] 人际关系成为企业经营的重要因素。在许多领域和地区,企业不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或者拥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即可完成早期的发展,因此技术创新活动和技术创新能力并不是企业考虑的首要问题。由于资金与技术进入壁垒较低,某一行业内企业数量的不断增加使企业集群得以产生。集群内部企业之间以及与集群外企业的竞争,迫使企业提高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企业基于对自身创新资源的判断来选择相应的技术创新战略,而企业集群内部形成的合作关系为企业之间的资源共享和创新合作建立了基础。目前一些地方政府已经意识到企业集群创新的重要意义,通过提供便利条件和优惠措施来增强企业集群的创新能力。
与发达国家成熟的企业集群相比,我国企业集群创新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企业创新战略的制定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以硅谷的高科技企业集群为例,由于存在着激烈的企业创新能力竞争和完善的企业集群创新系统,企业通常选择积极的技术创新战略,相比较而言,我国目前的技术创新资源和技术创新能力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而企业集群技术创新能力的强弱是其能否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尽管在我国已经形成了一批具有相当规模优势的企业集群,但整体上较低水平的技术创新能力不利于产业未来的发展,特别是我国在劳动力成本上越来越不占优势,低端制造业危机迫使相关企业集群加快技术创新。根据我国对世贸组织的承诺,各类市场逐步向外资企业开放,外资企业凭借雄厚的技术资源优势和先进的技术水平对我国的重要产业加快渗透,使我国企业的发展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
(三)企业集群技术创新合作的前提
在企业集群内部,成员之间不仅存在竞争关系,还有合作关系。对我国企业而言,与集群内其他企业相互信任、彼此合作的能力,是企业在集群中获得生存发展机遇的途径之一。企业集群识别并把握合作创新机会从而提升自身创新能力是一种技能,是企业集群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方面。
企业集群内成员技术创新合作必须满足一定的前提,以保证集群技术创新活动能够顺利开展,这些前提可以主要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1.确保企业在集群技术创新中获得满意的收益。企业做出任何决策之前首先判断自身能否在该决策中获益,因此,实施企业集群技术创新战略,需要确保参与技术创新合作的企业能够获得共同的利益,通过彼此间的合作,为企业带来各自发展所需要的技术利益和在此基础上的相应的市场或经济利益,这是企业集群创新实现的核心基础。
2.确保企业在集群技术创新中创新目标的统一。企业集群内的成员,根据对技术创新合作可能获得的创新成果预期,通过协商形成各方共同认可的创新路径。由于企业内部对于技术创新成果存在较为明确的目标,在技术创新中通常依据创新目标来选择合作伙伴。另外,统一的创新目标也有利于避免技术创新过程中,因成员之间意见不统一而影响创新活动顺利进行。
3.确保企业在集群技术创新中相关活动的协调。在企业集群技术创新过程中,各方能够投入的创新资源和具备的创新能力各不相同。为了实现最终的创新成果,合作成员之间要注意组织协调相关的活动,以保证创新活动的有效衔接,并各自确认承担相应的成本和风险。
参考文献:
[1].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12.19.
[2]尚勇,朱传柏. 区域创新系统的理论与实践[M].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30-38.
[3]魏江. 产业集群:创新系统与技术学习[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45-60.
[4]徐康宁.以时代精神把握产业发展的新趋势——评《当代产业的知识化与生态化》[J]. 江海学刊,2001,(3):184-185.
[5]Schmitz,H. Collective Efficiency: Growth Path for Small-Scale Industry[J]. 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1995,31,(4):529-566.
[6]Schmitz,H. Small shoemaker and the Fordist Giants: Tale of a super-cluster[J]. World Development,1995,23,(1):9-28.
[关键词]网络环境 企业生态系统 创新战略
随着计算机、通讯及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企业与消费者、供应商、竞争者等所构成的企业生态系统处于了网络环境中,研究企业生态系统如何在新的环境下采取正确的创新战略强化其竞争力,保持自身与网络环境的动态平衡具有重大的实用价值。
一、企业生态系统的组成
企业生态系统由各种各样的生物物种组成,包括企业个体及同质企业形成的种群(∑ai)、消费者(∑bi)、供应商(∑ci)、市场中介(∑di)等,用函数表示如下:企业生态系统 = F(各生物成员) = F(∑ai,∑bi,∑ci,∑di,…)
二、网络环境对企业生态系统技术创新的影响
据相关数据显示,截止2007年底,我国网民总人数为2.1亿人,互联网普及率为16%,整个世界成为了现实与虚拟、个体与全体紧密交织的“网络”,这既为企业生态系统技术创新带来了机遇,同时也使之面临着挑战。
在网络环境下,所有人都能快速查找到所需资料,对其进行筛选、整合和利用,通过实时交互或非实时交互即时参与各种网上活动,地域和空间概念也逐步模糊,不同国家不同社会文化的全方位开放,形成了世界范围的文化共享。企业生态系统与网络环境进行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不可避免要受到影响,创新活动与信息交换关系密切,更是首当其冲:
(1)创新源泉扩展。技术创新需要相应的创新切入点才能进行,寻找到合适的创新点则要求企业积累一定的信息、知识,相关技术的发展,如数据仓库、数据挖掘等能为企业生态系统创新积累、搜索到更多的信息与知识,为之提供更多的创新方向。
(2)创新速度加快。在网络环境下,通讯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模仿创新速度直追最初创新者的步伐,新产品、新技术一出现就成为众多企业模仿的对象,企业必须以加快创新速度,持续创新才能维持竞争优势。
(3)合作创新成为势趋。通讯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企业生态系统拥有了跨时空交换信息的能力,减少了创新过程中信息搜索费用,创新成本大幅降低,企业间的联合变得更为可行,合作创新成为创新战略的发展新趋势。
(4)信息、知识的分布不均衡性加剧。企业生态系统拥有创新所需的信息、知识越多,越有可能参与合作创新,进而获取更新、更多的信息与知识,从而加剧信息、知识的分布不均衡性。
(5)人性化管理及软性创新的重要程度提高。教育水平的提高使权威的作用日渐式微,人们渴望更趋人性化的管理方式,以平等、开放的态度交流、沟通,组织管理创新、制度创新等软性创新的重要性不断提高。
三、网络环境下我国企业生态系统技术创新所存在的问题
面对复杂、极度不确定的网络环境,我国企业生态系统创新尚存在许多问题。
(1)信息利用率偏低。尽管我国的信息化建设已进行多年,信息基础建设也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信息化水平还很低,对网络信息缺乏相应的质量控制和管理机制,致使信息的利用率偏低。
(2)创新资金投向失衡。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但我国政府的创新资金侧重于投向科研院所,作为最活跃、最具有生命力经济成分的企业获得国家创新资金的机会偏少,创新资金不足,难以引进及留住创新人才,对于创新有心无力。
(3)信用机制缺失。创新是一个信息、知识不断交流的过程,共享相关信息、知识是创新活动顺利展开的必要条件,但我国的信用机制严重缺失,戒备、怀疑取代了信任与支持,致使企业技术创新障碍重重。
(4)组织结构柔性差。面对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企业必须拥有快速响应能力才能及时把握市场机遇,组织结构柔性对于提高响应能力至关重要,而我国的大多数企业组织结构僵化,往往难以快速组织资源针对市场需求进行产品创新,浪费了大好机会。
(5)企业文化建设不足。很多企业还没有真正理解企业文化的内涵,将企业文化建设等同为几句独特的标语或口号,对于合作、共享等的认识不够深刻,企业氛围较为压抑,技术创新缺乏必要的企业文化支持。
四、我国企业生态系统的创新战略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认为我国企业生态系统创新战略应该从宏观―国家与微观―企业生态系统两个方面加以考虑。
(1)宏观方面:国家要为企业生态系统创新创造良好环境,通过政策引导、宣传等方式营造利于创新、支持创新的氛围,同时要加快不利于企业生态系统创新的运行机制与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除了将更多的资金直接投入到有活力、有创新精神的中小民营企业与个体企业中,还应通过建立科技创新风险投资和提供更多的、更便捷的信贷业务为中小企业提供创新资金,同时积极采取措施为其牵线搭桥,促进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之间进行合作研究,提升企业生态系统的创新能力。
(2)微观方面:作为创新主体,企业生态系统需要进行更多的努力,应积极进行组织变革,致力于建立富有弹性的组织结构,形成通畅的信息交流渠道,提高其适应环境、响应市场需求的能力,同时,塑造以创新为核心的企业生态系统文化,通过不同的激励方式鼓励其员工培养学习及创新能力,建立学习型企业生态系统,需要根据长期发展战略选择慎重合作伙伴,在此基础上达成一致的利益分配方案,并努力培养信用机制,维持较为稳定的关系,逐步组建起创新网络,为持续创新打下基础。
五、结束语
在快速发展的网络环境中促进企业生态系统创新是一个长期的战略问题,除了国家宏观支持外,更多的是需要企业生态系统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将系统内的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密切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提升整个企业生态系统的创新能力,才能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李自如,李玉琼.网络环境对企业生态系统的影响效应[J].求索,2005,(03):130-132.
[2]桂萍,高维义.企业生态系统时代的竞争战略[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4,(03):236-238.
[3] Econnomides,Nicholas.The economics of Network[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4]马彪,彭锐.论知识战略及其选择框架[J].现代管理科学,2006,(04):54-57.
0引言
在中国,“战略”一词起初源于军事,最早是分开使用的。“战”是指战斗和战争,“略”是指筹略、策略、计划。而在西方,“战略”则来源于希腊文“Strategos”,其含义是“将军”,也是一个与军事有关的词。现在,“战略”一词被引申至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其涵义泛指统领性的、根本性的、全局性的、左右胜败的谋略、方案和对策。几十年前,“战略”一词被逐渐引入到企业管理中来。广义的战略管理,是指运用战略对整个企业进行管理;而狭义则是指对战略管理的决策、实施、控制和修正进行的管理。不论是广义还是狭义的定义,企业战略管理都具有全局性、根本性和长远性的特点。
管理创新是指企业将新的管理要素(如管理方法、手段、管理模式等)引入组织管理实践,从而转化为有价值的产品、服务或作业方法的过程。即通过创造一种新型的、有更高效率的资源整合的范式,对企业管理思想、管理方法、管理工具和管理模式进行创新,从而有效整合资源,以实现组织目标的全过程管理或细节管理,是企业面对技术和市场的变化,所作出的相应的改进和调整。学术界关于创新管理的研究较为丰富,并总结了一些比较典型的创新管理模式,如技术推动模式、市场需求拉动模式、技术与市场的耦合互动模式、集成模式、系统集成与网络化模式、开放式创新模式、全面创新管理模式等。然而,关于企业战略管理创新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少。因此,本文试图通过探讨企业战略管理创新现状,分析企业战略管理的必要性,并提出相应的策略,为激励企业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竞争中取胜提供理论参考。
1企业管理现状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已逐步步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网络化、信息化和市场化的时代,工商业迅速发展,社会进步明显,尤其是科技与生产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虽然企业管理经历了科学管理、现代经营管理、系统管理等历史发展阶段,但与生产需求依然有相当大的差距。旧体制的管理因素还没有完全消除,新的管理体系尚未完全建立起来,传统的企业管理方法,已不能适应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需要和现代企业发展的需要。同时由于改革的不系统和渐进性,仍然维系着计划经济体制的管理模式,导致企业管理问题更加突出,缺乏对企业管理进行总体规划和长期安排,尤其是大中型企业,由于受传统管理思想的影响,大部分单位各级管理人员习惯于计划经济体制的管理模式,仍然是会议――文件――检查――总结的工作方法,因此,改进现有的企业管理模式,进行全局性的、根本性的、长远性的战略管理创新就显得尤为重要。
2企业战略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党的十指出加强社会建设,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必须从维护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主义和谐建设。把十精神转化为企业管理创新的动力。美国学者托夫勒认为,“科学技术越发展,人类按照自己需要创造资源的能力就越大,那时唯一重要的资源就只剩下信息和知识,知识将是未来贸易的中心。”企业为求生存和发展,必须追求卓越,因此,不断创新对企业的发展尤为重要。管理创新主要包括: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和管理创新等,而其中管理创新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企业也在顺应市场需求,不断制定创新性发展策略。虽然中国企业的管理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各企业之间仍然存在明显的不平衡发展。企业要想在新形势下求得生存与发展,在管理方面就必须要摒弃原有的、滞后的管理模式,大胆探索,进行有效地管理创新,这就要求企业管理进行变革。具体来说,即应转变机制适应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进行有效配置,合理调整生产力要素,从而实现最有效的管理。全球化的背景下,日益变化的国际国内市场的竞争特点,给企业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企业的发展取决于竞争优势,决定竞争优势的主导因素是人才和科技的管理优势,而决定人才、科技管理优势的是企业的管理创新。企业只有通过管理创新,才能拥有自己的竞争力,才能持续健康发展;只有通过管理创新,创造新价值,企业才能立于市场不败之地;也只有不断进行管理创新,企业才能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竞争中健康发展。
3企业战略管理创新的策略
3.1推动企业管理思维的变革
(1)管理观念的创新。观念创新是对现有的思维定势、内容、构想的突破,甚至是对以往的思维方法的全盘否定,而树立起一种新的思维方式,融合了对企业内、外部环境深入的分析和理解。管理思想、管理观念是企业管理的灵魂,在当今全球化时代,面临着各种新形式的变化,迫切需要企业解放思想,创新管理思维,变纵向思维为横向思维;企业核心管理层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彻底摆脱旧体制的束缚,建立起全球化经营管理的新思维。
(2)企业经营观念的不断更新。中国企业要坚持“人本管理”的管理观念,把经营目标从以盈利为中心转向强调社会责任,把企业利润最大化转向社会和谐,建立超越“顾客导向”的竞争新思维,加强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加快建设以市场为导向的技术体系。未来企业的导向就是客户的利益,无论创新的源头是一个好的想法、高深的技术、还是一种社会趋势,客户都必须自始至终处于所有流程的中心。企业经营者的思维方式要走出政企不分和粗放经营的模式。积极推动企业经营思路、组织结构、管理模式、管理制度的创新,改善企业管理创新的内外部环境,在企业中建立起浓厚的管理创新意识和氛围,要大力在内部倡导管理理念的转变,通过定期培训或者是引入新的管理人才。提高管理者的专业知识及技能,为管理创新的顺利实施创造一个良好思想基础。
3.2企业价值观要突出以人为本
(1)建立激励以人为本的创新体制。创新型人才是管理创新的主要承担者,要在企业内部形成一整套人才培养、使用、评价和激励机制和育才、聚才机制,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吸引更多的国内外创新型人才积极投身于企业的创新活动之中,为企业管理创新提供充足的人才储备,激发和调动人才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实现人与企业的共同发展、共同促进。完善奖励制度,使受奖励者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从而在精神上受到极大的鼓舞。同时应该创造适当的人才工作环境,如和谐轻松的人际关系、适当的挑战性工作、合理的升迁渠道、公平的竞争环境等,使人才能够热爱自己的工作并自觉为企业贡献自己的劳动和创造。为此,企业选拔、培训适应战略管理新要求的管理者,用全新的视角来改善和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员工在企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因此,满足员工工作质量的要求将成为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核心目标之一。
(2)以人为本是企业管理的核心。企业是员工的集合,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员工。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职责已逐渐从作业性、行政性事务中解放出来,更多地从事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企业管理的实质就是对企业员工的经验、知识、能力等因素的管理实现共享和有效的价值转化。以人为本,实施企业知识管理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企业的经营方式和管理方式发生转变,突出地表现为企业的管理方式正从生产管理向创新管理和知识管理转变,即企业不再单纯的金融资本或自然资源来表明本企业的与众不同,而是通过知识获取竞争优势。树立“以事就人”,以人为主,人适其所,人尽其才,“人才决定企业前途”的经营理念,建立一支在管理、开发、营销等方面富于开拓精神,具有创新品质的人才队伍。
3.3调整组织结构
(1)组织结构的优劣是反应企业管理职能的一个重要方面。企业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管理思想和效益最大化的经营战略,对企业内部的各类组织重新设计、规划,实现管理组织的创新。管理的低效率的部门采取精减。在市场的环境发生变化时,给企业提供足够企业管理体制和组织上的创新由于工作数量的不断增加,生产产品和服务过程变得更加复杂,必须进行管理体制创新,将企业原来相对独立的管理职能组织成为联系紧密、协调一致的生产经营统一体。
(2)建立有效的组织结构和富有经验的专业性管理。企业制度的实施,产权关系的明确,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分离,使企业具有经营自主权的市场主体,促进企业更好地学习、消化、吸收先进的管理经验、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并结合企业自身发展的特点不断进行完善,对面临的新问题、新要求进行整合,使得各级政府部门从对企业的直接干预转变到搞好结构调整,加强对企业的协调、指导和监督。
3.4根据情势,适时调控好战略
战略不是一成不变的,必须根据情势适时做出调控。这体现了战略管理的灵活性。情势,是指种种情况和形势,包括很多方面。从企业外部来讲,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政治情势主要是指国家的方针政策、国际国内政治形势等。经济情势主要是指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市场情况等。文化情势主要是指企业文化的现状与发展等。社会情势主要是指居民的收入和购买力等。生态情势主要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时,与自然及资源环境的和谐关系等。一旦这些情势有变,企业的战略应适时做出调控,以求得生存与发展。
从企业内部来讲,情势主要包括人员的情况、资源的情况、财务状况等。企业内部情势一旦有变,战略也应适时做出调控,以适应变化了的情势。如一家企业以前实行的是市场开拓性战略,但其现在的财务状况已不堪重负,没有余钱了,这时,企业就必须进行战略调控,改变市场开拓性战略,以适应自身情势的变化。
3.5具有全球视野,主动走向国际化
全球视野的意思主要是指观察问题思考问题从全球高度出发,放眼世界。企业国际化的过程就是指企业的产品及其劳动力、土地、资本、企业家才能、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对于一家企业而言,企业国际化是指企业的生产国际化、销售国际化和管理国际化等。随着中国加入WTO,与世界经济已紧密联系在一起,在世界市场上与其他国家展开竞争,实现共赢。毫不夸张地讲,世界经济打一个喷嚏,中国经济也会感冒。在这种形势下,企业主动走向国际化是必由之路。只有主动走向国际化,企业才能拥有世界市场的通行证;只有主动走向国际化,企业才能与世界共享资源;只有主动走向国际化,企业才能获得更多更大的发展机会。
3.6建立现代化的企业管理体系,促进管理创新
现代企业要根据知识经济时代市场经济的新要求、新特点、新规律,针对企业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出发,从增强企业的整体功能着眼,按照体系化的思想来设计和规划,既要有整体设计,又要从关键环节抓起,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化企业管理体系,实现对企业管理有前瞻性、战略性的意义。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绩效;CDM模型
一、引言
2010年我国政府把将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我国引导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和先导产业。但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而言,其发展经验无可遵循,我们只能在正确认识现有产业发展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和产业创新效率,才能更好地推动产业的发展。因此,对现阶段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绩效进行正确的评价和认识,将为优化我国创新资源的结构和配置,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的制定提供重要参考。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现状分析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在进行五年规划时针对我国的国情而提出的特有概念,是以重大的技术突破和重大的发展需求为基础的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和综合效益好的产业。2010年我国政府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并立足于我国的基本国情,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将其细分为七大行业,它们分别是: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产业、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和新能源汽车。
(二)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现状
“十二五”期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速。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8%左右,2016年其营业收入更是达到了28.3万亿元,增加值同比增长了11%。在世界经济论坛日的《2016-2017年全球竞争力报告》中,中国在全球的竞争力排行中占据了第28位,保持最具竞争力的新兴市场地位。但与美、日、德等主要发达国家相比,虽然我国的创新要素投入在不断增加,但并未带来产业创新能力相应的同步提升,产业创新绩效还处于较低的水平,一些领域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情况也依然存在,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任务还是较为艰巨的。
三、CDM模型构建
(一)CDM模型阐述
对于创新的研究,许多学者喜欢用R&D投入或专利成果来表示创新绩效,但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Griliches认为R&D投入产出指标和专利成果都不能完全反映创新绩效。Rosenberg提出创新过程本身具有黑箱性质,这成为一直困扰着国内外学者研究创新绩效的难题。1998年由Crepon,Duguet和Mairesse三位学者所提出的CDM模型为解决该问题提出了一个新的解决方案。CDM模型首次将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和生产率指标共同运用在同一模型中,应用CIS数据通过知识生产函数来实现对产品创新和流程创新的效率研究。
(二)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我们选用创业板块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本文中我们选用2013-2015年三年的资料作为我们创新研究的时间跨度。数据主要来源于各公司年报以及国家知识产权局官方网站。本文在剔除了相关缺失数据的样本后,我们得到了总共45个样本,共135个样本点。
(三)指标选择与模型建立
参照OECD《创新调查手册》中的相关指标,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我们对模型中所采用的指标做出如下界定:企业的创新绩效Y用企业当年的营业收入来反映;C和K分别代表企业当年的营业成本和资本投入;Ct代表企业的创新投入,用企业当年研发数量占总员工人数比例来反映,Eps,Innoe,Age和P则分别代表企业的基本每股收益,政府支持力度,年龄和企业当年获取授权的专利数量。本文根据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际情况,并结合CDM模型的构建思想,假设了规模报酬不变。但由于数值较大,为了方便模型构建和实证分析,我们分别对每个指标采取对数,并初步得到了以下三个模型:(1)创新方程:LnCt=b0+b1lnK+b2lnL+b3lnInnoe+μ1(2)知识生产方程:lnP=c0+c1lnCt+c2lnK+c3lnL+c4lnInnoe+μ2(3)企业绩效方程:lnY=d0+d1lnP+d2lnK+d3lnL+d4lnAge+d5lnEps+d6lnC+μ3
四、实证分析
(一)因子相关性检验与分析
我们根据SPSS的皮尔森相关系数检验得到了各个变量之间的相关性。根据检验结果,各个变量之间基本均通过了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且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创新人力资源L与创新绩效Y和资本总额L具有负的相关系数,这需要我们的进一步研究。而基本每股收益Eps与其他各个因素之间都呈现过高的P值,无法通过显著性检验,且其相关系数较小,考虑到模型的拟合度与相关内生性,在本文的研究中需将其剔除,并得到了改良后的企业绩效方程组:
(二)多重共线性检验
自变量之间可能存在多重共线性,为了保证回归方程的准确性,本文采用IBMSPSSStatistics的方差膨胀因子(VIF)来检验多重共线性。一般,0<VIF<10表示的是自变量之间不存在多重共线性;VIF>10则代表自变量间存在多重共线性。VIF值越高,代表的多重共线性的影响也越严重。而我们通过VIF检验发现,我们的CDM模型方程组中的VIF值都小于3,表明三个方程组的自变量之间均不存在多重共线性,我们可以进行下一步的回归分析。
(三)CDM模型回归分析
通过表5-1我们可以看到,资本投入、研发人员比例以及政府支持力度均对创新投入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知识生产方程中,企业资本总额与专利数量负相关,其余指标都呈现了正相关性。在企业绩效方程中,企业资本总额、研发人员比例、专利数量、公司年龄以及营业成本都对企业绩效Y具有显著影响。五、结论与政策建议通过以上的实证分析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与建议:第一,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的创新绩效与总资产和创新投入指标Ct之间均呈现出明显的正相关性,专利生产与创新投入的相关系数也达到了0.6。这说明,企业规模越大,将会有更多的资金和实力来吸引高技术人才和技术成果的加盟,这将大大提高企业的创新绩效。另外,重视创新投入也是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绩效的可行方法。第二,创新绩效Y与专利数量P之间具有较弱的正相关性,这主要是由以下两方面所造成的:一方面,我国的专利水平的转化时间过长,转化能力相对较弱。另一方面,专利的审批也需要一定的时间,会存在一定的时滞效应。第三,政府的创新补贴对企业产出的绩效是显著的。这说明政府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补贴支持取得了一定成果。采取政府创新补贴的形式对新兴产业予以扶持是普遍可行的办法。结合本文实证研究的结果,我们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从企业层面来讲,企业应加大研发力度,引进高技术人才,同时提高将专利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能力。从政府层面来讲,政府应该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健全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建立以创新绩效为导向的产业创新扶持模式,防止虚假的信号传递。
参考文献:
[1]严潮斌.产业创新:提升产业竞争力的战略选择[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6-10.
[2]陆国庆.中国中小板上市公司产业创新的绩效研究[J].经济研究2011(2)138-146
[关键词]金融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6X(2012)08-0059-04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是调整产业结构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举措,其培育和发展需要包括金融、技术、资源和管理等在内的多方面力量的支持。特别是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和引导经济资源配置的重要动力机制,其在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过程中具有核心的支持作用,必须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创新融资方式,增强其融资的协同性和针对性,解决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融资困境。
一、金融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具有核心支持作用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具有知识技术密集、成长潜力大、物质资源消耗低、综合效益好等特征的产业,它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与传统产业比较而言,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1)高技术性。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其核心内容是新技术的开发和运用。与其他产业不同的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技术的要求并非是简单的技术模仿和跟踪,更重要的是对核心关键技术的掌握与控制,以掌握产业发展的主动权和扩大领先优势。同时,战略性新兴产业不仅追求单个产品、单项技术的高端性,还必须推进技术创新和技术联盟创新的集成化,促进整个产业链各个环节及与其他行业、企业的相互协同和密切配合。(2)高投资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一般要经历种子期、创建期和成长期三个主要阶段。其中创建期和成长期对资金需求量最大。在创建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机器设备、原材料、能源及建筑物等作为支持,以促进样品向商品的转化。而在此阶段,由于产业配套尚未成熟,原材料和零部件价格高,加上市场开发的高难度性,产业发展的初始成本较高,资金需求量约为种子期的10倍。成长阶段的投资主要是用于扩大生产规模和大规模开发市场,资金投入是种子时期的100倍左右。(3)高风险性。战略性新兴产业因技术发展、产业规模、商业运作和市场培育等方面的不确定性,使其面临着技术、投资、市场、产能过剩、决策和法律等方面的风险。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其培育和发展是一个资金投入大、风险高、发展时间长和可持续的过程,需要有一个系统的、强有力的财税金融政策体系支撑,解决其资金需求量大和风险突出的瓶颈问题。这些巨大的资金投入单靠企业本身和政府的支持是无法满足的,而且这也不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要求。而实际上,通过金融创新往往可以解决上述问题。一方面,金融创新有利于构建风险分担机制和融资机制,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与金融资本的良性互动,壮大产业规模和提升产业层次。另一方面,通过发挥资本市场的作用,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机制,既可以筹集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所需要的资金,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又可以加强科技金融合作,构建科技资源与资本市场良性互动的有效模式,建立完善的创新体系,加速自主创新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实践也证明,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的实现需要借助金融市场实现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并以高额的市场回报来激励科技创新和产业化的效果。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面临的融资困境
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我国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战略部署和战略任务,得到了国家及各地方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各金融机构积极改进服务,通过创新金融工具、方式,完善信贷政策,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构建风险投资机制,深化科技保险创新等措施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但是,由于现行金融体制的缺陷,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还必须进一步强化。
(一)金融机构对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认识不到位
在对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问题上,不少金融机构更多的是考虑和担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投资性、高风险性和长期性等潜在风险,而对其给自身发展带来的机遇缺乏科学的判断和准确把握。事实上,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有利于金融机构实现信贷资源战略性配置、转变自身发展方式、创新金融产品和业务运作模式。正是因为认识上的偏差,导致了一些金融机构对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主动性不强、积极性不高,没有能够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特点提供其所需要的资金,弱化了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的效果。
(二)现行金融体制功能发挥不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的多样化需求
从现实来看,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难问题主要是由现行金融体制的缺陷引起的。(1)以间接融资为主的投融资体系不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直接融资。当前,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融资主要是通过银行信贷的间接融资方式来实现,直接融资相对不足。战略性新兴产业资金需求量大、投入周期长的特点决定了它必须要有一个区别于传统产业的融资机制作为支撑,现行的以银行贷款为主要手段的融资体制并不能解决这一问题。其一,现存银行主要由大型机构主导,缺乏足够的灵活性,专业分工不强,面对灵活多样、不断变化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金融服务需求,其反应较为滞后、针对性不强。其二,银行贷款失衡问题较为突出。银行贷款往往偏向于大型国企、传统产业或房地产行业,而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创新型企业群体所需的股权资本、债务资本明显不足。其三,银行贷款的条件局限弱化了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融资功能。银行给企业贷款往往需要对方能够提供足额的质押、抵押资产,但战略性新兴产业正处于起步阶段,特别是中小型创新型企业并不具备足够的银行贷款所需要的可用于质押、抵押的资产,其通过银行贷款解决融资需求的效果不够理想。(2)有限的风险投资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保障力不足。现行的风险投资往往偏重于传统产业,而对技术改造项目、高风险高渗透的技术创新项目以及对处于种子期、起步期的新兴产业项目投资比例较低,加上风险投资中介服务体系、信用与绩效评价机制的缺陷,风险投资长期资本来源渠道窄,行业内天使投资、合格机构投资者的稀缺,风险投资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功能受到限制。(3)缺乏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的支撑。目前,我国初步形成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虽在一定程度上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但由于中小板市场和创业板市场规模较小、功能欠缺,全国统一的场外交易市场也没有建立起来,其要满足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全方位金融服务需求还存在较大差距。
(三)金融机构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支持缺乏协同性
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各个阶段都需要大量资金来保障,而且不同阶段在融资需求上存在较大的差异性。而实际上,由于金融机构功能定位的差异,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支持方向和能力各不相同,单靠某个金融机构并不能满足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融资需求,需要包括银行、证券、保险及中介服务机构等形成一个完整的金融服务链。问题在于,上述金融机构出于自身盈利或者投资安全角度的考虑,实行的是各自为政的支持运作模式,相互之间缺乏紧密的协同合作,弱化了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服务功能。
三、创新金融服务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路径
(一)金融机构要提高对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认识
由战略性新兴产业良好的发展前景及其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我们不难判断,在未来时期,我国的产业布局和结构必将发生巨大变化。而社会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产业布局和结构的调整带来的并不局限于产业发展方向和重点的变化,而且还深刻影响银行信贷的投资分布和资本市场的变化,以在更大程度上为产业布局调整目标的实现发挥更大的引导和支持功能。同样,银行信贷的投放方向和水平、资本市场结构的变化也会影响产业结构的布局。正如熊彼特所说的:“银行通过信用、将社会储蓄资金以贷款的形式再分配,从而促进产业升级。”由此可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与金融机构功能的完善是密切相关的。金融机构应从未来发展的战略高度来提高对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认识。第一,要正确认识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给自身发展带来的机遇。一方面,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我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方向的未来时期,金融机构不能再过于专注于对传统产业的信贷和投资,否则其必定增加潜在的风险,而应把握好国家财政金融政策的要求,适应产业发展的趋势,调整信贷资产结构,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升级改造的信贷支持,降低信贷风险,促进资产安全。另一方面,随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其必将形成一个完善的产业链和新兴产业体系,这将有助于为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扩大业务范围提供广阔的空间,进而提高金融机构的竞争力。第二,加强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政策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特点、规律的认识。金融机构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主动性不高,既有自身功能缺陷、对资金安全的担忧,同时也有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特点、规律认识不足的因素。金融机构员工特别是领导决策层要主动加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技术、政策的学习,把握其发展的趋势、特点和规律,重点了解其不同阶段的金融服务需求,增强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金融服务的自觉性和针对性,在解决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瓶颈和其他金融方难题发挥更大作用。
(二)把握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律和特点,增强金融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功能
战略性新兴产业不同发展阶段的技术水平、政策环境、产业体系完善程度和商业模式决定了其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对金融需求具有差异性。因此,金融机构应根据不同阶段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融资需求,创新金融产品,提供多层次、多样性和针对性强的金融服务。处于种子期的新兴产业的企业的重点是产品创新,研发费用高,产业配套体系和产业政策尚未完善,产业规模小,企业普遍亏损或盈利能力低,投资风险大。对该阶段的新兴企业金融支持应以加大风险投资为重点,积极推进风险投资机构建设,通过产业发展基金、信托基金等形式为企业的研发提供融资支持,并推进知识产权融资创新。处于发展期的新兴产业企业,技术研发取得了新突破,部分企业掌握了核心关键技术,由原来的产品创新转向与工艺创新并重,商业市场结构和产业政策日益完善,产量需求量和销量增高,企业盈利能力增强。金融机构对这部分企业融资支持的重点应该是创新信贷管理办法,为企业提供更多低风险、多样化的信贷产品。一方面,要增加企业银行信贷的质押、抵押物品品种,可以将经过专业评估的创新型企业科技创新成果、产品商标、自主知识产权和商誉等无形资产作为向银行信贷的抵押担保依据,解决企业贷款抵押品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加强金融机构与担保公司的合作,由信誉高、实力强的担保机构作为担保中小企业信贷的担保主体,拓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成长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品和技术成熟,产业链和产业政策完善,商业模式成熟,产业逐步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企业盈利状况良好,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进入到企业上市和兼并收购相关企业阶段。因此,金融机构应该在提高信贷水平的基础上,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内企业上市、兼并收购其他企业提供更为有力和多样化的金融服务。
关键词:市场经济;“互联网+”;战略管理
一、前言
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迅速发展下,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往的方式发生较大的变化,这样的关系使得经济市场发展过程中交易的方式得以创新。其中“互联网+”的发展战略是由腾讯公司CEO马化腾先生提出的,该种经济发展形势提出后,通过众多学者的研究和讨论后,提出其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在这样的背景下,各个企业原有的战略管理模式面临着改革的难题,在传统战略管理模式和新型战略管理模式更替的过程中,存在很多阻碍的因素。对于该种现象的出现,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详细的论述。
二、“互联网+”时代市场经济呈现出的特点
(一)在线经济
基于“互联网+”在实际的应用中的通过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对商家和顾客的交流予以虚拟化,该种方式使得“互联网+”环境下的经济呈现出虚拟化的特点,即该种环境下的企业在实际经营的过程中属于一种在线经济。在互网的环境下,创造了不需要实体媒介于的面对面的阅读、游戏、货币和交易,就能完成商家和用户在不同业务方面的沟通与合作,这样的交易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商家的各种资源,通过的低成本的形式,完成高效率的交易活动,在其不断的发展中,完全能取代实体经济,并个更好的替代实体经济完成原有的经济互动。从这一角度进行分析得知,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下,提生了人们信息传递的时效,并在应用在市场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1]。
(二)数据经济
在信息化和“互联网+”时代经济的发展加快了数字化的发展速度,数字化呈现出爆发的发展势头,大数据的发展使得数据化产生的经济价值得到重估。并在一定程度上从企业经营的副产品成为较为重要的资源,电子商务活动、社交活动、交易活动当中所涉及到的数据成为市场经济中重要产品,在现今的社会中应用在国家安全、城市规划、营销方案的设计以及疾病预防方面上,为开展经预活动奠定了重要的信息基础。从这样的角度进行分析得知,“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整个社会的经济呈现出数字化的特点。这样的特点逐渐成为市场经济中重要的发展的基础[2]。
(三)个性经济
和工业时代的规模化、标准化的生产方式相比较,“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互联网可以为大量用户提供的个性化产品与服务,这样的服务形式能为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带来较大的便捷性。“互联网+”时代注重服务的便捷性,在客观的条件的约束下,在商家和顾客进行在线交易的过程中,网评和交易信息均能被第三用户看到,这样客观的条件使得商家在提供信息服务和业务服务的过程中,更为注重一对一的服务,在服务态度上更为注重其质量。另外,在实际的经营过程中,由于经营成本较低,在企业之间的竞争中,小批量的个性化服务和定制为用户提供了更多的价值。从中这一角度进行分析得子,在“互联网+”时代的大背景下,人们体验到众多企业所提供的个性化经济环境[3]。
三、“互联网+”背景下现代企业战略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一)企业传统发展战略管理模式转型的需要
在经济不断发展下,企业逐渐进入了市场发展的新时期,这样的发展环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市场经济中各个行业的的创新与改革。互联网的出现,为广大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提供了便捷的条件,并且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大的选择范围,更多的价格优惠。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企业占有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少,在商品的生产和销售环节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因此,传统企业需要进行管理制度的创新,才能从容的面对“互联网+”模式带来的挑战。虽然“互联网+”给传统企业带来了诸多威胁,但同时也是为传统企业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在这样的条件下,传统企业要持续的发展,必须结合“互联网+”进行转型,才能增加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
(二)推动新型产业发展的需要
据调查了解,截止2015年4月,我国的电子通讯和计算机产品的制造业比2014年同比增长了12%;日常生活消费的总额中,电子通讯设备的消费比2014年同比增长40%;全国的线上商品销售总额超过7600亿,与2014年同比增长了40%。在这样的经济背景下,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消费的主要渠道,推动着经济的发展。
在这样的背景下,哇哈哈公司作为饮食生产行业,采用了“互联网+”4.0的模式,率先在的生产车间采用了大量的工业机器人。这些机器人大部分都是娃哈哈公司自主研发。同时哇哈哈也准备收购两家国外的机器人部件生产厂家,从而转入高新技术产业,成为了传统企业融入互联网时代的榜样。“互联网+”不仅给企业带来了压力,同时也为企业创造了新的可能,推动了新型产业的发展,为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4]。
(三)实现企业跨界合作的需要
现如今,我国的经济发展还在转型时期,需要运用“互联网+”来推动传统产业的发展,让传统企业与互联网相互融合,创造更多价值,使企业长期可持续的发展下去。传统企业为了增强自己的竞争力,逐渐开始与互联网行业合作,达到了互惠互利,双赢甚至多赢的效果。
以蒙牛为例,2013年蒙牛通过网络社交平台,与消费者进行互动,成功增进了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感情。蒙牛公司并没有满足于此,而是把目光投入到了时下最流行的云技术。蒙牛认为,云技术能使蒙牛的生产过程更加透明化,消除消费者内心对自身品牌安全问题的疑虑。于是蒙牛与百度合作,应用云端技术将“云端牧场”呈现到广大消费者面前。在一次次的尝试中,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了“互联网+”的无线可能。“互联网+”的背景下促进了企业间的跨界合作,更加有利企业的竞争性,有利于经济的发展[5]。
四、“互联网+”背景下现代企业战略管理创新存在的不足
(一)尚未形成标准化的管理理念
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前,还没有企业管理的概念,改革开放之后,打开国门吸取外来文化,才有企业管理,但是却没有相关理念。我国的企业管理,基本是学习国外的管理方法,自身并没有企业管理的文化素养。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主张以客户为中心,强调客户是上帝的说法,能够满足客户需求,赢得客户信任,即可快速占有市场。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相对成形的管理理念,很多企业还在采用,以自我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导致我国在“互联网+”背景下现代企业战略管理创新存在不足。加强对企业战略管理的创新,是国家拥有自己企业管理模式的关键。标准化管理概念,使企业在经营管理,日常运作,解决内在外在的问题时,形成一定标准,能更有效、更快速、更便捷的处理问题。在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企业尚未形成标准化的管理理念,严重阻碍企业未来发展。
(二)传统管理模式阻碍了创新发展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企业的发展,以社会主义制度为基础,众多企业受到计划经济影响,根据企业改革创新的发展程度不同,受到的制约也不同。因此,企业管理在实施当中,各个方面的创新都受到约束。中国企业最开始的营销模式,就是广告宣传,通过广告的形式把信息传达给客户,客户对信息的理解不全面,企业无法收集客户信息,导致客户与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现今,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客户所需要的信息,都可以从网络上面搜集到,避免传统营销模式信息不对称的现象。传统的管理模式阻碍了创新发展,无法融入现今高速发展的网络时代。传统管理的组织架构,采用金字塔多层级模式,随着技术的进步,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传统的架构模式无法适应随时变化的市场,阻碍了企业管理的创新发展[7]。
(三)缺乏战略管理创新的人才
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后,大部分企业采用的是传统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企业对人员的管理,就是严格的控制与监督,体现出对员工的不信任,工作效率降低。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表现为,管理的集权,对员工进行严格的约束。此种管理方式,不仅无法从根本上提高人员素质,还造成员工对企业管理模式的反感。
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采用的是“以人为本”的管理概念。这种管理模式,员工的人格与自尊得到保护与尊重,使员工有存在感和归属感,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增加整体的团队凝聚力,有利于企业的发展。我国的企业管理模式中,缺乏战略管理创新人才,导致现代企业战略管理创新存在不足。积极培养战略创新人才,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向心力,赢得员工对企业的信任,激发员工的内在潜力,是企业成功发展的关键。
五、“互联网+”背景下优化现代企I战略管理策略分析
(一)注重对管理理念的创新
通过上文的论述得知,在现代企业中,企业战略发展方面的管理要与现今时展特点相结合。其中首要的任务是注重管理理念的树立和创新,旧时代的企业管理注重生产出来的产品和面临的厂商等方面的问题,这样的发展状况使得现代企业忽视了对自身内部的管理与经营。该种经营和管理现代企业的思路虽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业务覆盖面积,但是,在新时期的现代企业而言,这样的战略管理方式未能充分的利用先进的技术,在当下市场经济环境下自身的竞争力未能得到提升。因此,“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注重与同行业和相关行业的合作,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企业能与关联行业更紧密的进行合作,间接地拥有了更多的意向客户,同样的作用下,用户在这样的发展环境下拥有了更多样化的选择,要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注重对经济新常态下的调控和管理能为自身的发展创造出更多的发展空间。从这一方面考虑得知,在新时期对现代企业战略管理的理念进行创新,能拓宽企业的发展路线。若要创新理念,应对长久以来的所形成的陈旧认知进行改进,在自身的发展中企业接纳多种经营方式,采用共赢的发展战略。在实际的操作中,作为企业经营CEO应提升对的“互联网+”时展特点和优势进行深入的理解,并在制定策略的过程中予以应用[8]。
(二)摒弃以往的战略管理模式
在传统企业管理的理念当中,金字塔模式的战略管理框架遵循了逐层途径来对信息进行传递,属于旧式流程独有的信息互通,但是,该种沟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信息和意向沟通的有效性,使得员工和管理者在日常沟通效率得不到有效的提升。在新经济时代,客户和时展的新需求得不到应有的满足和解决,久而久之客户便放弃了以往合作的伙伴,对能满足其需求的企业达成合作。传统的战略管理模式的弊端是缺乏信息化管理,该种架构的模式需要在后续的工作中予以摒弃,并接受新的发展战略管理架构,只有创新组织架构,才能适应新的市场发展环境。在实际的工作中,应从删减多余的管理层次,接受并采用扁平化的管理组织框架,这样能规避掉不必要的层级部门,提升信息传递和制度下达的速率。这样能打通管理层和执行部门的沟通途径,提升了员工工作的热情。另外,现代企业应供应日常流程的常态培训,进而为企业的员工的搭建其能自我提升的平台,进而提升综合管理水平,保障自身的稳定经营和长远发展。在次过程中,企业虽在前去改制的过程中耗费大量的投入资金,但是在未来经营和发展中将受益匪浅,在增强自身在市场经济中的综合竞争力之后,会招徕更多意向较强的合作伙伴。
(三)注重对先进技术的引进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能将其应用到众多的行业与领域当中,整合了新常态生产、信息化营销和供应等流程,在新颖的技术流程被应用之后,现代企业生产管理在实际操作中具有更大的竞争优势,创设了的协同供应按照的循环新式链条,注重对受众与消费群体导向的理解,顾及客户所提出的多样化需求,虽然在实际沟通中增添了较大困难,但是,却为完善现代企业战略发展管理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在先进技术的支持下,现代企业创设了适合新时期经济发展成熟的技术体系,该体系的设计和应用,能为现代企业的发展提供便捷,进而实现对客户的个性化服务。“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注重对企业各个资源的调配和充分的利用,面对多变性的市场而言,新技术的应用能为企业制定的战略决策提供重要的支撑。基于先进技术的引进对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作用,在实际的操作中,应不断的调整当下先进的技术,吸纳多样性的信息方式来改进技术,现代企业掌控着前沿的必备信息,明晰供应链的各个环节,快速的顺应各个时期内的导向变化,提升管理的成效,进而缩减附带的相对繁冗的环节[9]。
(四)注重对专业人才的聘用和培养
通过上文的论述得知,创新型人才对现代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而符合“互联网+”时代方面的管理和运营缺乏经验。为了加快现代企业适应市场环境,在实际的工作中应注重对创新型人才的聘用和培养。一方面应改进对综合型人才的聘用。鉴于战略发展管理对现代企业的重要作用,在筛选人才的过程中,应注重对人才的筛方式,摒弃以往考察人才综合能力的形式,从专业和创新能力方面对人才进行选拔,这样的方式不仅能避免漏掉有能力的专业人才,同时还能从专业创新人才中筛选出优秀的从业人员。另一方面,应注重对人才开展相关主题的培训。在现今的社会当中,管理方面的知R随着社会的进步在不断的更新,陈旧的知识和技术不适应新时期现代企业的发展,对新管理制度和技术应用进行学习,能实现管理方式的与时俱进,这样才能为新经济时期企业的发展提供重要的保障。从以上两种优化策略方面进行分析得知,改进专业和创新型人才的聘用,并在后续的工作中予以不断的培养,才能使现代企业拥有专业的、创新型的人才[10]。
六、结论
通过本文的论述得知,处于互联网+时代对现代企业的发展而言,既是面临的挑战也是新的发展机遇。因此,在本文的论述中,提出了相应的优化策略,即注重对管理理念的创新、摒弃以往的战略管理模式、注重对先进技术的引进、注重对专业人才的聘用和培养。望此次研究的内容和结果,能为当代企业战略发展管理的创新提供参考性建议。
参考文献:
[1]阎冰.“互联网+”视角下的中小企业物流管理模式创新研究[J].中国商论,2016(33):80+85.
[2]颜姝珉.互联网+背景下管理会计推动企业管理创新及价值创造探究[J].当代会计,2016(11):5-6.
[3]徐瑞,赵晨阳.“互联网+中小型企业”发展战略与管理问题研究[J].中国商论,2016(16):56-57.
[4]徐丽娜.“互联网+”会计助推黑龙江省企业财务管理创新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6,(16):112-113.
[5]李红,黄燕.互联网+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的创新研究[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6(05):135-137.
[6]姚飞飞,王淑芹,李玉红.互联网+背景下中小企业管理模式创新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6(08):107-108.
[7]王佳仁.基于“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J].黑龙江科学,2016(05):152-153.
[8]刘苗.基于“互联网+”B2C电商企业和传统零售企业创新发展战略探析[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1):85-87.
关键词: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战略
中图分类号:TM73 文献标识码:A
1 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电力企业营销管理定位不明确
供电企业存在很多问题,其中较关键的就是大多数的供电企业对自身的营销管理的定位不明确,如果在今后的社会发展中,供电企业依旧没有明确营销目标,没有对自己企业有个准确的定位。那么,在今后供电企业中必将产生及其混乱的情况发生。根据多年对供电企业的分析,供电企业的用电价格没有合理的调整,主要由于国家对电价的控制比较死,造成供电企业也无权对电价的调整,所以导致供电企业不能根据市场的用电情况对电价进行调整,这也正是供电企业需要对自身企业营销管理进行从新定位。
1.2 电力市场环境持续疲软
根据近几年电力市场的用电情况可以看出,电力市场在呈现着衰退的现象,甚至有的电力市场已经出现负增长值,这不只是电力市场的损失,这也对国家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影响。现今的大多数的电力营销战略上存在着问题,甚至还有的电力企业依旧使用传统陈旧的电力营销战略,本身旧的营销战略就存在问题,导致遇到的问题没有得到良好的解决,也加剧了电力市场的疲软状态,尤其是电力市场中的带头企业,在看出外部电力市场的恶化情况,也产生了低迷的现象,其主要表现在对欠费用户的停电、断电情况,供电企业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找回客户所欠的电费,但是,对于一些工厂和企业来说,本来生产效益就不是很好的企业,如果在这个时期对其实施停电,会导致企业的生产亏损加剧,最终造成企业所欠的电费成为死帐,这是两败俱伤的表现。所以,在供电企业未来的工作中,要把电力营销管理战略工作放在第一位,尽可能早日避免这类现象出现。
2 供电企业创新电力营销管理战略的研究
2.1 改变传统的电力营销管理机制
电力营销管理机制对于一个电力企业的发展有着重大的作用。为什么有很多的电力企业都没有很大的发展,主要就是他们依旧在使用传统的电力管理机制,传统的管理机制的漏洞很多,尤其是在对自身经济效益表现的特别突出,完全忽略了社会的效益,更没有对用电用户着想等问题,为能更好的提高电力企业的发展,需要对电力管理机制进行相应的改革创新,建立电力企业特有的营销管理机制,扩大电力营销市场,增设电力企业的多种营销职业,如:电力销售、客户服务、用电需求预测、电力市场开发、电力服务咨询以及新技术的开发等多种促进电力营销的职业。通过对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机制的改革创新,不仅能解决供电企业恶化的现象,还能提高客户对供电企业的认识度,对于客户所提出的技术问题、投诉问题以及合作的问题等都会有着合理有效的解决方案,供电企业在对电力营销管理的创新过程中,要结合当今的用电实际情况分析结果进行相关的调整,即可以免除供电企业恶化的情况,可以增加供电企业的发展,以及客户的满意度,两全其美的营销机制。
2.2 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在我国的电力企业中,有较大的电力企业大多数都在我国的一线二线的城市,这些城市对于工作人员的素质要求很高,而大多数的二线以下的城市却都忽略的对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这也导致这些城市电力方面没有很大发展的主要原因。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对于高素质人才的定义也逐渐的有了改变,传统的高素质人才指的就是电力专业或是某一专业比较突出的,而现今的高素质人才指的是综合素质的提高,或时某一方面的专业素质比较高,而其他方面的素质也必须达到规定指标才会称为高素质的人才。供电企业的发展是离不开高素质人才的,电力企业想增加企业电力方面的发展,就必须要培养一支具有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有了方向就要实施,供电企业要加大对员工素质的培训力度,并且,要鼓励员工积极主动的参加一些函授以及自修等多种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学习,提升员工的整体素质,为供电企业有更好的发展,可以对员工施行考核制的挑选人才,确保留下高素质人才,提升供电企业营销管理队伍的综合实力。
2.3 提供优质高效的电力产品
供电企业可以根据居民的用电需求,在除了保证提高居民正常用电的服务的基础上,还可以研究一些节能高效的电力产品,以供居民使用,满足居民的工作以及生活的需求。首先,供电企业要对电价的调整有着很好的掌控程度,供电企业可以灵活的掌握电价的调整,对于传统死的电价来说,大多数的居民已经感觉到麻痹了,没有了电价的观念,这需要供电企业有着合理的调整,在用电的不同阶段,设计不同的收费策略,不仅如此,还要根据供电企业所面临的不同人员的收费,也相应有着收费的差别,特别是居民的收入情况,供电企业要详细的了解,这是与电价调整有着最直接联系的因素,通过实施价位调整的策略,可以让供电企业和用电居民都获利,双赢才是赢,才更有利于供电企业的发展。其次,供电企业应提高对电力使用的效果的宣传力度,在宣传过程中,可以把空气污染放在首位,人们日常的煤气、天然气等使用后都会产生对空气有污染的气体,甚至对人身健康造成威胁的气体,并且重点突出电能无污染环保,将是今后社会发展中的主导能源,供电企业通过对电能使用情况的宣传,才会更好的提高电力营销管理的效果。最后,供电企业要对电力市场情况的调查,对电力市场发展的情况,以及今后发展的趋势进行详细的了解,这样才更有利于供电企业制定合理有效的电力营销管理战略,而且,在对电力市场调查的过程中,还能多与用电居民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减少或避免与供电居民的摩擦,以达到能与用电用户和谐共处的情况,这也是对提高供电企业制定电力营销管理战略必不可少的因素。
结语
本文针对于供电企业创新电力营销管理的战略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研究,通过本文的探讨,我们了解到,在进行电力营销管理中,全面的提高营销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管理水平,促进供电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our country college sports industry has also ushered in the good development opportunity, in the initial period of sports industry development, due to the lack of awareness of sports industry fo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society, the potential and advantages of college sports industry have not yet been fully play. This article first discuss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college sports industry, such as the attention is not high, lacks the marketization operation, path does not clear and cooperation between colleges and enterprises is not organic fusion and so on, and then puts forward the innovation strategy suitabl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ports industry in universities, and ensure the healthy and stable development of the sports industry.
关键词: 体育产业;创新;发展策略;高校
Key words: sports industry;innovation;development strategy;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8—0266—03
0 引言
体育产业是体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对国民经济的增长具有重要的拉动作用,已成为当今社会的重要产业之一。我国高校体育产业发展的总体水平比较落后,不仅落后于发达国家,也落后于国内体育产业的发展的总体水平。随着大学扩招政策的实施,使本已困难重重的高校体育四面楚歌。而体育产业化和全民健身运动的的兴起,为高校体育带来了新的希望。全民体育的开展使得社会体育中的种种弊端逐渐显现,场馆设施和指导人员都不能满足人们空前高涨的健身消费需求,此时,高校体育产业的发展具备了良好的发展优势。文章结合高校体育产业发展的机遇和现状,探索适合高校体育产业发展的创新路径。
1 高校体育产业发展现状
1.1 发展滞后,受关注度不高 在当代经济社会,高校教育具有公益性,更重要的是具有产业和投资行为的特征。但由于目前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处于初级阶段,人们重点关注社会体育产业的探索和发展,未能足够的重视和关注高校体育产业的发展,社会对高校体育事业的关注和了解尚且不足。高校体育事业的发展失去了强有力的支持,势必在政策、管理、资金上处于劣势。推进高校体育产业化将是促进高校体育事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1.2 管理混乱,缺少市场化运作的环境和手段 美国是当今世界上高校体育运动开展最为成功的国家,体育产业不仅成为了高校的重要经济来源,同时带来了不可估量的社会效益。目前,我国高校拥有充足的体育场馆、体育器材等良好的物质基础,拥有专业化的体育教师队伍,但是由于我国的高校领导层仍未对高校体育产业有充分的认识,致使高校的体育设施和人才等资源未能充分发挥其作用,造成资源浪费。同时高校在进行体育产业化过程中,经营管理模式比较简单,没有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宣传和扩大经营,未能合理利用现有资源获取更大的利润。高校体育产业管理混乱、产权和经营权不明确、无相应的经营策略和激励机制,严重制约了高校体育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 和谐创新力; 科技园区; 系统推进; 战略框架
中图分类号: F27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 0892 (2007) 05- 0068- 04
收稿日期: 2007- 03- 20
基金项目: 北京“十一.五规划”社科项目( 06BaJG0044)
作者简介: 张利庠,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管理学博士, 副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 王水莲,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博士研究生, 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企业管理。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越来越密切, 面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要想在21 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占领一席之地, 我们只能依靠科技进步, 不断的进行创新, 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科技园区是知识经济社会的新细胞, 是我国知识经济建设的试验田, 同时也带动全国知识经济的发展, 最有条件成为我国迎接知识经济时代挑战的主力。
纵观中国科技园区的创新机制, 主要是以政府推动为主。这和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 政府和企业的力量对比相关。发展科技园区创新体系必须要集成所有资源, 系统推进科技园区的和谐创新力。
一、系统推进科技园区和谐创新力的内涵
系统推进体现了基于系统思维的动态发展。科技园区和谐创新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涉及到社会的不同层面。创新的复杂性使得创新模式必须是网络模式。从科技园区和谐创新的角度考虑, 系统推进就是把科技园区和谐创新看成一个整体系统, 要求系统中的各种要素能够从一种分散的状态, 向一种聚合状态转化; 辩证的对待科技园区和谐创新各个组成部分之间、部分与整体、科技园区和谐创新系统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联系, 运用各种机制系统提高整个科技园区和谐创新系统的协同度。
为建立系统推进的结构模型, 对科技园区创新的相关理论文献进行综述如下。
马克思很早就比较重视技术创新的作用, 他认为创新表现为科学创新、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 认为创新的主体是科学技术人员、工人、企业家和国家[1]。真正将创新理论引入经济学领域并系统的研究创新的是J.A 熊彼特。熊彼特在他的《经济发展理论》( 1912年) 一书中提出“创新”的概念; 1942 年, 熊彼特的《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主义》出版, 标志着他的“创新理论”体系最终形成。熊彼特是创新的特殊主体论者, 他认为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家。
熊彼特之后, 国内外学者系统的研究创新理论,形成了完整创新体系。科技园区创新系统属于区域创新体系的范畴, 而区域创新体系的奠基理论来源于国家创新体系[2]。现在, 在国际上对国家创新体系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两派。一派以丹麦Aalborg 大学Lundvall教授及其同事为代表, Lundvall 认为创新是消费者与生产者的互动过程, 这一派主要分析国家创新系统中企业、供应商、客户、公共服务部门、中介机构等在创新中所扮演的角色, 属于创新主体分析。另一派以Chris Freeman 和美国的Richard Nelson 为代表, 认为国家创新体系是一组制度, 因此, 制度的设定和功能是决定创新体系效率的关键。创新体系效率取决于其机制, 这种机制不仅包括制度, 而且包括权力和文化。创新的来源问题也是学者们争论的话题之一, 普遍的观点是: 技术推动力和市场拉动力( Danielmeyer,1997;Clark&Guy,1998)[3][4]。其中Rothwell 提出了技术和市场动力整合的创新动力发展阶段[5], 由于当代科技迅速发展、观念变革深化和市场竞争加剧, 未来的竞争将主要是知识力的竞争。科技园区的知识力是推动科技园区和谐创新的内在动力。
综上所述, 科技园区的和谐创新体系主要包括三大模块内容: 主体模块、机制模块和动力模块。每一个模块都包括多方面的内容, 提升科技园区的和谐创新力不仅要照顾到每一个模块的每一个方面, 而且要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解决这一复杂的问题, 必须从整体上考虑并解决问题, 从思维方法高度寻求出路所在。
二、系统推进科技园区和谐创新力的结构
面对一大堆复杂的问题, 我们的管理决策常习惯于用还原论的方法, 即培根的科学研究哲学。这个方法是把一个问题进行分解, 如果觉得还太大, 再分解,一点一点地分解下去直到问题获得解决。这个方法是可以解决一些问题的, 但由于各种问题之间常存在着错综复杂的联系, 培根式“ 面向问题” 的分析方法,有可能顾此失彼, “按下葫芦浮起瓢”。
系统推进科技园区和谐创新力的结构是一个三维动态模型, 以价值结点、信息结点、物流结点、商流结点和政府结点的协同性为结点维, 以技术推动平台、市场拉动平台和知识内在动力平台的互动性为动力维,以制度和文化的啮合性为机制维, 如图1 所示。
1. 三维动态模型的结点维
系统推进科技园区和谐创新力三维动态模型的结点维实际上是科技园区和谐创新的诸行为主体及他们之间的协同作用, 构成科技园区的多结点创新网络。价值结点是指围绕价值链的企业; 信息结点是为科技园区和谐创新力提供信息的, 包括大学和科研机构、信息服务商等; 物流结点是为系统推进科技园区和谐创新力提供物流服务的物流企业; 商流结点是为科技园区企业提供资金服务的金融机构; 政府结点顾名思义就是政府。科技园区的多核网络机制有助于系统推进科技园区和谐创新力。
2. 三维动态模型的动力维
系统推进科技园区和谐创新力三维动态模型的动力维包含了系统推进科技园区和谐创新力的三个动力平台及他们之间的互动关系。这三种平台是针对企业创新动力而言的。技术推动平台的核心是想方设法调动一切资源, 加强企业的技术创新工作, 提高技术竞争力, 它侧重于将效率的改善作为管理指向。市场拉动平台侧重于效果指向型管理, 其核心是市场需求。知识内在动力平台是在以信息、科技、智慧为代表的知识体系基础上, 将人力资源的不同方面、信息管理、科技开发、市场分析乃至经营战略等与知识有关的管理内容有机的协调统一起来, 共同为企业创新服务。科技园区内三种平台共存, 通过三种平台的互动有利
于系统推进科技园区和谐创新力。
3. 三维动态模型的机制维
系统推进科技园区和谐创新力三维动态模型的机制维由制度和文化这两大机制以及两者的啮合关系构成。制度是为了科技园区创新的系统推进对园区内行为主体给予一种限制的“硬约束”, 它具有共性和强有力行为规范的要求, 并有具体的机构和人员保证管理制度的顺利实施, 带有“强制性”的色彩。文化是一种“软约束”, 是一种潜移默化的, 长期形成的在社会生活中形成制约社会成员和组织的更高层次的观念形态。通过制度与文化的啮合, 影响企业文化的形成,这对行为主体是一种“韧约束”, 她在某种程度上既有管理制度“硬约束”的特点, 也有文化传统“软约束”的特点, 并且得到制度的具体显形支持, 同时也得到文化的隐性支持。
三、科技园区和谐创新力系统推进的机制
科技园区内的各要素包括在三维动态模型中提到的三个模块: 一是价值结点、信息结点、物流结点、支撑结点等行为主体, 这些行为主体围绕价值的主要创造者- 企业协同促进系统推进科技园区和谐创新力,提高企业的创新绩效; 二是技术推动平台、市场拉动平台和知识内在动力平台三个系统推进的动力平台,三个平台的互动托起了科技园区创新的飞升; 三是作为系统推进科技园区和谐创新力主要机制的制度和文化, 二者啮合影响行为主体制度和文化, 使科技园区实现和谐基础上的创新。这三者与系统推进科技园区和谐创新力的关系我们用火箭模型来表示, 图2。
火箭模型有三级动力系统, 制度和文化的啮合是系统推进科技园区和谐创新力的一级动力, 三个平台的互动是系统推进科技园区和谐创新力的二级动力,科技园区多结点创新网络是系统推进科技园区和谐创新力的三级动力。由此可得出系统推进科技园区和谐创新力的机制。
机制一: 制度与文化的啮合机制
制度和文化是提升系统推进科技园区和谐创新力的两大机制。制度是硬的, 它通过有形的、明确的规则指导行为主体的行为, 而文化则是软的, 它是一种无形的力量。
制度有利于实现和谐的效率性, 尤其当行为主体认同并将其内化为行为主体的行为准则的时候, 系统推进科技园区和谐创新力的效率就大大提高了; 制度对所有主体都一视同仁, 这又保证了系统推进科技园区和谐创新力的公平性; 从长远来看制度能保证科技园区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发展。制度的缺点主要表现在限制了行为主体的自主性, 容易导致“一潭死水”的假和谐、无创新; 制度具有后摄性[6], 无法应对高度不确定性环境下的系统推进科技园区和谐创新力问题;从长远来看, 制度本身会演化成一种, 成为制度制定者表明业绩的工具, 从而降低了系统推进科技园区和谐创新力的效率和活力。
文化具备“流体”性质, 正所谓“流水不腐”, 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下文化的灵活性能更好的解决系统推进科技园区和谐创新力问题, 也更有利于形成与时俱进的系统推进科技园区和谐创新力氛围; 但文化的无形特点决定了它是难以把握的, 见效缓慢的, 出现“成也萧何, 败也萧何”的现象。
在系统推进科技园区和谐创新力过程中, 制度和文化相互替代、相互补充, 如太极图所示交相呼应,形成啮合机制。制度这支“ 有形的手” 与文化这支“ 无形的手” 共同作用于系统推进科技园区和谐创新力。通过制度与文化的啮合, 影响企业文化的形成,这对行为主体是一种“韧约束”, 她在某种程度上既有管理制度“硬约束”的特点, 也有文化传统“软约束”的特点, 并且得到制度的具体显形支持, 同时也得到文化的隐性支持。
机制二: 平台互动机制
从本质上来说, 技术推动平台、市场拉动平台和知识内在动力平台这三种类型的创新动力平台并无优劣之分, 但由于它们各自的内涵特点互有差别, 因而其适用的环境条件也有所区别。它们的主要特征如表1所示。
从企业层面来说, 上述三种创新动力平台的运作理念、适应条件和所追求的目标都有所不同, 而且各种平台对企业能力也有不同的要求, 所以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下, 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应该选择适合企业发展的创新动力平台, 才有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只有这样, 才能推动科技园区整体和谐创新力的提升。从科技园区层面来说, 三种动力平台同时存在,平台的互动机制关系到系统推进科技园区和谐创新力。如同一颗参天巨树, 市场拉动平台是树根, 是系统推进科技园区和谐创新力的根基; 技术推动平台作为树枝拓展活动空间; 知识内在动力平台是树干, 连接市场拉动平台和技术推动平台。
机制三: 多结点创新网络机制
企业创新网络是系统推进科技园区和谐创新力的一种基本制度安排, 是指系统推进科技园区和谐创新力的各结点之间的协同作用。其基本构成要素包括创新网络的核、创新网络的键等。
1. 创新结点: 从系统的角度来看, 企业创新过程所涉及到的主体不是唯一的, 而是多元的。每一个结点都是活性的, 处于不断运动的状态中。
2. 创新键: 各个创新结点之间的联结机制成为创新键。创新键的形成可以基于地理位置的毗邻关系也可以基于创新流程的内部关系, 其具体形式可以有多种, 如合作R & D 协议、技术交流协议、由技术因素推动的直接投资、许可证协议、供货商网络、政府资助、企业科研机构联合研究等等。
3. 创新链: 从某一创新核开始的创新结点和创新键交替的序列称为创新链。创新结点通过创新键连接起来共同努力完成创新过程中的某一部分的工作。创新链有闭链和开链两种形式。其中首尾相连的链称为闭链; 首尾不相连的链称为开链。在企业创新网络中各创新结点之间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一些联系, 只是联接关系的紧密程度有所不同而已, 所以最常见的是闭链, 开链很少见。
4. 创新网: 活性创新结点之间通过创新键互相缔结形成创新链, 通过各条创新链的互动关系或邻接吸聚方式形成整体网络结构称为创新网。创新网分为平面创新网络和立体创新网络两种形式。平面创新网络中的各个创新结点的创新活力相当, 各创新结点之间创新活动的协同在很大程度上是无意识或者是自发形成的, 各创新结点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大多数采用的是自组织的方式, 是一种相对比较松散的网络结构。立体创新网络中的创新结点出现了位置和分工的异化,创新结点之间的缔结更紧密, 合作创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高, 整个立体网络的创新效率更高。
在平面创新多结点网络中若某一创新结点的创新活性明显增强, 例如创新意识的提高、创新实力的改善及创新谈判能力的提高等等, 这一创新结点就会成为整个创新网络中最具有创新迸发力和带动力的创新结点, 在整个网络创新中起到关键性的主导作用, 称
为主导结点。其他的创新结点称为协作结点。主导结点与其他协作结点的创新链中, 主导结点的关键作用最明显, 在全网创新活动中作用最重要的一条链称为关键链。平面创新多结点网络通过“主导结点突起、拉动关键链、带动全网”的模式即形成立体多结点创新网络。
四、结论
目前发展创新是大势所趋, 只有创新才能有竞争力, 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发展高新技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才能改变过去以市场换技术的局面; 构建科技园区创新系统, 才能促进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以政府为主导的他组织模型制约了科技园区的创新, 推动科技园区创新体系走向科学管理、走向自组织的有效机制是: 通过多结点创新网络加强结点间的协同, 实现文化与制度的相辅相成, 通过创新动力平台的互动来驱动科技园区和谐创新。这一机制的核心是集成, 通过集成促进整体绩效的提升, 推进机体要素向更大空间和更高水平发展, 进而提升整体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参考文献:
[1] 汪澄清. 马克思与熊彼特创新思想之比较[J]. 与现实, 2001, ( 3) .
[2] 尚勇、朱传柏. 区域创新系统的理论与实践[M]. 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
[3] Danielmeyer, H. D. (1997), “ what industry expects fromscience” [J], European Review, 5(2).
[4] Clark. J. and K. Guy (1998),” Innovation andCompetitiveness” [J], Technology Analysis &Strategic Management,10(3).
[5] Rothwell R. (1994), “ Towards the fifth- generationinnovation process” [J], International Marketing Review, London,Vol.11 N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