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睡眠卫生健康教育范文

睡眠卫生健康教育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睡眠卫生健康教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睡眠卫生健康教育

第1篇:睡眠卫生健康教育范文

关键词:消化内科;健康教育;护理

本文主要对我院消化内科2011年8月~2012年8月期间收治的82例患者临床护理情况进行研究,从而对健康教育在消化内科护理中的应用体会进行了探讨,为提高护理质量提供了依据。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2011年8月~2012年8月来我院进行诊治的消化内科患者82例进行临床研究,以随机方式将所有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1例患者。对照组有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22例,患者平均年龄为39.8岁,其中胃溃疡患者12例,肠炎患者16例,胃炎患者8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5例;研究组有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23例,患者平均年龄为41.2岁,其中胃溃疡患者14例,肠炎患者17例,胃炎患者7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3例。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研究组和对照组在年龄、性别、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对比中差异不大(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主要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给药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并发症护理等;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内容如下:在患者入院后护士要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对患者自我疾病认知情况全面掌握,由责任护士了解患者身体特征和生活特征结合患者文化背景,明确患者的健康需求,以此为依据制定健康教育方案,向患者介绍健康教育的内容[1]。健康教育内容包括:疾病的发病原因、疾病危险因素、有效的治疗措施,还有饮食、运动、生活等多方面的支持。通过健康教育让患者对疾病有新的认识,能掌握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技能,同时能进行合理饮食和运动[2]。健康教育方式:护士进行健康教育除了要通过口头讲解之外,还需要利用宣传册、宣传板以及视频等手段提高患者对健康教育内容的接受度。在健康教育中对患者的情绪变化进行详细分析,注重个性化健康指导。另外,要定期对健康教育进行评价,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对薄弱处加强教育。

1.3观察指标 对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焦虑状态(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DS,得分越高表示越焦虑)、睡眠质量(采用巨兹堡睡眠量表,分值越高表示睡眠质量越差)、抑郁状态(采用抑郁自评量表,分数越高表示抑郁情况越严重)、患者满意度(采用问卷调查法进行,有非常满意、较满意和不满意三类)等进行对比。

1.4统计学方法 以SPSS16.0软件处理数据,当P

2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焦虑状态、睡眠质量、抑郁状态等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采用不同护理后,对照组的焦虑状态评分为(49.9±5.4)分,抑郁状态评分为(50.7±4.1)分,睡眠质量评分为(6.07±0.56)分;研究组的焦虑状态评分为(42.3±4.4)分,抑郁状态评分为(44.6±3.9)分,睡眠质量评分为(4.2±0.54)分,上述指标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

在护理满意度对比中,对照组非常满意20例,较满意15例,不满意6例,总的护理满意度为85.4%;研究组非常满意24例,较满意16例,不满意1例,总的护理满意度为97.6%,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

3讨论

对于消化内科患者来说,其疾病与患者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等均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实施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消化内科患者患病后,其心理、生理均会产生较大的变动,对健康的需求增加,所以在护理中护士应该尽快帮助患者熟悉医院环境,注意观察患者的需求,关注患者心理状况,积极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仅要让患者了解发病因素,而且还需要帮助患者掌握自我防护和护理的方法,能有效避免危险因素,同时能在病情发生时采取有效的紧急处理措施,改善患者预后[3]。在本次研究中,研究组实施健康教育后,患者的焦虑状态、睡眠质量、抑郁状态评分均要低于对照组,说明实施健康教育能缓解患者焦虑心情,改善抑郁情况,提高睡眠量。

除此之外,加强消化内科健康教育还能促进护理护士和患者之间的交流,有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减少护患纠纷的出现,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另外,在护理中实施健康教育对护士的专业技能要求更高,同时需要护士具备一定的沟通能力,所以在整个过程中患者的综合素质也能得到较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肖良翠.健康教育应用于消化内科患者的护理[J].医学信息,2013,14(6):185-186.

第2篇:睡眠卫生健康教育范文

【中图分类号】 R 338.63 R 179 R 395.6

【文章编号】 1000-9817(2010)02-0234-02

【关键词】 睡眠;睡眠障碍;时间安排;学生

睡眠作为生命所必须的过程,是机体复原、整合和巩固记忆的重要环节,是健康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世界卫生组织已把睡眠问题列入人类健康三大重要因素(睡眠、营养、运动)之一,每年的3月21日设立为世界睡眠日。医学研究证明,良好充足的睡眠能促进生长素的大量分泌,促进青少年的生长发育。国家卫生部和教育部也曾多次强调,要保证小学生每天都有充足的睡眠时间,但中小学生目前普遍存在睡眠不足的问题。为此,对上海市长宁区小学生进行睡眠状况调查,分析睡眠不足有关原因,为今后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生睡眠卫生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奠定基础,以确保学生健康成长。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抽取上海市长宁区东部和西部各1所小学,调查一~五年级的全体学生,2所小学共计调查2 019名学生。其中男生1 037名,女生982名。

1.2 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由长宁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学校卫生专业人员担任调查员,统一下发调查问卷,由学生和家长共同完成问卷的填写,校医和班主任共同配合负责调查问卷的收集。并收集该校学生期中考试的语文、数学、英语等课目成绩资料。

1.3 数据分析 应用EpiData 3.1软件建立数据库,采用专人核对后再进行数据的输入,数据分析采用SPSS 10.0软件进行。

2 结果

2.1 睡眠情况 2 019名小学生的睡眠时间为6.50~10.00 h,平均8.84 h,在21:30 以前睡觉的占51.4%,6:30-7:00起床占56.4%。学生在家单人单间独睡占56.1%,与父母同睡占29.9%,与他人合睡占14.0%;上床就能睡着占41.1%,经过一段时间才能睡占55.2%,有睡眠障碍上床睡不着、经常失眠、有半夜惊醒的占3.7%。个别学生睡觉较晚,而起床较早,睡眠时间明显不足。从表1可见,一年级比五年级的学生平均睡眠时间要多些,睡眠充足的比例也要高些。睡眠时间随着年级的增加而下降。

2.2 学业负担和家教情况 小学生课业主要是语文、数学、英语、常识、美术学科,一~二年级学生回家一般没有作业,多数在学校完成,即使必须的回家作业一般规定不超过1.5 h。但此次调查发现,学生回家作业较多,作业时间超过2 h以上占51.06%。花费时间最多的是语文占79.0%,数学占11.9%,英语占7.4%,美术占1.3%,常识占0.4%。当前,学生请家教现象较为普遍,除一年级学生刚入学不久聘家教略低外,其余年级学生半数以上均在课外参加兴趣班或家教。见表2。

2.3 上学和娱乐时间 大部分学生住在学校附近,学生上学路上花费15 min占69.8%,30 min占23.1%,45 min占5.6%,60 min以上占1.4%。步行上学占37.2%,乘公交车占10.4%,骑车占23.6%,私家车占28.8%。回家后参加娱乐花费时间30 min占47.1%,45 min占18.6%,60 min以上占34.3%。主要活动内容中,看电视占44.0%、上网6.0%、与同学玩耍占4.5%、看书24.0%、下棋3.2%、体育运动18.5%、弹琴5.8%。

2.4 睡眠不足与睡眠充足小学生时间安排与学习成绩比较 以睡眠时间≤8 h为睡眠不足组,≥9.50 h为睡眠充足组。睡眠充足组在语文课占83.7%,睡眠不足组占76.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7,P=0.01);做功课时间花费≥2 h以上睡眠充足组高于睡眠不足组(χ2=0.09,P=0.75);兴趣班与家教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6,P=0.35)。从学习成绩分析,睡眠充足组数学成绩优于睡眠不足组,而语文和英语成绩相似。见表3。

3 讨论

睡眠不足是一个公共卫生问题,将严重影响学生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引起免疫力和抗病能力下降,导致注意力和记忆力下降,学习效率低下,影响身心及智力发育,发生各种慢性生理疾病。睡眠不足的青少年易出现情绪低落、压抑、焦虑、急躁、不好动、兴趣不广泛等表现,心理上的反常表现反过来也会影响睡眠,导致入睡困难,形成恶性循环。从生理需要来看,小学生是一个最需要睡眠的群体,国家卫生部和教育部在1994年的有关规定曾反复明确,“应保证小学和初中生每天有9 h以上的睡眠”。但事实是我国中小学生睡眠不足的现象非常普遍[1-3],特别是重点中小学校学生睡眠不足情况尤为突出。

本次调查发现,一、二年级小学生回家作业超过2 h以上占40%以上,三年级起回家作业花费2 h以上比例有明显增加,显然小学生睡眠不足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学习负担过重,回家作业过多。在当前社会竞争压力下,学生将来面临着升学压力,不少家长陷入痛苦的矛盾之中,害怕孩子落后于人,明知学生睡眠不足,课业负担沉重,但仍然加负,让学生双休日参加各种兴趣班或补习班,外聘家教等,参加兴趣班和家教已占调查学生总数的一半以上。另外,家庭生活方式不够科学健康,父母对孩子的睡眠重视不够,家中睡眠条件差等也是一个影响因素。

小学生睡眠不足采取的主要对策:(1)积极呼吁社会各界重视学生睡眠问题,国家教育和卫生部门应出台各项有利于保证学生学习、睡眠的时间和政策。应对中小学生每天学习、睡眠、体育锻炼、游戏等时间制定相应的法规。(2)学校应积极贯彻政府部门制定的有关规定,确实减轻小学生的课业负担,增加学生体育锻炼,保证学生的睡眠时间。教师要精心备课,尽量在学校内完成学生作业,减少回家作业量,要教授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尤其对小学一、二年级学生不要布置书面回家作业。(3)父母作为一家之长,要提高对学生睡眠重要性的认识,生活上也要自律,督促孩子定时睡觉,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积极配合学校做好对学生的课业减负工作,不要给孩子增加不必要的课外负担。(4)卫生和学校部门更应多开展睡眠卫生健康教育,进行专业指导,培养学生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提高健康睡眠卫生意识,确保学生健康成长。

4 参考文献

[1] 王一卓,刘玺诚,马渝燕,等.北京地区2~12岁儿童睡眠障碍流行病学调查及因素分析.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2004,1(1):4-9.

[2] 程敬文,陈凯,郭铁军,等. 广州城市2~12岁儿童睡眠障碍流行病学调查.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6,14(4):235-237.

[3] 雷晓梅,杨玉凤 . 西安市学龄儿童睡眠状况的流行病学调查.中国学校卫生,2007,28(2):119-120.

第3篇:睡眠卫生健康教育范文

    【关键词】护理干预;睡眠障碍;老年患者;术后

    睡眠是人们正常的生理需要,不但可以消除疲劳,使人体产生新的活力,而且还能提高人体免疫力,增强抵抗疾病的能力。若老年术后患者睡眠质量差甚至失眠,则会使机体免疫力低下、内分泌紊乱,以致延迟伤r丁的愈合、延缓机体的康复-I.因此,关注住院老年术后患者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有针对性地采取正确的护理干预措施,保证患者住院期间较好的睡眠质量,对促进老年患者术后康复十分重要。我科通过对260例术后老年患者进行分组并采取相应护理干预措施,对提高老年患者的睡眠质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选取我科2007年1月一2008年12月收治的老年术后患者260例,其中男248例,女12例,年龄60~92岁,平均年龄73.6岁。其中胆囊切除术126例,胃大部切除术7l例,结肠癌根治术40例,甲状腺20例,乳腺癌根治术手术3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30例。干预组男124例,女6例,平均年龄74.7岁。对照组男124例,女6例,平均年龄71.9岁。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二、方法

    1.干预方法。(1)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2)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增加以下护理干预。①心理干预。术前护士评估老年患者心理状态,诱导老年患者说出内心的想法,合理诱导。

    改变患者的认知,消除其焦虑抑郁,稳定其情绪;及时准确的观察老年患者的恐惧心理反应,采用支持性心理护理、启发性心理护理及集体心理护理等方法,进行健康教育,讲解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发放宣传材料,提高老年患者认知程度,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动员家庭的关爱、社会的支持力量。保证患者术后有1.2名家人陪伴。②睡眠卫生教育。指导老年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及睡眠习惯,睡前用温水泡脚,睡前不宜饱餐以及进行兴奋性的活动,如剧烈的运动、饮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料,睡前饮一杯热牛奶,牛奶中的色氨酸有抑制兴奋的作用,帮助睡眠。③疼痛护理。术后医护人员应认真倾听老年患者主诉;细致地观察患者的反应。及时准确的判断疼痛的性质、程度。医护人员首先应改变传统疼痛观念,以人为本、采取预防性用药,对于疼痛明显、原因清楚的手术后疼痛定时给予止痛药物,而不是到疼痛难以忍受时再给药。④松弛疗法和音乐疗法。通过身心松弛,首先是全身肌肉放松来促进神经活动朝着有利睡眠的方向转化,同时也促进警醒水平下降,从而诱使睡眠。常用的松弛疗法有进行性松弛训练、自身控制训练、沉思训练、生物反馈治疗等。⑤物理诱导睡眠。通过光照、刺激控制和理疗仪,改变患者睡眠一觉醒周期,调整脑电波活动,从而减少觉醒,改善硅眠质量。

    ⑥睡眠行为干预,包括睡眠限制疗法和刺激控制疗法。睡眠限制疗法通过缩短卧床时间,使睡眠障碍患者躺在床上非睡眠时间减少,促进形成规律的睡眠时间,从而提高睡眠效率,通常将老年患者每晚的睡眠时间限制为5h,如睡眠率达到90%以上,可增加卧床时间15 mill;如果低于80%则要减少卧床时间15 min;80%-90%的患者可以坚持卧床时间不型。刺激控制疗法是一套帮助老年患者减少与睡眠无关的行为和建立规律性睡眠一觉醒模式的程序,可减少催眠药物的用量。

    2.评价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价2组患者睡眠质量。于术前l d、术后第5天分别对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进行PSQI评分,计算PSQi的19个项目各项得分和总分。PSQI由19个项目构成,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和日间功能障碍7个成分组成,每个成分按0、1、2、3来计分,得分越高,表示睡眠质量越差垆1.

    三、数据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对资料进行分析。数据以x:v.s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 2.术后第5天干预组与对照组PSQI因子分及总分比较。

    讨论本研究结果表明,干预后对照组PSQI总分与睡眠障碍等7个成分得分显着高于干预组。睡眠与机体免疫功能有关,睡眠减少可造成部分免疫球蛋白、补体和部分细胞亚群有下降的趋势引,失眠使人的重要节律紊乱,活动能力降低,严重影响着术后伤口的愈合和机体的康复,而住院期间干扰患者睡眠的大部分因素是可以控制的。有研究报道:通过心理疏导提高患者对睡眠的认知。以期达到心理矫正和症状改善,故为患者提供恰当的护理干预是治疗睡眠障碍的首要干预方法。本研究结果也表明护理干预对改善患者睡眠状况有显着效果。有研究报道,84.7%的老年人因基础疾病本身的症状和体征导致睡眠障碍,通过对老年患者进行疼痛护理医学教育|网整理搜集。可减轻疼痛症状,提高老年患者睡眠质量。患者入院后,面对陌生的环境,对疾病和手术的恐惧焦虑,都影响老年患者的睡眠,通过介绍住院环境,健康教育,进行心理干预,明显提高了老年患者睡眠质量。良好的睡眠习惯和睡眠行为是保证良好睡眠的重要条件,可通过改正老年患者不良的睡眠习惯,进行行为干预,从而提高睡眠质量。松弛疗法主要用于消除紧张与焦虑,打破“焦虑一肌肉紧张一进一步焦虑”的恶性循环,从而使患者保持情绪稳定。音乐疗法可以调节癌症患者的情绪,缓解其紧张的心理状态,改善临床症状,增强免疫功能。镇静安眠药物的正确使用可改善患者睡眠,通过对老年患者进行药物知识的宣教,指导正确使用药物以改善睡眠。

    参考文献

    [1]孔哗宏,王桂春,乔秋阁。护理干预对肝癌术后患者睡眠影响的研究。河北医药,2008.30(3):405.407.

    [2]杨亚娟,赵金娣。帕金森患者睡眠障碍的临床护理进展。中华护理杂志。2004.39(11):855.

    [3]何桂芳。护理干预对老年心内科住院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5(10):18.19.

    [4]张玲。失眠症的心理治疗。中国临床康复,2003,7(5):280.

    [5]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375—381.

    [6]洪军,裘于容,王升旭,等。剥夺睡眠56 h对正常人血细胞和免疫功能的影响。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0,8(1):27.28.

第4篇:睡眠卫生健康教育范文

中图分类号 R338.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5-0032-02

doi:10.14033/j.cnki.cfmr.2016.5.016

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中国主题为“健康心理,良好睡眠”。世界卫生组织(WTO)调查确认,在世界范围内1/3的人有睡眠障碍。中医学中失眠又称不寐,首见于《内经》,称为“目不瞑”、“不得眠”、“不得卧”,《难经》中称为“不寐”,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症,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者则彻夜不眠[1]。2002年国际精神卫生和神经学基金会(IFMHN)调查显示,我国人群中有45.5%存在睡眠问题,严重影响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2]。笔者运用中医理论,采用小剂量多虑平配合心理行为干预治疗失眠症,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12月笔者所在医院康复科收治的27例失眠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11例,女16例,平均年龄(46.23±5.21)岁;病程1~3年;文化程度:大学19例,中学5例,小学3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失眠症诊断标准[3],排除存在精神疾病和躯体疾病。

1.2 方法

所有患者晚睡前均给予盐酸多塞平片25 mg(上海信谊药厂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31021425,规格:25 mg),口服,连续治疗8周,并由专人进行心理行为干预,具体内容如下。

1.2.1 教育性干预 教育性干预是指通过提供有关治疗的目的、治疗效果、治疗副作用、医疗费用等信息,向患者解释疾病可能引起的情绪、心理、生理的改变,介绍不同的应对方式、不同的社会支持利用状况等对心理适应的影响等知识,澄清患者的一些错误认识,并给予一定的保证、支持。了解患者家庭状况、经济情况等,拟定家庭支持健康教育干预方案[4]。患者调节情感和防御缓冲外界精神刺激的功能下降,且多有闲思杂虑,故常因不能调控的情志引起失眠。刘海燕[5]认为失眠属心神病变,在治疗上主张心神并治,整体调理。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要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嘱患者调畅情志,解除疑虑,重视精神调摄,心理疏导和讲究睡眠卫生。张莉[6]运用中医辨证施护,针对失眠五种证型,采用不同的情志调护方法治疗失眠:心脾两虚者,应避免思虑、劳累过度,保持平和;阴虚火旺者,指导精神调摄,喜怒有节,禁,避免劳累过度,保持平和;心胆气虚者,注意精神调养,鼓励患者坚强,加强意志锻炼;痰热内扰者,采用诱导法或聆听轻音乐、催眠曲等诱导入睡;肝郁化火者,应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帮助患者排除精神刺激因素,使患者心情舒畅,均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睡眠卫生教育可以帮助患者消除对失眠的恐惧,降低患者的心理敏感度,提高睡眠效率,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采取有利于健康并提高生存质量的抉择及行为,改善生活质量。

1.2.2 心理认知干预 心理认知干预对睡眠障碍的运用,要解决的问题不仅是一个生理问题更是心理问题。睡眠障碍首先是心理障碍,是人对睡眠的认识、理解和观念的错误理解,是失眠的重要因素。失眠患者因长期忧心忡忡,思虑过度,极易损伤脾胃,加重失眠,《素问?逆调论》有“胃不和则卧不安”之说,因此,中医护理十分注重失眠患者的饮食调节,谨合五味,保护和促进脾胃运化之职,借以恢复正气。运用饮食疗法,指导患者食用与病证相应的调补心脾、滋养肝肾、理气、化痰、祛瘀、安神的药膳,有利于改善睡眠。运用心理认知干预,普及疾病的知识和技能,提高自我护理能力,帮助患者建立正确的认知方法,教会患者一定的行为训练程式,让患者表述他们的心理问题,关注他们的情绪、情感反应等变化,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通过沟通交流及讨论,分析心理障碍的原因及纠正感知事物的片面态度。如果涉及家庭矛盾、个人情感因素,可联系当事人了解原因,取得他们的配合,解决和缓解矛盾,使患者解除心理负担,从而改善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提高睡眠质量。

1.2.3 行为认知干预 在人们的生活中,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认识和感悟,对环境评价和预测,并同时有一个相对固定的行为反应。行为认知的产生总是离不开自身的情感、意志、动机、行为,同时它又反过来强有力地影响个人的情绪和对行为的评价。如果存在个人识别错误,它有可能产生不同的适应行为和不良情绪,进而导致或加重心身症状,加重和诱发人的躯体疾病。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患者认知和行为改变,可以通过行为认知疗法,帮助患者纠正不健康的睡眠信念和态度,正确的引导纠正其错误或不良的行为,来达到提高睡眠质量的目的。中医重视“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和动态观,择时服药是在中医天人相应思想指导下,根据人体阴阳消长的变化规律以及疾病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时间服药,以提高药物的疗效和疾病的治愈率的服药方法。叶浩然[7]采用早晚分治的方法,白天按辨证施方,晚上睡前1 h用镇静安神方,使本源得正,药有专攻,标本兼治。对于患者处于突发的生活事件中情绪不稳定时,给予认知治疗,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社会支持对其身心健康恢复非常重要,使其主动与其他老人多交流、倾诉,主动寻求社会支持,使其认识到自己在社会中的价值,以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1.3 观察指标

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表(PSQI),量表由18个条目构成7个维度,维度分别为主观睡眠质量、入睡困难、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紊乱、催眠药物使用及日间功能[8]。每个维度用有、有时有、经常有进行评价,分值为0~3分,得分≥2分者被认为存在睡眠障碍。PSQI总分分值范围为0~21分,总分≥8分者被认为存在睡眠问题,分值越高,睡眠质量越差。该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72,重测信度为0.83,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P

2 结果

治疗后PSQI总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32,P

3 讨论

第5篇:睡眠卫生健康教育范文

关键词 居家护理 失眠 老年人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13)22-0034-03

Study of the intervention effect of home

nursing on the elderly insomnia in the community

HU Yanhong, ZHOU Qi, ZHANG Yifei, ZHANG Lin

(Chenjiaqiao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re of Changning District, Shanghai 201103,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intervention effect of home nursing on the elderly insomnia. Methods: One hundred cases over 60 years old in Chengqiao Community were col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the number table method from Nov 2011 to Apr 2013. The intervention group of 50 patients was intervened with home nursing, 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not intervened. The diversities of values between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with Athens insomnia scale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 Results: The score of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t=-6.346, P

KEY WORDS home nursing; insomnia; the elderly

失眠是指无法入睡或无法保持睡眠状态,导致睡眠不足,又称入睡和维持睡眠障碍(disorder of initiating and maintaining sleep, DIMS )[1]。老年人由于脏器功能衰退、血管硬化等原因,造成大脑供血减少,继而发生失眠[2]。据统计失眠患者中65岁以上老年人占56.7%[3]。经常性失眠的患者容易产生焦虑,而焦虑等又导致睡眠障碍,形成恶性循环。为探索社区失眠患者护理干预方法,2011-2013年我们在程家桥社区对失眠老年人进行居家护理干预,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来源于2011年11月程家桥社区的失眠老年人。纳入标准:①本社区常住老人,性别不限;②阿森斯失眠量表(Athens insomnia scale, AIS)评分≥4分;③本人自愿,并签定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患有严重的心、脑、肾、肝、肺及关节疾病者;②有镇静安眠药副反应者;③依从性差,不能完成全程干预者。符合条件的失眠老人共100人,其中男26人,女74人;年龄60~82岁,平均(72.92±8.56)岁。采用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名,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干预组

①控制基础疾病 对基础疾病的治疗和控制可以减轻老年人的病痛和心理负担,有助于治疗失眠;②提高睡眠效率 组织老年人适当参加一些文体活动,有利于提高夜晚睡眠质量;③改善就寝条件 分析老年人睡前不良刺激(如黑暗、噪音干扰、光干扰、寝具不适等),对卧室中的灯光、噪声、温湿度进行控制,尽量减少环境对睡眠的影响;④改变不良生活习惯 不在睡前喝咖啡、浓茶,不观看刺激性强影视节目,不要强迫入睡,采用不定时就寝法,打破引起失眠的条件反射;⑤进行心理疏导 开展个别或集体心理辅导,睡前用温开水泡脚、听音乐、足底按摩、喝牛奶等方法,以缓解紧张情绪、促进血液循环、缓解失眠症状,推广三线放松功锻炼[4];⑥进行服药指导 讲解镇静安眠药的基本知识,掌握正确的服药时间,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加服抗焦虑药物;⑦开展健康教育 睡眠相关健康教育每月进行1次,电话个别指导每月2次,由课题组医师及护士负责讲课。干预时间为1年。

1.2.2 对照组

常规居家生活照护,社区护士电话咨询睡眠情况并记录好表单,门诊常规药物治疗,并做好用药情况记录。

1.3 评判标准

采用阿森斯失眠量表进行干预前后评分。AIS包括入睡时间、夜间苏醒、比期望的时间早醒、总睡眠时间、总睡眠质量、白天情绪、白天身体功能、白天思睡8个问题,对过去1个月内遇到的睡眠障碍进行自我评估。采取4级评分,无得1分,轻度得2分,显著得3分;严重得4分。AIS评分6分为失眠[5]。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本研究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检验,P

2 结果

干预前,两组A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干预结束后,干预组AI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干预6个月和干预结束后,两组AIS评分比较,干预组均低于对照组,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居家护理是对需要照顾的个人及其家庭,在自己居家环境中,获得定期的专业健康照顾和护理服务,达到促进健康、维护健康及预防疾病的目的,是为患者提供持续性医疗护理,使其能得到全面照顾[5]。居家护理工作主要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护理人员承担,指导老年人自己或家居家护理一些常见的慢性病是一种适合社区护理现状的方法。

失眠是老年人普遍存在的健康问题,直接影响到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也容易诱发其他疾病。引起老年人失眠的因素,主要有社会、个人行为、不良睡眠习惯和心理因素等,这些因素联合作用导致老年人失眠且越来越严重[6]。开展居家护理对失眠老人进行干预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失眠老人居家护理主要针对失眠的危险因素干预,这在综合性医院是难以做到的。指导老年失眠患者的家人,发挥社会和家庭力量,给予老年人更多的关心和爱护。通过对老年人或家属进行失眠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开展心理护理干预、改变不良睡眠卫生习惯和睡眠行为、开展用药指导和饮食指导、对睡眠环境进行改造等,来改善和提高老年人的睡眠质量。

在居家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要耐心倾听老年人的诉说,对老人提出的问题和疑虑应详细解释和指导,用积极性语言达到护理效果。廖爱和等[7]的研究表明,心理干预能有效消除不良心理因素对睡眠的影响[9]。三线放松功是我国传统气功从身体的三个侧面依次进行放松的功法。所谓三线,即把人体分为前、后和两边三个侧面,每个侧面为一条线。放松训练时,从每条线由上向下依次进行放松。三线放松功与国外的放松训练比较有以下特点:它不需要事先绷紧肌肉,而是直接进行放松;三线放松功着眼于宏观控制,不要求对个别肌肉逐一进行放松。三线放松功可加快疲劳的恢复过程,迅速有效地让老年人入静放松从而快速进入睡眠状态,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对失眠、恐怖、焦虑等心理障碍有较好的改善作用,且易学、易会、安全的特点[8]。

阿森斯失眠量表是临床常用的睡眠障碍的评估量表之一,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对许多类型睡眠障碍能作出比较准确的判断与分类。采用该量表评估,能够获得睡眠障碍的量化依据,有助于分析睡眠紊乱的程度和评价治疗效果。

本研究结果说明,居家护理干预能缩短社区老年失眠患者的入睡时间,延长睡眠时间和提高睡眠质量,降低老年人白天思睡的发生率,并有助于提高失眠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社区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徐归燕, 计惠民. 失眠患者的护理[J]. 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 1994, 13(3): 103.

[2] 何伋, 路英智. 脑科症状学[M]. 天津: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0: 340-341.

[3] Katz DA, McHorney CA.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somnia and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illness[J]. J Fam Pract, 2002, 51(3): 229-235.

[4] 陈静敏, 萧抒伶, 苗遒芳, 等. 社区卫生护理学[M]. 北京: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999: 17-206.

[5] 姚克裘, 达美君. 失眠[M]. 上海: 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 2004: 64.

[6] 庞宇渡, 张慧君. 睡前适量运动对失眠自疗功效的研究[J].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21(4): 401-402.

[7] 廖爱和, 陈国伶. 家庭访视护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护士进修杂志, 2003, 18(4): 344-345.

第6篇:睡眠卫生健康教育范文

我科自2010年以来为了提高产科护理质量,满足产妇需要,根据我们医院的条件,在科室人员紧张、住院环境欠佳以及产妇大部分是来自农村,我们对产褥期护理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总结出了一套对产褥期产妇实施健康教育的方法,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1 健康教育的方法

每日床头交接班后由责任护士带着实习同学到自己分管的病房,对晚班分娩的产妇及当日分娩的产妇进行健康教育,包括基础护理、专科护理、个人卫生、饮食指导以及正确的母乳喂养方法。

2 健康教育的内容

2.1饮食指导 对于顺产的产妇指导其进食高蛋白、低脂肪、高维生素等清淡饮食,应进食一定的蔬菜水果,防偏食或进食过量,应少量多餐、夜间加餐1次,多喝汤,忌食酸、辣、过冷或过硬食物及红糖、桂圆等活血食物。多吃粗纤维食物,保持大便通畅。对于剖宫产的产妇在未排气之前指导其进食温开水、米汤、肉汤、鱼汤等饮食,待排气后指导其进食面条、稀饭、肉饼等饮食。

2.2休息指导 产后最初24小时应卧床休息,病情无特殊,24小时后下床活动,以促进恶露排出,有利于子宫复原,保持大便通畅,防止盆腔和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保证充分的休息和睡眠,有利于产后机体恢复。避免从事过重的体力劳动,以防发生子宫脱垂。剖宫产的产妇鼓励其拔除尿管后下床活动,这样可以避免肠粘连,促进肠蠕动,加快排气。排气后就可以早点进食,身体恢复就更快点。

2.3自我护理方法指导

2.3.1指导产妇产后多进食汤和水,在4-6h内要自行排尿,排尿困难时采取相应措施。

2.3.2子宫复旧 产后10日子宫降入骨盆腔内,宫缩痛属正常,但多见于经产妇。

2.3.3褥汗 产褥早期,皮肤排泄功能旺盛,排出大量汗液,以夜间睡眠和初醒时更明显,不属病变,产后1周内自行好转。

2.3.4恶露 正常恶露有血腥味,无臭味,血腥恶露持续3日,逐渐转为浆液性恶露,约2周变为白色恶露,一般持续3周干净,如异常需就诊。

2.3.5产后健身操 拆线后伤口不疼痛,可做健身操,平卧双替抬起可增强腹肌能力。仰卧起坐可锻炼骨盆底肌及筋膜的缩肛动作。产后2周开始做胸膝卧位,可预防和纠正子宫后倾。以上动作每日3次,每次15分钟。

2.4母乳喂养指导 母乳是最方便、安全、经济新鲜不变质的天然食物,有利于婴儿的生长发育,产后无特殊,分娩后要求喂母乳,原则是按需哺乳。

2.4.1母乳喂养的方法 产后30分钟开始哺乳,每次哺乳前均要产妇把手洗干净,用温开水清洁乳房及,哺乳时母亲与婴儿应胸贴胸,腹贴腹,婴儿应含住和大部分乳晕,产妇一手以“C”字型托住乳房,防止乳房堵住婴儿的鼻孔。哺乳完毕要挤出少量乳汁涂在和乳晕上,这样可以减少皲裂的发生。

2.4.2乳房的护理 乳房胀痛多因乳房过度充盈及乳腺管阻塞所致,我们采用抓抖法进行乳房护理,也就是一手握住乳房上下左右抖动,然后拇指与食指分开,在距2-3公分处先往下按再向上挤,如此反复的挤压,将淤积在乳腺管的乳汁排出。

2.5婴儿护理指导 新生儿乳腺肿大及女婴阴道少许流血,是由于母体雌激素刺激引起,无需特殊处理。新生儿黄疸,生后2~3天出现,4~5日最明显,7~14日自然消退,在此期间给婴儿多喝水,少包裹棉被。同时要观察新生儿的精神状态及吃奶情况,如果精神状态差、吃奶少要及时到新生儿科就诊。新生儿睡眠时保持侧卧位,以防呕吐胃内容物引起吸入性肺炎。

2.6计划生育指导 产褥期禁忌性生活,产后42天应采取避孕措施。顺产后3个月不管月经是否来潮到我院门诊上环,剖宫产满6个月上环。

2.7出院指导 产妇产后42天到我院门诊三楼妇产科复诊。加强营养,少进食姜、酒等刺激性食物,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保持大便通畅。注意个人卫生,勤换卫生垫,尽量卧床休息,避免重体力活动,保持心情愉快。居室空气新鲜、流通、夏季注意开窗通风,降低室温,防止中暑,冬天取暖不可紧闭门窗,以防一氧化碳中毒。坚持母乳喂养,按需哺乳,保持乳汁通畅。满月带宝宝到当地防疫站预防接种,办理接种卡。坚持每天傍晚给宝宝洗澡,这样可以养成一个良好的睡眠习惯,也利于产妇及家属休息。

3 效果

第7篇:睡眠卫生健康教育范文

1.成立健康教育领导小组,校长担任组长,主管校长要熟悉此项工作和政策法规,配备专(兼)职校医一名。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做好年度工作总结。

2.教育学生认真做好早操。眼保健操。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课外活动,坚持按时作息,注意劳逸结合,保证每日睡眠时间不少于九个小时。

3.搞好防近周宣传工作,教育学生用眼卫生,读写时要离书本一尺,胸离书桌一拳,指离笔尖一寸,读写四十五分钟要休息十分钟。不要躺着或乘车、走路时看书。不要在暗弱光线下看书,教育和督导学生积极做好眼保健操,降低近视眼患病的发病率。

4.采取各项措施,鼓励教师参加各类培训班学习,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保质保量上好每一节健康教育一课。

5.组织好每年学生体检工作,体检率达到95%以上,做好学生健康档案建设工作。

6.上好健康课,提高学生自我保健能力,预防传染病、胃肠病、蠕虫感染、近视、龋齿和牙周疾病、贫血、沙眼、营养不良的发生。

学校传染病管理制度

原则: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一、疫情报告制度

学生在校期间如有传染病的发生,及时、准确地报告市疾控中心(在经医院确诊或实验室检查)。

顺序:学生—班主任—卫生室—校长室+县疾控中心、县教育局

二、晨检制度

在传染病流行季节,加强晨检工作。对患传染病的学生班主任老师及时与家长联系,做到及时发现、及时隔离治疗,并对已发生传染病班级的其它健康学生要进行预防性服药,如扳兰根、维生素C等。

三、消毒制度

认真做好教室、专用教室消毒工作,对发生传染病的班级和住宿部要重点消毒,勤洗晒衣被并用紫外线消毒车和含氯消毒液喷洒、揩擦消毒。

四、病愈后复课要求

根据不同的传染病隔离时间来决定隔离期限,隔离时间不到的必须要有医院传染病科证明,并由卫生室复检后学生才能进教室上课,反之仍作为病未愈不能来校上课。

五、传染病流行季节,加强这一内容的健康教育,教育学生勤洗手,及时做好学生的计划免疫,防止交叉感染。

学校饮食卫生制度

一、原料到成品实行“四不制度”

1.采购人员不买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

2.保管员、验收员不收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

3.生产加工人员不卖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

4.营业员、服务员不卖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

二、食品存放买行“四隔离”

1.生、熟隔离

2.

成品与半成品隔离

3.食品与杂物、毒物隔离

4.食品与鼠药、农药隔离

三、餐饮具实行“四过关”

1.洗

2.清

3.消毒

4.保洁

四、环境卫生实行“四定”办法

1.定人

2.定物

3.定时问;

4.定质量,划片包干,分工负责。

五、个人卫生做到“四勤”:

l.勤洗手,剪指甲

2.勤洗澡,理发

3.勤洗衣,洗被褥

4.勤换工作服

教学卫生制度

1.坚持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合理安排学生的学习时问,保证高中学生有8小时睡眠时间。学校或教师不得以任何理由和方式增加授课时间和作业量,加重学生学习负担。

2.各科教师要重视保护学生视力,培养学生民好的坐姿、阅读书写习惯,要求学生做到用眼卫生的“三个一”。

3.教师要按时上下课,不拖堂,保证学生十分钟的休息。

4.教师板书要工整、清洁、字不宜太小;油印资料字迹清晰。

5.学生定期换一次座位。

6.要保持教室墙壁的洁白。保证良好的采光照明、空气新鲜。

7.教室黑板要保证漆黑不反光。桌椅按学生坐高配置。

8.教育学生下课不高声喧哗,广播音响适度,不宜过高,防止噪音对学生健康的危害。

学生个人卫生制度

1.做到“四勤”。

2.注意饮食卫生做到“四不”:不吃生冷和不洁净的食物;不喝酒;不乱用他人的碗、筷、茶杯和毛巾。

3.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乱丢乱吐;不乱写乱画乱踏;不随地大小便;饭前便后洗手。预防胃肠疾病、沙眼和皮肤病的发生。

4.注意用眼卫生。读写时要眼离书本一尺,胸离书桌一拳,指离笔尖一寸;读写四十五分钟要休息十分钟;不要躺着或乘车,走路时看书;不要在暗弱光线下看书,预防视力下降。

5.坐姿要端正,读写姿势要正确,做到坐如钟、立如松、睡如弓、走如风、经常锻炼。以免引起脊柱变形弯曲。

第8篇:睡眠卫生健康教育范文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健康教育;临床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3-0-0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指的是患者呼吸系统存在气流受限现象,造成患者无法正常呼吸或者呼吸困难的呼吸累疾病。该类型疾病一直是呼吸科的主要疾病,在近期的调查中显示,该疾病一直是临床上死亡率非常高的疾病之一,其死亡率长期居高不下。目前仍没有研发出一种治疗该类疾病的特效药,比较有效的方法是对患者进行精心护理和健康教育,我院在这方面取得较高的研究成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11年5月~2012年6月入住我院的5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其中,男性46例,女性8例;年龄在40~55岁阶段有12例,56~60岁阶段19例,61~81岁阶段23例,患者平均年龄为60.5岁。患者中单纯慢性支气管炎16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14例,哮喘13例,慢阻肺11例。病程5个月~9年。

1.2 方法

1.2.1 护理

护理内容内容主要包括心理护理、饮食护理以及祛痰方法教授护理。具体内容如下:

心理护理:一般而言,患有疾病的人均有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不良心理。本研究54例患者均属于中老年人,很多对于该疾病的认识非常浅,当确诊为慢性疾病后表现出紧张、焦虑的心理,加上该病会反复发作,难以一次性治愈,因此很多老年人患者在治疗一段时间后会出现比较严重的恐惧心理,这种不健康的心理会在直接影响疾病的治愈情况[1]。因此,为了尽快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尽早解除不良心理带来的治疗障碍,护理人员需要对每一个护理的病人给予最真心和全面的关心和呵护,耐心且亲切的给患者讲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主要知识,并给患者保证只要配合医护人员工作,将可能更快治愈,激发患者战胜病魔的信心,缓解紧张和恐惧心理,更好的配合医护人员工作,提高治愈的可能性。

饮食护理:保持充足的营养对于提高患者抵抗率,促进疾病的痊愈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很多患者由于疾病原因食欲大幅度消退,有些患者甚至每天仅进食一些食物,远远无法满足一日所需要的营养量,长期下去直接导致身体素质越来越差,病情越来越严重,治愈遥遥无期。因此,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出现,护理人员需要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良好沟通,努力说服患者每天按照摄入需要的营养,同时护理人员应该根据患者的喜好选择一些营养较高且易消化的食物是患者食用。在护理期间尽量做到少量多餐,多加注意饮食卫生,饭前便后吸收,断绝其他受到其他病菌的感染加重病情。

祛痰护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一般痰比较多,影响患者正常呼吸以及每天的睡眠,有些患者甚至因为时刻有痰在喉咙导致整夜无法睡眠。针对这种情况护理人员应该教患者一些祛痰的方法,如多喝白开水、睡觉时多翻身、勤叩背部以及使用吸痰器等,让患者在受到痰干扰时能够快速解决。

1.2.2 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包括健康训练和健康知识宣传,具体内容如下:

健康训练:教患者进行各种呼吸体操,如扩胸运动、伸展运动以及深呼吸运动等,每天进行15~30min,护理期间每天都要进行[2]。

健康知识宣传:定期给患者进行健康知识宣传,尤其是刚入院治疗的患者。一般宣传的内容为:注意生活卫生、对于环境质量较差的地方少出入、季节变化应多加注意、每天规定要进行正确的清洁等。

2 结果

54例患者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有较大程度是认识,有6例重症患者在护理后症状得到改善,患者的生活护理能力也得到较为显著的提高,生活能力在4~5 级的患者从原来的25例降到5例。

3 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多发于中老年人群,经常反复发作,治愈比较困难。由于当前临床仍没有研制出有效治疗该疾病的药物,因此从护理和健康教育方面进行治疗显得非常重要。本研究在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祛痰护理、健康训练、健康知识宣传等护理和宣传工作后,多数患者的症状得到较大程度的患者,生活能力也得到显著的提高。可见,护理和健康教育对促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减轻疼痛、缓解病情、提高生活能力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值得使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第9篇:睡眠卫生健康教育范文

【关键词】 睡眠;质量指标,卫生保健;因素分析,统计学;学生

【中图分类号】 R 179 R 395.6 R 338.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9)11-0970-03

睡眠与人的生理、心理功能有密切联系,并对人的身心健康状况、生活质量和学习、工作效率等诸多方面产生影响。中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和增长知识的关键时期,良好的睡眠对他们更为重要。据报道,哈尔滨市中学生睡眠问题的检出率为43.8%[1],广州、杭州等地的中学生睡眠障碍的发生率分别为54.0 %和62.0 %[2-3]。由此可见,中学生的睡眠问题相当普遍,而中学生的睡眠质量也不容乐观。本研究以匹兹堡睡眠问卷为调查工具,以黑龙江地区在校中学生为调查对象,对中学生的睡眠质量状况进行调查,并初步探讨中学生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地开展中学生身心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按黑龙江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抽取省会城市、地级市、县级市3个有代表性的城市,并根据各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和教学水平共抽取有代表性的学校11所,随机整群抽取每所学校初中一~三年级和高中一、二年级各2个班级(约100人)作为调查对象。发放问卷4 324份,回收有效问卷3 975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1.9%。被调查中学生平均年龄为(15.2±2.13)岁。

1.2 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统一培训调查员,使用统一的指导语,调查采用匿名自填问卷的方式,以班级为单位对中学生进行一般情况和睡眠质量调查。一般情况调查表包括人口统计学资料,如性别、出生日期、所在地区以及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等方面。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用于评定被试中学生最近1个月的睡眠质量,包括18个自评条目,分为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和日间功能障碍7个成分。每个成分按0,1,2,3 计分,累计各个成分得分可得到PSQI 总分。分数越高,表示睡眠质量越差,并以x±s作为睡眠质量问题的评价标准。界定睡眠质量问题的临界值为7。对问卷质量和现场调查进行严格把关,提高信度。

1.3 统计学分析 全部数据双份录入EpiData 3.02数据库,用FoxPro 6.0软件对数据进行唯一性检验及双份检验,采用SPSS 13.0进行统计分析,统计方法包括χ2检验、t检验、方差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等。

2 结果

2.1 中学生睡眠质量问题的检出情况 结果显示,被调查中学生有722名(18.2%)报告有睡眠质量问题,其中女生睡眠质量问题的检出率高于男生,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中生睡眠质量问题的检出率高于初中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不同性别、不同年级和不同城市学生PSQI得分情况 见表2。女生PSQI总分明显高于男生,且睡眠时间、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得分高于男生,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2.3 中学生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考虑到各单因素间可能的交互作用,在进行单因素分析和查阅文献的基础上,以被调查中学生睡眠质量问题作为应变量,以各种可能的因素为自变量(年级:1=初中,2=高中;与父母交流玩耍:1=经常,2=有时,3=偶尔,4=从不;父母是否经常吵架:1=否,2=是;对外貌满意度、对自己学习满意度、对自己生活满意度:1=总是满意,2=有时满意,3=很少满意,4=很不满意;认为自己的健康状况:1=健康,2=不健康;0.5 a内遭遇变故:1=无,2=有;在学校被欺侮:1=从未,2=

3 讨论

睡眠是人类不可缺少的生理活动,人的一生中约1/3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睡眠是机体复原、整合和巩固记忆的重要环节,是维系人类健康的保证。只有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良好的睡眠质量和正常的睡眠-觉醒节律, 才能维系人的正常生理功能,才能有健康的身体和饱满的精力。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和增长知识的关键时期,良好的睡眠对他们更为重要。

关于睡眠问题的检出率,国内外的研究结果差别较大。据报道,澳大利亚15岁以上人群睡眠障碍的发生率为32.1%,并且导致生活质量下降[4];日本成年人中,有26.4%的男性和31.3%的女性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问题[5];法国中学生中,有40.8%的人有睡眠问题[6]。国内刘贤臣等[7]报道,15%~30%的成人和10%~23%的青少年存在睡眠质量问题;程敬文等[8]的调查显示,广州市2~12岁儿童睡眠问题的总发生率为22.2%。而本次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中学生睡眠质量问题的检出率为18.2%,提示本地区中学生睡眠质量问题不容忽视。

本次调查结果还显示,男、女生睡眠质量问题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以往的一些研究结果[9-11]不一致。而国外一项研究报道表明,男性与女性的睡眠质量无差异,以往表现出的差别很可能是由于抑郁、焦虑的混杂而造成[12]。但产生以上研究结果不一致的原因也可能与研究对象的选择与研究方法不一致有关。另外,女生PSQI总分显著高于男生,说明男生整体的睡眠质量要好于女生,其中睡眠时间、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3个成分在性别分布上有差别。由此可见,面对同样的环境和学习压力,青春期女生的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较差,可能会花费更长的时间去学习,从而使睡眠的时间减少,影响到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也说明了睡眠障碍对女生的消极影响比男生持续的时间更长,产生的负性作用更大。

高中生睡眠质量问题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初中生,其中高中生PSQI得分显著高于初中生,其中高中生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得分均高于初中生。说明高中生的睡眠质量与初中生相比较差,可能是由于高中生面对的学习压力更大,学习任务也较初中生更重,使高中生的精神长时间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从而影响睡眠质量。由于睡眠时间不足或睡眠质量较差,导致中学生感到困倦和精力不足、记忆力减退、学习效率降低等一系列的日间功能障碍。

不同城市间中学生睡眠质量问题检出率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SQI总分由高到低依次为县级市、省会城市和地级市。说明县级城市中学生的睡眠质量相对较差,而地级市中学生的睡眠质量相对较好。可能是由于县级市的中学生为了将来能考上理想的大学,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无形之中使学习压力和学习负担加重,从而可能影响到睡眠质量。

回归分析表明,中学生的睡眠质量与多种环境因素有关,同时还与中学生的主观态度有关。环境因素主要包括与中学生关系最密切的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家庭环境主要与中学生的父母是否经常吵架、是否经常与孩子交流以及父母对自己学习的满意度,学校环境主要是指中学生在校有无受欺侮的经历等;主观态度主要包括中学生对自己本身的认识态度、对周围环境的满意程度和对自己学习的满意程度等方面。因此,中学生的睡眠质量与中学生所处的环境,特别是家庭环境有密切的关系,同时还与中学生面临的压力及其人生观、价值观有关。

综上所述,改善中学生的睡眠质量,必须改善中学生的学习环境,减轻中学生的学习负担,合理安排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与家庭作业时间,以保证中学生有足够的睡眠时间和良好的心境。提示应重视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自我排解情绪上的困扰,同时,做好学生和家长的知识宣教,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也有利于改善中学生的睡眠质量。

4 参考文献

[1] 武丽杰,孙彩虹,夏薇,等.中学生慢性疲劳综合症所致学校拒绝的现况调查.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7,15(1):39-41.

[2] 麦锦城,徐惠珍,周丽云.广州市部分中学生睡眠质量调查.中国学校卫生杂志,2004,25(5):547-548.

[3] 陈炜,沈悦娣,陈融,等.杭州市411名大中学生睡眠状况调查.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5,39(1):48-50.

[4] ZEITLHOFER J, SCHMEISER RA, TRIBL G, et al. Sleep and quality of life in the Austrian population. Acta Neurol Scand, 2000,102(4):249-257.

[5] DOI Y, MINOWA M, UCHIYAMA M, et al. Subjective sleep quality and sleep problems in the general Japanesepopulation. Psychiatry Clin Neurosci, 2001,53(3):213-215.

[6] VIGNAU J, BAILLY D, DUHAMEL A, et al. Epidemiologic study of sleep quality and troubles in the French secondary school adolescents. J Adolesc Health, 1997,21(5):343-350.

[7] 刘贤臣,唐茂华,胡蕾,等.大学生睡眠质量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性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5,3(1):26-31.

[8] 程敬文,陈凯,郭铁军.广州市2~12岁儿童睡眠障碍流行病学调查.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6,14(4):388-390.

[9] 胡蓉芳,姜小鹰,林大熙.医学生睡眠质量及其相关因素分析.中国校医,2003,17(3):207-208.

[10]张平,杜文海.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的实际应用.疾病控制杂志,2001,5(4):318-320.

[11]TSDI LL, LI SP. Sleep patterns in college students: Gender and grade differences. J Psychosom Res, 2004,56(2):231-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