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育儿思维教育范文

育儿思维教育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育儿思维教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育儿思维教育

第1篇:育儿思维教育范文

 

一、幼儿思维发展的特点

 

幼儿,是指1岁至3岁的儿童,1岁后孩子度过了婴儿期,进入了幼儿期。这是孩子个体发展的一个黄金时期,不仅身体生长速度快,而且在思维、心理、认知等各方面的发展也比较迅速,在了解未知世界的过程中,这个阶段的孩子学习效率比较高,领悟程度也高,容易掌握各种基本技能。

 

1、求知欲强,模仿能力高

 

2~3岁的孩子活泼好动,开始认识和学习身边的各种事物。这时候孩子恍如一张白纸,最容易接受外界的人和事物的影响。他们开始用语言与人交往,先是在周围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模仿下,学会用简单的一字一词表达自己的意思,经过思维的整合和模仿,逐渐组合成简单的句子,在不断接受外界生活的刺激下,直到能自如地运用语言清楚表示自己的意思。

 

2、感知能力迅速提高

 

幼儿的各种感觉,都在生活中迅速地完善着。这时幼儿通过运用眼、耳、鼻等多种感官,已经能够分辨红、黄、蓝、绿等基本颜色,准确地辨别身边的各种声音和气味,能通过手脚的接触,感知物体的特性等,也能够简单地表达自己身体的一些感觉,如痛、痒等。感知能力的完善是幼儿进行学习的必备基本能力。

 

3、记忆力强,伴随理解记忆

 

幼儿是记忆力发展的高峰期,在成人的教导下能够很快地背古诗、唱儿歌,而且能有意识地记住他接触的人和事,同时他的理解记忆也在迅速提高。在积极思考和理解的基础上记忆事物,在脑海中能反映出这个世界的表象,表现出记忆力较强。

 

二、幼儿学习语言的重要性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重要桥梁。而幼儿时期,恰恰是人的语言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幼儿的语言绝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后天的社会环境中, 通过学习和言语实践逐渐发展起来的。由于幼儿的语言发展与思维发展密切相关,所以语言与思维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并相互影响的。

 

一方面,语言会受到思维发展的限制。例如,词汇的积累、语言习惯的正误、语句表达是否恰当等都受到思维的影响;另一方面,幼儿学习语言又可以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打破思维的限制,获得不断发展,幼儿学习语言的过程就是发展思维的过程。幼儿语言教育可以帮助幼儿提高思考能力、表达能力等方面,这就要求教师在对幼儿进行语言教学时,结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正确指导幼儿多角度认知世界,并积极鼓励他们在生活实践中运用语言去描述事物和表达自己的意愿。

 

三、开展幼儿言语教学的有效途径

 

1、教师应发挥好示范作用

 

前面提到,幼儿最容易模仿身边人的言行,当幼儿进入到幼儿园中学习时,教师对幼儿的语言学习产生最直接的影响。因此,幼儿教师要注意在教学与生活中使用清晰、标准的普通话确保语言的规范性和准确性,在跟幼儿交流的过程中流畅地表达语句,语速平缓,用词得当,意思应直白表述,尽量不犯错,在幼儿面前树立起语言标准得体的榜样。此外,教师在教学中还要注意把握幼儿的心理,发挥身体语言的作用进行情感教育,如对幼儿亲切的微笑或者轻抚幼儿,都可以增加幼儿对教师的信任感,让幼儿更听从教师的教导。

 

2、丰富教学形式,增强言语的趣味性

 

在信息发达的现代社会,教学手段越来越多样化,已经不再局限于过去那种看图说话、看图讲故事的教学形式,加上幼儿逐渐具备了基本的感知能力作为学习的基础,因此教师在进行言语教学时,可适当利用多媒体教学,通过演示生动的动画、播放动听的儿歌音乐以及有趣的动物对话,极大地调动起幼儿学习言语的各种感官,提高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3、注重活动课堂教学,集中幼儿学习注意力

 

仅是坐在教室里学习对于活泼好动的幼儿来讲显然是不合适的,幼儿没有收到太多所谓规则的约束,他会在允许的活动范围内,寻找自己认知的目标,如看到五彩斑斓的蝴蝶停在花丛中,好奇心会促使他停下学习活动,试图去触摸蝴蝶,甚至是追着蝴蝶跑,这样学习活动也会受到影响。

 

这时教师也可以利用身边的学习资源,鼓励幼儿对蝴蝶作出描述,如看到的蝴蝶是什么颜色呢?逐步引导幼儿回答相关问题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开展活动课堂教学是幼儿学习言语的主要方式,如做游戏、小组比赛、野外郊游等,多尝试用语言文字描述这些活动的情况,这样既符合幼儿的性格特点,也可以锻炼幼儿的言语使用能力。

 

4、家校结合,多方式培养幼儿言语学习能力

 

幼儿处于脑部发育的重要时期,幼儿对事物的接收能力特别强,家长和教师应相互配合,把握幼儿学习言语的关键期。

 

例如,现在很多家长都会给幼儿买点读机学习语言,幼儿通过模仿点读机的标准发音进行听读写,并且还会显示运用语言的生活场景,让幼儿懂得在生活中运用,达到了很好的学习效果。无论在家中还是幼儿园,幼儿的言语教育都应得到耐心的循循诱导才能进步更快。

 

四、总结

 

语言是一门充满无穷魅力的艺术,要想使语言的魅力充分发挥出来,幼儿教师要加以掌握规范化的语言,注重教学的激励性和趣味性,家长也要规范自身的言行,共同帮助幼儿培养语言能力,让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

第2篇:育儿思维教育范文

在幼儿园语言教学的传统模式教学中,有不少好的经验,其中也不乏创造性教育,但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在故事教学中,常见的是教师讲幼儿听,然后提几个问题,在老师指点的范围内学习词句、记忆情节。在诗歌教学中,有的教师只是让孩子一次又一次的读,直到能背诵为止。有些本来是创造性讲述范畴的课型,如续编故事、生活经验讲述等,也被束缚在教师所规定的范围里,因而限制了幼儿的思维。产生这些现象,往往是由于教师忽略了幼儿的主体地位,忽略了幼儿的积极性、创造性的特点。

一、营造氛围,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

幼儿面对五彩缤纷的世界,觉得一切都是那么的神秘。无数的“为什么”就挂在了他的嘴边,正是这种好奇心唤起了孩子的创新意识,一名成功的教育者,首先一定要爱护孩子的好奇心给幼儿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丰富幼儿的户外生活,生活是语言的源泉,丰富的户外生活,能为幼儿的语言提供良好的素材。例如:春天带幼儿散步观察柳树的变化,我问孩子们你们觉得柳条像什么?孩子们有的说:“柳条看起来像一条蛇。”有的说:“柳条像个毛毛虫。”还有的说:“柳条像一条绳子。”通过户外活动不但让幼儿充分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和自然界千姿百态的变化而且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运用能力。

其次,有了宽松、愉快的气氛,孩子才想说、敢说,并且感受说的快乐。例如:在上课前我有意识地将幼儿喜欢的玩具布置在各个活动角,在进行《我爱上幼儿园》儿歌学习之后,我让孩子们观察我们的活动室,孩子们纷纷说出活动室有娃娃、有豆宝宝、有小金鱼和小乌龟,还有好多好玩的玩具等,有的幼儿还说在幼儿园可以唱歌、跳舞、画画、做游戏等。幼儿通过环境直接感知事物的动态,从而使幼儿的语言在这多姿多彩的生活环境中得到了培养。

二、选择能诱导创造性思维的语言教育内容

儿童文学作品教学是幼儿园语言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给幼儿一首富有诗意、充满幻想的诗歌,能促进幼儿想象力的发展。例如:让幼儿欣赏《白雪公主》那样的有着神奇而又美妙的情节的童话,不仅能给幼儿美的享受,而且能够引起他们的遐想,启迪他们的智力。教师对于教给幼儿的每首儿歌、每一个故事都要认真选择,所选的教材要有丰富的想象,有悬念,可为幼儿提供思考线索。

对幼儿游戏、活动、生活中发生的一些问题,让幼儿来讨论解决办法。例如:春天来了,流行病有许多,我们应该怎样预防?六一儿童节要来了,我们要怎样布置教室?班上的图书破了怎么办?让幼儿自由想象,自由作出抉择,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样的谈话内容。可以引导幼儿在寻找办法的过程中,思维向各个方向发散。

三、运用多种方法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

教师应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采取生动有趣,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展幼儿的发散性思维,培养幼儿勇于探索、创造的精神和能力。在语言教学中可以从发展幼儿的想象力着手,培养幼儿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引导幼儿进行假设性的想象是培养幼儿想象力的一种好办法。“假如我是怪兽”,“假如我是奥特曼”等,这些想象力对幼儿有着极大的吸引力。

四、在谈话中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

谈话是一种语言和思维结合的活动,是幼儿提出问题、讨论解决问题的活动,教师应该有意识、有目的的在谈话活动中对幼儿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例如:在谈话活动《地球妈妈哭了》中,我先让幼儿了解环境污染的来源和危害,然后让幼儿讨论怎样才能让地球妈妈不哭,并让孩子们提出各种保护环境的措施。由于幼儿目的性较明确,加上我的鼓励和启示,孩子们的思维非常活跃,有的说:“我以后再也不随手乱扔垃圾了。”有的说:“我以后再也不浪费水了。”有的说:“我以后不让妈妈用塑料袋了。”还有的说:“我以后长大了要当个环卫工人,把我们的地球妈妈打扮的更漂亮。”谈话的时间虽然很短,但孩子们的想法各不相同,他们都能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和水平去想问题,去解决问题。孩子们的创造性思维得到了发展与提高。

五、提供给幼儿更多发挥创造能力的机会

幼儿的语言是在运用的过程中主动建构的,我们要为幼儿提供说话的内容,创造有话可说的条件,使幼儿有话可说。孩子接受能力与模仿能力强,有时看过一次的广告也能流利的说出广告词,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应利用大众传媒带来的视听文化,影响幼儿语言的发展,多利用众多视听手段,让幼儿在一日生活中听、看、讲、做、想充分的积累语言经验,以提高幼儿创造性语言的运用能力。

第3篇:育儿思维教育范文

一些家长认为,在这个弱肉强食的社会,要从小教育孩子,万事都要抢在前头,大亏、小亏最好一样都不吃。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吃亏,一些家长甚至教孩子打人、骂人。这种变质的道德标准,就会在孩子的心里种下自私的种子,结出无情的果子。因此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切不可偏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最直接的模仿对象,因此家长一定要以身作则,通过自己的言行对孩子起到示范作用。在家庭中营造爱的氛围,感染孩子的心灵。家庭成员之间要注意使用爱的语言,比如“你辛苦了”、“别急,我来帮你”等,在长辈面前多一份尊重和关心,比如给老人泡杯茶、让个座等。家庭成员之间的体贴、尊重和互相关爱是孩子爱心得以生根发芽的关键。在外面,父母更要时时注意自己的行为,处处保持良好的形象,避免无意间给孩子造成不良影响。

二、通过各种方式培养孩子的爱心

家长对孩子的爱心教育应从细小的事情做起,让孩子在他熟悉的环境中受到启迪。比如:看到孩子把娃娃扔到地上时,你可以这么说:“呦!你把娃娃摔疼了,快抱起来帮她揉揉。”有时还可以对孩子说“:你说话的声音要小一点,别把娃娃吵醒了。”还可以带孩子去大自然,引导他们去亲近周围的一草一木,去关注大自然中的每一个生命,看看花儿在什么时候开放,听听鸟儿是怎么叫的,鼓励孩子给花浇水,给动物喂食……由于孩子与动植物有天然的亲近感,这样的爱心教育就更为自然,更为有效。对于孩子的爱心培养来说,移情训练非常重要。家长可以借助于电视、图书等媒介的力量,引导孩子观看以关爱、善良、正义等内容为主题的作品,多给孩子读一些以互助友爱为主题的童话故事,还可以把身边发生的事编成故事讲给孩子听,熏陶培养孩子的爱心。随着孩子认知能力的增长和视野的扩大,还可以引导孩子将爱心从熟悉的人迁移到一些陌生人身上。比如引导孩子关心贫困地区儿童生活;尝试用零花钱给灾区人民捐款;在车上给老人让座等,培养孩子的同情心和助人为乐的品质。

三、让孩子学会分享,懂得回报

第4篇:育儿思维教育范文

关键词:数学教育思维思维过程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

***

思维是人类认识活动的核心。思维一旦发生,就不是孤立地进行活动。它参与感知与记忆等较低级的认识过程,而且使这些认识过程发生质的变化;它的发生和发展使情感、意志和社会得到发展,促进了意识和自我意识的出现和发展。因此,思维的发生与发展对幼儿心理的发展起着重要的、积极的作用。

思维过程,即思维操作能力,它包括分析与综合、比较、抽象与概括等。这些思维过程是彼此联系的。分析与综合是这些过程的基础。在分析综合过程中,人们运用比较来确定事物之间的异同关系,进而为抽象和概括创造条件。抽象和概括实质上是更为高级的分析与综合,通过抽象与概括,人就能认识事物的本质,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思维过程是思维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思维这个整体结构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并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因而,要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就不可避免地要培养幼儿的思维操作能力,才能提高幼儿的思维水平。

既然思维过程是思维的整体结构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而思维又对幼儿的心理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我们就应在教给幼儿知识的同时发展幼儿的思维过程。发展幼儿的思维过程是多途径的。幼儿教育中的语言教育、数学教育、科学教育、艺术教育和体育都在不同程度、不同方面促进幼儿思维过程的发展。在此,我们仅仅探讨在数学教育中培养幼儿思维过程的优势,以此说明数学教育在培养幼儿思维过程方面的不可忽视的、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数学教育能够促进幼儿分析与综合的发展

分析与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所谓分析就是在头脑中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各个方面或不同特征的过程。所谓综合是在头脑中把事物的各个部分、各个方面或不同特征结合为整体的过程。”[①]

在认识发展的不同阶段,分析与综合具有不同的水平。幼儿期的分析与综合,主要是在实际动作中或利用表象进行的分析与综合。在传授幼儿数学知识的同时,如果教师注意了幼儿的分析与综合能力的培养,那么,数学教育的许多内容都能提高幼儿这两种水平的分析与综合,并能促使幼儿学会更高一级的分析与综合——凭借语言在头脑中的分析综合。下面我们就以分类、数的组成、几何形体这三方面的教学内容为例,做进一步的说明。

1、分类。分类是指把相同的或具有某一共同特征(属性)的东西归并在一起。分类能促进幼儿分析、综合的发展。这是因为,幼儿进行分类时,要通过辨认和归并这两个步骤。分类首先要按照一定要求,对物体逐一进行辨认,这一辨认的过程就是对物体的分析过程。在分析辨认的基础上,再将同一种特征(属性)的物体归并在一起,这就是综合。

小班幼儿一般只要掌握具体概念的分类即可。所谓具体概念的分类,就是指对同类同名称物体进行分类。如从不同动物的卡片中将狮子、大象、长颈鹿等分别归类。这种分类只达到在实际运用中的分析与综合的水平。

中、大班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可达到一级类概念甚至二级类概念的分类。一级类概念是比具体概念更为抽象的概念,二级类概念又比一级类概念更为抽象一些。如从一堆画有各种水果、车辆的卡片中把水果的卡片挑出来,属于一级类概念的分类。又如把交通工具、玩具、植物等分类,属于二级类概念分类。一级类概念和二级类概念既然比具体概念更为抽象和概括,就需要幼儿的分析、综合水平更为高级。同时,由于这两种概念的分类都需要幼儿在头脑中具有对水果、车辆、交通工具、玩具、植物等概念的表象,因此,分类教学能够促进幼儿利用表象进行的分析与综合。

2、数的组成。在数的组成教学中,幼儿必须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通过自己的探索掌握10以内除1以外的任何一个数都可以分成两个部分数,所分得的两个部分数合起来就是原来的数。因此,幼儿学习数的组成的过程,也就是学习将10以内的任何一个数进行分析与综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先引导幼儿从具体入手,运用直观材料,使幼儿获得初步的感性印象。在此基础上,教师通过进一步的讲解和幼儿的亲自动手操作,引导幼儿探索数的组成分解规律,使幼儿逐步摆脱具体事物的限制,达到表象水平的分析与综合。当幼儿真正了解了数的组成的三种关系(等量关系—总数可以分成两个相等或不相等的两个部分数,两个部分数合起来等于总数;互补关系——在总数不变的情况下,一个部分数逐一减少,另一个部分数就逐一增加;以及互换关系——两个部分数交换位置,总数不变)时,幼儿已经掌握了数的组成的实质。他们能够不需要实物,有顺序地说出某数全部组成形式,或者虽然不够熟练或有顺序,也能边思索边说出正确的答案。此时幼儿已经基本达到在头脑中利用语言进行分析和综合的水平。

3、几何形体。在幼儿基本上认识几何形体以后,教师可以让幼儿对几何形体进行分割和拼搭,让幼儿认识几何形体之间的关系,同时也提高他们对几何形体的兴趣,培养幼儿从不同方面思考问题,促进幼儿思维灵活性的发展。

几何形体的分割是指把一个几何形体分割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同或不同的几何形体,它实际上是对几何形体进行分析的过程。如:

(附图{图})

几何形体的拼搭是指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同或不相同的几何形体拼搭成一个具有一定意义的图形。它实际上对几何形体进行综合的过种。如:

(附图{图})

总之,几何形体的分割和拼搭能够促进幼儿在实际动作水平上的分析和综合。

除了以上我们所谈的分类、数的组成和几何形体的教学能够促进幼儿的分析和综合的发展外,数学教育的其它一些内容,也能促进幼儿分析与综合思维过程的发展。如加减教学,和数的组成一样,既能促进幼儿在实际动作和利用表象进行的分析与综合,而且还能促进幼儿在头脑中用语言进行分析与综合。此外,“1”和“许多”的教学、时间认识的教学都能在不同程度上促进幼儿分析和综合能力的发展。

二、数学教育能促进幼儿比较的发展

“比较是在头脑中把事物和现象的个别部分、个别方面或个别特征加以对比,并确定它们之间的异同及其关系的过程。”[②]比较是抽象概括的必要前提。当幼儿通过比较,确定事物或现象的相同点、相异点及其关系之后,以此为基础,就可以在思想上进行抽象概括,把本质的东西和非本质的东西区别开来,把一般的东西概括起来,从而认识事物发展变化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因此,比较在幼儿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数学教育中,许多内容都需要对物体进行比较。如感知集合中的比较、数的比较、量的比较、几何形体的比较和空间方位的比较。下面我们举三方面的内容加以说明。

1、感知集合。感知集合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物体分类的教学,区别“1”和“许多”的教学和比较两组物体相等和不相等的教学。这三个方面的内容都需要应用比较才能使幼儿更好地掌握。

(1)分类。比较是分类的前提,通过比较才能进行分类和概括。如按物体量的差异分类,是指按物体的大小、长短、粗细、厚薄、宽窄、轻重等量的差异分类。要把重的东西和轻的东西分开,就必须进行比较,才能确定究竟哪些东西是重的,哪些东西是轻的,才能进行归类。又如按一级类概念分类。在画有水果、蔬菜的各种卡片中,要把水果的卡片拿出来,就要对水果和蔬菜的异同进行比较,才能正确分类。

(2)区别“1”和“许多”。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引导幼儿边观察边比较,看看什么东西是1个,什么东西是许多个。例如,1朵花和许多朵花,1条鱼和许多条鱼,1张桌子和许多本书等等。通过对各种1个和许多个物体的观察和比较,使幼儿初步理解“1”和“许多”都是表示物体数量的,从而学会区别1个物体和许多个物体。在这个基础上,才能进一步了解“1”和“许多”之间的关系。

(3)比较两组物体的相等和不相等。它是指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个集合中元素的数量,确定它们是一样多还是不一样多,以及哪个多和哪个少。这是不用数进行的数量比较活动,因此,幼儿如果不会运用比较,就不可能了解两组物体哪个多,哪个少,还是一样多。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比较,幼儿就不可能掌握比较两组物体的相等和不相等的教学内容。

2、数的比较。在数的比较中,相邻数的比较是较为典型的例子。如教师在引导幼儿对2的相邻数1和3的关系的认识中,首先需要对1和2的关系进行比较,再进行2和3关系的比较,最后再以2为中心与1和3进行比较,比较出2比1多1,2比3少1,使幼儿了解到3个相邻数之间的多1和少1的关系,从而认识到自然数列的等差关系(在自然数列中,除1以外的任何一个数,都比前面一个数多1,比后面1个数少1)。此外,幼儿在学习数的形成时,要知道某数添上1,形成后面一个数,这个新数比前面一个数多1。这时,幼儿必须对前面的数和后面的数进行比较,才能掌握这两个数的关系。

3、几何形体。在学习几何形体时,常常要运用比较来进行。如幼儿认识了正方形以后,学习长方形就要通过与正方形的比较来进行。教师要引导幼儿观察长方形与正方形的相同点(二者都是四个角,四条边,四个角一样大)和不同点(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长方形上下两条边一样长,左右两条边也一样长,但四条边并不一样长)。通过比较,幼儿既学习了长方形,又弄清了它和正方形的区别,达到了教学目的,同时又复习巩固了已经掌握的教学内容,收效良好。此外,学习椭圆形可通过与圆形的比较来进行,学习梯形通过与长方形的比较来进行,学习圆柱体通过与圆形的比较来进行,学习长方体通过与长方形的比较来进行,学习正方体通过与正方形的比较来进行等等。其他的教学内容还有,在教幼儿区别容易混淆的形体时,也必须使用比较来进行。如大班幼儿在区别二面是正方形,四面是长方形的长方体时,常常与正方体相混淆。教师就要指导幼儿观察比较,使幼儿了解到六面是长方形的物体是长方体,而二面是正方形,四面是长方体的物体也是长方体,正方体则六面都是正方形。

需要说明的是,数学教育中常用的比较法,就是为了促使幼儿更好地掌握有关的数学知识,促使幼儿思维过程的更好发展而设的。

三、数学教育能够促进幼儿抽象与概括的发展

“抽象是在头脑中分出事物或现象的共同的本质属性而舍弃个别的非本质属性的过程。概括是在头脑中把同类事物或现象的本质属性联合起来的过程。”[③]抽象和概括是很重要的两种思维过程,幼儿只有借助于抽象和概括,才有可能掌握概念,并逐渐摆脱表象的干扰,认识事物的本质。

抽象和概括有两种不同的水平。一是初级形式的、经验的抽象和概括,是知觉和表象水平的概括。二是高级形式的、科学的概括,是思维水平的抽象和概括。幼儿的抽象和概括主要处于第一种水平,但是也存在第二种水平的抽象和概括。

在数学教育中,分类、认识10以内的数、认识相邻数及10以内自然数列的等差关系、数的排序、数的组成、数的守恒、加减运算、量的比较、量的排序、量的守恒等许多内容都在不同程度上促进幼儿抽象和概括的发展。尤其是数概念的教学,不仅可以促进幼儿初级水平的抽象和概括,而且可以促进幼儿高级水平的抽象和概括。以幼儿对“3”这个数的认识为例。最初,幼儿点数3个物体后说出总数,标志着幼儿已经能够对数进行初步的抽象。因为这里幼儿说出的一共是3朵花,已经不是单指最后指点着的那朵花,而是概括了前面已经点数过的2朵在内,这就意味着幼儿已经初步掌握了对3这个数的抽象成份。以后,随着幼儿对10以内数的逐渐认识,以及认识10以内的相邻数之间的关系,再达到数守恒等,幼儿对数的认识的抽象成分日益增加,思维的抽象能力逐渐提高,直到完全无需以直观形象为依据,能直接用抽象的数进行思考或运算,如口头进行数的组成或口头加减等,这时幼儿已经初步掌握了数概念。他们已经达到对数的较高级水平的抽象和概括。下面我们就举几个例子来说明数学教育的内容是如何促进幼儿抽象和概括的发展的。

1、数的守恒。数的守恒是指物体的数目不因物体外部特征和排列形式等的改变而改变。教师主要是通过对幼儿反反复复的操作练习的指导使幼儿达到数守恒。首先,教师用同样颜色、形状、大小的物体,改变排列形式的方式来进行。这个步骤使幼儿排除排列形式的影响,只注意到数目。其次,教师用排列形式相同,但颜色、形状、大小不同的方式来进行。这个步骤使幼儿排除颜色、形状、大小的影响,只注意到数目。最后,教师用不同排列形式、不同颜色、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等综合因素进行。在教学过程中,幼儿逐渐能将数从颜色、形状、大小和排列形式等外部特征和排列形式中抽象出来,认识到物体的数目和物体的颜色、形状、大小和排列形式没有关系,不同物体、不同排列形式的物体数量可以是一样多,因为它们的数是一样的。当幼儿真正掌握了数守恒以后,幼儿的抽象和概括水平也达到了一定的高度。

2、数的组成。数的组成是一种概念水平上的数运算。数组成中数群之间的等量、互补和互换关系本身就包含了简单的加减运算。当幼儿能将5分成2和3及把2和3合起来成为5的时候,就意味着对加法有了感性经验,而5=2+3以及5=(4-1)+(1+1),不仅是简单的加减,甚至还需要连续地进行加减。然而,更重要的是,尽管数的组成中所包含的只是简单的加减运算,但仍需要幼儿具有一定数概念的抽象和概括水平。如有的幼儿在回答为什么5=2+3时,答道:“因为5可以分成2和3,2和3加起来也是5”,在解释互换关系时说“2+3是5,3+2也是5,数没变,只是换了一个地方。”以上这种不用实物,只用抽象的数口头申述理由,说明幼儿并不是靠记忆背诵数的组成形式,而是一种概念水平的数运算。

同时,幼儿在概念水平上掌握数群关系,也就是掌握了数组成的规律,因而能够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正迁移作用。如,幼儿通过学习5以内各数的组成以后,对10以内各数的组成可以不教或基本不教,就能正确作出回答。这正说明幼儿已经具有一定的抽象和概括的能力,能排除数的大小这个因素,理解数的组成的本质——等量、互补和互换的关系,从概念意义上了解和掌握数的互换规律和递增递减规律。

3、量的排序。量的排序是指将两个以上的物体,按某种特征的差异或规则排列成序。通过排序教学,能够促进幼儿可逆性、传递性和双重性思维操作能力的发展。排序中的可逆性,是指从两个方向排序的能力,也就是将物体按一定量的差异排列成递增或递减的顺序。排序中的传递性,可理解为如果B比A长,C比B长,那么C就比A长(B大于A,C大于B,所以C大于A)。排序中的双重性,指按等差关系排列的物体序列中,任何一个元素的量都比前面一个元素大,比后面一个元素小。物体序列中的这三种关系,需要幼儿在思维上具有相应的可逆性、传递性和双重性才能做到。这三种能力实际上就是思维的抽象、概括能力和推理能力。因此,当幼儿真正掌握这三种关系时,幼儿的抽象、概括能力也达到了一定的水平。

以上我们论述了数学教育的许多内容对幼儿的思维过程发展的促进作用。必须说明的是,数学教育的很多内容,不仅可以促进思维过程的某个方面,而且可以促进思维过程的许多方面。例如,上文所述的数的组成既可以促进幼儿分析与综合能力的发展,又可以促进幼儿抽象与概括能力的发展。另外,由于思维过程的各个方面是有机联系的,思维过程又是思维这个整体结构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数学教育的某些内容,虽然主要作用在促进幼儿思维过程的某个方面,但实质上也能促进幼儿思维过程的整体发展,促进幼儿思维能力的总的发展。例如,比较两组物体的相等与不相等,可以促进幼儿比较的发展,但因为比较是抽象和概括的基础,所以我们也可以肯定地说,比较两组物体的相等与不相等的教学内容,也能促进幼儿抽象与概括的发展,促进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

数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幼儿的智力。智力的核心是思维能力,思维又包括了思维过程,因此,培养幼儿的思维过程是数学教育的任务之一。本文从理论上论述了完成这一任务的可行性,即数学教育是能够促进幼儿思维过程的发展的。但这只是可能的条件,要真正使数学教育促进幼儿的思维过程的发展,还需要一个必要的条件,这就是教师要重视幼儿的思维过程的发展,在数学教育中有意识地训练幼儿的思维。如果离开了教师的主导作用,离开了教师的指导和启发,幼儿的思维过程是不可能在数学教育中得以培养的。与此同时,幼儿思维过程的发展,又能够促进幼儿对数学教育内容的掌握。总之,幼儿的思维过程和数学教育二者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因此,教师在数学教育中,既要传授给幼儿知识,又要培养幼儿的思维过程,把这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就能取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注释:

①沈坚等:《儿童教育心理学》,教育科学出版社,第89页。

②同上,第90页。

③同上,第91页。

参考文献:

1、林嘉绥等:《幼儿园数学教学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2、陈帼眉:《学前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第5篇:育儿思维教育范文

关键词 儿童美术;创新思维;培养

一、观察、再现,点燃创新火花

没有观察积累,我们的创作是空洞的,没有观察基础上的的想象也是盲目的。教师应引导学生从身边、从生活中去观察、去发现。小学生的观察往往是随机的、盲目的,因此确定一定的命题,给出一定的观察范围,指出一定的观察方法,会使学生的观察有的放矢。

同样的事物,因着观察的角度或是心境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观察结果。有一次,当我以“雨”作为主题,让学生自由创作时,学生的作品显得精彩纷层:《雨中春色》小作者省略了雨的具体描绘,而用绿色调把握了雨中春色的整体感觉,那么绿意盎然,生机勃勃;《雨中快乐的我》和《烦人的雨》是两个小作者不同心境下产生的观察视角的差异,如此真实而又生动;《雨精灵》和《是谁忘关水龙头》两幅作品都有一定的观察原型,加上了合理的想象,显现了童趣的诗意。《雨精灵》调皮雨精灵,好似小伞兵,从天降下来,钻进我发丝,滑落我脖颈,手拉手,肩并肩,从空中到水塘,旋转舞蹈乐不停。《是谁忘关水龙头》是谁忘关水龙头,命令雨兵落大地,送来闪电使人惊。我要关上水龙头,迎来太阳照大地。从几位小作者表现的雨中即景,我们可以看到同样表现“雨”,因为运用不同的观察策略,而表现出不同的诗意。

有观察就会有记忆,在我们的记忆中有许多有趣的画面,去搜索一下,就能再一次挖掘趣味、再现趣味。因此在教学中,我经常与学生们一起运用“头脑风暴法”,将记忆中那些有趣的、感人的、烦恼的事件,围绕主题,提取分享,目的是激励学生善于观察与体验,启发画面构思与主题提炼。

二、感知、联想,发掘创新源泉

艺术作品往往是通过其形象引起观赏者的共鸣和审美联想。由于儿童天性和好奇心,使他们在绘画时更容易产生各种联想,在绘画中展现的表现性恰好是艺术创作的前奏,是培养创造力的基石。

在运用感知、联想的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在观察物象的基础上,能去掉物象的自然属性,联想到物象与其它事物的相通之处,再进行艺术上的加工与发挥。如创作《想象中的蘑菇》绘画作品时,如果就通过看实物、作示范、启发学生想象思维远远不够,但如果采用感知、联想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多想多说,效果就大不一样了,如:

(1)森林里,生活着各种各样的蘑菇,有大的、小的,高的、矮的、胖的、瘦的,个个都兴高采烈,载歌载舞(启示:外观造型,拟人化的变化)。

(2)在蘑菇城里,小朋友尽情地玩耍,捉迷藏、荡秋千、游泳……(启示:功能的变化)。

(3)有一天,蘑菇变得很大很大……(启示:夸张、假设的变化)。

在儿童美术创作中,更多运用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的发散性思维感知,进行联想教学。如:由太阳想到月亮,月亮星星蓝天白云飞机轮船……

运用这种启发式联想教学,能使学生自由张开想象的翅膀,其作品超越空间观念,使儿童在快乐作出创新中不断地激发才华、完善自我。

三、欣赏、对比,培养创新思维

比较欣赏作为欣赏方法的一种,能充分诱导学生以敏锐的观察力的活跃的思维去比较分析作品之间的异同,其教学效果十分突出。欣赏比较的方法可以灵活多变,形式各异,尽可能使之生动有趣。为了调动学生的兴趣,可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自己当小老师,在审美欣赏比较中,想象力得以升华。

如讲评《房子和树》一课的作品时,我选择几幅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欣赏比较,使学生懂得在表现房子和树木时,最好能体现它们之间的前后遮挡关系,房子的外观造型的变化,房子和树位置的安排,能表现出各种各样树的特点,再添加适当的周围环境,色彩的搭配等。让学生们认识到怎样画才能使画面更美、更生动、更有趣,促进学生在愉快的心情中去认识、掌握,找出作品之间的异同、优劣。使其在欣赏对比中,想象思维和创造思维得到延伸,创造出更多、更美的艺术形象。

四、写生,提高创新能力

儿童写生教学不被美术教师重视,不少人认为进行写生教学多少有些牵强附会,甚至认为没这个必要。其实不然!为什么有些学生从一年级画到三年级,画出来的车子还是一个长方形与圆形有组合,长方形的下方加两个圆圈就是车子。从儿童第一天握笔作画开始,就是一种最原始的“写生”。创新不完全等于奇思妙想,海阔天空,只有遵循一定的艺术规律和法则,才能创造出富有美感的新形象来。

第6篇:育儿思维教育范文

1.社会认同度低

幼儿教育是人生的奠基教育,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明显提高,加之幼儿园的“小学化”倾向,社会与家庭对幼儿教育的期望值很高,对幼儿教育教师的层次要求也逐年提高。技校能办出什么幼儿教育专业,技校生能做幼儿园老师吗?技工教育为“二流教育”甚至“末流教育”与幼儿园“一流教师”的反差太大,最多只能做个幼儿园里的保育员。

2.院校自身的困惑

幼儿教育专业学科体系庞杂,专业课程多,有幼儿教育学、幼儿心理学、幼儿卫生学“三学”专业理论课,弹、唱、说、跳、画、手工、书法专业技能课,健康、语言、社会、科学和艺术等五大领域的教学教法,当前突出的幼儿游戏与指导、幼儿园环境创设与利用专业课,奥尔夫音乐教育、蒙台梭利教育等早教课程,还要参加成人高考、保育员、育婴师、教师资格证书考试,另外,初中起点学生文化基础薄弱,学习能力又较差,学生的专业认同感低,最后只能“门门懂,样样瘟”。

二、幼儿教育专业的定位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明确提出幼儿园教师的3种培养学制:三年制专科、五年制专科、四年制本科,第一、第三种为高中起点,第二种是以初中起点。在幼儿园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中,提出6个学习领域:儿童发展与学习、幼儿教育基础、幼儿活动与指导、幼儿园与家庭、社会、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教育实践。5个核心专业技能:教师语言技能、音乐技能、舞蹈技能、美术技能、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等。《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7个核心专业能力:环境的创设与利用、一日生活的组织与保育、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五大领域教育活动的计划与实施、激励与评价、沟通与合作、反思与发展。

特别是教师资格考试制度的改革和幼儿园招聘考点的变化,关注的焦点都是未来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知识、核心技能与能力结构。

培养模式的开放性、多样性,培养方案的实践性,课程设置的能力导向性,评价体系的实用性等价值取向更加凸显,这就是幼儿教育专业的最精准定位,从而也体现出幼儿教育专业的特性,师范性与职业性。

三、技工院校办幼儿教育专业的优势

1.合岗实用的教学模式:理实一体化

2009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启动了全国技工院校首批5个专业的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从此拉开了推动一体化教学改革试点工作的序幕。对技工院校来讲,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无疑是现代技工教育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深刻变革,凸显了现代技工教育课程特色。

首先,颠覆了传统的教育观,课程不再是传统的学科体系,而是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将理论知识融入工作任务和教学活动,实现了做中学、学中做,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融通合一,带动了教师一体化、教材一体化、教室一体化、学习主客体一体化,“教、学、做”融为一体。其次,在注重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同时,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方法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以及专业理念和职业道德体现了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体验完整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这恰恰是当前幼儿教育专业急需的课程与教学模式。

2.实训管理经验丰富:崇尚技能氛围

有人认为,技工院校专业以理工类为主,与幼儿教育这个师范性专业有何关系?其实幼儿教育除了具有师范性外,还表现为高度的职业性,大量的技能需要实训,技工院校多年积累的实训管理经验会直接迁移到该专业上来。再者,学校崇尚技能的学习氛围,又会大大触动幼儿教育专业学生的学习热情。

3.与企业有天然的联系: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建设

技工院校与企业有着天然不可分割的血肉联系,通过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多年来已形成自己一套约定俗成的程序,实训地建设也是驾轻就熟。对于幼儿教育专业来说,合作对象由企业换成幼儿园,生产流程变成保育与教学过程,工匠精神升华为“关爱幼儿,尊重幼儿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做幼儿健康成长的启蒙者和引路人”。

四、围绕专业定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明确了技工院校幼儿教育专业定位,认清了技工院校的办学优势,下一步就要紧紧围绕专业定位,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有特色的幼教行业高技能人才。

1.调整培养目标

根据《全国技工院校专业目录》对幼儿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的描述,中级为“培养从事幼儿园日常保育、辅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的中级技能人才”,学习年限为3年(初中毕业生),2年(高中毕业生);高级为“培养从事幼儿教育教学活动,承担幼儿园部分管理与科研任务,进行学前阶段幼儿教育的高级技能人才(高级工)”,学习年限为2年(取得中级职业资格人员)或3年(高中毕业生)。所对应的职业工种是幼儿教师、保育员。

在充分的调研与多年的办学实践中,笔者认为,现有的培养目标需改革与调整。技工院校幼儿教育专业应以五年制高级为主,在保教结合的要求下,三年制中级班显然满足不了现实需求,也完成不了幼儿教育专业应有的知识与能力的培养。再者,钢琴、舞蹈、美术和由其延伸的幼儿游戏、环境创设等技能与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较长时间的磨炼,这些方面的技能与能力又恰恰是技工院校培养的幼儿教师的特色之处。

2.培养一体化教师

技工院校办幼儿教育专业最困难的是师资队伍短缺。一方面,钢琴、舞蹈、美术等课任教师大多不是师范类出身,而学校的培养对象又不是钢琴家、舞蹈家、美术家,只需要熟练掌握幼儿歌曲弹唱、幼儿舞蹈编创、幼儿美术手工操作,在此基础上,能够开展有效的幼儿游戏指导、环境创设与利用就行。另一方面,师范类出身的“三学”老师学术味太浓,理论性太强。这样的师资结构肯定不符合现代幼儿教育教学需要。

加快一体化教师的培养是重中之重。首先,作为学校管理者要高度重视,做好顶层设计。其次,不断引进一体化课程专家进校培训,传播一体化课程的理念与实施细则。再者,当前幼儿教育专业一体化课程与教材极少,可以采取跨专业观摩示范课,学习一体化教学流程与操作实务,再结合幼儿教育专业具体学科进行探索,尝试编写一体化校本课程与教案。通过各种途径,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从而为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提供良好的师资保障。

3.整合课程体系

目前,能力本位教育中的DACUM(Develop A

Curriculum)法是比较理想的课程开发方式。借助DACUM法可以获得基于工作任务划分的实践导向职业教育专业课程门类。为了有效地开发幼儿教育专业课程,笔者组织学校专业教师和幼儿园及早教机构一线优秀教师组成DACUM委员会,运用“头脑风暴法”和DACUM表,分析幼儿教育教师所需要的工作任务模块,进而对工作任务模块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态度进行分析。并结合《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明确提出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知识、核心技能与能力结构,对DACUM法进行了进一步改造,遵循相关性和同级性原则,整合了专业理论知识与技术实践知识的结合点。

整合后的幼儿教育专业课程有:幼儿园教师专业技能训练系列,如《幼儿歌曲弹唱》《普通话训练与讲故事》《幼儿舞蹈创演》《幼儿美工与玩教具制作》,以任务为驱动,带动了钢琴、舞蹈、音乐、普通话、美术、手工、书法等专业技能课程的实施;专业核心能力课程系列,如《幼儿园环境创设与利用》《幼儿园健康与生活指导》《幼儿游戏指导》《学前教育活动指导》,采取理论与实践的融通合一的方法,融入了《学前教育学》《幼儿教育心理学》和《幼儿卫生学》等传统的学前教育专业理论课程内容,同时整合健康、语言、社会、科学和艺术等五大领域的教学教法,也基本囊括了保育员、育婴师、教师资格证、早教教师教学大纲等相应职业资格标准内容。

第7篇:育儿思维教育范文

【关键词】幼儿美术教育 创新思维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231-01

创新是一个民族与国家发展的最根本的动力,而创新思维的培养与创造力的激发归根到底在教育,教育为我国社会发展源源不断的输送人才,美术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力,我们在幼儿美术教育中一定要高度重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规避在幼儿教育中的一些错误教育理念,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与手法提高幼儿学生的创新能力,在义务教育之前打劳幼儿学生的知识功底。

一、幼儿美术教育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意义

创新思维是指人的思维的独创性,是思维活动的最主要的表现方式,幼儿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不仅仅是对幼儿思维模式的培养,从广义上来讲还包括对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技能和创新情感的培养与熏陶,首先,创新意识的培养对幼儿美术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过程中要注重发挥幼儿的才能,保护幼儿学生独特性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个性;其次,创新技能的培养主要体现在对幼儿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幼儿美术教育阶段要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加活动,在亲自动手实践中感知乐趣,通过收集材料和分析材料这些具体的教学实践提升学生的创新技能;最后创新情感的培养为幼儿学生提供动力源泉,树立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可以充分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通过情感和智力的双重作用,可以激发幼儿学生的创造力。

美术学科对于学生而言具有丰富性和灵活性的特点,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一方面,幼儿时期美术教育课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同时也是培养幼儿学生审美能力、创造力、自我认知、自我升华的重要阶段。幼儿美术教育课程的设置符合幼儿学生对事物的认识规律和幼儿美术教育的实际情况,有利于幼儿学生创新思维模式的培养,同时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活跃学生的思维方式,有利于幼儿学生开发潜能,提高掌握和把握事物整体的能力。另一方面,幼儿美术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力,与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相比,幼儿美术教育更多的是通过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来培养他们的创新力和创新思维,幼儿美术教育对学生审美、道德以及情感认知的培养是激发幼儿创新力的重要动力源泉,并且可以有效提高幼儿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学生切身感受到美术教育的乐趣,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环境中激发灵感,以此来学生的创新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二、幼儿美术教育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幼儿园美术教育虽然加大了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但是在具体的实践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教师教育观念跟不上时代步伐以及幼儿园教师的美术专业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第一,幼儿美术教育观念陈旧,幼儿学生创造力的激发与创新思维的培养与教育观念的更新密切相关,先进的教育观念有助于幼儿学生创新思维的发挥,幼儿美术教育理念的革新对幼儿创新思维的培养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但是一些幼儿教师的美术教育理念陈旧不能积极跟上时代的步伐,采用传统的教育观念来教育学生,很容易使幼儿学生与社会脱节,难以与社会先进的事物进行接触,不利于学生创造力的激发。第二,幼儿美术教师缺乏专业知识储备,相关美术专业素养不高,主要表现在幼儿教师在具体教学活动中缺乏创新理念和实践能力,而且对幼儿美术教育的认识不够透彻,所以在具体的美术教育活动中无法积极引导幼儿学生。幼儿美术教育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用传统的绘画方式与行为来对学生进行授课,没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改变教育方法,这样不利于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更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三、幼儿美术教育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可行性建议

第一,美术教师是幼儿学生的引导者,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专业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幼儿学生对美术喜爱的程度,所以提高幼儿教师美术专业知识至关重要。要加大力度定期组织幼儿美术教师进行培训,使幼儿教师了解美术这门课程对幼儿学生创新力激发的意义,而且加大对幼儿教师美术专业相关理论知识的培训。加大对幼儿美术教师的专业培训力度适应时展的需求,只有不断提高美术教师的综合素质,更新幼儿美术教师的教学观念与教学内容,才能提高幼儿教学的整体质量,有针对性对幼儿美术教师进行培训,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以弥补幼儿美术课堂的单一教学模式。

第二,尊重幼儿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幼儿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要考虑具体情况,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引导,充分发挥幼儿学生的积极性,对幼儿学生的一些美术作品给予充分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感受快乐的学习中不断发散思维。另外,美术教师要注重多与幼儿学生进行互动,教师可以就一个美术作品与幼儿学生进行交流,也可以使幼儿学生之间进行交流互动,并且让每一位幼儿学生说出自己的看法,要充分尊重幼儿学生的个性想法,在幼儿美术教学的课堂中凸显幼儿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他们彰显个性,以此培养幼儿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结语

总之,美术教育对我国幼儿创新思维的培养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一定要高度重视在幼儿阶段对学生进行美术教育熏陶,提升幼儿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注重教育观念的更新,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参考文献:

第8篇:育儿思维教育范文

一、思维游戏的重要性

游戏一直作为幼儿教学中比较重要的教学方式,而游戏也一直被孩子所喜爱。游戏对孩子的吸引力是非常大的,如果将游戏与教学相结合,更能让孩子接受,并让孩子很快地融入游戏中,在潜移默化中使孩子受到影响。思维游戏带来的不仅有快乐,同时也有让孩子在游戏中激发自己的潜能,思维游戏更多的是让孩子学会去观察、去思考、去实施。同时游戏中的规则也会对孩子有一个约束的作用,让孩子在游戏中,根据规则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动作或者心态,当孩子面对困难或者其他的一些情况时要怎么办,这对考验孩子的能力是非常有效的。思维游戏与教学相结合,让孩子能够在游戏中锻炼自己,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地让孩子学会自己进行自主的思考和行动。游戏化教学不仅需要幼儿的配合,同时也需要教师在中间进行调节,当孩子间出现矛盾,教师要进行调节。思维游戏的应用,更多的是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让孩子不仅对事物有自己的分辨能力,还要有自己的思维模式,使孩子在不断的学习中越来越成熟。

二、思维游戏的特点

思维游戏作为幼儿教育的教学模式的一种,思维游戏在幼儿教学中会考虑到孩子之间的智力差异和思想的多元化,因为每个孩子都会有自己比较擅长的地方和相对薄弱的地方,孩子的发展是多方面的,教师在对孩子进行思维方面的锻炼时,重要的是要培养孩子的创造能力,思维变通能力以及每个孩子的进步空间,注意培养幼儿的好奇心和兴趣等。这样才能达到思维游戏教学的目的。在游戏的设计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综合考虑,要想到孩子提高的方面,比如对孩子对图形的认知,对事物的反应能力,对一些突发的情况等等都要考虑到,这样才能全面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这种教学方式对孩子来说是无压力、自由的,所以教师在游戏中要尽量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设计游戏,使幼儿在游戏中学到知识,激发幼儿的创造力。

三、思维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实践创新

教师在设计游戏时也要进行创新,使游戏更符合孩子的年龄和性格特点,同时也要学会利用现有的资源对思维游戏进行创新,使游戏能与孩子的思维进行有效的结合,课堂气氛的把握对游戏的进行也是很重要的,所以教师在组织游戏时也要注意将课堂气氛烘托得轻松活泼一些,有效的思维游戏创新对孩子能力的提高是非常有效的。

1.交互式游戏

幼儿刚开展游戏的时候,孩子虽然有一定的认知能力,但是对于一些事物的分类还不能够很好地反映,为了让孩子更快更好地分辨事物类别,教师可以通过游戏进行,教师在活动前准备一些关于不同性质的物品的卡片,例如水果类、蔬菜类、家电类、交通工具等等。教师在活动中可以将这些卡片分给小朋友,当教师说“我现在想吃水果”,然后就要让拿着水果的小朋友站在一起,回答错的小朋友就要表演一个小节目,然后教师再让所有小朋友将自己的卡片和别的小朋友的进行交换,这样,在不断的游戏中,会让幼儿对不同种类的事物有一个更为清晰的分类和认知。从简单的小游戏中帮助孩子对事物进行分类总结,会让孩子对这些事物有一个更为深刻的记忆。

2.观察式游戏

随着孩子观察分辨能力的提高,不同的游戏对孩子能力的培养也是不一样的,教师要考虑到游戏之间的不同以及对孩子的影响。思维游戏的应用,更多的是为了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将游戏与思维训练联系起来,是为了让孩子对事物有正确的判断。教师可以将一些静态事物,放在生活中出现的场景中,以动态的形式让学生去观察,例如以动画片的形式,教师在上课前可以准备一段一两分钟的动画视频,让孩子仔细认真地进行观察,结束后,问孩子里面出现了几个小动物,然后孩子就会给出不一样的答案,然后教师再让孩子看一次视频,孩子就会知道答案,对孩子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很有效的。

3.合作式游戏

第9篇:育儿思维教育范文

敬爱的当组织:

看完先进党员沈浩的事迹,我感触很深,他把一名优秀党员的品质演绎的淋漓尽致,而让身为预备党员的我们深知自身所欠缺的,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我要以沈浩同志为榜样,现将自己的一点感受归纳如下。

很佩服他能在短短的三年将贫困的小岗村改头换面,但是仔细看他的事迹,又不得不相信像他这样的人是真的可以做出成就来的。因为他具备扎根基层、服务农村的奉献精神,他具备艰苦奋斗、开拓创新、锐意改革的精神。六年来,他一直为小岗村的发展兢兢业业,帮助小岗村群众修公路、办企业,带领小岗村农民科学种田、发展高效农业,促进了小岗村振兴和发展,提高了小岗村民的人均收入。沈浩同志生前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勤勤恳恳、忘我工作,做出了出色的成绩,赢得了广大干部群众的信任和拥护。他的先进事迹是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我们选派干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生动教材。6年来,沈浩同志始终怀着一种重任在肩的使命感,保持一种昂扬向上的精气神,克服种种困难,扎根农村,尽职尽责,辛勤耕耘。他一心扑在工作上,既不能在年迈的老母身边尽孝,也难以为心爱的妻子助力分忧,更无暇顾及年幼女儿的学习生活。选派期满时,面对小岗村民以摁手印方式的真诚挽留,面对组织上的殷切期望,沈浩同志毅然作出了留在小岗村、继续干下去的决定。这6年,沈浩同志为小岗、为群众贡献了很多,对家庭、对自己却亏欠了很多,他这种舍小家、顾大家,扎根基层、全心投入的奉献精神,生动展示了***员的无私情怀。我们学习沈浩同志,就要像他那样,始终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立足岗位,恪尽职守,奉献才干,努力在服务人民、报效祖国的过程中实现人生价值。

如何做一个让人民群众离不开的好干部?沈浩同志就是一个很好的榜样,他心系百姓、一心为民爱民,6年来,沈浩同志始终与小岗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把赤诚的心捧给群众,把无限的爱献给百姓。村里的五保户生病住院,他自己掏钱为其治疗;村民家庭生活困难,他想方设法帮助解决;村民住房出现危险,他连夜冒雨动员搬迁。只有真心付出,才有衷心爱戴。我们学习沈浩同志,就要像他那样,视群众为亲人,把自己当公仆,一心想着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尽心竭力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始终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要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想信念,努力进取扎实工作,提升自己的工作业绩,以沈浩同志为榜样,同心同德、顽强奋斗,为祖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