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提案格式范文

提案格式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提案格式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提案格式

第1篇:提案格式范文

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西方中国女性史研究已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伊佩霞(Patricia B,Ebrey)、曼素恩(susan Mann)、高彦颐(Dorothy Ko)、白馥兰(Francesca Bray)、白凯(Kathryn Bernhardt)等人的著作不仅在中国女性史文献资料上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发掘,而且在研究方法和理论以及研究进路上对历史研究都有深刻的启发。《缀珍录》出版10年之后,曼素恩以新作《张家才女》在中国女性史和社会文化史研究领域提出新的研究方法和思路,并且以复古而新鲜的形式和引人入胜的内容向学术著作的撰写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战,让人耳目一新,爱不释手。

以曼素恩的话说,《张家才女》是一本非传统的学术著作,这主要因为它在直接利用关于张家的文献之外,还加入了作者自己的猜想和创作,并且在编纂方式上复“太史公曰”之古,在重构张家三代才女的生命旅程之后,借“历史学者说”(the historian says)的形式阐发作者对于一些学术问题的看法和讨论,当然,作者所关心的仍然是当下中国社会文化史研究潮流中相当传统的问题。

作者以倒叙的方式开篇,从1893~1895年山东河道总督许振神为自己的女家庭教师、张家第三代才女王采苹的诗集《读选楼诗稿》作序的场景开始叙述,通过许振对王采苹的人生经历进行粗线条的叙述,重构许振对王采苹的观感。接着,作者把时间上溯到王采苹的外祖母――常州精英家庭出身的汤瑶卿生活的时代(1763~1831),汤瑶卿在作者的定义中属于“闺秀”,瑶卿少女时代所受教育、婚后的生活主要仍然局限于传统的闺阁之内或者家庭之内,其父亲汤修业“女子无才便是德,内言不出阃外”的观点深深地影响了瑶卿在诗词方面的发展,她的生活以经营家庭和教育子女为中心,对于文学和书法的追求都是次要的。汤瑶卿与张琦的4个女儿张绍(qie)英、张栅(guan)英、张纶英、张纨英和儿子张曜孙以及他们在父母逝世之后保持的联合家庭生活是本书之中的最重一笔。书中的彩色插图《比屋联吟图》为我们呈现出张曜孙及其妻子包孟仪(包世臣的女儿)、张纶英及其丈夫孙劫、张纨英及其丈夫王曦生活在同一屋檐下的情景。这一时期作者以张褶英(1792~1863)为叙述的中心,褶英在作者的定义中属于“诗人”,因为她代表了张家第二代对其父张琦和伯父张惠言开创的家学“常州宋词学派”的传承和发展,其同辈和后辈在宋词方面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她的影响,并且她的生活重心主要在于文化方面,她的词逐渐受到闺阁以外世界的现实的影响,并且通过同道好友走出闺阁。叙述最后回落到张纨英的大女儿王采苹(1826~1893)身上,至此,作者创作了一段完美的故事。王采苹在作者看来是已走出闺阁的“女家庭教师”,她年轻时与母亲家族的亲人住在一起,受到张绍英对于宋词创作观点的深刻影响,1858年王采苹失去了所有的夫家亲人,走出闺阁成为一个女家庭教师,她对于张褶英所发扬的张家家学又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然而由于时局动荡,常州宋词学派在王采苹之后便无后继之人。虽然作者力图论述“新女性”对于闺秀传统的继承,却很难在情感上说服读者。

在对19世纪常州张家三代才女以及男性的生活轨迹及社会关系复原的基础上,作者得以讨论很多关于19世纪的问题,也可以说,本书是作者在其关于18世纪的讨论(《缀珍录》)之后,关于19世纪的一个整体认识的阐述。

首先,随着汤瑶卿的脚步,我们游历了19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常州、京杭大运河、山东;我们跟随张褶英生活在19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北京;我们和张纶英、张纨英一起跟随其弟张曜孙去19世纪四五十年代的武昌居住;当然,我们还经常短暂地游历于江南一带。这些地区在张家三代的生活中串联起来,形塑了我们对于19世纪中国本部部分地区的印象。作者从女性史的角度对常州历史进行了梳理,认为常州作为当时全国经济文化中心之一,也是女学兴盛的中心之一。常州培养女学的文化氛围,男子对于科举功名的追求导致的对知识女性的需求,以及苏南地方的婚姻习俗等因素,使得它在清代所拥有的女性作家数量仅次于苏州。

第二,关于女性史研究中“无声的历史”与“女性的声音”的问题。本书的主要文献资料基础是张家三代留下来的诗作,以及其他与张家有关人物如包世臣、许振神等人的记录、地方文献等等。作者通过这些资料寻找张家才女的声音,然而女性本身的自我审查(以缠足话题的缺失为例)及其知识来源(唐宋元的男性诗人,而非李清照等女性诗人,故而被称赞为“无闺阁气”)都意味着女性声音的缺失,加之编辑出版的过程由男性操持,听到女性真实的看法是近乎不可能的。但是我们仍然能从中刺探一些个人情感的宣泄和内心世界,以张琦夭折的大儿子张珏孙的未婚妻法小姐为例,作者从旁侧的记录中搜寻她的影子,终于听到她对张家女性成员的愤怒和失望。“沉默”不仅是女性史的问题,涉及到金钱和经济方面,历史资料也会出现“无声”的问题。汤瑶卿的故事引起作者思考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在缺少丈夫经济支持的精英家庭,闺秀如何经营家庭经济和家庭社会声誉,作者看到汤瑶卿的嫁妆、张家女性成员的手工作品和书法作品的经济价值,以及她们对于社会关系的经营同时也具有经济上的意义。

第三,关于中央政府、地方社会、家庭和个人的关系的问题。作者认为清政府政策、独特的常州文化和家庭制度等因素形塑了张家精英的社交生活。联姻策略(将女儿嫁入社会地位较好的家族以提高其社会地位,或者招赘以保持家族成员的社会地位)是张家维持社会地位和家族形象的一个重要手段。同胞情谊在张家第二代联合家庭时期具有特殊的意义,这与19世纪上层精英家庭的大家庭生活模式密不可分,以往的研究很少注意同胞之间的影响对儿童社会化的重要性,而从与《红楼梦》中人物经历相似的张家儿女的生活可以触及到这一点,精英大家庭中的同辈之间在教育和生活方面的影响可能比父母对子女的影响更深。在性别与生命状态的关系方面,作者首先讨论了男性外出奔波与女性深处闺阁导致的寿命长短的不同;其次以张家为例讨论了“统治阶级”的问题,作者认为张家及其姻亲和入赘男性丰富多样的职业生涯体现了19世纪知识分子阶层社会地位的变化无常;再者,作者关注于张家女性成员在家庭权力流转中地位的变化,对招赘丈夫的姐姐张纶英与弟弟张曜孙的妻子包孟仪和贞女法小姐(张珏孙的未婚妻)之间的关系,以及妾在家庭中的地位进行了讨论。

第四,关于19世纪的危机与转型的问题。作者认为造成了文化和知识分子社会网络的破坏和断层。从物质上说,张家出版的著作在期间被毁于一旦,这些珍贵的记录在战争之后重印了残存的一些,却让人扼腕叹息。从精神上说,战争对于王采苹一代精英阶层来说是一个时代

的结束,也是一种生活环境和生存方式的终结。虽然如此,在作者看来,在19世纪,反满的情绪还没有出现,女性也还不成为一个问题。女学在19世纪一直是为了保持其家庭在知识界的地位而进行的,与20世纪初被创造出来的“新女性”在性别意识上、政治和经济的自我定位上大有不同。作者认为,张家三代才女的变迁呈现了19世纪闺秀逐渐转变成“新女性”的过程。

第2篇:提案格式范文

根据已有的经验和理论,结合当地发现的主要公共安全问题,制订实施方案后,不是万事大吉、束之高阁。因为制订的计划、方案存在主观性,与实施情况存在很多不合适的情况,就是说有"软肋"。通过"安全社区"过程的监测和过程评价这两个步骤,及时发现计划或方案在实际工作中出现的具体问题,应当及时调整或修改计划或方案。在一般的"项目管理"中就要求监测和过程评价及时发现计划或方案存在问题,以便起到"项目管理"所要求的对计划或实施方案的反馈调整。

实施方案的基本格式

"安全社区"的实施方案是基层具体工作的计划或安排,它是依据"安全社区"的基线调查做出来的。上级制订的规划或实施意见,是宏观指令性东西,比较原则和宽泛,可以在没有深入细致的调查、根据经验和直接出现的问题做出的。它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它不像实施方案那样具体和入微,需要依据明确的调查结果和结论才能做出。制订实施方案需要有严谨态度,设计要缜密,做法要具体。

所有的实施方案基本格式与规划、计划的格式大同小异,不要太拘泥格式。但是要有严密的逻辑性,有如下几层结构:①题名;②引言;③主旨或策略;④近、中、远期的目标;⑤各种量化或定性的指标;⑥方法或措施;⑦时间表;⑧项目预算;⑨过程和终末的评价;⑩考核奖惩。由于制订实施方案都以单位的文件体现,所以正文中之前或之后都不在有单位署名。

"安全社区"的实施方案的逻辑关系及作用

实施方案的题名是全篇的统领,题名要醒目,要说明什么时间起止,在什么地方,要做一个什么项目的工作,然后加上"实施方案"。

引言是实施方案的开场白,是实施方案的必要交代,要交代制订实施方案的扼要的背景,制订方案的依据是什么,方案在主观方面要达到什么目的,在客观方面要有哪些意义或作用。

主旨和策略主要是表明实施方案采取的原则和方针,是实施方案的总纲领。

目标是实施方案涉及的各项任务的标签,是总任务被分解后的条目。目标部分确定了实施方案的工作内容和范围。如果是个长远的实施方案,目标还要分步完成,因此,有近期、中期和远期的目标。这些目标要与时间表的措施安排相呼应。

指标是小目标,是目标的任务的进一步分解。指标是目标的具体化、局部化的体现,有的指标可以量化,有的可以半定量化,还有的是定性的。一个目标可以分解出许多不同质的指标,一个目标下指标任务的完成,标志这个目标任务的完成。

方法或措施是针对完成各个目标所采取的有组织、有科技含量、有步骤、有取舍、有劳动的行为,为各个指标的完成作出了具体的安排和提供了保障。

时间表是对方法或措施的时间限定。以保证能在限定的时间内各项任务完成。

项目预算是对干预项目的合理利用资源的资金保障。目前很多项目实施工作,都避讳干预的项目预算,这与行政管理长期存在的粗放而不严密的管理有关。实施方案缺乏预算,则是一个不完整的的方案。

监测是"安全社区"的实施方案中的重要内容,它独立于安全干预的措施之外,是社区安全干预过程中的伴随监督者。"安全社区"的工作政绩和业绩的信息,模仿公安侦察的"痕迹"工作方法,通过创建"安全社区"的规范档案工作,细致地记录所做的工作,达到各项安全工作的监测的目的。

评价在安全促进工作中,依据监测的和现场调查复核的资料,对安全干预工作的质量、进度、效果、效益和效用进行客观的判断或评价。评价,包括过程评价,也包括成本-效果、效益和效用的评价。创建"安全社区"的工作没有尽头,世界卫生组织推广"安全社区"看重的也是创建"安全社区"的过程,所以过程评价很重要。过程评价指标常用的有目标人群安全教育覆盖率、安全工作进度完成率、实际使用经费占预算经费的比例、安全知识知晓率、各人群对安全工作的满意度等。而成本与效果、效益和效用的评价例,由于管理方面的问题,对照组"信息污染"的问题,社会伦理问题等原因,很难进行干预组和对照组的横向比较,很难进行成本与效果、效益和效用的评价。

考核与奖惩,人都有功利需求,各项工作都需要给予激励。对于"项目管理"也应该时时刻刻注意保护执行项目的人的积极性。通过认真安全工作考核和时刻的安全监督奖勤罚懒,保证"项目管理"质量。而现在很多地方却出现了懒不罚,勤不奖的问题,这必然做不好工作!

将WHO"安全社区"理念、标准融入社会管理中

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创建"安全社区"的标准有6条:①一个负责预防伤患发生的跨界团体,统领参与的地区团体和网络。②有关计划须长期、持续地执行,并照顾到不同的年龄、性别、环境及处境。③有关计划需关注高风险人士、高风险环境,以及弱势社群的安全问题。④需设立一个机制去记录伤患发生的次数及其原因。⑤需设立适当指针,评估项目的成效及其影响。⑥积极参与本地及国际安全社区网络的活动。这些标准完全可以纳入社区的实施方案中。

第3篇:提案格式范文

关键词:人事档案管理;问题;改革措施

一、人事档案管理的现状和问题

1.人事档案管理理念与社会发展不适应。

档案当事人无法知晓个人档案中的内容,对个人档案没有知情权。人事档案管理缺少有效的监管机制,部分用人单位可以接触档案,在当事人不知情的情况下记录不实内容,为当事人今后的工作和生活埋下隐患。社会的发展要求档案管理要实现透明化,真正做到有档可查,随时可查。

2.人事档案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在国家档案管理规定中,只有机关、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才有人事档案管理的权利,而外资企业、合资企业和民营企业无法管理人事档案,只能将人事档案寄存在人才交流中心。这种管理规定已经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而人事档案管理一旦出现疏漏,对企业和员工都会造成很大的损失。

3.人事档案管理方式落后。

当前我国的人事档案管理主要采用手工管理的模式,这极大地制约了档案管理的发展。虽然部分管理机构采用了计算机辅助管理,但是管理的方式也大多应用于目录录入中,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档案管理,档案管理效率依然较低。目前我国的档案管理规定是档案随本人流动,而且档案转移的流程较为复杂。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员跨区域的流动性不断增强,档案管理和人员流动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部分单位为了防止人才流失,阻挠、干预档案的转移。因此,规范档案管理制度迫在眉睫。

4.人事档案管理的监管机制缺失。

人事档案材料的归档缺乏明确要求,档案的归档和整理工作也相对粗糙。很多档案袋中的纸张材质单薄,加之档案保存时间较长,破损、变黄和蛀虫的现象比较明显。档案材料的纸张大小不一,档案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无法得到保证。人事档案管理过程中缺少必要的检查和监管机制,部分档案材料凌乱,档案管理的漏洞明显,这为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由于缺少有效的检查和监管,档案当事人材料更新的连续性无法得到保证,这对当事人的工作和发展带来了难以估量的风险和损失,档案材料的真实性和可信度也因此大打折扣。

二、人事档案管理的改进措施

1.加强人事档案管理的法制建设。

政府应推进人事档案的立法工作,强化执法力度。虽然目前我国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档案管理规定,但是由于档案涉及面广,管理情况复杂,要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有法可循、有法可依,任务仍然非常艰巨。而且,现有的法律法规要求比较笼统。因此,相关部门必须加强人事档案管理的法制建设,强化人事档案行政执法的主体建设。

2.建立人事档案管理监督和检查机制。

人事档案管理的监督和检查机制尚未建立。当前,人事档案的管理水平参差不齐,部分管理机构不重视,管理人员不作为,人事档案更新不及时等现象屡见不鲜。因此,建立健全的人事档案管理监督和检查机制势在必行。有管理责任的机构和单位,应建立相应的考核和管理指标,从软件和硬件上评估,不断完善档案管理的方式、方法,使档案管理的时效性和真实性得到保障,从而在根本上维护档案所有人的合法权益。关于人事档案的检查和监管机制,有关人员不仅要从宏观上把控,还要在微观上进行管理,即检查档案材料的真实性和合法性。无论是当事人自己填写,还是单位填写材料,都要做到公开、透明,确保材料信息的真实性和评估的客观性。

3.加快人事档案管理的电子化进程。

科技的发展使人们的生活和办公更加智能和便捷,其不断改变着我们的思维方式与学习习惯。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因此也迎来了发展机遇,无纸化、电子信息化将成为其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西方发达国家,每个人都拥有属于自己的电子档案,当事人和企业单位可以随时随地快捷查询,这种方法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应用特殊载体进行电子档案的存储和管理,不仅效率高,成本也将大幅度降低。应用现代化管理手段对人事档案进行管理,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其通过数字化、网络化的技术手段,建立标准化和统一化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为企业和个人提供服务。人事档案管理在新的社会环境下面临着诸多挑战,创新人事档案管理方式,提高档案管理水平,构建档案管理监督和检查机制,是时代赋予的全新课题。现代人事档案管理应该立足于社会需求,应用数字化信息系统,建立全面、真实、可靠的档案管理制度。

参考文献:

第4篇:提案格式范文

一、提高认识,服从改革大局,做好经营性国有资产统一管理和移接交工作

经营性国有资产实行统一管理是改革和发展的方向,有利于促进行政事业单位职能转变,有利于树立廉洁之风和预防腐败,有利于整合各类资源,优化国有资产配置,提高国有资产经营效益。各部门单位要切实提高认识,积极推进改革,坚决服从县委、县政府这一重大决策,做好经营性国有资产的统一管理和移交工作。

二、成立经营性国有资产核查移接交工作领导小组

县政府成立经营性国有资产核查移接交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核查移接交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县国资办,由唐晓旺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资产的核查移接交工作。为了把这项工作落到实处,及时完成经营性资产核查移接交工作,成立三个经营性国有资产核查移接交工作组(以下简称“移接交工作组”)。

(一)核查移接交工作领导小组名单:

组长:县委副书记、县政府县长

副组长:县委常委、县政府常务副县长

成员:县长助理、县交通局局长

县长助理、县建设局局长

县长助理、县财政局局长

县委办主任

县政府办主任

县监察局局长

县审计局局长

县国土局局长

县房管局局长

县工商局局长

县国资办主任

(二)核查移接交工作组人员名单:

第一组:组长:监察局分管领导

成员:监察局、财政局、审计局各一名

核查移交单位27个:县委办、组织部、宣传部、农工部、统战部、纪委、政法委、法院、总工会、团县委、老干局、工商联、编委办、农业局、招商局、地震局、食用菌办、林业局、果业局、计生委、计划生育服务站、环保局、交通局、国土局、建设局、城管局、环卫处。

第二组:组长:审计局分管领导

成员:监察局、财政局、审计局各一名

核查移交单位24个:县政府办、县政协、检察院、局、统计局、司法局、科技局、科协、公安局、发改委、党校、广电局、文化局、水务局、房管局、农机局、粮食局、农开办、供销社、经贸委、财政局、物价局、迎宾馆、大酒店。

第三组:组长:财政局分管领导

成员:监察局、财政局、审计局各一名

核查移交单位26个:县人大、档案局、审计局、安监局、水保局、旅游局、行政服务中心、人劳局、就业局、社保局、医保局、教育局、进修学校、一中、二中、三中、职业学校、民政局、扶贫办、残联、卫生局、县皮肤性病防治所、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人民医院、城司。

三、工作要求

(一)明确归属,严格遵守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不论以何种形式形成的国有资产及其权益,都归属国家所有,列入同级政府统一监管,决不能视为谋取本部门、本单位利益的“摇钱树”或“小金库”,更不能擅自任意处理。其管理和处置必须严格按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的规定执行。

(二)服从大局,切实维护国有资产的整体利益。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是一项重要改革。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资产将在2012年3月1日起实行统一经营管理,2012年2月28日底前要完成全部移交工作。各部门单位要服从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服从国有资产管理的总体整合、统一调配和管理运作,不得化解、分解、侵占、独占、霸占国有资产,确保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完整性。

(三)明确纪律,落实责任,加强对擅自处置国有资产行为的责任追究。各部门单位必须认真贯彻执行本方案,对拒不服从县委、县政府关于经营性国有资产统一管理安排的单位,免除其主要领导职务。存在以下情况之一的,一经发现要追究单位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情节严重的,要进行严肃查处;对造成国有资产减少、损失、流失的,没收不正当及不法所得,并按违反财经纪律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置。

1、有禁不止,继续擅自或私自将国有资产出售、调拨、质押、抵押、提供担保、对外投资、改变用途的;

2、突击进行租赁、出租、发包,或更改租赁合同、协议的;

3、为擅自处置国有资产提供方便、办理权证及手续的;

4、弄虚作假,以各种名目侵占国有资产和利用职权谋取私利的;

5、因管理疏漏,严重失职,造成国有资产重大流失的;

6、其它违规违纪行为的。

四、经营性国有资产范围

(一)县直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及其所属事业单位所有,用于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取得经营收益的资产,如店面、厂房、酒家、宾馆、招待所、培训中心、公有住房、办公楼、土地等;

(二)县属原国有企业改制后的剩余资产;

(三)县行政、企事业单位利用国有资源对外投资形成的股权;

(四)特许经营权等无形资产;

(五)资源性资产。

五、经营性国有资产的监管和经营主体

(一)县政府将经营性国有资产授权县国资办统一监管;

(二)县国资办将经营性资产委托县国有资产投资经营有限责任公司经营。

六、经营性国有资产清查

(一)清查基准日。全县经营性国有资产清查,以2011年12月31日为清查基准日。

(二)清查的主要内容。所属的经营性经济实体(如酒店、招待所、宾馆、培训中心等);利用国有资源对外投资形成的经济实体和股权;占有使用的非经营性资产转为非独立核算的经营性资产(如店面、商铺、宾馆等);占有且暂未使用的闲置资产(如闲置土地、公有住房等);资源性国有资产;特许经营权等无形资产;其他经营性国有资产。

(三)清查申报表的填报要求。各部门单位要准确及时填报经营性国有资产清查申报表(附表1-4),单位主要负责人要对申报表的内容确认签字以示负责。主管部门负责对其所属单位填制的申报表进行收集审核汇总上报,并将清查申报表于2012年1月25日前上报资产移接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七、经营性国有资产核查移接交

各部门单位要加强对本单位所属的经营性国有资产登记造册,全面掌握经营性国有资产情况。相关部门单位要积极配合县政府资产移接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核查移接交工作组做好经营性资产的核查移接交工作。

(一)移交准备。2012年1月25日内完成。各部门单位在做好资产清查自查的同时,还要做好以下工作:

1、按照统一要求,全面准确填好经营性国有资产移接交表(附表5);

2、对经营性国有资产准备相应的土地使用权证、房屋所有权证、经营合同等法律文件或资料;

3、准备经营性国有资产净收益的有效凭据;

4、准备经营性国有资产账面价值的有效凭证;

5、准备经营性国有资产购建时形成的负债的有效凭证;

将上述所有附件、表格、文本、资料,连同复印件一份,报送移接交工作办公室。

(二)核实经营性国有资产情况。2012年1月26日至2月5日完成。核查移接交工作组要核实经营性资产的总量、净收益基数和负债额等情况。

(三)经营性国有资产正式移交。2012年2月5日至2月8日完成。接管经营性资产和其相关的权证、文件、合同等相关资料,授权县国有资产投资经营有限责任公司经营管理。经营性资产收益于2012年2月1日起移交,从2012年2月1日起的经营收益全部收缴县国有资产收益专户。

第5篇:提案格式范文

一、水管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原则

(一)指导思想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积极探索各种有效措施,建立科学合理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和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水利工程运行机制,为确保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行和效益的正常发挥,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障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建立牢固的体制基础。

(二)改革的目标、任务和时间要求

用3年左右的时间,初步建立起符合××县情、水情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最终达到理顺体制,搞活机制,机构合理,人员精干,服务优质,运行高效的目标。

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建立和完善职能清晰,权责明确的水利工程分级管理体制;建立管理科学,经营规范的水管单位运行机制;建立市场化、专业化和社会化的水利工程维修养护体系;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和有效的水费计收方式;建立规范的资金投入、使用、管理与监督机制;建立保障有力、配套完善的政策、法律支撑体系。

全县水管体制改革,按照省、州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分三步走。2003年为准备阶段,做好调查研究,完成经费测算,搞好试点,编制改革实施方案并报经县人民政府批准。2004—2005年为实施阶段,在全县范围内,认真贯彻落实本实施方案,深化内部改革,初步建立起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2006年为总结验收阶段。对改革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并报请上级进行检查验收。

(三)改革的原则

正确处理水利工程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既要确保社会效益的充分发挥,又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降低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正确处理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管理的关系,既要重视水利工程建设,又要重视水利工程管理,切实做到加大水利工程管理的投入,建立稳定的投入机制,从根本上解决“重建轻管”的问题。正确处理责、权、利关系,既要明确政府各有关部门和水管单位的权利和责任,又要在水管单位内部建立有效的约束激励机制,使管理责任、工作绩效和职工的切身利益紧密挂钩。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既要从水利行业的实际出发,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又要积极稳妥,充分考虑各方面的承受能力,把握好改革的时机与步骤,确保改革顺利进行。正确处理近期目标与远期发展的关系,既要努力实现水管体制改革的近期目标,又要确保新的管理体制有利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二、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范围

××县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范围,是全县范围内小型及其以上规模的国有水利工程。以上规模的水利工程,至今仍未明确管理机构,落实管理人员和经费的,同时纳入此次水管体制改革的范围。

三、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体制改革的内容和措施

    (一)明确权责,规范管理

    1、水利工程实行统一管理与分级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

    (1)中型水库,由县水利局管理。

(2)小(一)型水库、集镇饮水工程,原则上由县水行政主管部门管理,由县水行政主管部门视情况依法委托乡(镇)人民政府管理。委托乡镇管理的工程应报县政府审批后执行。

(3)收回小(二)型水库管理权,包括0.3m3/s以上引灌沟渠,由工程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负责管理。

(4)农村五小水利工程,根据谁建谁有谁受益谁管理的原则明确管理人员和职责,属集体所有的由村民委员会或村民小组管理,属农户所有的由农户自主管理。

2、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水管单位的管理责任

各级人民政府依法保障本行政区域内水利工程的安全,限期排除险情。县水利局作为县人民政府的水行政主管部门,对辖区内各类水利工程负有行业管理责任,负责监督检查水利工程的管理养护和安全运行,对县管工程负有监督资金使用和资产管理责任。

水管单位具体负责水利工程的管理、运行和维护,保证工程安全和发挥效益。

3、完善责任追究制度

县水行政主管部门管理的水利工程,出现安全事故,要依法追究水管单位、水行政主管部门和当地政府负责人的责任。乡(镇)管理的水利工程出现安全事故的,要依法追究水管单位和乡(镇)政府负责人的责任。其它单位管理的水利工程出现安全事故的,要依法追究业主责任。

(二)划分水管单位类别和性质,严格定编定岗

1、划分水管单位类别和性质

县水利局管理的中型水利工程,承担防洪、排涝等公益性任务,具有灌溉供水、集镇供水等经营性功能,虽有一定经济收益,但不具备自收自支条件,定为事业性质的准公益性水管单位。

×座小(一)型水库和×座小(二)型水库,主要承担农业灌溉任务,兼有防洪、排涝功能,均不具备自收自支条件,定为事业性质的准公益性水管单位。

2、严格定编定岗

事业性质的准公益性水管单位,其编制由县机构编制部门会同县财政局和县水利局核定。各水管单位要根据国家制定的《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定岗标准》认真测算定编、定员,在批准的编制总额内合理定岗。

(1)岗位设置

按照部颁《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编制定员试行标准》(SLJ705—81),根据“两定”方案测算,两座中型工程及小(一)型、小(二)型水管单位岗位设置的具体情况如下:

××水库管理所设置岗位25个,××水库管理所设置岗位24个。

小(一)型及小(二)型水库岗位设置,每座小(一)型水库管理所设置4个岗位,每座小(二)型水库管理所设置2个岗位。11座小(一)型水库和105座小(二)型水库,共设置岗位254个。

(2)定员

根据以上要求,对县管两座中型水库水管单位各类岗位定员,具体情况如下:

中型工程水管单位岗位定员表

水管单位名称

 定员数量(人)

 

合计

 非公益性

 公益性

 

××水库管理所

 25

 21

 4

 

××水库管理所

 24

 17

 7

 

合计

 49

 38

 11

 

小(一)型水库11座,定员44人,小(二)型水库105座,定员210人,共254人。

(三)全面推进水管单位改革,严格资产管理

1、根据水管单位的性质和特点分类推进人事、劳动、工资等内部制度改革。事业性质的水管单位,要按照精减、高效的原则,严格控制人员编制。全面实行聘用制,按岗聘人,职工竞争上岗,并建立严格的目标责任制度。对年龄偏大、素质差、水平低的部分职工实行内部退养或待岗,退养或待岗期间,依据人事劳动的有关政策发给基本生活费或退养金,退养人员到退休年龄,一次性办理退休手续。水管单位负责人由主管部门通过竞争方式选任,定期考评,实行优胜劣汰。

2、规范水管单位的经营活动,严格资产管理。对准公益性水管单位,要在科学划分公益性和经营性资产的基础上,对内部承担防洪、排涝等公益职能部门和承担供水以及多种经营职能部门进行严格划分。将经营性部门转制为水管单位下属企业,做到事企分开,财务独立核算。事业性质的准公益性水管单位,在核定的财政资金到位情况下,不得兴办与水利工程无关的多种经营项目。企业性质的准公益性水管单位和经营性水管单位的投资经营活动,原则上围绕与水利工程相关的项目进行,并保证水利工程日常维修养护经费的足额到位。

(四)积极推行管养分离

积极推行水利工程管养分离,有利于精简管理机构,提高养护水平,降低运行成本。把水利工程维修养护业务剥离出来,逐步推向市场。

为保证水利工程管养分离的顺利实施,按照分级管理原则,同级财政部门要保证经核定的水利工程维修养护资金足额到位。同级政府和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努力创造条件,培育维修养护市场主体,规范维修养护市场环境。

(五)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强化计收管理

1、逐步理顺水价

水利工程供水水费为经营性收费,供水价格要按照补偿成本,合理收益,节约用水,公平负担的原则核定。对农业用水和非农业用水要区别对待分类定价。农业用水水价按实际补偿供水成本的原则核定,不计利润。非农业用水价格在补偿供水成本、费用、税金、计提合理利润基础上确定。水价要根据水资源状况、供水成本及市场供求变化适时调整,分步到位。

中型水库工程水价成本测算表

单位名称

 农灌水价

(元/m3)

 城镇供水水价(元/m3)

 备注

 

××水库

 0.11

 无

 现状水价

 

××水库

 0.20

 0.49

 

根据××水利工程现状及经济发展水平,拟定中型灌区水价改革计划。××水库农灌水价:2003年至2005年,0.06元/立方米, 2006年至2010年, 0.10元/立方米。从2011年起,根据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通过逐步调整,使水价逐步达到供水成本。非农业供水水价按供水成本一步到位。××水库农灌水价0.11元/立方米,为水库现状成本核算水价,不能作为水价改革依据,待除险加固工程竣工验收后再进行水价成本核算,拟定水价改革计划。

××水库水价调整时期及价格表

供水时期

 农灌水价

(元/m3)

 城镇供水水价

(元/m3)

 

时期

 年度计划

 支渠进水口

 水厂原水表

 

第一时期

 2003—2005年

 0.06

 0.49

 

第二时期

 2006—2010年

 0.10

 0.49

 

2011年以后

 适时调整农灌水价,逐步实现按成本价计收。

 

乡(镇)管理的小(一)型、小(二)型工程,在水管体制改革中,结合地区实际,制定水价改革计划。供水价格按供水成本逐步到位,原则上要能确保管理人员工资和工程的正常维修养护经费的来源。

2、强化计收管理

改进农业用水计量设施和方法,逐步推行计量收费。积极培育农民用水合作组织,改进收费方法,减少收费环节,提高缴费率,严格禁止乡村两级在代收水费时任意加码截留。收取水费时,要实行公示制,接受民主监督,规范收费行为。非农业用水必须安装原水计量设施,实行计量收费。

(六)   规范财政支付范围和方式,严格资金管理

1、根据水管单位的类别和性质,实行不同的财政支付方法

事业性质的准公益性水管单位,编制内承担公益性任务的在职人员经费,退休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及公益性部分的工程日常维修养护经费等项支出由同级财政负担,更新改造费用纳入基本建设投资计划,由计划部门在非经营性资金中安排。经营性部分的工程日常维修养护经费,供水价格未达到成本水价计收前,缺额部分由同级财政补贴,供水价格按成本水价计收后,由水管单位自行筹集,财政不予补贴,更新改造费用在折旧资金中列支,不足部分纳入基本建设投资计划,由计划部门在非经营性资金中安排。事业性质的准公益性水管单位的经营性资产收益和其它投资收益要纳入单位的预算。县水行政主管部门、乡(镇)水利管理站应及时向同级财政部门报告该类水管单位各种收益的变化情况,以便财政部门实行动态核算,并适时调整财政补贴额度。

2、积极筹集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岁修资金,严格资金管理

为保障水管单位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同级政府要合理调整水利支出结构,积极筹集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岁修资金。一是建立水利建设基金,根据云政发[1997]101号《云南省水利建设基金筹集和使用管理实施细则》的要求,从2003年起,建立××水利建设基金并纳入财政预算,以保障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岁修资金的足额到位。水利工程维修养护资金来源于同级水利建设基金的30%(建设基金使用结构为:55%用于水利工程建设,30%用水利工程维护,15%用于应急渡汛)和同级财政年初预算安排的岁修费,实施中不足部分由同级财政补给。各项水行政事业性收费,作为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水管单位管护资金的来源,按“收支两条线”纳入同级财政,统筹安排,加强管理。

(七)   妥善安置分流人员,落实税收及社会保障政策

1、妥善安置分流人员,是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县水利局和水管单位要在定编定岗的基础上,支持和鼓励分流人员大力开展多种经营,特别是旅游、水产养殖、农林畜产,建筑施工以及渠系维修养护等具有行业和自身优势的项目。利用水利工程和保护区域内的水土资源开展多种经营的项目或企业,要优先安排水管单位分流人员。在理顺水管单位现有经营项目的基础上,把经营项目的剥离与分流人员的安置结合起来。

2、落实社会保障政策

各类水管单位应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参加所在地的基本医疗、失业、生育等社会保险,有条件的水管单位要为职工建立各类补充保险。事业性质的两座中型水库水管单位,公益性人员参加社会保险所需费用由同级财政负担,非公益性人员参加社会保险所需费用由水管单位解决。改制前水管单位所欠缴的各项社会保险由同级财政解决。

3、税收扶持政策

在实行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中,为安置水管单位分流人员兴办的经济实体,符合国家有关税法规定的,经税务部门核准,执行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

(八)   完善新建水利工程管理体制

进一步完善新建水利工程的管理体制,全面实行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和工程监理制,落实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确保工程质量,实现新建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的有机结合。在编制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报告的同时,必须同时编制管理方案,核算管理成本,明确工程的管理体制、管理机构和运行管理经费来源。对没有管理方案的工程项目,不予审查、立项,不得审批、转报项目建议书以及项目设计。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将管理设施、管理机构与主体工程同步实施,管理设施不健全的工程不予验收。

(九)改革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

为了更好的保障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行,使其发挥效益,积极探索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的改革。

对农村小型水利工程,根据工程的不同情况采取相应形式认真落实管理主体。一是由乡(镇)组建工程管理所负责管理,将工程安全、清淤维修、供水管理、水费征收、工程的日常管理等任务下达给工程管理所,乡(镇)水利管理站则负责监督检查各项管理制度和任务的落实。二是以受益户为基础,组建工程灌溉管理委员会(受益户代表委员会),履行工程管理主体责任,日常管理由灌溉管理(受益户代表)委员会聘用专人负责,工程清淤、维护整治、水费征收由工程灌溉管理(受益户代表)委员会组织广大受益户共同落实,内部实行民主管理。三是对受益范围小的微型水利工程可以明确由主要受益户所有,并负责日常维护管理。

(十)加强水利工程的环境、法规建设,强化安全管理

    1、加强环境保护

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要遵守国家环保法律法规,符合环保要求,着眼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要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水管单位要做好水利工程管理范围内的防护林(草)建设和水土保持工作,并采取有效措施,保障下游生态用水需要。水管单位开展多种经营活动应当避免污染水资源,防止对生态环境造成损坏。环保部门要组织开展有关环境监测工作,加强对水利工程及周边区域环境保护的监督管理。

2、法制建设和完善

加强法制建设,完善水利工程管理的有关规章。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要严格执行有关水利工程管理的法律、法规,坚持依法行政,依法管理。健全和完善执法管理体系,加大执法力度,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依法维持水事秩序,维护水利工程的安全。

3、强化安全管理

水管单位要强化安全意识,加强对水利工程的安全保卫工作。在确保水利工程安全的前提下,利用水利工程及保护区域内的水土资源开展多种经营项目。不得将水利工程作为主要交通通道,大坝坝顶、河道堤顶确需兼作公路的,需经科学论证和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采取相应的安全维护措施,未经批准,已作为主要交通通道的,要限期实行坝路分离,对堤防要限制交通流量。

四、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组织领导、改革的方法和步骤

为切实加强对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工作的领导,积极推进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县人民政府成立以分管副县长为组长,涉及改革的主要部门领导为副组长,县发展计划局、地税局、财政局、人事劳动、水利局以及有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县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同时明确各成员单位的职责。

水利局职责:负责水管体制改革的日常工作,组织试点日常工作安排,上报测算的基础资料,代县人民政府编拟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并指导实施。

财政局职责:建立××县水利建设基金,筹措岁修资金,对水管单位进行分类定性。公益性资产管理各种费用纳入财政预算,按照“两定”方案和有关测算定额标准,对水管单位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和水利工程的运行经费进行测算,测算审定固定资产,严格划分公益性资产和非公益性资产。

发展计划局职责:测算审定水价成本并制定水价,按逐步到位的原则进行水价改革,做好报批手续。在非经营性资金中安排水利工程的更新改造费用。

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职责:对国有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进行分类、定性,并测算审定水管单位定岗、定员编制,把国有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在编人员纳入社会保障体系。

第6篇:提案格式范文

我省安全生产工作的成效

我省安全生产工作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开拓创新,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

自2004年起连续5年实现了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双降”目标。2008年全省共发生各类事故3854起,死亡2427人,同比减少528起、少死亡161人,分别下降12%和16.2%,比2003年减少4296起、少死亡1003人,分别下降52.71%和29.24%,年平均降幅达10.54%和5.85%。

连续4年完成了国家下达的年度控制考核指标和省政府制订的奋斗目标。2008年全年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比国家下达的控制考核指标少142人,比省政府制订的奋斗目标少13人。

省“十一五”规划的安全生产日项指标进展情况良好,特别是全省亿元GDP死亡率、工矿商贸从业人员10万人安全生产事故死亡率和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已于2007年提前3年实现省“十一五”规划目标。2008年,全省亿元GDP死亡率0.72,同比降低0.24,比“十一五”规划指标低0.28;工矿商贸从业人员10万人安全生产事故死亡率8.86,同比降低1.21,比“十一五”规划指标低1.44;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7.34,同比降低1.99,比“十一五”规划指标低4.66;煤矿百万吨死亡率3.62,同比降低1.37,接近实现省“十一五”规划3左右的目标。

今年以来,全省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1月份是“双升”,2月份是“一升一降”,到3月底终于遏止了下滑态势,确保了一季度实现“双降”,4月份我省进一步巩固了“双降”的态势,事故死亡人数控制在考核指标进度内。今年1月至5月份,全省共发生各类事故1419起,死亡862人,同比减少148起、少死亡82人,分别下降9.4%和8.7%,比控制考核指标进度少117人。

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

虽然全省安全生产状况保持了总体稳定趋于好转的态势,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事故总量仍然很大。从2008年的情况看,平均每天发生事故10起左右,平均每个工作日有近10人死于安全事故。

较大以上(一次死亡3人以上)事故仍然多发。2008年共发生较大以上事故96起,死亡474人,其中重大以上(一次死亡10人以上)事故6起,死亡112人。平均每4天发生1起较大事故,每两个月发生1起重大以上事故。

道路交通和煤矿安全专项整治效果不明显,仍然是事故的重灾区。2008年。发生道路交通事故2219起,死亡1348人,分别占事故总起数和死亡总人数的57.58%、55.54%,其中较大以上事故53起(重大事故4起),死亡294人(重大事故死亡89人),分别占较大以上事故总起数和死亡总人数的55.21%、62.03%;发生煤矿事故357起,死亡453人,分别占事故总起数和死亡总人数的9.26%、18.67%,其中较大以上事故37起(重大事故2起),死亡155人(重大事故死亡23人),分别占较大以上事故总起数和死亡总人数的38.54%、32.7%。

非法生产事故时有发生。2008年非法生产较大事故发生12起,死亡67人。

第7篇:提案格式范文

一、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几个因素

从长期看,我国人口增长、耕地面积减少、粮食需求增长的趋势不可逆转。按照我国城乡居民目前的食物结构和发展趋势,预计未来3年,我国粮食的需求量将达到5000亿公斤以上,年均增长65亿公斤,年均增长1.3%。

我国粮食供给面临的形势是严峻的,表现在:(1)耕地锐减。由1996年的19.51亿亩降至2003年的18.51亿亩,7年减少了1亿亩,每年平均减少1428万亩。在减少的1亿亩耕地中,生态退耕占62%,农业结构调整占18%,建设用地占14%,灾害损毁占6%。同时,新增耕地质量差,占用的多是好地、熟地,补充的多是边缘地、劣地、生地,耕地的实际生产能力在下降,东部减少一亩地的产量,西部新开两亩地也补不回来。目前,全国人均耕地仅1.44亩,为世界人均水平的45%。全国已有600多个县的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0.8亩的警戒线,1/3的省区市人均耕地不足1亩。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对耕地的占用还会继续增加。(2)粮食增产的技术支撑能力不强。我国目前缺少像矮化水稻、矮化小麦和杂交水稻、杂交玉米那样的带有革命性的增产品种,缺少增产效果显著的成熟配套技术。农业科研缺乏集中优势兵力进行重大课题攻关的平台,也缺乏有效配置各种科技资源的协调机制,资源分散、研究重复、形不成合力。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滞后,满足不了农民的科技需求。(3)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不足,欠账较多。1998年国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以来,加大了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但结构不够合理,主要用于大江大河治理和生态环境建设。由于历史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格局,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长期不利于农业、农村和农民,农业投资欠账太多,农业基础设施仍然薄弱,粮食生产抗灾能力不强,成灾率上升。

二、我国粮食问题的特征

粮食作为特殊商品,具有5个特征:(1)粮食供给的价格弹性大,粮食需求的价格弹性小。粮食是特殊商品,与一般商品的供求规律不同。一般商品的需求规律是,价格上升,需求下降,价格下降,需求上升。但人们对粮食的消费需求是刚性且基本稳定的,价格再变化,需求都是一个常量。从供给看,价格对粮食产出的影响很大,粮价高了,农民就会多种粮,粮价低,农民就会少种粮,收益是农民种粮的参照系。这种规律决定了粮食既不能多,又不能少,而粮食生产的特点恰恰不是多就是少。(2)粮食生产的周期性和波动织,调控难度大。粮食生产既有自然风险,又有市场风险。市场风险就是粮食价格变化带来的粮食生产的波动性,市场价格的不确定性,带来生产的不确定性。自然风险与市场风险交织,加剧了粮食生产的波动性。粮食储备可以调剂丰歉余缺,但储备过多会增加费用,储备过少又不足以抵御风险,是个两难选择。粮食政策是系统工程,生产、流通、储备、补贴等要统筹考虑。(3)粮食问题具有“放大”效应。粮食是必需品,供需稍趋紧张,就可能引发大的波动,带来连锁反应。20世纪80年代末(1987-1988年)和90年代初期(1993-1995年)的两次严重的通货膨胀,都与粮食供给出问题、粮价大幅度上涨有关,二者相互推波助澜,国家不得不进行收缩性的宏观调控。(4)粮食问题具有“羊群”效应。我国有2亿多农户,生产的同构性强。居民消费也有从众心理,买涨不买落。生产也跟风,消费也跟风,一哄而上,一哄而下,要么增幅很大,要么减幅很大,导致粮食调控的难度大、成本高。(5)粮食政策具有“滞后”效应。粮食生产受自然因素影响大,农户经营规模小,调控有滞后性。今年的政策,明年才能见效。因此,处理粮食问题要未雨绸缪,短期政策与长效机制结合。

三、衡量粮食安全的标准

概括说是5个“不低于”:(1)不低于95%的粮食自给率。国际上一般通用的标准是:一国粮食自给率≥90%为可以接受的安全水平;一国粮食自给率≥95%为基本上实现了自给。1996年我国政府的《中国的粮食问题》白皮书把我国的粮食自给率确定为95%以上。近些年,国际市场粮食贸易量大体为2300~2400亿公斤,我国的粮食自给率每降低1个百分点,就会挤占2个百分点的世界粮食市场份额。(2)不低于18%的粮食储备率。联合国粮农组织把年末粮食储备和商业库存占年度总消费量(简称库存消费比)的18%定为粮食安全储备水平。(3)粮食人均占有量不低于400公斤。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看,人均占有粮食高于400公斤,粮食安全有保障,有时会出现结构性、地区性剩余。在350~400公斤之间,是紧平衡。低于350公斤,会发生粮食危机。我国还把产区人均储粮3个月、销区人均储粮6个月作为衡量各地区粮食安全的一个标准。(4)基本农田面积不低于16亿亩。(5)粮食播种面积不低于16.5亿田。

四、改革开放以来的儿次粮食波动与政策调整

(一)第一次调整(1979-1989年)党的后,农村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国家同时大幅度提高粮食价格,调减粮食收购数量,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1979年国家统购粮价格提高20%,超购价提高50%,6种粮食价格(小麦、稻谷、玉米、高粱、大豆、谷子)的平均价格提高了21%,由每50公斤10.64元提高到12.68元。同时,调减粮食收购数量,开放粮食集市贸易市场。由于提高了收购价格,但销售仍维持低价,购销差价由国家财政补贴,1984国家财政补贴额为234亿元,占当年国家财政收入的15.6%。这一政策调整,推动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农业的高速增长,出现了1979-1984年长达6年的农业高速发展,粮食产量由1978年的3048亿公斤,迅速增加到1984年的4073亿公斤,年均增长率为6.7%。1984年,农产品出现了建国以来的第一次“卖难”。这次“卖难”,主要是早籼稻卖难,且集中在南方早籼稻产区,其他农产品,特别是粳稻、经济作物、畜产品的供求关系依然比较紧张。为缓解“卖难”,国家提出了“绝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的方针,实行农、林、牧并举,发展乡镇企业。同时,从1985年开始取消实行了30多年的农产品统购统销制度,给予农民更多的经营自。政策调整后,1985年的粮食播种面积下降6058万亩,产量下降282亿公斤,这种局面一直持续了5年,粮食供求关系又出现了新的矛盾。1998年,中央专门就增加农副产品特别是粮食的有效供给发出文件,要求各地务必采取措施,夺取明后两年的农业丰收。到1989年,粮食产量才达到4076亿公斤,相当于1984年的水平。这次调整,是市场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用粮食生产的徘徊换来了经济作物和畜牧业的增长,特别是乡镇企业在这一阶段异军突起,成为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又一次快速增长的重要推动力。然而,国民经济的这一次增长带来了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的双膨胀,导致国家在1989-1990年不得不实行收缩性的宏观调控政策。

(二)第二次调整(1990-1993年)1990年,我国粮食产量达到4463亿公斤,比1989年增长387亿公斤。为了保护农民利益和粮食安全,国家开始实行粮食的最低保护价和粮食专项储备制度,建立粮食风险基金。由于城市居民的粮食销售价格没有同步调整,国家对国营粮食企业的补贴迅速上升,达到477亿元,占当年财政收入的14.4%。1991年,由于财政不堪重负,国家提高了对城市居民的粮食销售价格,提价幅度达67%,1992年继续提高销售价格,提价幅度为43%。1993年,全国有95%的县开放了粮食销售,粮票失去了作用。为了妥善解决粮食企业财务挂账问题,以1991年粮食年度为限实行新老账划断。新的挂账由上一级财政扣回,老账按“限期清理,分清责任,区别对待,逐年解决”的原则处理。

从供给看,这一阶段的供给结构不适应消费结构,一般性粮食供给偏大,而优质产品供给不足,这又造成前者价格低落,后者价格看好。在这种情况下,国家提出了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方针,鼓励农民按市场需求配置资源。但是,在一些地方特别是南方一些粮食主产区,出现了大幅度压缩粮食面积的情况,这些地区粮食产量连续几年徘徊,使过去的南粮北调成为北粮南调,粮食供给又一次偏紧。这次粮食供给偏紧,又与新一轮的经济增长相遇,加上大量农民工进城成为粮食的消费者,粮食价格又一次上涨,又带动了食品价格的上涨。

(三)第三次调整(1994-1999年)1994年我国的消费品零售价格指数为21.7%,是建国以来物价上升的最高峰,发生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当年的粮食产量为4451亿公斤,低于1990年。由于粮食价格上涨是引发通货膨胀的重要因素之一,粮食政策又一次进行调整。中央提出“立足国内解决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始终是一项关系全局的战略任务,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必须把粮食生产放在突出的位置”。同时,针对国际上出现的“谁来养活中国?”“中国粮食”的论调,中国政府于1996年发表了《中国的粮食问题》白皮书。在粮食购销体制改革方面,采取了一些重大的措施:1994年,中央提出把粮食的政策性经营和商业性经营从业务上、机构上彻底分开。1998年1月,提出在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上实行“四分开一完善”,即实行政企分开,储备与经营分开,中央与地方责任分开,新老粮食财务挂账分开,完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的政策。在同年10月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中,又提出了“三项政策一项改革”的政策措施,即“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的余粮,粮食收购企业实行顺价销售,粮食收购资金封闭运行,加快国有粮食企业自身改革,确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新机制”。这些政策的实施,为新的粮食生产的到来打下了一个好的基础,粮食生产较大幅度增长,6年中有3年的产量超过5000亿公斤(1996年、1998年和1999年)。在这一阶段的后几年,又出现了农产品销售不畅、价格下跌、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国有粮食企业亏损居高不下的问题。

(四)第四次调整(2000-2003年)针对农产品阶段性供大于求的状况,中央在1999年提出,我国农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2000年提出了对农业和农村经济进行战略性调整的要求。按照中央的精神,这次农业结构调整确定一个复合型的目标:一是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二是在保障农产品供求基本平衡的基础上,要满足市场对农产品优质化和多样化的要求,农产品在国际上要有竞争力;三是解决农民增收缓慢问题;四是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问题;五是解决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六是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问题。中央提出的农业结构调整的思路是正确的,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这一阶段,各种农产品供给充足,出口增加。有1亿左右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务工,成为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来源。退耕还林使一些地区的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但是,由于这一时期的粮食价格持续低迷,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不高,土地撂荒在各地时有发生;在退耕还林过程中,一些地方不适当地退掉了一些不该退的耕地;一些地方片面理解农业结构调整政策,把减少粮食面积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标准,在耕地上挖鱼塘、栽果树,占用良田。更为严重的是,新一轮的经济开发区建设如同脱缰野马,造成了对耕地的严重侵占。上述种种原因,使我国粮食安全问题又一次凸现出来。

(五)第五次调整(2004年以来)针对粮食安全出现的新情况,从2004年起,中央作出了一系列部署,发展粮食生产。主要有:(1)建立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的制度。从国家粮食风险基金中拿出100亿元用于粮食主产区农民的直接补贴。其他地区由地方财政对粮食主产县的农民进行直接补贴。(2)在小麦、大豆、玉米主产区实施良种补贴,每亩10元。(3)对农民购买农机具进行补贴。(4)降低或取消农业税,取消农业特产税。(5)对重点粮食品种实行最低收购价制度。(6)稳定农业生产资料价格。(7)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这些政策出台后,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开始恢复,政策效应正在显现。

五、保障粮食安全的对策

(一)切实保护好基本农田保障粮食安全的核心是保障粮食生产能力,依法划定的基本农田是一条不能逾越的红线。要严格执行基本农田保护的法律法规,坚决制止城镇化、工业化过程中新的圈地运动。改革土地征用办法,区分经营性用地与公益性用地,提高用地补偿标准,防止农民失地失业。强化土地专项资金的征收管理,主要用于复垦土地,确保补充耕地数量。

(二)实施大的粮食增产工程稳住了粮食主产区的生产能力,就稳住了全国粮食供给的大局。要整合农业投资,集中财力,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投资力度。以改造中低产田、农田水利建设、土地开发整理、完善农业技术服务体系为重点,实施大的粮食增产工程,从“藏粮于库”向“藏粮于地”与“藏粮于库”相结合转变。

(三)努力提高粮食生产的科技水平针对制约粮食生产的重大技术问题,整合科技资源,集中力量攻关,建立能出大成果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顺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加快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在基层站所,把公益性职责与经营性活动分开,国家保住公益性业务,依靠市场搞活经营性业务。

第8篇:提案格式范文

一、人事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人事档案所有权问题。所谓的所有权,在法律中的定义是:所有人已发对自己的财产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然而,在我国的档案中,有三种所有权的形式,分别为是国家、单位、个人。人事档案管理的所有权是人事档案管理的基本问题,但是我国在现在的人事档案问题中没有明确的答案,正是这样,出现了企业与员工在人事档案管理中出现了混乱,人们不清楚人事档案管理所有劝属于谁,从而就有一些疑问和误解。

2.人事档案管理的费用问题。现如今,一些人才流动部门收取了相应的管理的费用,造成了人事档案在管理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大多数的人认为把档案放在人事档案管理部门还不如自己保管,出现这样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人们把档案放在人事档案管理部门,相关的人员不注意档案的收集工作。在一些企业或者单位里对没有档案、没有原单位介绍的情况下用人,没有发挥好人事档案管理的作用,如果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那么很多人都不愿意交纳人事档案管理的费用。

3.人事档案管理模式存在问题。现在的人事档案管理模式还用的是计划经济时代那种封闭式的管理模式,在人才政策的发展和改变中,相关人士提出了实行开放式的人事档案管理模式,因为传统的人事档案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如今社会发展的需要。传统的人事档案管理阻碍着人才流动,管理中的内容和管理的结构也已经失去了平衡,没有重视人们的知情权,这些都会影响着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

4.人员流动中出现的问题。随着人事制度的不断改革,人们的思想观念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人员的流动性也越来越大,在人事档案管理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的问题,例如:档案的丢失、弃档的现象、擅自扣档、擅自带档等等情况的出现。

二、解决人事档案管理的方法

1.不断的完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人事档案在管理中,出现了很多的问题,为了更好的做好人事管理工作,对人事档案进行改革是必要的。为了减少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提高人事档案的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让相关单位尽职尽责的做好自己的工作,来提高工作的效率。就需要与现代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相结合,改变原有的人事档案管理体制,实行统一、集中的管理制度。

2.严格管理好人事档案。在对人事档案进行管理的时候,事业单位需要加强人事档案的管理,不断的了解人事档案管理的一些情况,所以在人事档案管理的时候要做好人事资料的收集,对人力资源的资料也要收集,这样可以为事业单位在人力资源的决策中拿出相应的资料。在收集资料的时候需要从单位人员的数量和质量上来收集,前提是要对人力资源的情况有所了解,了解人力资源情况的时候,可以结合目前的人力资源档案来进行查阅、调查,从而获得相应的资料。在收集资料的时候需要注意很多方面,像单位中员工的信息、员工现在的岗位和职务等等,所以需要多次的核对,以免出现错误的信息。同时对信息的真假也要做出判断,在信息是真实的情况下在进行统计。例如:在整理、收集资料的时候,根据员工的职务对信息进行汇总,通过图表的形式将这些信息反应出来,让单位种中人力资源的情况一目了然。

3.培养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提高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有利于加强人事档案管理体制的改革,不断培养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在工作中的积极性,增加人员在工作中的责任感和事业心,这样也能提高工作的进度和工作的质量。为了达到这样的要求,可以对人事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和指导,例如:组织一些讲座活动,进行计算机、信息技术这样的培训,让人事档案的管理人员具备更高的技术能力,掌握和了解一些先进的管理体系,同时也增加了档案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技术,人事档案管理也能在一定的程度上进行更新,可以更一步的提高人事档案管理的效率。

4.将人事档案管理不断的实现法制化、信息化。未来都是朝着法制化的方向发展,所以人事档案管理也需要向这个方向发展,加强人事档案管理的法制化力度,进行法制化的档案管理工作,这样我国的档案管理才有一定的安全保障,才能够让我国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正常的进行。但是在目前的一些企业或者单位中,在人事档案管理中还出现了一些不足,像信息泄露的问题。因此,必须要加强管理的力度,对泄露信息的问题要严格的控制,减少信息泄露带来的安全问题。同时,在人事档案管理体制不断完善和改革中,需要对人事档案管理的制度内容不断完善,建立一套完整的人事档案管理体系,为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提供一个法律保障,在人事档案管理的过程中,利用更多的信息化管理方法,加大信息化设备的投放,研发一些人事档案管理的软件以及一些计算机设备、通信设备,提高人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三、结束语

第9篇:提案格式范文

中图分类号:G275.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当前人事档案管理存在的现实问题

1、档案材料存在缺漏

收集是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基础,因此,人事档案材料的收集必须及时,档案内容必须完整。现各企事业单位管理的人事档案,普遍存在档案材料缺少现象。

造成档案材料缺漏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首先,人事档案材料形成涉及的部门较多,有行政、事业、企业、科研)等,收集范围较广,在相关规章制度尚未完善时,档案形成部门不明确材料的归档范围,该归档的材料没有及时移交档案部门;其次,人事档案部门管理工作一直以来处于较被动位置,档案管理者缺乏收集意识,没有通过档案材料归档制度的建立,积极主动去收集材料,而是坐等档案形成部门把材料送上门,发现材料缺少而及时补全的力度不够,破坏了人事档案材料的完整性,特别是对于新进工作人员档案,“档不随人走”的现象多,有的工作人员档案甚至几年后才接收;第三,对档案材料的缺漏进行核查的工作量较大,重复性的脑力工作多,占用档案管理人员相当大部分的工作时间与精力,难免出现“漏检”现象。

2、档案内容空泛虚假

按照国家档案局关于人事档案管理的要求,人事档案包括十大类别,这些材料中,反映个人的政治历史、家庭社会关系等方面的材料相对较多,尽管这些材料反映了个人的基本情况,也在组织人事部门考察干部时起到一定作用,但内容普遍过于形式和空洞,考核、考察、鉴定、评价等内容大同小异;而反映个人工作能力、科研领域、研究成果等材料记载得较少,千人一面,共性和重复性太多,不能从档案中突出每个工作人员的个性,使档案的利用价值度大大降低。虽然在《人事档案履历表》、个人历史材料及一些登记表中有关于奖励方面的项目,但在第七类(奖励类)普遍缺少对应的奖励审批表、登记表或证书复印件。奖励材料严重缺少是人事档案一直难以解决的问题,主要原因有:奖励材料涉及的归档部门较多,有科技类、人文类、学术类等,收集的范围和难度较大;许多奖励材料只有个人保存的荣誉证书,在个人对人事档案的重要性意识还不够强的情况下,很难做到个人自觉移交奖励材料,而且如果由档案管理部门逐个对档案进行审查并要求个人补全材料,工作量较大,管理可控性较弱。

3、信息化管理水平较低

由于人事档案整理具有严格的规范性,因此管理过程中涉及手工劳动的较大,信息化管理的重视程度不高;而且由于人事档案具有高度保密性的特点,在设计管理信息系统时,要充分考虑其安全性与保密性。现使用2001年由省委组织部研制的基于C\S系统架构的“干部档案目录管理系统”,基本满足当时信息化管理的要求,但随着近几年信息化、数字化技术的迅猛发展,档案管理对管理信息系统又有了不少新的需求,系统的升级更新势在必行。

二、新形势下加强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新举措

人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不仅需要管理信息系统的支持,还需档案管理人员不断对管理提出新问题、新思路,将一些重复性、可控性弱的工作进行信息化处理。下面结合工作实践,提出在未来工作中使用信息化技术管理人事档案的新思路。

1、以信息化推进档案资源

整合信息化是档案资源有效、科学整合的重要手段,而数据库的整合是信息化资源整合中一种主要方式。人事档案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的整合结构,以省委组织部研发的“干部档案目录管理系统”中现有数据作为基础,包括了人事档案的目录信息、任免情况等;结合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信息中心丰富的个人信息,包括了个人照片、工作履历等;再整合最新的数据,包括岗位、职称、工作时间、工资等,三者共同搭建并整合一个综合数据库,作为人事档案管理信息系统有力的数据支撑。该综合数据库的整合保证了权威、最新的人事信息数据,根据人事信息管理的数据库每年增加新进工作人员的个人信息,档案管理人员可积极主动地向其原单位请求寄送档案,增强接收新工作人员档案的可控性,有效避免“档不随人走”的现象;该综合数据库的整合提供了丰富的人事信息数据,为个人信息添加了新元素,除了文字信息外还存有个人照片。现阶段我局信息中心等部门与各单位档案工作人员加强沟通,将数据库导出,下一步的工作中,将集中解决数据链接、数据项筛选等数据库整合过程中的难点。

2、以信息化实现人事档案内容

个性化如前所述,最能反映工作人员能力、科研等成就的是人事档案的第七类,也是体现工作人员个性的重要方面。但由于收集难度较大,最能体现个性方面的内容反而严重空泛。

利用信息化技术,策划建设一个B\S网络系统架构的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奖励登记信息平台。信息平台的理念在于:专业技术人员可通过Internet填写自己的荣誉、奖励等信息,间接地将人事档案第七类“奖励”类别进行信息补充。信息平台建立的优越性在于:从广大使用者角度看,让专业技术人员合理地认识个人档案,改变人们以往对档案神秘性的印象,他们对自身奖励方面内容的补充,能从主观方面提高个人对人事档案的重视程度,使个人形成归档有责的意识;从档案管理人员角度看,信息平台的建立,在丰富个人信息的同时突出了专业技术人员的个性,从以人为本的思想出发收集奖励的信息数据和实体材料,大大降低了材料收集难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为挖掘档案材料的价值性提供原始数据;从全县角度看,信息平台能收集专业技术人员各个方面的荣誉,提高人事档案内容的展示度,也体现了人事档案管理的综合能力。平台的设计需充分考虑安全与权限管理,防止数据的恶意篡改和非法盗用;填写的奖励信息需要档案部门对照奖励相关原件审核,防止弄虚作假现象。

3、以信息化帮助做好档案查漏工作

人事档案的查漏工作具有高度重复性、数量大、耗费时间的特点,而在计算机环境下的信息化技术能很好地解决一些重复、大批量且有规律的数据与信息。人事档案的十大门类具有严格的规律,深入了解并研究这些规律,可根据人事档案中的基本信息定制“查漏目录表”,与现有的人事档案目录进行对比分析,将缺漏的材料统计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