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加强意识形态制度建设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意识形态性 马克思思想 科学性
1.马克思思想的科学性
实践观是哲学最根本的观点,实践,指导实践是的全部理论,只有在实践的基础上,指导思想才能成为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它包含了以下几层意思:(1)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既是历史的创造者,又是历史活动的主体;(2)所有历史的冲突源于交往形式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3)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4)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正是由于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现实存在和意识形态的深刻反思,才得出了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科学结论。但他从来不把自己的学说看成是绝对真理,而是要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科学。
2.马克思思想的意识形态性
2.1神秘性:指这些意识形态的非理性、非逻辑性。利益使其产生情感共鸣,利益能够蒙蔽真理;情感作为表现形式,它的神秘性表现在于用理性的外衣蒙蔽非理性的既得利益。意识形态的表现形式是逻辑化的、理性化的,其实质是对资产阶级利益集团的维护。
2.2伪批判性: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一直宣称自己是超阶级的、中立的;但他们的立足点是为了现实辩护,并不是超越现实,因此其标榜的永恒性、人民性、普遍性完全是意识形态的谬论和谎言。马克思主要是从历史的虚伪性上来讲意识形态,从特殊意义和一般意义两个角度来批判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虚伪性;强调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有错误和正确、积极和消极、先进和落后之分,对此要做历史的、具体的分析,才能揭示其本质,从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不自觉的伪批判性和虚假性中解放出来。
2.3颠倒性:这些意识形态颠倒了观念和现实的关系,认为不是生活决定观念,而是观念决定了生活。马克思分析了人们为什么会把这种颠倒的关系和观念产生认同感,因为意识形态的虚伪性不是有意的,而是无意识的,它根源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颠倒性,进而分析了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颠倒性是把价值和使用价值颠倒,把物的生产与人的生产的颠倒,在这种颠倒的意识形态中,工人要产生自我意识很难,甚至是不可能的,所以这种自发的唯物主义的结局只能是唯心主义,没有唯物辩证法就不可能摆脱资产阶级的意识,获得自我意识。
3.马克思思想科学性和意识形态性的当代价值
首先,我们要始终坚持意识形态的科学指导,始终坚持的指导,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呈现出了意识形态多元化的现象,我们要能够善于发挥的批判性指导作用,即发挥以为主导的意识形态一元论的指导作用。
当然,作为知识体系的,依然可以与其讨论和争鸣的。我们应提倡、发展、丰富并补充,提倡对部分具体理论观点来进行完善和挑战,始终坚持用发展的观来指导我们的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加强意识形态的指导,加快的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的有机统一。
其次,增强意识形态的作用主要工作在宣传、制度建设和引导,旨在发展和丰富科学性,发挥的维护、批判和建设。发挥意识形态指导作用的最佳途径是加强的宣传,列宁曾强调“没有科学的理论便没有革命的行动。”注重党的思想政治和宣传工作也是我们党在革命战斗中形成的优良传统。我们党武装人民群众的法宝在于革命理论。在今日,我们还要更多地去挖掘社会主义建设纲领,以此来武装人民群众,为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在构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实践中完善并检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科学有效性,使之成为上层建筑的制度化和观念层次的观念体系。
再次,正确认识的阶级性和真理性是坚持意识形态性与科学性内在统一性我们必定需要研究。在此,我们应坚持两个观点:一方面,真理是被实践证明的认识客观科学性决定一切真理都没有阶级性,真理的客观科学性,使其具有有用性,但使用真理的人有阶级性;另一个方面,对真理的理解和运用,都可能被打上阶级烙印,即使对自然科学的运用也是如此。作为发展中的思想观,我们需要超出阶级局限性,并在此基础上扩大视野,寻求真理。任何阶级都会有阶级局限性,即使无产阶级也不例外,无产阶级政党也会有,也不可能超越其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和经济生活的限制。过去我们将无产阶级的先进性抽象化,没看到个人、国家、民族、政党和任何阶级都有认识偏见和局限性。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l—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列宁选集》,(1—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王永贵:《经济全球化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4]Guido Kung:Weltanschaung als Wissenschaft,Philosophie,I deologie and Religion,Freiburger Zeitschrift for Philosophie and Theologie and Theologie 27(1980)s 55-56.
[5]王绍臣:《意识形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关键词:农地产权;产权改革;渐进式道路;改革约束
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9)05-0020-02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对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作出了部署,强调要大力推进改革创新,加强农村制度建设。加强农村制度建设应该从何着手呢?最关键的是要加强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创新,因为土地是农村中最核心的生产资料。而土地制度改革最关键的是改革土地产权制度,因为“产权制度是制度集合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制度”。
一、农地产权制度的缺陷和改革的方向
目前,我国农村实行的是“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的土地产权制度,这是一种介于集体产权和个人产权之间的制度。集体拥有土地发包权,但不拥有使用权和收益权。农民拥有土地的使用权和收益权,但缺乏土地转让权、抵押权等权利,而且承包经营权缺乏稳定性。这种既非集体又非个体的产权制度,存在的根本缺陷就是产权模糊,由此产生很多效率缺失。
一是农地产权缺乏延续性和稳定性使农民的投资激励不足。投资需要激励,而激励产生于稳定的收益预期。当前,我国农地产权由于承包期短暂和承包权的频繁调整,缺乏连续性和稳定性,严重影响了投资激励。二是农地产权残缺影响到土地的流转和规模经营。同一块土地在不同的人手中价值不同,土地只有通过流转才能产生更高的价值。当前,农村土地流转非常困难,虽然有的地区青壮年农民大量外出务工,但是土地流转却没有发生,部分土地出现荒芜。究其根本原因在于农民缺乏土地转让权。土地无法流转,也就无法集中,土地的规模经营就很难实现,这严重影响了土地的效率。
农地产权的缺陷不利于土地利用效率的提高,产权改革势在必行。改革的原则就是消除产权的模糊性,清晰界定产权,以提高产权效率。改革究竟应该怎么实施呢?我们知道,产权有三种类型:国有产权、共有产权(或集体产权)、个人产权。改革的方向是把产权清晰界定给国家、集体,还是个人呢?这需要从效率角度考察问题。“在新制度经济学家看来,一种产权结构是否有效率,主要看它能否为在它支配下的人们提供将外部性较大地内在化的激励。”在国有产权条件下,由于国家只是一个抽象主体,必须选择人来经营土地。但人也只是“个人利益最大化者”,缺乏完全的土地收益权,从而缺乏经营激励。“故国有产权下的外部性是极大的。”在共有产权下,一个共有土地的所有者无法排斥其他人过度使用土地,也无法排除其他人来分享努力的果实,所有成员要达成一个最优行动的谈判成本非常之高。因此,“一个人的活动对他的邻里和后代的效应在这里不会被全部考虑进去,共有财产导致了很大的外部性。”相比之下,个体产权,由于所有者拥有完整的使用权、收益权、转让权,“使与共有制相联系的许多外部成本内在化,……这种收益与成本的集中,产生了更有效使用资源的激励。”因此,在个体产权下,产权的模糊性被消除,资源的利用效率较高。这一结论为农地产权改革指明了方向,即赋予农民更完整、更持久的土地产权,这是产权改革的必然选择。
二、农地产权改革的约束条件
尽管从效率角度看,农地产权改革的方向是确立农民个人产权,但是这一改革却面临诸多约束条件。如果不突破这些约束条件,改革是难以顺利展开并最终取得成功的。正如消费不能摆脱当前的预算约束、生产不能摆脱当前的成本约束一样,改革也不能摆脱当前所面临的各种约束。忽略了改革的约束条件而空谈改革的终极目标,只会使改革停滞不前。农地产权改革面临以下几个方面的约束:
(一)意识形态的约束
“意识形态可以被定义为关于世界的一套信念,他们倾向于从道德上判定劳动分工、收入分配和社会现行制度结构。”意识形态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稳定的特性。“收入分配、劳动分工或其他制度变迁,并不立即引起个人意识形态的变迁。”中国农地产权改革自确立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集体所有制以来,由于路径依赖的作用,已形成了一种稳定的意识形态,即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集体所有制是与中国基本制度相适应、适合中国国情的有效制度。任何改变这种制度的企图,不仅受到原有意识形态的抵触,而且会因为担心背离基本制度而受到其他人的质疑。
(二)人地矛盾的约束
人多地少的矛盾是中国长期面临的基本国情,任何改革都不能不受到这一矛盾的制约,农地产权改革也是如此。从效率角度看。农地产权改革必须确立个人产权,但这会因为加剧人地矛盾而引发贫困和稳定问题。可以预见,在确立个人产权后,农户之间的竞争必然加剧,规模经营将成为一种趋势。虽然此时农户对出售土地更为谨慎,但贫困、疾病等因素都有可能使农民最终放弃土地,真正沦为“无产者”。数量众多的农民沦为无产者,在农村机械化经营和城市经济的发展对这些剩余农民无法完全吸收的条件下,必将产生严重的贫困问题,导致两级分化,从而影响社会稳定。
(三)工业化、城市化的约束
工业化和城市化是任何落后国家迈向发达国家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是经济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目前,中国正处在这样一个加速发展的过程中。工业化和城市化产生了巨大的土地需求。一部分土地尤其是临近城市的土地,在部分行政干预下都被低成本地转化为工业和城市发展用地,这成为推动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动力之一。各级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方面的竞争,以及因以流转税为主的税制结构导致的对土地增值收益的依赖,使各级地方政府对土地的控制都到了欲罢不能的地步。在这种条件下,确立农民的个体产权,消除政府对土地的控制和收益的攫取,可能会延缓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步伐,因此会遭遇到来自政府的强大阻力,使改革难以向前推进。
三、农地产权改革的渐进式道路
农地产权改革面临的诸多约束,为改革设置了一个边界,使改革在特定阶段只能尽量逼近约束边界,而不能跃出。改革只能遵循渐进式道路,逐步向前推进。随着改革的成功和逐步深入,曾经对改革形成的约束将被逐步突破,边界将会向外拓展,从而使改革一步步前进,并最终达致目标。
农地产权改革的具体做法,就是把农村的土地按距离城市的远近分为“近、中、远”三类地区或者五类地区,首先在最偏远的农村地区实施土地产权改革,赋予农民完整的土地产权。时机成熟之后,再逐步推广到其他地区。
这一改革路径的优势在于能够规避并逐步突破改革的约束条件。
首先,渐进式改革能够规避和突破意识形态的约束。目前的主流意识形态认为,农村集体所有制是公有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有效政策,所以,改革绝不能改变农村的集体所有制。但是,改革首先在偏远地区展开而不涉及其他地区,波及范围小,不会影响大局。正如部分中小企业改制不会影响中国公有制主体地位,一小部分农村地区实施产权改革实验,也不会影响农村集体所有制,更不会动摇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因此,改革与原有意识形态不会发生严重冲突,能够得到一定范围的支持。随着偏远地区改革的成功,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一定会促使人们的意识形态发生迅速转变,从而推动改革进一步深入。正如经济学家指出的:“当个人的经验与他的意识形态不一致时。他会改变意识形态的看法。实际上,他是试图发展一套新的、能更好‘适应’其经验的合理解释。”
【关键词】会计文化;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会计文化建设措施
一、会计文化的含义
什么是会计文化?我们通过对文化、企业文化的分析,已为回答什么是会计文化这个问题创造了条件。会计文化,作为人类文化体系的一个分支,是指在特定的社会、经济、文化的背景下,从长期中外会计实践中创造、形成的,为会计人员所共同享有,具有引导、凝聚、激励、约束会计群体,体现民族特色,从而增进会计活力,推进会计管理现代化进程的会计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我们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去认识会计文化。
狭义的会计文化,是指在人类社会中会计职业领域内业已形成或正在形成的、为所有(或大多数)成员所接受或共同享有的会计意识形态及其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实施。与会计意识形态相适应的制度和实施,主要包括:(1)政府和有关团体制定的会计方面的法律制度与规章;(2)由政府或民间建立的会计机构或组织,院校开设的会计系科、会计专业,制造出来的各种从事会计工作的手段等等。
广义的会计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已经创造出来的有关会计方面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会计的物质财富除与会计意识形态相适应的制度与实施外,还主要包括社会已培养和造就的、从事各种会计专业领域和从事会计教育与教学的会计人才,以及由会计管理本身创造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会计的精神财富包括广泛的会计意识形态的东西,比如会计道德观、会计发展观、会计艺术观、会计制度等。总之,会计文化的内容是非常广泛的。
会计文化的内容包含三个相互关联的层次:表层、中间层、内层。(l)表层一一会计物质文化层,即人类会计实践中所创造的与会计相关的物质财富;(2)中间层一一会计制度文化层,即人类会计实践中所创造的与会计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相适应的组织制度;(3)内层一会计精神文化层,即人类会计实践中所创造的与会计相关的精神财富。
二、会计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1)会计文化建设是时展的必然要求
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合作成为时代潮流,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与此相伴随的是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碰撞,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日益重要。目前我国会计文化的发展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世界文化的交融。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也暴露出许多的问题。“会计人员做假账”、“内部审计制度形同虚设”、“监督部门监管不力”等。这些常见的情况严重影响着我国会计文化甚至是会计的的良性发展。从最近几年我国出现了大量的财务造假事件,如“绿大地造假上市”“长虹公司财务造假”等可以看出我国亟待加强我国的会计文化建设。
(2)会计文化建设中存在严重的问题需要加强会计文化建设
企业会计文化建设如此重要,对于会计人员来说,建设适应企业科学发展的会计文化,责无旁贷。然而,在企业会计文化建设过程,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些问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必将制约企业会计文化的健康发展。会计文化建设的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目的是提高会计发展的质量。开展会计文化建设,是实现会计工作全面、协调、良性发展的重要条件,是会计管理主动应对经济社会发展形式而对会计工作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它着眼于实现会计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文明的协调发展,立足于对人的管理,关心人、尊重人、激励人、培养人,统一个体目标与团体目标,充分发挥每一个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会计事业的全面发展提供充分的精神动力。
(3)加强会计文化建设能够有效地增强会计管理效能
会计文化建设,是高层次科学管理模式的再造,它使各项管理更具人性化、科学化,它促进了会计管理由生硬化管理到人性化管理,由控制式管理到支持式管理,由被动管理到主动管理的转变。
(4)会计文化对会计信息的质量具有重要的制约和影响
会计文化是会计从业人员在长期的会计实践中,逐步形成并为大家认可、遵循,带有会计特色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等。在会计行业里如果形成了不良的会计文化氛围,则会给会计报告造假提供了温床,因为大家已经形成了共同的所谓自我标准。财务人员受到不良会计文化的影响则会使提供给信息使用者的信息缺乏可靠性,给投资者造成重大的损失。因此加强会计文化建设对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有重要的作用。
三、推动我国会计文化建设措施
(1)以文化为载体,加强会计物质文化建设
会计物质文化是和谐会计文化的有形载体,是凝聚了人的文化的物质存在形式,物质文化建设既是推进会计文化建设的必要前提和条件,又是会计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和载体,其建设状况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着会计文化的质量和整体水平。会计物质文化建设取决于会计人员的素质,因此应当通过加强会计人员交流,以及加强对会计人员的业务和道德培训。此外,应建立网络化的会计人员诚信档案,对全社会会计人员的动态管理,加大会计人员提供虚假信息的舞弊成本。
(2)以提高法治水平为核心,加强会计制度文化建设
制度文化是会计工作中形成的一系列规章制度、管理办法,反映的是会计管理部门管束特定行为的制度。会计文化最终会体现在会计规范、准则和制度之中,因此,会计制度文化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中介。虽然,现代会计强调专业导向,较少依赖法规,但这是建立在会计人员高尚的职业道德基础上的,我国目前存在会计人员素质尚不能适应这种要求。因此,政府仍然在制度建设上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应当借鉴国外先进的会计制度体系,结合我国的经济体制特征和会计发展阶段,进一步完善我国的会计准则体系。
(3)提高会计人员的整体意识,形成良好的行为文化。
要让会计人员深切地意识到,会计工作是一个整体,会计部门 与企业其他部门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整体意识的培养,对于企业的 会计文化建设而言,不仅仅是会计部门的事情,更是需要整个企业 所有员工的共同参与。只要具有了企业整体意识,会计人员就会自觉规范自己的 言行,维护会计组织以及整个企业的形象,提高主观能动性,而明哲保身的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思想、行为将不复存在。
综上所述,企业会计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是企业的共同财富。企业会计文化建设是一个没有终点的持续过程,必须不断的跟随时代的步伐,顺应时代的潮流才能让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优势,我们也只有共同建立起一个良好的会计文化环境才能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而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参考文献:
[1]杨春涛.对会计文化要素的思考[J].经济师,2003(8):268.
[2]刘开瑞.会计文化初探[J].财经理论与实践,1990(2).
[3]张云.浅谈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文化[J].财会通讯,2009(6).
[4]郭杭.论会计国际化与我国的会计文化建设[J].会计之友,2008(8).
作者简介:
严俊(1987—),女,云南昭通人,云南大学经济学院管理学硕士,研究方向:财务会计。
[关键词]社会心理;社会意识;唯物史观;和谐社会
[中图分类号]C91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1 — 0008 — 02
上世纪八十年代,学界曾有学者对社会心理的内涵、特征及其在唯物史观中的地位进行过讨论。近年来又有一些学者开始关注社会心理与社会稳定、社会和谐的关系,但他们所做的工作主要是在心理学和社会学的层面上进行的,而极少在哲学视域内展开。本文旨在厘清“社会心理”哲学内涵的前提下,着重探讨唯物史观视域下的社会心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和我们的因应之策。
一、社会心理的哲学意义
社会心理作为社会意识的一种存在形式在唯物史观中是一项比较重要的内容。发展以来,人们在研究社会意识问题之中会非常注重对“社会意识形式”的研究,而在一定程度之上会忽视对“社会心理”的研究,所以在理解“社会意识”时会存在一定的片面性、绝对化,对问题的认识只存在于表面。
研究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文本可以发现,虽然他们已经认识到社会心理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但并未明确提出“社会心理”概念。最早明确提出“社会心理”概念的经典作家是普列汉诺夫。但以往文章只以《的基本问题》为例,认为普列汉诺夫仅最早在此书中将社会意识分为社会心理与思想体系即社会意识形式,并明确将“社会心理”作为唯物史观重要范畴纳入哲学体系。学界常说的社会心理范畴最早见于普列汉诺夫于1907年写就的《的基本问题》,其实是不对的,因为在这部著作中,普列汉诺夫并没有明确提出“社会心理”概念,而是用“社会人类的心理”“社会的心理”“社会中的人的心理”来表达“社会心理”概念。但应该肯定的是唯物史观社会心理思想在这部著作中已较为成熟并得到系统阐述,这就是学者们广泛引用的“社会结构五项论”的主要思想:“若我们对马克思和恩格斯就现在非常有名的‘基础’和同样有名的‘上层建筑’的关系的见解进行简单明了的解释说明,这样一来我们便可以得到下面一些相关认识:(一)生产力的基本状况(二)受到生产力制约的经济关系(三)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发展壮大的社会政治制度(四)社会中的人的心理变化一部分由经济状况直接决定,而另一部分则由经济上存在的各种社会政治制度所决定影响(五)有哪些思想体系对这种心理特征有一定的反映。〔3〕(195)
比较历史唯物主义范畴之中的社会心理与作为社会学范畴的社会心理的不同是理解社会心理的内涵的另外一种方法。社会学学界对社会心理与社会稳定的研究逐步深入,在近年取得了较大的成果,但是社会学视域中的社会心理范畴和唯物史观视域中的社会心理范畴仍有较大分别。第一,研究对象不同。唯物史观重在研究群体心理而非个人心理,因为作为具有相对独立性并对社会存在起反作用的社会意识,群体心理的影响力要比个体心理大得多,也有意义的多。群体心理中的阶级心理、阶层心理和民族心理,又为唯物史观所注重。但是,社会学研究者往往从个人心理和群体心理两个层面关注社会心理,且难分轻重。第二,研究角度不同。唯物史观立足社会历史的基本领域、基本矛盾及其发展规律,主要在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相互关系的宏大层面上讨论社会心理。社会学当中的心理问题则散落在各个具体话题中,如社会化、社会动机、社会角色、社会行为、社会变迁、社会分层与流动以及社会控制等。第三,研究意义不同。唯物史观旨在彰显社会心理作为社会意识的宏观能动作用,社会学则是针对指导在具体领域的不同问题。
二、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社会心理的作用
社会心理在社会结构中发挥着中间环节的作用。生产力、生产关系和政治制度等需要通过社会心理对社会意识形式产生作用,经济基础也要通过社会心理才能对上层建筑产生影响作用。对于该问题,普列汉诺夫已在多篇文章中进行过相应的探索与思考。本文则将社会心理置于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事业中,着重从以下四个方面阐述社会心理的巨大作用。
第一,社会心理与社会存在的双向互动。
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社会心理便因社会变迁而呈现出阶段性特征,并以其超前性或滞后性反作用于社会存在。所以人民群众的社会心理反映着社会基本矛盾状况和社会运行态势。是晴雨表,也是风向标。
改革开放前,我国社会心理的由于经济体制的单一和“左”的思想的束缚具有较强的保守性和封闭性。长期受到压抑的愿望诉求最终必然会有冲破束缚,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要求,而由于人们的思想一时难以完全转变,改革开放在初期遇到巨大阻力。但如同马克思在写《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时所提到的:“任何一个阶级要想扮演这个角色,就必须在一瞬间激起自己和群众的热情。”〔5〕(16),随着进程的不断深入和人民得到的实惠不断增加,自主开拓、求真务实、多元开放最终成为主导社会心理,群众高涨的建设热情和昂扬的奋斗精神促进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与开放。
第二,社会心理与社会意识形式的双向互动。
社会心理在由社会存在到社会意识形式和由社会意识形式返归于社会存在的过程中起到双重作用。一方面,社会心理为主流意识理论的形成提供来源,也为国家意识形态的建设与弘扬提供基础材料。故而采取类似解释学中“视域融合”的方法,使与中国人民的心理状态、思想动向、愿望要求以及观念传统相一致,以“本土化”提高适用性,以“再消化”实现发展创新是将中国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另一方面,人民群众的社会心理对社会意识形式特别是意识形态的传播和践行也至关重要。人民群众作为历史创造者与历史主体不论是选择、认识和接受社会价值体系和国家发展战略,还是对拥护与执行执政理念和各项政策,从而在实践中转化为现实力量都会受到社会心理的制约。
第三, 各阶层社会心理的多向互动。
在当今中国社会,社会心理的阶层性特征日趋明显。由于经济的发展与社会分工的深化,新兴阶层不断涌现。各阶层因社会地位,资源占有,生活状况,利益诉求的不同从而形成不同的社会心理。多样化和异质性的社会心理在不同阶层的社会交往中是值得重视的问题。
第四, 不同民族的社会心理之间的互动。
民族性是社会心理具有的一大特征。生活在同一地域的人群,因共同的地理环境、人口状况和生产方式而产生共同的利益和诉求,形成共同的理想信仰、情感意志、民族文化、风俗习惯等。民族性社会心理对国家是否能够统一富强、民族是否能够团结合作、社会是否能够繁荣安定起着至关重要的决定作用。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不同民族家庭成员们分享着相同民族心理。但这些不同民族的家庭成员们因历史发展变化所具备民族心理在这五十六个民族构成的大家庭中又有自己鲜明的个性特点,甚至有时会突出表现为敏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我认同感。因此,我们必须关注不同民族的社会心理,努力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不断促进各民族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交往与融合,加强各民族社会心理的交流与沟通,形成不同民族安定团结、和谐发展的大好局面。否则一旦遇到外国敌对势力和民族分裂势力的挑唆,而我们没有关注、研究过不同民族之间的这种心理差异,加之个别单位和个人工作方法上的简单和粗暴更甚至不作为,在特定条件下,就可能引发民族地区的社会心理波动与不满,继而造成不同民族之间的隔阂,乃至于上升冲突。
三、从社会心理出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方法论
由上述分析可见,人民群众的社会心理是影响和谐社会建设进程和成效的重要因素。我们应充分发挥社会心理的积极作用,努力克服与消解其消极作用,不断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具体来说:
第一,制定各项政策重要依据人应该是人民群众的社会心理状况。即使各种棘手的问题在改革开放时期与现代化建设阶段中频频发生,还需要通过其过程本身去解决与消除,可是人民群众的各种心理变化也要高度重视。若能准确掌握人民群众的心理变化,制定符合民心顺应民意的社会政策及各种规章制度,正确对人民群众的心理变化进行疏通指导,并且营造出良好的社会心理环境,那么社会将变得更加和谐,各项事业发展将更加顺利高效。所以,有些学者则提出:“社会心理对执政向政绩的不断转化有一定的影响,同时驾驭住了社会心理,在执政能力方面也会有一定的提高还会增强在执政过程中所遇困难的施政能力”。〔7〕
第二,加强主流意识形态对人民群众社会心理的引导与调整。如果说资产阶级统治者是虚伪地“把自己的利益说成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赋予自己的思想以普遍性的形式”,〔5〕(100)那么,我们党则是统一站在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立场上,同时弘扬和增强意识形态的建设。其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作为社会团结的纽带,而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内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则是其本质体现。它可以带领和指导疏通各种社会心理,尽力抵制各种错误思想和社会不良风气,以便使得全体人民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投身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当中。
第三,充分的重视与尊重不同民族所存在的社会心理差异,增强民族团结与凝聚力。我们首先要在法律上加强以民族区域自治为主体的制度建设,充分的肯定少数民族的生存发展空间,加强民族自治地方的经济、政治文化三者之间的协调发展,达到实现民族心理的稳定和谐的目的。〔8〕然后,还应该利用媒体舆论、志愿服务、政策倾斜等各种不同的方式来扩大意识形态和执政理念的宣传工作,加强少数民族的社会主义大家庭的归属感和中华民族的集体荣誉感。最后,保护少数民族文化时,要加强现代科学文化、国家文化在少数民族地区的传播、宣传与感染渗透,并通过文化和经济不断交流来促进相互理解与尊重,并加强民族心理的同质性与相融性。根本之点是加大支援力度和基础建设,并逐步由“输血”转变为“造血”,以实现经济繁荣。 因为归根到底,“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取决于每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分工和内部交往的发展程度。” 〔5〕 (68)
总之,社会心理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唯物史观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范畴,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又是中央与地方之间、阶层之间、民族之间的和谐;既是实践活动中的和谐,又是社会心理上的和谐。要想实现这诸多方面的和谐,就必须关注人民群众的社会心理,加强对社会心理的引导与整合,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心理保障和精神动力。
〔参 考 文 献〕
〔1〕 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1卷)〔M〕. 北京:三联书店,1962.
〔2〕 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2卷)〔M〕. 北京:三联书店,1962.
〔3〕 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3卷)〔M〕. 北京:三联书店,1962.
〔4〕 心理学百科全书(第1卷)〔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
〔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 李强.当前我国社会分层结构变化的新趋势〔J〕.江苏社会科学, 2004,(6).
关键词:企业发展;政工管理;问题;改善
当前的经济景象是发展的竞争的,大环境下的经济形势促发了更多企业以兼并与收购等竞争模式实现自身的发展,不论是规模化发展的企业,亦或是以创新赢得市场的企业,其长远的进步离不开完善的内部组织结构。当前,我国大多数企业或事业单位的政工管理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我国的经济发展程度与人们的意识形态有其特殊性,因此管理者应结合当前政工管理的实际情况,探讨今后的政工管理模式,以实现企业的优质发展。
1 当前政工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很多企业没有充分认识政工管理的重要性
近几年我国经济快速的发展给企业带来高效益的同时,也导致企业忽视了自身的文化建设,单方面的追求经济效益,单方面的强调员工数量而非质量的考核。企业应该重视员工的企业归属感、统一意识形态的建立,这很大程度上依靠政工管理工作的完善与健全。大多数企业都设有政工管理岗,但很大程度上并没有充分发挥其职能的重要性,政工管理人员本身也没有得到企业文化建设方面的及时培训,更无法使政工管理工作得到有效的开展。
1.2 缺乏规范恰当的管理制度
在没有充分认识到内部管理对公司发展的重要性的情况下,很多大型企业即使建有完备的内部制度,但大多没有得到有效实施与执行,中小企业则往往缺乏明确且制度化的内部规章。制度设立了而未执行等同于虚设,缺乏制度建设则造成政工管理工作缺乏规范的引导。政工管理工作的开展一方面需要相应的制度支持,另一方面也需要相应的制衡,只有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政工管理制度,使政工管理工作有章可依,才能打开工管理工作有条有理的规范局面。企业必须把政工管理深入到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员工当中去,当前企业因为没有完善的制度与及时的执行,因而无法实现政工管理工作的有机联系与全员共鸣。
1.3 忽视了政工管理人员团队建设
通过研究我国目前的实际现状,大多数企业的政工管理岗设置的过于单薄,岗位人员具有相当大的流动性,这首先就是管理工作无法有效开展延续的一大问题,高流动性的政工管理人员必然的无法形成专业的管理态度。团队建设是保有某一重要岗位职能的有效途径,高凝聚力、高素质的政工管理工作团队也有利于建立岗位的考核机制,对促进政工管理人员的稳定性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些方面的缺失都导致了企业当前的政工管理流于形式以及不平衡发展。
1.4 政工管理与我国国情的不符
经济全球化情况相下,西方模式在大多数国家被学习与采纳,我国大多数企业也同样如此,即使已经设置了政工管理的岗位也多是采用西方资本模式的管理方式。但我国的经济发展与人民意识有其特殊的地方,以国际化为目的的西方式管理模式被广泛采用,这不仅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能得到有效提升,也更有可能会使内部管理结构失衡。
2 当前政工管理工作的改善
2.1 政工管理基础建设
好的政工管理工作的开始首先是确立企业拟发展的思想文化基础,只有在思想基础的指导下,实际工作的开展才能得到有效执行,这种思想路线的建立也包括道德品质要求、集体意识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对企业人员的管理不仅是工作上的具体要求,更是企业文化上的推及与渗透,完善的思想指导有利于敦促政工管理者加强理论学习,及时执行企业管理制度的各项要求,更有利于企业员工在意识形态上归属感的建立。
2.2 岗位与团队建设
在充分认识到企业政工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后,企业要及时加快政工管理的团队建设,只有改善当前政工管理岗位少、人员少、力量薄弱的情况,并且实时加强政管人员的管理素质培养、思想路线建设,企业只有拥有一支强大专业的政工管团队,才能实现企业发展的蒸蒸日上。在团队建设过程中严厉把关,人员任用实行高效审核制,保证每一个进入团队的人都是合格的人才;其次是做好政工管理岗人员的培训,通过实时的培训不断提高政管人员的素质水平,兼顾企业政工管理制度建设与人才培养。
2.3 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
企业政工管理工作的实施有利保障完善的内部制度,企业内部各部门各司其职,用制度的支持赋予政工管理岗位充分的管理权,在保证政管有效进行的同时实现内部岗位的相互制衡,这不仅是人员管理的根本,更是内部结构治理的良策。企业在制定相应的内部管理制度前,一是充分结合本企业内部实际的发展状况与原有的部门构造,二是准确考察并了解企业员工的意识状态,做出合理科学的决策,以有效的制度建设保证执行的及时到位。
2.4 完善人员考核机制
科学的考核机制不是制式的单方面审核,政工管理的人员管理理念是一切以员工的需求为导向,只有通过政工管理人员这一桥梁,使大众员工的思想意识与企业文化达成一致,使工作环境与员工工作心态相匹配,才能充分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而这里所提的考核,则是指员工对企业有归属感、对政工管理人员的工作予以认同,对自我价值在工作中的实现感到满意。
3 实现政工管理模式的创新发展
3.1 思维的创新发展
新时代企业优质的发展不仅是企业管理者思路的创新,企业的员工能解放思想不断创新才是政工管理工作的有效成果。信息化的时代,社会主流意识在不断的更新,政工管理人员在工作的过程当中要不断创新,在保证现有工作成效的情况下,积极探究与学习,在总结过去的管理经验的过程中,保证信息的及时跟新,以最前沿的思想路线基础开展工作,实现企业员工思维的开阔发展。
3.2 管理模式的创新发展
新形式下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昭示着政工管理模式不可能万层不变,在信息变换紧跟时代的基础上,实现管理模式的及时创新。如果管理模式与当前企业员工的意识不匹配,不仅会使政工管理工作的管理效果大大折扣,也会给企业内部管理造成短时的脱节与混乱,影响企业整个内部管理体系的运转。政工管理模式的及时创新也是符合时展、与时俱进的具体表现,因此在解决了现有政工管理工作的各项问题后,也不会是一劳永逸,企业响应新时代的新要求,不断创新管理模式,保证内部管理制度的时效性。
4 结束语
政工管理是否得到有效开展,关系到企业的长久发展,而管理模式的操作是否恰当则关系到政工管理能否达到预期效果,以往的政工管理模式存在较大的漏洞,并且由于时代因素已经与当今新环境下的企业现状难以匹配,因此,企业政工管理模式的探究与创新是当前企业发展的新话题。当前大多数事企业单位在新时期的表现为规模大、人员多,政工管理相较以往具有更大的难度,企业在研究实行具体模式时,要充分把握工作基本点,政工管理人员要随时保持高度的积极性,实现企业内部管理的有序运转与外部竞争力的稳健上升。
参考文献
[1]王熙芳.企业政工管理工作的缺陷与应对的良策的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3(16).
[2]曹千山.新时期企业政工管理方式创新分析[J].现代企业教育,2014(02).
[3]罗秋生.现阶段政工管理与创新探讨[J].管理观察,2013(21).
文化是指人类活动创造的精神和物质产品的总和。安全文化则是人类活动创造的安全观念、安全环境和安全条件。安全文化作为一种从生活实践中升华而成的精神产品,具有包容性、渗透性、传承性和地域性等特点。这些特点影响和规范着人们的行动。总结和运用这些特点,有利于发挥安全文化对安全生产工作的指导作用。
一、包容性决定了安全文化在安全要素中的统率地位
如果把诸如安全技术、安全工程等看成是安全文化的产物的话,那么安全科学、安全教育、安全管理、安全法制等就属于意识形态的范畴。
人们知道,意识形态既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同时又对实践活动起着推动作用,是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回顾安全管理所走过的坎坷历程,尽管人们作了很大的努力,但总体状况还是不能令人满意,除了其他因素的影响之外,安全文化滞后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安全文化长期不受重视,不能形成体系,造成人们的安全理念落后、安全意识谈薄、安全知识缺乏,最终影响到决策者的行为。从这个意义上看,安全文化对其他安全要素的影响是深刻而长远的,抓住了安全文化,也就抓住了安全生产王作的灵魂。
二、渗透性增强了安全文化的整合功能
渗透性是文化的特点和基本属性。由于安全文化有渗透性,人们常常把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作为安全生产的基础工作来抓,把有利于传播文化的公共资源,变成为文化建设的载体和平台。文化的形成需要有意识地进行培育,教育和培训必须借助正面的灌输。宣传教育培训的制度化,实质上就是用有约束力的方式把安全知识和理念灌输到人们的大脑里,用以替换人们大脑中不正确的观念。
除此以外,还要采用大量面向公众的传播手段,如文艺作品、新闻媒体等文化载体。这种多层面的文化传播构架一旦形成,就能充分发挥文化的渗透性,影响人们的行为,形成良好的安全氛围,展现安全文化的整合作用。相反,落后的文化对安全生产工作的侵蚀和渗透同样具有很强的杀伤力,利益至上、侥幸心理、求神信佛、与己无关等观念,时常掺透到企业经营者和劳动者的脑海中,从而误导其行为。
三、传承性促进安全文化不断升华
安全文化是一个地方综合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人们不断追求安全生产理想目标的共同实践和意志体现。它改变着人们对安全生产、安全生活的态度,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这个过程是漫长的、艰难的。先进安全文化同落后安全文化的博弈过程,也是二者此消彼长的过程。
人们在安全观念、安全行为、安全管理、安全科技上锲而不舍地修正、强化,达到一定的境界,即形成安全文化。安全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具备传承的属性。安全文化在传承过程中,不断地扩展外延,丰富内涵,通过提炼与升华,成为一种精神产品,指导着人们的行为。但是这种精神产品绝非唾手可得,有三个要素必不可少,即安全理论的先导,传统文化的挖掘,政府力量的推动。我国近年来不遗余力地开展各种安全文化宣传、知识普及、制度建设,都是在为打造安全文化产品而努力。
一、“新常态”下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现实意义
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立统一矛盾助推了国家政府部门和学术界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伴随着环境保护的不断深入已走过40多年历程,既有理论研究上的贡献,也取得了一定实践探索的经验。然而,面对"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生态文明建设却仍显疲软和力不从心。目前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究其原因虽然有自然和历史的原因,但究其主要原因是近年来经济迅速发展造成资源过度开发。同时也存在改革体制不够健全等原因。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这说明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已构成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已成为国家政府层面关注和重视的重要问题。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以来,学术界掀起了讨论构建生态文明制度的新热潮,学者们围绕"什么是生态文明制度?如何建设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怎样的生态文明制度?”对生态文明制度的概念内涵、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理论基础、必要性和紧迫性、构建路径、框架结构进行了全方位探讨和研究,众所周知,不同历史时期和阶段的生态环境问题不同,相应的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也应呈显出不同的特点和侧重点。我国经济社会已步入"新常态”阶段,那么,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如何适应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新常态”?这理应是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研究必须面对和回答的问题,然而就目前来说学术界还没触及到这方面的研究,不少生态制度还相对落后,重要的生态制度还没有建立起来。因此,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内容尚需完善,制度体系有待深入探索和建构。首先,从研究的路径和方法看,现有研究由于缺乏对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中的生态制度缺失缺位及凸显矛盾的深刻剖析,因而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路径选择有待逐步优化。在研究方法上已有成果大多缺乏逻辑与历史、普遍共性与特殊个性、理论分析与实证调研、横向比较与纵向分析、量化指标考核和本质内容分析、宏观层面和微观层次等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其次,从研究的视角和学科看,目前研究视角较为单一,如对经济激励机制的研究大多为针对单一制度的经济学研究,缺乏多视角、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和共同研究,故很多研究结论不免带有片面性和局限性。因此,新常态背景下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新常态”下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路径选择
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又是一个现实影响深远的实践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新常态”的来临,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也必定会沿着纵深方向发展。首先,在理论层面上:第一,“新常态”下的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必将成为学术界研究发展的动向之一。生态文明制度构建如何立足于生态文明建设及环境保护的大逻辑,首要的是必须对生态文明建设地位进行重新定位。第二,应进一步拓展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研究视角,并丰富和深化生态文明制度内容体系。在对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进行研究时,必须摆脱单一的研究视角,加强多学科、多层次的综合分析,开拓视野,借鉴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和分析框架。第三,应该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生态公平和环境正义的研究。生态公正和环境正义是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理论前提和主要任务,只有重视生态文明制度中的价值信念、伦理规范、道德观念、风俗习惯和意识形态等非正式制度的研究和探索,才能实现生态公平和环境正义。其次,在实践层面上:第一,应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系统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研究及研究成果的实践应用。目前对生态文明制度的研究大多是宏观上的探讨,抽象的规范性和理论性研究较多,而从实证角度进行具体制度运行及实效性的研究较少。第二,要加速推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试点实验。以实践为基础,通过实践不断地检视已建立起来的生态文明制度,并进行经验总结,才能不断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第三,应从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系统性和整体性出发,加快"创建生态文明制度优先领域”的实践研究。生态文明体系制度建设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的工程。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构建的最终目标就是要依托健全的体系来激励并制约个人行为,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促进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因此新常态背景下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显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迫切的实践价值。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特别是以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深刻意义、现实依据和实践经验为依据,以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中的生态缺位、法律制度缺失和体制弊端凸显为原由,探索了"新常态”视域下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构的基本原则、路径依赖和体系框架。这些研究不仅有助于学界深入挖掘生态文明制度思想,更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搭建了平台,提供研究基础和方法论支持。
作者:夏广毅 单位:沈阳师范大学学院
论文摘要:理论学科面临着职业倦怠和兴趣枯竭的双重危机,一级学科的设立有助于缓解这种危机,但是,克服危机最终有赖于学科发展的学术积累和推进,以及高度的学科自觉和力求学术之真的理论志气。
论文关键词:理论;学科建设;理论志气
当前理论教育、教学实践的真实境况究竟如何是一个仁智交锋、论域宽广、寓意深远的问题域,是值得学界多方探讨又从来没有得到较好解答的一个真实性问题。确切地说,这是一个被有意识地回避了的敏感的真实问题。正因其敏感,所以每每论及总是讳莫如深,冠冕堂皇;也正因其真实,所以每有论及,总是避其锋芒,言不及意。如果我们能够坦诚、务实、负责地面对理论教育效益低下、实效性不足的现实,予以反思,不难承认长期以来我们的理论教育早已面临着两个现实性危机或者是挑战:一是职业倦怠;二是兴趣枯竭。前者是针对广大从业者而言,后者是就普遍的教育对象和受众而论。职业倦怠和兴趣枯竭共同导致了理论教育的双重困境:理论探讨浮光掠影、学术研究缺乏整体战略,学科发展后继乏人、学科建设裹足不前;教育实践对于扭转社会风习、思潮和伦理道德的力度欠佳、实效低迷、备受责难。
对这两个危机的感受,是笔者自己作为一个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习者,从学说系统内部和实践领域的生态嬗变的所见所闻得到的。在一些人看来,仿佛理论从来就不是一种理论和学术的方式,而只是一个政治的或意识形态的体系,在学术上没有什么发言权,大可以用其他话语取而代之;表现在社会上,理论在某种程度上也确实仍然被当成一个纯粹政治或意识形态的体系,它的话语权仍然过多地与政治和行政权力、与当下的宣教意图联系在一起。随着学术的繁荣,其他领域的学术研究越来越专门化,也不再像过去那么强调政治性了。而理论的基础研究和理论建设因其性质使然,必须与社会政治生活实践和主导价值观始终保持一致,相形之下,也就越来越被“边缘化”了。尽管如此,我们仍然应该看到,种种所谓“边缘化”的压力,其实不过是我们理论内部危机的投影和反射。如果我们自己能够走出危机,那么总有一天会深深地感激种种压力所给予的激励。
面对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挑战,为了加强理论体系研究、发展史和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推进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和巩固在高等学校教育教学中的指导地位,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培养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国务院学位办新近增设了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新增设的理论一级学科暂设置于法学门类内,下设基本原理、发展史、中国化研究、国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五个二级学科。政治学一级学科下的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调整到理论一级学科下,分别归人基本原理和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这是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者学术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学科不断整合的必然趋势。
依据学科发展的基本经验,“一门学科是否形成,科学体系是否完整和严密,主要有三个标志:一是有没有确定的研究对象;二是有没有由一系列概念、范畴、原则、规律、方法论等形成的理论体系;三是有没有与其理论体系相应的标志性的科研成果。”近二十多年里,学界已经和正在做着奋发有为的努力,并且取得了不少成绩。例如:两次启动学科教材建设,对传统体系进行自我批判和超越;探索整个体系和众多分支领域的理论创新。开辟了大批以前不曾涉足的学科层面;积极开展与道德教育、心理学、教育学的对话交流,从它们那里学习人类的经验和智慧;注重从现实生活实践及当代社会思潮的发展中汲取新的思想和观念;特别是伴随中国振兴的步伐,时时关注着、感受着、回应着改革、开放、现代化进程提出的问题,力求以理论特有的科学与人文精神做出回答等。这些努力及其成果尽管并没有产生明显的轰动效应,也无法以形式化定量化的方式进行统计和对比,甚至在学术界内也未必能够得到足够的理解,更不一定为外国学者所了解和承认,但它们的客观意义和影响却是不能低估的。这同时意味着理论一级学科设立以后的学科制度建设的任务是相当艰巨的,“它涉及到如何设立硕士点和博士点、要不要通过招收本科生来培养这个学科的专门人才、高校中要不要设立重点研究基地和重点学科来加强研究等问题。更重要的是,它还涉及到一些关系这个学科水平能否提升的重大问题,例如,如何加强理论整体性的研究,如何处理理论的政治性、意识形态性与学术性的关系,如何使学科的研究方向和教学的课程内容向着整体化方向发展,如何建立符合学科内在要求的学术团体或学术组织,如何组建创新团队以推动团结协作和集体攻关,如何增强理论一级学科建设和发展的后劲,如何制定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不同层次学生的学科培养计划,等等。所有这些问题,都是理论一级学科建立起来以后需要面对和认真加以解决的。”我们既然坚信的科学性和先进性是不可替代的,那么新的历史实践和时代特征面前,我们怎样才能继承创始人的风格,凭借应有的勇气和智慧,用新的、更富有生命力的思想和语言,上同答更多的现实问题,更敏锐地把握历史脉搏,更切实地代表时代精神。
对于克思主义学科来说,我认为首先要明确自身的定位和使命.处理好学科与学说的关系,增强学科自觉性和理论志气,努力站到学科的前沿,同时着眼于创造自己学说的新形态。
理论是一个学科.具有思想把握上的整体性、问题研究上的综合性、理论教育上的公共性特点,是一套学说。一般说来,学科是由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和人类长期积累的共同知识、方法、规范等构成的。它的根本特点在于体现人类认识的公共性;学说是人们解答或反应学科问题的一定体系,并因人们的立场、条件而具有一定的个性,优劣高下之分不可避免;所以学科只有一个面貌,学说却总有多种形态;学科通过学说的不断竞争、发展和演化而获得生命,学说则通过其对学科的贡献来获得自己的历史地位。总之,学科离不开学说,但并不归结于任何学说,哪怕是学科开拓者的学说。学科的生命在于问题,而一切真实的问题最终都来自人类生存发展的实践和思考,来自历史本身。所以,一切理论研究说到底都是解读人类的实践、思考、历史本身,包括它们的自我批判和否定。从来的学术大师、思想巨匠都是这种解读的天才和高手,而不是闭门造车、自说白话或鹦鹉学舌者。他们的传世之作都是解读自己时代人类心灵和实践的杰作,而不是对前人或任何人现成文本的简单模仿与重复。因此,敢于和善于批判地解读现实,独立地走向学科的真正前沿,并创造出真正属于自己的不朽学说,才是造就大手笔的真正途径。在这方面,具有高度自觉性的传统优势。因为在马克思那里就已经宣布:“凡是把理论引导到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的东西,都能够在实践和对实践的把握中得到解决。”我们应敏锐、勇敢、负责任地捕捉时代问题,思考这个时代的精神风貌和教育策略。首先,能够对理论相关题域中基本理论脉络作出基本的把握和介绍;其次,能够在此基础之上对理论相关领域中的一些重要问题和前沿问题作出自觉和深入的研究;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能够立足中国自己的问题把握理论的理论脉络和建构相关的理论问题。因此,研究理论一定要有自觉的学科意识和坚定的理论志气。
所谓自觉的学科意识,就是要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责任感为基础,懂得站在学科的高度上看待自己和别人的学说,赢得一种学术自主性。一般来说,做任何学术研究,就是去论证自己以为具有真确性的命题,同时等待他方的挑战,随时保持开放的态度,不采用任何学理以外的方式强迫人家就范,但最终还是为了做出更加有根据的真假判断。这就是学术的核心部分,有了这个核心,才可能有学术批评、学术竞争和学术发展。这就意味着要有一种健全的心态,自觉地保持科学、严谨、求实、宽容和永不满足的作风,既不盲目追从别人的学说,也不急于将自己的学说强加于人;要以问题回答的水平来衡量学说的优劣得失,尊重实践和历史的检验;不以仰仗任何权势或谋求话语垄断来维护自己的地位。保持这样一种心态,是相信的科学性和先进性的表现反之,如果仅以宗派式的眼光看待,就只能使自已失去比较的尺度和竞争的活力,降低自己的科学水准。
摘 要:政府公信力是政府管理社会的基石。本文通过对我国政府公信力建设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从政党、政府和社会公众三个角度来探索提高我国政府公信力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公信力;政府;现状;弱化成因;提升;政策建议
政府的公信力体现了政府的信用能力,是指公众对政府行为持信任态度达到了何种程度,是民众、社会组织对政府信誉的一种主观判断或价值评价。自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各届政府都为建设诚信政府责任政府而不懈努力过,并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我们应该看到,现阶段的我国与北欧国家相比,政府公信力仍然有待加强。当前现状是,我国政府公信力的弱化导致了社会矛盾日益显现,严重影响了我国社会的和谐与发展。
一、我国政府公信力的现状
狭义上,政府公信力2是指政府履行自身的责任和义务,信守对公众的承诺,从而获得社会公众对政府的运作方式、行政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以及与政府自身行为相关的整个制度系统的理解和信任。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基本要求,是政府治理社会的基础,是社会稳定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前提,是我党执政立足的根本,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是,我国政府公信力现在却呈现出弱化的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三大方面:
(一)政府行为公信力弱化
政府行为公信力的弱化,指由于政府行为(包括政府行政人员的行为)不规范而导致的信用危机。其主要表现在如下三点:第一,政府行为的越位。当前一些地方政府仍把政府自身当作社会资源配置的主要手段,这必然会涉及一些本不应政府去涉及的领域,造成资源不必要的浪费,效率的低下,从而导致政府公信力弱化。第二,政府行为的缺位。例如宏观调控和市场监管不到位,环境资源保护的不力,公共服务供给的不足、分配的不公等。第三,政府行为错位。简单来说,就是指地方政府之间或政府部门之间只能行为的混淆与错位,导致了政府公信力行为的弱化。
(二)政府政策公信力弱化3
政府政策公信力弱化指的是公众对公共政策合法性、合理性、有效性、正当性和科学性等信任程度的降低。政府政策公信力的弱化包括:政府决策程序缺乏一定的规范性,决策随意性较大;公共政策呈现出不稳定性与不连续性的特征;政策执行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偏差。
(三)政府权力腐败问题
近十年来,政府中各种腐败现象频频发生。一些地方政府及其主要行政人员为了谋取自身的不正当利益,在政策过程中不讲诚信、弄虚作假、滥用权力,漠视公众的切身利益,使公众对政府官员失去了信心,从而导致政府公信力不可避免的下降。
二、从制度的角度分析我国政府公信力弱化的原因
(一)权力监督体制不健全
权力监督机制作为监督制度的组成部分是其关键内容。当前,我国的监督制度建设已经取得了不小的进步,但一些问题一直仍未能得到很好的解决。一方面,某些政府官员、、的现象仍时有发生;另一方面,某些政府部门权力部门化、部门利益化、利益个人化现象较严重,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力和利益,运用自由裁量权随意地扩大自己的处罚权、审批权、收费权等等,行政行为随意化、人格化,使得法律的严肃性、权威性受到了极大的扭曲,严重破坏了政府的公信力。
(二)行政管理制度不健全
如今,我国行政管理体制建设的步伐仍没有跟上社会大环境变化的需要,在某些领域尚不健全甚至只是流于形式。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信息公开制度的不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早已开始实施,但有了信息公开条例并不意味着该制度已经完善,其法律层次显然还不够,对于公民知情权和隐私权因信息公开与否而带来的侵害情形仍处于划分不清的状态,对于公开后的救济也难以得到有效的实现。
2.行政问责机制的不完善。建设责任政府,必须建立起一个有效的问责机制,但目前的现状与理想相距甚远。不少地方行政问责的成效仍仅仅取决于媒体与社会的关注程度,只有像“钓鱼执法”、“躲猫猫”这样的引起强烈的舆论反响的事件才会致使有关部门的问责制得以启动,而且只是处理几个官员来敷衍公众舆论。我个人认为,如果缺乏舆论的广泛关注或公众压力较小,问责程序就很能够难正常地运转起来。这样的结果是:对于一些舆论关注的渎职、失职事件,往往问责的力度较大,但即使追究责任也只是高调问责,低调地降迁,或是只是追究执行者却不追究决策者;对于那些未受公众广泛关注的渎职、失职事件,问责就显得力度不够,往往只是象征性地让当事人写个检讨或是写个事情经过说明,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并且明显地忽视了问责那些在渎职、失职事件中明哲保身、不作为、无作为的官员或当事人。行政问责机制仅仅停留在形式上,制度本身的不健全导致了行政行为过程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约束。长此以来,不仅降低了政府的凝聚力、号召力,影响政府了的合法性、有效性,也会弱化政府的公信力。
3.公民参与机制的落后。公民参与是指公民个体或公民组织依法投票选举政治代言人,参与公共政策中的制定、执行、公共事务的管理和评估,作为政府的合作伙伴,共同供给公共产品和服务,并对政府的活动与过程实施监督。从新公共行政到新公共治理理论都要求将公民参与纳入到公共管理的过程中来,公民参与的内容和形式也必须日趋多样化。随着公民参与的兴起和发展,其存在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尤其在我国,公民参与还面临着许多的困境,如由于受政治、历史统文化的束缚,我国公民表现出普遍的政治冷漠,即使参与也只是被动的参与;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参与成本的巨大,使公民不愿参与或者不积极主动地参与。当前,公民参与的动力机制仍不健全,更重要的是公民参与的能力还远远不够,包括参与的方式、途径、参与的有效程度能否得到了保证。在我国,只有部分普通公民能以合法的形式、制度化的渠道理性地参与公共生活并影响行政行为及过程,导致公民参与的积极性严重受挫,致使了政府公信力的弱化。
三、提升我国政府公信力的政策建议
政府公信力就是公民基于个人利益的满足程度对政府作出的评价。利益就是基于一定生产基础上获得了社会内容和特性的需要。个人利益的满足是人们对政府评价的物质基础,一个总是不能满足公众的个人利益的政府,它存在的必要性就非常令人值得怀疑。但是个人利益没有得到满足的人对政府的评价并不一定低,个人利益得到满足的人对政府的评价也不一定高,这就是公众对政府评价的另一维度―――公平。从利益分配的角度来看,公平是人们对人与人之间经济利益关系合理性的一种认同,它包括过程公平和机会均等。一个公平的政府,即使个人利益没有得到满足的人也会对它作出较高的评价,反之,即使个人利益得到满足的人对政府的评价也不会高。
基于以上因素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政府在公信力建设上占据着主导地位。因此我们主要从政府角色的方向出发,提出建设我国政府公信力的路径选择。
第一,从政党的角度来看。意识形态是政党的标志和阶级属性,在革命党时期,鲜明的意识形态是团结和凝聚人心的思想理论基础。政党是公民控制政府的手段,是表达民意的工具,执政党能力的高低与公民参与政府的程度、公民政治权利实现的程度成正比,进一步影响政府信任的程度。政府可以从执政理念、体制供给、执政制度、干部升迁等方面规范政府的内部管理和外部关系,对政府进行监督和规制,提高行政管理水平,加深公众与公众权力的联系,使政府能够更好地赢得公众的信任。
第二,从政府的角度来看。提高公信力的关键环节是政府自身的建设,下面将从观念、制度、管理等方面阐述了提升政府公信力的具体措施。首先,要树立民本意识和诚信意识,这是建设诚信政府的思想理论基础。要树立以诚信守信为核心的行政道德观、以为民谋利为目的的行政权力观和服务群众的行政群众观。其次,制度建设是提高政府公信力的关键环节。建立和完善行政听证制度、政府信息公开制度、行政信赖保护制度、行政执法责任制度,目的在于保证立法、决策的科学性,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和话语权。再次,要提高行政管理水平。要构建服务型政府管理模式,从行政发展的趋势、行政价值的取向、行政职能的转变、行政权利的来源、政府角色的定位等不同角度探讨了政府管理模式转变的必要性和具体途径;弥补公共政策在指定、执行、监控、评估过程中的缺陷,满足公共政策合法、合力、科学、民主的要求,才能被公众认同;政策制定要做到规范程序、拓宽群众参与渠道、强化决策责任制、增加决策透明度;政策执行的关键是要坚持依法行政,做到严格、公正、文明执法;政策监控是要通过多渠道的信息机制保障公众的知情权、话语权和监督权;政策评估是要建立以和谐社会为价值导向的政府绩效评估制度,赋予公众了解、评判政府服务工作的权限。同时,加强行政管理作风建设。要推进勤政廉政建设,反对、惩治和预防腐败;要加强行政人员的道德信念和道德教育,建设廉洁奉公、勤政为民、作风优良的公务员队伍。
第三,从社会公众的角度来看4。建立政府与社会的共同治理模式,培育公民社会,重视公民权利,保证公民监督,是提高政府公信力的重要途径。在西方,人们一般把民意视为政府信任的试金石以及政府与人民之间沟通的桥梁,制度化的政府满意度调查已经成为政府信任的晴雨表,因为它既能定期反映民众对政府官员和政策议题的感受,又能成为规范政府行为,推动政府改革和创新,提高政府绩效的重要驱动力。在我国,政府要努力提供充足优质的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与公共服务需求。要在加强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的同时,注重公共设施建设,健全公共服务系统,不断加大对社会公共领域的财政投入;要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险体系、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要加强社会管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各级政府都应该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把发展的速度、改革的力度、群众可承受的程度有机统一起来,认真解决涉及群众利益的重大经济和社会问题及突出矛盾。要通过制定社会政策和法规,依法管理和规范社会组织、社会事务,协调各种利益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要积极扩大就业,努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理顺分配关系,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切实维护群众利益,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特别要加快建立健全各种突发事件应急机制,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真正从社会公众的角度切实解决困难群众生产生活难题。(作者单位:上海海事大学)
参考文献:
[1] 裴婷婷,田瑞云:《完善制度建设,提高政府公信力》,行政与法2010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