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初中科学常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创新;探究;教学;情景
当今学校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际能力,而不再偏重于对学科知识的机械记忆、简单理解和应用。目前学校教育中传统授课方法,很难做到因材施教,很难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些老的教育方式制约了学生独立探究和合作意识的形成。而学生都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开展探究性学习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和挖掘学生潜能的有效手段,这是一种科学的、先进的、高层次的学习方式。教学中教师应转变观念,认清课堂是学生探究性学习的主阵地。善于创设各种情境引导学生以探究的方式去获取和应用知识。现结合教学实际谈几点体会。
一、创设问题情境,促进学生探索定向
探索活动一般是伴随问题而进行的,问题的出现锁定了探索的方向,并且有利于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将扮演积极的角色,在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将获得知识与技能。对此,教师应多设计问题情境刺激学习活动,鼓励学生尝试各种问题的解答,从而促进探索活动的步步深入。
教师设计问题有多种方法:
1.层层推进法
即有梯度地提问,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时,针对做的经典演示实验,可以先设计几个小问题:小车为什么最后总要停下来?小车在平面上前进的距离长短跟小车受到阻力的大小之间有什么关系?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它的速度减小得越慢吗?想一想,假设平面绝对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为零,它的速度会不会减少?用这样的问题情境引导着学生的思维。
2.角度变化法
即对某一事实或现象可多角度设问,在学到大气的压强时,结合人体血液压强的知识,向学生提问:在你们或亲人生病打“吊针”时有没有注意过以下的几个问题:(1)药液为什么可以输入人体内?(2)为什么药液能匀速滴注?(3)当药液滴注完时,空气会进入静脉吗?当学生用科学的知识去分析这些问题时,学生会从中获得一种喜悦的体验,并乐于进一步探索。所以应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二、创设矛盾情境,激发学生探索欲望
具有冲突性的情境可以引发学生强烈的求知矛盾,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和体验,以激发学生探索欲望。在研究物体的浮沉条件时,师:这是一片普通的铜片,放入水中会怎么样?学生:会沉入水中。师:将铜片四周向上弯折,形成一个勺,小心放入水面,结果铜勺浮在水面。
三、创设活动方式,开展探索实践
初中阶段学生的思维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并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但是对科学概念的建立很需要直观的活动——实验来支撑,要让学生动手做实验,而不仅是用眼睛耳朵。课堂上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就是学生思维展开的过程,通过自主探索不断建构有价值的知识,也使学生的实践能力获得自主的发展。以往上课中出现的教师一节课讲到底的现象,活动式教学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在“皮肤的冷热感觉”教学中,让学生做一做下面两则小试验(而不是讲解实验):1.先请两位学生将准备好的三只盛水的烧杯各自放于酒精灯上加热,用温度计测量水温,使三烧杯内的水的温度分别控制在20℃、30℃、40℃左右,然后每个小组派两名同学上来尝试。先把左右手分别浸在20℃、40℃的水中30秒钟后,再同时浸在30℃的水中,体会期间的感觉且思考其原因。2.把金属块、木块放入冰块10分钟,然后迅速取出,让学生触摸这两个物块,要求说出感觉。在这两则小实验中,整堂课避免了理论性的说教,学生兴致勃勃地做实验找规律,教学气氛异常活跃,学生在具体的实践操作中深化了思维,获取了知识,培养了能力。
四、创设合作情境,提高学生探索效能
合作意识是当今社会的标志之一,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在课堂上多创设协作情境,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教师授课应为谈话式,教师要成为与学生讨论、交流的有机组成部分。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可通过会话探讨如何完成规定的学习的任务,使之成为交流的渠道,使他们互相取长补短达到意义建构的目标。在学习人体血液循环时,学生以4人为一组,每组领一张白纸,并根据老师黑板上的提示进行阅读,集体讨论课本上关于人体血液循环的详细过程及路径、并完成阅读作业。在发下的白纸上用红笔描出富含氧气的血管,用蓝笔描出富含二氧化碳的血管,再用箭头标出血液的流向。各组完成作业后用磁铁把作业纸贴在黑板上,然后各组派一位代表对照所完成的作业纸解释血液循环路径(其他成员可以补充)。这样的设计不但使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而且避免了学生探究的局限性。
五、创设实验情境,培养学生探索的方法
一般来说,知识是在一定的实践和方法上形成的,方法是科学发展的产物。而探索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既依赖于知识,更依赖于方法。课堂上多模拟科学家的探索过程,对培养学生探索方法大有裨益。九年级学习功率后提出如何测定人体最大输出功率,让学生根据探究实验的步骤自己去设计实验步骤,然后大家一起交流。
总之,在教学实践中要不断实践,不断创新,为我们的学生奠定创新思维的基础。
参考文献:
[1]James M. Banner,Jr. Harold C.Cannon.现代教师与学生必备素质.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06.
[2]创新能力与职业道德知识读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6-07.
创设情境的目的是让学生发现知识存在于社会,存在于生活,与我们的生产、生活等密切相关,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多数初中生不喜欢学数学,觉得难,没有兴趣学习,认为数学是枯燥的一门学科.教师在教学中创设情境,化枯燥为有趣,在教学中可以尽量将书本上的知识加以研究使之变为生动有趣的问题,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具体做法有:
1.利用学生心理特点“好奇”,创设合适的情境
中学生正处在对任何事物都倍感好奇的年龄阶段,教师可抓住这一心理特征,大胆创设能让他们好奇的实际问题.如:在讲解乘方的时候,可让学生讨论“一张足够大的纸,对折五十次后有多高?”学生讨论后,教师再告诉他们结果,这时学生会觉得非常好奇(因为他们想不到会有教师说的那么高),这样学生对学习乘方就产生探究动力.
2.利用学生的合作交流、师生活动,创设合适的情境
用全班学生的智慧解决数学问题,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数学结论的导出水到渠成.
如:在讲《频率与概率》时,活动:摸牌试验.
①准备扑克牌若干张.活动过程要求:全班分为10个小组,每小组有红色A、2各一张;黑色A、2各一张(A表示1)。两人分别负责一种颜色的2张牌;1人负责抽牌,1人负责记录.其他同学负责监督.从红、黑两组牌中各摸出一张记录下牌面数字之和,称为一次试验,每组试验30次,每小组做好记录.
②每小组将记录数据整理填表:
③综合各组结果,在黑板上填表:
④要求学生画出频数、牌面数字之和为2、3、4的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
通过画折线统计图,看出频率的变化趋势,从而使学生明白,当实验次数很大时,可以用频率估计事件发生的概率,整个教学过程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学习过程,综合交流全班学生的结果,学生自己能发现学习的结论,这个情境的创设促使全班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
3.先分析与后综合的情景创设
分析是将某一知识或某一题目分为几部分进行研究和讨论.综合是将所研究和讨论的问题的各部分组合起来构成一个新的整体.在此基础上再产生解决问题的新方法.
如图,以长为2的线段AB为边作正方形ABCD,取AB的中点P,连接PD,在BA的延长线上取点E,使PE=PD,四边形AEGD为矩形,以DG为边作正方形DGFH,点H在AD上,如右图:
师:你能找到黄金分割点吗?
(3)F是GE的黄金分割点,H是DA的黄金分割点.
师:请思考PA+DH=? DP=?
即:观察图形的变化,少了哪些元素,观察PA与AD有什么位置、数量关系?DH与DM有什么数量关系?PM与PA有什么数量关系?
思考:给你一条线段,你能找到它的黄金分割点吗?
作图题:
作法:1.作AD的中垂线交AD于Q,过A作AD的垂线,截取PA=AD.
2.连接PD,以P为圆心,PA长为半径,画弧,交PD于M,
以D为圆心,DM长为半径,画弧,交AD于H,
所以,H就是所求作的黄金分割点.
4.类比与联想的情景创设
这是初中数学教学中较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类比是将多个事物进行比较,找出异同的思想方法.联想是由此想到彼,并同时发现事件共同的类似的规律.如勾股定理逆定理的证明方法处理:先通过特例的讲解,再上升到一般方法.为学生掌握较难的数学方法架设了一座“桥”,巧妙达到难点分散的目的.
例:说理已知:ABC的三边分别为AC=3,BC=4,AB=5,DEF中,DF=3,EF=4,∠DFE=90°,求证:ABC≌DEF.
5.了解学生实际,创设数形结合的实际情境,使学生形象直观地接受数学知识
教师多次强调的问题,学生总是记不住,弄不懂.因此,教师在创设教学背景时不要死板地套用课本,而应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教学情境.
例:拼出面积为(a+2b)(a+b)的长方形.
在学生的合作小组中,很快拼出了以下三种图形,请说出它们的本质.
生1:这三个矩形都是一边长是a+2b,另一边长是a+b.
生2:这三个矩形可以把卡片左右平移,互换位置而得到,最终可以化为最后一个图形.
例:你能拼出结果为2a(b-a)的矩形吗?(b大于a)
[关键词]中国传统哲学 科学知识 贺麟 时空即理
[中图分类号]B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326(2011)05-0009-05
贺麟没有写专文讨论“理”,但在《时空与超时空》等文中,部分地涉及对“理”的解释,正是透过这种解释,可以找到贺麟对于宋明理学中“理”的基本想法和主张。
一、“理”之知识基因的开掘
宋明理学中的“理”是本体,是万事万物的根据,但这个“理”主要还是道德意义上的,即便涉及天道自然,也还是以求证道德为中心。贺麟可谓独具慧眼,他把这个“理”与他想极力宣讲的“时空”联系起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变成了对“理”的一种诠释。
1、“理”是“心”的本质与灵明。这是贺麟对“理”特性的基本规定。可是,“理”在什么意义上是“心”的本质和灵明呢?根据贺麟的理解,应该是在“时空”意义上。他说:“理既是规定经验中事物的必然秩序或法则,即是经验中事物所必遵循的准则,既是衡量经验中事物的尺度,则必是出于经验的主体,即规定者衡量者所先天固有的法则、标准尺度,而不是从经验以外突然而来自天降下的奇迹。理是心的一部分,理代表心之灵明部分。理是心的本质。”所谓“规定经验中事物的必然秩序或法则”、“衡量经验中事物的尺度”,都是贺麟讲“时空”所具有的特性,也就是说,“理”之所以是“心”的本质,是“心”的灵明,乃是因为其与“时空”具有同样的特性。而在贺麟看来,宋明理学中的“理”正是具有“时空”特性的“理”。他说:“理是心之性,而非心之情,而心是统性情的全体。理是思想结晶,是思想所建立的法则,是思想所提出来自己加给自己的职责,不是外界给与的材料。理是此心整理感官材料所用的工具,是此心用先天工具在感官材料中所提炼出来的超感官的本性或精蕴,而不是感官材料的本身。”“心统性情”是宋明理学核心命题之一,其中的“心”是善体,具有主宰能力,而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其中有“理”,如朱熹说:“心同是主宰底意,然所谓主宰者,即是理也。不是心外别有个理,理外别有个心。”所以,“理”等同于“性”。就是说,对于“心”而言,“理”不是偶然性,而是必然性,这种必然性表现为:是“心”活动的法则、是“心”整理材料的根据和准则。因此,“心”中无“理”是不可想象的。贺麟说:“理既是心的本质,假如心而无理,即失其所以为心。譬如禽兽就是无有理性的动物,因此我们不说禽兽有心,只说禽兽有感觉。故理必在心中,而心之为心,即因其‘聚众理而应万事’。因理聚心中,因心聚众理,故心是‘一而不二,为主而不为客,命物而不命于物’的真纯之主动者(所引皆自朱子语)。”概言之,朱子的“心”之所以能“应万事”,之所以是“绝对唯一而不是分裂为二、主体而不是客体、命令万物而不是被万物所命令”的,就是因为拥有了“规定经验中事物的必然秩序或法则、衡量经验中事物的尺度”的“理”。可见,贺麟所谓“理”是“心”的本质、“心”的灵明,是从“时空”意义上讲的,即只在具有“时空”特性意义上,“理”才是“心”的本质、“心”的灵明。“理”是宋明理学的本体,具有绝对性、唯一性、超越性、至善性等特点,因而能决定“心”的性质,“心”为“心体”,贺麟的诠释虽然沿承了这些特性,却是作为“使知识成为可能的根据和标准”而接受的,因此,如果从朱子本有但幽暗的知识论路线讲,贺麟的这种诠释是一种顺延,而从道德论路线讲,则是一种重大的颠覆与转向。
2、“理”是“心”整理材料的工具。贺麟认为,科学知识属于自然知识,但自然知识不属于科学知识,因为由自然知识升华到科学知识,仍然需要理性的整理,而“时空”正是具有这种功能的“理性”。他说:“就时空为心中之理言,可称之‘心之德’。德,能也,性也,谓时空为心之功能或德性也。就时空为使基于感官的自然知识可能之理言,可称之为‘感之理’。即是吾人行使感觉机能时所具有之两个内发的原理或标准,据此原理或标准,吾人可以整理排列感觉中的材料,因而使得感觉也不是纯然混沌而被动,乃亦有其主动的成分,而自然知识因以形成。科学知识即是自然知识,但自然知识不即是科学知识。自然知识尚须经过一番理性的整理后,方为科学的自然知识。朱子说:‘仁是心之德、爱之理’,我们则说:‘时空是心之德、感之理’,我们完全采取朱子界说仁的方法和态度来界说时空。朱子认为仁是使爱的行为或道德行为可能的心中之德性或原理,我们则认为时空是使自然知识可能的心中之德性或原理。”“时空”与宋明理学的“理”是等同的,所谓“理即是心的本性,一如利是刃的本性,聪是耳的本性,明是目的本性。此乃是据心的界说而自身明白的道理。这个例子和这例子中所含的道理,皆采自朱子的说法。故凡彼认理在心外的说法,大都只见得心的偶性,只见得形而下的生理心理意义的心,而未见到心的本性,未见到形而上的‘心即理也’的心。”在贺麟看来,朱熹所谓形而上的“心”,正是因为它的本性是“理”,而“时空即是心中之理”,因此,“理”自然是使感觉机能行使的两个内发的原理或标准(功能和感之理),从而使自然知识转换为科学知识成为可能。这样,贺麟就在中国传统哲学中寻找到转向自然知识的途径和基础,也就是用西方哲学改造中国理学的目的所在:“必须以西洋的哲学发挥儒家的理学。儒家的理学为中国的正宗哲学,亦应以西洋的正宗哲学发挥中国的正宗哲学。因东圣西圣,心同理同。苏格托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康德、黑格尔的哲学与中国孔孟、老庄、程朱、陆王的哲学会合融贯,而能产生发扬民族精神的新哲学,解除民族文化的新危机,是即新儒家思想发展所必循的途径。使儒家的哲学内容更为丰富,体系更为严谨,条理更为清楚,不仅可作道德可能的理论基础,且可奠定科学可能的理论基础。”“奠定科学可能的理论基础”正是贺麟释“理”的目的。然而,“理”是宋明理学中的本体,它是意义、价值的象征,而贺麟将“理”解释为“心整理材料的工具”,使“理”从“意义”下落为“工具”,也是一种重大的转变。
3、“理”是“心”的产业。贺麟指出,“哲学的历史即是理性发展的历史。亦可说是理性化一切的历史。哲学愈发达,则理或理性的势力范围愈推广。哲学史的起源可以说是在于首先承认物之有理。理是物之本质,理外无物。”而中国哲学史的发展正证明了这个论断。他认为,《诗经》上“天生A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四句话,就是中国哲学史开宗明义的第一句纯哲学思想的话,因为头两句说明“凡物莫不有理”,后两句说明“凡人莫不性善”。“物有理”,所以必须从知的方面以研究之: “性本善”,所以必须从行的方面以扩充之;因此这里已隐约包含有“物者理也”、“性者理也”的思想。《书经》中“人心惟危,道心惟微”中“道心”二字为后来所谓“义理之心”、“本心”、“良知”的本源并已隐约包含有宋儒所谓“心者理也”的意思。《易经》中的“天”是指“理”、“道”或宇宙法则,即“天道”,后来程朱以“天者理也”一语点破,“天”遂成为哲学观认的对象。由此,贺麟指出,“物者理也”、“性者理也”、“心者理也”、“天者理也”就是哲学领域的扩充,将物、性、心、天皆纳于哲学思考之内,使哲学正式成为理学。而到了宋代,这些伟大哲学识度重新提出来,显明地系统地精详地加以发挥,使哲学从根本上改变了方向。如陆象山“心即理”命题的提出,因为“心”既是“理”,“理”即是在内,而非在外,则无论认识物理也好、性理也好、天理也好,都必须从认识本心之“理”着手。贺麟说:“心既是理,则心外无理,心外无物。而宇宙万物,时空中的一切也成了此心之产业,而非心外之傥来物了。故象山有‘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之伟大见解,而为从认识吾心之本则以认识宇宙之本则的批导方法,奠一坚定基础,且代表世界哲学史上最显明坚决的主观的或理想的时空观。所谓‘吾心即是宇宙’,乃孟子万物皆备于我之另一种说法。意谓吾心中具有宇宙(时空中事、物)之大经大法,吾心掌握着时空中事事物物的权衡:以理解自己的本心,作为理解时空事事物物的关键的先决问题。所以由物者理也、天者理也、性者理也的意思,进而发展到‘心者理也’的意思,是先秦儒以及宋明儒的大趋势。”就是说,在中国哲学史上先后出现的“物者理也、天者理也、性者理也、心者理也”等命题,正可证明哲学的“时空”在不断变化、不断扩大;而到象山“心即理”和“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却在方向上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即“理”由认识万物的理性成为“心”的大经大法,从而为“从认识心之本则进而认识宇宙之本则的方法”奠定了基础。贺麟对于中国哲学史上“理”的描述是:“物者理也”,“性者理也”,“天者理也”,是理性势力范围扩大的历史,在这个过程中。“理”是理性,但并不内在于“心”;随着理性势力范围的不断膨胀、扩大,达到“心者理也”的程度,“理”便成为了“心”中的原则、标准;而“理”势力范围的扩大便是时空的扩大,因而“心即理”即是“心即宇宙”或“心即时空”,这样,“心”、“理”、“时空”便统一起来,“心”根据“理”的原则把握时空、决定时空。这就是贺麟所憧憬的“时空是心之理”所落实的目标:“由达到心者理也的思想,进而发挥为时空者心中之理也的思想,哲学的研究因而建筑在一个新的知识论的基础上,对于宇宙万物的理解,因而另辟一新的由内以知外的途径。”贺麟所理解的“心即理”,就是一种“主观时空观”,这种时空观为哲学研究建构了一个新的知识论基础,即“由内知外”的理解宇宙万物的方式。在宋明理学中,“心即理”所表述的是儒家道德原则与规范的内在化,是孟子“性本善”论的具象表述,即道德原则先天内在于人心,实践与否完全取决主体的责任意识之情形,而“宇宙乃吾心、吾心乃宇宙”所表述的是儒家的担当情怀,是儒家道德信念的体现,因而贺麟将它们解释为“由内知外的认识论”和“知识形成的内在准则和标准”,即从道德的根据转换为知识的根据,则是又一重大的转换。
二、“理”知识化诠释之省思
可以看出,贺麟释“理”并非有意为之,纯是讨论“时空”问题牵出的副产品。然而,正是透过此无意为之副产品,让我们寻找到贺麟于“理”之有意想法和主张。更为重要也更为有趣的是,沿着贺麟关于“理即时空”的想法和主张,可进一步寻找到这种诠释的特点、问题和意义。
1、“理”之多种新规定。宋明理学的“理”与“时空”存在着的差别,到贺麟手中便不成其为问题了,他根据建构主观时空观的需要,对“理”进行了符合他要求的解释和规定。第一,对“理”内涵的改造。在宋明理学中,“理”是绝对的、客观的原则,是万事万物之所以是它自身的根据。但这个本体落实到具体事件上,还是诸般道德的根据,即,宋明理学的“理”所规定和包含的,在内容上基本为道德原理、道德规范。但在贺麟这里,“理”是先天的时空形式,是经验中事物的必然秩序或法则,是知识之所以可能的根据,是自然知识升华为科学知识的工具和标准。“理”虽然还是“无形不空”的精神实体,但内涵却转换为知识的、科学的。正如贺麟所说:“要想得着纯科学的自然知识,要想把握感官材料本来的真正的时空次序,尚须用理性的时空标准,另行加以排列,方可达到。”第二,对“理”功能的改变。在宋明理学中,“理”的功能是根据、原则和标准,就是说,万事万物的存在都是因为有“理”这个根据,由于这个根据、原则和标准主要是就道德而言的,因而它主要下落为现实生活中人行为的规范。但在贺麟这里,“理”的功能虽然还是以根据、原则和标准表现出来,但却是自然知识(科学知识)形成的根据和形式,是整理经验材料的工具,其功能已发生了转换。第三,对“理”性质的更新。如上所言,宋明理学中的“理”,基本内涵是道德原则、道德规范,而到了贺麟手中,转换为经验中事物的必然秩序或法则,因而“理”的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贺麟说:“时空的概念不是有形体的实物,而是主体所建立的公共标准,用以整理排列,衡量感觉中的对象或材料有条理成为自然知识或现象所以可能的原则或标准。”即,“理”是知识论意义上的“理”,而非道德意义上的“理”。通过这三种改造,实现了“理”从道德到知识、从事物之理到心中之理的转换,从而开辟了新的认识宇宙万物的方向:而对于贺麟而言,则是将“时空”问题变成了中国哲学自己的问题。他说:“若要中国哲学界不仅是西洋哲学的殖民地,若要时空问题成为中国哲学自己的问题,而不仅是中国人研究外国哲学中与自己不相干的问题,或西洋哲学问题在中国,我们必须将中国哲学家对于时空问题的伟大识度,提出来加以发挥,使人感觉到这原来是我们心坎中、本性内、思想上或行为上的切身问题。”
2、“理”之人文内涵改变。贺麟对于“理”的解释,虽然使“时空”问题成为了中国哲学自己的问题,并因此从中国传统哲学内部找到了开出知识论的方向,但以此换来的却是另一种流失,那就是“理”的人文内涵的改变。第一,“理”的本体意义被消解。在宋明理学中,“理”是本体,是万事万物的根据,代表意义和价值。但在贺麟的解释中,“理”成了整理材料的工具,为自然知识、科学知识成为可能的根据和标准,从而使“理”由本体下落为工具。“时空是自然知识所以可能的心中之理或先天标准。……时空只是自然知识可能之理,而不是别的知识,譬如价值知识可能之理。”贺麟所谓“时空是心中之理”,是对宋明理学“理”的性质的重大改变,是工具化表现。第二,“理”的生命内涵被消解。在宋明理学中,“理”是具有生命意义的,“理”是创生的精神实体,万事万物因“理”而产生而存活而发展。但在贺麟的解释中,尽管他继承了“理”是根本原则、事物的根据和准则等特性,但他所强调的是知识可能的根据和准则,“是心组织材料的工具”,虽然不是空洞无物,但只是形式,这就将 “理”之创生、养生、护生、贵生的内容统统消解掉,从生命之“理”转换成逻辑之“理”,是科学化表现。第i,“理”的道德内涵被消解。宋明理学中的“理”,其基本内涵是道德意义上的,是道德的最高原则,是诸般道德(仁、义、礼、智、信等)的浓缩,是道德品性、道德关怀、道德责任、道德境界等。但在贺麟这里,“理”被解释为“时空”,具有时空特性,从而成为知识可能的根据与形式,成为“心”整理材料的工具。可见,贺麟对于“理”之“时空”特性的解释和规定,意味着以知识内容取代了道德内涵,道德之“理”转换为知识之“理”,是知识化表现。概言之,贺麟对“理”的诠释。的确对宋明理学中“理”的内涵进行了很大改造,“理”的本体意义、生命意义、道德意义被置换,在贺麟那里表现为工具化、科学化、知识化,从而使“理”的人文内涵南道德转向科学。这自然是一种转折,但也是一种丰富发展,是顺应时代潮流对儒学所作出的积极性调整。
在复习中我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转化章节复习
我们教师在复习过程中,不仅应该要求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典型的例题进行反思,而且还应该重视对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由“量”到“质”的飞跃这一转化过程。按常规的方式进行复习,通常是按照课本的顺序把学生学过的知识,如数学概念、法则、公式和性质等原本地复述梳理一遍。这样做学生感到乏味又不易记忆。针对这一情况,我在复习概念时做到:
1.点面整理,让学生在复习中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数学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学科,现在新课程的知识点教学都是分模块出现。复习课的特点之一是“理”,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整理,使之“竖成线”、“横成片”,达到提纲挈领的目的。特点之二是“通”,融合贯通,理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因此,复习课必须针对知识的重点、学习的难点、学生的弱点,引导学生按一定的标准把有关知识进行整理、分类、综合,这样才能搞清楚来龙去脉。
2.捕捉错误,让学生在复习中治标更治本
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学生在学习它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
第一种类型:感知粗略导致的错误。这种错误是相当普遍存在的,很多学生往往只看到问题的表面现象就急于动笔,根本不静下心来进行深层次的考虑,而是大笔一挥,草草了事。这也许是他们心理不够成熟的表现吧!
第二种类型:知识混淆导致的错误。数学知识很多是相联或相似的,而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是一个认识的过程,在实际学习过程中由于知识混淆,导致做题出错的现象屡见不鲜。
第三种类型:不良习惯导致的错误。如解题不规范,喜欢跳步骤、心算,认为这样可以节约时间,却不知加大了大脑的思维强度,增多了失误的机会;解题中求得结果后不去进行验证,从而常常导致错误。
3.知识拓展,让学生在复习中温故而知新
数学是一门注重知识延伸的学科。复习课的关键是要使学生在复习中把旧知识转化,并产生新鲜感,努力做到缺有所补、学有所得。教师将旧知创设在一个新的情境中,激发学生上复习课的兴趣,让学生在复习课上感受它与新授不同的另外一种风景,让他们感受复习课的魅力,在“趣”中巩固,在“乐”中练习。
4.分层教学,分层练习,让每一个学生在复习中各有收获
数学是一门具有弹性的学科。传统复习课,教师往往“一刀切”统一要求,或者把视线集中停留在中等或中等偏上的学生身上。这样的安排极大地忽视了学生的个性特点,造成了“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的局面。因此,更需要教师在设计复习课内容时精心选题,实施分层教学,针对性地调控练习难度,使复习内容既有统一要求,又能照顾不同类型的学生的实际,让每个学生在适合自己的复习内容中取得成功,获得轻松、愉悦、满足的心理体验。
二、变化例题讲解
复习课例题的选择,应是最有代表性和最能说明问题的典型习题。应能突出重点,反映大纲最主要、最基本的内容和要求。对例题进行分析和解答,发挥例题以点带面的作用。例如,在复次函数的内容时,我举了这样一个例题: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0,0)与(-1,-1),开口向上,且在x轴上截得的线段长为2。求它的解析式。因为二次函数的图象抛物线是轴对称图形,由题意画图后,不难看出(-1,-1)是顶点,所以可用二次函数的顶点式y=a(x-h)2+k,再求得它的解析式(解法略)。在数学中我对例题作了变化,把题例中的条件“抛物线在x轴上截得的线段2改成4,求解析式。变化后,由题意画图可知(-1,-1)不再是抛物线的顶点,但从图中看出,图像除了经过已知条件的两个点外,还经过一点(-4,0),所以可用y=a(x-x1)(x-x2)的形式求出它的解析式。再对例题进行变化,把题目中的“开口向上”这一条件去掉,求解析式。再次变化后,此题可有两种情况①开口向上;②开口向下;所有有两个结论。由于条件的不断变化,使学生不能再套用原题的解题思路,从而改变了学生机械的模仿性,学会分析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达到了在变化中巩固知识,在运动中寻找规律的目的。从而在知识的纵横联系中,提高了学生灵活解题的能力。
三、优化解题思路
一题多解有利于引导学生沿着不同的途径去思考问题,可以优化学生思维,因此要将一题多解作为一种解题的方法去训练学生。在数学复习时,我不仅注意解题的多样性,还重视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各种解题思路和方法,提炼出最佳解法,从而达到优化复习过程,优化解题思路的目的。如; 已知m是方程x2-3x+1=0的一个根,求分式m2-2m+的值我先指导学生把m代入已知方程变形得(1)m2=3m-1,(2)m2+1=3m,把(1)代入所求分式中得再通分得最后把(2)代入上式就求出了分式的值为2。而学生们都是求出的值为两个无理数,再代入所求分式计算就很复杂了。可见在复习的过程中加强对解题思路优化的分析和比较,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品质和思维发展,能为学生培养严谨、创新的学风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做好习题归类
1、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布鲁姆在他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一书中,将教学目标分为三大领域,即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因此,在备课时要围绕这些目标选择教学的策略、方法、媒体,进行必要的内容重组。在数学教学中,要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技能、心理、思想品德等方面达到预定的目标,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如《复数的引入》这一课是整个复数这一章的第一课,在备课时应注意,通过这一课的教学,使学生能利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解释复数的形成和发展,体会到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的解决推动着事物的发展。引伸到现实生活中,就是当我们遇到矛盾时,也要勇于面对矛盾,要有解决矛盾的决心和信心,促进矛盾的转化和解决,同时也就提高了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能突出重点、化解难点
每一堂课都要有一个重点,而整堂的教学都是围绕着这个重点来逐步展开的。为了让学生明确本堂课的重点、难点,教师在上课开始时,可以在黑板的一角将这些内容简短地写出来,以便引起学生的重视。讲授重点内容,是整堂课的教学。教师要通过声音、手势、板书等的变化或应用模型、投影仪等直观教具,刺激学生的大脑,使学生能够兴奋起来,对所学内容在大脑中刻下强烈的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如解析几何第二章的《椭圆》第一课时,其教学的重点是掌握椭圆的定义和标准方程,难点是椭圆方程的化简。教师可从太阳、地球、人造地球卫星的运行轨道,谈到圆形台面的直观图、圆萝卜的切片、阳光下圆盘在地面上的影子等等,让学生对椭圆有一个直观的了解。为了强调椭圆的定义,教师事先准备好一根细线及两根钉子,在给出椭圆在数学上的严格定义之前,教师先在黑板上取两个定点(两定点之间的距离小于细线的长度),再让两名学生按教师的要求在黑板上画一个椭圆。画好后,教师再在黑板上取两个定点(两定点之间的距离大于细线的长度),然后再请刚才两名学生按同样的要求作图。学生通过观察两次作图的过程,总结出经验和教训,教师因势利导,让学生自己得出椭圆的严格的定义。这样,学生对这一定义就会有深刻的了解,尤其是上台板演的那两位的同学,更是终生难忘了。在进一步求轨迹方程时,学生容易得出这样一个结果:但化简却遇到了麻烦。这时教师可以适当提示:化简含有根号的式子时,我们通常有什么方法?学生回答:可以两边平方。教师问:是直接平方好呢还是恰当整理后再平方?学生通过实践,发现对于这个方程,直接平方不利于化简,而整理后再平方,最后能得到圆满的结果。这样,椭圆方程的化简这一难点也就迎刃而解了。同时也解决了将要遇到的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时的化简问题。
3、要善于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三机一幕进入了寻常教室。对教师来说,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现代化教学手段,其显著的特点,一是能有效地增大每一堂课的课容量,从而把原来四十五分钟的内容在四十分钟中就加以解决;二是减轻教师板书的工作量,使教师能有精力讲深讲透所举例子,提高讲解效率;三是直观性强,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四是有利于对整堂课所学内容进行回顾和小结。在课临近结束时,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堂课的内容,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同时通过投影仪,同步地将内容在瞬间跃然“幕”上,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本堂课的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对于板演量大的内容,如立体几何中的一些几何图形、一些简单但数量较多的小问答题、文字量较多应用题,复习课中章节内容的总结、选择题的训练等等都可以借助于投影仪来完成。对于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自编电脑课件,借助电脑来生动形象地展示所教内容。如讲授正弦曲线、余弦曲线的图形、棱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都可以用电脑来演示。
4、根据具体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每一堂课都有每一堂课的教学任务,目标要求。教师能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教学对象的变化,教学设备的变化,灵活应用教学方法。数学教学的方法很多,对于新授课,我们往往采用讲授法来向学生传授新知识。而在立体几何中,我们还时常穿插演示法,来向学生展示几何模型,或者验证几何结论。如在教授立体几何之前,要求学生每人用铅丝做一个立方体的几何模型,观察其各条棱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各条棱与正方体对角线之间、各个侧面的对角线之间所形成的角度。这样在讲授空间两条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时,就可以通过这些几何模型,直观地加以说明。此外,我们还可以结合课堂内容,灵活采用谈话、读书指导、作业、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有时,在一堂课上,要同时使用多种教学方法。俗话说:“教无定法,贵要得法”。只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都是好的教学方法。
5、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要及时加以总结,适当给予鼓励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随时了解学生的对所讲内容的掌握情况。如在讲完一个概念后,让学生复述;讲完一个例题后,将解答擦掉,请中等水平学生上台板演。有时,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可以对他们多提问,让他们有较多的锻炼机会,同时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及时进行鼓励,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能热爱数学,学习数学。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我们通常将其分为新授课、概念课、复习课。我们平时对于新授课和复习课使用研究的较多,而对于概念课绝大多数教师只注重追求形式,把多数时间花在概念的叙述上,根本不注重领会概念的精神实质。多数学生认为数学概念难理解难记忆,因而产生畏惧概念的心理,同时又感觉概念对做题“影响”不大,所以就缺乏学习的主动性。长此下去,不仅会妨碍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还会妨碍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针对以上认识,本人平时就能摒弃传统的滔滔不绝“讲概念”的课堂教学,努力尝试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课堂教学模式。现在就从概念如何导入、理解、运用三个方面作以阐述,和大家共同交流以相互学习共同促进。
(一)多角度导入概念,激活学生思维。
数学概念是人们对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简明概括及反应,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抽象性和严谨性。如果以纯理论传授给学生往往使学生觉得晦涩难懂,望而生畏。
(1)以感性材料导入,体验生活与数学概念。
现实生活中存在大量让学生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数学素材,可以降低对学生数学概念的学习难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构建新的数学概念。
例如:平行线概念是在同一平面内总不相交的两条直线。用生活中铁路上的轨道来对应解释,学生理解比较直观;负数是带有负号的比0小的数,可以用学生每天都可以看到的天气预报图理解;如角是一条射线绕其端点旋转所得到的图形,就可以用学生比较熟悉的踢足球射门的角度(视角)进行学习。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2)教具演示(多媒体)直观导入,增强直观性。
教材中安排了图形的初步认识,教师在教学这些概念时可以多让学生动手自做模型,在试验中得出结论:如圆柱、圆锥的侧面展开图及三视图、截面的学习时,学生可以用剪刀剪一剪,做一做或用土豆块、肥皂块等进行操作,从而发现认识数学概念。
再如学习线段、射线、直线的概念时,可先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图片:体育场的跑道、运动的电梯、流星、激光、输电线等等。再动画演示体、面、线、点的形成过程,不仅可以理解概念还能比较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二)加强概念理解,拓展学生思维。
(1)准确把握概念的内涵与本质。
概念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在内容上可分为内涵与外延两个方面。内涵是指概念的含义即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外延指概念的适应范围。把概念的本质属性向学生讲清楚,即讲清内涵,揭示概念中的每一词、句的真实含义。比如“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教学时要强调:“一元一次方程”是一个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元”是指方程中含有的未知数,“一元”表示方程中只有一个未知数;“次”是指方程中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一次”表示方程中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一次;“次数”是就整式而言的,所以“一元一次方程”是整式方程。这样就便于学生抓住概念的本质,并为以后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一元二次方程”等概念打下扎实的基础。
(2)用类比加快概念理解。
“有比较才有鉴别”。有些数学概念理论性较强而且比较抽象,如果把它与学生已知的相关事物进行比较,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概念,学生就会对它产生极大的兴趣。如关于“轴对称图形”和“轴对称”这两个概念,通过让学生观察常见的汽车标志(奔驰、大众、桑塔纳)或商标(工行、农行标志)等,发现他们的共同性质:沿某条直线翻折,左右两边能够完全重合。这样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轴对称图形”;同样可以让学生观察天上的月亮和水中的月亮,人的两只手,两张中国民间的窗纸、剪纸等,发现:一个图形沿某条直线翻折与另一个图形完全重合得到“两个图形成轴对称”。反过来如果把一个轴对称图形直线两旁的部分分别看成两个图形,那么它们就成轴对称;把两个成轴对称的图形看成一个整体,就成了轴对称图形。这样就使学生对这两个概念得到了透彻的理解。
(三)加强概念运用,形成概念体系。
(1)加强概念应用,培养思维能力。
掌握概念是为运用概念服务的。运用概念解决问题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运用概念的能力。通过运用概念解决问题可以加深、丰富和巩固学生对数学概念的掌握,并且在概念的运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例如:关于函数最值的理解,可以用问题"用100米长的细绳,怎样围成一个一边靠墙的面积最大的四边形鸡舍?"通过这个问题可以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最值问题,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置身其中的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加强数学概念的巩固和应用。
(2)加强知识整合,形成概念体系。
【关键词】:质疑。质疑能力。科学教学
创新始于质疑,能否提出问题是判断思维是否具有独创性的一个重要表现。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也说过:“最重要的是提出问题,否则,将来就做不了第一流的工作。”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与质疑能力,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更是培养创新性人才的根本所在。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广,培养学生的质疑、探究学习的能力尤为重要。
一、学生质疑能力的层次
科学教学中的质疑,主要是从观察到的自然现象、从实验中得到一现象、从实验的理论解释、从理论的逻辑推理等方面提出问题,或从似乎没有问题的地方提出高质量的问题,使之同中见异、异中见同、平中见奇。根据所提问题的价值高低工,学生质疑能力可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1.“表象”质疑。根据表象提出问题,是质疑的初级阶段。学生对于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听课中不懂的地方,不会做的习题,敢于问同学和老师。
2.“比较”质疑。比较提高是一个较高阶段的质疑。学生往往从已有的认识结构出发,有意识地思考问题,比较教师讲解的内容与课本、课外教参内容的不同,或比较同一问题的不同解答,试图提出一些有所新意的问题。
3.“创见”质疑。这是质疑的高级阶段。这阶段学生所提的问题有一定的深度的难度,并且往往具有“独创”、“发现”之特征。
二、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方法与途径
教学心理学研究表明:“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为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学习动机与兴趣,使学生无疑而有疑,有疑而思解,解题而心悦,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应用科学的方法与手段,来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1.排除心理障碍,引导学生敢于质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定有懂得不透或完全不懂的问题,有的可能比较浅显,有的则较为深刻。长期受应式教育的束缚,教师有意或无意地压抑了学生好问的天性,致使学生产生了各种心理障碍。
如何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增强质疑意识呢?首先,要使学生认识到学会质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教学中可结合教学内容,适时地向学生介绍一些著名科学家多思多问、自问自答、刻苦努力创造发明的事例。教育学生学习科学家善于思索探究的品德品质,使学生懂得“疑而所问,已知知识一半”、“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的道理。
2.利用教材优势,激发学生自动质疑。科学教材的一个突出优点是可读性强。教学中应注意尽力发挥教材的优势,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预习中找出疑点、提出疑问。
如在教学“氧气的性质和用途”时,先布置学生看书预习。并要求学生在看书过程中,将自己认为重要的部分或存在疑点记下来。由于预习过,上课时发现。让学生在不断的认知冲突中获得自我释疑,然后再加以归纳,以加深对氧化反应概念的理解。
3.设置问题情景,引导学生主动质疑。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将教学内容设计成有趣、诱人、直观且学生易于接受的问题,去引导学生积极质疑,启迪创意思维。
教学实践表明,教师只要精心创设问题情景,就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诱发学生的探索意识,便能引导学生主动质疑,使学生一直处在高度积极的思维状态,就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4.发挥解题功效,鼓励学生发散质疑。解题是教学的重要环节。运用开放性问题,设置问题变式,反思解题过程与方法,使学生不断提出新的更深层次的疑问,从而培养思维的独创性与批判性。
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的的组成部分。开放性问题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好素材。重视开放性问题的教学,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质疑能力的培养。
5.营造愉悦氛围,促进学生乐意质疑。如果课堂气氛严肃有余活泼不足,那么学生就会有一种无形的压抑感。这将严重制约学生思维的活跃,特别是制约学生质疑能力的发展。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必须善于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他们大胆探索、主动乐意质疑的能力。
三、培养学生质疑能力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除了明了质疑能力的水平层次,洞悉质疑能力培养方法与途径外,还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体现民主性。师生关系是影响教学氛围的重要因素。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师道尊严观念,放下师道独尊的架子,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以消除学生的紧张感和顾虑,使他们的思维活泼,敢于提出问题。
2.保护进取性。激励是学生质疑的精神动力。激励性原则就是要求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激励功能,给学生以促进和鼓舞,帮助学生树立敢想敢疑的自信心。在自然科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激励方法,激励学生在学习中不断进取,勇于探索,敢于质疑。即使学生提出的问题幼稚可笑,甚至是错误的,绝不能取笑、批评学生,应该善意地加以解释与引导。
3.讲求参与性。学生是认识的主体,知识靠他们主动思维去获取。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也只有在学生主体参与的过程中才能实现其目标。为此,教师各种教学方法的运用都应注意启发性,教师要不断流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探究新知识的认识活动变成他们的心理需求,让学生自始至终以积极的态度参与教学进程。
4.加强示范性。学生不善于质疑,源于教师不善于提问题,或者不注意培养学生的提问习惯。要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教师首先必须具备良好的质疑意识和质疑能力。教师善于质疑,可以影响学生养成质疑的习惯,培养批判性的思维,进而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参考文献】
依据初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根据学校七、八年级学生知识结构的实际情况,我分别尝试着用三种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实验性教学。
一、教师引导,小组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
各班学生自愿组成3人或4人学习小组并分别选出小组长。在课堂上,由各小组找出课程的重、难点或应知应会的知识点,然后把这些知识点分配给各小组去探讨相关的教学内容并提出相关问题,小组成员通过计算机互联网去查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再由各组长分别公布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案,其他各组成员可以分别说出自己的观点,老师作总结性的说明。最后,由各组成员分别说出本课小结部分,老师布置下一课预习内容。
二、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课堂教学模式
课堂前5分钟给同学们预习课程内容,由老师提出本课的重点、难点,教师用电子教室软件切换全体学生机边讲解边演示相关的教学内容,然后向学生们布置教学任务,同学们上机有针对性的操作练习,在练习过程中遇到问题的同学举手,教师再进行个别指导。在距离下课前10分钟,要求全体同学上传自己所作的作品到教师机。最后,教师给学生作品分别评分并作总结性发言。
三、学生自主学习,教师个别指导的课堂教学模式
前提是每位学生一本教材,一台电脑,整堂课由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来完成教学内容,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通过互联网搜索引擎查找解决问题的答案,答案正确与否通过电脑相关软件去证明。如果互联网上没有找到相关的解决问题方法再向老师请教。最后,下课前5分钟由学生总结本课教学内容,老师补充总结内容。
综上,第一种教学模式课堂学习氛围浓厚,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涨,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学习的各个环节,同学们的课堂学习效率有很大提高,所以针对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这种教学模式值得推广。
第二种教学模式课堂学习氛围枯燥、单调,主要是老师边讲解边演示,学生先听讲后上机操作练习,问题是有些不爱学习的学生根本不听老师讲课,你讲你的,我玩我的,同学们的课堂学习效率大大降低。
没有了课堂评价,这一堂课就失去了生机,就显得苍白无力。有了课堂评价,不仅老师的教学有了目的,而且学生也会目的性很强地去学,老师和学生就会互动得非常的默契,更加能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以下是我在实际工作中对课堂教学评价的一点体会和感想:
1. 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价
老师在学生的心目中很有威望,尤其在中小学阶段,学生对老师的一言一行都很关注,老师的表扬和鼓励,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鼓励他们的主动性。学生由于学习习惯,学习经历的不同,造成了学习成绩的差异,而学习成绩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曾经某个学生原来的学习习惯较差,课堂对他来说没有任何关系,而且经常不交作业,对这样的学生不能听之任之,我觉得可以在课堂上设计一个简单点的问题让他来回答。比如让他跟读一个单词,如果他读得正确,这时应给予肯定的评价(你读得很准确,声音很响亮),这样会让他觉得挺有成就感的,会激起他更强烈的学习积极性。
2. 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小组互评
我们一直学习并实践的活动单导学模式就尝试了学生间的自评和互评,让学生自己发现自己的正确与错误,再相互间进行评价,采用“兵练兵”、“兵教兵”的方法。
我们平时的工作实践证明,有时学生间的自评和互评代替教师评价,能让学生感觉到自己就是学习的主人,而不是由老师牵着鼻子走的,这大大提高了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而且也减轻老师的负担,却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英语课堂评价的小技巧
3.1 多一些真诚,少一些敷衍
今年带的是八年级的学生,他们同样有着荣誉感和成功感,开始我还在考虑用什么办法来激励他们学习呢?再在学生的本子上贴一些笑脸时候有效吗?试试吧,学生课堂小测验如果连续五个九十五分以上就贴一个笑脸,连续五个一百分以上就贴两个笑脸,积累了五个笑脸就奖励盖有学校章的练习本,哪知效果很好,连以前测验经常不及格的也常有八十分以上,我向全班宣布也给他们笑脸以此表示鼓励。通过这样的方法,我教的两个班的英语成绩都有大幅度的提高。
3.2 多一些宽容,少一些责备
学生毕竟是孩子,尤其我们的中小学生,而且学习效果参差不齐,我们老师这个时候如果对他们越责备得厉害,他们就越紧张,就越学不好。我们不妨多一些宽容,以平和的心态鼓励他们纠正自己的错误。
对教师而言,学会宽容是一种美德,而如果这种宽容发自内心就是一种博大,在这种博大的阳光照耀下,任何种子都会萌发出生机。那么不妨让我们多些宽容,少些责备和惩罚,结局也许更完善。通过十几年的课堂教学我认为教师在运用口头评价时,只要教师讲究评价的艺术,因情而定,因人而异,不管是直接评价还是间接评价,都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3 多一些赏识,少一些冷漠
工作十几年来,不听话的学生我遇到了很多,几乎每届都有。老师们跟家长交流时常说的一句话:“你家孩子头脑不错,就是不把心思花在学习上。”有些老师督促这么几次就没了耐心,结果是放任自流。我认为对这些学生首先要培养他的学习兴趣,无论到什么时候,学什么东西都要有兴趣,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最让有的男同学头疼了。曾经有这样的学生,他在七年级时语文和数学都能达到优秀,唯独英语不及格。到了八年级一开学我就让他担任物理课代表,并在班里宣布课代表要有带头作用,不能考不及格。英语课上,我经常请他回答比较简单的问题。在班会课上经常赞美他数学和物理作业做得好,要是英语再加把油就更好了。谁知他在这一学期里像换了个人一样,课上不跟周围人聊天了,作业也不拖欠,而且比以前认真多了。
3.4 多一些幽默,少一些严厉
英语中有两个词“发明――invent”、“邀请――invite”,这两个词学生最容易混淆,一次课上我说了一句中文让学生翻译“我经常邀请他来共进晚餐。”同学们立刻讨论起来,一个同学站起来回答“I often invent him to have dinner together.”这时不能生气地批评他连这么简单的词都不会,这样会让他感觉没面子或者被吓着。我笑着说,“哟,你真厉害,能‘发明’一个他来跟你共进晚餐呀”。全班同学笑了,这时他也笑了,不过在这个简单的幽默后,他记住了这两个词的区别。当然,班里肯定还有其他学生对这两词混淆,经过这一幽默,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又让同学们分清了这两个词的意义。
4. 课堂教学评价应注意的问题
4.1 注重评价的多样化和实效性
记得我们老师常用的方法是给回答问题正确的同学或该组加一个星,开始对同学们挺有激励效果的,时间久了,学生对这种评价渐渐失去了兴趣,往往会导致一个组只有几个学得好的同学回答问题,这样更加容易导致两极分化。我想,这时我们可以采用其他更好的激励方式。比如,哪一组的同学合作得更好,哪一组的同学提出的问题更有意义,再或者哪一组的同学解决他组疑难问题最多最正确,这些都可以给他们加星星,更能激励他们融入到课堂中,要把我们的外在形式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求。
4.2 切忌评价过细和过全
我们上的是一堂生动活泼的课,要让学生们在课堂中感受学习的快乐,体会你追我赶地积极向上的竞争意识,要让教学评价手段服务于我们的课堂教学,而不能把课堂教学为之僵化,这样就不能体现我们的特色教学模式――活动单导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