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初中科学常识范文

初中科学常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初中科学常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初中科学常识

第1篇:初中科学常识范文

关键词:创新;探究;教学;情景

当今学校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际能力,而不再偏重于对学科知识的机械记忆、简单理解和应用。目前学校教育中传统授课方法,很难做到因材施教,很难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些老的教育方式制约了学生独立探究和合作意识的形成。而学生都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开展探究性学习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和挖掘学生潜能的有效手段,这是一种科学的、先进的、高层次的学习方式。教学中教师应转变观念,认清课堂是学生探究性学习的主阵地。善于创设各种情境引导学生以探究的方式去获取和应用知识。现结合教学实际谈几点体会。

一、创设问题情境,促进学生探索定向

探索活动一般是伴随问题而进行的,问题的出现锁定了探索的方向,并且有利于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将扮演积极的角色,在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将获得知识与技能。对此,教师应多设计问题情境刺激学习活动,鼓励学生尝试各种问题的解答,从而促进探索活动的步步深入。

教师设计问题有多种方法:

1.层层推进法

即有梯度地提问,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时,针对做的经典演示实验,可以先设计几个小问题:小车为什么最后总要停下来?小车在平面上前进的距离长短跟小车受到阻力的大小之间有什么关系?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它的速度减小得越慢吗?想一想,假设平面绝对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为零,它的速度会不会减少?用这样的问题情境引导着学生的思维。

2.角度变化法

即对某一事实或现象可多角度设问,在学到大气的压强时,结合人体血液压强的知识,向学生提问:在你们或亲人生病打“吊针”时有没有注意过以下的几个问题:(1)药液为什么可以输入人体内?(2)为什么药液能匀速滴注?(3)当药液滴注完时,空气会进入静脉吗?当学生用科学的知识去分析这些问题时,学生会从中获得一种喜悦的体验,并乐于进一步探索。所以应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二、创设矛盾情境,激发学生探索欲望

具有冲突性的情境可以引发学生强烈的求知矛盾,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和体验,以激发学生探索欲望。在研究物体的浮沉条件时,师:这是一片普通的铜片,放入水中会怎么样?学生:会沉入水中。师:将铜片四周向上弯折,形成一个勺,小心放入水面,结果铜勺浮在水面。

三、创设活动方式,开展探索实践

初中阶段学生的思维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并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但是对科学概念的建立很需要直观的活动——实验来支撑,要让学生动手做实验,而不仅是用眼睛耳朵。课堂上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就是学生思维展开的过程,通过自主探索不断建构有价值的知识,也使学生的实践能力获得自主的发展。以往上课中出现的教师一节课讲到底的现象,活动式教学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在“皮肤的冷热感觉”教学中,让学生做一做下面两则小试验(而不是讲解实验):1.先请两位学生将准备好的三只盛水的烧杯各自放于酒精灯上加热,用温度计测量水温,使三烧杯内的水的温度分别控制在20℃、30℃、40℃左右,然后每个小组派两名同学上来尝试。先把左右手分别浸在20℃、40℃的水中30秒钟后,再同时浸在30℃的水中,体会期间的感觉且思考其原因。2.把金属块、木块放入冰块10分钟,然后迅速取出,让学生触摸这两个物块,要求说出感觉。在这两则小实验中,整堂课避免了理论性的说教,学生兴致勃勃地做实验找规律,教学气氛异常活跃,学生在具体的实践操作中深化了思维,获取了知识,培养了能力。

四、创设合作情境,提高学生探索效能

合作意识是当今社会的标志之一,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在课堂上多创设协作情境,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教师授课应为谈话式,教师要成为与学生讨论、交流的有机组成部分。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可通过会话探讨如何完成规定的学习的任务,使之成为交流的渠道,使他们互相取长补短达到意义建构的目标。在学习人体血液循环时,学生以4人为一组,每组领一张白纸,并根据老师黑板上的提示进行阅读,集体讨论课本上关于人体血液循环的详细过程及路径、并完成阅读作业。在发下的白纸上用红笔描出富含氧气的血管,用蓝笔描出富含二氧化碳的血管,再用箭头标出血液的流向。各组完成作业后用磁铁把作业纸贴在黑板上,然后各组派一位代表对照所完成的作业纸解释血液循环路径(其他成员可以补充)。这样的设计不但使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而且避免了学生探究的局限性。

五、创设实验情境,培养学生探索的方法

一般来说,知识是在一定的实践和方法上形成的,方法是科学发展的产物。而探索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既依赖于知识,更依赖于方法。课堂上多模拟科学家的探索过程,对培养学生探索方法大有裨益。九年级学习功率后提出如何测定人体最大输出功率,让学生根据探究实验的步骤自己去设计实验步骤,然后大家一起交流。

总之,在教学实践中要不断实践,不断创新,为我们的学生奠定创新思维的基础。

参考文献:

[1]James M. Banner,Jr. Harold C.Cannon.现代教师与学生必备素质.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06.

[2]创新能力与职业道德知识读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6-07.

第2篇:初中科学常识范文

创设情境的目的是让学生发现知识存在于社会,存在于生活,与我们的生产、生活等密切相关,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多数初中生不喜欢学数学,觉得难,没有兴趣学习,认为数学是枯燥的一门学科.教师在教学中创设情境,化枯燥为有趣,在教学中可以尽量将书本上的知识加以研究使之变为生动有趣的问题,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具体做法有:

1.利用学生心理特点“好奇”,创设合适的情境

中学生正处在对任何事物都倍感好奇的年龄阶段,教师可抓住这一心理特征,大胆创设能让他们好奇的实际问题.如:在讲解乘方的时候,可让学生讨论“一张足够大的纸,对折五十次后有多高?”学生讨论后,教师再告诉他们结果,这时学生会觉得非常好奇(因为他们想不到会有教师说的那么高),这样学生对学习乘方就产生探究动力.

2.利用学生的合作交流、师生活动,创设合适的情境

用全班学生的智慧解决数学问题,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数学结论的导出水到渠成.

如:在讲《频率与概率》时,活动:摸牌试验.

①准备扑克牌若干张.活动过程要求:全班分为10个小组,每小组有红色A、2各一张;黑色A、2各一张(A表示1)。两人分别负责一种颜色的2张牌;1人负责抽牌,1人负责记录.其他同学负责监督.从红、黑两组牌中各摸出一张记录下牌面数字之和,称为一次试验,每组试验30次,每小组做好记录.

②每小组将记录数据整理填表:

③综合各组结果,在黑板上填表:

④要求学生画出频数、牌面数字之和为2、3、4的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

通过画折线统计图,看出频率的变化趋势,从而使学生明白,当实验次数很大时,可以用频率估计事件发生的概率,整个教学过程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学习过程,综合交流全班学生的结果,学生自己能发现学习的结论,这个情境的创设促使全班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

3.先分析与后综合的情景创设

分析是将某一知识或某一题目分为几部分进行研究和讨论.综合是将所研究和讨论的问题的各部分组合起来构成一个新的整体.在此基础上再产生解决问题的新方法.

如图,以长为2的线段AB为边作正方形ABCD,取AB的中点P,连接PD,在BA的延长线上取点E,使PE=PD,四边形AEGD为矩形,以DG为边作正方形DGFH,点H在AD上,如右图:

师:你能找到黄金分割点吗?

(3)F是GE的黄金分割点,H是DA的黄金分割点.

师:请思考PA+DH=? DP=?

即:观察图形的变化,少了哪些元素,观察PA与AD有什么位置、数量关系?DH与DM有什么数量关系?PM与PA有什么数量关系?

思考:给你一条线段,你能找到它的黄金分割点吗?

作图题:

作法:1.作AD的中垂线交AD于Q,过A作AD的垂线,截取PA=AD.

2.连接PD,以P为圆心,PA长为半径,画弧,交PD于M,

以D为圆心,DM长为半径,画弧,交AD于H,

所以,H就是所求作的黄金分割点.

4.类比与联想的情景创设

这是初中数学教学中较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类比是将多个事物进行比较,找出异同的思想方法.联想是由此想到彼,并同时发现事件共同的类似的规律.如勾股定理逆定理的证明方法处理:先通过特例的讲解,再上升到一般方法.为学生掌握较难的数学方法架设了一座“桥”,巧妙达到难点分散的目的.

例:说理已知:ABC的三边分别为AC=3,BC=4,AB=5,DEF中,DF=3,EF=4,∠DFE=90°,求证:ABC≌DEF.

5.了解学生实际,创设数形结合的实际情境,使学生形象直观地接受数学知识

教师多次强调的问题,学生总是记不住,弄不懂.因此,教师在创设教学背景时不要死板地套用课本,而应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教学情境.

例:拼出面积为(a+2b)(a+b)的长方形.

在学生的合作小组中,很快拼出了以下三种图形,请说出它们的本质.

生1:这三个矩形都是一边长是a+2b,另一边长是a+b.

生2:这三个矩形可以把卡片左右平移,互换位置而得到,最终可以化为最后一个图形.

例:你能拼出结果为2a(b-a)的矩形吗?(b大于a)

第3篇:初中科学常识范文

[关键词]中国传统哲学 科学知识 贺麟 时空即理

[中图分类号]B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326(2011)05-0009-05

贺麟没有写专文讨论“理”,但在《时空与超时空》等文中,部分地涉及对“理”的解释,正是透过这种解释,可以找到贺麟对于宋明理学中“理”的基本想法和主张。

一、“理”之知识基因的开掘

宋明理学中的“理”是本体,是万事万物的根据,但这个“理”主要还是道德意义上的,即便涉及天道自然,也还是以求证道德为中心。贺麟可谓独具慧眼,他把这个“理”与他想极力宣讲的“时空”联系起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变成了对“理”的一种诠释。

1、“理”是“心”的本质与灵明。这是贺麟对“理”特性的基本规定。可是,“理”在什么意义上是“心”的本质和灵明呢?根据贺麟的理解,应该是在“时空”意义上。他说:“理既是规定经验中事物的必然秩序或法则,即是经验中事物所必遵循的准则,既是衡量经验中事物的尺度,则必是出于经验的主体,即规定者衡量者所先天固有的法则、标准尺度,而不是从经验以外突然而来自天降下的奇迹。理是心的一部分,理代表心之灵明部分。理是心的本质。”所谓“规定经验中事物的必然秩序或法则”、“衡量经验中事物的尺度”,都是贺麟讲“时空”所具有的特性,也就是说,“理”之所以是“心”的本质,是“心”的灵明,乃是因为其与“时空”具有同样的特性。而在贺麟看来,宋明理学中的“理”正是具有“时空”特性的“理”。他说:“理是心之性,而非心之情,而心是统性情的全体。理是思想结晶,是思想所建立的法则,是思想所提出来自己加给自己的职责,不是外界给与的材料。理是此心整理感官材料所用的工具,是此心用先天工具在感官材料中所提炼出来的超感官的本性或精蕴,而不是感官材料的本身。”“心统性情”是宋明理学核心命题之一,其中的“心”是善体,具有主宰能力,而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其中有“理”,如朱熹说:“心同是主宰底意,然所谓主宰者,即是理也。不是心外别有个理,理外别有个心。”所以,“理”等同于“性”。就是说,对于“心”而言,“理”不是偶然性,而是必然性,这种必然性表现为:是“心”活动的法则、是“心”整理材料的根据和准则。因此,“心”中无“理”是不可想象的。贺麟说:“理既是心的本质,假如心而无理,即失其所以为心。譬如禽兽就是无有理性的动物,因此我们不说禽兽有心,只说禽兽有感觉。故理必在心中,而心之为心,即因其‘聚众理而应万事’。因理聚心中,因心聚众理,故心是‘一而不二,为主而不为客,命物而不命于物’的真纯之主动者(所引皆自朱子语)。”概言之,朱子的“心”之所以能“应万事”,之所以是“绝对唯一而不是分裂为二、主体而不是客体、命令万物而不是被万物所命令”的,就是因为拥有了“规定经验中事物的必然秩序或法则、衡量经验中事物的尺度”的“理”。可见,贺麟所谓“理”是“心”的本质、“心”的灵明,是从“时空”意义上讲的,即只在具有“时空”特性意义上,“理”才是“心”的本质、“心”的灵明。“理”是宋明理学的本体,具有绝对性、唯一性、超越性、至善性等特点,因而能决定“心”的性质,“心”为“心体”,贺麟的诠释虽然沿承了这些特性,却是作为“使知识成为可能的根据和标准”而接受的,因此,如果从朱子本有但幽暗的知识论路线讲,贺麟的这种诠释是一种顺延,而从道德论路线讲,则是一种重大的颠覆与转向。

2、“理”是“心”整理材料的工具。贺麟认为,科学知识属于自然知识,但自然知识不属于科学知识,因为由自然知识升华到科学知识,仍然需要理性的整理,而“时空”正是具有这种功能的“理性”。他说:“就时空为心中之理言,可称之‘心之德’。德,能也,性也,谓时空为心之功能或德性也。就时空为使基于感官的自然知识可能之理言,可称之为‘感之理’。即是吾人行使感觉机能时所具有之两个内发的原理或标准,据此原理或标准,吾人可以整理排列感觉中的材料,因而使得感觉也不是纯然混沌而被动,乃亦有其主动的成分,而自然知识因以形成。科学知识即是自然知识,但自然知识不即是科学知识。自然知识尚须经过一番理性的整理后,方为科学的自然知识。朱子说:‘仁是心之德、爱之理’,我们则说:‘时空是心之德、感之理’,我们完全采取朱子界说仁的方法和态度来界说时空。朱子认为仁是使爱的行为或道德行为可能的心中之德性或原理,我们则认为时空是使自然知识可能的心中之德性或原理。”“时空”与宋明理学的“理”是等同的,所谓“理即是心的本性,一如利是刃的本性,聪是耳的本性,明是目的本性。此乃是据心的界说而自身明白的道理。这个例子和这例子中所含的道理,皆采自朱子的说法。故凡彼认理在心外的说法,大都只见得心的偶性,只见得形而下的生理心理意义的心,而未见到心的本性,未见到形而上的‘心即理也’的心。”在贺麟看来,朱熹所谓形而上的“心”,正是因为它的本性是“理”,而“时空即是心中之理”,因此,“理”自然是使感觉机能行使的两个内发的原理或标准(功能和感之理),从而使自然知识转换为科学知识成为可能。这样,贺麟就在中国传统哲学中寻找到转向自然知识的途径和基础,也就是用西方哲学改造中国理学的目的所在:“必须以西洋的哲学发挥儒家的理学。儒家的理学为中国的正宗哲学,亦应以西洋的正宗哲学发挥中国的正宗哲学。因东圣西圣,心同理同。苏格托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康德、黑格尔的哲学与中国孔孟、老庄、程朱、陆王的哲学会合融贯,而能产生发扬民族精神的新哲学,解除民族文化的新危机,是即新儒家思想发展所必循的途径。使儒家的哲学内容更为丰富,体系更为严谨,条理更为清楚,不仅可作道德可能的理论基础,且可奠定科学可能的理论基础。”“奠定科学可能的理论基础”正是贺麟释“理”的目的。然而,“理”是宋明理学中的本体,它是意义、价值的象征,而贺麟将“理”解释为“心整理材料的工具”,使“理”从“意义”下落为“工具”,也是一种重大的转变。

3、“理”是“心”的产业。贺麟指出,“哲学的历史即是理性发展的历史。亦可说是理性化一切的历史。哲学愈发达,则理或理性的势力范围愈推广。哲学史的起源可以说是在于首先承认物之有理。理是物之本质,理外无物。”而中国哲学史的发展正证明了这个论断。他认为,《诗经》上“天生A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四句话,就是中国哲学史开宗明义的第一句纯哲学思想的话,因为头两句说明“凡物莫不有理”,后两句说明“凡人莫不性善”。“物有理”,所以必须从知的方面以研究之: “性本善”,所以必须从行的方面以扩充之;因此这里已隐约包含有“物者理也”、“性者理也”的思想。《书经》中“人心惟危,道心惟微”中“道心”二字为后来所谓“义理之心”、“本心”、“良知”的本源并已隐约包含有宋儒所谓“心者理也”的意思。《易经》中的“天”是指“理”、“道”或宇宙法则,即“天道”,后来程朱以“天者理也”一语点破,“天”遂成为哲学观认的对象。由此,贺麟指出,“物者理也”、“性者理也”、“心者理也”、“天者理也”就是哲学领域的扩充,将物、性、心、天皆纳于哲学思考之内,使哲学正式成为理学。而到了宋代,这些伟大哲学识度重新提出来,显明地系统地精详地加以发挥,使哲学从根本上改变了方向。如陆象山“心即理”命题的提出,因为“心”既是“理”,“理”即是在内,而非在外,则无论认识物理也好、性理也好、天理也好,都必须从认识本心之“理”着手。贺麟说:“心既是理,则心外无理,心外无物。而宇宙万物,时空中的一切也成了此心之产业,而非心外之傥来物了。故象山有‘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之伟大见解,而为从认识吾心之本则以认识宇宙之本则的批导方法,奠一坚定基础,且代表世界哲学史上最显明坚决的主观的或理想的时空观。所谓‘吾心即是宇宙’,乃孟子万物皆备于我之另一种说法。意谓吾心中具有宇宙(时空中事、物)之大经大法,吾心掌握着时空中事事物物的权衡:以理解自己的本心,作为理解时空事事物物的关键的先决问题。所以由物者理也、天者理也、性者理也的意思,进而发展到‘心者理也’的意思,是先秦儒以及宋明儒的大趋势。”就是说,在中国哲学史上先后出现的“物者理也、天者理也、性者理也、心者理也”等命题,正可证明哲学的“时空”在不断变化、不断扩大;而到象山“心即理”和“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却在方向上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即“理”由认识万物的理性成为“心”的大经大法,从而为“从认识心之本则进而认识宇宙之本则的方法”奠定了基础。贺麟对于中国哲学史上“理”的描述是:“物者理也”,“性者理也”,“天者理也”,是理性势力范围扩大的历史,在这个过程中。“理”是理性,但并不内在于“心”;随着理性势力范围的不断膨胀、扩大,达到“心者理也”的程度,“理”便成为了“心”中的原则、标准;而“理”势力范围的扩大便是时空的扩大,因而“心即理”即是“心即宇宙”或“心即时空”,这样,“心”、“理”、“时空”便统一起来,“心”根据“理”的原则把握时空、决定时空。这就是贺麟所憧憬的“时空是心之理”所落实的目标:“由达到心者理也的思想,进而发挥为时空者心中之理也的思想,哲学的研究因而建筑在一个新的知识论的基础上,对于宇宙万物的理解,因而另辟一新的由内以知外的途径。”贺麟所理解的“心即理”,就是一种“主观时空观”,这种时空观为哲学研究建构了一个新的知识论基础,即“由内知外”的理解宇宙万物的方式。在宋明理学中,“心即理”所表述的是儒家道德原则与规范的内在化,是孟子“性本善”论的具象表述,即道德原则先天内在于人心,实践与否完全取决主体的责任意识之情形,而“宇宙乃吾心、吾心乃宇宙”所表述的是儒家的担当情怀,是儒家道德信念的体现,因而贺麟将它们解释为“由内知外的认识论”和“知识形成的内在准则和标准”,即从道德的根据转换为知识的根据,则是又一重大的转换。

二、“理”知识化诠释之省思

可以看出,贺麟释“理”并非有意为之,纯是讨论“时空”问题牵出的副产品。然而,正是透过此无意为之副产品,让我们寻找到贺麟于“理”之有意想法和主张。更为重要也更为有趣的是,沿着贺麟关于“理即时空”的想法和主张,可进一步寻找到这种诠释的特点、问题和意义。

1、“理”之多种新规定。宋明理学的“理”与“时空”存在着的差别,到贺麟手中便不成其为问题了,他根据建构主观时空观的需要,对“理”进行了符合他要求的解释和规定。第一,对“理”内涵的改造。在宋明理学中,“理”是绝对的、客观的原则,是万事万物之所以是它自身的根据。但这个本体落实到具体事件上,还是诸般道德的根据,即,宋明理学的“理”所规定和包含的,在内容上基本为道德原理、道德规范。但在贺麟这里,“理”是先天的时空形式,是经验中事物的必然秩序或法则,是知识之所以可能的根据,是自然知识升华为科学知识的工具和标准。“理”虽然还是“无形不空”的精神实体,但内涵却转换为知识的、科学的。正如贺麟所说:“要想得着纯科学的自然知识,要想把握感官材料本来的真正的时空次序,尚须用理性的时空标准,另行加以排列,方可达到。”第二,对“理”功能的改变。在宋明理学中,“理”的功能是根据、原则和标准,就是说,万事万物的存在都是因为有“理”这个根据,由于这个根据、原则和标准主要是就道德而言的,因而它主要下落为现实生活中人行为的规范。但在贺麟这里,“理”的功能虽然还是以根据、原则和标准表现出来,但却是自然知识(科学知识)形成的根据和形式,是整理经验材料的工具,其功能已发生了转换。第三,对“理”性质的更新。如上所言,宋明理学中的“理”,基本内涵是道德原则、道德规范,而到了贺麟手中,转换为经验中事物的必然秩序或法则,因而“理”的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贺麟说:“时空的概念不是有形体的实物,而是主体所建立的公共标准,用以整理排列,衡量感觉中的对象或材料有条理成为自然知识或现象所以可能的原则或标准。”即,“理”是知识论意义上的“理”,而非道德意义上的“理”。通过这三种改造,实现了“理”从道德到知识、从事物之理到心中之理的转换,从而开辟了新的认识宇宙万物的方向:而对于贺麟而言,则是将“时空”问题变成了中国哲学自己的问题。他说:“若要中国哲学界不仅是西洋哲学的殖民地,若要时空问题成为中国哲学自己的问题,而不仅是中国人研究外国哲学中与自己不相干的问题,或西洋哲学问题在中国,我们必须将中国哲学家对于时空问题的伟大识度,提出来加以发挥,使人感觉到这原来是我们心坎中、本性内、思想上或行为上的切身问题。”

2、“理”之人文内涵改变。贺麟对于“理”的解释,虽然使“时空”问题成为了中国哲学自己的问题,并因此从中国传统哲学内部找到了开出知识论的方向,但以此换来的却是另一种流失,那就是“理”的人文内涵的改变。第一,“理”的本体意义被消解。在宋明理学中,“理”是本体,是万事万物的根据,代表意义和价值。但在贺麟的解释中,“理”成了整理材料的工具,为自然知识、科学知识成为可能的根据和标准,从而使“理”由本体下落为工具。“时空是自然知识所以可能的心中之理或先天标准。……时空只是自然知识可能之理,而不是别的知识,譬如价值知识可能之理。”贺麟所谓“时空是心中之理”,是对宋明理学“理”的性质的重大改变,是工具化表现。第二,“理”的生命内涵被消解。在宋明理学中,“理”是具有生命意义的,“理”是创生的精神实体,万事万物因“理”而产生而存活而发展。但在贺麟的解释中,尽管他继承了“理”是根本原则、事物的根据和准则等特性,但他所强调的是知识可能的根据和准则,“是心组织材料的工具”,虽然不是空洞无物,但只是形式,这就将 “理”之创生、养生、护生、贵生的内容统统消解掉,从生命之“理”转换成逻辑之“理”,是科学化表现。第i,“理”的道德内涵被消解。宋明理学中的“理”,其基本内涵是道德意义上的,是道德的最高原则,是诸般道德(仁、义、礼、智、信等)的浓缩,是道德品性、道德关怀、道德责任、道德境界等。但在贺麟这里,“理”被解释为“时空”,具有时空特性,从而成为知识可能的根据与形式,成为“心”整理材料的工具。可见,贺麟对于“理”之“时空”特性的解释和规定,意味着以知识内容取代了道德内涵,道德之“理”转换为知识之“理”,是知识化表现。概言之,贺麟对“理”的诠释。的确对宋明理学中“理”的内涵进行了很大改造,“理”的本体意义、生命意义、道德意义被置换,在贺麟那里表现为工具化、科学化、知识化,从而使“理”的人文内涵南道德转向科学。这自然是一种转折,但也是一种丰富发展,是顺应时代潮流对儒学所作出的积极性调整。

第4篇:初中科学常识范文

在复习中我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转化章节复习

我们教师在复习过程中,不仅应该要求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典型的例题进行反思,而且还应该重视对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由“量”到“质”的飞跃这一转化过程。按常规的方式进行复习,通常是按照课本的顺序把学生学过的知识,如数学概念、法则、公式和性质等原本地复述梳理一遍。这样做学生感到乏味又不易记忆。针对这一情况,我在复习概念时做到:

1.点面整理,让学生在复习中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数学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学科,现在新课程的知识点教学都是分模块出现。复习课的特点之一是“理”,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整理,使之“竖成线”、“横成片”,达到提纲挈领的目的。特点之二是“通”,融合贯通,理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因此,复习课必须针对知识的重点、学习的难点、学生的弱点,引导学生按一定的标准把有关知识进行整理、分类、综合,这样才能搞清楚来龙去脉。

2.捕捉错误,让学生在复习中治标更治本

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学生在学习它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

第一种类型:感知粗略导致的错误。这种错误是相当普遍存在的,很多学生往往只看到问题的表面现象就急于动笔,根本不静下心来进行深层次的考虑,而是大笔一挥,草草了事。这也许是他们心理不够成熟的表现吧!

第二种类型:知识混淆导致的错误。数学知识很多是相联或相似的,而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是一个认识的过程,在实际学习过程中由于知识混淆,导致做题出错的现象屡见不鲜。

第三种类型:不良习惯导致的错误。如解题不规范,喜欢跳步骤、心算,认为这样可以节约时间,却不知加大了大脑的思维强度,增多了失误的机会;解题中求得结果后不去进行验证,从而常常导致错误。

3.知识拓展,让学生在复习中温故而知新

数学是一门注重知识延伸的学科。复习课的关键是要使学生在复习中把旧知识转化,并产生新鲜感,努力做到缺有所补、学有所得。教师将旧知创设在一个新的情境中,激发学生上复习课的兴趣,让学生在复习课上感受它与新授不同的另外一种风景,让他们感受复习课的魅力,在“趣”中巩固,在“乐”中练习。

4.分层教学,分层练习,让每一个学生在复习中各有收获

数学是一门具有弹性的学科。传统复习课,教师往往“一刀切”统一要求,或者把视线集中停留在中等或中等偏上的学生身上。这样的安排极大地忽视了学生的个性特点,造成了“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的局面。因此,更需要教师在设计复习课内容时精心选题,实施分层教学,针对性地调控练习难度,使复习内容既有统一要求,又能照顾不同类型的学生的实际,让每个学生在适合自己的复习内容中取得成功,获得轻松、愉悦、满足的心理体验。

二、变化例题讲解

复习课例题的选择,应是最有代表性和最能说明问题的典型习题。应能突出重点,反映大纲最主要、最基本的内容和要求。对例题进行分析和解答,发挥例题以点带面的作用。例如,在复次函数的内容时,我举了这样一个例题: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0,0)与(-1,-1),开口向上,且在x轴上截得的线段长为2。求它的解析式。因为二次函数的图象抛物线是轴对称图形,由题意画图后,不难看出(-1,-1)是顶点,所以可用二次函数的顶点式y=a(x-h)2+k,再求得它的解析式(解法略)。在数学中我对例题作了变化,把题例中的条件“抛物线在x轴上截得的线段2改成4,求解析式。变化后,由题意画图可知(-1,-1)不再是抛物线的顶点,但从图中看出,图像除了经过已知条件的两个点外,还经过一点(-4,0),所以可用y=a(x-x1)(x-x2)的形式求出它的解析式。再对例题进行变化,把题目中的“开口向上”这一条件去掉,求解析式。再次变化后,此题可有两种情况①开口向上;②开口向下;所有有两个结论。由于条件的不断变化,使学生不能再套用原题的解题思路,从而改变了学生机械的模仿性,学会分析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达到了在变化中巩固知识,在运动中寻找规律的目的。从而在知识的纵横联系中,提高了学生灵活解题的能力。

三、优化解题思路

一题多解有利于引导学生沿着不同的途径去思考问题,可以优化学生思维,因此要将一题多解作为一种解题的方法去训练学生。在数学复习时,我不仅注意解题的多样性,还重视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各种解题思路和方法,提炼出最佳解法,从而达到优化复习过程,优化解题思路的目的。如; 已知m是方程x2-3x+1=0的一个根,求分式m2-2m+的值我先指导学生把m代入已知方程变形得(1)m2=3m-1,(2)m2+1=3m,把(1)代入所求分式中得再通分得最后把(2)代入上式就求出了分式的值为2。而学生们都是求出的值为两个无理数,再代入所求分式计算就很复杂了。可见在复习的过程中加强对解题思路优化的分析和比较,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品质和思维发展,能为学生培养严谨、创新的学风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做好习题归类

第5篇:初中科学常识范文

1、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布鲁姆在他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一书中,将教学目标分为三大领域,即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因此,在备课时要围绕这些目标选择教学的策略、方法、媒体,进行必要的内容重组。在数学教学中,要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技能、心理、思想品德等方面达到预定的目标,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如《复数的引入》这一课是整个复数这一章的第一课,在备课时应注意,通过这一课的教学,使学生能利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解释复数的形成和发展,体会到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的解决推动着事物的发展。引伸到现实生活中,就是当我们遇到矛盾时,也要勇于面对矛盾,要有解决矛盾的决心和信心,促进矛盾的转化和解决,同时也就提高了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能突出重点、化解难点

每一堂课都要有一个重点,而整堂的教学都是围绕着这个重点来逐步展开的。为了让学生明确本堂课的重点、难点,教师在上课开始时,可以在黑板的一角将这些内容简短地写出来,以便引起学生的重视。讲授重点内容,是整堂课的教学。教师要通过声音、手势、板书等的变化或应用模型、投影仪等直观教具,刺激学生的大脑,使学生能够兴奋起来,对所学内容在大脑中刻下强烈的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如解析几何第二章的《椭圆》第一课时,其教学的重点是掌握椭圆的定义和标准方程,难点是椭圆方程的化简。教师可从太阳、地球、人造地球卫星的运行轨道,谈到圆形台面的直观图、圆萝卜的切片、阳光下圆盘在地面上的影子等等,让学生对椭圆有一个直观的了解。为了强调椭圆的定义,教师事先准备好一根细线及两根钉子,在给出椭圆在数学上的严格定义之前,教师先在黑板上取两个定点(两定点之间的距离小于细线的长度),再让两名学生按教师的要求在黑板上画一个椭圆。画好后,教师再在黑板上取两个定点(两定点之间的距离大于细线的长度),然后再请刚才两名学生按同样的要求作图。学生通过观察两次作图的过程,总结出经验和教训,教师因势利导,让学生自己得出椭圆的严格的定义。这样,学生对这一定义就会有深刻的了解,尤其是上台板演的那两位的同学,更是终生难忘了。在进一步求轨迹方程时,学生容易得出这样一个结果:但化简却遇到了麻烦。这时教师可以适当提示:化简含有根号的式子时,我们通常有什么方法?学生回答:可以两边平方。教师问:是直接平方好呢还是恰当整理后再平方?学生通过实践,发现对于这个方程,直接平方不利于化简,而整理后再平方,最后能得到圆满的结果。这样,椭圆方程的化简这一难点也就迎刃而解了。同时也解决了将要遇到的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时的化简问题。

3、要善于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三机一幕进入了寻常教室。对教师来说,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现代化教学手段,其显著的特点,一是能有效地增大每一堂课的课容量,从而把原来四十五分钟的内容在四十分钟中就加以解决;二是减轻教师板书的工作量,使教师能有精力讲深讲透所举例子,提高讲解效率;三是直观性强,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四是有利于对整堂课所学内容进行回顾和小结。在课临近结束时,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堂课的内容,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同时通过投影仪,同步地将内容在瞬间跃然“幕”上,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本堂课的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对于板演量大的内容,如立体几何中的一些几何图形、一些简单但数量较多的小问答题、文字量较多应用题,复习课中章节内容的总结、选择题的训练等等都可以借助于投影仪来完成。对于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自编电脑课件,借助电脑来生动形象地展示所教内容。如讲授正弦曲线、余弦曲线的图形、棱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都可以用电脑来演示。

4、根据具体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每一堂课都有每一堂课的教学任务,目标要求。教师能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教学对象的变化,教学设备的变化,灵活应用教学方法。数学教学的方法很多,对于新授课,我们往往采用讲授法来向学生传授新知识。而在立体几何中,我们还时常穿插演示法,来向学生展示几何模型,或者验证几何结论。如在教授立体几何之前,要求学生每人用铅丝做一个立方体的几何模型,观察其各条棱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各条棱与正方体对角线之间、各个侧面的对角线之间所形成的角度。这样在讲授空间两条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时,就可以通过这些几何模型,直观地加以说明。此外,我们还可以结合课堂内容,灵活采用谈话、读书指导、作业、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有时,在一堂课上,要同时使用多种教学方法。俗话说:“教无定法,贵要得法”。只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都是好的教学方法。

5、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要及时加以总结,适当给予鼓励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随时了解学生的对所讲内容的掌握情况。如在讲完一个概念后,让学生复述;讲完一个例题后,将解答擦掉,请中等水平学生上台板演。有时,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可以对他们多提问,让他们有较多的锻炼机会,同时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及时进行鼓励,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能热爱数学,学习数学。

第6篇:初中科学常识范文

说题,就是在学生经过认真、仔细、严谨的审题,在充分思考的基础上,让学生说清题意,说出解题思路和解题过程,说出问题的拓展和延伸,说出解题后的感想等,“说题”教学与传统习题教学的最大区别在于课堂上的主角是学生,而不是教师,变师教的“一言堂”为学生的“群言堂”,改变了学生听教师讲的被动的学习局面。

常见课型的“说题尝试”:

(一)命题教学――说“产生过程”

在中学数学中,数学命题是数学知识的主题的主体,是数学推理的要素和数学证明的依据,是学生数学学习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些数学命题(如公式、定理、公理等)本身可以看成一个蕴涵着很多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典型例题,在教学中,教师不能只关注结果,还应挖掘教材之间的内在联系,发挥数学知识的教育教学功能,对于此类知识的教学,教师可以让学生各抒己见,大说:“命题的获得过程”。学生亲自参与发现困惑的情景、尝试的过程、经历探索过程的磨砺,汲取更多的思维营养,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掌握数学知识的应用,提高解题能力。

1.案例“菱形”的教学片断

师: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白纸、小剪刀、想一想怎样利用折纸、剪切的方法,既快又准确地剪出一个菱形?(生动手折、剪,教师巡回指导,生做好后在小组内交流、讨论。)

师:下面,找几个学生代表说说自己的菱形是怎样做出来的。(生争先恐后地回答)

生1:我把长方形的纸先横着对折,再竖着对折,然后剪一个直角三角形,打开即是菱形(如图5)

生2:我裁出两张等宽的纸条,把他们交叉重叠在一起,重叠的部分就是菱形。(如图6)

生3:我将长方形的纸对折,再在折痕上以任意成为底边,剪一个等腰三角形,打开即是菱形。(如图7)

师:大家说的棒极了,你们知道这样做的理由吗?(生分组讨论后回答)

生4:生1剪出的菱形是经过了两次对折,由于折痕OA=OC,折痕OB=OD,所以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又因为两条折痕是互相垂直的,即ACBD,又OA=OC,所以BD是AC的中垂线,即AB=BC,由菱形的定义,可知平行四边形ABCD是菱形。

生5:生2得到的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在纸条的边缘上,他们彼此平行,所以它是平行四边形。再以一组邻边为底写出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都是底乘高),由纸条等宽得到这个两条高相等,因此这组邻边也相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生6:生3得到菱形的理由是:根据对折,等腰ABC和等腰BCD是全等的,因此,AB=BD=DC=AC,所以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又AB=AC,平行四边形ABCD是菱形。

师:由刚才的分析你能发现什么样的四边形是菱形吗?(生回答,师板演。)

生7:由方法1知,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由方法2知,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由方法3知,四条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2.教学反思

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受课堂时间的限制,教师舍不得花时间让学生去做所谓的“无用功”,急急忙忙地抛出了结论,这样做使得活的数学知识变成了一堆毫无意义的符号和难以记忆的公式、法则,使数学发现、数学探索中“火热的思考”被淹没,学生获得的知识犹如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因而在教学中应舍得花时间营造知识过程的氛围,突破学生学习的障碍,同时,形成繁难的情景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急于寻求解决问题的新方法,为后面的教学埋下伏笔。

(二)例题教学――说“数学本质”

数学例题和习题的教学是数学解题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例题是为引入新知识做解题示范、加深理解和初步应用、提高能力而设计的题目,它体现教材的深度和广度、体现对学生掌握知识的要求,课本例题的最大特点是针对性强,基础性强,但大多数课本例题是一题一问、一题一解,给学生的思维空间较小。尽管和老教材相比,新教材在部分例题解答后面安排了“思考”这个环节,对例题进行了一些挖掘但大多数例题仍缺乏纵向的引伸,如何让学生再解题时,将题目说透、说出自己的解题思维、说出问题本质、说出新旧知识的有效连接就变成例题“说题”教学中重点要做的文章了。

1.一道例题的教学设计(复习函数专题时的一个教学片段)

师:已知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y=(k-2)χk+1+2χ+2(χ>0)。求k的值。

(学生独立思考后交流)

生1:当k+1=1,即k=0时符合题意。

生2:我还有一种情况,当k+1=0,即k-1=-1时符合题意。

生3:当k-2=0时也可以,即k=2.

师:(等待,学生无语):那我们再提供答案的同学说说自己的思路。

生1:既然是一次函数,自变量的最高次数就是1,可得k+1=1,此时,k-2≠0,因此,k=0.

生4(迫不及待地):不对,这个时候k-2是不等于0了,但它等于-2.

生1(不服):等于-2不行吗?

生4:不行,这样的话,表达式右边的第一项与第二项就抵消掉了。

生1(不好意思地):我怎么没想到,还真是不行呢?

生2:(k-2)χk-1是常数也可以,因为表达式中已含有了一次项2χ.由于χ>0,(k-2)χk-1的指数为0即可变成常数,因而有k+1=0,得k=-1,此时y=(-1-2)χ0+2χ+2=-3+2χ+2=2χ-1,显然是一次函数。

生3:我的想法很简单,我只需k-2=0,即k=2,则(k-2)χk-1将自行消失,此时y=0?χ3+2χ+2=2χ+2同样也是一次函数。

师(点评):几位同学各抒己见,都对自己的答案作了解释,说明大家善于动脑,可喜可贺!其中学生1 的说法经不住拷问,已退出了答案的行列,其他两名同学的求解,逻辑严密,已通过了全体同学的认证,至此可知:k的值为-1,2.

师(追问):如果要你独立完成此题,该怎样考虑所有的情形?这些情形都合理吗?

……

2.教学反思

第7篇:初中科学常识范文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 初中科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3(a)-0051-01

培根曾经说:“假如你我每人有一个苹果,交换后仍然每人只有一个苹果,但假如每人各有一种思想,交换后每人就有两种思想了”。如果能在课堂中发挥学生的合作精神,其作用是不可估量的。所谓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异质小组为基本形式,以小组为主体,以小组成员合作性活动为机制,,以小组目标达成为标准,以小组成绩为奖励依据的教学组织形式。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更好地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呢?结合我所任教班级的实际情况,我作了如下尝试:

1.合理分配小组

每一小组通常由4-6名在性别、学业成绩、个性特征、家庭及社会背景等方面具有异质性的学生组成,将同一班级的学生按成绩、能力、性格诸方面的差异组建成若干个最优化的“同组异质、组间同质”的合作学习小组。

从班级而言,由于每个小组内体现了合理差异,从而在全班各小组之间形成了大体均衡、可资比较的小组联合体,使各小组在大致公平的前提下进行合理竞争。

从单一小组而言,由于组内成员之间在各方面的差异和互补,又有利于各小组成员之间互合作活动的开展,最终促进组内每个成员的认知、社会交往、个性和积极情感的全面提高。

合作学习小组以前后桌四人为一小组,将全班分为12或13个小组。小组内设小组长一人,小组长应选组织能力强、学习态度好、乐于助人、有一定合作创新意识的学生担任。他的主要任务是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全体人员一起合作学习,组织学生动手操作,开展讨论,完成小组学习任务。

例如:在习题课上,首先以小组互动学习的形式,每一组在组长的带领下先把一些简单的问题处理掉,之后再将小组内不能自己解决的问题归纳总结,在小组互动学习之后,集中在课堂上提出来,由其他小组解决帮助解决,最后对于一些重难点问题,学生们依靠小组的力量确实解决不了的,由老师帮助其解决。

2.设立小组目标

学习目标为小组而不是个人设立,,这样可以形成合理的组内互助、组际公平竞争的良性机制。而对小组目标,全体小组成员会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每个学生能够体会到;一个人的成功并非真正的成功,只有在小组的其他成员也达到学习目标的情况下,自己才能达到目标。因此,成绩好,能力强的成员会积极帮助其它成员,学习较差的,也会由于集体的荣誉感和自尊心进自己最大努力学习,尽量使自己的小组不因自己的失败而被拖后腿。

例如:七年级下册第四章第一节《地球的自转》中,我们每天都会看到太阳的东升西落,难道真的是太阳在围绕我们旋转吗?由于天体离我们比较遥远,比较抽象也较难理解,单凭学生的想象有一定的难度,非常需要学生合作学习,通过合作学习,他们能利用一些材料制作出太阳与地球的模型,通过对模型的转动演示,可以很容易也很直观的理解太阳方位变化的原因。

3.灵活组织课堂讨论,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

培根曾经说:“假如你我每人有一个苹果,交换后仍然每人只有一个苹果,但假如每人各有一种思想,交换后每人就有两种思想了”。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小组讨论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小组讨论能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有更多的交往、互动的机会。教学实践证明,课堂讨论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的重要措施,是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手段,也是促使每个学生得到充分发展的有效途径。

例如:七年级下册第二章第七节的《牛顿第二定律》一节,学生在学习了惯性之后,最关键的是要将它应用在实际生活之中,因此就可以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力量,小组成员之间互相讨论,看看现实生活中有哪些应用惯性知识的例子,之后在将本小组总结的例子与其它小组成员进行分享,既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又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巩固。

4.实施小组评价与奖励机制

中学生普遍有争强好胜的心理,所以如何对他们进行合理的评价非常重要。评价可以分自我评价、小组互评、教师评价等。例如: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七节《探索宇宙》一节,将宇宙中的各星体按小组分配下去,让学生课下先查资料,之后在课堂上将自己星球的知识将给其它小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地对学生的成果进行评价,以增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小组奖励面前,要保证以小组为单位实施,使得小组成员之间不是你赢我输的关系,而是大家输大家赢。例如: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七节《科学探究》,学生们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角色的扮演,有的扮演挤奶女工,有的扮演医生,有的扮演解说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非常高涨,这就是一个奖励的契机,可以分别评给各大组以“最佳表演奖”、“最佳解说奖”、“最佳创新奖”等等。得到了奖励,同学们的积极性就更高了,学习科学的兴趣就更浓了。

5.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第8篇:初中科学常识范文

依据初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根据学校七、八年级学生知识结构的实际情况,我分别尝试着用三种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实验性教学。

一、教师引导,小组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

各班学生自愿组成3人或4人学习小组并分别选出小组长。在课堂上,由各小组找出课程的重、难点或应知应会的知识点,然后把这些知识点分配给各小组去探讨相关的教学内容并提出相关问题,小组成员通过计算机互联网去查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再由各组长分别公布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案,其他各组成员可以分别说出自己的观点,老师作总结性的说明。最后,由各组成员分别说出本课小结部分,老师布置下一课预习内容。

二、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课堂教学模式

课堂前5分钟给同学们预习课程内容,由老师提出本课的重点、难点,教师用电子教室软件切换全体学生机边讲解边演示相关的教学内容,然后向学生们布置教学任务,同学们上机有针对性的操作练习,在练习过程中遇到问题的同学举手,教师再进行个别指导。在距离下课前10分钟,要求全体同学上传自己所作的作品到教师机。最后,教师给学生作品分别评分并作总结性发言。

三、学生自主学习,教师个别指导的课堂教学模式

前提是每位学生一本教材,一台电脑,整堂课由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来完成教学内容,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通过互联网搜索引擎查找解决问题的答案,答案正确与否通过电脑相关软件去证明。如果互联网上没有找到相关的解决问题方法再向老师请教。最后,下课前5分钟由学生总结本课教学内容,老师补充总结内容。

综上,第一种教学模式课堂学习氛围浓厚,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涨,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学习的各个环节,同学们的课堂学习效率有很大提高,所以针对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这种教学模式值得推广。

第二种教学模式课堂学习氛围枯燥、单调,主要是老师边讲解边演示,学生先听讲后上机操作练习,问题是有些不爱学习的学生根本不听老师讲课,你讲你的,我玩我的,同学们的课堂学习效率大大降低。

第9篇:初中科学常识范文

(一)任务合作探究教学流程的具体操作

1.任务布置:给学生布置活动任务,为活动内容做好准备,可以在课堂上,也可以在课堂外。

2.主动探究:要求学生自己主动去搜集查找相关资料,再把搜集查找的资料拿到自己所在小组,结合活动内容交流讨论,补充修改。

3.合作竞争:按小组进行交流,可选代表,也可让大家踊跃发言,为本组争取更多的发言机会。同时,在全班交流时也可讨论补充,将发言的同学记录在黑板上,看哪组同学发言最多,由全班同学(除该小组同学)举手表决,每组哪位同学发言最好,哪位同学是全班最好的。回顾单元所学要旨,让学生总结活动课内容,并做相应的记录,作为平时成绩。

(二)任务探究合作教学流程的相关原则

1.独立性原则。为每位学生布置任务,充分尊重发言学生的独立性,鼓励学生独立学习,培养独立学习的能力,为每位学生富有个性的发展创造空间。 2.主动性原则。任务下达后,学生一般会主动收集查找资料,探究原因,当然也应用些激励措施,如将这些任务作为学生平时的成绩和表现,将来可加分。激励往往可以激发人的内在潜力,每个人都需要激励。在一般情况下,通过外界施加的推动力和吸引力,转化为自身动力,可以使学生由消极的“要我做”转化为积极的“我要做”。

3.讨论性原则。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教学内容在课前和课堂中各抒己见,可以集思广益,互相启发、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还可以激发习的兴趣,培养学生钻研问题的能力,提高学习的独立性。

4.合作性原则。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形成一个小的团体,通过团体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交流的任务,可以加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提高群体之间的凝聚力,和谐小组成员之间的人际关系,形成互相依存的学习关系。

5.竞技性原则。中学生都有争强好胜的心理,因此具有竞争性的活动,不但可以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开拓进取精神,激励学生的上进心。

(三)任务探究合作教学流程的一些优势

1.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主动探究,把问题看作是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的主线。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激发学生勇于探索、创造和追求真理的能力。当然,这要求教师在下达任务后要加以帮助和引导。例如,在《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的活动课中,笔者引导同学们从政治、历史、地理等课本中去找现成的资料,或到图书馆甚至上网查找有关爱国人物、近代中国的国情资料。

2.学生合作竞争可以使同学之间互相帮助,互相进步。学生在集体活动中被公认为好的,大家都会学习;被指出不好的,也会努力在同学面前改正它,让大家看到自己的进步,满足学生受尊重和受赞赏的心理,从而让更多的同学参与到活动中来。而每个小组成员表现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小组整体的成绩,这就增强了同学之间的集体荣誉感和合作精神。例如,有位女同学平时就不善言辞,不喜欢与人交流。在活动课上,笔者常反复强调团队精神,每一个同学都是小组成员。有一次,她准备得很好,小组成员就要她来向全班交流,一开始她不情愿,后来小组成员都支持她,她勇敢地站起来交流了思想。笔者觉得这就是一种进步,心里替她感到很高兴。

3.竞争使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有评委的感觉,增强了参与感。尤其是后进生,由于也是小组的成员,必须要发表意见,交流思想,就有了一种被关注的满足感,学习的兴趣加强了,情绪高涨了,反应也积极了。例如,有一个学生上课从不积极,在上活动课时,全班同学都以小组为单位聚集在一起讨论,只有他坐在座位上不动。于是,笔者告诉大家,虽然他平时成绩并不是很理想,但他收集的资料还是很不错的,后来他也积极参与到讨论中去了。

4.合作教学转变了教师角色,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要树立“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教育理念,使师生活动都朝着一个共同的方向互相配合。这样既增强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加深了彼此之间的感情,也让教师走进了学生的心灵深处,更好地了解青少年的心理特点,激励自己渴望得到新的知识,不断充实自己,选择适当的教学流程,完成“授人以渔”的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