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自然科学课堂范文

自然科学课堂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自然科学课堂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自然科学课堂

第1篇:自然科学课堂范文

关键词:数学课堂;回归;真实;自然;心灵体验

新课程改革以来,数学教学在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上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详实的多维目标,形式多样的教学设计,动静结合的多媒体设计,热闹异常的小组合作、小组讨论……我们的公开课、展示课、评优课大抵如此。这些课看似精彩纷呈,但是细细品来,有些“变质”“变味”,并没有真正贯彻课改精神,与真正的有效课堂、本真的数学课堂渐行渐远……

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应该追求真实、自然的数学课堂,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来考虑。真实、自然绝不是简单、单一,而是教学的一种更高境界,它折射出老师的精湛的教学艺术、深刻的教学思想,它更能彰显教育者的智慧!一节真实、自然的数学课堂应如春风拂面,令人感觉自然、舒心。我认为自然的数学课堂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课堂导入直白、快捷

众所周知,好的课堂导入,是上好课的起点。我们的老师总喜欢对课堂导入“包装、包装、再包装”(尤其在一些公开课上)。既要绞尽脑汁设计“精彩”的问题情境,又要竭尽所能设计色彩鲜艳、优美动听的多媒体课件,让学生的视觉、听觉都“幸福”起来。不可否认,老师的设计真可谓“用心良苦”,但是每节课都需要如此“煞费苦心”吗?这样做的效果如何呢?

例如:“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

有些知识在导入时不需要设计问题情境和过多的知识迁移,此时,采用开门见山的方式更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去掉纷繁的外衣,回归数学的简单、明了,让课堂洗去“铅华”,还以“真实”的面貌。

二、别让合作学习成为形式

随着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发生了由“知识本位”到“学生本位”的变革,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被运用到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把学生置于多向交流互动的学习情境中,为学生提供了自由交流的空间。学生间互相启发、互教互学、积极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学会了与人合作,学会了与人分享学习成果,学会了互相尊重。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数学知识都要通过小组合作得到。有些知识的获得需要老师仔细讲解,有些则需要学生仔细研读课本,亲自动手实践,如果这些知识也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获得,那么就浪费了宝贵的教学时间,还剥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

我曾经听过一节数学公开课“直线与圆的关系”.

老师:“请同学们分组合作讨论一下直线与圆相交、相切、相离时,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与圆半径(r)的大小关系。”

这个问题的解决让学生独立操作一下效果不是更好吗?小组合作学习是由问题引发的。提出某个问题就为学生的智能活动树立起一个方向性的障碍,从而对学生的智能活动产生刺激。要使小组合作学习富有成效,引起讨论的问题就要切实能够引起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能够引起师生思维活动的展开。

三、让数学课堂回归适度的宁静

我们要打造自然的数学课堂,就应该让我们的数学课堂回归适度的宁静。留给学生更多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宁静的思考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感悟,不断提高自己的数学素养。

例如:“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

这道题目我让学生先独立思考,看看能找到几对相似的三角形(老师巡视,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室里寂静,学生集中思考,要珍惜这样的时刻。”所以,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是激励学生自主探究的关键。我根据学生的解决情况,让学生同位之间相互交流。语言是思维外化的过程,是思维的工具,只有当学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时,才能证明思维是清晰的。学生交流以后,再自己看题,仔细审视一下自己的答案,再静下心来,进行总结归纳。让课堂静下来,让学生的身心投入问题中,这样学生才能思考,这样的思考才有深度,才能让学生获得“顿悟”和思维的闪光。

数学课不是“全席”,不是“珍馐”,而应该是一道“家常菜”,没有山珍海味,但合学生的胃口,学生吃得轻松、吃得满意。

第2篇:自然科学课堂范文

热闹过后冷静思考,这堂课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锻炼了学生的能力。不过就文言知识的梳理、文本的朗读训练等方面来看,这种热闹似乎只是表面的浮华,再加上学生的一些搞笑表演更是与文本相去甚远。想想我们平时观摩过的一些语文名师如余映潮、于永正老师他们的课,初看上去貌不惊人,许多老师甚至觉得乏善可陈,没有惊艳之处,也没有令人拍案之时,似乎我们平时也就这样上的,似乎每个人都可以上成这样。于是心中便涌起丝丝自得或是说自信。然而细细品味,他们的课堂实在、高效,底蕴深厚。教无定法,然而不管什么教法都必须遵循语文学科的特点,都必须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前提,评价一堂课,我觉得科学是第一基本要求。

一、教学流程设计要科学

教学内容体裁多样,教学设计时要充分把握文体特点,从而确定自己的教学重点。不过从阅读文本的认知规律来看,不管什么形式的文章,都可以从“写什么”——了解主要内容、“为什么写”——体会主题思想、“怎样写”——学习写作手法这三个方面去把握。解决好这三个问题,便是语文教学最基本、最科学的任务。如《皇帝的新装》一课,教学设计三步:教学设计三步:读课文,理情节;读人物,赏片段;品故事,谈感悟。不蔓不枝,层层深入。

二、问题设计要科学

问题的设计是课堂教学中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好的提问可以激发兴趣、启发思维,培养创造力。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研究文本专心细致,上课时觉得要跟学生交代的内容很多,生怕漏了哪一点,问题设计过多。笔者认为提问的根本目的是以问题为纲,架构起整个文本的解读,过多的问题会分散学生的思维,重点就不突出。因而问题要少,要巧。

《皇帝的新装》一课,三个环节分别设计三个问题:第一个,如果让你用一个字或一个词来串联故事情节,你会想到什么?第二个,我认为 是一个 的人,我从文中 可以读出,这里运用的描法是 ;第三个,读了本文,我觉得 是可 (怜、笑、恨、恶、叹、悲……)的,……请以此为开头,写一段话,谈谈你的阅读感悟。这样设计,目的明确,层次清晰,简洁有效。

三、时间分配要科学

课堂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主阵地,是学生学习语文最有意识、最有目的性的地方,课堂教学时间是最为宝贵的资源。教学目标的确定、内容的选择和结构的安排都要在短短的时间内完成,课堂教学时间的合理分配便成为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笔者这里所讲的时间分配不是导入、检查预习、研读新课等教学流程的时间分配,而是师与生在课堂上“活动”所占的时间分配。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的发挥缺一不可,如何把握合理的时间便是课堂教学中要充分考虑的一环。特殊教学内容除外,笔者认为,学生活动占课堂总时间的70%左右是最为科学有效的。语文课堂要科学,然而仅仅靠设计是设计不出科学高效的课堂来的。学生是灵动的主体,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可预设的情景太多,好的语文课堂还应是自然和谐的。

1.教师的教态要自然。经常看到一些语文公开课“做”的痕迹太重,从头开始,教师就进入表演角色,或舞或蹈、或哭或笑……这样的课堂低估听课老师的水平,浪费学生的时间,看不到语文教学中最本真、原生态的东西。不管是常态课还是公开课,我们还是要自然一些,不要“端着”,给人感觉气势逼人,高高在上;也不要“掖”着,小心翼翼,生怕出错。语言要自然,不哼哼呀呀,不大呼小叫,清新而不柔媚,流畅而不冗长。

2.问题的出现与生成要自然。在问题出示之前,要准备好过渡语,问题之间的衔接要自然。要善于根据学生回答生成新的问题,所有的问题到最后巧妙地将教学内容串成一个整体,引导学生向更广范围、更深内涵研读课文。不要拘泥于自己的设计,死命地把学生往自己设计的下一个问题那儿生拉硬拽。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灵活的改变提问的顺序。好的语文教师就像一个剑术高手,没有生硬的套路,剑在手,术在心,随心而动,流露无形。

3.表扬、点评要自然。课堂上,对学生的点评要及时、准确,以鼓励引导为主。在许多时候我们也看到,有的老师在课堂上、尤其公开课上对学生不吝褒奖之词,“你太棒了!”“回答得真漂亮!”……让人听了有肉麻之感,不是不可以,而是要适度。对学生出现的谬误要引导,也要坦率地指出。不要刻意地要求学生掌声鼓励,那样的掌声是廉价的,水到渠成才是真实的。不仅我们对学生评价要客观务实,还要指导学生自评和互评时也要遵循这样的原则。师生交流无障碍,生生评价无顾忌。让师生轻松、和谐地度过一节课的时光。

第3篇:自然科学课堂范文

关键词:学本课堂;教学设计

文章编号:1008-0546(2016)12-0081-03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6.12.027

学本课堂是促进学习者和谐成长的教学活动,追求的目标是实现学习者的自我教育,能够使学生和教师潜能得到挖掘、智力得到开发、思维得到发展,每位学生和教师都能够释放出无限的正能量。

南京师范大学杨启亮教授说:如今的教学太浮华,几乎见不到天然去雕饰的朴素了。基础教育教学,只是些最基本最浅显内容的教学,它不必太精致,不必过分包装,不必把简单的东西弄得很夸张,循教学之自然,方能轻松与和谐。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学习,笔者认识到化学教学作用的对象是学生的生命和心灵而不是智力和技能,因此,教育就是静等花开的声音。

探究式学本课堂教学设计以学生自然的思维发展为序,充分以学生的自主探究为方法递进性地展开学与教的活动,学生活动设计包含三个环节:

环节一:科学预测,类比探究――从学生已有的认知出发,循思维之根

环节二:问题生成,个性探究――促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激思维之花

环节三:完善认知,应用探究――助学生自我发展,升思维之质

下面就以苏教版高中必修《化学1》专题二“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第二单元的第一节“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设计为例谈一谈我对此的理解。

一、教材内容分析及学习目标确立

“金属钠的性质及其应用”是在学习了专题一“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的基础上第一个学习的典型金属元素,通过钠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自主、探究的学习其他金属元素的方法,以期达到无为之教。因此本节课学习目标确立如下:感悟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学会运用科学的研究物质的方法来探究钠的性质、保存、制备等基础知识;通过问题探究来感受化学物质的共性和个性,增强思维的全面性;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提高对知识的运用能力,让文本知识更具活力。

二、教学设计思路

根据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特点及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本节课基于学生已有的认知、己有的经验、已有的方法基础上设计学生探究活动。学生己有的认知:初中化学已经初步接触了金属镁、铜及铁的部分性质;己有的经验:金属活动性顺序表、记忆与理解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方法,物质的分类与转化观念;己有的方法:分类研究法、原子结构研究法、比较法及实验研究法等。基于这点,本节课适合采用探究式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设计。

三、学习过程设计

1. 教学环节一:科学预测,类比探究

[教师活动]:展示镁条、铁片、铝片、铜片等几种金属,并引导学生回忆金属活动性顺序,引出本节课准备研究的物质--钠。

自主回顾:从前面学过的专题一中你学到了哪些研究物质的方法?

[学生回答]物质分类研究的方法、化学实验探究的方法和微观结构研究的方法。

类比预测:根据上述方法,请对钠的性质作出合理预测,填入表中(表略)。

实验探究、基础认知:根据你的预测,结合自己所学知识和积累的经验,参照提供试剂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并对预测进行评价。

[学生实验]完成金属钠的切割及观察颜色变化。

提出问题:刚才是直接切开看的,是在常温下迅速就被氧气氧化了。那么我们在学这个(举起一根镁条)的时候,是点燃的,好我们也来试试。用镊子从瓶中取出一小块钠,放在自制的易拉罐底部。准备点燃酒精灯(此时老师突然提出:我忘带火柴了,有办法吗?)

接着用滴管里的水滴在包有一小块钠的酒精灯焰心上,酒精灯就立即点燃起来了!

学生兴奋地观察实验过程,此时顺势引出过氧化钠:2Na+O2[=]Na2O2(淡黄色)。

设计意图:一开始用学生熟悉的常见金属引入课堂,能适度引起与学生原有的知识发生联系,唤醒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通过对专题一中研究物质的方法回忆,引领学生能经物质分类的观念来认知物质;并通过学生动手实验和教师演示实验,进一步认知物质的性质。通过教师的引领、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学生有了新的研究点,同时也以“滴水生火”的小悬念进一步引导学生体验出化学变化的实验,激发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 教学环节二:问题生成,个性探究

[过渡]同学们还预测了其能与酸、盐溶液反应,请同学实验验证一下。

[学生实验]学生分组完成金属钠与盐酸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实验。

[过渡]刚才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实验中有没有生成红色的铜生成?这与预测是不符合的,为什么?

[学生回答]钠先和水发生了反应。

[过渡]那怎么想到钠肯定和水反应了呢?你怎么知道它活泼的?经验告诉我们?

[学生回答]钾、钙、钠、镁、铝、锌、铁、锡……

[教师讲解]对,这就是他的经验。因为钠还排在镁前面呢。同样,你再看看,生成了氢氧化铜,从元素的角度是否你也能说明钠肯定跟水反应了?否则哪有氢元素和氧元素呢?

[学生实验]学生完成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教师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交流讨论实验的认识并归纳总结钠的性质。

[教师引领]你看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

[学生回答]钠漂浮在水面;游来游去;反应完后加入指示剂指示剂,变成了红色;钠反应得非常剧烈;烧杯内温度有变化;钠熔化了(师:看见融化了,然后贴到烧杯内壁上了);听到放鞭炮的声音;上层先是红色,下层还是无色等等。

[师生总结]浮(说明什么?密度比水小);熔(说明什么?熔点低,师追问:同时还说明什么?熔点低就能熔吗?产生了热量);响(说明了什么?产生了气体,也有热量,我们看到了气泡,其实是推着它(钠)在动);红(说明了?有碱生成)。

[教师引领]你知道刚才产生的气体是什么气体吗?判断依据是什么?怎样证明你的推测呢?

[教师演示]在针筒中里放了一小块钠,然后用针尖抽点水进来,推动针筒,点燃气体。

[学生活动]根据现象判断该气体是氢气。

[过渡]刚才实验那说明了钠能与水剧烈反应,那么现在还能说说刚才的预测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为什么不符合?

[学生活动]2Na+CuSO4+2H2O[=]Cu (OH)2+Na2SO4+H2。

[教师引领]根据这么多,我们要完善一下对它的认识?它的性质?微观结构解释:大家知道钠这么活泼,究竟是为什么?大家回忆一下钠的原子结构?钠最外层有多少电子?易怎么样?失电子表现什么性质?

[学生活动]思考、交流。

[过渡]但是你看,它和硫酸铜没能在水溶液中把铜置换出来,并不是它能力不够,而是这个环境问题,反而说明它能力太强,不能存在有水的体系里。假如,不是在有水的体系里,在熔融状态下,可能吧?

事实上这一点也就是钠可以和四氯化钛等反应,用于制备一些金属,那就要在熔化状态下。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完成预设的实验基础上,通过实验证明反应事实与预测有冲突,打破金属与盐溶液反应就发生置换反应的思维定势,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同时也创设一个较为适宜的教学情境,学生在实验中面对各种可能的实验现象产生探索的渴望,使学生形成一种踏实刻苦的科学作风。

3. 教学环节三:完善认知应用探究

[问题思考1]你能揭秘老师刚才滴水点灯的原理吗?

[问题思考2]根据今天刚才做的、讲的、看到的,我刚才就这么拿出来的,你觉得钠的保存合理吗?空气中的水蒸气也会影响它,你觉得钠应该怎样保存呢?

[问题思考3]钠元素离我们远吗?我们天天接触吗?那钠单质离我们远吗?而事实上自然界没有游离态的钠单质,都是化合物。那钠元素的含量很丰富的。

青铜器、铁器都好多年了。钠含量很丰富,它在元素里排在第六位的,但它用的时间才不过200年,为什么?

[问题思考4]现在你对钠的性质又多了一些(了解)了,从钠的性质你能预测钠有什么用途吗?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的问题思考与解决,进一步深化学生对体验内容的认识,理解和建构知识,促进学生归纳与演绎能力的提高,提升学生对物质认识的思维品质。

四、对学本课堂教学设计的理解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尊重学生的生命本体,为学生会学、乐学、善学而设计,在了解学生特有的心理、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将学生当作学生看待,尊重学生特有的个性,提供适合于学生学习的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中做到宽容,帮助学生充分发挥其潜能,以达到“无为之教”(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为学生的幸福成长和终身发展奠基。

1. 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地位

在学生教育的课堂中,是以学生为主,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各种活动的机会,培养他们面对问题时如何联想、想象并解决问题。

2. 让学生会学

一个会学习的人,绝对不会去机械地记忆一些课本知识,把自己变成一台只能记忆的机器,只有在学习的过程中根据自身的知识结构,将所学知识与自身知识结构有机地融合,并将所学知识与现实问题结合起来思考问题,这样的学习方法,才称得上是会学。而以学生为本的课堂首先是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进而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其次也可以让学生形成一些具体的学习方法,时间长了,学生便会在学习的过程中摸索总结出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成为一个会学习的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将会让他终生受益。

3. 发展了学生个人的学习力

通过以学生为本的学习,在让学生获取基础知识的同时,也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亲自实践、交流等活动,提高学生学习的品质,特别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将所学知识与方法进行内化,转化为适合自己独特的知识结构,形成相应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整个学习的过程是在学生团结合作、紧张有序的探究和思辨的基础上完成的。教师需根据学生的特质恰当地将学生组成若干个合作学习小组,让学生相互帮助、相互纠正,使学生在合作学习的氛围中,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笔者感觉学本课堂十分注重知识的生成过程,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在让学生掌握相关学科知识基础上,也能让学生体验到学习过程中带来的新发现、新认识和新快乐。同时,通过自学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建立了自信,提高了能力。心若有学生,处处皆从容,只要我们不断增强自己的文化素养,提高自身的教学应变能力,不断去尝试创新,学本课堂必将成为我们一线教师的“葵花宝典”,届时,我们的课堂就会达到真正的高效。

第4篇:自然科学课堂范文

问题是课堂教学的波澜,也是形成课堂教学的前奏。有“问题”,才有未知,也才有教学活动的展开。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往往是教师提问题,学生只能被动地、指向性地回答问题,这样就形成了“教师根据自然事物提问学生思考回问教师鉴别回问评判得出结论”的问题程序。这样的问题程序是以教师为中心设计问题、提出问题,而往往教师的提问具有指向性或单向性,学生被动地根据单一的思考点进行思考,学生的学习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很难得到充分的训练。这样的问题程序,使学生的心理状态始终处在消极的等待中。也就是说,教师没有提问时要等待教师提问,回答了教师的提问还要等待教师来鉴别回答正确与否,致使学生的思维缺乏自主性和创造性,影响了学生的思考和应有的课堂教学参与意识。

要使学生由“学会”变为“会学”,在自然教学活动中,不仅要指导学生获得一些浅显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更要注意培养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教会他们认识周围自然界常见的事物及其相互间的联系,在认识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教师的提问是当好向导,引好路,为启发和帮助学生提问服务。这样,自然课堂教学的“问题程序”就会改变成“学生根据材料思考提问教师梳理主要问题学生观察实验师生共同研讨学生得出结论”。教师围绕学生提问,会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展开有效的教学活动,还可及时沟通教与学之间的思维渠道。学生提问一旦活跃起来,则可以变教师的单一思考点为多元思考点,并为教师有的放矢地教,了解学生的学习难点、思维实际,捕捉认识距离,为营造主动、积极的学习群体创造条件。

新的问题程序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一,就学生学的方面看,原来被问的学生是处在消极的待问状态,现在提问的学生则是积极思维随时准备发问。学生的提问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渗透着学生的个性,体现了学生的主动性,可以锻炼他们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分析问题、鉴别问题的能力,也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学生要提问,就要求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提什么问题,怎样提问题,提的问题是否有价值等等,因此,对学生学的要求也提高了。第二,就教师教的方面看,原来是教师自己设计问题,自己有准备地解答,教师心理压力校现在是学生根据自然事物和现象,或联系日常生活实际和生产实际情况,或按照自然教材内容准备的有关实验仪器和实验现象提出问题,在某些问题上教师是无准备地解答,这就要求教师有较强的专业知识,较扎实的基础知识,较敏锐的反应问题、回答问题的应变能力。这样,教师不仅要能回答问题,还要能及时归纳出学生提问中的共性问题、典型性问题、有价值的问题,更有利于围绕教学目的、要求展开教学过程。第三,就师生关系而言,原来以教师提问为主体的教学活动使师生间的“感情交流渠”不通畅,现在是以学生多提问为主的教学活动,学生群体的积极性会得到充分调动,学生观察探究自然科学奥秘的思维方式、观点倾向都通过提问表露出来。作为教师来说,则可启发、诱导学生自己去主动探究、研讨,将他们的思索点导向科学的彼岸。在师生对问题的相互研讨、相互交流中,学生可以接受教师的观点,学生更可以保留自己观点,发展自己的观点,直到学生对问题的解释认同。这种平等、民主的学习方式必将融洽师生关系,活跃课堂教学。

第5篇:自然科学课堂范文

        一、创设情境,让思维在主动质疑中生成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亚里士多德也说:“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学生只有提出质疑,才能激发积极思考,促进主动学习。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探索问题环境,使学生的思维火花在情境中尽情绽放。

        例如,教学“分数大小的比较”时,我创设了“孙悟空分西瓜”的故事情境:“孙悟空说:‘八戒1/4个西瓜,沙师弟2/8个西瓜……’悟空的话还没说完,八戒就大叫起来:‘猴哥这样分不公平!’。请同学们评评理,孙悟空分得公平吗?”故事激发了学生质疑:“八戒分的份数少,是否分得就少呢?”“两个分数谁大谁小呢?该怎么比较呢?”……这样,在创设的情境下,把数学问题寓于其中,唤起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激起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学生在疑问中尝试着自己解决问题,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获取知识,促成思维的自然生成,形成能力,从而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二、小组合作,让思维在自主探究中生成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基础教育改革的目标之一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让学生在和谐的环境中自主、合作、探究的小组合作学习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也成为现代课堂教学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教师应给学生提供小组合作探究的机会,组织学生自己尝试学习,把课堂变成学生思维碰撞、智慧共享的乐园。

        例如,教学“圆的周长”时,我为学生提供了大小不同的圆和相应的材料(直尺、彩带等),让学生分小组想办法测量出每个圆的周长和直径,通过填表观察,探索出圆周长和直径的关系。学生在小组合作中,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等活动,发现了圆周率,推导出圆的周长,同时,在探究中训练了思维的积极性,使思维在合作探究中自主生成。

        三、有效互动,让思维在多向对话中生成

        叶澜教授在《重建课堂教学过程观》中认为:“教学过程中师生的内在关系是创造主体之间的交往(对话、合作、沟通),这种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中得以展开和实现。”

       例如:在教学“小数的性质”中:

        师:刚才有位同学认为0.3=0.30,很多的同学也都赞同,那么大家能不能用一定的方法来验证或说明呢?根据提供的材料,先自己思考,然后同学间互相交流。

        生1:因为0.3元就是3角,0.30元是3角0分,所以它们相等。

        生2:我选择用两个正方形进行验证,因为0.3是十分十三,也就是把这个正方形平均分成十份,表示其中的三份;0.30是百分之三十,就是把这个正方形平均分成一百份,表示其中的三十份。从图中可以看出,两个数表示的阴影面积一样多,所以我认为“0.3=0.30”是对的。

……

        师:刚才同学们从不同角度验证,说明了0.3=0.30由此我们得出一个什么结论?

        生:小数的末尾添上“0”,小数大小不变。

        师:你们能再举出一个例子吗?(学生各抒己见)

        四、开放训练,让思维在延伸拓展中生成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学到的知识是有限的,教师要引导学生由课堂教学延伸到博大的知识领域里,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大量实践表明:我们往往对学生的创造潜能估计过低,由于我们的不放心和不放手,会导致学生思维翅膀的退化。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潜能因素,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拓展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广阔、开放的环境中,启发智慧、发展能力;使思维在延伸拓展中无限生成,将知识内化为自己思考的果实。

第6篇:自然科学课堂范文

一、让学生产生审美心境

情境美是音乐教学情感化的基础和前提,教师依据音乐审美教育的目标和学生的心理特征,自觉地运用审美因素,按照音乐教学的审美规律精心地创设情境,能使学生在情感共振中获得美感体验。

1.创设艺术情境

在音乐教学中,让学生置身于优美的环境中,感受美的气息,能激发学生对艺术的向往,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

如上音乐课时,教室墙壁上挂一些音乐图片,黑板上画一些动漫画,多媒体播放一些优雅画面,就能增强课堂的艺术气氛。组织教学时,教师亲切而真诚的问候,优美轻盈的背景音乐等,都会使学生感到轻松、和谐与愉快。学生在心情愉悦中会渴望学习,乐于表演。教师就可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将他们带入美的旋律之中。

2.创设奇妙的情境

情境教学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愫,创设奇妙的情境用于教学内容中,会使原有的审美要素更加丰富多彩,产生更佳的宜人、感人、化人的审美效应。

如在教学《拾稻穗的小姑娘》一课时,教师精心制作了金黄色的头饰,绘制了金黄色田野里稻浪滚滚的图画,准备了学生们在金黄色田野里拾稻穗的镜头。学生置身于硕果累累的金秋意境中,他们用明亮的音乐,明快的节奏,演唱了《拾稻穗的小姑娘》,脸上也露出了像金灿灿的秋天那么美的笑容。学生在美的意境中,唱出了美的音色,取得了美的效果。

二、让学生参与审美活动

音乐让人赏心悦目,音乐教学的愉悦性,就是要变单调为丰富多彩,变刻板为生动活泼,变机械为愉快灵活。在教学中体现形象性、趣味性、愉悦性等一系列原则,让学生在活泼生动的环境中参与审美活动,就能酝酿出艺术情感,发掘出音乐的自然美、愉悦美。

1.提供良好的情感倾向

对于儿童来说,只要好玩的东西,有趣的活动,就会吸引他们的眼球。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教师有必要采用愉悦的教学方法,用趣味性的教学手段来吸引学生,让他们喜欢上音乐,让他们的情感倾向于音乐。

比如,在进行听节奏练习,解决歌曲难点的学习时,我设计了“开火车”的游戏:首先,课件出示“火车”及装满了“苹果”的四节车厢和音乐节奏。只有听对了“火车”节奏的学生才能卸下“苹果”。我将每个节奏响俩遍,请学生认真听,看看谁能把“苹果”搬下“车”。这样,学生就可以很快地从趣味游戏中快速而准确地听出节奏。

2.设计有趣的音乐活动

如在低年级的创作教学中,“旋律接龙”是学生最喜欢的教学方式。根据一位学生设计的旋律线“|×× ×××|”,我让学生一个一个地唱出|5 6 5 3 2|,|23 532|,|3 5 1 6 5|,|5 3 5 3 3|,|3 5 6 5 1|等。最后请大家谈谈所唱旋律是表现什么画面的意境的。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要赞美的事物,他们用美好的声音,优美的动作恰当地表现了音乐,在音乐活动中提高了对美好事物的表达能力。

三、让学生获得审美体验

情感美是音乐优化审美功效的重要标志,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启发学生用感情去唱歌,在表演中移入情感,从中去感受音乐所表现的意境,体验音乐的美感。

1.运用情景交融

课堂上,设计一些生动活泼的情境,能激起学生的情感,在情景交融中,学生能快速进入角色,感知音乐的审美意境。

教学《过新年》时,我在教室中挂了灯笼、鞭炮,贴了大红门联等。当学生学完锣、鼓、镲后,我播放了《过新年》的音乐。当喜庆、热烈的音乐响起,学生们浮想联翩,有的舞起秧歌,有的敲起锣鼓。这样的情景交融,最生动地说明了情感在音乐审美中的作用。

2.加强律动、表演

音乐教学应建立在情感体验的过程中。音乐美靠表演发挥出来,在美妙的韵律中,学生或唱或舞,就能理解、感受到音乐的自然美。

律动可以提高学生的素质,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个性。音乐课上,我经常鼓励学生根据歌词大意设计动作,让学生边歌边舞,或一个人领唱,其他人伴舞。

如在学唱《雨中》后,我让学生用自己的动作表现雨点儿的飘落。有的学生用旋转的动作表现雨点儿的快速落下;有的学生用小碎步表示毛毛细雨缓缓落下;还有的学生做出了用手捧着雨水的动作。在音乐的律动、表演中,学生们投入情感,释放潜能,同时也享受到了音乐带来的美感、。

第7篇:自然科学课堂范文

【关键词】自然分材模式解析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09)10-0013-03

要搞教学,不研究教学模式,就好比要过河没有桥梁和渡船一样,难以到达彼岸。这是因为教学模式是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中介”。缺少这个“中介”,教学理论将难以简约化、具体化、有序化,无法“融化”到教学实践中去;教学实践也难以概括化、抽象化、科学化,始终徘徊在经验的圈子里无法提高。

一、“自然分材教学”模式构建依据

1.实践依据

在现实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水平参差不齐,而且有一定数量的学困生,怎样使这程度不一的学生都得到应有的发展?这是从整体上提高教育质量至关重要的问题。这不仅涉及教师的教育态度,而且关涉教育能力与技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曾采用“分层教学”、“走班制”和“重点班”等办法,但大多因为把学生人为的区分等级,造成学生较大的心理压力或课堂管理跟不上等问题而成效不甚明显。在遇到这些困难时,大多教师不得不回到加班加点的办法上去。这不仅使教师自己负担过重,而且学生也苦不堪言。事实上,这是一种效率极低的方法。造成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教师对学生的学习问题(或学生对自己的学习问题)并不十分清楚。因此,让师生明确要解决的问题,再对症下药,把无用功或低效功降低到最小范围,成为广大师生和家长的普遍期待。而自然分材教学恰恰顺应了这种期待,并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2.心理学依据

(1)感情与认知理论。从感情的角度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殊需要,都想得到别人的尊重。教师尊重学生的学习现实,给予不同的指导,容易激发学生的感激之情。这种感情往往内化为学习动力。众所周知,一般来说,学生具有三种内驱力,即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与附属内驱力。认知内驱力是学生求知的欲望,如果学生经常获得成功,自我提高内驱力会得到强化。相反,如果学生学业上经常失败,他的认知内驱力和自我提高内驱力就会减弱甚至丧失。因为对于一个原本求上进的学生来说,学业上经常失败,他们就会产生越来越强烈的自卑感,这种自卑感受会使学生丧失自我提高的欲望,陷入一种自暴自弃的境况,更不用说想获得家长与教师的赞许了(附属内驱力)。相反,教师不但不嫌弃学困生,而且给他们实质性的帮助,这实际上使他们获得了附属内驱力。从学生感情与内驱力的角度考虑,自然分材教学让学生感到老师时时都在关心他们、同学也在帮助他们,他们对学是抱有希望。“有疑必问、有错必改;有问必答、有困必扶”是自然分材教学的一个重要特征。

(2)两种场理论。心理学上往往把学生大致分为场独立型和场依存型两种学习类型。场独立型学习者对客观事物做出判断时,不易受外来因素的影响与干扰,倾向于利用自己的内部资料,在抽象和分析水平上加工,进而对事物做出相对独立的判断。场依存型学习者对物体的知觉倾向于以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对环境因素有一定的依赖性,特别容易受权威人士的干扰和影响。场独立性强的学生一般偏爱自然学科,他们的学习动机往往以内在动机为主;场依存性强的学生一般偏爱社会学科,他们的学习更多的依靠外在反馈。这两种学习类型就决定了学生在学科学习上“普读生”与“补读生”的相互转换,即,有些学生在自然学科是“普读生”,学习较好,而在社会学科可能是“补读生”,需要“补读”;反之亦然。自然分材教学正是从学生的场依存性强弱出发,让掌握学习内容较快的学生先行一步,多学一些,让需要教师提供更多信息的学生通过“补读”克服困难。

3.教育学原理

(1)因材施教原理。因材施教是古已有之的教育思想。简言之,就是用不同的方法教育不同的学生。扩展开来,它意味着要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同时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性差异采用不同的教育手段与方法,使每个学生的才能品行都得到发展。自然分材教学中“普读”与“补读”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即是针对学生的共同特点和个别差异,因材施教,扬长避短,长善救失。

(2)反馈调控原理。教育学认为,教学过程是教学信息的传输过程,要实现教学目标,必须运用反馈调控原理,不断对学生的学习现状和教学目标进行比较;不断进行教学的反馈矫正。教学中的反馈调控特别强调及时性,认为及时地依据反馈信息做出相应的调节是提高教学效益的有效手段。根据这一原理,自然分材教学不但设计了及时地“补读帮困”环节,还主张建立“问题跟踪档案”,以便及时调整教学。

二、“自然分材教学”模型解析

“自然分材教学”的课堂实施主要有以下几个基本环节:反思诊断――普读求是――补读帮困――总结建网――因人作业。下面就其基本操作方法逐一解析。

1.反思诊断

【目 的】让学生复习前一节课所学知识,为学生新知识的学习扫除“障碍”,牵线搭桥,以保证学生具有学习新知识的知识基础和基本技能。

【操 作】导入新课后,学生先交换作业本互批作业,为方便学生把握,教师可直接出示答案。同学之间在互批的过程中,针对上次作业中的问题,相互点拨。之后,学生将作业中的错误记入《纠错册》和《跟踪记录册》。

【说 明】反思诊断的内容可根据学科不同有所不同,但大致有以下几种方式:①就上一堂课留下的课外作业进行反思;②教师可根据上一堂课或上几堂课所学内容设置诊断补偿练习;③可根据上节课的学习重点设置几个问题让学生讨论。

2.普读求是

【目 的】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探求,获取相关的知识与技能。

【操 作】必须明确的是,由于学科特点的不同,学习内容的不同,因而这一环节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与方法。但大致可由“读――议――释――思”四步骤来完成。①“读”就是“自学”。教师应给学生提供自学提纲或编制“指导自学书”。学生凭借教师的“指导自学书”先自行学习教材。或圈点勾划或填空解答或查阅资料。总之,凡学生能自学解决的内容尽可能让学生自学解决。②“议”就是“互帮”。学生在自学过程中解决不了的问题,可通过小组互助的形式讨论解决。③“释”,即“释疑”。就是教师针对学生在自学与讨论中提出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有重点地讲解,启发学生自解疑难。④“思”就是“反思”。反思的主要方式是学生通过完成教师针对学习内容所设置的练习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从而分出“普读生”(圆满完成学习任务的学生)与“补读生”(没有完成学习任务的学生)。

【说 明】①在这一过程中,凡学生能自学解决的应尽量让学生自学。②教师通过“指导自学书”解决学生“学什么”和“怎么学”的问题,以防学生放任自流。③互助讨论要有相对稳定的互助群体和得力的负责人(小先生),并且有明确的互助讨论目标和具体的学习内容。④教师要介入学生的讨论,及时发现学生讨论中的不能自行解决的问题。⑤教师的释疑要清晰恰切、要言不烦并富有启发性。

3.补读帮困

【目 的】这是“自然分材教学”关键的一环。通过对前面教学内容的学习,必然会使学生产生自然分化,为使学生不致因知识缺漏而掉队,有必要及时帮助因分化而产生的“补读生”进行补读,以防止他们积重难返,避免他们由“补读生”变为差生。

【操 作】在“普读求是”环节,通过练习分出了“普读生”与“补读生”。此时很可能出现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大部分学生为“补读生”,少数学生为“普读生”;第二种情况与第一种刚好相反。在第一种情况下,则需要集中“补读”,而“普读生”为当堂的“知者”,可安排他们学习更有挑战性的内容。第二种情况下,可进行分散“补读”,让“普读生”继续学习新的内容,而补读生可到黑板前与老师一起(或其他形式)研究疑难,进行补充性学习。

【说 明】“普读生”与“补读生”不是一成不变的,当日为“普读生”来日可能会成为“补读生”;数学课上为“普读生”,英语课上可能为“补读生”。反之亦然。

4.总结建网

【目 的】通过知识网络的构建,使学生更加清晰地把握学习重点,进而巩固学习内容。

【操 作】总结建网的方法很多,可引导学生总结罗列知识要点,也可引导学生画出知识树,或引导学生列表填图。总之,以简捷清晰的形式将本节课的知识要点予以呈现,以便学生更好地掌握。

【说 明】这一环节特别强调要学生“自主”建网,教师应避免越俎代庖。大量研究表明,只有自主建构的知识才能持久、深刻,没有经过自主建构的知识都是不牢固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自主建网是学习中有效的方法之一。

5.因人作业

【目 的】通过作业练习检验学习掌握的情况,诊断自己的学习问题,为下一步建立“问题档案”提供依据。

【操 作】这一环节特别强调“因人”。可分为基本练习与拓展练习两种。一般学生只完成基本练习,学有余力者再完成拓展练习,基本练习以巩固知识为主,拓展练习则以形成能力为主。

【说 明】“自然分材教学”特别注重因材施教,其作业设置中“因人”主要是要考虑给学生布置个性化作业,以适应不同层面的学生的学习需求。

三、“自然分材教学”模式运用的基本要求

“自然分材教学”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除了要把握以上几个主要环节之外,还有一些基本的要求。这些要求虽然没有在模式的各环节中体现出来,但也至关重要。我们把这些要求概括为一句话就是:围绕“一个中心”,坚持“三个始终”。

1.围绕“一个中心”

所谓“一个中心”即以“问题”为中心。“自然分材教学”的理论假设是教学,就是解决学生的学习问题。因此,在教学中,如何发现学习问题进而如何通过一定的手段将这些问题解决,则成为“自然分材教学”的教学核心。在以上诸环节中,“反思诊断”通过作业互批发现上一堂课学习中的问题,然后将问题记录下来,以备后续进一步解决;“普读求是”通过当堂练习找出本堂学习中的问题,然后实施补读;接下来“因人作业”环节又为进一步了解学习问题作了铺垫。值得一提的是,“自然分材教学”并没有就此止步,而是以“问题”为线索,实施“档案跟踪”。这里分学生和教师对学生的学习问题进行双重跟踪。前者即学生自己定期翻阅问题记录本,不断思考并纠正错误,直至能够将错误独立解决。后者则是教师通过收缴学生作业本,了解学生作业情况并建立“学生问题档案”,教师依据“学生问题档案”定期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总之,问题跟踪的目的在于督促学生有疑必究、有错必改,先消化再进食、不消化不进食或少进食,从而有效地避免了学习上贪多求快、欲速不达的现象。

2.坚持“三个始终”

所谓“三个始终”,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渗透“感情调节”;始终体现“知者加速”;始终贯穿“反馈矫正”。

第8篇:自然科学课堂范文

[关键词] 游戏 自然 教学 反思

新课程标准颁布,新课程改革全面展开并不断深化,我们教师在更新教学观念的同时,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游戏教学法的提出、尝试,就是新课程改革的产物。新课程标准要求在自然教学中改变单一的接受性学习,倡导有效的接受与体验、探究、发现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在小学低年级自然课堂引入游戏教学,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符合当今教改的新潮流。

好奇、好玩、好动是儿童的天性,小学低年级学生尤为突出。他们对许多事物都感到新奇,都要去看看、摸摸,想要知道“是什么”,“怎么样”。自然学科内容尽管不少是学生熟悉的,但搬到纸面上对他们来说则是新异的。如果把这些“熟悉”的内容变为活动,让学生去摆弄摆弄,探清究竟,他们不但想问许多“是什么”,而且会问好多“为什么”,因为他们总想试探着去认识世界,试试自己的力量。

下面就以笔者的《空气在哪里》教学为例,来阐述游戏教学在低年级自然教学中的运用:

一、教学叙事

1.导入课题――吹泡泡

游戏准备:烧杯、吸管、水。

教学片断:

师:老师这样在水里吹,会有――泡泡。

师:你们每人都试着吹一吹,思考并回答:泡泡里面是什么?

生:(每人都吹了泡泡。)空气。

评析:游戏要求学生学会用眼睛来仔细观察生活现象与自然现象。尽管知道泡泡里面就是空气,可是学生还是被这一已有生活经验的现象所深深吸引。达到了激发学习兴趣的教学目的。

2.空气就在我们周围――抓空气

游戏准备:一次性袋袋。

教学片断:

师:空气在哪里呢?季老师面前有吗?(用手指上面、下面、左右,用自己的肢体语言表示方位)我们来抓空气,好吗?我们用手抓,抓不到。我们借助一次性袋袋把它装在里面,你们不要让它逃跑了,还要告诉你的同伴,你是在哪里抓到的。

生:也用一次性袋袋抓空气。每个学生面前都有一个鼓鼓囊囊的一次性袋袋。

评析:空气,看不见,抓不着,借助一次性袋袋才把空气抓住,小学生对此颇感兴趣。通过让学生看、想、做,使其好奇心得到满足。既可学到一些浅显的空气知识,又能初步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片断:学生抓到空气后,兴奋不已,分小组互相交流空气是从哪儿抓到的。

评析:学生们愉快地交流着:有的在热烈地讨论,有的在轻声地议论,有的在激烈地争论。交流着,分享着。

3.感受空气――玩空气

游戏准备:牙签、洗洁精、水

教学片断:

师:你们一次性袋袋里都装着空气,我们现在来玩玩空气,感受一下空气。

师:你怎么知道里面是空气?

生1:我把空气装进去了,里面就是空气。

生2:我压一次性袋袋压不下去,说明袋里有空气。

生3:我把一次性袋袋敲破了,发出了声音,说明里面有空气。

生4:我用牙签把一次性袋袋戳一个洞,然后放进水里,水会冒泡,说明一次性袋袋里有空气。

生5:我也用牙签把塑料袋戳一个洞,在洞的地方涂上洗洁精,再用力挤一次性袋袋,就会有泡泡出现,说明一次性袋袋里有空气。

评析:按照“看一看”、“想一想”、“做一做”“说一说” 等程序进行,意在指导学生体会科学认知的基本程序。充分体现了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个别到一般的认知规律。很好地利用了自然现象中具体、直观的特点,这些特点都是小学生感兴趣的。通过让学生看、想、做,使其好奇心得到满足。既可学到一些浅显的小学自然科学知识,又能初步习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个游戏中先设置了一个悬念,使学生“看不到”的空气的存在,但又要感受到空气的存在。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通过步步引导,使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4.很多物体里都有空气――找空气

游戏准备:牙签、青椒、油豆腐、粉笔、砖块、泥土等。

教学片断:

师:我们周围都是空气,同学们,这个吸管里有空气吗?

生:有。

师:猜测这些物体里是否有空气?青椒、油豆腐、粉笔、砖块、泥土

生:可能有。

师:如何知道有空气呢?

师:你能利用身边的水、洗洁精等材料设计一个游戏证明你的想法吗?

(学生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评析: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实验也就等同于游戏。只不过实验对于他们来说有一定的神秘感,而游戏却是他们习以为常的。所以教师在这里要求设计一个游戏,这符合他们的思维习惯。

一组: 我们想把青椒戳一个洞,放在水里,看看有没有泡泡,有泡泡说明青椒里空气。

二组:我们想把油豆腐放在水里,看是否有泡泡,有泡泡说明油豆腐里面有空气。

三组:我们用力挤青椒听听是否有声音,有声音说明里面有空气。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已经有了初步的设想,在交流过程中帮助他们逐步完善他们的设想。)

师:大家的想法都很不错,那么接下来让我们试一试吧。

……

评析:对于孩子来说游戏无疑是快乐的,而更让他们快乐的是自己能够亲身参与设计游戏的过程。一年级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是人们始料未及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个小小的放手,不仅给学生创造了一个自由想象的空间,更重要的是给了他们一个展示自我、证明自我的平台。

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游戏不仅给他们带来了感观上的放松,更使他们得到了心灵上的愉悦。它改变了原有过分注重知识传授的自然课程教学组织形式,同时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以及小组间的协作态度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教学反思

1.创设探究情境,搭建自主探究的平台。

探究情境的创设,有利于唤起学生的好奇心,点燃学生的探究欲望。为学生提供探究的环境,发现的机会,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运用科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情境的创设,为学生自主探究搭建了很好的平台。

2.注重探究过程,养成自主探究习惯。

传统的教学重结果轻过程,表现在教师习惯在黑板上做实验,在口里讲实验,照本宣科地灌输结论,这严重束缚了学生探究能力的形成。新课程标准强调,自然学习要以学生活动为中心,以探究为核心,以过程为重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转变教学行为,认真把握课程标准的理念,灵活处理教学内容,善于设计有利于学生参与科学探究的活动。重视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提出问题――猜想设计――实验验证――整理思考――表达交流――回顾反思”的科学探究过程,切实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探究并解决问题,在动手实践、分析思考、感知体验的过程中养成科学探究能力。

3.开放探究时空,培养自主探究精神

《上海市小学自然课程标准》强调,不要把学生束缚在教室这个狭小的空间里,教室外才是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广阔天地。实际上,探究精神的培养和探究能力的提高并非只凭教师的讲解或课堂上有限的学习时间所能达成的,它需要有足够的属于学生自己心灵深处的时间和空间去作支撑。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开放探究时空,创造条件给学生创设一个开放的探究大环境。

①.给学生动手实践预留时空。一方面在课堂上要预设时间让学生动手“搞科学”;另一方面,在课后要创设空间指导学生“研究科学”。这样,学生在开放的时空中,锻炼了探究意志,培养了实事求是、持之以恒的科学探究精神。掌握了科学知识,获得了科学研究方法,体验到了科学探究的乐趣。形成了科学素养,促进了学生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②.给学生积极思维以生成空间。思维(尤其是创新思维)是科学探究的精髓。科学探究不仅要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更要培养学生的动脑思维能力。在科学探究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理解感受的独特性,鼓励学生敢问“为什么”,惯说“我以为”。设疑导思,放飞想象,并给予学生发表自己见解的空间,重视在探究方法和结论的预设中给学生求异思维的生成留足空间。学生通过积极思考就想出许多不同的实验方案,每一种方案的形成都是学生富有个性的创造性思维的结晶。学生大胆设想,开放思维,主动探讨,深入探究,通过设疑、质疑、解疑等过程,探索出了符合自己思维的科学结论。

4.以探究为核心,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

“确立以科学探究为核心的理念,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使亲身经历探究活动成为小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经过学生亲身经历所获得的知识,学生容易内化。经过学生亲身探究所获得的能力,更能在实践中加以运用。我们教师“应根据具体学习内容的特点和要求,采取适当的教学组织方式和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坚持以学生为本,坚持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

第9篇:自然科学课堂范文

    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就是以系统优化思想为核心,从整体上对教学过程进行最优化设计、控制和管理,使 课堂教学诸任务、因素之间,有机结合,互相协调,让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各方面都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取得最佳教学效果。

    基于上述认识,我们在城乡26所小学中进行了自然学科优化课堂教学过程的实验研究,5年来取得明显 效果,并总结了4条基本经验。

    一、优化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过程优化中实施控制的出发点和归宿。如何优化课堂教学目标呢?我们采取“两次目标分 解”法,形成课堂教学目标链。即:依据自然教学大纲中规定的单元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进行第一次分解, 确定课节教学目标;然后,以该课节要达到的最高教学目标为终点,进行第二次分解,依据学生认知规律由高 到低逐级推导出各教学环节的具体教学目标,形成循序渐进、环环紧扣的教学目标链。如,第二册第14课《 昆虫》,根据教学大纲“动物”单元教学目标分解该课时的教学目标是:“意义识记、理解、初步应用昆虫概 念,培养学生观察物体的细小构造(观察能力)、把握物体共同特征(比较、抽象及概括能力)的能力以及认 真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在此基础上第二次分解并设计知识、能力、情感同步发展的课堂环节教学目标 。(见图1)

    通过“两次目标分解”后形成的课堂教学目标链,其意义在于:

    ⒈教师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和学生实际确定的课堂教学目标链,使教学过程更为清晰,重点、难点明确,可 以更好地选择为达标所需的教学材料、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教学形式。

    ⒉学生的学习状态得到更清晰地反映,有助于教师更准确地把握某类学生的学习“位置”,以便及时采取 措施,调整、改进教学活动,避免教学过程中的盲目性、随意性,使教学活动更有效。

    (附图 {图})

    在知能教学同时,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图1

    二、优化课堂教学的“序”

    一个效益较高的课堂教学过程应该是教师、学生、教材在一定时空环境中有序的组合,它以实施教学目标 为主线,以学生已有知识、能力、情感为基础,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使学生的知识、能力以及情感得到共同 发展。

    一切教学活动都是从教师的备课开始,这是教学程序的第一步。因此,优化课堂教学过程首先就要优化备 课,要以课堂教学目标、环节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为依据,整体考虑,选择恰当的教学材料、教学方法、手段 、形式、时间以及反馈矫正途径等,并把握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设计知识、能力与情感同步发展的教学过程 ,把它们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使教学过程循序、系统、连贯地进行,使教学过程的逻辑性与学生认知发展规律 相统一。

    其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课堂教学目标链形成“梯次推进式课堂教学管理结构”(见图2)。对各环 节教学目标的达成度进行有序管理,形成教学目标、教学活动、教学反馈矫正及评价四个基本管理环节。

    梯次推进式课堂教学管理结构

    (附图 {图})

    图2

    如,《昆虫》一课,首先,根据课节整体教学目标,确定以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为主线,能力与情感培 养同步发展的梯次推进式教学管理过程。其次,根据课堂教学目标和学生认知发展规律,把课堂教学目标分解 为五层次阶梯式环节教学目标(见图1、图2)。即:观察(掌握典型昆虫个体形态特征)比较(两只以上 典型昆虫相同点、不同点)归纳(昆虫形态特征共同点)抽象(昆虫的本质特征)概括(昆虫概念)运 用(昆虫概念及识别当地常见的虫子)达到具体化。在此过程中要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最后,根据上述管理进程,设计分层出示的有结构的教学材料。如,蚂蚁、天牛及蜻蜓;当地常见的昆虫及非 昆虫实物、标本、挂图、投影片等。选择教师指导学生研讨,学生自觉能动探索的教学方法。如,学生观察、 比较、互相讨论,引导学生抽象、概括等。合理安排各环节教学时间、组织形式、反馈矫正途径方式方法及板 书。如,观察前教师讲清目的要求及观察方法(班级教学);学生个体观察、比较;组织小组相互交流、研讨 (个体到小组结构学习);小组间、学生间交流汇报、研讨观察、比较、归纳及抽象概括情况(班级教学)等 。

    三、优化反馈矫正

    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除了教学信息输入、加工和输出外,还应该具备信息反馈回路。当反馈信息揭示出学 生学习效果与期望教学目标有偏差时,就要通过调整、纠正教学活动,使教学活动与期望目标相一致。因此, 反馈与矫正是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大面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一对联结体。

    第一,根据课堂教学目标链,建立反馈矫正链,形成目标、活动、反馈矫正的控制、调节闭合回路。

    首先,抓好授新课前的反馈矫正,打好学习新知识、技能前应具备的基础。如,学习《昆虫》前,学生应 初步掌握观察物体细小构造、把握物体共同特征的方法,使用镊子、放大镜的技能,以及了解当地常见虫子的 生活习性。

    其次,在实施环节教学目标中,教师应善于发现与既定教学目标的偏差,随时调整教学进程和教学方法。 如,学生的情绪能反映学习兴趣、态度;观察实验操作过程能反映学生的学习目的、方法与技能掌握情况;小 组讨论能反映学生思维状况;提问能反映某类学生的学习“位置”等。

    最后,根据从课外作业,观察、考察记录,实验报告中得到的教学反馈信息,找到教学不足,设计矫正措 施。

    第二,优化反馈矫正形式,建立课堂教学中师生、生生间立体闭环式多向传导反馈矫正机制。

    课堂教学中反馈矫正主要途径是观察、巡视、提问、课内作业等。其信息反馈及时,但反馈信息量较少, 不能全面地反馈不同层次学生及每个学生学习情况,不利于大面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根据小学自然课堂教学 以小组为单位的观察、实验、研讨活动较多的主要特点,有的放矢地调整小组学生成员组成,建立生生间多向 传导反馈矫正机制。即:根据学习自然的水平,参照语、数成绩及学习兴趣,把学生分为上、中上、中下、下 4类,使每小组均由四类学生构成,建立以小组学习任务结构为主的生生间相互反馈矫正形式。在小组学习任 务结构的实践和研讨活动中,要求学生在独立或协作完成观察、实验后,进行以小组为单位的生生间相互交流 ,在此过程中渗透小组间学习竞争机制,充分发挥各层次间学生反馈矫正多向传导机制,努力实现生生间的最 大信息传递,提高反馈的质和量。

    教师巡视学生活动应以中下学生为重点,兼顾优等生。采用小组汇报、提问反馈矫正时,教师要精心设计 切中教学目标、语言简明的多层次问题,使各类学生都能积极思维。要根据课堂教学实际采用组合式提问路线 ,增大课堂教学信息反馈量,提供各类学生相互学习、矫正时间。如,上——中——下、中——下——上、下 ——中——上等提问路线。

    根据自然学科特点和学生心理特点,自然课堂教学中反馈矫正最佳顺序是:学生自我反馈矫正学生间反 馈矫正教师指导学生集体反馈矫正教师个别反馈矫正。

    四、优化情感激励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活动不仅仅是思维活动、认知活动,而是情感活动与认知活动的统一。

    ⒈通过师生间的情感认同,优化情感激励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情感与知识传授有机组合的外显行为是促使学生情感和认知协同发生变化的关 键,其核心是调节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形成以求知欲为主的需要结构。因此,教师应有正确的教育观、学 生观,充分认识科学启蒙教育是一门思想性、科学性、实践性、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应具备扎实的科学文化水 平,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及热爱每一个学生的情感。从而在教学过程中加强情感意识,使师生产生情感认同, 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使每一个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喜悦,以培养学生自我评价、自我控制、自我管理能力 。

    ⒉操纵教学变量,优化情感激励

    在课堂教学中优化情感激励主要通过操作有关教学变量来实现,其中激发、培养和调节是三个主要方面:

    激发:教师通过操作有关教学变量。如,有结构的教学材料分层展示、分层观察、分层实验;有情感地讲 述科学家故事及科学史实;提出新颖的问题;适时展示挂图、幻灯、录像等,尽可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使 他们已有的情感在学习情境中引发出来,成为学习的内驱力。

    培养:教师通过操作有关教学变量,帮助学生形成研究、探索自然事物的新的需要,并通过不断获得成功 的情绪体验,使他们始终保持较为强烈的情感。

    调节:教师通过操作有关教学变量,使已激发、培养起来的学生探索自然事物的情感稳定在最有利于学习 活动的状态上,促进认知活动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