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工厂改善建议范文

工厂改善建议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工厂改善建议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工厂改善建议

第1篇:工厂改善建议范文

尊敬的县长:

您好!

我是城关小学六年级4班的——柴哲明,我生活在有“枣乡”美誉的临泽县,这里物产丰富、瓜果飘香;特别是近几年,街道拓宽了,绿地多了,城市美了。但在这个美丽的大花园中,也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

就拿城南距城中心不足一公里的雪晶公司来说,这个公司常年将废气、废渣、废水等污染物大量向外排放。

绕城而过的大沙河,以前清澈的水可见底,水中虾鱼成群;自从他们开始向河道中排污以来,已是污水横流,臭气弥漫。使原本造福临泽,养育临泽的母亲河,成了“污水河”。 大沙河东岸的一片土地,以前土地肥沃,草木茂盛,如今,土地荒芜,寸草不生,成了一片荒地。

造成这一切的原因是什么?

一:是工厂领导没有尽到环保责任。

二:是工厂为了省钱,未全面、彻底地处理污染物。

三:县政府有关部门重视不够。

为了使临泽这个远近闻名的枣乡更加美丽,我提出以下建议

一:加大打击力度,对污染环境的工厂的相关责任人进行教育、批评、处罚;如果继续不整改,就封厂,关门。

二:领导带头,公民参加一起抓。

三:协调工厂,多在环保方面下功夫。

四:对一些领导进行思想教育,对那些不接受教育,依旧弄虚作假者,给予行政处分,撤职等。

沙河的污染问题一日得不到解决,临泽县治理污染的硬仗就一日不止。望县长能在百忙之中关注一下,这是我的一点建议。

祝愿临泽的明天更美好!

建议人:柴哲明

2008年11月9日

第2篇:工厂改善建议范文

大家晚上好!

很高兴能作为公司代表参加今天这个培训总结会,受领导的委托,下面由我代表公司作本次销售公司大学生培训总结报告。版权所有

本次共有231位大学生参加了工厂实习培训。在三个月的培训时间里,一方面,我们根据事先制订的培训计划,安排了理论课程7门,培训的内容涉及到公司运作流程、制造流程以及专业知识三个方面的内容。另一方面,我们根据公司人力资源本部、销售公司人力资源部以及制造中心人力资源部的要求,结合各工厂的实际生产的情况,将所有的大学生分成了彩电一厂、彩电二厂以及lcd工厂三个培训点进行了工厂实习,每一位学员在不同的阶段都安排了具体的工位,让大家亲身体验。培训的过程中,我们非常高兴地看到,绝大多数的大学生都非常积极地配合我们的整体的培训计划,你们的表现受到了车间领导的高度赞赏!

实习之余,部分的大学生还协助厂办及其他部门做了大量的工作:首先,在合理化建议方面,我们共收到销售公司大学生提交的合理化建议228份,其中有73份被工厂采纳,53份被工厂留用。在这里,需要特别感谢的是××*、××*、××*等几位同学,你们给工厂提交了相当数量的有价值的合理化建议,为我们的工厂改善工作作出了贡献!其次,在宣传方面,我们1车间的销司大学生自发组织了编辑小组,制作了一版高质量的大学生实习版报,为工厂的宣传添设了亮点,在此,要特别感谢主编××*同学,以及参与了投稿的所有的大学生们!

8-9月份的两个月正值我厂的生产旺季,在你们当中,大多数的成员自始至终都同我们的一线员工战斗在一起,却没有怨言,有一首老歌在唱:“军功章啊,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在此,我谨代表公司所有的车间和部门向你们表示衷心的感谢(鞠躬)。

过完本周,我们的大学生培训就要告一段落了,接下来大家要面对将会是具体的工作岗位,具体的工作任务。相信在座的各位都已经分好了部门,找好了归属。不管分在哪一个部门,建议各位一定要端正好心态,初到一个岗位,在一个时期可能是很长的一个时期内,大家可能都会“打杂”,因为我们需要一个适应期,在这段时期里,建议各位不要急躁,在岗位中要虚心地向老员工请教、学习,作到不耻下问,尽快掌握好独立上岗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同时,要根据自己所从事的岗位合理地调整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我们读书的时候是希望爱一行干一行,但是,现在的就业形式以及社会的发展需要我们干一行爱一行。这几年,我们看到很多的大学生由于对自己的定位及目标不清楚,频繁地更换工作岗位,结果一晃几年过去了,到头来是一事无成,白白耗费了光阴,而能脚踏实地地工作的版权所有大学生,在短短几年内成为经理人的案例并不鲜见。

第3篇:工厂改善建议范文

“放眼当前的竞争格局,整个烟草行业都在全面深化改革,内外部环境的挑战和要求驱使龙烟人不断寻求改变和突破,我们希望不论产品还是管理或者人才培养等方面,都能做出精品。”谈起创建标兵单位的秘诀,龙烟公司总经理廖材河一语中的,“让企业的方方面面实现系统性的闭环管理,并形成自驱动的持续改进,是实现‘一流’、问鼎‘卓越’的最优路径。”正是在这样的策略和思路指引下,龙烟公司朝着“一流卷烟工厂”一步步扎实迈进。

理想构建 坚定前行

早在2003年,龙岩卷烟厂乘着改革的东风,以易地技改搬迁为契机,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尤其是在2007年更名改制后的,龙烟公司由全功能型企业转变为专业化生产制造企业,开始以现代企业制度运作,通过深入推行科学管理,龙烟公司取得了不少骄人的成绩,各项指标不断刷新,荣誉接踵而来。在新的管理体制和组织结构下,龙烟人仅用两年多时间,就打造了一条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精品“七匹狼”卷烟专用5A生产线。

面对如此喜人的成绩,龙烟公司并没有停滞不前,而是紧跟国家局和福建中烟的发展步伐,从当前面临的市场压力和发展战略角度出发,开始了“向管理要效益”的探索之路。

2009年,龙烟公司开始全面开展“优秀卷烟工厂”创建活动和行业对标。2010年,在国家局“卷烟上水平”的基本方针和战略任务下,龙烟公司明确了打造“生态型精品卷烟制造基地”的企业愿景,以及“精益生产、精细管理、精英团队、精睿文化”的“四精”发展战略。

纵观龙烟公司“十二五”期间的发展路径及重要举措,通过打造“卓越1.0”管理平台(2015年升级为“精益2.0”管理平台),带动企业管理框架、管理方法和管理工具的深度融合。

近年来,国家局不断加强对卷烟制造企业系统性管理的要求,开展“对标”、“创优”活动,引导卷烟制造企业运用数据提升管理水平,“十二五”末期,更是把精益管理的理念和方法,作为破解行业“三大课题”的重要手段。这也驱使龙烟公司结合企业发展愿景,与时俱进树立新的目标。

“导入卓越绩效、精益管理各种理念和方法,很重要的出发点,就是为了解决成本控制和效率提升的问题。创优对标、精益管理为我们提供了方法指导和理论支撑,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将问题结合发展实际,加以吸收转化,让精益管理实现落地。”廖材河坚定地指出,只有方向和目标确定了,“向管理要效益”的路才会走得更长远。

全员加盟 开足马力

如何实现现代科学管理落地?龙烟公司给出的答案很明确:用快速改进、系统提升“两条腿”走路。

快速改进,就是最大程度地调动全体职工参与创优改进活动,使企业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得到及时发现和快速解决。2012年以来,龙烟公司持续开展创优对标及精益改善工作,围绕效率、质量、消耗、库存、生产现场管理五大课题,推进制度建设及引导,充分挖掘指标潜力,积极采取改善措施,使企业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取得了明显进步,创优13项指标同比大幅提升,12项指标达到创优合格水平,合格率92.31%;卷烟制造企业对标15项指标同比全面提升,提升率100%。创优不是局限于几个部门、几个指标的活动,龙烟公司树立的是全员改善的观念,不管是机台操作人员、维修人员,还是部门管理者、公司领导,都是这创优中的一员。当企业全员加盟创优队伍,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带来的便是看得见的生产效益。

针对卷接机组水松纸、盘纸的拼接余量较多现象,卷包车间维修组成员组成降耗组对其拼接装置进行改造,使每盘盘纸拼接比原来平均下降15米,水松纸拼接余量也大幅下降。

制丝车间一区甲班开设节能降耗金点子收集活动,提出了不少合理化建议,光是将照明工具更换成节能环保的节能灯,并硬性规定在工段间隙关闭照明电源这一项,每晚就能为企业节省百余度电。这些只是龙烟公司发动群众,群策群力、全员参与的一个缩影。龙烟公司创造性地构建全员创意管理机制,形成了“全员改善―QC―创新项目”为一体的三级创新体系,持续优化激励机制,调动员工积极性,多部门基于项目的协同创新水平不断提高。自2012年开始创优对标工作以来共收到全员改善提案3304条,QC立项84项,验收通过71项,成果完成率达到85%;科技创新项目立项91项,验收通过44项;管理创新项目立项64项,验收通过38项。

此外,龙烟公司还积极推进专题应用,以制度促规范,使创优对标活动形成常态,2013年底,企业通过安全生产一级达标认证,自主形成一套完整系统的《卓越班组建设手册》和《生产现场“6S”管理制度》。同时,通过提升科学精细的成本控制力和开展能源体系建设,在降本增效方面取得丰硕成果,为企业节约成本1.4亿元以上,这些都推动了龙烟公司创优对标由局部优化向系统最优转变。

精益铺路 系统提升

在总结以往管理经验的基础上,龙烟公司乘着行业推行精益管理的东风,又一次及时更新了思维方式和管理理念,在“向管理要效益”的过程中,对企业管理的薄弱环节和流程开展“号脉问诊”,逐步构建起以信息化集成为基因、具有龙烟特色的“精益屋”。

为了构建这一特色“精益屋”,龙烟公司领导亲自挂帅,把创建工作分成生产物耗组、运行效率组、工艺质量组、库存管理组、现场管理及安全组,共形成了多个研究课题,系统地推进精益管理落地。

实际上,早在行业提出精益管理之前,龙烟公司就创新管理模式,搭建起“卓越1.0”统一管理平台。2012年以来,以“IS-PDCA”系统思维为指导,升级打造“精益2.0”统一管理平台。这便是促管理落地的“另一条腿”――系统提升的切实执行。

作为传导信息与知识的“神经系统”,龙烟公司构建的“情报知识管理平台”,在“合理化建议―日常改善―单点课程”的精益改善主线基础上,开发了“创意园”载体,营造创意“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去中心化环境。

在精益生产方面,龙烟公司构建了“生产绩效测量分析平台”形成管理闭环,通过“三化”(指标细节化、分析模型化、数据关联化),实现对生产短板的快速、精确定位,并及时改进,引导工厂在“优质”基础上实现生产“高效”、“低耗”。对职工来说,生产效率的大大提升意味着实实在在的减负。龙烟公司创新生产组织新模式,提升柔性生产应变力,合理安排生产,优化供应链,减少计划的变动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原辅料库存次数,提升生产组织的应变能力,2014年生产工作日同比减少3天。

值得一提的是,龙烟公司聚焦绿色仓储,构建龙烟特色的生态仓储养护体系,至2014年底,应用“气调贮存法”养护的烟叶达到总库存的38%以上,提高了原料质量和养护成本的整体效益,满足市场对产品绿色、安全的需求,践行了“生态型”制造企业的愿景。

第4篇:工厂改善建议范文

【关键词】 精准扶贫 移民搬迁 “社区工厂” 识别 考核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一、问题的提出

移民搬迁是指在生态脆弱区或贫困地区防范自然灾害和解决贫困共生问题的重要手段,是扶贫开发“五个一批”脱贫路径的重要组成部分。2011年7月,陕西省政府正式通过了《陕南地区移民搬迁安置总体规划(2011年―2020年)》,计划从2011年起用10年时间,搬迁移民60万户240万人。在该项政策背景下,陕西省政府于2011年正式启动了陕南百万移民搬迁工程。在移民搬迁过程中生态环境的保护、农民生活条件的提高等成效显著,但如何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对移民搬迁政策绩效提出了挑战。从移民搬迁精准扶贫的各个主体角度来看,移民搬迁存在着以下问题:一是地方政府治理的碎片化困境成为困扰精准扶贫有效实施的最大障碍。李博、左婷认为在搬迁过程中制度衔接的缺失与行政联合的缺场使扶贫治理陷入了碎片化的困境,背离了精准帮扶与精准管理的目标要求[1]。二是搬迁移民的可持续生计和社会融入成为移民的生存难题。付少平、赵晓峰认为目前移民工程的实施来看,普遍面临着移民后失业、再贫困,生计能力下降,生计不可持续的问题[2]。姚蓉认为搬迁移民融入迁入地的过程涉及移民文化观念、经济活动、社会生活等方面的转变,对多数移民而言是一个艰难的过程[3]。三是企业的产业基础薄弱,移民就业渠道狭窄。何得桂、李卓认为陕南移民搬迁工程仍处于“重安置轻保障”的阶段,企业的后续产业发展薄弱,安置点周边带动就业的项目较少,难以为移民提供充足的就业岗位[4]。

为解决移民搬迁中存在的困境与问题,陕西省平利县在实践中坚持一手推进移民搬迁,一手发展“社区工厂”,初步探索出了一条以就业推进移民搬迁和精准扶贫的新路子[5]。“社区工厂”可以被定义为:在平利县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社区内创办工厂,引进劳动密集型产业入驻社区,带动社区贫困群众就业增收,助推脱贫的组织方式。“社区工厂”实现了政府、企业与搬迁贫困群众共建共赢,成功探索出一条“就业式精准扶贫”新模式。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与发展,平利县的搬迁移民工作和“社区工厂”的运作在扶贫方面已初具成效。截止2016年,全县先后建成移民搬迁集中安置区130个,搬迁贫困群众4.8万人,建设农村社区75个,创办各类“社区工厂”41家,其中电子元件加工厂18家,手套、棉鞋等加工厂7家,其他行业16家,吸纳群众就近就业3000人以上(搬迁群众1800人、贫困群众600人)年创造产值1.8亿元以上,先后帮助2500余户贫困户摘掉了“贫困帽”。

基于安置搬迁移民建立起来的“社区工厂”,进一步结合了精准扶贫的政策导向,在地区精准扶贫模式创新中树立了典范。本文将从精准扶贫所涵盖的四个维度出发,立足于治理理论,剖析“社区工厂”的现状与不足,并针对性地提出优化建议,以期能为其他地区开展精准扶贫工作提供借鉴。

二、精准扶贫政策下的“社区工厂”现状分析

1. 精准扶贫分析框架

精准扶贫是一场涉及到资源、技术、制度和文化的贫困治理,在精准扶贫政策的框架之下,包含了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精准考核等几大要素。本文在厘清精准扶贫框架的基础上分析了“社区工厂”模式目前在对接精准扶贫政策过程中存在的现状问题。(如图1所示)

2. 精准扶贫下的“社区工厂”现状

精准扶贫是由政府推出的一项基本政策,近年来,全国各地纷纷实施脱贫攻坚工程,积极探索地方精准扶贫新模式。“社区工厂”是平利县探索出的一种创新型的精准扶贫模式,从“社区工厂”构建至今,分别从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精准考核等四个方面有效帮助当地进行精准扶贫。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平利县政府和“社区工厂”相互协作、不断创新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但是,不够成熟的新型扶贫模式依然存在很多题有待解决,下面本文将从四个方面对“社区工厂”参与精准扶贫的现状和不足进行分析:

(1)“社区工厂”立足精准识别,建立扶贫基础

精准识别是精准扶贫的起点和基础。平利县围绕“发展社区工厂带动脱贫一批”的总体要求,深入移民搬迁中的贫困对象,“社区工厂”目前已提供就业岗位2000余个,现在岗就业1000余人,累计吸纳在册贫困人口就业172户529人。搭建了工厂发展与贫困群众就业的桥梁纽带,实现“社区工厂”与搬迁群众的脱贫发展与互惠双赢。

从扶贫对象识别方式的精准来看,因为贫困群体的致贫原因和贫困程度是不尽相同的,而“社区工厂”下的贫困户都是经过了政府的筛选评价过程,在“社区工厂”的需求与政府责任的联动之下,政府工作人员通过对贫困户居住条件、家庭生活情况、收入水平、致贫原因等方面采用实地考察的方式,促进并建立了一套多元化、多层次、自主性的贫困评价体系,有效的推进了对贫困户的精准识别。

从扶贫对象的识别流程来看,“社区工厂”的贫困户对象都是由相应的扶贫部门选派干部队伍入村入户开展调查工作,切实掌握第一手扶贫资料之后,并根据扶贫资料对各村贫困户建档立案。根据贫困状况登记入册,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贫困户档案体系的不断完善,基本确保了识别过程公开公正,规范透明。

当然,目前“社区工厂”在精准识别对象方面依然存在弊端,目前在确定的贫困户的过程中依然以物质条件为评价依据,这种识别方式没有考虑到部分群众存在的精神贫困状况,可能出现将有些精神贫困对象排除在外的情况。

(2)“社区工厂”创新精准帮扶,提高扶贫效率

精准帮扶是精准扶贫的中心和关键。“社区工厂”模式在不断发展中从项目安排、资金使用、措施到户等精准帮扶方面都取得一定的成效。

在精准扶贫项目安排上,“社区工厂”坚持方针,安排精准、因地制宜。坚持总部建在园区,车间办在社区,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导、能人引领、基地孵化、连锁推进”的思路,以针织品加工、机电配件加工、传统手加工等为重点,大力引进劳动密集型企业,引导外出能人返乡创业,促进贫困群众积极就业实现脱贫。

在精准扶贫资金使用上,针对“社区工厂”里工作的贫困户,由政府提供资金、专家对他们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知识和工作技能来帮助他们脱贫。此外,政府还投入大量的扶贫资金为社区工厂提供厂房并设有专项资金提供无息贷款,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社区工厂”的扶贫力度。

在措施到户的精准上,“社区工厂”到村到户,力求因镇施法、因户施策。如该县三阳镇由于地处山区,交通不便,“社区工厂”产品销售就成了一大难题。为此,该镇积极帮扶企业谋销路,引进农村淘宝项目,创办了电商孵化园,建起电子商务服务站,率先开拓“社区工厂+电商”模式,极大的促进了当地“社区工厂”的发展,实现了助力脱贫。

不断另辟蹊径“社区工厂”结合精准帮扶政策,在精准扶贫过程中不断进行动力机制和结构变革,将精准扶贫融入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经济发展理念之中。但是,在精准帮扶的过程中,除了要营造产业建设、资金投入、措施到户等外在扶贫环境以外,更为重要的是要通过加强贫困群众教育和文化娱乐水平的提高,增强受助者的自主脱贫能力,从而提升教育的反贫困绩效,而“社区工厂”的扶贫效果更多的体现在物质层面,文化娱乐设施不够完善,企业文化尚未建立,在生活与精神层面的贫困依然精准扶贫今后要探索的难题。

(3)“社区工厂”健全精准管理,促进扶贫开发

精准管理是指扶贫过程的合理化、有效化和可持续化。在阳光操作管理方面,“社区工厂”项目作为一个扶贫环节,促进了政府将扶贫资金直接用于被扶贫对象,简化了扶贫资金的发放流程,提高了扶贫资金的利用效率,使得“社区工厂”一定程度上对扶贫项目资金起着较好的监督作用。

在组织结构管理方面,扶贫过程同样也是一个社会治理过程,在多元扶贫主体之下,“社区工厂”与政府建立了积极的合作,在平利县成立了社区工厂办公室,有效的建立交流机制,加强了“社区工厂”与政府间沟通协调,推动扶贫主体间的资源、信息共享,加快形成主体间协调融合、责任共担的合作意识,形成合力共同扶贫。

(4)“社区工厂”强化精准考核,落实扶贫工作

精准考核是精准扶贫的保障和优化。在突出考核导向,以发展成效促进扶贫方面,平利县各镇成立了“社区工厂”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后备干部包抓机制,始终坚持“社区工厂”与脱贫攻坚融合发展。

在考核扶贫成果方面,当地政府转变观念,不断提高扶贫工作在政府工作中的权重。一方面,当地政府将“社区工厂”带动的经济效益考核放在首位,对扶贫项目开发绩效进行重点考核,平利县政府先后出台了《平利县2016年度社区工厂建设考核评选办法》,将2016年社区工厂发展工作纳入扶贫工作考核中。另一方面,当地政府强化精准指导,在社会各界的调研交流中,县政府与专家学者、其他地方政府加强合作,计划在平利“社区工厂”成立“社区大学”,培养提升社区人的素养。

但是,对于“社区工厂”的考核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在政府和“社区工厂”方面,“社区工厂”在发展过程中没有明确与政府之间的考核责任主体,发展过程中考核指标的制定、执行和推动目标实现以及事后分析等方面依然存在问题。在“社区工厂”与贫困群众之间,未能形成良性的企业文化,员工对于绩效考核不够重视,工厂对于生产管理指标也没有一定的规范标准,贫困群众缺乏参与,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考核方式和过程与精准考核战略目标的脱节。

三、精准扶贫创新模式的可持续发展建议

精准扶贫政策效果的有效发挥,需要良好的精准扶贫机制的支撑,更离不开创新的精准扶贫模式拓宽脱贫空间和激发脱贫活力。因此如何实现精准扶贫创新模式的可持续发展是精准扶贫推进工作的重点。本文在精准扶贫政策体系框架下,对精准扶贫模式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 精准识别:更新识别技术,建立多维识别体系

精准扶贫模式的可持续发展应以技术创新为动力,不断推进精准识别工作。首先是实现识别技术的创新。在贫困户的精准识别过程中,政府应在现有建档立卡基础上,突破以年人均收入为贫困户识别的单一指标,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对贫困人口进行分级、分类识别管理,着力攻克例如可视化分析、数据挖掘算法、预测性分析、语义引擎等大数据技术的核心问题,完善云计算平台等硬件设施的建设。[6]

其次是建立多维度的识别体系。政府应构建贫困人口识别和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数据化的贫困人口信息库和多维度的精准识别体系。在“社区工厂”模式中,当地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以及社区居民应加强相互间的沟通与协作。政府应拓宽政策传达沟通渠道和社情民意反映渠道,深入了解贫困户的信息,贫困户通过申请评议建立起“社区工厂”的多元主体治理体系,在技术更新下使政府瞄准贫困对象,将贫困户有效识别出来。

2. 精准帮扶:加强扶贫专业化队伍建设,实现高效脱贫

精准扶贫模式的可持续发展应以专业化队伍的建设为活力,促进精准帮扶的措施到户精准和因村派人精准。一是健全^域内精准扶贫机构,配备专业化的扶贫队伍。政府在与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管理人员的合作基础上,建立专业化的扶贫队伍,完善各地区的扶贫机构,实现基层扶贫工作的效力。二是提高扶贫队伍定向帮扶水平,增强脱贫致富责任人制度。贫困地区的专业化扶贫队伍能够为贫困群众提供有益指导,为贫困地区制定合理科学的脱贫措施及项目,促进精准扶贫的可持续发展,提升贫困地区乡村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建设。“社区工厂”模式可同高校、科研机构、公司等第三方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利用其人才、知识、资本为“社区工厂”注入活力,提高“社区工厂”的管理技术和生产技术,带动脱贫能力高效发展。

3. 精准考核:建立动态监测体系,提升扶贫绩效水平

精准扶贫模式的可持续发展应以扶贫绩效考核为保证力,对贫困户和政府工作实行动态监测,将各项扶贫政策、工作落实到位。一是建立起扶贫效果为导向的考核机制,对政府扶贫工作实行动态监测。在政府扶贫工作中,政策的落实、项目的安排、资金的使用等都是考核的重要内容,应将定性与定量考核相结合,激发地方政府的扶贫积极性。二是建立贫困户的退出标准体系和脱贫户生计特征动态监测体系,适时帮扶,巩固脱贫成果,解决漏贫、返贫、“被脱贫”等“三贫”难题,加强对贫困户的信息系统的动态监测。“社区工厂”模式应加强对贫困户和政府扶贫工作以及企业管理的动态监测,完善政府在“社区工厂”工作中的考核指标,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实现政府、贫困群众、企业的三方共赢,全面提高精准扶贫绩效。

四、结论

“社区工厂”不仅仅是移民搬迁的衍生物,更重要的是推动了精准扶贫工作的实施,成为一种移民搬迁精准扶贫新型模式。基于以上论述,我国移民搬迁精准扶贫工作的优化路径应在精准扶贫的核心影响因素基础上,在不断改进和完善的过程中,促进移民搬迁精准扶贫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在精准识别上,“社区工厂”准确定位了现有的扶贫对象,深入探究其贫困原因,制定精准脱贫措施,未来,“社区工厂”应结合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实现识别技术的创新。在精准帮扶上,“社区工厂”结合地域资源优势,充分利用国家优惠政策,实现了“社区工厂”辐射区域物质条件的改善,让贫困户看到了新希望和新发展路径,“社区工厂”及有关部门应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积极探索“授人以渔”途径,实现搬迁困难群众“助人自助”。在精准管理上,“社区工厂”有效实现了与政府有关部门的扶贫合作,在探索过程中实现由管理向治理的转变。在治理理论的视域下,如何让群众以及更多的主体活跃在脱贫的大舞台上,实现更好更快精准扶贫是“社区工厂”模式的未来探索的重点。

综上,各地在开展精准扶贫有关活动时,应更加注重精准落实落地,即结合当地特色,因地制宜地实施扶贫;更加注重综合施策,在扶贫时,应当考虑到贫困户自身以及政府实力的各个方面;更加注重激发内生动力,通过激励、发掘贫困户、到村干部等的能力、潜力,推动贫困户自主脱贫;更加注重脱贫质量,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对扶贫绩效的考核应当尽可能数量化,定期化,设计专门的考核机制,敦促有关人员积极实施扶贫。

参考文献:

[1] 李博,左婷.遭遇搬迁:精准扶贫视角下扶贫移民搬迁政策执行逻辑的探讨――以陕南王村为例[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2):25- 29.

[2] 付少平,赵晓峰.精准扶贫视角下移民生计空间再塑造研究[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6):8- 13.

[3] 姚蓉.试论陕南避灾扶贫搬迁移民的社会融入[J].新西部,2014,(27):25- 27.

[4] 何得桂,李卓.陕南地区避灾移民搬迁的价值与困境分析[J].科学经济社会,2013,(03):73- 76.

第5篇:工厂改善建议范文

关键词 阿迪达斯关闭中国工厂 体育用品制造业 产业转移 对策与建议

中图分类号:F416.8;F272.3 文献标识码:A

1阿迪达斯关闭直属工厂及其造成的影响

1.1阿迪达斯关闭其直属工厂

阿迪达斯在中国只有一家全资子公司,它位于苏州工业园区,总部在上海,两个分支机构分别在广州和北京。该公司于今年的7月关闭,并且没有公布公司关闭原因。所有员工在获得优厚的离职补偿后就地解散。专业人士分析表明,公司关闭直属工厂的主要原因应该是成本上升。

1.2阿迪达斯直属工厂被关闭造成的影响

外资品牌迅速抛弃国内代工工厂最明显的表现是阿迪达斯关闭最后一家在华工厂,且终断与在华的300家代工工厂的合作。这导致连采用“三来一补”加工模式的代工工厂也陷入窘境,一些单纯依靠阿迪达斯进行产能的企业面临倒闭。究其原因,主要由于国内企业没有议价能力,将机会让以他人,有订单也不敢接。再一个是国内企业员工工资大幅上涨、成本上升。而外企将订单转至海外代工厂,终止与国内代工工厂的合作。

2阿迪达斯将其产业进行D移的因素

2.1我国沿海地区劳动力成本大幅提升

现今,劳动成本随着工厂规模与加工经验在我国一起增长,而劳动力成本又是影响体育用品加工业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因此,东南亚各国在要素成本在当今比中国上更具有竞争力。对阿迪达斯来说要素成本至关重要,低成本环境最有吸引力,它的劳动力成本大都控制在20%-30%之间。这就导致阿迪达斯的生产基地像候鸟一样经常搬迁,依据不同地区生产成本的变化,不间断地进行关闭与迁移。在最近的二三十年间,阿迪达斯的生产基地从欧洲,转移到日本、台湾、香港以及韩国等,而后又迁移到中国沿海。由于我国的经济高速发展,导致加工业劳动成本不断提高,促使阿迪达斯不得不将其工厂移至能使成本要素更低的东南亚各国。

2.2企业的生产成本大幅上升

我国体育用品加工业的生产成本大幅上涨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1)地价成本大幅提高。近几年,我国房地产行业过热,有些企业还囤地、炒房导致地价上涨过快。这些都迫使企业不得不进行企业外迁到资源、劳动力比较便宜的地区。(2)电力供应紧张。在夏季沿海地区供电紧张,为保证居民用电降温,经常使用限电措施,迫使企业使用燃油发电,致使生产成本提高。而且,我国的通胀情况一直未有所缓解,企业生产所用的原材料和物流成本逐步提高,人民币也不断大幅升值导致我国体育用品出口企业成本上升。如橡胶、橡胶分别在2011年11月和2011年5月涨到了历史高位的,分别为3.2万元/吨和1.76万元/吨。我国人民币自2007年汇改以来就不断升值,人民币每百分之一的升值都会导致企业销售的利润下降2%-6%。

3策略与建议

3.1运用关税与汇率手段支持企业走出去

我国要促进企业产品出口可以从汇率和关税两个方面入手。一政府运用金融手段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二在相关规定允许的前提下,适当降低体育用品企业的出口关税,扩大产品国外的销售渠道,完善产品的营销环节,提高产品竞争力。

3.2加强金融体系改革,为企业的产业升级创造良好的条件

在过去国有银行将储蓄转化为投资,为我国的重工业建设和基础建设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然而,目前迫切要求金融功能的改变由资金信贷型向孵化财富型升级,应对产业调整与升级的需要。尤其是国有银行要服务于实体经济和中小企业的发展,而体育用品产业大多为中小型企业。若国有银行能加大信贷比例,便能解决其产业转移与升级所需要的大规模信贷,支持其进行转移和升级。

3.3产业转移要防止产业空洞化,稳定就业水平

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是体育用品加工企业的主要集中地。在产业转移过程中,为了实现产业升级与转移的平稳过渡,保证人民实际生活水平的提高,保持本地区经济的高速发展,要注意新兴产业接替,防止该地区产业的空洞化,稳定就业水平。

3.4实施人才发展战略

政府与企业应改善用人环境,改善员工的居住条件,提高工人工资,用工状况,实施SA18000健康管理体系认证,积极维护工人的各种权益,扩大员工队伍。随着企业的发展,急需既懂经济又懂管理的人才帮助企业出谋划策,提高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第6篇:工厂改善建议范文

关键字 食品安全 海产品 深加工

1.活动背景

“三鹿奶粉”事件再次把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推向风口浪尖。食品安全问题频频见诸于报端,这不禁使广大消费者心存疑虑,中国老百姓对于食品安全的信心急剧下降。食品安全问题首次提升到政府工作报告的高度。

2.活动概况

我们来到南澳岛调研当地的海产品加工现状。参观其加工流程,考察其加工过程是否卫生,是否符合规定的加工标准,一方面在学习过程中提高食品安全意识,另一方面探讨当地是否具备发展海产品深加工业的条件,并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

3.调查情况与分析

3.1南澳海产品状况

南澳海域海洋生物资源,据我们从南澳县海洋与渔业局给我们参考资料《南澳县渔业资源调查与区划报告书》及《南澳县海洋与渔业发展调研报告》中,可以看出南澳海区的生物种类打7000中,其中经济鱼类700多种,主要经济鱼类有:

中上层鱼类:蓝园鲹(巴浪)、金色小沙丁鱼(姑鱼)、脂眼鲱(强鱼)、鲐鱼(花鲱)、颔园鲹(长腰巴浪)、竹筴鱼(阔目巴浪)、羽鳃鲐(白面)、扁舵鲣(水棍)、干金枪鱼(青甘)、鲔(阳棍)。

底层鱼类:枪乌贼(鱿鱼)、带鱼、乔氏台雅鱼、金带细鲹(白身仔)、二长棘周、长蛇鲻、星斑裸颊周、大头狗母鱼、条为鲱鲤(红鱼)、黄带付鲱鲤(大红鱼)、短尾大目周、真周(赤鯮)、细鳞三梭鲈(厚鲈)、三线矶鲈、大头白姑鱼、高体若鲹、刺鲳(肉鲫)

岛上淡水鱼、虾、蟹、贝类

岛上已知淡水鱼类有:青鱼、草鱼、鲢鱼、鳙鱼、鲤鱼、鲮鱼、鲫鱼、福寿鱼、非洲鲫、梭鱼、乌鱼、胭脂鱼、鲴鱼、鲃鱼、麦穗鱼、攀鲈鱼、斗鱼、中华鳗鱼、日本鳗鲡、黄鳝、鲶鱼、胡子鲶

淡水虾、蟹、贝类有:长臂虾、招虾、田螺、石螺、蜗牛、中华绒毛蟹、河蟹、日本沼蟹等类品种。

主要种植植物:龙须草、海带、紫菜

3.2南澳海产品的加工现状

在我们实地调研和对南澳县海洋与渔业局工作人员采访中发现,岛上没有专门深加工海产品的加工厂,有的只有初加工的工厂、作坊。我们在后宅镇西山村参观了奇佳宝加工厂,该工厂收购当地从当地收晒干的紫菜,主要做为食品的添加物如饼干上的海苔,紫菜的质量只要根据厂家的要求选取,一般紫菜的质量不会很高。紫菜的加工过程很简单,用手把紫菜撕成较小的块状后,将其投入到搅拌器进行搅碎。紫菜颗粒的大小,由商家的订单决定。整个加工过程简单,没有任何化学添加物。加工成品主要销往岛外的加工厂进行进一步加工。据厂中负责人介绍,不仅是紫菜,当地的海带、龙须菜等也是直接晒干或晒干后再搅碎。

而在位于后宅镇的前江码头的南澳县水产综合加工厂则主要对海产品进行冷冻加工。该厂主要的工作为制冰。前江码头捕获的海产品除了部分留在当地销售外,大多送到该厂进行冷冻保鲜,然后销往汕头、福建等周边地区。

除了专门的加工厂外,当地的小作坊还将海产品如最常见的鱿鱼直接晒干,夏天在海边经常能看到成片的晒鱿鱼。但当地基本不将其进行包装而是散卖或运到汕头再进行包装。我们访问了多家的海产店,店长都向我们介绍了,即使一些印有南澳产的渔副产品基本都是当地的海产运到汕头或周边地区加工包装的而不是当地的最后加工成品。

根据我们的调研发现南澳加工流程简单,海产品基本无添加防腐剂之类化学物,总的来说当地对海产品进行的加工仍停留在初级阶段。

3.3现状分析

第7篇:工厂改善建议范文

[关键词] 新疆农田水利 存在的问题 建议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 [TV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7)03-0287-01

引言

农田水利建设的与否直接影响了当地生活的水平及质量,正因为新疆环境与气候的恶劣性,水分容易流失,更是需要农田水利建设来改善他们的生活,这不仅仅是国家的事情,更是每个百姓自身应该拥有的意识与责任;不仅仅是关系到新疆地区的农业经济发展,更是与新疆每个人自身的生活质量与便利息息相关。所以应要及时去解决那些存在的问题,让每个人心中的那块“大石头”掉落,改善老百姓的生活质量。

1 新疆农田水利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1 新疆的气候问题

新疆是典型的干旱气候,降水稀少,炎热干燥,在这样干旱的环境下,本就降水不多的新疆,水分更容易蒸发了,地表水大多是蒸发了,那流向地下水已经所剩无几了。这很明显的显示出供水不足的问题。气候问题属于自然环境的一方面,是人类无法预知与控制的问题,这已经给新疆造成了先天不足的不利条件。

1.2 配套设施建设落后

新疆的农田水利配套设施就犹如有些高职教育的硬软件设施跟不上是一个道理,新疆的农田水利设施大多已经拥有了悠久的历史,就好像是计算机配置低,这件产品已经落后了,已经不适应现在的农田水利的需求。而且已经老旧的水利设施潜藏着一些隐患,等到问题发生时想补救也为时已晚,造成不可必要的损失。跟不上时代的水利设施也势必会降低员工工作的积极性,效率不高。

1.3 资金不足

造成上一个问题的直接原因就是资金不足,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人们都说:“没钱寸步难行。”放在农田水利建设上也是同样的道理。没有资金哪里可以去更换更好更先进的水利设施呢?国家主要把资金用在大中型的项目上,对于农田水利这种小项目自然而然投入的就很有限了,这也就间接导致了新疆的农田水利建设缺少了技术和政策的支持。这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1.4 水资源利用率低

水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更何况新疆还是一个干旱的地区,可想而知,水资源对于新疆是多么的重要,人们生活需要它,农业更需要它。首先新疆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来自冰雪融化水,但是由于它有很强的季节性难以储存,所以有一大部分水资源就这样流失了;其次是前面提到过的气候问题,水分容易蒸发也难以储存;然后是水的污染问题,这也是一个无奈的现象,不仅是工业带来的污染,而且也有人们带来的污染。新疆的湖泊又多为内陆湖,一旦受到污染,湖水又排放不出去,造成的是不可挽回的后果;最后是引水工程的问题,由于之前所说的配套设施落后,使得在供水方面效果不好,效率较低,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以上因素间接或直接造成了水资源利用率低的局面,使得农业生产用水也变得很有限。

2 新疆农田水利建设建议及对策

2.1 提高百姓节水意识

应让百姓从思想上意识到节水的重要性,做到“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只有人们有了节水意识,才会采取相关的措施,去保护稀少的水资源。当地政府可以加强相关的宣传教育,开讲座,发传单……以各种各样的形式让百姓自行感受水资源的重要性,从内心深处意识到水对于他们而言是多么珍贵的。

2.2 推进科技节水

新疆是一个干旱、缺水的地方,节水仅仅靠老百姓的节水意识是远远不够的,还得依靠技术的力量,这样的效果会事半功倍。比如新疆可以借鉴外国的滴灌法、覆膜法、喷灌法等等,以及我国的黄土高原的水窖集水法,还有新疆所用的坎儿井引水法,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可以继续引用。不仅可以避免水资源的浪费,也使得水资源的利用率得以提高。

2.3 政府的支持

“巧妇难无米之炊”,同理可得,没有政府在背后的资金、技术的支持,新疆农田水利建设也难以维持下去。资金问题已经成为了新疆农田水利问题的瓶颈,在搞好大中型企业的建设同时,也不应该忽视小型农田水利的发展。政府应把目光放长远,合理规划资金,建立农田水利建设基金。政府应积极主动发挥主动能动性,寻找突破口,把农田水利建设有关的工作做到位,不要空说无凭,要落到实处。

2.4 整治水资源污染问题

水是人们的生命之源,当生命之源都受到污染时,人们还怎么生存下去呢?水资源的污染与人们和工厂分不开,这里我们大致上要从两方面去解释。第一,人们制造的生活垃圾所引起的水污染,往河中排放生活垃圾,以及往地上乱倒垃圾,都会使得生态环境恶化,河中的水遭受污染,垃圾会污染地表水以及地下水。这是污染水资源的一个主要原因。第二,来自工厂所引起的水污染,这也是造成水污染的一个主要原因。工厂排放的废水对水资源的污染是很严重的,影响了对水资源的利用。所以政府要采取相关的措施,合理引导生活垃圾以及工业废水到它该去的地方,不应什么都排放在河流中,不然给水资源造成了不可逆转的伤害。必要时可以用法律约束人们,坚持依法治水。

2.5 合理利用地表水和_发地下水

新疆的地表水容易蒸发,也只有少数会流向地下,这就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窘境。再说新疆的地表水时空分布不均,所以要更加合理利用地表水。地表述主要是用于灌溉农业,总而言之,合理利用地表水对农田水利灌溉也有好处。

反观之地下水,主要是用于人们生活用水以及工厂用水。水资源尤其珍贵,所以一定要控制好力度,要保护好地下水的水质不被污染,同时更重要的是要合理开发地下水,不要把自己陷入绝境之中。

3 结束语

对于新疆的农田水利建设,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慢慢发展的过程,“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一口吃不成个胖子”,这些都说明做事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虽然新疆的农田水利建设出现了许多的问题,只要这些问题都是在可控的范围之内,就可以一个个采取措施去解决它们,让新疆的农田水利建设变得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唐青青.新疆农田水利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北京农业,2015(6):20-22

第8篇:工厂改善建议范文

作为2008年举办城市的北京,无疑受到世界的瞩目的眼光。在奥运会开幕前,北京必须建设或翻修72个比赛和训练场馆,修筑59条新路和3座新桥。这些任务会吓倒大多数城市,但作为全国的政治中心北京却很有效率。

与上述工程相比,实现“绿色奥运”的承诺,按规划使北京成为一个适合居住的城市,则要困难得多。

北京正在努力改善环境。一些工厂要迁走,另一些工厂则要关闭。成千上万的高污染卡车和出租车将被低污染车代替。去年,北京人还欣喜地看到,全年共有227个蓝日。目前,北京为了进一步保护大气环境,今年将引进废气脱硫设备以用于各地发电厂的废气脱硫。

不过,尽管“蓝天日”有所增加,但北京的标准却明显低于美国。而且“极其不利健康的污染”天数从前年5天增加到17天。北京私家车的数量已接近300万,这抵消了卡车和出租车更新换代带来的环境改善。私家车数目的剧增困扰着这个城市,汽车尾气会对空气造成污染,应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许多家庭用煤炉生活做饭,一到做饭的时候,家家的烟囱都冒着烟,污染空气,怎样做才能把燃煤造成的污染降到最低呢?在北京常有泥雨和沙尘暴的现象,这表明我们没有采取妥善的措施来保护我们的环境,在今后,我们又如何去爱护我们的环境呢?人粪尿中含有大量的病菌汉、虫卵和其他有害物质,如果不进行无害化处理,就会污染空气、土壤以及农作物,那么,怎样才能消除人粪尿中的病菌和虫卵呢?每年秋收以后,村里有些农民都要把田里的秸秆焚烧,用秸秆灰肥田。但是,这种会对空气造成污染,能不能改变这种传统的肥田方法呢?在爱护环境的问题上,我们有很多的疑问。下面是我就这个问题所提出的建议:

(1) 面对我国严峻的环境问题,我们绝不重蹈西方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先污染,后治理”是十分不明智的选择,其治理的代价很高。我们既要加速发展,摆脱环境问题对我国经济的制约,又要贯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来保护环境。

(2) 控制污染物排放是防止大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根本措施。此外,植物有吸附和吸收多种有害污染物的功能,大面积的树林效果尤为显著,因此,植树造林是防治大气的有效措施。

(3) 含汞、银、镉的固体废气物和工业废水,也会对环境造成的危害。控制废电池危害的根本措施是禁止生产和销售危害性较大的电池,特别是含汞或镉的电池,大力开发无公害的环保型电池。对其他重金属污染源,也应严加防范和治理。

(4) 要改善燃煤造成的污染其主要是节约并合理使用能源、提高煤炭质量。鼓励电厂锅炉、大型工业锅炉和窑炉使用中、高硫分燃煤,并安装烟气脱硫设施;中小型工业锅炉和炉窑,应优先使用优质低硫煤、洗选煤等低污染燃料或其它清洁能源;城市民用炉灶鼓励使用电、燃气等清洁能源或固硫型煤替代原煤散烧。

(5) 沙尘暴在北京是最为突出的生态环境的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重要原因是毁林毁草开荒和陡坡种粮。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就是从保护和改善环境生态环境出发,将容易造成水土流失的坡耕地,有计划、有步骤地停止耕种。

(6) 面对如何处理人粪尿,我建议兴建各种类型的生态厕所。生态厕所一般具有以下特点:地下设有沼气池,可以就地对人粪尿进行无害化处理,产生的沼气可作燃料,残渣、残液可作花草树木或农作物的肥料;屋顶可以覆土种植、蓄水养植或安装太阳能利用装置。它能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健康,以及促进农业生产。

(7) 焚烧秸秆一直是严重环境的举措。孙明勤从1999年开始研制小麦玉米秸秆粉碎还田机,这种机器能粉碎小麦秸秆一般是三亩至四亩地每小时,如果粉碎玉米秸秆可以达二亩半、三亩/小时,使用过这种机器的农民说:“比较方便也提高了肥效,地还壮(麦茬)割掉了,地还好耕好种。”

第9篇:工厂改善建议范文

环氧乙烷的生产方式是:使用银催化乙烯,并通过氧分子进行部分气相氧化而成。热气体反应器废气中的环氧乙烷含量极低。使用贫吸收剂吸收废气,产生浓度很低的 EO 溶液(富吸收剂),从而从废气中提取出来。这种富吸收剂在 EO 气提气提塔中气提解析,以产生富含 EO 的蒸汽。

使用艾斯本技术公司的Aspen Plus 过程模拟器对EO 吸收塔建模。本文介绍了开发仿真模型的步骤,最开始是选择合适的方法,输入塔板塔板详细信息,最后调节模型以匹配操作数据。需要执行灵敏度分析以了解在不影响产品规格范围的情况下某些变量的影响,如贫吸收剂温度和流量。从仿真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在不影响产品质量的情况下,可以将贫吸收剂流量减少 8%。通过逐步减少流向 EO 吸收塔的贫吸收剂流量,从而在生产工厂中采用了这一建议。而且,泵消耗的功率也相应减少了 39 kW,流向 EO 气提气提塔再沸器的低压蒸汽 (3.0 barg) 流速也减少了大约 1000 kg/hour。这就转化为节约了大量的能源,每年的经济效益可达 950 万印度卢比(20 万美元),而且无需任何资本投入。

除了节能之外,还可使用相同的仿真模型来评估设备生产能力提高会产生液泛液泛的可能性。塔板几何尺寸塔板指定现有塔板的几何尺寸完成塔板校核,然后分别评估当前运行条件下以及降低吸收液体流量的液泛液泛趋势。

一、节能需求

除了原材料之外,能源是大多数化学过程中第二大的开支。因此必须在化工过程中降低能耗,以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维持成本有效的生产和管理生产能力。它可以工厂盈利最大化。

二、流程

在 EOEG 工厂中,在有氧环境中,乙烯通过基于银的催化剂进行气相氧化,以形成环氧乙烷 (EO)。EO 从 进入EO 吸收塔的反应器循环气体中提取出来,经过进一步处理而产生纯 EO 和乙二醇 (EG)。参见图2。

EO 吸收塔的作用是将 EO 从循环气体中分离出来。冷却的循环气体从底部进入 EO 吸收塔,并在顶部逆流与贫吸收剂接触,吸收环氧乙烷。 从EO 吸收塔底部流出的带有环氧乙烷的富吸收剂流向 EO 气提气提塔,以提取 EO。可以通过调节贫吸收剂流量来维持吸收塔顶部循环气体产品中的 EO 浓度。必须将这一浓度保持在某一个上限值之下,以避免下游流程中出现问题。

三、仿真研究

仿真建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评估在不进行任何资本投入的情况下, EO 吸收塔节能的可能性,并检查 EO 吸收塔在更高负荷下工作时的性能(产量)。

四、采用方法

1.选择合适的方法并开发仿真模型

2.根据工艺流程图 (PFD) 设计数据验证物性方法和仿真模型。

3.根据当前操作参数微调仿真模型

4.对贫吸收剂流量和温度进行模型灵敏度分析

5.进行工厂试运行,采用建模研究建议参数

6.分析和总结,包括优势

Aspen Plus 是一款仿真软件,用于稳态仿真(图 3)。为了进行优化研究,选择了 Radfrac 严格的设备模型。

SR-Polar 极性状态方程 (EOS) 被选为合适的预测方法。首先通过比较模型预测结果与许可方提供的实际 PFD 数据来进行验证。然后使用操作数据在项目的整个操作范围中进一步验证,经证实是此模拟模型的最佳方法。

最开始,PFD 数据被用于进料组成,并将模型预测与设计数据物料平衡塔顶和底部产品的物流组成进行比较。之后,从在线分析仪获得实际进料组成,并再次评估模型预测。通过调节吸收塔Murphree塔板效率对模型进行微调,塔板将以下参数与实际工厂数据相匹配:

设备温度曲线

顶部和底部产品组成

调节完模型之后,模型将被用于进行以下方面的灵敏度分析:

贫吸收剂流量变化

贫吸收剂温度变化

灵敏度分析的目标是深入了解在不影响 EO 吸收塔性能的前提下,实现优化操作。

从仿真研究和灵敏度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在不影响产品质量的情况下,可以将贫吸收剂流量减少 8%。通过逐步减少工厂中的贫吸收剂流量,从而在生产工厂中采用这一建议值。

对贫吸收剂温度进行灵敏度分析,以了解夏天的影响。这最终会改变供给的冷却水温度,并影响贫吸收剂回路中的冷却器。贫吸收剂温度的任何改变都会影响从循环气体中吸收纯 EO。这项分析也是必需的,因为目的是减少贫吸收剂流量,这会导致贫吸收剂温度变化从而影响吸收。从研究中我们得出结论,贫吸收剂温度变化 +2℃以内不会对吸收塔性能产生大的影响。

除了节能之外,还使用相同的仿真模型来评估设备产量增加后的液泛可能性液泛。设备运行时的贫吸收剂流量比设计值要大。指定现有塔板的几何尺寸来对塔板进行核算,然后分别评估当前运行条件下,减少吸收剂流量后的液泛趋势。由仿真水力学研究得出结论,设备在液泛限制附近运行,减少贫吸收剂循环水流将减少塔板液泛并提高 EO 吸收塔的效率。

五、优化的操作窗口

根据仿真研究的结果,制定了试验计划来逐步减少贫吸收剂流量,同时使用在线分析仪和分析方法来持续监视吸收塔性能。预计会实现以下好处:

1.减少流向 EO 吸收塔的贫吸收剂流量会降低下游负荷,提高 EO 气提气提塔的性能,降低从富吸收剂气提 EO 所消耗的流体。

2.减少流向 EO 吸收塔的贫吸收剂流量会降低贫吸收剂水冷却器的负荷,使贫吸收剂供给温度降低,提高 EO 吸收塔的 EO 吸收效率。

3.减少流向 EO 吸收塔的贫吸收剂流量会降低吸收塔中的压降,因此能提高 EO 吸收塔的 EO 吸收效率。

4.该试验还能确定工厂高负荷运转期间,系统在贫吸收剂流量和温度方面的瓶颈。

5.降低贫吸收剂流量还能直接降低泵的能耗。

六、结论

仿真模型预测很准确,并且十分接近实际情况。减少 EO 富吸收剂流量被证明对气提 EO更加有益 – 极大减少了 EO 气提塔中气提 EO 所需的能耗。因此也成功地优化了EO 回收流程。EO 吸收塔贫吸收剂流量减少了 8%,泵的功率也相应减少了 39 kW,EO 气提气提塔再沸器中的低压蒸汽 (3.0 barg) 流速也减少了大约 1000 kg/hour。节约的这些能源每年总共带来了 950 万印度卢比(20 万美元)的经济效益,而无需任何资本投入。此研究充分证实了过程模拟技术可实现运营优化和装置能效提高。

参考文献

[1]工程数据手册,Tenth Ed.,卷 1 和卷 2,气体处理器供应商协会,Tulsa,Oklahoma,1987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