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管理学习制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高校学生学籍制度管理运行的情况分析
高校学生学籍管理制度是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衍生物,其在保障高校学生权利,明确高校学生义务,指导高校做好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等方面发挥着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高校进行学生管理的核心工作之一。高校学生学籍管理制度经多次的修改,其内容日趋科学化、人性化和现代化。在《规定》的指导下,各高校也结合本校校情制定了更加详细、明确的学生管理规定和细则。然而,在实际的学籍管理运行和实践过程中,因对该制度的宣传、细化、执行、监督和学生自身等各方面的原因,高校学生学籍事件时有发生,学生学籍管理中存在着程度不一的问题。
(一)学籍管理制度关于学生权利的救济内容相对偏少
无论是2005年教育部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还是各地区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自身的学籍管理规定,大多是将学生学籍的取得、保留、撤销以及学生休学、退学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界定,可以说是刚性规定比柔性规定要多。这些学籍管理制度更强调学校对学生的监督和管理功能,而对指导性文件《规定》所强调的人本、育人和服务功能没有凸显出来,关于学生权益的激励方式和学生权利救济途径、程序和部门没有进一步明确。
(二)缺少对特殊个体学生的人文关怀
对某些特长、专长特别突出的“偏才”的学籍管理办法较为缺乏,有“破格录取”的规定,而“破格毕业”、“将功补过”等特殊人文关怀和权益保护的政策规定很少,不利于因材施教和少数个体学生发展和成人成才的需要。
(三)高校学生对学籍政策的领悟不够全面
就高校对学生关于学籍制度的学习、宣传普及方面,作者结合所在学校和湖北省普通高职院校的普遍做法,发现许多高校仅在学校入学教育时向学生讲解了学校的学籍管理规定并发放相应的学生手册。在日常的管理过程中,辅导员班主任或其他管理部门人员在学生违规或有违规倾向时,才向学生讲解某一方面的学籍管理办法,更多的是强调对学生的制约和约束以促进对学生的管理。这些做法带来的后果是学生对《规定》的认识十分粗浅甚至根本不知晓,容易违规,甚至在违规后不知所措,有时还会使学生利用极端的方式维护自己的学籍权利或者错过权利救济时机。
二、健全以人为本的学籍管理制度建议
(一)改革学生权利救济机制
各高校可以以《规定》为依据,根据本校学生的实际特点,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完善事前预防、事中控制和事后申诉的学生权利救济办法。具体来说,在事前,通过创新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宽松学生休学年限、强化学生思想意识教育等途径,争取让更多学生能够完成大学学业;在事中,严格尊重事实,深入调查,多方取证,做到依法办事,按规办事,达到以处分促管理、促教育的目的;在事后,允许学生通过正常的学校途径和社会司法途径对自己的权益进行维护,并对学生权利救济方式和具体途径进行进一步落实和规定,对具体救济组织和机构进行科学规划,对分级诉求的办法予以告知,在最大限度内保障学生的权益。
(二)创新学生学籍管理体系
在学生学籍管理办法制定上,可在遵循国家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多措并举创新学校学籍管理体系,真正让高校学生学籍管理规定落到实处,具体做法可以从三方面着手。一是在学校出台规定时,可由学校领导牵头,在全校范围内征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充分考虑学生的诉求,师生共同参与制定“公约”;二是在学生学习过程中针对学生转专业、转校、休学等情况,可根据学生自身的优劣势、兴趣爱好等,制定相对人性化的可执行的特殊政策;三是在学生毕业测评体系中,可增加专长培训、考核的辅助学分评价指标,尊重学生的个体发展需求,重视特殊个体的培养和发展,在灵活调整政策的同时不失公平公正,真正做到人人都能成才。
(三)加大政策宣传力度
关键词:独立学院 教学管理制度 制度设计
独立学院教学管理制度建设的首要工作就是制度设计,制度设计是否科学和合理直接关系到教学管理的质量和水平。关于独立学院教学管理制度设计的问题,学界其实早有研究,2006年,王绍仁对相关问题就提出自己了的看法。他在《独立学院提高教学质量的制度设计》中认为,科学地设计独立学院教学管理制度,是确保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的关键,并提出教学管理制度的设计要充分体现依托母体资源和自主办学的理念:自主而不自闭,依托而不依赖,要负责而不失职,要监管而不代管;制度设计要确保独立学院把提高教学质量放在中心地位:明确办学定位,建立专业培养方案修订制度,建立教学工作考核制度,完善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的规范化建设制度[1]。随着独立独立学院的稳步发展,教学管理制度设计也越来越得到重视,下面,就独立学院教学管理制度设计现状,本人谈几点看法。
1、独立学院教学管理制度设计缺陷
1.1 制度设计缺少必要的程序
制度的设计应该是有其规范和要求的,这种规范和要求本身也是一种制度。在笔者所熟知的一些独立学院中,均没有这样一个专门的机构、组织或制度负责统筹学院教学管理制度(或其他各种制度)的制修订工作。设计一项制度时,缺乏具体的设计程序。相关教学管理制度的制订,往往是教务管理部门的管理人员,通过借鉴一些学校成熟的做法,然后根据学院的实际撰写并出台实施的。各部门之间、部门与教学单位之间较少的沟通和协调,往往导致教学管理制度及相关诸如人事制度、后勤制度和财务制度等的协调和配合不够,其促进学校总体的发展目标的作用则受到制约。更有甚者,制度间出现冲突或真空,给日常的教学及教学管理带来诸多不便。事实上,教学管理制度设计是一件十分严肃的事情,它必须遵循相应的程序:调研可行性论证拟初稿公开征询意见修改审核定稿评审报批施行,施行后还可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动对制度进行修订。其中某些相邻程序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会来回反复,但是这些程序最好要跨越,否则其程序就不够规范。
1.2 制度设计缺乏系统考虑
教学管理制度设计是独立学院教学管理的顶层设计之一,这种设计应站在独立学院的高度上,充分考虑到各方面的因素。然而在现实中,有的学校为了满足评估或其他上级文件的相关要求,有意无意忽视了校情,结果导致教学管理制度设计过于独立,不成系统,因而效果不佳。比如,为了贯彻落实国家和地方有关教学“质量工程”的战略部署,各院校相继出台了相关启动文件,但这些文件大部分沿用国家或地方的建设标准,切合自身实际的标准处于缺失状态,结果导致教学“质量工程”很难有效推进。事实上,教学管理制度设计不纯粹是教务部门的事情,教学虽然是独立学院的中心工作,但是,教学中心工作的保障除了相应的教学管理制度外,还需要其他相关配套管理制度的支撑,因而,在设计有关教学管理制度时,从学校制度体系来说,要充分注意教学管理制度设计与独立学院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和校园建设规划等的衔接和协调,避免出现自相矛盾的情况。从教学管理制度设计参与部门来说,可以采取以教务部门为主体,由教务部门联合人事部门、实验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及所有二级教学单位等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共同研制,各相关部门既要相互配合,又要明确各自在教学管理制度设计中的地位和作用,严格避免乱管和不管的乱象出现。同时,在教学管理制度设计时也要充分考虑到教学管理制度执行的不同现实语境,要预留教学管理制度的修订机制,让教学管理制度在实际情况发生改变时能适时启动修订程序。
1.3 制度设计目的欠合理
独立学院是指由普通本科高校按新机制、新模式举办的本科层次的二级学院。独立学院虽然体制上不同于普通公办本科院校,但它作为我国本科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办学目标也同样是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的本科人才,因而其教学管理制度与普通公办本科院校的教学管理制度则是大同小异的。教学管理制度设计的目的都旨在通过教学管理制度体系内各项制度间的相互协调,形成有效的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从而使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从制度上得到保障。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独立学院的教学管理制度一方面是约束性过强,更多的是要防止教职员工出现某类错误,为了控制并确保教职员工按既定的路线实施教学及教学管理,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教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另一方面是激励性过弱,教职员工的工作热情不能得到有效激发,从而不利于教学管理制度设计目标的实现,也不利于创新教学管理手段的产生。因此,要想使教学管理制度设计趋向合理,则需要兼顾教学管理制度的约束性和激励性,使二者达到一个适当的平衡度。
2、独立学院教学管理制度设计原则初探
2.1 遵循本科教学规律原则
独立学院作为我国本科高等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需要的就是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遵循本科教学的客观规律。与此同时,在独立学院教学管理制度设计时还要特别注重考察和分析独立学院及其教学与教学管理所处的特殊的“自然状态”,要以此为基础,遵循相应的现实条件。具体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要合法。制度设计要合乎国家教育相关法律法规、合乎行政主管部门的相关规定、符合举办部门相关的教学管理条例。第二,要适合学校内部的实际需求。要根据学院发展战略导向的要求,结合独立学院师资、学生及投入等的实际情况,设计和改造教学管理制度,确保制度的可行性。第三,稳定和动态相统一。一方面,为保证制度的严肃性,在既定的环境不变的情况下,在确保制度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在实际情况发生变化时,制度的修订及补充要及时到位,适应学院发展需要。
2.2 系统性原则
独立学院教学管理制度设计的系统性原则从宏观上看来,需要注意学校教学管理制度设计与上级主管部门相关文件精神相一致,学校其他职能部门及各二级教学单位各类管理制度与学校教学管理制度设计相配套,学校教学管理制度与各部门管理制度之间的应具有逻辑性和系统性,应该有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形成严谨的脉络结构,不仅要避免脱节、冲突,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形成合力,以达成制度间的和谐原则;从微观上来看,独立学院教学管理制定设计时要注意教学管理制度内部各个制度之间的协调,避免出现制度内部之间的矛盾,这样会严重影响制度的权威性和公信力,教学管理制度设计的预期目标也就难以实现。
2.3 科学原则
所谓科学原则,是指制度本身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它具有普适性、确定性和开放性等特点。第一,制度应具有普适性。制度不会因人、因时、因地而异,对每个利益相关者的规范和约束都是一样的。第二,制度的确定性。一方面,制度的表述上要注意定量及定性关系的处理,该定量的,不含糊其辞,该定性的,要准确表述,易于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制定的制度要有明确的执行、操作程序和目标指向。第三,制度的开放性,初始设计的制度难免会因为信息不完全、设计人员的局限及一些无法预知的情况而存在不足,再者,制度所处的环境处于不断的变化当中,因此在制度设计时,就应该明确什么情况下可以进行调整,什么情况下需要弃除,否则,将降低制度的效率,甚至与既定目标相背离。第四,要注意管理制度称谓的规范性。要明确管理制度、管理规定、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及工作条例等的名称内涵,并用于规范不同的层次管理制度的名称。
3、结语
独立学院历经十年的发展,正面临着选择转制方式的关键时期。独立学院成功转制后,如何建立适合民办独立学院的一整套教学管理制度体系,确保转制后的独立、健康运行,这将是独立学院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当前独立学院经过跨越式发展,已经由注重规模转向注重质量、注重特色、注重品牌,独立学院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这个新的时代给独立学院带来了不可多得的机遇,也的确对独立学院发展提出了十分严峻的挑战。面对机遇和挑战,如何设计符合独立学院发展教学管理制度,开展教学管理制度设计问题研究,不但是独立学院管理体制改革的现实诉求,也是摆在独立学院教学管理工作者面前不可推卸的使命。通过科学进行教学管理制度设计,是保证教学管理及其制度实现统筹教学需求,配置教学资源,协调教学及教学管理活动,规范教学及教学管理行为,整合教学要素,评鉴教学效果,调动和维护师生的积极性等的功能保障,使其真正成为协调和稳定教学秩序、调动和维护教学及教学管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与管理效率的重要手段,从而实现教学管理的最终目标。
关键词:初中物理;独立自主;课前预习;学生主体
初中学生在进行了一年的学习实践后,对学习各方面的知识掌握还不够熟练,学习能力也有待提高,进入初二就要接触物理这么有难度的学科,对学生来说压力很大,况且物理需要学生有很强的理性思维,要求学生独立思考,自己参悟其中的奥妙。初中物理主要以力学和电学为主,这两部分也是中考的重中之重,物理的应用题偏难,如若不是自己理清解题思路,教师讲解千遍万遍也是无用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着力于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习惯。
一、引导学生自主预习,为课堂教学做准备
课前预习既是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同时也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特别是对于物理这一学科而言,预习就显得尤为重要。有不少同学认为:反正老师都要在课堂上将课本知识讲一遍,因此完全没必要进行预习,有些同学甚至觉得预习就是在浪费时间,这些想法是错误的。预习是对课堂知识提前进行了解学习,不仅不会浪费时间反而会大大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学生都有着较强的求知欲,在预习中肯定会遇到许多疑难问题,当学生仅靠自己浏览而无法解决问题时就会极度渴望老师的解答,这样学生带着疑问进入课堂,对于老师在分析课文内容时,就可以分清主次,在自己不懂的地方仔细聆听,有利于学生更好的解决问题,对于学生已经在课前预习中弄懂的问题,再一次聆听有利于巩固知识。如此不仅能够极大的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于一些没有预习习惯的同学,教师可在平常的教学实践中使用一些方法加以引导。
形成良好的预习习惯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只需要教师稍加引导,学生便可很快形成预习习惯,有时教师在一堂课结束后叮嘱学生提前预习下节课内容,但很少有学生会照做,学生在课下是否预习教师无法监督,但可把学生预习工作转移到课堂上来。比如在“压强与浮力”一课的学习中,讲课前教师可留给学生十分钟对课本进行简单的预习,并叮嘱学生自己理解,把不懂的地方重点标记出来。预习结束后,有的同学可能会对马德保半球实验有疑问;有的可能对压强公式不理解。此时教师可对学生的疑问做系统的讲解,让全班同学都对比问题不再有疑问,对提出这个问题的同学更是起到了醍醐灌顶的作用。通过教师引导学生预习,学生体会到了课前预习的重要性,教师多利用几堂课的时间引导学生课前预习,渐渐地学生就能形成课前预习的习惯。
二、课堂交给学生,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课堂是学生的课堂,学习是学生的学习,课堂学习应该是以学生为主,老师只在旁边起到引导作用。而传统的教学模式恰恰相反,老师处于主体地位,往往是老师讲,学生听,并且记笔记,把老师说的话当作至理名言,而学生并没有参与到课堂上来,也没有独立思考的过程,这样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就会大大降低。那么,怎样才能真正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呢?
(一)把时间留给学生
初中阶段的学生思维能力往往不够强,他们想问题看问题往往都很简单,停留在问题表面,因此,他们在上文提到的预习阶段会有非常多的问题,即使教师在课堂上把课文讲解了一遍后,可能某些学生对一些疑难问题仍有疑问,这时教师不必马上给学生释疑,虽然直接给学生讲解可以让学生对问题一目了然,但这也扼杀了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通常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把问题留到课下,让学生在课下自己讨论解决问题,等到再次上课,与同学们一起分析他们讨论的成果。学生互相之间已经交换了意见,从各方面各个角度全面分析这个问题,对问题的见解会更明朗,这时教师只需稍加总结便可完美地为这道题画上句号。
(二)把发言权交给学生
传统教学模式往往以教师为中心,由教师通过讲授、板书及教学工具的辅助,把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或者直接可以说是灌输给学生,老师完全是整个课堂的主宰,拥有绝对的话语权、批判权,这样的课堂沉闷无趣,学生感受不到学习的快乐,也没有发言权对目前老师的教学做出正确的判断。显然这样的课堂不是学生想要的,因此保证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权非常重要。
首先,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在课堂上发言,有什么意见随时提出,同时教师要在释疑的过程中非常耐心,不能让学生有压力,而且教师要赋予学生批判权,一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出现问题,学生可直接向老师提出,师生共同探讨。把发言权留给学生不但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心声,还能纠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失误,这也是实现学生独立思考的重要一步。
(三)把课堂还给学生
现代教育制度要求课堂教学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在平常课堂教学中教师只需要处于引导地位,引导学生如何去学习,而不是完全去把知识机械性的灌输给学生,学生仅被动地接受。这种传统教育模式完全扼杀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不利于学生课堂学习效率的提高。因此,初中物理教育工作者要努力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完全交给学生。
一、新制度的制定
新制度的制定要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基础,以恰适性参与原则为根据。所以,首先要取得学生的广泛参与,获得学生的真实的信息。信息的获得可以通过发放问卷、访谈、网上调查等方法,营造快捷、方便的沟通以确保信息的真实、完整、具有代表性;其次根据恰适性参与原则并结合学生的真实情况,小规模地邀请专家、学者参与制定制度。同时,根据管理的所需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情况,不邀请或适当地邀请少数学生参与制度的制定,三方或双方共同论证制度的科学性、合理性和人文性。制定时主要考虑的是制度要有针对性,还要注意的是对管理者的义务和学生参与学生管理的利益保障的介绍要尽可能的清楚、具体、详尽以保证学生明确管理者的职责和权限,如果邀请学生参与则需要进一步论证制度中校方与学生双方的权与义的合理性;再有起草制度时,措词要准确、严谨、具有可操作性,避免概括的、模糊的、无从着手的词语出现。
二、制度的推广
从制度实施的角度来看,新制度的制定阶段最多只邀请了少数有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学生的参与,大部分学生对制度还处于不了解的状态。所以,首要任务是通过集体会议、听证会、机构服务或网络咨询服务等方法进行制度推广,让学生了解新制度并取得他们的理解和接纳以保证制度的顺利实施。在新制度推广中要与学生深入的、高频率的互动,让学生发表或反馈意见。合理的意见要积极接受、采纳,不全理的意见要耐心、仔细地以理兼以情说服,最终展现出管理者和学生双方较为认可的制度。旧的学生管理制度通常是学校多年继承和保留下来的,那么对于旧制度的推广,就要分为对新生的推广和对老生的推广两种。在新生中旧制度的推广同新制度的推广情况基本相同,不同的是,侧重于对不合理意见的说服、更正。在老生中旧制度的推广,实质是对旧制度的巩固和更新。合理的制度内容要继承和保留下去,当然如果发现旧制度中存在己过期的内容,或缺少与现阶段的相关内容,学生可以及时发表或反馈意见,同样合理的采纳、不合理的说服、更正。只有在管理者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才能保障制度的与时俱进、具有针对性,否则就会出现制度中存在过时的内容。如某校规定:“实弹射击考核实弹射击考核由学校武装部、军事教研室、参训教官共同组织实施,填写实弹考核成绩”;“学生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各项规章制度,注意自身的人身和财物安全,防止各类事故发生。学生在校期间必须佩戴校徽,学生必须严格遵守请假制度。”类似的条文不再复述,要说明的是这些规定与现实不符,而且制度的时间早在2002年和2005年,近年来的军训从没有进行过实弹训练何来考核、在过去的三年中,该校学生从未听说过要带校徽一说。旧制度中过时的内容,虽然不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目前的学生管理,但旧制度没有得到更新,足以说明管理者没有做到对制度的认真推广,影响了学生对制度的了解、理解、甚至对学生管理的支持。加大力度和认真做好制度的推广,在完善制度中不仅要重视,而且要时时做到。
三、实施参与教育
科学、合理、人性的制度是管理者顺利开展学生管理工作的前提,也是学生乐于参与学生管理的基础。但真正更要做到的是管理者将支持学生参与学生管理的想法转化为了支持的实际行动。本研究的访谈结果显示,所有管理者对学生参与学生管理持肯定的态度、正确的认识,表示支持学生参与学生管理,可是如何做出实际行动呢?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社会化,通过教授学生知识、掌握社会事物的规则等,使之成为社会需要的、能适应和参与社会生活的人。那么具体落实到学生参与学生管理当中,笔者认为管理者支持学生参与学生管理可以通过参与教育来实现,参与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具有参与意识、参与技能的参与型学生、参与型公民。根据高校学生的参与经验的不同,管者对学生的参与教育可分为启蒙参与教育和口常参与教育。
四、启蒙参与教育
启蒙参与教育重在激发参与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教育对象主要是新生、“不参与”型学生一一这里主要指因缺乏参与意识和参与热情而不经常参与学生管理的学生。首先,校方可以编排以介绍学生管理制度、管理机构、管理知识、参与管理的流程、参与渠道、参与激励等为主的《参与教育读本》或在原本的新生手册的基础上加排上述编排的内容发放给学生,让学生对参与有初步的了解;其次,校方组织新生观看参与教育的宣传片、观摩或模拟参与学生管理的无领导小组讨论。宣传片可以以《参与教育读本》为主体内容将文本形式转化为视频形式,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和感受参与学生管理。参与学生管理的无领导小组讨论则是借鉴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无领导小级讨论的基本理论和流程组织起来的,核心是创设参与学生管理的情境,围绕如何解决学生管理中管理者与学生的矛盾冲突来开展,小组人员有管理者((1到2名)、学生((5到7名)。其中学生假以学生干部、普通同学、党员、新生、老生等不同学生角色参与讨论,并与管理者达成小组一致意见。通过观摩或模拟参与学生管理的无领导小组讨论使学生感同身受或身临其境,从中借助他人或依靠自己的表达,将个人思考投入到讨论之中,观摩或模拟后学生会对参与学生管理产生较深的感悟。需要注意的是:新生和老生要分开进行教育,老生的教育可以根据老生的实际情况有侧重地进行,比如加强模拟参与学生管理的无领导小组讨论,着重在讨论中培养其参与兴趣和参与成就感。新生的教育则可以按上述方法逐一进行,再根据实际情况有所侧重地进行即可。
五、日常参与教育
一、顶岗实习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大势所趋
1.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的“王牌”。应届毕业生进入工作岗位后往往暴露出经验缺乏、动手能力弱、难以适应企业严格的管理制度等问题,主要原因在于学校教育与企业需求之间衔接不畅,导致刚进入工作岗位的大学生难以顺利实现角色转变。而顶岗实习正是针对这一弊病的“良药”,一方面,学生在单位实习时需改变学生做派,完全遵守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提前熟悉企业紧凑的生活节奏和严格的考核制度。另一方面,在真实的岗位上经过几个月的生产性实习,学生能较系统地掌握实践操作能力,积累实战经验。这一切的积累都将是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的“王牌”。
2.学生勤工俭学的可靠渠道。社会上的兼职机构良莠不齐,“一些中介公司或个人利用大学生急于寻找兼职工作的心态,往往以押金或服务费的名义向学生收取一定的费用,钱到手后马上销声匿迹”,因而学生兼职渠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颇令人担忧。而学生参加顶岗实习的单位一般由学校统一安排,通常是与学校合作密切的企业或是学生的预就业单位,专业契合度较高,学生也能获得较丰厚的实习津贴,且津贴数目还会依据个人表现有较大幅度提升。这对于在校生而言是一件一举两得的好事,不仅能将所学付诸于实践,提高实操能力,还能获得相应的金额报酬。
3.培养“双师型”教师的重要平台。“双师型”教师是高职教育的特色和优势所在。“双”体现在“‘双’素质和‘双’能力两个层面上:一是具备基本的教育和职业工作素质,二是具备理论与实践‘双’能力。而顶岗实习是培养“双师型”教师的重要平台。在部分高职院校中,新老师报到的前半年通常不会安排教学任务,会直接派到对口企业进行现场学习,在学习期间,新教师的食宿、工资待遇及工作内容都等同于普通职工。如此,新教师既能在现场学习的过程中褪去学生时代的“青涩”,完成角色的的顺利转换,还能习得企业文化及生产方面的具体知识和操作技能,从而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打下坚实的实践基础。
4.深化校企合作的有效途径。“校企合作是一种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办学制度,是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教学范式。”在众多的校企合作形式中,顶岗实习是最为密切的合作方式:一者,双方人员交流直接而密切。不仅学生长时间在企业实习,指导教师也会全程陪同,有助于增进彼此沟通。二者,通过顶岗实习,企业能更深入了解毕业生质量和学校的培养模式,提升学校知名度。三者,顶岗实习能缓解企业生产高峰期的用人需求,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因此,顶岗实习对于校企双方而言都是一个互利双赢的举措。
二、顶岗实习管理制度的“漏洞”
1.学生请假制度的“尴尬”。在顶岗实习期间,学生可能会因以下两类原因请假:一是,请假回校参加计算机、英语等等级考试和一些科目的考试或补考。二是,因探亲、身体等私人原因请假。然而,学生在请假时往往会陷入这样一种尴尬境地:当他向单位请假时,单位说他仍是学生身份,请假需由学校发函;当他向学校请假时,却又一时不知该找哪个部门。这个繁琐的请假程序耗时很长,可能导致学生耽误考试或其他重要事情。
2.学生考核制度的片面性。当前,高职院校对顶岗实习学生的考核存在片面性和随意性。“很多高职院校没有独立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教师对学生参加实践活动的评价比较随意、笼统”,企业方也无系统的实习生考核评价制度。通常,学校规定参加顶岗实习的学生无需参加对应阶段的实践/实训课程的学习,成绩由企业方提供。然而,现状是企业方完全以对普通员工的考核标准来评定学生成绩;而校方任课教师则按学校课程标准规定的考核要求来评定在校学生的成绩。因此,参加顶岗实习的学生所获得的实践课程成绩与在校学生差别很大,二者可比性不强,难免有失偏颇。
3.指导教师数量匮乏和素质不匹配。指导教师在顶岗实习管理中发挥着心理疏导、生活辅助和危机干预等作用。然而,当前指导教师匮乏是现状。一方面,高职院校师资力量比较紧缺,教师承担的教学任务比较重,无法长时间驻守实习场地。另一方面,部分指导教师缺乏管理经验,也不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心理疏导能力,因而与岗位匹配度不高。
4.管理理念难调和:惩罚分明和以教育为主。校企双方在管理理念上差别很大,高校对学生的管理态度较为宽容,秉行“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理念,主要依据《大学生行为准则》、《大学生手册》等规范性文件对学生进行教育。但企业管理理念则更为严格,以“赏罚分明”为标准,以促进生产利益最大化为目的。如此迥异的管理理念使二者在对学生的管理上产生了诸多分歧,难以调和,甚至陷入“各自为政”的境地。
三、完善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制度的策略
1.双重管理,校企共建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制度。优化顶岗实习管理模式,双重管理制度应先行。一是,高职院校应根据实践实训课程的安排和学生实际,制定校方的顶岗实习管理方案,内容应囊括实习的时间、内容、目标、考核标准与方式等。二是,企业方也应根据现有管理制度,综合考虑学生的“双重身份”,形成有别于正式员工的管理规程。三是,加强沟通,形成校企双方的联动管理机制,二者应就双方拟定的管理制度进行讨论,最终形成双方同意的、有助于顶岗实习管理的制度性文件。四是,立足学生,简化各项管理工作的流程,比如学生请假制度。
2.以生助管,发挥学生干部的辅助和标杆作用。顶岗实习管理工作事务繁多、责任重大,单纯依靠指导教师和企业“师傅”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很难深入、全面推进各项工作,容易出现纰漏。因此,顶岗实习的管理应引入学生干部,以生助管,发挥其辅助和标杆作用。当然,顶岗实习学生干部的选拔应形成完善机制,综合考虑其各方面素质。简言之,“作为一名好的学生干部,不能只会传达老师对同学的任务或者要求,还要能够灵活对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及时做出合理判断”。
3.双主体评价,优化顶岗实习学生的考核制度。对顶岗实习学生的考核应实行双主体评价机制,即由校企双方共同评定学生成绩,以免有失公允。考核制度可依据顶岗实习主体的不同而略有差异:第一,到预就业单位参加实习的订单班学生,他们是全班集体行动,实习时间为半年至一年,基本与学校教学安排相吻合,因而其成绩评定应有统一标准,以实践操作能力为考核重点,以企业评价为核心,综合考虑日常表现、理论成绩和学校点评。第二,到校企合作单位参加短期生产性实践活动的兼职学生,他们来自不同的行政班级,实习时间不确定,一般以企业需求为准,通常不能紧扣学校的教学阶段。他们的成绩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理论成绩,学生需回校参加考试,由科任教师给出分数;二是实操成绩,这部分成绩由企业根据学生实习期间的表现给出。
关键词:独立学院;学分制管理;信息平台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8)23-872-02
An Information-based Model on Credit System of Educational Adminitrationin in Independent College
WEI Yan-ping, JIANG Ya-nan, WANG Su-t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lege of Ningbo University, Ningbo 315211,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gives an information-based model, on the bases of detailed analyzing the process and problem of the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in independent college. The new model of the information-based system meet the "information-lose" phnomena in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nd put forward a new idea for independent college’s credit system administration.
Key words: independent college; credit system; information-based system
1 引言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不断深化,独立学院这种依托母体优势教育资源的高起点新兴办学模式,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可喜的进步,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在独立学院发展之初,考虑到当时教育发展水平,树立办学特色,获取社会认同,大多数独立学院采用了学分制管理――这种高起点的教学管理模式。然而,推行学分制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诸多因素,学分制的完善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加之学分制管理制度本身也有其客观存在的弊端,导致现行的学分制管理水平不能满足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的要求,如学分制重目标管理轻过程控制的特点与独立学院学生学习自主性低的不相适应。目前来看,独立学院学分制管理制度中仍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本文针对独立学院学分制管理中存在的信息流通不畅问题,力图构建一个学生――教师――管理人员三方交互的信息化平台模型, 以期为完善学分制管理制度、提高教学管理水平,深化管理服务理念提供一点建议。
2 独立学院学分制管理的现状与问题
1)独立学院从主要依托母体发展到逐步独立的发展壮大期,学分制管理进入了从简单照搬母体运行模式到针对自身特点的深化发展阶段:
首先从独立学院软件条件来说,独立学院发展初期依托原国有高校多年办学积淀的无形资产和教学资源,采用民办高校独立运作体制,独立于母体高校办学[1]。在原母体高校多年办学的基础上,其教学管理是在较高的起点开始的,可以说独立学院在发展之初已经有了实施学分制管理的条件。同时学分制管理制度下学习时限的灵活性、学习内容的选择性、尊重学生个性发展、有利于学生选修第二学位和辅修专业等特点与独立学院的生源特点、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等有较高的契合度,与独立学院的教学改革和发展是相适应的。其次从独立学院硬件条件来说,不论是管理队伍和管理水平还是资金水平都基本满足学分制管理下的选课制度、弹性学制、导师制、精品课程、网上教学管理系统等建设条件。
因此,独立学院管理起点高,学分制各个要素都比较齐备。但在发掘自身特色的管理上比较欠缺,信息化平台模型就是在分析了独立学院生源特色之后提出的一项特色管理办法。
2)独立学院生源特色和学分制要求独立学院教学管理从大众化向个性化,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
首先,由于独立学院“三本”生源招生,决定了其学生文化功底较差,个体在文化素质上和智力因素上的极端化差异现象较多[1],很多学生偏科现象严重;独立学院学生更注重自身能力的发展且自身职业定位更鲜明,个性化表现较之更为突出。因此,这些学生虽然对自己定位明确但缺乏个人规划能力,在选课时只是单从个人爱好着手,盲目性很大;且自主学习能力也较差,学生无法合理运用学分制提供的“自由学习”的资源空间,反而利用这种“自由”胡乱凑学分而无法达到“自主成才”的目的。其次,选课制度将原有的行政班级的概念打散,学生上课是不同年级不同专业混合的,学生的流动性和不确定性给教学管理和教学秩序监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需要对每一个学生进行个性化管理,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立体管理网络。通过以上两点分析,独立学院学分制管理形成能够体现自身特色的管理体系是当前的首要任务。
分析造成目前管理问题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在教学管理从单一化向多元化管理转变的过程中学生流动性和特殊性增强,对管理实时性要求增高。可以归结为:学生、教师、管理方信息沟通、信息和回馈管道不畅,导致的“信息缺失”现象使教学管理处于被动局面。例如:由于学生没有及时获取和自己相关的“有效”信息,不但影响了正常的管理工作还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另外,学分制下的教学过程是比较自由松散的,而针对独立学院生源特点,在注重结果的教学过程中对管理监控要求较高,对教学过程的管理是针对学生个人,由教师和管理方共同进行的。要实现这种个性化的管理,首要条件就是在管理中有通畅的信息管道,保证各种信息能够及时、有效的到学生本人。
3 信息化平台模型构建
目前的高校教学管理信息系统是整合教务管理、学籍管理、教师学生管理、校产管理、图书管理、系统管理于一体的综合的管理系统。这种管理系统能准确、及时的反映学校各项工作的当前状态,使教学管理过程的各要素得到有效的协调和整合,帮助学校各职能部门做出决策,及时通过系统回馈的数据调整管理方式[2]。虽然这种管理信息系统能够将处于分散状态的信息集中收集、处理,辅助管理决策;但是在信息交互方面,这类系统无法将管理方的信息及时、有效的下达。本文中的信息化平台模型正是基于弥补这个不足提出的。
信息化平台模型是在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整合已有数据,将分散的局部数据库建成全局数据库,确定需要实现共享的信息。通过总结教学管理中的经验,科学的对管理对象(学生)进行分类,实现学分制体系下的教师和管理人员对学生个性化信息管理,并能在一定范围内适应变动。图1给出了该信息平台的信息流图。
如图1显示信息流从教师和管理人员流向学生,信息平台包括三个子系统:学生个人信息管理子系统,教师课堂信息管理子系统,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子系统。下面对这三个子系统进行介绍:
1)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子系统:高校教务工作和学生工作虽是独立的两块工作,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学生工作和教务工作又是紧密联系的。例如学生成绩、毕业等数据都是由教务提供给学工,学工将学生违纪、获奖等信息提供教务。子系统整合两个管理库中数据,实现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的信息共享。解决两个部门由于沟通缺乏和信息不畅造成管理效率低下的问题。同时,在面向学生信息的时候结合学生教学班级信息和行政班级信息,细化分类为管理人员信息创造更有效的途径。
2)教师课堂管理子系统:由于学分制下的选课制打乱了班级管理的概念,教师课后对学生难以控制。该系统作为教师课堂教学的延伸,通过和管理子系统的信息实现共享,教师可以获取到学生在校期间的成绩和奖惩信息,同时子系统针对独立学院学生特点,实现教师网上点名管理和作业管理,方便教师对学生平时学习进行监控。
3)学生个人信息管理子系统:从图中看出,该子系统接受来自管理人员和教师的信息,比如从教务人员和学生工作人员处了解自己相关的信息,从任课教师处了解自己到课情况和作业完成情况。该子系统是信息流的终点,负责对信息进行个性化处理。
这三个子系统将学生、教师和管理人员有机结合,在原有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对信息进行有机整合,使之更符合独立学院学生和教学管理的特点,例如将教务和学工结合的信息和教师网上点名系统都是符合独立学院特色管理的。由这三个子系统构成的信息平台使得管理更加多元化、个性化,提高了独立学院学分制管理水平,展现了管理特色。
4 思考与展望
我院在信息平台的应用中,有力的减轻了管理工作中信息的压力,教师对教学过程控制较方便,并对学生的学业规划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但目前系统缺乏对学生回馈信息的有效接受和处理,学生也不能通过系统自主的选择并定制与自己相关的信息,这些是我们今后工作的方向。信息化平台通过对信息的有效管理,基于独立学院特点为学分制管理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 朱翠英.独立学院学分制改革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2006(Z3):32-33.
[2] 何克抗.现代教育技术与创新人才培养[J].教育技术通讯,2000(7):17-21.
关键词:职业技术院校;学籍管理;完善制度
在我国的职业技术院校,对学生学籍的管理是学校育人工作的关键部分,同时也是学校对每个学生身份的核实,包括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情况等。因此,学校从各个方面考核学生,并将这些有价值的记录放到学籍里,其目的就是要管理好学籍,为学生以后的发展空间铺路。
一、建设学籍管理制度的意义
1.完善学籍管理制度
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有享受和履行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学校是学生成长的地方,有责任管理好学生的信息。同时,学校对学生学籍的管理包括学生入学开始、在学校期间的学习情况以及对学生课程的考核和学习成绩的记载等各个方面。
2.学生可以在各方面明确自己的价值取向
学生时代是每个人全面发展的时期,他们脑海里每时每刻都在接受着新知识和学习生活技能,时间久了,就会在心理形成一种价值观。这种价值观驱使他们自己成长进步,追求完美成为他们学习管理好自己一言一行的动力。
3.可以约束学生的行为
在学校里,老师通过了解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成绩来填写学生的学籍。然而,只有学习成绩是不够的,学籍里包含的内容很多,其中,要有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兴趣爱好等等。因此,学生开始努力在各方面做一个好学生,希望学籍里能有对他们发展有利的因素,这样的行为约束,可以让他们在学习生活中认真做好每件事。
二、在学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学籍管理制度不健全
在我国的一些学校,由于学籍管理制度不够健全,导致了学校教学秩序的混乱。其中,有的学生在高考填报志愿期间,没有选择自己现在所学的专业,是通过调剂过来的,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对眼前所学专业没有兴趣,就会影响他们以后的发展方向。
2.学校不重视学籍管理工作
学籍管理工作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工作,学籍管理工作涵盖的内容主要包括学生学籍的变动、学生的学习成绩、对学生在校期间的奖罚、对考取各种资格证书的审查等。学籍管理是学校培养人才的重要环节。但是在一些学校,经常有老师不重视对学籍的管理工作,有的学校没有对学籍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导致专业学籍管理人员短缺。
3.管理观念过于传统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的改革受到来自世界不同领域的人们的高度重视。因此,教育的社会价值要以发展为前提。在我国一些学校,在管理学生学籍的工作中,由于学籍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低,学生只好遵循他们固有的传统的管理模式,导致学籍管理的主动权和学生受教育的权利发生矛盾,同时,只是一味地给学生灌输规章制度,而忽略了对学生的教育。
4.服务态度差
学籍的管理工作是复杂的,管理人员要有良好的服务态度,要熟悉工作思路,能够建立明确的学籍管理系统,完善学籍管理制度。然而,有的学籍管理人员的服务态度极差,这样就会引发与学生之间的冲突,所以要对学籍管理人员进行培训,让他们把为学生服务作为工作的重点。
三、学籍管理的方法和建议
1.利用电子文档,对学生信息进行储存
学校对学生信息要及时进行备份储存,由于学校学生的数量多,信息量比较大,一些学校懂信息技术的专业人员少,对信息处理的方法也很少。因此,学校要保证学生信息的完整性,可以利用电子档案对学生学籍进行储存归档。
2.利用电子文档的同时还要制订传统的纸质学籍
我们在用电子文档对学生学籍进行归档储存时,要知道计算机并不是万能的,它也会在操作的时候出现网络故障。因此,我们也要采用传统的纸质学籍,因为纸质学籍是通过手写来完成的,其原始性和可信度很强,对于原始学籍的保存和收集有很大的帮助,这种方式更可信、更完整。
3.建议
也许每个学校对学生学籍的管理制度和方法都不尽相同,但是其目的都是希望通过各种方式保证学生在校学籍的完整性。其中,学生学籍的管理对于管理者来说,要将“以人为本”的思想渗入到工作当中,在实践中弥补不足,在管理观念上要与时俱进,要以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努力做到在实践中结合新的思想方法,使学校学籍管理工作进入规范化。
四、怎样培养学校学籍管理人员自身的素质
1.学籍管理人员要有认真学习的态度
我们知道,学籍是一个学生的身份,学籍管理的工作任务重。这就要求学籍管理人员要有认真学习的态度,有不懂的地方,要及时向他人学习。同时,在行为举止上要做到谦虚待人,在语言表达上要条理清晰。
2.管理人员要有严谨的工作作风
严谨的工作作风代表了个人对工作的态度和自身形象,管理人员在工作中难免会遇到一些细节问题,要把工作做好,就要完善管理制度,只有建设了完整的学籍管理制度,才能使学籍管理工作顺利进行。
学籍管理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学籍管理制度的意义重大。因此,管理者要不断地在实际中摸索管理的规律,从而使管理制度更加完善。学籍的管理方法很多,不论哪种方法,其目的很明确,都是完善管理制度。
参考文献:
[1]梁渝佳.新形势下高校学籍管理工作的若干思考.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
[2]罗辉.新形势下高校学籍管理工作的探索.北京教育,2011.
【关键词】教学质量;教学管理;小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学校管理的核心是教学管理,学校的生命线是教学质量,所以,提高我国教学质量的关键是加强教学管理,坚持把教育教学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提高小学的教学质量。
一、我国目前小学教学管理的状况
(一)较多的小学存在部分老师工作不够扎实稳定的现象
我国目前有很多小学老师的教学常规工作不够扎实稳定,教学过程过于简单化,不能按照要求备课,也不能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来进行教学设计,从而导致课堂的针对性不强。还有很多小学老师年龄较大,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不强,教育观念落后,无法顺应我国新课程改革的趋势,严重影响学校的教学质量。
(二)不能够坚决执行学校的质量管理体制,课堂监控体制过于形式化
我国目前很多小学的质量监控制度不够完善,缺乏专门的质量监控机构。这样会受到其他事务性工作的干扰,使得教学质量监控的作用不能够充分发挥,从而导致教学质量监控制度过于形式化。
(三)评价体制不够健全,监控反馈体制不够完善
很多小学的教学评价指标不够完善,偏重课堂理论教学,对于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和教材的使用监控有限。还有,教学质量监控的反馈体系也不健全。对教学质量的质量监控只是单纯地研究评价标准,对于反馈信息的跟踪研究和落实解决不够,从而导致不能够切实处理和解决教学质量监控的反馈信息,严重影响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四)教学思想不够先进,不够重视教学质量的管理
很多小学的教师教育思想和教学管理方式较为落后,不能够顺应新课程改革的潮流,还存在陈旧的教育思想和模式。对教育改革缺乏足够的认识是小学教学质量不能够提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五)部分小学老师的课堂效率太低,缺乏创新意识
学校的管理层对于老师教学的常规检查不是很完善,导致老师的课堂效率低下,教学质量无法提高。可以想象,如果老师的教学质量无法提高,那么学校整体的教学质量就可想而知。很多老师不能准确地把握课标,对学科性质的理解出现偏差,导致课堂呆板无趣,缺乏创新。
二、提高教学质量管理的方式方法
(一)提高老师整体素质和能力
1.充分发挥老师的长处
老师应该充分发挥特长,要做到有所创新和突破,扬长避短,体现出教育教学独有的风格和魅力。我们首先应该在老师当中开展以人为中心、发展特长和培养兴趣的教育观学习,还应树立学生和老师个体的“双特长”教育理论和管理思想,发展学生的个性。只有这样才能够培养新一代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2.强化老师的职业道德以及个人教养
注重加强和培养老师的强烈事业心和高度责任感,促使他们由职业型到事业型的转变。首先要通过教育理论学习和政治理论学习,让老师们树立高尚的教师观,真正做到有素养、有教养、有修养。另外应该加强老师的思想道德素质,进一步规范师德,树立学生为本、关心爱护学生的良好师德风尚,随时为学生提供活教材,教学生如何做一个正直的人、高尚的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3.不断强化老师的能力
学校应不断强化和提高老师的业务能力和知识水平。老师的专业知识水平高低决定老师的文化素质高低。老师应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切实掌握现代化的教育理念,还要熟练运用现代科学理论进行教学活动。
(二)不断加强教学质量的常规管理
1.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流程
所谓的教学流程就是学校开展教学工作的主要脉络。如果把教学看作教学工作的中心,那教学流程就是重中之重。应坚持在常规中进行改革,在改革当中建立新常规,不仅要不断提高课堂效率,还要强化学校的常规管理。学校的管理者有责任和义务担当规范和指导的任务,逐渐将管理目标科学化、制度化和目标化。
2.对教学进行制度化的管理
我国现有的小学管理当中存在的问题是:干部业务管理能力不强,整体教学效益低下,“三轻三重”的现象较为普遍,从而导致老师教研教改的意识不强,教学方式过于保守、老旧。很多学校用检查代替管理。对于以上出现的问题,必须要明确一点就是,教学管理制度是重要保证,只有保证制度完善健全,才能够切实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三)切实树立新型人才标准以及观念
1.制定新型教学评价制度
首先,老师必须具有朴素大方、知识渊博、平易近人、热爱生活的阳光形象,能够和学生平等、和谐、友好相处,真正做到诲人不倦。再者,必须积极投身到教学研究中,改革教学方式,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另外,还应不断更新知识,顺应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不断接受新的教育信息,从而不断探索出新的教学方法。最后,应创造性地进行工作,不断研究和学习,从而成为学者型、专家型的高素质人才。
2.制定正确质量观和人才观
学生学习质量的高低应该看通过接受教育是否真正学会自我求知,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改变,学会思考、交流、合作、动脑,能够掌握知识并创造性地应用到实际生活的能力;是否学会共同生活,与人合作,为共同的目标而努力的能力和态度;是否学会独立生活,发展健全人格,不断增强责任感、判断力、自主性,从而参与到激烈的社会竞争当中。
三、结语:
不断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是我国小学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只有把教学工作作为中心,不断强化师资力量,切实规范教学管理,才能够使我国的教学质量管理更上一个台阶。
参考文献
[1]高凌飚.透视中小学教学质量管理――中小学教学质量需要什么样的管理[J].基础教育课程,2010(11).
关键词:公司理财;影响路径;交互作用
制度是人类相互交往的规则,或者说是一种人类在其中发生相互交往的框架,有时它禁止人们从事某种活动,有时界定在什么条件下某些人或组织能够从事某种活动。通过不断调整这种制度规则,经济资源的配置效率可以得到不断提高。公司是在一系列制度约束下为实现既有目标而创建的组织,制度是组织的运行环境和结构框架,决定了组织的运营规则。公司在这种特定的结构框架和运行环境下追求特定的目标,制度与组织的交互作用决定了制度变迁的方向。
一、制度、经济组织与经济增长
制度决定经济绩效,而相对价格变化则是制度变迁的源泉。制度及其制度结构决定企业理财的环境,理财决策是从相关的选择集中做出的,即使存在相同的偏好,不同的制度结构下企业理财决策也会不同。
制度经济学家认为,制度与经济组织的相互作用是经济增长的要素。诺斯(1989,P1)曾指出,“有效率的经济组织是经济增长的关键”,为激励人们的经济活动,恰当的制度安排促成了有效率组织的产生。在特定的社会制度结构下,创新者利用这种有目的的实体组织可实现财富、收入或其他目标的最大化(诺斯,1993,P100)。而组织活动的经济后果会带来经济条件的变化,经济条件的改变产生制度变化的需求。制度的变迁有两条路径(诺斯,1993,P9):(1)随组织发展中制度所提供的激励结构演进,其中激励结构是指不同的制度环境对交易成本影响的大小;(2)因人类对机会变化的认识与反应反馈为制度的演进。
威廉姆森(2001,P273)认为,经济组织在不同治理结构下的经营绩效取决于制度环境和经济主体的特性。1995年,他提出了一个制度环境与经济组织相互作用的三层次框架,对制度与组织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按照三层次框架,组织内部的治理结构既受到制度的影响,也受到微观个体特征的影响,其中制度是各种替代参数的集合,它的变化会引起治理的比较成本的变化,而个人则是行为假定的最终实际实施者。如图1所示,产权、契约法、规范、习俗等制度环境决定了“游戏”规则,如果它们发生变化,则会导致经济组织治理的比较成本发生变动,通常表现为经济组织的重组。影响经济组织内部治理结构的另一重要因素,是作为行为最终实施者的个人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的机会主义倾向所导致的交易成本的上升。
可见,无论是诺斯,还是威廉姆森,都是从效率的角度对制度与经济组织的经济行为和交易进行的解释。组织与市场、组织之间以及组织内部关系的变化,也可采用效率原则来进行解释。效率是测量资源分配有效性的一个标准,效率机制是决定消费者和组织行的一个基本因果机制。经济组织效率目标的实现需要必要的制度环境保证,产权制度、契约法律制度等外部制度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企业内部治理机制的完善与否,特别是基于产权形成的激励机制。处于经济组织中个体的选择和决策应该受到企业内部治理机制的限制,规制确保了经济组织参与者的行为与经济组织效率目标的关联。
另一方面,经济组织实际上是由单个的个体所组成的整体,这些个体参与者并不是“被雇佣的劳力”,他们带着个人的价值观、能力、抱负、计划和兴趣加入组织。这些具有不同个性的组织参与者依靠情感纽带,在同一经济组织的互动中逐渐形成了非正式的社会人际关系结构,这种人际关系结构的形成有赖于正式制度的约束,也受到风俗习惯、伦理道德、意识形态等社会共同认可的、不成文的行为规范的约束。风俗、习惯、伦理价值、道德观念等非正式的行为规范内化于行动者之中,约束着每一行为主体的行为,约定了交换的原则,限定了人们在资源配置中各自的责任、权力和利益,也包含着对违规者的惩罚等。可以这样说,强制性的制度的有效性,取决于制度合法性被受控者认同的程度,而在制度合法性的获得上,社会规范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制度影响公司理财的一般路径
这里的制度,指的是公司内部制度和外部制度。制度对于公司理财影响的一般路径,分为三条路线:
其一,公司内部的制度按照公司内部不同层级的委托关系进行制定,不同的制度对于公司运营中的责权利的分配不同,不同的责权利的分配意味着不同的财务关系,不同的责权利也导致了财务活动中各利益相关者不同的利益,不同的利益下诱发不同的理财行为,当然一定的理财活动会形成不同的财务关系,而财务关系的不同又会影响理财活动的进行,两者共同作用,形成不同的理财结果。不同的理财结果,自然会反馈到公司高层,如果没有完成公司高层既定的经营目标,公司高层自然会微调公司内部的相关制度;不同的理财结果,实际上就是资源的不同配置,而资源的不同配置自然会造成不同的经济后果,经济后果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影响公司外部的制度。
其二,公司外部的制度,比如《企业财务通则》、《公司法》、《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等很多法律法规通过影响公司内部的制度,从而影响公司理财。
其三,公司外部的制度,比如《企业会计准则》,不仅可以影响公司理财,还可以直接影响公司理财的结果;《税法》等可以影响公司的财务关系,进而影响理财结果;公司IPO制度、股票增发制度、债券发行条件等,可以直接影响公司的财务活动,由于融资约束,进而影响公司的投资活动及其他公司理财等。此外,公司外部的制度还可以通过调节利率、价格等而间接影响公司理财。
(一)均衡状态下制度对公司理财的影响
如图3,企业理财行为实际上是一种经济行为,企业的理财活动的结果表现为企业的经济业绩;在既定的制度环境下,企业理财行为受到国家政治、社会环境、心理等影响着的法律及其他制度安排的影响;而国家政治、社会环境、心理、法律及其他制度的形成离不开它们所处的文化传统的影响。文化传统得以延续的驱动力量主要来自于习惯的力量、好奇心或创造力及习得,其中习惯的力量是指不必依靠理性来贯彻的力量,任何传统必定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这一力量,否则无以称之为“传统”;好奇心或创造力是与习惯力量几乎针锋相对的力量,它促使人类文化与时俱进、永葆青春,它是人类文化得以延续的另一种驱动力;习得,其实是一种学习的能力,它是所有具有“生命力”的东西的最显著的特征,它不仅是继承习惯所必需的能力,更是创造力产生的源泉。
(二)演进状态下制度对公司理财的影响
如图4,企业理财蕴涵于经济行为之中,文化传统与意识形态作为最基础的制度,无论何人,只要身处其中,都会受到它们的影响;当然公司不能脱离开具体的社会环境,不同的社会环境,其政治经济机制都是不同的;这些都会对企业理财行为参与者的心智结构、世界观和知识结构产生重要的影响;企业理财行为参与者的心智结构、世界观和知识结构决定了他们在理财行为方面的差异,他们的理财行为又决定了企业经济资源的配置与经营绩效;经济资源的配置,经过价格体系的调节和诱致性制度变迁,会形成新的制度环境和新的制度。公司理财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一个社会化、专业化分工以及协调分工的过程,制度本身也是一个演进过程。
三、公司理财制度建立的基点——交易费用
目前,交易费用已经成了新制度经济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认识到交易费用的存在是新制度经济学区别西方主流新古典经济学的根本点,交易费用产生于信息不对称和利益分立,抑或产生于环境的不确定。科斯(1937)最早提供了交易费用的思想,阿罗(1969)最早作为术语使用了“交易费用”,威廉姆森(1975)则对交易费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社会分工的出现,不可避免地造成了技术知识的不对称分布和个人之间经济交往的复杂性,由此产生了获取和积累知识“制度知识”的必要性。当交易活动的双方以一种特殊的专业化方式通过购买和销售与他人交往时,都必须耗费一定的协调成本(机会成本)。这些协调成本已被阿罗(1969)称之为“运行经济系统的成本”。市场是个人和组织展开合作和竞争的场所,法治为所有参与者制定出一般普适性约束,这两者对于促进个人和组织协调其计划和行为都是必需的,这些制度安排的运作不可能不产生成本。
因为资源的稀缺性,每个人的选择空间都受到其他人的行为选择的限制。现实中,经营一个企业的大部分成本发生在协调活动中,包括企业职工的协调活动和企业与其在市场中交往的各类主体。一个企业的总成本中,大部分是用于管理内部组织、市场调研、技术研发、采购和销售、借贷、获得和使用法律建议以及其他协调活动。当个人或企业保有用于交易的某项资源的产权时,他们必须要为此支付排他成本;而当企业在构想一桩商务交易之前,必须获得大量的知识:存在哪些与该商务交易相关的商品和服务?它们的质量如何?他们属于谁?得到它们将付出什么代价?哪些个人是可能的契约伙伴?在履行契约业务上能否信任他们?到哪里可以找到他们?要这些契约伙伴支付什么样的价格?还必须掌握哪些必要的环境信息?这些信息的获取都需要付出费用,但这些也是企业成功进行交易活动所必须支付的;接下来,他们需要为了进行商务交易而进行缔约谈判并签订契约,这会进一步耗费资源;当产权被投入交易或与比人拥有的生产要素中的产权相结合,以及人们通过缔约在市场中运用他们的产权时,会持续产生协调成本;最后,他们必须维护契约的履行,并对履约情况进行评估和监督,如果必要,还有可能进行裁决和惩罚,这也是代价高昂的。依靠制度,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这些交易成本,但是制度的制订和运作执行需要借助集体行动的组织支持。政府在运用外在制度时会发生成本,这些成本通常会通过税收的形式来收取,而除了政府的成本之外,企业或个人自身因此会发生相应的服从成本,如必须在按政府的规定行事上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保存相关记录、收集文书、填写表格、聘期会计及会计师,还必须向政府机构做出报告以证明自己已经履行了这些规定等,企业所发生的交易费用日益成为影响企业经营绩效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