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民间俗语范文

民间俗语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民间俗语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民间俗语

第1篇:民间俗语范文

“冬令进补,三春打虎”冬季的气候特点是寒冷。传统中医认为,寒为阴邪,人体受外界影响,阴气也相应增加,伤及人体的阳气。此时人体为抵御寒气,需要储存更多的能量和营养物质。因此冬季到来之时,营养物质在体内最为吸收和储存。我国民间历来有冬令进补的习俗。冬令进补对体虚者的疗效可以用传统的中医理论证实:①补药、补品一般属温性的较多,适用于温度较低的冬季。②腻滞厚味营养食品在冬季更易为人体所消化吸收。③营养食品在冬季更易被保存,连连续食用不会变质。④客观上,人体为适应冬季寒冷的气候环境,也需要增加营养和热量。同时,进补也是人们抗衰老和延年益寿的需要。

果实性俗语的中医之理

“桃养生,杏伤人,李子树下埋死人”桃、杏、李三种水果中,桃子是最有营养而且对人的身体最有益处。桃作药用,有生津、润肠、活血、消积之功,以补心气、养肝气、活血脉、通月经、消烦渴、利大肠。《大明本草》还称桃为“肺之果,肺病宜食之”。桃虽养人,但其味甘而性温,亦不可过量食之,过食之则生热。中医认为,杏属于热性食物,有小毒,吃多了会伤及筋骨,引起老病复发;现代营养学则强调,鲜杏里含较强的酸性物质,会使胃液激增,引起胃病。《食经》说:“味酸,太热”,“不可多食,生痈疖,伤筋骨”。《日华子本草》说:“热,有毒”。《本草衍义》说:“小儿尤不可食,多食致疮痈及上膈热”。生活中的实践证明,杏的酸味使人“牙倒”,对牙齿不利,强酸味对钙质有破坏作用,对小儿骨骼发育有可能造成影响。食杏过多,还能引起邪火上炎,使人流鼻血、生眼眵、烂口舌,还可能引起生疮长疖、拉肚子。而李子属于寒性食物,多食会让人生痰,甚至发虚热,让胃肠剧烈蠕动,脾胃虚弱和胃肠消化不良者应少吃。孙思邈说:“不可多食,令人虚”。《滇南本草》载:“不可多食,损伤脾胃”。《随息居饮食谱》也有“多食生痰,助湿发疟疾,脾虚者尤忌之”的话。生活中证实,多食李子能使人表现出虚热、脑涨等不适之感。发发苦涩味和入水不沉的李子有毒,也是不能吃的。李子多食生痰,损坏牙齿,体质虚弱的患者宜少食。纵观民谚,桃、李、杏这三种水果的利与害是相对而言的。就这几种水果的益处相互比较来说,民谚说的道理是对的;就其每一种来说,应该看到它们各有利弊。水果毕竟是生活中的辅助品,当则其利而食之,适量而可。

“饭后一苹果,老头赛小伙”苹果素有“温带水果之冠”的美称,营养价值高,具有很强的保健功能和药用价值。唐代孙思邈称苹果能“益心气”,元旦忽思慧认为苹果能“生津止渴”,清代名医王世雄称苹果有“润肺悦心,生津开胃,醒酒”的功效。中医认为,苹果性平味甘酸,具有补心益气、增强记忆、生津止渴、止泻润肺、健胃和脾、除烦、解暑、醒酒等功效。欧洲民谚有“日食一苹果,医生远离我”,说明经常吃苹果具有良好的保健作用。

餐饮式俗语的中医之理

“若要不失眠,煮粥加白莲”莲子具有很高的食疗和药用价值,为滋补元气之珍品。早在汉朝我国第一部药书《神农本草经》中就有记载莲子能“补中养神益气力,除百疾,久服轻身耐老,不饥延年”,并将其列入上品篇,名之为“水芝丹”。莲子含有生物碱及丰富的钙、磷、铁等矿物质和维生素,为补养元气之珍品。现代药理研究证实,莲子具有镇静安神、补中益气、养心益肾、健脾养胃、润脏清腑、聪耳明目、涩肠止泻,以及抗衰老等多种作用。可用于体质虚弱或病后产后之脾胃虚弱、大便溏泄、心悸怔仲、心烦易怒、失眠多梦、气短乏力食欲不振,以及妇女血虚腰酸、白带增多、男子肾气虚之遗精、、减退诸症。晚餐饮一碗莲子粥,可宁心安神,促进睡眠。莲子心味苦、性寒,有清新、去热、止血、涩精功效,可以治疗心火亢盛所致失眠烦躁、吐血遗精等症。

“鱼生火,肉生痰,青菜萝卜保平安”鱼、虾大部分属于高蛋白质食品,所含的热量较高。所以摄入较多的此类食物,容易在体内积聚热量,热多而无以发散则积之成火;绝大多数的肉类为高脂食物,较油腻,不易消化。这类食物通常在消化道内滞留的时间较长,以至于瘀而成痰,因此对这类食物的摄入要适量;果蔬有通利肠胃、除胸中烦、解读醒酒、消食下气、和中利便等功效。新鲜的萝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和大量的碳水化合物以及钙、磷、铁等矿物质,还含有一股蔬菜中没有的芥子油、碳化酶等特殊成分,因此萝卜具有健胃消食、顺气解郁、止咳化痰的功效。据日本九州大学的科研资料证明,萝卜还具有明显的防癌抗癌作用。因此就有了“青菜萝卜保平安”之说。

生活习惯性俗语的中医之理

第2篇:民间俗语范文

龙抬头意味着龙要履行它降雨的职责了,因此,这一天又被称之为”春龙节““春耕节”“春农节”“农头节”。由于地域不同,各地风俗也各有差异。但不论哪种方式均是人们寄托生活希望的活动。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2021关于二月二龙抬头的民间风俗有哪些,但愿对你有借鉴作用。

龙抬头是什么意思?龙抬头是古代人民对节气的称呼,龙抬头代表者春季来临,万物复苏,预示一年的农事活动即将开始。在北方,二月二又叫龙抬头日,亦称春龙节。而在南方龙抬头又被称作踏青节。

农历二月初二,我国民间有“二月二,龙抬头”的谚语,表示春季来临,万物复苏,蛰龙开始活动,预示一年的农事活动即将开始。在北方,二月二又叫龙抬头日,亦称春龙节。在南方叫踏青节,古称挑菜节。大约从唐朝开始,中国人就有过“二月二”的习俗。据资料记载,这句话的来历与古代天文学对星辰运行的认识和农业节气有关。

“二月二,龙抬头”,恐怕是关于“二月二”的流行最广泛的一句俗语了。“龙抬头”是什么意思?若要追溯这句话最早的来历,应该与古人对星辰运行的认识有关。

在古代,人们用二十八宿来表示日月星辰在天空的位置,以此判断季节,提醒农时,这在《礼记·月令》中有大量记载。二十八宿中的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组成一个完整的龙形星座,其中角宿恰似龙之双角。农历二月二这天夜晚,“龙”的两只“犄角”(即角宿一星和角宿二星)就从东方地平线上慢慢升起,这时整个“天龙”的身子尚隐没在地平线以下,故称“龙抬头”。

二月二龙抬头民间习俗一、剃头

从生理上来说,因为很多人信奉“正月不剃头”的说法,导致到二月的时候头发已经很长了,为了必要的卫生清洁也该去剃头理发。除却客观的因素,主观上自然是为了图个吉利,毕竟这一天是“龙抬头”之日,很多地方将这一天定为剃头日。

通过理发来与“龙抬头”相衬,寓意着也能给自己“抬抬头”,保佑在这一年顺顺利利。那么,为什么与龙相衬就能顺利呢?因为在我国古代是农业社会,龙行“布雨”之责。一年能否风调雨顺、河清海晏和庄稼大丰收,全看龙王爷给不给面子。

因此,对于龙大部分人都是饱含着是崇敬之情,在二月二这一天,通过与龙做相似的动作来博得龙王的好感获得好运。虽然这个说法纯粹是封建迷信,所求也不过心理安慰与寄托但也同样重要。试想若是心灵无处安放,整个人就会显得很空虚,所以也不要小瞧了民间这些传统习俗,它们是在无形之中增加人的精神力量。

二、不做针线活

古人认为,鬼神与凡间的世界相通,故而会在特定的日子降临凡间。因此,若是凡人行事不小心触怒鬼神,便会招来灾祸。二月二这一天是龙神降临凡间的日子,此时若是做针线活便会被龙神视为不敬,在许多农村都说针线会扎瞎龙眼,破坏自己一年的气运。除此之外,也有地方在这一天不洗衣服,因为担心洗衣服时洗坏龙皮。

三、春游踏青

二月二春游踏青相传起于唐代,彼时长安之人为了丰富业余生活会在二月二这一天约好伙伴一同出去踏青。在他们看来,在春天来临之际野外空气清新,多走走看看可以陶冶情操,放松身心,为接下来新一年辛苦劳作做好准备。

这个习俗保留到了现在,在各个学校中也会有春游的这一个项目,无形之中将传统习俗传承至今。“学子春游”更是有一番说法,寓意为来年学业开个好头,轻轻松松完成学业,实现人生理想。

四、吃龙食

二月二作为龙神降临之日,人们在这一天的饮食上会有很多讲究,最为普遍的便是所有饮食都以龙为名。比如一些地方会在二月二之前蒸好春饼,吃春饼名为“吃龙鳞”,吃面条名为“吃龙须”,吃馄饨名为“吃龙眼”,吃饺子名为“吃龙耳”;若将面条和混沌一块煮,又被称之为“龙拿珠”,吃葱花卷饼又叫“吃龙皮”。

总而言之,要把龙身上的东西都放到自己身上,以此行龙运,都代表着人们祈福的愿望,希望新的一年龙运加身、事业昌隆、顺顺利利。

五、祭祖拜神

“祭祖拜神”在古代的重大节日中是必不可少的活动,人们相信只要自己足够真诚,先祖和神明便会在冥冥之中保佑自己。

六、孩童开笔礼

二月初三是文昌帝君的诞辰之日,所以在二月初二这一天要进行“开笔礼”,可能这个习俗在现代少有人知晓。在古代社会中,读书人在读书之前需要行四礼,其中“开笔”又称之为四礼之首,表明将要正式开始学习。用习俗的形式将读书赋有一种隆重的仪式感,让自己更加认真地对待这件事。

起源最早起源于伏羲氏时代,伏羲“重农桑,务耕田”,每年二月初二“皇娘送饭,御驾亲耕”。到周武王时,每年二月初二还举行盛大仪式,号召文武百官都要亲耕。

明清时把这天称之为“龙抬头”的日子,因为农历二月初二正值“惊蛰”节气前后。蛇、蚯蚓、青蛙等很多动物,一到冬天便进入了不吃不喝不动的冬眠状态,这便是“入蛰”了。等到了二月二前后,天气渐暖,一些昆虫动物好似被春天的阳光和春雷从睡梦中惊醒了一般,因此这节令名为“惊蛰”。百姓传说中的大龙实际是没有的,那种龙就是在蛇、蚯蚓等基础上,我们祖先想象加工出来的。二月初二前后,春回大地,人们期望龙出镇住一切有害的毒虫,期望着丰收。这就是“二月二,龙抬头”的说法。

在北京民间,二月二有很多习俗,比如说“二月二,照房梁,蝎子蜈蚣无处藏”!老百姓要在这天驱除害虫,点着蜡烛,照着房梁和墙壁驱除蝎子、蜈蚣等,这些虫儿一见亮光就掉下来被消灭了。这一天民间饮食还多以龙为名,以取吉利,如吃水饺叫吃“龙耳”,吃米饭叫吃“龙子”,吃馄饨叫吃“龙牙”,蒸饼也在面上做出龙鳞状来,称“龙鳞饼”。这一天妇女忌动针线,为的是免伤龙的眼睛,就连小孩剃头也叫“剃龙头”。

唐朝人已把二月初二作为一个特殊的日子,说这是“迎富贵”的日子,在这一天要吃“迎富贵果子”,就是吃一些点心类食品。宋代宫廷在这一天也有专门活动。宋人周密在《武林旧事》中记述南宋时,二月初二这一天宫中有“挑菜”御宴活动。宴会上,在一些小斛(口小底大的量器)中种植生菜等新鲜菜蔬,把它们的名称写在丝帛上,压放在斛下,让大家猜。根据猜的结果,有赏有罚。这一活动既是“尝鲜儿”,又有娱乐,所以当时“王宫贵邸亦多效之”。不过,唐宋时的这些“二月二”活动并没有和“龙抬头”联系在一起。

到了元朝,二月二就明确是“龙抬头”了。《析津志》在描述元大都的风俗时提到,“二月二,谓之龙抬头”。这一天人们盛行吃面条,称为“龙须面”;还要烙饼,叫作“龙鳞”;若包饺子,则称为“龙牙”。总之都要以龙体部位命名。

元朝以后关于“二月二龙抬头”的各种民俗活动记载便多了起来。人们也把这一天叫作龙头节、春龙节或青龙节。清末的《燕京岁时记》说:“二月二日……今人呼为龙抬头。是日食饼者谓之龙鳞饼,食面者谓之龙须面。闺中停止针线,恐伤龙目也。”这时不仅吃饼吃面条,妇女还不能操做针线活,怕伤害了龙的眼睛。《辽中县志》记载民国时当地二月二的民俗说:“二月二日,俗称龙抬头。晨起以竿敲梁,谓之敲龙头,意谓龙蛰起陆,盖时近惊蛰之期。农家咸以粗米面作饼及馒首而为早餐。妇女于是日为童孩剃头,盖取龙抬头之意云。”这是辽宁地区的民俗,清晨要用长竿敲击房梁,把龙唤醒。同时也制作一些面食吃。

除了吃面食外,还有引水入宅的活动。清人《宛署杂民》说:“都人呼二月二为龙抬头,乡民用灰自门外蜿蜓布入宅厨,施绕水缸,呼为引龙回。”这种活动是在节日清晨,人们把草木灰、谷糠等自河边、井边一路撒来,直到家中的水缸边,以求风调雨顺。仅仅有降雨还不放心,必定要把水引入家中,让雨降在自家的田地里,方才如愿。这正是小农经济意识的反映。有的地方还有耍龙灯的活动,也是求雨之意。讲求在这一天剃头,是很多地方的习俗。

第3篇:民间俗语范文

论文摘要:西南民间雕塑是西南早期原始艺术的延续和发展,它同普通民众的生产与生活密切相关,同当地历史文化一脉相承,具有强烈的地方特色。对本土民间雕塑的研究对当代雕塑的创作具有积极的意义。

艺术活动是人类最原始、最本能的活动。艺术作品的产生和发展同它所处的文化土壤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中国西南地区是人类最早活动的地区之一,西南民间雕塑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旧石器时代,尽管石器的制作只是为了获得生产工具,石器的加工也极粗略,但石器的基本形态及对石头的打磨加工无疑已具备雕塑的因素。新石器时代,铜器的产生标志着雕塑艺术的诞生。随着青铜艺术逐步发展,雕塑艺术日趋成熟。四川广汉三星堆出土的商代青铜器,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大的青铜人像作品,无论是人物形象还是形式手法都明显有别于中原地区。20世纪50年代云南晋宁石寨山出土的西汉青铜制品,造型生动、风格独特,富有浓郁的地方色彩。这些作品足以证明在两千多年以前,西南地区的雕塑艺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由于地域偏僻、交通闭塞,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西南地区的文化始终保持自己早期的固有面貌,其民间雕塑也因此而保留了鲜明的地方色彩。

在西南民间雕塑艺术中,由于各种自然环境和各民族不同人文习俗的影响。西南各地的民间雕塑风格也有很大差异:云贵高原中部,气候温暖,民情敦厚,民间雕塑多单纯而质朴;而在贵州的崇山峻岭中,民间雕塑多神秘而狞厉。汉族的作品,风格多繁复,有明显的明清晚期世俗化倾向;少数民族的作品则更具自己原始粗犷的风貌。

“如果艺术作品再现的事实没有隐含着某种观念,我们就不能把它称为象征性的艺术。”文化史的研究表明,所有的原始民族,当其由蒙昧野蛮向文明进化的途中,都曾经历一个“巫术文化阶段”。原始雕塑同这种巫术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西南地区的一些偏僻乡村,人类早期社会形态至今仍没有根本改变,原始文化的残留形式十分普遍,繁多,神灵崇拜盛行,民间雕塑艺术同这些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其中相当部分是这些活动的直接产物。

在民间雕塑中,象征意义的实现建立在所蕴含的观念为群众普遍认可的基础上,否则人们就不可能确切把握其象征意义。更为重要的是,雕塑作品蕴含的意义必须通过作品本身的形式特征直接传达出来,这一点是雕塑艺术生命力的根本所在。在西南民间雕塑艺术中,无论是题材,还是形式、手法,它们所起的作用是给一个无形的观念赋予形体。

西方古典雕塑以再现取胜,中国传统雕塑以表现见长。表现性在中国当代雕塑艺术中已有所下降,但在民间雕塑中却一直稳固地保留着,这一点在西南民间地戏“脸子”(面具)或木瓢“吞口”艺术作品中体现得极为明显。

地戏(跳神)源于古老的“傩舞”、“傩戏”,它是民间一种重要的“驱疫逐鬼”的祀神仪式,在贵州安顺一带广为流行。脸子是地戏的标志和灵魂。地戏脸子人物繁多、形式多样,大体可分为“武将”、“道人”、“歪嘴老苗”和“魔鬼”等几类。地戏多取材于历史故事或民间传说,每个脸子都有具体的人物为依据。从艺术风格上看,脸子在西南民间雕塑中最具有写实风格。但是我们仍然不难看出,脸子的形象极度夸张,色彩对比强烈,具有浓烈的表现意味。随着时间的流逝,那些脸子的具体形象也许会在我们脑海中淡漠,但那种或威严、或恐惧、或滑稽的夸张表情,却难以从我们的记忆中消失。

人类社会的早期,世界各民族的雕塑都是着色的,希腊、埃及、中国都如此。随着历史的发展,雕塑在艺术家手中逐步演变成纯粹实体的造型艺术,而彩塑仅在民间雕塑中保留下来。在西南民间雕塑中,彩塑占很大比重,从某种角度看,它实际上是一种集绘画与雕塑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在某些艺术品类中,如木瓢吞口艺术,彩和绘已成为主要表达手段,雕和刻则极为简略。

昆明地区的吞口,多画于木瓢之上,色彩丰富,色调厚重,在红或蓝的底色上以黑色和白色勾绘纹样,然后施以极纯的对比色,整个形象稚拙、大方,充满幻想而富有装饰性。地戏脸子和吞口都属于浮雕类,民间浮雕的手法灵活、自由,以装饰和线刻为主要手段,既不按比例压缩空间,也不按空间透视构图,这同民间雕塑的功能形式和民间艺人的空间意识是一致的。

在圆雕作品中,景颇族木雕很有特色,这类作品通常较大,多在一米以上,头和躯干用整木刻成,头饰和手另外榫接。装饰纹样以三角形、菱形为主,颇似彩陶纹样,色彩多限于黑、白、红三色,极富现代感。线在中国造型艺术中具有重要地位,它不仅是中国绘画的主要表现手段,在民间雕塑艺术中也应用得极为广泛。线条与立体材料的融合构成民间雕塑的重要特征,在西南民间雕塑中,线条的应用极为随意、灵活。线的处理手法有两种:一是刻、二是塑。前者在各种材料中都用得很多,后者仅在泥塑和陶雕中应用,这一点是由其材料性质所决定的。在民间雕塑中,由于局部的体积用线处理,整体显得更为单纯而概括。同时,由于线条本身所具有的魅力,使民间雕塑的审美内涵更为丰富。

不是所有民间艺人创作的雕塑都能归入民间雕塑的范畴。例如,我国传统的陵墓、宫苑雕塑虽然也为民间艺人所作,但我们却有必要把它同民间雕塑区别开来。民间雕塑产生于社会最底层的土壤中,同劳动群众的生产与生活密切相关,同他们的精神与生命活动紧密相联,其内容上的单纯、直率与形式的稚拙、简朴是完全一致的。这是其特质所在。而陵墓宫苑雕塑,虽源于早期的民间雕塑,但由于被统治者所把持而逐步脱离了民间现实生活,它所反映的是统治者的审美意识,其本质上已成为权力意识和等级观念的象征。在陵墓雕塑中,从秦始皇兵马俑、汉代茂陵、唐代乾陵到明代的十三陵,尽管形式风格各异,但无不以追求庄严、崇高的审美意境为目标。这一点是由其所蕴含的本质内容及功能作用所决定的。

如果把西南民间艺术同现代艺术进行比较,我们不难发现它们在手法和形式上的许多相似之处。那些原始稚拙的形式,有极强的现代感,现代艺术家在创作中,也从民间艺术中吸取养料。尽管如此,我们却不能忽视它们之间的本质区别。现代艺术活动,是人类追求差异、变化和多样性的活动,在现代雕塑创作中,形式的创造、个性的表达、审美价值的实现,已成为最基本的原则。

西南民间雕塑从本质上看,是西南早期原始艺术的延续和发展,它更多地体现人类的群体意识而非个人的审美价值。人类社会早期,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处在一个较低的阶段。在原始人看来,客观世界到处布满了神秘的幽灵。在强大的异己力量面前,人们不得不借助巫术活动,沟通人与客观世界。在巫术活动中,物质与精神、功能与审美混沌交织、难以区分。由于民间雕塑所具有的宗教巫术意义,使它同人的生命本质紧密相联。在西南地区,人们在进行某些具有明确图腾意义作品的创作时,态度是极为虔诚的,像瓦猫、吞口、脸子这类作品,完成之后还要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赋予作品灵性和生命。心诚则灵,从这一角度看,在民间雕塑中,真与美是完全一致的。:

民间雕塑具有早期艺术所特有的朴素造型原则和规范,它充分显现出人类童年的纯真稚拙。民间艺人的创作无拘无束,充满幻想。他们从不以模拟客观对象为目标,而是把精神意念的自由表达作为自己的最高原则。同现代艺术相比,西南民间雕塑似乎是一块未被污染的净土。在这里,没有狭隘的个人功利意识的羁绊,没有理性教条的束缚,人们排除了大自然与客观世界对人的种种阻碍而获得了精神创造的自由。奇妙的联想、形体互渗、自由时空等,构成西南民间雕塑的奇异世界。今天,文艺创作的多元发展已成为历史的必然,复归本土已成为部分雕塑家的自觉趋向。在这一背景下,西南民间雕塑的意义和价值必将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

第4篇:民间俗语范文

关键词:黎族;劳动歌谣;语言民俗

中图分类号:J64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黎族没有文字,口耳相传的民间歌谣是其文学样式之一,是黎族民众反映自己的社会生活和思想感情的一种文艺形式。劳动是歌谣产生的源泉,在漫长的劳动生活过程中,勤劳朴实的海南黎族人民创造了大量的劳动歌谣,其丰富的内容、质朴的语言,真实地反映了黎族人民的风俗习惯和生活信仰,传达出独特的地域文化信息。透过这些歌谣语言,我们可以领略黎族人民别具风格的劳动习俗。

一、粗放歌谣唱出生产习俗

历史上的黎族人民多聚居在五指山区,直到1949年前,其还过着刀耕火种的生活,砍山、烧山、种山栏是其主要的劳动方式,因此产生了许多古朴粗犷的砍山歌谣。

“找地上高岭,/岭上有黄猄。/小山不用砍,/砍近旧山栏。/”[1]P61这是节选自黎族哈方言传唱的一曲《砍山歌》。早期海南黎族的农业生产以种植山栏稻(旱稻)为主,多采用游耕的方式进行,“砍山”是他们开辟新农田的传统方式。每至冬末春初,家家户户都要派一位有生产经验的男子到深山老林中选定地段,并打上“草标”以示此地有主。“岭上有黄猄”意即开荒打猎两不误,“砍近旧山栏”,即选择先前他人种山栏地段附近的土地一定不会有错。

“山呀,树呀!/我样样出刀砍,/砍得轰隆隆,/砍完一片山。/烧尽播下种,/再来管一管,/搭棚守山猪,/熟了快来捻。/” [1]P520此出自润方言歌谣《砍完一片山》刀耕火种的年代,每年二三月间,黎族一家老小带足口粮到选定地点安营扎寨,用钩刀将灌木、荆棘砍倒,然后用火将晒干的树枝、杂草、灌木等烧尽,除去断枝残烬。在开垦出来的土地上,用削尖的木质硬棒(俗称“种园棍”)戳地成穴(俗称“点园”),往穴中下山栏稻种。以后不再施肥,也不翻土,只铲除一两次草,收成好坏全在天。收割之后即行丢弃,第二年下种之前再另寻土地,故须“年年上山砍”。杞方言谚语有云:“牛不轮养,地要轮种;衣要勤换,田要轮作”, [1]P248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砍块小山园近村,/砍块大山园近家,/等村里人杀猪,/让我有机会帮忙。/“[1]P518此亦出自润方言《我砍山近村》。择地耕种是游耕农业的特色,种山栏、忙家事两不相误也是择地要考虑的因素。“搭棚守山猪”,山栏稻成熟期间,需要有人守护山栏园,白天要赶鸟,晚上要防黄猄、山猪。杞方言《今年砍山没处砍》中也有“砍山近难赶鸡,/砍山远难除草”的唱词,说明当年地广人稀、林莽蔽野、人畜争食的生活环境。“三月去砍山,/四月用火烧,/五月手点种,/六月勤除草,/七月把土松,/八月需赶鸟,/九月手捻稻,/十月架晒谷。/” [1]P791这则美孚方言生产歌谣比较全面地概括了黎族人民选地、砍伐、焚园、点种、管理、收获等种植山栏的劳动过程,反映了游耕农业严守农时、择时耕种的生产习俗。

1949年之前,海南五指山区野生动物很多,主要有野猪(山猪)、鹿、麂、黄猄、蛇、鼠类、鸟类等。因此,狩猎成为当地的主要经济活动之一,是当地黎族“肉食的主要来源”。 狩猎对于黎族男子来说是崇高而神圣的工作,从孩提时代起他就必须好好地学习、掌握这项代表男性的技能。代代传承的狩猎活动催生了丰富的黎族猎歌,这些歌谣反映了黎族原始狩猎活动的一些习俗。

“日头落山后, 人到山上;身上挂弓箭,手里拿粉抢。” [1]P59 这首哈方言《夜猎歌》中,“日头落山后”是“巡山”的好时光,黎族猎人根据野兽活动的规律,选择早晨六时至八时许、下午五时至八时许去巡山,这个时间段是山猪、黄猄、鹿等野兽出山寻找食物的时候。“弓箭”、“粉枪”是黎族男子打猎用的主要工具,此外还有尖刀、绳网、长矛、铁钩、竹签等。“左手牵着小猎犬,右手反背弓和箭。”[1]P681这则赛方言《打猎歌》 反映了猎犬也是狩猎活动的主要协助者。

“山猪过田嘴尖尖,/只一过田肉上砧。/力力行山碰下运,/只食肚肠汤都甜。/” [1]681此赛方言《猎歌》中“山猪”指的是生长在五指山一带的一种未经改良的猪种,这种猪嘴尖牙利,喜欢用嘴拱土觅食,甚至走路时也是嘴不离土,黎族人戏称其为“五脚猪”。又因这种猪形体较小,因而又得名“老鼠猪”。五脚猪皮厚油少,肉质结实,鲜嫩爽口,味道芳香,多吃不腻,是当地著名的美食,故而有“只食肚肠汤都甜”的赞叹,五脚猪也因此成为当地人热衷猎捕的对象。“力力行山”意即勤勉巡山,反映了狩猎对于维持生计的重要性。

二、浓情歌谣传达民间礼俗

“人人无养山猪,山猪归属人人。” [1]P465这句杞方言民谚揭示了黎族传统社会中原始公有制的遗风。哈方言的《打山歌》有对这一风俗的生动描述:“呜——喂!/昨夜去巡山,/昨夜去打山,/打着头山猪,/打着只坡鹿,/山上的山猪,/岭上的坡鹿,/黎人不养它,/汉人不养它,/地上来养它,/风吹来养它,/雨下来养它,/山岭来养它,/树叶来养它,/草籽来养它,/溪水来养它,/它是人人的,人人都有它。/” [1]P60 这支猎歌不仅叙述了传统的狩猎场面,而且道出了猎物乃大自然所赐、“它是人人的,人人都有它”的分配礼制。

“郎呀郎,/你们上山打山猪,/抬回来给我们吃,/山猪肉煮粥甜又香,/见者都有份,/大家一起尝。/” [1]P787这首美孚方言《狩猎歌》表明,在猎物的分配上,“见者都有份”是通行的规则。但不同地区、不同支系间稍有差异,如乐东哈方言的黎族,由猎手单独猎取的猎物,除了小猎物全部归个人所有外,大猎物宰后见者有份。集体围猎获得的猎物,不管有多少,均集中在一起烧宰干净,分给每个猎中者,参加围猎的狗也每只各有一份。保亭赛方言的黎族,自己所获猎物如有第二者碰见,第二者得前腿或颈项;如猎人请人宰杀,则宰猎物的人分得前腿;集体追猎,打中猎物的人得到兽头、后腿、内脏,余下的由放狗的人分,狗群的头狗也可以得到一份兽肉。这时无论探亲或路过村寨的人也能分得一份。

1949年前的黎族地区有换工、请工、雇工等帮工礼俗,这种劳动互助形式一方面解决农忙时劳动力不足的困难,另一方面能确保抓住农时。这在黎族歌谣中也有所体现:“九月来到巡田坡,/哥室家穷站着看,/人家田园禾青绿,/哥替人室守鱼塘。/” [1]P58这首哈方言《种田苦》歌中唱的是雇工的无奈。相对于换工、请工的对等劳力交换形式,雇工属于偿还债务式帮工。打长工者,多为因家庭穷困向别人借了谷、钱或牛等无力偿还而去帮工,还清债务便可回家,有的三年后可以得到一头牛。打短工者,多因为家中土地少,空闲时便给那些土地多而又忙不过来的人家做工以换取酬劳。待遇较好,每人每天除吃饭外,完工后可得一升米,吃饭时可带小孩去吃,甚至还可以把饭食带回家。

“踩田姑娘来,/踩田歌声扬,/牛啊哩!/踩田沙别踩,/踩成堆成块。/” [1]244这首美孚方言《牛踩田》表明,“牛踩田”是黎族人民农业生产活动中的一种耕作方式。在山区的不少地方由于地势和泉水的作用,山脚下出现很多“深脚田”和“泥肉田”,给耕作带来很大不便。这些田不能用犁耙耕耘,黎族农民便用牛群踩田代替犁地,即牵着牛在田中来回践踏,直至泥土松烂。农田较多的人家有时需要多头牛来踩田,于是就有了“租牛”的礼俗:凡需租用他人耕牛者,须先备上猪肉、鸡、酒等物给牛主送礼,然后议定租期和租金。租用期间牛产了小牛,归牛主所有。老牛死了双方分食。租户将牛失落,须一头还一头,也可分期交给牛主银元,直至赔完牛值。

三、质朴歌谣咏唱劳动信仰

在农事和狩猎方面,黎族的祭祀活动比较多。由于黎族民众普遍存在着万物有灵的多神崇拜观念,因此在生产上有很多禁忌,这可从一些劳动歌谣的唱段中一见端倪。

“砍山要问山,/开工要问日,/夜梦地好坏,/好山得谷吃。/” [1]P782美孚方言《问山歌》反映了解放前黎族农民砍山、下种都要择吉日。黎族的一个月为三十天,每一天均以十二个动物生肖分别命名,其顺序为:鼠日、牛日、虎日、兔日、龙日、蛇日、马日、羊日、猴日、鸡日、狗日、猪日,十二天为一个周期。砍山要选择龙日、马日、兔日、蛇日等吉日进行。虫日、猴日、火日不能下种,其认为虫日下种多虫害,猴日下种多兽害,火日下种易发稻瘟病,吉日下种得丰收。下种那日,人穿新衣,门口挂青(树叶),祈求好收成。

“求雨下到山马坡,/下到西方郎才岭,/再转到排朋岭,/人人都高兴。/” [1]P827美孚方言《求雨歌》表明:黎族有崇拜雷公的观念,认为雨水是雷公给的,雨水丰沛庄稼就长得好,倘若得罪了雷公,雷公拉尿会使山栏稻长虫,雷公不下雨,作物就会干旱死去。所以每逢天旱,他们就敲起铸有青蛙图腾的大锣,杀牛宰猪祭雷公求雨。

“阿哥快快去耙田,/耙好把秧插,/轻脚快手插完田,/插迟明年 吃乜。/” [1]P788美孚方言《插秧歌》 则讲述的是解放前,每造稻子开插的第一天,田主门口要挂青,主妇穿上新衣服,先下田插100株稻秧,并在旁边插上树叶,以示“稻魂”有主,然后众男女才下田插秧。这一天,田主夫妻不得在床上休息,认为躺在床上休息会使插秧变慢;遇见外人不得讲话,认为同外人说话会走漏运气,导致禾苗生长不好。

“难以爬上的大榕树啊,/难以看透横梁似的枝,/难以攀得到树尾去,/且在这大树下,/另砍一棵小小的。/” [1]P452黎族传统观念认为,村寨中的大榕树是神树,不能随便用刀砍伐,也不准攀登、折枝,更不能用以拴牛。神树下设有“鬼台”,用于祭祀神树,不能乱摸或移动,否则会触犯树神招致灾祸。

黎族民间歌谣民俗事象之独特、文化信息之丰富,由劳动歌谣可见一斑。它以洗练的语言将黎族人民的文化习俗记录下来,成为反映生产习俗、弘扬民间礼俗、传递民间信仰的重要手段。透过劳动歌谣这个小小的窗口,我们可以感受到久远的黎族民情、民风,领略民间语言的民俗文化内涵,认识语言民俗的地域性、民族性和文化性。

参考文献

[1]符桂花.黎族传统民歌三千首[M].海南出版社,2008.

[2]邢植朝,詹贤武.中国民俗大系 海南民俗[M].甘肃人民出版社,2004.

第5篇:民间俗语范文

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声乐是我国几千年传承下来的文化精髓,对当今音乐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由于受到西方音乐文化的影响,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淡忘了我国民族民间声乐的存在,甚至对一些传统的声乐演奏乐器,演奏曲目都分不清楚。例如,有些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首批“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昆曲,都分不清其与“国粹”京剧、河南豫剧等戏曲的区别所在,更不要讲对其起源发展有深入的了解。又如,学生从小就背颂的一些经典诗词歌赋,很多大学生只知道将其引入写作,用以增加的文章的文采,却不知道这些经典诗句中所包含的人们智慧所在。因为不同民族、不同区域的风俗习惯、人文风情不同,所以其所存在的民族民间声乐也就存在着很大区别。这些不同的民族民间声乐特点不仅反映了当地的风土人情,还反映了那时人们的精神面貌,具有很大人文研究价值。如《茉莉花》、《绣荷包》等经典歌曲,不同地方有不同的曲调、唱法,学生通过赏析不同地方的声乐,就可以了解到不同地方的人们性格、文化风情、生活环境等。不同区域的民族民间声乐曲调、唱法传递着不同的民族文化、、民族服饰,通过欣赏一些民族民间声乐古曲就可以获得相关信息,由此可见民族民间声乐教育对高校学生素质的提高具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二)民族民间声乐教育对大学生培养良好情感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凡是优秀的声乐艺术都具有净化心灵的作用,作为我国文化精粹的民族民间声乐亦是如此。它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还能够启迪人们去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同时还可以激发人们的想象力,创造出新的事物和作品。纵观我国文化教育事业,早在起初,声乐就被作为一项重要的教授课程存在于教学当中。孔子将教学基本课程分为“六艺”,即礼、乐、书、数、射、御,其中乐就是其教学课程中的一门,并排列靠前。孔子将乐作为培养“贤人”、“圣人”、“仁人”的重要手段,并曾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孟子也曾说:“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其意为,通过反复说教来教育人们不如声乐来的更有效果。由此可见,民族民间声乐教育对大学生培养良好的情感品质具有重要作用。大学生通过赏析不同风格、不同时期的优秀民族民间声乐作品,不但有利于审美能力的提升,还有助于美化心灵,陶冶情操。

(三)民族民间声乐教育有助于大学生培养高尚的民族精神

我国民族民间声乐是伴随着中华民族的形成而形成的,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象征。一个国家或是一个民族是否能够长久的存在下去,就看其民族精神能否代代相传。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凝聚力、创造力的集中体现,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核心与灵魂。黑格尔曾说过:“我们之所以是我们,是因为我们有传统。”传统就是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一种象征,而只有时刻守护这份传统,即民族精神,我们才能使我们的民族永远的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然而,随着科技水平的迅速发展,很多大学生及时获取了一些国外信息,流行音乐的盛行更是充斥在大学生周围,因此,很多学生忽略了我国民族民间声乐的存在,尽管在不少高校中设有一些相关课程,但由于对流行音乐的迷恋,很多声乐课程也只是形同虚设。因此,各大高校必须要重视民族民间声乐的传承与保护,积极引导学生到民族民间声乐课程学习中去,加大民族民间声乐文化的宣传与传播,这不仅有利于大学生更多的了解我国历史文化,还有利于大学生增强对我国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从而培养出高尚的民族精神。

(四)当前高校民族民间声乐教育的发展现状

第6篇:民间俗语范文

关键词 民事诉讼法 基层民事检察工作

一、民事诉讼法的施行对基层民事检察工作的影响

(一)扩大监督范围,将检察院的法律监督覆盖于整个诉讼程序

一是明确规定人民检察院对执行活动的法律监督。由于民事执行主要发生在基层法院,因此,执行监督必将为基层民事检察监督提供重要的职能舞台。二是增加规定对调解书进行法律监督。检察院发现调解书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可以向同级人民法院提出检察建议。此外,民诉法将小额诉讼案件、确认调解协议案件以及实现担保物权案件规定为一审终审案件。三是增加规定各级人民检察院对审判监督程序以外的其他审判程序中的法律监督。民诉法明确了检察机关对审判人员违法行为的法律监督职责,使民事检察监督由结果监督走向结果监督与过程监督相结合。

(二)增加监督方式

“上级抗”的抗诉制度,使基层民事检察职能如同虚置,导致案源不足、监督职能发挥不充分等问题,尽而导致基层民行干部储备、制度建设、实践探索等方面难得获得有力支撑。民事诉讼法将检察建议与抗诉并列成为民事检察监督的法定方式,这是立法对检察机关长期以来在民事检察中探索同级监督的确认,使基层民事检察具备了直接的法定监督方式;使“上级抗”监督模式下被虚化了的基层院的监督职能具备了实质化的制度条件。

(三)理顺了检察院监督与当事人申请再审的关系

审判监督程序中既包括人民法院决定再审,又包括检察院抗诉引起再审,新民诉法为更合理地配置司法资源,切实解决重复申请、多头审查的弊端,增强了法律监督实效。

一是申请条件。当事人向人民检察院申请检察建议或者抗诉必须符合民诉法第209条规定的三种情况。二是审查期限。民诉法第209条第2款规定,人民检察院对当事人的申请应当在三个月内进行审查,作出提出或者不予提出检察建议或者抗诉的决定。三是限制反复申请。民诉法第209条第2款明确规定,当事人不得再次向人民检察院申请检察建议或者抗诉。

(四)强化监督手段

为了保障检察院行使法律监督权,民诉法第210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因履行法律监督职责提出检察建议或者抗诉的需要,可以向当事人或者案外人调查核实有关情况。这里的调查权,不应超出为了对生效判决、裁定、调解书提出检察建议或者抗诉而需要了解情况的具体范围,更不能理解为类似刑事诉讼中的侦查权。人民检察院行使相关职权、履行法律监督职责时,应当明确这一区分,尊重并保护民事诉讼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特别是对于涉及个人隐私、信息安全的问题,更要依法行事,严格遵守相关规定。

(五)息诉工作任务加重,要加强执法办案风险评估

民事诉讼法进一步规范了当事人向检察机关申请检察建议或抗诉的条件,检察环节息诉罢访、维护稳定的压力明显增大。在执法办案过程中,对可能引发不稳定因素、激发社会矛盾等执法办案风险,我们要依托大调解工作体系,加强控申接访、人民调解,司法调解之间的衔接配合,形成息诉息访工作的合力,做好释法说理、心理疏导、司法救助、教育稳控、协调联络等风险防范和矛盾化解工作,有效预防和减少执法办案风险。

二、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一)法律规定不完善是制约民事检察职能有效发挥的最大瓶颈。对于民事检察职能的规定相对原则,缺乏可操作性。1、民事执行的监督,虽然新修改的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检察机关可以对法院的执行活动进行监督,但是对于监督的范围、监督方式以及监督的效果等问题都没有明确。2、民事诉讼法虽然明确检察机关可以运用检察建议对人民法院的裁判和调解进行监督,但该规定过于笼统,人民法院对检察建议的处理程序、回复期限、不回复的后果等问题缺乏明文规定。3、民事诉讼法未对检察机关调阅人民法院审判卷宗的问题作出相应规定。最高法和最高检虽然下发了调卷的相关规定,但是在司法实践中,人民法院卷宗归档不及时、调卷程序复杂等,挤占了办案时间,导致案件久拖不结。

(二)重视程度有待提高。目前我国仍处于刑事犯罪高发期和社会矛盾凸显期,反腐败的形势也很严峻。无论是党委、人大还是检察机关内部,都更重视检察机关打击刑事犯罪的职能,民事检察职能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三)现有人员不能满足工作开展的需要。《民事诉讼法》的实施,扩大了监督范围、增加了监督内容,大幅缩短办案期限,增加了息诉比例和息诉罢访难度,工作量大幅增加,现有的人员将难以适应民行检察工作发展的需要。

三、如何在司法实践中更好的实施民事检察监督权

第7篇:民间俗语范文

 

《3~6岁儿童学习和发展指南》中建议“带幼儿观看或共同参与传统民间艺术和地方民俗文化活动。”民间艺术来自生活、反映生活,具有民族本土化特色,是一种大众的艺术形式。江苏徐州历史文化悠久,徐州风筝、剪纸、编结等具有本土特色,结合传统民俗节日、本土文化,渗透大班幼儿民间艺术教育,有利于提升大班幼儿艺术表现能力,并在欣赏、表现、创造的过程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地方民俗,增强民族自豪感。

 

一、环境中渗透

 

在幼儿园公共环境中将传统节日和徐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部分代表性项目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进行介绍,并展示传统剪纸、写意水墨画、青花瓷纸盘、中国结、脸谱、泥塑等艺术作品供幼儿欣赏。设立幼儿民俗工作坊、陶艺吧、编结室、剪纸吧、扎染坊等活动室,为幼儿提供可操作的区域。班级内结合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创设富有地方特色的区角和游戏环境,如,永康糕点店、两来凤早点、巨龙夜市、烙馍村等活动区角,以剪纸、瓶子画、版画、泥塑、脸谱、青花瓷、扇面画、水墨画为主的动手区。

 

在环境创设中处处体现传统民俗节日与民间艺术文化氛围,大班的孩子们在与环境的互动中,能够充分感受到民俗文化的丰富和民间艺术的美。

 

二、主题教学活动中渗透

 

传承节日文化,是渗透幼儿民间艺术教育的重要途径。传统民俗节日融于社会生活,幼儿有相关的知识经验,对社会生活中传统民俗节日的节庆活动有一定认识和兴趣,幼儿有想参与节庆活动的需要。因此,结合传统民俗节日组织幼儿开展主题教学活动,能够满足幼儿了解、参与身边社会活动的需要。幼儿通过社会、综合活动了解节日的由来与习俗;通过语言活动学习相关儿歌、童谣、故事;通过音乐活动学习传统民俗歌曲、民间律动、打击乐等;通过体育活动学习民间体育游戏;通过美术活动进一步了解和学习如何动手制作各种民间艺术作品。例如,在大班开展“端午节”主题活动,幼儿通过开展欣赏故事、童谣诵读、绘画、制作龙舟、做香包、亲子包粽子、赛龙舟体育游戏等活动体验端午节的习俗。从而促进幼儿参与民间艺术活动的积极性,了解各传统民俗节日家乡的民间风俗活动,增强幼儿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兴趣,进一步弘扬传统文化。

 

三、游戏中渗透

 

创设富有传统民俗色彩的游戏环境,为幼儿提供多元的操作材料,渗透民间游戏、民间艺术,使民间艺术与幼儿生活有效联系,可以发挥民间艺术教育的最大效益。

 

户外运动中增加民间游戏,提供绳子、跳格子、沙包、毽子、铁环、陀螺等有趣的民间玩具,幼儿户外锻炼时自选各种玩具自主游戏,体验民间玩具的多种创意玩法,感受参与民间体育游戏的乐趣。

 

区角游戏与地方民俗结合,根据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开设“永康糕点店”“两来风早点”“巨龙夜市”“烙馍村”等具有徐州地方特色的游戏活动区。如“永康糕点店”设有加工区和食品店,有三刀、羊角密、山楂糕、小孩酥、云片糕等小吃,幼儿在游戏中能够加深认识并在加工区制作这些徐州特产。

 

美工区中动手操作,创作民间艺术作品。为幼儿提供红绳、彩带、麻绳、毛线等,供幼儿编织;提供生宣纸、色水,供幼儿染纸;提供纸盘、瓶子供幼儿创设青花瓷系列;提供碎布、乳胶等供幼儿布贴;提供多种材料,如,蛋壳、纸杯、葫芦、石头等,供幼儿创作脸谱等。并将幼儿新的艺术作品陈列于教室内外,或作为吊饰等供幼儿、家长们欣赏,激发幼儿不断创作的欲望。

 

在表演区中展示,在感受美的基础上表现美、创造美。利用走廊、小厅为幼儿创设表演区,供幼儿表演民间童谣、故事、戏曲等,幼儿在学习、欣赏民间艺术作品的基础上,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表演,在表演的过程中和小朋友们交流、商讨、合作,共同制作道具、服饰,在展示民间艺术的过程中表现美、创造美,感受民间艺术的魅力。

 

四、活动中展示

 

结合元宵、清明等传统节日及徐州当地的“云龙山庙会”,开展花灯节、风筝节、民间艺术节等宣传月活动,帮助幼儿更深入地体验节庆活动的快乐。结合“元宵节”带领孩子们在班级里学习童谣、猜谜、制作花灯、舞龙、踩高跷、打腰鼓、划旱船、扭秧歌等体验元宵节的习俗,组织幼儿再将自己制作的花灯布置、贴谜条,邀请家长和小朋友一起赏花灯、猜灯谜,幼儿向家长们展示元宵节民俗表演,邀请家长共同舞龙、踩高跷、打腰鼓、划旱船、扭秧歌,体验自我展示和共同庆祝节日的热闹氛围;结合“清明节”开展风筝节宣传月,在班级内每位幼儿都参与风筝的制作和装饰,月底展示幼儿的风筝作品,请幼儿介绍,评选出最佳制作奖,为幼儿提供展示作品的平台,通过评选活动,幼儿共同欣赏、评价,从中体验作品被肯定的喜悦;结合徐州传统代表性民间庙会——“云龙山庙会”开展民间艺术节活动,动员家长、孩子去赶庙会,带来庙会上的民俗玩具和工艺品,在班级美工区增加相应材料,供幼儿制作扇子、香包、拨浪鼓、泥人、玩具大刀等庙会上的民俗玩具和民间艺术作品,再邀请家长来园和孩子们一起“逛庙会”,幼儿园的庙会上全是孩子们自己的制作,在买卖的过程中,欣赏民间艺术作品、感受民俗风情、体验参与民间活动的乐趣。

 

结合幼儿园活动在班级内为幼儿创设自主创作、展示的机会。例如,“六一”儿童节,可以编排民间戏剧、童话剧等参加表演,并发挥大班幼儿的自主性,从选择题材、编排、竞选角色到道具制作、剧情创编……均由幼儿自主、合作开展,教师观察幼儿行为,并适时给予支持和指导,再通过“六一”舞台,展示孩子们的作品,孩子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观众们的认可和赞许,从中体验表演的乐趣,感受舞台表演的荣誉感。

 

结合传统民俗节日对大班幼儿渗透民间艺术教育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途径。幼儿通过民间艺术环境的熏陶,在学习和游戏活动中体验传统民俗节日中的艺术魅力,在参与丰富多彩的传统民俗节日活动中动手操作、自主合作,展示自己的作品,在展示与表现中增强自信、学习评价、收获成绩,从而增强对民间艺术的欣赏与热爱,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民族文化。

第8篇:民间俗语范文

关键词:苏州民间工艺;“360行”;和合生活

中图分类号:K892.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7-0276-03

苏州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市,它的文化魅力不仅彰显在吴侬软语、文化名人等方面。其民间工艺也是这个城市不可忽视的魅力之处。苏州民间工艺“360行”的“360”并不是指能找到360个苏州的民间工艺,这只是一个虚数,许多人狭隘地认为民间工艺即手工艺或民间艺术,其实工艺不仅仅是艺术,也是一种谋生手段,凡是涉及手艺和物质器具的都是工艺,更何况在苏州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却倾注了不是“艺术”的心思,它包含了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泛指穿梭在苏州大街小巷的各类民间工艺,它包括画糖画、烘梅花糕、卖糖粥之类的街头小吃,做木脚盆、打铁磨剪刀之类的手艺,木刻年画、剪纸、刺绣之类的艺术,还有剃头修面、做丝绵棉袄之类的贴心服务。然而,遗憾的是这些民间工艺在苏州濒临消失,只有在山塘街、阊门下塘、桃花坞、部分古镇等还能依稀见到些踪影,零零碎碎地保留了些,更令人心痛的是许多民间工艺连文字和图片都没有被保留下来,只能依稀从一些已古稀之年的老人口中得到些信息,他们就像活化石一样,虽是历史的见证,却无法能让后人完整记录,恢复振兴就更难了。还值得庆幸的是,苏州民间工艺“360行”虽然没有保留好,可它悠久的历史积淀仍给苏州人的生活带了不少益处。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而在苏州的小巷里,三百六十行,行行显示了苏州人的和合生活。

一、民间工艺与和合生活

苏州民间工艺“360行”,为苏州人的生活带了和谐、安宁和乐趣,创造了和合的生活环境和温和的生活态度,具体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和合、人与人的和合和人与社会的和合上。首先,苏州民间工艺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合。很多人好奇,民间工艺与人是密切相关的,与自然能有什么关系呢?苏州人讲究顺应自然,生活要与自然紧密联系,那么民间工艺也必然要讲究合乎自然。人与自然的和合主要体现于苏州民间工艺顺应时节。夏日炎炎之际,卖糖粥的人会推出绿豆百合加薄荷,清凉降火;入秋后做丝绵棉袄的阿姨阿婆们就开始在巷口摆摊,每年要做棉衣的人不少,到了冬季,人们就有暖衣过冬了。许多民间工艺会在合适的时候出现或在不适合的时节休业。许多孩子还分不清节气或季节时,看看这些民间工艺是否出摊子就明白了。另外,苏州民间工艺的取材与制造也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合。民间工艺多采用纯天然的材料,纯手工打造,用的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吃的不会造成身体危害。能工巧匠能不用一个钉子做出一张牢牢的椅子;心灵手巧的糖画师只需一个小炉子半勺纯糖浆就能画出一条长长的糖龙;绣娘一根针就能绣上栩栩如生的画,真丝扇面轻轻一摇,风格外清凉,享受惬意的生活。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一年四季都需要的剃头修面也能体现人与自然的和合。剃头修面是男士们一年四季都必不可少的,但是老苏州都知道当坐上椅子修头发时理发师傅都用毛毯拍几下椅子,看似是拍灰尘和碎发,其实不然,上一位顾客离开后椅子上总有细菌留下,别小瞧这么拍几下,大部分细菌都会拍走,拍完了过几秒后就可安心坐下了。这也成了剃头匠招待客人的一种礼节,现在的理发店也见不到了。其次,苏州民间工艺体现了人与人的和合。民间工艺不仅仅是谋生需求和生活需要,我们也可以通过民间工艺看到人与人之间的友好相处和友善、和谐的生活状态。爆炒米以前在小巷里是最受老老小小们欢迎的,有一家爆好了炒米总会分给附近的孩子,一人一把,大家边吃边说笑;过年剪窗花、剪纸的人会在巷口摆摊,人们就在旁边“偷师”,剪纸的师傅也很慷慨教习。[1]因为民间工艺“360行”营造了和合生活的氛围,使苏州生活更添上了慢条斯理、温文尔雅的特质,这种特质可以理解为是苏州这样一个大家园赋予的,一个“‘和合精神家园’,为人提供的和谐、友爱、平等、互助、自由的温馨家园。这个家园不仅是人的肉体的温馨的家,更主要的是人的灵魂的温馨的家。”[1]

二、“360行”的消失与和合生活的破坏

如今,苏州民间工艺的手艺人成了“大熊猫”,民间工艺可谓罕见,造成“360行”的消失的原因有许多,民间工艺的消失也意味着苏州人的和合生活将被打破,这并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显而易见。

第一,科技发展过快导致“360行”衰落,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被破坏。数字、机器的发展,让工业、艺术都步入了自动化的产业链,批量、快速的流水线生产已取代了跟不上时代脚步的手工业,过快的科技发展导致了民间工艺“360行”的急速衰落,人们频繁地进入商店、超市,从小视野来看,这只是手工艺的淘汰,现代化产品适应了时展速度。然而,从大视野来看,这是一个值得人们推敲、反思的问题。“近代工业文明的高度发展,不仅使人类在物质方面获得了巨大的好处,而且也把自己推到了极度危险的境地。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已经使人类具有了毁灭地球生态系统和人类自身的能力。[2]”科技发展过程中,人们大量索取自然资源、破坏生态环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必然被破坏。就以修面剃头为例,之前人们找剃头匠剪发,用皂荚或其他天然物洗头;现在人们都上理发店,洗头精、染发剂等化学合成物成了时髦用品,生产这些化学用品的厂家需要大量石油,还会造成大量空气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糖粥、糖人也上了流水线,防腐剂、膨胀剂也随之进入人的身体,导致人的体质下降,各类疾病,甚至癌症也接连降临到人们头上。别看这不起眼的“360行”是原始甚至是老土的生产生活方式,却体现了自然、健康、生态的生活状态。从长远发展来看,若科技发展与时代进步必须以自然环境的破坏为代价,对自然和人的负面影响不能解决,那么人们就应该反思是否需要通过传承、发扬并应用民间工艺来改善、恢复人与自然的和合生活状态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一旦被破坏了就很难修复,对人的未来十分不利。

第二,住房规划变更与社会节奏加快导致“360行”逐渐消失,人与人的和合生活被破坏。苏州不少地区因规划而被迫拆迁,拆迁的家庭被搬进了公寓,独门独户的盒子房,隔离了人,人们交流变少了,那些民间工艺者的吆喝声难以听见了。加上社会节奏加快,人们沉浸在自己忙碌的世界里,电话、网络几乎都是得力助手,人们甚至不用出门就能解决这些生活上的需求,审美观、世界观一切也随之改变,民间工艺也因此淡出人们的眼界。交流少了,人与人之间也无和合可言,要吃香甜可口的爆炒米,可以超市买了自己在房子里独享;剪纸已不流行了,人们的窗户已不需要这种装饰,剪纸的人慢慢没有了,更何况那些“偷师”的人。当人的生活接触不到民间工艺者,也不需要民间工艺了,那么这些“360行”里的师傅们也就自认为被社会淘汰了,从事这些行业的人也就越来越少,直至没有,这是一个双向的过程。民间工艺也是一个纽带,人们因为这些民间工艺有了悠闲的生活,因为这些民间工艺的存在无论邻里还是与手工艺者都能相互交流甚至成为好朋友,那么,“360行”逐渐消失了,这些交流也少了,和合的生活也就被破坏了,甚至出现了人情淡薄、冷漠的生活态度。

第三,民间艺术与吴文化走向衰落,苏州人与社会的和合系统被破坏。苏州地处长江三角洲,是历史形成的吴文化中心,在这块得天独厚的土地上,先辈以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为世人所景仰和瞩目的文化成果。苏州民间工艺“360行”也为民间艺术和吴文化做出极大的贡献,如名列全国四大名绣之一的“苏绣”,精细雅致的吴中工艺等,历史上被称为“南桃北杨”的桃花坞木刻年画等。这些苏州民间工艺已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文化,既是苏州对吴文化的发展做出的历史性、代表性贡献,也是苏州对中华文化做出的独特而卓越的贡献。我们可以通过被保留下来的民间工艺获得这些工艺给社会系统带来的和合。如阊门下塘街的翁万兴木桶店,专门制作木制的浴缸、泡脚桶,工艺十分精湛,比机器加工制作的更耐用,能做这种木活的人已屈指可数了。这些木桶除了居民购买,也有不少商家来购买。这类木桶专供养身洗浴,比市场上的浴缸、塑料桶更具健康意义。它的存在不仅为人们带来了舒适、健康的生活,也为社会提供了商业价值,因持久耐用、手工精巧不会造成浪费人力、耗费材料以致大量破坏生态系统。不过,随着时间发展,这门手艺可能会后继无人。民间工艺“360行”的消失极有可能给苏州带来人与自然关系、人与人关系和人与社会关系的失调,有学者认为会随之带来“痛心疾首的五个消失:理想消失、真理消失、正义消失、尊严消失、价值消失”。[3]

三、“360行”的传承与和合生活的恢复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上下均意识到中华文化精华是维系民族团结,促进社会进步的瑰宝。”[4]苏州民间工艺“360行”也是苏州的文化精华,对苏州人生活、社会进步也有着重要意义。面对苏州民间工艺“360行”逐渐消失而导致的苏州人原有和合生活状态被破坏的困境,我们应付出些行动,一方面是为了挽救民间工艺,为吴文化和民间艺术的传承做出贡献,另一方面也为苏州人的生活寻回和合的价值理念,同时,也能为人们现有的普遍的生活状态提出思考和提供参考意见。

首先,思想上要意识到民间工艺对和合生活的重要性。苏州民间工艺具有连接古今、传承文化、融会历史的意义。许多民间工艺已成为了文化历史遗产,苏州民间工艺不仅是一地之宝、一省之名、一国之盛,更是全世界的遗产,全人类的瑰宝。所以,首先应该从思想上意识到“360行”的重要意义,从历史记载、实地考察中领会到民间工艺对和合生活的重要性,懂得文化遗产对于自己、家族、国家、民族、世界的独特价值,从而,对苏州民间工艺“360行”的重要性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有所关心、爱护和尊重。我们应意识到通过保护民间工艺“360行”,能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这是推动物质、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利举措,为社会和谐带来帮助。

其次,尽力保存现有的民间工艺,让民间工艺得以传承。民间艺术具有传承性的文化,苏州民间工艺不仅仅属于苏州人,也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每个人都负有保护这些民间工艺的责任。应该,一方面大中型的授课无法体会工艺的精髓,达到专业的水平;另一方面,没有专人学习的这些工艺很快还是会走向消亡。因此,提高大众意识[4]和兴趣的同时,也需有术业专攻之人,这样才能完整、完好地保存下来。

再者,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创新工艺,与时俱进,适应时代与社会的发展。“人类创造了文化,但这种创造并不是无条件、随心所欲地创造,而是受制于自然环境、生产条件与既往的文化基础的。”[5]苏州民间工艺“360行”的确为老苏州人提供了和合的生活,其存在也对现有的生活方式提出了反思。不过民间工艺也有自身的缺陷,如制造速度慢、使用不便等,已不能适应现在高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和集聚增多的外来人口这样的生活环境,但其积极有效的正面价值是不容被忽视的,尤其是对苏州这个地方的文化发展和人群生活还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应将“360行”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创新工艺,能又好又快地创造出这些民间工艺,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改良技术的同时,也吸收加入当今时代的文化元素,能被更多的人接受。

“历史上吴地人就是‘和合’文化精神的守护者,那么,在当今和未来的实践中就更应当自觉地进一步弘扬‘和合文化’精神。”[6]苏州人的和合生活离不开苏州民间工艺“360行”,民间艺术与吴文化的发展也不能少了苏州民间工艺“360行”,科技的发展与人们未来的生活也离不开苏州民间工艺“360行”。当时间流逝时,就需努力留住这“360行”,或许在将来的某一天我们又能通过这些民间工艺享受到和合、笃定、舒心的生活。

参考文献:

[1]张立文.和合哲学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4.

[2]刘福森.社会发展的评价与规范――兼论发展伦理学[J].哈尔滨师专学报,1997,(1).

[3]邱耕田.发展伦理学是关于发展善的学问[J].学习与探索,2004,(3).

[4]高钟.和谐社会建设需要佛学的智慧[A].第四届寒山寺文化论坛国际和合文化大会论文集[C].2010:463.

第9篇:民间俗语范文

【关键词】民间交际习俗 教育 意义

自古以来,我国就特别注意民俗文化中所具有的“教化”作用。孔子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其中所强调的就是民俗文化在社会安定和促进和谐中的作用。然而,民俗所具备的教育功能,长期以来却常常被忽视。去年曾看过一则报道:一名韩国留学生到上海,想看看中国传统的端午节究竟是什么样子,结果却大失所望,发觉某些地方过端午节气氛甚至比不上韩国国内。反而是多数年轻人表示过洋节是时髦,过传统节日没气氛。“韩流滚滚”是今日中国不可否认的文化现象,当我们津津乐道于韩国人的日常生活来回味传统中国文化之魅力,寻找逐渐消失的中国民俗文化的身影。“民间交际习俗” 作为中国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们青少年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一、“礼”的教育自古有之

孔子是把贵族礼仪传授到民间的第一位教育家,他打破了周礼所规定学在官府的局面,首创私学,使教育走向了平民化。由此,“礼”开始逐渐在民间传播、普及乃至成为百姓生活中的重要内容。在孔子的思想当中,“不学礼,无以立,”“礼”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他指出“礼”更应该是关乎人伦关系,关乎现实生活的事,突破周礼“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的限制,主张“礼”治的平民化,将原用于调节统治集团内部关系的“礼”向百姓延伸。他认为,在“礼”的面前,人不分贵贱尊卑,平民百姓也可以因知礼而成为圣人。孔子这些对礼的倡导推动了学礼、讲礼、行礼风气的形成。这样人们自觉地认同统治者礼制思想、接受礼节仪式以及不断在家庭和民间生活中的实践。

自孔子之后,几千年来,统治者都把《礼》作为必修课,当儒家文化成为社会主流文化之后,“礼”就从贵族社会的原则演变为大众生活的准则,从政治统治和思想统治的领域逐步延伸到社会治理等领域,成为实现社会调节和控制的重要手段,亦或是说在这个时候“礼”的思想在民间交际中从不自觉走向自觉。直到今天,我们仍然能听到“不学礼,无以立”,我们仍然会认为,不学礼怎么做人?怎么让人接受?再俗点得话就是不懂礼儿的人根本没法在世界上混。但我们必须承认,在现代教育中“礼”的教育似乎有些空洞与不切实际,所以我们的孩子越来越表现出一种冷漠,他们不会和他人相处,不懂得合乎身份的说话做事,真正让人有些担忧。这可能就是为什么近来,我们会频繁听见国学的一个原因。

孔子的教育我们姑且可以认为是学校教育,与学校教育相对应的就是我们的家庭教育。中国几千年的历史,还为我们留下了许多有名的家庭教育即“家训”, 例如《颜氏家训》和《朱子家训》。家训无疑就是指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对个人的修身、齐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家训之所以为世人所重,因其主旨乃推崇忠孝节义、教导礼仪廉耻,“礼”是重要的课程。

二、“礼”出现在家庭教育中

我们熟悉的《颜氏家训》直接开后世“家训”的先河。历代学者对该书推崇备至,视之为垂训子孙以及家庭教育的典范。

纵观历史,家训都是从日常生活着眼,指导其子孙后人在日常生活中要待人真诚,莫羡富贵、严于律己的人际之道。当然这其中也有一些不好的。例如我们现在仍然能听到的“三从四德”、“笑不露齿”、“百依百顺”和“女子无才便是德”这足以见,家训对民间交际习俗的巨大影响,一直到今天有些东西我们仍有耳闻。古代大户人家家教严格,家法如山,违法必究,对培养“知礼、行礼”的好孩子作用巨大,这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礼节、礼貌教育,学校是一个重地,家庭也是一个重地。但孩子无法无天,无礼无行时,我们的家庭教育是不是也应该承担一些责任。

三、“礼”出现在社会教育中

《礼记・曲礼上》云:“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就是说道德仁义这四种美德,没有礼制(约束)就得不到发扬;教化训导扶正民俗,失去礼制就不会完备。但礼非天生,是教育的结果。古代礼的教育不仅涉及尊宗祭祖、定亲疏和明是非等方面,而且也包括日常礼仪的教育。人们在相互交往,待人接物,言谈举止中,虽然没有固定的制度仪式,但却自觉遵守着“礼”的规定,按“礼”行事,以“礼”待人。《弟子规》中要求:“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就是说,帽正纽结,鞋袜紧切,是仪表外观的基本要求。《论语・学而》中曾载道:“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只有庄重才有威严,否则,即使学习了,也不能巩固。具体说来,要求做到“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就是站要正,坐要稳,行动利索,侧身而睡。《礼记》中也曾记载:“言语之美,穆穆皇皇”。即语言之美在于谦恭、和气和文雅。还有古人说,上天生人,于舌头上下两排牙齿紧密围裹,又在外面包一层厚厚的嘴唇,就是要人们说话一定要谨慎。就正如我们今天的说所的“少说话,多做事”。

我国历史悠久,自古就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在其漫长的发展史中,中华民族不仅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物质文明,更创造了源远流长的精神文明。作为中华民族文明标志之一的民间交际习俗,在传统文化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千百年来人们自觉形成的行为习惯,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而且我们的交际习俗也被视为是道德伦理观的具体体现,被认为是法制的补充,在民间生活中发挥着调节人际关系的重要作用,对我们当代的青少年具有重大的教育意义。

参考文献:

[1]乌丙安.中国民俗学[M].辽宁大学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