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业科技培训范文

农业科技培训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业科技培训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农业科技培训

第1篇:农业科技培训范文

关键词 农业科技培训;增收;措施

中图分类号 F32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6-0339-01

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和农业科技运用水平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促进农民增收,又是农民的富裕之本、农村经济发展的源泉。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不断深入,农业产业结构的加快调整,农民对新技术、新知识的需求更为迫切,对农业科技培训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1 完善政策体系,规范培训行为

把握培训原则,拓宽培训内容。以规范程序、监督管理、注重实效为重点,坚持服务产业、满足需求、分类培训、注重实效的原则,因人而异,针对不同对象设定不同的培训模式和内容。采取普遍培训与个别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尤其要加大对种植养殖大户、科技示范户、科技带头人的培训力度,通过典型示范带动作用,重点就农业产业、畜牧发展、就业创业能力建设等方面展开培训。培训内容要与时俱进,形式多样,突出重点,勇于创新。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这一目标,因需而教,进行订单培训。在新技术、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与推广、特色种养、农产品深加工、病虫害综合防治、信息技术、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村镇建设和管理、农业质量标准、市场营销、劳动力转移、第三产业发展、社会管理创新、民族区域特色等方面进行重点培训,全面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1-2]。

2 整合培训资源,健全培训机制

培训工作是一项社会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政府要高度重视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工作,把培训和转移就业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努力把发展劳务经济当作培植经济增长新优势的主导产业,按照“政府推动、市场拉动、城乡互动、有序流动”的原则,采取干部抓、能人带、信息引、典型推、服务促等多种措施,切实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培训转移步伐,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实施的齐抓共管局面,积极构建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的组织保障体系,确保培训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和常态化。强化组织建设,健全劳务经济服务平台,每个乡镇配备专兼职人员,为劳务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组织保障。同时,建立健全村级劳动保障信息员队伍体系,每个村明确1名信息员,负责劳动力资源调查建档、就业培训、转移信息采集工作,形成四级培训转移就业服务和组织管理网络。同时,开展企业岗位对接活动,鼓励驻地各企业优先吸纳本地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并主动加强与外地企业的联系,采取送岗位进村、送培训到乡、举办专场招聘会等形式,为农民工免费提供就业信息、政策咨询、就业指导和职业介绍服务,逐步形成整合资源、构筑平台、统筹培训、强化保障、整体推进的有效机制和上下联动、部门协作、供需结合的格局。

3 采取多种方式,广泛宣传国家的培训就业政策

利用报刊、网络、电子屏显、宣传专栏和采取进社区、进农村、编排文艺节目、入户面对面宣传等形式,进一步提升就业技能培训工作的知晓度,提高劳动者对技能就业、立身、成才的认识,确保惠民政策全面深入民心,切实让培训工作全程在“阳光下”运行,人人成为技能培训增收的受益者。

4 导向分明,培训目的主题明确

开展培训的目的是要面对市场企业、增加就业机会和提高农民收入。但由于外出务工、就业较难等问题的影响,部分牧民不愿参加培训,对培训不抱任何希望。在培训中,要实行订单培训,剖析市场需求信息,把握预测市场行情,明确就业导向。可以提前和企业联合,为农民提供就业保障,切实让农牧民看到培训的希望,变“让我培训”为“我要培训”的良好态势。一是实现从重数量到重质量转变,努力实现“培养一个、成才一个、就业一个”。二是紧贴企业用工实际设置培训项目,按需培训,实行“订单式”培训,提高培训就业率。三是加大企业技能提升培训力度,提高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培训比重[3-4]。

5 加强服务平台建设,解决劳动力供需矛盾

以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为依托,建立有效的劳动力市场服务体系。一是做好调查摸底工作,及时掌握企业用工需求和劳动力供给状况。二是建立劳动力信息对接平台,为劳动者和用工企业提供信息。三是经常性开展就业服务专项活动,通过组织专场招聘、招聘下乡等活动,切实解决劳动力供需信息不通的问题。

民富则国强,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工作要以政府为主导,推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建立健全“就业指导、就业培训、劳动维权”三位一体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鼓励企业吸纳招用当地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拓宽就业渠道,助民增收。

6 参考文献

[1] 王惠生.农业科技培训模式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2(18):45-46.

[2] 刘信.当前我国农业科技推广现状与发展思路浅析[J].农业科技管理,2001(6):25-29.

第2篇:农业科技培训范文

关键词:农业科技;培训;方式

开展农业科技培训,是深入宣传党的十八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农业工作会议和甘肃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的重要举措;是提高广大农民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有效抓手;是强化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建设,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助推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甘肃省委、省政府把强化农业科技培训、提升农民能力素质作为推进“1236”扶贫攻坚行动的“六大突破”之一,省农牧厅把农业科技培训作为为民兴办的实事之一全力推进。新时期下农业科技培训工作应围绕“稳粮增收、提质增效、创新驱动”的总要求,紧密结合甘肃省委、省政府现代农业发展行动、扶贫攻坚行动、“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和精准扶贫富民产业培育支持计划的开展,依托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等农民培训项目,结合当地实际研究制定农业科技培训实施方案,进行统筹安排和具体部署,采取多种形式把农业科技培训工作抓紧抓实,抓出亮点,抓出成效。

1广泛宣传动员,营造培训氛围

做好农业科技培训工作一定要重视宣传工作。要积极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报刊等多种途径,大力宣传党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宣传政府在农民教育培训方面的优惠政策和措施,宣传科技培训在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中的重要作用,宣传农村致富带头人和优秀职业农民在现代化建设中的贡献。通过广泛的宣传,进一步激发广大农民学知识、学技能的积极性,营造“各级重视,百姓参与”的良好培训氛围。

2明确培训重点,提高培训实效

农业科技培训要紧紧围绕当地主导产业发展对农民知识和技术的需求,以提高农民对现代科技的吸纳转化应用能力和综合发展能力为重点,对广大农民特别是普通农户要继续做好普及培训;对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带头人以及龙头企业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骨干人员要做好提高培训和重点指导;对农业重大项目培训学员要开展生产指导,引导他们学用结合。通过扩大培训覆盖面,引导更多的农民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一是将农业科技培训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现代青年农场主计划、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的实施相结合。把阶段性的培育工程与长期性的培训工作结合起来,以工程实施为平台,提升农业科技培训层次,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二是将农业科技培训与农业科技推广、沼气项目建设、动物疫病防控、农机购置补贴等一批重大农业农村工程项目的实施相结合。三是将农业科技培训与全省冬春农业科技大培训活动相结合。早部署、快行动,多层次、多渠道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重点突出、针对性强的培训工作,掀起阶段性农业科技培训的新热潮。四是将农业科技培训与“1236”扶贫攻坚行动相结合,突出实施“十百千万”工程和精准扶贫产业培育目标,统筹产业扶贫战略任务,扎实开展优势产业精准培训。五是将农业科技培训与地方党委政府年度工作部署以及推进“三农”的有关工作相结合。

3创新培训方式,确保培训质量

探索适合当地实际、符合农民学习各方面需求的有效培训模式,在实际培训过程当中要注重收集农民的教育培训需求反馈,及时调整培训内容和方式,不断提升培训工作质量。一是可采取就近就地实践培训的方法。组织农民走进当地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生产基地,进行现场演示、实践实习或参观交流,使他们感受和体验现代农业的管理水平、新技术应用,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更新观念。二是可采取“分段式、重实训、参与式”培育模式,对应农时季节和关键生产环节分段安排课程,课程设置要减少理论增强实操,教材选用要先进实用通俗易懂。三是可采取“农学结合、送教下乡、开展学历教育”的培训模式,开展模块化、情景式、互动式教学,农闲时间集中理论学习,农忙时间深入田间具体指导,理论学习与生产实践交替进行,促进学用结合。四是可采取“请进来教、走出去学”和“以工代训”等培训模式,组织农民走进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实地考察现代农业和新技术应用,到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进行学用结合,熟练掌握实践操作技能,增强教学实践活动的针对性、实用性和规范性。五是可采取多媒体在线培训的方法。利用网络辅导资源、教学课件、智能手机综合服务平台等开展网上辅导和在线教学,随时就地解决问题,扩展培训的时间和空间。还可充分发挥广播、电视等远程教育培训手段的优势,开办农业科技知识专栏、讲座,或通过科技直通车下乡、发放技术明白纸、播放光盘、举办农民学科技读书月活动、设立农民培训咨询台等形式,逐步实现农业科技知识的推广和普及。

4统筹各类资源,健全培训机制

第3篇:农业科技培训范文

   

一、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农机科技培训工作的组织领导

   我们把农机科技培训作为正在实施的农机作业标准化工程和农机科技创新示范工程的具体措施和当前业务工作重点,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成立由丁显涛副主任为组长,推广站、农机校、机务科负责人参与的农机科技培训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农机科技培训工作的组织协调,定期联系包联镇村,及时解决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研究制定科技培训工作实施意见,安排一辆专车保证工作需要,选派2名业务能力强、具有一定语言表达水平的专业技术人员为科技培训工作骨干。结合业务工作进展情况,确定以农机作业标准和农机化新技术推广为重点内容,做到了科技培训工作领导、人员、内容、措施四落实,为搞好科技培训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提供了组织保证。

   

二、采取多种方式,扎实有效地开展农机科技培训工作

   根据实际需要,借鉴往年成功做法,围绕搞好这项农机科技培训工作,我们主要采取以下3种方式:一是赶科技大集。以市集宣传为依托,由市农机推广站牵头,组织4名专业技术人员,通过现场机具展示、发放宣传材料等,向广大农民推介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活动中,共展示自走式小麦联合收割机2台,田间管理机1台,小麦收获清选机1台,玉米收获青贮机1台,现场发放宣传材料8000多份,解答群众咨询1500人次。二是开展送科技下乡,进行集中宣讲。一方面组织6名专业技术骨干,深入所包夏格庄镇和武备镇的农机专业村,面向农机大户,围绕以玉米收获青贮和小麦秸秆综合利用为重点的“兴机富民”两大创新示范工程和以机耕及小麦、玉米机收为重点的农机作业标准化工程的实施,加强相关技术和操作要领的宣讲,促进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应用;另一方面结合春

   耕备播,开展农机化服务,指导农机户搞好机具检修调试,帮助他们解决作业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三是举办技术培训班。充分发挥农机化学校的主渠道作用和技术优势,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有计划地抓好农机使用技术培训,有效地提高了农民农机人员的科技素质,为下一步实施农机化两大创新示范工程提供了技术保障。目前已举办农机绿色证书培训班6期,培训学员302名;举办驾驶员培训班10期,培训学员312名。

第4篇:农业科技培训范文

南川区科协积极与区农委配合,在全面开展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项目建设活动中,狠抓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强化科技进村入户,邀请区内外农业科技专家开展技术培训,着力培养新型农民,以科技手段助推现代农业发展。

“油菜与水稻进行高效间套轮作,能极大提高1亩田的产出。”在大观镇,重庆农科院特色作物研究所技术负责人尹学伟说。原来只种一季水稻,现在水稻收获之后种油菜,亩均多产出350斤的油菜籽。这可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这套高产高效的技术示范项目不只是简单的间套轮作,这里面有很高的技术含量,更关键的是要结合南川区的气候、土壤环境的具体情况,在原来的种植模式下挖掘耕地的产出潜力,必须要对气候、土壤、作物生长等元素进行综合考虑,这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尹学伟很自豪地说,以油菜和水稻套作为例,就应用了扩行缩株免旋直播、精确定量基本苗、病虫害绿色防控、稻油半旱式轮作等技术。

粮—菜、蚕豆—玉米、蚕豆—蔬菜、水稻—油菜,多种种植模式的创新既满足了粮食生产的任务,还提供了更加丰富的蔬菜和油料,可谓一举多得。

第5篇:农业科技培训范文

关键词:培训新理念;培训领域;培训方式;发展现代农业

中图分类号:G725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东平县积极认真地把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当作发展现代新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工作来抓,充分发挥以县农广校、县职业中专、劳动技校等为主培训阵地的作用,以农业科技入户为平台,整合利用各类教育资源,采取多种培训形式,创新培训手段,在很大程度发挥了科技培训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中的作用,促进了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近2a来,共计培训农民3万人次,其中培训农民技术员1125名,农村党员1800名,培训转移农村劳动力近万人,常年外出务工人员达到10万人,年创劳务收入11亿元,促进了全县优质粮食、油料、蔬菜、畜牧、林果、蚕桑、水产、沼气及劳务输出等产业快速发展。

1 适应新形势新任务需要,深刻认识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该县地处鲁西南,山区、平原、涝洼三分天下,仍然是农业为主的大县,全县农业人口70万人,占总人口的88.94%,农业产值比重占30%左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落脚点在农村,重点在农民,为的是农民,靠的也是农民。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来看,无论是产业发展,还是精神文明建设,都需要高素质的人才作保障。只有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提高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才能有效提高,农村全面小康社会才能实现。为此,该县始终把发展农业农村经济作为推动全县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东平县农业产业发展规划》,把农业农村发展作为各级党委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紧抓不放。经过全县各级的积极努力,全县农业农村经济有了长足发展,农业生产连年增加,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科技水平的飞速发展,农民科技素质偏低的现状与新形势不相适应的矛盾日益显现,导致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偏低,农民增收缓慢,严重制约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这一状况如不尽快改变,必将影响和制约着东平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其关键就是要利用各种有效载体,加大科技教育培训力度,全方位提升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培养造就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2 树立培训新理念,调动农民参加培训积极性

结合东平县农业产业特点和农民需求,坚持实际、实用、高效的原则,将培训班设在项目实施村,采取集中授课、面对面培训,进村入户指导,现场观摩等有效方式,本着农民需要什么,就讲什么,及时解决农民生产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即方便农民学习,又节约培训经费,农民一边学习,一边实践,使农民学到了技能,又增加了收入,深受农民欢迎,把经济能人培育成为农民奔康致富的“领头雁”;发挥社会力量参与推广培训。为激发调动大学生参与农业科技推广的积极性,东平县择优选聘了四名大学生“村官”担作了科技入户技术指导员,为大学生参与农业科技推广提供了平台和机遇。在科技示范户中择优选聘了6名具有较高技术水平的农民技术员,他们既掌握科技知识,又了解村情民意,非常受当地群众欢迎。通过近年全国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和全国农技推广示范县项目的实施,既解决了有人干事的问题,又解决了有钱办事的问题,同时也提高了农业部门的地位和威信,每次县人大代表评议部门,县农业局都在前三名,连续6a被县政府授予“服务经济建设先进单位”荣誉称号,2010年被评为省级文明机关,2011年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

3 采取多种形式培训,力求满足群众多方面的需求

3.1 进行实用技术培训

围绕现有产业进行培训,主要培训粮油、蔬菜、林果、蚕桑、花卉、农产品加工、农机使用保养维修等农业科技实用知识;围绕发展现代农业进行培训,主要培训无公害生产、绿色食品生产等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

3.2 进行就业技能培训

针对全县农村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富裕的现状,围绕产业发展需求进行农民就业技能培训。主要培训了农学、食品加工、土地管理、财务会计、农田水利、道路桥梁、水利水电、土木工程、水产养殖、环境科学、水政水资源管理、机械电子工程、建筑装潢、建筑工程与管理、会计电算化、会计学、园林、园艺、林学、植物保护、畜牧、服装加工、烹调、家政服务等60多个专业技能。

4 创新培训方式,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

为实现培训的目的,确保教育培训工作的实效性,在采取传统培训模式的基础上,对不同年龄层次、不同文化水平、有不同需求的农民使用不同的培训办法和内容,做到因人施教,因需施教。

4.1 载体式培训

以县农广校为阵地,利用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绿色证书培训工程、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等载体,年培训农民15000多人。

4.2 流动巡回式培训

由于一些乡村居住分散偏远,利用逢集或走村的形式,建立了县、乡二级农业技术专家服务队深入各地开展流动宣传,每年春季、秋季、冬季,县农业局等农口部门都要组织农业专家赶科技大集,巡回讲课和咨询,传授农业先进实用技术,解答农民遇到的技术难题,指导农业生产。

4.3 娱乐式培训

为了使农业主导品种及其主推技术更贴近农民,让农民在娱乐的同时学习技术。县农业局将科学施肥技术、化肥使用与鉴别知识等7200余字的技术资料和50多副图片编制成扑克牌,图文并茂的表现出来,使农民在娱乐放松的同时学到科学的施肥技术。

4.4 保姆式培训

针对一些农民文化水平不高、接受技术较慢的情况,县、乡(镇)两级农业技术人员在进村入户宣传的基础上,赠送党的农村农业政策、技术口诀、农产品价格行情表、市场信息致富经验等资讯服务,以方便受训农民学得实、用得准。

4.5 结合式培训

培训方式和内容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农业专项技术培训与高产创建相结合。如对病虫专业防治员培训,专门拿出1d的时间以农民田间学校的形式举办田间课堂,让培训对象在田间地头现场实践病虫防治,大大提高了培训效果。在培训内容方面,根据阳光工程技能培训的实际,按照省、市阳光办下达的培训方案和培训专业要求,重点围绕农业主导产业培植、促进农民创业、农业服务体系发展、农业标准化生产、提高农民就业适应能力和综合素质等5个方面开展培训。使培训更加符合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增强了阳光工程培训的实效性。

4.6 普及性培训

在主导产业关键生产时期,县、乡农业技术指导员进村入户采取播放光盘、现场授课与指导等形式开展培训。同时,通过赶科技大集、发放技术意见、科技手册、明白纸等形式进行科普宣传。通过系统宣传、培训和咨询,提高农户科技文化素质。

5 注重实际,确保教育培训的最佳效果

第6篇:农业科技培训范文

一、提高理论深度,更新教育观念。

这次省培,给我带入了一种求学的氛围。通过认真听取了李永勤教授《学习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的报告,我感到,在新形势下,我党面临着执政、深化改革、市场经济的不断变化和一系列外部环境动荡的考验,真的是任重而道远。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坚持立法先行,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要恪守以民为本、立法为民理念,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报告使我进一步明确了党在新时期的总目标和总任务,明确了党的政策方针和具体措施,使我们更加坚定了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使我们更加强化了跟着党实现中国梦的信心和决心,使我们更加明确了自己的工作方向和工作任务。其余几位专家教授的讲解,都是建立在较高的理论基础上的。我深深地意识到:一名优秀的教师没有先进的教学理论充实自己,那么,他的教学在达到一定程度后就难以提高了,而要想成为一名优秀教师,就要努力地提高自身素质,理论水平、教育科研能力、课堂教学能力等。所以回到课堂后,我更加努力,仍不断搜集教育信息,学习教育理论,增长专业知识。我更注重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模式,努力提高课堂效率,从而更快达到真正提高自己的目的。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要在教学这片土地上找到自己的乐园,学习才是唯一的路!

二、开阔视野,丰富自己的内涵。

我校多年来开设的涉农专业仅有园林专业,教学内容主要为花卉、绿化、病虫害防治等。刚开始培训,看到教学安排不免感到失望,感到和自己的教学关系不大。但随着学习的深入,我改变了想法,听了武绍波、朱海山、郭华春教授的课后,真为自己的狭隘和目光短浅感到惭愧。虽然这些农作物平时工作中接触不多,但学习不仅止停留在内容本身。他们丰富的学识,让我敬仰;他们持之以恒的钻研精神,让我敬佩;他们开阔的视野,把我带到了未知的世界,全新的领域。特别是郜鲁涛硕士关于电子商务的讲解,引导我用互联网+的思维重新看待身边的资源和事物,为园艺产品营销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维模式,让我茅塞顿开,受益匪浅。几位专家都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很多经验和方法都是可以逐类旁通,学习借鉴的。听了他们的课让我反思,如何更加深入地教学,如何在课堂上与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如何与时俱进地把新技术、新资讯、新思维融入到教学中?如何抓住学生内心,掌握教育教学的技巧呢?在培训中,我深感作为一名教师,要不断学习,抓住身边的一切机会学习,才能弥补自己的差距与不足。要不断的给自己“充电”,只有不断的充实自己,博览群书,授课时才能做到游刃有余,而不是照本宣科、索然无味。我定会把在培训中学到的新理念、新方法运用到教学中去。教学需要教师不断刷新,而不是复制。因此,以后我要坚持学习,以丰富自己的内涵,让自己获得更好的发展。

三、做创新型、研究型的教师

通过此次培训,我得以反思自我,寻找自己与“名教师”之间的距离。我经常会思考:在具体的教育教学中怎样做才能算是一位好的老师?怎样成为学生好的引导者?平时我们疲于应付日常教学,很多问题都没有认真去探究和思考,我觉得自己还有很多不足,也为今后发展拟定了目标:

1、重视教研,均衡发展

要想成为一名教育科研专长骨干教师,光会教还不行,还得研。要朝着教育特长型发展,这就要求必须在一定行为规范的基础上,将自身调节机制放在教育活动的控制执行环节上。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要多做创新尝试,要多研究教育教学理论,以堆积、沉淀并吸收经验。通过此次培训使我认识到一个教师不仅要具有一定的教学经验,还应该从经验型逐步向研究型转变,教育科研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2、保持激情,努力创新。

通过此次培训,通过聆听各位专家的精彩讲座,通过与各学员的相互交流,我更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贫乏。我觉得自己太安于现状,自满自足多,紧迫感、危机感少;工作中容易被俗念束缚,惰性大,闯劲少;课堂上展示自己才华多,给学生参与的机会少。通过培训,我清醒地认识到:激情和创新是成就你走向名师的必要因素。

3、调整心态,乐享教育

第7篇:农业科技培训范文

一、新郑市开展农业科技教育培训情况

新郑市农广校是新郑市农业科技教育培训的主体,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面向“三农”、服务“三农”,以“艰苦创业、团结奋斗、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精神为指针,以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为使命,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开展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农业科技教育培训工作。尤其是近几年来,新郑市农广校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产品竞争力增强的总目标,以实用技术培训为基础,以实施“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阳光工程”、“退耕还林培训工程”、“农业科技入户工程”、“绿色证书培训工程”为手段,积极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全面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取得了明显成效。近3年累计培训阳光工程学员5450人,培训退耕农民6825人,培训科技示范户及辐射带动户21000户,培训绿色证书学员15060人,培育各类农村实用人才3549人。

二、当前新郑市农业科技教育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从培训对象上讲,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导致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数量和质量下降

新郑市地处省会郑州“南大门”,交通便利,区位优越,“二、三”产业相对发达。同时,随着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把大量的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去从事“二、三”产业,造成了农业生产需要有较高科技文化素质的骨干农民过分外流,留在农村务农的那部分人员,由于存在年龄偏大、文化素质偏低、消化吸收农业科技知识的能力比较差和认识守旧等问题,他们对农技推广培训活动不感兴趣,最直接的表现是难以组织。

(二)从接收培训的途径上讲,农民接受农业科技知识信息的渠道比过去更加广泛,可选择性增多,给我们农业部门传统的培训方式带来了挑战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农民获取知识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宽,除了农业部门外,科协、教育、广播电视、邮电、新闻出版、移动电信等部门为了拓展发展空间,都在通过服务“三农”来占领农村这块阵地。农民足不出户就可以通过新闻电视、上网、VCD光碟、手机短信等方式获得自己所需要的知识信息。对于长期搞农业科技培训推广工作的农业部门来说,用什么样的方式、发挥什么样的作用来巩固这块阵地,成为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三)从培训主体上讲,农业科技培训推广人员知识老化,人员素质低,技术培训的供给与农民的需求脱节,发挥作用有限

一方面,由于从事基层农业技术培训服务工作条件差、工资待遇低、人员流失严重,导致现有人员年龄偏大、专业知识缺乏、总体素质偏低;另一方面,农业科技与生产结合不紧,培训的内容不适应实际需要,农户生产过程中迫切需要的适宜性农业技术供给短缺,造成农业科技供给严重滞后于农业发展的时代需要,难以满足人们对农产品优质化、多样化的需求。

(四)从培训手段上讲,农业科技培训设备落后、方法简单,农业科技培训推广方式缺乏创新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其他部门已经发展到运用广播电视、录音录像、数码投影等现代化手段来开展培训。而我们基层农业培训推广机构如农广校用于农民教育培训的设备还很不齐全,基本停留在“一张嘴”的阶段,我们以这样的条件和设备来从事农民教育、来搞农业科技培训推广工作,没有新颖之处,难以激发农民参加培训的兴趣。

三、今后开展农业科技教育培训的对策

(一)加强领导,增加投入,不断改善培训条件

农业科技培训是一项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公益性、基础性的社会事业。各级党委、政府及职能部门要加强行政领导力度,提高对农业科技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长期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制定和完善各种扶持政策,把农业科技培训作为一项长期的基础性工作抓紧抓好。例如,将农业科技教育培训纳入地方财政预算,形成长期的投入机制,加大投入力度,安排一定比例的专项资金,用于编写农村科技文化素质教育的文字教材、师资培训、多媒体教育及宣传工作等。

(二)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农业科技教育培训队伍

农业科技推广培训队伍是农技推广的根本。一要加强队伍建设,支持现有农技人员带薪学习培训,通过脱产、函授等多种培训形式,提高农技推广人员的知识水平,以适应农业科技不断发展的需求;二要鼓励农村大学生回到农村就业和创业,充实基层农技培训推广队伍;三要建立科技培训人员资格准入制度,严把进人关,提高农技推广队伍的整体素质;四要实行绩效挂钩的考核制度,建立以服务对象为主体、以一线推广培训业绩为主要内容的考核评价体系,切实做到责、权、利相统一,提高推广培训质量。

(三)创新培训内容和方式

一要紧密围绕农业结构调整、主导产业建设,根据现代农业发展的“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要求抓农业科技培训;二要围绕农民需求和致富愿望开展“订单式”培训,由农民“点菜”,培训部门“买单”,有针对性地开展科技进村入户活动,不断适应农民对科技需求的差异性,提高农业培训效果;三要运用电脑网络为农业科技教育服务,大力发展电化教学,做到图文并茂、声像并茂,不断培养农民的学习兴趣;四要把宣传发动与经济补偿措施结合起来,不断增强科技培训的吸引力和感召力;五要抓协会骨干和农村能人培训,通过协会内部会员互学促帮、信息共享和农村能人的示范带动,完成对周边农民的“辐射”培训。

第8篇:农业科技培训范文

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统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主线,围绕明年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致富对人才、技术和信息的需求,广泛宣传国家和省市的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深入开展农业科技服务,努力帮助基层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切实把农业科技送到广大农村、送到基层、送到农户,让农民得到实惠。冬春送农业科技下乡活动,重点围绕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及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着力推广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和实施主体培训,有效提高农村劳动者科技素质和农业科技水平。

二、主要任务

(一)大力宣传党的农村方针政策。组织宣传贯彻好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把中央《决定》传达到千家万户,让农民了解《决定》的精神实质,把农民的积极性引导到落实《决定》的各项措施中来。

(二)深入开展农业科技入户工作。各乡镇要结合实际选择好农业科技服务项目,选择好科技示范户,积极组织农业专家科技致富带头人,采取多种形式开展送科技下乡,真正为农民提供技术服务。在实际活动中做到农业专家、科技资料、农资新产品、科技指导“四个到户”,提高农民种田的科技水平。全县培育农业科技示范户4000户,辐射带动周边农户2万个。

(三)加强农业科技培训工作。结合全县冬春农业科技人员送科技下乡活动,组织县、乡两级农业科技、教育和推广人员,重点围绕我县推广的各项农业适用新技术,大力开展科技培训。举办各类农业技术讲座不少于20场次,发放技术资料不少于6万份,要使50%以上农民要接受培训,80%以上农户受益。

(四)引导农民发展科技致富项目。引导培训农民利用现有的资源条件和设施,发展特色养殖业、保护地反季节蔬菜生产、特色小作坊加工、冬季运输等,变冬闲为冬忙,帮助农民增强致富本领和增加收入。特别是在我县试验成功的科技致富项目,要认真调研和总结,积极引导发展。

(五)积极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按照农业内部转移、非农领域转移和外埠转移的思路,通过组织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强化市场观念、效益观念,增强转移就业能力和致富本领。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培训,促进全县劳务经济持续发展。

三、主要措施

(一)组织宣讲团宣传政策。各相关部门要组织宣讲团深入村屯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宣传中央《决定》和党的惠民政策,使党对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二)组织农业科技人员送科技下乡。各乡镇、各部门要结合业务和特点,发挥优势,利用冬春时机,积极组织农业科技人员开展送农业科技下乡活动。重点组织“科技大集”、“专家小分队”和“科技巡回报告团”,深入乡镇、村屯和科技示范户举办农业技术专题讲座、现场技术咨询。向农民赠送农业科技光盘、科普图书资料和农业技术宣传单,向农民推介农业科技新成果、新品种、农资新产品,引导帮助农民了解市场信息、选择致富项目、安排好农业生产计划。

(三)组织致富能手现身说法。各乡镇要把“种粮能手”、“蔬菜大王”、“养殖大王”和“转移就业能手”等组织起来,在本地做巡回报告和开展致富论坛,以现身说法的方式,宣传致富典型,激发农民早富、快富的积极性。同时帮助积极性高的农民,解决资金和物资等方面的困难。

(四)利用现代传媒传播农业科技。充分利用县电视台和报纸开辟专栏,宣传农业科技知识。播发农业科技下乡活动和农业科技新成果等科技致富信息。同时注意总结和宣传典型,用典型引路的办法,促进农业科技推广与普及。

四、几点要求

(一)各乡镇、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明确任务和责任。把宣传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开展农业科技下乡活动作为冬春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一项中心任务,纳入日程,精心谋划,切实将冬春农业科技下乡活动落到实处。

(二)要把工作着眼点放在为农户、为农民办实事。要把科技下乡工作重心放在农民身上,要注重实效,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特别是解决发展粮食生产、农村劳动力转移和选择致富项目等方面的难点问题。

第9篇:农业科技培训范文

一、指导思想和原则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2013年农业产业化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产品增强竟争力为核心,以我乡现还有农用地的农民和村(居)组干部为培训对象,充分利用各种科技培训资源,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农业科技培训,大力普及农村、农业适用技术,不断提高现有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加快科技进步与创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提高本乡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

(二)基本原则

1、分类、分期培训原则。以从事食用菌、种植、养殖户、设施菜、经果林的农户及社区两委成员(含居民组长)等为培训对象,按照季节农时,产业、经济发展程度,采取形式多样、内容各异的分类、分期进行培训。

2、服务产业原则。立足于本乡农业发展现状,以产业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民致富为目标,围绕优势产业及特色农业开展培训,为本乡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经营服务。

3、注重实效原则。紧密结合农业生产时节和农民生产需求,开展灵活多样、不同形式的技术培训,使农民一看就懂,一学就会,学了能用,用能致富。典型案例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利用各种形式传播农业科技知识。

4、创新机制原则。按照本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计划要求,对现有农业产业进行科技整合,使新的机制在农民科技培训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健全农业科技培训管理制度,创新培训模式,充分利用课堂教育、现场教育、现代远程教育等手段,努力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

二、目标、内容及培训计划

(一)目标

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组织本乡参培农民在科技人员的引导下,深入农业科技示范户、养殖示范户。到田间地头,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示范推广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培育和增加一批思想观念新、生产技能好、既懂经营又善于管理的农业生产经营管理者和农业科技示范户,带动其他农户增收致富;构建政府组织推动,市场机制引导,农业部门带动,专业技术人员、农业科技示范户的生产经营管理者和农户互动的新型农业科技网络,为本乡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协调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二)内容及计划

1、本乡计划本年度按季节农时举办培训班四期,每期接纳参培对象600人,拟定培训时间和内容:

第一期:2013年11月—2015年1月,培训内容:粮食作物栽培、食用菌生产。

第二期:2015年2月----4月,培训内容:大棚蔬菜种植、板栗种植、苹果栽培。

第三期:2015年5月---7月,培训内容:设施菜种植、实用农机操作。

第四期:2015年8月----10日,培训内容:设施园艺、大田作物调整、畜牧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