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基础教育改革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字】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 教学现状改革方案设计
0、 引言
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的任务,就是提高大学生的计算机文化素质,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使学生成为既懂得自己的专业、又能熟练操作计算机的复合型人才。
1、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现状分析
自从上世纪90年代,全国各类高校相继在非计算机专业开设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经过近20年的研究与实践,各校都有了一套相对稳定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和计算机的普及,社会对学生计算机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一个大纲、一本教材、一张试卷的传统教学模式已很难适应社会对计算机应用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高校计算机公共课程教学存在着一些必须引起重视的问题。
1.1教育目标不明确
很多高校至今还是通过某种形式的计算机等级考试合格率来检测教学质量,将证书作为课程的最终衡量标准,学生为了顺利拿到等级证,需要花大量的精力投入到与考试相关的学习中,如考试技巧、大量试题练习等,这样必然导致学生对计算机系统缺乏全面的了解,也限制了学生对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对计算机系统缺乏全面的了解,也限制了学生对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1.2教学对象基础参差不一
由于我国中学计算机及信息科学的教育极不平衡,导致新生入学水平参差不齐,计算机基础教学采用“单一化、统一化”的教学模式,势必造成两极分化的局面。层次高的学生“吃不饱”,埋怨计算机基础课程是浪费时间,学习积极性不高;层次低的学生“吃不了””,对计算机课程产生畏惧,进而妄自菲薄,自我放弃。
1.3教学内容滞后
由于信息技术广泛渗透到各个学科领域,使得各学科自身也对计算机课程提出了各自的要求,如艺术设计专业需要掌握平面图形图像处理和计算机三维表现技能,土木建筑、机械设计专业需要掌握CAD绘图技能,财会及管理专业需要掌握数据库的应用技能。但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采用的一本教材、一个大纲的统一化教学模式,一些教学内容比较陈旧,远滞后于计算机的发展,更难以适应学生专业和未来发展的需要。
1.4理论教学与实际操作相脱节
计算机基础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承,理论是基础,实践是手段,应用是目的。学生计算机知识与能力的培养很大程度依赖于上机的实践与钻研。目前,几乎所有的院校仍采用的是1+1教学形式,即上一节理论课,由老师讲解相关内容,然后学生上机操作。很多学生存在这样一种情况,上课听老师讲授的内容都能听懂,但自己独立操作时就无所适从,更缺乏“举一反三”的能力。
2、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方案设计
针对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通过认真分析研究,确立了以“重在应用、强化能力、适应社会、促进就业”的课程改革指导思想,对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模式、考核方法等方面的改革方案进行了设计。
2.1教学目标设计
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确立了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互相渗透、共同提高的教学目标,在教学中注重“爱与美”的教育,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2.2教材内容设计
改变传统的计算机教材中以介绍软件菜单命令功能为主的方式,教材以任务驱动为主指;以案例项目为引导,以“典型案例+基础知识”的组织形式,按照CDIO的教学理念合理设计教学的内容,通过各种案例的制作过程,来引导学生学习、理解、掌握软件的操作命令、使用方法和使用环境,实现了“做中学、学中做”。
2.3教学案例设计
采用一体化案例设计思想,注重知识的连贯性,即前面设计的作品,会为后续项目中的案例使用,项目案例之间前后呼应。案例的形式上注重了三个层面,合适―>协调―>美,案例的内容上体现了三个原则,知识―>情趣―>爱。
2.4教学方法设计
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针对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环境的不同分别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具体有:任务驱动法、案例展示法、作业教学法、分组讨论法、网络教学法和分层教学法。其中最主要的是任务驱动法:通过一个个具体的工作任务,激发、促使学生主动学习。
2.5教学手段设计
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为现代教学活动提供了丰富的工具和手段。在教学活动中,根据课程目标的不同定位,结合学生所学专业及自身特点,充分利用课堂讲授、课外实践、视频点播等手段建立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教、学、做”为一体的动态教学模式。
2.6考核方式设计
“考”的目的是为了“学”,为了真正体现考试是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手段,在考核环节上,我们采取了开放的过程考核方式,即将教学内容模块化,每一模块设立考核目标,考试题对学生公开,学生以进阶方式完成课程的学习和考核。
2.7网络教学设计
网络教学平台建设在具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简介实用等优点的基础上在视频点播环节独具特色,根据计算机课程注重演示过程的特点,用Camtasia Studio录制了课程的讲解过程,将整门课程划分为若干单元,学生可以突破时间、空间限制,有选择、有针对地学习。
3、结尾
从2009年开始,我校在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进行了改革实践,三年来,教学质量有了较大提高,计算机基础教学不但扩大了学生知识面,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且学会了创造美、表达爱。
参考文献:
[1] 关心. 关于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存在问题的探讨. 黑龙江教育.,2009第3期44-45页
关键词:大众时期;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913(2008)02-00012-05
1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随着计算机及应用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技能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2007年2号文件明确指出“培养和提高本科生通过计算机和多媒体课件学习的能力,以及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的能力”。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在本科教育中与数学、外语一样,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同时还有实用性、不可替代性,是大学教学中不可缺乏的一部分。
当前,广东省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面临的形势是:
(1) 用人单位对计算机技能需求越来明确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各领域工作的发展愈来愈依赖于信息技术,各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计算机技能的需求越来越明确和有针对性,要求大学生有更丰富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更强的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能够在今后工作中将信息技术与本专业紧密结合,使信息技术更有效地应用于各专业领域。
(2) 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在基础教育中的有效实施提高了学生的起点
目前,广东省高中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已经按照国家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实施教学。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包括必修与选修两个部分,共六个模块(信息技术基础、算法与程序设计、多媒体技术应用、网络技术应用、数据管理技术、人工智能初步),每个模块2学分,每个学分18学时。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总学分为2+2,其中必修2学分,科目内选修2学分,4个学分是学生取得高中毕业资格的基本要求。同时,制订了《广东省普通高中学生信息技术等级考试大纲》,高中生在高中阶段必须参加信息技术等级考试。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展提高了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的起点为提高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水平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3) 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现状有待改善
根据网上的调查分析,学生认为目前计算机基础教育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学习目的基本明确但不清晰,不具体;部分专业学生对学习内容不感兴趣,学习积极性不高;在知识、技能学习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存在不足,大部分学生认为50%知识与技能是自己自学的,只有50%是通过老师教授获取的。
此外,学生都期待教师能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能提供丰富的网上教学资源,让学生能在课后通过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方式利用资源来进行学习。同时,希望教师能在教学过程中精讲多练,结合实际的例子使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能有更多上机操作实践的机会。
这一切,使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既面临严重的挑战,又面临难得的机遇。华南师范大学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本着“以学生为本,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高协调发展”的宗旨坚持开展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的研究。为了顺应教育部深化本科教学改革的要求,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实用型人才,华南师范大学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学需要在原有教学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对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深入的改革。
2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与目标
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指导思想是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及信息素养,并以此为基点,建立一套以能力认证为基础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设立一系列具有专业针对性的计算机课程,让学生在校期间实行不间断计算机技能学习,根据社会的需求培养服务于各专业的应用性人才。
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培养目标旨在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及其他相关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工具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具有在本专业领域和相关工作中应用计算机的能力和初步的程序开发能力。
3建立计算机基础教学的“三层次”课程体系
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体系应根据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及人才培养目标而动态地调整。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基础上,结合计算机课程的特点和我校师范院校特色,提出了我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三层次”课程体系设想,即如图1所示。层次以应用层次来划分,每个层次由若干门面向全校性的必修课或选修课组成,每个层次都有其基础教学内容和目标,形成一个完整、独立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体系。
这种课程体系克服了传统课程设置中把不同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育等同看待的弊端,使不同专业的学生可以选择专业相关的计算机课程进行学习,较好地实现了计算机基础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同时,鼓励不同专业的学生选修跨专业的计算机课程,使学生能在校期间学习更多的计算机技能,并实现四年不间断的计算机学习。
根据“三层次”课程体系,计算机基础教学中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细化设置和建设。
3.1第一层次计算机基础教育
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软、硬件平台)、微机操作系统及其使用、办公自动化操作技能的培养等。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1) 分析各层次的实际需求
分析各层次的实际需求,提出各层次各种课程的教学大纲与相关的实验大纲以及技能评判标准。(该前期工作已经完成。)
(2) 建立网络学习平台
依据技能标准,开发各类型课程资源,建立网络学习平台。将学习资源、网络课程与练习融合于平台之中。建立完善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技能标准,并将这些技能标准和测试(考试)方法全部公布于网上,让学生充分了解测试内容和测试标准,以便于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掌握程度构建学习目标。
(3) 建立实验、实践学习中心
建立课程的网络实验教学案例,并根据课程选读学生数提供一定的上机实验实践时间,让学生根据需要进行各层次学习。
(4) 实行“通过性考试”。
每学年举行两次计算机基础考试,试题从省高校教育考试管理中心试题库导出,考试及格后即可以得到学分,如学生愿意,可以帮助办理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水平考试等级证书。
由于计算机能力与水平差异,参加考试学生会有部分通过,有部分没能通过。对于没能通过的学生除了继续利用学习平台资源学习外,还必须提供相应的辅导,以便下一次考试时达到大纲的目标,并在再学习中建立有效学习监测跟踪机制,以保证学生在重新学习时出现问题有教师辅导,同时,安排专职教师跟踪学生在网上反映的疑难问题并及时汇总学生学习问题,分析原因,进行个别或集体辅导。
(5) 开展全校教学改革试验
从2007年9月开始,在华南师范大学大一“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将会取消课堂教学,改为全面实行“网上自学+通过性考试”教育模式。
为了有效可靠推行该教学改革试验,拟采取下列步骤:
合理制定考试时间段。
做好考试前期的实验辅导与讲座。
2007学年第一学期暂不开设“第二层次”教育课程,教师在该时间段完成两部分工作:分工做好网上答疑、实验辅导以及讲座;组织教师调研选择学科工具软件,编写教学大纲和实验大纲,认真做好备课工作。
专业工具教育采用主讲教师负责制方式。由于专业工具教育课程的实验、实践性更强,不宜大班上课,将改为采用俱乐部模式分班教学,强调实验教学为主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研究
3.2第二层次学科专业工具教育
根据目前我校专业设置状况,选出具有普遍性的专业计算机应用工具,设立为必修或选修课程,让学生尽早而有针对性地接触专业应用软件,培养学生用计算机技术解决专业问题的意识,掌握专业软件的使用方法。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1) 专业工具需求分析
为了使计算机基础教学能紧跟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并根据我校的特点,拟将我校目前学科专业计算机工具教育分成七大类:
理工科类:数学、物电、化环、光电子、教育信息技术等
生医类:生命科学、心理科学
艺术类:美术学院
音乐类:音乐学院
体育类:体科院
文科类:政行、中文、外国语、历史、旅游、法学等
经济及管理类:公管、经济
依据这七大类专业,选取出该类别具有代表性、通用性强、使用面广的计算机专业工具软件清单。
(2) 制定各类专业学科工具学纲
依据专业工具软件清单,制定各类专业工具技能要求及学纲。依据专业软件清单的技能要求,开设若干门计算机专业工具软件必修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专业特点选择课程进行学习,并鼓励学习跨专业学习更多的计算机知识。通过这些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在校期间能够“紧跟时代,适应发展”,使计算机教育“四年不断线”学习和跨专业成为可能。
经网上与文献调研,初步打算开设如表1所示的系列选读课程。
(3) 建设专业学科工具学习网站及教材
在开设选修课程的同时,以科研立项的形式逐步为这些选读课程建设资源丰富的学习网站,供学生自由进行学习。同时,有计划地逐步编写适合学生自学使用的配套教材,为学生建立立体化的学习资源。
3.3第三个层次为计算机语言及系统应用教育
主要内容是以“软件技术基础教育”为中心,培养学生进行“计算机应用开发”所必需的软硬件基础知识。其中“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是主要课程通过该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一种高级语言的程序设计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理解计算机处理问题的方法。
(1) 创新研究能力培养
由于学分制改革与逐步完善,将会大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将会有一部分学生有能力和精力追求更深层次的学习与研究。在第三层次教育着重于培养创新研究能力,并在下列几方面进行教育:
信息技术新技术讲座
硬软件嵌入式技术教育:接口技术、单片机和DSP技术;软件嵌入式系统以及技术
应用系统分析与设计:高级程序设计语言、信息化系统需求分析与设计、动漫技术与设计
(2) 组织学生进行创新设计
根据所学专业知识各自建设网站开展程序设计、系统设计,编程技术的论坛。以学生科研立项、校级程序设计大赛等方式组织学生利用计算机程序语言解决本专业的实际问题。
4计算机基础教学的保障措施与手段
4.1师资保障
实行上述改革后,师资的投入将会比原来教育模式多,所以需要多方面参与。根据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改革趋势,最终的发展应是主要推行第二层次教育,尤其在第三层教育阶段要求教师专业性和实践性、科研能力更强。所以师资队伍建设最终需要应用依托学科群,培养一批专业素质高、科研开发能力强的优秀中青年教师,根据各校专业特点,深入研究第二层次的课程大纲与设置,完善“四年不断线”计算机教育模式与体系。建议从以下三方面解决这些难题:
(1) 利用原有师资队伍,并加强培养与引进,提高水平。
(2) 整个相关专业教师资源,让其他专业的教师也同样能参与计算机基础教学。
(3) 利用相关专业博士生。
4.2实验环境与管理保障
(1) 加强计算机实验室建设
从对省内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的调查发现,目前各高校对计算机实验室都加大了建设的力度,使教学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由于专业工具和一些通用专业工具对计算机实验室配置上需要加强,因此建议在不增加现有计算机数量的条件下,需要对部分计算机进行升级。
(2) 加强学习资源系统建设。
推行“通过性考试”后,学生利用网络学习的时间增多,必须进一步加强资源库运行的稳定性、可靠性。除了网络学习平台系统保证可靠运行外,还需要硬件进行保障。
4.3教学方法、教学效果保障
(1) 突出教学、实验内容的先进性和应用性
由于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新技术、新概念层出不穷,旧知识、旧技术不断被淘汰,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以保证基础、突出创新能力为核心,计算机基础课程实验应实现模块化,改变以往简单地以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Visual Basic、Visual FoxPro为研究对象的分类方法。根据不同内容和难易程度分成不同的模块,将传统的以知识技能训练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增设具有一定广度和深度的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教学项目。
(2) 深入开展网络教学活动,不断优化教学方法
以网络教学资源为基础,发挥学生自主学习,创新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教学中主要负责指导学习,构建学习资源,建立任务式实验教学资源库,依托信息化管理平台对学生网上学习、作业与测评等跟踪手段进行全程管理。
(3) 加强网络学习资源建设
由于计算机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计算机课程网络教育资源建设原则必须做到:既是学生学习的教材,也是应用范例。所以所有的学习资源必须以任务和应用案例为主线,引出各个知识点和技能,从而达到以任务驱动学习的目的。
在资源建设中科学、合理选择任务以及案例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资源建设者必须深入研究课程内容,结合企事业应用,开展研究,编写出优质的学习资源。
4.4探索考核方式的改革
考核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议改变原有单一的评价方式,采取多种考核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使评价过程更加公正、科学。主要的考核方式有学生实验验证、制作作品评价、依托网络计算机技能考试。
(1) 学生实验、实践过程的自我评价利用网络进行实验学习与测评平台,学生不断开展自我“学习―实验验证―技能测评”模式进行自我评价,以实现自我评价、自我修正、自我提高,从而培养学生的开拓性和创新性思维。
(2) 交流评比
教师根据课程大纲开展以任务(问题)驱动模式进行实验教学,学生完成任务(问题)的作品基于网络相互交流、研讨、评比,充分发表实验中的创新点与意见,进而达到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加强团队协作精神。
(3) 老师评价
老师评价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对实验作业评价。这是在学生评价基础上进行总结性的评语,以促进学生更加明确本实验的目的与作用;另一种评价是课程结束的评价。根据课程的各实验操作与熟悉程度、综合设计能力、知识运用以及创新思维提出学生实验学习的总评。总之,对实验成绩的考评注重过程评价,倡导并鼓励创新。
教育管理者和实践者也在利用互联网打破区域教育发展不平衡的局面,让更多的教育资源薄弱的学校学生有机会去接受更优质的教育。学生学习过程的痕迹记录、综合素质评价的相关信息等等,都会成为未来高校录取的依据。
一考定终身,让很多在高考中发挥失常的学生留下终身悔恨。而唯分数论也让教师的教学束缚了手脚。学生成为“考试机器”,“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钱学森对中国教育的叩问刺痛了所有教育者的心。党的十以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成为全中国的社会理想,“立德树人”更是作为教育的总目标。在深化基础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背景下,教育部和北京市教委出台了系列文件,指向教育的供给侧改革,教育要培养中国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
2016年第7期,我们策划了一期“面向未来的教育评价改革”的专题,旨在推动教育评价方式的转变。实际上,中高考“一考定终身”的坚冰已经在融化,教育评价制度的改革已经拉开了序幕。北京市新中高考方案的颁布,正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风向标。信息技术为教育评价方式的转变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技术支持和保障。我们注意到,中高考的录取方式更加注重教育的公平和均衡,录取政策向教育薄弱地区倾斜。同时,教育管理者和实践者也在利用互联网打破区域教育发展不平衡的局面,让更多的教育资源薄弱的学校学生有机会去接受更优质的教育。学生学习过程的痕迹记录、综合素质评价的相关信息等等,都会成为未来高校录取的依据。
为了更清晰地看到中高考改革方案的全貌,我们结合“首都教育”微信公众号的权威,把北京新中高考方案梳理如下。
北京新中考改革方案:科目和分值均有调整
新中考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历史、地理、思想品德、物理、生物(化学)、体育9门课程,总分580分。
语数外为必考科目,外语增加了听力、口语考试,计分为40分,外语有两次考试机会。其他科目实行选考,即从除体育外的5门科目中选择3门参加考试,物理、生物(化学)须至少选择1门。
1. 更多选择性,选考科目是亮点
新方案中将之前所谓的“小科”,历史、地理、政治、物理、生物(化学)全部纳入考试科目,同时,学生可以在这些科目中五选三。所选三科成绩,由高到低分别按照100%、80%、60%的系数折算为实际分数,即:三科折算后实际满分分别为100分、80分和60分。
2. 开放性科学实践占10分,体育成绩增至40分
方案中规定,物理、生物(化学)、历史、地理、思想品德五门考试科目满分均为100分,每科都包含10分开放性社会实践活动分数;同时体育分数增加到40分,逐步增强考试项目的选择性,加强仪器设备在量评项目测试中的应用。
3. 考查学生9年义务教育的积累
新中考方案中明确表明,要严格按照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确定考试内容,注重考查学生9年义务教育的积累,注重考查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能力。扩大选材范围,贴近生活,注重实践。
此外,改进普通高中招生计划分配方式。加大市级优质教育资源统筹力度,完善优质高中校部分招生计划分配到初中校制度,2016年力争达到不低于招生计划50%的目标。招生政策向优质高中教育资源比较短缺的区县和一般初中学校倾斜,引导全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北京新高考改革方案:北京高考将不分文理,文理科目6选3
科目调整为“3+3”模式,即3门必考科目(语数外)+3门自选科目。未来,文理不分科,考生可从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思想品德6科中任选3科。自选科目不用参加高考统考,采取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方式,计算高考成绩。新高考方案2020年实施。
除了基础的语数外三门课,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强项,20种组合。
1. 高考英语改革大,今年起听力一年两考
从2017年起,英语采用计算化考试,英语30分的分值不变,但英语听力一年可两考,取最高成绩计入高考英语总分。从2021年起,英语增加口语考试,口语加听力总计50分。
2. 高等院校要求提前公布选考科目要求
根据最新高考改革方案,高等院校可以根据各自的培养需求,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自选科目中,对考生的选考科目范围提出要求,但要求科目最多不能超过3门,必须提前向社会公布。考生满足选考科目其中任何1门,即视为符合报考条件。
3. 2017年高考少数民族加分范围调整
从2017年高考起,少数民族考生加分范围调整为“从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在高中教育阶段转学到本市的少数民族考生”,加分分值为5分,仅适用于北京市属高校招生录取。中考加分项目和分值,也将参照高考加分项目调整。
中高考改革牵动着千万学子的心,牵一发动全身,也让相应的课程体系发生改变,教师的教学不再局限于教材,学生可以到户外去学习更多的知识、技能,体验最新的技术,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互联网的发展,使得学生超越教室的局限,走班去上课,在网络上与其他学校的学生互动学习,教育已突破校园的围墙。
链接:北京市教委副主任李奕谈教育深综改“基本思路”
北京市教育深综改的基本思路,在于促进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不断提升学生的实际获得感,以创新促绿色发展,其最终指向育人理念的重大转变。为此,一方面,我们要努力提高基础教育供给端的质量、效率和创新性,使其贴近学生的消费习惯,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我们要努力改善基础教育供给结构,打破单一的课程、资源、考试评价供给结构,构建丰富多元、可选择的新供给侧结构,由此实现从需求侧的拉动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的转变。整体而言,这种转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由管理评价导向向服务支撑导向的转变。二是由单一学科导向向学生核心素养导向的转变。三是由封闭目标导向向开放发展目标导向的转变。
此次以考试和评价作为切入点来带动基础教育整体改革,旨在真正尊重教师和家长的消费习惯,在考试供给侧给不同类型的孩子都有发挥的空间,使不同学生都有增量。总体来说,这一轮基础教育改革,我们希望聚焦和服务于学生在家门口“上好学”的实际获得,拓建广义教育资源供给,支持和引导学生在本地完成15年基础教育,最终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整体提升。
链接:东城出台全市首个中小学艺术素养评价指标
北京市东城区日前推出了《北京市东城区中、小学生素质测评标准(试行)》,这也是北京市首个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标准,从此东城区学生艺术素质将有细化标准。
该艺术素质测评标准是以学生为测评主体,学生自愿自主申报,每名学生可申报音乐、美术、戏剧、舞蹈等多个艺术项目的素质测评,成绩折算计入北京市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成绩,测评总成绩为100分,外加10分加分。
音乐、美术项目成绩由学区认定,舞蹈、戏剧等学科不限定艺术门类,由区教委指定部门负责其成绩的认定工作。艺术素质成绩采用递增申报模式,每名学生每学年重新申报一次,不重新申报的,往年成绩有效。
以舞蹈艺术素质测评为例,指标共分为三级。一级指标包括基础指标、学业指标和发展指标。基础指标包括课程学习、课外活动两个二级指标;学业指标包括舞蹈基础知识、舞蹈基本能力等两个二级指标;发展指标包括舞蹈综合素养、课外学习、舞蹈特长加分项。三级指标则涵盖了学生参与舞蹈课学习的出勤率、参与度和学习任务完成情况等16个更加细化的指标。
依据波兰1991年9月7日颁布的《学校教育法》及其修正案,3至5岁儿童可就读于幼儿园。从2004-2005学年开始,教育部开始推行一项6岁儿童接受学龄前义务教育的计划,6岁儿童就读的是0年级(可由幼儿园或小学举办)。霍尔认为,0年级只是重复1年级的课程内容,降低学龄是实现教育机会均等最经济、最简单、最有效的办法。
从2009年开始,波兰教育部实施两项计划以推进这一教育改革。其一,将6岁入学的儿童分为两部分:1-6月出生者与7岁儿童一起进入1年级就读;7-12月出生者仍就读0年级,年满7岁再正式入学。其二,从2009至2012年,6岁儿童按照比例逐渐递增,随同7岁儿童就读1年级。
但从2011年儿童入学教育改革方案的实施情况来看,教育部已考虑是否停止该方案。霍尔重新评估了此项方案的合理性。她称,上半年出生的儿童被强制入学,然而下半年的儿童却可以自由选择,这一做法不尽合理。根据全国2000多个乡镇城市的资料显示,新学年有23%的6岁儿童进入学校,但有些地方家长不愿意让儿童6岁入读小学1年级。霍尔担心,2012学年将造成小学入学人数暴增,即2005-2006年出生的儿童将会一起进入小学1年级就读。
依据2012年1月27日波兰议会通过的《学校教育法(修正案)》,降低儿童接受义务教育年龄的进程被推迟。新修正案把这一义务推迟了2年,规定从2014年开始6岁儿童进入小学1年级接受义务教育。在这2年的改革期间,5岁儿童将开始接受1年义务学前教育准备,父母有权选择是否让他们和6岁儿童一样,继续在0年级或在小学1年级就读。2012-2013学年和2013-2014 学年,假如家长愿意让儿童继续进入小学就读,小学校长有义务招收6岁儿童进入1年级。
近来,中学教育改革这个永恒的话题又在国内引发了热议。多地密集出台改革方案,不少省市拿英语开刀,并由此引发了“英语到底是存还是废”的争吵。只是谁也没想到,关于英语和母语的争论还没有持续多久,数学便横空出世,被新浪网的几万网友推到了风口浪尖,大有“滚出学校”之势。
数学“滚出学校”似乎也并不是那么难,既然人们反对,不学就是了,而且很显然,讨厌语文、政治、历史的肯定也大有人在。当这些科目都“滚出”考试了,学校应该教什么?物理?生物?艺术?体育?若真以“实用”来判定,十年寒窗苦读所学的诸多学科,只怕没有一门是真正跟“油盐酱醋茶”的生活紧密挂钩的。照当下人们的逻辑去想,也难保它们终有一天不会“滚出”学校。当然,醉翁之意不在酒,很大程度上,这是部分人对现有教学模式的一种吐槽,是对面面俱到的应试教育的一种宣泄。
然而,如果我们回顾历史,会发现对中国教育模式的争论在百年间似乎走了一个轮回。科举取士与应试教育在今天常常被相提并论,但在百年前,专业化、通识化的西式应试教育却是取代科举制的主力军。清政府在1904年推出了以日本为范本的新教育体制,即把全国学堂分为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两块,其中基础教育分为三等,即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则包括师范教育、实业教育和特别教育等。从层次上看,这已经非常接近我们现代社会的教育体系了;从内容上讲,这种强调全面、以理工为主的教学模式也与我们今天的课堂相差不远。如今,我们在批判应试教育的时候,常常以摒弃专业化学校教育、回到书桌上摆着“四书”“五经”的家庭私塾为荣。这种历史的再现无论对错,都在警示着我们抛弃过往可能造成的种种缺失。
关键词: 地方高师院校;持续发展;终身教育;素质教育
终身教育和素质教育是当前我国师范教育改革的核心理念,地方高师院校要在挑战中抓住机遇,顺流而上,必须考虑地方高师院校的持续发展问题,这无论是对高等师范院校的持续发展还是对基础教育的长久发展都是有益的。
一、地方高师院校的历史使命
地方师范院校是我国高等师范教育体系的根基和主体,具有师范性和地方性的特点。从其特点不难看出,其历史使命之一是为地方基础教育服务,为其培养高质量的师资队伍。尤其是在新课改背景下,基础教育需要吸纳新鲜的血液,因此,为促进基础教育的发展,地方高师院校必须参与其中,实现新课程改革方案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对接。其二:地方高师院校为当地经济发展输送人才。在高师院校中,部分没有走上教师工作岗位的人才会投入到地区经济建设的队伍中来;另外,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师范院校设置的非师范类专业培养的非师范生也会参与到地区经济建设中去,从而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是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这就要求高师院校能够培养高质量的教师。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正在进行的新课程改革,对未来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名教师需具备以下能力和素质,包括: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开展教育研究的能力;不断创新和持续发展的能力;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的能力;不断更新教学方法、创新教学形式、探索教学手段的能力;摄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素质。只有培养出具有综合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基础教育的改革才有望收到成效。
二、地方高师院校发展中的问题
地方高师院校作为基础教育的"工作母机",要想在基础教育改革和面临与综合大学、重点师范大学竞争的今天居于有利地位,必须考虑如何持续发展的问题。地方高师院校培养的学生,在学术性方面是先天不足,在师范性方面又显得优势不优。
(一)办学定位不明确
办学定位不明确,即地方高师院校对其是培养和综合大学一样的学术性人才,还是培养具有师范性特点的师范性人才的目标上定位不明确。一方面,地方高师院校为了谋求办学规模的扩大,盲目的向综合大学追求"大"、"全",片面的增加非师范专业,并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非师范专业精品课程的设置与申报上,由于不具备充足的办学物资、师资力量,往往使其丢了师范性的优势,影响了教学质量。另一方面,由于师范大学办学的开放性,国家允许综合大学办师范,这样就使地方高师院校受到两种优势力量的夹击,地方高师院校既无法与综合大学竞争,在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资源上与重点师范大学又存在较大差距,在发展中面临窘境。
(二)课程设置不合理
当前,制约地方高师院校发展的又一问题是课程设置不尽合理。地方高师院校是为地方基础教育服务,教师水平高低直接决定了基础教育质量的高低。表现为:
1、专业设置落后
在终身教育和素质教育理念的倡导下,基础教育正在大刀阔斧的进行新课程改革,其课程内容的整合性、课程目标的开放性、课程评价的发展性、课程管理的多元性等等都要求教师有相应的教学素养。而当前地方高师院校一贯以来是按照中小学的课程安排设置相应专业,中小学开什么课,高师就设什么专业。试想基础教育改革实行的"文理大综合",如果高师专业设置仍然分割存在,好不容易统整起来的综合知识又被强行分裂,这样的改革就毫无意义。
2、课程结构不合理
我国高等师范教育课程的设置主要包括三大板块:通识教育课程、学科专业课程、教育类课程。在国外,普通教育课程往往包括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且具有文理渗透、拓展基础、门类众多和比例较大的特点[1]。通识教育课程指大学英语、大学体育、计算机等课程,门类少,比例小,特别是地方高师院校课程设置中有关"人文"精神的课程没有得足够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难以得到保证;而教育类课程的安排同样如此,从课时比例来看,教育类课程只占到5%--9%,而且教育实习所占的时间仅为6--8周,造成师范院校学科专业冗繁,学生每天钻研专业课程,不关注教育类课程,严重影响了师范生教育教学技能的培养。
(三)办学理念落后
办学理念落后导致地方高师院校和基础教育相脱节,是地方高师院校发展面临的又一问题。在当前终身教育和素质教育理念下,地方高师院校发展的瓶颈表现在:
1、地方高师院校主要强调对学生教育理论知识的灌输。在教学内容上理论性过强,忽视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如今,很多师范生表示不愿意从教,这与地方高师院校忽视对学生师范性素质的教育有关,特别是高师重政治思想,轻职业道德。
2、素质教育更要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而当前高师教育和基层教育与实际需要相脱节,前者重理论学术,后者重实践。教师教育固然要学习教育理论来指导教学实践,但是师范生缺乏的教育见习和实习机会,且无法从课堂上了解到新课改的信息,当其从教后,势必会在一定时间内影响新课改的顺利进行。
3、地方高师院校的教学手段落后,直接影响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而且,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和内涵。当前,中国大学生创新精神不够,师云亦云,缺乏挑战精神,这与长期以来学校教育采用统一的教学方法、统一的教学进度、统一的评价标准有关。但学生作为一个个有生命的个体,不能像产品那样规格,无疑是对学生个性的压抑,是对学生创新能力的磨灭。
三、地方高师院校持续发展的对策
(一)准确定位,确立"师范性"和"地方性"的学校特色
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校长杨福家教授指出:"如果把地方高等教育比作一架钢琴,每个高校犹如琴键。不同学校发出不同的音,经和谐组成美妙的音响;若一窝蜂地谈一个调是奏不出妙曲的。"这段话形象的描述出高等学校应办出各自特色的重要意义。地方高师院校要想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站稳脚跟,必须把争做名牌与办出特色作为重要的办学目标。因此必须在"地方性"和"师范性"上作文章,才能实现持续发展。
所谓师范性是指地方高师院校要把为基础教育服务,为基础教育培养合格教师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教师教育是地方高师院校的首要特色[2]。地方高师院校的"师范性"特色已有深厚的历史积淀,这就是师范院校和综合大学竞争的最大筹码,只有坚持"师范性"的特色,才能不丢掉优势,不丢掉历史。另外,由于人们对教育质量要求的提高,师范生不仅仅要具有教育教学的能力,还需要有教育研究的能力,即"学术性"的能力。地方高师院校要在坚持师范性特色的基础上,有意识的引导学生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
另外,坚持地方性就是地方高师院校要给予地方基础教育在教育改革、人才培养方案、特色乡土教材的编制上予以一定的帮助。并且,也要根据自身的学科优势和办学条件,适当开设一些地方经济建设所急需的非师范性专业,以有利于学生的多样性选择,从而增强学校的办学活力,同时,也为学生毕业后多种道路的选择提供各种路径[3]。
(二)依基础教育改革之需,适时调整课程设置
随着经济社会形势的不断发展和素质教育理念的全面推进,地方高师院校落后的课程结构已不能适应教育改革的要求。因此,需要推进以"怎样培养人"为主导的教师教育课程改革。课程是实施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途径,地方高师院校改革必须诉求于课程改革。因此,
1、根据基础教育改革的目标更新专业。地方高师院校落后的专业设置严重影响了基础教育改革的进程。因此,地方高师院校要依据中小学课程的安排调整相关专业,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重视通才教育,为中小学培养相应的教师。
2、调整课程结构。首先,加强通识课程。新课程改革需要具备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地方高师院校需注重文理课程的相互渗透,注重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其次,精简专业课程,突出主干课程。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地方高师院校需将部分专业课内容适当降低难度,将某些专业课程设为选修课或自修课,供需进一步深造的学生选学[4]。最重要的是,加大教育类课程的比重。教育类课程体现了师范生师范性特征,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型时期,正确的教育观念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要增加教育类课程的时数和门数,特别是要延长教育见习和实习的时间,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实现地方高师院校与基础教育的双向交流
基础教育与高师教育的关系就像是树叶与树根的关系,二者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根深才能叶茂。只有高师教育把高质量的营养输送到基础教育中,基础教育的质量才能保证。另一方面,叶茂有利于根对营养的吸收和发展[5]。因此,高等师范院校只有加强与基础教育的联系,实现二者的"双向交流",使高师院校跳出了自我封闭的狭小天地,用"大教育大服务"的理念走进基础教育的课堂,避免形成新课改"剃头匠的担子--一头热"的窘境。当前教育理念的潮流是终身教育和素质教育,地方高师院校要在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需在新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不断改革教学方法、创新教学评价方式,为学生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1、改革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上,地方高师院校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变单纯的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方式为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为主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敢于向权威说"不",大力推广现代教育技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会学生"学会认知"。
2、创新教学评价。在教学评价上,学校要根据各门课程的特点和要求,灵活采用多种考核方式,把平时的讨论、考察、调研、论文撰写等纳入考核范围,改变过去单一的期末卷面考试的评价方法,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3、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除了配套相应的硬件设施外,还需建设宽松的软环境。如举办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报告会、音乐会、美术、书法、摄影、演讲等。这些活动要带有一定的师范教育性质,使其与显性课程结合起来,从而使学生在良好的校园氛围中受到陶冶,提高修养,发展个性。
总之,地方高师院校的命运直接关系到基础教育改革的成败。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地方高师院校以基础教育为导向,以提高教育质量为目标,抓住机遇,立足地区、依靠地区、为了地区,积极探索一条具有特色的办学道路,从而在改革浪潮中不断前进。
参考文献:
[1]吴文侃,杨汉涛. 比较教育学[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608
[2]范进军. 经济全球化时代地方高师院校的发展思路[J]. 中国教育学刊,2004:59-62
[3] 张海燕. 试论地方高师院校可持续发展[J].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2006):19-20
[4] 梁鹏. 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教育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 教育科学,25(2009):38-41
关键词:高师音乐 教育改革 基础教育 重要意义 相关建议
社会主义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促进了我国教育改革脚步的不断加快,高师音乐教学作为基础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长久以来相关部门对其给予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方面的支持。但是,本文通过对现阶段高师音乐教改的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发现,由于传统的教学理念根深蒂固,在其整体发展中仍然存在教育内容与教学方法、教学实践情况严重脱节的现象。
一、高师音乐教育改革的重要意义
为社会输送高质量的优秀人才一直以来都是我国教育部门的重要目标,与时俱进地进行教育改革也是当下教育部门的首要工作,本文将高师音乐教育改革的重要意义总结为以下几点:
(一)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
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性极强,要求任课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有着非常高的专业素质。根据现阶段高师音乐教育的情况来说,培养出高分低能学生的情况比较常见,这也是造成学生在毕业之后就业情况不好的重要原因。当今社会市场经济飞速发展,人才竞争日趋激烈,在对音乐专业的学生进行培养的过程中,除了要保证他们能够具有高超的理论知识之外,还应该培养他们过硬的音乐素养,特别是对于各自的特点性音乐素养的培训。因此,在现阶段进行高师音乐教育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于学生的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的提升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长久以来,应试教育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在我国教育界根深蒂固。课堂上,一般都采用教师教、学生学的传统形式,难免会造成课堂枯燥乏味,学生对所学知识厌烦,教学效果并不是很好,特别是对音乐教学来说,其是一种互动性极强的专业,需要教师多对学生进行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能动性,帮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高师音乐教学改革正是提倡这种活跃的教学氛围,不断地提升教学的效率,提高教学质量。
二、现阶段我国高师音乐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
本文通过对现阶段我国高师音乐教学改革现状进行调查,将其存在的问题总结为几个方面:
(一)对高师音乐教育改革师范性的忽视
高师音乐教育是为祖国培养从事音乐教育方面的人才的,因此,除了对其进行音乐方面的教育之外,还需要对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进行教育。但是,很多高校在这一方面都有所忽视,将音乐专业教学和音乐教学混为一谈,单纯地采用音乐教学的手段对其进行教学。长此以往,将会导致高师音乐专业的学生只是单纯地掌握了音乐的理论知识和技巧,无法将所学的知识传递给他们的学生,更不能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不利于其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更加不利于我国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对高师音乐教育改革特色性的忽视
结合本文对现阶段我国高师音乐教育改革的现状来看,大多数院校在进行音乐教学的时候,都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对学生音乐专业素质的培训和音乐教学的培养方面,忽视了对于专业的理论知识和文化课的培养。这种不完善的教学模式将会导致高校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大多只有一定的音乐技巧和教学能力,却很难有自己的特点。对于音乐专业的学生来说,不具有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对于他们未来的工作和发展非常不利;除此之外,理论知识和文化课程的欠缺还会导致这些学生的整体素质不高,学习新东西的速度也相对较慢,在社会上很难找到合适的立足之地。
(三)对高师音乐教育改革整体性的忽视
纵观现阶段我国对于高师音乐教育改革的情况,大多数在改革的过程中只是单纯地从某一角度或者出现的某一个教育新现象作为改革的切入点,进而进行改革,这大大地忽视了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的整体性,不利于音乐教学的整体发展,不能取得良好的改革效果。
三、对于高师音乐教改下基础教育的相关建议
本文通过对高师音乐教学改革相关文献资料的查阅和我国现阶段改革中存在问题的分析,将相关建议总结为以下内容:
(一)深刻理解新课标的音乐教学要求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教育部门全面推进新课程标准的教学,高师音乐教学的改革在这一大环境下进行,就应该深刻理解和掌握新课程标准下对音乐教学方面的要求。教师应该彻底转变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能动性,建立全新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教学活动的核心,加强对音乐审美方面的培训,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定期对教师队伍进行培训
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参与者,教师本身素质和专业技能的高低对学生的总体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想要从根本上改善现阶段我国高师音乐教学改革的现状,就应该从教师方面入手。根据现阶段新课程标准改革的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主动和学生进行身份的转变,从主导者转变成为引导者。
我国传统的音乐教学都是采用教师对学生进行单向的知识传递的方式,学生一味地接受,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将来即使成为音乐教师之后,也只是单纯地照搬老师教给他们的知识,并不能真正意义上地在音乐上对学生进行很好的引导。新课程标准改革下的音乐教学应该帮助学生从根本上树立教师的观点,将其当作一名潜在的教师来进行培养,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体会到作为一名音乐教师的感受,让他们能够真正地意识到自己将来作为一名音乐教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教师除了对学生专业知识和文化知识进行教学之外,还需要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培养,言传身教,真正地影响学生,使其更好地适应音乐教师这个角色,为其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更好地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关的教育部门和学校在高师音乐教学改革中也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现阶段在高校中有很多的青年教师,他们中也有很大一部分人是刚刚走出学校,正是对其进行教师形象塑造的非常关键的时期。因此,学校应该定期对其进行培训,不断提高其教学水平。除此之外,学校还应该建立完善的师资队伍,合理地设置师资结构,保证每个年级、每个学科师资力量的均衡发展,建立科学合理的师资队伍。
(三)进行高师音乐教学改革的整体性布局
在现阶段我国的高师音乐教学的改革中缺乏整体性布局,这也是其中非常重要的问题。很多院校在改革中过分地重视改革的局部化,不利于整体改革的发展。因此,要建立高师音乐教学改革的整体性布局,培养全局观念,从全国音乐教学的整体情况出发,从宏观的角度去进行布局,改变以往片面局部地制定改革战略的问题。相关部门需要综合考虑全国音乐高师音乐发展的现状和所存在的问题,从整体上对高校的高师音乐专业的改革事宜进行规定,各个学校在不违反规定的情况下根据自身学校发展的实际情况去进行改革方案的具体实施,这样既可以保证高师音乐教育改革的质量,也能很好地促进高师音乐改革的进程。
四、结语
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教育事业的不断前进,对于高师音乐教育来说,由于其属于艺术范畴,在进行教育改革时会遇到更多的问题,加上传统的艺术教育方式已经在我国根深蒂固,改革起来相对而言也会更加的困难。本文主要针对当下音乐教育改革下基础教育的相关情况进行了分析,着重强调了高师音乐教育改革的重要意义以及现阶段我国在高师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希望能在未来我国高师教育的改革中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更好地推动我国音乐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高建进.学校音乐教育的“新双基”――学校音乐教育新体系的理论阐释与实践之一[J].人民音乐,2013,(09).
[2]杨瑞敏.加快高师音乐教育教学改革为基础教育培养高素质教师――在高师音乐教育教学改革研讨会上的讲话[J].中国音乐教育,2003,(01).
[3]吴斌,金亚文.音乐课程改革新的里程碑――《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深度解读(四)[J].中国音乐教育,2012,(08).
[4]井源涛.深化教学改革 打造特色音乐教育专业――黑龙江省音乐教育改革试点专业鸡西大学师范学院音乐教育专业[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08).
[5]王娟娟.基础音乐教育改革与高师音乐教学的对策[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03).
教育之于国家,是百年大计,高考对于个人,是梦想天梯。一个多月前,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关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答记者问,有如巨石投入湖面,它所产生的涟漪,牵动着人们的神经,它所溅起的水花,折射出希望的彩虹。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再一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一)系统性综合性最强的招生制度改革
中国是一个有着千余年考试传统的国度,每一场大考都是一场庄严的盛宴。教育部释放的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信息,让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对新一轮考试招生改革给予热切的关注:
从小升初到中考、高考,从义务教育到硕士、博士研究生教育,从普通教育到职业教育、继续教育……为什么改,改什么,怎么改,刘利民副部长的答记者问,成为近期报纸上、网络上、生活中的公共话题;
从小升初就近入学、九年一贯制,到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从统一高考减少科目、高考不分文理科,到外语实行社会化一年多考;从分类考试,到综合评价、多元录取;从校长教师交流,到扩大办学自、管办评分离……这些新举措描绘出振奋人心的改革图景,这些新词句也让网络赚足了点击率;
从改革的指导思想到改革的总体目标,从改革的任务、路径,到改革的路线图、时间表……这样的一揽子制度设计,使新一轮考试招生改革迥异于以往的头痛医头、小补小修,而是力求从根本上解决“一考定终身”的弊端。
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对全面深化改革提出的要求,教育改革当然也不例外。无论是从改革的立足点,还是从改革的辐射面来看,这次答记者问所透露的改革内容,都体现出鲜明的方向感、较强的系统性和较高的协同性。今天的教育,已经不是一个孤立的存在,它已深度融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大潮之中。
高考改革作为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衔接点、社会利益和公众情绪的聚合点,从来都备受关注。其实,从世纪之交到现在,高考改革一直没有停歇,从3+X到 3+文综、3+理综,从重知识考试到重能力和素质的考查,考生和家长都感受到了高考形式和内容的明显变化。最让人记忆犹新的,是上世纪末的作文题目“假如记忆可以移植”。然而,在10多年的改革进程中,许多改得很成功,比如网上录取;有些改得不尽如人意,比如自主招生;还有些改过来又改回去,比如春考。常常是改了这方面的问题,又出现了那方面的问题,原因很复杂,但改革缺乏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是一个重要原因。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不仅是破除制约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促进教育体系自身完善,而且要与党的各项事业制度改革相互配合、协同攻关。”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一文中说。
在谈到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攻坚方向和重点举措时,袁贵仁部长还说:“相信这一制度改革的顶层设计,再跟进系列配套政策,将是我国教育考试招生制度系统性综合性最强的一次改革,将显著扭转应试教育倾向,更加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科学选拔人才、维护社会公平,彰显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终身学习、人人成才的理念,为亿万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选择和成长途径,搭建符合基本国情的人才成长‘立交桥’。” 如此明确的改革指导思想和原则,让人们对考试招生改革充满期待。
(二)改革有坚实的思想基础和实践基础
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何时开启,推进高考改革的时机是否成熟?也成为岁末年初民众的兴奋点和纠结点。
“当前,全面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时机已经基本成熟、条件已经基本具备。”这是来自教育部的说法。从目前情况看,这一判断有其坚实的思想基础和充分的实践基础。
首先,新一轮高考改革,有着成熟的制度基础。在教育规划纲要公开征求意见阶段,对“探索个别科目一年多考”、“实行分类考试”等就已经达成广泛共识。当时,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力在网上承诺,“2020年,如果高考还是文理分科,我请你吃饭。”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更是描绘了改革大方向,“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学生考试多次选择、学校依法自主招生、专业机构组织实施、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参与监督的运行机制”。而且,改革时间表已经明确:2014年上半年,国家总体方案及高考改革等各领域的改革实施意见。2017年总结成效和经验,推广实施。2020年基本形成新的考试招生制度。
其次,新一轮高考改革,也有着共同的思想基础。经过30多年马拉松式的争论和交锋,社会公众在高考要坚持而不能废止、要改革而不是革命、要深化改革而不是另起炉灶等问题上,已达成了普遍共识。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的长足发展,给全体中国人民带来巨大的社会财富和多元的发展空间,同时在各个领域积聚着种种矛盾和压力。不深化改革,利益就调整不下去;不深化改革,矛盾和压力就化解不了。教育领域同样如此。面对经济社会发展对各类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面对人民群众接受更高质量教育的期盼,高考必须深化改革。
从制度本身的运行来看,任何一项制度,无论它的初衷多么美好,无论它的效果多么显著,经过一定的历史时期后,必然会产生一些弊端,有些甚至已经违背了它的初衷,就像黎巴嫩诗人纪伯伦说的那样,“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我们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因此,对于高考制度,必须不断进行矫正和改善。从这个意义上说,高考改革也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再者,新一轮高考改革,更有着各地的实践基础。按照教育规划纲要的要求,有条件的地方和学校已经在一些重点领域进行了3年的改革试验,充分发挥了基层的首创精神,积累了可供借鉴的改革经验。
目前,已有21个省(区、市)正式公布了2014年高考加分的相关政策和信息。与往年相比,今年高考加分项目整体缩减,加分分值也相应降低:全国中学生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决赛、部分科技类竞赛获奖者的保送资格被取消,加分不超过20分;全国奥赛省赛区一等奖的保送和加分资格均被取消等等。山东省教育厅有关负责人近日表示,山东将逐步推行普通高校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外语听力不再纳入统一考试内容,甚至取消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高考报名的户籍限制等七项措施;江苏省教育厅主要负责人近日也发声,称当地新高考方案初步意见稿已形成,只欠东风。
可以说,一个既有顶层设计、又摸着石头过河的良好局面正在到来;一个箭在弦上、蓄势待发的态势已经形成。
(三)高考改革已经箭在弦上蓄势待发
改革时机既已成熟,政策缘何引而不发?窃以为,箭在弦上引弓不发,其中蕴蓄的强大势能,会给政策制定者一个思维沉淀的空间,也给社会公众一个舆论回旋的余地。毕竟,高考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情。
教育有自己的周期性,高考等重大改革要充分考虑这一点,按照“三年早知道”的原则,提前一定时间公布,使目前在校高中生不受影响,给考生和社会以明确稳定的预期。这些,都需要审慎操作,充分考虑现有改革基础,充分考虑相关实施主体对改革的实现能力和社会各方面的承受能力。“更重要的是从制度层面提高教育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在重大教育改革实施前,要进行合法性审查和风险评估,根据需要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确保人民群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行使顺畅,为重大教育改革付诸实施创造更加有利的环境。”袁贵仁部长表示。
诚如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瞿振元所言:理论上的正确,并不等于实践上的可行。作为一项政策,只有可行,才会有效。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特别是高考改革,要选择条件较好的或较合适的高校进行试点改革,在试点取得经验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地推开,这样才能使高考改革积极稳妥。
有一点是必须承认的,无论多好的改革方案,都不可能使所有人满意,也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现在高考改革顶层设计呼之欲出,如何才能达到顶层设计所标示的图景?还有待于踏石留印般的一步步去落实。
无论如何,作为教育综合改革关键环节的高考改革,已经箭在弦上。
(来源:《人民日报》)
【链 接】
各省市高考改革进行时
“减少英语考试分值,提高听力比重”、“控制特长生招生比例”……万众瞩目的中高考改革,出人意料地在北京打响了“头炮”,并随之引发了教育界专家学者的热议。
2013年1月,教育部“1号文件”《关于2013年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意见》将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作为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点领域与关键环节的首要内容。此后,包括北京、江苏、上海、山东等地都相继传来酝酿中高考改革方案的消息。2013年10月22日,北京市《2014~2016年中考中招改革框架方案》(征求意见稿)和《2014~2016年高考高招改革框架方案》(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征求意见。有专家指出,北京此次公布改革思路,预示着酝酿多年的我国各地中高考改革终于破冰。
北京:降低英语分值,提高语文分值
高考五科目除了数学分值没变外,其他四个科目的分值均有调整。此次改革的亮点之一是将降低中高考英语分值、提高语文分值,其中,2016年起中考语文卷总分值由120分增至150分;高考英语由150分减为100分。
高考英语实行社会化考试,一年两次考试,学生可多次参加,按最好成绩计入高考总分,成绩3年内有效。文科综合考试分值由300分提高到320分;理科综合考试分值由300分提高到320分。
2014年高考报名将不再采集市级以上科技发明创造奖获得者和市级以上单学科竞赛优胜者这两项信息。此外,从2014年起,高中阶段获奥林匹克竞赛省级赛区一等奖的应届生将不再享受加分投档,少数民族考生由加10分投档调整为加5分投档,烈士子女则由加10分投档调整为加20分投档。
山东:听力考试取消
2011年起不再分文理科的高中生2014年毕业,山东夏季高考也将随之进行变革,考试采用“3+综合”模式,“3”指语文、数学(分数学1和数学2)和外语三个科目,是所有考生的必考科目,综合分为综合1(包括政治、历史、地理)和综合2(包括物理、化学、生物),考生可根据特长兴趣自主选考。高考时间由两天半缩短为两天。外语听力不再纳入统一考试内容。
山东春季高考将首次增加现场专业技能测试,今后,初中毕业生可以兼报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探索在中职学校和普通高中实现学分互认、学籍互转。
浙江:高考改革也在探索中
政治、经济、技术等社会因素对中国教育改革的影响
1.政治基础方面的影响
冷战结束后国际政治环境朝着和平与发展的方向变化, 另一方面又由于个别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偏见给全球特别是意识形态不同的发展中国家所带来的巨大威胁。在这种情况下,加强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刻不容缓,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教育培养合格的民主公民刻不容缓。
2.经济基础方面的影响
在基础教育改革的经济基础方面, 人们已经将着眼点从计划经济转移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并敏锐地感觉到知识经济给整个教育体系提出的挑战。教育产业化的发展趋势已经逐步形成。
3.科学技术方面的影响
在基础教育改革的技术基础方面, 人们已经看到以计算机技术、数字技术、生物技术等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给基础教育带来的巨大挑战,充分地阐述技术革命的教育意义正在受到高度关注。同时各种新技术也不断的应用于日常教学中。
中国教育改革的文化阻隔与突破
由于课程与文化存在着天然的亲缘关系,一方面,课程主要来自文化,另一方面,课程就是文化,课程又反作用于(促进和阻碍)文化,所以课程(或课程改革)与文化间的影响是双向互动式的。课程对文化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课程改革,实际上就是文化改造的一部分,它影响着文化的创新与传播。文化对课程改革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课程改革必须处于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并受一定文化环境的影响与制约。比较而言,课程改革对文化环境具有的依赖性大于它对文化的反作用,这是因为,“文化作为课程的母体决定了课程的文化品性,并为课程设定了基本的逻辑规则与范畴来源,抛开文化,课程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1]
1.我国课程改革中的文化阻隔
在我国当前的课程改革中文化阻隔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具体表现为以下方面:
一是大一统的中庸文化阻碍了课程改革的创新。中庸本身就是对创新的扼杀,它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它追求稳妥,规避风险。而课程改革就意味着创新,创新都是存在风险的。这样,课程改革创新使命与中庸文化的保守品性之间就天然地存在着隔阂。大一统的文化允许了个别课程设计者的创新,却封杀了地方和广大教师的创新;允许了课程设计的创新,却不要求课程实施的创新(它要求的是课程实施的忠实取向)。
二是课程改革的某些理念有过于脱离现实文化境遇的嫌疑。好的课程设计应适合于所有地方的实际,至少应适应绝大多数地方的实际,而当前的课程改革虽然顺应了时代潮流,强调与国际接轨,但它针对的只是少数大城市实际,而广大农村地区却被边缘化了。如课程改革的推进策略中要求专家引领、校本培训等,而在广大农村、边远地区,这些策略基本上无法实现。其结果是农村和城市教育差距的不断增加,而这又违背了“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之课改初衷。
三是在当前我国的课程改革中,移植的倾向较为明显。移植式课程改革并非不好,但它必须经过民族化的改造与消化吸收,使之与本土文化相适应,而不能是简单的复制。不过需要说明的是,“适应”不是将课程改革消融于文化传统,而是在保持课程改革的独立性的前提下使其与本土文化保持一定程度的一致。对我们具有启示意义的是赫尔巴特的教育学在德、美两国的遭遇。“赫尔巴特在德国是‘概念―规范’教育学的代表,而在美国却是‘教育科学’的形象代言人。”[2]德美两国以不同的方式在教育学科学化的道路上超越着赫尔巴特。这一事实告诫我们,在进行教育或课程改革时,外来课程必须经过本土重塑,使之具有民族个性。有研究者指出,“缺少个别性、本土性意识,可能是阻碍形成中国本土教育学的重要原因之一。”[3]课程改革也亦如此。在中国,改革开放前有一段时间,人们都患有一种文化自狂症,认为自己的都是精华,别人的都糟粕。改革开放后,人们似乎又患上了文化自卑症,认为只要是国外的,都是优越的;只要是自己的,都是微不足道的。在此情境下,人们对国外的文化更多的是采用拿来主义的态度。在课程改革领域亦如此。反观当前的课程改革,拿来主义倾向十分明显。三维课程目标的设计与布卢姆当年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如出一辙。就《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来说,它将整个义务教育阶段平均地分为三个学段,每个学段的学习内容都是“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部分。这实际上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的“螺旋式课程”的翻版。这种“‘螺旋式上升’的理念,把知识点分为几片,先讲一片,然后就放下了,讲下一片的时候要等到一年以后。这个体系就切断了,思维探究的精神就弱了”。“它过低地估计学生的理解力”。研究者甚至强烈建议“从2005年秋季起停止推行‘数学新课标’”,并组织广泛的人士,“尽快修订课程标准”。[3]其他学科(如语文)的课程标准也有类似的倾向。当然,螺旋式的课程编排是有其合理之处的,问题在于它是不是适宜于一切课程的编排,它是否排斥了其他的课程编排方法,它是否适合我们特定的文化境遇,它应如何同我们自己的文化传统相结合。课程改革是民族的事业,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行动是我们自己的,思想却几乎完全是别人的,这种改革真是难以想象!对外国的先进文化,我们没有理由置之不理,不应满不在乎,也不应全盘接受,而应“和它较量高低并且要吸收它、消化它”。[4]
2.在教改中如何突破固有的文化阻隔
一要注重多元文化的教育。对于多元文化教育,美国著名的民族教育家詹姆斯・A・班克斯认为,“就是使多种群体的每个学生获得在学业上成功的平等机会,提高不同性别、不同民族和不同文化群体的学生以及一些特殊学生的教育素质。”多元文化教育主要是对不同学生提供不同的文化教育及不同的方法与环境,从而实现教育与成功机会的平等性;同时也指在充分学习本域文化(如民族文化)基础之上对学生进行外域文化教育。多元文化教育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民主平等的教育。
二要提倡多样化的课程改革模式。面对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多元文化课程的课程设计迫切需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增强课程设计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使它能够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和不同文化背景学生的需求;二是增强课程设计的综合性,把多元文化教育与语文教育、环保教育等整合起来;三是增强课程设计的开放性,使它能够反映文化全球化发展的要求。[5]除此之外,笔者认为,还应增强课程改革方案及课程设计的选择性,给不同地区以自由选择的余地。
三要进行教学文化的革新。虽然有不少学者认为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但笔者认为,教学改革比课程改革有着百倍的艰辛,比课程改革的作用更大、更基本。这是因为,不论你设计什么样的课程,如果教学依然是灌输式的教学,课程意图也无法落实。课程可以通过政策、教材的编写等进行大面积的革新,但教学却是每位教师的个体,不能通过行政命令的方式达到目的。在此,笔者想强调的是,必须更新传统的教学文化,改变教学中过于迷信书本和权威的做法,要认识到教给学生正确的思考方法比传授正确的知识更重要。
参考文献:
[1]郝德水.课程与文化:一个后现代的检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2]吴黛舒.“研究传统”与教育学的发展――德美两国教育学“科学化”道路的差异和启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3).
[3]姜伯驹.新课标让学生们失去了什么[N].光明日报,2005-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