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旅游统计调查制度范文

旅游统计调查制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旅游统计调查制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旅游统计调查制度

第1篇:旅游统计调查制度范文

一、指导思想

以全省边贸旅游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以规范我市国内旅游统计制度为目标,以科学合理、应统尽统为原则,以试点城市工作方法为依据,全面开展全省涉旅行业统计调查工作,客观准确反映我市旅游产业的发展以及对整个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二、工作时间

11月—12月

三、工作任务

根据省旅游局文件要求,这次涉旅行业统计调查工作,在纵向上要统计“住宿+景点”,包括旅游“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在横向上要按照“大旅游”活动理念,统计以休闲、娱乐、度假为目的的旅游活动,包括探亲访友、考察、购物、参加会议以及经济、文化、体育、宗教等涉旅活动,保障旅游统计内容的全面性。在市旅游统计调查工作领导小组督导下,由各地政府及相关部门组织实施具体调查工作,为开展好本次涉旅行业统计调查工作,现将具体工作任务划分如下:

(一)交通

1.由机场分公司负责调查全市航班客流人次和客运收入。

2.由铁路(集团)公司负责调查全市铁路客流人次和客运收入。

3.由市交通局负责调查全市公路客流人次和客运收入。

4.由港务局负责调查全市水运客流人次和客运收入。

5.由市交通局负责调查全市车辆租赁(包括出租车)和自驾车客流人次和客运收入。

(二)住宿

1.由市旅游局、统计局负责调查全市星级宾馆数量、接待人数、营业收入、客房收入和餐饮收入。

2.由市商务局负责调查全市经济型酒店、疗养院、度假村、洗浴中心、旅馆、招待所、内部宾馆和家庭宾馆的数量、接待人数、营业收入、客房收入和餐饮收入。

(三)餐饮

由市商务局负责调查全市餐饮企业(除住宿场所外)数量、接待人数和营业收入。

(四)游览

1.由市旅游局、统计局负责调查全市A级景区、工农业旅游示范点数量、接待人数、营业收入和门票收入。

2.由市建设局负责调查全市风景名胜区数量、接待人数、营业收入和门票收入。

3.由市旅游局负责调查全市度假区数量、接待人数、营业收入和门票收入。

4.由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负责调查市区公园数量、接待人数、营业收入和门票收入;由市建设局负责调查各地公园数量、接待人数、营业收入和门票收入。

5.由市文管办负责调查全市博物馆数量、接待人数、营业收入和门票收入。

6.由市民宗局负责调查全市宗教寺庙数量、接待人数、营业收入和门票收入。

(五)购物

1.由市商务局负责调查全市旅游商品生产企业数量和销售收入。

2.由市商务局负责调查全市商品零售企业数量、接待人数和销售收入。

(六)娱乐

1.由市文化局负责调查全市文化娱乐场所(包括歌舞娱乐场所、文化演出场所、酒吧及其他娱乐场所)数量、接待人数和营业收入。

2.由市体育局负责调查全市体育竞赛场所数量、接待人数和营业收入。

(七)通讯

由市科学技术与信息产业局负责调查全市移动、联通、网通、电信等通讯企业业务总量。

(八)旅游服务企业

1.由市旅游局负责调查全市旅行社数量和营业收入。

2.由统计局负责调查全市其他旅游服务企业(票务预订中心、咨询中心等)数量和营业收入。

四、实施步骤

本次统计调查工作分三个阶段:

(一)准备阶段

根据省旅游局文件要求,召开全市涉旅行业统计调查工作协调会,做好先期调查各项准备工作。

(二)集中统计调查阶段

集中统计调查阶段是此次涉旅行业统计调查工作中的最重要阶段,各成员单位要积极协调辖区内相关涉旅部门,争取各部门、单位密切配合,有步骤、高质量按时完成此次统计调查工作。并于12月15日前将统计报表上报市旅游统计调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三)抽样调查阶段

国家统计局调查队、市统计局在全市涉旅供给单位中通过抽样方法进行游客的甄别和界定,测定出供给单位涉旅经营系数,全面了解国内游客在我市停留期间吃、住、行、游、购、娱等方面的花费情况及其他相关情况。并于12月20日前将抽样调查结果上报至市旅游统计调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四)测算结果阶段

市旅游统计调查工作领导小组根据调查结果和测定系数进行分析和测算,得出我市国内旅游人数及国内游客人均消费,测算出在我市发生的国内旅游收入。并于12月31日前将整体调查数据和测定结果分门别类进行分析汇总,上报省涉旅行业统计调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此次调查工作结束后,由市旅游局根据调查情况重新制定我市国内旅游统计调查报表,由市统计局进行修改和认定,同时就报表填报方法和相关要求进行旅游行业系统培训,统一全市旅游统计口径。

五、组织机构

为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成立全市旅游统计调查工作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市旅游局,办公室负责旅游统计调查工作的具体组织实施。同时,由市旅游局和相关单位抽调人员组成推进组,对各地和相关单位的旅游调查及统计工作进行督导。

六、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各成员单位要对涉旅行业统计调查工作给予高度重视,从人员、资金、时间、工作条件等方面提供保证。切实加强领导,成立由主要领导负责,分管领导牵头的相应组织机构,制定具体工作方案,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准确做好此次统计调查工作。

(二)落实责任,细化分工。各地、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明确此次统计调查的任务目标和完成时限,细化分解统计调查工作各项任务,实施责任到部门、责任到人的工作机制,确保专人主抓、专人负责、按期完成。

第2篇:旅游统计调查制度范文

根据区政府《关于建立服务业统计调查制度,做好服务业统计调查工作的通知》(余政办[*]193号)文件精神,为健全服务业统计体系和统计制度,科学有效地组织实施全区服务业统计调查工作,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服务业统计调查,以确保在全区范围内顺利开展服务业统计工作,特制定服务业统计工作意见,请认真贯彻实施。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确立的加快建设现代服务业大区和旅游经济强区的发展思路指导下,我区的服务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在全区经济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显现,已成为我区经济的重要增长点和加速器。服务业统计工作作为一项综合统计工作,是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弄清服务业发展的规模、水平和产业结构,是进行经济结构调整,提高服务业整体素质和竞争力,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也是政府部门转变工作职能,实现科学管理的客观要求。加强服务业统计工作,建立健全服务业统计调查制度,有利于全面、系统、及时地反映我区服务业发展状况,提高全区国民经济核算质量,预警和监测服务业各行业发展进程,为各级党委和政府统领服务业发展工作、实施宏观经济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服务业统计调查工作涉及面广、难度大、任务重,各镇乡、街道要充分认识调查工作的重要性和艰巨性,采取切实措施,狠抓落实,确保服务业统计调查工作的顺利推进。

二、落实措施,保障到位

建立服务业统计调查制度,是我区统计制度方法的一项重大改革,工作任务十分繁重,各镇乡、街道要在人、财、物方面予以保证。要加强对服务业统计工作的领导,对现有本辖区内专职服务业统计人员再次进行梳理,应严格按照余政办[*]193号文件要求,落实专职服务业统计人员1-2名纳入服务业相关科室(配备人员必须具备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具体负责各辖区内所有企事业单位及个体户样本数据的处理工作。未按要求落实人员的或落实人员不符合要求的,应及时配备相应人员到岗。各镇乡(街道)将梳理后的分管领导和统计人员落实情况于4月30日前报区统计局。

三、依法统计,提高质量

按照《统计法》规定,服务业统计调查单位要及时、如实填报统计数据,不得虚报、瞒报。各镇乡、街道要建立数据质量控制和分级责任制,建立健全各项数据质量管理办法和制度,搞好本地区统计数据质量的评估和检查工作。

四、定期公布,服务决策

为确保各镇乡、街道及时掌握辖区内服务业发展现状,区统计局从*年开始建立定期公布制度,按调查期一年三次(半年度、三季度和年度)分别对各镇乡、街道服务业增加值绝对额和增幅排名情况实行定期公布。

第3篇:旅游统计调查制度范文

*年统计制度方法改革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是:认真实施新修订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方案;实行新的工、农业生产发展速度的计算方法;继续完善现行统计指标体系;深化抽样调查方法改革;配合国家制定和实施重要统计标准;进一步强化对部门统计工作的管理。

一、认真组织实施新修订的国民经济核算制度

从*年开始,根据国家正式出台的《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方案(修改本)》,逐步进一步规范完善省的国民经济核算统计制度。

(一)国内生产总值核算。要改进和完善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测算方法;在工业、投资等专业当季统计的基础上,研究当季生产法、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规范省和市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进一步改善省与市国内生产总值数据间的衔接状况。

(二)投入产出核算。配合国家改进投入产出调查方法,参与修订和完善*年全国投入产出表的编制方案,进一步提高国民经济核算各部分的衔接与协调。

(三)拓展和规范国民核算的资料来源,搞好与专业统计的衔接与配套,加强同部门统计的衔接。

(四)继续加强对地区GDP数据质量的评估工作。

二、深化统计方法改革,充实统计调查内容

(一)工业。从*年开始,在全省范围内试用价格指数缩减法计算工业生产发展速度,与不变价计算方法并行一年。大中型工业企业需根据本企业产品的不同属性,将工业总产值按工业行业中类进行分组;在联网直报的588家工业企业调查制度中,增加主要工业产品综合能源消耗的统计内容。完善规模以下抽样调查,加强样本单位的事后抽查。

(二)农业。进一步完善农村抽样调查工作,省、市、县三级建立农村抽样调查网点,加快MPPS方法的推广应用;省级试行用价格指数缩减法计算农业发展速度;继续围绕3—5年建立起农业经济核算完整体系的目标,在总结试行经验的基础上,改进完善农业生产帐户,开展收入分配帐户的试编工作;研究建立市、县两级农村经济核算体系方案,改进符合我省实际的省、市、县三级核算方法以及农产品价格调查、农业生产中间消耗调查办法。

(三)批发零售贸易业。加强批发零售贸易业企业商品销售额统计;完善批发零售贸易企业商品分类销售额统计内容;完善商品交易市场统计报表制度;研究批发零售贸易业的现代化流通组织形式和营销方式,完善连锁企业的调查制度;增加外经贸旅游综合报表制度;批零重点企业由原来的企业直报改为核转上报。规范限额以下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抽样调查方案,加快向抽样调查方法替代全面报表的过渡。

(四)固定资产投资。为满足国民经济核算的需要,建立固定资产投资的当季统计;着手研究如何反映技术创新、技术进步和高技术产业的投资统计问题。房地产开发着手研究建立物业管理服务统计指标体系及其统计方法。建筑业统计按建设部提出的新的资质管理办法实现转轨,以保证建筑业统计的稳步过渡。为了形成对全省房地产开发活动的整体动态监测,将推进建立省级“国房景气指数”体系框架的工作。进一步加强投资规模以上项目超级汇总和重点房地产企业联网直报工作。

(五)社会与科技和劳动。在有关的专业统计中增加性别统计分组,建立地区社会发展评价的相关统计制度。在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统计报表中增加新产品转产及推向市场的有关指标。将科技综合年报有关R&D指标的统计范围扩大到全社会。完善公务员工资水平调查和非农从业人员综合统计调查。提出反映广东电子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的高技术产业统计试行方案。改革现有的劳动统计方法制度,把劳动统计范围扩大到全社会。开展从业人员和劳动报酬季度抽样调查的试点工作。

(六)价格统计。进一步改进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的编制方法,逐步扩大中类行业的覆盖和地区覆盖,使其与计算工业生产发展速度的新方法相衔接配套;建立和完善固定资产投资价格统计制度;整合居民消费和商品零售价格指数的价格采集、整理和录入工作,规范居民消费、商品零售和农业生产资料三者价格指数的计算方法;完善商品零售价格指数编制方法;正式试编农业生产者价格指数。

(七)企业调查。将广东省50家工业龙头企业、中央企业工作委员会管理的企业集团纳入《企业集团统计制度》范围。将广东省实施债转股的20家企业、中央企业工作委员会管理企业中除企业集团以外的企业纳入《重点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跟踪监测统计制度》范围。企业景气调查样本量由1700家扩充到2000家。增设“广东省属资产经营公司授权经营企业集团统计制度”。

(八)城市住户调查。在地级以上市铺开城市住户调查,对现有城市住户调查的样本进行必要的扩充。

三、完善统计调查标准

(一)研究完善基本单位划分标准,确定统计基本单位(包括法人、产业活动单位、公司或集团总部、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社会团体等单位)的划分界限,逐步统一各部门和局内各专业的单位划分标准。

(二)配合国家开展服务业抽样调查方案的设计和试点工作。

(三)实施新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配合国家完成产品统计分类标准的编制工作。

(四)按照国家统计局新制定的《统计上使用的县以下行政区划代码编制规则》要求,完成并建立本地区县以下行政区划代码库;编制统一的行政区划代码管理查询系统。

(五)配合国家完成《高技术产业分类标准》的制定,并积极开展试行工作。

四、加强对部门统计工作的管理

按照“科学分工,密切协作”和“协力、互补、共享、集中管理、分散实施”的原则,切实加强对部门统计工作的领导与协调,承担起政府综合统计部门的管理职能,搞好与部门的合作。

根据《部门统计调查项目管理暂行办法》,严格执行统计调查项目公告制度。

研究有关部门向统计部门报送数据信息的内容、方式、期限等问题,建立起部门数据报送制度。

统一协调部门统计调查项目,强化对部门统计调查项目的管理,制定《广东省统计调查项目管理暂行办法》,规范政府统计调查行为,协助部门统计人员建立和完善本部门的统计工作。

年广东省统计制度方法改革要点

根据《国家统计制度方法改革三年滚动计划》和《广东省统计制度方法改革“十五”规划》提出的任务和要求,结合实际,提出《*年广东省统计制度方法改革要点》。

*年统计制度方法改革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是:认真实施新修订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方案;实行新的工、农业生产发展速度的计算方法;继续完善现行统计指标体系;深化抽样调查方法改革;配合国家制定和实施重要统计标准;进一步强化对部门统计工作的管理。

一、认真组织实施新修订的国民经济核算制度

从*年开始,根据国家正式出台的《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方案(修改本)》,逐步进一步规范完善省的国民经济核算统计制度。

(一)国内生产总值核算。要改进和完善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测算方法;在工业、投资等专业当季统计的基础上,研究当季生产法、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规范省和市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进一步改善省与市国内生产总值数据间的衔接状况。

(二)投入产出核算。配合国家改进投入产出调查方法,参与修订和完善*年全国投入产出表的编制方案,进一步提高国民经济核算各部分的衔接与协调。

(三)拓展和规范国民核算的资料来源,搞好与专业统计的衔接与配套,加强同部门统计的衔接。

(四)继续加强对地区GDP数据质量的评估工作。

二、深化统计方法改革,充实统计调查内容

(一)工业。从*年开始,在全省范围内试用价格指数缩减法计算工业生产发展速度,与不变价计算方法并行一年。大中型工业企业需根据本企业产品的不同属性,将工业总产值按工业行业中类进行分组;在联网直报的588家工业企业调查制度中,增加主要工业产品综合能源消耗的统计内容。完善规模以下抽样调查,加强样本单位的事后抽查。

(二)农业。进一步完善农村抽样调查工作,省、市、县三级建立农村抽样调查网点,加快MPPS方法的推广应用;省级试行用价格指数缩减法计算农业发展速度;继续围绕3—5年建立起农业经济核算完整体系的目标,在总结试行经验的基础上,改进完善农业生产帐户,开展收入分配帐户的试编工作;研究建立市、县两级农村经济核算体系方案,改进符合我省实际的省、市、县三级核算方法以及农产品价格调查、农业生产中间消耗调查办法。

(三)批发零售贸易业。加强批发零售贸易业企业商品销售额统计;完善批发零售贸易企业商品分类销售额统计内容;完善商品交易市场统计报表制度;研究批发零售贸易业的现代化流通组织形式和营销方式,完善连锁企业的调查制度;增加外经贸旅游综合报表制度;批零重点企业由原来的企业直报改为核转上报。规范限额以下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抽样调查方案,加快向抽样调查方法替代全面报表的过渡。

(四)固定资产投资。为满足国民经济核算的需要,建立固定资产投资的当季统计;着手研究如何反映技术创新、技术进步和高技术产业的投资统计问题。房地产开发着手研究建立物业管理服务统计指标体系及其统计方法。建筑业统计按建设部提出的新的资质管理办法实现转轨,以保证建筑业统计的稳步过渡。为了形成对全省房地产开发活动的整体动态监测,将推进建立省级“国房景气指数”体系框架的工作。进一步加强投资规模以上项目超级汇总和重点房地产企业联网直报工作。

(五)社会与科技和劳动。在有关的专业统计中增加性别统计分组,建立地区社会发展评价的相关统计制度。在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统计报表中增加新产品转产及推向市场的有关指标。将科技综合年报有关R&D指标的统计范围扩大到全社会。完善公务员工资水平调查和非农从业人员综合统计调查。提出反映广东电子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的高技术产业统计试行方案。改革现有的劳动统计方法制度,把劳动统计范围扩大到全社会。开展从业人员和劳动报酬季度抽样调查的试点工作。

(六)价格统计。进一步改进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的编制方法,逐步扩大中类行业的覆盖和地区覆盖,使其与计算工业生产发展速度的新方法相衔接配套;建立和完善固定资产投资价格统计制度;整合居民消费和商品零售价格指数的价格采集、整理和录入工作,规范居民消费、商品零售和农业生产资料三者价格指数的计算方法;完善商品零售价格指数编制方法;正式试编农业生产者价格指数。

(七)企业调查。将广东省50家工业龙头企业、中央企业工作委员会管理的企业集团纳入《企业集团统计制度》范围。将广东省实施债转股的20家企业、中央企业工作委员会管理企业中除企业集团以外的企业纳入《重点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跟踪监测统计制度》范围。企业景气调查样本量由1700家扩充到2000家。增设“广东省属资产经营公司授权经营企业集团统计制度”。

(八)城市住户调查。在地级以上市铺开城市住户调查,对现有城市住户调查的样本进行必要的扩充。

三、完善统计调查标准

(一)研究完善基本单位划分标准,确定统计基本单位(包括法人、产业活动单位、公司或集团总部、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社会团体等单位)的划分界限,逐步统一各部门和局内各专业的单位划分标准。

(二)配合国家开展服务业抽样调查方案的设计和试点工作。

(三)实施新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配合国家完成产品统计分类标准的编制工作。

(四)按照国家统计局新制定的《统计上使用的县以下行政区划代码编制规则》要求,完成并建立本地区县以下行政区划代码库;编制统一的行政区划代码管理查询系统。

(五)配合国家完成《高技术产业分类标准》的制定,并积极开展试行工作。

四、加强对部门统计工作的管理

按照“科学分工,密切协作”和“协力、互补、共享、集中管理、分散实施”的原则,切实加强对部门统计工作的领导与协调,承担起政府综合统计部门的管理职能,搞好与部门的合作。

根据《部门统计调查项目管理暂行办法》,严格执行统计调查项目公告制度。

第4篇:旅游统计调查制度范文

关键词:新经济统计;夯实统计基础;统计改革创新;统计信息建设

中图分类号:G306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8-0000-01

一、新经济统计

2015年12月23日,总理、张高丽副总理先后对统计工作作出重要批示。统计调查系统迎难而上,开拓进取,在经济分析预判预警、“三新”统计进行卓有成效的探索。加快观念转变、强化制度建设、积极开拓创新、改进贸易外经统计。

推进统计创新发展的关键就是要健全“三新”统计调查体系、健全统计指标体系、健全适应新常态的统计标准体系。具体到贸经统计工作中,就是要进一步完善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统计指标体系,加强网上零售、自由贸易区、跨境电子商务、城市商业综合体等统计方法研究,推进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利用行政记录测算总量指标研究工作,研究与改进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小微企业抽样调查方法等,通过科学、规范的方法制度,确保数据能够真实准确地反映消费市场的运行状况。

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的不断深化,以及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统计工作环境和调查内容、对象、方式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创新,对于统计而言,已经刻不容缓。

二、夯实统计基础、统计改革创新

新的形势下,要求我们统计机构和人员要树立高度的使命感和担当意识,以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的精神,全力做好统计工作,为分析研判经济运行态势提供可靠的数据基础。有时间就要深入基层,认真调查、听取基层的生产经营情况,了解行业变化,掌握第一手材料,做到对所调查的基层经济发展状况了如指掌、心中有数;最大程度地利用部门行政记录、大数据等关联信息,作为统计研判评估数据的重要参考;要认真做好各项数据的解读,向社会受众解释数据来源、数据之间的关联关系、数据所反映的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稳定社会预期,增强发展信心。

加快统计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是实现统计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贯彻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阶段,对统计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统计事业发展既迎来良好机遇,也面临不少挑战。基层统计工作者尤为辛苦,是统计事业发展最可敬的人。要做好企业技术创新激励机制、高技术人才的引进培养、以及企业未来发展战略等情况。

国家统计局贸易外经统计司将积极研究消费领域的新产业、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努力做好新常态下的“三新”统计工作,包括进一步丰富网上零售统计内容,增加网上零售统计分组数据;继续组织实施网购用户专项调查,追踪网购用户的消费行为特征变化;尝试开展城市商业综合体统计调查,及时反映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发展情况;加快推进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试区、上海自贸区等的统计试点工作,探索积累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继续加强银联刷卡交易数据等大数据应用;加快推进限额以下统计利用行政记录测算总量指标的研究和应用;协同国家旅游局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旅游统计工作;协助有关单位做好“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统计监测、反垄断调查、中美投资协定谈判、社会物流统计等有关工作。同时,充分发挥商贸统计监测职能,加强对经济形势的分析和研判,特别是全面准确反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所催生的新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及时为宏观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统计改革创新永远处在进行时”,对于统计改革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兼国家统计局局长、党组书记宁吉幢硎荆“统计部门要加快推进统计方法制度改革,更好地适应、反映、把握、服务经济发展新常态。”统计系统要积极拥抱互联网、大数据时代,充分利用企业在大数据方面的先进技术和专业化服务,在健全反映五大发展理念的统计指标体系上靠前探索,加大创新力度。

三、加快统计信息系统建设

信息化是当今推动经济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统计信息化、统计系统建设是统计事业发展的大趋势,信息化是促进推动统计工作科学发展的重要力量。加快统计信息化建设,是统计机构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发挥统计职能作用的需要和选择。

第5篇:旅游统计调查制度范文

统计是实施科学决策和管理的重要基础工作。当前,我县正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进一步强化政府统计,加强基层统计,改进部门统计,充分发挥统计的信息、监督和管理职能,是认清发展形势,全面深刻地认识县情,准确把握经济社会运行脉搏的需要,也是制定切实可行的经济发展战略和规划,提高科学决策水平,建立有效激励约束机制,促进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

各乡镇(场、区)、县直各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统计工作,认真研究和解决统计工作中的突出问题,为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依法开展统计调查、进行统计分析、实施统计监督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主要领导要亲自抓,负总责,按照“有机构、有人员、有资格、有制度、有台账”的“五有”标准规范统计基础。财政部门要加强对统计工作的投入,将统计大型普查、专项调查、抽样调查必需的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对经费确实困难的乡镇统计站给予适当补助。各乡镇(场、区)也要千方百计筹措资金,保证统计工作经费需要。

二、完善统计机构,充实统计人员,明确工作职责

各乡镇(场、区)、县直各部门、驻长各单位、各村民委员会(社区)必须明确一名专人负责统计工作。各乡镇(场、区)都要设立统计工作站,在现有编制内(含现有计统经贸科员)明确3名专职综合统计员。乡镇(场、区)综合统计员在业务上接受县统计局的指导,人员的配备、调整、调动应事先征得县统计局同意。综合统计员负责乡镇(场、区)生产总值核算,对内统一协调和管理乡镇(场、区)内的农经、工业、投资、劳动、贸易、农民收入等专业统计工作;对外统一提供统计资料,避免数出多门。

县直各部门、各事业单位尚未成立统计科(室)的,应配备专兼职综合统计员;各村民委员会、社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限额以上批发零售及住宿餐饮企业、建筑房地产企业和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中小企业应根据统计任务的大小,配备专职或兼职统计人员,负责本部门、本单位的统计工作,完成国家和地方统计调查任务。统计人员必须依法参加统计上岗培训、统计再教育和业务培训,熟练掌握新技能、新制度、新标准、新方法,取得统计从业资格。

三、规范部门统计,构建和谐的统计管理体系

县统计局是本行政区域内统计工作的综合协调和管理机构,是执行统计法律法规和统计制度的机关。要进一步强化政府统计部门综合协调当地统计和国民经济核算工作的职能,理顺政府统计和部门统计的关系。在全县建立部门统计监督检查、数据管理制度,加大对部门统计的管理和指导,规范数据程序,依法维护政府统计工作的权威性。在全县的固定资产投资、招商引资和规模以上工业的统计过程中,要以全县大局为重,积极做好统计局与发改局、统计局与经济局、统计局与招商局的沟通与协调,严格坚持统计局审核上报,发改局、经济局、招商局分别督促项目单位、工业企业、招商单位报送基层统计报表的原则,确保上报数据不出现偏差。县发改局、经济局和招商局要积极主动和统计局沟通,明确各类报表的报出时限和有关要求,认真组织好基层统计报表的上报工作。县统计局对各部门涉及国民经济和关系民生指标数据的公布使用,要严格审核把关,确保数出一门;各部门要自觉接受同级统计部门的指导和协调,部门的行业统计报表要报送统计局存档备案;严格执行国家统一的统计方法、制度,不得随意制发统计报表或开展统计调查;凡已纳入政府统计范围的统计调查项目,其他部门不得重复安排,以减轻基层统计负担。中央、省属的金融、保险、电力、通信等单位,在向上级主管部门报送专业统计资料的同时应抄送同级统计部门。各级工商、税务、民政、质监、编制等部门要按照数据资料共享的原则,主动向统计局提供有关资料,实行统计单位名录库的动态维护,以满足各项统计调查和国民经济核算的需要。

四、夯实核算基础,促进统计规范化建设

(一)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各乡镇(场、区)、县直各部门及企事业单位要根据统计制度的要求,制定贯彻实施办法,建立健全统计工作责任制度、统计资料报送制度、统计资料审核制度、统计资料公布和管理制度等;要加强业务核算和会计核算,为统计核算提供准确、系统的第一手资料;生产经营单位要建立健全生产、供应、销售等原始记录和统计台账,从班组到车间到厂部,要做到账证相符、账表相符、账实相符,把好资料的“入口关”,确保统计数据来之有据、据之可查、查之可信。

(二)加快统计信息化建设步伐。各乡镇(场、区)、县直各部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要把统计工作现代化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改进调查方法,更新技术装备,加强人员培训,争取在“十一五”期间实现数据的网上传输、处理和查询,不断提高统计工作水平。

五、理顺统计关系,依法报送统计报表

县统计局和各乡镇(场、区)的统计工作站是县、乡两级的统计机构,也是各类统计数据对外的唯一合法机构,各企事业单位要依法准确、及时地向县统计局和所在乡镇(场、区)的统计工作站报送统计报表,不得迟报、拒报。

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规模以上工业统计、规模以下工商业抽样调查、农经统计、劳动工资统计以及贸易和餐饮业等第三产业统计是国家法定统计报表任务,也是测算各乡镇生产总值、反映乡镇(场、区)经济实力的基础资料,是考核各地经济发展目标完成情况的主要依据。各乡镇(场、区)一定要精心组织、科学实施、夯实基础,依法收集、审核、汇总和上报,按时完成各项普查任务和专项调查任务,及时、准确上报各类统计资料和统计报表。

县内各行政事业单位要定期向县统计局报送劳动工资等统计报表。工商、民政、编制、质监、税务等行政登记部门要按照国家七部委的规定,定期向统计部门提供行政登记资料,配合统计部门建设和维护基本单位名录库。县财政、人事、金融、税务、工商、公安、教育、卫生、文化、旅游、广播电视、民政、人口计生、国土、建设、城管、环保、交通、安监、劳动等部门在向上级主管部门报送业务统计报表的同时,应抄送县统计局一份。

县统计部门要结合全县实际,积极推进统计方法制度改革,借助互联网和党政网等信息技术平台,推行网上直报新模式。

六、依法统计,强化统计管理

(一)依法履行统计义务。全县各级各部门和各企事业单位要进一步增强统计法制意识,认真贯彻《统计法》和《吉林省统计管理条例》,及时、如实提供统计资料。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虚报、瞒报、拒报、迟报、伪造、篡改统计资料。各级领导要带头支持并保障统计部门和基层统计人员依法行政,统计人员要积极开展统计调查,形成统计报告制度。

(二)加强统计宣传。县监察、司法等部门要积极配合统计部门,共同抓好统计普法宣传工作,深入开展统计普法教育活动,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统计法律意识,营造良好的统计法制环境,促使调查对象自觉接受统计调查,如实提供和上报统计数据。

(三)强化执法检查。统计部门要加大执法检查力度,重点查处不履行统计义务、拒报统计资料、虚报收支、隐瞒收益等违法行为。对典型案件通过新闻媒体公开曝光。法制、监察、司法、统计等部门要密切配合,共同维护正常的统计工作秩序。

(四)强化统计管理。各单位的统计工作在业务上受政府统计部门指导、监督和管理。政府统计部门要依法履行职能,加强对统计制度、统计标准、调查方法执行情况的监督和管理。一是加强统计报表管理。要认真清理未经审批或重复的统计报表,切实减轻基层统计负担。二是加强部门调查项目管理。县直各部门确因工作需要而开展跨系统的统计调查,调查方案和调查表式要经县统计局审查批准后方可实施。三是加强统计数据管理。凡纳入国民经济核算和目标管理部门的报表数据,在上报时须经单位主要负责人审定签字并加盖公章予以确认。

(五)健全数据制度。统计部门要建立健全统计数据定期制度。县直党政机关、新闻媒体使用属于国家统计调查范围内的统计数据,须以县统计局或提供的数据为准;上报有关全县性的主要经济社会发展指标,须经县统计局审核认可。

七、加强统计监测,完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评价考核机制

第6篇:旅游统计调查制度范文

[关键词] 河南省;生产业;发展现状;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 F719.1 [文献标识码] B

河南除坚实稳定的农业发展,为国家提供大量丰富的优质农副产品外,经济增长主要靠工业拉动。进一步优化经济产业结构,加快发展服务业,特别是重点培育和支持生产业,是促进河南社会经济和谐发展的必然战略选择。

一、河南省生产业发展现状

(一)生产业发展滞后、竞争力不强

目前,河南省处于工业化中期偏前阶段,人均生产总值达到2000美元,但生产业的发展仍然相对滞后。世界经济发展历史表明,经济发展过程也是经济结构变革的过程,经济增长必然伴随着服务业比重的上升。截至2000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世界平均水平为62%,其中22个高收入国家为65%,48个中等收入国家为52%,34个低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为43.5%。2008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40.2%,尚达不到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而同期河南省的这一比重仅为29.9%,比全国水平低10.3个百分点。2003年以来,河南省服务业的增长速度、增加值比重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一直徘徊不前,见表1所示。

在全国31个省市服务业竞争力评价排名中,前六位分别是上海、广东、北京、江苏、浙江、山东,它们的服务业竞争力得分分别是:79.30、78.04、77.46、72.20、67.70、66.73;河南省服务业排名第17位,得分是41.97。从数据分析中可以看出,河南省当前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其竞争力,从而实现河南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生产业市场化程度不高

生产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众多充满活力的竞争性企业参与。2008年,河南省主要生产业吸纳就业人口超过690万人,其中,交通运输、批发零售等传统行业占主导地位,吸纳就业610.56万人;其他科技研发、信息服务、商务服务、软件外包、金融证券等新兴生产业规模较小、实力较弱、发展明显滞后,见表2所示。

(三)生产业从业人员较少且缺乏专门人才

生产业发展需要大量的专门人才,像企业管理、市场服务、科技研发、技术推广、信息技术、电脑软件、电子商务、金融保险、咨询中介、综合物流等知识密集型服务行业的发展,更离不开高端人才的支撑。河南省的高学历、高级职称人员主要集中在教育卫生、科技研发、信息技术、机关团体、金融运作等部门,多数现代服务行业是专门人才稀缺。据河南省人才状况调查结果表明:因市场经济应运而生、极具市场活力和发展潜力的非公有制服务行业中,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占从业人员的比重除科研技术及地质勘察业有三成以上外,其他非公有制现代服务行业中的比重普遍较低,见表3所示。

(四)企业盈利能力较差,经营风险偏大

从总体上看,河南现代服务企业除了所有者权益报酬率6.47%,略高于全国0.37个百分点外,资产报酬率、主营业务销售利润率分别为0.44%和3.84%,比全国低0.68个和6.03个百分点。影响河南现代服务企业盈利能力的主要原因是房地产企业和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企业的盈利能力低。河南房地产企业的资产报酬率、所有者权益报酬率、主营业务销售利润率分别是0.24%、0.86%和1.01%,仅相当于全国水平的13.6%、13.4%和2.2%;河南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企业的资产报酬率、所有者权益报酬率、主营业务销售利润率分别是1.54%、2.49%和4.41%,仅为全国水平的21.1%、20.6%和20.0%。河南现代服务企业平均资产负债率高达93.2%,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1.7个百分点,经营风险偏大。主要原因是金融业的资产负债率高达99.97%,经营风险很高,比全国水平高4.49%。此外,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的资产负债率55.11%比全国水平高2.83%,见表4所示。

(五)现代服务业发展缺乏统一规划,管理水平和管理方式有待改进

河南省现代服务企业发展存在着各自为战的局面,因规模小而影响效率,且存在资源浪费情况。河南省现代服务企业还没有建立现代管理信息系统,省政府部门的信息量有待充实。河南省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于上海、广东、北京、江苏、浙江、山东等东部地区。

二、河南省生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十二五”时期,是河南省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的关键时期。加快服务业发展,对于带动全省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增强综合服务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一)营造适宜生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

生产业发展不仅要有好的物质环境——信息基础设施、交通设施、商务楼宇,更要有好的制度环境、法律环境、人才环境和政策环境。从经济学上说,提高城市厂商控制力的关键在于这个城市有比较低的交易成本,低交易成本和生产业形成良性互动。具体来看,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行政管制的解除。目前生产业发展中依然存在相当程度的管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价格管制,如公路运输、铁路运输、邮政电信、银行利率等,都有明显的价格管制;二是审批资格管制,如文化、音像制品、电脑制版、律师、会计师、建筑师等营业执照的管制等。随着我国市场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必将经历从管制逐步向解除管制的转变。为此,要形成有利于生产业发展的体制性环境,扩大服务业市场准入,鼓励各种所有制经济参与市场竞争,一方面河南要加强向中央政府的政策寻租能力,另一方面要在既有政策下寻求局部的创新与突破,这需要发挥政府与企业的合力。

2.人才战略的实施。生产业所包含的多数行业是知识技术密集型的,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更高,如信息咨询业、金融保险业、专业技术服务、研究与开发等。要利用高等学府的支持,“中原经济区建设”也使得中外大型企业的研发中心不断涌入河南,为生产业发展提供了专业人力资源的支持,要逐步形成人才集聚河南的“乘数效应”和“规模效应”。在实践中更重要的是应该为人才才智的发挥提供长效机制保障。

3.支持政策的制定。和其他产业一样,优惠政策的支持对于降低中介机构市场进入门槛,推动生产企业的初期发展十分重要。支持政策应该是一个相互关联促进的体系,它包括产业结构、产业组织、产业扶持、产业布局、产业技术等组成部分,涉及到财政政策、融资政策、土地政策、激励政策等诸多方面。

(二)确定生产服务业发展的重点行业

生产业的行业可以进一步的细分为金融、保险、会计、管理咨询、科研、通讯、软件、物流等十多个门类,对于这些生产业需要根据河南的资源禀赋、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区别对待,才能使有限的生产要素发挥最大的市场价值。对此,笔者建议,河南生产业要重点发展国际金融业、商业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和现代物流业。

1.金融业。不断优化河南省的金融发展环境,构建功能丰富、竞争有序、监管有力的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推进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吸引国内外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基金等各类金融机构落户河南。着力推动产权交易和风险资本市场发展。发挥金融资源的集聚和辐射效应,扩大区域金融交流与合作。

2.商务服务业。规范发展商务服务业。主要政策措施包括,一是提高认识,加强引导。二是转变政府职能,确立商务服务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把应由行业总会履行的职能移交给行业协会。三是加强监管,规范商务服务企业行为。四是联合重组,鼓励商务服务机构“强强联合”、兼并重组;在具备条件的情况下,支持服务企业同时取得多种资质,开展多项服务;鼓励对外对内开放,包括引进国外同类企业到我国设立代表处,支持国内企业联系国外业务。五是加强职业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3.现代物流业。河南物流业总体仍处于起步阶段,与国际水平相比还较落后。除在市场、设施装备、制度等方面受到约束外,物流业发展尚存在一定盲目性,缺乏系统规划和有效的运行机制,尤其是对现有路网、传统物流节点等开发和改造力度尚显不足,物流资源没能充分利用。目前我们要紧密依托新郑机场、铁路和公路枢纽等重要的物流集结点,充分发挥这些优势,积极整合现有资源,完善物流设施,着力打造物流配送、仓储运输、信息服务、电子商务、融资结算等功能的现代物流业,高标准、高起点地建设一批专业化的物流园区,构建完善高效的现代物流网络体系,确立郑州、洛阳在河南乃至覆盖豫西及周边省份的区域性现代物流中心地位。

4.信息服务业。积极发展信息服务业。一是依托于邮政和电信基础业务,在改善传统业务的同时,发展增值业务,开发新兴业务,促进普遍服务。二是立足于电信业务结构调整,发展互联网产业。三是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建立健全电子商务基础设施、法律环境、信用和安全认证体系,建设安全、便捷的在线支付服务平台。发展企业间电子商务,推广面向中小企业、重点行业和区域的第三方电子商务交易与服务。四是推进电子政务。整合网络资源,建设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构建政务信息网络平台、数据交换中心、数字认证中心,推动部门间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开发基础数据资源和办公资源,完善重点业务系统。健全政府与企业、公众互动的门户网站体系,依法开放政务信息,促进办事程序规范。培育公益性信息服务机构,开发利用公益性信息资源。

5.旅游业。充分发挥历史文化名城优势,围绕“食、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形成多元化的市场结构,加大旅游资源和旅游商品开发力度,提升旅游产品品位,拉长旅游产业链条,形成多层次的旅游产业体系,使旅游业成为新兴主导产业。将河南建设成为包括游客集散、餐饮、住宿、购物、娱乐、信息咨询在内的中原旅游服务中心。完善旅游综合服务体系。发展各类旅游公司,组建旅游集团,提高旅游组织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加大旅游商品开发力度,开发民间手工艺品、名胜古迹纪念品、地方特色产品旅游商品;提高商务酒店档次,完善旅游交通、导游、信息、安全、咨询、投诉服务系统,形成旅游咨询服务网络。

6.文化、体育产业。此类行业虽然目前总量不大,但成长性强,对提升城市影响力和品位影响较大。加大文化事业投入,提高城市文化品位,发掘传统中原文化精华,做好重要文化遗产和民间艺术的保护与开发,逐步形成功能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丰富城市社区和广大农村文化生活,加强区级文化馆、乡级文化站和村级文化室建设。壮大文化艺术人才队伍,推进文化创新,繁荣文艺创作,大力实施文化精品工程,积极创作富有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的优秀文化产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河南省文化中心的吸引力、影响力、辐射力。

(三)高度重视宣传河南形象,加大招商引资

知名度是一种可贵的无形资产,是吸引外地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集聚的重要“引子”。河南省以历史文化名城享誉海内外,近年来,河南省的快速发展态势吸引了众多投资者到河南投资,这既是河南省加大宣传力度的结果,同时他们本身和他们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也是河南形象的宣传员,对宣传河南形象的作用不可低估。要坚持“省外即外”,在认真总结近年来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吸引更多投资者投入河南建设,在为河南省建设解决资金问题的同时扩大河南的影响力。

(四)建立健全决策体系,完善生产业统计调查和绩效评价体系

建立健全服务业工作协调领导和办事机构,理顺政府管理部门职能,统一思想,明确任务,提出目标,确定主攻方向,把目标分解到单位,把任务落实到人,加强跟踪监测和督查考核,狠抓落实,及时协调解决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难点、热点问题。

加强服务业统计调查工作,对服务业发展状况进行深入调研,完善行业运行状况的监测系统、抽查方式和统计网络。确定现代服务业统计调查渠道,建立对装卸搬运和其他运输服务业、仓储业、计算机服务业、软件业、租赁业、商务服务业、科技交流和推广服务业、居民服务业、其他服务业、社会福利业、体育和娱乐业12个行业大类正常的抽样调查制度,按省、市两级总体分步实施。完善指标体系设置,弥补数据缺口。强化统计调查手段,摸清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全貌,搞准现代服务业的调查统计数据,为现代服务业发展正确决策提供及时服务。以服务业增加值增长速度、服务业从业人员比重、服务业投资总额比重、服务业实现地方税收比重、服务业利用外资比重等为核心指标,建立健全服务业发展指标体系,并制定相应的绩效评价办法,加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考核。

[参 考 文 献]

[1]河南省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专题研究报告之七.河南工业产业集群的现状问题及对策[EB/OL].河南统计网,2007-12

[2]河南省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EB/OL].中国统计网,2010-01

第7篇:旅游统计调查制度范文

4月26日从国家统计局传来消息,原加挂在国民经济核算司的服务业统计司与服务业调查中心整合后“升格”为新的服务业统计司(服务业调查中心)。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表示,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需要统计部门提供真实,准确、完整的服务业数据,加强和完善服务业统计制度是统计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北京统计人或许对此体味尤深。因为在北京,服务业统计改革创新的步伐就像服务业本身发展的速度一样快。

小格局变成了大格局

北京服务业统计的阔步前进发轫于2004年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之时。在完善的第三产业统计调查制度尚未建立的情况下,摸清第三产业“家底”也就成了难度系数最高的普查任务。是举全系统之力完成普查“一锤子买卖”,还是借普查之机从长效出发破解难题?北京统计人选择了后者。2004年9月,为了完整反映产业发展状况,北京市统计局将原来分散在普查中心、社会处、贸易外经处的服务业统计业务进行整合,新建服务业统计处,从而减少了由于口径范围、采集时间和计算方法上的差异造成的数据失真。也正是通过这次普查,北京形成了规范的服务业基本单位名录库,为客观反映全市服务业的状况与发展打下了基础。

成立专门机构统领地区服务业统计工作,使北京在全国率先实现了第三产业统计工作的全面整合。此举获得了国家统计局的肯定,北京也成为全国服务业统计试点地区。北京市统计局服务业统计处处长李宏丽告诉记者,他们主要负责除批发、零售、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以外的第三产业的统计以及旅游,会展,文化等产业统计工作。从2005年开始增加第三产业统计数据综合汇总、分析职能,使之真正成为第三产业统计的牵头部门。

“时来天地皆同力”,北京服务业统计工作乘全市第三产业强劲发展之势,业务也由分散走向了统一,小格局变成了大格局。2006年3月,服务业统计处与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服务业调查处实现了合署办公。随着文化创意产业、会展业。物流业等一批重点新兴行业的崛起,同年10月新产业处获批成立。市局服务业统计处,新产业处、总队服务业调查处在机构融合的新型工作模式下,共同完成北京地区的服务业统计调查任务。现在,超过三分之二的区县已成立服务业科,市里对区县工作也由“指导”变成了“领导”,通过制定全过程的数据质量控制体系,进一步从源头保证了数据质量。

据悉,目前北京不但形成了服务业、运输邮电业、物流业三项专业制度,并在全市范围内规范了数据审核,存储、提供等业务工作标准,还是最早实施第三产业规模以上单位全面调查的地区,3.5万家调查单位全部实现网报,占第三产业全部单位数的10%,收入比重达到94%。

开展业务敢为天下先

毫无疑问,如今的北京是一个以第三产业立都的城市,其比重分别于1995、1998和2006年超过50%、60%及70%,2009年已达75.8%。就在这“75.8%”里包含了城市经济中最前沿、最活跃、最富于生机的部分。它们又如何看得清看得明白?在北京统计人看来,这是做好服务业统计的一门必修课。

“新概念,新标准、新制度;开拓性、艰巨性、复杂性”――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副总队长邢志宏这样概括服务业统计工作的特点,开展业务就要拿出敢为天下先的劲头。文化创意、物流,会展、动漫统计等业务不但在国内是首创,就在国外也是新领域。

四年前,文化创意产业首次写入了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当中。决策部门对产业发展趋势的判断、政策的制定自然离不开准确的产业数据的支撑。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统计部门于规划提出的当年就着手研究文化创意产业分类标准。在时间很紧的情况下,北京统计人在对国内外相关标准系统分析研究和广泛征求政府部门及专家学者意见基础上,确定了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的统计范围,并最终获得了市委市政府的肯定。2006年12月13日,作为首届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的一项内容,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分类标准和发展情况正式对外,受到了各界的广泛关注。

在专职服务业统计处室成立的短短几年间,他们还先后制定出现代服务业、生产业、信息服务业的统计分类标准,以及会展业,物流业的统计办法,为全方位多角度跟踪北京新产业发展的脉动提供了可靠的统计基础。更可贵的是,这些新产业研究成果没有沦为纸上谈兵,而是被应用到季度或年度监测当中,定期为全社会提供大量一手产业数据。

创新还体现在北京统计人所开展的多项专项调查上。根据国家统计局和市级有关部门的需求,他们曾先后完成了快递服务业,网络文化、体育产业等专项调查,填补了这些领域缺乏全面、系统数据的空白。那么这些新“动作”是否只是一时的“跟风”之举呢?新产业处处长张小洁并不这么认为。她说,“我们每开展一项新的调查,绝不是炒概念。调查方案都是在广泛研究国内外新兴产业发展趋势和发展现状,并在反复调研基础上完成的,既要具有前瞻性,又要具备可行性。”就拿近期完成的影视动画和网络游戏专项调查来说,他们先后听取了市委宣传部、市广播电视局、市文化局、市新闻出版局等6个相关部门意见,还走访了联众、完美时空等10家典型企业,才确定了最终的方案。比如,在调研中企业提出应当设计反映网络运营方面的指标,因为运营是动漫行业的主要业务活动,且北京有大量从事网络运营活动的企业。他们就在调查表中设计了“网络运营、销售收入”、“游戏款数”等指标。

统计服务无止境

服务业统计所面对的是气象万千又生机勃勃的各行各业。从事这项工作的统计人始终在思考如何使之发挥更大的作用、更富有成效。事实上,他们也正在用追求卓越的统计服务践行着这种思考。

2008年的夏天当整个城市都在为奥运盛会沸腾的时候,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会同市旅游局却在为监测奥运期间的旅游业情况而忙碌着。8月1日至25日,从市到区县、乡镇街道的统计人员放弃了本该属于他们的欢乐节日,全力投入到监测工作中,最终确保了1200余家旅游企业通过专网100%上报数据。监测成果《奥运对应期内北京奥运旅游监测总体情况》获得了副市长丁向阳的专门批示。北京政府统计系统还是全国惟一承担旅游业统计的统计部门,按月度的星级酒店、旅游景区,旅行社等旅游市场运行情况已经成为旅游企业把脉行业动向的重要参数。

去年一年,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服务业发展的挑战,北京统计人更下足了功夫。市局、总队启动了交通运输业旬报及重点服务业企业月度应急监测工作,加强了对大企业生产经营现状、问题的信息搜集和情况反映工作力度,这些举措对于监测经济波动期间各项宏观调控措施的实施效果起到了推动作用。他们还组织开展了第三产业收入数据季节调整分析工作,尝试在第三产业季度分析中增加数据的环比分析,为准确判断复杂形势下的运行趋势,特别是反映经济变化的转折点提供了参考依据。

现在每一季度召开服务业经济形势分析会,已经成为“规定动作”。市区两级在产业发展形势分析领域的深入交流使谁也不敢懈怠。主管服务业统计工作的邢志宏副总队长曾指出市一级要从收数向管数、用数转变,从数据采集向制度设计、分析研究转变,这就要求全处同志向全能型人才,复合型人才的方向发展。

第8篇:旅游统计调查制度范文

每一个员工都要对自己的工作进行阶段性的总结,在总结中发现问题,吸收经验教训。小编为大家准备了农业统计年终工作总结范文,欢迎阅读。

农业统计年终工作总结范文一

根据国家统计局、监察部、司法部《关于联合开展统计法和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贯彻执行情况大检查的通知》(国统字〔20XX〕38号)精神,按照省林业厅(浙林计〔20XX〕67号文件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情况,我局于20XX年7月中旬对各县(市、区)开展自查工作,并在7月下旬接受省厅检查组的抽查。现将有关自查和抽查的情况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任务明确

我局历来重视林业统计工作,同时根据这次林业统计执法大检查的要求,首先,我们成立了以张新波副局长任组长的统计执法大检查领导小组,下发了《关于成立温州市林业统计执法大检查领导小组的通知》。其次,根据《统计法》和《处分规定》的要求,全面梳理林业统计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对各县(市区)林业主管部门和基层单位明确提出这次统计执法检查工作的要求和任务。

二、检查的内容和方法

根据这次统计执法大检查的要求,主要检查对象是调查各县(市、区)林业部门和基层乡镇林业站。检查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重点检查2017年以来各县(市、区)各级林业主管部门或者有关单位,有没有发生伪造、篡改统计资料和打击报复统计人员等统计违法行为,各单位的负责人是否存在对本地方、本部门、本单位发生的严重统计违法行为失察等问题,是否存在未经批准擅自组织实施统计调查或者变更统计调查制度内容,以及违法公布统计资料、违法泄露统计调查对象资料等问题。二是检查统计调查对象,是否存在提供不真实或者不完整的统计资料,拒绝提供林业统计调查所需的资料等问题。

本次检查主要是以自查和抽查相结合的方法,在各县(市、区)和有关单位自查的基础上,再接受市级和省级的抽查。

三、林业统计存在问题

1、林业统计数据收集难,乡镇一级统计数据质量不高。由于我市各县(市、区)乡镇林业站实行以乡镇管理为主的块状管理模式,原有的林技员大部分都兼职乡镇的其他工作,林业统计工作变成了林技员的“兼职工作”,造成了统计人员责任心不强,直接造成了统计数据的来源和质量存在一定的问题,特别是二、三产业的数据漏报现象不断。

2、部门横向联系少,数据来源渠道单一。由于现代林业产业统计涉及到统计、经贸、工商、工业园区、农业、旅游等部门,横向联系非常重要,而林业统计人员由于工作性质关系,对外联系较少,造成了数据来源渠道单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数据的准确性。特别是对木材加工、家具业等企业都是民营的小企业,财务和统计制度不健全,所以统计数据采集比较难。

3、统计人员不稳定,业务不熟悉。不仅是乡镇一级,就是各县(市、区)也没有专职的统计人员,我市11个县(市、区)林业部门的统计工作人员都身兼多种工作,有办公室的、林技站的、营林的、林政的、森防的等,他们本身业务已经相当繁忙,对统计工作又不是很熟,也不可能投入很大的精力。同时,由于没有固定的林业统计人员,所以每年都有人员变动,对统计业务都需要给统计工作带来更大的难度。

4、统计台账不健全,原始数据采集不规范。由于对企业的统计基本上是由林科员去完成和统计人员变动比较大,造成了林业统计的原始数据采集不规范,而县(市、区)一级也大多是为了完成报表而工作,基层统计基础工作较薄弱,统计资料移交、归档等方面管理较为混乱,加上对统计资料的整理和建档不重视,造成了统计台账不健全,这也是这次检查中发现的一个的问题。

四、整改措施

通过这次林业统计执法大检查,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切实有效的改进措施

1、加大《统计法》的宣传力度,提升林业统计的地位。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努力营造学习《统计法》、遵守《统计法》的社会氛围,增强各县(市区)林业主管部门和基层单位领导、林业统计人员、林业统计调查对象的统计法制观念,严格执行《统计法》和《处分规定》,以提升统计地位,保证林业统计的相对独立性,支持统计人员独立行使统计调查、统计报告和统计监督职权,为统计工作提供必要保障。

2、健全统计监管制度。为使各级统计工作步入正轨,全面提高统计工作的质量,要求各级统计单位的统计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建立定期检查制度,加强监督管理力度,杜绝统计违法行为。

3、提升统计数据质量,健全统计台账和原始记录。要按照统计法的要求,统一相关指标统计口径,做到资料完整、来有源、查有据,基层统计基础工作较薄弱,统计资料移交、归档等方面管理较为混乱保证了统计数据的准确性,提高林业统计数据质量。要加强与统计局、农业局等部门的横向沟通,争取多方位、多渠道搜集数据,确保统计数据准确无误,提供部门统计调查所需的资料。同时必须依据统计法律法规和统计报表制度建立健全原始记录、统计台账的建档和归档工作,做到有据可查。

4、加强统计队伍建设,提高统计人员素质。我们温州市局已经明确了在产业处设置统计岗位,并要求各县(市区)林业主管部门也要设置相对稳定的统计岗位,要明确分管的领导和统计人员,就是兼职的统计人员今后也要做到相对稳定,以便熟悉统计业务和积累经验。同时要加强统计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快速提高统计工作的业务能力,培养一支高素质的管理统计工作队伍。另外还要争取解决统计人员的补贴待遇,以调动统计人员的积极性。

5、加强统计基础建设,加大检查督促力度。要求各县(市区)都要配备林业统计专用电脑,努力加强统计基础设施建设,要在管理统计站和信息化建设上要给予更大的扶持。要加大对统计工作的指导,要经常下基层进行调研,了解基层的困难,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同时要加大检查和督促的力度,保证《统计法》的全面贯彻和落实。

总之,我市的统计工作在省厅和市统计局的指导、支持和帮助下,通过局领导和各职能处室以及统计人员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我市的统计工与上级的要求和先进地市相比还有不少差距,今后我们将不懈努力、不断探索、不断改进,进一步做好温州的林业统计工作。

农业统计年终工作总结范文二

一年来XX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统计工作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引导下,在中心各科室的大力支持和协助下,严格执行《全国卫生统计报表制度》,以抓统计信息基础工作为重点,按照年初制定的工作计划,求真务实,认真、积极地开展中心卫生统计信息工作。经过相关科室人员的共同辛勤努力,较圆满地完成了各项工作,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确保统计数据的质量

1、基础数据统计属实

为进一步提高基础信息质量,使我中心能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中心各科室定期统计相关数据,如出院病人次数、门诊就诊人次数、预防接种人次等等。中心统计人员积极参与卫生局、XX公司组织的统计继续教育培训和统计普法宣传教育,网上直报统计人员参加了有关计算机方面的专业培训,掌握相应的网上直报技术,不断提高统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定期统计本单位相关数据,如总诊疗人次、门诊人次、住院(出院)人次、健康查体人次、手术人次、死亡人数、单位在岗职工总数、卫生技术人员数、执业(助理)医师数、注册护士数等相关数据,做到统筹兼顾、分布实施、资源共享、统一管理为前提的统计分析、季度、年度报表。加强对各科室统计工作的考核力度,切实解决统计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中心主任的高度重视为统计工作的顺利完成营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

2、人员分类统计准确无误

组织中心药房、住院部、门诊等相关科室统计人员认真学习《陕西省卫生统计报表制度》,统计人员必须做到对基本概念清楚,统计数据属实、准确。

二、加强统计执法力度

1.坚决遵守《统计法》的有关规定,无虚报、瞒报、迟报、拒保、伪造、篡改统计数据的现象。

2.不擅自制发统计调查表。

3.工作人员职责

⑴负责编报上级规定的报表,及时向财务科和相关医疗科室提取所需的资料,必须做到准确、完整、并加以必要的说明,按期上报。

⑵每天认真核对门诊、病房及医技各科室填报的工作日志,查缺补漏,做到统计数据完整、准确、及时,真实可靠。

⑶保证统计信息网络的畅通,经常深入各科室核对原始资料。

⑷按照领导和管理的特殊要求,提供所需的各种统计信息资料。

⑸努力钻研业务,不断提高统计水平,保管好各种医疗统计资料。

三、扎实开展日常工作。

卫生统计工作是指导信息引导服务的工作。我们兢兢业业在以下两个方面努力。

一是勤于学习,提高素质。从事统计工作必须熟练掌握、精通统计工作的各项业务工作,能及时准确地解答各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因此我们非常注重学习,潜心钻研业务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

二是坚守岗位,优质服务。

农业统计年终工作总结范文三

XXXX年,我镇统计工作在市、县统计局领导的亲切关怀和真诚指导下,认真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紧紧围绕“提高数据质量为中心,搞好农业资料开发,为地方党政领导提供优质服务”这一工作思路,不断加强上、下级的密切合作和部门间的互相协作,充分调动职能部门作用。

一年来,我们本着优质高效、勇于创新的精神,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积极推进统计改革和建设,不断提高统计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圆满完成了市、县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为党委政府提供了大量的统计信息和建议,在政府决策和管理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及时、准确、高质量地完成了二0一0年各类报表任务。

面临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党和政府对统计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我们在县统计局的正确指导下,狠抓统计基础工作,拓宽了渠道,理顺了关系,克服了各种薄弱环节,建立了各类报表分析、评估、论证制度,保证了全年各项数据高质量完成。

按照县局二0一0年年报会议精神,我镇于二0一0年十二月六日召开了以会代训的全镇农业统计业务工作年报会。会上对村统计人员进行了统计业务培训、明确了我镇统计工作思路和各项考核办法、具体布置落实了二0一0年农业年报、住户调查工作,为本年工作的完善和来年工作的开展做好了充分准备。

二、以统计数据质量检查为突破,切实抓好统计基础工作。

1、深入基层,进一步夯实统计基础工作。

为确保统计数据来之有据,据之可查,查之可信,我们全面检查了17个村的基础工作情况,从而使海阳镇的农业统计基础工作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2、加强业务培训,提高报表质量。

今年,针对我国面临统计制度体系改革而增加的不少新指标、新知识和我镇基层统计人员业务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强化了基层统计人员的业务知识,为今后更好地开展统计工作,确保统计统计数据的真实可靠奠定了基矗

3、加强农业统计管理,实行量化考核。

建设高素质的农业统计队伍是农业统计工作必不可少的环节。为此我镇采取三种措施:一是明确镇、村、二级统计人员的岗位职责;二是对各级实行量化考核,严格依照年初下发的农业统计工作考核办法,充分调动了基层统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三是完善农业报表审签制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提高了数据质量。

4、积极开展农业统计数据质量检查工作。

为了有效地、科学地组织农业统计工作,保障农业统计资料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充分发挥农业统计在我镇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促进我镇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深入开展农村经济数据质量检查,并采取各种形式层层送法上门,耐心细致地讲解统计法规知识及其含义。通过此项工作的开展,都真正明确了农业统计的重要性,法制观念得以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明显提高。

三、加大统计分析力度,搞好统计服务。

统计资料是反映整个统计活动的最终成果,通过统计分析资料和对外提供数据,统计的作用才能得以发挥。本年度,我镇把搞好统计优质服务,努力提高统计资料分析水平,对外提供统计资料放在仅次于搞好统计报表的位置,今年我们共撰写统计分析资料4篇。

四、搞好统计创新工作,提高统计服务质量。

创新是我们事业向前发展的不竭动力,统计工作也离不开创新。在新形势下,统计工作要转变观念,调整战略,不断完善统计方法制度,不断创新统计服务的内容和形式,使统计工作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提高。根据实际情况农业统计工作今年实行网上直报,减少数据的录入等工作,把更多的时间用于统计资料的开发,为领导决策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

五、深入细致保证数据准确,圆满完成六普工作。

按照县人口普查办的统一部署,海阳镇人口普查工作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市、县的总体要求,围绕普点、难点问题,积极探索,突破传统的工作模式,突出特色亮点,取得良好的成效,圆满完成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我镇开展人口普查工作的主要做法如下:

一是领导重视,成立了强有力的领导机构。

二是宣传发动、营造***氛围。

三是及时筹措经费,确保工作开展。

四是注重培训,夯实基矗。

五是加强指导、检查,确保工作落实。

六是查找问题,对症下药。

我镇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已圆满结束,在这次普查工作中,培养了一批年轻的干部,锻炼了一支普查队伍,同时为以后的各种普查工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提供了教训,更重要的是这次普查数据为国家这次制定方针政策提供了真实可靠的数据。

XXXX年,我们求真务实、团结奉献、创新争先,严要求、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努力学习农业统计业务知识,不断扩大知识面,按照“快、精、准”的要求,努力提高农业统计数据质量,为搞好灾后重建,新农村建设等方面的问题提供翔实的数据信息。努力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与时俱进,进一步增强使命感、责任感,迎接新的挑战。一如继往,拼搏奉行,实践“三个代表”、努力开创农业统计工作新局面。

农业统计年终工作总结范文四

20XX年已近年末,在此,将本人一年的工作总结及来年的工作打算汇报如下:

一、20XX年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本人从事本街道统计工作以来,积极参加上级召开的统计会议、统计业务知识培训,团结同事,虚心学习,按时完成统计工作各项上报任务,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统计常规报表工作

严格按照报表上报制度,按时做好《村基础表》、《村组织和从业人员情况》、《乡卡》、《企业调查表》等统计常规报表的上报工作,及时完成街道统计年鉴、固定资产投资、可支配收入、龙头企业等资料收集、整理工作。积极与各级统计人员沟通联系,加强业务交流,确保各项调查指标真实、有效。

(二)街道规范统计工作

长期以来,街道统计工作人员更换频繁,数据统计存在一定的问题,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按照区经济发展局文件要求,结合《**市乡级统计机构规范化建设考核细则》,积极开展统计规范工作,逐步建立完善了一套完善的统计工作台账和制度,使本街道统计工作达到“四有三化”标准,使街道统计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法规化,进一步增强街道统计数据可靠性。

(三)统计扶贫调查工作

切实做好街道扶贫调查工作,是解决农村贫困现象捷径之一。根据省扶贫办下发《关于新一轮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实施方案》,落实上级交办的扶贫调查任务,实事求是的扶贫调查,是全面完成20XX年贫困人口的人均纯收入高于6000元脱贫任务的基础。

(四)农业普查工作

农业普查是全面了解“三农”发展变化情况的重大国情国力调查。组织开展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查清农业、农村、农民基本情况,掌握农村土地流转、农业生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规模化和产业化等新情况,反映农村发展新面貌和农民生活新变化,对科学制定“三农”政策、促进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次农业普查手段先进、任务重、持续时间长(20XX年10月-2017年3月),在此项工作上,本人主要做好了三件事情:

一是认真领会会议精神,学习业务操作知识,提升自身对工作的把握水平;认真对待普查对象开展的各项工作,做好记录,就工作中遇到或即将遇到的各种可能大胆想象,积极提问,为更好的做好普查工作打下扎实的业务基础。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制定好《XX街道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方案》。

二是做好业务指导及数据录入工作,联络调普查员,扎实做好此项工作是对我街社会经济发展的有效促进与提高,在开展此项工作的`过程中,本人积极与区调查队的业务人员取得联系,就工作中的问题积极提问,并按照业务组的指导保质保量完成各项普查任务。

三是着眼于工作的长远性,对普查员做好业务沟通,将普查需要注意的问题以及业务操作知识详尽的传达给各村普查员。

二、存在问题

(一)本人接受街道统计工作时间较短,对街道实际情况不胜了解。

第9篇:旅游统计调查制度范文

论文摘要:为了表示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学术界和业界普遍采用“旅游总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百分比”这一指标.本文在对旅游产业进行界定及分析其特点的基础上,指出了上述说法的不科学性,并应用增加值这一较为科学的指标,对黑龙江省2000年的旅游增加值进行了测算,旨在对黑龙江省旅游业今后的发展提供一些有意义的参考.

0 引言

旅游业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部门,半个世纪以来获得了飞速的发展,它以不断增长的规模及产值对世界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1998年12月,国家将旅游业列为国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目前全国许多省、市、地区也将旅游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龙头或支柱产业予以优先发展,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可见一斑.因此如何科学、合理地表示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就显得非常必要.

1 旅游产业的界定

关于旅游产业的构成,国内外有许多观点,在认识上一直存在着分歧.《国家统计调查制度》有关旅游业的说明中指出“旅游业包括经营旅游业务的各类旅行社和旅游公司等的活动.不包括卡拉OK歌舞厅、电子游戏厅、游乐园(场)、夜总会等活动”.很明显,在这一划分方法中,旅游业仅指旅行社业.《中国旅游统计年鉴》(副本)中旅游业包括了旅游管理机构、旅行社、旅游涉外饭店、旅游车船公司、旅游商贸服务公司和其它旅游企业.世界旅游理事会(WTTC)提出了“旅游经济”(广义旅游业)的概念,它包括间接受到旅游业影响的行业.Mikkleton在《TourismMarketing》中认为:旅游业由住宿接待部门、游览场所经营部门、交通运输部门、旅游业务组织部门、目的地旅游组织部门五部分组成.Lundberg在《Tourism Economics》中认为:旅游业由餐馆、住宿设施、交通设施、杂类、旅游点开发、娱乐设施、旅游研究、旅游吸引物、促进旅游者、政府办事机构这十部分组成.传统的“六要素论”认为旅游业指旅游活动中的食、住、行、游、购、娱这六要素相对应的餐饮、旅馆、交通、旅游景区(景点)、旅游住宿设施、购物商店和娱乐场所等部门[1].另外,世界旅游组织(WTO)在开展旅游卫星帐户(TSA)的过程中,提出了从供给方确定旅游产品和旅游业的核心思想,并提出旅游特征产品、旅游相关产品及代表两者总和的旅游整体产品的概念.并且,它可以计算出旅游业的增加值,旅游商品的供求关系,旅游业方面的就业率,以及通过卖商品给游客所带来的间接税收.

上述关于旅游产业界定的观点,均有其可取之处,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有的是所包括的范围过窄,即所谓的“局限论”.该观点将旅游业中的个别行业作为旅游业整体来对待.如《国家统计调查制度》及《中国旅游统计年鉴》中的划分.有的是所括范围过宽,即所谓的“宽泛论”.该观点认为只要和旅游相关的产业,都应划入旅游业的范围中.这种观点以世界旅游理事会为代表.但不论是那种观点,其划分方法均是为了研究或实际工作的需要.它们有两个共同点:一是旅游产业是一项综合性、关联性极强的产业.它以传统六要素“食、住、行、游、购、娱”为基础,可辐射一系列部门,带动一系列相关产业链条,涉及国民经济的许多部门(见图1).二是旅游产业不同于传统意义下的产业(所有生产相同产品的单个企业的集合),它是松散的综合产业体系,除旅行社业外,它是其它有关部门和行业的边缘组合,而不是独立的产业部门.

基于以上两个特点就给旅游产业产值的统计带来相当的难度.一般地衡量三大产业产值有三个主要指标——总产值、增加值、净值.总产值包含了对中间投入的重复计算,不能客观地反映各产业的真实贡献.增加值从总产值中剔除了中间消耗部分,可以解决重复计算问题,从而真实地反映各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

目前我国对旅游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大部分采用的是“旅游总收入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百分之几”这样的说法.它把两个不存在部分与整体关系的数据硬扯在一起,虽可达到夸大旅游业比重以促使人们关注旅游业的效果,但却是一种极不科学的说法,容易造成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误解.所以不应该用总收入所占的比重来说明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而应该采用增加值这一指标.

2 旅游增加值的测算方法

为了客观评价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有必要界定并计算旅游增加值.按我国国民经济统计口径,旅游活动主要涉及交通、邮电、商业、饮食业和社会服务业这5个第三产业部门.因为这些部门的产品只有一部分投入旅游消费,所以其增加值需要按一定的比例剥离出旅游者消费的部分,计入旅游增加值中.我们把含旅游消费的服务行业提供的增加值中旅游者消费部分所占的比重称为旅游消费剥离系数.关于旅游消费剥离系数的计算,我们借鉴华南师范大学经济研究所李江帆和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李美云的计算方法,具体为:根据相应行业的增加值率把旅游总收入中的购物、饮食、交通、邮电通讯、社会服务(含住宿、游览娱乐和其它服务)的总产值数折算为增加值数,再把这些增加值与该行业全部增加值的比例作为旅游消费剥离系数[2].

3 黑龙江省旅游增加值的测算

根据黑龙江省统计年鉴2001年数据,分别求出商业、饮食业、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社会服务业的总产值增加值率(增加值占总产值的百分比).见表1.

假定以上增加值率在其行业内部是均质并稳定的,在这一前提下,我们进行旅游增加值的测算.为获得基础资料,本课题组进行了黑龙江省旅游消费调查统计,共发放问卷2500份,据调查结果在黑龙江省旅游消费总额中,商业购物占18.92%、饮食占12.21%、交通运输占21.65%、邮电通讯占3.6%、住宿占14.81%、游览娱乐占28.81%.见表2.为与国家统计口径保持一致,将住宿、游览娱乐合为社会服务业,黑龙江省2000年旅游业总收入为136.89亿元[3],那么,据上述比值可得出2000年旅游业总收入的内部构成为:商业25.90、饮食16.71、交通29.64、邮电通讯4.93、社会服务业59.71,见表3.

增加值=总产值x增加值率,把总收人折算为增加值,求出相关行业增加值中被游客消费部分:商业服务增加值17.28、饮食业增加值5. 82,邮电通讯业增加值2. 61、交通增加值20. 62、社会服务业增加值27. 96,旅游增加值为各部分增加值之和,黑龙江省2000年旅游业增加值为74. 29亿元,见表4.根据统计年鉴的数据,求出相关行业用于游客消费部分的增加值占该行业全部增加值之比,得出黑龙江省2000年旅游消费剥离系数,见表

计算出消费剥离系数后就可以从横向上大致推算全国其他省市的旅游增加值,或从纵向上推算黑龙江省今后的旅游增加值.2000年黑龙江省国内生产总值为3253亿元[3],据本文计算,旅游业增加值为74.29亿元,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2.3%.

4 结语

以上计算是在假定旅游业所涉及的行业内部增加值率稳定的前提下进行的,旅游总收入构成是根据本课题组进行的抽样调查统计得出的,基于这两点原因,应该指出,我们的计算尚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在旅游业增加值的计算尚未普及的情况下,按现行统计体系和目前能收集到的资料来看,这一计算还是较为客观的.2000年黑龙江省旅游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显然根据旅游业总收入计算的4.2%在较大程度上夸大了旅游业对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的贡献,这样虽然可以引起决策者的关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旅游业的发展,但从长远看这种说法不利于客观、真实地把握旅游业在黑龙江省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及发展趋势;不利于分析旅游业与其它相关产业的关联度,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进一步扩大以旅游需求为重点的内需,推动旅游业这一新经济增长点的发展.因此有必要科学地测算或统计旅游增加值.

参考文献

1 林南枝,陶汉军.旅游经济学.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