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干部人才交流工作计划范文

干部人才交流工作计划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干部人才交流工作计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干部人才交流工作计划

第1篇:干部人才交流工作计划范文

XX年,我委的教育培训工作将以“提升行业服务质量、推动产业健康发展”为主线,以项目开发、培训指导、交流学习、测评考核等为主要手段,进一步凝聚多方面的教育培训资源,创新思路、加大力度,提高教育培训工作的质量与综合效益,为我区旅游业加快发展提供更为坚实的人力资源保障。

二、主要思路与内容

(一)针对企业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

抓好旅游企业中高层经营管理者职业培训,树立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理念,提升旅游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依托“东方讲坛&8226;上海旅游讲坛”、旅游管理前沿讲座等培训项目,构建行业中高层管理者学习的平台,加强旅游企业总经理、部门经理岗位职务培训。

(二)针对专业技能人才的教育培训

开展高技能人才和紧缺人才专项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技能等级,为我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保障。加强厨师、调酒师、宴会服务师等高技能人才培养;加强旅游营销、电子商务、产品开发、节事活动策划等领域紧缺人才的培养;加强会展旅游、商务旅游、乡村旅游等新兴领域旅游人才的教育培训工作。

(三)针对一线服务人员的教育培训

以职业素养、专业技能和外语水平提升为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企业员工的岗前培训和在岗培训,全面覆盖餐饮、客房、前厅、导游、计调等一线服务人员,进一步提升旅游服务接待能力,增强服务意识,调动员工积极性,培养出高素质的服务人员。

(四)针对机关干部的自身学习

通过主题论坛、专题研修班、同行交流等途径,提高机关干部的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更好地服务旅游企业。

三、具体工作计划

(一)引入“东方讲坛&8226;上海旅游讲坛”进大型旅游企业

引入上海市旅游行业最权威的旅游培训项目——“东方讲坛&8226;上海旅游讲坛”进入我区大型旅游企业,为松江区旅游企业从业人员提优质的培训资源和便捷的培训机会。

(二)积极创建“上海市旅游人才开发示范基地”

积极参加“上海市旅游人才开发示范基地”创建工作,争取借助市旅游局的资金及政策支持,在我区创建2-3家市旅游人才开发示范基地,培养一批有素养、有能力的旅游专才。

(三)组织“松江区旅游行业人力资源工作联席会议”

预计于4月,联合区旅游协会、区人才交流中心、在松旅游院系负责人召开旅游行业人力资源联席会议,邀请区内各旅游企业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参加,通过资源整合,构建旅游人力资源建设的新平台。

(四)精心策划“旅游管理前沿讲座”

根据我区旅游业发展的阶段性重点工作,结合旅游企业的实际需要,邀请着名旅游专家学者开设前沿讲座,对旅游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进行提升培训。

第2篇:干部人才交流工作计划范文

一、狠抓常规工作,完成制度建设到文化建设的顺利过渡

在所有的社团工作中,常规工作是我们社团工作的主要部分,是培养和锻炼干部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社团工作成果的重要体现。因此,对于常规工作,我们不能掉以轻心。不但要完成,而且要认真、完美、有突破地完成,在普通的工作中,做出不普通的成绩。

制度建设是一个组织或团体成长壮大的必经之路。经过了几年的成长和发展,社团联合会的各项制度已经基本完善,并已略显成效。当然,这其中还存在很多不足。如:部分社团的制度建设严重不足,社团负责人没有制度建设的意识,没有一套规范的理论制度约束和引导社团干部的工作等,这还需我们在贯彻、执行和引导的过程中不断价钱和规范。

事实上,一个组织的健康成长,不光是要有一套完善的工作制度,还必须得注重它的文化建设。文化建设是一个组织的底蕴体现,也是一个团体发展潜力的核心体现。它能增强社团干部的团结合作,提高社团干部的文化素养和工作素质,增长社团成长潜力,改善社团的内部规划,壮大社团的自身力量。

在文化建设上,我们将从文化积累、文化传播和文化继承三方面开展。其中文化积累方面,以社团宗旨,社团核心理念,社团核心团队结构三点来创造出社团文化核心,通过社团精品活动,社团特色活动,常规活动,网络论坛等方面融入本社团文化元素,展现社团文化,建设共同的文化氛围,使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得以发挥,从而产生归属感,使命感,形成向心力、凝聚力,把社团文化融入到日常工作中去。在文化传播方面,以大众传媒(如会刊、报纸、杂志、社团文化专题栏)和社团活动为文化载体,使广大会员认同社团文化。

二、重视干部队伍的建设,由内而外壮大自我

干部是社团的灵魂和基础,是社团工作得以有序开展的有力保证。因此,干部的吸收和培养,是社团力量壮大发展的前提和保障。为增强社团联合会的生命力和发展潜力,我们将从下面三个方面入手。

1、注重吸收新干部

新的力量,预示着新的成长;新的成长,彰显着新的生命活力。新干部的吸收是一个团体后续力量的必要准备,为了社团长远发展,我们将大力注重新干部的发现和吸收,为此,在09级新会员中,我们将加大宣传力度,打造一个更宽更好的平台,积极开展选拔活动,培养新干部队伍。

2、加大干部的培养力度

干部的培养是社团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社团干部工作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全院社团工作成绩的好坏。因此我们将与社团一起定期开展一系列的干部培训,在相互了解中增强干部的认知感悟能力,促进社联和社团、社团和社团、干部和干部之间的交流。社联、社团在建立良好交流的基础上,开展人才交换机制,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社团可以组织推选部分优秀干部进入社联,与社联干部一起为全院社团发展服务,进一步了解社联,了解全院社团的发展趋势。同时,我们也会照例下放干部深入到社团第一线,为我们的社团活动出谋划策。以此为契机,建立起社团与社联的长期人才交流机制,达到共同交流,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目的。另外,我们也会多为干部提供机会,鼓励和激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在实践中发挥干部,最大可能地做到人尽其才。

3、重视社联、社团的换届工作

换届过程中,做到制度化、公平化、开放化。换届前进行必要的宣传、知道、教育,换届后也要进行必要的引带、学习、交流。最大限度的让更多的人来参与到社团工作当中来。

三、转变职能,坚持以服务广大同学为工作方向

长久以来,我们一直关注的一个工作重点是实现社联工作职能的转变,由单纯的管理职能转化为服务、扶植、监督、管理四位一体的职能运行机制,我们的理念是源于社团、服务于社团,以在维护社团活动正常秩序的前提下,尽可能的为社团提供服务,将给各个社团的承诺落到实处而不单纯是一句口号。社团的作用是丰富同学们的大学生活,为广大同学提供一个平台,鼓励同学们培养课余兴趣爱好。而社联是监督和引导社团开展活动的组织,最根本的宗旨和职能还是服务于广大同学,为同学们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文化与娱乐共存的校园环境。也将一定把服务坚持到底!这是我们的信念!

四、规范社团机制,努力做到“四个完善”

社团机制的规范化,是提高社团活动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为此,我们将在牵制社团数量发展的同时,提高社团组织机构质量。数量化社团、质量化社团双管齐下,打造出精品社团、品牌社团。在规范社团机制方面,我们将做到四个完善:

1、奖惩机制的完善

我们逐步规范社团干部的工作行为,通过对表现突出者进行表彰,树立典型等方式来激励社团干部的工作激情。对表现突出的优秀社团、个人进行表彰,并将此意见转达学院有关部门,为学校“优秀社团”的评选提供建议和参考。另外,社联将成立社团发展基金,奖励那些优秀的社团负责人,扶持实力相对较弱的社团。而对于那些不作为,无作为和乱作为的社团,将采取停顿整改,更换社团负责人,撤销社团等方式严惩,对社团违规现象一定严肃处理同时更希望各社团负责人负起责任,对本社团工作严格把关。

2、建议、监督、检举和咨询机制的完善

社团联合会各项工作应该做到公开、透明、公平、公正,通过网站、主席信箱、设立主席接待日、会员信息反馈调查等形式让同学们提出建议、参与监督,并检举违规行为,加深同学们对社团联合会工作的认识和了解。

3、工作程序的完善

为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失误,本学期将简化工作程序和完善工作程序要求,通过多种方式发放通知,常规社团工作责任到人等形式,加强广大会长、会员对工作的全面认识和掌握。

4、网站建设的完善

网站建设是社联今年的工作重点之一,我们将吸纳相关方面的人才,建设社联网站,并安排干部与网站负责的同志合作专门负责网站的维护工作。我们将及时更新社联的工作进展情况、社团活动情况、以及社联章程、社联各项规章条例、社联各部门工作计划,及时发表活动新闻稿件,建立网上论坛等。网站的完善能够更好的宣传我社联,宣传我院的社团文化,同时也能够建立与其他高校社团的联系,让更多的人理解我院的社团发展。

五、打造精品活动,实行社团星级化管理

第3篇:干部人才交流工作计划范文

为更好地动员组织全局广大干部职工、团员青年投身于行政副中心建设,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和本单位创建全国文明单位活动中来,在全社会倡导良好的道德风尚和时代的新风正气,更好地发挥志愿者在社会中的模范作用,2016年度xx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志愿者服务团队本着服务大局、服务社会、服务群众的宗旨,积极组织并参与了各类志愿服务活动。

现对今年的志愿服务活动开展情况作了总结:

一、志愿服务总体情况

多年来人力社保局高度重视志愿服务活动,将其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件大事,专门成立了志愿服务活动领导小组,由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徐 同志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局属各党团支部书记为成员,明确各自责任,相继出台了《人力社保局志愿服务、困难帮扶实施方案》、《“关爱成长 关爱老人”志愿服务工作计划》等文件,做到了认识到位、领导到位、措施到位,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推动了志愿服务工作机制化、规范化、常态化。

志愿服务队成立于2012年5月,主要由全局干部职工、党员、团员青年组成。截止年底,在“志愿xx”网站上成立志愿团体1个,申请结项志愿项目19个,实名制注册人员255人,占在职职工的77%,服务时长总计9259小时,注册志愿者每年人均志愿服务活动时长已达36小时。(本数据摘自“志愿xx”网站数据库)2016年度共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0次,参与人员260人,服务11000余人次。

二、特色做法及成效

人力社保局把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作为我局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积极搭建活动平台,不断丰富活动内涵,依托局志愿服务队,积极开展学雷锋“三关爱”“结对帮扶”“志愿服务月”“文明加油站”“人力社保政策宣传”等活动。

关注民生,服务社会。

以“创城”和“春风行动”为契机,组织培训就业、社会保险、人事人才、劳动关系等四方面的业务骨干,积极参加本局组织的大型人才招聘会和政策宣讲活动,为群众解答就业和社会保障的相关政策法规,具体指导群众办理相关社保手续、当面讲解如何持卡就医,面对面指导群众如何参加就业培训、如何结合政策更好的实现就业,受到了群众的一致赞扬。

贯彻落实结对帮扶活动。

结合文明办开展的“城乡统筹 文明先行”活动,深入人力社保局帮扶单位永乐店大羊村积极开展帮扶工作。先后二次对该村投入帮扶资金40万用于修建村内主要街道和村容村貌的改善。并针对“就业”“培训”“保险”三大内容,组织召开人才交流洽谈会,为村民提供岗位信息和就业机会;组织开展国家就业政策、培训政策宣讲;发挥职业技能培训作用,有针对性的对村民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积极开展爱心助学行动。

自开展领导干部爱心传递活动以来,人力社保局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在“六一”、“春节”期间,对玉桥辖区所结对的学生进行走访慰问活动每年不少于2次,为他们送去慰问金和学习文具,鼓励他们成长成才。

积极开展“关爱成长 关爱老人”志愿服务活动。

结合制定的“志愿服务 困难帮扶”实施方案,与玉桥辖区内的2名困难儿童和2名困难老人结成帮扶对子,在新学期来临之际及“九九重阳节”前夕对4名困难人员进行了走访慰问活动,并为他们送去了慰问品和慰问金。社保中心志愿服务分队利用休息日的时间到梨园敬老院,开展志愿服务慰问活动,为老人表演节目送去爱心和大家自发捐款购买的生活物品。

积极开展“关爱自然 义务植树”活动。

为进一步引导全局广大干部职工、团员青年树立绿色环保理念,通过植树活动巩固我区绿植覆盖率,改善生态环境,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助力。自2012年起,人力社保局志愿团队连续三年组织单位职工开展义务植树活动。4月份在于家务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共栽种树苗3000余棵。

开展“清洁公共自行车,爱护公共环境”志愿服务活动。

利用周末时间组织40名志愿者对运河西大街两侧的14个公共自行车站点进行清洁、常规保养维护及道路两边的垃圾捡拾,通过此举方便了群众,同时营造了良好的公共环境。

开设“志愿服务岗”,为群众提供力所能及的志愿服务。

为迎接国际志愿者日的到来,11月21日至12月12日,组织40名志愿者利用周六时间,分四期在局门口和国税局路口设立的“志愿服务岗亭”,围绕信息咨询、应急服务、交通疏导、文明宣传等内容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志愿服务月活动。除做好固定动作外,人力社保局志愿者们还结合人力社保的相关职能进行了社会保险、就业培训等相关政策解答和宣传,为来往的群众提供力所能及的志愿服务活动。

除此之外,人力社保局还协助玉桥街道开展了志愿交通维护、参加了区文明办组织的“文明xx”—诚信宣传日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增强了参与者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情操。同时规范“志愿xx”网站志愿者的注册、志愿项目、计时等工作,增加了网站的利用率,通过活动的开展,增强了全局志愿者的志愿服务意识,加大志愿服务宣传力度,并通过《xx时讯》、《xx人力社保简讯》、单位网站、局内微信群、QQ群等各类媒体对开展的志愿服务活动进行报道,提高大家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

三、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想法

缺乏专业知识,培训不到位。

志愿者最希望能够得到志愿服务专业技能的培训,而参加过志愿服务培训的寥寥无几,培训内容也主要是志愿服务的基本知识和理念、志愿者的责任与义务等。希望能够针对区属不同的志愿团体多组织一些有针对性的专业培训,进一步提高志愿者的能力和水平。

缺乏经费,严重制约着志愿服务的发展。

第4篇:干部人才交流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统计管理体制;统计基础规范建设

所谓基层统计工作是指县级及其以下乡镇、村从事统计业务的单位或个人利用科学的方法搜集、整理、分析和提供关于社会经济现象数量资料的工作的总称。基层基础工作是统计调查立足之本,是统计系统根基所在,是统计事业兴旺之源。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建设,不仅是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重要环节,更是打造“科学统计、依法统计、阳光统计”的关键所在。

一、基层统计工作的现状

1、统计指标体系滞后,缺少应变对策,难以适应当地政府部门的需要

目前,统计指标主要是为了满足开展全面调查的需要而设置的,下级实施业务以上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领导为主,执行全国统一的基本统计报表制度相关指标。由于整体统计制度中全面指标相对滞后,而普查和抽样调查方案设计初衷就是为高层服务,因此,国家统计局在制定基本统计调查时主要考虑自身开发统计数据结果的需要,忽视了基层党委政府部门的需要,使得基层地方政府对部分统计数据难以进行开发利用,而地方政府需要掌握的指标,基础统计部门又难以准确去统计和反映。与之相对,基层统计部门为加强服务职能要制定本地区统计调查计划却又受到基层统计人员整体素质,办公设备条件,特别是经费不足的制约。

2、领导不重视,统计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比较严重

部分领导普遍认为:统计不是直接的经济管理部门,不直接产生经济效益,也就是没有物质产出,所以统计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可以不要。特别在基层部门,统计人员往往抽调到其它各部门,在完成各项中心工作之后,才来完成统计工作,这样就严重影响了统计工作不能正常开展。

3、向主管部门报送统计资料与向政府统计部门报送统计资料重视不够程度之间的矛盾

近年来,由于统计数字是考核各级领导干部政绩,促进工作的同时,不得不看到对数字的负面效应。“数字出宫”,“宫出数字”的现象屡见不鲜,数字跟着计划走,年初计划有多大,年底完成就有多好。甚至个别地方出现领导直接干预,多报或瞒报,篡改统计数据,造成统计信息失真。

4、《统计法》的违法处罚不明确,依法治统力度不够

由于历史的原因,经济和文化比较落后的地方,劳动者素质也相对较差。目前新《统计法》,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还不够具体,对迟报、瞒报、拒报等统计违法行为的处罚没有明确的限额,缺乏具体的操作性。又由于诸多因素的干扰,案件查办难落实,影响了统计法律法规的严肃性。这样,难以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二、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存在问题的成因

(一)统计管理体制影响了基层统计工作的独立性

在现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统计管理体制下,统计业务领导与行政管理分离,地方统计机构直接受同级政府的领导,人事、财务等事项也由其管辖,这就给县、乡两级政府以“人、财、物”权影响统计人员“事权”留下了操作空间。因而这种体制对抵抗行政干预的能力较差,在逐级综合汇总统计数据过程中,统计信息的真实性容易受到地方利益的某些不利影响。如一些地方领导一方面为得先进、争荣誉、个人升迁等,需要政绩作铺垫的时候,就虚报主要经济指标,如GDP、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额、外贸出口额、招商引资、财政收入以及城乡居民收入等;另一方面为了争取政策的扶持而假报有关经济指标。如虚报贫困户、贫困人口、粮食生产面积及良种面积等,瞒报地方财政收入、城乡居民收入;一些地方领导为了完成名目繁多的责任状,更是把上级部门下达的指导性计划当成指令性计划指标来完成,造成这些指标的统计结果是计划部门将任务层层分解,乡、村统计又按计划数层层上报。统计工作的实践也已经证明,现行的统计管理体制是影响统计数据质量的根源所在。

(二)部门协调不力加重了基层统计工作的负担

长期以来,政府综合统计与部门统计之间关系一直没有理顺,联系不密切,缺少强有力的协调:一是政府综合统计系统缺乏与政府部门统计系统的横向联系。当上级综合统计部门需要统计资料时,首先想到的就是向下级综合统计部门布置,而不管同级政府部门统计是否已取得此项统计资料;二是不同政府部门统计机构之间在职能上交叉、重叠,如主要农产品产量、进出口贸易、利用外资、人口等指标均有多个政府部门统计机构在同时统计;三是部门统计自成体系的内向运行,阻隔了与综合统计部门的有效配合,部门统计的统计指标、计算口径、指标代码等都由部门自主决定,缺乏与综合部门和其他部门的协调,多头向下、重复调查、报表多乱、数出多门的现象较为严重,不仅加重了基层统计负担,而且影响了基层统计数据质量。

(三)系统内部关系不顺降低了统计工作整体效益

从2004年开始,国家统计局对所属城市、农村、企业三支调查队的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将三支调查队的机构和人员整合在一起,成立国家统计局各级调查队。由于对改革方案缺乏通盘考虑,宣传力度不够而且操之过急,目前已暴露出一些明显问题:一是局队相互完全独立,协调机制不完善,联席会议制度可操作性差,已造成了新的各自为政的局面,对统计部门的地位有一定影响;二是调查队内设机构设置不合理,与地方统计局机构重叠,职责不清,进一步割裂了统计数据的完整性和权威性;三是部分县(市、区)局队分设,进一步加大了基层统计工作成本,降低了统计工作整体效益。

三、以科学发展观统筹统计基层基础建设

统计基层基础工作规范化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要想走出当前面临的困境,从根本上扭转统计工作“弱在县级、冷在乡镇、空在村居”的局面,必须把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转化为谋划统计事业发展的正确思路,转化为促进统计事业发展的有力措施,转化为领导统计事业发展的实际能力,理顺关系,扎实推进,使统计基层基础工作逐步走向法制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的轨道。

(一)加快统计管理体制改革,为统计基层基础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

改革现行统计管理体制,是统计工作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发展、更好地为党政领导和社会公众服务、加快与国际接轨步伐的客观需要。目前实行的“统一管理,分级负责”的体制,事实上就是“统而不管,分而无责”。基层统计不能从源头上确保统计数据的质量,在客观上造成了对“上”不负责。没有时间和精力针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进行统计调查和统计分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在客观上也存在对“下”不负责。要改变这种局面,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和统计工作实际,实行“业务上全国统一领导,机构、人员、经费省以下垂直管理”的体制,同时调整政府统计系统的内设机构和专业统计分工,理顺与部门统计的关系,是一种比较现实的选择。垂直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强统计的抗干扰能力,从过去和现在来看,对统计数据的干扰主要来自地市、县区和乡镇,由省统计局对下垂直管理,操作上更可行,易被各级政府接受。同时也可使基层统计人员切实履行好统计管理和监督职能,形成对政府负责、对公众负责的强势统计。

(二)加强统计制度方法改革,为统计基层基础工作卸下沉重的包袱

目前基层统计报表数量越来越多,指标不断增加,报告期也越来越短,基本上是只做加法,不做减法,基层负担越来越重。实际上有些报表和指标基本没用或已经过时。因此,必须把改革统计指标体系、减少基层报表工作量提到重要日程。一是精简报表。重点是剔除那些已经过时或不经常用的报表和指标,对有些变动不大,或不常用的报表、指标,扩大报告期,不要每月或每季都统计。二是实施基层统计“一套表”制度。对现行的各项统计调查项目进行清理整合,消除重复矛盾的内容,实行基层统计“一套表”制度,不管是统计部门还是行业主管部门,统一向下布置,做到“下去一把抓,上来再分家”。三是扩大抽样调查领域,可以使用抽样调查方法取得数据的项目,尽可能进行抽样调查。要强化抽样调查的培训、设计和操作能力,使抽样调查在社会更大范围派上用场、树立信誉、发挥作用。

(三)完善统计规章制度建设,为统计基层基础工作提供有力的保障

基层统计既担负着统计调查的使命,也担负着统计服务的使命,更担负着统计监督的使命。建立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使各项管理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是基层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重要内容,各级统计部门和基层统计机构应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有关业务管理、纪律管理、学习管理、财务管理等一系列便于操作落实的规章制度及统计工作规范化流程,强化依法行使统计的监督权,并做到严格执行,落实到位,坚持用规章制度约束和规范行为,使统计业务工作高效、流畅地向前推进,彻底改变围绕党委、政府的工作计划,就统计而统计,就数字而数字的工作格局,使统计工作更好地围绕经济社会发展运行情况,科学开展统计调查,积极开展优质服务,依法行使监督职权。

(四)夯实统计法制建设基础,为统计基层基础工作树立坚强的后盾

实践证明,要抓好基层统计工作,法制是最有力、最有效的手段。各级统计部门要坚持一手抓统计基础工作,一手抓统计法制建设,充分依靠法制手段规范统计行为,维护统计秩序,改善统计工作环境。一方面,要加大统计普法宣传的力度,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和互联网开展多种形式的统计法律法规宣传,不断增强基层领导干部、统计人员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统计法律意识。要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让各级领导干部和社会公众进一步提高对弄虚作假行为的严重危害性的认识,让县级统计人员明确自己的合法权利和法定职责。另一方面,要严厉打击各类统计违法行为。对虚报、瞒报、迟报、拒报及伪造、篡改统计资料等统计违法行为,一定要严肃查处。对于基层代填代报统计报表的问题要进行重点执法检查。并且要把机构人员是否到位,统计台帐是否建立,登记是否及时,资料是否可靠,工作程序是否规范等基础性工作,列为统计执法检查的重要内容。

(五)深化统计基础规范建设,为统计基层基础工作构筑坚实的根基。

规范化建设是从微观上、从技术层面做好基层统计工作的必要手段。在改革完毕、体制顺畅的情况下,规范化建设不能松懈。在尚不能对统计管理体制进行彻底变革的情况下,规范化建设更是举足轻重。一要加强统计手段的现代化建设。各级政府要积极采取措施,提高基层统计工作的现代化和信息自动化水平。当前,要重点解决县乡之间的联网问题,做到县、乡两级统计机构网上互联,实现统计资料的网上传输,逐步实现统计信息采集、处理、传输、应用和管理的现代化。二要加强统计资料的档案化建设。基层统计机构应当统一管理统计资料,建立、健全统计资料的审核、报送、保密和档案管理等制度。统计工作中形成的统计原始记录、统计台帐、基层统计表、统计调查分析以及其他有保存价值的统计资料,都要及时整理归档,妥善保管。三要加强统计机构的网络化建设。要切实采取各种措施,督促各乡镇建立健全统计站,配备专职统计人员,切实把乡镇一级的统计工作开展起来。在此基础上,要因地制宜,结合实际,大胆创新,最大限度地保证统计队伍的稳定性、统计工作的连续性、统计资料的完整性、统计信息的时效性和统计标准的一致性。

(六)强化统计队伍素质提升,为统计基层基础工作搭建人才的平台

加强统计队伍建设,事关统计事业的长远发展,建设一支“思想过硬、作风优良、业务精湛、清正廉洁”的统计队伍是做好基层统计工作的前提。要从战略的高度重视统计人才的培养,下大力气造就一批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结构优的复合型统计人才。一是“筑巢引凤”,引进优秀基层统计人员。以感情凝聚人,以待遇留住人,以事业召唤人,确保优秀统计人才进得来、留得住、用得活,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统计干部队伍的潜力;二是加强业务培训,提高基层统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县乡统计人员身处统计工作最基层,既是统计工作的组织领导者,又是统计业务的具体操作者,要求具备全面的素质。各级统计部门要把统计、经济、法律、计算机等知识的培训列入统计工作的重要体系,通过开会、办班、讲座、函授等多种形式,组织统计人员学习,不断提高统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实际操作能力;三是建立合理的人才交流机制。一方面把有培养前途的人员输送出去锤炼锻造,使得统计人才能走出去拥有更多更广阔的空间,拓展视野、丰富经历、积累沉淀,通过挂职锻炼和基层体验,提升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另一方面实行系统内部的轮岗交流,让干部到多个岗位接受锻炼和挑战,多方培养,全面成长。通过有步骤地轮岗交流,力争培养出一批熟悉几个专业以上的统计业务骨干。超级秘书网:

【参考文献】

[1]刘春才,翁祥桂,王桑根.基层统计的特征及存在问题[J].中国统计,1999,(1).

第5篇:干部人才交流工作计划范文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1、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加快皖北地区发展的战略部署,抢抓市与市县结对合作的历史机遇,坚持“全面对接、深度融入、重点突破、合作共赢”的原则,立足全局,借力,突出经济建设,强力推进与市结对合作、一体化发展,积极融入经济圈,加快构建“南工北旅”特色经济格局。

2、目标任务:通过五年努力,实现全县经济重心南移,新桥国际产业园初具规模,与市规划同筹、交通同网、科教同兴、环境同治和产业联动、市场联体、旅游联线、信息联通,把县建成市发展拓展区、产业配套区、旅游后花园和全省结对合作工作示范区。

二、主要内容和工作重点

3、切实加强规划合作。积极争取市在规划方面的指导和支持,提升全县规划编制整体水平。围绕发展空港经济,坚持统一规划、分步实施,联合县和县共同做好新桥空港新城总体规划及其产业布局、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专项规划编制。结合新桥空港新城建设,组织修编新桥国际产业园及炎刘、刘岗、三觉等乡镇总体规划,统筹编制周边区域土地利用、交通、水利、工业、旅游等专项规划,加强与市衔接,确保留足市向县拓展的发展空间,实现共同繁荣与发展。

4、推进产业全面对接。开展园区合作共建,按照“责任共担、为主;市场运作、集约开发;优势互补、合作发展”的原则,规划建设“(县)•工业园”,科学谋划一批产业合作项目,实现与市产业配套发展,为市产业发展提供配套服务。打造承接产业转移平台,依托新桥国际产业园,主动承接沿海发达地区及市产业转移,通过建设分厂及配套基地、引进配套生产企业等方式,加快建设专用汽车及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家用电器及配套基地、机械装备制造基地和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力争到2015年底,把新桥国际产业园初步建成现代工业集聚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加速旅游一体化发展,加强旅游资源整合和对接,推进至县旅游直通车常态化,实现景区景点互补、客源市场互动,合作打造2-3条经济圈精品旅游线路。积极引进旅游龙头企业在县设立分支机构,参与县旅游资源综合开发。加快阳光半岛等重大文化旅游项目建设,大力发展城郊型旅游产品,提高旅游市场占有率。加快商贸服务业发展,组织制定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谋划建设一批大型农产品批发和农资供应专业市场,鼓励大型流通企业在县设立分支机构,加快构建统一快捷的流通市场体系。建设农产品供应基地,巩固和深化“精细菜篮子工程”建设合作成果,逐步提高蔬菜种植奖补标准,扩大现代农业(蔬菜)示范园区建设规模。鼓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县建立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继续推动县农副产品进超市,在农副产品批发市场设立县蔬菜销售窗口,提高市农副产品供需保障。联合开展招商合作,发挥招商资源优势,实行捆绑招商、联合招商,积极争取合适项目向县转移。

5、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会同市县、县,坚持大开放思路,综合规划,科学定位产业方向,着力引进国内外有实力、有信誉的龙头企业,在农户自愿的基础上,依法推进土地流转,加快新桥国际机场周边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并以此为契机,优化全县农业结构。通过农业结构调整,努力把新桥国际机场周边15公里范围内的农业生产区发展为现代农业示范区、精品农业展示区,促进农民快速增收,从源头上防控秸秆焚烧,为新桥国际机场安全运营提供良好环境。

6、强化基础设施共建。争取市道路、供电、供气等基础设施向县延伸规划和建设。争取市将城市轨道交通机场专线延伸至县新桥国际产业园和(县)•工业园。按一级公路标准,合作推进炎刘至新桥国际机场快速通道建设,力争新桥国际机场建成运营时全线通车;按一级公路标准,合作推进石集至吴山、小甸至土拐道路升级改造;按二级公路标准,合作推进大顺至庄墓、茶庵至余集等重要县道出口通道改造。合作争取江淮运河、跨瓦埠湖大桥及阜(阳)六(安)高速经淮河南岸至济(南)祁(门)高速连接线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全面调研论证空港新城北部高速(合淮阜高速经吴山、炎刘连接济祁高速)建设,加快构建空港新城绕城高速,打造新的综合交通枢纽。积极推进县与通讯同城化,力争率先实现电话区号、通讯网络统一。

7、创新生产要素合作方式。争取金融扶持,鼓励市和市金融机构和有实力的信用担保机构在县设立分支机构;加强与市电子支付结算体系建设合作,力争尽快实现两地同城结算、商业票据集中交易。深化土地合作,加强土地交易和信息平台建设,合作开展土地复垦整理和村庄整治,推进新增耕地指标异地有偿调剂,最大限度为市发展提供建设用地支持。加强劳务协作,及时企业用工需求信息,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劳动与就业技能培训,定期开展用工定向招聘活动,全力保障企业用工需求。扩大科技帮扶成效,定期开展科技成果对接帮扶活动,鼓励市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采取师资支持、结对帮扶等形式,帮助县建设一批实验基地、教学基地、高新技术孵化基地。开展干部双向挂职、跟班学习、教育培训,每年选派一批优秀中青年干部,定期到市结对合作单位挂职培养或培训学习,同时积极争取市优秀干部来挂职驻点帮扶。推动区域污染防治合作,探索建立跨区域秸秆禁烧合作机制,确保新桥国际机场安全运营。加大争取力度,合作推进瓦埠湖蓄洪区综合治理和瓦埠湖饮用水源地保护,努力为市民生产生活用水提供可靠保障。

8、深化社会事业发展合作。加强文化交流合作,合作谋划推进一批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加速推进文化产业合作发展。推进教育发展合作,开展以教育管理、师资培养、教学研究等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合作,提高我县教育综合水平。开展社会管理创新合作,联合开展“社会安全工程”建设,建立应对与处置社会治安突发事件合作长效机制,构筑一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开展卫生事业发展合作,建立医疗机构对口支援合作机制,重点推进医护人员技术培训交流,不断提高县级医院医疗救治能力。开展计划生育管理合作,重点做好计划生育流动人口双向管理、出生实名制登记和“两非”案件查处合作工作。

三、保障措施和推进机制

9、切实强化组织领导。调整和加强与市结对合作工作领导组,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和产业规划、交通设施、现代农业、旅游工作、合作招商、人才交流、商贸服务、援建项目等8个专项工作组,加大统筹协调和推进力度。组建结对合作工作常设机构(办公室),具体负责结对合作日常工作。有关乡镇及部门要成立由主要负责同志担任组长的工作组,落实责任人和工作人员,安排专项工作经费,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全力推进结对合作工作,确保取得实效。

10、健全工作推进机制。县结对合作工作领导组定期向市和市汇报结对合作工作,明确结对合作工作年度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实现全面对接。各专项工作组要建立常态工作推进机制,主动加强与市和市有关部门的沟通和对接,及时研究提出工作推进中需要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有效协调解决结对合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对重大结对合作项目要全程跟踪联系,全力做好服务保障。有关乡镇及部门要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实施意见和市有关规划,研究制定结对合作工作三年行动计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加大工作推进力度,务求实效。

11、强化高频督查调度。县结对合作工作领导组每月召开一次调度会议,全面了解和掌握结对合作重点工作进展情况,保证结对合作工作按时序进度推进。各专项工作组要每周召开一次碰头会,总结工作成效,部署工作任务,落实推进措施。县委督查室、县政府督查室和县效能办要加大督查力度,对工作不力的单位和个人及时进行通报,并限期整改到位。

12、加大结对合作投入。从2011年起设立结对合作工作专项资金并逐年增加。坚持集中财力办大事,整合各类项目和资金,加大对新桥空港新城区域基础设施投入,切实改善和优化发展条件。坚持市场化运作,鼓励和引导战略投资商参与结对合作工作重大项目建设,探索建立多元化结对合作工作投入机制。

第6篇:干部人才交流工作计划范文

一、充分认识深化滁宁合作的现实意义,加快推进东向发展

1.滁宁合作已取得了明显成效。自滁宁全面合作框架协议签署以来,全市上下积极行动,与南京各有关方面进行洽谈对接,开展了多领域、多层次的交流合作。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步伐加快,交通瓶颈得到缓解;产业融入不断加深,接受产业转移初见成效;市场对接进一步深入,商贸旅游合作愈益密切;科教合作领域拓宽,社会发展合作全面推进;滁宁互访交流活动经常开展,合作机制不断完善。几年来,滁宁合作已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不仅有力地推动了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也为今后全面融入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工作基础。

2.滁宁合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条件。当今以城市群、经济圈为标志的区域经济竞争,已成为新一轮中国经济发展的主流。我市作出的融入南京都市圈、接轨长三角的决策部署,正是顺应区域竞争发展的大趋势,推动加快发展的大战略。特别是近年来,南京市明确提出了“加快跨江发展,建设五个中心”的战略决策和发展思路,并提出要在基础设施、产业转移、商贸流通、信息交流和旅游资源五个方面进一步加大与的合作和推进力度,以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南京实施跨江发展,扩展战略腹地,为我市接轨南京、融入南京、借力加快发展提供了新的重大机遇。各级各部门一定要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充分认识深化滁宁合作的现实意义,更加自觉、主动、全面地做好融入南京都市圈的各项工作,努力在新一轮区域经济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赢得发展时间和空间上的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

3.深化滁宁合作的总体目标和要求。遵循区域经济发展一体化规律,在城市规划、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区域市场、资源配置和体制机制等方面与南京都市圈实现全方位对接,努力把建设成为南京及长三角地区的加工制造业、农副产品生产及加工、商贸物流集散、旅游休闲度假和科技成果转化五大基地,以整体提升我市综合实力和区域竞争力。各级各部门要按照主动全面、深层立体的要求,努力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整合资源,深化对接合作,加快融入进程,全力开创滁宁合作新局面,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深化重要基础设施和重大项目对接与合作,拓展发展领域和空间

4.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把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实施东向发展战略的基础性工程来抓,高起点编制“交通对接”工程规划,加强区域交通网络规划和重大项目建设的协调衔接,加快构筑航空、公路、铁路、水路协调发展的运输体系,实现与南京的交通同网。高质量完成蚌宁高速公路连接线、宁淮高速公路汊釜连接线工程。加快滁宁快速通道工程项目的工作进程,争取年内开工建设。积极做好104国道至汊河集路网恢复工程,推进汊河大桥的改扩建工程。加快改扩建滁宁之间重要的边界连接公路,尽快完成滁宁沿边乡镇所有渡口改建桥梁。着手研究规划滁宁城际轨道交通建设。加大滁河、清流河入江经济航道和汊河集船闸改建力度,认真抓好滁河疏浚及滁河防洪保安合作和清流河治理工作,充分发挥清流河、滁河入江通海的黄金水道作用。进一步加强滁宁公路运输经营合作,提升经营管理水平。

积极做好京沪高速铁路、宁西铁路和滁马(鞍山)、滁扬(州)、明(光)徐(州)、滁淮(南)高速公路及宿(迁)扬(州)高速天长段等境内国家和省重点建设项目的配合服务工作,整体改善交通状况,全面实现交通东向对接。

5、加快发展大型物流产业。充分发挥区位交通优势,抓好枢纽性、综合性的商贸物流集散基地建设,成为南京"北扩"的重要商品集散地和南京物流分中心。在重要交通干线和高速公路沿线,规划建设综合物流园区,与南京规划建设的大型物流基地相对接,借助南京物流业先进的服务、管理、配送和技术应用等优势,引进南京物流企业来滁投资设点,打造都市圈江北物流区域性配送中心和产业基地型物流中心。利用我市农副产品和轻工产品资源优势,积极发展都市配送型物流。依托我市特色产业和骨干企业,大力发展产业基地型物流。加强物流业基础工程建设,大力培育物流市场,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加快发展运输、仓储、装运、加工等产业,构筑物流信息平台、交通运输网络和服务组织体系。鼓励现有物流园区和物流企业做大做强,推进物流组织方式和运营流程创新,不断提高物流综合服务水平,努力成为区域物流中心的重要节点。

6、加快网络信息平台建设。加快区域通信网络建设及电子政务系统开发,建设综合性和专业性相结合的信息交换平台,实现与南京及长三角地区信息资源互通共用。进一步强化政府对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能力,加强政府的内部信息平台及面向企业、公众的外部信息平台建设,加强与区域公共信息平台的交流合作,推进通信管线和网络的互联互通。加快整合现有信息资源,改进网络运行环境、信息平台和数据交换系统,开发和利用有益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类信息资源,促进政府各部门间及政府与公众、企业的信息共享。加强各级政府门户网站建设,提高系统信息集成、一体化服务和网络使用的水平,深化滁宁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合作,加强政府门户网站信息交流,共同建设城市管理、公共服务、电子商务及信息交流的公共平台。做好"中国长江网·网站"的维护更新,增加宣传信息量,加强技术交流合作,探索建立滁宁网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共享新机制。

7、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步伐。各类开发区和工业园区是我市招商引资的主要载体,是东向发展的重要平台。要不断创新园区建设思路,努力扩大园区规模,提升园区经营管理水平。认真研究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积极采取应对措施,进一步突破土地、资金等瓶颈制约,改善园区投资环境,提高园区的吸引力和承载力。改革园区管理体制,市城东工业集中区划归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实行统一规划领导,统一开发建设。加快现有开发区和城东工业集中区一期规划内建设项目的填平补齐,做好亮化、美化和园区基础设施完善配套。抓紧规划建设蚌宁连接线东西两侧新的工业园区,尽快形成市本级50平方公里的经济技术开发区新框架。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园区,积极建设南京产业园。按照快捷、优质、高效的要求,创新园区管理体制机制,强化职能,完善功能,扩大权限,真正做到园区内的事园区办。加快北环路南北两侧开发建设,支持琅琊区设立工业园区,加快推进工业强区步伐。支持和帮助汊河新区快速发展,积极申报汊河新区为省级经济开发区,主动融入南京跨江发展,更好地承接南京都市圈汽车、化工、建材等产业转移,努力建成南京江北发展板块的有机组成部分。

8、加快城镇化建设进程。按照南京都市圈6-2010五年建设规划纲要,做好我市城市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编制衔接工作,在城镇体系、功能分区、基础设施、产业布局、要素流动等方面与南京都市圈实现大融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积极开展城市交通、城市绿化、城市环境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推进滁宁公交线路对接,加快建立城市交通信息查询和购票系统联网,逐步实现"同城市民待遇"。认真规划实施以滁城为中心、全椒和来安为两翼的"大"战略,加快推进"大"建设。以建设皖东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为目标,加大滁城建设力度,优化城市布局,加强城市道路、公用设施和景观公园建设,强化环境治理,提高城市品位和整体建设水平。按照滁城南移东扩的规划要求,采取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加快城南新区建设,启动政务中心和南谯南路建设,搞好与全椒城北工业园区的对接;加快蚌宁连接线工业园区建设,加速与来安工业新区的对接。加大各县市城区建设力度,增强辐射带动作用。以推进城镇化为目标,大力培植经济强镇,加速产业和人口向小城镇集中,支持区位优势明显、基础条件较好、发展潜力大的重点镇加快发展,建设一批沿边型、旅游商贸型、农副产品加工型、综合开发型等各具特色的小城镇。

三、加快产业和社会事业对接与合作,提升经济社会整体发展水平

9、培育和壮大优势产业。围绕我市汽车、家电、化工、纺织、非金属矿加工等优势产业和重点骨干企业,加强产业对接合作,推动优化升级。通过推进大产业、大企业、大项目建设,重点规划实施工业百亿产业、百户重点企业、百个重大项目"三百工程",锻造工业化"脊梁",带动提升全市工业化水平。不断完善家电产业创新机制,提高研发、生产、配套能力,形成完整的家电产品产业链。抓住南京市规划建设江北地区重化工产业集聚区的机遇,采取配套推进的方式,积极发展汽车、机械制造、化工等领域的配套产业,打造汽车零部件加工及汽车电子产业基地,积极支持汊河宁北汽车配件工业园建设,推进滁宁装备制造业对接。加强滁宁纺织业合作,提升人造纤维、纺织机械、产业用纺织品等产品档次和技术水平。积极引进食品保鲜、加工、制造等方面的高新技术,加强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保健食品、冷冻食品、农副产品加工等领域合作,做大我市食品产业。充分利用南京研发中心和江北高新技术产业先导区的优势,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转化协作机制,鼓励我市企业与南京高新技术企业加强合作,加快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提升非金属矿产品深加工发展水平,促进环保产业、生物技术与医药产业等新兴产业发展,加快推进我市新型工业化进程。

10、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充分发挥我市农业资源优势,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和都市型农业,推进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销售以及农业综合开发等领域全面合作,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建成南京江北地区重要的农产品生产与加工基地。围绕南京市江北都市型农业示范区建设,积极引进优良品种、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投资项目,发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大力推广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快实施品牌农业战略。加强与南京农林院校、科研单位合作,推动农业生产要素合理流动,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加快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鼓励农产品深加工企业与南京及长三角地区相关企业合作,提高我市农业产业化水平。加强农产品市场营销,建立农产品定期会展机制,加大农产品宣传推介力度。加强与南京大型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合作,在南京设立我市农产品交易窗口,加快乌衣农贸大市场建设。加强农业信息沟通和会商,推进农产品质量互认市场准入,拓展市场流通绿色通道,加强农业执法合作,维护农产品质量安全,不断扩大我市农产品在南京及长三角市场的销售份额。

11、努力提升商贸服务业水平。抓住南京市建设现代服务业中心和鼓励商贸大企业实施品牌扩张的机遇,引进先进流通业态和经营模式,吸引大型商贸企业和品牌连锁前来经营,不断提高我市商业层次和服务水平。以现代商业理念构建大商贸格局,加快滁城商业聚集度,努力建设区域性商贸中心,培育发展县级商业集中区,提高县域商业集聚和辐射能力。大力发展区域性专业大市场,建立农产品批发销售网络,推进各类农贸市场改造建设,打造农副产品和土特产品集散地。通过引进、规范、提高,促进我市宾馆、餐饮、休闲、娱乐业上档次、上规模。鼓励南京担保公司在我市拓展业务,促进我市担保行业快速发展。调整和充实市财经领导小组,加强对金融工作的领导和协调,成立市金融工作办公室,密切与南京等经济发达地区的联系和沟通,争取南京银行在我市设立分支机构,支持驻宁金融机构来滁拓展业务,推进滁宁支付系统、诚信系统一体化发展。加强流通市场监管合作,建立商标保护、消费维权、经济办案等协作机制,共同营造公平竞争、资源共享的市场环境。

12、加快发展特色旅游业。充分发挥我市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积极融入都市圈旅游规划格局,打造都市圈内集生态、休闲、度假、文化功能为一体的旅游目的地。加强景区景点资源开发,加快旅游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旅游相关产业发展。密切与南京旅游业的合作,整合旅游资源,加快景区景点串联和配套体系建设,联手推出明文化访古游、绿色生态游、休闲度假游、红色旅游和农业观光游等精品旅游线路。加大旅游招商引资力度,推进旅游多元化投入,引进战略投资,改革创新旅游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构筑新型旅游产业体系。充分利用我市已加入长三角旅游城市合作组织的有利条件,借助发达地区的市场平台,加强与南京都市圈及长三角旅游业界的交流合作,加大宣传营销力度,创新推介促销手段,推动A级景区连线,打造都市圈无障碍旅游区,加速融入长三角旅游网络。

13、积极推进科技人才与社会事业合作和发展。依托南京优势科技资源,强化科技合作平台建设,逐步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协作机制,鼓励企业与南京科研院所加强合作,推动两地项目技术资本对接,把我市建设成为科技研发应用和推广基地。充分利用南京高等教育资源优势,加强教育合作,争取驻宁高校来我市设立分校或联合办学。建立人才交流机制,选拔优秀管理人才、科技人才和中青年干部到南京等都市圈城市学习、挂职,引进高层次人才和实用型专业人才来我市任职、兼职。进一步加强滁宁宣传、文化、卫生等领域的交流合作,推进两地新闻媒体协作互访、联办节目,开展广电网络互联协作,引导和鼓励南京企业前来投资文化产业,促进两市医疗卫生机构加强合作,建立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和医疗资源共享机制。

四、建立健全组织领导和工作机制,保障滁宁合作顺利推进

14、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工作合力。深化滁宁合作是一项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举措,各级各部门要把融入合作作为重点工作来抓。成立市政府经济协作办公室,与市招商局合署办公,负责制定工作计划,建立目标责任制,抓好滁宁合作相关工作的联系和协调,定期信息,搞好督查和考核。市直各部门和各县(市、区)要成立相应的领导组织机构,搞好对口衔接,明确工作责任,加强协调配合,狠抓措施落实。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增强服务意识,优化发展环境,切实把滁宁合作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15、加强联系交流,完善推进机制。加强滁宁双方各级领导层之间的联系与互访,积极探索建立政府间多层次协调机制和各行业交流机制。市里每年组织一次滁宁高层互访活动。充分利用南京都市圈市长论坛、联席会议等平台,加强与都市圈其他城市领导接触,沟通重要信息,推进整体合作。深化部门对接,加强对南京的研究和沟通联系,增强对接融入的主动性。深化各县(市、区)与南京缔结友好区县关系,推动两地间密切交流与协作。主动参与南京地区举办的各种活动。积极邀请南京有关部门和企业来我市参加各类经贸及学术、节庆活动。充分发挥各群团组织、行业协会和地域商会的作用,多层次、多渠道加强沟通联系,共同推进滁宁合作深入开展。

第7篇:干部人才交流工作计划范文

年终保险公司工作总结范文一

时光荏苒,20XX年很快就要过去了,回首过去的一年,内心不禁感慨万千……时间如梭,转眼间又将跨过一个年度之坎,回首望,虽没有轰轰烈烈的战果,但也算经历了一段不平凡的考验和磨砺。

参加工作近十年,也写了近十份的年终总结,按说,我们每个追求进步的人,免不了会在年终岁首时对自己进行一番盘点。这也是对自己的一种鞭策吧。作为财产保险公司,财务是公司的关键部门之一,对内要与上级公司配合沟通协作做好本公司的内部服务工作,目前社会对从事财务的人员水平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对外要应对税务、审计及财政等机关的各项检查、掌握社保、税收政策及合理应用。一年来,在领导带动下以及全体成员的帮助下,我从接手财务兼承保部主管工作到熟悉该工作的各项细节,不断改进工作办法,提高工作效率,在这一年里承保部全体人员任劳任怨、齐心协力把各项工作都扛下来了。回顾即将过去的这一年,在公司领导及部门经理的正确领导下,我们的工作着重于公司的经营方针、以“大营销、大服务”为宗旨和效益的目标上,紧紧围绕重点展开工作,紧跟公司各项工作部署。在核算、管理方面做了应尽的责任。这一年在领导和同事们的理解关怀和支持下,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我在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了诸多不足。为了总结经验,发扬成绩,克服不足,现将20XX年的工作做如下简要回顾和总结。

今年的工作可以分以下三个方面:

一、承保部管理工作

20XX年,在公司经理室的领导下,承保部总结以往年度工作经验与教训,承保部制定了部门年度工作目标:提高服务意识,转变思路,以市场为导向,做好业务质量管控的同时加强与部门间的协作与沟通,积极促进业务发展。积极响应分公司“稳健发展提升管理强化执行改革创新为全面实现‘效益优先’的目标而奋斗”的工作思路。首先改善端正承保部全员的服务态度,还特地从人才交流中心挑选出优秀服务人员来坐柜。规范文明用语。提高出单效率,由此承保部人员得到公司内外人员的一致好评。每到月初对各险种业务进行统计,把各种数据报表报到州公司相关部门。

二、会计基础工作

(1)认真执行《会计法》,每月按时编制打印会计凭证,严格对原始凭证的合理性进行审核,强化会计档案的管理等。对全部成本费用按部门、项目进行归集分类,月底将共同费用进行分摊结转体现部门效益。

(2)按规定时间及时申报各项税金。在上级公司的年中抽查、年终预审及财政税务的检查中,积极配合相关人员工作。

(3)认真管好公司内部全体员工的社保、医疗的缴费工作以及对公司人员个代系统的录入、变更工作。

三、财务核算工作

(1)严格执行总公司的“收、支两条线”,费用单独核算,不串户使用、不坐支现金的财务管理规定。

(2)对公司各营业点的收入进行监督、审核,统一核算口径,及时沟通、密切联系并注意他们提出的意见,与营业点人员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3)正确计算营业税款及车船税,及时、足额地缴纳税款,积极配合税务部门使用新的税收申报软件,重点税源监控软件的更新。及时发现违背税务法规的问题并予以改正,保持与税务部门的沟通与联系,取得他们的支持与指导。

(4)作为公司底层管理人员,我充分认识到自己既是一个管理者,更是一个执行者。要想带好一个团队,除了熟悉业务外,还需要负责具体的工作及业务,首先要以身作则,这样才能保证在人员偏紧的情况下,大家都能够主动承担工作。在紧张的工作之余,加强团队建设,打造一个业务全面,工作热情高涨的团队。对下属充分做到“察人之长、用人之长、聚人之长、展人之长”,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及工作积极性。提高团队的整体素质,树立起开拓创新、务实高效的部门新形象。

年终保险公司工作总结范文二

20xx年,我公司在深入贯彻落实总公司“优化结构、把握节奏、依法合规、效益经营”的战略部署下,在省公司党委和总经理室的正确指导下,有效应对市场形势变化,全面加快业务发展,使公司自身能力稳步提升,各项核心指标在当地市场对标情况较好。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总体情况

(一)、确保业务合规、平稳发展

今年是公司发展的“稳行年”,在省公司各部门的悉心指导下,每月我们严格遵守上级公司下发的承保政策、费用政策,把好承保入口关,确保业务质量稳步提高。在业务良性发展的同时,经营成本和盈利水平持续改善,规模效益总体呈现协调发展的态势。截止12月末公司实现保费收入***万元。其中非车险占比***%,互动业务占比9.65%。日历年度赔付率%,结案率%,及时立案率99.46%,估损偏差率1为0.8%,综合赔付率59.15%,综合费用费(自留口径)25.73%,综合成本率85.99%,实现承保利润165.52万元。

针对理赔工作中存在盲点问题,查找症结,进一步优化工作流程。如在加强损余物资的管理上,继续细化管理制度和理赔、财务的交接环节,使“跑、冒、滴、漏”现象得到有效控制。

采取管控措施的同时,公司还通过每周五的培训例会,强化理赔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和专业工作技能,防范道德风险对理赔工作的影响。通过这些有效措施的管控使公司理赔各项指标保持在较好的水平范围内。

(二)、内控合规工作进一步完善,为业务发展保驾护航

通过合规经营的宣导,提高全员的合规意识。提倡将合规工作日常化:即将监管机关的各项检查内容做为日常实务工作的准则、做为我们进行自查工作的重点;把上级公司的各项工作制度切实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提高了员工的责任意识。根据公司发展的实际情况,定期、合理地对公司内部各条线的管理办法进行修订和补充。通过整章建制,完善内控合规工作的依据。

(三)积极开展党建、工会工作

公司的党建工作一直是个薄弱环节,今年9月份以后,随着高兆光书记的到来,公司的党建工作得以有序开展。通过上党课、交流谈心等形式,使员工对党有了进一步的认训,增强了公司员工的入党积极性,同时也加强了预备党员的党性修养、提高了党风、党纪观念。

为促进企业发展,维护职工权益,公司于今年4月份成立了工会组织,为进一步丰富员工的精神文化生活,奠定了组织基础。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适应市场变化、调整经营策略的意识不强

今年省公司对中支公司的承保政策按月适时进行调整,由于业务发展思路的惯性思维,认为新的承保政策“管控过严、过死”,业务发展没有出路。没有真正理解上级公司的精细化管理意图,体现出我公司在适应市场变化和调整经营策略上的能力较弱,致使公司上半年业务发展滞后,整体序时进度落后于省公司下达的目标,全年业务发展较吃力。

(二)、销售队伍建设与业务发展不同步

对新版基本法的贯彻落实不到位,使销售团队在管理上没有好的制度做保障,人员流动性较大,各销售渠道都缺少稳定、专业的销售人员,影响了标准化团队的建设。公司的业务仍以内部员工销售为主,中介业务和互动业务的占比较低。

(三)、服务意识不强,客服投诉事件时有发生

按照总、省公司客户服务工作的要求,我们在客户服务规范上做了大量工作,客服工作从整体上有了一定的改善,但距离执行客户服务的标准化规范还相差甚远:在基本服务礼仪上仍然存在着装不规范、服务用语不标准,对外部客户和对内部员工服务环节不紧凑,工作态度散慢的情况。柜面人员时常遭到外部客户和内部员工的投诉,与公司业务发展不相和谐。

(四)执行力实行不到位

较强的执行力是我们统一思想、统一目标、统一行动的重要保障。但从整体来看公司的执行力实行较弱,主要表现在:对上级公司的工作安排和工作要求执行不及时,不细致、存在敷衍工作的情况;公司各部门和下辖机构均存在对公司制度和工作要求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现象,我行我素,在执行力实行上存在懒散、抵触心理。极大影响了公司管理水平的提高。

(五)公司精细化管理程度不高

随着公司的不断发展壮大,原有粗犷性的管理方式己不适应公司的发展需要,在薪酬绩效管理、人事编制管理、服务规范执行结果考核、承保理赔服务流程和关键岗位的风险管理控上体现出精细化管理程度不高。

年终保险公司工作总结范文三

我们在上级公司的大力支持和正确领导下,经过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较好地完成了上级下达的任务指标。截至目前,实收毛保费万元,同比增长xxx%,已赚净保费xx万元,净利润xx万元,赔付率为xx%。现将主要的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采取的主要工作措施

(一)抓管理,全面提高规范经营水平

一是建立健全各项制度。我们不断健全完善了内控制度、管理规定、实施细则及各种管理办法,初步形成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使整个客服工作和人的行为均在制度的管控范围之内,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二是加强业务管理。在业务管理上,主要是规范理赔流程和监督检查,采取科学、合理、实用的流程,规范和制约整个理赔工作,如:制定了《理赔工作实务》、《查勘定损工作流程》等,使理赔流程科学、合理和实用,同时加强对各个环节的监督检查,从而提高整个理赔水平。

三是完善考核机制。随着保险竞争越来越激烈,加之上市后面对的新形势、新体制、新模式、新战略,必然要求我们在公司管理上全面提升水平,从而在竞争中发展,在竞争中前进。我们除了继续巩固和采用过去行之有效的办法外,还按照上级公司有关规定引进和采用了科学的管理体系,出台了一系列管理规章制度、考核办法。在日常管理中,能够认真严格的按照上级公司《财务管理规定》、《单证管理规定》和承保相关规定,积极有效的开展工作,严格把关,认真审核,正是由于他们负责的工作态度,使得我们在上级公司组织的业务台帐专项检查、单证管理验收、单证装订、应收保费管理等多项检查中得到了上级公司的好评。

(二)抓销售,积极开拓市场

一是层层落实任务指标。年初,我们就针对地区保险市场变化及20年全年保费收入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将上级公司下达我公司的各项指标进行层层分解,把计划分解成月计划,月月盘点、月月落实,有效的保证了对计划落实情况及时的进行监控和调整。在制定全年任务时充分考虑险种结构优化和业务承保质量,进一步明确了考核办法,把综合赔付率作为年终测评的重要数据。

二是加大市场拓展力度。今年来,我们把稳固车险和企业财产保险,拓展新车市场和新工程新项目作为业务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抓业务数量的基础上,坚决的丢弃屡保屡亏的“垃圾“业务。我们与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建立联系网络,提前获悉新上项目、新上工程名录,并和交警部门、汽车销售商建立友好合作关系,请他们帮助我们收集、提供新车信息,对潜在的新业务、新市场做到心中有数,主动把握市场,消除了因竞争等客观原因带来的业务不稳定因素。针对已失业务,我们要求业务内勤把全年流失的业务列出明细,并分解到相关部门,要求加大公关力度,找出脱保原因,确属停产企业、转卖报废车辆的,由经办人提供确切证明;属竞争流失的,我们决不消极退出,而是主动进攻,上门听取意见和建议,改善服务手段,逐个突破,全面争取回流。

三是积极参与竞争。面对外部竞争所带来的业务压力,我们始终保持沉着冷静,客观面对现实情况,主动寻求对策,与竞争对手们展开了一场品牌战、服务战。公司多次向当地政府主要领导汇报工作,突出汇报我们是如何加大对地方经济建设支持力度,是如何围绕地方政府中心开展工作的,我们积极参与了全民创业调研活动,与领导一道走访个体、私营经济企业,不仅使政府对我们热心参与地方工作表示满意,还对我们正确调整业务发展方向,向中小企业提供保险保障,主动服务于他们给予肯定,从而对我们的工作给予了很大地倾斜。我们要求所有中层干部走出办公室,对所有中小企业必须亲自上门拜访,深入老客户企业,在客户企业中聘请信息员、联络员;对所有新保客户必须当面解释条款并承诺服务项目,与企业进行不断的联络,实行零距离接触,只要客户需要必须随叫随到,提供各方面服务。

四是加大市场占有面。根据当前阶段的保源情况,年初,我们经过仔细的分析研究,确定今年把摩托车保险、家庭财产保险、学生以及人身意外险作为今年零散性险种突击,首先与交警、城市执法部门联系,请他们帮我们摩托车保险业务。同时与教育部门取得联系,班子成员多次与分管教育的领导、教委主任协调,最终取得他们的信任,才使我们的学平险业务有所突破。

五是开展劳动竞赛。我们根据上级公司有关竞赛要求,积极配合开展了劳动竞赛活动,并自行组织了摩托车、责任险、意外险等突击活动,从而营造了一种健康活泼、你追我赶、团结奋进的业务发展氛围。特别是在年末,我公司顶住家财险滑坡和年末保源少的劣势情况,合理分解目标,层层落实,自加压力,跑企事业单位,跑个人家庭,一笔笔、一份份,最终以良好的成绩超额完成市公司下达的任务。

六是狠抓理赔管理。今年以来,我们狠抓理赔质量,首先把住定损关,做到既严又准;其次,把住核价关,做到准确、合理;最后,把住责任关,即准确界定保险责任,严格洞察骗赔案件,慎重处理拒赔案件,严格剔除不合理赔付。据统计,截至目前,告破骗赔案件、拒赔案件、剔除不合理赔付,共为公司减少赔付万元,实际为公司创造利润万元。

(三)抓服务,树立保险行业的良好形象

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是保险业发展的根本目的,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保险需求是保险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服务是保险企业的宗旨,是客服中心工作的核心内容。在对客户服务上我们力争做到主动、迅速、合理、简捷、周到,急客户之所急、想客户之所想,做到该赔的一定赔到位,不该赔的决不滥赔,不该赔的也力争让客户满意,通过我们的思想工作和处事艺术,使理赔工作更拉近与客户的距离,更促进了业务的发展。

一是转变服务观念,办活保险服务。为使保户满意,我们进一步推出了“承诺服务“和“限时服务“,实行了公司权限以内赔案当天赔付,超公司上报审批案件5天赔付。承诺服务制度的建立,使我司今年接收的个理赔案件,都有效落实在承诺服务时间之内,平均结案速度提前了3天左右,受到保户的好评。

二是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我们简化办事程序,实行一条龙服务,打破以往让保户自己找办公室办理业务,将所有工序集中营业大厅一起办公,并在大厅各窗口设明显标志,配导办员咨询员,使保户在一处就能办理完全部手续。同时实行办理业务限时制,每笔业务办理最长不超5分钟,为保户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服务。实行大案、疑案跟踪制度,主动为保户到交警部门协助处理事故,为保户提供了保险职责以外的服务,给保户提供了方便;在事故车辆修理上,实行现场定损,一次性结案;在修理厂修车,提前预算,车修好,只需保户交很少的差额,其余款项由公司与修理厂结算,缓解了保户交费困难,保障了保户迅速恢复生产。

三是树立保险形象,打造财保品牌。我们下发了《营业人员服务规范和管理规定》,制定了一系列文明服务、廉政服务的规范措施,无论是谁,触犯保户利益,年终对本人的业绩实行“一票否决“,使全司业务和理赔人员都能严格按照保险原则办事。我们在广泛开展创建“文明科室“,争当“文明优质服务标兵“劳动竞赛的基础上,实行了礼仪服务、文明用语、禁服务忌语,挂牌服务、持证展业、送赔款上门等活动,并对着装、仪表、环境卫生、内务做了详细的标准规定,使全司的环境建设和人员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为保户创造了舒适的投保环境。

(四)抓队伍,不断提高员工素质

一是加强思想教育。我们一直以来把对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放在工作的首位,做到学习有制度、有计划、有记录、有交流。我们坚持进行了“两个条例“、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的学习,通过学习,进一步端正和提高了思想和认识,增强了政治敏锐性。注重加强党风政风的建设工作,定期召开民主生活会,倡导建立民主、团结、积极、向上的干部队伍,在工作中实行亲属回避制度,个人使用车辆主动向财务上缴费用,公务招待实行“先审批、后登记、再执行“的管理制度,保证有详细的廉政台帐。

二是大力引进人才。公司能不能开展好业务,人是最关键的因素。公司十分重视对人才的选拔,招聘和使用打破用人界限,实际中以事业留人,以感情留人,以待遇留人。我们采取现招现用、培训提高和人才储备的办法,通过各种渠道,广泛招聘和吸纳理赔人才,从保险同业和应届大学毕业生中优中选优,一批充满活力、热爱保险事业的年轻人走进了财产保险的行列,保证了短期和中长期的人力资源。

三是加强人员培训。为了提高理赔人员的服务水平,必须强化岗位培训。我们通过多种形式培养和使用现有人才,鼓励员工自学成才,提高全体员工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主要的培训内容是:有关法律法规、保险条款、公司规定、汽车专业知识、定损技术及有关的知识。培训的方式是:集中培训和个别培训相结合,理论培训和实际操作相结合,外请培训和自我培训相结合。每次培训都有测试,每次测试都和业绩挂钩,年终进行综合评价。

四是关心员工生活。公司始终把费用向一线倾斜,在思想和经济对每位职工都给予了亲切的关怀和帮助,每位职工每逢生日都会收到公司送去的祝福,从而调动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进一步增强了员工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公司上下到处充满着团结、拼搏、进取向上的良好氛围,为公司各项任务的完成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和人才基础。

二、存在的问题

一年来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离上级领导的要求和保户的期望还有一定差距,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思想意识保守,工作不够大胆和创新,工作虽然到职,但没到位,工作力度不大,工作不够细,思想工作也不到位,组织、协调和沟通不够;二是面对强大的市场竞争压力,有的同志出现畏难情绪,少部分员工有思想惰性,缺乏市场发展前瞻性,主动出击少,被动挨打的多,造成了少部分业务的流失;三是客服的基础工作有一定的差距,如:制度建设、人员配备、工作流程、服务网络和信息支持等都不够;三是服务意识不强、措施不力,服务体系和服务网络不够健全,服务的办法不多,也没什么特色。

三、今后的打算

随着市场变化和竞争的不断加剧,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牢牢地把握市场的主动权,加强争夺市场的力度,加快抢占市场的速度,进一步拓展市场。

一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学习,认真贯彻执行总公司的各项方针政策,树立服务的观念、管理的观念。

二是转变思想观念,积极适应股份制改革后新的管理模式和展业模式,继续加强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的教育,加强并运用数据管理,引入激励机制,全面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是强化服务意识、完善服务职能,改善服务措施。改变以往传统的服务观念,大胆创新,强化服务的角色定位,采取全方位的服务措施,形成一个具有品牌的特色服务。

总之,新的一年,我们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面临的困难很多,工作压力将更大,要求会更高。我们将在上级公司的领导下,以党的精神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一心,齐心协力,勤奋工作,把各方面的工作做的更好,努力开创保险工作的新局面,为我公司和保险业的发展作出新贡献。

看了“年终保险公司工作总结”的人还看了

1.保险公司年终总结范文3篇

2.保险公司工作计划范文3篇

3.保险公司个人年终工作总结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