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学习制度的意义范文

学习制度的意义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学习制度的意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学习制度的意义

第1篇:学习制度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美学;艺术;本质;

与文艺学的研究相比较,美学也以“艺术美的本质和特征、艺术美与现实美的关系、艺术美的欣赏和创造的一般规律”等等为自己的研究领域,所不同的是,美学不对艺术创作的具体技巧问题做系统研究,也不把时常更替的艺术思潮作为主要研究领域。但是,美学对于艺术问题的关注却是大大超过了其它学科,所以从美学的角度来考察艺术的本质便十分重要。

一、艺术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为什么说艺术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起码可以从三个方面予以论证:

第一、艺术是与人类的劳动时间共同产生的,当人类用劳动成果满足自身物质需要的时候,伴随劳动而出现的艺术,就满足了人类的精神需求。同事劳动成果作为人类物质生活的对象呈现于人类面前之时,艺术作品也作为人类精神生产的对象实实在在地让人享用、让人感受。因而,艺术是人创造出来的对象。

第二、人类怎样去创造艺术这个对象呢?他可以凭自己驾驭自然的力量,“在外在事物上面刻下他自己内心生活的烙印”,例如古希腊建筑和雕刻。他可以凭自己的实践经验,为自己而复现自己,例如原始图腾造型。图腾崇拜大致有四种对象:祖先崇拜、生殖崇拜、巫师与酋长崇拜、动物与植物崇拜。祖先崇拜的形象塑造就是“复现”自己,是一次性直接性的人的自然生命变为永恒、变为榜样化的艺术作品:一个母亲只有头部和两个硕大的乳部,其它均略去。传说,这个部落频临灭绝,这位母亲生了17个儿子,都是刚健强壮的斗士,于是挽救了部落,重振部族,伟大的母亲就成了人们崇拜的偶像。

第三、艺术是人类“自由自觉活动”的产物。自由,就使在掌握了客观事物的规律之后,按照自己的意志去活动。自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重要特征。当人把自己的意志指向与客观世界的允许范围统一起来的时候,人就获得了自由,在物质生产活动中是这样,在精神生产活动中也是这样。当人的实践一旦进入与自然规律相吻合的运转,人,就成为自由的人,而证实了人合规律获得的物件也就是美的。所以,人精神的自由是从在物质世界中获得自由起步的,超功利目的是由功利目的起步的。

二、艺术是“第二性”的美

美是什么?在现代汉语中,美有多种含义。孔孟之说没有超越儒家伦理规范,把美的重要基础标定于善之上,使中国古代审美文化具有了鲜明的特点。

什么是“第二性”的美呢?第一性是物质,第二性是精神。现实美是第一性的,艺术美就使第二性的,因为艺术美反映现实,现实美决定艺术,没有现实美就没有艺术美。所以,第二性的美,就使人类通过艺术作品去反映“人类在实践过程中掌握真以实现善的”活动及其结果。没有人类的物质生产作为人类生存的第一性存在,就没有作为人类精神生产的第二性的艺术作品,这是符合哲学的结论。

作为第二性的美的艺术作品与第一性的美有很大的区别。其一、艺术作品所表现的美是强化的美。客观世界,鱼龙混杂,美丑相绕,是非错综;艺术世界,黑白分辨,爱憎分明,好恶不淆。创足者有意识把美和丑强调性地表现出来,一满足人么爱美弃丑之心。艺术怎样强化美呢?一种方法是,把生活中分散的、零碎的。潜在的美都集中起来,凝聚起来、显现出来,使得无数细碎的“金粉”结为一束耀眼的“金花”。这个道理在文艺学趣味读物中讲述得十分清楚。现实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艺术作品要把不同于忍耐的长处集中起来赋予正面的英雄形象,把不同于人的短处也集中起来,赋予反面的丑的形象,不但使美的集合体奕奕生辉,而且在丑的形象的反衬中,美的震撼力会加倍增大。另一种方法是,把生活过滤一下,将美的事物提纯,从而使之加大感染力。世界上绝对纯的东西是没有的,尤其是集自然性与社会性为一体的人类,更为复杂。但是,艺术作品,或者是要告诫人们何为真、何为假、何为美、何为恶;。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夸张,作者犹如拿了一柄放大镜,把美的对象夸张到人么可信程度的最大限量,把丑的对象也夸大到振聋发聩的程度,使欣赏者在被吸引之后,能够信任、能够被感染,之后,作品夸大的美就可以最大的能量去震撼欣赏者。夸张当然要有度。失度的夸张,不仅不能强化美的内涵,而且由于有“欺骗”之嫌,会激怒欣赏者,产生负效应。

当然,在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更加丰富的时代,集中美、提纯美、夸张美已不能令人满意,于是一些艺术创作者用逆向思维,把美的复杂性呈现出来,因为美的复杂性也可以被集中地体现、夸张地体现,从而达到强化的目的。当然,若从感受艺术的角度看,能够感动自己的,就是美。

其二、艺术作品所表现的美是典型的美。典型性,即普遍性。艺术典型,即以鲜明独特的个别去体现某一类人或某一类事物的共同性的艺术形象。发过雕塑家罗丹在评价米勒的油画作品时说“当米勒表现一个可怜的农夫,一个被疲劳所摧残、被太阳所炙晒的穷人,象一头遍体鳞伤的牲口似的呆钝,扶在锄柄上喘息时,只要在这受奴役者的脸上,刻画出他任凭”命运“的安排,便能使得这个噩梦中的人物,变成全人类最好的象征。罗丹深化了这幅作品主题思想的原因就在于他抓住了一个艺术典型。典型形象的塑造,离不开典型的环境。

其三、艺术作品表现的是强调形式的美。形式,是人们把握事物内容首先要接触的,正如所指出的:“人的认识物质,就是认识物质的运动形式,因为除了运动的物质以外,世界上什么也没有,二物质的运动则必取一定的形式。”任何艺术创作者都希望人们能被自己的足作品所吸引。达到这个目的,首要的是使作品的形式悦目赏心、悦耳赏心,所以,强调艺术的形式美,是第二性美不同于第一性美的又一区别。

艺术的形式美,是一个绚丽多彩的世界,每一个艺术门类的每一个形式因素都具有引发人“动情“的魅力:色彩、造型是美术、摄影乃至书法艺术的形式;二声音、节奏又是音乐、曲艺乃至文学的形式;二者的结合又成为综合艺术的形式。可以断言,没有形式美就没有艺术。(作者单位:集宁师范学院美术系)

参考文献:

[1]王宏亮、袁宝林《美术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4

第2篇:学习制度的意义范文

为了搞好教育教学工作,加强学校管理,进一步完善学校管理制度,使教师有一个紧迫感、时间观、爱岗敬业,为学生作表率,使学校教育教学秩序井然、活而不乱,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施素质教育,结合中心校管理办法以及本校实际,特制定以下考勤制度:

一、请假类别及期限

1、事假:本人确有要事须离职者,可给事假1—3天。

2、病假:本人因病不能工作者,必须请假治疗或休养者可给病假1—5天。

3、婚假:(1)本人结婚,期限按上级规定核准;(2)子女、弟妹(含内弟妹)结婚的可给3日假,若延期者,须办理请假手续,延期时间以事假论。

4、丧假:本人直系亲属,指祖父母(包括外祖父母)、曾祖父母(包括外曾祖父母)、父母(包括岳父、岳母及太岳父、岳母)、弟妹、兄弟((包括内弟兄弟妹),可在5日内给假,配偶丧多给2天,因故延期者需办理续假手续,延期时间按事假论。

5、产假、护理假:按上级有关规定办,引产经查实,给1天护理假。(计生部门通知)

6、竖造假:本人竖造(立柱、打板)可给假2天,踩大门和搬迁一同进行者,给假1天,单者不给假,因故延期者,须办理请假手续,延期时间按事假论。

7、特假:指婚假、丧假、产假、考试:升造过关(路途为事假)。

注:(1)特假在法定假日、双休日、寒暑假期,不补假。(2)特假一次性给假,不零星累计。(3)一学期除上述特假外,每人给予一天特假。

二、请假手续

1、凡教职工请假,必须先办理手续,凭假条为证。假条必须本人书写,不能他人,1日内由当日行政人员核准,1天以上3天以内一律由校长核准,3天以上由镇中心校人员核准。

2、假条一律交当日行政值日,以便登记,无假条者,按缺席论,确因急事、急病不能请假可托人当天办理,如果当天不办理手续而造成耽误课程或其它工作者,补假无效,按旷课论。电话请假一律无效,按缺席处理。

3、请假期间提前返校者,应向核准人员销假,若有特殊情况需要延期者,必须事先办理手续。

4、未经请假或批复而自动离职,或逾期未续假均以旷课(工)论。

5、教职工请假期间的工作,由请假人作出兼代人员安排,复式的形式不算数,且在请假条上注明安排情况,当日请假节次,兼代人员补助15.00元,公假课程由教导主任安排,且发给代课补助费15.00元。一般病假的工作按事假论。

三、请假、缺课、迟到、早退、失误、失职(行政人员)的有关规定。

1、特假:在规定期内的奖金、工资不受影响,规定外的时间(续假)按事假论,提前返校者,按改上本人课给予每节课10元的补助。

2、事假:当月累计,按节次论处,当日每节扣款8元,2—3天每节扣款15元,3天以上每节扣款15元(不包括3天)。

3、病假:(1)因重病进住镇级或以上医院者,半月内不扣工资、不算满勤,半月以上从工资中扣除活津贴,作为本人工作安排补助费(必须有请假条,医院证明、出院结算单否则按事假处理)。(2)一般病假以事假论。(3)请假到外地检查治疗者,无县级以上(含县级)医院证明书、化验、透视照片、B超、CT检查等,(必须有两样以上证明),医院建议住院治疗按事假论,检查无病者,也按事假论。

4、旷课(工)、迟到、早退

1)旷课(工),每节扣工资40元。

(2)迟到,以铃声为准,铃声响后未到所上班级教室门口,每迟到一次,5分钟以下(不包括5分钟)者不扣款,只计次数;5分钟以上(包括5分钟)、10分钟以下(不包括10分钟)者,扣工资2元;10分钟以上(包括10分钟)、15分钟以下(不包括15分钟)者,扣工资5元;15分钟以上(包括15分钟)者,扣工资8元,因迟到不上课者,按缺2节课论处,单累并罚,且月底累计上报,期末累计达3次或以上者不得全勤奖,20分钟以上(含20分钟)视为旷课一节。

(3)早退,每早退一次5分钟以内(不包括5分钟),不扣工资,只累计次数;5分钟以上(包括5分钟),视为缺课一节,每月累计达2次者,视为缺课2节,其余类推(体育课也不例外)。

(4)迟到、早退

A、未打上课铃前,有课教师必须赶到教室门口,上课铃响后,立即进入教室上课,体育课整队上课,否则视为迟到一次,行政值日有课,可在教室外观察1分钟左右,行政值日进入教室上课,迟到者,必须向当日行政值日报告,以便确定迟到时间,报告后,再进行上

课,下课后报告不算数,否则视为旷课一节。

B、下课铃响后,上课教师方可离开教室,否则视为早退。

C、中途离开教室,视为缺课一节,特殊情况(突发疾病就诊、上厕所、急事处理,5分钟之内)除外,若寻找借口在教室外逗留者,视为缺课一节。

D、调课,未经学校同意而擅自调课者,经查实,双方按缺课论。因考试或测试需要调课,必须经行政同意方可调课。

7、代课人每节补助15元。

四、值日失误与行政失职

值日教师必须按教师值日要求履行职责,未按值日要求履行职责的,每人每次扣工资8元;行政值日未按行政值日要求履行职责的,扣工资10元。

五、上述情况,不论是行政值日发现,还是其他人检举的都按规定处理,但检举情况必须核实,且核实时检举人必须当场作证或写出书面材料,情况属实者,发给检举人(非值日)奖金5元,被检举人除按有关规定处罚外,另外罚款10元;属污陷他人者,除责令被检举人改正外,本年度考核为合格以下。

六、其它

1、遇学生问题(如打架斗殴、吵骂、损坏公物等)不过问处理者,每次扣工资20元,年终考核时德勤两项视为不合格。

2、学校遇有重大事情,特别是有人到校扰乱秩序,破坏设施时,听到通知不参加制止处理者,根据具体情况扣取不同数额的工资,其中行政人员(包括工会负责人)每次扣取工资100元,教师扣取工资80元(无法参加者除外),年终考核时德勤两项视为不合格。

3、学校临时安排的工作任务,不能按要求完成或拒不接受者,每次扣工资20元,年终考核时视为合格以下。

七、每次扣款从当月工资中扣取,各种扣款作为集体奖励资金。

八、班主任按要求完成任务,每月补助按绩效办法兑现。

九、保安、宿管,有事必须向行政人员做出请假手续,行政值日做好登记,按合同连续旷工15日或者一年内累计超过30个工作日终止合同。

第3篇:学习制度的意义范文

在建立适合一国国情的医疗保障制度时,既不能忽视效率保证完全公平,也不能只重视效率忽略公平,合理的医疗保障制度应该是在社会认可的公平基础上适当引入市场效率机制。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医疗卫生领域中出现了“市场化过度”和“市场化不足”并存的情况,也即经济学上讲的“市场失灵”和“政府失效”双重因素。“市场化过度”是指一些本应由政府承担提供的服务和产品(主要是一些“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 转由市场提供,由于这些物品本身存在的非竞争性、非排他性以及正的外部性等特征,仅靠市场无法有效提供,并且会加剧医疗保健的不公平性。“市场化不足”是指政府提供了本应由市场提供和分配的服务和资源。政府在卫生领域同时存在着“缺位”和“越位”两种情况,未能担当起维护城乡卫生发展的公平性的责任。

二、福利经济学定理

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认为,给定适当的初始禀赋,任何帕累托有效的结果,理论上都可以通过竞争性市场来实现,即禀赋再分配与竞争性市场结合能产生既公平又有效的结果。图1是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的埃奇沃思盒状解释图,利用两个人经济世界的假设,通过两个人之间的交易,可以清楚地表达帕累托效率的概念。假设有两个社会成员A、B,有两种总量固定的商品1、2,A对商品1、2的偏好用向下倾斜且凸向原点OA的无差异曲线来表示,相反B的无差异曲线是反转的,以OB为原点,越靠近图的左下角的无差异曲线代表的效用水平越高,在盒状图中,帕累托有效率的点是二者无差异曲线的切点,在切点上不可能有任何可以改进而不损害任何人的利益经济学改进,将所有的帕累托有效的点连接起来构成的曲线称为“契约曲线”,图中的OA、OB点虽然看来是不公平的,但仍然是帕累托有效的。

卫生资源是一种稀缺资源,任何一个社会都需要考虑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世界卫生组织曾指出,要达到较高的健康水平,仅靠经济发展是不够的,重要的不仅是国家在卫生事业上投入多少钱,更在于如何根据健康需要,公平、有效地配置这些资源。按照帕累托效率方式分配进行医疗资源的分配时,社会上很多人对这种分配结果感到不满意,因此在对医疗资源进行分配时还要考虑效率以外的因素,最主要的因素就是公平。对健康公平的关注经常集中在人们是否得到了他们需要的卫生服务上,Mooney(1992)对健康公平的定义为一种机会的均等。Rawls从另一个角度提出了社会公平的概念,公平的基本原则是社会选择应该站在不受特殊利益集团影响的立场上做出,抛开我们已有的生活利益,我们才有可能对社会公平的原则达成共识,在我们不知道自己将成为什么样的人的时候,我们会假设自己是最糟糕的人,我们只会赞成能够使状况最糟糕的人得到最大利益的社会公平理论。

黄有光(2005)认为单纯追求效率可能导致不可接受的收入分配不平等问题,在此情况下,社会就会愿意以牺牲一部分效率为代价,来提高收入分配的平等程度。植草益(1992)从规制经济学角度认为经济社会的评价标准不仅仅是资源的配置效率,而且必须考虑收入分配的公正性,经济社会要根据一定的价值判断标准,对收入分配的公正问题给予必要的政策考虑,社会根据对公平和正义的判断标准采取一些政策导向,以及参与和干预经济主体的活动是十分必要的。

三、中国医疗制度的福利学分析

1952年6月,政务院《关于全国各级人民政府、党派、团体及所属事业单位的国家工作人员实行公费医疗的指示》,确定了我国实行公费医疗制度及其范围。与此同时,国家也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确立了劳保医疗制度,以解决产业工人的医疗保健问题。这是国家为保障国家工作人员、企业职工生活与健康而实行的通过医疗卫生部门向享受人员提供制度规定范围内免费医疗、预防服务的一项国家医疗保险制度,这一时期的医疗保健制度与社会医疗保险都是通过一定的途径筹集医疗保健经费为享受人群提供最基本的医疗保障(刘丽杭,1999)。在中国农村几乎85%的村庄都有由赤脚医生负责基本医疗和预防的卫生诊所,乡镇一级有负责指导和监督赤脚医生的卫生站,县卫生局负责全县的卫生计划与监督,医疗卫生费用由政府、公社、患者共同承担,政府负担各级国家卫生工作人员的工资和部分医疗设施的运行费用,患者承担医药费和治疗费,几乎所有的农村居民都以合理的成本获得了基本的医疗保障。中国农村卫生体系的成功强烈地影响了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模式的发展,多年来一直主导着其他国家卫生政策的制定与实施(Ger?鄄ald Bloom等,1997)。在城市推行的公费、劳保医疗,在农村推行的合作医疗制度, 为居民提供了比较有效的医疗保障,城乡居民的健康水平都有很大提高。这一阶段的医疗保障的覆盖面广,无论农村、城市居民基本都满足了基本的卫生需求,公平性比较高。

建国初期的医疗保障制度符合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效率也比较高,因此提高了整个国家居民的社会福利水平,随着医疗系统的运行,医疗保障系统的效率开始下降。刘丽杭(1999)认为造成医疗系统下降的原因有:⑴缺乏有效的费用制约机制;⑵社会化程度低。Gerald Bloom等(1997)认为由于医疗机构的报酬是根据医疗人员的工资与递增的非工资成本的预算确定,卫生服务管理者很少有动机提高效率,医疗机构通过与政府“谈判”来获取更多的补贴,不是一种反映需要的分配方式。对医疗供给方由于缺乏必要的经济激励机制,造成医疗服务水平与效率低下;对需求方而言由于缺乏必要的预算约束,存在资源浪费与过度消费现象,这种情况下虽然达到了公平,缺乏必要的竞争机制使医疗保障制度很难达到帕累托效率,然而,高度公平医疗保障下的社会福利的效率损失却超过了公平带来的社会福利增加。这个时期的成功之处在于在实现了医疗服务资源的初始禀赋的公平分配,不成功之处在于没有实行适当的市场机制以提高整个系统的效率,根本问题是“市场不足”,因而社会资源的分配虽然位于社会认可的公平区域,没有出现帕雷托效率。

改革开放后中国原有的医疗保障体系逐步解体,国家医疗保险金由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结果除国家机关与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依然享有较高程度的医疗保障外,企业职工的医疗保障主要依赖于企业的经济效益。农村由于农业集体合作制的消失、地方政府财政自力的扩大等原因,除少数地区外,改革开放前建立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已经消失了,绝大部分的农民不再享有任何的医疗保障。由于国家逐渐减少了对医疗机构的补贴,医疗机构由公益型组织转变为盈利性组织,医疗机构的行为模式也发生相应转变,Gerald Bloom等(1997)认为政府主导思想的改变导致公共卫生机构不再被看作是纯粹的社会福利机构而是经济实体,公共卫生机构筹资政策改革的结果是政府不再全部负担这些机构的运营成本,收费成为这些机构的收入来源,政府对公共卫生机构改革的目标就是要提高它们的运行效率,减轻政府的经济负担。但改革目标预期结果没有出现,政府过分强调了收益来源问题而没有注意到影响医疗机构行为方面的因素,由于公共卫生提供者转化为经济主体后的逐利行为,扭曲了公共卫生的供给,改革的目标是提高社会卫生资源的利用效率,结果社会公共卫生资源的整体效率降低了。如全国医疗机构服务量呈明显下降趋势,2000年与90年代初相比:医疗机构年门、急诊总量由26亿下降到21亿,平均每个医生负担门诊量下降27%,负担住院日下降34%,医院病床使用率由81%下降到61%(饶克勤,2005)。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发现我国城乡居民卫生服务需要量增加,但医疗服务的利用明显下降,2003年患病人次数为50.8亿,比1993年增加7.1亿,而因病就诊人次数为48亿,减少5.4亿。

居民的健康公平性在城乡之间、贫富之间的差距有逐渐扩大的趋势。在中国的30个贫困县,1979年70%的村都有至少一个卫生所,1993年只有55%的村还存在卫生所,而城市的三级医院数量从1980年的9478个增加到1995年的14771个;贫困线以下的9700万人只有不到三分之一得到了社会救济,而得到的救济款也很少用于医疗(Gerald Bloom等,1997)。低收入人群、贫困农村居民卫生服务可及性较差,城市享有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人口比例为30.2%、公费医疗4.0%、劳保医疗4.6%、购买商业医疗保险占5.6%,没有任何医疗保险占44.8%;而在农村,参加合作医疗的人口比例为9.5%、各种社会医疗保险占3.1%、购买商业医疗保险占8.3%、没有任何医疗保险占79.1%。患者未就诊、未住院、未采取任何治疗措施的门诊患者中,38.2%是由于经济困难,应该住院而未住院患者中,70%也是由于经济困难。

Yuanli Liu(1999)等研究表明,与日益增长的收入差距和卫生服务利用差距有关,中国的城乡居民健康状况在经济转轨期间的差距在不断扩大,农村居民的医疗保障覆盖率的急剧下降。Wagstaff(2005)认为,中国农村有利于富裕地区的健康保险覆盖面的不公平现象扩大的很大部分原因在于境况较好的农村在成功地防止合作医疗保险机制的崩溃方面做得比较成功。聂春雷等(2004)研究发现,发达地区的医疗机构数目虽然少,但医疗机构的规模大,发达地区每千人口卫生人员、床位数量比落后地区多, 并且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 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卫生人力资源的人均占有差距有增大的趋势。胡琳琳(2003)等利用城乡疾病模式的差异分析后认为,疾病模式在城乡之间呈现不同的特点,城市地区的居民已经基本完成了疾病模式转变,其面临的卫生问题更多的是“后医学时代”所要解决的问题,农村地区,主要是经济欠发达的三、四类农村,仍旧处在疾病模式的转变过程中,表明城乡在卫生服务和居民健康水平方面是不平衡的, 农村居民处于不利地位。

这一时期不但中国的医疗保障制度社会公平性降低了,而且效率的提高也没有取得预期效果,这种社会选择位于埃奇沃思盒状图的不公平区域部分,并且偏离帕雷托效率曲线,社会福利损失既有效率损失,又包括社会不公平分配带来的社会成本等损失,这一时期的医疗保障制度不但存在“市场失灵”,而且存在着“政府失效”。

四、结论

通过对中国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历史过程中的福利经济学分析,我们认为医疗保障具有很强的公共产品属性,需要政府提供足够的公共开支,需要政府建立完善的公共医疗保障满足大多数人的基本医疗需求,同时资源有限性与需求无限性决定医疗保障必须选择建立适合国情的制度体系。改革前的中国医疗制度说明医疗并非像国防那样是完全的公共产品,因此需要引入市场机制以提高卫生资源的使用效率,从短期来看,随着政府在医疗方面公共开支的增长,民众似乎可以享受到价格上的优惠,从长期来看,一个垄断的医疗市场必然带来服务质量的下降和价格的上升。即使是政府提供的那部分医疗资源,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采取市场化的运作模式,这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资源配置效率,从而降低医疗价格,提高全社会的福利水平。

第4篇:学习制度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传统阅读课堂;阅读教学;建构主义理论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16-0110-01

在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我们每个人都要以积极的心态来适应和调整。那么作为我们高校工作者来说,如何才能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很好的组织教学以满足社会对英语人才的要求呢?很明显传统课堂不能满足学生的要求。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应用,能够满足这样的双向需要。建构主义理论指导我们创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内容

建构主义又成为结构主义,结构主义是60年代到70年代一种盛行的哲学思潮,其最早的提出者是瑞士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get)。他在《发生认知论原理》(1981年)一书导言中曾指出:“认识既不能看作是在主体内部结构中预先决定了的――它们起因于有效的和不断的建构;也不能看作是在客体的预先存在着的特性中预先决定了的,因为客体只是通过这些内部结构的中介作用才被认识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通过同化与顺应,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所谓同化,是把环境因素纳入机体已有的图式或结构之中,从而丰富和加强主体的结构体系;顺应,是在进行同化时,主体的结构也在发生着一定的变化,以进一步适应环境。同化是认知结构数量的扩充,顺应是认知结构性质的变化。这样机体就是通过同化和顺应这两个机能过程达到机体和环境的平衡。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学生通过一定的情景(即社会文化背景),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同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

二、建构理论下的阅读课堂活动

(一)教师的课堂角色

建构主义理论指导教师应以学习者为中心,但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模式并不是意味着教师可以放任学生自由和让学生摆脱教师的束缚而获得完全的自主,教师仍然是学生完成生成性学习过程的向导和助手,教师的引导和完善作用非常重要。

(二)教学方法

我们知道阅读理解的过程就是获得信息的过程,英语阅读理解就是在英语语境下获得相关知识。因此语境在英语阅读课堂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在阅读课堂里我们尽量的为学生设立有一定语境的课堂互动活动,用生动活泼,形式多样,针对性强和学生乐于参与的语言实践活动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1、课前引入相关文化背景知识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应该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进行,这样阅读者在阅读时主要利用先前存入的背景知识重建信息。阅读者的背景知识越丰富,对篇章的理解和联想能力就越强。

2、提出问题

这个环节是建构主义认为的协作环节。教师可以有针对性的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利用已经了解到的文化背景知识来思考,并利用已有的阅读技巧在自我阅读中完成相应练习。

3、分组讨论

教师在课堂上将学生进行分组,就作者的思想,观点,态度,目的,意义和相应的社会现象进行讨论。鼓励每个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同时帮助学生建立自己的语言自信心,消除语言表达上的心理自卑和障碍。

4、课堂辩论

教师可以根据课文的主题或内容拟定一个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请小组和小组之间自由组合成正方和反方进行辩论,各抒己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给予一定的引导和帮助,帮助学生积极克服自己的语言障碍。

5、联系实际

第5篇:学习制度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制度抑制 农民贫困 制度经济学

一、问题的提出:制度抑制是农民贫困的根源

农业、农民、农村问题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被学术界和政界所关注,“三农”问题说到底是农民的贫困问题,只要农民的贫困问题解决了,农业和农村问题就可以解决。农民的贫困源自很多原因,包括教育层面、环境层面、信息层面、人才层面以及政策偏向层面等各方面都会导致农民的贫困化,但所有这些原因归根结底是一个原因,即制度。所以学术界目前基于制度经济学角度对“三农”问题的论述颇多。制度对经济的增长有很大影响。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曾计算了各种“有形”要素对于经济增长率的贡献,结果发现各种有形要素的贡献所占比重不但不大,而且在扣除所有的有形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后还有很多剩余值,这个剩余值用传统方法不能得到合理解释。后来诺思等人证明这些“剩余值”不是由技术因素造成的,而是源于制度因素。我国目前处在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时期,在这个时期延续了适应计划经济状态的制度规则,这些制度规则在经济不发达和需要政府高度管制的背景下可以发挥出巨大作用,但历史环境发生了变化,所以这种制度本身不但无益于经济增长。而且还会阻碍经济和社会进步,出现一定制度偏好下一部分社会群体以既定制度为依托无偿剥夺其他社会群体的劳动所得的局面,形成劳动创造与劳动所得的绝对不对称,继而形成社会发展中的制度性贫困与贫困积累。对“制度是如何造成农民的贫困和如何在农民那里进行贫困积累的”的问题研究就非常具有现实意义。为此笔者在本文中从多个因素多层面对农民贫困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深刻讨论了制度损失的发生机制,最后阐明基于制度问题而发生了分工障碍,而分工正是效率和社会进步的标志由此进一步导出制度创新是解决农民贫困问题的先决条件的结论。

二、农民贫困中制度损失的经济学机理分析

(一)农户及其收益的价格约束

农民贫困的原因之一在于不合理的价格机制抑制了农民收益的扩张。农户的利益关系是通过价格关系来表现的。农业生产过程中粮食的供给基本处于完全竞争市场状况下,即农户可以根据自己对市场的收益预期按照收益与投入对等原则做出市场选择:价格上升时,生产者有选择维持或增加生产的自由。按照均衡价格理论,农户为了增加收益,价格上升会刺激均衡产量的增加,但是产量的增加意味着农业生产成本的增加,由于农产品缺乏弹性,这会使得生产者产生农业收入的负面预期,农户的生产行为取决于如上两种预期的较量。所以农户具有选择市场的充分自由;价格降低时,一方面可以刺激需求的增加;另一方面可以弱化供给,但农户对于收益具有下降的刚性,这时生产者为赚得与价格较高时相同的利益,被迫不减甚至增加生产。综合以上两个方面得出:农户对价格降低的反应高于价格上升的反应。为了更加清楚地说明此问题,这里笔者将农户分为商业农户和自给农户两种类型,商业农户提供商品性农产品,而自给农户的产品用于自主消费。两类农户潜在地表现为两种不同行为方式。商业农户表现为:农产品价格上涨时农户增加农业投入和扩大农业生产,农产品供给富有弹性。价格下跌时农户采取逆价格反应,商业农户的产品供给对价格上升的反应强于对价格下降的反应程度:自给农户表现为:当农产品价格开始上涨时,农户一般倾向于增加投入和扩大产出,但当价格上升到一定程度时,价格的提高往往不仅不能相应或进一步刺激农户的投入与产出,甚至导致投入下降从而供给减少。供给高度无弹性(甚至是负弹性):当价格下降时由于自给农户农业经营的非商业性使其会尽量减少产品供给,供给高度有弹性,所以自给农户的产品供给对价格下降的反应强于对价格上升的反应。在纯粹依托市场机制条件下,农业生产将导致农业经济增长的两种倾向:即当商业农户占主导时,由于价格下降时的总供给高度无弹性,即使低价格也不会抑制农业供给;当自给农户占主体时,由于价格上升到一定程度后总供给转向无弹性或负弹性,农产品供给增加长期落后于需求。如上分析表明,由于价格约束使得农户在过多考虑自身收益预期的情况下使得政府政策全部或者部分的失效,即政府预期与农户的预期存在不对称,农户的即期收益与政策的远期发展产生了冲突,冲突的结果造成社会效益的无谓损失。

(二)政策强制与农户拒绝配合

农业经营本身存在诸多局限性,包括产业本身的自然依赖性、农业的弱质性、分散生产和低档次重复性特点导致农业对非农产业的弱竞争力等。但是正是由于农业产业的这些弱势也导致了该产业的最大特点是农户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即尽量减少没有收益或者收益可能性很小的投资,所以农户会将有限的积累投资于最有把握的经营上。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农业正在由传统经济过渡到市场经济,但是传统经济给农业的影响还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存在,这就是政策对农业发展的客观强制以及农户对政府的天然畏惧感。所谓农户对政府的畏惧感就是政策对农户的单方面强制:政策推出的假设是政策一定正确,农户必须执行,农户只能是既定政策的接受者,如果农户指出这种政策的不适宜则政策本身会施以强制,不接受这种政策则只能造成自身的收益损失(如罚款)。政策的强制性能够促使政策的推行,但也损害了其有效性。畏惧感驱使农户执行政策,政策的强制性损害了农户的切身利益,政策的被动执行损害了政策的有效性。农户采取“被动配合”的原因在于以往政策执行的经验积累:其一,在市场经济以前我国一直是计划经济运行机制。下级生产的目标不是为了经济增长,而是单一的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计划,基层的生产实际最高层决策者并不了解。往往计划的执行过程就是损害农户利益的过程;其二,政策的执行过程也就是政府信誉的承认过程,由于我国市场经济的很多方面还有待于完善,经济运行的市场风险很大,有可能在某些情况下政策主体没有履行承诺,农业经营风险很大。其生产决策过程往往是根据上一个经营周期结果的预测,政策的履约风险当然会加大农户的不配合。

三、农民贫困的制度抑制分析

(一)传统农地制度下的农民贫困

目前农村实行的仍然是以家庭承包经营为核心的土地制度,实践中土地运营的制度安排表现出的特点有:1,行政上村一级的农民集体具有土地的所有权,但实际运行中土地大多数归村民小组所有,并且土地的运营严格按照户籍确定,这种制度上的硬约束使得农民没有在不同行政区域内对土地的自由选择权,当然也就谈不上

异地经营的权利。2,平均分配土地的使用权,即土地使用权按人口在村集体内平均分配。虽然在实践中,在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出现了多种具体形式,但农地制度的基本模式是:集体产权+按人均分的土地使用权。在这两个基本特征中,平均分配土地使用权更为重要。

在这种农地制度实施的初期。由于激励问题的解决,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但从长期发展来看这种农地制度有很大的局限性:1,土地归集体所有,平均分配,集体内各农户人口的变化必然带来行政性调整土地的要求,使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存在潜在的不稳定性,“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附加制度安排与土地集体所有的内在要求相冲突。已有的研究说明,不稳定的地权造成农户减少土地投资,并且增加了土地流转时的交易成本,妨碍了农业经营规模的扩大。2,在集体内公平分配土地的要求,必然导致农户的小规模经营,在土地肥力、位置方面的公平要求,则进一步导致土地的细碎化经营。这就限制了农民进行固定资本和人力资本投资、应用新技术的积极性。虽然法律上承认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可以流转以实现规模经营,但是土地集体所有制使土地流转具有对外排斥性,导致流动的范围小,难以实现规模经营及经济效益的提高。3,土地平均分配隐含的另外一层意思是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所以农村土地制度与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是联系在一起的。这种事实使农民使用土地时趋于回避风险,应用新技术的积极性不高,在小规模经营的条件下实行多元化经营。同时已经可以在非农产业获得稳定收入的农民。即使抛荒土地,也不愿意放弃土地使用权,从而妨碍了土地经营规模的扩大。

这种传统的土地承包制度的存在有几个前提:人多地少且工业不发达、人口在不同区划上的分布比较固定、农业的劳动生产率低且农民没有从农业产业中分离到非农产业中去的可能性,这是与这种前提相适应为实现低水平就业保障而产生的制度安排。但是市场化改革以来农村发生了很大变化:农业的劳动生产率有了很大提高、不同区域之间的人口变化很大、有很多农民客观上有从农业产业中分离出来的需求。这样就需要在职业分化的同时要求土地资源的重新配置,这种客观上的需求与实践中的制度安排之间就产生了严重的冲突:集体土地的不断变化已经成为事实但理顺利益关系的新的制度安排却没有出台,导致农民缺少对土地长期投资的积极性――迂回生产受到障碍、没有土地所有权的农民在经营土地的过程中不具有排他性而使得农民难以稳定和长期获得土地增值的收益,土地产权不明晰导致土地流转中的高内生交易费用,最终大量土地资源低效运营,农民成了城市化进程中严重的受害者。

(二)二元户籍制度下的农民贫困

户籍制度是推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和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195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管理条例》及相关配套措施实施,标志着户籍制度的正式形成。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近几年,户籍制度大大松动,但仍然在社会经济生活中产生着极大影响。中国现行户籍制度主要特征是将居民与其居住地的关系相对固定化,限制公民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自由流动,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在户籍制度方面进行了改革,但是改革并没有扫清人口流动的障碍,而是以“条件限制”代替“行政限制”,实际上只是有资金、有学历的人才有流动的自由,并且没有考虑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对普通农民而言意义并不大。许多城市和发达地区以户籍制度为基础,制定了针对农民工实行的包括就业、社会保障以及教育培训等的限制性和歧视性的政策。这些歧视性待遇,使农业剩余劳动力流动到城市的成本高、收益低,使农民在转移剩余劳动力方面表现出消极态度,妨碍了农地经营规模的扩大,

有效率的经济制度要求各种生产要素能自由流动,但在我国长期的二元户籍制度下,人力资源这种最重要的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受到了限制,从而使得资源配置无法达到最优状态。在二元户籍制度下,一个人的身份从一出生就被严格地界定为“农民”和“城市居民”,农民因其身份限制失去了自由迁移的权利而被牢牢束缚在其出生的土地上,于是农民就被剥夺了自由向城市迁移的权利,使得农民在就业机会、发展机会和受教育机会等方面与城市居民存在天壤之别。这种制度造成大规模的农业劳动力不得不在农村社区内部从事高度分散的、低效率的劳动,导致小规模土地经营上农民兼业化的普遍发展。由于农村劳动力无法自由迁移,使得农村中过剩的劳动力和城市中充足的资本结合发生了阻隔。

第6篇:学习制度的意义范文

摘 要 本文针对多变贸易体制,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其形成和发展。

关键词 多变贸易体制 形成及发展

一、需求诱致型制度供给

需求诱致型制度变迁是指面对潜在收益的微观主体(个体或群体)作为初级行动集团自发倡导、组织和实行制度创新,并引发次级行动集团跟随,在两个行动集团的共同推动下最终形成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制度变迁。它意味着该制度创新是微观主体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进行的活动,是自愿安排而非强制安排。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是指由权力中心强制完成,遵循自上而下原则的制度变迁,具有强制性特征。

制度的供给和变迁都是个体对参加约束的预期收益和预期成本之间的权衡,也就是诺思所说的制度变迁基本假定,据此他认为制度变迁的诱致因素在于个体期望获得潜在利润,这种潜在利润就是外部利润,是在现有的制度安排下无法获得的利润。当个体发现他从新制度中所获得的收益将大于改变制度所将获得的成本时,他会致力于改变已有的制度。而当改变制度的个体的谈判力量足够大时,制度则会发生变迁。

经济全球化始于对世界市场潜在利润的追求,其出现是一种典型的诱致性制度变迁。当然,对潜在利润的追求只构成了对全球化这种制度创新的需求方面,一种制度安排要成为现实还有待于科学技术方面的进步。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本身有很大的稳定性抑或说是惰性,没有足够的压力或刺激,人们不会考虑改变它而技术却是在不断进步的。

从关税贸易总协定建立到世界贸易组织的正式成立,从乌拉圭回合谈判产生的矛盾一直持续到多哈回合谈判仍没有得到解决,这都说明整个WTO体制是个缓慢的诱致型制度变迁的过程,各国政府对利益的追求构成了对全球化制度创新的需求方面。乌拉圭回合结束时,发展中国家对自然人流动问题表示不满,随着多哈谈判的展开,该问题再次成为关键性问题,这反映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该问题的态度存在极大差异。发达国家的重点是进一步巩固和改善各方在自然人移动上的承诺,并将这些承诺落实。发展中国家关注的是进一步提高与商业存在脱钩的自然人移动的承诺水平,简化自然人流动的程序,取消壁垒。自然人流动被认为是发展中国家在多哈回合中可以收获利益的主要领域,因此受到发展中国家的普遍关注,但由于谈判力量的悬殊,此次谈判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

而对于制度体系相对的完善的欧盟而言,它的形成过程既体现了需求制度性制度变迁,又呈现了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在欧盟形成的早期,个体为了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建立欧盟,并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这即是需求制度变迁。然而随着欧盟的不断扩张,一些经济体为了加入欧盟,而接受了一些无法到达的制度规定,如评级规定。这便是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的反面案例。如近期的希腊债务危机,希腊为了符合评级规定,与高盛签订协议,改变其财政赤字,使其符合欧盟规定,顺利加入欧盟。但这却带来了无穷的隐忧,不但拖垮了欧盟的经济,还将导致全球经济的“二次探底”。

从以上事实可以看出,从制度的供给和变迁都是个体对参加约束的预期收益和预期成本之间权衡,即诺思的制度变迁基本假定。成员方之间的经济联系加强和其他排外经济集团发展带来的竞争加强,都构成了制度变迁的外部性。正是两者构成了世界经济合作的主要推动力。随着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联系的日益紧密,潜在的“ 外部利润”增多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开始认真研究怎样趋利避害,使期望的外部利润内部化。

二、多边贸易体制应注意的制度环节及其经贸措施

1.降低由交易成本带来的规模报酬递减效应

交易费用具体说来,包括获得准确市场信息所需费用、发现交易对象和交易价格的费用、谈判费用、维护交易秩序的费用等等。要降低由交易成本带来的规模报酬递减效应可以从降低交易成本入手。降低交易成本的方法有以下几点:

(1)降低信息成本

各国之间加强透明度,认真遵守执行WTO基本原则(贸易无歧视原则、贸易自由化原则、贸易可预见性原则、促进公平竞争原则、鼓励发展和经济改革原则)。

(2)降低对策成本

反倾销、反补贴作为针对他国出口的对策措施,它的实施会给被执行国带来对策成本,要降低针对本国的反倾销、反补贴调查首先要从自身找原因。

2.建立相关制度安排,防止搭便车效应

强制性制度变迁是为弥补诱致性制度变迁的不足而出现的。制度是一种公共品,“搭便车”的问题在所难免,如果新制度安排仅靠诱致性创新的话,那么一个社会的制度安排就会满足不了需求,因此需要国家干预以补救制度安排供给的不足。WTO的一系列规则和协议都是各国政府出面制定和签订的,政府在其中起了主要的作用。各国政府通过政策的强制性来影响市场,促使制度变迁的发生。

针对制度安排的不确定性,面对经济形势变化要随时调整政策以适应最新的局势变化。如针对公共健康危机WTO修订TRIPS协定第31条就显示了强制性制度变迁的重要性。相信随着人们自身安全意识的不断提高,一系列新的修订案还会不断提出,WTO体制也会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彼得・罗布森.戴炳然译.国际一体化经济学.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2]青木昌彦.周黎安译.比较制度分析.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 2001.

第7篇:学习制度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高职学生 外语 歧义容忍度 焦虑

一、引言

歧义容忍度和焦虑都是外语习得中影响学习效果的重要个体差异因素。歧义容忍度这一概念最早由心理学家Frenkel-Brunswik在1949年提出,指个体或群体在遇到一系列不熟悉的、复杂的或者不一致的歧义情况或刺激时接收和处理信息的方式。自从这一概念提出后,歧义容忍度就受到了众多领域研究者的关注。Budner(1962)提出,不同的歧义容忍度反映了个体不同的认知倾向,即个体倾向于把不确定因素当成是一种威胁或是一种渴望。作为重要的个体特征,它影响个体所有的认知、情感运行方式和思想态度体系。还有研究者从冒险精神、焦虑感及学习者看法和观念等情感性格方面,分析了歧义容忍度对二语习得学习效果的影响作用。McLain(1993)发现高歧义容忍度与死板教条显著相关,与应变能力和冒险精神显著正相关,表明个体歧义容忍度越高,越善于在二语学习中大胆猜测和尝试。Dugas(2001)指出不能容忍歧义则会产生不利于外语学习的焦虑、强迫观念和惶恐等负面情绪。国内研究者也分析发现歧义容忍度与外语学习策略和焦虑有显著相关(张庆宗,2004;张素敏,王桂平,2006),并认为歧义容忍度对不同学习任务有不同的影响作用(张素敏,2011)。

对外语焦虑的研究始于20世纪40年代。Witternborn等人(1945)对学习法语和西班牙语的大学生进行了调查,发现学习成绩不同的学生对焦虑的感受程度明显不同。Spielberger(1996)的研究表明,20%以上的学生由于高焦虑而导致学习失败被迫中途辍学,而低焦虑的学生中,因学习失败而辍学的只有6%。Chastian(1975)对美国大学生进行了一次焦虑感测试,测试结果与学生的期末成绩呈负相关(r= -0.48)。但是早期的就外语焦虑对外语学习的影响未达成一致看法,因此美国心理学家Horwitz等人(1986)提出二语/外语学习中的焦虑是一种特定情景焦虑,而不是性格焦虑或状态焦虑,即“由语言学习过程的独特性所引起的一种特殊的、复杂的与课堂外语学习相关的自我意识、想法、感觉和行为”。Horwitz等人为此还专门针对外语课堂焦虑设计了“外语课堂焦虑量表”,后来被广泛应用到外语课堂焦虑的研究中。

由上可知,尽管国内外有许多研究者分别对歧义容忍度和焦虑进行了研究,但是对歧义容忍度和焦虑进行相关分析的实证研究寥寥无几,并且主要是针对本科院校的学生进行的调查研究。然而,伴随着中国经济转型期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高职院校的在校学生规模已经成为高校学生总人数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是尚未发现关于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的歧义容忍度和焦虑之间关系的研究。鉴于此,本文调查了高职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歧义容忍度和焦虑感,旨在探讨:(1)高职学生的歧义容忍度在不同专业和不同性别上是否有显著差异?(2)高职学生的焦虑感在不同专业和不同性别上是否有显著差异?(3)高职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歧义容忍度和焦虑是否存在相关关系?(4)在英语教学中及英语学习中我们可以从歧义容忍度和焦虑感各自的差异和相关方面得到什么启示?

二、调查研究

(一)调查对象

本项研究的调查对象是某高职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二年级学生和计算机专业二年级学生,参加调查的总人数为59人(英语专业24人,非英语专业35人),其中男生24人,女生35人。调查对象均从初中一年级开始正式的(课堂)英语学习,平均学习英语的年限为7年以上。

(二)研究方法

本项研究采用量表法收集数据,具体用到以下量表:

1.二语习得歧义容忍度量表

采用Ely(2002)编制的“二语习得歧义容忍度”量表。它总共有12个项目,分别测量发音、口语、听力、阅读理解、词汇和语法等项目。量表采用Liket五级评分形式,得分越高表示学生的歧义容忍度越低。该量表多次被国内外不同的研究者应用,应用效果很好。

2.外语课堂焦虑量表

采用Horwitz(1986)编制的“外语课堂焦虑量表(FLCAS)”。该量表共33个项目,包括交际焦虑、考试焦虑和反面评价焦虑三个部分,采用Likert五级评分,从“非常同意”到“非常反对”。其中为反向计分题项为第2、5、8、11、14、18、22、28、32题。得分越低表示学生的外语课堂学习焦虑越严重。此问卷多次被国内外不同的研究者应用,证明有很高的可信度。

(三)数据收集

笔者在学生填写问卷之前向学生说明填写问卷的具体要求,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项。问卷在统一的时间内由学生填写并当场收回。共发放65份问卷,有效问卷为59份,有效回收率为91%。在接受本研究调查之前,学生都未接受过任何关于歧义容忍度和外语课堂焦虑的培训。

(四)数据分析

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处理,统计方法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皮尔逊相关分析。

三、调查结果

(一)歧义容忍度的专业和性别差异

表1显示,英语专业的学生的歧义容忍度平均值为33.92,标准差为7.42;非英语专业的学生的歧义容忍度平均值为35.31,标准差为10.74。T检验值为-0.591,表明歧义容忍度在专业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表2显示,女生的歧义容忍度平均值为32.11,标准差为9.36;男生的歧义容忍度平均值为38.58,标准差为8.45。T检验值为-2.77,表明歧义容忍度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

(二)焦虑的专业和性别差异

表3显示,英语专业的学生的焦虑感平均值为108.29,标准差为17.71;非英语专业的学生的焦虑感平均值为98.66,标准差为20.57。T检验值为1.92,表明焦虑感在不同专业上无显著差异。

表4显示,女生的焦虑感平均值为109.23,标准差为19.98;男生的焦虑感平均值为94.33,标准差为16.94。T检验值为2.87,表明不同性别的学生焦虑呈现显著差异。

(三)歧义容忍度与焦虑的相关分析

Dugas(2001)研究指出,不能容忍歧义则会产生焦虑、强迫观念和惶恐等情绪。为此,下面对歧义容忍度和焦虑进行了相关分析。如表5所示,歧义容忍度和焦虑呈现了强相关,相关系数为-4.446(p

四、结果分析

(一)歧义容忍度的专业和性别差异分析

以上数据反映了歧义容忍度在高职学生的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中不存在显著差异(平均值分别是33.92和35.31),而在不同性别的学生中呈现显著差异(平均值分别是女生32.11和男38.58),女生的歧义容忍度比男生的歧义容忍度偏高。其原因分析如下:

1.性别与场独立型认知风格、场依存型认知风格息息相关。根据Ellis(1994)和Oxford(1995)的研究表明,大部分女性的认知风格属于场依存型,而大部分男性的认知风格属于场独立型。也就是说,在英语学习的信息处理过程中,大部分男性学生倾向于利用自己内部的参照,属于细节导向,通常歧义容忍度较低,更加关注语言的规则和结构,喜欢进行语法分析;然而大部分女性学生倾向于把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注意并记忆言语信息中的社会内容,属于人际导向,通常歧义容忍度较高,更擅长从语篇和整体把握语言并从语境线索中进行猜测。

2.大量关于外语学习策略的研究表明,女性学习者比男性学习者更多地使用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社会策略(Ehrman and Oxford,1989;Green and Oxford,1995;Young and Oxford,1997;Aek Phakiti,2003;etc.)。Sy(1994)研究也发现,中国的女性外语学习者比男性学习者更多地使用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社会策略。这些策略的使用有助于消除由歧义而导致的焦虑,减少情感过滤,从而提高歧义容忍度、减少焦虑。

不同专业的学生歧义容忍度无显著差异,主要原因是歧义容忍度是学习风格的一种,而学习策略、教师的稳定教学风格是影响大学生英语学习风格的两大主要因素而非学科专业。

(二)焦虑的专业和性别差异分析

以上数据反映了外语课堂焦虑感在高职学生的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中无显著差异(平均值分别是108.29和98.66),而在不同性别的学生中呈现显著差异(平均值分别是109.23和94.33)。男生的外语课堂焦虑感比女生的外语课堂焦虑感要严重。其原因分析如下:

1.从社会学的角度看,男性的社会角色要求他们看起来应该让人觉得勇敢和坚强,这种压力也会影响外语学习焦虑。Kitano(2001)研究表明,男学生比女学生更容易受到自我能力意识的影响,当他们对自己的能力评价低时,焦虑程度就会提高,而女学生就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

2.从状态焦虑的角度来看,外语课堂属于特定情境,而这种情境会引起暂时的不安状态。Spielberger(1986)对状态焦虑的研究发现,女性在高度的压力和高度放松的环境下要比男性情绪稳定。可见状态焦虑也会导致外语学习焦虑的性别差异。

3.女生学习语言比男生天生天赋高,语言属于女生涉足的学术和职业领域等传统观念,这可能使女性更加需要借助语言来保障她们的社会地位,因此学习外语时动机更强,决心更大。经过从初中到大学至少7年以上的英语学习,语言能力的差别就体现出来了。可见语言能力的差别也会导致外语学习焦虑的性别差异。

(三)歧义容忍度和焦虑的相关分析

外语学习是一个充满歧义的过程,目的语和母语从最基本的音素和词素草较大单位的短语、句子和句群,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在面对不确定性和差异时,学习者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本文从实证方面证实了歧义容忍度和焦虑之间存在强负相关关系:歧义容忍度越低,外语学习焦虑越严重;而歧义容忍度越高,外语学习焦虑越轻。

五、结论

高职学生的英语歧义容忍度与焦虑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歧义容忍度和焦虑呈现强负相关关系,并且男性学生的容忍度要低于女性学生,而男性学生的焦虑高于女性学生。鉴于此,外语教师应采取一些策略来提高学生的歧义容忍度,降低英语学习焦虑感。Ellis(1994)指出,歧义容忍度是可以培养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做到:(1)让学生意识到英语学习的过程是一个自始至终充满歧义的过程;(2)鼓励学生根据语境推测语义,允许学生经过猜测答题,答案要灵活处理,与意义相近便给予肯定,制造一种轻松的课堂氛围,尽量不让歧义容忍度低的学生感到紧张、焦虑;(3)课堂的口头或书面练习时,一定要给学生限定时间,并提高类似练习的频率,训练多了,可转移学生对语言形式的过度关注,慢慢变得放得开、比较随意、较少拘泥于形式;(4)作为教师本身,也应该提高自身的歧义容忍度,做到能容忍学生的语言学习错误,而不是频频指出与改正。

【参考文献】

[1]Ely,C. An Analysis of Discomfort,Risk-taking,Sociability,and Motivation in the L2 Classroom [J]. Language Learning,1986(01):1-25.

[2]Ely,C.Tolerance of Ambiguity and the Teaching of ESL[A]. In:Reid,J.M.(Eds.)Learning Styles in the ESL/EFL Classroom [C]. Pek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2:87-95.

[3]Ellis,R.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 Oxford: OUP,1994.

[4]Ehrman,M.E.Ego Boundaries and Tolerance of Ambiguity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A]. In:Arnold,J.(Eds.).Affect in Language Learning[C]. New York: Cambridge,1999:68-86.

[5]Dugas,M.J.,Gosselin,P.&Ladouceur,R.Intolerance of Uncertainty and Worry:Investigating Specificity in a Nonclinical Sample [J]. Cognitive Therapy and Research,2001(05):551-558.

[6]Budner,S.Intolerance of ambiguity as a personality variable [J]. Journal of Personality,1962(30):29-50.

[7]Kitano,K. Anxiety in the college Japanese language classroom [J]. 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1985(04):549-564.

[8]Hortwitz,E.K.Preliminary Evidence for the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a Foreign Language Anxiety Scale.TESDL Quarterly,1986.

[9]Horwitz,E.K,Young D J.Language Anxiety: From Theory and Research to Classroom Implications [M]. New Jersey:Prentice Hall,1991.

[10]Chapelle,C.& Roberts,C.Ambiguity tolerance and field independence as predictors of proficiency in 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 [J]. Language Learning,1986(36):27-45.

[11]Spielberger,C.D.,&Sarason,I.G.Stress and anxiety[J]. New York: Hemisphere/McGraw-Hill,1986.

[12]陈晓莉,张梅.外语课堂焦虑与大学生英语学习的关系[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0(05):114-117.

[13]张庆宗.歧义容忍度对外语学习策略选择的影响[J].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文双月刊),2004,36(06):457-461.

[14]张素敏.外语学习者的歧义容忍度和焦虑感研究[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经贸版),2007,7(02):95-98.

[15]张素敏.基于不同学习任务的外语歧义容忍度影响作用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报,2011(08):70-75.

[16]张素敏.歧义容忍度研究50年多维回顾与思考[J].外语界,2012(02):89-95.

[17]霍文华.21世纪外语学习焦虑的性别差异研究述略[J].现代教育管理,2009(05):66-68.

[18]殷燕.“歧义容忍度”影响英语学习对课堂英语教学的启迪[J].外语界,2005(02):58-61.

[19]石运章.外语阅读焦虑性别差异与四级英语成绩的关系探讨[J].中国外语,2008(02):46-49,53.

第8篇:学习制度的意义范文

阅读教学占用语文教学时间最多,深化语文教学改革中“阅读教学”是最好的突破口,我经二十多年的教学探索,形成了与新语文课程标准理念相一致的行之有效的阅读教学模式即“课内导读+课外自读”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多年的实验证明,采用该教学模式进行语文阅读教学,不但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更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品质和良好习惯。

一、课内导读的阅读习惯培养

近几年,中央电视台及地方电视台公益广告片,都在宣传提倡全民阅读。我们作为九年一贯制的语文教师,深知责任重大。阅读习惯是一个人的灵魂,更是一个人的精神全部。如今都知道韩寒、当年明月由阅读带来的丰硕收获,但我更坚信阅读对提高国民素质,民族伟大振兴是不可估量的。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地提出了阅读互动的三维结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文本”即教材中的课文,这给了我课内导读的“底本”,有了底本就看我们语文教师怎样引导了,说“我们是学生的引路人”,于是,就应该看我们督促阅读的力度怎样,你的督促检查越勤快,学生的课内阅读就越深入。如果追踪阅读,加上教师持之以恒,我相信不久的将来,这个班级的学生阅读兴趣,就变得浓厚,长此以往,学生的阅读能力就体现出来。如爱好阅读,爱好写作,最终广泛阅读、深层阅读,从而成为有丰硕成果的创作者了。

二、课外自读的阅读习惯培养

国学大师梁启超说:“一个人学生时期能否养成读书兴趣和读书习惯是件人生大事,将影响其一生的幸福和发展。”在现代社会,阅读成为适应社会必不可少的功能。小学生正处于人生阅读学习的起始阶段,教师应在教学中激发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帮助他们扫除阅读学习中的障碍,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阅读素养的提升,成为青少年生活中的一种人生体验,成为他们自觉的生活方式。那么,我们作为语文教师就应该用心引导学生去研读文本,那又怎样超越文本呢?这是我们课外自读习惯培养的关键。

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说“超越教材的过程,就是让学生多角度、多渠道、全方位从书本中积累文化知识,间接获得情感体验、生活体验等人生涵养的过程。”我的做法是引导学生课外自读,小学初中的学生不自觉,不检查督促,课外阅读将成为空话,所以说课外自读的阅读习惯培养,必须由我们语文教师坚持不懈地按步骤检查,这又给我们语文教师无形中增加了教学任务,但你这样想,如果学生一旦养成好习惯,那我们的教学成果就事半功倍了,不仅习惯好了,语文成绩也上来了,更重要的是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了,影响的不是九年,而是一辈子,想到这里我们作为九年一贯制学校语文教师,就感到莫大的安慰。从小学课文《圆明园的毁灭》的阅读中引导学生体会到了课外的《告别圆明园》、《透过圆明园的硝烟》等文章内涵;从课外阅读《第一次抱母亲》、《爱如茉莉》等文本段落的阅读中,使学生对初中课内课文《秋天的怀念》有了更深的情感体会。当然,课外自读引导得好,那孩子的文学素养、人文素养会更深厚。

三、制定九年制本土阅读目标

在学校,经常有数学、物理老师开玩笑说,我们的学科学生为什么学不好,就是语文没学好,看似玩笑,实际是大实话,真话!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基础工具学科,要提高语文学科的教学质量,让学生在学习、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陶冶了情操并受到品德的教育。诚然,除了教师渊博的知识、丰富的材料、善辩的口才和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以外,制定阅读目标教学是很有必要的。

从小学一年级到九年级,国家制定了阅读指导范围。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践行,如一年级学生必读书目《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中外神话传说》、《十万个为什么》、《安徒生童话选集》等;二年级学生必读书目《科学王国里的故事》、《三毛流浪记》等;三年级学生必读书目《伊索寓言》等。初中推荐书目《论语译注》、《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鲁迅作品精选》、《子夜》、《家》、《骆驼祥子》、《围城》、《挪威的森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简爱》、《巴黎圣母院》、《红与黑》、《复活》、《欧也妮・葛朗台》等。分必读书目和推荐书目。推荐书目学校会有一定量的藏书,同学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到图书馆借阅或自行购买。

说“教师是教学生的引路人”,我们身为语文教师更应该做好引路人,用目标阅读影响他、用兴趣阅读感召他、用终身阅读成就他。课外阅读习惯培养,还需要创设学校氛围、社会氛围。如语文老师要布置针对性阅读作业,学校要开展阅读征文活动,村镇要有相应的图书阅览室,营造良好的社会大家庭的阅读氛围。一个人的习惯很重要,它伴随着人的一生,良好的习惯一旦养成,便可终身受益。我们有了阅读的好习惯,它将是助推读者奔向成功。

第9篇:学习制度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适应性;气质性乐观;生活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B84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841(2013)02-0077-06

一、引言

大学阶段在个体一生的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个体从青年期向成人期过渡和准备的时期,是从以学习为主到以工作为主的过渡和准备时期。因此,大学生的心理与行为研究一直是备受关注的领域。大学生生活满意度是大学生对生活满意程度的评估,是衡量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指标,研究者们对影响大学生生活满意度的因素进行了多方面探讨,其中的重要因素包括气质性乐观和大学生适应性。

气质性乐观是人们对未来好结果的总体期望,是一种稳定的特征。中外大量研究探讨了大学生气质性乐观与生活满意度之间的关系,发现乐观水平高的个体体验到的生活满意度水平也越高。为了探索其影响机制,许多研究者对可能存在于气质性乐观与生活满意度之间的调节变量或中介变量进行了研究,但对于两者之间的作用机制仍未清楚,需要更多的理论探讨和实证检验。

同样,大学生生活满意度的另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是适应性。适应性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改变自身或改变环境,使自身和环境和谐协调的能力。个体对大学适应的好坏不仅影响其大学阶段的学习和生活,还会影响其成人后的工作和生活。已有研究得出大学生适应性与生活满意度具有显著相关,适应性的某些维度能有效预测大学生的生活满意度。同时已有文献也发现大学生气质性乐观与适应之间有密切关系。尽管各个研究对适应性的定义及测量工具不尽相同,但众多研究结果仍得到一致的结论,即大学生适应性、气质性乐观和生活满意度之间存在密切关系,进一步剖析这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厘清其中的影响机制非常重要。

首先,根据以往的相近研究,大学生适应性可能在气质性乐观与生活满意度之间起调节作用。也就是个体如果对未来持乐观的看法,即使个体目前的适应不良,也可能拥有较高的生活满意度,反之亦然。如张姝明、陶塑、许燕对大一新生的研究中发现适应能力在气质性乐观与心理健康(SCL-90)的关系中,起着显著的调节作用。那么,对于全体大学生来说,适应性在气质性乐观与生活满意度之间是否也起到调节作用?即气质性乐观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是否受到个体适应的不同水平影响?

张大均等在系统阐述心理素质理论的时候剖析了适应性概念,该理论认为心理素质结构包括认知、个性和适应性三个维度,个性维度是指人对客观事物的对待活动中个性心理表现,虽不直接参与对客观事物认知的具体操作,但具有动力和调节机能,是心理素质结构的动力成分,而适应性则是认知因素和个性因素在各种社会环境中的综合表现,是最具衍生性的心理素质成分,与个体心理健康水平息息相关。从这一论述中不难看出,张大均等认为,个性需要通过适应性这一最具衍生性的维度对心理健康起作用,也就是适应性在个性与心理健康之间起中介作用。本研究中考察的气质性乐观本质上属于个性维度,因此,大学生适应性可能在气质性乐观与生活满意度之间起中介作用,即由于乐观水平比较高,因而表现出的适应水平较高,个体体验更多积极情感,获得较高生活满意度。

通过上述分析,大学生适应性在气质性乐观与生活满意度之间做调节变量和中介变量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需要实证研究加以验证。梳理这些变量之间的关系对于找到提高大学生生活满意度的方法,促进其心理和谐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因此,本研究拟借助于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考察大学生适应性、气质性乐观与生活满意度三者之间的关系。

二、方法

(一)被试

采用方便取样的方式选择川渝地区400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剔除无效问卷30份,得到有效问卷370份,回收率为92.5%。其中,女生241人,男生101人,未提供28人。大一学生135人,大二学生139人,大三学生70人,大四学生3人,未提供23人。

(二)研究工具

1.生活满意度量表

采用Diener等编制的生活满意度量表(Satisfaction with Life Scale;SWLS),包括5个项目,如“我的生活在大多数方面都接近于我的理想”,问卷要求被试在一个7点量表上表明自己对各陈述的同意程度,“1”表示非常不同意,“7”表示非常同意。5个题目的总分为生活满意度得分,分数越高,满意度越高。本次测量中其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75。

2.大学生适应量表

大学生适应水平采用王滔编制,龚玲修订的大学生适应性量表测量,该量表共30个项目,采用5点计分。分为学习适应、生理适应、生活适应、人际适应、社会适应和职业适应6个维度。在中国内地1931名大学生中施测得到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8。本次研究中该问卷总体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89。

根据张大均等对大学生适应性的研究,认为可以根据个体心理和行为在个体自我和外在环境之间的指向性程度的差异,把个体的适应习惯倾向解剖成两个主要方面:一是对外在社会环境的学习、应对和防御等适应过程,二是对自己内在心理过程的控制、理解和调适等适应过程。因此可以把大学生适应性的这六个维度分成两个方面:主要指向于个体自身的(包括学习适应、生活适应、生理适应和职业适应)和主要指向于外部环境的(包括社会适应、人际适应)。由于龚玲修编问卷的过程中未对这一结构做验证,因此本研究中用Amos7.0进行验证,其主要拟合指标为X2/df=2.069,GFI=0.993,TLI=0.986,CFI=0.996,RMSEA=0.054。主要拟合指标均较好,可以认为大学生适应性包括指向个体自身的“个体指向适应”和指向外部环境的“社会指向适应”。

3.生活定向测验

生活定向测验(The Life Orientation Test-revised,LOT-R)由Scheier和Carver于1985年编制,后于1994年进行修订。共有6个项目,采用5点计分,要求被试判断每一项陈述与自己想法的符合程度。该问卷包括乐观与悲观两个维度,分别由3个正向描述(例如,我总是对自己的未来感到乐观)和3个负向描述(例如,我很少指望幸运的事情发生在我身上)构成。本次测验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8。

(三)统计分析

采用SPSS17.0及Amos7.0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与分析。

三、结果

(一)大学生适应性、气质性乐观与生活满意度的基本状况

描述统计分析表明,大学生适应性平均得分为3.32,个体指向适应(M±SD为3.38±0.54)稍低于社会指向适应(M±SD为3.47±0.56),这说明大学生的适应各方面发展较为均衡,且总体上处于中等稍上的水平。其各个维度得分由高到低分别为人际适应(M±SD为3.59±0.61)、生活适应(M±SD为3.58±0.65)、生理适应(M±SD为3.46±0.69)、社会适应(M±SD为3.35±0.68)、学习适应(M±SD为3.27±0.75)及职业适应(M±SD为3.21±0.69)。在性别差异检验中,只有学习适应(t=2.15,p

大学生的气质性乐观维度平均分为3.66(五点计分,3分表示中等水平),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而气质性悲观维度平均分为2.64,这说明总体来看大学生是比较乐观的,对未来充满信心。男女大学生的气质性乐观维度、悲观维度上都没有出现统计上的显著性差异。最后,大学生的生活满意度平均数为3.70,得分偏低(7点计分,4分表示中等水平),男女大学生的生活满意度得分没有出现显著差异。

(二)气质性乐观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适应性的调节效应分析

根据温忠麟等_2叩的建议,当有的变量做调节变量和中介变量都合适、从理论上都可以做出合理的解释的时候,可以分别考察其调节效应和中介效应以进行深入分析。因此,先对大学生适应性的调节效应进行分析。

本研究中的大学生适应性和气质性乐观都属于连续变量,因此,可以用回归分析检验两者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以及其中的交互效应,做Y=aX+bM+cXM+e的层次回归(其中Y指生活满意度,x指大学生适应性,M指气质性乐观)。首先将所有变量进行中心化处理,再将大学生适应性和气质性乐观纳入回归方程,最后再将这两个变量的乘积项(交互作用项)纳入,所得结果见表1。

从表1中可知,大学生适应性和气质性乐观对生活满意度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即大学生适应性越强、气质性乐观水平越高,生活满意度也越高。但第一层与第二层决定系数R2几乎没有任何变化,并且交互作用项的回归系数不显著,这说明大学生适应性和气质性乐观之间不存在交互作用。同样,大学生的气质性悲观水平对生活满意度具有显著的负向作用,且与大学生适应性的交互作用也不显著。这证明大学生适应性在气质性乐观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中没有起到调节作用。

(三)气质性乐观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适应性的中介效应分析

根据心理素质理论,大学生适应性在气质性乐观与生活满意度之间应该成为中介变量,因此,在大学生适应调节作用不显著的情况下,继续做中介效应分析。

1.大学生适应、气质性乐观(悲观)与生活满意度的相关矩阵

从表2相关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出,各个维度之问的相关均达到了显著性差异。具体来说,气质性乐观与生活满意度及适应性各维度两两变量问均呈显著正相关。气质性悲观与生活满意度及适应性各维度间均呈显著负相关。符合进一步做中介效应分析的要求。

2.大学生适应的中介效应分析

依据理论建立中介效应模型,气质性乐观(悲观)为自变量,生活满意度为因变量,为了更进一步考察个体定向的适应与社会定向的适应分别起到怎样的中介作用,将大学生适应的两个维度均作为中介变量。用Amos7.0软件进行分析,发现在大学生适应性内部的个体定向对社会定向适应预测作用也显著,从理论上讲,个体能够对自己的生理、学业、生活及职业有较好的适应,那么其人际及社会的适应也必定较高,因此从理论上添加这一路径较为合理,最终得到图1模型。其拟合指标如表3,各项拟合指标均较好,证明中介模型可以接受。

从模型的整体来看,气质性乐观和气质性悲观对生活满意度的直接效应在通过中介变量后仍然显著,适应性的两个维度均起不完全中介作用。气质性乐观与气质性悲观通过适应性对生活满意度作用的效应值分解如表4,三条间接路径总的预测效应为0.095,总效应为0.265,中介效应占总效应量的35.8%。同样,气质性悲观也存在三条间接预测路径,总的间接效应为0.103,总效应为0.223,中介效应占总效应量的46.2%。

四、讨论

(一)现状及性别差异

本次调查发现大学生的适应性处于中等水平,气质性乐观处于中等稍上水平。而生活满意度水平不容乐观,相对有些研究较低,这可能是由于随着时代对大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他们受到各方面的压力都比较大,导致满意度水平不高;也可能由于本次调查选取的样本大多属于一般或较差院校,相比好院校的大学生有更多的压力。

性别差异检验发现,总体来说,在适应性得分上女大学生要稍高于男大学生,尤其是在学习适应和生活适应两个维度上,达到了统计上的显著水平。性别与大学生适应性的已有研究结果存在矛盾,有些结果男生适应性优于女生,有些则相反。在气质性乐观上,本次调查没有出现性别差异。但已有结果中既有得到男生气质性乐观水平显著低于女生的,也有显著高于女生的。同样,在生活满意度上,本研究中也没有显著的性别差异,已有研究既有与本次结果一致的,也有相矛盾的。大学生适应、气质性乐观与生活满意度的性别差异研究结果差异如此之大,有可能是由于研究者选择的问卷不尽相同,被试的取样可能会有偏差等原因造成的,但是否有更深层的原因,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二)大学生适应性、气质性乐观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

数据分析结果显示,气质性乐观和适应性对大学生的生活满意度均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气质性乐观水平越高,适应能力越强,学生的生活满意度水平也就越好。进一步分析发现适应性在气质性乐观对大学生生活满意度的影响中起不完全中介作用。即乐观水平比较高的学生对行为的结果抱有更加积极的期望,面临困难和挫折时,会更多地采用任务定向的应对策略,以解决问题为目标,能够全面认识当前的不利现状并主动进行积极的认知重构,从而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能够很快解决问题,拥有较积极的情绪体验,也就自然会有较高的生活满意度。同时,大学生适应性的维度之间,个体指向的适应对社会指向的适应具有较高的正向预测作用,即当大学生指向自己的适应较高,如学习自主、生活独立、职业定位清晰、悦纳自身等,那么他的社会指向适应,如良好的人际关系、与周围同学的协调等也会相对较高。

同样,气质性悲观对大学生的生活满意度有直接的负向预测作用,且通过指向自我的适应和指向社会的适应间接预测生活满意度。即悲观的学生可能采取消极的应对策略,这会直接影响到他的适应,从而经常体验负性情绪,导致生活满意度水平较低。

结合大学生适应性在气质性乐观及生活满意度之间的调节作用不显著,本次调查很好地支持了心理素质理论中认为适应性是个体在人格潜质(气质性乐观可以看成是其中的重要成分)的基础上,通过与社会生活环境的交互作用所表现出来的习惯倾向,是心理素质结构中最具衍生功能的因素,对个体心理健康水平有直接影响。当然,本次研究只选择了个性维度中的单一成分,对于更多的个性成分这一理论假设是否仍成立,尚需更多的实证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