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政治理论培训范文

政治理论培训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政治理论培训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政治理论培训

第1篇:政治理论培训范文

关键词:政治理论课 理论课时效性讨论 时效性改进方案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8.033

1 前言

我国的教育体制中,政治理论课程的开设能够使学生更多地了解政治思想,通过在课堂上的学习更为全面的了解国家的政治发展动向及指导思想。而现阶段伴随社会政治的迅速变化,仍处于传统模式下的政治理论教学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社会发展现实所造成的影响促使学校实施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改革,政治理论课的时效性日渐成为课程改进的重要因素。

2 党校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现状

随着社会教育事业的进步发展,全国各地党校逐渐兴盛起来,这对于提高党员素质来讲,在为将来的社会进步奠定坚实基础的同时,也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而众多党校争相发展的过程中,教学方法与水平的差异使得各党校日渐形成各自的教学体系,这就造成不同地域教育方式的差异,无法在教学方式上形成统一的模式,教育制度的统一性无法实现的现状需要课程时效性的提高以改善教育手段的差距。

对于不同党校的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方式时效性的提出保证了课程实践性的统一,通过课程教育与教学实践的结合,使得不同的教学方式能够以最为贴近社会政治现状的路线发展,这也使得政治教育在发展形势上日渐统一起来。

而就我国政治理论课程的时效性发展现状来说,教学模式的改进和实践教学的落实尚处于发展的初期,在发展基础构建上不够稳固,其次,将课堂教学与实践相联系存在着一定工作难度,需要校方投入更多人力财力来运转维持。由于我国政治理论课程时效性发展处于初期,在经验借鉴上也没有良好的资源,所以只能在发展中探索出最为合适的发展方式。

3 现阶段党校政治理论课时效性的欠缺

党校的发展无法脱离社会,而这造成了众多社会因素影响制约着政治理论课程的时效性发展。加之以我国的课程时效性实施正处于发展初期阶段,易受到外界环境影响,各种社会体制与现象的影响都会延缓政治理论课时效性的发展。

3.1 政治理论课时效性所涉及的经济问题

社会中新兴事物的最初发展都离不开经济支持,政治理论课程的时效性提出了课堂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手段,而这要求学校能够在资金上加以支持,促进其进步发展。但如今受社会经济影响下的院校发展,更多关注的是校方自身的经济利益,对于课程实效资金投入过少,使得课程教学难以与实际相结合发展。

3.2 课程内容框架构建的不合理

政治理论课程经详尽划分后体系十分庞大,教学的结构框架建立在实效性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现阶段院校的政治理论课程中,只单纯注重知识的灌输,在课程开设前期无法做好充足的课程进度安排与教学体系的构建,这就造成了在知识层面讲解只停留在课本表面,无法让同学对于政治思想更为深入的进行了解。教学框架构建的不合理使得课程教育与课程实践逐渐脱轨,表层知识的学习无法解释实际政治理论,党员的知识积累与实践之间出现了鸿沟,实效性教学目的难以实现。

4 对于政治思想课时效性的教学改进

4.1 拉近师生关系,增加师生交流

任何课程的良好教学都离不开和谐的教学关系,通过党员与培训老师间平等交流来实现教学的完善是党校教育的主流模式。而在当下政治理论课程的发展中,党员们无法认知政治理论的重要性,不会全身心投入认真学习;课程教育中,很少有党员能够主动参与课堂互动等等,诸多因素的解决都有赖于培训老师与党员关系的拉近,培训老师通过与党员距离的拉近,能够以朋友的角度听取学生对于课堂的想法,并能以此获悉解决政治理论课堂问题的正确方法。增加党员与培训老师间交流则能够使党员通过教师的社会经验了解更多政治理论知识,这也为课程实效性开展奠定了初步的发展基础。

4.2 教学模式的多元化转变

政治理论课程内容多是定义与语句理解,大量的政治信息背诵常常导致教学过程中学生兴致低落,无法以积极的心态对待政治理论的学习。这就需要在教学模式上作出创新转变。比如,可以通过让党员表演情景剧的形势来学习分析社会中的政治现象;设置讨论组研究专一课题,课题总结后相互交流学习;多请专家到课堂进行讲座,让党员从更为专业的角度学习政治理论等。课堂教学形式创新能够在最大限度上调动起党员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在此基础上党员快速掌握相关理论知识,也为课程实效性发展做好了充分发展准备。

4.3 实践活动的开展

政治理论课程实效性的实现离不开从课堂学习到实践活动的转变。党员培训老师通过将党员从课堂学习到知识理论应用的转变,能够拉近课本中虚拟形式知识与实践的距离。党员通过政治理论的实践,能够将课堂知识加以运用,在实践中巩固知识积累,并同时提升党员实践与思考能力。

5 结束语

在党校政治理论教学过程中,教学实践的进行是课程实效性的主要体现。党校要通过各方面努力建立起政治理论实践的发展模式,这样才能更为有效的将课堂知识加以实际运用,是党员在掌握书本知识同时,具备一定知识运用的实践能力,这对于党员今后的发展至关重要的,优秀的党员是我国政治事业建设的主要动力和长久途径。

参考文献:

[1]杨瑞勇.在创新中不断增强“两课”教育的实效性[J].中州大学学报,2004,(3).

[2]曾宪皆.试析郭汉民教授的研讨五步教学法[J].湖南师大社会科学学报,1995,(5).

[3]彪晓红.深化“两课”教学改革 实现“两课”教育创新[J].中国高教研究,2004,(10).

[4]李年终.研讨式教学研究评述[J].南华大学学报,2011,(1).

第2篇:政治理论培训范文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 教师素质 教学模式 实践教学

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真正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课程,关键在于我们与时俱进,根据我国社会发展变化的新形势、新要求,积极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具体体现在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创新教学模式以及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等三方面。

1.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素质

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素质,重点在于打造教师素质和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素质,是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基础。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素质主要是思想素质、理论素质和业务素质。首先,提高教师的思想素质,即思想上过硬,这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政治信仰、政治方向和政治原则的基本要求。它包括坚定正确的政治信仰;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坚强的党性原则和敏锐的政治辨别能力。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坚定的政治信仰,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时刻不能丢掉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其次,提高教师的理论素质,即理论素养,专业精深,知识广博,它要求思想理论教师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运用这一理论的能力。因此,我们教师必须努力学习、刻苦钻研,不断增强理论素养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基础,不断用理论武装自己,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再次,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这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水平的关键。目前我们教师在教学水平上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不能适应教学要求。主要表现在:其一,教师自身所学专业的知识结构较窄,如对政治学、经济学、心理学、教育学、美学等人文知识掌握得不全面,因此在教学的对相关问题、某些内容上难以把握驾驭,无法讲精讲透,教学内容缺乏有机联系;其二,教学中涉及到的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当今世界政治经济和国际关系中的重大问题,教师由于普遍缺乏及时的培训和系统的学习,很难准确领会和把握这些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提高教师的教学业务素质尤为重要。为此,必须积极支持和鼓励教师参加全省、全国学术讨论会,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出去进修、培训、参观学习等,同时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特点评价教师的教学成绩,以调动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自觉能力地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

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高教师整体水平,主要从三方面展开:第一,实行岗前培训制度,所有新上岗的专兼职教师,都必须先培训、后上岗。新上岗的专职教师,配备指导教师,并跟随指导教师,在第一学年跟班听课一轮,按时参加教研室教研活动,达到要求者,在第二学年试上课,完成相关教学任务情况良好者,成为本课程正式任教教师。第二,提升教师学历水平、专业素质,努力为教师提高业务素质创造良好条件,通过自修、进修、培训、考察等手段,使业务水平不断提高。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已基本实现专兼职教师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鼓励专兼职教师进一步攻读博士学位,从而提升队伍的学位学历层次和整体素质。第三,形成较为合理的职称结构,形成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的合理比例,并通过以老带新,帮助相关教师顺利完成晋升职称的准备及评审。

2.创新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的创新,在理论教学方面包括教学理念、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的改革和创新。

2.1增强理论教学的时代感、科学性和说服力

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教学的改革,在教学理念中,关键是立足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抓住基本要点,关注重点理解,强化系统性介绍,寓思想教育、方法启迪、知识传授和思维训练于教学过程之中,使教学内容更具时代感、科学性、说服力和信息量。具体来说包括:一是充分认识社会生活实际,主要指对当今社会变革中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尤其是对诸如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市场导向等疑难问题要把握得准、辨得明,分析问题必须具有说服力、前瞻性。二是多与学生沟通,及时并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特点和心理特点,多关注学生思想状况和变化趋向中的新情况、新特点,只有这样,我们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才能有针对性。

2.2改进课堂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要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改进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是势在必行,总体而言,一是改善教学条件,鼓励老师更新教学手段,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交流,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二是教师除课堂讲授外,我们应积极创造条件,组织学生走向社会,认识社会、了解社会,促使学生把所学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具体操作上,我们可以将教学环节区分为主导性教学环节和辅教学环节在主导性教学环节上,更多地采用案例式教学、专题讲座、研讨等方式;在辅教学环节上,采取播放电视专题片、组织参观展览、调查研究、论文写作等。同时也要改革学生成绩考核方式。在教学手段上,教师应当熟练掌握制作电脑课件技术,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同时,教师还应利用校园网络,延伸教学环节,将思想教育活动延伸到课堂之外。

2.3整合实践教学要素,充分发挥实践教学各要素的功能

第3篇:政治理论培训范文

我国高职院校大都成立时间不长,但是数量和规模发展很快,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首先对高职院校学生思想存在的困惑与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结合自己的思想政治教学经验提出了加强和改进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方法。

【关键词】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

一、高职院校学生思想存在的问题

总的来看大多数高职学生思想上健康积极,热爱祖国,具有正确的政治态度和道德观,但也发现一部分高职学生的思想上还存在着一些困惑与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没有目标,内心茫然、无聊现象较多

高职学生一般怕无聊、怕寂寞,所以整天用手机挂着QQ,却不知道和谁聊。登进自己空间,看看有什么最新动态,看别人每天的心情。打开最近访客,看看多少人还注视着自己,有时很希望有一个人能在自己空间里来看一下。想有个人注视着自己,怕被人遗忘,所以常更新心情。很多时候,不想聊天,不想被人打扰,夜晚来临,而自己却没有睡意,拿出手机,习惯性的登上QQ,看到很少人在线,然后,开始重复的打开每一个分组,没有别的意思,只是想看看而已。这些现象都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职院校学生内心的茫然,缺乏明确的目标。

2、心理压力普遍大,自卑感较重

高职院校学生普遍感觉自卑。一方面,社会和家长对高职教育的误解和偏见,使同学感觉矮人一等。有些学生是来自农村,家中经济条件不好;有的学费交不起,一部分是贷款上学,每月生活费很少,勉强够生活,但是同班其它同学却使用高档手机和笔记本,使用高档化妆品,穿名牌衣服和鞋子,从而引起心态失衡。另外,高职院校大都刚刚新办,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不高,学校在基础建设、硬件上投入少,与同学们的理想中的大学差距太大。

3、学生学习习惯不好,录取分数不高

高职院校学生在入校的时候录取的分数就不高,这也与之前的学习习惯有着莫大的关系。高职学生中突出的不良学风现象有:上课经常迟到、旷课、作业抄袭、考试作弊、课堂纪律松散、沉溺于玩电脑游戏、平时不努力考前突击、轻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等。很大一部分学生对学习的课程没有太大兴趣,当他们听不懂课程时,就会产生厌学情绪,到了期末考试,为了通过考试,部分学生就考试作弊,对旷课和补考也不重视。

4、个性张扬,主流信仰缺失

高职院校学生有自己的想法,追求个性,反对说教,有少数学生没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也说明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改进方法,在经济全球化的国际形势下,学生思想受到国际上西方国家的影响,再加上我国封建思想的遗留,导致学生对主流信仰的缺失。

二、加强和改进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1、搞好辅导员的选拔与培训

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辅导员息息相关,所以要高度重视辅导员的选拔工作。坚持按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标准,选拔德才兼备、乐于奉献、潜心教学育人、热爱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事业的人员从事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建立了专、兼职结合的辅导员班主任队伍,鼓励各系部结合实际探索辅导员管理建设的模式,实行辅导员竞争上岗制度,建立适合本校实际情况的辅导员管理办法,同时定期开展辅导员的培训与再教育。

2、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

高职院校领导要充分认识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提供有力保障,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工作的指导思想、组织领导、师资队伍、教学研究条件及条件保障等提出明确的要求和具体部署,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现状和发展前景,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纳入学院总体发展规划,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纳入学院重点课程建设范畴,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评建工作列入党政工作的要点,召开专门会议进行部署和落实。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

3、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

高职学院在注重提高思政课教师理论素养的同时,力求加强教师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有机会组织教师到当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业园区、国有企业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先进单位进行实地参观调查,利用暑假组织教师到延安、井冈山、烈士陵园等红色革命根据地参观考察,积极组织教师参加教育部和省教育厅每年举办的有关教学培训和教学改革的会议等活动,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外地的以教学研讨为主要内容的培训或各种学术研讨活动,积极与思政先进单位看齐,拓展学习交流平台,吸收借鉴兄弟院校的成功经验,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

4、完善管理体制,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与发展提供政策保证

高职院校要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文件,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与发展提供政策保证。一是思想政治理课教学要由一个直属于学院的二级部门直接管理;二是严格按照国家教育部和教育厅的有关规定,设立专项经费,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培训、科研立项、学术交流和社察等活动;三是根据新课程建设实施方案和教育部的有关规定,开设相关课程。四是在职称评定方面,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同等条件下给予扶持,有助于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称评定难的问题,又能够激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安心教学工作,努力提高教学质。

参考文献:

第4篇:政治理论培训范文

(一)准确定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立足点

1.同步世界发展.高校理论课教师要跟紧国际时局的变化,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各种思潮的相互碰撞中,正确处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工作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和挑战。高校理论课教师要认识到这些变化,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全局出发,与时俱进地为自己“充电”,做好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致力中国建设。中国社会从改革开放后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这一切使得新时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思想政治教育要以事实为基础,高校理论课教师必须直面现实,从当今中国的社会大变革出发,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置于整个社会大环境下,适应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3.立足大学生思想特征。当代大学生大多是90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从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出发,从他们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当代大学生成长环境、心里特征、认识规律创新教学理念,改革传统教学的弊端。

(二)明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目标

1.学历结构目标。要建立一支高水平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首先要严格准入制度和建立培训制度,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师的学历水平。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学工作的教师,要达到大学本科或以上学历。其中,引进应届毕业生从事教学工作的,要具有研究生学历;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要具有大学本科或以上学历。对于未具备以上学历的在职教师,应通过在职攻读研究生等方式进一步提高学历层次。

2.职称结构目标。在优化学历结构的同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师队伍还要形成合理的职称结构,即由一定比例的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组成一个橄榄形的稳固结构,副教授、讲师应占多数,形成一支有实力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队伍。

3.专业结构目标。理论专业的教师应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的主体,尤其是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的,应占绝大部分;与高校学生专业相一致或相关专业的教师,可以在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师资队伍中占有一定比例。

4.年龄结构目标。现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堂通常是几百人的大课堂,受众多,时间长,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一个劳动强度大的工作,脑力和体力消耗会让身体弱的一些教师吃不消。所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队伍要实现老中青结合,中青年教师应占大多数。

(三)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现代化建设

1.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专业知识培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师专业知识包括两个方面:本体性知识和条件性知识。本体性知识主要指教师所具备的有关思想政治学科的专业知识,如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在内的基本理论,包括党建、党史等方面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条件性知识主要是指有关教育教学等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文化知识。另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还要具有广博的知识储备,积极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各种新兴学科、边缘学科、中间学科和交叉学科,具备驾驭相关学科领域知识的能力。

2.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建设。高校要建立一个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师的在职培养基地。培训内容一方面要结合本校的特色;另一方面要结合世界局势的发展变化,更为重要的是要把党最新的理论政策融入进来。此外,高校要鼓励思想政治教师开展学术研究,承担和参加课题研究,发挥其主动精神和工作的创造性,促进其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使思想政治教师成为学习型、研究型、创新型的思想政治教育专家。

3.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师德修养。一方面,要引导理论课教师在学习各种知识的同时,学习现实生活中的道德榜样,也虚心地向自己的教育对象学习,以求道德人格修养的进步与升华。要引导理论课教师在行为上不论大事小情,都要清醒地把握好自己每一个具体的行为,处处体现出一个高校理论课教师应有的表率意识、规范意识、自律意识,展示出良好的精神面貌、作风素养和人生态度。现代社会节奏快,变化快,浮躁多,诱惑多,在这样的环境中,一定要注意调整好自己,一定不能太看重名和利。另一方面,要引导理论课教师时时刻刻注意自身的言行,注重开展教师的自我教育。

(四)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制度建设

高等学校应当按照学生思想教育管理走向科学化、程序化、规范化的要求,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提高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规范化、制度化水平,积极探索建立激发理论课教师队伍积极性和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1.调整教学机构与管理机构。要理清理论教育教学责任体系,体现学校对理论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视。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为例,2009年2月,学校在社科部的基础上独立设置思想政治教育学院,具体承担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理论课教师有了相应的专业作为依托,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师的发展空间,调动了他们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积极性。

2.坚持标准,改善结构,严格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选拔制度。高校要充分考虑到教师队伍建设目标,一方面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严格把好入口关,按照提高素质、优化结构、专兼结合、功能互补、信仰坚定、业务精湛的要求,选拔政治素质优、思想作风好、学历层次高、组织管理能力强、善于做大学生工作的党员教师来担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同时扩大队伍来源,面向社会选拔优秀毕业生,在人员选拔上注重学科交叉,优化队伍结构,增强队伍的战斗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新形势。

3.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前与职后的培训工作。在就职前,对理论学科毕业的教师,要进行思想政治理论的教学实践和科研实践培训,提高理论课教师对理论的讲授技巧和设计教学实践的处理能力。对理论学科毕业的教师,要进行理论学科的培训,加强他们对思想政治理论主体性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理论课教师就职之后,要进行一体化的职后训练。对教师的职业发展规划和培训课程标准进行整体规划,让他们了解进行继续教育的权利、责任、目的、层次、内容、方法、时间、奖惩等。未通过职后培训的教师要继续接受培训,合格后才能上岗。

第5篇:政治理论培训范文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职业素养;融合

0引言

在今天的经济和社会生活中,良好的职业素质和扎实的专业技能是优秀人才的必要条件。专业知识不足、操作技能欠缺都可以通过专门的培训快速提升,但个人职业素质修养则不可能通过集中训练而在短时间内得以明显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承载着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的历史使命,同样也对大学生人格完善、全面和谐发展承担责任,高职院校为实现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尝试将职业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机融合,不失为提升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一种有效方式。

1职业素养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涵与现状

1.1职业素养的内涵

刘兰明认为“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一般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为和职业技能等方面”[1]。刘玉梅认为“职业素养是从业者具有的与从事具体职业相关的、对职业活动起关键作用的、非技能性的内在品质和能力[2]。”黎光明认为“职业素养主要是指从业者的精神文化潜质,是后天养成的且不同职业从业者具有的某些相同的素养要求[3]。”职业素养分为内化素养和外化素养,内化素养主要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意识和职业态度等,外化素养主要指资质、知识和技能,如计算机技能、英语技能等可以通过自学、培训获得的素养。

1.2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涵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课程,它主要通过阐释科学的世界观对大学生施加影响,使其通过外在的教育转化成内在的品质,从而去规范指导自己的行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用符合社会期望的理想引导和规范大学生的品行,有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从而为大学生健康发展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为社会和谐发展营造更有利的环境。企业员工职业素养的培养方式一般以集中培训和岗前操练为主,而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则实施全程覆盖式的教育,以职业道德、职业情感、职业信念的教育和培养为核心内容。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更适合开设职业素养前沿培训课程、搭建职业素养教育平台、开展感悟内化活动等渗透式培训模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通过开展一系列与思想政治教育有关的实践活动,达到内化和外化的教育效果的一种教育形式,培养和塑造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目前二者各司其职、分别行动,没有在人才教育方面形成合力。

1.3职业素养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现状

自2006年以来,我国的大学生就业人数均以每年几十万的速度增加,此外还有数量巨大的农民工、下岗职工、再就业和积累的未就业大学生等,就业队伍庞大。这样严峻的就业环境下,部分高职学生不仅不立志图强,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团队精神匮乏、诚信淡薄等问题。很多高职学生在就业择业时放弃专业和理想,“大城市、名公司、赚钱多”成了唯一标准,目标功利,就业期望值过高,缺乏社会责任感。高职学生的此类表现,也从侧面反映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及职业素养教育针对性的缺失,二者的融合根本无从谈起。

2职业素养和思想政治理论课融合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鉴于当前高职教育现状,思想政治理论课和职业素养作为高等职业院校德育工作的2项重点任务,实现它们的融合势在必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设计中融入职业素养教育的内容,可以更加符合教育规律,契合学生的学习习惯,满足个人的发展需要,从而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4]。

2.1融合的可能性思想政治理论课和职业素养教育分属于不同的学科和领域,内涵和特点不尽相同,但是它们都以大学生作为教育对象、都致力于学生的成人成才。职业素养的基本支撑点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正确的认识自己和社会,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终极目标是以人为本,二者完全可以通过教学设计和实施的创新,实现融会贯通、互通互补,犹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相互依存。职业素养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科学地规划自己,思想政治理论课则通过主流政治、道德、法律文化的传播,使大学生明白个人规划必须符合社会运行规律。因此,将两者资源共享,吸收彼此先进的教学经验,必将发挥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2.2融合的必要性

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更加需要专业技能、职业素质、思想政治素质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设计目标全面的人才培养方案,才能使教育有益于社会和人民。搭建专业教育、素质教育、课堂内外及学校内外教育的融合平台,也是对学校各类教学资源最大限度的有效利用,从而形成教育合力,提升高职学生的综合发展实力。

3采用“六字”口诀,按年级分阶段开展二者的融合

以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学实践为例探讨两者的融合。学院采用“六字”口诀按年级分阶段设置培养方案,大一新生的六字诀是“唤醒-导入-内化”,大二学生的六字诀是“引导-体验-完善”,毕业生的六字诀是“技能-角色-实践”,通过精心设计课程体系,在教学中体现职业素养和思想政治的交叉融合,践行“做中学、学中思、思中悟”[5]。

3.1大学一年级的“唤醒-导入-内化”

刚入学的新生正在进行角色转换,不宜开展空洞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按照学院的课程设置,大一学生全覆盖开设了融合职业素养内容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基础”课)。课程体系参见表1。在教学实践中,通过新闻播报等方式认识国情,针对学生的专业方向介绍行业发展趋势,结合不同专业的社会定位、就业现状和职业前景等,渗透职业能力、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而使学生在职业意识教育渗透中得到职业启蒙,知识转化为能力、他律变自律,自觉行动并养成习惯,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意识,为今后的职业发展打好基础。

3.2大学二年级的“引导-体验-完善”

大学二年级开设“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课(“概论”课),将专业技能课和思想政治课相结合,开展职业体验教育。“概论”课通过组织学生模拟职场团队,引导学生完成研究性课题并汇报研究成果。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充分抓住课堂内外的一切机会,体验“准职业人”的岗位感觉。结合实际对大学一年级确立的职业目标进行修正,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自身的职业定位,对职业环境和职业要素进行探索,校正和完善自我,切实提升核心竞争力,确立科学的职业发展方向。课程设置见表2。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通过常规考勤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及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培养职业好习惯助力。“概论”课的学生团队是以项目为载体、研究型学习任务为驱动,每个人承担不同的子任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资源分享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表达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提升学生的沟通合作、责任意识、团队精神等职业素养。

3.3大学三年级的“技能-角色-实践”

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对大三学生解读就业形势、政策和法规,对学生就业前的价值困惑和心理焦虑进行疏导。开展岗前教育,对学生进行择业、面试等方面的就业指导,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做好职业适应性准备。本阶段学生的专业课课堂学习即将结束,已进入实习就业期,所以,应强化专业技能和职业精神相结合,重点提高学生的求职技能,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创业观,帮助学生实现职业人的角色转换,从而为学生走上职业岗位做好充分的准备。

3.4职业素养教育需要高校和社会的通力合作

很多人认为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全部靠学校和老师,事实上,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密切关系人对其职业素质培养的影响也很大,如在专业选择、就业倾向方面,学生家长对学生的影响较大;在学习态度、团队精神、职业理想等方面,同学、朋友对学生的影响较大。因此,不能忽视学生的各种社会关系对其职业素质养成的作用。家长对大学生就业创业影响深远,他们可以直接为学生提供物质上的支持和精神上的鼓励,非常现实的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在学生培养过程中,学校应该树立与学生各种社会关系分工合作的意识,学校侧重在学生的专业技能、团队协作、创新创业能力、职业规划等专业教育和部分通识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应以学校为主导,并整合家长、企业、校友等各种社会资源,同时还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实现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高度融合的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4结语

在当前高等教育深化改革和内涵式发展的新形势下,思想政治理论课也在不断进行改革,以更好的满足学生的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与职业素养教育是一种辩证关系,职业素养教育是实现学生职业规划的必要途径,思想政治理论课为职业素养提供了教育方向。融合了职业素养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科学合理性和必要性,必将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主渠道、主战场、主阵地的引领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兰明.关注职业素养教育打造安身立命之本[J].中国高等教育,2010(19):42-43.

[2]刘玉梅.如何培养高职高专学生的综合素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综合版,2005(3):122-123.

[3]黎光明.要重视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J].当代教育论坛,2007(8):125-127.

[4]黄一岚,黄新敏.试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8-62.

第6篇:政治理论培训范文

“人格”在心理学上的定义是:人的能力、性格、气质的总和,是人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品质,其实质是一个人的行为与心理特征的总和。“人格魅力”是一个人在其行为和心里表达上体现出来的吸引力。教师的人格魅力是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个人特有的感染力、影响力和感召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依靠高校思想政治教师完成,因此高校思政课教师针对学生进行理论教育的同时,还要正确引导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孟庆男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人格魅力直接性地影响了学生良好人格的形成、理论知识的学习和道德行为的养成,不仅仅推进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而且还可以改善当今大学生素质不尽如人意的现状。”[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身为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被模仿者,必须起到榜样作用。乌申斯基说:“在教育中一切都要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因为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只有性格才能形成性格”。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人格魅力具有吸引力,可直接提升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兴趣,能够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升华学生的道德境界、促进学生意志力的增强,与此同时,树立教师的威信,从而对学生产生深远并且具体的影响,从而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实效性。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人格魅力塑造的必要性

如何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一直以来都是困扰高校思政教师的难题,在寻求解决办法的过程中,高校思政教师的人格魅力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实效性的提高所起的作用逐渐显露出来。

就高校思想政治课本身来说,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现状令人担忧。在一次问卷调查中显示:17%的高校学生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必需的,个人有兴趣学习;44%的高校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兴趣一般;27%的高校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谈不上兴趣,但也不讨厌;12%的高校学生表示了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毫无兴趣。这个调查结果表明近一半的高校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基本没兴趣或毫无兴趣。学生对课程不感兴趣直接成为思政课课堂实效性提高的重大障碍。

就社会方面来说,我国高校不断扩招,直接导致大学生毕业人数与日俱增,然而这把双刃剑也露出了弊端――高校学生素质越发不尽如人意。传统教育过分重视对学生理论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对学生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的熏陶,导致了部分大学生素质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更严重的是,社会出现大学生人格不健全现象层出不穷,如上海复旦大学寝室投毒事件、大学生为情在公共场所行为失控、大学生自杀事件等大学生心理问题导致的社会现象频频出现。作为能够直接与学生思想情况密切联系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更要尽快找到方法,引导学生形成完美的人格,推动社会健康发展。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人格魅力的作用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提高高校思政课课堂实效性的载体,它是一种隐性的资源,能够时时刻刻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普遍认为,“搞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是关键。教师自身素质如何,决定了其工作的成败。教师的人格魅力,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重要保障。”[2]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高尚的人格魅力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当今,有很多大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感兴趣,这与教师自身没有吸引学生的气场是有必然联系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想要引起学生的兴趣,一条路径就是教师本身能够吸引学生,让学生在心里接受并且喜欢。能够吸引学生兴趣的因素除理论功底扎实、见识广博之外,人格魅力高尚也是不可忽略的。学生乐于接受教师本身,也就乐于接受教师所讲授的知识,也更乐于模仿教师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可以说,依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高尚的人格魅力激发学习兴趣可以说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实效性的一种方法。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高尚的人格魅力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榜样

人格无疑是具有强大吸引力的,正如“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3]。思政课教师的人格魅力应作为宝贵的教学资源,充分发挥其无可替代的作用。加里宁认为,“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生活,他对所有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者那样的影响着学生,这一点往往是不被察觉出来的。但还不仅仅如此,可以大胆地说,教师如果很有威信,这个教师的影响也就会在某些学生的身上永远留下他的痕迹”[4]。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学生的联系非常密切,有着高尚的人格魅力的教师很自然能够受到学生的欢迎,学生有意无意地开始模仿其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这样的教师不仅从课堂上,更从学习和生活中影响学生,都能做到言出有声,树立教师的威信。由此,思政课教师可以事半功倍地提高思政课课堂的实效性。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高尚的人格魅力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所谓“授之鱼不如授之以渔”,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教师的使命已经不单单是教授学生理论知识。尤其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更是必须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和主观需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人的关键成长期的领路者,思政课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而且完善的人格的形成比掌握完善的理论知识更为重要。人格是一种比较稳定的心理品质,一旦形成,很难再改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人格魅力体现在其言谈举止之间,充斥着学生成长关键期的每时每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从学习和生活等方面,都能够影响学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人格魅力高尚,能够增强学生对教师的信任,能够让学生乐于向教师展开内心世界,这样能够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人格魅力提升的路径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有责任也有义务完善自己的人格,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然而这需要一个复杂而困难的过程,从内在因素来说需要教师主动提升自己,从外在因素来说需要学校各方面和社会大环境的支持。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主动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身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首先要从内而发的强化自己身为教师的责任感,注意到自己的言谈举止对学生会产生深刻的影响,然后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完善实现自身人格魅力的提升。

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提高自身的政治素养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理论的宣讲者,是国家各项方针政策的宣传者,这需要教师自身拥有较高的政治素养。政治素养指思想教育工作者应具备的最基本素质,包括政治立场、政治品德、政治水平及政策水平几个方面[5]。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首先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信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以身作则传达给学生。

2.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

教师是传授专业知识的,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熟练掌握有关的理论知识,并能够熟练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此外还要注重提升自己的观察力、调查力、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要讲课和科研两把抓,两头拿,以优质的教学成果证明自己的价值。

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指人的种种心理品质的综合,心理素质能够决定教师的授课风格。具备过硬的心理素质的教师能够更加客观和公正地评价学生及事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培养自己广泛的兴趣、乐观积极的性格和快速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除了要解放自己的思想、适时更新自己的生活及教育观念,还要积极勇敢的走向外部世界、扩展自己的视野。因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面对的是学生,学生的年龄小、阅历少,知识储备不足、处理问题能力欠缺,所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以宽容的心和坚毅的性格引导学生,以自身的知识储备和阅历感染学生。

(二)高校要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供良好的氛围

学校的环境直接影响着教师的工作成效,高校如果不能为教师,尤其是与学生密切相关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供良好的氛围,将直接导致教师工作倦怠、科研受阻。高校应尽可能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学及科研活动提供便利的通道,这样才能够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成就感,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首先是人,具有人的本能和人的感情。教师人格魅力的提升需要高校解决教师的心理问题。高校注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思想觉悟、心理素质的提高,一方面可以通过专家讲座、心理培训的方式进行;另一方面,高校可以完善自身的管理模式和考核评价体系。学校各级组织切实解决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后顾之忧,满足其生活和工作的需要,满足其精神需求,那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工作热情必将提升,从而乐于奉献自己。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者,具有其独特的人格魅力非常重要。学校需要让每一个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都认识到其自身人格魅力的提升对学生的重要性。学校应引导教师拥有坚定的信念、广博的知识、高度的亲和力,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人格魅力。

(三)社会要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供适宜的环境

高尔特奥尔波特认为,“没有任何人格的东西不同时也是物理的、社会的或文化环境的反应[6]”。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人格魅力的形成离不开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社会环境主要有国家环境主体和家庭环境主体两方面,具体包括家庭和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国家政策、意识形态及有关的法律法规、文化传媒等。

国家环境主体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人格魅力提升具有引导和规范作用。国家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队伍建设,加强统筹安排,督促各地方高校完善教学及科研体系、建立健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培训体系、加强舆论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人格魅力提升的作用。家庭环境主体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自身的思想品德和心理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保证家庭环境的良好能够同时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人格魅力。

第7篇:政治理论培训范文

关键词:民办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对策

自2002年12月《民办教育促进法》通过以来,在国家政策的扶植下,民办高职教育已成为高职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培养目标是具有必要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专门人才。这一目标决定了在教育过程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专业动手能力,也应加强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对于高职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无疑是主渠道和主阵地,应发挥出其在高职培养目标中的最大效力。然而,由于我国大多数民办高职院校成立较晚,大多数工作的重心还在规模发展与专业建设上,往往忽视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造成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实际教学中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一、民办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调查

(一)民办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状况调查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主要体现在学生学习的状况上,为了全面掌握民办高职院校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的情况,笔者对本校在校的50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我校性质为民办高职院校,并且本次调查的对象包括各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其结果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1 听课状况。由于民办高职院校的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因此大部分民办高职院校与本科公办院校的管理方式不同,上课按专业分班级,班主任课前点名,因此,学生到课率较高,并且80%的学生在问卷中回答上课时从不早退。但是,学生听课状况并不是很理想,47%的学生回答上思想政治理论课会听课,但不记笔记;15%的学生回答不认真听课,但会记笔记;16%的学生根本不听课,也不记笔记。

2 学习兴趣。当被问到你是否愿意去听思想政治理论课时,72%的学生回答愿意,而仍有近30%的学生回答一般或不愿意。并且,本次调查中,为了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在问卷中设计了有关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后复习的问题,当问到课后是否会自觉去复习时,回答课后经常复习的仅占2i%,偶尔复习的为54%,从不复习的为24%。课后是否会阅读相关书籍,经常阅读的占19%,偶尔阅读的为56%,从不阅读的为25%。可见,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兴趣不高,态度较为消极。

3 满意程度。通过调查,我们发现民办高职院校的大学生90%以上都认为在大学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很必要的,这一点比公办的院校比例要高,可见,民办高职大学生渴望从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得到帮助,70%以上的学生对当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情况也表示基本满意。但是,仍有近30%的学生对当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情况表示一般和不满意。可见,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二)民办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本次调查结合笔者在实际教学中对学生的了解以及个别访谈,发现目前民办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影响了其效果的充分发挥。

1 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被动性仍然存在。当被问到你愿意去听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因为什么时,25%的学生回答是为了应付学校的到课检查,28%的学生回答是为了拿到学分。可见,有一半以上的学生去听思想政治理论课并不是出于学习兴趣,而是为了毕业不得已而为之。并且,在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大多数学生把专业课的学习放在首位,部分学生不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是认为无用,而是认为对于就业来讲没有实用价值。可见,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被动性仍然存在,不能忽视。

2 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形式化并未改变。调查结果表明,很多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只在于形式,并没有真正学进脑,并没有把知识转化为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部分学生在课堂上不听老师讲课,注意力不集中,心不在焉。还有的学生上课不带教材,不记笔记,课后也从不复习。很多学生听课只是停留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喜欢听一些有趣的故事,但却并不真正理解和接受其中的道理,更不用说转变为自己的思想道德观念。虽然随着教学条件的改善,教师基本能够运用多媒体教学,并能够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实际上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形式化倾向并未改变。

二、影响民办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原因分析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在民办高职院校未受到重视

一所学校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摆在什么样的地位,直接决定和制约着它开展的状况。然而,高职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尤其是民办院校,在学科建设、师生比例、教学质量等方面都存在很多问题。因此,在这种情况之下,民办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未受到重视。目前民办高职院校往往重专业建设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专业人才引进轻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的培养和输入。另外,为了节约成本,思想政治理论课大班上课的现象仍然存在,实践表明大班上课,不利于师生互动,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最后,由于得不到重视,大部分民办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活动经费、科研经费、教师待遇等都得不到保障,这些因素都严重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作用的发挥。

(二)目前教材的内容不能完全符合民办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思想实际

“05方案”中的本专科课程门数是不同的,但却使用相同版本的全国统编教材。新教材比较注重理论的系统性、逻辑性和科学性,相对于民办高职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而言,教材体系庞大,内容繁多,理论深刻,说理空泛,难有针对性,也缺乏具体生动性,不能适应和针对民办高职学生的思想状况和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调查结果表明,在回答你不愿意去听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因为什么时,27%的学生回答是因为课程内容枯燥,不完全符合民办高职学生思想实际。可见,教材内容是否符合受教育对象的思想实际,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接受程度。

(三)民办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跟不上

大多数民办高职院校起步较晚,发展相对滞后,教师队伍数量不足,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建设跟不上。首先,专职教师人数达不到标准,兼职教师较多。教师结构中兼职教师人数占很大比重,而兼职教师往往责任感较差,对学校缺乏认同感,上课往往为了增加自己的收入,很少认真备课、负责任地为学生着想,更谈不上与学生交流和了解民办高职学生的心理和学习状况。其次,年轻教师的培训跟不上,提高业务能力的机会较少。学校往往由于资金的有限性,很少提供给年轻教师学术交流和进修的机会,不利于年轻教师业务能力的提高。

(四)民办高职大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

民办高职大学生是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知识水平和思想状况都与公办普通高校有所不同。这部分学生大多学习成绩不佳,自信心不足,对自己定位很低,大多数学生认为在民办高职院校就读,能拿到毕业证找到工作就很满足了。因此,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上老师所提出的思想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的要求,学生觉得与自己的实际相差太远。可以说,民办高职学生自身的思想现状造成了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排斥,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

三、提高民办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对策

(一)民办高职院校领导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要高度重视,充分发挥其重要作用

要切实改善民办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真正发挥其在塑造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中的重要作用,学校必须从领导层真正加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视。首先,学校要加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领导、组织和管理,为其提供必要的体制和制度保障,把思想认识统一到民办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性要求上来,尤其要从本校的实际出发,全面客观地分析掌握学生的真实思想状况,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其次,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管理和建设。学校对教师的重视程度,直接决定了教师积极性的发挥,应当认识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担负着育人主渠道的重任,不比专业课的责任小任务轻,它也不同于其他公共课,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绝不是简单的重复劳动,它需要教师依据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方式引导,更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因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难度大,要尊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劳动。再次,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培训、科研经费都应给予充分的保障,在实践教学中也要增加相应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

(二)优化教学内容,增强针对性和现实性

民办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应该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和要求,而目前民办高职院校教学内容中职业教育的特点不突出,教学的针对性不强,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的实效性。民办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要立足于学生的思想实际,既要教给学生基本的理论和方法,提高大学生分析理解和正确把握形势与政策的能力,又要引导学生把握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帮助学生提高就业形势与政策的分析能力,树立勇于竞争,自信自强的生活理念,指导学生在就业市场中准确定位,提自己的就业能力。并且要结合职业特点加强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职业理想教育、职业道德规范教育和职业法纪观念培养,形成具有针对性和现实性的符合民办高职学生实际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内容。

(三)采用科学先进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调查问卷结果表明,70%以上的教师能够运用案例式教学,80%以上能够运用讨论式教学,32%运用换位式教学,61%应用问题式教学方式。可见,目前民办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基本改变了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方式。但是,科学先进的教学方式应用得还不够,当被问到你不愿意去听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因为什么时,23%的学生回答因为教学方式僵化没有生气。可见,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还需不断采用科学先进的教学方法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首先,应进一步探讨启发式教学,从学生实际出发,采取各种有效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积极的智力活动去掌握知识、发展认识能力。其次,充分利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科学化、多样化。构建网络教学平台,实现更广泛的网上师生对话和交流,这样可以更贴近学生的实际,拉近师生距离,使学生更容易接受。

第8篇:政治理论培训范文

一是增强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信息意识,树立现代教育理念。现代信息技术要求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具有主动学习现代信息技术的意识,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二是加强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现代信息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现代信息技术运用水平。通过培训让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相关理论与方法,掌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课程、多媒体课件等相关开发软件的使用,以增强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课程的实效性。三是积极组织开展教师优秀教学课件和网络课程学习观摩,组织现代信息技术教学经验研讨会,使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四是必须提高高职学生的信息素养。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主体的高职学生,如果信息素养跟不上,不具备一定的现代信息加工、搜集、管理能力,就无法实现自主性学习。因此,高职学生的信息素养也必须受到相应的重视。一方面可通过开设现代信息技术课程,主要传授高职学生现代信息技术理论和相应的实践操作能力,使高职学生具备基本的信息素养。也可以通过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日常教学,培养学生检索、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的互动,推进有效的自主性学习,发展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从而使学生在运用中提高信息素养。

(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开放性的教学内容改革。

传统的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的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自然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会有很大的不同。在封闭的传统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是按照教材既定的内容与教学计划来进行程式的教学。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开放性的教学内容改革则应完全不同: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灵活变化成为学生参与教学的有效形式,为此教学内容就一定不能按照教材的规定一成不变,应该根据课堂活动的实际需要和所实现目标的需要,用现代信息技术去优化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尽可能使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融为一体。如开展“研究性学习”或进行“讨论学习”,就需要将教材的内容与课外的内容结合起来,可以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各种手段来实现,如多媒体课件、网络、虚拟现实、情景再现等。另外,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开放性的教学内容改革还表现在学习材料来源的多样化。人类社会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转型,为传统的封闭式教学向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开放的课堂教学创造了客观条件。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高职教育的时空观念发生了重大变革。书本等传统资料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渠道,课本也不再是学生课堂学习的唯一材料。多媒体课件、网络、视频资料、广播电视、数字图书馆,专业数据库等,都是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无限补充,学生获取知识的技术手段也多种多样,快捷方便,使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开放性趋向无限可能。当然学习材料来源的丰富化、多样化也同时要求高职教师与学生必须进行选择与整合,要对海量信息进行科学的检索和严谨的甄别。

(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改革。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因素,它既影响着高职学生如何去学习,又决定着高职学生学习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高职学生个体不同的知识基础与能力发展水平,结合对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选择情况,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来实行讨论教学、案例教学、讲授教学、启发教学、专题学习、情感教学、小组协作、辩论、演讲、自由发言等教学方法,实现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改革。例如可利用世界大学城(职教新干线)、QQ、微博等现代信息技术对学生进行个别教学;也可通过网络视频连接进行现场教学;或通过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媒体课件、音频、视频、录像、网络课程、QQ群、微博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扩大案例教学的信息量、使案例教学更形象、生动,实行案例教学;或先由教师结合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提出问题,再由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搜索相关信息,在学生做了充分准备的条件下最后展开讨论,进行讨论教学;或老师先对学生进行分组,然后选择适当的主题,让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自行寻找问题与解答方法,使学生成为自主的学习者,实行启发教学等。

(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教学评价改革。

传统的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往往是以考试成绩的好坏来作为教学效果的唯一的评价指标,事实证明这显然是不太合理的。要使评价能尽可能的真实可信,就必须对高职学生的学习评价不仅要重视结果,更要注重过程,要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实现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教学评价改革。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教学评价改革,必须要重视大学生、教师和家长在评价过程中的作用,让现代信息技术在大学生、教师、家长等的评价中发挥交互的优势(如网上自评、互评、投票、调查等),使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评价成为高职学生、教师、家长等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并使评价过程成为促进学生学习、教师教学共同发展的过程。一方面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通过设计开发网络课程考核平台,全面评价高职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行为和学习成果,把高职学生的作业成绩、课堂参与、组织纪律、平时表现、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等情况与期末考试成绩等综合起来进行评价。另一方面高职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课程、QQ群、电子邮件或BBS等多种现代信息技术方式来完成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考评,做到把高职学生的学习过程与目标考核相结合,把高职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

(五)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大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实践性教学改革力度。

第9篇:政治理论培训范文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思考

一、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存在的困难

1.组织上尚不够规范系统。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课堂理论教学的拓展延伸,主要安排课外或校外开展教学活动,与课堂教学相比会牵涉到教学内容安排、场地落实、交通保障、学中辅导、课后评估等等,在组织落实上要困难复杂的多。实践教学还没有设立统一明确的教学基本要求,没有现成的教学大纲,工作计划性不强、临时性的特点比较明显,都是由教师或学生自己出面进行实践,如何有效组织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在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评价等方面还没有形成具有较强科学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的运行机制,这使得实践教学在很多时候存在走过场,流于形式的情况。

2.缺乏稳固的实践教学基地。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会涉及到很多社会调查、单位参观、动手实践等活动,且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实践教学内容与需求,需要由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行业组织,甚至公民个体的支持与配合。有时一次实践教学也会涉及多个实践主体。就实践教学本身来讲,已足够复杂,难度也足够大了。但更加困难的是一些单位或组织偶尔接待一次还可以,经常接待则变成其一种额外的负担,很难予以配合。因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无法形成稳固的基地。

3.缺乏广泛的参与性。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本应让每个学生都能有效的参与进去,但因开展实践教学本身存在的种种困难,很难保证让每个学生在授课学期中都能走出校门到社会上进行社会实践。所以很多学校又将这一课程安排在假期中,由学生自行去完成。而各个学生情况又不一样,有的可以结成实践小组,把实践活动搞得有声有色,效果明显;有的因没有合适的场所而偃旗息鼓;还有的因假期要占用教师的休息时间而使指导老师也变得热情不高。这使得实践教学最终成了小众学生的活动,而没有覆盖到全体学生。

4.考核评价上缺乏系统性。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效果如何评价,尚缺乏明确的考核评价体系。一些高校把学生撰写的实践情况报告、实践心得、过程叙述材料等作为考核评价的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依据,忽视了实践过程中的认识提高、方法研究、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评价, 更缺乏对学生在实践中所表现的理想信念、人生观、世界观的认识、改变等作出的综合评价。

二、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效果的思考

1.要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师资力量是教学效果的根本保障,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的能力强弱,直接影响实践教学的效果。而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有很多本身就没有实践过,缺少必要的相关经验,这必然导致实践教学效果十分不理想。因此,必须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建立起师资力量的培训机制。一是可以在每个学期中抽出一定的时间让授课老师至少参加一到两次实践培训。二是对于新上岗老师必须参加实践培训,既从理念上加强,又从实践中锻炼。三是新老师在实施实践教学之初,先由富有经验的老师一起参与,给予指导与协助。四是给予实践教学效果好的老师给予一定的精神与物质奖励,以形成良性的激励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