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财政学习制度范文

财政学习制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财政学习制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财政学习制度

第1篇:财政学习制度范文

关键词:彩超 高脂血症 血脂波动 颈动脉硬化

目前,IMT(应用彩超对患者外周动脉的管壁内膜即中膜的厚度进行测量)来评价患者动脉硬化发生及发展情况,成为高脂血症患者的首选检查。本文对我院自2009年11月至2011年11月以来,于我科检查的120例高脂血症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论述彩超下高脂血症患者血脂波动程度同颈动脉硬化程度之间的关系。报道如下。

1 资料回顾:

自2009年11月至2011年11月以来,回顾了经我科颈动脉常规彩色多谱勒超声检查的患者,均采用GE VIVID3彩色超声诊断系统,线阵探头,探头频率为7.5-10 MHz,其中抽取了60例长期高脂血症患者(A组),同时也随机抽取60例原来高脂血症,经药物治疗后血脂基本在正常范围的患者(B组),抽取的两组检查结果资料均系经多次复查的患者,A组中有男性患者36例,有女性患者24例,患者平均年龄是54.5岁;B组中有男性38例,有女性22例,其平均年龄为55.5岁。上述患者在性别、年龄上其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颈动脉IMT情况与斑块的发生情况以及颈动脉的狭窄程度进行对比。

2 结果分析:

2.1 IMT:A组颈动脉的内膜毛糙以及增厚的例数同B组相较,差异显著。

2.2斑块的发生情况:两组出现斑块基本位置主要以颈动脉的分叉部以及颈内动脉的起始部占多数。A组60例患者当中,出现斑块共占26例,约为43.3%;B组出现斑块共4例,约为6.7%,两组相较,差异显著。

2.3 狭窄程度:A组斑块导致颈动脉的管腔出现轻度狭窄共14例,未发现中度以上的狭窄;B组斑块导致颈动脉的管腔呈轻度狭窄者2例,未发现中度以上的狭窄者,两组相较差异显著。

3 论述:

3.1 因为脂肪代谢以及运转异常导致血浆中的一种或者几种脂质呈正常以上,被称做高脂血症,还可表现呈高胆固醇与高甘油三脂甚至两者兼有。其中高脂血症为导致冠心病的一项独立的危险因素。在长期处于高脂血症的情况下,患者处于长期增高脂蛋白当中,最主要为氧化的低密脂蛋白以及胆固醇对其动脉内膜造成损伤,其脂质于内膜的受损处沉积,最终导致脂纹的形成,当内膜增厚,则可进一步的形成斑块引起管腔狭窄及闭塞,出现动脉硬化等相关疾病。

3.2 而动脉硬化为全身性的病变。经彩超对患者颈动脉进行IMT观察,能够早期评价其血管内膜的粥样硬化,并且有良好重复性。特别是颈动脉能够作为患者全身动脉出现病变的一项窗口,同时颈动脉的走向明确,并且位置表浅,便于显示,也容易进行超声检查。应用彩超检查能够通过二维与彩色血流以及频谱多普勒对颈动脉的管壁结构予以清晰显示,能够测量出其内膜至中层的厚度,能够检出患者动脉硬化的斑块,并鉴别硬斑与软斑,同时能够较准确的判断患者颈动脉的狭窄程度以及范围。

3.3 在A组当中,患者颈动脉的彩超也能够发现其颈动脉的内膜毛糙与增厚以及血管的轻度狭窄,并且例数也显著多于B组,其斑块发生率以及斑块面积均较大。而这也表明了患者脂代谢紊乱同动脉硬化之间的发生率呈显著关系。同时因为本文中病例均系血脂单纯性的增高患者,也不伴发高血压与糖尿病以及冠心病等其他临床合并症,患者管壁内膜至中层位置增厚程度也相对较轻,其斑块也较小,均未引起管腔内径的显著改变,同时也未出现较严重的狭窄管腔,因此被检查的对象当中斑块导致颈动脉的管腔狭窄均系轻度狭窄。由此可见,颈动脉硬化同脑血管病的发病率有着密切的关系,而这已经证明颈动脉的超声检查能够作为临床检测评价患者颈动脉病变主要的技术手段,

3.4 综上所述,应用高频彩超定期检查高脂血症患者的颈动脉,所测得各项参数及指标,均能够帮助冠心病以及中风患者进行早期预防,还能够动态监测患者预后情况,从而能够指导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及预防。

参考文献:

[1] 谭国娟.血管内皮功能的超声检测及其临床意义[D].中国人民军医进修学院,2005.

[2] 杨晓英,张静.E-Tracking技术判定高脂血症颈动脉血管病变的应用价值[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31(2):317-318.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