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制度建设目的和意义范文

制度建设目的和意义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制度建设目的和意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制度建设目的和意义

第1篇:制度建设目的和意义范文

关键词:我国企业 内部控制 制度建设

一、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意义

企业要高效、有序开展内部控制管理就需要建设完善的内控制度作为基础保障,因此,加强内部控制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总体发展趋势,也是现代企业经营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企业科学管理的重要标志,同时还是市场竞争中企业走向全球化和一体化的产物。

另外,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是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必然选择,而且对会计信息质量的保证,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资本市场的有效运行,投资者合法权益的保护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作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自我约束和自我调节的内在机制,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对企业的管理、经营乃至发展等方面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企业内部控制建设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企业制定内部控制制度的基本目的在于保证组织机构经济活动的正常运转,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完整与有效运用,提高经济核算的正确性与可靠性,推动与考核企业单位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评价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其制定过程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一要起到既有防错防弊,又有促进经营管理效果的作用;二要起到事前预防和能在事中或事后及时发现工作漏洞的作用;三要在认真总结、科学分析的基础上,设计手续安全度、业务分工合理的制约方法,切忌过于繁琐;四要根据情况的变化和出现的问题对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做出及时修正或建立新的内部控制制度。

三、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

相对而言,我国现代化内部控制理念引入较晚,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科学化水平不高,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法人治理结构不够完善

现阶段我国企业从治理结构上按照《公司法》的要求,设置了股东会、董事会和监事会和经营层等治理结构,但实际工作中,董事会和监事会的作用并未得到充分发挥,尚处于“有名无实”、“虚无缥缈”的状态。虽然我国的企业均实行了股份制改革,但目前在大多数企业中仍存在董事长兼任总经理等职务,其权力难以得到有效的监督,临驾于内部控制之上。很多企业都是以股份公司为外壳,并没有明确划分董事会、监事会及审计委员会等管理职能部门的责任和权限,没有从根本上实行科学的法人治理制度。

(二)对内部控制的重要性缺乏认识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领导下,很多企业都十分重视经济效益。认为企业内部控制不能迅速地为企业产生直接经济效益,其间接的经济效益也需要很长时间积累才能得以体现,此外,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与实施在起步阶段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所以很少有企业肯在内部控制上开功夫,大多数企业都从眼前利益出发,把主要的精力花在产品的生产上和销售上,对于内部控制这个重要的控制环节抱“无所谓”的态度,甚至连有些企业内部控制的经验也被慢慢淡化。一般来说,我国企业目前对内部控制的认识主要有两种:一是习惯了传统的经营管理模式,或者满足于目前企业的发展;二是能够认识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重要性,但是在制度建设过程中过于片面强调组织结构的重要性,而对于控制方式却没有特别提出。不论是第一种认识还是第二种认识,都不利于内部控制建设的改革和创新,都不利于内部控制制度功能的有效发挥。

四、加强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

从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为全面推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宏观调控、完善包括企业内部控制在内的各项制度建设,全面提升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抗风险能力和竞争力提升到了新的高度。

(一)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保持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

为了让董事会、监事会和审计委员会发挥应有的作用,就必须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以确保监督的有效性。我国目前有的中小企业没有独立的审计部门,这就谈不上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有些企业设有审计部门,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内审工作一般也不会达到理想的效果。因此我国企业应该按照《基本规范》以及五部委的《配套指引》,在股东会下设董事会和监事会,然后再在董事会下设审计委员会,而审计部是审计委员会的常设机构,对董事会负责,接受监事会的指导,以确保审计部门的独立性。

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建设,实施企业内部审计,是监管方式变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制度的确立,有利于公司治理层更好地履行监督内部控制的责任,防范管理层凌驾于控制之上的风险,完善公司内部治理机制。通过内部控制审计,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质量、审计委员会对内部控制的信心、公司防止和发现舞弊的能力得到提升。因此企业要加强对内部审计重要性的认识,以推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作用。

(二)从内部管理流程改进内部控制建设

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是一项十分庞大的系统工程,在制定、评估、运用等方面都需要花费很多资金,增加成本的投入。因此想要降低企业成本,做到内控的有效控制,需要企业对控制方法进行适当的改进和创新,以提高内控效率。目前,我国已经从粗放型发展道路走向了集约型发展道路,因此企业管理也应该走资源集约化、经营专业化、组织构架扁平化的道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精简组织机构,各种风险才能够集中控制。

工作中,要从人员行为控制和资金运用方面来确定企业的管理流程,落实贯彻内部牵制与不相容岗位分离原则,细化每一种经济业务以及相关工作人员的各种要求,以不断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五、结束语

实践结果证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对企业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做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对企业的发展有极其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若干思考[J].工业审计与会计,2010,(05)

第2篇:制度建设目的和意义范文

二0__年_月,我市被确定为全国首批“以园为本教研制度建设”103个项目基地之一,市直和四县区的_所省级实验(示范)幼儿园成为该项目的基地幼儿园。为贯彻落实全国“以园为本教研制度建设”项目启动会议精神,确保我市“以园为本教研制度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8月底,市教育局组织召开了全市“以园为本教研制度建设”项目启动会议。通过启动会议,使各项目县区和基地园充分认识和深入了解了实施此项目的内涵、目标和意义。在此基础上,各项目县区和基地园紧密结合各自实际制定了项目实施方案,建立健全了工作保障机制,开展了一系列扎实有效的研究工作。

一、主要工作

(一)成立了项目领导小组,保障项目的实施。各项目县区和基地园纷纷成立了以分管局长或幼儿园园长为组长的园本教研制度建设领导小组,明确职责,落实责任,形成良好的园本研究氛围,有效保障了项目的实施。

(二)广泛进行了调研,确保项目研究的实效性。在项目实施之初,各项目县区和基地园分别就各自实际,对当前幼儿园园本教研现状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研,找出了存在的问题,明确了研究方向,理清了研究思路,制定出了更加切实可行的研究方案。如:河口区实验幼儿园利用自评、互评、家长问卷等形式,对本园教师队伍素质现状、当前幼儿教育活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幼儿园教研现状等进行了深入调研,确立了基于现代管理理论和课程改革理论进行思考,努力寻求教师整体素质提高的相关培训内容、骨干教师素质形成的有效途径和管理的有效运行机制;利津县第一实验幼儿园开展了“园本教研集思广益活动”,向幼儿园全体教职工发放了调查问卷,广泛征求大家的建议和意见,最后制定出本园的研究方案和工作计划。___市海河幼儿园在总结反思的基础上,把区角活动、幼儿膳食作为第一阶段研究重点,通过调查问卷、会议研讨、实地察看等方式,寻找真问题,认真研究解决问题的策略,并组织实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三)建立健全了规章制度,保证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各项目基地根据各自实际,建立健全了相关的规章制度,使以园为本教研制度建设项目的实施做到了有章可循,规范了园本教研活动的开展,为幼儿园全员参与项目研究提供了保证。如利津县利津镇中心幼儿园在广泛听取教职工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合理的、有利于促进幼儿园园本教研工作的规章制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教研科研奖励制度、教科研成果交流、汇报制度、教职工培训制度等等。这些制度为实施园本教研提供了一个行动参照体系,使得园本教研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四)加强了培训学习,提升每一位研究者的专业素养。提高研究者的专业理论素养和研究意识是实施课题研究的关键所在。因此,各基地园都努力拓展培训渠道,加大了培训力度,努力提高每一位研究者的专业素养和研究意识。如:利津县第二实验幼儿园通过内引外联、实施名师带动工程等多项举措加大培训力度;广饶县大王镇中心幼儿园采取了集中培训和分散培训相结合,全员培训和岗位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引领教师成长。

二、取得的工作成效

(一)个性化的园本教研模式正在形成。经过半年的行动研究,各项目基地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具有本园特色的的园本教研模式。如市实验幼儿园初步探索出了一条“实践——讨论——内化——行为”的园本教研模式;广饶县实验幼儿园在半年的行动研究过程中逐渐清晰了园本教研活动的开展脉络,初步形成了边学习、边策划、边实践、边研究、边验证、边反思、边改进的链条式教研模式。

(二)上下联动的教研网络体系初步建立。自课题实施以来,各项目县区广泛宣传发动,在当地营造起了开展“以园为本教研制度建设”的良好氛围,同时,依托具有我市特色的“三动”模式,初步建立起了全体参与,互惠共享的研究机制。如垦利县教育局构建了以县托幼办负总责,实验基地园为实验带动园,乡镇中心幼儿园全体参与的园本教研网络,旨在以项目基地园为龙头,辐射带动乡镇中心幼儿园,推动当地学前教育事业的均衡发展、共同提高。

三、今后的工作建议

一是健全工作长效机制。开展以园为本教研制度建设项目研究,要求以教育行政部门牵头,从地域特点出发,在区域范围内整体推进园本教研工作,形成一种制度和文化。我们在推动以园为本教研制度建设工作过程中,要建立健全各项工作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好教育行政部门在工作规划、教师培训、过程监控、资源统筹及督导评估等方面的组织、指导和管理作用,保障以园为本教研制度建设项目的有效开展。

二是加强专业引领。以园为本教研制度建设的项目研究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课题研究。项目的研究过程是专业研究人员与教师合作共建、协同研究的过程。因此,各项目基地园应结合本园实际,聘请各自的首席专家顾问,定期邀请他们到园参与 教育教学研讨活动、指导工作、举办讲座等。专家的介入能够为我们的项目实施带来新的信息和新的理论支持,为教师走进学术前沿、寻觅新思路、新知识、新技术提供机会,更有效地帮助我们推动以园为本教研制度建设项目研究。

目前,我市已有部分项目基地园聘请了本园的首席专家,制定了指导计划,并且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始参与幼儿园的教研工作。如,广饶县实验幼儿园聘请了省教科所助理研究员、《当代教育科学》编辑一室主任刘延梅担任首席专家,与其建立了定期指导工作的合作关系。市实验幼儿园邀请了山东师范大学的向海英教授担任本园的首席专家,并举办了一期《健康教育》的专题讲座。

三是强化市域内的合作交流。我们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在全市范围内积极开展“以园为本教研制度建设”项目实施的合作与交流。首先,幼儿园应立足实际,组织教师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研究活动,打破时空限制,鼓励教师之间及时或定时交流研讨,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共同成长,从而提高教学研究的实效性。其次,要积极开展园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协作共进、资源共享。定期或不定期开展交流、研究、切磋等活动,或者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优势进行合作与交流,各项目基地园还要制定本园首席专家实地指导方案,并上报市县项目组,以利于资源共享,在市域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发挥规模优势、人才资源优势,推动我市“以园为本教研制度建设”项目向纵深发展,在全市范围内营造一种互助交流、共同进步的良好局面。

我市的“园本教研博客”已于20__年9月份正式开通运行,为大家提供了一个经验交流、资源共享的平台;利津县也广泛宣传发动,托幼办、幼儿园、教师纷纷在各大网站上注册开通了自己的学前教育博客,构建起了利津县的园本教研博客群,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无缝隙交流。希望其他县区、乡镇及幼儿园积极创建自己的博客群,并且及时各自在园本教研方面所做的工作及取得的经验做法,以及开展“以园为本教研制度建设”项目的活动情况、经验体会等,以供大家分享与交流。

四是完善激励机制。积极建立促进园本教研活动深入发展的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尊重和保护教师进行多种形式教学研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教师的探究信心,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加强对以园为本教研制度建设项目督查考核的力度,制定适宜的评价指标,形成良好的研究氛围。对于涌现出来的园本教研活动的鲜活经验,以多种不同方式及式加以宣传和推广,用点上的成功来推动面上的工作,促进具有我市特色的园本教研文化的不断形成。项目实施期间,市里将每年组织一次经验交流和评选表彰活动,总结交流经验,评选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涌现出的先进单位和个人。

五是做好阶段性总结和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工作。

第3篇:制度建设目的和意义范文

一、制度建设在学生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对于学生的管理主要依靠教育引导和制度规范。教育引导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素质,增强学生对管理的认识,从内心认可、接纳学校的管理;制度规范的作用在于建立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明确学生什么样的行为是鼓励的,将受到何种奖励,什么样的行为是禁止的,将受到何种惩戒。管理制度中包含有教育引导,相比于单纯的教育,制度更具有稳定性、规范性和长期性。实践经验证明,建立一套管用的制度对于教育教学工作的管理,保持学校的高效运作和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制度是社会组织存在和壮大的必要条件,一个组织没有制度的规范和约束就无法正常运行,具体到学生管理来说也同样如此。制度建设是学生管理工作的依据,它强制性地将学生的行为纳入到一个明确的轨道,并且不会因为人的主观行为而改变,学生管理制度的建设水平直接关系到学生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同时,制度建设是依法治国、依法治校理念在学生管理层面的延伸和落实,加强制度建设是依法治校的基础,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是促进依法治校的保障。加强制度建设,利用制度的力量来引导、规范、约束学生的日常行为,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积极向上的风气、规范学生管理办法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1]。加强学生管理制度建设是做好学生管理工作的基础,也是实施学生管理工作的必要条件。

二、学生管理制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目标是导向,制度是保障。高校要想实现育人目标,科学合理的制度体系是不可或缺的。学院依据学校规定和已有学生管理制度的基础上,结合本学院实际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这些规章制度对于学生管理工作起到了很好的助力作用,但是在梳理落实的过程中也发现了许多的问题。

(一)学生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和不落实

各个高校都有自己的一系列学生管理制度,但是有些制度没有真正变成为学生自觉遵守的“法律”,究其原因一是制度本身的不完善,再是空有制度而没有认真地去落实。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高校的育人模式和管理策略也在不断变化,学生管理制度也在不断的修改,即使所有的变化都尽力进行了修改,总有些制度存在一定的欠缺,特别是一些不太频繁使用的制度更是难以与时俱进,只有在用到的时候才想起完善,脱离了实际的制度常常被束之高阁。此外,在学生管理过程中,人为因素的影响往往要大于制度,忽视了制度的基础性和决定性作用,这就使得一些详尽可行的制度往往难以落到实处。

(二)制度的制定程序缺乏科学合理性

制度的生命在于其制定程序的科学性、合理性和规范性,某项制度的制定必须按照严格的制定程序,在最大程度上减少创立程序的不足和消极影响。当前,缺乏科学合理的制定程序是高校学生管理制度面临的症结。这样造成的结果是有些制度改动频繁,缺乏必要的稳定性;面对具体问题时往往掺杂一些人的主观因素,使制度丧失了严肃性;某些条文中用语不规范,相互之间缺乏逻辑性,常常使人对制度规定产生误解,也不利于进行操作。同时,学生管理制度的制定缺乏学生参与,制定的主体往往是少数管理者,缺乏民主听证程序,很少听取学生的意见,忽视了学生作为被管理者在制度建设中应发挥的作用。

(三)学生权利救济程序的缺失

在法律基本原则中涉及一条是“有权利必有救济”,然而我国的很多教育法规中很少涉及到学生权利保障和救济的问题。在学生管理制度中,往往注重的是对学生的管理,如何处理违纪行为,如何让学生服从管理等,很少有制度明确规定学生如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既使有规章表明了学生享有的权利也很难让学生享有权利救济的途径。在高校的管理规章制度中缺少学生陈述、申辩程序,没有确立起完善的告知制度和学生重大处分听证制度[2]。即便是某些高校制定了相关的制度,其规定也比较抽象,没有具体明确学生申诉的部门、时间、条件等,在实际中难以行使这项权利。

三、学生管理制度建设遵循的原则

无规矩不成方圆。做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必须建立起一套完善合理的学生管理制度,这对于保障学生的健康成长,建设和谐校园都具有重大的意义。在制定学生管理制度的时候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加强制度创新才能制定出较为合理的制度来促进学生的管理工作。

(一)合法合理原则

制度的设立必须是在符合国家法律规定的基础上制定的,即制度要合法。学生管理制度的制定是依托国家相关的法律来完成的,例如《教育法》、《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等。制度的合法性既体现在制度内容上,也体现在制度的执行过程中。在制定制度过程中要选派管理经验丰富、理论水平高的人来执行,并且要在充分的前期调研后,再进行制度的制定,起草后要应当采取书面征求意见、座谈会、听证会等多种形式来论证制度的合法合理性。近年来高校学生状告母校的案件时有发生,其结果往往是以高校失败告终,究其原因无外乎是高校的一些学生管理制度与上位法律之间存在着矛盾,加之现在人们的法律意识逐渐增强,学生认为某些处罚决定是符合法律要求的,从而使得状告学校的案件不断发生。因此,高校在制定管理制度的时候一定要有法可依、依法建章,制度的合法化主要体现在制度依据的合法化,制度内容的合法化和制度运行的合法化。

(二)以生为本原则

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不是偶然产生的,它是随着历史的进步和崇尚个人、解放个性思想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早在19世纪,德国柏林大学校长洪堡就提出了“大学必须尊重学生的自身发展,坚持自由教育”。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明确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以生为本来指导学生管理工作,•44•研究大学生的特点,准确把握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各种正当合理需求,根据学生的本性特点,对大学生进行人性化的教育管理,关心学生、理解学生、宽容学生、引导学生。建立以生为本的学生管理制度是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能够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学生管理中来,强化学生管理的自主性,提高管理的有效性。确立起“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基本管理观念,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把服务学生、关心学生、培养学生、激励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学生管理工作的根本目的。将以生为本的理念写进制度,体现在管理中,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提高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三)奖惩结合原则

奖励和惩罚都是学生管理的重要内容,是对学生进行教育、实施管理的重要手段。学生管理制度的设立必须包含有奖励和惩罚的内容。奖励是激励和调动学生积极性的重要措施,惩罚是严肃纪律和遵守规则的必要手段。通过奖励来肯定学生思想、行为中的积极因素,根据有关规章制度给予精神或者物质上的正面刺激,起到鼓励先进、发扬正气的目的。惩罚则是从反面否定学生思想行动中的消极因素,给予不良行为一定的教育或者处理,以达到明辨是非,纠正错误,促进转化的目的。奖惩是学生行政管理中的重要手段,是对学生行为管理的一种强化手段,不仅可以激励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可以规范或者强化学生的行为。奖惩是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种基本方法,其目的在于使学生增强法纪观念,明确是非界限,当把思想政治工作与奖惩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的时候,就会大大增强教育效果。

(四)可持续性原则

高校制度建设的可持续性原则是指制度建设的整体性、协调性、效率性、科学性、稳定性等系统要素的有机统一。高校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一项新的制度的设计必须注意到制度建设的可持续性,必须考虑到相关事务的结合点,制度之间不能有冲突,要能够持续地运行下去。高校制度建设的可持续性需要包含科学性也可以称为可操作性,制定的制度要有粗有细,粗的地方符合原则性管理要求,细的地方则符合操作性管理要求,基本的管理制度条款尽量是原则性的,具体管理规定、办法、细则、流程等要细化到可具体操作[3]。此外,还需要保持学生管理制度的稳定性、牢固性,经过长期的实践使得学生管理制度观念深深扎根于学生的心中,稳而不乱、固而不散。制度建设的可持续性是效率与公平的有机统一,制度的运行必须遵守事先设计的程序,不能跨越式发挥作用,这是制度的公平性,同时制度的高度程序化又是实现制度效率的良好途径。

四、做好学生管理制度建设的对策

(一)依法建章立制,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高校管理制度的制定是学校有关职能部门起草,经校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后公布实施的。制度的制定程序涉及到起草、审查、审议、决定与公布等诸多环节,为保证制度的合法性和合理性,要认真抓好每一个环节,确保依法建章立制,符合国家法律要求,具有合法性和合理性,制定出来的制度在正式颁布之前要经过充分的酝酿和试行,确保公平公正。高校全面施行教育管理要以学生为本,制度的设立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制定一定的规则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使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独立处事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得到全面的训练,为走向社会必要的社会经验、处事能力等方面做准备。而实现学生自我管理,必须以学校的服务管理为前提,为学生自我管理提供必要的空间和条件,进行必要的引导,从制度的层面规定好学生的权利和义务,突出学生在制度建设中的主体地位。

(二)注重育人功能,变管理学生为服务学生

高校学生管理制度以育人为本,根本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发挥学校教育功能,以管理育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高校管理育人是老师在执行规章制度,开展管理活动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作风和道德行为的方法。高校学生管理制度是对学生进行日常管理和教育的指导性文件,对于学生的教育意义在于通过规定学生的行为,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倡导的行为,什么是反对禁止的行为,引导学生向着正确方向前行。并且在日常的管理过程中要发挥出管理过程的育人功能,通过公平地对待每个学生、公正地处理各种矛盾,公开地接受每个学生的建议和意见,建立起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要把单纯的管理学生转变为服务学生,将管理者与学生放到平等的位置上进行交流,坦诚相待,在服务中管理,让学生易于接受教育管理。

(三)提高管理者素质,加强学生工作队伍建设

管理者是制度的制定和执行的主体,管理者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制度的制定和落实。提高管理者的素质可以促进管理者在制定制度时注重尊重和保护学生的各项权利,可以促进制度的程序落实。为提高管理者的素质,高校可以专门对学生管理人员进行思想意识的疏导和引导,使得他们在职业道德方面有所提升,在必要的时候可以提供一些培训机会。在管理制度的建设当中,学生管理工作队伍是主力军,是学生工作最相关、最具体的落实人员,制度建设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工作队伍的建设水平。因此必须大力加强学生工作队伍建设,树立起整体建设的思想,切实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积极探究和创新学习教育长效机制,保持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加强业务培训,不断优化队伍结构,使得学生队伍建设走专家化、专业化、专职化的发展道路,真正建造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追求卓越、热爱学生工作的队伍,将学生管理制度建设不断推向深入[4]。

(四)积极宣传引导,严格监督确保制度落实

第4篇:制度建设目的和意义范文

为了规范投资行为,保证公司投资活动能够按照良好的秩序运行,完善而适宜的投资管理制度是必须的。它的存在不仅可以使集团公司投资行为更加规范有序,还能够对投资活动中的薄弱环节起到制度化的管理作用,进一步提高投资行为的科学性。恰当地运用制度控制,有利于集团公司改善投资活动现状,提高工作效率和投资管理水平。其主要作用表现在:

1.制约与规范作用。严格的投资管理制度可以对投资行为发挥制约作用,严格的投资管理流程,可以规范投资管理活动,使集团对内投资活动的关键环节能够按照确定的运作流程进行,很大程度上规避了因项目操作不规范而造成的风险。例如,集团对内的投资决策主要看项目预期收益是否达到目标及项目的风险大小。因此投资决策制度可以采用量化预期收益的方法,借助能反映投资效益的指标,结合必要的定性分析来实现项目决策的制度化管理,这样很大程度上规避了在项目决策过程中单纯“拍脑门”做决定的现象。

2.激励与提高作用。严密的监督与考核体系的建立,能比较真实地反映投资活动的过程,在公司内部建立与集团公司对内投资相关的多层级的评估、评测、奖励与约束机制,能够激发投资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提高工作效率。另外,完善的投资行为反馈制度可以从项目后评价的角度反映出本次投资活动中成功或失败的经验教训,为下一次投资活动的提高奠定基础。

3.梳理与整合作用。作为集团母公司,其在考虑对内投资项目的取舍时,不仅要从集团母公司的财务状态出发,还需要统筹考虑所有子公司的规模、所在地域、行业发展等等情况,在全局范围内协调安排一切可利用的资源,以整个集团公司收益最大化为目标。这种站在较高层次上的资源整合过程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集团公司有限资源的价值,实现1+1>2的整合效应。

二、集团公司建设内部投资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

我们知道,由于集团公司特别是多元化集团公司具有规模庞大、从事产业众多、涉及区域广阔、集团内部各成员单位之间关系复杂、管理链条长等特点,使得集团公司在投资管理中面临许多难点,主要包括:

1.从投资管理研究体系来看,人们对集团公司投资管理的研究并不完善,使人们不能系统、全面地研究集团公司的投资管理活动,从而使集团公司的投资目标不明确,缺乏全面的环境影响因素分析和投资管理一般性原则的确定,投资业绩评价作用不明显等等。

2.从投资管理制度建设来看,部分集团公司不重视对内投资管理制度的建设,用制度来约束规范投资管理活动的意识淡薄,使得集团内部的项目投资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经常有计划与实际出入较大、投资活动偏离预定目标的现象发生。且因为制度不健全,没有具体的领导班子和部门负责投资活动,日常的投资管理活动分散在集团公司不同的部门内,权责不清、管理效率较低,投资风险得不到及时的评估与预警,不能完全适应集团公司这种复杂系统的投资管理要求,以及投资环境的变化。

3.从投资管理制度的实施来看,由于国内众多公司对投资管理制度的不重视,导致即使有了投资管理制度也得不到很好的贯彻落实,不能真正利用规范的投资管理制度来约束投资行为。更有甚者,因为建立制度而不遵守,导致部分子公司对集团公司投资管理制度的权威性存在质疑,从而为获取暴利铤而走险,不顾集团公司的利益,私自投入一些国家明令禁止的领域或者跳过集团公司的监督进行账外投资,这都在不同程度上损害了集团公司的整体利益。

三、建立健全集团化公司内部投资管理制度的建议

制度化管理是公司一项艰巨且需要持续改进的工作,而投资制度建设的基本流程可以划分为投资制度的编制、投资制度的执行、投资制度的修订完善三个环节。三个环节的系统性对是否能逐步形成适应公司自身发展需求的投资管理制度体系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下面就从这三个环节谈谈对投资制度建设的建议。

1.加强制度建设应当提高对投资管理制度认识,深度挖掘制度管理的功能。长期以来,我们对投资制度的功能和力量重视不够,在推进投资制度建设的过程中,对于日常项目管理中经常出现的问题要从规律上找原因,反复出现的问题要从管理制度上找原因。坚持走科学化、规范化的道路,这些都是建立在对投资制度及制度功能的深层次把握和运用上的。投资管理制度的建设我们首先需要提高自己对投资管理制度的认可度,从意识、思维层面提高认识,同时还要全面考量,尝试深度挖掘投资管理制度在项目管理过程中的功效。

2.加强制度建设应当着眼于制度的健全,努力实现从制度到条例的全面化。按系统论的观点,机制就是系统内在规律的表现形式与作用过程。在若干制度构成的系统中,制度的相互作用和实际运行就构成了制度机制。按照制度的刚性程度和作用范围,我们可以将一个组织的制度简单分为5种:(1)管理制度:是组织管理系统的基本框架,保证管理秩序的根本性的管理制度。(2)管理规定:对某专项的涉及到全组织或某一个专业系统内的工作所做出的具体要求。(3)管理办法:对于一项具体工作、操作步骤或对于一个具体的项目的管理所做出的要求。(4)实施细则:对于组织管理系统内某一个管理制度的具体实施步骤所做出的具体规定。(5)工作条例:组织内部局部性的、或阶段性的工作所做出的系列化规定。这五项是一套制度中基本的元素,为保障制度机制的顺利运行,五个元素缺一不可。且五个元素的建立需要紧密结合起来,互为指导与辅助,把每一项制度的建设都要融入到其他四项投资制度中。

3.加强制度建设应当注重发挥制度的整体功效,努力实现更高层面的系统整合。要充分发挥投资制度的功能,还需要构建一套闭合、关联、科学的制度系统,这个制度系统中各部分既各有分工、互不冲突又相互联系、协调配合,共同发挥作用,缺少任何一部分都会造成结构、功能和功效的缺失。在某种意义上,投资制度建设所追求的已不是某一项制度的创新,而是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加强制度之间的联系和对接上,对制度的功能进行整合,形成良性机制。作为一个整体,全局的各项制度之间应当协调一致,如果各部门的制度互相不能够协调一致,遵守制度的人就会感到无所适从。建立完整统一的制度体系,应当将各个部门制定的内容相似的制度进行统一归置,使之能够全面覆盖而又不会产生重叠。

4.加强制度建设应当注重制度在实施过程的规范与监督,加强过程管理。一套投资管理制度体系建立后,能否获得良好的实施是最后且最关键的一项。投资管理活动作为一个公司扩大规模的基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投资管理制度体系的推广也必须建立在从上而下、从总到分的顺序递进,使整个推广过程强力而规范。同时,投资管理活动的内部监督管理措施能够对投资制度体系的推广起到警示与纠偏作用,适当的监督与反馈可以辅助推进投资管理制度在子公司中的实施。

5.加强制度建设应当不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与时俱进。制度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集团公司的发展而不断修订,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针对一些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和工作中存在的漏洞,建立健全科学合理、具体实在、切实可行的投资制度。而那些已经不能适应目前管理需要的投资制度,要及时地进行修订,将不符合形势发展需要的投资规定予以废止,重新制定、完善适合管理需要的、统一的投资制度体系。

四、结语

第5篇:制度建设目的和意义范文

【关键词】电力物资 采购投标 制度建设

一、电力物资采购招标制度建设的意义

随着电力企业规模的扩大,电力物资的需求也越来越多,通过采购招标的方式为电力企业带来了比较多的效果,但是在招投标中存在了一些不规范行为,招投标管理也比较混乱,尤其是在我国电力企业作为国有的垄断企业,要建立和完善采购的投招标制度,对提高企业形象和效益,履行社会责任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电力物资采购招标制度建设是电力企业塑造良好企业形象的现实要求

电力企业作为大部分是国有的垄断企业,其待遇和服务态度在人民的印象中一直不好,在加上最近几年来电力采购领域的腐败现象频出,已经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形象。通过建立规范和完善的电力物资采购制度,让人民都了解其规范化运作,制度规范可以堵住采购中漏洞,防止出现采购的腐败,可以树立一个良好企业公民的形象。

(二)电力物资采购招标制度建设是履行社会责任的客观要求

在市场经济下,企业就要讲究经济效益,要有完善的规章制度,电力行业也是企业,建立规范的电力物资采购制度,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之一,是完善企业管理规范的重要内容,电力企业的物资占企业运作成本的比重较大,物资的质量也关系到国家电网的安全,通过建立完善的制度,可以降低电力物资成本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保证企业能够为经济建设提供稳定的能源供应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些都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表现。

(三)电力物资采购招标制度建设是适应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企业必须有规范和健全的企业制度,招投标制度是规范企业采购制度的保证,是管理制度建设的主要内容,是保障物资采购高效、有序进行的基础,没有完善的制度作为保障,再好的方式也难以运行。

(四)电力物资采购招标制度建设是电力企业深化改革的重要保证

近些年来电力企业一直在进行改革,而建立完善的电力物资招投标制度,可以电力行业改革提供支持,通过建立规范的采购招投标制度,可以减少在改革中利益分配的冲突,为电力企业深化改革减少外界压力。同时改革也需要有制度作为保障,如前文所述,电力物资在电力企业的成本占有很大比较,整个电力行业的物资在最近这些年来采购数量规模也十分巨大,所以建立完善的电力物资采购制度本身就是进行深化改革。

二、电力物资采购招标现在存在的问题

虽然电力企业在物资采购上已经初步建立了一些规范制度,但是近些年来在电力物资采购的招投标中仍然存在一些如腐败、暗箱操作、物资质量不合格等等负面的现实,就其主要原因是制度建设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对这些问题近些梳理,可以有目的对完善电力物资的招投标采购制度。

(一)制度的不完善和不规范

这是电力企业采购招投标中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首先制度的减少本身就需要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也需要投入具体的精力,而由于我国最近今年来电力企业才开始进行物资的招投标,造成制度建设上比较落后; 其次招投标属于技术要求比较高的工作,制度建设上也需要根据技术的要求进行制定,而电力企业没有从技术上重视,造成制度建设漏洞较多;再次对于制度建设的态度,也是制度的建设不完善和规范,电力行业作为垄断的国有企业,在加上其处于采购的强势方,认为可以通过垄断地位获得额外收益造成对待采购制度的制定上比较轻视,同时一些管理人员的私心,认为完善的采购制度会造成其既得利益的丧失,也不愿意制定完善的制度来约束自身的行为。

(二)招投标管理体制混乱

招投标管理的混乱,同制度不规范有着十分重要的联系。招投标管理主要包括的问题是供应商管理混乱和管理体制混乱。我国电力企业一般包括电力生产企业和供电网络企业,电力生产企业一般实行集团化运营,主要有大唐集团、神华集团、华能、国电、中电投五大国有电力生产企业,还有地方性的生产企业,这些企业都包含了众多的发电厂,在集团化采购与厂家采购的管理体制上对招投标物资的管理上存在着交叉,甚至出现同种产品价格不一样的现实,在电网企业中,国家电网作为我国的垄断企业,同区域的电网公司在招投标的权限上没有理顺,造成集团和省份分公司权限交叉,省份定价不同的现实十分突出。管理体制的不健全造成了对供应商的资格管理、其提供服务和产品是否符合资质的信息不统一,进而容易引起供应商的串谋和提高标价的行为。集团也没有统一建设好采购的招投标信息库,在物料的编码上管理较为混乱。

(三)人员管理混乱

在招投标管理上,人员要具有技能的专业素质和高的职业素质,但是现有招投标人员在专业素质上还不能满足大宗负责的招投标物质采购工作。由于专业素质较差,造成了评标工作多依据投标报价而非评标综合价,也没有制定出定性定量相结合、操作性强的评标细则,造成招投标工作随意性很大,感性因素多。在加上招投标管理人员的职业素质较差,不能坚持公平、公正的评标原则,比较容易受到项目供应商的各种关系的影响,最后造成了暗箱操作,进而滋生了招投标工作的腐败现实。

三、如何完善电力物资采购招标制度

要解决物质的招投标管理存在的种种问题,必须从源头找到原因之后,完善好制度规范,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招投标制度的工作。

(一)做好招投标工作的基础性工作

首先要培养好招投标工作管理人员,采购工作者要不断提高业务水平,掌握好专业知识,积极参加岗位职业教育,使成为具有市场营销、采购、法律、合同管理知识于一身的专业人才,达到行业的专业水准,在具有专业水准的同时,采购方要大力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使工作管理人员在具有专业知识的同时具有公正、公平的职业理念,从思想和态度上消除招投标工作中的腐败理念。其次对招投标工作的内容从新进行定位和梳理。招投标是物资采购的全过程,不仅仅是卖标书、组织评标、签合同,因此要完善专家库,为招投标提供专家咨询服务;采购的信息网和数据库,以收集供应商、业主和电力物资产品的信息和数据;建立电力产品评价方法和标准体系,减少主观性,增加客观性的基础性的工作。最后要完善现有网络的招投标技术,继续降低招投标成本,提高招投标工作的效率,也能够保证招投标的客观公正性,电力企业可以利用其规模大、技术先进的优势,完善集团公司之间的网络,现实网络共享,把先进的招投标技术融入网络之中,提高招投标工作先进性。

(二)查找制度漏洞,完善制度规范

管理制度不是一成不变,要随着工作内容的需要进行改进。首先,在招投标工作的实践中,一定会发现现有的管理制度需要修改之处,发现漏洞要及时进行修正,保证制度的完善性和规范性;其次,随着工作实践,要对管理制度进行细化,提高可操作性。管理制度也要随着技术的发展而发展,原来具有可操作性的制度随着技术的需要而进行细化,要符合技术上的要求。再次制度规范要注重招投标程序的完整性,招投标工作是一系列过程,管理规范要完整覆盖其整个过程。最后要向先进的招投标行业学习,我国有些行业已经建立了完善的规范的招投标管理规范,电力行业可以认真借鉴学习,然后根据自己行业特点进行模仿。

(三)完善管理体制

做好了招投标基础工作和规范的管理制度,最后需要完善管理体制。首先要树立依靠法律制度进行管理的理念,各项操作要按照规范制度进行,明确分工职责,理顺各级招投标的关系。其次,要加强监督,完善监督体制。要同财务、审计部门结合,保证采购、执行、监督的职责分离,保证招投标工作的公开、公正、公平。最后根据制度完善管理机构和管理模式,制度规范的变化,管理机构要随着制度进行调整,明确管理机构的职责,在管理模式要注意采用激励和惩罚相结合的方式,对于违反采购管理规定的要及时进行惩罚和教育,对完成好的要及时进行奖励,同时也要加强同其他电力采购企业之间的交流,学习先进的采购经验。

参考文献

[1] 孙天甲.电力物资采购管理问题探析[J].现代商业,2009(36).

[2] 刘爱华.现代企业物资招标采购管理浅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5).

[3] 李远景,李卓彦.电力企业物质招标采购管理模式初探[J].价值工程,2011(3).

[4] 张锴.电力物资采购招投标制度建设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2(6).

第6篇:制度建设目的和意义范文

关键词:医院;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医疗服务行业也飞速发展。我国相继颁布实施了相关的政策和条例,规范医院的财务管控工作。近年来,医院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弊端逐渐显露出来,内部控制制度缺乏,成为阻碍医院发展的一大关键因素。这就迫切的需要加大财务管理内控制度的建设力度,为实现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并为其他医院的发展提供参考意见。

一、医院财务管理中的内部控制制度的概述

医院财务管理工作最终目标的实现的一个重要依据是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该项制度的主要作用是限制和规范医院的财务管理行为,对会计信息进行研究,围绕医院的战略性发展规划和财务管理目的,制定出有效的财务管理决策,以免财务管理工作出现方向性的错误[1]。由此可见,建立健全的财务内控制度意义重大,可对各项管理行为进行约束,避免违规行为的出现,确保财务管理工作的整体质量,促进医院的发展和进步。

从本质上来看,财务内控制度归属于医院规划发展的一个重要部分,在制度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对我国现行的财政管理制度进行充分的研究,结合医院的实际发展现状,从价值管理的层面出发,设计出最优化的财务内控制度体系。财务内控制度中要包括内部监督制度、控制活动制度、内部环境、信息沟通制度及风险评估制度五大内容。通过针对性的措施来加强对医院会计信息的监管,保证内控制度与行业法规的一致性,为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可靠的依据,保证医院经营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二、建设医院财务管理中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对策研究

(一)强化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和控制

医院财务内控管理对象不仅仅是资金的流动,还需要意识到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由于医院自身特有的性质和经营模式,在为广大公众提供优质医疗服务的同时,应在内部进一步强化对固定资产的管理[2]。所以建设医院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一个重要部分就是要管理固定资产,要依据国家现行的多项法规政策,从固定资产的申请采购、招标活动及验收、等方面入手,实施全程的控制管理,并对这部分资产的利用价值进行实时性的测算,在医院资产管理表中规范固定资产的损益状况,提高医院各项资源的利用效率,以此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二)制定健全的内部激励机制

医院财务管理人员作为实施内部控制工作的主体,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在建设医院财务内控制度时,还要重视对内部激励机制的构建。借助多样化的奖励政策和措施,来调动广大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保证员工能够主动、积极的参与到内控制度的建设中,并严格、认真的执行内部控制制度。医院还需要打造一个良好的财务内控制度建设氛围,为员工提供有效的内控制度建设平台,合理的运用奖励机制,使员工的个人价值能够在财务内控制度建设工作中体现出来,并获得相应的利益,保障医院财务内控制度建设的完善

程度[3]。

(三)对医院财务管理的内部审计制度进行改革和完善

医院财务内控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涵盖多方面的内容,要想将财务内部控制工作渗透到医院的整个经营管理过程中,实现医院财务管理部门和其他部门的有效整合,就需要完善医院内部审计制度。应结合当前财务管理形势的变化状况,完善内部审计制度,在实施管理工作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消除影响财务内部控制工作效率的因素,降低医院的财务管理风险[4]。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医院在完善财务内部审计制度的过程中,要合理分配不同部门的职责和权益,落实监督和管控工作。然而由于一些医院在财务审计方面缺乏较为专业的管理人员,可以将这项工作交由经验丰富的会计事务所来完成,专门设立医院内部的财务审计机构,保证其具有独立而有效的执行力性,发挥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的真实效用。

(四)将财务内控管理制度的建设摆在重要的位置

管理人员的规划和协调是医院财务内控制度建设工作能够循序渐进开展的重要保障是,因此医院高层管理人员要重视内控制度的重要性,发挥带头作用,将建设财务内控制度的理念植根于每位员工心中,提高内控制度建设工作的效率。医院领导层首先要根据医院的情况,把握好行业财务内控管理政策,有目的性、针对性的对内控制度进行补充和完善,确保会计信息可以真实的反应财务管理状况,避免财产损失现象的发生[5]。除此之外,医院管理工作者要掌握内控制度建设的要点所在,制定优化的补偿控制方案,及时发现内控管理工作中隐藏的问题,并增添管控制度条款,确保医院财务内控管理工作在掌控范围中,消除风险隐患,增强医院的风险抵抗、预防能力,加快医院的现代化发展步伐。

三、结语

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同广大群众的健康状况有着紧密的联系,为了保障医院经营和管理的稳定性,实现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从根本上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结合市场的发展状况,对医院财务内控制度进行改革完善,依靠健全的内控制度来使医院各项财务工作向着规范化、系统化和标准化的方向发展。在实际建设财务内控制度的过程中,医院应基于全面的角度,对各方面的要素、内容进行统一性的把控,确保内控制度建设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更好的指导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韩雯.医院财务管理如何进行有效内部控制[J].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3(06).

[2]何素华.试论新形势下加强医院财务内部控制的措施与策略[J].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1(03).

[3]杜丽娟.浅谈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加强医院财务内部控制[J]. 中国外资,2013(20).

[4]方刚.浅谈医院财务内部审计的风险和控制[J]. 财经界(学术版),2011(04).

第7篇:制度建设目的和意义范文

关键词:制度;公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作者简介:杨渊浩,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博士研究生(吉林 长春 130012)

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并完善我国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公报明确指出:“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政府保障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当前,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存在地区分配不均、供给对象享受不均、城乡差异明显等不均等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推进我国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值得深入研究。

一、基本公共服务建设必须重视制度与人的互动

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本质上是制度体系,如何正确把握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及其相关制度安排中的制度与人的互动关系,探索在其建设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制度与人的互动关系的措施,对于加快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具有重要意义。

在政治学研究中,制度与人的互动关系主要体现为以下三方面:

第一,制度塑造人的观念并拓宽其有限理性,而人们在观念上对制度的认同是制度生成与有效运行的前提。就正式制度而言,制度为人的政治行为提供了有限的信息和选择框架,塑造了参与者的观念和偏好,而人的偏好是内生于制度之中的,它会随着制度的变迁产生相应的变化;就非正式制度而言,正如社会学制度主义所认为的那样,“一旦我们承认非正式制度是制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就不可避免地将意识形态和文化观念这些被新古典理论看做外生的变量带入了制度研究的视野。这是因为非正式制度根植于特定社会的文化观念之中,深刻地影响到了行为人的意识形态。” [1 ]另一方面,制度的安排也需要制度框架下的规则、规范、惯例、习俗、文化、符号等因素在社会上得到认同,制度规定的人们之间、人与制度之间相互行为的规则必须在社会中得到全体公民的普遍认同进而形成共同认知,这是制度正式生成的前提。如果制度不能更好地满足人的既定偏好和利益需求,制度也就无法在全社会形成共同认知,难以获得公民观念上的认可,制度安排的效率就难以保证。

第二,制度影响并约束人的行为,而公民的行为逻辑是影响制度结构的重要因素。制度的重要作用就是规范人的行为,保证其在合理的范围内运行,但是制度的安排必须以人的期望为重要参考标准,建立能够满足人的偏好的制度,这样才能保证制度的稳定性。一方面,制度始终制约着人的行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正如历史制度主义者认为的那样,“个人并不是为所欲为的,个人必须在既定的制定框架中行动,其行为必须遵循制度的预期和要求。制度以各种各样的程序、规则、义务、职责等形式,通过强制性地要求个人服从或通过教化和内化的社会化方式促使个人在制度底下行动。” [2 ]另一方面,不同的行为逻辑假设产生了公民对制度的目标与作用期望的差异进而影响制度安排的结构。正如社会学制度主义所认为的,个人行为追求的不仅仅是利益最大化,更是追求文化上的价值实现,若个人在社会中得不到相应的社会认同感,就可能通过合法程序引发制度的演化性变迁。所以,制度安排必须考虑公民的行为逻辑。

第三,制度缓和社会群体间的矛盾、促进社会的和谐与发展,而个人偏好的实现与否是制度变迁的重要因素。制度不仅仅影响、制约着人的政治行为,还在此过程中调解社会群体间的冲突,稳定社会秩序。人具有社会性,人们会因各自的利益而结成不同的团体,而利益冲突导致了群体间的冲突,这时就需要制度来缓和社会群体间的矛盾。制度“不仅通过塑造行为者的策略,而且通过塑造他们的目标,通过调解他们的合作与冲突,制度建构政治情景并影响政治结果。” [3 ] ()但是,如果制度安排不尽合理,群体间的冲突超出了制度可控的范围,个人偏好难以实现,那么一定数量的个人会集合起来通过群体的力量导致制度的变迁并影响制度变迁的方向。从某种程度上说,制度是社会矛盾的缓冲器,合理地调节着社会的利益分布,缓和着社会的冲突,但它必须能够更好地实现个人及群体的利益和价值,否则个人及群体的行为会引发制度的变迁。

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属于制度范畴,它影响着公民的政治和社会观念,约束着公民的行为,并通过缓和社会冲突维系着社会的和谐与发展,但是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立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是为人的需求和发展服务的,其运行的状况和效果又取决于人的观念、偏好和行为逻辑,最终取决于人的需求是否得到满足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得到了满足。虽然党和政府不断加大对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力度,但是我国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现象依然存在,其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过程中对制度与人的互动关系重视不够。因此,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必须重视制度与人的互动。

二、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是政府为公民提供能保障其生存与发展的基本公共物品以及在此过程中赖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相关制度安排,其直接目的就是尽可能使全体社会成员从一开始都能处于同一起跑线上,其总体目标就是最终实现惠及全体人民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一项制度安排,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塑造了公民的观念,影响了公民的行为,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也逐渐得到了公民的认同,公民在其影响下也不断地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1. 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应当以人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

人的需求是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目标取向,这也是评判体系建设合理性的尺度。就人的需求来说,主要有两方面的要求:一是只有把基本公共服务列为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的重要因素,提高财政转移支付能力,满足公民的基本需求,人的全面发展才能得以推进。二是只有制定及时、准确、合理的标准,才能提高政府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首先,通过增加财政投入扩大基本公共服务的覆盖面以满足人的现实需求。加大对基本公共服务的财政投入力度,切实保障公民对基本公共服务的需求,是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最为基础的一环。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相关制度的建设离不开财政的支持,它需要政府调整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加大财政对基本公共服务的投入,尤其要注意基层政府的基本公共服务的提供能力,要为地方政府提供起码的建设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财力支持,增强政府对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保障公民对基本公共服务需求的实现。当然,这里不仅仅是要加大支出的规模,还要更好地结合公民的实际需求,加强财政支出的合理性,在公民需求的方面应重点投入,加大这方面的财政力度,扩大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覆盖面,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可靠保障。在加大财政对基本公共服务的投入的同时,政府财政的转移支付能力也应有针对性地加强。这里所指的转移支付,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对特定基本公共服务的转移支付;二是对特殊群体的转移支付;三是区域间的转移支付。这三个方面的转移既是针对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覆盖范围而言,同时也是对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公平度的强调。

其次,通过制定合理标准增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可实施性以关照公民的实际需求。从人的实际需要出发,与时俱进地制定合理的基本公共服务标准,是政府建设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过程中的基本问题。在制定标准的过程中,政府应时刻关注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的实际需求,及时调整基本公共服务的范围与标准,明确政府在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应负的责任和应承担的具体事项,灵活制定惠及全体人民的标准,保证标准的时效性。另一方面,政府应在全国统一的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下,根据各个区域间的差异状况灵活制定出适合各地区的标准,保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惠及全体人民,实现全体人民的全面发展。在这里必须指出,标准的制定既要切合实际,又必须符合公共财政的供给能力,不切合实际的标准只会导致政府行政与公民的实际需求产生错位,造成资源的浪费,而所制定的标准一旦超出公共财政所能接受的范围,也会因不能实践而失去意义。

2. 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应当以个人的发展为落脚点

首先,政府应把“人”纳入到行政过程之中,增强对“人”的投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宗旨在于为人们提供基本生活的必需品,同时在满足公民基本需求的基础上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平等的机会。政府始终是围绕着人的需求活动,个人也成为政府行政的主要落脚点。“政府是基本公共服务的提供者,是非基本公共服务的倡导者和参与者,同时是整个社会公共服务的规划者和管理者” [4 ],因此,政府不仅仅要强化基本公共服务的行政理念,贯彻合理满足公民基本公共服务需求的行政目标,更要明确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要始终以人为中心,围绕着人来展开。这就需要政府在财政支出方面加大对公民自身的关注力度,增强对“人”的投资。由于教育与医疗对人的发展起至关重要作用,政府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必须加大对教育与医疗的投入。做好教育与医疗两方面的工作,是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起点,也是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起点。

其次,要建设多元基本公共服务互助机制,保障公民的自身发展。任何影响制度生成、运行和演化的因素都不是单一的,在进行制度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制度内部和与之关联的外部性因素,以增强制度运行的有效性。政府是基本公共服务的战略指挥者、管理者,并不是完全的提供者。“政府在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过程中应居主导地位,在‘市场失灵’或者‘第三方/志愿者失灵’的情况下担负起保障公共服务供给的最终责任。” [5 ]在“政府失败”的领域,要充分发挥市场、社会组织的力量,让它们承担起提供基本公共物品的责任。而且,发挥好市场和社会组织的力量也有利于提高基本公共服务的效率,保障基本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适当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提高公共财政的使用效率,因为市场能够带来竞争,而“大多数民间组织具有非盈利性的基本特征,其主要业务范围与基本公共服务项目具有许多相同或者相似之处。” [5 ]为此,要调整政府、市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形成基本公共服务互助机制,保障公民自身全面发展。

三、增强公民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主体性作用

个人的观念、行为在受制度约束与塑造的同时,也会对制度安排产生影响。“在新制度主义看来,行为受制度限定的理念,并不意味着个人行为完全失去能动性。事实上,即使个人行为是受到制度规定的,但个人行为依旧有灵活运作的空间” [2 ]。公民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不是被动的接受者,还具有参与建设的主体性作用。

1. 公民通过表达意愿参与建设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在理性选择主义看来,个人影响制度的重要因素或者说动力之一就是偏好表达或利益诉求。在公民参与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过程中,必须通过既有制度表达意愿并提高制度的人性化水平,增强公民参与的科学性、合理性,为其提供明确的制度建设目标。

首先,利用既有制度实现公民意愿表达。制度的变迁方式有激进变迁和渐进变迁之分。激进变迁带来的后果必然是破坏性的,“当承继下来的秩序被突然打碎,人们会失去方向;协调他们的行动变得困难起来”。渐进变迁主张制度变迁在一个缓慢的过程中发生,既强调制度变迁的方向问题,还关注对旧有制度的利用。公民表达意愿要充分利用政府提供的可靠的意愿表达的渠道或者既有的制度,增强公民意愿表达的合理性,突出公民在制度建设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其次,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保障公民意愿表达。公民真实意愿的表达需要法律作为后盾。随着我国公民及社会的法治化程度普遍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法律法规体系逐渐健全,公民在表达意愿、参与制度建设时应依法办事,通过法律保障公民自身对制度建设参与的合法性地位。为此,立法机关在制定相关法律法规的过程中,要给予公民必要的权利,帮助其能有效地表达意愿并积极参与到制度建设的过程中来,同时要注意社会历史文化等因素,增强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如果法律规定缺乏实际的可操作性,公民意愿表达受到法律上的阻碍,那么制度建设很难能收集到来自社会的声音,这必然会导致制度建设缺少了公民这一必要的主体,导致制度建设难以人性化。

2. 公民通过对政府及其官员的评估与问责参与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公民对制度建设最为重要的作用就在于对建设管理者的监督,公民可以通过对实际管理者的评估与问责主动地参与到制度建设的过程,实现自身的主体价值。

首先,要发挥公民在评估中的主体作用。对于基本公共服务评估来说,特别需要引入公民的因素,也就是说“要引入多元化的评估机制,坚持透明性、公开性的原则,以公民为中心,以满意为尺度,积极引入外部评估机制,建立多元化的绩效评估体系。” [6 ]对政府及其官员的评估,评估标准十分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评估主体的改变,突出公民在评估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在制度建设过程中,公民对政府及其官员进行评估并充分表达意愿,不仅可以有效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督促政府及官员能更有效地贯彻基本公共服务的行政理念,同时还能在评估的过程中为公民争取到对制度建设的话语权,将公民的意愿及时并实际地反映在制度建设的过程中,使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具人性化。

其次,要通过问责加强公民对制度建设的监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求政府将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化、并制定明确的规章规则,对此,公民应当进行必要的监督,而问责是一种有效的方式。作为制度建设的主体,公民也要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在制度建设的过程中要充分行使监督权,对于制度建设中的缺陷有义务及时指出并要求完善。然而仅有监督是不够的,它必须辅以问责制来实现对制度建设的有效监督。制度建设过程中,问责的目的在于对制度建设中的缺陷能够寻找相关责任人,公民参与到制度建设就是要在监督的过程中寻找不足并要求改正,否则公民可以通过问责制,确定相关责任人,要求其对制度建设中的缺陷予以纠正。

3. 公民通过互动平台参与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

基本公共服务建设平台可以在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同时提高公民的享受能力,还可以增强公民与政府的交流,使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具人性化。

首先,参与平台建设能够提高公民对基本公共服务的享受水平。公民是否真正享有法律所赋予的基本公共服务的权利要看公民对其享受的水平,所以,公民要积极参与基本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通过对平台建设的互动熟悉制度所赋予公民的基本公共服务权利,在平台中充分享受制度所带来的各项利益。公民要充分行使自己的权利,主动地享受政府所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正所谓“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要贯彻‘自助先于公助’原则,将政府公共服务作为一种自助之外的补助形式,而不能将政府公共服务作为一种纯粹的福利性公共产品。” [7 ] (209-210)

其次,公民对平台的利用影响着制度的变迁方向。公民是制度建设的受益者,在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的过程中影响着制度变迁的方向。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制度会产生不符合实际的方面,公民应及时指出制度在面对发展时所体现的滞后性,指出制度建设急需改善的方面,使制度建设更加趋近于公民的意愿,体现出公民对制度建设的实际参与,不断地提高制度的人性化水平。

参考文献:

[1] 卓 越,张 珉.新制度经济学的新发展与政治学新制度主义:比较与启示[J].经济学家,2008,(4):26-27.

[2] 侯伊莎.新制度主义:人与制度的互动[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6):65.

[3] Sven Steinmo,Kathleen Thelen,Frank Longstreth. Structuring Politics: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 in Comparative Analysis[M].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2.

[4] 项继权.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目标与制度保障[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1):3.

[5] 迟福林.政府转型与基本公共服务[J].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09,(1):45.

[6]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课题组.基本公共服务体制变迁与制度创新——惠及13亿人的基本公共服务[J].财贸经济,2009,(2):28.

第8篇:制度建设目的和意义范文

关键词: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中图分类号:F323.8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7-0042-02

引言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国家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在农村这一特定区域范围内所施行的社会保障和福利事业。由于我国现今社会是建立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础上的,势必使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经济形态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存在,因此,以耕地作为基础生存保障的农民的社会保障几十年来未得到应有的重视。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的发展,建立与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对加快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中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立概况

民政部自1987 年以来,以由点到面逐步推开,基本上建立起范围不同、标准有别的农村基层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即在欠发达地区以扶贫、救灾救济、优抚安置为主;中等地区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发展福利生产,安置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举办福利事业,收养孤寡老人,开展群众性的互助储金活动,帮助有困难的人,达到互助、互保的目的;富裕地区在上述工作基础上,开展以社区为单位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救灾合作保险。1992 年,全国已经建立以敬老院、社会保障基金会以及群众优待和“五保”统筹为主干的农村基层社会保障网络的乡镇已达1.45 万个,约占全国乡镇总数的30%。全国还有17.4 万个村民委员会建立了救灾扶贫互助储金会,人会农户近5 000 万户,储备资金达16 亿元,政府投入的救灾扶贫周转资金近17 亿元。1992 年民政部颁布了《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且在广大农村开展了社会养老保险的试点工作。自此,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开始在全国推行。到1997 年底,全国已有30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 000 多个县参与,投保的农民达8 200 多万人,投保金额达120亿多元,已有39.4 万农民领取养老金。同时,在一些地区进行了合作救灾保险的试点工作。1999 年,全国开展合作救灾保险的试点县也已达102个,救灾理赔支出约为8 700 万元。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开始进入制度化建设阶段的同时,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也有了巩固与发展,参加合作医疗的面不断扩大,医疗条件有了较大改善。国家还实施了扶贫攻坚计划,每年国家用于扶贫的资金达100 多亿元,全国农村贫困人口已由1978 后的2.5亿人下降到2000 年的4 000 万人,占世界贫困人口的比重由1/4 下降为1/20。自1995 年,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了初步建立。全国已有997个县市建立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即根据各地自身条件确定保障标准,除按时发放救济粮款外,还对保障对象在税收、水电、上学、医疗等方面给予优惠。这一制度正在全国逐步推广。2007 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在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2008 年,全国所有涉农县(市、区、旗)全部建立了农村低保制度;2009 年底,农村低保对象达到4 759 万人,占农村人口的比重为5.4%,与城市低保占5.5%的比重相当。又如,新农保制度按照试点工作安排,2009 年试点覆盖面为全国10%的县(市、区、旗),以后逐步扩大试点,2020 年之前基本实现对农村适龄居民的全覆盖。

二、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与发展的可喜之处

总的来说,近些年来农村社会保障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覆盖范围不断扩大。近年来,各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范围迅速扩大。例如,新农合制度从2003 年下半年开始试点,仅用了5 年多时间,到2008 年就提前实现了全覆盖的目标。参保人数从2003 年的几千万人增加到2009 年底的8.33 亿人,参合率达94.2%,成为我国参保人数最多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

2.保障标准不断提高。在推进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过程中,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财力的增强,短短几年内我国已多次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标准,更好地保障了农村居民的基本生活和基本医疗需要。

3.管理监督不断加强。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不断健全的同时,有关部门和许多地方政府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强化管理和监督。一是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特别是根据多数农村社会保障项目直接针对个人的特点,不少地方都在加快建设以个人为单位的农村社会保障信息系统。二是加强各项农村社会保障资金的财务管理。建立健全各项农村社保资金的财务管理办法,将各项农村社保资金全部纳入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4.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各级财政对农村社会保障投入力度的持续加大,是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加快推进的重要保障。特别是近年来,中央和地方财政在安排预算时,都把农村社会保障作为改善民生的重点予以倾斜,各级财政安排的农村社会保障补助支出大幅增加。

三、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面临的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认识还不到位。虽然现在各级政府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性已有足够多的认识,但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实际工作部门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认识都还有一定的偏差。

2.政府投入少,保障范围窄,覆盖面小,保障水平低。在我国,参加社会保障的农村居民仍然是少数,大多数的农民并没有进入社会保障的安全网。同时,社会保障能力也很脆弱,主要表现在保险基金数量不大,保障水平非常低。

3.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模式尚不清晰。经过几年的克难攻坚,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制度框架逐步清晰,农村新型养老保险也开始试点,但这些制度还有许多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

4.农村社会保障管理体制有待理顺,管理水平亟须提高。农村社会保障的机构协调远远不够,经办机构薄弱。管理的高成本抵消了制度的积极功效。监督体制不完善,很多项目实际上还处于主管部门自我监督的状态,农民作为受益主体参与管理监督社会保障事务的问题还未受到重视。

5.农村社会保障法制不健全,政府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并不明确。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法律建设的滞后,使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差异性过大,不符合公平原则以及保障内容不够全面,制度的可操作性不强。总之,目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框架还不够成型和完善,区域差别较大,保障范围有限,保障水平较低,存在制度上需要加以系统设计和完善,体系上需要加以科学健全与规划等问题。

四、完善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几点建议

1.加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研究,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建议国家有关职能部门和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加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专题研究,深入农村,调查了解农村社会保障工作的实际,查找原因,研究切实可行的实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途径和方法,供决策层参考,以尽快构建和完善符合中国农村实际的社会保障制度。与此同时,中国应当在结合国情的前提下,借鉴国外的有益经验,缩短摸索周期,加快推进农村社会保障工作。借鉴成功的经验,对于完善中国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理顺农村社会保障管理体制,明确政府的责任主体地位。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缓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农村社会保障薄弱的最根本原因,是政府对农村社会保障责任承担的缺位。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中,政府应当充当主角,承担主导责任,全面统筹管理农村社会保障工作。概括而言,政府责任主要包括领导管理责任、引导责任、利益主体的协调责任和资金的监管责任等。政府应当构建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框架,制定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远景规划与近期规划,理顺管理体制,彻底消除“条块分割、多头管理”现象,使管理机制更加统一、规范、有序。在政府的多项职责中,其监管职责尤为关键。政府应通过建立民主、科学的农村社会保障的监管机制,强化对农村社会保障资金的收缴、运营、发放等具体业务环节的监管责任,实行业务公开和信息定期制度,增强工作的透明度。

3.建立稳定的农村社会保障资金来源渠道。解决农村社会保障资金,一方面,要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壮大,增强自身“造血功能”,从而为农村社保资金提供可靠的来源;另一方面,政府应当扩大财政在农村社保方面的支出,并确保资金落实到位与有效运转。同时,应积极推动多渠道筹集农村社会保障资金。参照国际经验,鼓励“第三部门”参与社会保障建设,对中国农村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尤其必要。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多渠道筹集农村社会保障资金的机制,既可以缓解国家财政压力,又可以动员多方力量来筹集更多的资金。具体可行的做法包括:借鉴福利彩票、体育彩票发行方面积累的经验,发行社会保障彩票。从社会广泛募集资金:开征社会保障税,积极动员及接纳社会捐赠等。

4.尽快构建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法律体系。中国社会保障的立法建设是薄弱环节,应当尽快出台《社会保障法》,特别就农村社会保障问题进行专章规制,就农村社会保障应遵循的原则、农村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及形式、管理体制、资金来源与发放、保障项目的标准、社会保障的监督、法律责任等方面做出明确具体的规定,使中国的农村社会保障工作真正实现“有法可依”。同时,各级人大和政府可以根据各地农村的实际。在不与全国性法律法规抵触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地出台相应的地方性法规、规章,以便于农村社会保障工作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 王延中,魏霞,尤玉其,等.中国农村社会保障的现状与未来发展[J].社会保障研究,2009,(1).

[2] 杨中柱.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社保制度完善之探讨[J].经济前沿,2007,(10).

[3] 农明科.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09,(1).

第9篇:制度建设目的和意义范文

论文关键词: 现代企业;财会管理;体制创新 

论文摘要: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是提高其整体管理水平和整体价值服务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是规范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也是企业财会管理体制发展的永恒主题。根据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实际需求,企业可根据自身情况有针对性的、有计划的建立健全一套适合本企业发展的财务管理制度,并进行科学创新,对财会管理将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对财务管理体制创新的重要性和财务管理制度建设的科学依据进行分析,最后提出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建设的方法。 

1、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体制创新的重要性 

在跨入新世纪的今天,在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的深化改革中,企业财会管理制度的改革和创新,成为一个突出而紧迫的重要问题。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是企业同各方面经济关系的基本规范、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和财务管理活动的行为准则。现代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的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建立企业财务管理制度是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就必须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规范财务行为。也就是必须要按市场经济的要求筹措资金、使用资金和分配收益,才能搞好企业的生产经营,进一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以实现企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 

(2)建立企部财务管理制度是企业管理的内在需求 

财务管理是企业一切管理活动的基础,是企业管理的中心环节。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对企业的资金活动和价值形态的管理,主要是以成本管理和资金管理为中心,透过价值形态管理,达到实物形态的管理。因此财务管理是企业一切管理活动的基础,也是企业管理的中心环节。 

(3)新的经济形势要求企业必须建设财务管理制度 

尽管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已有多年,但我国大多企业的财务管理,依旧是会计和财务不分、财务仅是作为会计的附庸而存在,其对象仅限于“企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其内容充其量也只是成本费用的控制而已。因此,建设财务管理制度对企业筹集资金、用好资金起积极作用。 

2、现代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建设的科学依据 

企业财务、会计分别设立机构是体制创新的思路,是企业适应市场经济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现代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的建设,其科学依据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 

管理是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建设的前提和基础。不同企业、生产规模、经营方式、组织形式不同,其财务管理的方式也不完全一致。只有在充分考虑其生产经营特点和管理的要求基础上进行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建设、才具有可操作性。 

(2)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就是“企业利润最大化”。利润代表了企业新创造的财富,利润越多企业的财富增加越多,越接近于企业的目标。创办企业的目的是为了扩大财富,企业的价值在于它能给投资者带来未来报酬,因此,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应该是“企业价值最大化”或者“股东财富最大化”,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就是反映利润取得的时间,反映资本和获利之间的关系,反映受风险大小的影响。 3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建设的方法 

企业财务会计体制改革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具体操作中应当实事求是、循序渐进、讲求实效。要充分认清会计环境,遵循国家法令法规,体现效益原则和内部控制原则,有利于和国际企业财务制度衔接,还要考虑到改制中的便于操作。 

(1) 加强宣传和教育 

通过宣传和教育,使企业的经营者及财务人员都能充分认识到建立健全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必要性。加强领导、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建立健全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同现代企业制度结合起来,与深化企业改革,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结合起来。 

(2) 加强企业财务人员培训 

加强企业财务人员的业务培训,通过各种培训班、研讨班、学习班及会议等形式,加强对市场经济理论和会计理论的学习,不断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加强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大力宣传改革开放以来的企业财务战线上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使广大财务人员自觉重视职业道德的修养,以崇高的职业道德做好本职工作。 

(3)财政部门要加强指导,促进企业内部财务制度的建立 

在现代企业中,公司的财务管理通常与公司的高层领导有关,如总裁、财务总监等,还有一些级别较低的部门主管。因此,财政部门要加强指导,促进企业内部财务制度的建立,避免公司的管理出现漏洞,减少公司的经济损失。为企业的经营与发展提供强有利的保障。 

总之,财务管理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经济管理学科,财务管理是对企业财务活动进行的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以财务决策为中心,利用价值形式对企业财务活动进行综合管理。因此,财会管理体制的创新,对于制定企业的发展战略,合理地筹集、使用和管理资金,抓住发展机会,规避风险,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