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新媒体运营情况总结范文

新媒体运营情况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新媒体运营情况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新媒体运营情况总结

第1篇:新媒体运营情况总结范文

何谓“新新媒体”? 2013年上半年,经过精密筹划的浙报传媒,在借壳上市后,以32亿元的“天价”并购了盛大旗下的子公司杭州边锋和上海浩方。传统纸媒集团进军网络游戏行业,对于这家新构建的企业集团,我们还能说这是一家传统媒体集团吗?不像了。我们能说它是一家互联网公司吗?也不像。所以,我更愿意把它叫做传统媒体与互联网企业相互融合的新媒体方式——新新媒体。虽然这种说法并不一定合适,也许未来会赋予它一个更恰当的名称。

这次并购,有风投资本运作的成分,也有传统媒体自救的因素,还有传统网络游戏运营公司陷入瓶颈状态后的积极探索。总之,这是一个新时代下的新探索。

毫不讳言,纸质媒体已经进入名副其实的“下坡路”。在网络的冲击下,发行量下降、阅读人群下降、广告收入下降。并且,在内容新度、力度、时间效果上还屡遭网络媒体的打击,尤其是在微博、微信的冲击下,在网民眼里,纸媒几乎成了信息滞后的代名词。

就在纸媒在运营上逐渐日薄西山的同时,曾经风头一时无人能比的网游慢慢的从高速路上转向,开始缓慢前行甚至踱步了。如今的网游市场,尤其是传统网游运营商(不包括网易、腾讯等门户大鳄),不管是大型单机游戏、网页游戏还是手机游戏,或者由于游戏进入“衰退期”,或者题材开发进入匮乏期,或者同质化已经非常严重,创新性太差,很难长期粘合玩家,以前的网游盛况已经不再,甚至出现了九城连续十个季度亏损这样的“悲剧”。单靠美女、暴力来吸引玩家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倒是门户网站经营的游戏凭借他们得天独厚的流量优势,还能维持得不错。中国软件行业协会游戏软件分会会长刘金华在《2012中国游戏行业工作总结》中指出,“不包括纯动漫、卡通的收入在内, 2012年中国整个游戏行业的生产经营总收入约为1089.47 亿元人民币,比2011年度的1158亿元稍有下降,减少68.53亿元。”对于网游市场来说,没有增长已经是退步,更何况是负增长呢?

而再细分的话,根据公开数据显示:腾讯2012年的网游营收高达228.489亿元,比2011年的增长幅度高44.4%;网易2012游戏业务达73亿元,虽不及腾讯,却也高于其他运营商;而在2012年第四季度排位第三的,是搜狐畅游,超越了盛大。与门户相反,盛大、完美等传统的游戏运营商全面败退,九城则长期一蹶不振。而根据盛大2013年Q1财报,营收相比上年同期同比下滑21.9%,净利润同比下滑27.3%。盛大如此,其他传统游戏运营商也是如此,被门户压得喘不过气来。

第2篇:新媒体运营情况总结范文

现在各家公司都招微信运营,微信运营俨然是一个炙手可热的岗位,姑婆做公众号以来,有幸每天能够都和各式各样的微信运营er接触,和大家聊得越多,就越觉得微信运营er是一群非常有意思有能力有冲劲的群体。

然而,因学历,经历,个人能力,性格,所处工作环境不一样,导致微信运营人才良莠不齐,所运营出的号也是气象万千。今天,姑婆来梳理下不同的微信运营的情况。

一、初级微信运营er

特征:

1,认真看过的微信运营的文章不超过10篇,没耐心读完他人的微信运营文章。只懂微信运营的皮毛,只知道微信运营是编辑文章,发送文章,知道目标是要把微信阅读量,微信粉丝做起来。

2,对文章里提到的微信运营经验是“完全彻底”的执行,没有分寸的把握。

3,被微信阅读和粉丝量级控制着情绪:后台有量就眉开眼笑;量掉了就不知所措。

4,常问类似“微信怎么推?”“微信怎么做粉丝?”之类的问题。

5,年龄偏小,盲目崇拜微信运营高手。

6,微信公众号后台的规则都没看过。

估计数量:全国10000左右。

业内大牛们说:开始实践吧,边实践边大量阅读文章,不怕读不懂就怕你不读,学习要耐心,微信运营主要靠自学。

二、三线的的微信运营er

特征:

1,成功搞过几个阅读量高的文章,但对自己的能力有所高估,以微信阅读量和微信粉丝量论英雄,爱炫耀。

2,以找优质微信内容为主要工作,已注意到内容的重要性。

3,内容的面铺的很宽,但是拓展有余,运营不足,或者几乎没有运营。

4,可能有自己的一些运营心得,但是被阅读量和粉丝新增蒙蔽了,无法自拔。

估计数量:全国1000—3000位之间

业内大牛说:别被新增堵住了你的思维和视野,经过总结之后的方法论很重要。

三、二线的微信运营er:

特征:

1,对微信运营方法熟练运用,重视整体运营思路,对自己的能力有正确的认识和评估,可以承接整体微信运营项目。

2,不再仅仅做内容,对活动等其它形式开始广泛涉及。

3,有自己的微信运营理论体系,中国微信运营的主力军。名声传播于圈内,很容易找到他们。

4,开始领悟更高的策略层面。建立起微信运营指标。

5,微信运营很熟练,各种优化方法运用得当。

估计数量:全国500—1000位之间

业内大牛说:兄弟们,各大上市公司的猎头都找你们了吧?这群人最适合到大公司或融资很多的土豪公司内部负责微信运营,一来他们渴望有更大的施展空间,二来原有的公司因为可能被束缚。

四、一线的微信运营er:

特征:

1,对微信的运营策略,组织架构,人事关系比较熟悉,并熟练运用。

2,有自己的心得体会,偶尔会写写观点什么的,供自己反思,对粉丝量,阅读量看得已经很淡。

3,开始为朋友的微信做顾问,低调赚钱。从来不吹嘘自己的能力,也不随意告诉别人自己的私活。

4,偶尔与创业公司老板聊聊,与自媒体聊聊,开始注意个人品牌的塑造。

5,当行业刚刚发生变化时,他们能够快速分析变化的趋势和原因,并且快速拿出应对措施。

估计数量:全国100位以内

业内大牛说:这些人,去任何公司,都会是公司非常宝贵的财富!是公司成功的重要推动力量!

五、顶尖的微信运营er

特征:

1,他们不轻易出手分享经验,但是只要开口讨论,一回帖,一发文,必定出手不凡,让听众恨不得赶紧记下来,回去慢慢思考。

2,他们每天专心耕耘自己的微信,赚钱很低调,生活很滋润。

3,他们跟很多自媒体都有很深的关系,别人搞不定的他们能搞定,别人花很多钱搞定的,他们花极少的钱搞定,人脉,能力是他们的最大的财富。

4,他们有着极强的预判能力,在行业即将发生变化或者已经发生变化时,就已经能够感受到,并且能够提前提前做好一些应对措施。

第3篇:新媒体运营情况总结范文

微信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出现的新兴媒体,虽然其具有新潮、便捷、多元化的宣传交流功能,但对于众多中小微企业来说,虽然注册了企业的公众微信账号,但由于不甚了解微信强大的营销宣传、策划、管理等配套服务功能,无法发挥其对于企业宣传的强大能效。因此,研究企业微信平台的营销策划与管理能够为初级使用商户提供微信公众平台的产品宣传策划、产品营销策划、企业在线互动交流策划等,为其节省新媒体营销的人力、物力和时间等成本投入。尤其是对中小微型商户而言,由于企业运营资本有限,选择微信营销宣传能够有效节约运营成本,通过企业微信公众营销与管理平台的网页,及时和更新企业产品信息,能够有效提升企业粉丝群体的数量以及关注和喜爱程度等。利用微信平台的后台管理功能,还可以及时了解和掌控企业会员数量的变动情况,从而及时调整企业在微信公众管理平台上的宣传策略,吸纳更多的粉丝群体关注企业的订阅号,加入企业的微信会员,享受企业订阅号给他们生活带来的便利。粉丝群体,看似普通的客户群体,实质是隐藏在微信平台背后强大的客户群和最直接、最真实的广告宣传媒介。值得分享的内容,共享在朋友圈内,将会为企业订阅号带来更加广阔的客户群体和更加巨大的商机。微信平台策划与管理能够帮助企业广泛吸引这些潜在的客户群体,以及深入挖掘潜伏在潜在客户群体中的市场商机,从而为企业节约运营成本的同时,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目标。

二、微信公众平台营销与管理应用的研究现状

通过可查阅的文献检索系统以及行业统计数据与年鉴,目前有关微信平台营销策划与管理应用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三个层面:

第一,有关微信营销现状及发展对策的研究:王时杰(2014)、朱妍(2014)通过比较分析微信营销的基本模式,总结了微信营销具体应用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据此提出了开展微信营销的有效对策;魏淑娟(2014)通过总结微信营销的特点,比较分析了微信营销创业模式案例,并据此开展了微信营销创业模式的战略分析;

第二,有关不同行业微信营销的发展现状研究:余倩倩(2014)通过分析零售业开展微信营销常见策略,归纳总结了零售业开展微信营销的的优势,并结合零售业行业特征提出了微信营销发展建议;马春阳(2014)通过归纳微信营销的主要特点优势,探索了车企微信公众平台模块的设置,并据此提出了车企微信营销应注意的问题;焦世奇(2014)通过分析扬州餐饮企业对微信营销的应用现状,总结了微信在扬州餐饮企业营销中存在的弊端,并据此提出了解决调整建议;张玉凤(2014)通过介绍微信及微信公众平台的主要功能,比较了企业微信平台与图书馆微信平台的异同,并提出了图书馆微信平台营销的合理建议等。

第三,有关微信营销的传播与运营研究:廖波等(2013)通过对中小型企业微信营销传播机制现状的分析,提出了完善微信营销传播机制的对策;毛艳琼等(2014)通过总结分析目前中小企业运营微信公众平台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微信公众平台营销定位、内容、时间、互动等方面提出了完善中小企业运营微信公众平台的建议。根据以上研究现状可知,目前有关微信营销的研究仍存在以下薄弱环节:第一,第三方微信营销策划与管理的应用与经营;第二,系统化的微信营销策划管理流程设计等。

三、微信公众平台营销策划与管理的市场机遇分析

(一)微信用户数量的迅猛发展为微信营销与策划提供了载体保障随着智能手机在中国市场的迅速普及,其价格不断下降,逐渐被百姓所接受,千元以下的智能手机已经屡见不鲜,这无疑为微信的市场推广提供了必要的载体保障。2012年3月至2013年7月中国微信用户增长幅度相对显著,微信用户数的增速从2012年3月底的23万/天迅速增长到2013年7月的160万/天,增幅将近7倍。微信用户数量的迅猛增加以及微信市场运营的渐趋成熟,使微信的营销策划与推广逐渐成为商家的新宠。作为一项新兴的具有较强关联属性的虚拟社交工具,如果能够有效将不同地域、不同层面的企业用户相聚集,将会大大降低企业的营销成本,以及积聚企业的客户忠诚度。

(二)移动互联网络的迅猛发展降低了微信营销和管理的运营成本近年来中国移动互联网络发展迅速,自2.5G网络出现后,相继出现了3G网络、4G网络,使用人群数量不断翻增。尤其是在许多大中城市,许多商家为吸引客户,提供可搜索的WIFI热点覆盖区不断扩大,这无疑为微信营销策划与管理提供了良好的网络基础条件。同时随着通信行业竞争的加剧,通信运营商不断调整网络资费,网络套餐的价格日益实惠,这些做法吸引了更多的消费者加入移动互联网络的使用中,进一步拓宽了微信使用的潜力人群,拓展了微信营销策划与管理的市场前景。

(三)依托腾讯QQ的庞大市场基础平台辐射提升微信用户的数量微信平台是由腾讯公司推出的为智能手机提供及时通讯服务的免费应用程序。众所周知,腾讯公司主营的QQ软件产品具有极高的市场占有率,微信作为腾讯公司推出的同类产品,具有更加便携的沟通互动功能,包括借助手机网络的语音、图片、文字、视频等沟通交流,使手机交流的功能更加强大,更加丰富多彩。由此可推知凡是使用QQ软件产品的客户都可以成为微信的潜在用户,且微信具有的更为便捷的操作流程、节省上网流量等特点,适合多种类型企业,也为微信营销策划与管理的运营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基础。

四、微信公众平台营销策划与管理的服务业务

(一)服务内容根据企业客户需求及企业项目推广需要,精选每日话题及活动资讯的单图文、多图文、文本、语音、视频等素材,并开展营销策划、编辑设计以及群发推送;同时提供公众账号社区,活跃提升公众账号粉丝参与度和互动度。

(二)服务活动根据不同企业客户的行业属性、市场需求以及企业长期积累的客户群体的特质等,结合微信自媒体营销平台和拓展渠道,开展有针对性的企业营销活动的策划、执行等,活动期间可开展粉丝管理、舆情监控以及微信图文直播等。

(三)服务反馈数字能够有效反映市场营销的推广效果,可以通过监控并统计营销策划内容的每日群发到达率、阅读率和分享率等,举办活动的互动人数、分享人数、增加的粉丝人数等基础数据,为后期企业营销运营提供指导依据。

五、微信公众平台营销策划与管理的推广渠道

(一)微信自带媒体的营销推广微信公众平台利用行业定向、地域定向、泛账号等各种渠道的微信自带媒体资源,拥有涵盖各种门类的微信用户群体。在长期的客户服务中,通过积累丰富的自媒体账号人群属性、粉丝质量判别机制,能够承诺为客户提供效果化推广结算计费方式的微信营销。从平台功能来看,目前公众平台的主要功能包括多媒体信息大规模推送、定向推送(可按性别、地区、分组等指标定向推送)、一对一互动、多样化开发和智能回复等。这些功能为公众平台的实际运营带来了媒体、营销、客服和公共服务等应用方向。

第4篇:新媒体运营情况总结范文

【论文关键词】 移动通信媒体 发展 移动商务

【论文摘 要】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移动通信媒体的作用日益重要。目前,中国的手机用户数量已逾8亿,手机用户的增加无疑加快了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也说明移动通信媒体进入了一个更加高速发展的时代,并且将加速对传统媒体产业的解构。

一、移动通信媒体已经成为“第五媒体”

媒介的定义是信息的一个载体,凡是能够把信息从一方传到另一方的工具、手段称之为媒介。商业媒介通常具有以下特征:

一是大众的行销服务媒介必须是面对大众传播的,因此商业广告中的媒介指的是大众媒介;二是可控制性,投资行为的本质是以较少量的投入换取较大量的回馈,即是投资行为,在投资上必须具有可控制性;三是付费,商业媒体的另外一个特点为商业性,所谓商业性的意义是媒体依赖广告为主要盈利来源,所以具有付费特征。

从以上媒介的定义和特征来看,移动通信媒体亦即手机媒体已经具备了媒介的所有要素,并且人们也已经普遍认可手机作为报纸、广播、电视、网络之后的“第五媒体”的地位。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的网络媒体,具备数字化、网络化、多元化、全球化、小众化、实时性、交互性、广容性、易检性等特点,已经对以报纸为代表的传统媒体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在中国,2005年以后,报纸业出现了整体不景气的情况。那么在手机媒体突然兴起的今天,会不会促成媒体结构新一轮的新陈代谢呢? 还有待检验。

二、移动通信媒体的特点

移动通信媒体亦即通常所说的手机媒体,可以理解为一种集网络和信息传播功能于一体,通过数据传输技术,把各种文字、图像、音频、视频信息数字化,然后传输给广大用户的崭新媒体。无线网络的发展让手机同时具备了网络媒体所具有的几乎所有优点。而由于其介质手机的特点,手机媒体也具备兼容性、整合性、贴身性和便于互动,成为一种“带有体温的媒体”。它具备以下其他媒体无法抗衡的特点。

1、广泛性

早在2008年底,中国手机用户已经超过6.4亿,2010年10月更是突破了8亿,手机媒体的用户已经不仅仅集中在25岁到45岁之间、知识水平较高、经济基础较好的人群,它已经向上扩展到65岁而向下延伸到15岁,手机几乎已经成为对应于每个活跃的社会元素的存在。几乎人手一终端,这是其他媒体不可能具备的。

2、覆盖性

手机网络在大多数地方都可以实现覆盖,无论是办公室还是家中,甚至电梯、汽车、火车上。它的覆盖能力远远超过其他媒体。

3、跟从性

“手机时代,人们在裸奔”。通过现行的基站,手机定位误差在200米,3G时代,误差可以缩小到10米。2010年1月13日,北京西城区西单商业街透露将考虑开设手机信息平台,只要进入西单地区,就可获得商场购物及相关打折信息等。

4、可统计性

“裸奔”的概念不只是地理上的,通过受众所用机型、话费、手机漫游情况、网页浏览状况,运营商可以精确的区分受众,在此基础上丰富受众信息,建立详细的受众数据库,将为广告精准化营销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5、即时互动性

广告投放效果将不再是盲目计算的。通过促销活动等吸引反馈的手段可以准确地计算。

6、可支付性

手机已经可以进行方便的小额的电子支付。而和金融业的融合,使其变身为下一代的支付方式,同时代替钱包和信用卡,从理论上讲也是可行的。

人们从广泛性和覆盖性意识到移动通信媒体的价值,在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人们意识到手机媒体的更重要价值来源于它可以精确的区分受众。而且,手机还具有随身性、反应速度、区域能力、互动能力等其他媒体很难具备的特征,更使其可以进行精准甚至一对一的传播。广告将不再是单一的你投我放模式,而是与营销紧密结合的交互式沟通过程。随着手机上网资费的降低,人们使用无线网络的频率越来越高,而国家正在推行的三网融合会加速这一潮流,手机广告的形式也将大大丰富。在互联网时代,Google、百度等仅用了十几年的时间就超越了众多的媒体公司,而移动通信媒体时代的到来,又为运营商、互联网企业、传统媒体乃至终端机器生产商提供了一个再次竞争的舞台。

三、移动通信媒体应该加强服务性

由于移动通信媒体所具有的优点,其在人群中的普及速度也是非常惊人的。我国手机用户突破8亿,手机报的普及率已经达到39.6%。而随着手机媒体的发展,早期群发短信式的模式已经遇阻,应当意识到受众不缺少信息,缺少的是及时的、对他自己有用的信息。

在这一点上,日本的实践比较成功。日本最大的移动通信公司NTT DoCoMo于1999年2月22日推出数据业务I-MODE,现在是全球最成功的无线互联网服务。手机媒体研究的先行学者匡文波总结,它成功的关键是以内容为王:首先,它必须是新鲜的,即时更新;其次,它必须有深度;再次,应该鼓励用户多次访问;第四,用户应该能够看到这种用手机上网方式的好处。I-MODE结合日本国民心理,量身定做了各种娱乐业务吸引用户,重点提供了诸如漫画、游戏、图片下载和音乐等服务,结合对内容提供商的严格考核,保证了I-MODE业务内容的丰富化和个性化。而移动通信媒体还有一个与传统媒体非常大的不同,即它的发展非常依赖于技术的发展,而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无疑是非常快的。

四、移动通信媒体业的博弈与发展

移动运营商进军手机媒体业务的步伐已经势不可挡,它与报社、电台、电视台、独立WAP网站之间也因此产生了矛盾。移动运营商并不甘心只做网络和渠道,而是要凭借自己在市场、用户、渠道、信息网络等方面的诸多优势,力图整合内容提供商、网络服务商、设备系统和终端制造商以及终端用户,形成以自己为主体的产业链。由此,移动运营商与报社、广电企业和WAP网站之间产生了激烈的争夺。为了减少不必要的损耗,加速我国在这一轮信息技术变革中的脚步。在2010年1月13日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中,决定加快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

所谓“三网融合”,是一种广义的、社会化的说法,在现阶段它并不意味着电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三大网络的物理合一,而主要是指业务应用的融合。三大网络通过技术改造,能够提供包括语音、数据、图像等综合多媒体的通信业务。这也就意味着,只要通过一部机器,人们就可以完成日常所需的信息处理。手机体积或者屏幕面积会适度增大,而笔记本电脑等则会适度缩小,手机媒体也将正式进化为移动通信媒体。原本存在于电视媒体、手机媒体、网络媒体之间的界限将进一步模糊。同时也意味着,移动通信媒体进入了一个更加高速发展的时代,并且将加速对传统媒体产业的解构,仅仅是“第五媒体”的定位,恐怕已经不能准确评价它的价值了。

【参考文献】

第5篇:新媒体运营情况总结范文

按照去年6月9日国务院印发的三网融合试点方案规定的三网融合试点阶段和步骤,2010年6月到2011年7月是第一阶段试点,2011年7月至8月是第一阶段试点工作总结,对试点企业的三网融合业务发展、网络建设和安全保障情况进行测试评估,并根据测试评估情况提出第二阶段试点方案。今年9月到明年12月是扩大试点的广度和范围阶段。

按照规定今年9月已经完成第一阶段试点工作总结,开始进入第二阶段试点。但很明显的是三网融合第一阶段试点工作基本上没有进展,三网融合的核心工作――广电电信业务双向进入几乎毫无进展,双方都没有颁发进入对方业务的许可证;国家级有线电视网络公司千呼万唤不出来;全国的有线网络依旧分散地搞自己的数字化整转、网络改造网络整合和开展有线电视业务,互联网接入业务没有新的增长,国内IP电话业务也没有进展,也没有开展增值电信业务和比照增值电信业务管理的基础电信业务。电信运营商的IPTV业务依旧进展缓慢,手机视频业务继续保持原样,也没有染指互联网电视业务,一如既往地建设自己的电信网络。归结为一句话:电信依旧做着电信,垄断着电信,广电依旧做着广电,垄断着广电。三网融合的政策目标在第一阶段已经基本落空。

貌似有进展的就是广电建了IPTV、互联网电视和手机电视的集成播控平台――这是三网融合电信进入广电的前提或者说基于安全理由筑起的大坝,而在现实中变味成了分享利益的垄断筹码。从2010年1月国务院作出推进三网融合的决定到现在,这一年多时间内最大的“成果”是业界对三网融合的喧嚣,实质性的成果接近于零。笔者不知道有关部门是不是已经按照国务院的试点方案进行了第一阶段工作总结,两手空空拿什么交作业。

三网融合试点阶段目标落空有两个根本原因,一个是行业垄断利益,一个是管理体制。行业利益垄断主要表现在电信和联通垄断着全国的互联网宽带资源,严厉禁止广电有线网络进入,这一点上基本上就堵死了广电网和互联网的融合,在广电不具备从事固话、移动电话业务的条件下,广电有线网络和电信网也没有融合的可能。广电的制播机构电视台垄断着视频节目资源,在自身利益的驱动下他们愿意和电信合作成为内容供应商,电信运营商的IPTV业务实现了电信网做电视业务。但是广电部门控制了IPTV的集成播控平台,电信也无法成为独立的IPTV业务运营商,也就无法实现电信网融合电视网。电信坚决不放弃自己在行业垄断利益,三网融合自然是僵局。致使三网融合试点阶段目标落空的第二个根本原因是管理体制没有变化,在电信广电处于行业利益僵局的情况下,实现行业监管部门的融合将对立双方合为一家,僵局自然消解,或者重组三网融合的主体,比如成立独立的骨干网运营商,比如重新排列组合广电、电信运营商,皆可实现行业垄断利益的消解。从中央层面将媒体政治监管职责和三网融合产业发展的监管职责理顺,创先行业监管体制,阻碍三网融合进展的利益枷锁将被脱去,行业会自己向前飞奔。

三网融合试点工作第一阶段目标已经落空,如果不打破行业垄断、调整管理体制,可以预见第二阶段目标乃至以后的政策目标仍旧不会取得重大进展,僵局将持续到三网融合本身被技术发展消解。

第6篇:新媒体运营情况总结范文

近两三年以来,为了迎合读者需求,提升纸媒竞争力,各报社(报业集团)都在很短的时间内推出了自己的移动App产品。但从实际效果来看,大部分App产品还只是照搬报纸的内容,赢利模式也不清晰。这些App产品只是解决了有跟无的问题,没有解决纸媒为什么要做App,又如何来做的问题。那么传统纸媒究竟需要什么样的App呢?又如何来做好App呢?

发展纸媒App是为抓“用户”

第一,提升“服务”的价值。

2011年底扬州报业传媒集团也开始了移动App的探索之路,2012年7月“乐活扬州”手机App应用上线试运行。在刚推出时,用户下载的热情很高,而在运行一年以后用户数出现了增长放缓和活跃度下降等问题,单一的信息展示和机械照搬报纸的内容已经不能完全吸引用户。经过对“乐活扬州”一期进行总结思考,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不能一味跟风,要改变我们办App的初衷,不是为了办而办,而是在新的传播格局下,利用新技术大力发展移动互联战略,紧抓用户,通过内容、服务、互动,让“用户”资源产生更大的商业价值。基于这一理念,从2013年8月份开始,扬州报业传媒集团专门成立了一家新媒体公司,发展移动互联市场,市场化运作App产品。在“乐活扬州”一期工程的基础上,开始进行“乐活扬州”项目二期升级,二期不再仅仅是简单的新闻,在考察了“IN成都”、“无线苏州”、“掌上靖江”等国内多家媒体App现状的基础上,把“乐活扬州”二期的主题确定为“为用户提供基于地理位置的相关服务(LBS)”。“我在哪儿?周边有什么信息、什么服务?我如何得到这些服务?周边有什么圈子?周边有什么活动?”等,通过持续不断地为用户提供服务,让用户习惯享受服务,才能重新吸引用户。

第二,掌握用户的行为。

过去的一年里团队花了很大精力对“乐活扬州”的用户行为进行跟踪。首先,定位出用户群,利用点击量筛选出受欢迎的内容,再通过所展现的内容精确定位出我们的用户群体,反过来我们又能对用户群进行有针对性的媒体推广和营销活动,逐渐建立起一套适合自己的运营模式;其次,掌握用户的阅读时间,很多的客户端晚上六点之后就不再更新内容,但事实上晚间依然有相当数量的用户希望得到本地的新闻信息,于是增加了晚间的内容更新和即时新闻适时;另外,推送是非常实用和重要的功能,控制好推送的次数和时间点可以有效提高用户黏着度;为了避免用户在长期使用App过程中产生视觉疲劳,团队至少每季度都要对版面的色彩、字体和排版进行微调优化。

第三,融合纸媒的优势和融入社交分享。

在浙报集团2013年业绩会的问答报道中,提到关于如何考虑App客户端的布局和盈利模式的问题,他们是这样说的:“在未来互联网时代,媒体价值并非简单体现在纸媒的发行量上,而更强调媒体覆盖率和影响力,App有利于增强本地新闻的覆盖率和影响力。通过App的协同效应,可以稳定报纸本身的广告收入,同时现在新闻纸的价格也在下降,在减少报纸成本的情况下稳住广告营业额,从而盈利会有所增长。”

所以App并不仅仅只是代表多了一个展现形式。过去一段时间国内都在讨论关于纸媒消亡的话题,而事实证明传统纸媒拥有的品牌影响力和传播渠道短时间内并不容易被取代,如果我们的App能很好地继承这些优势,并融入用户喜好的社交分享等最新功能,最终我们将再次掌握用户,而有了用户也就意味着我们的传统纸媒有可能在掌握“用户”的基础上,产生新的商业价值。

第四,构建基于城市O2O的生活圈。

“乐活扬州”二期构想,在掌握到一定的用户数以后,就会通过App中自带的定位功能为用户提供包括衣、食、住、行、购及生活信息查询在内的多种线上服务(LBS),以便快速聚集人气。以消费为例:用户在线订购后收到二维码信息,凭借二维码到相应的服务点,经验证后即可享受到对应的服务。当用户享受完服务后可以将经历到自己社交圈中供他人分享、点评。同时也会和不同类型的商家接触,不断定制出适合于App用户的活动和服务以。App的社交为基础将线下的服务与线上的消费相结合,通过O2O的运营模式来实现盈利,最终建立起App手机门户。

赢利模式的问题

现在绝大部分纸媒都有了自己的App产品,或合作开发或服务外包或自主开发,掌上系列、无线系列……样式五花八门,功能也参差不齐。国内纸媒90%以上都是以新闻和展示为主,很少考虑赢利模式的问题。如果不认真考虑赢利模式问题,仅仅是为了有而有,这样的产品一定是不长久的,总结下来,App产品有两种主要赢利模式。

一种是基于App产品本身。包括广告(在App产品上可以植入商业广告,例如:开机画面、广告条等)、商业信息(现在已有多家纸媒App在产品中单独增加商业信息版块,以期获得效益)和开展政务服务(让政府各组成部门以部门为单位入驻纸媒App,收到一定的年服务费)。

另一种是基本用户服务。“成都全搜索”主办的“IN成都”走了一条很好的基于用户服务的运营之路。“IN成都”从2010年开始投资建设,到目前为止下载用户数已达60多万。他们的App主要是给用户提供生活消费相关的增值服务,从而产生商业价值。据“IN成都”相关负责人介绍,“IN成都”前三年发展,主要在于推广和造势,积累用户,粘着用户。为此,他们把能想到的所有的推广手段都用上了,除了集团媒体的推广外,还有各种合作,甚至给运营商营业厅的柜台人员提成。前两年他们每年在推广上的投入都在100万元左右。他们坚定不移地认为,只有用户达到了一定的规模,才能利用这些用户资源开展各种商业活动,产生价值。例如,他们2013年和华侨城综合体项目,利用“IN成都”的用户资源,为华侨城项目定制适当的运营方案,仅此一项,全年预计的运营收入就有近100万元。

“IN成都”无线事业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前三年他们利用吃喝玩乐这些手段,积累了大量的忠实用户,虽然这些吃喝玩乐的项目经营利润点不大,但很能吸引目标用户。据统计,“IN成都”目前的用户以18—35岁的年轻用户为主,这部分恰恰是市场行为最为活跃的群体。有了这些巨大的用户数,进行任何商业开发都能得心应手。

“IN成都”的成功,给我们所有纸媒一个启示,那就是要利用App坚定不移发展用户、积累用户、粘着用户,有了用户,才能有适应新形势需要的市场,才能产生更大的商业应用和价值。

传统纸媒App的现状

App应用的主要来源于苹果、安卓、微软和黑莓商店中,其中苹果和安卓占据主要份额,我们从这两类市场中搜索媒体类的App应用进行比较。

从下载量来看,前20名中大部分被腾讯、网易、搜狐等商业网站的应用占据,传统纸媒的App只占很少的一部分。

第7篇:新媒体运营情况总结范文

目前,已开展的增值业务包括数据广播、EPG运营、付费频道、数据专网、宽带上网及互动电视,本期刊发的这篇文章,结合遵义数字电视增值业务实际运行四年采的数据,进行了客观务实的分析,折射出国扰很多地方有线运营同仁的共性问题。当“三网融合”已经成为紧迫的现实,整个业界迫切需要战略和战术两把抓――前者决定方向,后者确立执行力!希望本文能给读者带来战术层面的务实思考。

数据广播:发力要在关模后

目前,遵义数据广播平台已开发的应用为《遵义视窗》,是以适合电视屏幕为表现形式的电视网站,用户可通过摇控器操作机顶盒来浏览内容。

《遵义视窗》规划为4个频点,其中3个使用,一个备用。栏目共计15个,栏目设置见图1。

1,内容形式

图文信息:图文信息为在电视页面(720×576)上以“文字+图片”的方式,通过数据广播平台播发与市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资讯,可取代街头散发的小广告并与平面媒体争夺一定的分类广告市场份额。

视频广告:《遵义视窗》上设有视频窗口,可跨频点链接视频节目,实现大小窗口变幻的视频显示。在频道资源足够多的情况下,可做到一个广告主拥有一个电视频道,也可在同一个频道上进行时段的分割,让不同广告主自行确定时长及轮播次数。

2,存在的问题

《遵义视窗》开播4年来,仍未进入真正的商业运作,主要原因如下:

图文信息不够丰富:目前《遵义视窗》只有4个频点,在保证播出速度的情况下,信息容量只能达到24兆字节。要保证播出速度及提供更为丰富的信息,必须进行频点扩容。但由于遵义自整转至今还保留模拟电视的播出,频点资源有限,无法为数据广播提供更多的频点资源。

不能在数据广播里播放视频节目:要在数据广播中增加视频节目,必须增加频点并购置视频播出服务器等相关设备,而遵义进行整转后,又于2008年整合到省网实行统一管理,致使该项目资金一直无法到位。

无法实现互动:目前遵义的双向网改造正在进行中,因此《遵义视窗》只能采取广播方式播出。

制作存在的问题:目前遵义数据广播的页面制作采取两种办法制作,一是使用DTV前端CMS生成系统,二是使用页面制作软件如Dreamweaver等。电视页面不同于传统的互联网页面,电视页面需在有限的电视屏幕窗口显示一张张页面,在保证内容尽可能丰富的同时,还要考虑到页面的简捷、美观,因此,数据广播页面的制作不能象传统网站那样仅靠使用CMS服务器生成页面,页面制作的工作量非常大。

总结:除了互联网之外,《遵义视窗》作为一种视频图文结合型新媒体,具有很强的宣传优势及吸引力,因此尽管《遵义视窗》目前尚存在一些问题,但随着模拟电视的关闭,将空出大量的频道资源,且技术问题也很容易伴随技术的发展得到解决,因此,笔者认为,数据广播作为一种重要的增值业务必将在未来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EPG运营:技术要简单、形式要丰富

EPG作为整个数字电视平台的门户,可通过友好的界面,为用户提供快速搜索内容的服务,从目前各地的情况看,用户对数字电视的整体评价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EPG,同时,EPG也为同时运营商提供了全新的广告运营平台。

目前,遵义EPG业务已开发的应用为:开机画面、主菜单界面、音频广播背景及信息条广告的定制播出。

1,开机画面广告

开机画面以静态图片为载体,可按客户要求定制为图文信息广告,播出时间为5秒钟。开机画面广告为强制性广告,用户只要开机,就必须收看开机画面广告,其覆盖率达100%。

2,主菜单界面广告

主菜单是数字电视的门户,数字电视、数字广播、NVOD点播、《遵义视窗》、节日指南及系统设置等功能的进入均需通过主菜单界面进行切换,为此,遵义在主菜单页面下方,预留了一个可定制的以静态图片为载体的图义信息广告窗口,播出时间为5秒。

3,音频广播背景广告

立体声广播是遵义数字电视开播之初就已提供的一项业务。音频广播背景画面为一种按客户需求定制的,以静态图片为载体的图文信息广告,用户收听数字电视广播时就必须收看音频广播背景,且如果用户不退出广播节目,背景画面会一直停留在屏幕上。

4,信息条广告

遵义信息条广告为基于频道信息栏开发的一种新广告业务,用户在换台时,在电视屏幕下方的信息栏中,将显示当前节目及下一个节日的指南信息。遵义在该信息提示的有边,预留了一个以产品或商家形象识别、标志为主的静态网义信息广告位,播出时间为5秒。虽然频道信息栏显示的时间较短,但用户在收看数字电视时,必定会进行换台操作,每换一次台,广告图片就会出现一次,其覆盖率也高达100%。

目前遵义基于机顶盒终端开发的EPG广告增值业务存在以下几类问题:

问题1:升级操作复杂导致风险加大。

首先,机顶盒进行软件升级时,必须对机顶盒的版本号进行升级,机顶盒频繁进行识别、接收、更新等操作,将导致开机时间延跃,为用户使用带来了一些麻烦;其次,网络老化及用户布线不合理等因素会导致机顶盒识别、接收、更新的失败;第三,电视节目及数据广播的分级传输模式也加大了信号传输失败的风险性。为此,笔者建议,不能进行频繁的EPG更换操作。

问题2:表现形式尚有待改进。

目前,EPG广告尚不能提供选择广告图片后,按遥控器确定键进行广告链接的切换操作,因此用户只能看到简单的广告宣传。难以了解广告详情。另外,信息条一次只能一条广告,不能根据不同频道个性,降低了率。

总结:EPC为广电运营商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新媒体广告平台,但如何利用好这个平台,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付费频道:扩大个人用户比例

与基础频道相比,付费频道具备以下几大优点:专业性突出。专业节目的播放比例不低于90%;全程播放不包含商业广告;可满足不同人群的个性化需求等。遵义从20007开始进行付费频道的推广,至2009年底,废项业务的收入已超过1000万元。从收入结构看,付费频道的用户主要为集团用户,这部分用户的收入占总收入的80%以上,这种状况对于用户的稳定及业务的进一步埋下了一定的隐患,原因在于:

数字电视整转平移并没有带来付费电视的爆发性增长,因此对于有线运营商来说,期望数字电视市场能够从一个长期习惯于低价收视费支撑的免费型市场迅速转向付费市场是不现实的。

由于内容的专业性,因此付费电视的收视群体相对较狭窄。

现阶段国内付费频道的节目内 容自制量较少,重播较多,节目质量尚待提高。

因付费频道需额外付费,因此用户的接受难度较大。

总结:如何快速扩大个人用户群的比例是遵义付费电视业务进一步发展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数据专网:抓紧战备

遵义的数据专网增值业务开展于2006年,但时至今日,该业务尚未取得突破性进程。

1,存在的问题

数据专网增值业务仍停留在链路租赁方面。由于遵义广电数据专网的增值业务仅停留在链路租赁上,因此价格廉价,增值空间很小。

专业技术人员的服务意识不强。主要表现为:出现问题找不到人;技术问题不能及时判断处理;进行网络改造或光缆割接时,不事先通知便进行处理等。

营销人员缺乏基本的数据业务专业知识。由于营销人员不具备通信、网络等方面基本的专业知识背景,致使企业在进行数据业务的拓展时,难以说服客户选用广电网络。

网络建设自身的局限。目前,租赁遵义广电网数据专网的客户大多需要拉光缆、占纤芯,而这些客户租赁数据专网只为简单传输数据,对链路带宽的要求不高,因此价格是影响其选择网络最重要的影响因素。而遵义广电网络光纤加同轴电缆组建的优质网络,成本高于ADSL组网模式。另外,采用现有方式,网络租赁客户对骨干光缆资源占用极大,不利于业务的后续发展。

硬件设备投入不足。各县市分公司相关仪器、检测设备或发电机配置不足,在不能保证一个分公司至少一台设备和一台发电机的情况下,一旦光纤出现问题,或机房所在片区停电时,分公司无法保证对各类紧急问题进行迅速处理,而这种状况,势必对业务拓展造成影响。

技术维护的力量不够。部分县市分公司的数据业务技术力量储备不足,当网络出现问题时,需要派人到各地排除故障,既影响了业务,又加大了成本。

2、改进思路

完善数据网络基础设施建设。遵义广电从2007年开始进行双向网改造,目前,除终端设备的安装调试工作尚在准备中外,改造工作已基本完成,为数据业务的发展奠定了全新的硬件基础。

强化服务意识,增强服务技能。为加强服务意识,提高广电竞争优势。遵义定期对数据业务营销人员进行服务理念和技术知识的培训,以使其了解网络发展新技术,掌握简单的网络故障定位和故障排除技能;同时做好网络运行中的服务及技术问题的归纳、汇总和再学习。

技术骨干的培训和贮备。在拟制定培训计划,逐年加强技术骨干和维护人员相关培训的基础上,遵义广电已在考虑通过社会公开招聘的方式解决人才问题。

总结:目前,遵义广电网络不论是经营、服务还是硬件、软件,均与电信运营商存在较大的差距,但凭借网络新、高带宽的优势,笔者相信,随着“三网融合”的推进及广电网络的进一步整合,未来数据专网增值业务将取得很好的发展。

宽带上网:潜力在乡村

宽带业务是遵义广电增值业务发展的一个重点,但从目前的推广情况看,大规模发展的时机尚不成熟。主要问题

网络改造尚在进行中。网络改造是宽带业务发展的基础条件,早在整转之前,遵义广电就与移动合作,开始提供“E视通”宽带上网业务,但由于出口带宽小,加之“E视通”技术不完善,导致该业务的发展停滞。为了改进“E视通”技术上的缺陷,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目前遵义采用EPON/EOC/IPeom/万兆环网(包含VOD的功能实现)提供宽带上网服务。

资金的投入较大。与全国很多地区相比,贵州的经济情况相对落后。而整合及整转又占用了省网公司很大一部分资金,在这样的情况下,遵义很难对宽带业务进行大规模的资金投入。

出口带宽受限。广电没有自己的宽带出口,只能采取下面两种情况予以解决:一种是向电信、网通、移动等运营商购买出口;一种是与对方开展合作,收入分成。但随着2009年电信通过整合成为三大运营商,广电运营商无论是向其购买出口或与之合作都存在着较大难度。

技术力量较薄弱。网络稳定运行和带宽是决定宽带业务成败的关键因素,为此,遵义广电在加快网络建设的基础上,已将加强技术人员、维护人员的技术培训提上了议事日程。

总结:虽然目前遵义广电发展宽带业务面临诸多问题,但未来发展前景较为乐观,这个结论基于以下二点因素:首先,遵义广电网络是一个以传输广播级流媒体为主的1000兆以上带宽的优质网络。其次,遵义广电的数字电视已覆盖遵义14个县(市)城区的50万用户,还有大量的乡镇及村级用户正在建设覆盖中,这些用户无疑都是遵义广电宽带业务的潜在客户。

互动电视:多模式发展

遵义互动电视业务自2006年9月开始与杭州华数合作,至今已运营了4年,市场拓展却一直停留在2007年4月的发展水平:仅拥有用户411户,其中收费客户351户(含集团用户200户),出现这样的状况。笔者认为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第8篇:新媒体运营情况总结范文

本文作者从运营、业务、盈利模式及内容建设等角度,对CMMB的业务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

热忱期待您就CMMB相关话题发表观点!来稿请发.cn

[摘要]本文就移动多媒体广播的运营模式、产业链、盈利模式、内容建设及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CMMB合作运营 业务

由于移动多媒体广播(CMMB)涉及广电、移动两大运营商及多种网络结构,运营复杂,因此其运作模式需要进行深入探索。

1 合作运营:利大于弊

虽然合作运营有一定难度,但从广播电视的发展及三网融合的大趋势来看,合作运营利大于弊。

1.广电独立运营模式

该模式是指广电运营商利用数字广播电视网,向手机等小型接收终端提供单向广播电视业务的运营手段。优势为业务质量及接收效果较好,且非常适合传输长时段的实时电视节目,但存在如下缺点:

(1)互动能力弱,商业模式单一。由于其独立利用广播网络提供多媒体业务,因此无法提供节目定制及互动等个性化服务,只能沿用传统电视的商业模式,即盈利来源为按频道收取月租及广告费。

(2)室内接收存在一定问题。由于手机等移动接收终端的接收灵敏度低于传统电视机,故其对网络覆盖的要求较高,特别是室内接收。

(3)用户认证问题无法解决。由于没有上行网络的支持,用户的身份信息不能传递给前端,因此系统无法对用户进行身份认证。

(5)计费和收费问题。由于不能对用户进行身份识别,因而也就不能按用户进行计费。

2.合作运营模式

合作运营即利用广电的卫星及地面传输网络传送广播式电视节目,利用移动的蜂窝网络进行用户互动。其中广电网络实现内容管理、加密、广播等功能;移动网络实现用户认证、业务订购、计费、互动等功能。

该模式的优势为:管理精确、成本效率高,同时可通过与用户的互动,提高节目内容的收视率。但这种模式的实现难度较大:首先,共同参与使得产业链链主不明确,合作及协商的成本均较高;其次,网络管理难度大,且容易出现利益分配不平衡等问题。

2 如何推进CMMB产业链发展?

尚处于市场培育期的CMMB业务,面临终端、网络、内容、商业模式等诸多瓶颈,如何推进相关产业链共同发展是广电必须思考的一个问题。

CMMB的完整产业链包括手机生产商、广电运营商(包括中央和地方)、移动运营商、增值服务提供商及终端用户等环节。产业链的健康发展与完善,需要产业各环节的共同参与和合作,并建立切实可行的商业模式。笔者认为,作为CMMB业务的主导者,广电促进CMMB相关产业链发展可采用以下几种模式(见表1)。

3 业务及盈利模式思考

个性及互动是CMMB业务与传统电视业务最本质的区别,如何针对这些特性推出更有吸引力的业务及商业盈利模式,是广电运营商面临的一个全新课题。

1.CMMB业务预测

由于CMMB既具有数字电视业务的共性又具有小型移动终端的个性,因此笔者预测未来的CMMB业务将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种形式:

实时新闻、大型活动直播;

体育竞赛(如足球射门)的精彩点播;

交通导航服务(直接告知驾车人前方路况);

互动教学(如使用户利用坐车时间学习英语等);

“量身定做”MTV;

实时股票行情提供;

手机电视短信服务(短信内容含文字、清晰的活动图像及悦耳的声音等)。

2.盈利模式

与传统电视业务相比,CMMB业务将有更多的盈利模式。根据国内外手机电视运营的情况及对市场的调查分析,笔者总结出如下几种盈利模式

(1)用户订阅模式(包括包月及计次两种模式)

包月制:包月制主要针对大众型用户,内容以新闻及娱乐、影视类节目为主。包月制能够长期有效地吸引用户使用,在资费上也可以为高、中、低档用户提供不同费用、不同内容的套餐服务。笔者认为,在业务开展初期,应保留一些免费节目,以圈住CMMB终端用户群,不要急于加密。

计次制:即按点播下载次数进行计费,为用户提供一次性或有限次数的视频资讯服务。其用户群为对该部分内容有特定需求的用户。内容以特定的资讯及影视服务为主,如影视大片,如可在终端上提供与院线同步的播放服务。

(2)广告盈利模式

CMMB的商业广告可与电视节目捆绑推广,也可开辟专门的分类广告频道,还可以部分借鉴互联网广告的模式。如个性化是CMMB终端(尤其是手机)的优势,运营商对用户的消费行为进行挖掘,积累一定的数据后,可把广告与用户的个性需求结合起来。当CMMB终端用户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就可以尝试开发更多新的增值服务,如利用广告插播系统及用户管理系统,根据用户喜好向目标客户播放不同类型的广告,收入来源即可是用户对分类广告的有偿收视费,也可作为用户获得其它服务的附加条件。如收看一定时间量的广告可获得相应积分,以此支付随容费用。具体的收入模式见表2。

(3)增值服务模式

购物频道模式:根据国内外电视购物频道及互联网购物交易平台的运营实践来看,购物频道将成为CMMB重要的增值业务模式。如用户在CMMB终端收看音乐节目时,可通过相关介绍购买节目录像、歌曲或类似于手机铃声的片段,还可通过订阅或在线点播获得音像制品的数字媒体产品,运营商可通过与音像制作公司进行销售分成,分享用户的订阅费、点播费。

数据广播模式:数据广播作为广电特有业务,有线数字电视运营商对其寄予了较高期望值,结果却不尽人意,其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数据广播不太适合客厅中集体浏览。但对于CMMB个人用户来说,其显然更有用武之地:如可为用户提供衣食住行和教育、医疗、法律等方面的服务;通过建立数字化、个性化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为用户提供有偿的信息和联络,同时与这些服务的提供者分享利润;通过用户数据库,帮助相关在线销售型企业锁定目标客户群,从而获得增值服务费。

4 内容建设:CMMB生存基点

内容是媒体生存发展的核心,如何为用户提供有吸引力的内容,对CMMB这样的新型媒体来说尤为重要。

笔者认为,CMMB的内容建设应满足多样性、调整性、差异性和翻新性要求。

多样性:CMMB平台应该是一个开放的平台,可吸收和集成各种优势内容资源,用一流的内容来带动平台的成长,以形成竞争优势。这方面,上海文广基于移动通信网的手机电视运营带给我们一些启示:首先,联合国际一流的传媒机构(如与新闻集团、探索频道、环球唱片等)开展合作。其次,购买重大体育赛事版权。第三,在终端平台上提供多个精彩频道。如与环球音乐及SONY-BMG合作的“音乐专题频道”,与东方卫视合作的“东方流行风频道”及与TVB合作的“TVB明星频道”等。第四,上精品栏目。如策划制作手机电视贺岁剧《新年星事》及互动情景剧《白骨精外传》,推出“加油好男儿”、“2005上海大师杯”、“我型我秀”等有影响力的栏目。

调整性:内容建设的重要一环为内容调整,每日调整投入太大,且不易锁定目标用户群,比较可行的办法是,在一定时间段内,对用户选择的内容进行统一分析,根据情况以日为单位进行个别节目调整,以月为单位进行栏目调整,以年度为单位进行电子业务指南页面调整。

差异性:即针对目标人群推出差异化的套餐组合。对运营商而言,套餐的最大优势是可维持相对稳定的ARPU值;对用户而言,套餐选择可享受更专业化的服务,且费用更优惠。

翻新性:在节目资源丰富的情况下,使各节目都能获得用户的关注,较有效的做法为:

a.节目的“物理性”翻新。即在栏目菜单、界面风格相对固化的情况下,不断变换节目的排列次序,同时将互动点播率高的节目保持在相对优先、第一时间到达的位置,使之易于查找。

b.节目的“化学性”翻新。即从看似零散的节目中提炼主题,加以精心组合后以专题形式推荐给用户。如将奥斯卡最新获奖影片与往届奥斯卡的经典影片组合为一个专题,并重新命名。

5 有待解决的问题

对于广电来说,要顺利实施CMMB业务运营,还有很多道坎需要跨越。

未来,CMMB业务的顺利开展将面临以下几类问题:

管理问题:中央和地方在广播及通信领域一般均有不同的要求,由不同的政府部门来管理,并对相应领域的企业有严格的限制,这增加了管理CMMB业务的难度。

资源问题:模拟电视完全关闭后,如何分配空闲出的数百兆频率资源(VHF、UHF)?

漫游问题:由于电信为全国一张网,管理服务体系统一;而广电网络为地方各自独立经营,单独由广电系统发展CMMB业务在漫游中不可避免将带来收费定价等一系列问题。

第9篇:新媒体运营情况总结范文

【关键词】手机媒体 经营策略

一、短信服务

短信服务收费模式,是基于手机媒体所提供的短信服务来收费的。其短信服务范围主要有新闻资讯类服务,天气预报类服务,话费查询类服务,交通信息类服务,旅游查询类服务,生活常识类服务等等。

根据经营主体来分,提供短信服务收费的主体一般有3类,一类是sp内容服务运营商。第二类是运营商集团公司出于丰富旗下产品线的考虑,向产业价值链的上游下游方向发展,出资成立相对独立的手机增值业务服务中心。第三类是私人软件开发公司,通常是有十几人到几十人不等的软件开发工作者成立的,数量众多,可是规模不大。

其中sp内容服务运营商通常对通过市场调查,有产品设计人员提出新产品新方案,然后把把部分业务打包承包给资质较好的私人软件开发公司,尤其提供部分或全部的软件应用开发,再交给产品设计人员进行用户体验,界面优化等后期工作的改善。

限于自身市场实力的关系,在传统手机市场中,私人软件开发公司难以直接在一线市场接触消费者,在话语权方面处于弱势地位,但是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智能手机应用已经不仅仅是从手机预置软件,或是运营商sim中获得,智能手机市场已经出现一直相对独立的第三方应用商店,这样私人软件开发公司在市场开发阶段的渠道设计,开发,实践费用大大降低,他们可以通过自身的力量,直接接触消费者,这也直接促进了手机市场的繁荣。

二、手机游戏

手机游戏可以根据游戏本身的不同,分成文字类游戏和图形类游戏两种。其中文字类游戏日渐式微,图形类游戏则广受欢迎。图形类游戏主要包括嵌入式游戏和KJAVE游戏。毫无疑问,手机游戏正在风靡全世界。由于手机屏幕和键盘的尺寸较小,绝大多数手机游戏都比较简单。尽管简单,但手机游戏对部分用户而言,却具有非比寻常的魅力。

在中国手机游戏市场上,由于国内目前的手机无线游戏的产业环境下,内容服务商似乎还不是主角,移动运营商占据了整个价值链的枢纽地位。对于移动运营商,由于手机无线游戏价值链上游的众多小规模游戏开发商一般处于弱势地位,价值链下游不存在销售渠道分享销售额,因此,利润空间非常巨大。同时,手机无线游戏对移动运营商的无线数据服务业务也起到了很大的拉动作用。随着竞争的激烈,前20名的SP将产生分化,门户网站将独立成为一大阵营,而游戏聊天方面又将分为两类:一类是拥有特殊资源的像QQ;另外一类是主营游戏的SP,像美通灵通迅龙等。

手机游戏产业生态链主要由游戏内容开发商,电信运营商,游戏运营商及用户来共同组成。目前网民对手机游戏不满意之处最主要是集中在收费的透明度,下载游戏的可玩性,价格,传输的速度的等几个方面。另外,同一款手机游戏要根据手机终端的不同多次开发,大大提高了开发成本,手机游戏标准化迫在眉睫。系统平台也存在不利于手机游戏业务快速发展的因素。

三、手机音乐

移动音乐,又叫无线音乐,就是通过移动通信网络下载音乐并在手机上播放的一类服务。移动音乐包括手机铃声,彩铃和手机音乐。

随着手机铃声市场的发展,版权之争星期,其实质是音乐制作人向SP和手机制造商争夺新兴的手机音乐市场的主导权。版权之争的结果是,SP为避免版权纷争,必须与唱片公司合作,并支付巨额的版权费用,在利润分配方面,国内SP在手机铃声下载业务中与唱片公司的分成比例均在4:6的范围之内,这就决定了唱片公司在移动音乐产业中的决定性地位。

现在随着智能手机的第三方音乐软件的强大功能,手机用户可以简单的建立自己的铃声,而彩铃作为运营商独有的技术手段,其盈利能力在一定时期内还是被外界看好。

四、移动支付

移动支付作为一种暂新的支付方式,具有方便,快捷,安全,低廉等优点,将会有非常大的商业前景,而且将会引领移动电子商务和无线金融的发展。手机付费是移动电子商务发展的一种趋势,它包括手机小额支付和手机钱包两大内容。手机钱包就像银行卡,可以满足大额支付通过把用户银行账号和手机号码进行绑定,用户就可以通过短信息,语音,GPRS等多种方式对自己的银行账户进行操作,实现查询,转账,缴费,消费等功能,并可以通过短信等方式得到交易结果通知和账户变化。

五、视频点播,比如手机电视,手机视频网站

手机电视是一种新型的数字化电视形态,为手机增加丰富的音频和视频内容。手机电视不仅能够提供传统的音视频节目,利用手机网络还可以方便的完成交互功能,更适合于多媒体增值业务的开展。

现在来看,手机视频类服务主要有2类盈利方式:由于视频数据流量大,通过促进手机用户观看视频可以提高运营商的盈利,所以视频网站在达到用户流量视频阈值之后,与运营商进行利益分成,另外正版视频手机提供商可以通过销售数字版权进行再一轮的盈利。

六、手机广告

手机广告,是基于手机媒体所提供的商业广告,其实质是网络广告的延伸。根据有关资料显示,近几年的全球广告投资市场份额来看。尽管电视广告份额仍为首位,约为40%,报纸和杂志广告投资的市场份额为30%,而互联网广告投资的市场份额仅为5%,但是发展速度十分迅猛。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