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新视野大学英语笔记范文

新视野大学英语笔记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新视野大学英语笔记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新视野大学英语笔记

第1篇:新视野大学英语笔记范文

关键词:听说训练;大学英语;话题;策略;设计;值日报告

黄子东[1]的实验研究证明话题的熟悉程度是影响英语听力理解的主要因素之一。毛浩然[2]建议事先准备练习得“滚瓜烂熟”的话题(至少七句话)去网络聊天室找高手对练口语。二人分别强调了熟悉话题在英语听说理解与产出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但没有论述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进行听说训练使学生熟悉更多话题。本研究以新视野大学英语》[3]系列教材为例,尝试通过培养学生了解、熟悉更多话题内容提高英语听说能力。听说训练话题应以单元主题为线,结合学生亲身经历及身边发生的现象量身定制话题,提供情境与机会使课堂所学词组、表达方式内化成积极词汇,并借此描述个人亲身经历或周围现象。

一、 转换教学目标

大学英语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把英语听说能力的提高渗透在单元目标中。不能简单地把教学目标制定为掌握本单元出现的词汇、表达方式、语法结构与句型转换等语言点本身,而是让学生通过本单元学习,使这些表达方式内化为积极词汇,能用这些词汇描述自己及身边发生的类似现象。以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3]第一册Unit 1 Learning a Foreign Language为例,根据精读课、听力材料内容及学生外语学习经历,本单元教学目标制定为学生能利用本单元出现的词汇及表达方式

1. 描述自己的英语学习经历;

2. 介绍自己以前的或现任英语老师,包括他们的人品及教学方法;

3. 了解两种不同英语学习方法:传统课堂学习及网络课堂学习;

4. 传统课堂及网络课堂的优缺点;你喜欢哪种学习方式?

5. 如何操练才能学好英语;

6. 外语学习的优点(你为什么喜欢学习英语?);

7. 介绍英语学习小窍门(Tips)。

二、 话题设计原则

在课堂实践中,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把这些教学目标转换成相应的topics进行话题专项训练。话题设计以精读课单元主题为线,结合教学目标及学生亲身经历、身边发生的现象为原则。比如第一单元Pre-reading activity介绍了一个人的英语学习经历,设置话题1“My own English learning experience”。学生可以以第一人称形式叙述讲话者本人的英语学习经历,也可以描述自己的学习经历。

在课文中作者提到了自己上大学前的英语学习有时好:名列前茅;有时停滞不前,同时分析了导致原因有二:要么是因老师,要么是因其他同学。在讲到作者的英语老师时,要求学生回忆自己以前的英语老师,并简要介绍他们的人品及教学方法,设置话题2 My former English teachers。

作者上大学后接触到网络,英语学习有了改观。讲授到这部分内容时,引导学生讨论网络学习和传统课堂学习两种学习手段,以及二者的异同。Regular classroom study 就是学生一直以来采纳的传统学习模式:去固定的教室听课,老师在讲台前授课,学生听课做笔记;老师提问学生回答等。online learning就是上网注册虚拟课堂,利用在线资源学习。老师在线答疑。老师或同学也“提问”,只是所提问题要先到电脑屏幕上,学生阅读并写出答案,再上来分享。

通过讲解学生自己会描述话题3 What is regular classroom study / online learning?通过了解作者在线网络学习英语后进步的原因讨论话题4 What are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regular classroom study / online learning?

作者通过在线网络学习英语后还时常随身携带笔记本、袖珍字典查阅记录生词,坚持操练才大大提高自己的英语读写能力。在此启发学生也用类似手段学习操练英语,同时设置话题5 How do you practice to improve your English?

课文最后一段介绍英语学习对作者来说是个trying experience,虽然充满困难与挑战,但他不愿用任何别的东西交换,说明英语学习有诸多优点。在此要求学生先找出课文最后一段中描述外语学习优点的关键词——动词词组及表达方式,然后用这些关键词回答Why does the writer not want to exchange it for others? 然后结合自己英语学习经历回答话题6 Do you enjoy studying English(imagine you are the writer)?

话题7是根据听力材料设计:一位日本英语老师讲述她英语学习的四个小窍门,要求学生在听懂的基础上复述谈话者的学习窍门,课后结合自身学习体会仿写Tips for English learning,完成话题7的内容。

三、 操练与效应

每个话题随堂指导,当堂操练,课后补充书面成稿,下次课以口语值日报告形式展示。每单元前三次展示话题由教师指定为主,最后一次课话题由学生自选,作为对本单元话题训练的总结复习。展示初期准许念稿,但半学期后鼓励脱稿。要求学生认真准备每个话题,书面稿(不论展示与否)统一上交作为平时作业,由教师批阅登记。口语展示过程中,要求学生做笔记以便回答展示后问题。初期由教师提问,逐步过渡到学生提问。值日报告每学期要求志愿展示至少5次(不同话题),每次控制为5人次。展示稿质量、上交次数及展示次数、所提问题数量及难易程度量化积分作为平时成绩监控管理。

在宝鸡文理学院2010级教育系、哲学系229名大一新生中进行话题专项试验教学,期末口语考试、笔试作文反映学生心理词典中已内化储存了本学期训练过的话题图式,尤其是作文My English learning experience in college。训练时设置的话题是过去的英语学习经历,但考场作文不仅有过去学习的影子,更重要的是学生能用简单英语准确描述出自己对大学英语学习的不同感受:第一堂全英文大学英语课让他如何对自己的听力失望;大学英语老师的人品与教学方法跟前任英语老师有何不同;大学英语学习跟中学英语学习方法的区别,他更喜欢网络学习,因为在线网络学习他不会受其他学得好的同学威胁,有更充裕的时间思考问题答案,不必担心出错而尴尬等;教师检查作业当全班同学面点了她的名使她如何羞愧,之后如何努力学习等。还有同学直接把背诵过的课文段落搬到了作文中,认为大学英语学习是个trying experience,不愿trade for anything。他们从不同侧面描述了自己的大学英语学习体验。没出现面对话题无话可写的现象。

本学期口语考试有六个话题,提前准备,采用一对一面试形式。学生先概括介绍所有话题,然后教师随机提问,其中有两个问题:你觉得自己英语学习进步了吗?英语课上你能听懂百分之几?大部分同学能够听懂这些问题,并作出正确回应,且认为自己的英语学习进步了,能听懂授课内容的一半或更多。更加可喜的是考试现场有同学用英语描述了她对这次口语考试的感受:让她兴奋,锻炼了她,为她未来求职面试积累了经验,等等。

期末测验表明为期一个学期的话题专项训练尝试培养学生了解、熟悉了更多话题内容,并能灵活运用所掌握的话题内容。这种尝试是有价值的。

四、 结语

设置基于教材主题,学生亲身经历或身边现象相关的话题进行听说专项训练能帮助学生内化与话题相关的词组、表达方式,扩充学生心理词汇,有助于提高英语听说写能力水平。在大学英语话题训练中所有互动活动应保证在全英文环境下完成,因为全英课堂本身业已为学生创设了听英语、说英语、用英语思维的氛围与机会。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自然而然会逐步转变英语学习目标——提高听说能力,而不是仅仅记单词、过四六级。

参考文献:

[1]黄子东.话题熟悉程度、语言水平和问题类型对EFL 听力理解的影响:一项基于图式理论和关联理论的实验研究 [J].现代外语,1998 (4):18-43.

第2篇:新视野大学英语笔记范文

【关键词】理工类;四级听力;策略

我校为省属理工类院校,招收的学生中理工科学生占大多数,少数为文科专业。这些理工科出身的学生中,男生居多,来自辽宁省内学生居多,有少量来自其他省份的学生。从总体上看,来自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学生英语水平较好,来自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学生英语尤其是听力和口语能力较差。而相对于辽宁省内学生来说,来自沈阳和大连的学生听说能力好于来自其他城市和地区的学生。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对于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是比较权威的考试,考试成绩如何对于学生日后的升学求职有很大影响作用。而其中的听力部分,得分率相对于其他题型来说很低,是我校这类理工科院校学生比较薄弱的项目。因此,大学英语听力能力的提高对于提高四六级考试通过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听力能力的提高是需要日积月累的,临时抱佛脚不会对听力能力的高低起很大作用,另外,除了日常要重视学生听力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之外,在考试中合适的策略也会对考试结果造成很大影响。

首先,在日常对听力能力的培养方面。大学英语属于公共课,在我校共有4学期的课程,每学期64学时,其中16学时为听说课程,其余为精读课程。听说所选用的教材为外研社出版的《新视野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1—4册,每学期使用一册,除此之外,还有自编的听力能力训练。日常教学中,根据四级考试听力部分的题型,在书中选择相应的听力材料作为练习。我们选用的教材前两册相对简单一些,后两册难度与四级考试接近。由于我校生源的因素,不少学生有地方音的问题,语音不标准现象比较普遍。而语音的不标准,反过来会影响对于听到内容的识别,一旦听到与自己发音不同的词句时,就会反应不过来,尤其是在比较紧张的考试中,听懂并作出最佳选择的机会就比较小。对于语音的问题,首先建议学生能说好标准的普通话,分清平翘舌音,分清“l”和“n”,然后听标准的读音,比如精读和听说教程配备的光盘,尝试着跟读,对比,模仿。切忌按照自己的读音方式练习,尽量做到边听边模仿。跟读模仿可用的材料很多,可以选择书后附带的光盘,迪斯尼动画电影,VOA和BBC,以及各种与英语有关的材料,并且持之以恒,每天拿出一定时间,可以不多,但是定要坚持。

除了注重日常听力能力的培养外,了解四级听力题型,有针对的练习,应用合理的策略,对于提高四级考试听力分数来说也是极其重要的。在日常准备考试的过程中,同学们更多地选用了各种四级模拟题及四级真题,因为此类的材料更接近考试中遇到的情形。在练习时,要做到泛听与精听相结合(泛听:大致了解所听到的信息,不需要听懂每条具体的信息,而只需要了解听力材料的大致内容与说话人的主要意图即可;精听:以泛听为前提,通过泛听先了解听力材料的主要内容,并确认所需精听的信息处于什么位置,然后再主要倾听确切的内容。),听过之后不是简单的对答案,而是总结分析,看看自己哪里有失误,为什么会失误。另外,平时知识的积累相当重要,不仅是书本上的知识或跟英语有关的知识重要,其实,我们生活中接触到的方方面面都可能出现在听力材料中。因此,在学习书本知识和上大学英语课之外,还要多读书看报,关心时事,注意社会热点话题,不只是英语的,汉语的也会对我们有帮助。一旦在听力材料中出现的话题或内容是我们平时所了解的,那么这些材料理解起来就会容易得多。

以下以四级考试听力题型为例,具体分析平时训练及考试时应注意的事项。

1. 短对话

短对话属于交流性语言,就某个问题或话题,两个对话者展开一个回合的对话,一般其中包含的信息点较少,只有一到两个,因此听的时候需要抓住其中的关键词汇或句式。另外,在短对话中,第一个人所说的话大多数时候是陈述某个事实或是提出一个问题,第二个人的话很多时候是答案所在,问题经常是 “What does the man(woman) mean?” 或者 “What do(can) we learn(infer) from the conversation?” 。因此听的时候可以适当侧重关注第二个人的话。另外在短对话中还会问道类似“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take place?” , 或者“What is the prob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eakers?”这样的问题。此时,一是关注某些关键词,比如对话发生在厨房,那么厨房里的物品或用具就是关键词;再如对话者是老师与学生的关系,那么他们交谈的话题可能包含类似考试,上课,笔记等的关键词;二是对话者的打招呼和称呼的用语也是关键词。

2. 长对话和短文

这两种题有相似性:篇幅相对于短对话来说长了很多,问题的设置和数量类似,同样需要在听之前对问题及答案做预测,在听的过程中边听边做题,问题的顺序与对话或文章顺序相同。两篇长对话的问题分别是4个和3个,短文的问题分别是4个,3个和3个,而且都是只播放一次。在听到长对话及短文前,需要先看清选项,猜测文章的话题或主题是什么,短文属于什么类型,是说明文还是记叙文。几个题目中的第一个或最后一个经常会有主旨题出现,答案经常出现在对话的第一个回合或短文的开篇第一段。另外,在听之前阅读选项时注意观察是否有“另类”选项如:A. learning different things, B. learning to dance, C. learning to use a computer, D. learning to play chess.在这些选项中B,C,D选项所提及的内容是具体的行为,而A选项属于概述性语言,与另外三个选项不同类,因此在听文章时需特别注意A选项。

3. 复合式听写

这种题型是听力考试中难度最大的,考生须保证前面8个小空的得分率,因为这8个词相对于后面的长句子更容易得分。填词前需要对文章的内容有大致的了解,推断空白处需要什么词性的词,另外,听录音时需注意是否有词形的变化,如单复数,过去式,大小写等。后面3个长句子,虽然比较难写,但是如果掌握一定策略,得分也不是很困难的事。再次重申,听音前对文章的了解非常重要,根据上下文可以猜测横线处句子大概要表达的意思,听音时记住关键词,然后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把句子补全。另外,一定要充满信心,不能留空白,不管能听懂多少都要试图写一个语法完整的句子,因为长句子是按照采分点得分的项目,没写完不意味着不得分。对于复合式听写,可以利用平时学单词的机会,适当做一些听写的练习,久而久之这道题就不再让考生望而却步了。

通过以上对四级考试听力部分题型的分析,我们发现平时积极有效地培养和训练学生听力能力固然很重要,可是如果能够抓住每个题型的特点,并且有针对地练习,则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四级考试听力试题一定会在我们充分准备下被攻克的,自信是必须的!让我们一起掀开听力神秘的面纱,展现在我们面前的一定是一个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第3篇:新视野大学英语笔记范文

关键词 应用型人才;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04-0089-03

1 前言

随着国际交流合作日益频繁,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趋向专业化和多元化,迫切需要基础夯实、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复合型外语人才。《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2012―2020)》指出,为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政府及高校应积极探索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路径,提高高校办学质量[1]。同时,顺应国家“一带一路”建设需求,高校应注重应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构建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模式。

大学英语作为一门基础必修课程,正历经由语言通识课程演变为工具性课程,使学生更好地学习专业知识和就业已成为其主要教学目标[2]。应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强调英语的交际功能,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教学内容的实用性、教学方式的实践性。文章以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海洋信息工程学院为例,应教育部鲁昕副部长的指示,注重对应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努力将其建设成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试点”。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海洋信息工程学院现有中职升本、高职升本、高中升本三个不同层次的学生,根据生源特点制定多层次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是培养应用技术技能型外语人才的关键,也是应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大学英语教学现存问题

教学观念滞后 当前诸多高校仍将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作为衡量学生英语水平的首要标准,将过级率作为衡量高校英语教学水平的主要指标,其教学应试化严重,忽略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未能为实现大学阶段人才培养目标服务[3]。

授课方式落后 国内大学英语普遍采用大班教学,教师为课堂主体,以语法和翻译讲解为主,大量习题为辅,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机械地做笔记,学习的激情和兴趣迅速消失。高校不够重视第二课堂的建设,未能扩展学生学习空间和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未能及时将学生习得的语言知识内化为语言应用能力,未能将学生的英语学习和专业能力及职业能力结合[4]。

大学英语课程性质单一 国内高校普遍开设四个学期的大学英语课程,使用的教材主要为新视野教材系列以及新编大学英语系列,均属于通用英语的范畴,单一的课程性质难以满足学生不同语言水平和能力发展需要。

3 学生英语学习特点分析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海洋信息工程学院有中职升本、高职升本、高中升本三类生源,学生英语基础参差不齐且各具特色。中职升本学生英语基础薄弱、语言应用能力差、英语学习兴趣低、无合适的学习策略、学习动机不明确、学习效率低、缺乏自信心 [5]。高职升本的学生具备一定的英语基础,但差异明显:部分学生已通过大学英语四级,具备一定程度的读写能力;部分学生英语水平不高、自主学习能力偏低、学习主动性不够,学生注重专业知识学习,忽略英语听说的训练,导致英语实际应用能力不佳。随着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改革全面开展,高中毕业生的英语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但高中升本学生重语法和词汇的学习,虽然掌握了高考词汇,但很难读懂英文原著和应用型英语题材,多数学生还不能进行英语交际[6],对大学英语认识不充分,不重视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

4 创建多层次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构建多层次大学英语课程体系 学者文秋芳指出,EGP(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s)能扩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增强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提高综合素养,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能帮助学生运用英语学习专业知识及培养学生学术素养,但EGP和ESP都强调培养学生英语应用能力,两者应当相互融通。因此,科学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应因材施教,合理设置EGP和ESP课程。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海洋信息工程学院为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需求,建立科学的多层次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开设不同层次的课程,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进行分类培养,建立一套完整的多层次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将语言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有效结合,使其相互依存、互相补充,实现大学英语不间断教学。

文章根据教学内容和难度,将EGP分为四个等级(EGP1、EGP2、EGP3、EGP4),各个等级有不同的教学目标。为兼顾大学英语人文性和工具性目标,根据学生特点和学习需求,在EGP之后开设ESP,并根据教学内容和难度将ESP分为三个等级(ESP1、ESP2、ESP3),各个等级有不同的教学目标。

由于中职升本学生英语基础较薄弱,应通过EGP的学习培养英语综合能力。学生在第一、二学期修EGP1相关课程;在第三、四学期修EGP2相关课程,使其具备一定的英语基础;后四个学期进行ESP1的教学,学习专业英语知识。

第4篇:新视野大学英语笔记范文

一、艺术专业学生英语学习现状及学习策略使用情况

2010年6月笔者对某艺术学院的500名学生进行了英语学习策略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艺术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不高,大多数学生不了解英语学习策略以及如何使用,对英语学习策略的运用处于无意识状态。在经过一系列英语学习策略训练(尤其是采用多媒体教学)后,笔者于2011年7月又对这部分学生进行了第二次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456份。结果表明:学生在听、说、读、写、译以及自主学习能力方面明显提高。其中88.33的女生、82.679,6的男生知道什么是英语学习策略;对未学的知识有43.33的女生、47.5%的男生会采取自主学习方式;对英语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有51.67的女生、48.67的男生是经过思考后提出的。通过数据可以看出,艺术专业的女生更了解英语学习策略,在听力和写作方面更善于运用英语学习策略,而男生在口语和阅读方面更善于运用英语学习策略,对未学的知识更喜欢自主学习,善于总结和运用学习规律;男生喜欢直接提问题,而女生更喜欢思考之后再问问题;男生还会拓展自己的思维,主动寻找适合自己的方法和技巧,女生对英语学习方法的掌握多半来源于老师的传授;在课堂上,男生较注重理解,喜欢思考,但不大爱记笔记,喜欢默读,情绪化学习较多;女生普遍能认真听课,认真记笔记,并在课下进行整理,喜欢课堂讨论和大声朗读,注重课本知识,学习能循序渐进。

二、多媒体在艺术专业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优势

一直以来,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单一,常常使学生厌学。大学英语教学的多媒体化和网络化,使教学生动活泼,赋有趣味性0]。多媒体英语教学模式有许多优势,越来越受到师生们的喜爱。

1.激发英语学习兴趣。大学英语多数以大班授课,教学安排难以顾及到每个学生。艺术专业学生对英语课的领悟程度不同,反应慢或基础薄弱的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会感到迷茫,有挫败感。多媒体英语教学的可重复性和可选择性能最大限度地消除艺术专业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紧张情绪,给他们提供更直观的语言运用实例。多媒体视频能够丰富英语教学形式,活跃英语课堂气氛[3],调动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多媒体网络的一大优势就是可以提供比较真实的英语语言环境。采用多媒体进行英语教学,艺术专业学生能够看到生动形象的视觉背景,听到高质量的英语,有利于他们模仿和学习英语,在课后还可以通过网络外语电台自主地进行英语听说训练,可以自主查找和选择英语学习资料,或者与外国笔友用Email(电子邮件)进行英语交流活动。通过多媒体网络,艺术专业学生可以独自使用英语,使他们真正体验到学习英语的快乐,并感受到使用英语的成就感。

2.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效率。在传统英语课堂教学中,每节课的板书和讲解占去大量时间,课堂信息量少。在多媒体英语教学中,教师采用优秀课件把枯燥的英语学习和语言运用通过计算机跨越时空地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多媒体教学能大大丰富和完善大学英语教学内容,做到充分利用英语课堂教学时间,扩大英语课堂信息量,模拟真实的语境,从根本上提高大学英语的教学效率c4]。

3.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艺术专业学生在英语课堂上注意力容易分散,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容易消失。因此,教师要利用多媒体网络优起来。在学习《新视野大学英语教程》第一册Unit7TheBattleAgainstAIDS时,对于艾滋病的知识,请三个小组课前在网络上查找资料并制作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上由组长在演示台上播放PPT课件,介绍艾滋病及其预防知识以及大学生如何提高自身修养远离艾滋病。收到了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三、多媒体模式下英语自主学习策略的探索

艺术专业学生英语基础比较薄弱,多数艺术专业学生比较有个性,喜欢自我展示和表现。英语教师可以不失时机地使用恰当的教学策略来调动他们的英语学习积极性,为他们提供展示艺术专业特长的机会,让他们感受到英语学习乐趣的同时认识到英语的实用性,以及在各自专业中英语的交际用途Ⅲ。这样可以从意识层面上纠正艺术专业学生认为“英语对他们没有用”的错误想法。运用多媒体培养艺术专业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教改尝试如下:

1.利用多媒体制作课件,调动学生英语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网络上丰富的信息资源和便捷的检索功能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开放的学习环境,有效激发了他们学习英语的主观能动性,并由此产生了更强烈的英语学习动机。借助多媒体网络环境的优势,在主动、开放、自由的状态下积极培养艺术专业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协作学习的能力邛]。笔者要求学生课前在网络上查找相关资料,3~5人一组制作PPT课件,并选出代表在多媒体教室演示讲解并进行比赛打分。艺术专业学生荣誉感较强,这样他们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就被调动。

2.讲授相应的英语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习惯。针对多数艺术专业学生在记忆英语词汇方面有困难的情况,笔者在课堂上把自己及他人总结的词汇学习策略和记忆方法运用多媒体课件快速播放给学生,例如拟音记忆法、词缀记忆法、联想记忆法等。实践证明,运用多媒体演示,学生对这些学习策略有了更好的理解和领会,使他们记忆单词不再是难事[7]。针对不同的学习任务,教师要指导学生运用相应的学习策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口]。例如,课前给艺术专业学生布置作业:查找与课文相关的大量信息和语言、文化、社会等方面的背景知识;在英语课堂上请学生做五分钟的MorningReport(报告),或以小组形式制作多媒体课件。通过真实的英语语境,让学生完成英语学习任务。

3.编写和使用适合艺术专业学生的英语教材。现行的教材对艺术专业学生来说难度偏大。艺术专业学生英语基础薄弱,与其他专业学生相比有较大差距[8]。因此,灵活选用或编写适合艺术专业学生的大学英语教材是十分必要的。例如,某艺术院校的艺术专业大学英语采用“2+2”方式,即大学一年级本科学生使用根据艺术专业学生的实际编写的《艺术专业大学英语教程》(2册);大学二年级时使用《新视野大学英语教程》(2册)。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艺术专业学生的实际,对英语教材的使用做出相应调整,力争做到因时、因地、因材施教。《艺术专业大学英语教程》采用多媒体课件授课。例如,针对第1册第4单元的水立方教学内容,采用多媒体课件,生动形象地展示了中国古代文化中的水元素与2008年奥运会体育场馆水立方建筑名称之间的关系,以及2008年奥运会的诸多事件,既激发了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又激起了他们的民族自豪感,使学生从新的视角看待并重视中国文化。因此,多媒体课件的使用,使艺术专业学生在英语课堂上学到英语知识的同时又了解了更多的艺术知识,凸显了自编教材——《艺术专业大学英语教程》的“英语+艺术”的编写主旨。

第5篇:新视野大学英语笔记范文

关键词: 高中英语大学英语衔接

引言

现代社会中,外语的主体性地位日益显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需要英语。学生学习外语的直接目的就是能够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完全听懂英语材料,实现无障碍沟通。近些年来,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然而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笔者多年来一直从事重点高中英语教学与大学英语教学工作,在从事大学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始终感觉到大学生课堂参与不积极、学习英语兴趣不够高、缺乏创新精神,甚至有部分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导致英语边缘化,所有这一切使得大学英语教学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鉴于笔者有着两个不同阶段的英语教学经历,得出的结论是大学英语教学与中学英语教学存在严重脱节,从而导致大学生特别是入学新生感到迷茫和无奈。这种不衔接已经成为摆在教师和学生面前的一个急需解决的难题。笔者分析了中学英语与大学英语教学不够衔接的症结,并提出了一些设想和我校近些年所做的尝试,旨在为新入学的大学生尽快适应大学英语教学,顺利实现从高中英语到大学英语的过渡扫清障碍。

一、现状分析

早在1960年,Jean piaget就提出了著名的“认知理论”。他认为,人们对于任何新事物的认知都是从已有的知识中发展而来的,英语教学也不例外。[2]英语教学的过程应该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应该逐步地、由简到繁、从易到难地进行。而现在的大学英语与高中英语无论是教学目的、教材内容、教法学法还是评价体系都存在很大的不同,不像一个有机的整体。但是笔者认为最主要的差别、让学生最难以适应的是教材内容和教法学法。

(一)教材不同

大学英语教材相对于高中英语教材来说跳跃性(跨度)大。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词汇量大,据统计以新视野《大学英语》1为例,前五个单元出现的单词平均每单元81个,其中不乏一些深奥的词汇,加上视听说教程出现的生词每单元共有110个左右。而高三英语每单元的词汇量约60个(除最后几个模块比较多是为了高考最后扩充词汇而设计),如此大的生词量对刚刚步入大学的新生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难度可想而知。另外,听力教材的出现使得学生更加无所适从,因为中学时代部分同学没有上过听力课,即使有些学生进过听力语音室,也没有任何的压力。可一进入大学,却要把它当一门课程来学,学生有着强大的心理压力。二是教材的练习编排信息量大,由于2004年教育部制定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将“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作为总目标。[1]大学英语教材要体现英语教学实用性、知识性相结合的原则,将重点放到提高学生的综合使用能力上来。因此,每单元的练习从课前的Listening到课后的Reading Comprehension,Discussion,Vocabulary,collocation,Sentence structure,Cloze,Translation,Text Structure Analysis,Structured Writing一应俱全。相比高中课本的练习编排主要是高考题型Multiple Choice,Cloze,Reading Comprehension和Writing,或者一些围绕这些题型的练习。

(二)教学要求的不同

高中英语由于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这一阶段是以细节为主题海轰炸式的教学,在课前教师需要综合各种教学辅导材料进行精心的准备,课堂上需要辅以大量的板书进行讲解。每堂课要求学生听记笔记、课后温习笔记,学生无需也没时间找工具书进行自学,每天做老师硬性布置的定量练习。每周一次小考,每月一次大考,几个月一次联考,所有的一切都是学校、老师做好安排,要求学生跟着老师的步伐走,学生是在学校、老师和家长的共同监督下学习,所以往往“听话”的孩子成绩相对好。因此,在中学,对学生的要求是“严”的。这样的教学环节都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对教师有着严重依赖,而大学的要求则不同。教高厅[2007]3号文件颁发的《课程要求》强调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要求“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同时应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在大学里更侧重的是学生的自学能力的培养,教师只是充当引路人。与中学英语相比,大学英语课时少、信息含量大、要求层次高,因而教学进度快。教师很少精讲,强调学生的课堂参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由于教学学时所限,课文中出现的大量词汇需要学生课下借助工具书自行解决。所以在大学,对学生的要求是“松”的。

(三)授课方式的不同

中学课堂教学一切围绕高考,课本中有许多语法项目需要讲解,英汉互译、词义辨析等都是教学的主要内容。鉴于语法项目、词义辨析比较抽象,中学英语教师大多选择汉语授课,甚至能用英语的也不用。大学则不同,大学英语教师肩负着“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将来能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的重担,大学英语教师无论是在组织教学、分析篇章结构、讲解知识点、练习处理还是在听力训练时都基本是英语授课。

二、高中英语与大学英语衔接的意义

高中英语与大学英语衔接的意义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分析:

(一)有利于明确教学要求

教学要求的不衔接很容易使学生在升入大学以后过度放纵自己的惰性因素,失去学习的积极性。在高中阶段的学习中教师的指导作用掌控性强,学生养成了对课任教师的依赖心理,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进入大学后,如果教师对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不予以培养,放任自流,学生可能从开始不知道怎样学习到滋生厌学情绪,把英语课程边缘化,甚至很快地放弃。

(二)有利于确定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简单重复,或者推进速度大大低于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速度,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种伤害。由于大学英语教材的更新周期比较长,同时与教材配套的光盘软件和各种教参辅导书的大量出现,以及网络学习资源的利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的权威作用正在受到严峻的挑战。因此,高中英语与大学英语的衔接使得教师主动地对教材进行再次研究,更新教学内容,利用先进的科研成果,使学生获得意外的收益。

(三)有利于选择教学方法[4]

教学方法的沿用不是衔接,更不是连贯。从某种程度上说,在高中阶级,学生是为了取得好的考试成绩可以升入高一级学校,他们在这一期间获得的主要是一些书本知识和技能,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围绕考试进行的。大学期间,学生学习是为了将来就业,为了自己的未来职业发展,这要求他们在大学期间培养实用的英语技能。做好两者之间的衔接有利于大学英语教师根据学生的需要寻求新的教学方法。

三、高中英语与大学英语顺利衔接的措施

(一)优化教材和课程设计

教材和课程设计是教学实践的依据。在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的基础上,依据教学大纲,遵循教学模式,研究一套大学和高中相互衔接的一体化教材,注重教材的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和时代性,同时还要体系教材内容的系统性、连续性和整体性。以这样的要求为原则编写的教材能满足各阶段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并且能够形成完整的教学体系。大学的英语教学可以实施英语分层、分级教学。[6]这样的教材和课程设置不会让学生在由高中进入大学时不适应,解决高中和大学教学脱节的问题,同时还可以有效地顺应新课标课改的要求。

(二)对新生进行“新生教育”

开学第一课教师对新生开展“新生教育”,这是我校近些年来的有益做法。首先帮助他们转变心态:大学的教育管理理念、模式、方法、手段等与中学有很大区别,中学的学习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依赖教师和课本,从教师教学中寻找答案;大学的学习方式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学习,发挥学生主动性,从课本及参考书中寻找答案。学生很少有机会像中学时那样再得到任课教师和班主任的辅导、督导。学生唯有在课余时间进行大量的自主学习,才有可能在大学阶段使自己的英语水平和英语应用能力有质的飞跃。因此,作为学生,个人的学习理念、策略、方法与手段亦需相应调整和改变,克服学习依赖性,掌握大学的学习方式和方法,“管理”好自己,才能在大学学习生活中如鱼得水。文秋芳在《英语学习策略论》中指出:“学习成绩的差异并不纯粹源于智力水平的高低,是否善于管理学习已成了众多因素中的关键因素。过去的多项研究表明,英语学习不成功者往往不善使用或很少使用管理方法。”(文秋芳,1996,《英语学习策略论》)那么如何让学生掌握大学的学习方式和方法呢?古人云:“授人以鱼,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益无穷。”“语言教学必须向学生提供指导,否则教育就没有存在的必要。”(Widdowson)[3]就英语这门学科来说涉及词汇、阅读、听力、写作的学法指导,如词汇学习可以运用词根词缀记忆法、联想记忆法、语境记忆法来记忆生词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阅读理解中的快速阅读只需带着问题在文中寻找答案一般问题的设计都是按文章内容出现的顺序来设计的,仔细阅读需要把握文章大意,找出主题句,再找出相关细节;听力理解要先浏览问题预测听力内容;写作要掌握“五种基本句型”,适当背诵点小短文和课文精彩段落可以帮助学生打好写作基础。对每课的课文学习要培养学生做到课前预习、课中学习、课后温习的习惯。大学生有更多自由支配的时间,教师要指导学生合理安排好课外时间,使英语学习由依赖性逐步过渡到独立自觉性学习。同时由于影响英语学习的主要因素是动机、情感和个性特征,个性的差异直接影响学习策略的形成和应用,因此,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帮助学生拟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式、调整学习状态,从而在学习上取得更大的进步。

(三)提高中学教师英语授课的意识

很多大学生特别是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对英语老师英语授课很不习惯,特别是来自农村中学的学生,英语就像天书一般,问其原因得知中学英语课老师基本不讲英语,一是没有英语授课意识,认为汉语授课方便;二是怕学生听不懂,不愿去尝试。关于尽量用英语授课这一点,笔者在中学进行了长期的尝试,学生受益是显著的,尤其是听力成绩往往明显高于其他同类班级学生,每次学生的高考平均分也高出同类班级好几分。因此,中学课堂尽量使用英语教学(对于语法项目、词义辨析等比较抽象的可用汉语讲解)既能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乃至综合水平,又能让学生感受英语的氛围,从而在以后的大学课堂上不至于有陌生感。因此,中学英语教师应该具有英语授课的意识。

(四)大学教师应因“材”施教

由于大学生源复杂,学生的英语水平也参差不齐。来自重点高中的基础相对较好,来自农村中学的比较薄弱,来自职业中学的干脆连续三年没有听力课,要他们进入大学同用一本教材,在同一起跑线上学习,对基础差的学生的兴趣积极性是一种严重的挫伤。因此,教师不要急于完成教学任务,应事先了解学生的基础状况、个体差异,进行因“材”施教。从培养他们的兴趣和自信心入手,例如针对单招的学生,我们不妨先采取中学使用的方法,可以指定一、两段文字优美的段落让他们背诵,然后予以鼓励性的措施。听力课上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展现听力课有趣的一面,可以让学生一对一对地上台模仿听力对话等获得愉快的学习体验,这样帮助他们解脱心理困扰,学生会觉得与中学差别不大,然后再逐渐放手,过渡到理想的要求。另外,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可以适当使用汉语,这也符合D.Ausebel的理论――认知教学法的基本原则之一:外语教学中“不排斥使用母语”。

(五)高中教师和大学教师的相互交流

高中教师和大学教师交流的缺乏也是造成高中英语与大学英语脱节的一个原因。因此,中学和大学的英语教师首先要同时熟悉高中英语和大学英语两个教学大纲的要求,加强教学上的沟通。[6]中学英语教师除了要认真领会、贯彻好高中英语的教学要求外,还应了解大学英语的教学要求,了解大学英语与中学英语在各方面的衔接度,以便更加明确中学教学的目的,为学生升人大学后能顺利过渡到大学英语的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同时,大学英语教师也应了解高中英语的教学要求,了解学生在中学阶段掌握哪些方面的基础知识以及达到怎样的水平,以便在教学中能根据学生已有的水平设计自己的教学,促使学生的英语水平持续提高。其次可以安排大学教师参与地方教育局组织的对中学的教学视导听课,甚至可以在高中给学生讲授英语课,与中学教师相互切磋,让学生提前感受大学英语教学,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学生升入大学后的不适。另外,顺利地实现高中英语与大学英语的衔接还要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英语教师在教学改革中的重要作用。总之,要实现中学英语向大学英语的顺利过渡,中学教师、大学教师和其他相关部门需要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徐朝.大学英语与高中英语教学的过渡与衔接探析.科协论坛,2007,(5).

[3]Widdowson H G.Aspects ofLanguage Teaching[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0.

[4]张俊,丁志鹏.英语教学中的衔接:大学与高中.邯郸学院学报,2008,(4).

第6篇:新视野大学英语笔记范文

关键词:思维导图;大学英语;词汇教学

目前,各高校非常重视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但在大班教学情况下教学效果并不是很好,学生的英语词汇学习兴趣不高、能力不强。通过对学生的调查发现,学生认为英语单词的学习枯燥乏味,对单词的记忆也多是死记硬背,难以理解,并且遗忘速度快,久而久之,渐渐失去了英语学习的兴趣。因此,引入思维导图这一可视化工具在大学英语词汇课上的探索,以改善目前大学英语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一、思维导图的概念

思维导图又称作心智图,最早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初,是由英国著名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东尼•博赞提出。他在早期研究人的大脑潜能时,发现达•芬奇做笔记的习惯是用“涂鸦”的方式,其构成为图、线和代码。之后他尝试寻求一种有效开发思维和记笔记的全新方式———模拟神经细胞间的信息传递,它是以层级和分类的信息组织为基础,以关键词或图像为中心出发点,朝多个方向展开分支,同时结合中心词、线条、结点、图像、色彩、层级结构等的变化,图文并茂地将人们的思维过程和结果可视化展现。

二、思维导图在大学英语词汇课上的设计类型及实例

英语词汇导图是将词汇及相互间的关系以人脑存储知识的结构方式排列,通过可视化的手段再现知识的结构,外化词汇相关联的一种表征和组织词汇的图示法。笔者根据英语课程标准和词汇学习最基础的音、形、义将英语词汇导图进行分类,主要有以下三种:(1)根据词汇的发音分类。英语词汇的学习中最基础的就是发音,掌握正确的发音方式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可以总结词汇的发音规律,以思维导图的方式向学生展现,使学生更简单地掌握。比如单词“meet”在讲解时,可以把“ee”当作思维导图的中心词加以拓展“need,feel,week,keep,sleep,cheer”等类似词汇,让学生总结这类词汇的共同字母组合“ee”的发音为[i:],在掌握这个规律后,可以鼓励学生发挥想象,总结更多相同发音的词汇。以音形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对学生词汇的记忆大有帮助。(2)根据词汇的结构分类。英语词汇中对构词的讲解,最常见的是前后缀,它是英语词汇构成的基础。而使用思维导图进行词缀的教学,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理解与记忆。例如单词“mother”,而以“-ther”为后缀的单词有“father,brother,another,together”等,通过这种方法,再让学生回忆其他有相同词缀的单词进行总结,将这些单词通过某种方式联系起来记忆,又是一种有效记忆的方法。(3)根据词汇的语义分类。英语中有很多意思相近或相反的单词,比如近义词、同义词或反义词。利用思维导图,将词汇中的近义词、反义词放在一起记忆,可以拓展其他单词,也可进行区分,避免单词记忆的混淆。例如单词“big”,它的反义词是“small”,“come”的反义词是“go”,“hot”的反义词是“cool”,此外还有很多意思相近的单词,如“start”和“begin”都是“开始”的意思,但某些情况用法却不一样。而使用思维导图便可很好地区分二者的不同,通过意思相同这个中心点开始,延伸不同分支进行区分讲解,对学生来说,更加清晰明了。

三、思维导图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应用与效果评价

(一)实验前期准备

1.对象选取本实验研究对象选取的是C大学学前教育对口专业学生,该专业一共68人,入学时学校随机分配两个教学班,各34人,记1班和2班,现将1班定为对照班,采用常规式教学,2班则确定为实验班,将利用思维导图进行词汇教学。两个班级的人数均为34人,且都是同一位英语老师任教。2.实验前测在实验开展之前,会对两个班级进行一次词汇听写,以掌握两个班级的英语词汇学习水平,词汇听写的内容围绕新视野大学英语1第一、二单元。与此同时,还会对两个班级开展一次问卷调查,以了解学生英语学习的情况。之后,笔者会利用几次课间活动的时间向实验班级展示一些绘制好的思维导图,引起学生的兴趣,再进行相关介绍,内容主要围绕思维导图的概念、特点、绘制方法等展开,以便学生对思维导图有更进一步的了解,确保实验过程的顺利展开。

(二)实验假设

英语教师在课堂中使用思维导图进行词汇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网络框架,使零碎的知识点紧凑地联系起来,帮助词汇记忆,同时培养发散性思维,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所以本实验的研究假设有:(1)思维导图可以有效提高学生词汇记忆的数量,提高听写的正确率。(2)思维导图能够改善学生词汇记忆的习惯,减小单词的遗忘率。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

该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词汇及时听写测验对开展思维导图教学法教学实践结果进行分析。1.词汇听写结果分析实验前期,针对两个班级英语词汇学习有无差异、是否可以作为实验对象,笔者进行了一次词汇听写。实验班单词听写的错误个数平均为7􀆰83,对照班为7􀆰78,水平相当;实验班单词听写的错误个数的标准差为2􀆰76,对照班为3􀆰25,差距较小,都很稳定。因此,两个班级无明显差异,在此基础上对两个组进行实验是有意义的。在为期一月的实验中,在授课教师协助下,对两个班对象同时教学的30个词汇进行了及时测验,对成绩作了记录和统计,实验后测结果,实验班单词听写的错误个数平均为3􀆰1,对照班为4􀆰96,水平相当;实验班单词听写的错误个数的标准差为1􀆰95,对照班为2􀆰75。二者与前测相比较,实验组学生出现错误率更低,而对照组也变低,但是变化较小。实验后测t值为0􀆰002,小于0􀆰05,差异明显。从词汇听写的测试结果来看,思维导图式的教学比常规式教学效果更明显,学生对词汇记忆的数量有所提升,正确率也有提高,证实了思维导图有助于词汇学习。2.调查问卷结果分析在实验前期,为了解学生英语词汇学习的情况,笔者对实验班和对照班两个班级同时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在实验后,只对实验班再次进行了问卷调查,以检验思维导图对学生的影响。问卷设计主要内容为实验对象对英语词汇学习的兴趣和态度、实验对象的英语词汇的记忆习惯以及实验对象对各班正运用的教学法的满意度。实验前期问卷结果显示,两组实验对象对英语词汇学习的兴趣都不是很高,只有19􀆰85非常感兴趣,但两组认为英语词汇重要性上分别占81%和84%,因此大多数实验对象能正确认识词汇重要性。在英语词汇记忆习惯方面,7􀆰92%的学生会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记忆单词,29􀆰48%的学生会利用反复抄写进行记忆,只有少部分学生懂得要寻找规律。而思维导图正是帮助学生总结规律,解决问题,形成自己的一种记忆框架,这样的方式也有利于教师以后在课堂中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在现有词汇教学法满意度方面,64􀆰37%实验对象对常规词汇教学方法表示不满意。实验后测结果显示,实验组的学生对英语词汇的学习兴趣提高占比74􀆰2%,英语学习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实验后占68%;对词汇的重要性认识也发生了轻微的变化,增长8%。词汇记忆习惯上,死记硬背的方法仍然被大家所采用但频率有所下降,同时采用思维导图方法的明显增多。总之,使用思维导图后的教学效果显著,英语词汇记忆的数量和质量都有所提升,学生对于这种学习方式的态度也很积极,这也需要老师在教学中与学生之间相互磨合,更好地用于英语词汇学习中。

四、结语

该研究把思维导图引入到大学英语词汇课上,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通过应用效果可以发现,基于思维导图的词汇学习,很明显地提高了学生对词汇记忆的兴趣,提升了词汇记忆的正确率,也减小了词汇记忆的遗忘率,具体表现为:学生知道将新旧单词联系起来记忆,建构一种有趣的知识框架,形成自己的思维记忆模式;在绘制词汇导图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图像、符号将中心关键词与节点词连接起来记忆,扩散了思维的想象力,增加了词汇记忆的数量,并且在这种生动有趣的记忆过程中,也提高了对学习的兴趣;在思维导图的教学中,色彩亮丽的词汇导图对学生的吸引力很大,使得他们课堂听讲的注意力极高,学习气氛更加活跃,与此同时,学生思维创新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参考文献:

[1]张慧莲,张俊杰.思维导图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

第7篇:新视野大学英语笔记范文

(一)现代信息技术下的大学英语教学特点

教师们几乎达成共识,在各门学科教学中,与信息技术发展联系最为紧密的是外语。目前,多媒体教学已经广泛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且随着互联网、移动技术的日渐成熟,大学英语学习与教学环境发生了巨大转变:学习资源丰富,教学媒体技术含量高;以学生为中心,自主性要求高;学习方式多样化。学生由以前单一的、被动的接受学习变成自主探索、发现、协商等多种形式的学习。学生的学习范围和交流对象也随着网络而延伸。

(二)分布式认知理论对大学英语的指导意义

分布式认知把认知看作一种包含多个主体和多样技术,协调内外部表征,且有助于提供动态信息加工的系统。语言学习尤其如此,对大学英语的学与教具有重要实践指导作用。

1.有效运用认知合作性学习策略。

认知合作性学习不同于传统的、封闭式的学习模式,其特点是学生、教师、多媒体、网络、移动设备等共同构成了一个大学英语学习共同体,把英语语言知识、认知工具等要素联系起来,引发学生思维之间的讨论、追问、重组,运用交互的形式,达到促进英语知识建构与英语应用能力的提高。怎样开展认知合作性英语学习呢?首先,有效运用课外网络学习,使之成为课堂学习的有效补充。比如,很多高校选用的新视野大学英语系列教材,在互联网上有相应的“外研社大学英语教学管理平台”,其中内容设计丰富,有网络版的《读写教程》和《视听说教程》,更有在线答疑、作业、教学评估及上传资料等栏目。这样,学生可以及时通过网络资源进行预习、课程总结、解答疑惑。其次,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促成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目前交流工具除了QQ、博客等,已广泛应用微博、微信、脸书、推特等方便快捷的方式。大学生之间关于英语问题的交流、讨论、争辩、整合等一系列的协作努力可以开阔个人的视野,生成更丰富灵活、利于解决问题的新信息。老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实时反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另外,教师应鼓励、引导学生共享一些图文并茂、音像交融、动静结合的英语网络资源。比如常用的英语网站有普特英语听力、沪江英语、英文阅读网、英文写作网等,信息的集聚与共享是进行协作学习的基础。

2.注重协调、设计英语学习环境。

分布式认知理论这一视角较为强调学习环境。学习环境的设计是为了使学生充分利用各种认知工具、认知信息资源,以更好地促进知识建构。第一,教师指导学生有效使用网络、多媒体、移动技术。面对数量庞大、复杂多样的英语资源,有些学生觉得手足无措,教师应及时积极引导学生获取、筛选信息,如告知搜索引擎的使用技巧、学习网站导航的使用方法等,使学生不偏离主题。第二,教师需要对学生的课堂内外英语学习进行充分的教学设计。除了关注教学的基本过程,教师还必须注意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教学管理的过程,尤其是在线学习、合作学习,要做好检查工作。教师自己的教学策略,对学生的学习策略的运用则显得尤为重要。以欣赏英文电影为例,教师应指导学生恰当使用字幕,第一次观看选择无字幕,可以集中注意力,再选择英文字幕,以便核查是否听力有误。同时注重观影方式,将“泛看”与“精看”相结合,做到由浅入深。第三,教师要加强学生的心理辅导。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英语在线学习、自主学习使基础差的学生不像传统课堂那样充满尴尬、焦虑,可以自己安排时间,进行个性化的学习。但是,也使相当一部分学生在时间上无法保持必要的连续性,注意力不集中,加之,缺乏对学生面对面的督促和监管,无法保证其学习质量。因此,英语教师必须针对这些情况,适时地做有效的知识辅导和心理指导。

3.为大学英语教学资源和新型的教学模式提供了理论依据。

分布式认知理论视角下的教育教学强调要信息共享,建立学习共同体以及与媒体环境的结合,注重交流、互动,进行协作学习。这为近来蓬勃发展的“微课”、“慕课”及“翻转课堂”提供了理论依据。“微课”的主要特征有:流媒体播放视频、动画等;资源容量较小,适于基于移动设备的移动学习;完全的、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具体的、典型案例化的教与学情景;供学习者自主学习的课程。师生可流畅地在线观摩课例,也可灵活方便地将其下载保存到终端设备(如笔记本电脑、手机、MP4等)上实现移动学习、泛在学习。慕课,是为了增强知识传播而由具有分享和协作精神的个人组织的网络上的开放课程。其授课形式是将分布于世界各地的授课者和学习者通过某一个共同的话题或主题联系起来,通常会包括每周一次的讲授、研讨问题等。“翻转课堂”则是一种教学模式,让学生先完成知识的学习,而课堂变成了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互动的场所,包括答疑解惑、知识的运用等。由此不难看出,这些新型的英语教学资源及教学模式的特征与分布式认知理论在教学领域的观点不谋而合,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使用优质的教育资源,不再单纯地依赖授课老师教授知识。

二、分布式认知理论对基于信息技术的大学英语教学的启发

1.英语教师角色的变化。

分布式认知理论观点认为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合作者、引导者、探讨的参与者,动态的协调者。在大学英语学习中,积极有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有巨大优势,学生以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为主,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模式,这看似教师作用体现不充分,实则属于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因为学生个人的英语基础、悟性、自控能力、学习风格等完全不同,非常需要老师的引导,教师的主导作用分为“导情趣、导操作、导质疑、导讨论、导交流”,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由原来的“权威—服从”关系转变为“指导—参与”关系。

2.英语学习策略培训的必要性。

在信息化英语学习环境下,影响学习策略的因素更为复杂。由于网络环境的自由性和开放性,学生急需得到元认知、认知策略的培训和指导:学会分析什么因素影响了学习过程和结果;学会监控、评价和调节自己的学习行为;在学习过程中会进行自我诊断,以了解自己的弱势。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认知发展水平,对班上英语水平不同的学生选择恰当的培训内容并进行针对性的策略指导。当然,学习策略的有效性取决于很多因素,例如英语学习任务的性质、学习者的个体差异(性别、年龄、学习经历、学习风格等)。有时也需要从补偿策略和情感策略入手,补偿策略可以解决学生在网络学习中因无法及时获得必要的外界支持而面临的问题,情感策略可弥补学生由于网络缺乏人文氛围和情感熏陶带来的失落感。

三、结语

第8篇:新视野大学英语笔记范文

关键词:翻转课堂;大学英语;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6)07-0031-02

翻转课堂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即学生在家里看视频代替教师的课堂讲解,在课堂上,他们把精力集中在完成练习以及与教师和学生的交流上。这种做法颠倒了传统学校课上教师讲授,课后完成作业的教学安排。翻转课堂最初的构想来源于美国林地公园学校的化学老师乔纳森・伯格曼和亚伦・萨姆,他们为了给学生补课,录制在线视频课程,不久,这些在线教学视频被更多的学生接受并广泛传播开来[1]。两位教师的实践引起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他们的讲座已经遍布北美。美国的萨尔曼・可汗应用涂鸦工具制作视频课件为表亲补课,其制作的视频受到广泛好评,观看人数急速增长,受到鼓励的萨尔曼于2009年辞去工作,全职从事相关课程的录制,创建了自己的独立网站――“可汗学院”。2011年开始在全球大热,引起全球教育界的关注与争论。

自2012年以来,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和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积极推动面向全国高校与中小学的微课比赛,经过近年来对于微课的探讨,微课已成为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信息化领域重要的教育技术,全国不少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行业协会都在积极推动微课的建设与应用,使得微课设计开发与应用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一、传统英语教学模式的弊端

我们现行的大学英语教学多为借助于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大班集体授课,教学模式为“教师课堂讲解+学生课后练习”。通过教学实践发现,这种教学模式存在着明显的缺点:首先,采用大班集体授课,教师的授课进度和难度只能照顾到部分学生,无法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学习要求;其次,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教师通过单方面灌输的方式讲授知识,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缺乏独立思考、主动训练的机会,常处于被动地位,没有时间思考、消化和吸收;最后,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有效的互动,在课堂上,教师忙于讲授知识点,学生则忙于记笔记,课后忙于完成作业,师生之间缺乏交流和互动,这不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接受程度。

二、翻转课堂的创新之处

翻转课堂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它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形式由“课堂讲解+课后作业”转变成为“课前学习+课堂探究”[2]。其创新性体现在以下各个方面。

(一)教学过程的改变

在传统课堂中,往往是通过“教师课堂讲授+学生课后作业”的教学过程,完成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不同于传统课堂,翻转课堂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把教学过程转变成“学生课前自主学习+师生课堂交流探究”:学生在课前通过观看教师制作的微视频学习知识点,并根据教师的指导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在课堂上则开展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师生答疑等各种学习活动,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内化,从而实现课堂翻转。

(二)师生角色的转变

在翻转课堂上,教师不再是一味地填鸭式教学,教师由知识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习指导者、促进者;由课堂的表演者转变为课堂的引导者;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成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由被动回答问题转变为主动提出问题;评价方式由教师评价转变为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总评。

(三)学生主体地位的提升

翻转课堂尊重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学生学习的个体差异性。在传统课堂中,教师一般是根据学生的总体学习水平和接受能力,确定知识难度和讲解进度,容易出现高层次学生吃不饱、低层次学生难以消化的情况。而在翻转课堂上,知识传递转移到课前,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完成知识点学习,根据自己的接受能力调节学习进度,程度差的学生,还可以反复学习,从而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个性化需求;针对学生反馈的问题和难点,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给予个别指导,也可以在课堂上根据学生的问题进行讲解和答疑。因此,翻转课堂更兼顾了不同知识水平和能力的学生的需要,进行因材施教,实现个性化学习。

(四)师生关系的改变

在师生关系上,翻转课堂也不同于传统的英语课堂。传统教学注重教师进行单方向的知识传授,课堂成为教师的个人舞台,缺乏师生互动和学生间的协作,而重要的知识内化却在课后通过作业和知识复习,由学生独立完成,此过程缺乏教师的指导和同学的帮助,学生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得不到有效的解决,这可能导致学生会逐渐丧失学习的信心。在翻转课堂中,学生课前观看微视频等学习资料,完成知识传授,并通过网络平台得到教师个性化的指导;课堂上通过师生互动、同学间讨论的方式解决自学中遇到的疑问,完成对知识的内化,提高学习效率。

翻转课堂有效利用多媒体和现代信息技术,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翁,使不同起点的学生真正实现个性化学习,将其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中能够让学生自主掌控学习,科学地实现知识内化,有效地弥补现行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不足[3]。

三、基于翻转课堂的英语教学模式构建

翻转课堂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因此,在课堂设计上,翻转课堂模式要有所不同。其共分为三个部分:课前活动、课堂活动和课后活动。本文将以《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一册第二单元deep concern为例,具体探讨如何进行翻转课堂教学设计。

(一)课前活动

1.制作微课视频。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知识的传授是通过学生在课前观看微课视频自主完成的,学生把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在课堂活动中得到解决。微视频可以从网上的开放型学习资源中选取,教师也可以自己录制视频,这样能更结合教材内容,满足本校学生的实际水平。在录制视频前,教师首先应该掌握视频录制技术和微课制作技巧,然后分析教材内容,梳理知识点,搜集相关资料,制作视频。视频的长度应在10分钟以内,因此视频的内容应简洁浓缩;视频的内容应生动有趣,能有效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2.课前教师指导。教师应在课前给予学生指导,使学生在观看视频时有针对性,并能引发学生的思考。以deep concern为例,教师可根据本课的主题generation gap制作一个微课视频,主要内容包括代沟的由来、现状,并可适当穿插重点单词和句子讲解。在视频结束的时候,教师可提出一到两个问题供学生扩展思考,比如Is there any difference between you and your parents? 或How to bridge the generation gap?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学生能够更深刻地理解本单元的主题。

(二)课堂活动

1.小组讨论。教师首先通过预先布置的问题来检验学生课前微课的效果,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一起讨论问题,然后每组选取代表进行发言。教师可以根据小组发言的内容了解学生对问题的理解程度,然后给予相应的指导,并通过最后总结深化主题,拓展词汇。

2.教师答疑。在这一阶段,学生可以就在课前自学中遇到的疑惑向教师发问,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完成了知识的传授,这其实相当于传统课堂中的知识讲解,只不过在翻转课堂上,这种讲解更具有针对性,学生更具有主动性,因此学习的效果会更好。学生在教师讲解的过程中还可以进一步提出问题,这种师生互动能够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内化。

(三)课后活动

在完成课堂学习之后,为了巩固和深化所学内容,教师应安排学习任务,让学生以各种形式把所学内容展示出来,如制作PPT,录制视频,创作短剧,教师可以把学生的成果上传至网络平台,学生可以互相学习,课堂上教师和学生进行讨论、评价,通过探究学习,可以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从2003年起实施,至今已走过十余年的历程。就大学英语教学而言,我们面临的课题是如何建立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教学模式,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努力把大学英语课程建设成大学生真心喜欢、终身受益的优质课程,以更好地满足大学生接受高质量、多样化大学英语教学的需求,更加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以微课为基础的翻转课堂重视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重视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仅抓住了历史机遇,也顺应了时代的要求。推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转变英语教学理念,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的不足,完善教学手段,以达到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微课在教学中的应用,使学生自主、快乐地学习,培养其自学能力。

参考文献:

[1][美]乔纳森・伯格曼,亚伦・萨姆;宋伟译.翻转课堂与慕

课教学:一场正在到来的教育变革[M].北京:中国青年

出版社,2015:34.

[2]王红,赵蔚,孙立会等.翻转课堂教学模型的设计――基

于国内外典型案例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3,(8).

[3]范秀丽.试论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模式[J].赤峰学院学

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1).

[4]陈晓平.传统教育模式被翻转的端倪――“翻转课堂”在

成人高校商务英语写作中的实践与体验[J].中国成人

教育,2013,(10).

第9篇:新视野大学英语笔记范文

关键词:模块;大学英语;一年制;立体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14)02-0070-4 doi: 10.3969/j.issn.1006-2831.2014.01.019

1 . 引言

合肥学院同德国高校有着长期合作办学的历史,“地方性、应用型、国际化”是我校的办学定位,在借鉴德国应用科学大学一些成功的办学经验的基础上,我校在部分专业实行模块化教学改革,以期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方面作一些探索。模块化是指围绕特定主题或内容的教学活动的组合,或者说,是一个内容及时间上自成一体、带学分、可检测、具有限定内容的教学单元。模块由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组合而成。德国高校的模块化教学是一种“立体化”教学模式,在德国和欧洲各国已有了较为深入的发展。在推进教学改革期间,德国专家教授也受邀来我校进行模块化教学培训辅导。

在学院的模块化改革中,大学英语(即基础阶段英语)是各专业模块中的一个基础模块,教学任务由原来的两年压缩为一年,在教学内容和培养目标不变的情况下,加大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分量。按照学院培养高技能应用型技术人才的总体要求,结合我院的实际办学条件,我们对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及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改革。采用了以现代网络技术为依托,读写课+(视)听说课+自主学习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构建一个适合我校实际情况的一年制立体化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以期培养适合地区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2 . 大学英语立体化教学改革的理论基础

2 . 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是学习者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在与他人的交际过程中产生社会互动的结果。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它强调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学习加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构建意义的帮助者和促进者。

2 . 2 外语立体化教学法

外语立体化教学法是由张正东教授在《外语立体化教学法的原理与模式》一书中提出的。外语立体化教学法是以学生、目的语和环境为轴,以经济发展为底,跨国文化为顶的三维立体性质的外语教学体系(张正东,1995)。立体化教学模式,其实质就是利用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将教师和学生、理论与实践教学、教学与评价等因素紧密结合起来,构建起一个丰富完整的、互动的课程系统的教学模式。

2 . 3 贝塔朗菲的系统论

美籍奥地利思想家贝塔朗菲在20世纪40年代提出了系统论,其基本思想和方法就是把所研究和处理的对象当作一个系统,分析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系统、要素、环境三者的相互关系和变动的规律性,并对系统进行优化。外语教学就是一个有层次的、复杂的、动态的系统工程,它要求教师、媒体和学生之间互为影响、互相适应、彼此合作,使系统的功能大于要素功能相加之和(贝塔朗菲,1987)。

建立立体化教学结构实质上就是在确立教学目标和任务基础上,运用系统论的整体原理安排教学活动,使外语教学这一复杂现象不再是单层平面结构,而是多层次的立体结构,力争达到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效果(巴班斯基,2007)。以外语立体化教学法为指导,以多媒体网络技术为依托,在观念、手段和模式等方面进行多层面、立体化的教学改革实践,不失为一个有利于培养适合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的教学模式。

3 . 改革理念及思路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大学英语是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策略为主要内容,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新的教学模式应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为支撑,使英语的教与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朝着个性化和自主学习的方向发展(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07)。

我们首先制订了相应的培养方案,确定了教学目标,重新进行了课程设置,制订了新的评价方法。在教学方法上我们是以moodle平台和《新视野大学英语教学管理平台》为依托,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优化配置各种资源和要素,全面系统地安排教学活动,立足于课堂教学的同时,加强自主学习,注重课堂学习与网络平台学习相结合,力求达到英语学习最优化效果。

3 . 1 教学目标

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培养适合地区经济发展急需的应用型人才。

3 . 2 课程设置

大学英语模块(即基础阶段英语)总学习负担为280学时,每学期为140学时,包括课堂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同时我校还有未实行模块化教学的专业,其基础英语课程为2年,英语总课时为240学时。由于师资力量有限,按照学校基础课时比例要求,我们对实行模块化教学的班级选择了每学期理论教学80学时、自主学习60学时的比例,每周4学时的课堂教学变成了每周6学时,此外学生网络自主学习学时是每周180分钟。(实行模块化教学班级以下简称模块班,未实行模块化教学班级以下简称非模块班)

3 . 3 教学方法

按照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我们对教学方法进行了改进和提高。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重视语言形式,注意语言规则,更重视语言功能,注意对语言的运用,尽量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外语的环境。我们将读写课和小班口语课与网络自主学习课程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大班课堂上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教材、网络视频材料等进行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读写译能力,及跨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小班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总结网上自主学习情况,答疑解惑。

除了在课堂上提供必要的学习条件之外,我们在机房专门为学生开辟了英语网络自主学习教室。在网络学习平台上提供多样化的不同程度的学习材料并营造不同学习环境,在线内容包括:读写课程与(视)听说的继续学习;学习任务的安排,包括作业布置、批改、结果反馈;与学生及时交流和反馈,了解、掌握学生学习动态、意见和建议;上传教学资料、辅导资料;影视欣赏、报刊选读、跨文化交际等学习内容。学生可以构建自己的学习空间,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进行有针对性或选择性的学习。教师在自主学习阶段主要是监督、管理和辅导。这样,既弥补了课堂学时的不足,同时也完成了教学任务。

我们还组织学生参加英语竞赛和演讲比赛等语言实际运用环节,丰富学习内容。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意见反馈:

(1)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学生对一年制的大学英语教与学的想法、要求和建议,对英语及英语课程的认识,了解学生的学习目标、动机、学习方法、学习策略、学习困难、学习的难点、所拥有的工具书以及对自主学习的意见和建议等等。

(2)采用了英语作文形式了解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建议和反馈。

(3)每个月检查一次学生的英语学习笔记,在检查学生的学习笔记中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4)对学生进行访谈,面对面交流,了解学生对教学的意见和建议。

3 . 4 评价方式

在英语教学中,形成性评价具有巨大的优势。不仅评价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掌握情况,更为重要的是对他们日常学习过程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的情感、态度、学习策略等方面的情况进行评价。学生对外语学习的兴趣和态度、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意识和参与程度等等都是学好外语的重要因素,而这些因素都是无法通过定量的方式测定的,也无法在终结性评价中反映出来。而且形成性评价是能够让学生认识自我,从而实现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评价方式,也是我们为了获得反馈信息、改进教学、促进学生学习所进行的评价。

我们采用的是N+2考核模式,其中2是课堂笔记(10%)和期末考试(40%),N是根据各个课程根据学科要求给出的形成性评价的内容和标准,占学生总成绩的50%。大学英语的形成性评价的内容,即N,是网上自主学习记录、学习档案记录、阶段性测试及口语测试。为了加强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检验,尤其是口语练习,我们构建了具有国际领先口语评测技术的英语听说互动校园平台,用于学生的口语测试,促进学生的口语训练,也完善了对学生听说读写译综合应用水平的考核。

3 . 5 注重教师的自我提高与教学反思

在改革中教师也面临着压力与挑战,为解决新模式下的新问题,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也注重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以保证教学质量:

(1)坚持集体备课制度,学进度和教学目标,对教学重点、难点及阶段性测试进行集体讨论,在此基础上任课教师根据不同班级形成自己的个性化教案。

(2)按照学校要求采用领导听课、督导听课、同行互听的方式。听课完毕后现场与授课教师进行交流,并按照学校统一要求做好记录、评分,报学校质量监控办公室。

(3)坚持进行公开课活动,组织其他老师进行观摩学习,在教研活动中对授课情况进行讨论交流,取长补短, 共同进步,提高教学质量。

3 . 6 广泛征求教师和学生的意见和建议

在改革过程中,我们与老师和学生对教学进行交流,密切关注教改反馈。老师普遍反映,大二学生(非模块班)的课非常难上,无论你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都提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上课玩手机、上网聊天、做其他作业的学生不在少数。而大一学生上课积极性要高很多。

我们用同样的问卷对2012级模块班学生(共225名,已上完一学期)及2011级非模块班级学生(共197名,已上完三学期)进行了大学英语学习情况调查,包括学习态度、学习动机以及学习需求等内容。针对“如何看待我校大学英语一年制教学”的问题时,其中64%的学生认为“一年制蛮好,大二就不用学英语了”;48%的学生认为“一年制蛮好,担心影响过四、六级”;18%的学生选择“喜欢一年制,但希望大二开英语选修课”,在意见和建议的后面,学生认为可以开影视欣赏课等。2011级中有65%学生认为“英语学习周期漫长,有厌倦感”;31%的学生认为“需要上两年,因为要考四级”;62%的学生认为“英语学习的压力分散了学习专业课的精力”。通过问卷调查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大多数学生赞成“一年制”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比较关心和担忧的是能否过四、六级,对大一后英语后续课程,学生多选择有趣味、能够提高兴趣的课程。

4 .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效果

实行一年制模块化教学是从2011级开始的,我们对2011级本科模块班学生与2011级非模块班学生(艺术类除外)的两次四级考试成绩进行了对比(去掉了重考的学生)。在2011年12月和2012年6月的四级考试中,在模块班的学生中,有49.2%的学生达到425分以上,其中500分以上的学生有5.2%;在非模块班的学生中,有43.8%的学生达到425分以上,其中500分以上的学生有5.1%。

在2012年12月的四级考试中,我们对2012级本科模块班学生与2012级非模块班学生(艺术类除外)的四级考试成绩进行了对比。在模块班的学生中,有27.9%的学生达到425分以上,其中500分以上的学生有5.3%;在非模块班的学生中,有25.1%的学生达到425分以上,其中500分以上的学生有3.6%。

在2013年4月份组织的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模块班的学生参赛积极性远远高于非模块班学生。本校共有188人参加,在排名前50里面,除2名来自高年级之外,都是2012级学生;来自模块班的学生32人,在排名前10名中,模块班的学生有7人。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一年制的学习并没有影响学生的四级成绩,模块班的学生成绩略高于非模块班的学生,而且模块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于非模块班的学生。

事实证明,采取高密度、高强度,相对集中的英语教学,能够让学生更多地置身于外语情景中。根据联结主义的理论,学习的密度和强度增加了以后,对神经元接点之间的联系就会加强,学习效果就会随之改进。从情感的角度来看,高密度的外语学习易于让学习者看到自己的进步,产生成就感。这种情感上的满足也能够对学习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文秋芳,2008)。

5 . 一年制大学英语立体化教学在我校模块化教学中的意义

模块化教学改革是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改革高等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改革内容,“地方性、应用型、国际化”是我校的办学定位,模块化的教学优化了课程结构体系,实现了理论和实践一体化。多种多样的模块组成的模块化体系使得教学安排更加灵活,还可以简化与国外高校间的成绩的认定,方便转学或出国学习。作为基础模块的大学英语采用“一年制”教学为后续课程腾出更多的时间,一年后学生就有时间参加各系根据具体情况和要求开设的英语选修课程,而不需要被基础阶段四个学期的大学英语所束缚,这样他们就一直处于受到挑战的兴奋状态,用宝贵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他们所需要的东西,大大提高学习效率(蔡基刚,2002),有利于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6 . 新的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1)学生网上自主学习能力有待提高。自主学习本来是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性、个性化的学习能力。但是部分学生的自我约束力较差,出现了上网聊天、看电影、玩游戏等情况;有的学生甚至在自由上机时间内不去上网学习,形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一些学生除规定的学习任务之外,并不想再额外多学点东西。

(2)现有专门的网络自主学习教室,供学生自主上机,一旦模块教学全面实施,专门教室就不够用了。

(3)教师课外在网络上与学生交流、答疑,并对网络自主学习进行监控,花去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不计入工作量。教师精力有限,时间长了,教师的积极性可能会受到影响。

7 . 结语

一年制立体化大学英语教学已实施二年,效果已初显,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大学英语课程形成性评价标准,改进网络自主学习教室环境及硬件设施,加大学生自主学习监控,保障学生自学效果;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教科研水平,以教学带动科研,以科研促进教学;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学生第二课堂的语言实践,比如英语演讲比赛、英语剧表演等,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热情和自信心;举办讲座,比如文学欣赏、电影欣赏等,让学生感受西方语言之美,使学生受到西方文化熏陶的同时,提高学生对英语语言的感知和鉴赏能力,从而达到习得语言的目的。

参考文献

蔡基刚. 压缩大学基础英语,提高语言学习效率――试论重点大学大学英语课程设置改革[J].外语界,2002(5):15.

冯・贝塔朗菲.一般系统理论一基础、发展和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7:45-51.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1-5.

文秋芳.压缩教学周期,增强教学密度――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新思路[J].北京:中国外语教育,2008(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