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职业健康应急预案范文

职业健康应急预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职业健康应急预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职业健康应急预案

第1篇:职业健康应急预案范文

一、对各级各类应急预案进行全面修订

(一)专项应急预案的修订。专项应急预案主要是市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为应对某一类型或某几种类型突发公共事件而修订的涉及数个部门职责的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的修订要突出抓好应急预案自身结构和内容的修订,重点解决框架结构不完善、内容涵盖不全面、各职能部门职责不规范、联动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尤其是要理顺应急处置指挥体系和应急管理工作体系的关系,使全市上下的应急指挥机构和工作机构相互衔接、相对统一。专项应急预案修订后,报市政府批准后实施。

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由市农牧业局负责制定或修订;防汛抗旱应急预案,由市林水局负责制定或修订;处置森林草原火灾应急预案,由市防火办负责制定或修订;通信保障应急预案,由市政府信息化办公室负责制定或修订;城市设施安全应急预案,由市建设局负责制定和修订;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由市卫生局负责制定和修订;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由市卫生局负责制定或修订;大规模应急预案,由市公安局负责制定或修订;特发公共事件新闻应急预案,由市新闻中心负责制定或修订。

(二)部门应急预案的修订。部门应急预案是有关部门根据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部门职责和盟直业务主管部门应急预案,为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制定的预案。部门应急预案必须通过相互间的有效衔接,使其成为灾害预防处置的整体。市直部门要认真研究,在完善自身预案应对机制的同时,及时与其他部门协调沟通,从而实现点线处置与辐射联动的有机结合。部门预案修订完善后,报政府应急办备案。

市农牧业局制定或修订草原火灾、农牧业自然灾害和重大动植物疫情、重大生物灾害应急预案;市防火办设立森林草原火灾应急预案;市林业水务局制定或修订城乡旱涝灾害应急预案;市环保局制定或修订环境和生态安全应急预案;市安监局制定或修订工矿企业、公共场所及机关企事业单位重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市建设局制定或修订建设工程、供水、供热、供气等城市设施安全应急预案;市政府信息办公室制定或修订通信安全和信息网络安全应急预案;新闻中心制定或修订通讯报道安全应急预案;市交通局制定或修订公路运输安全应急预案;锡林浩特机场公司制定或修订航空运输安全应急预案;市财政局制定或修订金融安全应急预案;市供电局制定或修订电力设施安全应急预案;市商务局制定或修订粮食供应安全应急预案;市卫生局制定或修订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疫病、重大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市公安局制定或修订重大刑事案件、恐怖袭击事件、涉外突发事件、规范较大的群众性事件、爆炸物品、危险化学品和城市火灾等突发社会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市科技局制定或修订地震灾害应急预案。

(三)企事业单位应急预案的修订。企事业单位应急预案是整个应急预案体系的基础,修订重点是要切近实际,增强可操作性,切实把该类预案编制修订成条例清晰、内容明了、便于记忆、易于执行的应急预案。

市发改局负责督导全市重点项目应急预案的编制修订工作;市经济局负责督导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的编制修订工作;市商务局负责督导商贸行业企业的预案编制修订工作;市建设局负责督导建筑行业的预案编制修订工作;市安监局负责督导所监管企业的预案编制修订工作;市教育局负责督导全市中小学、幼儿园的预案编制、审议和修订工作;市卫生局负责督导全市医疗卫生机构的预案编制修订工作;其他政府部门分别负责督导本系统下属单位应急预案编制修订工作。企事业单位应急预案编制工作完成后要报主管部门备案,主管部门将预案目录及文号报市政府应急办。

(四)地方农村牧区应急预案的修订。农村牧区应急预案是(场)、(分场)和广大农牧民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行动指南,需要农牧民充分熟悉和掌握。各(场)要积极开展农村牧区应急预案修订工作,(分场)的应急预案要立足于实际措施的运用。(分场)、社区应急预案的编制和修订工作,由各(场),各街道办事处组织部署和督促检查。(分场)、社区的应急预案编制完成后要报所属的(场)和街道办事处备案,主管部门将预案目录及文号报市政府应急办。

(五)重大活动单项应急预案的修订。鉴于大型活动应急预案属于“一对一”预案,且具有时间性,因此,要通过此次预案修订工作规范预案编制程序,强化相关措施,使该类预案的编制能够随时满足举办大型活动的需要。举办较大规模的集会、庆典、会展、文化体育等活动,要按照“谁承办,谁负责”的原则制定相关应急预案并报市政府应急办和政府法制办备案。以市委、政府名义举办的活动由牵头或承办单位负责制定相关应急预案后报市政府应急办和政府法制办备案。

二、有关要求

第2篇:职业健康应急预案范文

关键词:防洪抢险;应急预案;灾情分析;预案材料

中图分类号:TV6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11-0156-03

应急预案是指突发自然灾害、环境公害或者是重大事故等时,有关部门的对上述突发状况所采取的应急管理、指挥和救援等,防止灾害的进一步扩大或者是灾害所造成损失加大。应急预案是面对突发状况时,在短时间内结合社会人力、物力、财力来进行救助,也是短时间内有关部门所能采取的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

1 防洪抢险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

防洪抢险应急预案顾名思义就是对突发洪水状况所的,其主要内容有以下六个方面:

1.1 洪水发生原因

防洪抢险预案中要对洪水发生的原因进行描述,针对不同的原因有关部门可以采取不同的措施。例如洪水发生是由于水坝问题,那么有关部门就可以成立相应的小组对水坝所产生问题进行探讨,找出修理水坝的方案。如果在防洪抢险预案中没有描述洪水发生的原因,相关部门就不能找到相应的有效对策去解决问题。这样容易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还不能及时有效地治理洪水。

1.2 洪水发生所在地区及地理情况

防洪抢险预案中应该标明洪水所发生的地区以及当地的地理状况,这样有关部门和人员就能准确地定位洪水发生地,并针对洪水发生地区的地理形式采取有效的工具进行救助。

1.3 洪水险情状况

防洪抢险预案中应该对洪水险情状况作描述,包括洪水可能造成的损失已经因洪水所带来的一切问题,或者说明洪水已经造成的损失。有关部门可以针对不同的险情制定不同的方案。一般洪水过后极易发生传染病,所以应急预案中应该标明。有关医护人员就可以针对这一情况对灾害地区人畜进行病害防治工作或者是准备应急使用药品。

1.4 洪水抢救

防洪抢险应急预案中要标明防洪抢险的抢救工作。例如防洪抢险的调度,根据洪水发生的状况,制定相应的调度方案和抢救措施。还要将受灾地区人员和财产等安全转移出危险区,并根据危险区的交通状况、房屋建筑特点和分布区域制定出应急转移方案,并采取相应的警戒措施。

1.5 应急的保障

面对突发洪水状况,应急预案中应该指出相关的负责部门和对灾区支援物资的情况。保障在灾害发生后,有关部门能够及时地抵达灾害现场,防止灾害的进一步扩大。例如,洪水灾害发生时,明确提出组织防洪指挥部相关人员,并按职责分配各自任务。还可以组成抢险队伍,根据灾害地区情况确定抢险队伍人员的组成和人员的数量,并为其提供必要的设备。还要根据灾害地区受灾情况,决定对灾害地区物资的调配。

1.6 应急预案的启动和结束

一般防洪抢险应急预案中要明确应急预案启动和结束的条件以及程序。总之,通过防洪抢险预案的实施,能够提高对洪水的应对能力,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权利和国家的财产安全。

2 防洪抢险应急预案中常见的问题

2.1 有关部门对应急预案重视度不够

有关部门在面对洪水突发状况时,不能够真正重视应急预案所起到的作用,只是盲目地认为预案只是一个形式,不需要它也能够将灾害防治。这种想法就导致这些部门忽视了预案的作用,草草完成预案工作。使防洪抢险应急预案不能发挥其真正效用,造成灾害损失扩大。

2.2 防洪抢险应急预案内容简单

很多防洪抢险应急预案只是简单介绍了灾情的状况以及应该采取何种措施,并没有对引发灾情的具体原因进行阐述分析,导致防洪工作部门不能够准确了解灾情状况,制定出错误的防洪方案。有些防洪抢险应急预案中,只是简单地将工作分配,没有说明具体应由哪些部门去实施,并且对于工作也不进行细化,使很多抢险工作部门不明白自己主要负责的是哪一区域,造成抢险工作具体实施起来麻烦重重。

2.3 防洪抢险应急预案的材料不全

防洪抢险应急预案中,不能够对引发洪水的河流或者是水坝的具体情况作全面阐述。有时候还会出现一些数据不准的情况,这给现实防洪抢险工作的具体操作带来不小的麻烦。有时候防洪抢险应急预案的撰写者并不能把握住防洪抢险应急预案真正所要表达的内容,通篇是一些原则上的话,没有实质的内容。

2.4 对灾情分析得不够充分

有些防洪抢险应急预案中不能够充分地分析灾情,更不用说灾情过后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这就导致防洪抢险工作不能够完善地进行。抢险就是对已经发生的灾害中正在遭受侵害或者还没有被侵害的生命、财产等的抢救工作。如果对洪水的灾情分析不够,有关部门就不能制定出正确的抢救工作,这会给灾害地区的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的威胁。

3 防洪抢险应急预案的建议

3.1 有关部门高度重视防洪抢险应急预案的编制

防洪抢险工作关系着多数人的生命健康财产安全,防洪抢险预案是保障多数人生命财产安全的一道保障,有关部门必须重视防洪抢险应急预案的编制。对已编制好的应急预案进行仔细审查,在确认没有任何问题的情况下,保障应急预案能够切实可行。

3.2 严格审查防洪抢险应急预案中的材料,并对其真实性进行审查

防洪抢险应急预案中材料的描述对于防洪抢险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防洪抢险应急预案中的材料要经过严格地审查,并找有关的专业人员进行确认,在保障应急预案真实可靠的情况下,防洪抢险预案才能够有效地进行。在面对突发的洪水状况时,政府可以立刻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小组,由编制专业人员和防洪抢险专业人员及地理河水、医疗专业人员等组成。这些人各自在各自所专属的领域发表个人意见,并制定方便可行的措施,这样才能保证防洪抢险工作能够顺利有效地进行。

3.3 完善防洪抢险应急预案的内容

防洪抢险应急预案不是纲领性文件,不需要将内容制定得极其简单。可以就某一项展开说明。应急预案的主要工作是统筹、指挥抢险工作能够及时有效进行,所以在内容的设定上,要详略得当,不必要使用一些原则性的话语。应急预案是要具有实用性质的,这就要求应急预案编制人员能够仔细明了地说明灾害情况、救助工作的分配等,做到各部门都履行自己的职责,有序高效地进行防洪抢险工作。

3.4 客观真实详细地分析灾情

只有在防洪抢险应急预案中客观真实地分析灾情状况,有关部门才能针对灾情状况制定相应的抢救措施。这就需要有关人员能够详细了解灾情地区的现状,并能够准确地描述出这一现状。可以通过通讯手段,对处于灾情地区较近的人员进行了解,通过他们的言语描述和图片展示,再结合有关专业人员的分析及建议,客观真实地分析灾情。

4 结语

防洪抢险工作是一项关系着多数人生命财产的严肃工作,在工作中任何一处失误都有可能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防洪抢险应急预案在一定程度上指挥着防洪抢险工作的进行,更容不得其中出现本可以避免的错误。防洪抢险应急预案中存在的问题是必须引起相关人员高度重视的,只有不断完善防洪抢险应急预案,在面临此类情况时,才能够及时有效地采取相应的措施,去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国家的利益。

参考文献

[1]刘伟,马海彭.如何完善应急预案和演练[J].现代职业安全,2011,19(11):98-99.

[2]董会利,张改利,罗利姣.小型水库工程管理存在问题探讨[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09,15(3):113-114.

第3篇:职业健康应急预案范文

氯气泄漏和爆炸事故是我国危险化学品事故中发生率最多的几种事故之一,不仅会导致生产作业人员急性职业性中毒甚至死亡,同时也会给公众的生命健康和环境安全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2012年以来,一些行业与企业又连续发生急性氯气中毒事故。如8月20日江苏省如东县海宇纤维制品有限公司发生氯气泄漏事故,水处理工人李俊中毒晕倒在地。为救工人,公司老总徐建、车间主任张正福带头冲进去施救,但因没有采取防护措施,结果双双中毒身亡。另外2名前去施救的工人也发生中毒事故,幸好经过抢救脱离危险。由于缺乏或不落实科学的应急预案,不掌握应急处置原则,盲目施救,从而使事故扩大,后果令人震惊。掌握急性氯气中毒的应急处置原则,是有关行业与企业做好职业卫生工作的重要内容。

职业性急性氯气中毒的易发环境

氯气(Cl2)是一种比空气重的黄绿色、具有异臭和强烈刺激性气味的剧毒气体,微溶于水,易溶于二硫化碳和四氯化碳;在高热条件下与一氧化碳作用,可生成毒性更大的光气。氯气浓度达 10mg/m3以上,即可引起人出现明显的眼和呼吸道刺激症状,人最低致死浓度(MLC)约为 1500mg/m3·5min。氯气不自燃, 但可助燃。一般可燃物大都能在氯气中燃烧,一般易燃气体或蒸气也能与氯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氯气容器或储罐在受热后会内压增大,易发生泄漏或爆炸。

氯气用于制造氯乙烯、环氧氯丙烷、氯丙烯、氯化石蜡等;用作氯化试剂,也用作水处理过程的消毒剂。氯气主要经呼吸道吸入进入人体,接触氯气的常见机会有:氯气的制造,如食盐电解;氯的运输和贮存,液氯钢瓶、液氯蒸发罐和缓冲罐的意外爆炸,输氯管道爆裂,液氯钢瓶超装、错装、运输途中暴晒;氯碱工业、漂白剂、消毒剂、溶剂、颜料、塑料、合成纤维等的制造;制药业、皮革业、造纸业、印染工业及医院、游泳池、自来水消毒等方面的应用。氯气的职业接触限值为:MAC(最高容许浓度)(mg/m3):1。

职业性急性氯气中毒是指作业人员在工作过程中,短期内吸入较大量氯气所致的以急性呼吸系统损害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在我国颁布施行的《职业病目录》中,职业性急性氯气中毒属于56种法定职业中毒职业病中的一种。

完善本单位急性氯气中毒应急预案

由于氯气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十分广泛,所以有关行业与企业应重视制订修订完善本单位急性氯气中毒应急预案。这方面的主要指导性参考文件有:GBZ65-2002《职业性急性氯气中毒诊断标准》、GBZ 158-2003《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AQ/T 9002-2006《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Z 2.1-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2009年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7号)、GB2890-2009《呼吸防护 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GBZ 225-2010《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指南》、GBZ/T 229.2-2010《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 第2部分:化学物》《突发中毒事件卫生应急处置》(卫办应急发[2011]94号)、2011年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的《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和事故应急处置原则》等。

企业安技部门在制订修订完善本单位的职业性急性氯气中毒应急预案时,必须结合本单位的生产工艺特点、作业人员的劳动条件、劳动时间与劳动强度、作业现场空气中氯气浓度与通风情况等实际,制订修订完善本单位的职业性急性氯气中毒应急预案。

安技部门在完善了本单位职业性急性氯气中毒应急预案之后,不仅要重视应急救援处置的演练,更要将应急预案保障措施落实在日常的职业卫生管理中。如做好作业环境氯气等有害气体浓度的检测,保证车间等生产作业场所的空气中的氯气最高容许浓度不超过1mg/m3;做好日常的设备设施检修维护工作;不断完善监测预警和评估系统;并采取多种形式宣传职业卫生知识,增强员工的职业卫生自我防护意识。

急性氯气中毒的现场处置

急性氯气中毒的现场表现

如果作业人员处在上述介绍的职业性急性氯气中毒的易发环境,当闻到具有异臭和强烈刺激性的黄绿色气体气味,出现流泪、畏光、眼刺痛、流涕、呛咳、气急、胸闷等症状,就要考虑急性氯气中毒的可能性。如有条件,应尽早对事故现场的空气进行检测,并注意急性氯气中毒与急性氨中毒、急性二氧化硫中毒等其他刺激性气体所导致中毒事件相鉴别。

依据目前正在实施的GBZ65-2002《职业性急性氯气中毒诊断标准》,职业性急性氯气中毒分为轻度中毒、中度中毒与重度中毒3级。轻度中毒者可出现呛咳、有少量痰、胸闷,两肺有散在性干罗音或湿罗音或哮鸣音等症状,以及相应的胸部X线表现。中度中毒者除有相应的胸部X线表现之外,有呛咳、咯痰、气急、胸闷,可伴有轻度紫绀,两肺有干罗音或湿性罗音等症状;或有胸闷,气急较明显,除肺部呼吸音略减低外可无明显罗音等症状;或症状以哮喘为主,呼气尤为困难,有紫绀、胸闷,两肺弥漫性哮鸣音,胸部X线可无异常发现。重度中毒者的症状,凡有以下表现之一的即可判断:有弥漫性肺泡性肺水肿或中央性肺水肿;或有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或有严重窒息;或出现气胸、纵隔气肿等严重并发症。

现场救援与个体防护

现场救援时首先要确保工作人员安全,同时要采取必要措施避免或减少公众健康受到进一步伤害。现场救援和调查工作要求必须2人以上协同进行。

进入氯气浓度较高的事故环境内(如出现昏迷/死亡病例或死亡动物的氯气泄漏核心区域,或现场快速检测氯气浓度高于88mg/m3),必须使用自给式空气呼吸器(SCBA)和A级防护服,并佩戴氯气气体报警器;进入氯气泄漏周边区域,或现场快速检测氯气浓度在1mg/m3~88mg/m3之间,须选用可防B类气体和至少P2级别颗粒物的全面型呼吸防护器(参见GB 2890-2009),并佩戴氯气气体报警器,对防护服穿戴无特殊要求。进入已经开放通风,且现场快速检测氯气浓度低于1mg/m3的环境,一般不需要穿戴个体防护装备。现场处置人员在进行搜救和调查时,应携带通讯工具。

现场洗消人员在给液氯/高浓度氯气灼伤人员洗消时,应穿戴可防 B 类气体和至少P2 级别颗粒物的全面型呼吸防护器、C 级防护服、化学防护手套和化学防护靴。医疗救护人员在现场医疗区救治中毒病人时,无需穿戴防护装备。

现场急救救援

首先,迅速将中毒患者移离中毒现场至空气新鲜处,脱去被污染衣服,松开衣领,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保暖。当出现大批中毒患者, 应首先进行现场检伤分类, 优先处理红标患者。

红标是指具有下列表现之一者:咯大量泡沫样痰、昏迷、窒息、严重呼吸困难。黄标是指具有下列指标之一者:眼灼伤、皮肤灼伤。绿标是指具有下列指标者:流泪、畏光、眼刺痛、流涕、呛咳等。 黑标是指同时具有下列指标者:意识丧失,无自主呼吸,大动脉搏动消失,瞳孔散大。

对红标患者要立即给予吸氧,建立静脉通道,可使用地塞米松 10~20mg 肌内注射或稀释后静脉注射;对窒息者要立即予以开放气道;皮肤和眼灼伤者,要立即给予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灼伤部位 15min以上。对黄标患者应密切观察变化,有条件的可给予吸氧,及时采取对症治疗措施。对绿标患者,在其脱离中毒事故环境后可暂不予以特殊处理,但要观察其病情变化。

中毒患者经现场急救处理后,应立即就近转送至综合医院或中毒救治中心继续观察和治疗。

第4篇:职业健康应急预案范文

一、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严格目标管理,进一步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

各部门要认真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安全生产责任,部门主要负责人作为本单位安全生产监管的第一责任人,必须亲自抓、负总责;分管安全生产的副职要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对分管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直接负责;要把安全生产纳入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同步落实。安委会要积极发挥对行政域内安全生产统筹协调作用。安监部门要切实履行安全生产综合监管职责,加强对有关部门的安全生产工作的指导协调和监督检查,同时抓好本部门直接监管领域的安全监管工作。负有安全监管职责的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依法对所监管、主管的行业、领域和生产经营单位全面实施监督管理。强、、安全监管机构建设,配备2-3名专职安全监管人员,承担安全监管工作,村委会、居委会要指定专人负责安全生产工作。

镇、街道、各部门要逐级签订责任状,把责任落实到村(居)、企业、车间、班组一线,形成逐级负责、层层落实的目标责任体系。各行业管理部门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切实履行管理职责,加强对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监管和指导服务。

企业法定代表人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必须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全面负责。要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依法设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建立有人就有岗、有岗就有责的全员责任体系,切实将企业的主体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到人。企业要加大安全生产资金投入,不断改善安全生产条件。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建筑施工、交通运输等行业要认真执行国家及有关安全费用提取的各项规定,按照标准足额提取。大力推进本质安全建设,推广应用安全性能可靠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积极采用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认证、风险评估、安全评价等方法,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二、要进一步加大隐患排查治理力度,形成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

在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中,要坚持落实隐患排查治理分级制度、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度、隐患定期排查度、隐患排查治理公示制度,强化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指导、督查,定期督查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要加大隐患整改力度,督促相关部门、企业、单位做到隐患整改责任、资金、措施、期限和防范预案“五落实”,确保隐患及时整改治理到位。要落实企业隐患排查主体责任,将隐患排查治理纳入企业的日常安全管理,形成全面覆盖、全员参与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机制,使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制度化和经常化,同时要严格执行《高危行业安全生产隐患排查监督管理规定》,提高企业隐患排查上网率

三、深化重点行业和领域安全专项整治和监督管理,全面推进标准化建设

(一)烟花爆竹行业。严格落实各有关部门监管责任,加强对烟花爆竹生产、储存、运输、销售、燃放等环节的安全监管。继续开展严打非法制售烟花爆竹专项行动,规范烟花爆竹生产经营秩序。要制定切实可行方案,使烟花爆竹生产退出市场。进一步加强烟花爆竹经营监管,减少和消除安全隐患。

(二)危险化学品行业。突出抓好液氨、有毒有害气体、成品油、液化石油气等从业单位的安全监管,深化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运输、经营、使用和废弃处置各环节的安全专项整治,继续落实“五整顿、两关闭”措施,淘汰国家明令规定的落后工艺、技术、装备,关闭不具备条件的企业;深化重点危化品道路运输安全整治,对运输液氨、液氯、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和剧毒化学品等重点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车辆实施严格监控,逐步建立道路运输监管联动机制,防范交通事故引发泄漏、爆炸和污染事故;继续推进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建设,全所有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甲级)企业和烟花爆竹批发企业全部完成安全标准化达标工作;要认真贯彻《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管理暂行办法》(财建[2006]369号),切实做好企业生产安全事故抢险、救灾和善后处理等专项资金的保障工作;认真落实《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的指导意见》(办[]号),配合市有关部门完善地化工行业安全发展规划,通过引导和鼓励企业进入确定的化工集中域或化工。

(三)非煤矿山行业企业。要着重抓好矿山开采的安全专项整治和隐患排查治理,加强对重点矿的监控,大力推进露天矿山中深孔爆破等措施。加强矿山废渣管理,防止堵塞河道和泄洪道。开展非煤矿山安全专项整治,推行安全质量标准化,依法取缔(关闭)非法和不具备基本安全生产条件的矿山企业,内全100%大型露天矿山实现安全标准化。同时进一步完善矿山安全监管网络建设,落实监管责任。严格落实《非煤矿山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精神,严肃事故责任追究,以事故教训推动安全生产工作,凡发生一次1至2人死亡事故的,一律责令其停产整改3至6个月;内发生两次死亡事故或发生3人以上死亡(含3人)事故的,一律责令其停产整改6-12个月,在整改期间擅自生产、整改不合格或逾期未整改的,提请政府予以关闭。

(四)交通运输安全。继续深入开展交通专项整治活动,加强路面交通管控,从严查处交通违法行为;严格源头管理,落实安全管理制度;加大隐患排查整治力度,改善交通运输安全条件;继续开展创建“平安道”活动;切实加强道路交通安全监管。督促各相关部门开展对非客运车辆非法载人的专项整治,强化路检路查,确保整治时效。

(五)建筑施工安全。理顺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开展高空坠落、施工坍塌、物体打击、触电等多发事故的专项整治。加强对从业人员特别是农民工、外来务工人员的安全技术知识培训教育。加强对“新程”、城镇旧房拆除和农村拆建房的安全监管。加强对校园危房改造工程的安全监管,加强对财政投资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

(六)公众聚集场所消防安全。要强化各部门各单位消防安全责任,深入开展火灾隐患整治工作。加强对建设工程、防火重点单位和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监督。加强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推行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实现消防安全管理的全覆盖。

四、总结试点经验,进一步坚强职业危害监管工作。

加强对职业危害工作的宣传教育和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努力消除监管工作中的消极被动状况。深入开展作业场所职业危害专项整治行动,督促相关企业停用或少用有毒、高毒物品,用低毒、无毒物品替代,逐步淘汰有毒、高毒物品,不断改善职工生产工作环境;要加强与卫生部门的联系和协调,完善落实联席会议制度,明确职能和分工,密切配合,建立职业安全健康技术服务与支撑机构,积极开展技术服务工作。理顺职业安全健康监管职能,明确落实职业健康监管责任,并按照国家要求配备必要的职业安全健康监管执法装备、设备和仪器等;借专项整治行动的机会,在企业建立起企业职业健康监督员队伍,确保职业健康监管法律、政策、任务、目标的落实。

五、要加强日常监管,加大安全生产执法检查力度

的执法检查工作要本着加大企业检查频次,扩大检查覆盖,严格处罚的原则。要加强安全生产综合治理联合执法机制建设,对社会影响大,域性、倾向性的安全生产问题实行综合治理,通过联合执法、集中整治、督察督办、责任追究等措施的落实,增强执法合力。要将不履行安全生产职责的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事故多发地、安全生产管理薄弱单位作为行政执法重点,集中力量、集中时间开展集中执法和专项执法检查活动。严格责任追究,加大对事故发生单位整改和查处落实情况的检查,对因隐患排查疏漏或整治不力而发生事故的,要从重处理;同时严格按照“四不放过”原则,严肃处理有关事故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要严格落实重点危化企业进驻监察员制度,明确岗位责任,认真履行职责,真正起到关口前移,把隐患、事故排除在萌芽状态。要切实落实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对新建、改建、扩建的工程,安全设施要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强化全社会安全意识

要发挥电视、广播、报刊等新闻媒体和电信、移动、联通公司信息平台作用,以宣传“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为中心,进一步加大安全生产宣传工作力度,加强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重大决策部署以及工作举措的宣传报道,要把宣传教育的落脚点放在基层、放在生产经营单位、放在广大群众当中。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普及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基本知识。要以“安全生产月”为契机,在全范围内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引导全社会关注和支持安全生产工作。要大力推进安全文化建设,内开展一次安全文化进学校、进企业、进社、进乡村活动。依法加强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全面提升各类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提高从业人员,特别是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要严格行政审查,加强对全评价、培训、检测等社会中介机构的监督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中介机构的经营行为,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七、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应急预案体系和队伍建设,全面推进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工作

要不断完善安全生产应急预案体系,要完成《较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非煤矿山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危险化学品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和《烟花爆竹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修订工作;按照“分类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对三大高危行业的应急救援预案进行备案登记。建市、、企业三级应急预案管理体系。按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监总局17号令)的要求,做好与安委会成员单位应急救援预案的衔接、审查、登记、建档工作。做好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的演练工作,通过演练,促进企业应急预案与政府、部门应急预案的衔接和各级各类应急预案的不断完善。要加强安全生产应急队伍建设,依托大中型企业和社会救援力量,对现有各类应急救援资源进行登记建档,尽快形成以企业应急救援力量为基础,以社会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为骨干的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体系。监督指导全矿山、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具有重大危险源的生产经营单位建立专职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对没有建立专职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的其他小型高危生产经营单位,要督促其与专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队伍签订应急救援协议。建立与消防部门的联系制度,加快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指挥平台建设。

第5篇:职业健康应急预案范文

一、工作目标

规范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管理行为,提高职业健康监管工作水平,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保障劳动者的生命健康权益,全面落实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管理的主体责任,逐步建立职业健康监管工作长效机制。

二、整治范围

此次专项整治行动的范围为工矿商贸领域产生粉尘和使用高毒物品的作业场所。包括行业有箱包制鞋及皮革加工、木质家具和人造板。

三、整治内容

(一)机构建设情况:督促存在职业危害的生产经营单位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健康管理机构,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职业健康管理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危害防治工作。

(二)制度建设情况:企业应建立健全下列职业危害防治制度和操作规程:⑴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度;⑵职业危害告知制度;⑶职业危害项目申报制度;⑷职业健康宣传教育培训制度;⑸职业危害防护设施维护检修制度;⑹劳动者防护用品管理制度;⑺职业危害检测、监测和评价管理制度;⑻从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制度;⑼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⑽职业危害事故的处置及报告制度;⑾应急管理制度;⑿职业健康奖惩制度;⒀职业健康档案管理制度。

(三)职业危害项目申报情况:存在职业危害因素的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依照《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管理办法》的规定,及时如实申报职业危害项目。

(四)检测情况:存在职业危害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中介技术服务机构,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危害因素检测。检测结果应当存入本单位的职业危害防治档案,向从业人员公布,并向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备案。

(五)培训情况: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健康培训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健康培训,普及职业健康知识。

(六)公告情况: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健康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结果。

(七)告知情况: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订立劳动合同(含聘用合同)时,应当将工作过程中可能发生的职业危害及其后果、职业危害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从业人员,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或者欺骗。从业人员在履行合同期间因工作岗位或者工作内容变更,从事与所订立劳动合同中未告知的存在职业危害的作业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依照前款规定,向从业人员履行如实告知的义务,并协商变更原劳动合同相关条款。

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从事接触职业危害的作业;不得安排孕期、哺乳期的女职工从事对本人、婴儿有危害的作业。

(八)日常管理情况:要加强作业现场检查,明确每月检查的频次。职业健康管理员要严格按照本单位职业危害检测、监测和评价制度,加强对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因素、职业病防护设施、警示标识、监测仪器、防护用品、职业危害事故应急预案和岗位应急处置方案等的检查巡查,确保工作场所粉尘、毒物、放射性物质等主要危害因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九)排查治理职业危害隐患情况:加强对职业危害隐患的排查治理,将职业危害隐患排查治理纳入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之中,做到同时部署、同时检查、同时治理,形成全员参与、全面覆盖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机制;对查出的隐患要登记建档,落实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期限和预案,确保隐患排查到位、整改到位。

(十)落实职业健康监护情况:依法组织所有接触职业危害的劳动者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建立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劳动者离岗时,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者的要求,如实、无偿提供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劳动者申请进行职业病诊断、鉴定时,用人单位应当如实提供劳动者的职业史、职业危害接触史、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结果,以及劳动者职业健康体检结论、复查建议及治疗结果等相关资料。

(十一)职业危害事故应急建设情况:将职业危害应急工作纳入安全生产应急工作之中,依法编制职业危害事故应急预案和岗位应急处置方案,建立应急救援队伍,配备必要的应急装备和器材。要定期开展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演练,对演练效果进行评估,适时修订完善职业危害应急预案和岗位应急处置方案。

四、工作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4月中旬)

各街道安监办及高科园安监中队要按照区里的统一部署,结合当地实际,认真制定作业场所职业危害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以及工作目标、任务、措施和要求,并培训工作人员,统一检查方法。在此基础上,进行全面动员部署,深刻理解这次专项整治工作的目的、意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全面完成工作目标和任务。

(二)企业自查阶段(4月下旬)

此次整治范围内的生产经营单位,对照《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的相关要求,对企业自身职业健康管理状况进行全面细致地排查,摸清存在的各类问题,并积极进行整改。

(三)集中整治阶段(5月—10月份)

各街道安监办(中队)要按照《方案》要求,对照《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管理情况专项检查表》对本次整治涉及的生产经营单位作业场所进行逐一检查,提出整改意见,指导其进行整改;同时,对企业整改落实情况进行跟踪,对整改不合格或拒不整改的,要依法给予行政处罚,情节严重的,要依法停产整顿直至关闭。

区安监局将成立督查督,到各街道巡回检查,指导、帮助各街道专项整治工作顺利推进。

(四)总结验收阶段(10—11月份)

整治工作结束后,各街道安监办(中队)要认真总结,理清台账,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并形成工作总结,同整治企业台账于11月底前一并报区安监局。

五、工作要求

(一)各生产经营单位要高度重视此次整治工作,切实提高对整治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积极、主动、全力做好本企业整治工作,并把此次整治工作作为改善企业职业健康状况和提高企业职业健康管理水平的一次良好契机,从根本上解决职业危害隐患问题。

第6篇:职业健康应急预案范文

关键词:电力工程;现场施工;安全管理

Abstract: electric power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is related to the beneficial to the people's livelihood, is an infrastructure, production safety is very importan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electric power engineering safe and civilized construction site management, discusses the safety management work how science is the power project.

Keywords: electric power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safety management

TU71

电力工程的建设投资一般较为庞大,建设工期长,涉及的工序多,从“三通一平”、线路基础开挖到最后的正式投产,工序的繁多是令人难以想象的,而当中的任何一道工序都有发生安全事故的可能。而随着科学的进步和国民经济的发展, 电力工程的建设投资呈现越来越庞大的趋势。在这种形势下,现场施工安全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以下对电力工程施工中现场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做分析介绍。

一、电力建设施工现场的特点

电建施工现场是一个露天、多工种的立体交叉作业、临时设施多、作业面变化大、人员集中的生产场所。作业环境多变,人机流动性大,存在着不安全因素多,仅从事施工安装的特种工种就有:架子工、电火焊工、操作工、起重工、电工等,是事故易发性的作业场所,属高风险行业。

二、建立健全施工现场安全保障体系

电建施工现场作为一个多工种作业的群体, 健全完善施工现场安全保护体系是搞好施工安全的基础和保障。安全生产保障体系的管理思想应该是:职责分明、预防为主、把握重点、有始有终、封闭管理。即指导施工单位在生产过程中贯彻各种安全法律、法规,执行标准的管理, 从项目经理到操作人员都明确安全生产保障体系的职能,强化各级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同时要改变在安全生产中只注重物资的投入,转变为在管理资源开发上投入,通过安全策划,从人、财、物、机、法、料、环方面制定预防措施,由事后处理改变为事前控制,真正体现以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合理分配和明确各级部门、人员的权限,制订出各个节点的控制。制定危险、关键点的安保计划,从根本上改变施工组织设计中安全措施缺乏针对性的局面,从源头上抓,实施封闭管理。项目法人(指业主方)在工程安全管理方面的主导作用同样不可忽视,必须树立“管工程必须管安全的思想”,加大项目法人对项目安全的管理责任, 要彻底改变安全生产仅由施工单位管理的传统观念,可由项目法人牵头组织成立由施工、监理、设计等单位共同组成的工程安全委员会的安全监督机构,对工程的安全管理、文明施工进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协调、统一监督,及时解决工程建设中的安全问题,为工程建设创造良好的大环境。

三、应急预案的建立

在施工现场编制预案的目的, 是为了预防和控制在施工作业过程中发生意外情况时,对施工人员的伤害能够迅速得到响应,最大限度地减小人员的伤害程度,并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有组织的紧急救治。在电建施工现场中,制定的主要预案应该包括:(1)火灾事故处置应急预案;(2)化学危险品应急预案;(3)机械设备应急预案;(4)射线事故应急预案;(5)食品中毒应急预案;(6)防台风、防汛应急预案;(7)伤亡事故应急预案等。应急预案的编写内容和格式力求规范(包括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有关程序文件、危险源清单、环境因素清单等),保证应急预案编写的科学性、针对性、有效性、可操作性。建立应急救援体系,并成立应急救援领导小组,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组织有关部门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保证正常运转。应急预案编制完成后,有关部门对应急预案进行专业审核,并在审核各签字页处签字。应该指出的是, 应急预案是针对具体事故进行组织抢险救援行动的指南。所以,对制定的应急预案要有演习计划,定期组织演习,验证应急预案及响应的有效性。

四、优化危害因素辩识程序

加强电建施工现场的危害辩识,加强施工现场职业安全和环境保护因素,评价其风险程度,判定一般危险源和重大危险源,确定主要危险源和主要环境因素,从而为作业人员的安全提供科学依据,并能够得到有效控制。电建施工现场的危害辨识应包括:(1)常规和非常规的活动;(2)作业场内所有人员的活动;(3)作业场内所有的设施、设备等。职业安全卫生危害辨识、环境因素识别的原则主要依据“输入-输出”的原则,根据施工过程中原辅材料、能源及机械设备、安全设施的投入来判别企业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与环境相互作用或产生安全隐患的要素。

五、安全技术措施的编制

安全施工技术措施是为了在施工过程中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运用技术手段,改善劳动条件,避免失误,清除事故隐患,确保安全施工的重要保证。一份完整的技术措施是保证安全有效管理的前提,因此在编制技术措施之前,要根据电厂的不同机型、地理位置等,加强技术措施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面的研究,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严格做到工程项目从措施的编制、审核、批准、布置、交底、实施和监督的程序化和规范化,使作业层便于操作履行,减少施工过程中的随意性。安全施工技术措施是项目施工技术措施不可分割的重要内容,应做到同时编制、同时审核、同时批准、同时执行。对于特殊的工程项目必须编制单项的安全施工技术措施。安全施工技术措施的编制原则上谁组织施工谁编制,但涉及到专业性较强的配合工种,应由专业配合的工种提出单项安全施工技术措施。编制安全施工技术措施的人员必须熟悉所编制的施工项目情况,深入施工现场掌握实际情况,进行系统分析评价,找出危险源、危险点,使判定的安全施工技术措施针对性强,具体明确,确保安全施工。安全施工技术措施编制好后,由工种专职工程师审核,送上一级会审,然后由项目部总工批准。如果在实施过程中发现问题,应停止实施,修改需按原审批程序批准。

六、大型机械设施的管理

机械设备的安全是电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机械使用寿命的全过程,管理上稍有不慎,往往会造成群死群伤的后果,负面影响大。从近年事故看,主要原因是机械质量不过关、审批把关不严、吊装方案不完善、安全措施不具体、不落实、违规指挥等原因造成各类惨剧。因此大型机械的安装、拆卸、维护、使用、操作、保养各个环节都要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采取一切有效措施,消除一切可能使机械受到损坏,人身安全受到威胁的因素和现象。根据机械设备管理好的电力施工企业经验,应做好以下几点:(1)为确保机械的完好率,财政保障机械的保养和修理;(2)财政保障机械安全保护设施齐全、可靠,用电、接地符合安全规程要求,确保安全使用;(3)对机械操作、指挥管理人员进行充分的培训;(4)加强单机安全技术档案,搞好状态识别和标识,定期检验鉴定做好相关记录;(5)补充、完善机械保养、修理的各项技术标准、规程、规范,坚持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机械进行定期保养和故障检修, 确保机械设备良好的技术性能和安全状况。

七、强化安全检查手段

安全工作更多的是预防工作,检查是预防和诊断。在目前情况下,安全大检查仍然是安全管理的重要有效手段和方法, 在相当一段时间内还要坚持。安全检查要在“严”字上和“全”字上狠下功夫。如何才能利用安全检查这一手段促进安全工作呢? 其答案是做到检查与整改相结合,坚持边检查边整改,以检查促整改。要充分利用安全检查时机,对检查发现的突出问题,指定专人负责,采取有效措施,限期整改,及时消除事故隐患。要做到该停产的停产,该整顿的整顿,该罚款的罚款,该关闭的关闭。只有掌握行之有效的检查方法, 不断改进安全检查和督查方式, 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只有对被检查对象的工作性质、工作过程、工作原理相当了解,检查才能有的放矢。总之检查是手段,整改是目的。要把检查发现的所有问题和隐患逐条落实、逐项整改,不留尾巴,责任到人,奖罚分明,以此来促进安全生产工作不断向深层次发展。

八、培训比能力更重要

思想意识是行动的先导,只有做到认识上的高起点,才能实现工作中的高标准。“抓安全必须抓思想保证、能力保证、技术保证和制度保证”,4 项保证的首要前提是落实思想保证,这是确保安全生产的基础。质量、环境、职业安全健康也都把“培训、意识和能力”列为一项重要条款,尤其在安全管理中,培训比能力更重要。事故的发生有其必然的规律,不妨称其为五要素:人的精神状态、人的身体状况、工具的状况、材料的状况、环境的状况。当然,不是说五要素都具备了就一定发生事故,但是,只要发生事故,就一定具备至少一个要素。这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关系。在事故致因中,人的不安全行为占有很大比例,所以要树立这样一个观念:除不可抗拒的自然因素外,一切事故都可以预防和避免。培训是企业给从业人员的最大实惠和福利,企业和从业人员都将从中受益,最终实现良性循环,是一个双赢的结果。

第7篇:职业健康应急预案范文

一、推进安全标准化,实施全过程风险管理,完善公司安全管理体系

从年起,我处开始牵头推进公司安全标准化工作。在原有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基础上,我处对照安全标准化规范,制定安全标准化实施方案,清理公司各环节各层次安全管理流程,完善规章制度、作业安全管理和组织现场安全整治。通过两年的艰苦工作,公司于年11月27日通过市安监局化学品登记办组织的达标验收,达到国家安全标准化二级企业要求。

安全标准化的核心是实施全过程风险管理,建立pdca管理模式,持续改进安全绩效。按照这一要求,我处每年组织各单位进行一次全面的安全风险辨识和风险控制效果评价;对检修、技改、变更等非常规活动,坚持要求在实施前进行风险评价,制定落实风险控制措施,实施中进行检查确认,实施后进行验证和效果评价;特别对重大危险源、重大风险,要求制定预案和专项控制方案。通过这些手段,保证公司生产运行中的安全风险时刻处于可控状态。

二、建立完善公司规章制度,规范各环节安全管理

为规范公司各层面、各环节的安全管理,我处于年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对企业安全管理制度进行全面梳理,补充完善,经过8个月艰苦工作,形成《安全管理制度汇编》。这本制度汇编,包括综合管理、组织措施、危险作业、技术规范、职业卫生5大类43个制度。随着形势的变化,我处及时组织对汇编进行评审和修订,并于今年上半年公司完成对原汇编的全面修订,出台公司《安全管理制度》(版),将公司安全管理制度从原来的5大类43个制度完善为10大类62个制度。使公司层面、各环节的安全管理从制度层面持续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标准和其他要求。

三、规范作业票证台帐,严格危险作业审批,确保生产过程安全

近年来,我处不断改进和完善公司各种安全管理台帐和作业票证,到目前为止,已建立了24个安全管理台帐和10个危险作业票证,并指导各单位正确规范使用。生产现场是我处安全管理工作的重心,安排2人专门负责危险作业审批和现场安全管理,确保危险作业全过程在有效监控内。

四、开展安全检查,排查各类隐患和问题,督促安全制度和规程的落实

我处坚持每月组织一次全厂性综合检查,每星期分别对重大危险源、关键装置、重要物料管线、危险场所安全检修作业进行一次专项检查,每天对全公司生产现场进行不定期的巡回检查,发现隐患和问题责令责任单位或人员进行整改,如今天前三季度排出隐患和问题78项、下隐患整通知书6份、发违章告知卡3份,有效地将消除事故隐患、规范人员行为,保证公司安全生产正常进行。

五、开展安全教育,提高全员安全素质

我处严格执行“三级安全教育”,对新进公司的人员按要求进行了公司级教育,同时督促、检查二、三级安全教育,使他们熟悉、掌握必要的安全技术知识和自我防护技能,达到要求后方可上岗操作。监督二级单位对换岗、转产、复工人员,按要求进行安全技能和岗位操作法的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作业。对外来单位人员严格进行公司级安全教育,并作业所在单位进行车间级安全教育,经考核合格后才准许其施工作业。我处每季度针对各班组的实际情况制定班组安全活动计划,编制学习资料,指导各班组开展安全活动,并每月进行检查确认,保证了安全活动的质量。我处定期识别特种作业人员培训要求,制定培训计划,开办培训班,使全公司特种作业人员有效持证率始终保持100%。

六、开展职业卫生工作,加强员工劳动保护

我处按国家要求定期申报公司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定期组织职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对发现的问题立即协调相关单位予以解决,建立健全了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定期组织职业危害因素监测,并向职工公示;督促各单位加强职业卫生设施和作业场所的管理,保证危害因素浓度(强度)符合国家标准,保障职工健康。及时按标准为职工配发劳动防护用品,并指导职工正确使用,有力地保障了职工的健康安全。

七、完善应急救援预案体系,定期组织演练,增强应急响应能力

年,我处组织编制公司化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经过不断完善,目前已建立了较完善的应急预案体系:包括公司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建立了分级响应机制,完善了应急响应流程,有利于提高公司应急响应能力。每年组织一次综合或专项演练,每半年组织各关键装置重点部位进行一次现场处置方案演练,不断提高公司应急响应能力和全员的应急处置技能。

八、按办理有关证照,保证公司合法经营

公司安排由我处负责办理的证照包括安全生产许可证、危险化学品登记证、易制毒化学品生产备案证、监控化学品生产特别许可证、工业品生产许可证等。我处根据相应考核细则,进行资料文件编写整理、组织生产现场整改,均如期按时完成了取证换证工作。

九、严格安全考核,提高安全绩效

第8篇:职业健康应急预案范文

关键词:公共卫生事件;护理预案;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R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3-0066-0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 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 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1]。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要及时迅速的启动护理应急预案,以保证大部分病人得到及时有效的医疗救护,最大限度地减少伤残及保存性命。由于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通常具有不可确定性 不可预见性情况复杂的特点[2]。其医疗救援处置难度和要求都很高,这是反映某医疗救援机构的应急水平和能力。作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医疗应对的重要一环,“预案管理”有着其不可取代的重要地位[3,4]。预案是根据预测及经验,对潜在的和可能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类及影响程度提前制定的相关的应急处置方案。然后按照既定的预案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让应急处置更为有效规范。

公共卫生护理是疾病控制中心很关键的元素,世界各国都重视。比如20世纪初美国就开始培养专科护士专门从事公共卫生护理工作,美国还出版相关杂志《公共卫生护士》。在丹麦每名公共卫生护士需要负责5000人的保健指导工作;而日本的每个町(类似我国的街道委员会)都配有公共卫生护士,当居民患某种疾病时,就会有人对其进行保健指导;而我国目前公共卫生护理工作的状况如何呢?2003年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型肺炎(SARS)严重威胁我国政府,人民意识到公共卫生安全和国防安全、信息安全、金融安全一样重要,总理做出“加大投入、改善设施、健全体系、完善机制”的重要指示[5]。随着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快速发展,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也迅速发展起来。自2004年国家共为疾病控制机构基础设施投入近百亿元。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导致医源性感染的危险因素长期存在,并严重影响公共卫生的安全,因此,我国的公共卫生合理管理仍然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1 关于公共卫生护理的管理问题

关于我国的关于公共卫生护理管理问题有:护士执业管理不到位;一次性医疗用品管理不规范(国内外调查结果显示,医院感染中有 30%~50%与不恰当的护理操作有关[6]);缺乏公共卫生护理工作质量监督。

1.1 传统护理预案管理的优劣:对于护理预案的管理,目前各医疗机构常用的模式有:针对不同类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点建立不同类型的应急预案,比如群体中毒应急预案、群体车祸伤应急预案、矿难应急预案等。这种护理预案管理模式优点是每个预案的针对性强,通常此类预案中可以较评估和安排各个阶段所需的物资人力和分工,但弊端是相对一个医疗机构来讲,预案多且种类繁杂,不利于实际组织。预案管理的不可预见性、复杂性、突然性和必要性,因此,传统的预案管理难于在实际工作中起预期作用。在突发的紧急状况面前,要想按照既定书面预案组织救援,既可能因为难于记忆而不宜实施,又可能不适应具体情况而组织效果达不到预期甚至于少数地方预警机制不健全,根本就无法对各类突发事件进行分析预测而无法形成针对性应急预案[7]。

1.2 创新的预案管理模式值得探索:通过分析传统单灾种的预案管理模式的优缺点,合理有效的预案管理模式要求能够帮助管理者有效组织应急体系,并能够帮助应急参与者明确自身的责任,因此,有效的创新的预案管理模式最好预案种类精而少并且内容简单明了便于记忆,分工明确。

2 对公共卫生护理管理中存在问题的思考

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该摒弃传统的单一类型式预案应急处理方案的弊端,归纳出创新的“统一式应急处理方略”。其四大核心环节分别为: 急诊科组织第一波应急处理;在统筹指挥下,各相关部门和科室各司其职,形成次级处理流程;动态评估,流程再优化;双轨制确保日常急诊患者运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只需牢牢抓住这四大核心环节就能组织起有效的应对[8]。该统一式应急处理策略的预案管理模式在5.12汶川地震医疗救援;甲型 H1N1流感防控以及青海玉树地震医疗救援中都取得了很好的实践效果,不失为一种探索方向[9]。具体环节如下:

2.1 急诊科初级处理:在日常管理中急诊科护理管理者需要强调医护合作,重视管理技能,需要反复演练应急处理,在面对突然发生的灾害事故时全体医护人员能够训练有素地组织起初级的应急处理流程,应对第一波灾情[4,10]。主要是快速动员急诊护理人员,划分区域集中人力,分区域集中收治不同类型的伤病员[11]。

2.2 统筹指挥,各司其职,动态评估,优化流程:在该应急处理策略的指导下,日常工作中医院各职能部门及临床科室应该明确在灾害应急管理工作中各自的职责,并在不断的联合演练中得到强化,在医院领导下开展具体的应急处理工作,医务部护理部负责突发灾害事故需要对总体预案的制定及管理;从医院收集整理信息,动员和整合资源,协调各科室和职能部门,指导并支持急诊科应急预案的实施工作的开展。后勤保障部应根据急诊科提出的实际需求确保物资支持,总之,各部门应该迅速、积极主动、高效地合作。

突发事件的灾情伤情会随着救援工作的深入不断发生变化,管理层不断根为提高项目县卫生行政部门以及适宜技术的推广示范基地的工作开展,对各地卫生适宜技术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级,进行相应的奖励,促进基层与各大型医院信息教育对接。

2.3 技术的筛选及应用:结合当地社会需求进行技术的筛选,做到因地制宜。要结合农村卫生适宜技术应用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建设,为提高农村地区疾病的筛查诊治能力,需要与当地的医疗卫生技术队伍和专业建设互相结合。

2.4 设立公共卫生护理专科护士:从其他国家的经验中,我国护理管理及教育者已认识到了建立专科护士制度,但建立专科护士培训制度的重要性。建立公共卫生专科护士是今后预案管理模式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可以在CDC培养配置相关的公共卫生专业护士。

2.5 加强公共卫生护理人员的教育:提高医务人员的素质是提高公共卫生护理服务质量的重点。目前国内从事公共卫生护理的护士数量不足且素质参差不齐。因此要为护理人员穿凿继续接受教育的条件。可以通过网络开展有针对性的继续教育,可以创办公共卫生护理相关的专科杂志,以增进护理人员对健康保健及健康管理方面新知识的认识。

2.6 健全公共卫生护理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的卫生适宜技术的推广管理功能的网络信息管理系统,从而实现远程的医学咨询、培训系统的对接、教学、会诊等管理功能。通过建立这样的管理信息系统,可以提供公共平台服务,可以及时、系统的完成适宜技术信息的编辑和分类,并且掌握本地的医疗机构技术水平和能力,从而反馈医疗卫生机构对卫生适宜技术的筛选与需求,方便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和开展的情况进行过程质量控制。

参考文献

[1] 万明国,王成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11

[2] 张安琴.突发公共事件护理应急预案体系的建立与完善[J].护理实践与研究上半月版,2010,7(1):78

[3] 胡卫建,苏林.突发公共事件紧急医疗救援体系运行模式探讨[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06,3(3):14-15

[4] 李远建,曹钰,勾承锐.构架灾害事故的紧急医疗救援体系[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06,3(3):16

[5] 王翠兰.我国公共卫生护理管理中的问题与思考[J].中国护理管理,2005,8(5):59

[6] 徐明,何长新.临床实习人员普遍预防知晓率调查.医院感染学杂志,2003,13(7):664-665

[7] 李璐.重庆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研究[J].重庆医学,2007,36(18):1904

[8] 叶磊,刘敏,李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护理预案管理模式探讨[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2,1(9):160

[9] 叶磊,刘敏,李明凤.从青海地震救援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方略[J].重庆医学,2011,40(13):1336-1337

第9篇:职业健康应急预案范文

一、依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实施办法》以及辽宁省相关文件、条例等的精神制定本预案。

二、突发事件是指:

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即:突然发生的、造成或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2 、突发灾害性事件及社会治安事件包括地震、洪水、重大交通事故、飞行事故、重大社会治安事件等。

三、突发事件应急组织领导机构

1 、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

总指挥:院长

总督导:党委书记

副总指挥:行政副院长、业务副院长

2 、办公室

主任:主管医疗副院长(兼)

常务副主任:医务科长、院办主任

政治工作组:党办、纪检、人事科

人力资源组:人事科、院办、医务科、护理部

医疗救护组:医务科、护理部、门诊、各临床科 室、医技科室

医疗保障组:药剂科、总务科、器械科

后勤保障组:总务科

信息宣传组:政工办

安全保障组:保卫科

对外联系组:院办、党办

四、当发生上述所列突发事件时,医务科、总值班必须于第一时间到达现场,进行甄别,由主管医疗副院长以及医务科根据事件的性质,涉及的人员数量,所需调用医疗救治和防护设备、药品、医疗器械等物资的情况向总指挥提出启动本预案的建议,由总指挥宣布本预案的启动。

五、科室、部门应参照本预案制定本科室、部门的相应措施,并有培训、检查落实情况的记录。

六、处置突发事件过程中,坚持病案书写及管理制度;坚持三级查房制度:坚持会诊制度等保障医疗安全的各项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

第二节人员准备

一、各临床科室主任、护士长、急诊科人员全天候准备人员,建立有效的通讯网络,随时准备应付突发事件。

二、夜间各科值班人员随时准各听从院总值班调遣。

三、医院根据突发事件的临床特点随时组成具有明显专业特点的专案组,安排专业人员承担主检医师工作,指导临床工作。

四、科教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全院临床、医技科室应急措施的人员培训。

五、全院各部门主任,负责将《 应急预案》灌输至本部门内的每一位职工(包括临时工),并定期进行演练。

六、指挥中心及医务科接到需派出医疗队任务时,白夭由科室主任根据要求迅速做出人员安排,报医务科组队;夜间由院总值班根据专业需求从值班医生中选派,并通知当事科室主任进行人员补充。

七、总务科全面负责外出医疗队的生活支援、医务科全面负责外出医疗队的业务支持。

第三节报告制度

一、任何部门及个人对突发事件必须立即据实报告医务科或院总值班,不得隐瞒、缓报、谎报告内容包括:

1 、病、伤人员数量。

2 、病伤情况。

3 、参与救治科室。

二、医务科或院总值班根据职责迅速向主管院长汇报。

1 、突发事件的性质。

2 、病、伤人员数量及病、伤状况。

3 、参与救治科室。

4 、需要调用的人员、药品及设备。

三、主管院长亲自或委托医务科按照程序向上级医疗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四、医务科定期向全院通报疫情。

五、医院指派医务科专人负责突发事件或疫情,上报保卫科负责向公安部门提供所需信息;任何部门和个人未经批准不得向外界散布有关突发事件的信息。

六、遇有下列情况之一者,需立即报告医务科或院总值班:

1 、发生或可能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的。

2 、发现甲类传染病(霍乱、鼠疫)和乙类传染病中sars 、aids 、炭疽的患者、病源携带者以及疑似病人。

3 、发生或可能发生重大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事件。

4 、发生或可能发现原因不明的群体性疾病(发生人数)。

5 、发生剧毒物品、放射源物品丢失。

6 、接诊重大意外事故、知名人士、外籍及境外人员、保健对象、大型活动的特殊情况、飞行事故、重大社会治安事件群体患者。

第四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一、主要贵任科室:

医务科、护理部、门诊、急诊、临床科室、放射科、检验科、预防科、防疫站

二、各责任科室定期组织全体人员进行相关知识、技能的培训及演练;并储备一定数量的所需防护用品。

三、传染病预警机制

1 、全院及各部门,为了落实“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的工作要求,必须建立相应的预警机制

2 、预警分级

① 三级预警:外地出现疫情,本市无新病例或疑似病例在保证正常医疗秩序的前提下,由医务科及时组织人员进行业务培训,采购中心及总务科提供必要的物资储备。

② 二级预警:本市出现疫情,本院接诊疑似或确诊病例,未开放隔离区时,做好全面启动应急预案的准备,预防科和防疫站加强消毒隔离制度的监督指导和医务人员个人防护措施的落实,保证医疗工作的正常进行。

③ 一级预警:全面启动本预案,开放隔离区,整合医疗资源,停止探视。

四、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启动后,各责任科室人员必须时刻坚守岗位,并准备后备梯队人员,服从院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的统一安排。

五、强调各科协同,局部利益必须服从整体利益。

六、严格执行各项诊疗常规。保证病历资料的科学性及完整性。

七、设置警戒线,所有参加救治的人员均有义务阻止无关人员进入救治区域,并防止患者及可疑人员离开。

八、sars 及肠道传染病的应急预案另附。

九、救治科室保留病人呕吐物、排泄物及血液标本。

十、未经批准,病人排泄物不得随意处置。

十一、在市、区cdc 人员到来之前,防疫站会同保健科人负责流行病学调查,划定对象,与医务科等相应部门共同实施监控措施。

十二、各科室不得以任何借口拒绝收治需住院患者。

十三、未经批准,任何科室不得私自转出病人。

第五节突发灾害性事件及社会治安事件应急预案

一、主要责任科室

医务科、护理部、门诊、急诊、临床科室、放射科、检验科、药剂科、总务科

二、各责任科室定期组织全体人员相关知识、技能的培训及演练;并储备一定数量的所需防护用品。

三、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启动后,各责任科室人员必须时刻坚守岗位,并准备后备梯队人员服从院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的统一安排。

四、强调各科协同,局部利益必须服从整体利益。

五、严格执行各项诊疗常规,保证病历资料的完整性及严肃性。

六、设置警戒线,所有参加救治的人员均有义务组织无关人员进人救治区域,并防止患者及可疑人员离开。

七、按照统一要求,主治科室负责在患者左胸前分别挂上相应色带(死亡为黑色;轻、中、重伤为红、黄、蓝带)。

八、对于需手术治序的患者,尽可能安排在大手术室进行,并根据需要开放门诊科室手术室。

九、血库和市血液中心保持密切联系,保证血液供应。积极使用自体血回输技术,减少血液需求。

十、各科室不得以任何借口拒绝收治需住院的患者。

十一、未经批准,任何科室不得私自转出病人。

第六节保障工作

一、人力资源保障

1 、派出人员的统计及分类管理。

2 、调配院内人力资源。

3 、兑现奖惩。

二、信息保障

1 、档案室负责收集相关疾病的最新态势,了解最新的诊断标准、诊序方法。

2 、计算机中心维护信息系统,做到信息准确,运行正常。

3 、档案室随时根据上级部门的有关要求,填写表格,进行上报。

三、设备保障

1 、总务科、器械科保证重点部门设备完好,随时可用.

2 、随抢救进程及时提供所需设备。

3 、随时进行抢救设备的现场维修。

四、后勤保障

1 、总务科科保障抢救所需的战略物资及必要的日用品的供给。

2 、保证电力、热力、通风、水源的供应。

3 、保证通信畅通,并具有随时增加通信的能力。

4 、保证运输车辆的完好,未经有关部门批准,不得随意调用急救车。

5 、保证临时设施的建设。

6 、总务科保证参与抢救人员的膳食供应。

7 、总务科保证医务人员临床使用衣物的及时洗涤及更新。

五、安全保障

1 、遇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需划定隔离区时,保卫科及时提供人员,并设立专人进行保安,阻止无关人员进人隔离区,患者及可疑人员未经批准不得离开救治区域。

2 、遇有突发灾害事件及社会治安事件时,保卫部门必须及时对电力、热力及通讯部门采取保护措施。

3 、与公安部门保持联系,实施对嫌疑人的监控。

六、生活保障

1 、院办、党办负责做好医务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做好对医务人员家属的解释与安抚工作,并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总务科保证参加抢救的医务人员的食宿及身体健康。

2 、总务科保证参加抢救的医务人员食宿及身体健康。

第七节突发事件医疗救助实施细则及流程

一、突发事件医疗救助实施细则

突发事件为:

1 、化学物品中毒;

2 、批量消化系统中毒(食物);

3 、批量呼吸系统传染病;

4 、批量消化系统传染病。

5 、批量外伤(车祸、公共场所挤压伤、爆炸等;

突发事件地点:

1 、本市本区;

2 、本市外区;

3 、外地;

4 、本院。

突发事件的抢救分类:

1 、院前抢救;

2 、院内抢救。

突发事件的通讯系统手段:

1 、电话2 、呼机3 、手机4 、网络5 、人工。

突发事件的交通工具:

1 、救护车(120 ) ;

2 、本院车辆;

3 、出租车;

4 、社会车辆。

突发事故的信息传递系统:

1 、总值班;

2 、医务科门诊;

3 、急诊科。

4 、主管副院长;

5 、院长;

6 、各级卫生局/cdc ;

7 、其它医院:

8 、政府相关部门;

突发事件的指挥系统:

1 、院长;

2 、主管副院长;

3 、医务科门诊、护理部;

4 、各科主任;

5 、各级医师;

6 、医疗、护理、行政职能部门;

7 、上级指挥部。

突发事件的物资准备:

1、药品;

2 、物资器械(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包、担架、各类夹板、颈托、绷带、手电筒、蜡烛简易呼吸器.

3 、救护车;

4 、棉上衣、口罩、帽子、手套、对讲机;

5 、食品、水。

上述物品放在指定位置,有关人员必须清楚。

突发事件的外派医疗队:

1 、领队:院长/副院长/医务科/科主任。

2 、人员依突发事件派出专业人员并定人数,一般医生5 人、护士3 人。

3 、人员依上级需要而定出哪一级专业人员承担。

4 、按专业不同分别确定派出人员名单。

5 、院内接到通知后应在不超过30 分钟内,人员、物资、药品、救护车均必须到达指定部位集合共同出发。

6 、随时与医院指挥部联系通报情况。

7 、服从现场指挥部和上级指挥部的安排。

8 、做好自身必要的安全、防护、避免医疗队人员伤亡;

突发事件的外派医疗队:

1 、化学物品中毒:

① 领队:院长/副院长/医务科/科主任。

② 队长:1 人(临时确定)。

③ 队员:职业病科医师1 名、护士2 名、内科系统医师l 一2 名、外科系统医师l 一2 名。’2 、消化系统(食物)中毒、消化系统传染病:

① 领队:院长/副院长/医务科/科主任。

② 队长:1 人(l 晦时确定)。

③ 队员:消化科医师1 名、护士2 名、传染科医师1 名、内科系统医师1 名、外科系统医师1 名。

3 、呼吸系统传染病:

① 领队:院长/副院长/医务科/科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