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总结范文

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总结

第1篇: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总结范文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护理效果;应用价值

手术室是医院的重要场所,主要用于治疗疾病和抢救患者。由于手术室的人员流动性较强,安全管理与防范成为手术室护理工作的重点。加强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安全管理措施,可保证手术室的护理质量水平。我院在手术室护理中强化安全管理工作,有效降低手术室的不安全因素,减少意外事故,现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我院自2014年9月~2015年9月手术室收治的患者共100例,其中男性患者67例,女性患者33例,患者年龄21~73岁,平均年龄(49.31±5.26)岁。其中普外科手术37例,胸科手术18例,妇科手术24例,骨科手术21例。患者文化程度:初中学历31例,高中学历52例,本科及以上学历17例。所有患者经过相关项目检查,排除其他严重疾病。

1.2 护理方法 患者进入手术室后行常规护理方法,做好术前常规检查,告知手术流程,进行手术消毒和备血等准备工作;术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呼吸、血压等,做好详细记录。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采取针对性的安全护理措施,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1.2.1 强化手术室环境管理 ①手术室环境是产生危险要素的主要来源,护理工作中要加强对环境控制的重视,通过采取一定措施,尽量降低手术中设备产生的噪音,以免对手术过程造成干扰。②合理安排当班的护理人员,加强对手术室护理人员的人性化管理,帮助护理人员排解工作压力,保持乐观、轻松的工作情绪;③手术中需使用X射线时,应做好保护屏风,减少射线对人体的伤害;手术所需器械定期消毒、及时清洗,提高无菌操作意识,避免发生感染。④保持手术室的清洁,设置合理的温度,定期消毒。

1.2.2 落实手术室安全管理制度 ①手术室护理中实施安全管理,应明确安全管理制度,制定各项安全管理工作的标准与准则,作为评价安全管理工作的依据,降低护理工作中的差错和纠纷。通过明确的安全管理工作制度,确保护士人员的各项工作有章可循,进而提高护理工作的科学性。②医院内形成安全管理文化,加强思想认识教育,确保护理人员的一切工作按照规定流程开展,增强工作责任感,在工作中能自觉提高警惕,减少差错和事故的发生;内部定期召开分析研讨会,总结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与薄弱问题,提出整改建议。③护理人员不断更新知识技能,增强应急处理能力。医院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加强医德修养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④手术室护理人员采取新老搭配、强弱搭配的形式,通过互相监督、互相促进,减少差错事故;护士长采取随机工作跟班模式,掌控护士的护理工作质量,发现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改进。

1.2.3提高护理工作责任心 ①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护士需第一时间核对患者的姓名、年龄、疾病情况及手术部位等,了解患者药物过敏情况,核对药敏试验结果;手术中用药需结合医嘱与药敏结果;提前准备与患者血型相符的血袋,输血时需要与麻醉师、手术医生共同核对患者信息,确保无误并签字确认,做好记录;②转运过程中注意保护患者,如进出病房、电梯时竖起床挡,避免患者摔伤;患者的手术摆放应舒适、合理,受压部位放置软垫,保证血液循环,避免发生韧带拉伤、压疮等问题;需要使用止血带时,要注意止血的力度与时间,避免造成肢体缺氧,损伤患者的神经系统;使用电刀时保证负极板稳妥固定,防止患者的体表直接与手术床边金属区域接触,避免被电灼伤或者烧伤;如果患者手术中需要变更,护理人员应谨慎操作,避免发生导管弯折、堵塞、脱落等事件;③确保准备的手术物品及手术器械充足、型号正确,避免出现刀、剪、缝针等不锐利,器械性能不佳等问题,做好消毒工作;保证抢救仪器、品处于应急状态,随时准备抢救;分别在手术前、手术后及关闭全腔前后,认真核对手术器械、纱布等物品的完整性及数目,保留与手术相关的标本,由专人送至实验室。④手术后注意患者的保暖,帮患者盖好被单;加强患者苏醒期间的指标观察,确保患者呼吸畅通;患者苏醒后进行简单的语言交流,告知患者及其家属手术情况、术后注意事项等;加强手术后的回访,了解患者情况,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

1.2.4做好护理工作记录 一份完整的手术记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①一般情况、护理情况、术前情况、手术信息及术后情况,做好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的全程记录,认真核对术中重要参数,确保与麻醉记录单、手术记录单的数据一致,如果术中临时执行口头医嘱,需在术后1 h内尽快补齐记录,备注原因,并由责任医生签字确认;②记录护士在术前、术中及术后定期清理器械敷料情况,记录名称、使用情况,术后做好核对;③记录灭菌包的监测及使用情况,需责任人签字确认,器械护士及医生应在手术前清点器械,确保实际使用器械与术前记录和术中添加物记录相一致;如果手术器械或其他用品与记录不相符,需要在备注栏写明原因并签字。

2 结果

根据100例患者护理工作情况来看,发生护理纠纷0例,护理差错2例,护理差错率为0.02%;100例患者填写护理工作调查问卷,其中76例表示非常满意(76.0%),19例表示比较满意(19.0%),5例表示不满意(5.0%),护理总满意率为95.0%。

3 结论

安全管理是手术室护理的重中之重,是评判手术室护理水平的重要指标。因此,手术室护理中实施标准化、制度化的安全管理,具有必要性和迫切性;通过安全管理措施,可减少手术室的安全隐患,保证患者的手术安全。

总之,手术室护理中安全管理工作是否落实到位,与患者的生命安全密切相关;任何护理工作中的差错,都可能给患者带来严重后果。作为手术室护理工作人员,应提高责任心,工作中严格遵循规章制度要求,按照流程规范操作,重视安全管理,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提高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第2篇: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总结范文

1手术室环境

手术室是外科诊治和抢救患者的重要场所,因此手术室布局及流程应合理,应将洁净区及污染区严格区分,通过净化系统满足空气洁净的要求,有效控制手术室的温湿度及尘埃含量,实现理想的手术环境,降低手术感染率,提高手术质量,保证患者安全。

2防止接错患者

为防止接错患者、手术部位错误,我们采取了术前访视制度,巡回护士按手术通知单,手术前一天到病房了解一下患者基本情况,如核对一下患者的床号、姓名、性别、手术名称、手术部位,患者的血压、心电、化验等,通过与患者的交流,不但减轻了患者的恐惧感,还可以观察一下患者的血管情况,这样接错患者、手术部位错误的情况就会避免。

3手术患者的

患者进入手术间后,需要摆置各种不同,如俯卧位时,应注意腹部不可受压,以免影响呼吸;截时位时,应将褪下垫一棉垫,以免压伤肌肉和神经;上臂不可过度外展,防止损伤神经;营养不良或手术时间长的患者, 身下及骨隆突处应垫以海绵垫,以免压疮的发生,因此熟练各种手术的摆放,不仅可使患者舒适安全无并发症,而且缩短手术时间,使手术顺利进行。

4手术器械的处理

手术器械是手术操作的基本工具,正确的清洁、保养、消毒是手术顺利完成的保证,特别是感染手术器械的处理是防止交叉感染的重要保证。一般手术器械的处理,术后在流水下刷洗干净、分类、上油、高压灭菌或存放在器械柜内;感染手术如乙肝、梅毒等,术后将器械侵泡在文华消毒液中30 min后,再在流水下刷洗、上油、高压灭菌。

5查对制度

严格查对制度是防止差错事故发生的重要环节,因此我们坚持做到六查、十对、四到位,即接患者前查、患者入手术间查、麻醉前查、消毒皮肤前查、手术开始前及关闭体腔后查;十对,即对科室、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手术名称、手术部位、手术所需药品、物品及术前用药等;四到位,即急救药品、吸引器、电刀、氧气到位。特别对体腔及深部组织手术时,认真核对器械、纱布、纱垫、缝针、刀片、棉片,并准确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上;对病理标本妥善保留及时登记,按时送检防止遗失;执行口头医嘱时复述一遍,并做到核对药名、剂量及用法;给患者输血时,严格无菌操作,并与麻醉师共同核对后方可输入,并密切观察用血后的不良反应。

6规范一次性医疗用品及医疗废物的管理

随着一次性物品的使用越来越多,为避免交叉感染,每一批一次性物品应在监测合格后方可使用。巡回护士还应在手术护理记录单上贴上合格标示;对医疗废物必须进行毁形、侵泡进行无害化处理。

7定期开展安全讨论会

实践表明,护士的素质和能力与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往往有着直接关系,手术室护士良好的思想素质,是获得患者信任的基础,因此,手术室护士应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努力提高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思想境界,加强工作责任心,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专业业务技能及应急能力,不断开拓创新、理论联系实际,加强法律意识,减少或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对容易发生护理缺陷的环节进行逐一分析,提出改进措施,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加大安全管理力度,从而最大限度的保证患者的安全与利益。

体会: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及生活质量的提高,患者对护理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患者对医院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3],医患纠纷越来越多,因此,我们只有加强安全质量管理,强化法律意识,端正护理行为规范,加强护患沟通,才能调动护士的积极性及主动意识,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体现护理的科学性及先进性,促进护理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赖时萍.手术室护理中预见性问题与安全管理.现代中医结合杂志,2007,16(5):3087.

第3篇: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总结范文

【关键词】 安全管理;门诊手术;护理质量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明进步,医学知识的普及,人们对健康需求的期望值越来越高,自我保护意识和维权也日益增强,加上社会媒体的高度关注,因此,医疗护理安全问题是我们要认真面对的重要问题,手术室护理安全更是反映护理质量的依据,是保证患者在手术期间得到优质服务的基础,是维护医院正常秩序的保障。做好护理安全管理,以最大限度的保证患者的安全,也是我们所重视的问题。而门诊手术室作为手术室护理的组成部分,由于病人流动快,医患接触时间短,术后观察,随访难等特殊性,手术相对较小且表浅,所以存在的风险往往得不到足够的重视。

2009年至2012年,我院门诊手术室每年完成外科小手术、门诊清创及部分内窥镜手术4500多例,我们在实践中采取了一系列的安全管理措施,保证了护理质量,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避免了医疗纠纷和不良事件的发生。保证了手术患者的安全,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1 门诊手术室感染的因素

1.1 门诊手术病人数量多,人员流动性大,导致空气的流动性增大而增加手术感染机会。尤其急诊外伤病人,其创伤使全身及局部的抵抗力降低,加之血液是细菌良好的培养基,因此所致感染机会增加。

1.2 个别医生在抢救病人时难免会不规范洗手,不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均会导致感染的发生。

1.3 术前不要求对乙肝、丙肝、艾滋病等项目的检查,一些感染病人无法发现,若未按标准预防处理,有可能发生交叉感染。

1.4 无菌技术操作是否规范,器械物品的消毒灭菌是否符合标准,也是造成切口感染的关键因素。

2 人力资源不足,工作量大,工作节奏紧张,有时巡回护士几台手术,这也是门诊手术室存在的不安全因素。

3 手术标本的遗失及送检失误的可能

手术取下的标本未认真收集造成手术标本混淆或丢失,标本标识不清、登记不完整、交接双方未签字等造成的标本遗失。

4 患者发生跌倒、坠床及晕厥[1]的可能

由于患者病情较轻,大都步行进出手术室,患者上下手术床或安置时大都步行进出手术室,患者上下手术床或安置时大都步行进出手术室,患者上下手术床或安置时大都步行进出手术室,患者上下手术床或安置时未及时固定好,尤其是年老体弱者术中、术后可能因体质弱、疼痛、恐惧、改变、低血糖等因素,引起反射性晕厥。

5 查对清点失误的可能

5.1 不按规定执行清点制度或清点不及时 门诊手术时间短,节奏快,护士工作量大而繁杂,有时经常为方便病人随到随做,还有急诊清创,这类病人无法做好术前计划。尤其是护士人员少、手术多时,一个护士同时巡回几台手术,易出现这种失误,未来得及清点器械手术已结束,可能造成缝针等细小物品遗留切口或伤口内。

5.2 一般门诊手术病人不术护理记录单,手术交接多为口头交接,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6 术前健康宣教不到位

门诊手术病人一般都是当天来,当天做,做了就走,与医护人员沟通交流较少,围手术期知识欠缺。

6.1 提高手术室的空气质量,防止切口感染

6.1.1 健全的规章制度,强化无菌观念 严格控制外来人员入室,严格遵守手术室的规章制度,禁止手术室人员穿手术衣外出。手术间必须严格空气消毒,定期做细菌培养,做好登记。

6.1.2 加强手术人员感染知识培训 组织手术人员学习有关医院感染管理法律、法规知识及各项感染管理规章制度。培养慎独精神,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加强无菌观念和自我防护意识,做好标准预防。

6.1.3 合理安排手术顺序 按照手术先无菌后感染的原则安排每天常规门诊无菌手术。对于感染手术应安排在感染手术间,手术结束后,认真做好终末处理,加强手术室感染控制的管理尤为重要[2]。

6.2 避免长期超负荷工作,护士长应采取弹性排班,每日轮换器械护士、巡回护士的工作,轮换大小手术配合,让每位护士以饱满的热情不折不扣地完成每台手术。

6.3 严格手术标本管理制度的学习,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并落实到实处。手术医生负责将手术切下的标本拿给病人及家属看,使病人家属了解手术标本的情况,认识标本送检的重要性。然后手术医生,巡回护士认真核对后,及时放入专用标本袋,并固定好协同病理申请单送病理科检验。设立病理标本登记本以备核查。

6.4 对手术室护工进行培训学习,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告诉他们每天手术结束后,要开窗通风换气,术前半小时停止拖地,室内地面潮湿及时擦干,以防病人滑倒,对年老体弱的患者搀扶进入手术室,上下手术床时扶一把,穿脱衣服时帮一把,安置及时固定妥当。手术结束后患者起床时,巡回护士认真观察一下面色,有无出汗,询问有无不适感,如有晕厥前兆时,及时处理,以防意外。要让患者高兴而来,满意而归。

6.5 严格执行各项护理工作制度,严防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6.5.1 标记手术部位,带腕带。手术室接待护士按手术通知单与门诊病历和病人做身份确认,再与手术医生共同标记手术部位,然后戴上腕带,确定手术适应症,向病人及家属讲清手术方法、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并在门诊病历上签字。

6.5.2 认真做好术中物品的清点 术中三人三数制度,即手术医生与巡回护士、器械护士手术前后共同清点。针对门诊手术的工作特点,我们建立了门诊手术登记本。在人力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根据手术量,采取弹性排班,尽可能避免工作量大而人手不足的情况,确保手术安全。

6.6 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优质护理服务体系,做好术前术后健康指导 门诊手术的特殊性,决定了患者在医院停留时间较短,与医护人员接触时间较少,缺少专业的监护与指导。根据这种情况,我们科室印制了常见手术的术前须知和术后注意事项及指导,并留有电话号码,以供患者随时咨询。对于老人和小儿应给家属交代清楚。

6.7 重视质量的管理,采取PDCA循环模式,在工作中实行缺陷管理,对各级各类人员不定期检查并记录。定期向患者和外科医生发放满意度调查表,及时反馈信息,促进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与发展。

通过实践中不断的总结工作中现存的和潜在的风险,采取防范措施,加强安全管理,四年来无差错无事故发生,无投诉。护理不良事件明显减少,患者满意度明显上升。必须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制度,才能保证护理质量。在工作中不断发现导致不良事件的相关因素并及时进行全面评估,积极采取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对提高门诊手术室的护理质量、保障护理安全有着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第4篇: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总结范文

目前我院东西医疗楼各有一个手术部,共24个洁净手术间,15个手术科室,自2005年至今共完成各类手术73 379例,其中危重2 886例、特大41 559例、急诊14837例,年均增长率约15%~20%,而手术室护理人员流动大,新员多,风险高,我科通过建立系统的“手术安全管理制度”,并严格管理,严格落实,确保了手术患者的安全,避免了重大事故的发生。多年无差错事故发生。

2 建立完善的手术安全管理系统

在实施手术安全防护措施中,健全的规章制度及系列安全防范措施,是保证手术患者安全的关键。

2.1 健全的管理组织及模式:手术患者手术期的护理安全是在护理部领导及总护士长的指导下,由护士长、各专科组长、质量控制员组成管理小组。实施层级管理,负责指导重大、疑难、新业务手术配合,规范手术配合常规;对新、特、重手术采取预见性管理,主动控制新情况引发的风险;即时相关案例通报,分析警示。我院两个手术部采取独立运行,平行管理的模式,管理统一规范,运行顺畅。

2.2 完善的手术患者安全管理制度:手术患者安全管理制度在设施、物品、操作、流程、标准方面达到规范化;在专科知识、制度、常规方面达到系统化;在手术配合、各项工作达到程序化。具体包括: 各岗位责任制、接送患者制度、查对制度(术前物品、手术患者、手术物品清点、安置、术中用药、取血、输血、病理标本送检)、交接班制度、药品管理制度、急救物品管理制度、护理文书记录管理制度、抢救预案与意外应对预案、预防医院感染管理制度、预防医疗护理缺陷制度、预防医疗护理纠纷制度、无菌技术操作规范、皮肤护理常规、小儿麻醉手术护理常规等。

2.3 持续质量控制(要素、环节、终末质量)

2.3.1 包括全部环节、全部过程、全面的措施、方法及全体人员参与,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3.2 采取绩效考评(每月对每人),公示考评成绩,分析讲评(表扬/缺陷),改进措施,通报并警示全体。

2.4 组织各种形式学习专科核心制度与常规:采取多媒体授课、护理查房、作业自学、考核,强化按制度依法工作,提高制度知晓度,落实“照章办事” 。

2.5 落实安全例会[2] (每月):现状分析、大家谈、考核记录、明确改进措施,将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吸取他人教训、养成照章做事习惯。

3 运行中把握规律,注重细节

手术室易发生差错事故及护理缺陷的环节很多,应不断总结易发生差错事故的环节,完善制度保障,定期开展护理安全讨论教育会,加强业务及法制观念学习。

3.1 总结完善手术期易发生问题的客观规律(3种人、8个时机、20个环节),完善防范措施,并全员熟知。

3.1.1 3种人:新人;性格特点偏激的人;有情绪的人。

3.1.2 8个时机:抢救时;交接班时;手术时间超长时;有人际矛盾时;实习轮转同学换科时;夏休期间参加手术技术力量薄弱时;节假日时;各种因素冲击人们的思想时。

3.1.3 20个环节:防止接错患者;防止摔伤碰伤患者;防止因器械不足或不良造成意外;防止手术部位错误;防止错用药;防止燃烧爆炸意外;防止器械或纱布等异物遗留创口或体腔内;防止取错血;防止输错血;防止烫伤烧伤患者;防止创口感染;防止病理标本遗失或弄错;防止术中皮肤压伤;防止仪器设备故障及损坏;防止态度语言引起纠纷;防止护理记录不规范;防止防错、漏、多收费;防止低体温;防止麻醉风险;防止自身损伤等。

3.2 注重细节管理[3]:分析常见安全问题,制定解决措施。

3.2.1 手术患者的查对:规范查对的内容及方法;全员示教并做出书写样板。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实施三方核对(巡回护士/洗手护士、麻醉师、手术医师)并依次核对3 次。要求病历、手术通知单、腕带标识等项目必须相一致,方可实施麻醉和手术。

3.2.2 手术部位查对:凡左右脏器、器官等,手前手术部位要做标记,手术通知单同手术医嘱要填写清楚并一致,同时既要同患者核对还必须要求手术医生查对X光片。

3.2.3 手术安置:熟练掌握手术摆放原则,要充分显露术野,顺应呼吸和循环功能,患者感觉舒适和安全、妥善固定,防止术中移位、保护受压部位,防止并发症。

3.2.4 物品清点[4]:防止手术器械、纱布、缝针等异物遗留体腔。责任人:由洗手护士、巡回护士和第二助手共同清点;清点内容:手术台上全部器械及物品。清点时机:分别为手术开始前、关闭体腔前、体腔完全关闭后、皮肤完全缝合后。要求:术中添加物品及填塞纱布等应即时详细记录在手术清点记录上;台上掉下的物品,应及时收起,放固定位置等。

3.2.5 药品的管理:统一执行口头医嘱查对的内容及方法;严格毒麻药的请领、使用、登记等环节;梳理、对照检查、更新标示、规范各环节。

3.2.6 小儿手术的护理:要求依据病历由医、护、家长、孩子、共同查对;加强静脉穿刺技术培训;用药精准;严格术中护理;密切观察:出入量、出血量、尿量、呼吸;固定、保暖等。

3.2.7 压疮的预防:落实皮肤护理常规;术前评估,护理措施,术后评估方法,报告流程;制定眼部压伤的预防措施。

3.2.8 仪器设备的安全使用[5]:备全员培训,掌握后操作,严格操作规程并定期检修与维护。

3.2.9 接送患者安全:重点人反复培训(推车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定期检修转送车;严格与病房进行交接并记录。

3.2.10 用血安全[6]:严格规章制度;抢救核对的落实;温血方法;特情处理等。

4 讨论

4.1 在手术护理工作中,健全的规章制度及系列安全防范措施,是保证手术患者安全的关键。手术室是提供治疗、诊断及抢救的重要场所,具有技术性强、工作量大、工作时间长、风险高的特点[7], 因此制定健全的规章制度,做到“任务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使得手术室各项护理工作在各项规章制度引导下完成。健全的规章制度是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前提,是防止差错事故,提高工作质量的保证,是保证手术患者安全的关键。

4.2 在实施手术患者安全防护措施中,不断总结易发生差错事故的规律并持续质量改进,是提升手术护理质量的重要手段。细节管理是指在一定的环境中围绕管理战略的实施,对细节进行辨认、分析、补充、完善、延伸、控制 超越的过程[3]。运用精细化管理理念,及时发现护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8], 将细节融入到各项操作、细化操作流程确保细节管理的有效落实,为手术患者营造安全的护理文化氛围,护士从每一个细节入手,心态更积极,工作更仔细,同时加强业务及法制观念的培养,定期开展护理安全讨论教育会。

4.3 在实施手术患者安全防护措施中,不断加强护士的职业道德教育,是手术患者安全的保障。通过学习各种法律法规知识等,树立患者安全第一的服务意识[9]。采取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以患者为中心,最大限度调动员工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护理规范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以护理操作规范实施各项操作,强化了护理人员的护理安全意识、法律意识。不断提高护士责任感,树立“患者第一、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观念,保障手术患者安全。

[参考文献]

[1]朱建丽.从患者安全十大目标看医疗过程中的患者安全[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9,26(5):309-310.

[2]张代英,何燕洁.手术患者接送风险评估及核查[J].护理学杂志,2012,27(4):48-49.

[3]黎玉伦,谭淑芳,郑楚莲.细节管理在手术室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08,6(23):183-185.

[4]赵书云,申六女,郝丽军.体腔手术使用有带纱布的护理风险及防范[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5(11):101.

[5]陈燕阳,张红雁.关于高频电刀安全使用的若干问题[J].中国医疗设备,2008,23(1):111-113.

[6]王雅文,傅 金,毛静馥.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危险因素与对策研究[J].护理管理,2012,32(3):62-63.

[7]支洪敏.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分析与防范措施[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23):106-107.

第5篇: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总结范文

【关键词】 神经外科手术室;事故;护理安全

1 手术室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不能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在手术前必须查验患者的个人资料,包括姓名、年龄、性别、科室、住院床号、手术位置、是否药物过敏、术前服药等。如果手术数量增加或者出现连台手术,护理人员有可能查验不细,一旦出现差错,后果非常严重,此类由于护理人员疏忽造成的事故,护理人员的责任不可推卸。

1.2 手术放置不当 可能出现的情况有,患者上肢向外展开过大,导致臂丛神经受伤;一些老年患者的约束带过紧,容易形成压疮;患者特殊时,衬垫位置不恰当而造成呼吸问题。

1.3 手术用到的器械、工具数目不清 记录特别是术前第一次清查工具时不准确,必须非常准确查点器械,巡查护士仔细核对、记录。术前或者患者体腔关闭以后,器械、缝针清点差错;匆忙操作或不当操作导致的缝针缺失,不能及时找到;长时间手术或者连续手术的条件下,护理人员出现疲劳、注意力难以集中等情况,可能导致器械等遗留在患者体腔中的事故出现。

1.4 设备问题 器械准备不充分,术中仪器不能正常使用或者出现故障,持针器等不能夹紧,吸引器通道不畅通,电刀或者电极没有固定,这些都导致手术不能顺利进行。

1.5 不能严格执行消毒制度 一些护理人员在独自执勤或者缺乏监管时,由于懒惰或侥幸心理,不能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无菌措施。例如,接送患者时不按规定换鞋和衣服;独自夜班时不戴帽子进出无菌区;患者静脉穿刺时不按制度进行碘酒消毒而是用酒精代替。这都形成了事故隐患。手术室无疑是医院中感染危险很大的区域,如果消毒隔离、无菌等措施不能严格执行,很可能造成后果严重的医源性感染;一些大型医院学习、参观手术的学员很多,有时难以保证每人都遵守消毒隔离制度。一些手术感染性很特殊,比如结核病、艾滋病患者的手术,常规手术基本可以做到不折不扣的遵守相关制度规范,但如果这些手术是急诊后进行,因为相关检查不彻底,严重的交叉感染就很可能发生[2]。

1.6 手术中对遗嘱的执行存在问题 在手术期间,护士执行的都是医生口头下达的操作,护士一定要重复一次,当医生确定没有错误以后才可以执行,同时要遵守“三查七对”的原则。但是如果手术后没有立即补充医嘱,没有执行人的签字,手术中所用药品没有确实的记录,很可能导致一些纠纷和事故。

1.7 手术室护理人员长时间大负荷工作,对护理安全不利 手术室的护理人员和一般临床护理人员所执行的工作完全不同。手术室护理人员必须具有业务水平高、知识基础扎实、思维敏捷和精神高度集中等特点。手术室护理人员一边面临手术过程中沉重的工作负担,一边又要承担手术室日常的繁杂工作,对其精力和体力都有严重的消耗。我院手术室护理人员不足,一些护士在没有中间休息的情况下加班工作,疲劳的身体和精神自然会引起事故发生率的升高,护理质量下降,护理安全得不到保证。

2 应对措施

2.1 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保证护理质量的同时,护理人员要从患者出发,仔细在术前查阅病人资料和病历,观察患者的身体特征、性格特点、年龄、文化程度等。耐心的与患者进行沟通,做好手术前的所有准备工作,避免接错患者现象的发生。防止患者因为不当导致压疮或者臂丛神经受伤的情况出现。

2.2 加强理论学习 专业理论和技术训练相结合,全面提高手术室护士的自身素质,支持和鼓励护理人员参加各种教育培训。护理人员必须熟练掌握“三基”训练,精通各类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和维护保养,才能保障护理安全,避免或者减少差错事故。每隔两周对手术室各类仪器进行维护和检查,每月举行护理安全工作会议,总结本月在工作中出现的隐患,有针对性的制定整改措施。

2.3 严格执行物品清点和消毒隔离制度 从麻醉开始,到巡回检查和手术者三人次进行查对,每次查对后都要有查对人在名单上签字。护理人员要做好交接班的工作,切实执行“三不交制度”,即物品没有查验清楚前不交;患者体腔违背关闭前不交;值班时物品缺少时不交。急诊手术的交接班由四人共同完成,交班者为交班洗手、巡查护士;接班者是接班洗手、巡查护士,并且记录交接情况,尽量避免事故发生。强调无菌制度的重要性,不定期检查消毒隔离制度的执行情况。适当限制手术参观学习的人员,急诊手术室的检查项目不能有遗漏,情况不明时按照传染手术的规程操作,绝不能有侥幸心理。既要避免其他非传染性手术患者医源性感染的发生,又要避免对医护人员可能的伤害。

2.4 合理确定护理人员编制 在值班上做到新老搭配和强弱搭配,充分发挥每个人的能力。制定合理的休息轮班制度,确保每名护理人员都能得到充分的休息。及时补充和训练新进护士,增加人员编制,减轻个人工作负荷。

3 结论

手术室是医院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应该切实加强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法律意识,切实提高服务质量。严格执行相关制度和规范,把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只有完善制度规范和加强监督管理,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感,才能完全消除事故隐患,为患者的康复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第6篇: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总结范文

【摘要】目的:正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医学知识的普及,公民对健康需求的期望值越来越高,自我保护意识和维权意识也日益增强,加上社会媒体的高度关注,致使医疗护理安全问题日益突出。本文通过对医院手术室进行深入探析,找出在临床工作中,手术室中护理工作所存在的隐患,通过分析探析,共同制定一套适用于临床工作一线的预防措施,减少在临床一线发生的安全护理事故。结论:通过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研究与分析,分析手术室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我们发现临床护理工作倾向于一些细小差错而导致的差错事故,通过对护理安全隐患的分析,探讨如何减少差错,制定相对的预防措施,有助于减少差错事故的发生,减少了临床护理隐患,确保患者手术安全,提出护理安全防护策略,以切实做好手术室安全管理。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隐患,预防措施。

手术室是医院患者进行手术、诊断、治疗和急、危重患者抢救的重要场所,在医院重要地位。随着现代医学飞速发展、高新技术在手术领域的广泛应用以及患者对医疗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对手术室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个现代化综合性医院手术室必须具有高效率、高效益、高质量的现代化管理水平。

手术室作为医院的院感的重要科室,必须有严格的规章制度,但是规章制度的背后却任有许多的细小问题出现。

一 手术室安全隐患

护理人员的工作严谨性不强,责任心不强,缺乏慎独精神,不按各项执行标准违规操作[1]。法律风险意识淡薄,专业性知识掌握不够牢固,对于病情不能准确、客观、及时的发现并处理,书写护理文件时,不够全面准确,在出现医疗纠纷时,不能对护理问题做到全面的分析。

1.1 异物遗留在患者体腔内:在手中增加的无菌器械敷料,没有做好护理记录,在关腹前没有做好查对制度,灭有认真仔细检查手术器械的完好性。

1.2 无菌物品被污染:医护人员无菌观念淡薄,未严格按照常规规程进行操作。打开无菌用品时,操作不规范,导致污染。手术时,术外人员在手术间与污物通道间任意穿行,污物通道中未经过层流的空气直接涌入手术间,污染了因手术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的手术器械,增加了感染机率。

1.3 手术中用药错误:毒麻药放置及使用的标识不明显,夜晚间因巡回护士兼两台手术时,使用未认真核对。在抢救时执行口头医嘱,未按抢救制度复述口头医嘱,造成手术中用药错误,或未经两个同时核对,造成输血错误的情况。

1.4 接送病人未查对及交接工作:病人接送于手术间时,未认真核对通知单及通知信息,未与病区的护理人员做到床边交接班,导致接错病人、送错手术间。未做到查对制度,检查患者随身的引流管是否通畅,护送病人途中发生各种管道引流不畅甚至脱落,病人撞伤或坠床,医生在手术时不能准确的判断病人的病情变化。

1.5 手术时处理不当:在术前,因知识缺乏,造成病人摆放不妥生。很多病人因长时间的手术影响,需要各种不同的应手术的,长时间的手术,病人皮肤没有得到及时的解压,导致了皮肤压疮的发生,或肢体过度约束造成局部的肢体的神经受损。

1.6 手术标本不理不当:手术后从病人体内切下的组织没有及时送检、被污染,在送检时没有做好交接,导致检查结果异常。

二 护理隐患的预防措施

2.1 加强护士的责任心,认真做好查对工作,提高护理人员护理风险意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提高风险意识从而提高护理安全质量,减少不必要的医疗纠纷。规范各项书写记录,对各项生命体征及病情的变化做到及时、客观、正确的记录,严禁出现涂改,伪造的现象发生[2]。平时增加业务学习的频率,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

2.2 认真执行各项操作标准

2.2.1 对于术中有添加手术缝线、敷料的情况发生时,及时做好护理记录,关腹前,由两人清点各种敷料数量准确无误,在手术开始前和关闭体腔前、后,都要认真清点器械、缝针、纱布等.严禁将手术器械与敷料等手术用物遗留在患者体腔, 对于有疑问的情况发生时,不可盲目对之,确定无误后才能关闭腹腔。在摆放患者时,应遵循安伞、舒适、术野充分显露,不妨碍呼吸循环等,严防不当造成损伤。对于手术时的执行的口头医嘱,执行时口头复述一遍,得到确认后方能执行,执行后药瓶不可随意丢弃,术后及时督促医生补上医嘱。接送病人时,认真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换,认真核对病人资料及手术部位,防止接错病人等差错事故发生。返回病区后,与病区的护理人员做好交接记录,认真检查患者伤口等,经签字后方能返回手术室。手术后送检标本,由手术后洗手护士交给手术医生,手术室每天应指定专人负责标本送检。

2.2.2 及时提高护理人员的基本素质,及时的清洁消毒,坚决杜绝随意穿行手术间的情况,防止医院内感染的发生。安排专人管理手术敷料无菌间,及时清理受潮、过期、指示卡未变色的无菌敷料。按照手术室管理条例,认真落实医院感染的办法,定期清洗空气层流净化机,检查紫外线等消毒仪器的功效,防止因为硬件失效,而导致的医院感染。

2.2.3 每班接班后,及时检查抢救仪器,心电监护仪是否在正常使用的状态,及每间手术间内的设备带是否正常,防止因为医疗仪器的问题导致抢救工作受阻。对于毒麻巨限药,做好清理工作,药柜中做到特殊药物的标识明确,防止护理人员因为事情繁多时,拿错标识不明显的药物[3]。

2.3 合理安排排班,根据具体情况及时增加排班,防止因为杂事繁多而降低护理质量及护理差错的发生。做到工作与生活均衡而行,保证每一名护理人员有充足的休息时间,防止因为工作人员过度疲劳发生护理差错事故,对于加班的护理人员,及时补休,有利于压力源的释放。

总结:

生命所托,健康所系。手术室作为抢救生命的最后一道关口,手术室安全管理是医院护理管理的一部分,良好的护理管理是防范医疗事故发生的核心,重视护理隐患,做好基本的护理防范措施,可以有效的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 ,因此,对于手术室内易发生的护理隐患因得到管理者重视。确保护理安全,首先提高护理人员护理风险意识,杜绝差错事故,确保患者手术安全。手术室安全管理严格要求,制度落实,措施有力,人员素质好、技术水平高,就可以确保安全无事故。

参考文献

[1] 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的调查分析及防范措施[J]基层医学论坛 - 2011, 15(20)

[2] 孙万莉;;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和防护策略探讨[J];安徽医学;2009年04期

第7篇: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总结范文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6.387

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存在安全环节很多,所以手术室的护理安全管理是整个护理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和医疗体制改革的推进,患者安全问题成为卫生保健体系和社会大众关注的焦点问题。为此具体探讨了手术室护理危险因素及安全防护措施。

手术室常规护理缺陷

药物名称、剂量查对失误:如不认真查对,将治疗单上的小数点或零看错,造成患者因用药剂量过大而中毒,甚至死亡。患者姓名、床号查对失误:如走错病室、服药或进针前不认真查对等。

盲目执行医嘱:执行医嘱前没进行查对,或查对后由于专业知识有限未发现错误,盲目执行有问题的医嘱。未按要求执行医嘱:如对患心脏病的患者输液速度过快,造成急性肺水肿甚至死亡。

护士责任心不强:例如,不按时巡视病房,患者病情变化时未能及时发现,延误抢救,造成严重后果等。语言不严谨:在患者及家属面前说话不考虑后果,不注意语言与形象,不体谅患者感受等。护理人员法律知识缺乏、法律责任意识不强:如未履行告知、保密等义务等造成护患纠纷。疏于对护士的业务培训和技术考核:护理人员的护理技能欠缺,技术水平不高,观察不到位,工作态度不严谨等。

抢救设备、药品管理不善,贻误抢救时机:如抢救设备、药物不齐全,影响抢救;药盒标签与内装药不符合,造成用药错误等。

医院缺乏明晰的出院带药流程、青年护士安全意识教育不够、出院流程带药繁琐。

安全防护管理

在护理活动中必须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遵守护理服务职业道德。

手术室的一般制度:病房各类药品放置有序,加强安全管理,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患者当天用药只能当天领,不得存留;节假日按规定领取;需要时及时办理手续。如出现护理差错或护理投诉按规定程序及时上报科室领导及护理部。护理用具抢救仪器要定期检查,保证处于备用状态,护理人员要熟悉放置位置,熟练掌握各种抢救仪器的使用方法。

安全管理制度:从抽血做血交叉到输血整个过程要有两位护士共同核对、操作并签字;只有一位护士值班时,必须请值班医生协助;为同时两位以上患者输血时逐一操作。进行无菌技术操作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范。静脉给药时严密观察,保持静脉穿刺处清洁干燥,特殊药物做好过敏试验,皮试结果要由两人确定;升压、化疗等刺激性药物注射前给患者做好解释工作,防止外渗。严格执行医嘱,不擅自改变医嘱,不盲目执行医嘱,做到医师无签名不执行;可疑医嘱核实后再执行;除抢救外不执行口头医嘱。

建立不良反应报告制度:各科室应认真填写“护理不良事件报告表”,由本人登记发生不良事件的经过、分析原因、后果及本人对不良事件的认识和建议。护士长应负责组织对缺陷、事件发生的过程及时调查研究,组织科内讨论,对发生缺陷进行调查,分析整个管理制度、工作流程及层级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确定事件的真实原因并提出改进意见或方案。护士长将讨论结果和改进意见或方案呈交科护士长,科护士长要将处理意见或方案提出建设性意见,并在1周内连报表报送护理部。

加强业务学习:护理人员应不断更新专业知识、努力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工作时间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忠于职守,坚守岗位,不得随意脱岗。按护理级别要求巡视患者,认真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按要求规范书写特护记录及一般患者护理记录。

讨 论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新产品及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及各种手术的普遍开展,手术室封闭的环境,长时间连续的工作,使手术室护士成为职业损害的高危群体,如何在工作中保护好自己的健康以良好的身体投入到工作中去是十分重要的。手术室护理工作的特殊性和重要性,不仅要求护士高精的业务水平,而且需要严谨、规范、安全的护理服务理念,在任何环节上都不能疏忽,否则会给患者带来心理或身体上的损害和障碍,给患者造成痛苦,甚至危及到生命安全。随着社会的进步,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法律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也不断增强。因此,加强手术室护理工作的安全防范意识,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和探讨,并制定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进一步提高了手术室护理质量,杜绝了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

手术室是医院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和抢救的主要场所,也是各种病原体最集中的场所。手术室是职业损伤的高危科室,现代手术室的护士处于多种有害因子中,病毒感染、化学制剂和挥发性麻醉剂对空气的污染及锐器刺伤、噪音等危害工作人员健康的因素量存在。随着人们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防止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避免医疗纠纷是医护人员重要的责任和义务。手术室是一个高风险科室,手术室护理工作责任重大,手术室又存在诸多不安全因素,防范措施繁琐,只要针对安全隐患健全手术室规章制度,加强安全质量教育,提高护士专业技术素质,将不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中,为患者提供安全、满意、高效的优质服务。

总之,在手术护理安全管理中,要定期运用根本原因分析法、失效模式和前馈控制模式开展护理质量讲评活动,及时对各类缺陷进行总结分析,并提出整改措施,评价整改效果,评价系统和流程中的风险,及时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同时,提高护理人员对缺陷信息共享共防意识,学习他人之过,不再犯 同样的错误,引导护士自觉参与质量控制和过程控制,加强护理缺陷的科学管理,从根本上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和防止护患纠纷。

参考文献

1 linda J.wanzer Perioperative Initiatives for Medication Safety[J].AORN,2005,10:663.

2 王方.现代化洁净手术部护理工作指南[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5:57.

3 刘正良,彭望香.手术室护理管理[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98.

第8篇: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总结范文

1.1方法

贯彻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强化风险管理首先,医院手术室管理者应该和护理人员实现将劳动合同签好,在合同中使医院管理者和护理人员双方的权责明确化,并促进护理人员福利待遇的显著提升,优化各项奖惩考核制度,从而达到将优秀的护理人员长期留在医院的目的;其次,成立护理风险管理小组,认真深入地分析和总结以往发生的事故,并积极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加强监督所有护理人员,使其在进行护理操作时严格依据规程。

1.2做好术前访视和术后回访工作

医院护理人员应切实做好对患者的术前访视工作,并在访视后的次日晨会将患有特殊疾病、具有较大年龄和模糊神志等患者及时交班,以使相应手术间的医护人员给予这类患者以充分的重视,从而将意外情况的发生率降低到最低限度,同时也使患者在接受麻醉和手术的过程中保持平静的心态并积极配合,有效改善医患关系。此外,手术之后一周左右还应该对患者进行回访,热情关心患者的病情并对有不适症状的患者做好疏导工作。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护理纠纷、护理差错发生率,对其护理质量控制评分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行分析比较。1.4统计学处理运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处理。用x-±s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用率或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如果P<0.05则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发生护理纠纷、护理差错情况及其对医院护理工作的满意率比较观察组患者护理差错出现率为2%,护理纠纷率为0,对医院护理工作的满意率为96%;对照组护理纠纷发生率和护理差错出现率均为6%,对医院护理工作的满意率为80.0%。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纠纷发生率和护理差错出现率均较低,对医院护理工作的满意率较高,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对护理质量控制评分比较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对护理质量控制评分较高,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近年来,随着医疗科技的飞速发展和不断进步,医院器械和设备得到了不断的完善,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工作负荷量和压力。同时,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维权意识不断提高,医院护理工作的质量被提升到了越来越高的位置。要想对医疗纠纷进行有效的预防和避免,关键是应该把握好护理风险因素。实施安全管理护理模式,采取各项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够促使医院护理质量的显著改善和提升。

医院手术室管理者应该对护理人员团队协作的精神进行积极的鼓励和培养,积极倡导在繁忙的工作中相互监督和提醒,对工作中存在的各种缺陷和漏洞进行有效的弥补,从而对护理差错的发生进行有效的预防和避免。同时,还应该强化护理人员本职工作技能和团队精神的协调一致,管理者应该将手术室护理人员定期组织起来参加增强团队协作精神的活动,从而有效改善和融洽护理人员之间的关系。

第9篇: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总结范文

通讯作者:闫向东

【摘要】 安全是护理质量管理的核心,安全护理是安全医疗的基础。手术室是高风险的诊疗科室,是医院为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并为抢救危重患者提供治疗的特殊场所。手术室护理质量与患者的手术安全息息相关,任何安全隐患都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手术室护理安全是护理管理的重中之重,针对安全隐患,健全手术室各种规章制度,明确各级人员职责,加强安全素质教育,增强医护人员的法律知识,是保证手术室安全护理的前提。

【关键词】 手术室护理; 护理质量; 安全隐患; 防范措施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06.040

安全是护理质量管理的核心,安全护理是安全医疗的基础。手术室是高风险的诊疗科室,是医院为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并为抢救危重患者提供治疗的特殊场所。手术室护理质量与患者的手术安全息息相关,任何安全隐患都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因此,如何规范护理服务行为,强化质量意识,树立安全观念,确保患者安全,是护理管理者需探索的课题。本文针对手术室护理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进行了分析总结,及时发现手术室护理存在的安全隐患,提供安全的手术环境,完善及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有效地杜绝了差错事故的发生,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

1 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问题

1.1 防止接错患者 护士术前访视未做到位,接患者未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患者精神高度紧张,答非所问,不能正确的回答问话,容易导致接错患者或放错手术间。接患者时要认真查对病历、核对患者的姓名、性别、床号、住院号、诊断、手术名称和手术部位。患者送入手术室后,核对手术间。巡回护士进行护理操作前要认真核对、麻醉医生麻醉前和手术医生洗手前再核对1次[1]。

1.2 防止患者碰伤、摔伤、坠床 出入手术室前检查推车是否完好,车轮是否灵活。推动过程中嘱患者不要将手脚超出推车边缘,防止进、出门时碰伤。患者头部应与推车人同一端,这样可减少由于震动引起的不适。推送患者时要平稳,搬动要轻巧。神志不清、昏迷、精神病患者、小儿接送时应加以固定并加护栏。入手术室后要有专人看护,并束缚。全麻患者未完全清醒前应束缚,并专人看护,防止发生意外。移动患者至手术床或平车应锁住推车防止滚动[2]。

1.3 防止术中电灼伤、烧伤、褥疮 手术护士应熟练掌握高频电刀操作规程,使用高频电刀前常规检查仪器性能是否良好,负极板放置部位要正确,患者与金属床之间垫有绝缘垫,身体勿直接接触金属部件,术中经常检查,防止发生电灼伤。管理好手术台上的电刀笔,把电刀笔固定于安全位置,避免无意中启动开关灼伤手术患者。高频电刀在使用中会产生电火花,在使用电刀的局部应避免有易燃物,防止使用电刀时着火。有报道称用乙醇消毒未干使用电刀发生手术野皮肤烧伤的例子。有心脏起搏器患者一般不用高频电刀,以免发生意外。术前检查手术床性能,应将床上各部件固定牢固。定期检查手术间线路有无老化漏电现象,避免意外发生。摆放时保持各肢体处于功能位,正确使用减压垫以避免血管、神经受压。对褥疮高危患者应在术前做好防护措施,即在褥疮高危部位粘贴减压贴效果好。骨突处垫软垫,患者有躁动、移动时,应重新垫好软垫,防止局部褥疮[3]。

1.4 防止切口感染 所有手术室内人员均应严格遵守手术室洁污流程制度,防止逆流,遵守《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减少污染源。认真执行严格消毒隔离制度,每月定期对手术间的物品、空气、器械、手术人员的手进行细菌培养监测,如细菌超标,及时查找原因采取整改措施。进入手术间必须更换手术服,严格控制进入手术间的人数。术前做好物品准备,术中尽量减少人员在室内走动及出入手术间,确保手术在无菌环境下进行。加强工作责任心严守操作常规,认真执行手术中的各项无菌操作技术常规,器械护士要特别注意污染器械、纱布的更换及污染部位的消毒,监督手术医生无菌操作,对违反无菌操作者及时给予纠正。加强与手术医生的沟通,提高手术医生的无菌观念,促进手术工作的协调开展。

1.5 防止器械、物品遗留体腔 手术室工作量大、工作紧张,手术室护士应有高度的工作责任心,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到心中有数。凡进入体腔或深部组织的手术,要在手术前、关闭体腔前、缝合切口前后由洗手护士、巡回护士二人仔细清点核对所有敷料和器械并登记签名,加强术中物品管理,认真做好交接清点工作,规范手术物品摆放、传递。术中使用显影纱布,物品随加随记。手术中原则上不更换洗手、巡回护士,特殊情况确需换人时,交接人员应现场当面点清器械、敷料等所有物品的数目,共同签名确认[4]。

1.6 防止病理标本丢失、出错 妥善保管好术中取下的所有标本,放专用标本容器内,放入固定液,贴上标签并注明患者姓名、床号、住院号、病理标本名称、标本号,连同填好的病理通知单放指定位置,每天由专人送检。如遇多个标本时,应按顺序排列做好标记,与手术医生共同核对清楚,不可混放。术中冰冻、脱落细胞等病理结果均必须出具书面正式报告通知医生。

1.7 防止用错药、输错血 使用任何注射药物,应先核对药名、浓度、剂量,然后使用。用过的空安瓿待手术完成查对无误后方可弃去。手术室护士不执行麻醉用药,抢救时执行口头医嘱需复述一遍方可执行,并做好记录。输血时严格执行输血规程,血液需血库专职人员、麻醉师、手术室护士三方核对无误方可输入,血袋需保留24 h。

1.8 优化手术室环境,防止术前准备不当出现意外 定期检查维护手术间水电气通路,及时排查安全隐患,防止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定期维护科内仪器设备,如麻醉机、监护仪、电刀、吸引器等,使之处于完好状态,保证手术的正常使用。仪器不用时及时关闭,以减少噪音源。各种急救物品、器材、急救药品完好备用。正确使用各种化学消毒剂,同时保持消毒剂容器的密闭性,防止泄漏污染手术环境。

2 讨论

手术室护理安全是护理管理的核心,手术室一旦发生差错事故,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还给医院的经济和声誉带来损失。如何规避手术室护理差错或事故的发生,防范潜在护理安全隐患,除了要求手术室医护人员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培养严谨的工作态度外,还需具有高度的责任心,特别是慎独精神,把患者的安全放在第一位,还要从管理角度采取有效防范措施,才能提供安全的手术环境,确保手术患者的安全,从而杜绝医疗护理差错或事故发生。

参 考 文 献

[1] 李凤华.手术室护理安全干预在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21):3505-3506.

[2] 冯春英,滕月萍.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与管理对策[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6):106-107,109.

[3] 潘星.手术室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