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英语反思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大学 英语教学 反思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17.090
1 大学英语教学的意义
当前的世界是一个整体,随着国与国之间的联系交流的密切,世界也变得更加开放,并有地球村之称。这就很需要一门共同的语言来实现各国之间的交流和联系,美国和欧洲的很多发达国家因为经济和政治上的优势,英语自然而然就成为了世界语言。因此,大学英语教学就非常重要,只有好的英语水平才能帮助学生更多地了解当前的世界,认识和了解外国的先进文化和先进的科学技术,学习到人家的优秀思想,掌握发达国家发展的一些秘诀,同时这也是使祖国得到更好发展的重要方法。中国当前还属于发展中国家,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只有向更发达的国家学习,了解其发达的真正原因,才能改变中国的现状,促进中国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推进。了解大学英语教学的意义,是对大学英语教学进行改革和创新的前提条件,对大学英语教学的进步起到很大的作用。
2 大学英语教学的反思
2.1 教师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反思
2.1.1 提高自身的英语水平
大学英语教师作为学生英语学习的一个重要媒介,必须保证自身的英语素质。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教师需要不断进行学习,在原有的基础上继续努力,不断进行知识的积累和运用,从听说读写各个方面完善自己,使自身的英语水平得到提高。英语的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作为一门语言,非一朝一夕可以提高的,只有找对学习方法,并通过每天的坚持不懈,日积月累,最终积累到一定的量,实现质的飞越。教师自身英语水平的提高,是帮助学生提高英语能力,使其有能力将其作为生存的技能,同时对促进实现英语教学的意义有很大的作用。
2.1.2 在教学的过程中进行反思
当前的大学英语教学还不成熟,并没有形成一套完整合理的英语教学模式,英语教师的教学还处在不断摸索和改进的过程当中。大学英语教师必须在教学的过程之中发现问题,反思问题,解决问题。这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课题,大学英语教师只有通过课堂教学的积累,在教学中不断改进和创新,才能促进实现英语教学的水平。大学英语教师可以通过在课后写总结的方式,对每堂课进行反思,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不仅如此,高校英语教师之间还可以进行交流,交换彼此的经验心得,有时候一个人是很难想到更好的方法的,而在与其他教师的交流中,可以帮助教师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对于疑惑也更容易想出解决方法,从而实现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和创新。
2.1.3 教学方法的反思
作为科技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得科技在教学中越来越发挥作用。大学英语教学也需要不断的改革,尤其是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有必要加入多媒体的因素,积极运用多媒体教学来丰富英语教学方式,不仅在听力上给学生以现场直观的感受,写作和阅读上也能给学生带来很大帮助。教师通过制作PPT,上网查找资料来使教学的内容多样化,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开阔眼界,了解更多的知识,丰富自己的内涵。除了使用多媒体和网络之外,还需要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尽可能多的使用英语教学,让同学们习惯英语环境,更好的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进步。
2.1.4 合理评价,及时表扬
教师在教学之后通常会通过考试来测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把握,但是这往往不是很准确的,学生很多时候会由于考试时的紧张等因素导致发挥的失常,这就需要教师进行恰当的判断,通过对学生平时学习状况和测验结果各方面综合的考虑,来评价学生。教师对学生的评价非常重要,要积极客观的对待学生,而不能粗鲁主观的评判学生。学生的学习是需要鼓励和表扬的,多鼓励学生,对学生的学习成果及时的表扬,有助于学生提高自己的自信,给学生下一阶段学习的动力。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教师必须认识到这一点,才能给予学生更多更好的帮助。
2.2 学生提高英语学习水平的反思
2.2.1 认真听课,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大学中,学生的学习不像高中那样有班主任一遍又一遍的督促,这就很需要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大学英语的学习更是如此。毕竟英语的学习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学成的,必须培养自己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课堂中认真听讲,在课后要积极主动地背诵单词,进行深入的学习,并且做到坚持不懈,这样才能真正的实现自身英语水平的提高,才有可能以专业为以后生存的技能,在社会上安生立命。学习对学生来说是重中之重,英语专业的尤其需要良好习惯的相伴,只有养成好的习惯,才能从根本上帮助学生英语学习水平的提高。
2.2.2 积极主动扩展课外内容
对大学的英语学习来说,课内的英语知识是不够的,课堂的英语教学也是无法将教师所掌握的的知识全部传授给学生的,这就需要学生自己多寻找一些与英语学习的相关材料来补充自己,比如英美的名著,报刊杂志,以及习语等,这些材料不仅有助于提高了学生的英语水平,而且丰富了学生对其他国家文化的了解,更深入地把握这门语言。
3 总结
当前大学的英语教学无疑是在不断进步的,但依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只有对这些问题不断进行反思,才能改进大学英语教学。对教师来说,必须增强自身的英语水平,对各方面进行反思,并进行创新和改革,才能给大学英语教学带来巨大的变化,推进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学生也需要进行反思,并通过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扩展课外知识来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反思,是英语教学改革和创新的催化剂,对大学英语教学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孙晓丽.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反思[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13,(1).
[2]任仙仙,武建华.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的反思与建议[J].高等建筑教育,2013,(5).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育;功能定位
随着国际化和全球化时代的到来,英语教育具备了社会化的特征,正广泛而深入地影响着我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当前我国大学英语教育缺失合理定位,而构建一套适合我国大学英语教育健康发展的教育体系,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大学英语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对外文化交流是国家的重要发展战略,这就对英语这门国际化的语言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英语作为国际化通用语言,在经济社会文化交流中发挥了很大作用,英语的地位和作用也显得越来越重要。可以说,英语水平的提升关系着文化的交融交流,关系国民综合素质的提升和国际竞争力的高低。而伴随英语教育市场比重在我国的不断扩大,大学英语教育受利益驱动,在走向产业化发展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大学英语功能定位的扭曲。我国教育的现实情况是:学生从小学一直到大学毕业都在不停地学习英语,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人力物力,可是英语能力的提升却并不理想。投入和产出严重的不对等性就是我国英语教育的现状。学生为了应试而学,陷入了应试的泥潭不能自拔。大学英语教育也围绕着四六级的指挥棒在转,应试教育下的英语学习容易造成高分低能,甚至不能自如地运用英语进行交流,出现哑巴英语。
二、大学英语教育现功能定位不足和模糊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来临,大学英语教育这门学科赋予了更多社会化、政策化的要求。英语教育传在我国历史已达一百多年,在近代就开设该科目,而随着时代社会的变迁,英语教育的功能定位也随之变化。高等教育飞速发展的车轮,带起大学英语教育的兴盛,但其长期发展过程中教育定位的模糊甚至错位,也让大学英语教育的负面效应在社会上有了更多的反映。一是在教学工作实践脱离人才培养目标,英语教育目的和英语教育本身的功能定位都出现了扭曲现象。这些现象的出现,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且也很复杂,但仔细梳理,仍可以牢牢聚焦一点,那就是大学英语教育功能定位问题。定位不准确,就会引发教育指导思想的混乱,引发教学实践的混乱,进而导致人才培养目标的失位。当前我国大学英语教育功能定位合理性还要不断校正,这个问题急需要解决好,需要更好地审视定位英语学科的追求和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需求,这样才能有效保障大学英语教育健康快速有序地发展。推进大学英语教育的一大关键就是合理科学的功能定位,把教学资源和社会效益追求相结合,调整角色功能,明确功能,有效发挥功能,避免功能扭曲。现在很多学者对大学英语教育功能定位批评较多,也把大学英语教育置于极其尴尬的境地,这对大学英语既是爱之深,也是责之切。在爱责转换互变之间,也容易模糊和扭曲大学英语教育的功能定位。二是英语教育狂热发展,其盲目过热容易导致对我国汉语教育重视不够和汉语教育质量下降。中国英语教育在课程设置中作为外语科目,要避免在实施改革教学中滑向二语教育或通用语教育。否则会导致英语教育过热而产生定位问题。有识之士指出,“今日之中国英语教育不仅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还损伤汉语,消磨中华民族的自尊自信”,这需要引想我们深醒。三是应试教育功能定位影响仍然较大较深。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取得了长足进步和成就,但在发展过程中也积累了一些问题。一个明显的事实就是当前大学生在校投入英语的学习时间在各门课程中是最长的,所下的苦功最大,但是最后所收到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教育功能定位的模糊,单一的应试教学目的、呆板的灌输式教学要求和教学主体专注不够等是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这不仅极大阻碍了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提升,还对学生英语应用交流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不利。对此,英语教育工作者要高度警醒和深刻反思,始终坚持站在时代前沿,准确认识梳理我国大学英语教育功能定位,完善我国大学英语教育功能定位。
三、解决大学英语教育功能定位的着力重点
1、大学英语教改力度要加大。要做好深入调查研究工作,全面总结大学英语教育的经验,剖析存在的问题,有效巩固大学英语教改成果,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特别是要完善改革教学理念、方式手段及课程设置体系。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要转变思想认识,主动推进教改工作,着重培养创新交流应用型人才。2、对大学英语教育目标更加准确定位。要对照教育部印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加强对学生听、说、读、写、译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听说能力的培养、思辨能力的培养和文化交流交际能力的培养,正确处理好教学考试二者的关系,着力培养提升学生英语综合交际能力,不能让考试取代了原有的教学目标。目标梳理和定位准确,才能更好地对大学英语教育功能定位准确,这是关键所在。3、大学英语队伍建设要加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各有关高校要加大投入,加强培训工作,着力提升大学英语教师科研、教学的整体水平。大学英语教师要加强自我学习,不断优化教学方式方法,不断更新学科知识素养,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作为老师,要成为多面手,既要熟悉教育理论,掌握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了解,又要精通汉语英语文化背景知识,更要掌握现代多媒体的教育教学手段,对多媒体等电子设备教学技术手段能够熟练使用。4、要不断更新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大学教师要提高认识,提升综合素质。针对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高等院校的英语教师要深化认识,准确把握大学英语教育的特点,明确英语课程在高等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坚持培养创新型思辨型交流型高素质人才的高要求,不断提升自我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不断更新教学观念理念,不断优化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大学英语教学课程质量,充分发挥好大学英语在人才培养中的特殊价值。5、要加强对教学评价体系的改革。随着教学和考试改革的发展,要提升评价体系的科学化标准化,要对教学考试目前的评估手段作出相应改革,特别是要对照理论标准,要加强对学生语言交流能力、思辨能力的测评,并应考虑不同区域、不同水平等差异状况不断推进该项工作。对评估方式的科学合理要重新确定,重点要集中在如何更有效地激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如何有效构建自主学习能力评价体系等,建立一个更加多元科学合理的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评估体系。
四、结语
大学英语教育直接影响到我国未来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关系着对外走出去文化战略的实施。解决好大学英语教育功能定位问题见仁见智,还需要不断探索研究,这不仅需要充分考虑现代社会发展需要,还要考虑当前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并综合施策,才能让大学英语教育发挥更大作用,更好地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服务。
作者:耿歆瑶 单位:西安翻译学院国际关系学院
【参考文献】
[1]田素萍.大学英语教学的功能反思及优化措施构建[J].大学教育,2014.
[2]李庆华.从教育价值的多元性反思当今中国大学英语教学——以广东白云学院为例[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4.
[3]李薇薇,华广道.新形势下大学英语教育功能的重新定位[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11.
[4]车桂莲.试论当前大学英语教育功能定位[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
我认为,大学英语教师的教学反思可从反思教学理念、教学组织,策略,方法、教学内容、道德教育及情感交流等方面进行。
1、首先,碰到问题教师应先从自己的教学中找原因,而非把原因都归咎于学生,积极、主动的思维方式有利于解决实际问题,而消极、被动的方式只是于事无补。其次,反思型教师能够以开放的姿态看待事物,易于接纳新思想,利用新信息,进行教学改革和创新,避免机械复制和操练。
2、教无定法,在课堂教学中,没有万能的方法。因此,大学英语教师要反思教学方法的适用性与优化组合,对最新的教学理念及研究成果,要以实际的教学结果为准,不能仅凭主观猜测信度和效果。语言是门艺术,想要课上的生动活泼,即便备课时计划周密,也不能保证毫无意外,这就要求教师要在课上不断的进行反思:教学设计是否紧凑?导入是否自然?问题是否具有启发性?这样处理意外事件会给学生带来什么影响?互动活动能否有效开展?阅读和练习需要采取何种方法?评价是否恰当?课堂用语是否正确?板书是否合理?根据课堂教学实际情境,做必要、及时的调整。
3、大学英语教师在面对基础参差不齐的学生时,要考虑教材的难易度和适用性。不同的学生,教师要进行教学内容的截取、拓展、整合、升华,取其精华、博采众长,避免做照本宣科的教书匠。反思不仅仅局限于教学重点的落实或者教学形式的检查,更不能将反思等同于常规教学工作总结。
4、语言的最终目的在于沟通和交流,也是决定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密切反思学生的思想、兴趣、情绪等。如注意学生的目光是否集中在教师的一言一行上;是否认真思考教师的提问;能否对教师的指令做出正确、快速的反应;甚至是学生点头或摇头、兴奋或疲惫等细微的表情,来判断学生对上课内容和教师教学的感兴趣程度以及整个课堂的教学气氛,通过快速分析,及时有效的调控。因此,在大学英语课堂中,教师需要不失时机的把教授知识和进行道德教育自然、有效的结合起来,如在事件沸沸扬扬的当下,可以组织学生造句:We protest Japanese goods.在简短的讨论中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在肯定他们的爱国精神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冷静理智、合法有序的表达爱国热情,更要化热情为刻苦学习的实际行动,为祖国的强大做出贡献。
虽然反思性教学受到了越来越多教师的认可和重视,但其很强的自主性、创新性、独特性使他们在实践教学中颇受困惑、效果各异。笔者在此大略总结下大学英语教师常用的反思性教学具体操作方法和策略。
1、课后及时、详细地记录教学情况,分析优缺点。这就要求教师在课中有意识地去观察每一个学生、关注每一个细节,督促教师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摆脱上课的盲目性和简单完成任务的心态,力使课堂紧凑、高效。
2、课前回顾之前的教学记录,提醒教师自身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大多数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习惯、教学风格、教学思维都比较固定,而日常的课堂教学又比较随性,往往是想到哪讲到哪,偶尔有兴趣就即兴发挥下,导致教师对偶发的教学灵感发挥不够,对偶现的教学亮点强化不深,对自身独特的教学潜力挖掘不充分,尤其是忽视了教学中凸显的弊端、硬伤,或内心不够强大,对其采取消极逃避的态度,结果严重阻碍教师的成长发展。所以教学记录的关键在于不断的回顾和思考,在实践中检验教学成效,以适应变化的环境和学生的成长,帮助找到教学的本质和规律。建议在平行班级授课的教师上完一个班课后,即时反思,微调教案后再次教学,教学工作不是简单的重复,而要不断的创新,避免“炒现饭”。
3、敞开心胸,以谦虚、诚恳的心态听取同行和学生的意见和观点,包括乐意去听和善于去听两个方面。有些教师之间缺乏思想交流、经验分享,难以发挥团体的力量来共同促进教学,师生之间没有对话、情感交融,教师上课完全是自编自演,学生爱学不学,彼此痛苦不堪。同科的教师是教学一线的实践者,拥有丰富的可以共享的资源,俗话说三个臭皮匠抵个诸葛亮,平时可以通过教研组例会、集体备课、教案共享、公开课等各种教学活动来互相切磋、取长补短,闭门造车的教师只会沦为井底之蛙。此外,学生是教师教学的直接对象,学生的感受和评价是每个教师必须尊重、重视的事实。通过课上或课后广泛的师生互动活动,了解学生所需才能满足他们所求,评价学生学习情况才能以评促教、促学。只有通过合作,教师才能理性地、全面地、深刻地、批判性地认识自身的教学情况,有的放矢的不断努力进取,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关键词:大学英语;母语文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107(2014)07-0011-02
当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正在面临着进行现代化的改造与渗透。用英语向其他国家的人民传递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文化精神,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走近中国,这是我国文化与其他文化交融的重要途径,也是当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必须承担的基本使命。可是,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过于强大的目的语教学遮蔽了母语文化的理解与传播,母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的双向交际和对话远远没有实现。这种一边倒的母语文化“失语”现象现在已经成为阻碍大学英语有效性的重要问题。
一、大学英语教学母语文化弱势根源解析
(一)大学英语教材:母语文化内容缺席
总体而言,在大学阶段,大学外语教材内容以英语国家的文化为背景居多,本土文化内容涉猎甚少,造成母语文化内容的缺席,且教材体例编排还是以单纯的语言技能训练为根本指导思想。目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所使用的英语教材有三套,它们分别是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的《新编大学英语》和《新视野大学英语》及上海外语研究出版社出版的《全新版大学英语》等。这三套教材面临着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课文所选取的内容大多来自欧美国家的报纸杂志,从政治、经济、文化、日常生活到教育等各个领域。因为要顾及英语的原汁原味,西方文化的色彩过于浓郁,处处流露着西方文化的气息。至于我国的母语文化,则很少或根本就没有涉猎到。所以,以此教材为载体,学生很难从中学习到我国母语文化的英语表达和领悟,并且学生们鲜有专门的母语文化的辞典供学生查阅有关中国文化的专业阐释。许多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只重视英美文化的传递而忽视了母语文化的传播,这就导致绝大部分学生将英美文化作为文化学习的主体,造成英语表述中本国文化的“失语”。新形势下,国际上希望能通过英语这一媒介来了解和走进中国。但是,如果大学英语教学最终无法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文化,那么,让世界了解中国文化,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可能会更加困难。
(二)大学英语教师:母语文化能力缺失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师不但是教学的主体,同时也是中国母语文化的重要输出媒介。但是,目前我国的大部分英语教师是在长期的应试教育环境下成长和培育的,其自身的母语文化能力还难以承担起这一职责。多数大学英语教师没有系统修习中国文化,用英语表达母语文化,或一知半解,或属于中国式英语;教师的目的语文化知识来自书本知识而非实际生活或实际感知,这种间接的文化知识在认知及情感层面是有缺陷的。国内大部分教师鲜有机会到目的语文化国家长期留学、定居或交流,对其文化的理解、领悟及认知在交际策略、经验的积累及应变能力等方面都存在一定问题。概言之,教师文化能力的弱势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文化的领悟能力的低下,对本国母语文化的认同感降低。缺失文化素养的大学英语教师,其教学中心必然地聚焦于英语的知识点讲授,使教学游离于文化层面而演变成为一种单纯地注重语法结构和功能的“语言教学”,当然地无法从整体视角去解读语言点背后的文化内涵,这就使得英语教学内容变得日益干瘪而无趣。
(三)各类英语过级考试:母语文化缺位
尽管国家已经明确规定大学不再把以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为代表的各类考试作为学生毕业的前提,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受当前就业及进一步深造等因素的影响,仍有大部分学生将通过以四、六级英语考试为代表的各级各类英语过级考试视为是大学阶段英语学习的基本重心。例如,大学英语四、六级英语考试证书仍然在很多高校成为保送研究生资格或者留校的根本指标。关键的问题是,国内包括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在内的各种英语级别考试无一例外地考查学生的词汇、语法、篇章结构分析、语音等等,并没有文化能力测试项目,尤其是有关母语文化方面的内容极度缺位。作为考试的指挥棒,这就迫使无论教师还是学生,必须将学习和教学的重点放在语言点的学习和讲解上,至于文化等方面的信息只能是退而求其次。
(四)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文化理念缺乏
在当前各类英语过级考试这根指挥棒指挥下,传统的“授―受”课堂教学模式依旧占据主流地位。这种教学模式的最大特点是以英语语言点的解析与讲授为基础,而不是以文化的熏染与养成为基本目标。英语教师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花费大量时间讲解词汇、分析语言点、逐句翻译等语言点教学,那么,无疑学生是被动的知识容器,更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这不仅造成了目的语文化的传播与交际障碍,而且,也使得母语文化和目的语的对话难以成为现实。实践已经证明,传统的“授―受”教学模式是有缺陷的,至少在传播文化的理念上,其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不仅不利于培养学生双向跨文化交际能力,而且普遍存在于当前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直接催生了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中母语文化“失语”现象。
二、加强和推进大学英语教学母语文化的策略
(一)加强大学英语教材建设
英语教材是大学英语的基本资料,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和载体。针对当前大学英语教材母语文化过少的现实,教材编著者在编撰英语教材的时候,就应该有意识地将反映中国优秀文化的英语文章或者优秀译文收入阅读类教材之中;在编写听说类英语教材时,也应该考虑将一些以中国文化背景的听力或口语材料或话题收纳其中,让学生多读、多听和多说、多练这些涉猎到中国文化的材料,以更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文化感知力尤其是英语表达母语文化的能力。在编撰基本的学生用书教材时,可以考虑组织对中国文化有浓厚兴趣并且精通英语的教师来编写教材,这样知识点能够更加准确一些。由于固定的课时的限制,可以尝试采取以下三种途径来提升母语文化信息量:首先,在已有的外语教材中增加母语文化的比例;其次,可以考虑适当地开设以英语讲解母语文化的专题,并形成固定环节;第三,对本科生已经开设了跨文化交际类课程中加大中国文化讲解部分。此外,向学生推荐阅读书目中除了英文原版著作之外,也可以考虑增添一些汉语原创英译作品,如著名学者林语堂作品《吾国吾民》等;很多有关中国文化的经典书籍都已有英译本,如《中国文学概况》《红楼梦》等,这些都可以用来作为母语文化教学有价值的课外读本[1]。
(二)提升大学英语教师的文化能力
教师的文化能力是大学英语教学成功的关键,同时,更是母语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所以,提升大学英语教师的文化能力,有意识培养自身的母语文化意识,抓住一切机会向学生尽可能用英语表达有关中国文化现象的语言技巧,就成为培养学生母语文化能力的题中之意。因为只有教师自己掌握中国文化的精髓,才能更准确地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体系。一方面,可以通过进修或访学等方式或途径补上这一课,以弥补中国文化薄弱这一环节。同时,教师之间也可以相互交流和指导,共同提升文化素养;另一方面,教师在备课中,利用一切可能的途径和手段,尽可能发掘和探索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母语文化的背景和文化信息,并传递给学生。此外,教师也可以组织专题讲座或讨论会,要求学生课下查阅相关的母语文化资料,然后自己再为学生讲解和讨论,使学生在理解、体验和感悟东西方文化差异基础上,熟悉不同语言结构下文化意蕴和文化表达,在比较、鉴别和交流中,达成中西文化的认同与沟通[2]。总之,母语文化意识与理念是大学英语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都应该渗透和不可或缺的。
(三)推进母语文化导向的各类英语过级考试建设
改革英语应试体制不仅是一个事关方方面面的难题,而且在我国现有国情下,似乎也找不到一个更为合理和科学的方式来代替这种应试体制以彰显其功能。但是,至少,在不能从根本上变革英语应试体制前提下,逐步推进基于母语文化为导向的各类过级考试的建设,从形式到内容,积极、主动与合理地增加母语文化内容,从中发挥考试对文化交际能力所具有的引领作用,这是母语文化得以有效传播的重要的“指挥棒”。因此,为改变大学英语教学中母语文化“失声”或弱势的态势,在各级各类英语考试中尤其是四、六级英语考试中适当增加有关中国文化考核内容,应该是激发英语教学传授母语文化的不错的动力机制。如今,英语四、六级口语测试已在全国普遍实行,在口语测试中增加有关中国文化的话题也不失为一个很好的选择。
(四)变革传统教学模式,构建合作教学模式
积极变革传统教学模式,构建合作教学模式,是加强中西文化沟通和交流的有利形式。合作教学模式缘起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它具体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本土教师与外籍教师共同承担课程的一种教学模式。教师之间的相互合作与对话是合作教学模式的基础,这是应对跨文化沟通已经成为国际交流的常态的一种有效做法。这种具有双重文化身份教师的有效合作,为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双重身份的文化中介者(bicultural mediator)提供便利条件。在合作教学模式中,目的语文化教师可以向学生传授更为原汁原味的英语表达方式,直接获取更形象、生动的目的语文化知识,弥补本土教师目的语文化知识的欠缺;借助外籍教师,本土教师与学生依据特定的语言环境, 可以大胆地、创造性地用英语表达中国独特的文化,传播真正的母语文化。因此,利用本土教师和外籍教师文化上的互补优势,合作教学模式既弥补了真实交流应有的“文化信息缺口”,又符合交际教学法的原则,为提高学生跨文化交流水平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曹威,陈海霞.母语文化教学:大学外语教学价值反思与策略[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0,(8).
[2]刘学惠.跨文化交际能力及其培养:一种建构主义观点[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1).
收稿日期:2013-12-06
关键词:师范院校 教学改革 反思
Abstract: at present, the normal colleges and schools in teaching English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embodiedbetween English teaching and social demand in teachers colleges are not harmonious phenomenon. Theeducators say, English teaching reform in higher normal universities has very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in the current. This paper analyses some problems of English Teaching in Teacher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the existence, and the English teaching reform in normal colleges models are explained.
Key word:Norm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Reform in Education Reflect
一、师范院校的英语教学与非师范院校英语教学的区别
师范院校的英语教学与非师范院校的英语教学尽管存在着一些共同特点,但由于专业教育培养目标、就业的方向以及校园文化氛围的不同,使得二者之间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差异。相关的研究学者指出,师范类与非师范类的英语专业由于所培养的目标不同,从而使得学生在学习内容与学习策略上表现明显的差异性。针对这一系列的差异,师范院校与非师范院校在英语教学的方式、策略上也有所不同,作为高等师范院校的英语老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寻找高效的教学模式,力求将学生培养才综合性的人才。
二、师范院校中英语教学的现状分析
1.教师的现状
据研究调查显示,高等师范院校中的一部分老师的思想停留在过去,跟不上时展的步伐,教学操作不能适应现代大学生发展的实际情况。教师队伍中很大一部分是来自新毕业的本科生或者是研究生,尽管他们有很新的知识结构,但是从整体上看,他们缺乏相应的教学实践,更不了解大学生的特殊性,而且这类型群体缺乏提高教学质量的信心。由此看来,全面提升师范院校中英语教师队伍的教学水平以及调动他们参与工作的积极性成为了当前提升英语教学质量的重中之重,引起了教学界的广泛关注。
2.学生的现状
高等师范学校中,老师对学生的约束力减弱,学生往往是靠自己主动去学习,一些自制力比较弱,没有学习目标的学生,在大学中会浑浑噩噩的度过四年。在大学安逸的环境中,如果缺乏勤奋学习的精神,那么大学生的英语水平很快就会下降,英语是一门日常性的学科,需要学生每天去触及才会慢慢的得到提升。相关的教育学者指出,一些学生在高中时就放弃了学习英语,那么自然而然的大学英语会是他们学习的弱科。因此,重拾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学生养成学习英语的良好习惯对于全面提升大学英语质量有着决定性的作用,需要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
三、师范院校中英语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
传统意义上我国大部分师范院校在英语教学上采用的是语言性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的指引下老师往往是单向性的像学生灌输知识,缺乏与学生互动的环节,学生往往不被置于主体地位中。进入新时期,高等院校在不断的扩招,但是教学资源仍然相对比较缺乏,难以满足现英语代化教学的实际需要。当前,高等院校中英语课堂教学的内容基本上是以语言知识为主,换言之是以传授文法、讲授语言知识为核心内容,很显然这种教学模式不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这种教学模式只是强加于教学客体的语言教学,从深层次来看此种教学模式忽略了每个教学客体背后的知识背景、相应的价值取向以及情感因素,不利于教师教学成果的展现。
相关的教育学者指出当前高等院校在英语教学体制改革上存在有一些弊端,集中体现在教育部之下的几个部门之间不能够协调配合,教育部门与高等师范院校之间的合作还需要进一步的改进。另外,由于理念与认识的原因,大部分高等院校未认识到高校参与课程改革的紧迫性与必要性,从整体上看师范院校的英语教学没能够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亲密接触。
四、师范院校中英语教学改革的措施
1.对即将上岗的老师进行职前培训
师范院校的根本任务就是为中小学培养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老师。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开展,大部分师范院校会对即将上岗的教师进行职前培训,包括新课程理念以及教育教学方法的培训,力求使得即将步入工作岗位的教师能够不断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近几年来师范院校的一批毕业生源源不断的补充到各地的中小学中,无形中促进了中小学地区中教育的发展,但与此同时各地也普遍存在有这样一个问题:一批师范院校的毕业生往往是拿着旧船票登上了课改的新船。究其原因是由于当前师范院校的教师培育未能及时反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例如,一些新毕业的大学生到中小学应聘时,相关的领导们会问他们是否读过《英语课程标准》,很大一部分人的回答结果是没读过,但是值得我们深思的是《英语课程标准》对于师范院校的学生来讲是熟悉的,是他们在毕业之前必学的科目。这一问题的出现无形中让我们了解到很多的师范院校未能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及时的传授给学生,导致学生对新课程的了解是少之又少。针对以上现象我们可知,对师范院校的老师进行职前培训是十分有必要的。
目前,大部分师范院校将培育新型的老师作为当前教育事业发展的重点课题,对即将走上教师岗位的学生进行职前培训,培训的内容涉及很多方面,包括教师礼仪、教师职业道德、英语新课程的改革以及多元文化交流的知识等等。相关的教育学者指出师范院校中大学英语的课程改革首要的也是最基本的是要弄清楚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中究竟需要的是什么类型的英语老师,师范院校的毕业生从事教师职业生涯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与能力,了解清这些内容才能使得高校有目的、有方向的进行课程设置,以便使得所培育的学生之后能够很好的从事教师职业。
2.对在职的老师进行职后培训与继续教育
目前,我国的大部分高等师范院校会定期的对在职教师进行培训,以适应新课程不断改革的步伐。定期的职后培训集中表现在教学经验、教学方法的交流与改进,需要指出的是培训一般是短期的,而继续教育往往是中长期的。教师发展是一个终身发展的过程,职前培训只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前半部分,离开大学,进入学校从教后,他们好需进行职后培训与继续教育,师范院校应为英语教师的职后培训与继续教育提供相应的发展平台,全面提升英语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
3.采取集中强化的教学模式
高等师范院校中的英语教学方式应采取集中强化的教学模式,这一教学模式主要分两步走:第一步,高等院校的英语教学者应将大学英语的任务安排在一学年内完成。与此同时还应兼顾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保持大学英语课程的课时总数不变,一般情况下是每周8个课时。第二步,就是高等院校应为学生提供学习英语的平台与相应的学习资源,学生在必须的学习课时学满之后,可以利用学校提供的一系列学习资源进行之后的自主学习,通过自主学习,学生慢慢的会发现自己学习的兴趣特点。另外,高等院校还应开设一些英语选修课程,像与英语专业有关的ESP课程,这类型课程的开设一方面有利于强化学生的专业性知识,另一方面能够为英语教学领域培养一些高端性的人才。
集中强化的英语教学模式,从一定意义上讲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接触学习英语的机会,从深层次上强化学生学习英语的效果,改变传统意义上学生边学边忘的低效率学习状况,集中强化式的教学模式能够从整体上提升大学生的英语水平。集中强化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往往很容易看到他们的进步情况,产生成就感,从而为下一阶段的英语学习增加动力。
四、结语:
英语教学改革的现状与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对师范院校的英语教学模式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师范院校中英语教学的改革可谓是任重而道远。师范院校的英语老师应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的进行探索,创新教学模式与教学思路,优化英语教学结构,不断推动师范院校中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
参考文献:
[1] 吕蓉.《关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一些思考》.知识经济,2011-15-09
[2]赵凌.《反思性外语教学理论及课堂模式与教师专业化发展》.外语教学,2009-01-05
一、案例教学法的实施步骤和注意事项
1.准备案例。案例是实施案例教学法的基础,案例设置的合适与否,直接影响着案例教学的教学效果和效率。教师在课前应充分收集材料,精心编写一套与教学内容相配套、与教学对象相适应的案例。在案例的准备过程中,要考虑学生层次,依照由浅到深、由易到难的原则。在教学初期,要选择简单易懂的案例,保证大部分学生在思考过后都能顺利发现和解决问题,一方面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一方面增加学生的自信心和课堂参与度。随着教学进程的推进,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再逐步提升案例难度,以促使学生积极思考,逐渐提高其各方面综合能力。
2.组织讨论。案例教学法实施的重点在于课堂上学生对案例的自主讨论和分析。首先,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授课内容和学生情况把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以4-6人为宜。接着由教师向学生展示案例,并提出难易不同的问题,让学生在限定时间内对案例进行思考和分析,找出案例中的问题和症结所在,思考相应的解决办法,并在小组内对自己的见解进行阐述。然后组织小组讨论,学生在听取每个小组成员的发言后,进行二度思考和批判性分析,斟酌优劣、取长补短、相互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式学习对案例进一步深入分析和探讨,最终形成一个统一的意见或结论。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对学生的讨论情况进行监督,控制好讨论的进度和质量,同时对学生遇到的一些问题提供必要的帮助。教师应认真听取学生的发言,对精彩之处和典型错误要随时记录,以待总结时进行讲评。如果遇到冷场,教师应及时介入,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去,引导学生完成讨论。案例探讨中得出的结论往往是开放性的,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因此,教师应以启发思维为主,引导学生充分讨论、多想多说、发表不同思想;如果学生的理解确实有偏差,可以采用间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所在,以此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案例教学的教学目标,从本质上发挥其教学价值和优势。
3.案例总结。小组分析讨论结束之后,每个小组形成一个统一的意见或结论,并指派代表向全班做汇报,阐述和展示自己小组的观点,然后教师进行总结性发言。小组汇报时要注重公平性,要求组内学生轮流进行汇报,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得到锻炼。教师首先要对当次授课的教学目标和重要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对案例涉及的问题和重难点进行讲解和分析,引导学生把理论和实践联系起来,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实际问题;同时要对各小组的主要观点进行梳理、对比和总结,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创造性地提出更多解决方案。其次,教师要根据学生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和班级汇报等方面的参与情况,对各小组的整体表现进行讲评。在讲评中,要以表扬和鼓励为主,表现好的要进行表扬,有进步的要给予肯定,即使有所失误的学生,也要加以鼓励,期待他下次有所改进。对学生的表现和评价要记录在案,最终作为平时成绩计入学期考核,以鞭策学生更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和讨论中去。
二、案例教学所遇困难及对策
1.案例资源十分匮乏。精心编写一套经典案例是案例教学的重点,也是当前高校英语教学实施案例教学的难点所在。由于我国目前案例教学尚处于起步阶段,可供使用的成熟案例并不多,可供教学使用的案例更少。要想有效实施案例教学,必须重视案例库建设工作,尽快建立起一套资源丰富的教学案例库。
2.教师思想认识不够。受传统观念和授课习惯的影响,许多教师接受案例教学时积极性不高。有些人认为,教学的案例化会影响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导致学生语言基础打不牢,最终成为绣花枕头,空有其表,达不到理想教学效果;实际上案例教学并非不强调书本语言知识,而是注重语言知识的内化和应用,注重书本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灵活运用。有些人认为案例教学就是传统的举例子,只不过多准备些材料和例子,多给学生些时间去讨论;其实案例教学和举例子有本质的区别,是以例子为“食材”,让学生进行自主研讨活动,从而提高自身“厨艺”。因此,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教师对案例教学法的认识。
关键词:反思性教学 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化 策略
一、反思性教学
早在20世纪初,美国教育家Dewey在《我们怎样思维》一书中首次提到反思性思维时指出,“反思”是一种特殊的思维形式,发生于某种直接经验情境中的疑问、不解,由此引起有目的的探究和解决问题。反思性思维是以在过去经验中所观察到的现象作为依据并对此进行推理,当这些推理经过检验后又作为后来进行推理的依据。于是,“反思”便使“行动”和“知识”连接在一起。
反思是指用批判性考察和回头审视的眼光来看待自己的观念和实践方式的一种思维方式,是以一种“研究”、“探讨”、“思虑”的心态投入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的实践活动。在具体教学实践活动中,反思首先应该是教学实践中的反思,是以探究和解决教学问题为出发点,研究教学决策、技术和伦理层面的教学主体、教学目的、教学工具、教学方法、和教学时间分配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因此,反思使大学英语教学具有了较强的科学研究性质,教师不再是照本宣科,而是在领会教材与课程标准要求的基础上, 优化大学英语教学过程,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然后,大学英语教师要对教学决策进行反思,这种反思包括对教师的教育观、知识观、学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反思。因为,只有当理论和实践能够以一种统一的方式被教师采纳时,教师的反思才成为可能。不断反思也使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将理论和实践统一起来,使其自身的经验体系理论化。最后,大学英语教师还应对自身反思行动进行反思。因为,反思本身应具备合理性和有效性。对何时反思、怎样反思、反思的程度等问题本身的思考可以使反思更好地在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应用,才能更好地促进大学英语教师的成长,并提高大学英语教学的效果。反思性教学更具挑战性,对大学英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行反思性教学的大学英语教师除了经常观察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效果并经常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自我审视与评价外,还要经常阅读专业文献、了解教育领域的最新进展、更新教育观念、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以适应变化的环境和成长的学生。
二、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与反思性教学
1.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从现在到2000年教育内容发展的全球展望》中所提出的:“为组织适应未来的教育,我们需要有新型的教师。”正是面对这一迫切的现实要求,世界各国纷纷开始将教育改革的重点转向教师队伍建设,以教师专业化作为提高教师素质,改善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内容是提升教师的实践智慧,实践性知识是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师自主的主要知识基础,而教师实践智慧的提升和实践性知识的升华,只能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通过开展行动研究才能得以实现。大学英语教师可以通过有效的专业训练,具备全面、系统的专业理论和实践知识、较高水平的专业判断和决策能力,通过自身不断主动学习,成长为不仅具备专业知识,还是有道德、有理想、崇尚终身学习、自我完善的专业人才。而目前大学英语教师业务提高是以学科知识和学科教育培训为主,教学方法陈旧、培训内容很难运用在教学实践中。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除学科基本功外,大学英语教师还需要具有教育学、心理学等基本理论知识,具备将这些理论运用到自己实践中去的能力。具备策划、实施教学方案和调整教学策略的能力,以及在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的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因此,大学英语教师在全面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应实现职业专业化。
2.反思性教学对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化所起的作用。反思教学被广泛地看作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它不仅仅是简单回顾已有的教学活动,还是通过不断探究和质疑找到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审慎地考虑教学实践,不断矫正不正确的教学行为,进行合理的自我评价,追求教学实践合理性,使自我经验型的教师发展成为学者型的教师的过程。
首先,反思性教学有助于促进大学英语教师自身发展。教师自身发展的过程是自主地学习和提高的过程,也是一种终身教育和自我反思的过程。反思性教学为教师的成长提供了一个总结与研究的平台,反思性教学过程是教师对教学诸环节再认识、再研究、再整合的过程,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的审视与研究过程。其次,反思性教学有助于使大学英语教师在反思性教学实践中将教学和反思有机结合起来,成为真正的研究者。另外,反思还有助于帮助大学英语教师形成“实践中的理论,即将专家的理论与自身的实践相结合,并在总结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变化自己的知识体系。教学实践中的行为其实都受到了某种或某些理论的影响,只是有时很难意识到。当潜意识里的理论与教师自认为遵循的理论发生冲突时,大学英语教师在认真思索、讨论自己行为背后的理论及其形成原因过程中获得进步。最后,反思性教学促进大学英语教师决策能力的发展。通过反思,教师有机会对教学内容、意义和目的进行全面、客观的分析和判断、从更高的层次重新认识,并最终提高自己的教学。
三、提高大学英语教师反思性教学能力的策略
为增强大学英语教师的反思性教学能力,首先要提高其自我反思意识。教育意识是教育者在教学中形成的对一些教育现象,尤其是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所教学生的主体性认识,它直接影响着教师的认识判断力,进而影响着教师的行为。如果教师在实际育教学中缺乏反思意识和动机,就不会有教育理念的更新和教学行为的转变。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反思对自身成长和学生发展的重要性,坚持正确自觉地做到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进行积极主动的反思。在对经验的反思总结中,教师的教学才能更符合教学规律,从而促进自身的成长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我们还应该创造有利用教师反思的外部环境。大学英语教学的有效实施离不开各方面的合作,同样反思也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各级教育管理部门要更新教育观念,认识到反思在教师成长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进而采取措施给教师营造良好的反思氛围,促进大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
大学英语教师的反思可分为:具体经验、观察分析、抽象的重新概括和积极的验证四个环节。第一阶段的任务是使大学英语教师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并明确问题的情境。第二阶段是观摩与分析阶段。这一阶段要求大学英语教师广泛收集并分析有关经验,以批判的眼光审视自己的思想、行为、信念、价值观、目的、态度和情感等。第三阶段是重新概括阶段。在观察分析的基础上,大学英语教师在批判对待原有经验、策略基础上,积极寻找新的思想和策略来解决面临的问题。第四阶段是积极的验证阶段。要检验以上阶段所形成的概括的行为和假设,教师可能是实际尝试,也可能是角色扮演。在检验的过程中,教师会遇到新的问题,从而又进入第一阶段,开始新的循环,实践与反思循环周期是一个对专业知识和经验知识不断反思的实践过程。
四、结束语
高素质的大学英语教师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发展的前提和保证。我们应当通过大力推进教师教育专业化,提高我国高校外语教育质量。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连续的、终生的、动态的发展过程。在专业化过程中开展教师教育运动和反思性教学,是提高大学英语教师教学能力、促进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因此,目前,要解决大学英语教育所面临的困境,我们应该重视反思性教学,促进大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培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自觉和习惯地运用反思性教学,是其专业自我发展意识形成和发展的主要标志。通过反思,大学英语教师调整、优化其教学行为,从而使课堂教学得到更好的组织,教学效果更加明显,从而使教师的专业能力得到提高。
[本文为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8年度重点课题《反思性教学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的部分成果。 项目编号为:08ZD058。]
参考文献:
[1]Dewey J. How We Think. Massachusetts: Heath, Boston,1933.
关键词:反思性教学 大学英语 责任性 教学水平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教师即研究者”“反思的实践者”“反思性教学”“行动研究”等概念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所提及。Wallace(转引自戴炜栋:2001)曾把教师的成长概括为三种模式:(1)匠才模式(craft model):此类教师依赖观察和模仿有经验的教师和自己的经验积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2)应用科学模式(applied science model):教师学习与外语有关的理论课程,用理论指导和改进教学;(3)反思模式(reflective model):教师在教学实践、观察他人教学的同时反思自己的教学,并结合理论指导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全国各地不同程度地缺乏合格的外语教师,而师资队伍是外语教学改革的关键。目前教学任务重,进修机会少,教师要想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较为有效的方法就是结合教学实践,通过反思的模式,寻求问题的答案,从而提高教学水平。
一、反思性教学的理论依据
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反思性教学进行过阐述。维拉(L. Valli)(转引自熊川武:1999)从理性角度考察反思性教学认为,反思性教学是教师借助发展逻辑推理的技能和仔细推敲的判断以及支持反思的态度进行的批判性分析的过程。希昂(D.A.Schon:1983)指出,反思性教学就是从业者结合亲身经历中的疑惑,通过一系列的反思、研究活动来寻求解决疑惑的方法。熊川武(1999)认为,反思性教学就是教学主体借助于行动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问题,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的教师的过程。具体来说,第一,反思性教学以探究和解决教学为基本点。第二,反思性教学以追求教学实践合理性为动力。第三,反思性教学是全面发展教师的过程。从以上的阐述可以看出,反思性教学,从根本上说,就是通过反思提出问题——探讨研究解决问题——达到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
建构主义认为高成效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分享他所发现的对他具有个人意义的东西,因此教师本人与其所教是难以分开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是教师人格的一部分。没有任何两个教师或两种教学情境是一样的 (Marion Williams & Robert L.Burden:2000)。因此,他人所概括出的优秀教师的教学模式并不一定适用千差万别的教学环境和个人。按照建构主义的教学观,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中,双方都在重新建构自己的认识方法、建构对各种事物和观点的理解,同时他们也都在重新建构着对彼此的理解。所以建构主义要求教师对自己认识世界的方法、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有更多的自我意识。正是建构主义中这一重要的教学观促使了反思性教学概念的产生。
教师的决策分别体现在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阶段的一系列活动中。但人们并非在任何情况下都先思后行,而是边行边思后自发做出行动决定,即所谓“行动中的理论”。而决定每个独特教学方式的正是这种行动中的理论而不是由外部强加的理论或知识。 (Schon:1983)。反思性教学从宏观上讲就是反思不可言状的、隐含在行动之中的教学信念和原则,使之外显出来,从而了解自己的信念体系,不断充实和更新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论。正如 Marion Williams &Robert L.Burden(2000)指出的:“教师的信念比教师的知识更能影响其教学行为。”从微观上讲,反思性教学就是对课堂教学过程的反思,对教与学的反思。随着教师在教学技能、意识和知识方面的发展,他们应从只关注基本教学技巧和技能,即技能的合理性,向教学的合理性发展,而要达到教学的合理性则可借助于批判性反思来实现。
二、反思性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Bartlett (J.C.Richards and D.Nunan:2000) 认为反思性教学应包含五个环节。它们分别为:(1)Mapping(描绘)——探讨“What do I do as a teacher”(作为教师我在干什么?或我是什么样的教师?)。这一阶段教师开始描述自己体会到的有关教学实践的知识、观念和原则。(2)Informing(领悟)——探讨“What is the meaning of my teaching?” (我的教学意味着什么?)。在这一阶段教师揭示出指导自己教学形式的自我解释的理论。(3)Contesting( 质疑)——探讨“How did I come to be this way? How was it possible for my present view of teaching to have emerged?”(我怎么会这样做?我目前的教学思想、观念是如何产生的?)。(4)Appraisal(评价)——探讨“How might I teach differently?”(我怎样用不同的方式教学?)。(5)Acting( 行动)——探 讨 “What and how shall I now teach?”(我现在将教什么及如何教?)。
反思性教学既然是以探究和解决教学问题为基本点,那么 mapping 这一环节也就成了不可或缺的部分。教师首先要对自己的教学进行观察并收集资料。通过这样的描述,教师可提高对自己教学的意识。在此基础上教师可通过反思、讨论等手段对习以为常的教学行为作进一步的探究,从而领悟到潜藏其背后的教学思想、教学原则和教学目的。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交际能力既包括语言技能,也包括语言运用能力,而对大学英语精读课而言, 其目的就是既要培养学生的语言基本技能也要提高学生高层次的阅读技能。仅仅对教学方式提出质疑远不是反思性教学的终极目标。反思的目的是追求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以全面发展学生和教师。因此必须将反思与行动结合起来,寻找与以往有所不同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必须与我们对教学思想的新的理解相一致。Carrell(1988)认为一个高水平的读者应能根据所读材料的要求交替使用top-down approach 和 bottom-up approach。本着这样的理念,我们开始尝试采取与以往不同的教学方法——交互法 (interactive approach) 进行教学。我们在教学中将 top-down 和 bottom-up 结合起来,从而使两种方法互为补充。通过采用交互法,学生在词汇及阅读能力方面都有提高。
反思性教学对教师的教学推理能力和应变决策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些能力常可以通过以下这些手段来提高:课堂观察、教学日志、问卷调查、录音录像等。
1.课堂观察
即同事间互相协作、相互听课。在请同事听课时,通常要求他们收集以下几方面的信息:(1)课堂组织方面:教师如何开始课堂教学、组织活动,如何结束该课。(2)时间分配方面:教师如何分配不同活动的时间。(3)学生任务完成情况:学生使用何种策略、步骤来完成课堂任务,相互交流的形式,参与活动的程度和时间。(4) 提问、问答方面:课堂上教师所提问题的类型,如是一般疑问句形式, 还是特殊疑问句或其它类型的问句,是事实型问题,还是推理型问题, 还是开放型问题,以及学生回答的方式。(5)教师讲解方面:课堂上教师如何解释生词、语言难点、语篇等。(6)教师活动覆盖面:教师与学生交流的范围有多广,是否与某些学生交流更多而忽视另一部分学生。(7)学生结对活动方面:学生完成结对活动的方式、在活动中的反应以及所使用的语言,是用英语还是母语,还是两者并用。(8)小组活动方面:教师以何种方式分组,是随机的还是固定的,每个小组的人数,学生在小组活动中使用外语和母语的情况,参与活动的积极性。(9)课堂交流方面: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模式。(10)教材使用方面:课堂上教师对教材的依额程度如何,以及以何种形式脱开教材。通过相互听课,我们发现了自己没有意识到的问题。如通常我们在向学生提问题后,往往只给他们很短的时间,就请学生回答问题,如果他们在几秒钟内回答不出,我们往往自行回答或请其他同学回答。因为我们自以为这段沉默时间若很长,学生会觉得浪费时间。通过听课,我们发现其实不然。学生需要有较长的时间来处理所听到的用外语提出的问题。给他们的时间越短,他们说得越少,句子越短。
课后授课教师可以让学生和听课教师就刚结束的这节课回答如下问题:(1)你认为本课(或某项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你(或学生)从本课中真正学到了什么? (3)你认为本课最无效的部分是什么? 同时授课教师本人也可回答以上这些问题。对照三方面的回答,可以得到来自不同方面的反馈意见,这种反思性观察使授课教师对自己的教学目的性、学生在课堂上获取的真实的语言使用机会,教师使用的语言模式等有了更清楚的认识,这为下一步采取何种决策做了较好的准备。
2.教学日志
教学日志不是记流水账或一般性经验总结,它必须具有反思性。教学日志是促进反思性探究的一种有效的手段。它是对教学经历所作的书面描述和反思。教学日志可涉及这样几个方面:(1)教学理论:它包括对教与学理论和信念的认识,以及这些信念对教学的影响。此外,它还包括对学生背景知识以及学校环境的认识。(2)教学评价:包括对课堂教学正面和反面的评价,对学生、教师课堂交流所出现的问题的诊断,并提出可取代的方法,制定出行动的计划。(3)自我意识,包括对自己作为教师的长处和局限性的认识,对个人发展的认识,了解自己的教学风格、语言熟练程度,制定个人目标。
教学日志为你日后进一步探讨提供了原始材料,教师的思想认识在未经记载前也许不是很明朗,而写教学日志可以说是一种自我发现的过程。
3.问卷调查
反思性教学不仅要求教师进行反思,还需要学生参与反思过程,使学生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形成反思的习惯,并运用反思提高学习效率。因此在设计问卷调查时,可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自身上来。如你参与课堂活动的主动性如何? 你在学习中的角色是什么? 你的学习策略是什么? 你认为学习外语的价值是什么? 你在学习外语中困难是什么? 你打算怎样克服这些困难?
4.录音录像
通过录音录像,教师可以清楚地看到自己的不足,或活动范围是否覆盖了全体学生。
三、结论
虽然外语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但教师作用不可低估。大学外语教学水平的提高最终取决于教师的自身发展。反思性教学进一步激发教师的责任性。将反思性教学理论引入高校外语教学,是提高教师外语教学水平的一个有效途径。反思性教学帮助教师从冲动的例行行为中解放出来,让教师以审慎的方式行动。反思性教学把教师与教书匠区分开来,是在传统教学理论基础上的一大发展。要想研究和提高教学水平,仅从优秀教师行为中概括出共同特征,然后加以推广是不够的,还必须了解其教学理念。此外,带着反思性问题去听课,帮助授课教师收集他难以收集到的信息,既能提高教师的外语教学能力,帮助他们走上研究型教师的道路,又能加强教师间的理解和认同,从而带来职业的满足感和愉悦感。
参考文献:
[l]Bartlett,L.Teacher Development through Reflective Teaching in Richards J.C.&Nunan:Second Language Teacher Education.1990.
[2] Richards, J. C. & Lockhart,C. 2000. Reflective Teaching in Second Language Classroom,人民教育出版社.
[3] Richards J. C. & Nunan,D.Second Language Teacher Education,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4]Schon,D. A.The Reflective Practitioner.London:Temple Smith.1983.
[5] Widdowson,H.G. Aspect of Language Teaching,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6] Williams,M. & Burden,R. L.Psychology for Language Teachers,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O.
[7]戴炜栋.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教学“一条龙”体系.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5).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大学英语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6-0250-02
导言
新《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教育部,2004)指出,各高等学校应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采用新的教学模式改进原来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模式应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为支撑,使英语教学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朝着个性化学习、自主式学习方向发展。
20世纪末,信息技术高速发展,高校扩招,借助计算机制作的多媒体课件率先走进大学英语课堂,各大高校顺应潮流,纷纷采用不同方式进行探索:1999年9月,北京交通大学开始实施教师与多媒体结合的大学英语授课,即教师上课+教师督导下使用课件学习;上海理工大学对2000级非英语专业新生随机分组,仅在部分班级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模式,教学形式为教师上课+多媒体课件自习课;复旦大学采用多媒体教学+教辅书自学+教师上课三结合的方式。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一、多媒体教学VS传统教学
1.多媒体教学。近十年来中国各高校大学英语教学反映出,无论采用何种模式实施多媒体教学,均表现出类似的优势和缺陷。作为一种传递信息的新手段,多媒体技术(以PPT演示型课件为例)在教学实践中产生的效果可以概括为两个I(two I’s),即信息一体性(Integrity)和课堂教学不变性(In-flexibility),综合体现了多媒体教学的两面。
Integrity。多媒体课件把语言、文字、声音、图形、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体有机地集成一体,既加大了学生的信息摄取量,又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通过多个感觉器官获取相关信息,提高教学信息传播效率和学习效果,增强教学的积极性、生动性和创造性。同时,各种教学媒体的有机结合充分调动了课堂气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大班教学质量。
Inflexibility。单纯使用多媒体课件会使课堂教学缺乏灵活性。我们常用的Powerpoint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课件制作工具,其制作的课件类似于电子文档,即教学内容的罗列。它简单易学,但交互性差,教师在演示课件的同时还要向学生讲授,师生之间情感交流相应减少。
2.传统教学。多年以来,大学英语课堂教学都采用讲授、板书的形式,课堂气氛容易陷入沉闷,要求学生必须有高度的学习自觉性。传统教学方式缺少趣味,所传授的信息量有限,但因为教师无须操作课件,与学生的交流时间充裕,同样能达到很好的互动性;另外,学生也有充分的时间做笔记,能保证较好的学习效果,上海理工大学“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模式的班级与其他班级相比较,学生成绩基本上处于同一水平”(韩戈玲,2003:40)。王建梅等(2005:16)指出,在教学过程中,仍要以师生面对面教学为主,以教师为核心展开教学。由此可见,传统教学仍有其优势。
二、人机交流VS人际交流
教学活动实质上是一种信息交流,三大要素――教师、学生、教材――构成了信息交流三角。具体地讲,教材里面包含了教师和学生未知的教学内容,这种信息差决定了从教材到人的信息流动单向性,即只有教学内容的输入,教师备课和学生学习均通过某种教学辅助手段获取教学内容;而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也借助教学辅助手段不断进行教学内容的输出和学习情况反馈,教学内容在此过程中逐步减少,学生逐步掌握,这样的信息流动就构成了一次教学活动。
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与以往的电教手段一样,需要人与机器之间进行互动以获取信息。但同时,机器的介入使师生间在课堂活动中的距离被拉大,人的情感因素、精神层面被忽略。传统教学之所以能保证教学效果,就是因为其中大量的人际交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决不能为机器所替代,同时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也是必要的。
正如南国农(2000)所言,“电教姓教,以人为本,机是为人所用,为人服务的。”多媒体不过是一种辅助手段,课堂上人机交流与人际交流之间呈此消彼长,如果在教学中不能保证足够的人际交流,教师将失去其作用,课堂教学活动也将陷入僵局。
三、教育技术VS教学效果
每一轮教育新技术的兴起都带来教学模式的巨大变革。19世纪末20世纪初,幻灯、投影、电影、录音、广播、电视的相继问世,催生了大规模的视听教学;在中国,电视教学则盛行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20世纪90年代的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教师减轻了大规模班级教学带来的重荷。
“教追求的,不是教育的机械化,而是教育的最优化。”(南国农,2000)这是教育技术与教学效果进行一百年PK的结论。任何教育技术的产生都与当时的科技背景密不可分,但真正予以应用仍然取决于特定历史时期教学实践的需要。受某种历史或社会因素的影响,教学中不得不采用新的手段以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
四、建议
蔡基刚(2005:86)指出:“我们现在进行试点,进行小范围的实验,目的是要摸索出在多媒体技术下的外语教学的路子,而不是要通过和传统的模式相比较,在提高学生成绩上来证明多媒体教学模式有多少优越性。”
(一)多媒体课件在授课班级的实际使用情况
我们在大班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全部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课堂教学。以笔者在2005级文科及理科两个合班(每班70~80人)中采用多媒体教学的经验来看,多媒体教学的确发挥了它的优势,适应我校精读与听力课时1:1的设置,但同时暴露出诸多缺陷,学生学习渐趋懒惰,只是跟着幻灯片走,课下感觉一无所获。此外,由于合班学生数量多,而一周仅4个课时,使得教师与每位学生的交流大大减少。
(二)扬长避短、使多媒体课件有效地为课堂教学服务
如何科学合理地利用多媒体课件、使传统与现代的教育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将教学效果达到最佳。
1.课件制作方面。(1)教师必须花更多的时间学习和掌握课件制作技术,能熟练操作和使用课件,学习各种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关注最新发展动态,将其应用到课件的制作中,并随时搜集有关教学资料备用;(2)根据所授内容,灵活采用
合理的制作方法,利用平时积累的素材制作实现一定教学目标的课件。
2.教学过程中的操作。(1)正确认识多媒体课件的角色:以人为主,机器为辅。设法摆脱机器的束缚,增加与学生的交流。同时将多媒体授课与传统的黑板授课方式有机结合起来;(2)如何掌握学生听讲和记笔记的关系:教师必须对自己的学生充分了解,掌握他们的理解程度,从而恰当把握幻灯片的切换速度;(3)注意课件与课本的衔接:教师可以带学生在课本中找到知识点所在位置向其明示;(4)利用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必把所有问题的答案都点出来;尽可能设置开放式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5)教学活动多样化:为缓解学生长时间看大屏幕造成的视觉疲劳,最好听说读写各种活动合理调配,每一种活动持续时间不宜过长;(6)对突发事件的处理:如优盘或其中的课件打不开怎么办?解决办法:多存几处,如网络硬盘、邮箱或事先拷到所上教室的电脑上,为避免这一切都出问题,传统的书面教案是必要的;(7)充分发挥网络的作用:在本校尚未安装网络多媒体自主学习系统的情况下,为解决学生量大对教学效果带来的负面影响,笔者利用校园网、QQ、电子邮件和博客作了多方面的尝试,实践证明是有效的。
结语
现代化教学手段自有其优势所在,但我们不能过分夸大,更不能迷信于它,同时我们也不能摒弃传统教学中有益的方式,“多媒体网络是新生事物,教学才是最基本要素,只有将两者科学有机地结合,才能发挥出最大效能”(王建梅、孙春雷,2005:16)。多媒体教学的路子还在不断地探索之中,而今后还可能会出现更加“现代”的教育技术,但是千万不能忘记教学以及教学的参与者,他们比教育技术更重要。追求最佳的教学效果,这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蔡基刚.大学英语教学若干问题思考[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2):83-91.
[2]韩戈玲.关于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的思考[J].外语界,2003,(4):40-45.
[3]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R].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