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一个人失忆范文

一个人失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一个人失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一个人失忆范文

后来我总是在找各种理由回避他们,越是回避我的心越乱。很快迎来了高三,我知道我应该把心思用在学习上。我去书店买了一本书让自己的心灵洗个澡,那久我总是也看书为借口叫他们先走。在六月八日的下午阳把我的书拿走了并扔下一句话想要书的话就一起吃饭。小澄拉着我的手说;‘你是怎么了,从阳来了以后你总是找借口避开我们,你是不是喜欢他......我立马说我才不喜欢他呢?我讨厌他我才不要和你们走一路。小澄说;‘那你今晚就给我个面子去吃饭怎么样。’到了我才知道是阳的生日,小澄送了一支笔给他并在笔上注明‘勿忘我’。正在我不知道怎么办时阳把桌子上的一盆花拿了起来递向了我,并说送给你,还说这海棠花是他去年来到这里种的,我把花收下了。第二天阳把书放在我的书桌上,我顺手想把书放进书包,小澄却以闪电般的速度把书夺走了,说:‘我要看看你精彩的书。’直到高考前的那个星期小澄把书还给了我。

在考试的前一个晚上我感到无比的寂静,我不知道自己是否要和阳报同一所大学,不经意的看到躺在桌上的书,于是把它拿来打发一下这个寂静的夜晚。当我打开时里面有一页书是折着的是泰戈尔的《飞鸟与鱼》并且还有一张纸条,我一眼就能认出那是阳的字迹:

只要两人真心相爱,

还有什么需要在乎?

难道小澄是因为我吗?难道阳看出了我们之间的问题,所以他才会告诉小澄这些吗 突然感到这个夜晚那么的凄凉,我不知道那个夜晚是怎样睡着的。不久成绩下来了阳问我要去那一个城市,我没有回答。后来阳看到我报的他跟我选择了同一个城市而小澄和阳选择了同一所学校,我偷偷的改了我的学校选择了另一个城市。在我们要为自己的梦想出发的前一个晚上我们去那个充满回忆的酒吧玩,那天晚上阳把自己灌得烂醉,一副很高兴的样子。我想他是应该高兴因为他可以和小澄在一起了,在也没有什么影响他们了,过了今晚我就从他们的世界消失了。很晚我们才回家在回去的路上阳为小澄打了车让她先走,小澄走后阳似笑非笑的说:‘在你的心里我到底算什么,为什么要改学校,我就那么让你讨厌吗?为了我改去其它的城市,我有那么糟糕吗?为了小澄你什么都愿意是不是······他的声音越来越大。我说;你能不能小声点周围的人在看着我们,这时他的声音更大了,他说;我才不在意别人怎么看我,我不是你,你就是太在意别人的看法了,所以才去了其它的城市,不敢面对自己的感情,为了朋友把自己的爱情藏起来,你就是一个脑残,一个笨蛋,你告诉我你到底有没有爱过我,我要你亲口告诉我。这时纸条上的字清晰的出现在我的脑海,告诉他有用吗?他喜欢的是我好朋友小澄,他这样问我只不过是我欺骗了他去了另一个城市。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自己竟然是笑着回答他:对我不喜欢你,我讨厌你的自以为是,这就是我一直想告诉你的。他沉默了很久扔下一句话‘希望你不要后悔,记住你今天说的话’头也不回的走了。

第2篇:一个人失忆范文

走在辽阔的大草原上。轻轻地闭上双眼,扔掉身上的压力与负担。抛开城市生活的喧哗。静静的享受这一切带来的天伦之乐。

走,走到大海前,光着脚享受沙滩的“温柔”。徐徐海风吹到脸上。带来的只是温暖和舒适。享受落日那沉鱼落般的美丽。轻轻的闭上你的双眼,享受海浪拍打时那有节奏的舞蹈。把手张开,幻想着自己是一只自由自在的小鸟,轻轻地挥动你的双臂,自由的翱翔。

在办公室里防上柔和的音乐,让自己放松,打开窗户,让风儿尽情地舞蹈。张开你的双臂,幻想着这只有你一个人的世界。风轻轻地抚起你的头发,让他在空中飞舞。闭上双眼,尽情的享受一个人带来的天伦之乐。

漫步在森林里,大口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没有汽车的尾气,没有城市中的喧哗、没有烟囱带来的毒气。反而这里美丽无比,天空没有一丝杂乱、空气中包含着一种生机!

花从中蜜蜂、蝴蝶在自由的嬉戏。蝉放声歌唱。风有节奏地打击着树叶。树叶的沙沙声却成了一曲歌的伴音。

一个人?世界?

两个本质不同的概念相互撞击时,这会怎么样?是一种惬意的生活还是一曲悲壮的高歌?伴随着音乐,我不禁要问:

一个人?世界?

第3篇:一个人失忆范文

事情似乎已见分晓,出租车公司和派出所都不能做什么。我爱人一夜无眠,横穿市区到那幢信号消失的楼前去了两次,知道他的平板电脑就在里面,却毫无办法。他准备放弃。可是,当太阳升起的时候,他觉得还有希望,他相信人的善良,于是继续与司机沟通。他请求司机帮他一起寻找,若能帮他找回,他定会酬谢。他苦口婆心,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说的全是自己粗心、平板电脑对他如何重要。司机诺诺,答应查找。下午,我爱人再次打电话询问,司机说已经找到,决定送还。他们约在我家小区门口见面。司机开车过来,拿出平板电脑。我爱人欣喜若狂,他没有追问任何细节,只是连声道谢,给了司机300元酬谢。司机推了几次收下,脸有愧色。司机说,真不好意思,你是学校老师吧,真是不好意思!

他们在小区门口友好分手。

事情到此圆满结束。我和儿子却颇有微词:干吗给300?给100元汽油费足够了,毕竟他有过贪念,难道你还鼓励他不成?可是我爱人说,错误是他犯的,司机没偷没抢,还帮着送回,难道不该谢他?心里还总觉得给少了。

一天夜里,乘出租车回家,我和司机聊起此事。他听了对我说,阿姐,我给你说句心里话,你家先生是个大好人,那个司机呢,不是我硬要帮他,他也是个好人,有私心的人也是好人。他说,我举个例子给你听:我们公司一个驾驶员在车上捡到10万元,还给失主,公司奖励他5000元,应该不应该?应该的,他是好人。要是我捡到10万元,也会送还,钱太多,我害怕。但要是捡到小钞票还不还?这就难说了。有一次我捡到一只名牌手提包,给人送回去,耽误做生意不说,还赔上汽油费,可人家只是冷冷地说了声谢谢就完了。你以为我贪点酬谢?不是的,我在乎这个失主的态度,你不知道她那副面孔,一脸瞧不起人的样子,我心想,要是我不还给她,就说我没看见,能拿我怎样?我有这种想法,你是不是觉得我没有素质?阿姐,这个社会到处灰蒙蒙,要求一个司机清爽得没有灰尘是不可能的。你家先生真的是大好人,相信人,从头到尾没说司机一点不是,碰到这样的好人,要是还不肯把东西送回去,天打雷劈!

那个司机发了一通议论后,又给我讲了一件他亲身经历的事。有一天,上来一个外国人。老外四十多岁,会讲简单的中文。他问司机有没有烟,他想抽一根。司机给了他一根红双喜。老外很感激。抽完烟,经过一家超市,他叫司机停一停,他要进去买烟。他把滑雪衫和提包放在车上,走了出去。回来的时候,老外手里拿着两包烟,一包给司机,一包放进自己口袋。司机不肯收,说你只抽我一根烟,怎么还我一包?老外坚持要给,司机只好收下。出租车继续往前开,到了目的地,老外付给他双倍车钱,说是小费。司机很诧异:你给了我一包烟,怎么还要给小费?老外说你一定得收下,收下了,我给你讲个故事。司机只得收下。老外告诉他,他在上海做生意七八年了,上海人都对他很好,他交了不少朋友,互相信任。有一天,他外出办事,让出租车中途停下,他去买包烟。可是等他买烟回来,出租车开走了,他留在车上的笔记本电脑再也没找回来。那一天,是他到上海之后最沮丧的日子。从此之后,他对出租车司机十分警惕,中途下车办事,必得把随身物品全带上。刚才他去买烟,心里忽然生出一个念头:有什么理由不相信眼前这个司机呢?犹豫了一下,他决定把滑雪衫和电脑包都留在车上。买完烟往回走的时候,他心里直打鼓,滑雪衫没了不要紧,电脑没了可麻烦了。结果他惊喜地发现,出租车停在那里一动不动,这一刻,他对上海人的信心恢复了!所以他一定要谢他。司机一听忙说,哎呀呀,那种不道德的司机极少极少,你下去办事我等你一会儿,最正常不过的事,怎么还要谢?老外说,当然要谢,你愿意的话,我还想请你喝一杯,庆祝我对上海人恢复了信心,喏,这里就有一家酒吧。司机拼命摆手,我开车不能喝酒,我要赶时间做生意。可是老外坚持,说还有话要说。司机拗不过老外,只好熄了火跟他进了酒吧。酒吧老板是上海人,和这位老外很熟,两人亲热招呼。老外要了一小杯酒,司机要了杯橙汁。老外慢悠悠喝,司机心里急。老外告诉他:我学中文,我的中文老师教我写“人”字,一撇一捺。他在桌上用手划着说,老师告诉我,人和人要互相依靠,互相支撑,你相信我,我相信你;如果一撇倒下,一捺也必定倒下。这个“人”字太有意思了,我一下子就会写了,从此,我学中文很有兴趣。司机喝完,站起来要走。老外拿出一张纸,写上自己的名字和电话号码。老外对司机说,我在上海有很多好朋友,现在,你也是我的好朋友,有空请打电话给我,我们出来喝一杯。

司机对我叙述完这件事,从驾驶座上方遮阳板后拿出一张纸。我接过来看,上面写着一个手机号,还有一行中文名字和一行英文名字:Dean Tailer丁泰勒。

第4篇:一个人失忆范文

我都要从马背上跌落三次

你可记得我的心上人

我曾提着你仇人的人头在雨中等你

万紫千红都是我的眼线

我掌控灵魂如同掌控一把剑

剑锋所指

山高水长

在每个如饥似渴的渴望消散之后

我都要爱三次草原

第一次是出自假意

后来都是源于真心

马铃摇来晨光和你

你看见了我因为感觉

第5篇:一个人失忆范文

母亲的话,让我想了许多。细细回想,我们人生的每一步,其实都是独立完成的。四岁的时候上幼儿园,我不肯去,因为我怕孤单。当我适应了之后,我上学了。每天背着书包,一个人默默地走在通往学校的路上。时光如流,我工作了,进入一个陌生的单位。再后来,结识了一个陌生的异性,一同步入洞房,开始了两个人的共同生活。再后来,是离婚,然后遭遇下岗。在那个炎热的盛夏,顶着烈日奔波在艰辛的求职路上,我的心无比孤独。当我逐渐适应了人生的复杂多变,学会了勇敢面对人生的困扰之后,我最终找到了职业新的坐标,开始打造事业的新起点。那是一个人的战争,是以最终战胜了自我的渺小,自我的孤寂,自我的哀怨之后的一个自我的新生为结束的心灵之战。

人生是一个人的事儿。当白天的纷攘过去,我们必须面对的,是我们的心声。这声音,只有在沉静的夜晚才能被我们清晰地听到。红尘间,尘埃纷飞。如何让我们的心一直保持水晶般透明,这是一个问题。我们需要独立思考,筛选记忆,展望未来。我们应该清醒地意识到,芸芸众生,人人平等。人生旅途中,有人帮你,是你的幸运。没人帮你,是公平的命运。一个人潇洒地走在人生旅途上,自由就是一种格外珍贵的奖赏。一个人的人生,何其美丽。这美丽,就在于灵魂之高洁,情怀之诗意。心灵的原野上,一任思想的花朵静静地绽放。

曾读过一首小诗,印象深刻:“爱我的,我报以微笑。恨我的,我报以叹息。无论头顶是怎样的天空,我准备承受任何风暴。”诗中的宽容气度,是多么难能可贵。

人生是一个人的事儿。我们来到这世上,赤子之心,纯真美好。当我们辞世之时,依然是来去匆匆。有人记得我们也好,最好是全忘掉。我们在尘世间且歌且行,收获着精神世界的极大的自由。

人生是一个人的事儿。这话,是母亲说的。这份来自于生活本身的智慧表达,让我深刻地感悟到,做人的最高境界就是守着小小蜗居,坚守人生的追求,把种种风雨与坎坷当做闲庭漫步,一笑而过,优雅而庄重地度过自己的一生。

我的一位远方的朋友意外地患了艾滋病。我要去看望他,被他制止。他说,你不要来,人生是我一个人的事儿。我所能做的就是不要传染别人,善待自己的最后时光。

第6篇:一个人失忆范文

却为爱关上了门

爱就是思念一个人

从日出到黄昏

从春色满园到落英缤纷

/

美丽而惆怅的夜里

是谁的身影嵌入了我的灵魂

让我用凌乱的文字

调一杯浓烈的酒与你对饮

醉了深沉的夜色也醉了寂寞的心

/

轻数着岁月的年轮

我在一帘幽梦中

无数次捕捉着你的眼神

我一直相信

泪水划过的地方一定会有你的回音

/

走不出思念的辙痕

你的名字

已爬满了我深深浅浅的掌纹

我用沾着花香的笔

把方块小字刻成了一纸的情深

/

时光踏下轻盈的足印

走过了几许记忆的庭院深深

我不知道

还要用多少次的回眸

才能换来今生与你相依的缘分

/

曾经为你清水洗心

只因你是我前生佛前相约的人

而错过了花开时的相逢

我只能与你

在文字里共度一世红尘

/

或许爱情

只是一道美丽的伤痕

想你却成了我戒不掉的瘾

老去的渡口

你还是不是我黄昏下等候的归人

第7篇:一个人失忆范文

我是个非常普通的一个人,默默的在一个很少人的角落活着。

我不能预知未来,我不能时光倒流,我不能拥有上百万,但是,能够快快乐乐的把日子一天一天的过去就是我最幸运的。

我承认,我是曾经认为自己是个大人物,但一夜之间唤醒了我。

别以为大人物是最好的,能够健健康康的生活下去已经是最好的。记住:不要认为自己不够幸福,要是你达到了你理想的境界,你就会明白我这几句话。

第8篇:一个人失忆范文

欣赏雨季,与你一起记录生活中的每一个真实元素.

——题记

当我还是一个人,所有的委曲只能深深地埋在心里,开心时也只是独自欢喜,哭泣时也只有我自己独自体会,有时就算走在大街上,路上人来车往,我依然觉得全世界仿佛只剩下我一个人,如此悲伤,如此凄凉。

当我还是一个人,回到家边吃边看电视,无聊时我会时不时的发个短信给朋友聊聊天,有时打打电话,之后,再到回一个人的空虚,听着窗外的繁华,让我感觉自己是不属于这座城市的,看着窗外的万家灯火,我会觉得现实离我想要的幸福越来越远了。

当我还是一个人,看着身边的人双双入对的快乐着,幸福着,生活着。我的心会变得茫然,觉得那对于我来说只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美好,当我穿过人群,我会觉得自己是个孤独的焦点,在人群里显得有些刺眼,这就像一副画,一副带有点孤独,有点忧郁,有点感伤的画面。

第9篇:一个人失忆范文

章料我还在细细打磨着,用油石和细砂纸,还有玻璃板。两块纯白大理石的已基本成型,稍作平整后,便可以试刀了。绿玉的,还只有雏形,需要细细打磨修饰,两边的自然尖角很长。但我很喜欢,大理石章没有过,玉石的虽有,但都是购买的来路货,去尽了原有的烟火气,曾强所赠与的却是本地的玉石,是他刚刚切割过的,四面水灵灵的绿意鲜活着,很让人打心眼里喜欢,有儿时吃了碾子新推米糕的感觉,地道,本色,更多的恐怕还是隐在深处的怀旧情感在作用吧。地域出身相近的情感,永远挥之不去,愈老愈浓,愈感亲切。自然,闲磨章石的同时,所赠的文集也在品读,不过慢些罢了。

曾强是搞石材的,最初有过短暂的搞文字经历,但之后的二十多年,几乎一门心思研磨石头了,文字倒成了业余爱好,忙里偷闲,写下了许多文字,这文集便是最好的见证。没有石头一样的个性,没有石头一样的精神境界,和石头一打交道就是二十多年,且一直痴情着初恋的文字,是绝对没有可能的,无论是石头,还是文字,早放下了一样儿,要么两样都丢弃了。

文如其人,这是早有定论的;其人如石,却是我的看法。说是我的,也不尽然,哲夫先生在集子序言中,对曾强文字最精彩最中肯的评介,也是用石头作比喻的,大意为:石头的品格,无形中成就了曾强。自然也有石头通常都有的通病,粗糙。不过,如果将石头打磨得珠圆玉润,还会是虎虎有生气的石头吗?所以,打磨不必太过,自然却还要努力,更加地随心所欲一点,更加地恣肆一番,在不经意间让石头绽放花朵,才是真章。我想,何时把握好这个度,自然而不随意,刻意而不留痕迹,曾强的文章就妙手天成了。

这评价和我的看法有相同的地方,曾强的文章如原石,是本色的,虽粗糙,却自有其可爱之处,内蕴宝玉。况且,他本人如石的个性,深深地渗透在字里行间,其文便如石一样有了棱角,有了厚重,也有了稍加修饰的原石的自然。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他一直像个石匠,业余的石匠,凿打着自己的作品,时间和精力,以及本身的一些东西,使他不能也不可能精雕细琢,打磨得更细一些,更自然一些。倘若你了解他每一天匆匆忙忙的生活,早出晚归,奔波忙碌,你就会觉

得,这一切已属难能可贵了,起码我做不到,在讨生计的那几年,几乎将文字丢弃了。

曾强近来的文字,和以前比,进步何止一日千里,也许,对哲夫先生的忠告,他已悟了许多,并着力改变完善着自我。

我读曾强的文字,并非始于那本叫《靠幸福更近一些》的集子,也不是始于博客,更早的时候,就在本地的报刊读过一些,零零星星,印象却颇深。当然,大量的阅读却始于博客,集子中的文字,多半在博客读过,也许还要多,只是忘记了一些罢了。那时,读他的文字,我就想到多年前早逝的一位诗友曾新,也是家乡周士庄的,我便怀疑他们是本家兄弟。与曾强的交往却是近年的事,可以说,是久闻大名如雷贯耳,或者说未见其人先闻其名了。所以,印象中的曾强,也无非是文字中的曾强。说交往,不免有些夸大,我近年愈来愈懒,除了一些必要的推不掉的应酬,其实已很少与人交往了。是小说家王保忠提供了几次机会,才认识了曾强。总共不过三、四次吧,曾强忽儿从文字中走到我的面前,我端详着,印象大致差不多,人比文章更平实一些。这平实,很合我的脾胃,见面时说话就多一些,更增加了几分文字之外的了解。总的感觉,文如其人,或者说其人如文,很像一块原石,精华内敛,包裹在粗砺的石皮里,自然,也有边角绽露出来,显得有棱有角。

说实话,我爱书,对于友人的免费赠书,我是喜欢的,不仅仅是几个钱的问题,还包含着一些人情世故。但从心底,也有些许不安,怕没有充裕的时间和精力阅读,并说几句该说的话,真的成了藏书,倒辜负了赠阅者的美意。近年,随着年岁的增加,已经很少有精力和毅力通读大部头的东西了,更不可能像年轻的时候,得到一本喜欢的书,会通宵达旦一口气读完,掩卷时,大意了然于胸,甚至能背诵书中许多精彩的篇段。现在甚至不能连续静静地读几十页书,时间一长毛病全来了,眼酸腰疼脖子困,手都麻木了。况且,读时理解很深,过一会儿雨过地皮干,就忘得一干二净。这大概也是这个年龄段人的通病吧,岁月不饶人,不服老是不行的。

何况,受人以琼瑶,自当以琼瑶报之,但我连桃李都没有,哪里又会有琼瑶?不免有些心悸,感觉受之有愧,愈忐忑不安,时间一长,本来很轻的东西,倒觉得沉重起来,多了一桩未还的文债。几年下来,我自认为已欠下几笔,即便像赠我书的张石山先生、王保忠、李轻松等名家不算,人家俨然已是领秀一方的大家,我等人微言轻,何必絮絮道道锦上添花呢。有些却是要还的,虽说当事者未必记挂,甚至不以为然,但我品读了人家的作品,总该说一声谢谢吧。

时间虽长,但心里总是搁记着。像曾强的文集,搁在案头已很久了,妻子早已读完,我却还在翻阅着。这期间也读过许多文人为曾强文集写下的书评,但更多的人似乎忽略了文体的界限,泛泛地称为散文如何如何,从严格意义上来说,集子中大多数篇章当属于随笔或小品文,真正意义上的散文并不多。这也难怪,梁实秋是公认的现代散文大家,但精选的散文集里,大多也是随笔之类。有时,国人的概念并不是很清楚,像季羡林老先生,糊里糊涂成了所谓的国学大师,恐怕连他自己都不甚了了。倒是《靠得幸福更近些》结集后的一些文字,更接近散文,于散文更纯粹精致一些。

断断续续,终于读完了,但我是认真的,是一字一字地读,一句一句地读,不像我读其它书,有时就一目十行了,那种阅读的确随意,因为没有目的,只是读读而已,甚至纯粹是休闲,体味多少,那是自己的事情。掩卷遐思,似乎有许多话要说,似乎又无话可说。

倘若用一句话评介概括曾强的文字,我以为最妥贴地莫过于:一个人的石头记。许多时候,起码在最初,文字的确是一个人的。曹雪芹,一个伟大天才的作家,只写过一部书,严格意义上说是半部,原名《石头记》,程甲本后习惯上称为《红楼梦》。那是部超越了世纪与世界的作品,远非曹雪芹一个人的石头记了,像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一样,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曹雪芹的《石头记》,无论其影响和意义,说是世界,乃至全人类的石头记,并不为过。我要说的是,石匠一样的曾强,打磨着石头一样的文章,一打就是好多年,依然矢志不渝,其所经历的所记录的,又何尝不是一部石头记呢?只不过是他一个人的石头记,有他的印痕,有他的特色,有他的心血,有他精心而随意捡拾打磨的各式各样的石头,他观赏之余,又呈现给我们,他之外更多的读者,这时,恐怕就不仅仅是他一个人的石头

记了。我们回头同他一起品赏他的石头记,于他于我们,何尝不是一种享受、一种进益呢?

事实上,曾强有关石头的一些篇章,正是他最出彩的地方,而如石的坚硬、如石的棱角,也正是他的文心、文胆。

关于具体的篇章,我不想作过多的繁琐的评论,因为,我不是一个搞评论的,读过后,尽管有许多想法,却无法条理化,更上升不到理论的高度,也说不出来,即便免强说出,也未必准确,以免误导别人。

还是说一说曾强其人吧。曾强是个多面手,各类文体多有涉猎,小说,散文,杂文,评论等,且爱好广泛,书画,金石,收藏等等,还有许多我所不知的爱好,这是他的长处,自然也是短处。从他的行文中不难看出,他知识面的宽大、渊博,视角的广泛,镜头的多变;但另一方面,在专业程度上显得功力不足,缺欠一定的深度和厚重。也许,倘若他从一开始就执着于一种东西,恐怕早已成就斐然了。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所谓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勉强不得。

和曾强见面虽少,印象却很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