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水资源经济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循环经济水能资源开发生态环境
我国水能资源丰富。随着水能资源开发力度日益加大,在传统开发模式下带来了一系列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冲突的问题,严重阻碍了水能资源有效开发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因此,在大力开发水能资源时,必须克服传统开发模式下面临的问题。本文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为有效开发我国丰富的水能资源提供思路。
一、循环经济与水能资源开发
1.能源的循环经济,亟待水能资源的开发
经济快速发展必须有强有力的能源支撑。传统能源开发采取的是“能源资源——能源产品——能源废弃物”单向流动的线形经济发展模式,依赖的是储藏地下及数量有限的不可再生能源,通过增加能源消耗谋求经济发展的线形经济,因此,必须转变传统的能源经济发展模式,将循环经济纳入到能源开发中。而水能资源的开发,可以节约煤炭等有污染不可再生资源,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符合能源的循环经济要求。
2.水能资源的开发,亟待循环经济模式
水能资源的开发将给开发地周围带来一系列的问题,这主要是因为在单向流动的线形经济发展模式下,忽视了水能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等造成的影响,因此应积极倡导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在开发过程中充分考虑对周围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同时在库区经济发展中充分吸收循环经济理念,把各项经济活动组织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使所有物质和能源在这个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以把库区经济活动对生态环境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在积极发展水电能源的同时,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循环经济理论在水能资源开发中的应用
循环经济理论在水能资源中的运用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1.建立绿色消费和绿色生产政策体系,鼓励水能资源的开发
人类的经济发展模式经历了从“高消耗、高污染、高消费”到“低消耗、低污染、适度消费”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循环经济是目前最能代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模式,而倡导绿色消费和绿色生产是构建循环经济的最重要环节。在水能资源开发中要大力宣传绿色消费和绿色生产;制定统一的绿色消费和绿色生产政策,引导消费者消费绿色产品和生产者生产绿色产品,从而促进产品结构优化;将“优先发展水电”政策落实到实处,转变能源的生产方式,使能源开发遵循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
2.建立绿色经济核算体系,加强水能资源开发的科学决策
绿色经济核算体系是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绿色会计制度和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在水能资源开发中对环境资源和自然资源的消耗非常大,而在现行的会计核算制度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消耗的环境资源和自然资源成本并没有得到相应完整的体现。因此,应该改革企业和政府现行会计核算制度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通过建立完整的环境资源和自然资源价格体系,将水能资源开发过程中使用的环境资源和自然资源的真实成本纳入到会计核算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从而建立一套绿色经济核算制度,使水能资源开发更能体现出其真实成本和真实效益,从而有利于水能资源开发项目的科学决策。
3.建立与生态环境友好的开发体系,促进水能资源的有效开发
建立生态环境友好的水能资源开发体系,就是要从规划、勘测、设计、施工、运行管理各个环节,优先考虑生态环境问题,促进水能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实现能源的循环经济。
(1)健全水能资源开发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水能资源开发项目对当地的生态环境的影响大而且持久。因此,对水能资源开发项目首先必须健全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严肃环保法律法规,严格环境准入;其次应加强对水能资源开发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从源头预防水能资源开发可能对环境造成的生态问题,从而实现水能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2)量化水能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在对水能资源开发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时,大多是从宏观定性方面进行研究,在微观定量方面的研究相对比较少,将项目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定量研究并纳入到经济评价的更少。这样不仅忽视了项目对周围环境产生的影响,而且间接地扩大了项目的效益。因此,应量化水能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在进行可行性研究时应充分考虑项目开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因地制宜、选择对生态环境友好的项目。
(3)优化水能资源开发项目的设计方案。据统计在设计阶段运用价值工程可降低成本25%~40%,因此在对水能资源开发项目尤其是大型项目进行设计时,应该运用价值工程原理进行方案的决策,在保证项目价值不变或提高的情况下,充分考虑项目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在多个备选方案中尽可能选择对周围动植物友好的设计方案,从设计角度将项目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
(4)采取积极的移民安置政策。大型水能资源开发项目将带来大量的移民及安置问题,妥善解决好这一问题对水能资源的顺利开发具有积极的作用。对于移民及安置问题,除了采取传统的政府安置政策、库区后期扶持政策等之外,还可以研究采取“投资型”政策,让移民参与水能资源开发投资,使他们能长期分享水能资源开发的效益,并促使移民和开发商形成利益共同体,将有利于水能资源项目的顺利开发。
4.加强水能资源开发项目的运行管理
水能资源开发项目的运行期比较长,一般是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因此,运行管理就显得十分重要。
(1)加强大坝安全管理。以当前的技术水平,新建大坝的设计、技术、建造等问题不是十分突出,但是历史上原有大坝的安全问题以及大坝的管理问题则不容忽视,应尽快从技术、经济、安全、环境和社会等方面进行综合研究和权衡,对病险水库大坝进行综合管理,采取适当措施对病险水库大坝加以解决。另外,大坝的军事安全问题也不容忽视。现今全球恐怖活动频繁,国内也存在恐怖力量,比如种族冲突、历史遗留的移民问题等都有可能激化成社会矛盾,对大坝的安全构成潜在的威胁。
(2)加强电站的运行管理。首先,要根据项目用电、用水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要求,协调项目各功能之间的关系,研究制定电站优化运行方案,确保水电站和大坝的安全运行;同时要尽可能减轻水电站运行对水库水生环境的影响,确保下游必要的生态流量和鱼类等的基本生存要求,满足下游航运的基本要求等。其次,要协调项目的效益和运行安全之间的关系,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多的关注运行安全问题,重视对项目的技改更新,防止运行管理中的安全隐患。第三,要建立确实可行的安全管理制度。第四,加强水电站防洪管理,包括加强水电站防洪预案的编制,健全水电站安全度汛监管机制等。
5.加强水电站退役问题的研究
当前对水能资源开发项目的前期可行性研究论证时,并没有太多的从技术和经济角度考虑大坝退役的问题。从项目全寿命周期的角度考虑,水电站退役是水能资源开发项目周期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因此,应该加强对水电站退役问题的研究。
(1)加强延长水电站使用寿命的技术经济分析。在进行水能资源开发的可行性研究论证时,应该事先从技术上和经济上考虑延长水电站使用寿命的可能性和可行性,提出项目后期的发展方向。而在项目运行过程中要加强对水能资源开发项目的后评价研究工作,及时发现项目存在的问题,为后期运行管理和大坝退役提供指导。在项目计算期结束时,应该加强延长水电站使用寿命的技术分析和经济分析,如果使用新的投资来延长使用寿命在技术上不可行或者在经济上不可行,则需要考虑水电站退役问题。
(2)加强水电站退役后的技术经济评价。根据水电站拆除程度不同,水电站退役分为部分退役和完全退役两种。对于完全退役,除了要考虑大坝和辅助设施全部拆除的费用之外,更重要的是考虑大坝拆除后淤沙及水的下泄给下游带来的影响,同时还要考虑大坝拆除后对库区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对于部分退役,则需要考虑大坝的安全问题和维护保养成本等。对究竟采取哪种方式退役,需要进行详细的可行性研究论证,目的是使水电站的退役不仅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可行,而且水电站的退役对项目周围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最小。
三、结论
通过以上措施,以循环经济理论指导我国水能资源的开发,有效消解由于水能资源开发带来的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促进水能资源开发的循环经济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季松:新循环经济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美)P·麦卡利著周红云等译:大坝经济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Abstract: China is a country with severe water shortage. The main problems of the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are water pollution, low efficiency of water using, water waste and behind the management level. Developed countries has accumulated some experience in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which is worth learning and reference.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government put forward some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strategies, such as controlling the water consumption, optimizing the alloc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construction of water-saving society,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water using, curbing water pollution, wastewater reusing, accelerating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and so on.
关键词: 水资源;管理策略;节水型社会;可持续发展
Key words: water resources;management strategy;water-saving society;sustainable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X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5-0017-01
0引言
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广义的水资源包括海洋、冰川、河流、地下水等水体;狭义的水资源指广义水资源中可以逐年恢复更新的淡水,在工程上,水资源仅指狭义水资源中可被人类开采利用的淡水及用于冷却的海水。目前,世界上每年有5万多亿m3水体被污染,预计到2025年,将有28-33亿人面临淡水不足[1]。中国是世界上严重缺水的13个国家之一,水资源问题已成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2010年,我国将“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定为“严格水资源管理、保障可持续发展”。
1我国水资源的特点及管理现状
1.1 水资源的特点①人均淡水资源匮乏。我国淡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仅2300m3,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②时空分布不均。地表水水资源东南多、西北少;降水量大多集中在汛期。③用水量大、利用率低。2009年,全国用水量达5000多亿m3;但有效利用率只有16%,吨水GDP产出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仅为0.48左右。④水污染严重。我国属污染型(有机污染为主)缺水,2009年,全国污水排放总量已达589.2亿t,多数污水未经过任何处理就直接排放,导致约80%的水域受到污染。
1.2 水资源管理中存在的不足①体制上的弊端。我国水资源管理目前处于分散状态,未建立以经济手段为核心的管理体制;水资源配置不合理,生产力布局和水资源不匹配的问题长期存在。②供水短缺与用水浪费并存。我国人均供水能力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3,全国669个城市中有400个面临缺水,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约50%)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长期以来国家重视新水源的开发,但忽视了节水方针的贯彻[2]。③缺乏创新意识。水资源管理体制与制度的整体创新进展缓慢,不能满足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3]。
1.3 国际水资源管理经验①美国。美国对水资源实行由州、部落和市政当局负责的分散管理体制[4]。水资源管理策略为:开发新一代水资源监测技术、开发并推广可提高供水稳定性的技术、研发水资源利用的新技术和新方法、加强对水生态系统服务及用水需求的了解、改善水文预测模型及其应用等。②英国。英国实行以流域为基础的水资源统一管理,中央对水资源按流域统一管理与水务私有化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国家环境署的主要职责是制定水法、执行环境标准、发放取水和排污许可证、实行水权分配、污水排放和河流水质控制等[5]。③日本。日本的水资源管理体制是“多龙治水、协同管理”,注重水资源的长远规划,并通过法律使其成为国家意志[6]。开发先进的节水、治污技术,重视中水、雨水的回用,利用经济杠杆调节用水量。
2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管理策略
2.1 控制用水总量、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进一步完善水资源规划体系,以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目标,以需水管理为核心,抓好全国、流域、区域水资源综合规划和节约。落实水量分配和取水总量控制,推进水权制度建设,充分发挥市场作用,优化水资源配置。强化水资源统一调度,满足重点缺水地区的用水需求,切实加强应对突发事件的水资源调度工作。
2.2 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建设节水型社会强化节水考核管理,制定用水定额标准。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工作,组织开展先进的节水技术科研攻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发展现代节水农业,积极推广技术成熟、节水减排效果显著的工业节水技术及居民生活节水器具产品。建设节水文化,逐步形成节约用水的行为规范和社会风尚。
2.3 改革体制、强化水资源统一管理主要有水资源开采利用的市场化、提高公众参与度等措施。在水资源管理中,居民有权了解水资源的相关信息并参与到决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继续推进城乡水务一体化,促进水务行业市场化改革进程,实现对水资源全方位、全领域、全过程的统一管理。
2.4 治污在先、保护水生态划定水源保护范围,强化执法管理。加大水污染防治的科研投资力度,建立完善的城镇污水收集、处理系统,逐步实现废水集中处理。此外,治污不单指污水,也包括生活垃圾、工业垃圾、畜禽粪便等,避免污染物进水,对水资源进行源头保护。
2.5 重视雨洪利用和污水回用储存降水和洪水,简单处理后综合利用,如景观水、消防用水、冷却水等。将城镇污水厂二级出水进行深度处理(纳滤、反渗透),出水可用于绿化、道路喷洒、冲厕、洗车。此外,还要加强地下水储备[7]。
2.6 开展水资源综合管理的研究工作加强水资源质与量变化动态及其影响因素的监测,为水资源管理建立信息平台。加强需水管理的科学研究,在综合研究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灾害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提高管理水平。
3结论
①我国面临着严峻的水资源形势,强化水资源管理是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需要,在水资源管理体制的改革过程中应大胆借鉴和参考国外的先进管理模式。②优化配置水资源、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创新体制、治理水污染、污水资源化是提高我国水资源管理水平的基本措施。
参考文献:
[1]Kaveh Madani.Game theory and water resources[J].Journal of Hydrology,2009,1:1-14.
[2]王庆永.我国水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9,18:6-7.
关键词:水资源;科学化;管理;经济可持续发展;节水;用水量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water resource of Pingquan County of Hebei Province has increasingly reduced due to the agricultural structure adjustment where plant area are expanede of edible mushroom, vegetable and flowers and plants year by year, the rapid rising of iron factories, which requires more water resource in agriculture and industry. Therefore, the Water Authorities of Pingquang County strengthens the scientific management of the water resource to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so as to ensur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county economy.
Key words: water resource; scientific; managemen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water saving; water consumption
中图分类号: TV21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平泉县水资源现状形势分析
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平泉县水资源匮乏,多年平均降雨量只有535㎜,人均水资源量为753.5m³,仅为全国水资源量的1/3,亩均水资源量503.9m³,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8.5%。尤其是自1999年以来,降雨量更是持续偏低,全县仅有2000年,2003年和2005年的降雨量略高于多年平均值,地下水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补充。2009年该县水资源总量仅为1.19亿m³,远远低于多年平均值——3.56亿m³。伴随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铁选企业的增加,以及农业产业化规模扩大,超采地下水造成地下水位的大幅度下降,使得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县域经济发展和中等城市建设的主要因素。只有加强水资源的科学化管理,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才能确保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水资源的科学化管理
1、积极推广农业节水技术
伴随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平泉县逐步形成以食用菌、设施菜、花卉等作物为主导的农业产业。2010年食用菌年产量17.8万吨,,被评为全国食用菌行业十大主产基地县;是冀蒙辽地区蔬菜出口基地。而这些作物都是棚内温室种植,灌溉都要依靠地下水。随着农业产业化规模的日益扩大,地下水的利用量也与日俱增。如何处理农业产业发展与水量需求的矛盾是平泉县水务局所面对的难题。
平泉水务局本着节约农业用水总量,发展县域主导产业的总体思路,大力实施农业园区水利配套工程。以增加节水科技含量、加大节水科技投入为主线,大力加快管灌、渠灌、集雨、风能提水、微喷等先进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提供水源保障,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保驾护航,使全县有效灌溉面积达到25.92万亩,发展节水灌溉面积17.1万亩。 在加大常规管灌、渠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推广的同时于2006年引进以风能为动力进行扬水灌溉的风能提水节能灌溉技术。该项技术的广泛推广添补了平泉县边远山区因无动力设备无法进行灌溉的技术空白。在七沟、道虎沟、平泉镇等七个乡镇建风能提水工程23处,建蓄水池26座、安装风机88台套。积极与石家庄华威灌溉公司联系,在该县七沟镇东庄村试点成功果树微喷项目,安装输水管路3.2万米,安装微喷头1.2万个,该项节水技术的推广实现了适时适量灌溉,大大减少深层渗漏,比普通灌溉节约了近2/3的水量,进一步提高节水灌溉技术含量,得到了农民的普遍认可。
2、加强工业用水科学管理、
平泉县为实现打造成中等城市的目标,城区不断扩大;新兴工业逐年增加,尤其是近年来铁选企业迅猛兴起。全县共有64家铁选企业生产用水 ,年用水总量1410万 m³,占全年工业用水总量的82.4 %。对铁选企业用水的科学管理是整个工业用水科学管理的基础。
2.1严格取水许可审批,加强行政执法管理
水务局取水许可审批部门按照《水法》和《取水许可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严格取水许可审批程序。对取水许可办理情况进行全面检查。以铁选业(新建、改建、扩建)和房地产开发为重点,对铁矿水源井审批与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对未经审批新建补充水源的依法责令停止,对已建投产未办理许可审批的,限期补办。加强房地产开发基建工程开源取水许可审批工作。严格地温井建设审批。地温空调井因涉及县城水源地用水和城区地下水影响,针对审批工作,水资办形成专门报告请示主管局及县政府为县城用水安全把好关。
对新办取水申请的用水单位,严格按照“五不”的取水许可验收标准执行。一是对取水工程或者取水设施建设和试运行情况不健全、不完善的不予验收;二是对取水计量设施未安装的或运转不正常的不予验收;三是对污水处理未采取措施或措施不合理的不予验收;四是对未安装节水设施、节水措施不健全的不予验收;五是对取水、退水水质监测结果不符合规定标准的不予验收。
为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利用,为取水许可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在取水许可管理中,始终把水资源论证作为取水许可审批的前提条件,要求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项目年取(用)水量在5万吨以上的取(用)水户必须做水资源论证。该工作的实施为重点企业的用水提供了科学保障。
2.2安装、完善远程监测系统,提高智能水表安装率
为准确掌握自备水源井取用水情况,科学管理、优化配置水资源,为水资源费征收提供科学依据,把量水设施及远程实时监测系统的检修、维护、安装工作做为开展工作的首要抓手。调查摸底,建立台帐。全面掌握各铁选单位的量水设施及远程实施监测系统的安装及正常运转情况。做到了底数清、情况明,确保水资源管理工作规范运行。加强联系,提供服务。积极与量水设施及远程实时监测系统厂家联系,邀请专业技术安装人员和单位技术骨干,对新建企业及损坏的量水设施及远程监测系统进行检修、维护与安装。共为企业安装智能水表33块,安装远程监测系统38套,铁矿业智能水表安表率已达到了100%,年取水量5万吨以上的企业已经全部安装了远传系统。
现将劳动部、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关于颁布〈劳动就业服务企业实行股份合作制规定〉的通知》〔劳部发(1994)419号〕(以下简称《规定》)转发给你们,根据《规定》的有关精神,结合我市情况,做如下补充,请各单位一并遵照执行。
一、劳动就业服务企业(以下简称劳服企业),作为以承担就业安置任务为主的特殊企业群体,曾为稳定我市城镇就业形势做出过重要贡献,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劳服企业也必须适应“两个根本性转变”,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企业发展机制。根据《规定》的有关要求,在劳服企业推行股份合作制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会议有关精神和新形势下劳服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劳服企业实行股份合作制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市劳动局、市体改委、市地税局、市国有资产管理局等有关单位应加强对我市劳服企业实行股份合作制工作的领导,帮助和指导劳服企业健康有序的开展实行股份合作制的工作。通过实行股份合作制把劳服企业提高到一个新的发展水平,使其在实施再就业工程中,更好的承担就业安置任务。
二、劳服企业改制为股份合作制时,应遵照《北京市股份合作制企业暂行办法》〔市政府(1994)14号令〕和劳动部等四部委局关于《劳动就业服务企业实行股份合作制规定》一并执行。劳服企业改制为股份合作制企业时股权设置一般为职工个人股、集体共有股、法人股。股权设置比例由企业自定。但职工个人股和集体共有股应占企业总股本的51%以上。在职工个人股比例设置中提倡企业的负责人、生产经营骨干的股权多于一般职工。
三、劳服企业改建股份合作制须对企业资产进行产权界定和资产评估。进行产权界定时,按照市劳动局、市国有资产管理局、市地税局《关于转发劳动部、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颁布劳动就业服务企业产权界定规定的通知〉的通知》〔京劳服发(1997)208号〕有关产权界定政策规定和工作程序执行。资产评估应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劳服企业产权界定结果,涉及国有资产的,应由同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核准登记;涉及集体、个人及其他投资者所有的,由地方税务部门进行资产核实,由当地劳动行政部门核准登记,并报有关部门备案。全民所有制性质劳服企业改制工作,按《北京市政府办公厅转发市体改委、市经委关于进一步加快本市国有小企业改革若干意见的通知》〔京政办发(1997)50号〕文件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四、界定为国有资产的净资产,在征得出资主体和同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同意后,可比照京政办发〔1997〕50号文,鼓励劳服企业职工出资购买转为职工个人股。对因净资产数额较大,一次性买断有困难的本企业职工,允许在不超过五年的期限内分期付款,但首期付款额不得低于全部购买款的30%。对未付款部分不享有所有权。还可根据企业要求留给企业有偿使用并以不高于银行同期贷款利率标准收取资产占用费。
五、界定为劳动者集体共同共有的资产,可折股形成集体共有股,对集体共有股分得的股利一般可按下述方法进行分配:一部分(约30%-40%)分配给现职职工;一部分(约30%-40%)分配给原企业离退休人员;一部分(约20%-30%)作为企业劳动分红。集体共有股股利的分配由职工(股东)大会决定。调离本企业的职工不再享有分红权。
六、按照《规定》的有关精神,原有劳服企业改建股份合作制企业时,在做好上述前期准备工作的前提下,按下列程序办理实行股份合作制的审批手续:
(一)根据《规定》的有关具体审批手续,凡原劳服企业改建为股份合作制的,由主管部门签署意见后,按管理权限分别报市或区、县劳动服务管理中心审核;
(二)经市或区、县劳动服务管理中心审核签署意见后,按照北京市人民政府〔1994〕第14号令《北京市股份合作制企业暂行办法》、京政办发〔1997〕50号文件的有关规定,再到同级委、办、局履行改制的审批手续;
(三)经同级委、办、局批准后,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进行改制的工商注册登记手续;
(四)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改制注册登记后,按隶属关系将改制情况报市劳动服务管理中心备案。
七、新办的股份合作制企业,凡经劳动部门认定并发给《劳动就业服务企业证书》的,并达到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字(94)001号〕规定安置比例的,经当地地税部门批准,可享受减免税优惠政策。
八、原劳服企业改建为股份合作制时,凡在享受减免税期内并继续承担就业安置任务、符合安置规定比例的,可继续享受减免税优惠政策,至减免税期满时止。
凡被劳动部确定的本市实行股份合作制改造试点的劳服企业,自转制之日起视同新办企业,凡达到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财税字〔94〕001号文件规定安置比例的,可从转制的当年算起享受劳服企业的减免税政策。
附件:劳动部、国家体改委、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关于颁布《劳动就业服务企业实行股份合作制规定》的通知(劳部发〔1994〕419号)
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劳动人事)厅(局)、体改委(办)、税务局、国有资产管理局,国务院有关部门:
劳动部、国家体改委、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制定了《劳动就业服务企业实行股份合作制规定》,现予颁发,请遵照执行。
劳动就业服务企业实行股份合作制规定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深化劳动就业服务企业改革,进一步发挥劳动就业服务企业(以下简称劳服企业)促进就业、平抑失业率和保障社会稳定的作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股份合作制劳服企业,是借鉴股份制的做法,实行劳动合作与资本合作的一种企业组织形式。
第三条 股份合作制劳服企业,应遵循下列原则:
(一)全员入股,股权平等,同股同利,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二)实行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
(三)实行民主管理;
(四)实行按劳分配与按股分红相结合。
第四条 股份合作制劳服企业凡继续承担安置城镇失业人员任务的,仍享受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财税字(94)001号文件中规定的对劳服企业的优惠政策。
第五条 各级地方劳动部门应安排一定比例的就业经费、生产扶持资金和失业保险金扶持股份合作制劳服企业。对参加了失业保险的劳服企业,可用适量失业保险金作为向银行贷款的贴息。
第六条 各级地方劳动部门就业服务机构和行业部门劳服企业管理机构应依照《劳动就业服务企业管理规定》,加强对股份合作制劳服企业的管理、指导、协调、监督和服务。
第七条 股份合作制劳服企业应与主办或扶持单位签定协议,建立新型的合作关系。经双方协议商定,劳服企业可有条件地为主办单位承担一定比例的职工子女和富余职工的安置任务。
第八条 股份合作制劳服企业应坚持按劳分配的原则,实行成本工资与税后利润按股分红和劳动分红的分配办法。并根据地方政府确定的工资指导线和企业经济效益、劳动生产率、职工生活费用价格指数等因素自主决定企业的工资水平。
第九条 股份合作制劳服企业应实行社会保险制度,依照规定标准为企业职工缴纳养老、失业、工伤、医疗、生育保险费。
第十条 股份合作制劳服企业依法自主决定用人形式,通过签订劳动合同建立劳动关系。
第十一条 股份合作制劳服企业职工及其他投资者以其所认购股份对企业承担有限责任,企业以其全部财产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第十二条 股份合作制劳服企业依法取得法人资格后,其财产和正常经营活动受国家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和非法干涉。
第十三条 股份合作制劳服企业应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开展党的活动。
第二章 企业的设立
第十四条 股份合作制劳服企业采取原有企业改制和组建新企业两种方式设立。
新组建股份合作制劳服企业应由三名以上作为发起人,并有20名以上个人股东;原有企业改为股份合作制劳服企业应经原企业职工大会通过,有外来投资的,应征得投资者的同意。上述两种方式均需报地方劳动部门就业服务机构审查同意后,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核准登记并领取营业执照,由税务机关办理税收减免手续。
第十五条 劳服企业实行股份合作制,应向当地劳动部门就业服务机构提供下列文件:
(一)申请报告;
(二)实施方案;
(三)企业章程;
(四)职工(代表)大会通过的决议,或新组建企业发起人协议书;
(五)企业财产验资确认书;
(六)企业资产所有者及投资者意见;
(七)劳服企业认定证书;
(八)审批机关要求的其它文件。
第十六条 股份合作制劳服企业章程必须载明下列事项:
(一)企业的名称及场所;
(二)企业的宗旨、经营范围和经营方式;
(三)企业设立方式、股金来源和股权设置;
(四)收益分配及亏损分担办法;
(五)股份管理办法;
(六)股东(职工)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的职权和议事规则;
(七)企业法定代表人的产生程序及其职权;
(八)股东的权利和义务;
(九)企业组织机构及其职权;
(十)企业章程修订程序;
(十一)企业承担安置城镇失业人员任务的措施和办法;
(十二)其它需要明确的事项。
第三章 产权界定
第十七条 劳服企业改制为股份合作制,应在劳动部门就业服务机构、国有资产管理、税务等有关部门组织指导下进行,并吸收投资者参加,成立清产核资小组,清理原有企业债权、债务,核实企业全部资产,界定企业的净资产产权,明确债权、债务的责任。
第十八条 清产核资和产权界定的结果,应提交职工(代表)大会审议,报政府授权部门确认,并发给资产确认书。涉及国有资产的应报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确认。
第十九条 股份合作制劳服企业,按下列原则进行产权界定:
(一)企业开办初期和企业发展过程中,全民单位为解决职工子女就业拨给的闲置设备等实物,界定为劳服企业集体资产。扶持的资金及非闲置设备等资产(折合资金),有协议的按协议处理,无协议的按照国家为解决主办单位职工子女就业的有关政策有偿使用。经双方签订协议,这部分资产可作为劳服企业改组为股份合作制时主办单位国有法人投资,或作为继续安置主办单位职工子女和富余职工的扶持条件。
(二)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所享受的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所形成的资产,归企业集体所有,并依照国家规定,列为企业集体资本金。
(三)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使用银行贷款、国家借款等借贷资金形成的积累,归企业集体所有;全民单位提供担保并履行了连带责任的,全民单位应予以追索清偿。
(四)企业生产经营场地,其土地所有权属于国家,可继续有偿使用。并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缴纳土地使用占用费。
(五)企业享受国家税前还贷和以税还贷等特殊优惠政策而形成的资产,属于扶持性国有资产,可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列入企业公积金,单独列帐反映,国家保留对这部分资产处置权,不参与管理和收益。资产可用于企业发展和安置就业。
(六)投资主体不清的资产,以及接受无偿资助和捐赠所形成的资产,其产权归企业劳动者集体共同共有。
(七)企业自筹资金,投资收益形成的资产,其产权归企业劳动者集体共同共有。
(八)企业职工个人出资及其投资收益形成的资产,其产权归职工个人所有。
(九)其他社会法人投资及其投资收益形成的资产,其产权归投资的法人所有。
第二十条 股份合作制劳服企业职工奖金、工资储备基金等,其产权归职工个人所有。
第四章 股权设置
第二十一条 股份合作制劳服企业的股东,可以用货币投资,也可以用建筑物、厂房、机器设备等有形资产、非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折价入股。以无形资产作价折成股份,其金额不得超过企业注册资产的20%。
第二十二条 股份合作制劳服企业,根据资产来源和归属设置股权。其股份按投资主体分为:职工个人股、职工集体股、法人股。
(一)职工个人股,是指本企业职工个人出资及当年新安置的城镇失业人员带资入厂或以技术、实物、财产等投资入股的股金所形成的股份,其股权为职工个人所有。
(二)职工集体股,是指在原有企业界定产权时,划归劳动者集体共同共有的资产构成的股份,其股权为本企业全体职工集体所有。
(三)法人股,是指企业法人以其合法可支配的资产投入到劳服企业的股份,或扶持单位、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其合法可支配的资产投入所形成的股份,其股权为法人所有。法人股为优先股。企业章程应对优先股作出具体规定。
第二十三条 股份合作制劳服企业的职工应按照企业章程认购所规定的限量数额股份。新组建的股份合作制劳服企业,职工个人股在本企业股本总额中应占主体。改制为股份合作制的劳服企业,职工个人股和职工集体股的股本总额应在企业股本总额中占主体。
第二十四条 职工个人股不得退股,但遇职工死亡、退休、调离、辞职或被企业辞退、除名、开除等,企业可根据情况购买职工持有的股份。当出现企业章程规定的特殊情况时,经股东大会同意,可由企业负责收购部分个人股份。企业收购的股份,可出售给企业其他职工或新参加企业的职工。
第二十五条 股份合作制劳服企业不发行股票,只出具出资证明书,作为资产证明和分红依据。
第五章 收益分配
第二十六条 股份合作制劳服企业按照国家对劳服企业有关税收政策规定,依法缴纳所得税。
第二十七条 股份合作制劳服企业缴纳所得税后的利润,除国家另有规定外,按照下列顺序分配:
(一)弥补前年企业亏损,不足弥补的亏损额,以企业公积金弥补,仍不足的由股本金抵补。
(二)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
(三)提取公益金。
(四)支付劳动分红。
(五)支付优先股股利。
(六)支付普通股股利。
第二十八条 个人股东的股份收入应按国家有关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
第二十九条 职工集体股分得的股利,可拿出一定比例分配给在册离退休职工和现职职工。具体分配比例及标准由企业职工(代表)大会决定。现职职工分配,可采取两种办法:一是直接分配给职工;二是将分配的股利记入职工个人帐户,由企业有偿使用,企业扩股时可转增职工个人股股本。职工集体股分得的股利给职工分配后的剩余部分,可单独列帐,企业扩股时,转增职工集体股股本。
第三十条 股份合作制劳服企业当年无利润时,不得分配股利。
第三十一条 股份合作制劳服企业公积金应用于弥补企业亏损,扩大企业生产经营或转增股本。
第三十二条 股份合作制劳服企业公益金应用于企业的职工集体福利支出。
第三十三条 股份合作制劳服企业应严格执行国家财务会计制度,加强财务管理,接受政府有关部门的监督、审计。
第六章 管理体制
第三十四条 股份合作制劳服企业可实行股东大会和职工大会合一制度。股东(职工)大会是企业的最高权力机构。股东会议可实行一人一票制。股东(职工)大会应定期召开,听取董事会、监事会工作报告,表决企业议案。股东(职工)大会行使下列权利:
(一)选举或罢免董事会和监事会成员;
(二)决定企业的设立、合并、终止和清算;
(三)批准企业安置城镇失业人员的方案;
(四)修改企业章程;
(五)批准企业年度预决算方案和利润分配方案;
(六)对企业增加或减少注册资本作出决定;
(七)决定企业发行债券;
(八)对其它重要事项作出决定。
第三十五条 股份合作制劳服企业可设立董事会。董事会为企业的决策机构,向股东(职工)大会负责。
第三十六条 董事会行使下列职权:
(一)审定企业年度生产经营计划和企业发展规划;
(二)审定企业年度财务预算和决算方案;
(三)决定召开股东(职工)大会,并向大会报告工作;
(四)执行股东(职工)大会决议;
(五)制定企业增减注册资本方案;
(六)制定发行企业债券的方案;
(七)审定企业安置失业人员的方案;
(八)制定企业设立、合并、终止方案;
(九)制定企业章程修改方案;
(十)选聘企业经理(厂长)及有关管理人员并决定其报酬标准和支付办法;
(十一)企业章程规定的其它职权。
第三十七条 股份合作制劳服企业可设监事会。监事会是企业活动的监督机构,由三名以上单数监事组成。其活动方式依照企业章程规定。监事的任期每届不得超过四年,但可连任。监事不得兼任董事、经理及其他高级管理职务。监事会议决议由三分之二以上监事表决同意,方可实行。监事行使下列职权:
(一)监事会的主席或监事代表列席董事会会议;
(二)对董事和经理(厂长)履行职权进行监督;
(三)查阅企业财务帐簿和其它会计资料,要求董事会和经理就相关的问题作出书面报告;
(四)审核企业年度决算和清算的表册,并就审核的结果制作意见书,向股东(职工)大会报告;
(五)必要时召集股东(职工)临时会议;
(六)对董事会和经理违反法律、法规、公司章程或股东会议行为进行制止,必要时向股东(职工)大会报告。
第三十八条 监事会行使职权时,聘请律师、注册会计师等专业人员的费用由企业承担。
第三十九条 股份合作制劳服企业因其规模限制不设立董事会和监事会的,其有关职责由股东(职工)大会确定专门人员负责。
第四十条 股份合作制劳服企业法定代表人的产生,由企业章程作出规定。经理由董事会聘任或由股东(职工)大会选举产生,行使下列职权:
(一)组织和实施企业日常生产经营管理工作;
(二)实施股东(职工)大会或董事会通过的决议;
(三)提出企业发展规划、生产经营计划和企业规章制度草案;
(四)提出职工收益分配方案;
(五)提出企业年度预决算方案和利润分配方案;
(六)决定企业管理机构的设置,任免副经理和其他管理人员;决定副经理以下职工的奖励和处分;
(七)提出安置失业人员就业的方案;
(八)定期向股东(职工)会议和董事会报告工作,并听取意见,接受监督;
(九)行使企业章程规定的其它职权。
第四十一条 各级劳动部门就业服务机构和税务部门,对股份合作制劳服企业承担安置城镇失业人员情况及享受减免税政策落实情况,进行年度检查。
第七章 变更与清算
第四十二条 股份合作制劳服企业合并分为吸收合并和新设合并。企业合并应由各方签定协议,处理好债权、债务等遗留问题,妥善安置好企业人员。合并各方未清偿的债务由合并后的企业承担。
第四十三条 股份合作制劳服企业分立时应由分立各方签定协议。分立协议中应明确划分分立各方的财产、债权、债务。对企业债权的承担,应事先作出决定,以书面形式通知债权人,并签定清偿债务的协议。经双方协商达不成协议的不得分立。
第四十四条 股份合作制劳服企业合并与分立,应报当地劳动部门就业服务机构批准,依照规定向原登记机关办理变更登记手续。
第四十五条 股份合作制劳服企业因宣告破产、撤销或其他原因而终止,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成立清算组织,限定日期做好企业财产清算工作和各种债务偿还工作。
第四十六条 破产的股份合作制劳服企业,其财产拨付清算费用后,按照下列顺序清偿债务:
(一)应付未付的职工工资;
(二)应缴未缴的社会保险费;
(三)应缴未缴国家的税款;
(四)尚未偿付的债务。
不足清偿同一顺序债务的按照比例清偿。
全省水利系统有2000多家企业,资产上亿元的企业不多,打入市场的拳头产品也少,有些以水资源为经营重点的产品还没有形成强势,譬如供水、水利旅游等。水资源利用程度不高,资源配置不尽合理,产业化程度低,开发力度不大,也缺乏完整的、科学的中长期发展规划。
管理体制不顺,发展机制欠活。水管单位的防洪保安、排涝抗旱等社会公益支出缺乏补偿机制,水价、电价不合理,水、电费也难于收取到位,支出缺口越来越大,负债包袱越背越重,面临的生存压力也越来越大;水利工程的管养分离,虽然已作政策规定,由于各级财政资金紧张,进展缓慢。其次是中小水电、乡镇水管站的管理体制复杂,问题也较多。
筹资力度不大,缺乏有效的投资策略。中小水电、城镇供水、水利旅游和种养业是水利经营的重点,潜力巨大,一大批项目亟待开发,但资金缺乏,同时也缺乏筹资策略,筹资数额远远跟不上需求,严重制约着项目开发和经济的发展。
政策不配套。经过努力,先后争取省政府出台了几个产业政策文件,但还有一些带根本性的问题尚未得到解决,如城乡供水、水利旅游、管养分离、水权、水价和水市场问题;其次,省里下发的政策文件,具体贯彻执行难度较大。发展水利经济要靠政策支持。要加大水利经济发展政策的出台和配套的力度,要为发展水利经济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加速发展水利经济的措施
1落实产业扶持政策。各级政府要把水利经济纳入本地区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大框架,使其成为地域经济增长点。
2配套产业扶持政策。要利用税收、财政、信贷各种优惠政策,吸引社会资源流向水利行业。
3水利经济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实行发展水利经济与水利建设有机结合。全省水资源要做到科学、合理和有序开发,要切实做好前期工作,特别要做好水利经济工程建设的中长期规划,同时要把水利经济发展规划与水利发展规划相衔接,把水利经济发展规划纳入水利建设的总体规划。总之,各级要在水利建设和城镇建设规划、计划、用地和资金投入方面给水利经济留足发展空间。
4建立多元投资体系,不断增加资金投入。解决水利经济发展中的资金短缺问题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一是政策文件规定各级政府用于发展水利经济的资金一定要到位,除定的几个投资外,建议再从征收的水资源费中拿出10%来;二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三是引导和引进民间社会闲散资金。中小水电建设筹资已有成功的先例,可供借鉴;四是通过国内外银行取得信贷资金。
5提高资本运营能力。深化改革,全面开放水利产业市场。采取并购、租赁、托管、BOT、TOT项目融资等方式,促使水利产业资本营运走向科学、良性循环。要进行整个水利产业资产的整合,做大做强水利产业中的优势企业,争取其中部分企业成功上市融资。
6重视管理人才培养和引进。要快速发展水利经济,使水利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必须加大经济管理人才的培训力度。特别是在产业策划、企业发展、引进外资和技术、参与国际竞争方面急需复合型的人才,要不断引进熟知经济管理、会外语、会计算机、懂法律的人才。
关键词:经济评价 水利工程 水利经济
水利工程的建设对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水利经济评价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在我国水利经济中发挥出十分重要的作用。笔者认为,要对其进行科学规划,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从而促进水利经济获得更好的效益。
一、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经济评价的概述
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经济评价随着社会的发展进一步加深,从而能够更好地满足社会的发展,在实际水利工程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才能够紧跟时展的步伐,进一步提高我国水利工程的社会、经济效益。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内容包括了财务评价指标以及国民经济评价。财务指标评价工作是指结合我国相关规定和标准对项目的合法性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并且还能够对水利项目的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进行评价。国民经济评价主要是指水利项目在国民经济中进行评价,其主要内容是考虑水利工程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度以及合理性。对于水利项目来讲不仅要保障其能够正常的开展,还必须要保障其能够有序、安全的进行。
二、当前水利经济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管理体制与政策的问题。目前,我国水利工程还没有十分完善的政策,其管理机制也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创新,从而直接制约了我国水利经济的发展,甚至还会带来经济损失。
2.水利产业档次较低。目前,我国的水利经济的发展规模比较小,从而导致我国水利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水资源本身的可利用程度较低,甚至存在着资源的配置不科学以及开发力度不完整等。S着新时代的来临,水资源企业也面临着比较复杂的局面,其产品并没有形成科学的体系,最终造成了水利产业的档次比较低。
3.水利工程受到各方面因素的限制。水利工程本身也会出现一定的负面影响,包括破坏生态环境等,同时也受到诸多客观因素的限制。虽然水利工程在进行建设之前进行了科学论证,但依然还会出现不可控的现象,直接制约了到我国水利经济的发展。
4.缺乏管理经营人才和缺少资金。目前,我国有许多水利工程项目急需开发,但是存在着诸多问题,不仅缺乏资金,还缺乏管理策略,进而导致资金与发展的基本需求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直接制约着水利经济的发展和项目研发。尤其是缺乏优秀的管理人才,缺乏创新意识。虽然我国水利工程已经造就了大批的人才,但是管理人才还是比较匮乏的,从而导致我国水利经济发展的比较缓慢。因此,必须要培养大量的优秀管理人才,才能够实现水利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三、水利工程经济评价中水资源价值的影响
1.水资源是影响供需的主要因素。为了能够进一步对水资源的利用价值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和研究,及时发现供需问题,可以做一个假设,比如资源价值之外其他因素都不变的情况下,逐步完善市场发展体制,从而才能够有效地通过水资源的利用价值调节水资源的供需问题。如果水资源比较缺乏的时候。水资源的利用价值就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水资源就会处于比较短缺的阶段,水资源的利用价值就会越高;反之,如果水资源的供需量比较大,水资源的利用价值就会降低,从而能够有效地缓解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因此,必须要重视水资源的可利用价值。从最大程度上将水资源价值的充分利用。所以,在进行经济评价的时候,为了能够保障其科学性和可行性,对供水区资源供需状态预测的时候,要结合水资源本身的利用价值进行充分的考虑和利用,才能够确定供需矛盾的定性是否是科学的。
2.水利工程经济效益中水资源价值的影响。治理污水的效益主要可以从三个方面加以体现,即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以及社会效益,为了能够进一步体现出水资源本身价值,必须要重视水资源发展过程中水资源本身价值的具体变动。在进行污水治理的时候,必须要保障水质逐渐地变好以及减少水资源的浪费现象。从资产角度来讲,水资源本身就是大自然赋予人们的自然财富,水资源的污染也会逐渐地降低水资源财富,水资源财富的损失往往就是指水资源由于受到环境污染和人为污染,最终给水资源的质量降低,从根本上直接影响到水资源的价值。根据笔者多年来的实践表明,如果没有及时对污水进行处理,就会导致一些本身是清洁的水资源逐渐的受到污染,进一步给水资源财富带来相应的损失。所以,水资源财富损失主要就是因为污水并没有及时进行处理,从而导致清洁的水资源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进而带来的损失。目前,我国水利工程经济评价过程中并没有将水资源本身的自然价值包括其内,必须要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在实际生活中,为了能够保障水利工程的可行性以及客观性,尤其是大型水利工程,必须要具有全面的设计方案。从而才能够为后续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
四、我国特色的水利经济学
1.坚持我国社会主义的经济指导原则。为了能够更好地适应我国基本国情,我国水利经济评价本身具有一定的特色,必须要坚持社会主义的经济指导原则,同时引入其他所有制并存,能够充分体现出我国社会的供求和价值规律,并且还能够积极引入先进的竞争机制,在按劳分配的基础上实现不同经济主体的责任与权利相结合,从而才能够更好地保持我国水利工程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2.重视我国水利工程的经济管理以及建设管理情况。在对我国水利工程经济评价进行完善和创新时,要更加重视我国水利工程的实际经济管理模式和建设管理方式,并且从全方位的角度综合我国环境、政治以及社会等诸多方面,从而才能够保障经济评价方式更好地适应我国社会的发展。
3.可能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由于水利工程本身的特殊性,进而导致其本身的规模比较庞大而且复杂,所以对于资金的要求比较高,必须要尽量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从而才能够通过资金的流通周转实现减少资金的积压情况。
4.准确地对水利工程所需的资金费用以及所能获得的效益进行估算。为了能够实现实际完工的投资情况和运行效益。必须要对水利工程所需要的资金和获得效益进行科学、合理的估算,尤其要对其运行维修费用进行估算;同时,为了能够更好地估算其间接效益和直接效益,必须要避免其出现夸大以及重复的现象发生。
5.通过对财务分析以及经济分析来对其运作的可行性进行评价。水利工程本身并不是盈利工程,所以必须要对其经济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其所能够得出的结论能够对方案产生较大的影响。另外,国家所缴纳的税金和地方补贴资金等也必须要作为其内部的转账支付,不会被记入到实际效益和费用中,同时,还应该对其效益和费用计算的过程会逐渐的产生相应的影子工资和价格,必须要能够充分体现出其真实的价值。
6.采取了资金内部回收率以及效益费用比。在进行水利工程经济评价的时候,必须要将资金内部回收率和效益费用比作为其重要的指标,并且必须要设立相应的辅助指标,目前比较常见的辅助指标包括了投资利润率以及回收年限等。
7.对其中的财务分析成果以及经济情况进行分析。对在进行经济评价的时候,必须要认真分析其不确定性,从而才能够有效地解决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价格和工期等方面因素的错误而带来的不良影响。从根本上保障水利经济的稳定发展。
8.进行投资分摊的分析。水利工程本身的综合性比较强,所以必须要结合其实际情况来选择更为适合的投资分摊方式,各方面应该进行积极的交流和沟通,从而才能够科学、合理地确认其分摊比例,维护各方面的切身利益。
9.探索全新的组合方式和运行方式。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诸多全新理念得到了不嗟母新和完善,对于更为良好的技术研究领域以及综合利用水利工程来讲,必须要积极地进行探索全新的组合方式和运行方式,从而才能够从根本上保障其能够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10.科学、合理地进行收费。水利工程本身能够提供诸多服务和产品,所以,必须要对其成本进行科学、合理的核算,并且要坚持公平的基本原则。对于其支付能力进行更加严谨的考虑,从而才能够结合对象的实际情况收取合理的费用,实现水利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五、水利经济学未来的研究重点以及发展方向
农业经济管理体制不建全。每年的农村会议及国家中央召开的会议,都多次强调农业现代化建设经济管理的重要性,并将其视为国家的一项重大任务。然而,我国经济管理体制制度没有建立建全已经是一项遗留的历史的问题,其产生与发展远远落后于农业的发展,且无法满足及适应当前农业的发展。甚至于此,落后的农业现代化管理成为了农业向前发展的拦路虎,农业的进步与发展失去动力与活力,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农业经济的发展,对于国家的发展而言是非常不利的。
农业经济管理理念相对落后。农业经济管理在长期发展中并没有更上时代管理的步伐,其存在条件管理的落后,但更重要的是管理理念的落后。例如,农产品常出现的质量问题、市场问题及再加工问题等等,根本原因是农业缺乏系统的管理,对农产品的产生没有进行严格的把关,或是不重视农产品的质量问题,在其产生过程中缺乏一定的技术评判标准,生产的流程不规范等等,同时仍然处于被动销售的状态,没有对市场需求进行详细的分析及销售的手段多是停留在人工在市场被动销售,没有积极采取一些营销的手段或是增加销售的手段,如网上销售,或是加工成品的销售等等,这些都表明了农业经济管理理念的落后。
农业经济管理技术手段落伍。科学技术是农业生产的第一动力。特别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农业的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显得非常重要。然而,我国农业经济本身发展相对落后,同时农业多是分布在偏远的农村及小镇,基础设施非常落后,不能正确认识信息科学的用处,甚至没有接触过信息科学的发展。同时,农业的发展不均衡,缺乏必要的技术管理人员,不能满足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要求,同时也是限制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一种重要因素。
农业经济管理队伍发展落后。国家重视农业的管理与发展,并对农业的发展投入了一定的人才与资金。但是,农业经济管理的好坏取决于领导农业管理发展的团队。管理者受教育水平及拥有的管理技术决定了农业管理发展的程度。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业经济管理的知识已经不只是农业这一学科,其中还包含了管理、法律、经济等各方面的知识,这对于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若是管理者自身没有与时俱进,及时补充自己的不足之处,自身的发展落后与农业现代化管理的发展,如何促进农业管理的发展的进步,如何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
二、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加强农业经济管理的措施
建立建全农业经济管理体制。建立建全农业经济管理体制是推进农业发展的前提。首先,过去的农业发展主要是以传统的农业为主,在农业的建设中可能会产生大量的废物等,并且是一昧的追求产量。这需要对农业发展的理念进行改革,向绿色、低碳、环保、循环发展的农业经济管理模式进军。因此,目前需要解决农产品种类单一的问题,创新并开发出新的农产品品种,拓展农产品的销售渠道,扩大农产品的销售市场,策划多种营销手段,建设多元化、多层次、多方向的农业产业链。其次,需要提升农业科技水平,以创新型的技术提高农业的价值,真正在技术水平上提高农业在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使其在市场中国占据重要的地位;最后,需要对加工后的农产品或是其他直销的产品进行严格的食品安全严查,保证其绿色、健康、无污染,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任何危害。这是农产品可以长期的根本。
全面实现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是推进农业发展的动力。随着时代的发展,自动化的农业发展将成为主流,而信息化的技术及设备则是核心。这需要在农业范围内大量传播管理的信息化,应用先进的技术及时获取有关于农业的信息,以提高农业发展的效率。在过去,传统农业发展获取的信息主要是天气现象,谚语及先辈的经验等等。但是,在如今,传统获取信息的方式已经不适应与跨时代的农业发展,必须依靠智能的手段获取。国家应对农业管理的发展投入一定的信息技术的支持,尽可能在农业范围内普及计算机和网络。同时,为其配备专业的信息管理人员,以便更好的服务于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全面实施。
充分发展农业科技。科技是农业得以发展的本源。第一是应对农业人员加以培训,使其充分掌握现代化的科技能力。同时需要培养新型的农民,使其了解信息科学技术在农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并了解现代化的农业设备的应用,提高农耕和生产农产品的效率,这最终才能充分保证农产品的质量;第二是在农业经济管理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的水利灌溉环境,并尽可能利用水资源循环使用的设施,节约水资源。充分发展农业科技,不仅事半功倍,还可以确保农业现代化持续进行。
关键词:计划用水;问题 ;原则;指标;讨论
中图分类号: TV213.4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5.13.067
《水法》中明确规定:“用水应当计量,并按照批准的用水计划用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60号)《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中明确规定:“取水单位或个人应当按照经批准的年度取水计划取水。超计划或者超定额取水的,对超计划或者超定额部分累计收取水资源。”《吉林省水资源费征收使用办法》也明确规定:“取水人应按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下达的取用水计划取用水。”这就为实行计划用水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据。
1计划用水存在的问题
白城市在实行计划用水、节约用水方面,成效显著。但是,全面实行计划用水管理,仍存在一些主要问题:对于实行计划用水、节约用水的意义认识不足,总认为用水也搞计划没有必要;申报用水计划时,有些单位宽打宽用,用水量尚不能够落实;实行计划用水管理,是与用水定额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但由于不少企业,特别是小型企业,乡镇企业没有量水设备与测试手段,难以分析确切的用水定额。同时,有些企业由于生产工艺和冷却的需要,冬季用水与夏季用水相差较大,其用水定额不一;绝大部分企事业,在填报年度用水计划时,就按照取水许可证的取水量,分摊到各月中,应付了事,说明不了用水的高峰期。因此,全面实行计划用水管理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但是实行计划用水管理势在必行。这是保证经济持续发展的需要,是满足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水的增长的需要,是缓解该市水资源供求矛盾的重要措施。同时,也是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重要举措。
2用水计划制定原则
水资源作为人类生存的环境条件,它是个社会问题;作为促进经济增长,它又是个自然资源的利用问题。因此制定用水计划,即把用水纳入计划管理之中,不单纯是个水资源利用问题。在满足人类生活用水需要、促进经济持续增长的问题,还必须维持生态环境的平衡,创造一个人类生存的良好水环境。制定用水计划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有:
任何情况下都要以供定需,在用水次序上,首先满足城乡居民生活用水;采用先进节水技术的基础上,采用先进的用水定额;编制年度用水计划应以产品产量为依据;用水计划指标应依节约用水、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为前提;用水计划管理应与经济管理和企业管理相结合,从计划上把用水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有机的结合起来;水是动态资源,根据水资源变化的实际情况,随时修订其用水计划。
3计划用水指标
计划用水指标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计划目标数值定量的具体化,要有可靠的原始记录和监测数据。计划用水指标有总指标和分指标,还可以分解到基层用水部门,以利于检查和考核。工业企业计划用水指标主要有:用水量(指取新水量),包括生产用水,辅助生产用水(包括机修、锅炉、运输、厂内基建等用水)和附属生产用水(包括科室、绿化、食堂、厂内浴室、厕所等用水)。用水定额,包括单位产品新水量,单位产值新水量,内部职工生活日新水量。重复利用率,不同行业有不同的数值。冷却水循环率。排水率。这几项指标中,可将用水量,即取新水量作为用水计划指标,当然,还要参考用水定额是否先进和重复利用率的高低。从当前情况分析,此项指标可以基本上反映出工业企业生产的用水水平和用水管理水平,可以满足对水资源实行宏观调控和水资源再分配的基本要求。对于那些不能定量或者不能确切定量的指标,则应纳入宏观调控管理。例如农业灌溉用水、生态环境用水,城市中的公共事业用水等,必须在宏观调控计划中,根据水资源量的多少,予以充分的考虑。
4制定计划用水应注意哪些问题
4.1水资源是动态资源,年际变化大,年内时空分布不均
这是水资源不同于其他自然资源的独具特点。供水的不均匀性,给我们制定年度用水计划带来很大困难。自然因素的变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当前的供水工程条件和技术水平,还很难做到水资源的多年调节运用。因此,必须根据水资源变化的实际情况随时对用水计划做出合理的调整。
4.2水资源以地表水、地下水等不同形式存在,而用水既有地下水,也有地表水
从水资源统一调度运用和管理的角度出发,增加水资源的利用率,应该是有条件的地方充分利用地表水,不用或者少用地下水。如何在年度用水计划中体现出充分利用地表水这不仅是水资源统一调度运用问题,也是经济问题、政策问题。同时,还有污水资源化问题,对于那些对水质要求不高的用水,应当充分利用处理后的污水,以减少优质水的总消耗量。要研究具体的政策,利于地表水和经处理后的污水的充分利用体现在用水计划之中。
4.3水应与生产发展计划相协调、相适应,以保证生产发展对水的需求
用水计划不同于生产计划。生产计划可以把一切潜力都计划进去,然而用水计划则不然。制定用水计划必须留有充分的余地,绝不能把全部水资源的可利用量安排殆尽。临时性用水和季节性的生产用水,在制定用水计划时,应予以充分的考虑。今后需要认真研究留有充分余地,以利于用水计划的制定和实施。
4.4实行计划用水管理要与管理、经济相协调
我国煤矿企业数量很多,一直以来在企业经济管理方面还不是特别完善,需要企业的内部人士加大经济管理力度,将市场与经济有效地相结合起来,实现综合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和自动化。创新煤矿企业经济管理是企业成功的一大飞跃。煤矿企业经济管理与管理方式、体制、财务管理、水电管理安全隐患管理等息息相关。下面将简单的介绍一下煤矿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
二、经济管理方式及管理体制的问题
在发展上,无论是什么企业,都要重视管理和改革创新。自从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企业的经营环境和方式有了极大的改变。科技与管理方式和体制是企业发展的重要部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了更好地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企业的各方面管理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尤其是经济管理。其中,经济管理的方式及体制的创新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一)煤矿企业的经济管理方式
成功的企业都有一个比较良好的管理方式。从某种程度上讲,经济管理方式的创新是技术创新的前提和保证,近年来所崛起的众多企业,都很注重经济管理的创新。只有提高经济管理水平,才能搞好企业的经济效益。煤矿企业必须深化内部改革,全面创新并推行经济化管理。管理方式要注重一下承包问题,各个单位可以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单位中若发现不合理的问题,可自主进行探讨研究,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案,研究新的管理方式和方法。必要时可以想上级部门上报申请。
(二)煤矿企业经济的管理体制
企业经济的管理体制是整个企业经济的骨架,它支撑着整个企业的经济命脉,这方面需专门人才来治理,通过技术上的支持和创新来完善管理体制。一些形式化的管理过程可以适当的删减,规范化的过程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三、经济管理的财务管理
经济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财务管理。说到财务方面的情况,首先应注意的就是财务工作人员的素质。对于新上岗位的工作人员应该进行培训,若有必要,每年或定期应对老一批工作人员培训选拔考核。这样便可以进一步提高企业的实力。可以说,财务是煤矿企业的灵魂。财务管理的好坏关系到企业的发展好与坏、快与慢。同时,在资金管理方面也要有严格的管理制度,统一综合考虑煤矿企业的预算、收入、支出及负债水平等,以达到财务资金方面的平衡。
四、煤矿企业水电方面的管理创新
煤矿企业的一部分支出就是水电费。我国现在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把节约资源,减少环境污染列入其中,努力营造环境友好型社会。煤矿企业的用水用电量往往很大,因此,该节约就要节约,如一些水可以循环使用多次,这大大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日常生活中用水、用电是必不可少的。根据生产实际需要,在设备正常工作的前提下,煤矿企业也应本着节约的原则来运营,这样不但为社会做出贡献,也为企业降低了成本。企业在这方面的管理有着很大空间的创新。煤矿企业可以通过宣传的方式来提醒员工节约,如可以在室内墙上贴“人走灯灭”的标语。管理人员采取节约的管理手段也关系到水电费的多少。在这方面更需要创新,以鼓励员工积极地节约资源,为煤矿企业做出一份自己的贡献。
五、隐患治理的创新
安全隐患的管理涉及范围比较广,管理难度较大。由于安全隐患也牵扯到企业经济方面的问题,所以,做好安全隐患的管理是必须重视的。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人身安全总是首先要考虑的。安全人员在工作过程中要如实记录设备工作情况、仪器显示的各项数据,不得造假,否则以重大事故惩处。煤矿企业更应该注重安全隐患治理,在治理过程中要不断创新管理方法,促进企业快速稳定的前进。
(一)将隐患致力于经济管理的制定与实施中
对于事故隐患排查后存在漏排的情况应追究责任并进行经济处罚。对于矿井重大事故隐患排查的工作人员由工程师负责进行培训考核,合格者才可以上岗工作,否则给予经济惩处。制定相关排查事故的规章制度,创新排查方法。当检测出安全隐患时,要及时汇报,并能提出解决的办法。定期做总结,从总结中找到创新管理的内容,提出问题,带着问题进行排查工作,并找到解决的途径。
(二)合理安排工作人员的任务
本着不浪费劳动力的原则去安排工作人员的各项任务,这样既达到了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又不会使煤矿企业的资金得到浪费,花在不该花的项目上。安排任务时,要考虑到工作人员的能力,以保证在矿井下作业时不出现安全等问题。把人力资源放在首位来考虑,才可以把企业发展的更加强大,增加煤矿企业的竞争实力。合理安排煤矿企业工作人员的任务,还可以减少各类事故的发生,保证安全生产,使企业超额完成任务,提高煤矿企业的工作效率。
六、结语
通过对煤矿企业经济的管理方式及体制、财务、水电和安排工作人员的任务等的探索和研究发现,面对市场的环境变化,煤炭企业只有不断的创新经济管理,并且把工作人员的安全隐患问题作为首要问题来解决,才能使企业走向更高层次,走向世界走向未来,得到可持续发展。同时,还会减少环境问题。煤矿的企业所有者和企业经营者要共同把企业经济管理,通过构建内部的和谐关系,运用价值规律来管理企业。建立考核监督制度、完善管理手段,严格按规章制度管理。
参考文献
[1] 李占琳.深化班组经济管理与核算提高矿井成本控制力.山东煤炭科技,2010.
[2] 闫春,刘新民.煤矿企业安全生产问题研究述评.中国矿业,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