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财务管理与财报分析范文

财务管理与财报分析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财务管理与财报分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财务管理与财报分析

第1篇:财务管理与财报分析范文

关键词:财务报表 投资管理 经营成果 财务状况

一、财务报表分析的要点

财务报表体系主要由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及附注构成。不同的财务报表反映的经济内容有所不同,资产负债表反映公司的财务状况;利润表反映公司的经营业绩;现金流量表反映公司的现金流量;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反映公司所有者权益的增减变动情况;报表附注是对公司重要事项进行说明,采用文字和数字相结合的说明形式。在分析财务报表时可采用以下四种分析方法,即对比分析法、趋势分析法、结构分析法和因素分析法。投资人在分析财务报表的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几个关键点:

(一)了解被投资公司情况

首先,对公司经营情况进行充分了解。具体包括以下内容:被投资公司所在的区域、所属的行业范畴以及控股股东等,借此来明确公司的主营业务,如产品、服务类型等,并掌握公司近年来的成长情况。同时,看公司在经营方向上是否拥有高于同类竞争对手的技术与能力,这是因为如果被投资公司的经营方向较少,其很难保持长期强劲的发展势头,并且也不利于经营风险的分散。此外,还应从不同的角度对被投资公司的经营环境进行全面分析,如公司所处的行业环境、竞争环境等等。其次,对公司的股权情况加以了解。主要包括股本结构、股本的变动及原因等,并在此基础上,掌握公司现有的股东人数及持股数量较大股东的持股和变化情况。再次,对公司的分红融资情况进行了解,主要是分红方案的说明,并检查其是否在最近一段时期内进行了股权再融资活动。

(二)分析报表中关键性项目

由于报表当中包含的数据量较大且涉及的内容较多,从而增大了关键性项目的识别难度。为此,可在找出多期数据的基础上进行一并分析。在对多期数据进行处理时,可以借助EXCEL工具,计算出数据的增减变动幅度,然后绘制成散点折线图,由此便可识别出某一段时期内哪些是变动幅度较大的项目,哪些是比较稳定的项目,前者是投资人应加以重点关注的项目。当找出应进行重点关注的项目之后,可结合公司环境对其变动的内在原因进行分析。

(三)计算分析财务指标

为了使投资人在投资前期掌握公司经营业绩、偿债能力、资产管理能力、经营风险、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方面的情况,必须以财务报表数据为依据,对其进行计算,获取相关财务指标,从而客观反映出投资人需要了解的情况。如,在盈利能力分析中,要计算出销售利润率、资产利润率、权益净利率等财务指标。同时还要关注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中,与主要客户的交易收入所占的比重。比重越大,则说明公司对主要客户的依赖程度越高,对公司持续盈利的影响越大。

二、财务报表分析在投资管理中的应用

投资者在进行投资管理的过程中,必须重点分析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三大会计报表的数据,了解被投资公司的具体情况,为投资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具体如下:

(一)资产负债表分析

通过资产负债表分析,主要了解公司的财务状况、偿债能力以及资产、负债、权益等相关重要信息。具体包括:

1、资本结构分析

资本结构是指公司负债与净资产的比例,通过分析资本结构能够了解公司是否存在风险隐患。对于上市公司而言,公司的资本金和公积金中被计入了高溢价发行股票所募集的资金,使得负债比例有所降低。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上市公司的负债一直保持过高比例,那么就必须考虑公司的财务状况,分析公司高负债对其经营和发展带来的不确定性。投资者在投资分析中,要对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保持谨慎态度,如商贸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应在30%以内,能源、房地产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应在40%以内。

2、资产结构分析

投资者要通过分析资产负债表掌握公司的资产结构,从而了解公司的资产质量,具体从分析流动资产和长期投资入手:流动资产。流动资产中要重点关注期末存货和应收账款。公司存货占流动资产比例应在30%以内,若公司的存货比例过大,占用公司资金比重较高,则会降低公司资金的流动性和短期偿债能力。应收账款余额过大,会增加资金回收难度,降低资金周转率,给公司带来较大的经营风险。长期投资。投资者要重点评价长期投资的回报,了解公司长期投资的资产质量。

3、债务结构分析

公司的负债总额是由多个部分组成,如短期借贷、应付股利以及应交税费等。投资者应对后两项的余额情况加以重点关注。应付股利。由于很多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均为国家或国有公司,故此应付股利一般都是尚未支付给国家股或国有法人股的股利。当公司历年累计的应付股利金额较大时,表明其流动资金较为紧张,此时应对公司的股利分配政策及盈利状况的真实性产生质疑。应交税费。通常情况下,应交税费是由公司应当交纳但却未交的所得税组成,若是金额比较大,表明公司的流动资金十分紧张,如果连年欠税,则可能是由于公司的应收账款比例过大,致使其流动资金周转困难,由此表明公司在销售政策及财务内部管理上存在严重的不足。

(二)利润表分析

通过利润表分析,主要了解公司的生产经营成果,衡量公司的生存发展能力。

1、利润结构分析

利润表主要反映的是上市公司某个期间内的净利润或是净亏损情况,该财务报表的重点为收入指标和费用指标。利润表中包含了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净利润以及利润总额等会计指标,投资者应当对公司的主营业务利润及净利润的盈亏情况加以重点关注。由于主营业务是促进公司长期发展的动力之源,通常情况下,主营业务亏损但净利润却有盈余的公司的危险系数要远远高于主营业务盈利但净利润亏损的公司,这是因为公司可能会通过一些不稳定的指标,如营业外收入、投资收益等,将当期净利润和利润总额做成盈利。

2、关联交易分析

投资者要对公司的关联交易进行分析,掌握公司真实的利润来源,避免投资者因公司利用关联方交易调节利润而对投资决策造成误导。在关联交易分析中要重点考察以下三种利润调节方式:母子公司利用关联交易转嫁费用,所以在分析公司利润时必须剔除因关联交易产生的利润。母子公司利用资产租赁的方式调节利润,子公司的大部分资产通过租赁的方式从母公司获取,甚至可将租赁的资产转租给母公司,以达到转移利润的目的。上市公司可以通过与母公司之间进行资产转让置换的方式,来粉饰自己的经营状况。上市公司一般会利用购买母公司资产的款项挂往来账,由此便可以不计利息,这样不但能够获得资产的经营收益,同时,还不用付出任何代价便可将经营风险转移给母公司。此外,上市公司通过将自己的不良资产与债务剥离给母公司的方式,可以实现避免经营亏损的目标。

(三)现金流量表分析

通过分析现金流量表,了解公司现金构成、现金来源以及现金用途。

1、关联公司往来资金分析

融资性是关联公司往来资金所具备的一个典型特征,借款方一般都是放在其它应付款中进行核算,而贷款方则是放在其它应收账款中进行核算。在现金流量表的编制中,应收及应付款变动额会被作为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但从本质的角度讲,这些变动所反映的是投资和筹资活动,所以可能会造成现金流量净额被夸大。

2、股利支付分析

对于财务状况较为良好的公司而言,其在现金股利的分配上可以保持连续性,并且账面利润也比较好。而财务状况比较恶劣的公司,一般无法经常进行现金股利的分配,因此,从现金股利的分配上能够判断公司的财务状况。

3、每股现金流量分析

有的上市公司虽然税后利润指标较好,但其现金流量却并不充足,这极有可能是因为关联交易引起的。以主营业务盈利的上市公司,其每股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量金额应当高于同期每股收益,这种现金流量才属正常。所以投资者在投资时,应当选择每股税后利润与每股现金流量都比较高的个股。

第2篇:财务管理与财报分析范文

[关键词]管理视角;财务报表;编制;分析

[DOI]10.13939/ki.zgsc.2016.40.131

从一般意义上而言,企业各种活动可统筹划分为:经营性和金融性两种活动。金融性活动是指企业的投资、筹资以及对闲置资金处置等活动,是专指企业在资金上的统筹控制。而经营性活动则指企业的产品开发、营销等实体运作。为更直观地了解企业的经营和运作情况,从管理的角度出发进行财务报表的编制,有效地将金融活动和经营活动通过报表的形式进行明确的区分,这是传统报表所不能体现的内容。从管理角度出发进行财务报表的编制和分析,能够为企业确定投资和经营方向提供更具体、详细的财务说明,为企业降低风险奠定了基础。

1 管理视角下进行财务报表编制与分析的优势

1.1 增强财务报表清晰度

从管理角度出发编制的财务报表,一方面,将三大财务报表按照经营活动和金融活动两种情况进行划分,这种划分方式使经营者和决策者更直观和清晰地了解企业的经营情况和资金运作情况,更方便做出经营决策。另一方面,传统的报表没有对企业情况进行区分,但编制时一般采用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双重计量模式,这就无形增加了财务报表所体现出的相关财务内容的不确定,不利于管理者更直观地确定经营方向。而管理用财务报表对企业经营性活动采用历史成本计量方法,对金融活动则采用财务公允价值计量方法,增强了财务报表的清晰度。

1.2 增强财务报表内在一致性

在财务改革的大趋势下,从管理视角出发编制财务报表更符合企业发展的要求和会计发展趋势。按照经营活动和融资活动将三大报表的会计项目进行重新分类,与传统的会计报表相比,增强了会计项目之间的一致性。例如,在传统的财务报表编制过程中,无息负债被计入财务杠杆,导致财务杠杆系数发生变化,但在管理用财务报表中,无息负债不被计入,这样就提高了报表的准确程度和与实际的符合程度。

1.3 增强了对现金流量现值的重视

传统的财务报表普遍存在着过于重视盈利而忽视现金流动的问题,而突出管理意图的财务报表则关注到现金流量的问题,通过对现金的流动会计项目在财务报表上明确予以体现,使企业的经营情况更直观、更清晰地反映出来。传统的财务报表往往通过盈余来控制利润,但这样的做法会导致企业将精力过多地放在利润而忽视现金链断裂所发生的危险。管理视角下的财务报表增强了对现金流量问题的重视程度,有效地减少了经营风险。

2 管理视角下财务报表的编制

2.1 管理视角下资产负债表的编制

管理视角下的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是以传统的资产负责表为基础的。首先,要将企业的各项活动划分成经营活动和金融活动两类,根据这两类活动标准,将资产分为生产或提供服务产生的经营性资产和投资用金融性资产,负债分为经营活动产生的经营性负债和筹资活动产生的金融性负债。其次是资产负债表恒定公式的调整。传统的资产负债表的会计公式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管理用资产负债表会计公式调整为经营资产与金融资产的总和等于经营负债、金融负债、所有者权益三者的总和。

编制管理用资产负债表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经营性资产与负债和金融性资产与负债的划分问题。正确地区分经营活动和金融活动是管理用资产负债表编制的前提,业务性质划分不正确,报表也将丧失准确性。二是要注意一些会计项目的归类问题。短期应收票据、债券型投资、短期股权投资都应划分为金融资产;短期应收票据、债权性投资、长期权益性投资等项目归入经营资产。无息短期应付票据、普通应付股利、递延所得税负债等项目应划分为金融负债;无息短期应付票据、应付股利和利息、经营活动长期应付款等应划入经营负债。相同的项目可能因计息或无息等原因,被划入不同的类别,因此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确保归入正确的会计科目,保证报表的准确性。

2.2 管理视角下利润表的编制

管理视角下的利润表的编制,跟管理用资产负债表一样,需要将损益分为经营损益和金融损益。经营损益是在经营活动下产生的利润,金融损益是资金运作过程中产生的,是资金投资收益扣除利息费用的差额。将损益分为经营损益和金融损益有利于更明晰地说明企业经营业绩的变化。

在划分经营损益和金融损益时,要注意以下问题:一是损益项目的划分。利息、汇兑等财务费用一般都划归为金融损益项目。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一般划分为金融损益。二是所得税的分摊。所得税的分摊按照所得税费用与利润总额之间的比例为平均所得税率来计算。

2.3 管理视角下现金流量表的编制

管理视角下的现金流量表也同样分为经营类现金流量和金融类现金流量。管理用现金流量表基本公式:

实体现金流量=融资现金流量实体现金流量=税后经营净利润-净经营资产净投资=税后经营净利润-(经营营运资本增加+净经营长期资产增加)=税后经营净利润-净经营资产增加

实体现金流量反映了企业的经营成效,如果现金流量为正数,说明企业的经营现金流超过了再投资需求,多余的部分作为自由现金流量进行使用和分配。相反,如果现金流量为负数,说明经营现金流小于再投资需求,出现差额需要从经营外部筹资。

3 管理视角下财务报表的分析

3.1 管理视角下财务报表的分析方法

传统的财务报表的分析方法主要采用比率分析法。其中,比率分析法主要是采取比率的形式反映项目或类别之间的关系,真实地反映出企业的经营情况,从而使经营者发现企业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比如,通过偿债能力、资产管理能力的比率来反映企业的资产、负债、盈利等情况。而管理视角下的财务报表在进行比率分析时,要针对经营活动和金融活动进行分类,需要对净经营资产净利率、税后利息率等指标进行分析。二者的不同在于:传统的财务报表采用的是杜邦分析体系,管理用财务报表是对杜邦分析体系的改进。改进的杜邦分析体系是对企业的经营活动的综合评价,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次数与权益乘数三者之间的乘积为权益净利率。

3.2 管理视角下财务报表的分析体系

管理视角下的财务报表对传统的杜邦分析体系进行了改进和完善,主要表现在:一是传统的分析体系没有明确的区分经营损益和金融损益。按照企业财务实际操作规则,投资活动产生的费用应从经营类收益中扣除,否则经营资产和收益不能匹配。二是对负债情况进行区分。管理视角下的财务报表将有息负债计入金融负债,无息负债计入经营负债,对两种负债情况进行了明确区分。三是对总资产和净利润进行区分。管理用资产负债表中,税后经营利润与净经营资产之间额比率为净经营资产利润,净经营资产利润这一会计项目能更真实地体现资产实际的资产回报率。

4 结 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对企业而言,财务管理在企业健康发展中起着决定性作用,财务管理的完善是企业做出决策和确定方向的前提。从管理视角出发进行财务报表的编制和分析,对传统的财务报表进行改革,不但弥补了不足,更有利于企业根据财务报表做出正确的经营决策。企业应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加快财务管理改革的步伐。

参考文献:

[1]刘文亚.浅析管理用财务报表的编制[J].新西部,2013(2).

第3篇:财务管理与财报分析范文

【关键词】 双语教学; 第二课堂; 全英语教学; 英语财报分析

早在10年前,我国教育部就已经开始重视高校的双语教学,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文件推进双语教学的开展。2001年8月,教育部高教司颁发《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其中第八条规定:“按照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的挑战,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对高新技术领域的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专业,以及为适应我国加入WTO后需要的金融、法律等专业,更要先行一步,力争三年内,外语教学课程达到所开课程的5%~10%。暂不具备直接用外语讲授条件的学校、专业,可以对部分课程先实行外语教材、中文授课,分步到位。”在此文件中,教育部着重提及了“金融、法律等专业”,说明与金融极为紧密的会计专业也同样有必要尽快推进双语教学,是需要率先导入双语教学的专业领域之一。不久,以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为首的211高校又领先一步,率先开展了全英语教学。之后,教育部又接连于2002年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2007年颁布了《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项目评审指标体系》,规范了双语教学的定义和评审指标。

同时,2005年11月我国签订了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联合声明之后,各行各业对于懂英语的会计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多。尤其是上海浦东地区即将建成我国“金融”和“航运”两大中心,在此大背景下,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对于擅长英语的会计人才的需求更加旺盛。

为紧紧抓住这一历史性机遇,我们也积极开展了一系列的双语教学的实践活动。其中,我们筹办的第二课堂活动“英语财报分析大赛”颇具创新性。

对于中英双语教学的理解和实践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除了在教学计划中充分重视双语教学课程,在会计系的两大专业(会计学专业和财务管理专业)中增设双语教学课程的比例之外,我们还考虑运用“第二课堂”组织比赛等活动来吸引学生“用英语学专业”的兴趣。2010年10月,我们举办了第一届“英语财报分析大赛”。同学们普遍表现出对此项大赛的兴趣,不仅有会计系的学生参赛,金融专业等其他专业的学生也颇有兴趣,他们与会计系的学生一起组成团队参加比赛。运用“第二课堂”这一平台,我们有了一个更为灵活的平台进一步推进双语教学的深入开展。

本文在回顾和整理高校会计专业双语教学的相关政策和理论之后,通过对笔者策划筹办的“英语财报分析大赛”的实践案例进行分析,探讨高校会计系通过第二课堂灵活开展双语教学的可行性。

一、双语教学的理论分析

根据目前国际上通用的双语教学(Bilingual Education)理论,可将双语教学分为三种模式:第一种为“全外语教学模式”,英语翻译为Immersion English Teaching,所以又称浸入式教学,是指用外语作为完全的教学语言,教师全部使用外语面对学生讲授课程,使学生好像被“浸泡”在外语中。第二种为“混合式教学模式”,指教师使用外语教材,交替使用外语和母语进行授课。其中外语使用的比例,通常取决于学生的理解情况和学生的接受能力。第三种为“外语教材加母语讲授模式”,是指在授课中仅教材使用外语,讲授、板书、课堂讨论、练习和作业等其他环节全部使用母语。

如果是中英双语教学,那么,上述第一种全外语教学其实可用“teaching in English(用英语教)”来表述,这种模式下教师和学生的思考过程整个都使用英语,具有用英语思考、用英语学习的效果。但是,这种模式要求师生双方都已经具有较高的英语水平,熟练地掌握英语。如果学生的英语水平尚未达到要求,那么全英语授课反而会让学生听不懂,无法理解,更不可能掌握。

第二种混合式教学模式也是“teaching in English(用英语教)”。只是如果英语的比重太低则不利于教学了。一般认为英语的比重不应低于30%。如果这种混合模式中英语的使用比例低于30%,那么学生就难以学会用英语思考,只能学习一些专业概念的英语表述方法了,只相当于学习了专业英语。因此,如果学生的英语水平较高,教师可以提高课堂讲述英语的比例,使英语讲述到达50%以上,这样可以使得学生逐步习惯于用英语学习。对于中国学生而言,50%以上的混合模式教学往往能使学生在专业学习上和专业英语能力的提高上都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同时,也为实施全英语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而第三种外语教材加中文讲授模式则变成了“teaching English(教英语)”甚至是“read in English(读英语)”了。教师将英语教材翻译成母语,学生学习如何翻译专业英语,相当于上了一节会计专业的英语翻译课。这样的双语教学其实已经难以达到双语教学的初衷,难以达到用英语学习会计学专业知识的目的,其教学效果往往不十分令人满意。学生对会计学专业中使用的英语教材的解读能力可能会有所提高,但距离使用英语学习会计还有距离。这样的教学模式下,由于纯粹阅读英语,学生的注意力大多集中在英语读解上,反而难以学好会计的专业知识。这种模式须提高至第二种混合式后才能有所起色。

双语教学缘起于加拿大圣・兰伯特学校(St. Lambert,Montreal),1965年开始,该校采用浸入式法语教学实验一直进行到学生高中毕业,至20世纪70年代末,取得了出人意料的效果。圣・兰伯特学校的早期全浸入式法语教学作为最典型的模式得到了广泛的宣传。因此,加拿大被视为双语教学最先进的国家之一。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安大略教育研究中心的卡明斯教授(Jim Cummins)是国际双语教育和教学的权威。他认为,好的双语教学不但能提高学生的第二语言水平,而且不会影响学生的第一语言水平和对学科知识的掌握。

20世纪70年代后期,美国也开始导入双语教学。美国33个州的360所学校在对西班牙语、法语、德语、日语、夏威夷语、中文等9种不同的语言进行全浸入、半浸入和双向浸入式教学。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日本、韩国、中国等亚洲国家的高校也开始大规模地开设全英语(全浸入式)、混合式双语教学课程,积极开展以英语为主的双语教学。

二、通过第二课堂开展双语教学的现状分析

2010年10月,我们启动了筹划已久的“英语财报分析大赛”。此次大赛,旨在培养学生阅读分析世界知名企业的英语财务报告的能力,同时也为学生毕业后到外资外企就业,或前往英语国家留学打下基础。

(一)比赛宗旨和方式

为提高学生的参赛兴趣,本大赛特别选取了大学生非常关注的美国一流的成功企业“苹果公司(Apple Inc.)”为对象,比赛要求学生以2―5人的团队形式参赛,阅读分析苹果公司《2009年度财务报告》。

苹果公司日前刚刚了新款iPad和iPhone4。学生们正好非常关注苹果公司的产品,许多学生是苹果公司“铁杆粉丝”,听说要分析其年度财务报告,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二)比赛形式

本次大赛要求参赛学生阅读和分析的苹果公司年度财务报告是根据美国会计准则(US GAAP)编制的财务报表。要求学生用中英双语撰写自己团队的“财务分析报告”,由评委会对报告进行预审,决定各参赛团队是否有资格参加口头答辩比赛。预审结束后组织口头答辩比赛,要求参赛团队用中英双语演示PPT、用中英双语解说,并用中英双语回答评委的提问。

(三)来自学生的反馈

为了解学生对本届“英语财报分析大赛”的看法和建议,笔者在进行比赛的同时,针对参赛学生实施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

从学生们的问卷回答中可了解到以下几点:

第一,有关学生的参赛兴趣,有高达88%的参赛学生认为有兴趣或很有兴趣。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有8%的参赛学生“不太感兴趣”,但是他们认为此项比赛“对毕业后的出路有用”,所以也来参加。

第二,有关学生的参赛目的,有高达67%的学生为了加强英语能力,学习用英语进行财报分析。这反映出了会计系的学生们对于双语学习自己专业的热情。

第三,有关本届“英语财报分析大赛”对学生就业升学等出路的影响,全部学生(100%)认为参加本届“英语财报分析大赛”对于自己毕业后的出路有用。其中,有高达92%的学生认为英语能力对未来职业生涯“很重要”或“比较重要”。有高达33%的学生认为参赛能为毕业后到外企工作或赴英美留学做准备。以上数据都说明学生们普遍认识到不管未来去哪里工作,英语能力,尤其是财务英语能力对未来职业生涯是重要的,认为参赛能够锻炼自己的财报分析能力和英语能力。

第四,关于学生对比赛的建议,学生都积极回应,在所有的建议中,希望得到教师对财务分析进一步指导的占41%,反映出学生们想进一步学习、提高财务分析能力和英语能力的愿望强烈。

(四)本次第二课堂“英语财报分析大赛”的总结

通过举办此次第二课堂“英语财报分析大赛”,认为可以锻炼学生以下几方面的能力。

首先,以财务报告分析比赛为形式的第二课堂锻炼了参赛者的英语能力,尤其是财务英语能力。财务英语和日常英语在词汇上、语法上重点难点都不尽相同,阅读、理解并分析一份国外的财务报告对参赛学生的财务英语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通过阅读英语财务报表可以巩固并应用学生的财务英语的知识和技能。

其次,通过财务报告分析可以直接接触到美国GAAP会计准则,为学生进一步接触和使用国际会计准则打下基础。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各国经济的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为经济所服务的会计准则及体系也随着这一变化而变化,与其他各国会计准则和实务的交流也越来越多。2007年开始施行的新会计准则也体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趋势。会计教学应该紧跟这一国际化发展趋势。本次大赛对美国一流成功企业的财务报告进行分析,能很好地使学生学习并理解国内外会计准则的异同,加深他们对会计准则国际化的认识。特别是对苹果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分析,可以使学生从报表格式、报表项目、会计政策、会计估计等各方面实际体会到美国GAAP准则和中国会计准则的异同,从而加强学生在会计专业的国际化视野,了解造成各国之间会计准则差异的文化背景和经济根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趋势。

最后,财务报表分析可以使学生接触到会计实务。分析财务报告是通过报表的各项数字、附注、管理者评论等解读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是会计实务中重要的一项。通过分析英语财务报表,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国内和国际会计准则在实务操作以及分析重点上的差异。同时,进行财务报告分析是比较具有实践性的,可以使学生接触到未来在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为此而打好基础。

三、对如何开展双语教学的建议

通过此次“英语财报分析大赛”的实践,笔者认为,通过第二课堂开展双语教学有两大优势和一个问题,可以归纳如下:

优势一:与双语课程形成优势互补,给予学生更多的机会开口说英语和动笔写英语。笔者认为,第二课堂的“英语财报分析大赛”能与会计系教学计划中的双语课程形成优势互补,使得参赛的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开口说英语、动笔写英语。比赛要求学生在比赛时先分别用中英文双语简介自己的分析报告,然后当场回答评委的提问。评委用英语提问时,必须用英语回答,而评委用中文提问时,必须用中文回答。因此,参赛学生必须开口说英语,必须考虑如何用英语解释自己的观点,从而给学生创造了练习英语口语的机会。

另外,参加第二课堂的“英语财报分析大赛”的学生必须使用中英文双语撰写“财务分析报告”,由评委会对报告进行预审,决定各参赛团队是否有资格参加口头答辩比赛。因此,学生必须用英语撰写财务分析报告,锻炼了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优势二:直接而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会计专业水平。通过参赛学生们直接接触到了英语会计的实务。通过分析苹果公司的年报,学生们直接接触到了美国FASB制定的财务会计准则(GAAP),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和使用国际会计准则打下了良好基础,并且,通过分析苹果公司年报,学生们了解到了我国和美国在会计报表编制中的差异,而这些知识极大地提高了学生们的会计专业水平。

问题点在于,难以做到对学生的全覆盖。由于第二课堂活动是自愿参加,所以参赛学生多为英语好、专业强的学生,在英语上没有自信的学生往往不愿参加。因此,第二课堂活动难以做到对学生的全覆盖。

基于上述优势和问题的分析,笔者总结出以下的建议,用于探讨如何开展双语教学。

第一,进行课堂双语教学很重要,但是双语教学不能仅限于课堂单方面的灌输。大学生们处于风华正茂的年龄,对新事物新知识有着极大的热情。第二课堂正好满足了大学生们的这种需求。在课堂双语教学对学生完成基本理论教学的前提下,通过第二课堂这一灵活方式,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第二,第二课堂双语教学一定要选择学生们最为感兴趣的主题。比如,这次筹办的“英语财报分析大赛”以苹果公司为分析对象,正是基于“投其所好”的想法,结果确实极大地调动了大学生们的参赛兴趣。

第三,第二课堂双语教学本着自愿参加的原则,虽然难以覆盖到所有学生,但可以通过团队参赛的方式,尽量鼓励那些不擅长英语的学生也作为团队的一员参与到比赛中来。他们通过与团队中其他擅长英语的学生的共同参赛,不擅长英语的学生的提高是显著而快速的。

四、结语

本文通过对笔者策划并筹办的高校会计系第二课堂“英语财报分析大赛”这一实践案例的归纳和分析,探讨了我国高校会计专业通过灵活运用第二课堂这一平台,进行双语教学的可行性。本文认为,第二课堂双语教学能与教学计划中的双语课堂形成优势互补,增加学生练习专业英语口语和写作的能力,从而提高了学生的会计专业水平。虽然第二课堂活动以自愿为主,难以覆盖全部学生,但通过团队参赛的方式,使得不擅长英语的学生也能参与比赛,快速提高。因此,笔者认为,筹办第二课堂“英语财报分析大赛”这一活动,有力地支持并加强了会计专业整体的双语教学,具有较强的可行性。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