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微观经济行为范文

微观经济行为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微观经济行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微观经济行为

第1篇:微观经济行为范文

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是相辅相成的,其是理论教学的补充,能够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够培养学生的应用和实践意识。在实践教学中学生能够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习惯,学生的动手能力能够得到显著提高,学生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微观经济学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微观经济学实践教学能够让学生更透彻的理解理论知识。微观经济学与当前社会的经济现象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它是建立在西方经济学的基础上的,它里面提到的很多理论实际上与我国的当前的国情和经济发展情况等都有许多不同之处。这使得学生在理解的过程中会面临一些障碍。而实践教学,与传统的让学生硬着头皮去背理论不同,它强调在实践中引导学生对理论获得感性认知,在此基础上去重新认识抽象的理论。对学生来说,实践教学能够让抽象的问题形象化,能够让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学生通过实践中的观看和操作,能够更深刻的了解微观经济学的相关理论知识。他们可以透过一定的经济现象去理解和参悟知识,能够通过操作实践验证知识,这对于提高他们对理论知识的领悟力作用重大。

(二)微观经济学实践教学能够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微观经济学开设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相关的经济理论和知识,但其最主要的目的还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利用这些理论知识去认识社会现象,去分析当前的经济问题。如果不注重实践教学,学生看似死记硬背记住了很多生涩的理论,但是却不具备利用这些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纸上谈兵式的教学势必会削弱学生的实践能力,会影响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而实践教学,能够让学生利用各种分析模型分析经济现象,例如可以让他们利用边际分析和各种动态模型完成对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的分析。学生将来必定是走向工作岗位的,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他们的职业前景是非常有益的,符合新时期社会和市场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

二、微观经济学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微观经济学实践教学一直受困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一)师资队伍因素。很多学校在微观经济学课程上配备的都是经济学相关专业毕业的教师,这些教师本身对微观经济学缺乏深入的了解,这使得他们专业素质不够硬,不能够驾轻就熟的完成微观经济学实践教学,在课堂上更多的选择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方式。教师自身素质不高影响了微观经济学实践教学的开展。此外,学校实践设施配备问题,微观经济学实践教学的开展需要先进的教学软件的辅助,需要实训场所,但是很多高校由于受办学资金、教学观念和场地条件的制约,没有为微观经济学实践教学的开展创造硬件条件。

(二)实践教学方法单一问题。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将会直接影响实践教学的效果。由于微观经济学涉及到诸多理论,部分教师在教学时习惯于沿袭其他教师的实践教学方法,不能够灵活运用各种实践方法,使得实践教学陷入和理论教学一样的困境。学生感受不到实践教学的氛围,在实践教学中不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实践教学形同虚设。

(三)实践教学模式僵化问题。随着社会对应用型人才需求的增加,微观经济学实践教学模式必须要进一步完善。但是当前微观经济学实践教学存在模式僵化问题,实践教学依赖于课内实践教学或者校内实训或者顶岗实习来实现,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实践教学模式,也就不能够保证实践教学的效果,不能够系统的对学生进行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微观经济学实践教学的有效策略

为了进一步提高经管类专业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必须要着力解决微观经济学这门基础课程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要构建一个完善的实践教学模式,通过多种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微观经济学的热情,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一)立足课堂,多种实践教学方法并用。微观经济学课程所涉及到的内容较多、较复杂,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在课堂教学上。课堂是实践教学实施的最佳平台之一,在课堂上,教师要适当减少理论教学的比重,增加实践教学,真正实现理论和实践结合。适用于课堂上的实践教学方法也有很多种,以下介绍几种适用的具有较好成效的实践教学方法:

1、讨论教学法。讨论教学法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让学生针对经济学理论或者某一经济现象各抒己见。通过思想交锋式的讨论,能够让学生更深刻的了解微观经济学中的相关理论,能够让他们运用这些知识去分析和认识当前我国经济建设中的问题。讨论教学法符合学生在这门课程学习中渴望交流的学习特点,能够让整个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同时,可以锻炼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包括口头表达能力、协调能力等,进而能够培养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能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2、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建立在讨论教学法基础上的一种教学方法,微观经济学教材中的内容都是偏理论的,学生要理解这些抽象的知识难度较大,但如果能够让学生结合实际的经济活动去理解这些理论知识,将会容易许多。采用案例教学法主要是通过展示与补充实践资料或者实例来达到辅助理论教学的目的。具体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形式应用案例教学法:

1)案例讨论教学法。这种讨论又可分为专题讨论和实际应用讨论两种。首先,专题案例讨论教学。所谓专题案例讨论式教学主要是在学生学习过微观经济学某一系统的知识之后,组织学习结合当前社会领域内的热点或者焦点问题进行学习和讨论。这种讨论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能够帮助学生解放思想。但是这种专题案例讨论教学对案例的要求是极高的,要求案例具有代表性和争论性,这样才具备专题讨论的价值。教师可以选取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作为案例,也可以选取我国颁布的某项经济政策作为案例,例如,在学习完微观经济学中关于收入分配的理论知识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就我国当前的分配制度进行讨论人,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我国现阶段在收入分配时应该坚持效率优先还是应该坚持公平优先。学生为了得到观点,必须要去寻找理论证明自己的观点,必要时还要查询资料,这种讨论能够避免学生讨论的表面化和形式化,当然。这种讨论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都较高,需要精心的组织和设计。其次,应用式的讨论教学方法。这种案例教学就是通过让学生对某一案例的分析,提高他们应用知识认识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微观经济学中生产要素市场理论的教学时,教师可以结合当前学生普遍关注的大学生就业问题,让学生就劳动力要素进行讨论。通过这种应用式讨论,既能让学生正确认识当前的就业问题,又能够让学生充分理解生产要素理论。

2)穿插式案例讲解法。上文提到的讨论教学法,主要是在学生完成某个知识点的学习之后,让他们利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在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时,海域一种教学方法就是在微观经济学知识讲解时穿插一些案例,通过案例来解释这些理论知识,从而让学生消化知识。例如在讲解需求弹性这一理论的时候,教师可以选用超市促销和特价活动的案例,让学生知道超市的促销和特价活动就是用需求弹性理论来刺激消费者的需求,达到吸引消费者购买的目的,这样学生就能够利用需求弹性理论来分析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经济现象,就能够更好的理解需求弹性知识。例如在讲解边际概念时,为了让学生知道每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的数量可能产生的效应,教师可以选取饥饿时吃包子的案例,当人们感到饥饿的时候,他们吃第一个包子会产生一种强烈的满足感,第二个包子会觉得非常香,等到他们吃第十个包子的时候,他们的满足感将会消失殆尽,甚至会产生呕吐反应。这说明了效应的递减作用。让他们通过案例中效应的变化,更深刻的理解边际理论知识。

(二)充分利用学校资源,采用项目教学。为了提高经管类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必须要组织他们进行各种实践活动,这种实践活动是需要学校的大力支持的。

1、利用校内实训室,模拟项目实践。学校可以成立校内实训室,可以开发配套的经管专业实践教学软件,让学生进入到模拟的项目情境中,让他们更清晰的理解经济学现象。例如为了让学生更深入的了解囚徒困境这一经典的经济学案例。教师可以利用校内实训室,将学生分成两组,让他们作为两个公司来竞争同一个国外项目。而教师可以挑选学生组成国外项目负责小组,两个公司要想争取到这个项目,就必须要和外国项目负责小组进行交流和沟通,他们在办事的时候有两个选择,一是不行贿采用正常的方法争取项目,另一种则是通过行贿来完成对项目小组人员的收买。通过贿赂或不贿赂的选择,让学生更清晰的理解囚徒困境。这种实践教学需要学校为学生提供操作项目的平台。

2、鼓励学生走出校外,做项目调研。微观经济学包含了诸多经济学理论,如供求理论、生产理论和成本理论等等。这些理论都围绕着一个核心,即经济活动。因此,要想让学生更好的学习这些理论,就必须要让学生置身于一定的经济活动中。因此,教师要定期组织学生进行经济活动项目调研。在校外项目调研中,要做好如下工作:

1)选择适合的项目。校外项目调研活动要求项目是现实的、真实的,因此,在选择项目时要选择附近的,这样可以便于学生到实地进行走访、考察和研究。另外,要选取可行的项目,例如有些企业是全封闭管理的,学生根本无法进入其中搞调研,对这类企业经济活动的项目调研必然很难实行。

2)明确项目设置。引导学生走出校门到企业做项目调研,就是为了让学生更清楚的了解微观经济学中的相关理论知识,因此,教师一定要在项目调研活动开始前,让学生明确调研任务,要设置好调研项目。可以将微观经济学中几大重要理论设立为分项目,让学生依次完成分项目的调研。如以某某企业微观经济学分析为总的项目,让学生进行如下子任务研究:一是对企业的供给与需求进行分析,在这个分析中,学生需要完成对该企业需求、供给、均衡价格和需求价格弹性等任务的调研和分析。二是对企业的消费者行为进行分析,在这个分析中,学生需要完成对企业消费者行为的初步调查,并给企业提建议,为其如何做到让消费者效用最大化提供宝贵意见。三是对企业的生产者行为进行分析,分析企业的生产投入要素,考察企业短期生产函数,考察企业生产的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通过这些项目设置,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同时,消化相关的微观经济学知识。

3)做好项目展示和评价。要将学生项目调研实践成果展示出来,让学生将自己的调研成果做成PPT或者调研报告,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同时,要建立针对学生实践的考核方法,要将实践部分的成绩纳入到微观经济学考核中,提高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

(三)校企联合,让实践教学现场化。经管类专业人才将来多数是要走上企业的经管岗位的,因此,经管类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必须要密切联系岗位实际,学校要充分利用校企合作的优势,开展微观经济学的实践教学。例如在实践教学环节,可以聘请企业的优秀经管人才到学校进行现场讲解,让他们结合工作实际谈一谈对微观经济学相关理论的理解,让他们说一说在实际的工作中哪些微观经济学理论是常用到的,哪些现象是能用微观经济学理论解释的。通过他们的现场解说,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微观经济学的实用性,能够让他们重视实践教学。也可以利用企业发展中相关经济活动的完整案例,让学生去分析如何解决经济活动中的问题,并让学生了解企业经管人才这些经济活动中是如何去做,如何克服危机的。还可以让学生走到企业经管岗位上,让学生近距离的了解经管类岗位工作的要求,让他们树立岗位意识,在日常的实践活动中高标准的要求自己,提高自己的操作能力。

四、结语

第2篇:微观经济行为范文

關键词:微观经济学;理论应用;会计学领域

Keywords:microeconomics;theoreticalapplication;accountingfield

中图分类号:F0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8)01-0187-02

0引言

微观经济学最早发源于西方,二十世纪初才渐渐传入我国。微观经济学理论的中心问题就是价格问题,并且主要研究个体或者个人的经济行为。微观经济学对所有权状况以及资源配置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并且在学术研究的深入下,微观经济学理论逐渐被广泛应用于实际的经济问题当中,例如:会计、金融、人力资源等。当前,着重讨论微观经济学理论在会计学领域中的应用。

1微观经济学理论研究

微观经济学又称小经济学,即所谓的个体经济学,是现代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的分支,主要是研究以个体或者个人为单位的经济行为。在此基础上,还深入研究了现代经济社会中的市场机制和资源配置,并且提出了微观经济学理论对市场失灵的看法和纠正,积极关心社会中的个人和个体的经济过程。总的来说,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中心思想就是使资源能够得到充分的利用。其中,微观经济学的内容非常广泛,主要包括了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成本理论、市场均衡理论、分配理论、一般均衡理论、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等。

微观经济学理论的研究方向主要是市场中个体的经济行为,其中包括单个家庭、单个厂商和单个市场的经济行为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总的来说,微观经济学的本质问题就是对于资源如何配置的问题,并且能够解释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科学的优化配置,来尽可能的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和消费的欲望,从而提高人们在生产方面的作用。在微观经济学中,不论是消费者理论还是生产者理论都是根据资源优化配置联系在一起的,而市场理论也充分的证明了政府无形的手的有效性,同时也讨论了市场失灵与政府的关系。在微观经济学主体中,主要包括了消费者理论、生产者理论、福利经济学、市场失灵等模块,这样分析就可以大体得出微观经济学的脉络。微观经济学从资源稀缺的方面考虑,认为所有个体和单位的经济行为准则都应该在充分利用有限资源的基础上,并且使有限资源能够得到合理的优化配置,从而获得最大的效益。当然,要想获得最大的效益也必须考虑个人和单位所需要的条件。在商品和劳务市场上,消费者及其家庭都要根据各种商品不同的价格来进行选择自己适合及偏爱哪一种产品,在自己有限的收入的条件下,能够有能力购买该商品,并且获得一定的收益或者说能够满足自己一定的需求和欲望。消费者及其家庭对商品的选择过程和结果都会影响商品的价格,而市场价格又处于一个波动的范围,因此,市场价格的变动又会对商品的生产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各种商品及其劳务都是由厂商决定的,因此厂商是商品的供给者,厂商的目的就是在于利用最小的投资和成本生产出最大的产品量,从而获得最大的收益,促进厂商的发展。一般来说,厂商的决策又会影响到生产要素,即生产要素在市场上的价格变动,从而间接的影响到家庭及个人的收入。不管是家庭和个人还是厂商都是根据市场的变化来执行最终的决策,也是这种决策在市场上通过供求关系表现出来,通过价格变动进行有效的协调。因此,微观经济学的最终任务就是研究市场机制和作用,均衡市场价格,考察市场机制是怎么通过个体和单位来进行资源最优配置并且取得一定的效益。微观经济学也是市场机制的经济学,以价格变动为中心,称为价格理论。除此之外,微观经济学还考察了市场机制失灵,政府是如何发挥其作用进行有效干预。例如:在经济学历史上,马歇尔计划,马歇尔的均衡价格理论和凯恩斯主义都充分的说明了政府的干预对市场机制的影响和作用。

2微观经济学理论在会计学领域中的应用分析

2.1产权和市场失灵在会计学领域中的应用

根据上文所述,在微观经济学的原理中,市场理论在理想的假设条件下对市场资源进行最优化配置,以便达到最大程度的收益。但是,在现实情况下,那些理想的假设条件往往是不存在的,所以市场机制也不能够正常运行,也不能达到有效的资源配置,实现最大收益,同时也导致了生产资源配置的市场失灵。一般来说,最严重的市场失灵源于有限的资源不能配置和资源的产权不够明确,产权理论的相关专业研究人员表明市场机制正常作用的基本条件就是明确产权,使产权能够明确并且可以转让。产权是有效利用、交换、保存、管理资源对资源进行投资的先决条件。产权理论表明,私有企业的常人有权享有剩余的利润,并且利用激励机制去不断提高企业的效益。没有产权的社会是一个效率低下、资源得不到优化配置的社会。当然,能够保证经济高效发展的产权具有明确性、专有性、可转让性、可操作性。

合理利用产权原理,能够清晰分析出企业中会计造假的一定原因。从企业的产权关系来看,我国国有资产处于一种特殊的状态下,整个企业没有明确的投资主体,也没有实现权利、义务和责任的统一,更沒有使资产、人、事之间进行合理规划的管理。由于产权关系界限的模糊,绿色会计理念应运而生,所谓的绿色会计就是将会计要素记录到会计报表中。绿色会计可以根据自然资源的特殊性,利用机会成本、边际成本等理论,采用成本和效益的分析法来进行会计表达。绿色会计的重点在于会计报表的记录上,只有进行严格的绿色会计披露,才能有效的对企业的资本支出和收入进行记录,并且综合分析。

会计市场的交易行为是一种特殊的商品交易,即会计信息的交易。会计市场出现市场失灵的现象主要有三个原因,包括:会计信息的公共性;会计信息的外在性;会计信息的不充分性。其中,会计信息的公共性,就是指会计信息在一定范围内属于公共物品,可以供所与人使用的东西。会计信息的公共性在证券市场上表现的尤为突出。另外,会计信息的外在性,也叫做外部经济的影响性,是指一个经济行为对其他的经济行为造成的影响。最后,会计信息的不充分性是指市场机制提供的信息,对交易事项能够有所帮助的信息要素。由于会计信息的特点和属性以及市场本身所具有的不完善机制,就要求政府必须进入会计市场并且充分发挥其作用,弥补市场的不足,保证经济的稳定发展。

2.2委托在会计学领域中的应用

在会计学领域中,委托关系是从事某种活动而产生的一种契约关系。在经济生活中,主体是人们,因此,在互相依存的经济整体中,需要某一个决策者做出相应的决策并且彼此产生影响。而在经济生活中最典型的就是委托关系。委托关系在会计学领域中的应用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是与财务会计相关的委托关系;第二,是与管理会计相关的委托关系。在管理会计中,通过各个单位、成员和委托关系来充分发挥会计的作用。委托在会计理论中的作用主要有两方面,第一是表明了会计学在激励机制中的重要性以及对会计信息方面的能动作用,激励问题在委托中处于核心地位,包括了对人的激励,也包括了对委托人的激励。只有在委托人和人之间进行合理的激励,才能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双方的经营成果,达到最大收益,实现双方的共同目标;第二是在会计的相关制度中强调的风险分担的重要性,委托具有分享原则,也就是委托人与人之间必须共同承担风险和收益。但是,风险一般具有不确定性,所以很难被人们所预测或者控制,一般都是在人们完全没有预测的情况下发生。所以,当委托人把经营风险交给人时,要积极调动人的热情,不能对人实施压力作用,使人心理发生变化。正确的做法就是使风险和收益之间达成科学合理的平衡。另外,委托关系在管理会计中的具体应用有责任预算的编制、内部转移价格的确定、间接费用的分配、责任中心的业绩考评。总的来说,委托就是将左右着的资产根据其意愿和相关的条件委托给人经营,实质也展示了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的事实。

3结束语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稳定发展,对经济的学术研究力度也在不断地加深,不管经济是衰败还是繁荣都属于一种经济现象,并且反映了一定社会的经济程度和经济发展状况。学术领域间存在着相互交融的现象,对于不同的经济情况和现象有着不同程度的融合和相互作用,在新形势下,微观经济学理论在会计学领域中更是相互作用、互相影响,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并且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作者:周一然

    参考文献: 

[1]陈淑华.会计信息的经济学分析[J].财会通讯,2010(06). 

[2]王铁林.论会计信息质量研究与信息经济学理论的借鉴与融合[J].财会研究,2010(05). 

[3]陈汉文,董望.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研究述评——基于信息经济学的研究范式[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3). 

第3篇:微观经济行为范文

关键词:损失规避 混合均衡 进化稳定均衡

经济涉及种植、加工、走私、消费等一系列环节,其中走私环节的利润最大。目前对走私的地下经济学研究主要集中于规模测估、供给与需求、对地上经济影响等领域,对走私的行为分析欠缺。本文从行为经济学的角度对走私行为进行了分析。

一、走私风险决策

走私要承担巨大的风险,研究走私者在不确定条件下的风险决策,主要有三种理论可资借用。

1、期望值理论

该理论假设决策人在不确定性条件下的风险态度是中立的,作决策时只考虑期望值的大小。假设走私者走私成功的概率为P1,收益为X1,走私不成功被抓获的概率为P2,收益(负值)为X2,如果不参与走私将稳定地获得工资性收入w。那么,当且仅当走私的期望收益E(X)=X1P1+X2P2大于w时,走私者才会冒险做出走私的决策,否则他将得不偿失。期望值大小直接反映了走私者动机的强弱,期望概率反映了走私者实现需要和动机的信心强弱。此理论说明:假如走私者把走私的期望效益看得很大,估计实现的概率也很高,那么这个目标所激发动机的力量就很强。

2、预期效用理论

该理论假定,每个决策者都有一个效用函数,效用函数以决策行为可能产生的行为结果为自变量,如果某个随机变量X以概率Pi取值Xi(i=1,2,…,n),而某人在确定地得到Xi时的效用为u(Xi),那么,该随机变量给他的效用便是U(X)= E[u(X)]= P1u(X1)+ P2u(X2)+ … + Pnu(Xn),其中,E[u(X)]表示关于随机变量X的期望效用,U(X)称为期望效用函数。理性的走私者当且仅当走私行为所导致的效用函数期望值大于不走私时所带来的工资效用时,才会选择走私,也就是:U(X)=P1u(X1)+P2u(X2)>U(w)。这个理论强调了走私者主观心理评价,认为走私者是在预期效用最大化的原则下做出决策,而不是根据货币收益的期望值大小来做出决策,突出了走私者做决策的主观预期。

3、期望理论

期望理论认为,人们的决策遵从损失规避准则,而不是风险规避准则。具体而言,大多数人在面临收益时,是风险规避的,在面临亏损时,是风险偏好的。收益和亏损都是相对参考点而言的,比起收益来,人们对亏损的感知会更敏感。期望效用曲线如图1。

由期望理论,走私者在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是以自我感知的亏损和收益为依据的,而不是实际财富拥有的多少。当走私者感知自我财富状态处于亏损状态时,他会“铤而走险”,是风险偏好的;当走私者感知自我财富处于获利状态时,他会考虑“金盆洗手”,是风险规避的。然而走私者对亏损的感知更加敏感,他们的目标追求都是越过参考点O,进入获利状态,选择风险规避。由于参考点是相对于走私者的主观判断形成的,一旦进入走私行业,巨大利润不断诱惑,参考点不断提升,从而很难越过。因此走私者在大部分情况下都处于风险偏好状态,真正“金盆洗手”规避风险的较少。

二、走私禁毒两方博弈

从经济学的角度,走私发生的基本前提是预期风险收益大于合法经营的利润,如果打击惩罚的力度不够,走私活动就难以避免。下面从博弈的角度来分析这一点。

该博弈的参与人是禁毒局和走私者,禁毒局的策略是严打和放松,走私者的策略是走私和不走私。为简化问题,假定禁毒局严打,走私者就一定会被发现,禁毒局放松打击,走私者就不会被发现。其博弈标准式如表1所示。

在上述博弈模型中,Y为财政拨付禁毒局的预算经费(形成收入),C为禁毒局打击走私的成本,F为走私被查获时的罚款(假设形成禁毒局的收入),f为对禁毒不力的处罚(如奖金扣除、职位下迁等),t为走私的投资成本,E为走私成功时获得的高额利润,w为走私者不走私所获得的工资性收入,p为禁毒局严格打击走私的概率,q为走私者选择走私的概率。

对于走私者而言,在给定p的前提下,选择走私的期望收益为U1(p)=(-t-F)p+(1-p)E,选择不走私的期望收益为U2(p)=w,令U1=U2,得到p?鄢=(E-w)/ (t+F+E)。其含义是:如果禁毒局严打的概率小于p?鄢,那么走私者的最优选择是走私;如果禁毒局严打的概率大于p?鄢,那么走私者的最优选择是不走私;如果禁毒局严打的概率为p?鄢,那么走私者随机选择走私或不走私。对于禁毒局而言,在给定q前提下,选择严打的期望收益为U3=(Y-C+F)q+(Y-C)(1-q),选择放松打击的期望收益为U4=(Y-f)q+Y(1-q),令U3=U4,得到q?鄢=C / F+f。其含义是:如果走私者走私的概率小于q?鄢,那么禁毒局的最优选择是放松打击,如果走私者走私的概率大于q?鄢,那么禁毒局的最优选择为严格打击;如果走私者走私的概率为q?鄢,禁毒局随机选择严打或放松。本博弈的混合纳什均衡为:走私者以C / F+f的概率选择走私,禁毒局以(E-w)/ (t+F+E)的概率选择严格打击。  进一步把走私者与禁毒局的期望收益联合起来考虑,用划线法图解禁毒局与走私者之间的博弈关系,如图2、图3所示。

第4篇:微观经济行为范文

关键词:事业单位;管理制度;经济管理行为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管理成为当前事业单位或企业单位主要的管理方式。经济管理在我国事业单位中的应用体现了我国政府经济发展的要求,通过经济管理的应用使事业单位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有所提高。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弊端,许多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对于经济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因此在进行经济管理中对自身单位内部的管理风险和财富风险不能很好地进行认识,导致我国事业单位的发展脚步缓慢。面对当前信息化的经济管理模式,我国事业单位应如何进行经济管理,从而使事业单位的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是当前我国大部分事业单位中所面临的首要问题。在我国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应用过程中由于领导层缺乏管理经验,员工缺乏管理意识等造成我国事业单位发展缓慢。因此,对于事业单位的经济管理行为应该进一步改进。通过对经济管理制度和行为的建立来实现我国事业单位的经营管理,增强事业单位在经营和管理过程中的管理风险和财务风险意识,促进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

一、加强人才的使用,提高经济管理质量

人才的建设是事业单位发展的主要动力,因此在未来我国事业单位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应该加强人才的建设。首先,在事业单位构建社会效益的过程中应该在保证社会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下,对事业单位内部的人员进行部分调整或扩招,通过人才的积累实现事业单位经济管理中的利益建设,为社会进行服务,发挥良好的服务效益,为社会的良好发展做出保障;其次,对于事业单位内部的经济管理人才的道德素质和社会技能进行培养,通过人才素质的培养实现事业单位内部素质的提升。对内部经济管理人才进行管理培训,创建良好的经济管理氛围;最后,在事业单位进行经济管理过程中需要做到“好钢用到刀刃上”。将高素质经济管理人才安排在单位需要的和关键的位置上,从而发挥最大的人才使用价值,为事业单位创造更多的利益价值。通过对事业单位人才进行合理的使用,使事业单位在经济管理中实现事业单位社会利益最大化,提高事业单位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

二、完善管理制度,促进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建设

管理制度的建立是实现经济管理的必然依据,因此在我国事业单位经济管理中应该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为我国事业单位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在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过程中,要遵循一定的原则。首先,应该遵循事业单位内部规章制度和社会法律法规,通过以社会法律法规为基础对事业单位内部的制度进行完善,进而维护事业单位经济利益;其次,在事业单位内部管理制度的建立过程中可以通过建立各项管理部门来实现事业单位的管理。例如可以建立主导经济管理的部门,通过专业部门的设立,使事业单位经济管理更加具有专业化。或设立经济风险评估部门对事业单位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风险进行专门的评估,从而保证事业单位内部的发展,降低在服务过程中的风险性;最后,对事业单位内部经济管理制度进行完善,根据员工的主观意识和客观需求制定合理、公平、透明的事业单位奖惩制度。通过制度的建立激发事业单位内部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事业单位员工工作的效益,促进事业单位的良好发展用。

三、提高风险意识,增强经济管理的落实

在经济管理过程中风险意识的建立是事业单位长远发展的依据,因此事业单位内部员工的风险意识至关重要。风险意识主要包括财务风险意识、管理风险意识等。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提高事业单位员工的风险意识:

①对我国事业单位的财政部门的人员进行风险意识培训,使员工在工作中认识到风险意识的重要性;

②建立事业单位风险评估系统,加强风险评估机制的建立;

③设立专门的风险部门,通过部门的设立使员工了解到单位对风险意识的重视,从而加强员工的风险意识;

④对事业单位的管理层进行经济管理意识和风险意识的培养,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对我国事业单位在经济发展中的要求,充分发挥经济管理的重要性,使事业单位能够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为社会和人民服务,创造更好更多的社会价值。

总结

通过对我国事业单位中经济管理的分析,了解我国事业单位在经济管理过程中缺乏主管人才的培养和客观意识的建立,因此在事业单位未来发展过程中应该建立良好的经济管理环境,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策略,对事业单位中管理意识和风险意识进行提高,完善经济管理体制,构建财务部门和风险评估部门,促进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赵玄枝.浅谈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过程中的问题及策略[J].中国集体经济,2014,27(01):104-105.

第5篇:微观经济行为范文

早在2011年的6月11号,当时担哈药总厂厂长的吴志军就曾经在北京代表哈药集团向公众道歉,亲口承认其公司超标排污。而之后的一段时间之内,石药集团和联邦制药等国内重点原料药生产企业的污染问题也相继被媒体曝光出来,一时之间成为公众议论的焦点。和普通的化工厂不同,原料药生产领域,一家药厂经常要生产十几种原料药,而废药的成分都迥然相异,因此就提高了原料药生产企业的废物处理难度。而原料生产企业的前期投入都比较多,违法成本较低,所以使得这一多年顽疾成为整个医药行业的难题。同时,原料药生产企业属于高污染,消耗高的产业,仅仅是生产一种原料药,就有可能导致产生几种或者更多种的反应,而同时使用多种原材料,就有可能有产生几十种的反应,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大气污染,水污染。因此,医药行业环境管理会计行为,前提就是为了保护环境,实现企业效益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从而满足会计信息利用者作为决策的需要。

二、医药行业环境管理中的会计行为

要使医药行业的环境管理中会计行为更好更长久的经营下去,在考虑企业内部的经济状况的同时,还应该结合国家相关的环境法律法规颁布实施的情况和风险考核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医药行业的环境管理中的会计行为指的是医药行业的企业定期评估企业的环境业绩和环保经济状况,并对外进行报告,能够及时的为医药行业提供反映整个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对环境责任的履行状况。传统会计中的货币计量在作为一个统一的尺度来记录,分析和报告企业的经济活动。而环境会计中的环境资源存在着商品性和非商品性,不能够单纯的运用货币的计量方法来计量,因此环境会计应该使用多种方式计量。

三、医药行业环境管理中会计行为的诸多要素

医药行业环境会计要素包括环境资产,环境负债,环境权益,环境费用,环境收入以及环境利润。环境资产指的是特定个体对已经发生的事项加以控制,然后来进行货币计量。可能带来未来经济效益的环境资源包括了环保设备,环保投资,环保基金存款以及可再生环境资产。环境负债指的是企业所发生的情况符合负债的确认标准,并且与环境的成本有关系,同时有支付环境成本的义务,义务包括资产弃置义务,环保专项补助,环境补偿义务以及环保负债等。在环境会计中,环境权益主要指的是自然资本环保基金。医药行业中的环境费用指的是,在对环境负责的前提下,为管理企业日常运营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而主动或者被动采取的错事的费用,以及因为企业在执行自身的环境目标的环境要求的过程中,所支付的绿化费,污水处理费用,排污费,能源费等诸多费用。环境收入指的是企业在环境保护中所取得的经济效益,在医药行业中主要表现为医药企业对生产医药产品的时候,所产生出来的“三废”物品的变卖和回收利用所带来收入,以及环保产品的销售收入。环境利润则是指环境收入后扣除环境成本的费用之后的纯收入,它反映的是一个企业的环境绩效,代表了一个企业经济利益和环境问题的协调问题。

四、医药行业环境信息的披露现状

财务报表,报表附注以及财务情况说明书是医药行业用来披露环境信息所采用的一些行为方法。通过财务报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来揭示医药行业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而带来的财务影响。同时,医药行业也应该编制出相应的环境报告来提供企业的环境绩效情况。这是2011年,我国医药行业中58家上市公司年终对环境信息的披露情况。参与调查的58家公司里面,所有的年度报告的内容都包含了与环境事项相关的会计行为。

(一)年终报告上,董事会对环境信息的报告披露在这些公司里面,总共有30家医药企业在董事会报告中披露与环境有关事项,其中包括对环境的治理情况,购买环保设备,还有取得环保管理体系认证等。对环境的治理有很多的方式方法,例如建立环境保护制度,或者是与环保有关的公司发展方向。

(二)公司存在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在参与调查的58家上市医药企业之中,有57家医药企业在报告中独立列出了本公司是否存在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其中有3家医药企业或是其子公司因为环境污染问题严重而导致了该公司的停产整顿,有些医药企业则是被列入了环境保护管理比较差的企业名单之中。

(三)医药行业环境管理中的会计信息的披露在参与调查的58家上市医药企业之中,一共有29家医药企业在董事会报告上面单独列出了与环境保护有关的会计信息。这些医药企业所反映的会计信息,主要表现在医药企业按照要求所进行的环境保护投资。其中在建工程明细科目中有独立列出项目投资和环保设备的购买。总体而言,这些医药企业的报表都不能够全面详细地反映出本公司的环境会计状况,对自身企业自发进行的环境管理反映都比较被动。在58家公司的报表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公司只是披露了排污费用,绿化费用这一类的项目,从这样的科目里面能够看到公司对于环境保护的积极性。但是这些样本公司在环境负债,环境罚款和滞纳金等方面,并没有过多的去披露。

第6篇:微观经济行为范文

关键词:经济危机银行监管

一、经济危机下加强银行内部监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首先,银行经营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

银行风险是指银行在经营过程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而使其资产和预期收益蒙受损失的可能性。

银行风险主要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国家风险、声誉风险、法律风险、战略风险类。

信用风险,信用风险又称为违约风险,是指债务人或交易对手未能履行合同所规定的义务或信用质量发生变化,从而给银行带来损失的可能性。对大多数银行来说,信用风险几乎存在于银行的所有业务中。信用风险是银行最为复杂的风险种类,也是银行面临的最主要的风险。

市场风险,市场风险是指因市场价格(包括利率、汇率、股票价格和商品价格)的不利变动而使银行表内和表外业务发生损失的风险。

流动性风险,流动性风险是指无法在不增加成本或资产价值不发生损失的条件下及时满足客户的流动性需求,从而使银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流动性风险包括资产流动性风险和负债流动性风险。资产流动性风险是指资产到期不能如期足额收回,不能满足到期负债的偿还和新的合理贷款及其他融资需要,从而给银行带来损失的可能性。负债流动性风险是指银行过去筹集的资金特别是存款资金由于内外因素的变化而发生不规则波动,受到冲击并引发相关损失的可能性。

声誉风险,声誉风险是指由于意外事件、银行的政策调整、市场表现或日常经营活动所产生的负面结果,可能对银行的这种无形资产造成损失的风险。

法律风险,法律风险是指银行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因为无法满足或违反相关的商业准则和法律要求,导致不能履行合同、发生争议/诉讼或其他法律纠纷,而可能给银行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

战略风险,战略风险是指银行在追求短期商业目的和长期发展目标的系统化管理过程中,不适当的未来发展规划和战略决策可能威胁银行未来发展的潜在风险。主要来自四个方面:银行战略目标的整体兼容性;为实现这些目标而制定的经营战略;为这些目标而动用的资源;战略实施过程的质量。

其次,经济危机进一步加剧了银行风险。

由美国次贷引发的经济危机,在全球范围内殃及各行各业,而金融行业—尤其是银行业,是受到经济危机影响最为严重的行业之一,经济危机使银行在经营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风险的影响程度均加大,如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信用风险,在经济危机中会加剧,经济危机使借款企业经营停滞甚至破产,而借款人经营财务状况恶化,会使银行产生大量呆坏帐,加剧了银行的信用风险;另外,经济危机使国际金融环境发生恶化,造成汇率、股市大副波动、投资企业经营停滞甚至破产,加剧了银行的市场风险;由于外部环境的变化,可能使银行内部工作人员受到影响,可能会加剧银行的操作风险。

最后,商业银行内部监管比外部监管有优势。

一般来说,我国商业银行受到的监管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外部监管和内部监管,外部监管主要指银监会、人民银行、审计署、外部审计机构等监督检查部门的监管;内部监管主要指银行管理层、内部审计部门等的监督检查。因此其监管具有及时性、全面性,这也是内部监管有别于外部监管的重要特点之一。另外,内部监管来自银行内部,监督检查人员一般对银行风险、银行业务流程比较了解,一般能够提出对银行的经营具有增值作用意见和建议,商业银行内部监管比外部监管具有无法替代的优势。

综上,经济危机下银行不能仅依靠外部监管防范银行风险,而应该加强内部监管,银行内部监管不仅是重要的也是必要。

二、经济危机下我国商业银行加强银行内部监管的应对措施

在经济危机下,我国商业银行该如何切实有效的应对经济危机带来的影响,如何有效的防范银行风险,笔者认为,以下几点供参考。

1.重视银行内部监管

银行经营管理层必须正确认识银行内部监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经营管理中,必须始终贯穿科学健全的内部监管制度是商业银行安全稳健运营的前提和基础的思想,把加强银行内部监管作为促进业务发展的宝剑,而不是认为银行加强了业务发展会阻碍业务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使内部监管真正起到为业务发展保驾护航的作用。

2.了解你的员工

银行操作风险来自银行内部员工,在经济危机带来外部环境恶化的情况下,近期,各家银行发生案件的势头有所上升,分析这些案件的发案原因,大部分都是有银行员工参与的内外勾结的案件,这类案件在内部审计监管中很难发现,如何应对这类银行风险,笔者认为,目前银行类金融机构在为客户提供各类金融服务时,一般遵循“了解你的客户”的风险控制原则,此条原则同样适用于银行各层管理者对下属的日常管理中,即“了解你的员工”,一名合格的银行管理者,在日常的内部控制中除了通过加强培训学习,提高员工职业道德素质外,对员工的了解不应仅限于八小时内,应该对员工八小时外的情况也做到合理的掌握,即如员工是否参与赌博、其消费是否明显与其收入不匹配等。

3.提高银行内部监管从业人员专业素质教育

随着金融环境的变化,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的业务品种、业务范围也不断的有所创新;随着高科技的应用,商业银行业务流程也不断发生变化,银行面临的银行风险发生的原因也多种多样,无形中加大了银行内部监管的难度,一名合格的银行内部监管从业人员,只有不断的学习提高,学习先进的内部审计理念,学习银行业务专业知识,只有这样,其在日常的检查中才能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才能真正体现其增值的作用。

第7篇:微观经济行为范文

关键词:经济危机银行监管

一、经济危机下加强银行内部监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首先,银行经营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

银行风险是指银行在经营过程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而使其资产和预期收益蒙受损失的可能性。

银行风险主要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国家风险、声誉风险、法律风险、战略风险类。

信用风险,信用风险又称为违约风险,是指债务人或交易对手未能履行合同所规定的义务或信用质量发生变化,从而给银行带来损失的可能性。对大多数银行来说,信用风险几乎存在于银行的所有业务中。信用风险是银行最为复杂的风险种类,也是银行面临的最主要的风险。

市场风险,市场风险是指因市场价格(包括利率、汇率、股票价格和商品价格)的不利变动而使银行表内和表外业务发生损失的风险。

流动性风险,流动性风险是指无法在不增加成本或资产价值不发生损失的条件下及时满足客户的流动性需求,从而使银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流动性风险包括资产流动性风险和负债流动性风险。资产流动性风险是指资产到期不能如期足额收回,不能满足到期负债的偿还和新的合理贷款及其他融资需要,从而给银行带来损失的可能性。负债流动性风险是指银行过去筹集的资金特别是存款资金由于内外因素的变化而发生不规则波动,受到冲击并引发相关损失的可能性。

声誉风险,声誉风险是指由于意外事件、银行的政策调整、市场表现或日常经营活动所产生的负面结果,可能对银行的这种无形资产造成损失的风险。

法律风险,法律风险是指银行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因为无法满足或违反相关的商业准则和法律要求,导致不能履行合同、发生争议/诉讼或其他法律纠纷,而可能给银行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

战略风险,战略风险是指银行在追求短期商业目的和长期发展目标的系统化管理过程中,不适当的未来发展规划和战略决策可能威胁银行未来发展的潜在风险。主要来自四个方面:银行战略目标的整体兼容性;为实现这些目标而制定的经营战略;为这些目标而动用的资源;战略实施过程的质量。

其次,经济危机进一步加剧了银行风险。

由美国次贷引发的经济危机,在全球范围内殃及各行各业,而金融行业—尤其是银行业,是受到经济危机影响最为严重的行业之一,经济危机使银行在经营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风险的影响程度均加大,如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信用风险,在经济危机中会加剧,经济危机使借款企业经营停滞甚至破产,而借款人经营财务状况恶化,会使银行产生大量呆坏帐,加剧了银行的信用风险;另外,经济危机使国际金融环境发生恶化,造成汇率、股市大副波动、投资企业经营停滞甚至破产,加剧了银行的市场风险;由于外部环境的变化,可能使银行内部工作人员受到影响,可能会加剧银行的操作风险。

最后,商业银行内部监管比外部监管有优势。

一般来说,我国商业银行受到的监管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外部监管和内部监管,外部监管主要指银监会、人民银行、审计署、外部审计机构等监督检查部门的监管;内部监管主要指银行管理层、内部审计部门等的监督检查。因此其监管具有及时性、全面性,这也是内部监管有别于外部监管的重要特点之一。另外,内部监管来自银行内部,监督检查人员一般对银行风险、银行业务流程比较了解,一般能够提出对银行的经营具有增值作用意见和建议,商业银行内部监管比外部监管具有无法替代的优势。

综上,经济危机下银行不能仅依靠外部监管防范银行风险,而应该加强内部监管,银行内部监管不仅是重要的也是必要。

二、经济危机下我国商业银行加强银行内部监管的应对措施

在经济危机下,我国商业银行该如何切实有效的应对经济危机带来的影响,如何有效的防范银行风险,笔者认为,以下几点供参考。

1.重视银行内部监管

银行经营管理层必须正确认识银行内部监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经营管理中,必须始终贯穿科学健全的内部监管制度是商业银行安全稳健运营的前提和基础的思想,把加强银行内部监管作为促进业务发展的宝剑,而不是认为银行加强了业务发展会阻碍业务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使内部监管真正起到为业务发展保驾护航的作用。

2.了解你的员工

银行操作风险来自银行内部员工,在经济危机带来外部环境恶化的情况下,近期,各家银行发生案件的势头有所上升,分析这些案件的发案原因,大部分都是有银行员工参与的内外勾结的案件,这类案件在内部审计监管中很难发现,如何应对这类银行风险,笔者认为,目前银行类金融机构在为客户提供各类金融服务时,一般遵循“了解你的客户”的风险控制原则,此条原则同样适用于银行各层管理者对下属的日常管理中,即“了解你的员工”,一名合格的银行管理者,在日常的内部控制中除了通过加强培训学习,提高员工职业道德素质外,对员工的了解不应仅限于八小时内,应该对员工八小时外的情况也做到合理的掌握,即如员工是否参与赌博、其消费是否明显与其收入不匹配等。

3.提高银行内部监管从业人员专业素质教育

随着金融环境的变化,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的业务品种、业务范围也不断的有所创新;随着高科技的应用,商业银行业务流程也不断发生变化,银行面临的银行风险发生的原因也多种多样,无形中加大了银行内部监管的难度,一名合格的银行内部监管从业人员,只有不断的学习提高,学习先进的内部审计理念,学习银行业务专业知识,只有这样,其在日常的检查中才能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才能真正体现其增值的作用。

第8篇:微观经济行为范文

一、高层对粮食经济的高度重视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粮食是安天下、稳人心的战略产业。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要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粮食安全的警钟要始终长鸣”,近几年来出台了免除农业税、粮食直补等多项支农惠农政策措施,极大地鼓舞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由此可以看出,粮食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从中央到地方都从政治的高度看待粮食问题,抓住粮食生产不放松,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二、湖南省粮食行业技能人才的现状

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入,从2002年开始,湖南省国有粮食部门与11.5万职工解除了劳动关系,0.78万多人内部退养,1.8万人在岗返聘,在岗职工由原来的15万精简到现在的4.5万。笔者实地走访了长沙、株洲、湘潭、益阳等地,各地都反映粮食行业企业人才出现断层,年龄结构老化,员工平均年龄基本上在45岁以上,知识结构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大部分是从其他行业转型而来,没有接受过系统、全面的行业知识培训。随着国有粮食企业的改制,民营粮食企业异军突起,出现了粒粒晶、盈田等颇具规模民营粮食加工企业,但民营企业人才更为缺乏,大部分是从国有粮食部门分流人群中引进,有些是半路出家,都是“半桶水”“二把刀”,还有一些是季节性农民工。

三、经贸技校要为行业经济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从长远看,人才决定了企业的兴衰成败。湖南要从粮食生产大省向粮食经济强省的转变,人才是关键。粮食行业的人才,既要大处着眼,培养优秀的企业家,也要小处着手,培养千万基层技能人才。

在粮食行业高技能人才紧缺的形势下,作为湖南省唯一一所具有粮食行业特色的经贸技校,应从全局高度认识到为粮食行业服务是自己的责任,粮食行业是技校生存的土壤,应深深植根于粮食行业,通过密切与粮食企业合作,满足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为企业提供满意的培训服务;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服务粮食经济为己任,紧贴行业人才培养的需求,要确立“做精、做强”的发展思路,以“坚持市场导向、培养技能精英、打造培训品牌”理念为引领,为粮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1.经贸技校的现状

从1979年到今天,湖南省经济贸易技工学校走过了30年的风雨历程。在前20年的发展历程中,该校为粮食部门培养了一万多名中、高级合格技术人才;后10年该校经受了市场条件下竞争办学的洗礼,为社会培养了近万名中、高级合格技术人才,同时也由一所普通的技工学校变成为国家级重点技工学校、湖南省骨干技工学校、国家粮食局粮食行业职业技能培训基地、粮食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湖南省粮食局职工培训中心,在湖南乃至全国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2.要树立大市场观念

大市场观念指的是技校要在为粮食经济服务的同时,遵循市场规律办学,把粮食行业当做市场的组成部分,主动做粮食行业从业人员的“加油站、充电机”。

湖南省经济贸易技工学校在多年的办学过程中,经受住了市场的考验,积累了一些经验,初步形成了机械加工、计算机信息、财会特色专业,培养出众多应用型技能人才,走俏沿海外资企业,深受用人单位欢迎。然而,笔者认为,特色专业的学生并非只能在外资企业或沿海地区就业,稍微调整专业发展方向,同样可以在粮食企业中找到用武之地。例如,机械加工(数控加工)专业,学习的内容是车、钳、刨、铣、磨、钻、镗、焊等工艺,都可在粮油机械厂的各个工作岗位上得以发挥。如果在课程内容中增加粮食生产加工机械方面的内容,让学生对这些设备机械有理性的认识,让学生直接进入生产车间实习,效果会更加明显。

3.要加强行业专业建设

受整个行业氛围的影响,技校开设的传统的粮食加工、粮油储藏、粮油检验行业特色专业,多年来无人报考,只有近两年举办过几次短期的行业培训或粮食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人才断层问题令人担忧。转贴于

在“大粮食、大市场、大物流、大产业”的全新理念下,加强和重视行业专业建设尤为重要。重视传统专业建设,让行业队伍后继有人;注重科技含量,挖掘粮食的精、深加工,延伸粮食产品的产业链,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加强粮食质量检验、粮食现代物流、粮食期货交易、粮食营销等方面专业的建设,培养现代粮食经营型应用人才,真正实现粮食行业的大市场、大物流、大产业。

4.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打铁还须自身硬”,要加强专业建设,师资是关键。一是要加大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加强专业师资引进;二是要创新体制机制,为师资队伍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形成拴心留人的载体;三是要以“专职为主,专兼并重”为原则,组建一支由粮食科研院所、粮食企业中的资深专家、高级技师、技师组成的兼职教师队伍,在课堂、车间现身说法,现场解决问题。

第9篇:微观经济行为范文

关键词:景观设计;非线性思维观;策略研究

在整个自然界中非线性的现象是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其在上个世纪的七十年代中通过包括突变论、分形理论等诸多领域的基础发展下,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非线性体系,并取得了巨大的突破和成就。这对于整个物理发展史而言是一次地震式的变革,几乎是颠覆了以往的很多固有的思维。随着非线性思维的蓬勃发展,其已经从物理学领域扩展到了诸多方面,这其中就包括了有关景观设计的领域。非线性思维科学让人类对于世界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有了一个更加全面的感知,它也是极其符合现代科学思维模式的一种方式。

一、景观的非线性设计

对于线性而言,只不过是非线性的一个特例,整个世间万物的本质其实都是非线性的,要利用非线性思维去处理问题是十分有必要的。但由于人类的知识与能力的局限性导致了难以达到心理的预期效果,所以只得采取将问题简化的方式进行问题的处理。在景观建筑的设计之中,就要以非线性思维为景观设计的主体思维做分析的起点,对其进行一个完整体系的构建。对于要打破传统思维的影响,建立一个由实体及其周边环境因素所构成的一个关系模型,就需要建立起一个关联性的景观系统。非线性的思维理念下的景观设计就要从固定不变的类型中释放出来,对于各部分的关联性进行重新的定义描述和理解。

基于非线性思维下的景观设计,不能局限于空间思维和静态分析,还应该把景观时间的空间维度参考进去,让景观系统的空间与时间作用进行交汇,不断的演进自身的景观系统,增强组织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其实通俗来讲,对于非线性的思维中的景观设计,就是要将整体性放在首位,要符合自然的规律,不能刻意的追求线性原则,将规整与规则列为首位。要以人的视角为准则,将舒适贴心的景观欣赏作为终极目的,将美与实际相结合,以期待建立出可以满足大部分人要求的景观建筑。

现代主义下的建筑中,一个花园往往是一个建筑整体的的背景与衬托所在,在现实中往往与实际相分离,这就导致了在景观系统之下,花园的存在地位就显得十分的尴尬,仅仅是以一个单纯的景观和布景所存在。景观系统往往会处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中,这样的结果就是视觉欣赏方面将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只会有单一的视觉效果,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欣赏体验,将自然、人文、城市等理念进行了单方面的简化,将景观作为一种纯粹的设计对象,对其进行了环境与事物的强行分离。这是在线性思维的固有理念下所造成的,这对于景观的稳定性而言是一种极为不利的影响。

二、景观系统的非线性构建

想要利用整体的观点来看待如今的景观系统,就需要相应的应用整体的方法论。在非线性思维构建下,可以将景观视为一个完整的系统,想要对于景观有一个整体性的认知,就要利用系统方法来进行钻研,探讨它的性质与结构。在非线性系统的整体认知理念中提到,只有通过整体的层面才能对于系统的功能性质和运动规律有一个明确的认知与分析,通过系统整体的视角才能了解其的各个组成的要素,这也是景观整体中要素联系理论的一个概述。景观系统不是独立的,它还需要和自然系统、城市系统等等进行完美的融合,不能忽略其单一属性。

同时景观设计不只是单纯的追求极限美,实际的应用才是其最大的附有价值。在如今的设计中,优秀的景观设计往往会考虑周边因素及功能互动,不但体现在一些日常行为中,还体现了很多城市功能方面的作用,而在这其中,非线性思维理念就很好的贯彻了这一原则。通过利用非线性思维将共有空间、交通空间等进行融合,将景观中的各个元素进行最大程度的扩大与利用,在动态中构建一个平衡稳定的秩序。

例如在修建产业设施周边的绿地时,在景观设计理念中就可以针对混沌性与模糊性等分形美学为原则,将周边地形等因素采取多重分层考虑分析,通过空间的穿插渗透,从而营造出空间与视点相融合的非线性思维景观,并且在室内外关系的穿插的过程中,打造出一种既有景观效果又可以方便人员休憩的空间关系。

在营造的过程中,设计者可以考虑结合地形功能,将公共设施与周边环境相结合,让其功能多元化,共同打造出一个完整的体系。例如将传统的休闲坐凳等设计为景观雕塑小品,搭配上周围的环境元素,从而形成具有当地特色的人文景观,将排水系统和水系、水景相结合,让原本浪费的资源转变为水景、灌溉等,从而更有效的利用资源,也使景观设计更符合环保的主题。

针对景观设计中的排水系统,是目前生态地球主题下一个必不可少的元素。在非线性思维观中,需要将平面与空间因素相结合,如对于项目中的排水沟可以选择在绿化隔离带周围或者在绿化边缘,这样在修建初步的渗水系统中就可以有效的将排放的水引入进绿化带,对于植物进行有效的灌溉,既可以起到排水的效果,还能为植物带来滋养,可谓一举两得,同时还能提高排水的效率。这样看可以为生物提供一个有效的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还能增加整个园区景观的稳定性,是一个非线性思维的整体理念的表述。由于水的可塑性非常的强,直来直往的线性渠道构造并不能为其带来太多的限制和优势,相反,因地制宜的构造将会带来更多的便利,为整体的排水与美观的设计共同的服务。但要注意的是如果是在雨季,则要尽量增加外部的洪水疏导工作,不能仅仅依赖通过绿化带的排水来解决,否则会引起绿化带的过度灌溉而使得植物受灾死亡。因此无论是景观小品还是排水系统,在如今的世界中,都需要采用更有效的方法去处理才能得到最好的效果,用非线性思维观制定更好的景观设计策略。

结束语:

一个完整的景观系统并不是由单纯的某几个因素所构成的,它是由无数的非线性元素一同构成的一个超级复杂的层级系统,隶属于一个整体性思维空间,属于一个庞大的系统范围之内。景观系统并不是一个独立且孤立的实体,它是多重思维观念和方式的一个集合,是一种与周围环境要素共同结合的一种模式,一种组织。在不断的演绎过程中,景观思维并不是一个静态的演绎过程,而是一个在不断演化的一个实时动态的过程,但无论其怎样的变化,都需要对其报以坚持的态度。景观系统不是由实体物质所构成,它只是由一种关系性质构成的有机体。它是在不断的演化和进化的过程中,取得的一种创造性的思维的过程与表现。

参考文献:

[1]姜乃煊,邹广天.城市景观全周期策划的程序与方法[J].中国园林,2015,(3):56-62.

[2]董治年.复杂性城市混杂区公共环境可持续设计研究――以2012ASLA获奖作品为例[J].艺术设计研究,2013(2):8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