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初中美术学科知识重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我国初中美术教学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下,需要对整体的教学课程进行整改,但是当前我国仍处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美术课程还是没有得到重视。基于此,初中美术教学人员对于自身的定位与教学目标还是不明确,无法形成对于教授课程重要性的认识,导致不能完全应用自身专业知识对学生进行系统教学。
二、初中美术课堂教学的优化策略
美术教学的课堂策略是指通过对于美术教学资源的掌握以及应用,实现课堂整体效率的提升;在满足当前课堂教学时间的要求下,强化学生对于美术学科知识以及绘画技能的掌握,促进美术教育整体水平的提升。笔者认为对于课堂教学的优化可以从教学结构、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多方面进行改进。1.优化教学结构。在进行美术教学时,首先应该进行教学结构的优化。可通过教师以及学生之间的沟通互动,实现教学整体的课程科学安排。教师可通过新颖的教学结构设计实现整体教学内容的传递,解决课程时间与课程量冲突的矛盾。在教学过程中可将自己作为教学的中心,以教材为指导,改善传统教学方式中的不足之处。教学的流程主要包括:新课导入、知识探索、教师指导、小组讨论、师生发言、教师总结、完成反馈等,通过积极参与,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激发学生的自我创造性。课堂优化过程中对于学生兴趣的培养至关重要,教师应该通过合理途径实现新课激趣导入。常用的激趣手段为观赏激趣法,在实践授课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通过授课前对于语言的描述、实物的展示、多媒体媒介的展示,实现对学生美的感化,增强学生对于美术求知的心理强化,提升其学习积极性,多方面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如教师在进行静物素描教学时,可以先进行欣赏导入。通过一副素描作品进行教学内容引入,之后对素描的步骤与方法进行讲解,再让学生根据自我理解进行素描创作,最后再在课堂上进行讲解。2.优化教学过程。传统的美术教学通常是教师按照固定的教案进行课程讲解安排,没有创新形式与内容的体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抑制,不利于注意力的集中以及学习效率的提升,时间长容易丧失对美术的兴趣。因此教师应该有必要对教学过程进行优化,实现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对此,教师应明确教学目的。新课标将教学的目标分为三个维度,主要包括学科知识、方法构架、情感价值三方面。教师应该充分理解三维度的实际意义,明确三方面内容展开途径,通过适当的手段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应用,验证其可行性。3.优化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优化,体现在教师对于教学内容的合理选择。为了使教材更好地服务教师以及学生,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目标进行科学选择,同时根据教学课标要求对教材知识进行精简。如在进行美术技能讲解时,通常美术的相关术语比较抽象不易被学生理解,这时教师可以通过亲自示范帮助学生掌握重点。如在进行色彩基础知识讲解时,学生通常在掌握调色方法后无法通过抽象的理解真正实现理论知识的内化。由于色彩调配特性问题,颜色与水的比例无法形成统一标准,此时教师可以进行正确调色示范;同时对调色过程的重点和步骤进行讲解;之后再让学生进行亲自操作,这样更能提高教学内容的被掌握程度。4.优化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改革是教学过程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教学内容的改革方法体现在教学模式的组织与改善,使学生可以完全实现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促进教师对于学生评价反馈的优化。如在进行剪纸教学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课下进行创造性剪纸创作。通过学生课后作业完成反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同时将反馈对应教学方法的改善在以后的教学中应用,实现最佳教学模式的呈现。5.教师应形成个人的教学特色。在进行教学策略的改革时,应该体现教师个人的教学特色,实现教学学科上的创新。首先,注重学生多维度的差异性,通过团队学习组织实现教学效果的提升。基于美术课的特异性,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于学生不能过度要求,应让其掌握必要的绘画知识以及技能,免于给学生造成过大的学习压力;对于有较高美术天赋的学生,教师应该积极鼓励培养,使其绘画天赋得到充分发挥。其次,教师应该维护自身的形象,组织正确的教学语言,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乐趣。
关键词: 初中美术 教学方法 漫画引导
漫画这种艺术形式对视觉效果的要求较高,而视觉效果恰是其最为突出的特征,该特征强调借助简单且夸张的艺术手段对生活与时事的表达[1]。应该说,虽然因为时代的变迁,漫画表现手法更加多元化,可是基本特点却始终如一,不管是写实的漫画,还是虚构的漫画,不管是夸张的形式,还是比喻的形式,漫画总能利用一种恰当的手法对生活加以记录,传达着时代的精神。漫画的语言是独特的,优秀的漫画作者会让观众从中感受到强烈的个性特点,并自觉形成对世界和人生的思索与探究。初中美术课堂本身内容多样,涉及的范围太全太广,再加上由于个体素质间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实际教学操作时会导致效果弱化,此时漫画具有的天然吸引力便展现出来,让学生得以从中得到较为理想的收益。
一、漫画特点概说
漫画具有造型、构图、色彩等诸多方面的独特性,正是这些独特性,决定了其在美术教学中的特殊地位。
(一)造型
造型亦即对于物体形象给予的创造,作为提升学生美术能力的重要方法,漫画可以被归结到美术新课标中的造型表现领域中,在这个领域中,漫画用它的艺术形象感染人,因此艺术造型发挥的作用是非常关键的,从造型中能够表达出作者的艺术修养[2]。而对于学习者来说,则要从中学习如何突破现实的束缚,对从生活中抓取的事物做出夸张和变形表达,培养这种能力需要长时间锻炼,而不间断的漫画学习则可以起到巨大促进作用。具体来说,漫画造型既能够像素描那样全面细致,又可以只用几根线条进行表达,它的重要特征不在于复杂程度,而在于从现实中做出的变形,变形之妙体现在似和不似之间,体现在对线条的理性控制上。不同线条可以给人不同的感受,粗犷厚重是一种风格,纤细明快又是一种风格,或是流畅飘逸或是泼辣劲爽,都会产生相应的视觉感受[3]。
(二)构图
构图强调的是从主题思想出发,给予空间的科学组织,从而形成预期的协调画面。构图会让画面变得逻辑严谨、章法十足,同时不乏传递情感、构建意境的优势。对于漫画这种艺术形式而言,其构图的随意性更强一些,而在空间深度上则较其他艺术形式明显为浅。同时构图还特意强调平衡性,对称平衡、重力平衡、运动平衡等都是常常涉及的理论,需要为学生所注意。像稳态性突出定的三角构图,具有明显动态感受的X形构图,表达出空间变化特征的S形构图等皆是如此[4]。具体教学过程中,初中美术教师需要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漫画构图种类范例,以便学生了解漫画构图的多元性,并使它们进一步应用于自身的创作实践中。
(三)色彩
色彩能够让欣赏者感受到鲜明的特色,其中漫画具有的色彩在表现力上则普遍侧重于黑白灰式的处理。对于传统漫画而言,其在色彩处理上更注重水粉平涂、底色烘托及色彩勾勒等,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根据自身喜好做出选择[4]。而因为各种类型美术软件的持续开发,借助电脑着色也是值得提倡的。
在创作实践过程中,当了解到上述漫画的几种突出特点以后,应该重点思考如何借助恰当的、可以利用的材料,使漫画内容同漫画形式相结合,以保证效果的突出展现,使作品拥有强大的生命力,而这正是初中美术教师要着力探讨的问题。
二、漫画介入初中美术课堂的目标
(一)提升学生观察水平
漫画一般用来表现生活中常见的人物和事情,若想创作一幅优秀的作品,一定要先对生活加以了解。教师在指导学生创作作品时,有必要强调这一点。另外,创作漫画需要丰富的想象与夸张的思维给予支持,而这恰恰是需要不断积累和反思才能做到的。从这两个原因出发,可以知道学生一定要养成对生活的密切关注态度,才能从中了解到新作品的诞生素材,再加上大胆的创意想象,真正有价值的作品方能被构造出来。对于教师来讲,需要做的则是帮助学生形成足够观察能力。
(二)提升学生绘画技能
提升学生绘画技能,保证学生美术创造能力日益增强,是初中美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特别因为漫画是一种同时强调思维与技巧应用的艺术,要求创作者一方面绘画能力够强,另一方面保证创意造型、色彩构思等的用心,很多生活里面的真实素材被直接绘制出来便可以视为一幅漫画作品,可是却要在后期加工以后才可以称为成熟的作品[6]。这种后期加工即为创作的过程,对于创作者的要求是极高的。为此,初中美术教师要帮助学生用心体会、大胆思维、反复琢磨、完成构思。只有这样,学生才有可能创作出思想性和艺术性俱佳的作品来。
(三)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漫画是一种充满智慧的艺术,无论对于欣赏漫画还是创作漫画来说,如果想要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缺少长期知识积累是不容易做到的。缺少积累,再优秀的素材置于眼前,学生也始终无法同自己的灵感相接触,更无从寻求创作的绝佳途径。一部漫画作品可以深层次展现作者的知识领域,越是有深度的漫画,其背后的知识领域越宽。所以初中美术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关注知识范围拓展,尽可能多地涉及各类接触面,从而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使其在面对漫画作品、创作漫画作品时心有余力地应对,而不至于茫然不知所措。
三、漫画在初中生美术教学之路上的指引角度
漫画在初中生美术教学之路上的指引角度包括下述多个方面,教师应当有选择地应用。
(一)欣赏法
欣赏漫画是学习漫画的必经之路,只有经过这种宏观观察的过程,学生才能站在一定高度上思索。借助漫画欣赏过程,让学生从漫画中学习到更加全面、更加丰富的知识。为此,教师应当把一些富于人文精神的代表性作品呈现到课堂中,使学生对其加以描述、诠释、分析、评价,从而找到作品的核心精神。如当接触到丰子恺先生的漫画作品时,便可以采取指导合作探究的形式,让学生先直观感受,再收集有关资料,并在此基础上表达出独立看法,最终总结出丰子恺先生在漫画上的独特风格与核心精神等。
(二)游戏法
采取游戏教学方法,使学生处在更富寓教于乐精神的美术学习环境之中达到氛围轻松化、过程趣味化的效果,有助于学生漫画学习过程的优化。如接触到漫画分格内容时,教师即可以使学生甲首先挑选一个自己热衷的漫画作品,然后把漫画里面的一些片段拷贝出来,并做出概括性描述,接下来由学生乙尝试猜测漫画作者想要表达什么主题,并试着用自己的笔恢复漫画的全部内容,完成之后,再同漫画原作比较。如此一来,学生更容易了解自身不足之处,更主动思索漫画原作的创作手法,教师在此基础上的介绍与讲解工作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多媒体法
因为科学技术水平的持续快速发展,在初中教学领域相应地出现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成果的实例,教学方法中越来越多地应用富有科技含量的内容。按照“基础教育课改纲要”的说明,这种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是未来值得提倡推广的策略。为此,美术教师特别应该注意到初中美术学科的视觉性要求比其他学科更为明显,尤其有必要强调多媒体展示的必要性。如多媒体技术可以直观地把漫画绘制过程展现于学生面前,让学生借助软件工具一步一步细致地欣赏漫画创作过程、每一个具体步骤,了解细节的刻画方法等,甚至可以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漫画绘制过程中,在关键环节融入自己的想法,无形中提升教学效率。为此教师需要积极进行现代教学手段开发与利用工作,以便让学生得到更好的教学服务。
(四)主题强化法
所谓主题强化法,即教师围绕漫画的主题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为了应对新教育理念的要求,初中美术教师需要对自身教学方法加以积极整合。在传统美术教学中,漫画最易以配角形式展现出来,其实不独美术学科,其他学科应用漫画时,均常用于配角,如漫画作文、漫画物理、漫画哲理等。既然我们已经认识到了漫画的重要作用,何不以美术教师为主导,实现漫画艺术形式的主题化呢?也就是使学生把各学科知识综合应用起来,对漫画主题做出主动思考与创作。而美术教师则把漫画主题或依学科分类或依方法分类,然后给大家提出相关问题,让大家欣赏、思考与创作,如此一来,学生便可以凭借自身生活经验与美术功底,层层深入地分析漫画主题、展现漫画能力,用形象化表现手法传达出自己的内心艺术世界。
和其他美术形式比较起来,漫画表现力显然更强一些,其教学效果由此变得显著,往往更容易受到广大初中学生的喜爱,教师从这种艺术形式引申开去,使学生多方面能力得到提高。在未来初中美术教学过程中,漫画依然会以其广泛的内容、丰富的表现手法给学生带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营养,并使其兴趣保持在较强状态,从中感受到学习与创作美术带来的快乐。
参考文献:
[1]汪益红.兴趣教学法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J].才智,2016,24:17.
在我国实施的基础知识教育中,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美术教育活动的实施主要表现在小学阶段和中学阶段。而中学美术教育,又可以主要分为初中阶段和高中阶段,下面谈谈中学阶段的美术教育。
初中阶段的学生在小学时期已经接受了六年的美育,具有对美术学科知识的初步接触和认识。虽在这个阶段的学习过程中,由于不同老师的侧重点不一样,学生的学习情况也各不相同。但有一个大方向在指引着我们该怎么去做,那就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并在这个过程当中,让学生多听、多想、多看、多实践!
作为一个长期参与初中阶段教学的我,多年的工作心得告诉我,初中阶段的美术教育应该抓住学生的特点,学生的主要特点是天真活泼无定性,在四十五分钟的课堂上表现较为活跃,同时也容易注意力不集中。如何在课堂上用多种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达到我们的教学目的并以此来提高课堂效率,是很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我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常常实施的是:在课堂开始之前两三分钟,讲个生动有趣的故事来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课堂上讲授一些美术知识时,语言尽量幽默一点,表情和肢体语言可以适当夸张一点,有时候故意制造一点点紧张的氛围,告诉学生我们将随机提问问题,以示公平,不懂的话要接受一点点小惩罚。这样一节课下来,学生比较活跃,课堂氛围不沉闷,常常可以取得较为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会更喜欢美术课。
我在担任初中阶段教学的同时,也兼任着高中阶段的美术教学,高中生的心理特点是个性逐步趋于稳定和成熟,随着主客观上的需求,在自我监督、观察、体验、评价、控制等各方面上都获得了高度的发展,而且由于认知水平的提高及生活体验的积累,在个性发展上相比初中阶段的学生出现了新的特点。如自我意识开始形成,这种自我意识的发展对于其形成稳定的人格特征以及审美观等方面均具有决定性的作用。高中阶段的美术教育,它的培养目标的着眼点依然是对人的素质的培养,对学生的未来社会角色不具备决定性,只起到间接作用和隐性作用。从教育的本体性、工具性、教育的对象、内容等诸多方面来看,很明显的,高中阶段的美术教育依然是教育为主的美术教育,而不是美术为主的美术教育,这就决定了我们在实施教育活动过程中,应该时刻清楚和把握住自己的教育方向。
高中美术欣赏的教材,是我们开展美术教育的载体,而不是美术综合知识的浓缩与再现。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还可以借助网络资源和地方校本课程来获得各种各类美术信息,开阔学生的艺术视野,提升他们的艺术气质和涵养,同时也丰富我们的美术课堂。让他们在教学过程中享受美术带来的快乐,才是更重要的。
当我们站在讲台上,望着台下整个班级的同学,试想,我们是否要把他们全部培养成美术家,是否能够把他们全部培养成美术家。如果不是,如果不想,那么我想我们就知道怎样去实施美术教育了。在我们的美术教育活动中,我们可以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开阔学生视野,陶冶学生情操,而不一定让他们获得很专业的美术技能知识,那么我们的教育活动实施可以是一个较为愉快的过程。
当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还是会有少数学生,他们本身有着比整体同学更高水平的美术专业基础,他们对美术科学习有着更强烈兴趣和求知欲,渴求获得更多的美术专业知识。针对这些同学的美术教育,我们实施的就应该是美术为主的美术教育了。针对这部分学生,我们通常采用美术兴趣小组、课外教学等形式来实施美术教育。
一、要充分认识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
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以教科书为主要蓝本展开的教与学的活动,它包括学生、教师、教材三个基本要素。只有在充分了解和运用这三个基本要素的基础上才能顺利地完成课堂教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教学的受众,了解学生应该从年龄特征、生活经验、学科基础、内在需要等方面展开。比如,在美术的学习上学生对哪些内容感兴趣、美术知识和技能基础如何、哪些内容很陌生、希望通过怎样的方式学习美术、学生希望如何评价等等问题,都是教师在课前应该掌握的。而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学习活动的设计者和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应该具备三个“力”:即亲和力、学力和驾驭力。“亲和力”主要指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平等对话,理解与包容等;“学力”主要指教师的学科知识结构及其水平,一个美术教师的“学力”应反映在美术专业知识、人文学科知识、教育科学知识及实践习得知识等方面。“驾驭力”指课堂教学的组织能力与管理能力。对教材的理解与掌握则应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包括教材的定位与编写思路、知识体系与逻辑线索、学习要点与提示、学习材料与方法、学习过程与评价、范例等等。因此,作为一个美术教师充实自己、了解学生、熟悉教材是顺利实施教学的前提和保障,在此基础上还要进一步考虑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方法与手段、教学流程、学习活动、学习评价等。
二、要准确定位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目标是通过一堂课的学习,学生所应达成的学习任务。它区别于美术课程总目标,也区别于各学龄段的阶段目标,它更强调单位时间内的效益。同时,课堂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也是归宿点。因此,制订教学目标应该具体而准确,并且具有可检测性。
制订课堂教学目标应考虑三个层面:即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意目标。但并非是课程总目标的三个维度,教师应在教学设计中以文字的形式把教学目标确定下来,把握“行为主体、行为条件、行为过程、行为结果”四个因素。
三、课堂上要多鼓励学生主动积极参与
在教学中,课前要让学生初步感知要教学的主题内容,让学生在精心准备的过程中,享受学习的快乐,体验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每一点成功与满足。
比如,在学习《实用又美观的生活用品》这节课前,我让学生每人带一件生活用品实物或图片。一上课,先请学生以一件自己最喜欢的生活用品为例说出喜欢它的理由(从功能、造型、色彩等方面),导出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接下来引导学生欣赏课本上的图例,师生共同分析,学生发表意见,教师做提示和归纳:我们日常生活的用品应该是实用的,同时又是美观的。日用产品不仅给人们生活带来方便,也使我们在使用时感到舒适和愉快,很自然地给人以美的感受,这就是设计者的目标和任务。我们应该学会在生活中观察和分析接触到的工业产品,认识设计的成功和不足之处,提高我们的审美感受能力。此外,我们还可以以引导比较促进参与,比较是指对相关的艺术作品进行比较,找出不同的地方,以便对作品进行更深入的理解、观察和剖析。在求同比较的基础上对作品进行求异比较,其教学效果更为明显,印象更为深刻、理解更为全面。当然,在进行比较时,要注意作品之间有无可比性、比较价值的大与小、比较方法的多样化等问题。要作有明确目的的比较,不作牵强附会的比较,教师不应以简单的讲解来取代学生的比较体验过程。通过对作品的欣赏分析,学生基本了解了美术作品表现性创作的方法的概念,并能在自己的绘画作品中加以正确的反映。这些比较方法的灵活运用。经过反复的比较,加深了学生对作品的认识和理解。
四、课堂上要让师生形成互动
师生互动主要是指在教师的启发、激励与引导下,学生主动与教师进行语言交流、思维碰撞,进而到达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的目的。例如,在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劳动——人类创造力的源泉》这节课时,教师先导课:劳动创造世界。劳动,是古今中外许多画家经常表现的重要题材之一。不同时代的画家通过劳动题材所表现的主题是不一样的,其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也是多种多样的。但是,优秀的作品具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它不是简单的停留在对劳动的描绘上,而是选择富有表现力的情节,通过精心设计的构图和人物形象的深入刻画、环境气氛的渲染等艺术手段,表达出画家对所描绘对象的独特感受,并能引发观赏者的许多联想和深深的思索,以至对其创造的艺术形象久久不能忘怀。通过这种教学形式,学生在欣赏作品的同时,也锻炼了表达自己对作品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五、有效练习策略
有效教学的显现特征主要是判断学生是否能够掌握已学的知识与技能,而美术课堂教学的重要特征是通过形象性、直观性、生动性的学习过程中掌握应知应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这就要求教师在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的基础上,在课堂上设置的作业必须紧扣和服务于教学目标,必须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必须难易适度,让学生对课堂作业感兴趣,对学习有意义、有价值,在变化性、多样性的环境中学的更加积极,增强学生主动学习的自觉性。
六、注重有效地评价
有效地评价是有效教学的保障。当学生的作业完成后,他们最期待的就是教师和同学对自己的评价,因此,利用这个有利时机,无论采用哪种形式,评价一定要有针对性,体现本节课所要求的和新学习的要点。为了更有效地提高作业质量,教师可将每次作业成绩及时登记到班级名单上,便于老师及时反馈。
七、注重有效的教学延展
关键词:课堂资源;美术;教学效率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施多年以来,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起到积极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但是由于长期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学校的美术教育仍不大乐观。究其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根据我多年的初中美术教学经验,我认为要提高美术教学效率,关键是要依托《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把握好每周一至两节课的美术课堂教学,巧用课堂资源,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享受美术的魅力,从而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效率。
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怎样巧用课堂资源,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效率呢?下面谈几点看法。
一、挖掘利用教材资源,提高课堂效率
教师要用新的课程观、新视角来看待教材,在教学中,教师要基于教材、利用教材把所有的美术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让学生充满激情地主动探索和创造,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1.充分理解挖掘教材中丰富的信息,最大限度地发挥教材的使用价值,让教材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潜能。
如,教七年级《美术在你身边》这一课时,我首先让学生一起大声朗读教材中引用的罗丹名言:“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然后引导学生欣赏教材中的“校园里的美术长廊”“校园弧形的现代建筑”“校园雕塑”和“自我打扮”等美术作品,使学生体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美。接着又用教材中的“校园弧形的现代建筑,鼓乐队整齐统一的服装,构成了统一和谐的美”这一画面,引导学生从造型、色彩等方面欣赏回答。
2.活用教材,不完全拘于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或根据教学的需要,敢于重组整合教材,或针对教材中的一些不足之处,对教材进行改进和补充,使之更符合当地的课改教育发展水平,更符合学生的认知基础和认识规律,真正为教学服务、为学生服务。
如,教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校园风景》这一课时,教材提供的图案和画面有点暗淡、单调。学生可能不大喜欢,直接用于教学,效果会不大好。因此,我决定在吃透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以学生感兴趣的本校校园环境来贯穿全课。首先让学生从校门口的视觉来观赏校园的整体风貌,接着根据教材的透视原理,结合本课的“校园环境”图,让学生从上下、左右、前后、远近等不同角度去观察,引导学生分析平行透视与成角透视的规律,同时重组整合教材的构图与色彩知识的知识点,并让学生自主探索物体前后关系形成的构图效果,最后勾勒本校教学楼的平行透视与成角透视图,从而丰富学生美术素养的有效信息资源,提高课堂效率。
二、建立三维课程结构,提高课堂效率
美术是“综合、探索”学习领域的教学,要求教师寻找美术各门类、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如果我们仅仅只是学习美术专业技能,而不加强文化素质修养,充其量也只是一个“艺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美术教学要打破单一的美术模式,教师应当在讲授的过程中融入其中,结合其他学科的知识,把各学科知识渗透到美术课中运用发挥,这样使学生既学到了专业知识,又了解到非专业领域的知识;既巩固了专业知识,又拓展了知识面。
如,讲授八年级《中外美术欣赏》课时,因势利导,穿插历史故事以及学生活动,使美术课堂变得轻松、有趣。还可以适当用背景音乐,让学生在音乐的伴奏下,打开想象的翅膀,在美术的殿堂里尽情地遨游。让学生实实在在感受到美术的乐趣,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变得乐学、乐听,从而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课堂效率。
这种以美术为主体,建立三维课程结构,多学科间纵向联系的教学理念,提高了教学的艺术效果,同时又全面发展了学生的素质。
三、创设有效教学情境,提高课堂效率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创设教学情境,可以使学生注意力更集中,唤起学习兴趣,激发探究知识的欲望,产生令人期待的教学魅力。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合理、灵活地利用多媒体创设有效教学情境,能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达到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之目的。
如,讲《色彩的感觉与联想》一课时,由于初中学生掌握的绘画色彩基础知识较少,观察力和审美能力都还很有限,对绘画色彩的认识也很肤浅,因此,要让学生感悟表现秋天的暖色调,最好能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去探索、考察、参观和体会。但由于时间、地理条件的限制,这一构想难以实现。而在电脑多媒体的帮助下,我依据本教材中的知识点和重点、难点,用电脑创建大量的金秋情境:枫林尽染、秋风红叶、稻谷飘香……运用多媒体教学直观再现情境,促进学生积极、主动掌握新知。美术教材的重点、难点部分,教师可借助电教媒体,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再现情境,把教材、教师所讲和学生思维融在一起,帮助学生开阔视野、积累素材,进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完成教学目标。
总之,课堂是实施课改的重要舞台。作为新课程背景下的美术教师,我们必须对课堂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并进行创造性地合理利用。实践证明,巧用课堂资源,能有效地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郑丽敏.浅谈如何利用多媒体网络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效率.科教文汇:下旬刊,2013(03).
[2]孙燕.新课程改革为美术教学带来的几个“转变”.希望月报:上半月,2007(01).
关键词:职业教育 美育 美术教育 实用性 创造性
职业教育的课程内容安排上是面向实际的,是分具体职业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获得从事某个职业或行业或某类职业或行业所需的实际技能和知识,完成这一级学业的学生一般具备进入劳务市场所需的能力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资格。它既是职业教育更是素质教育。美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丰富的内容、生动的形式,通过潜移默化强有力地影响人的思想情感和精神面貌,在素质教育中起着其他教育形式所无法取代的重要作用。在职业教育中,美术课是美育的重要形式之一,是可视的美育的载体,这就决定着在职业教育中美术教育也应该符合相应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向。
美育能培养和提高人们认识美、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塑造完美的人格品质。在职业中学的教育中,美术教育在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完善丽人分各等方面起到了独特的作用。而且,美术教育还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的组成部分。
职业高中的美术教育不能只停留在纸上写写画画,而是要站在职业教育的高度,充分利用美术教材,注重培养、开发适应社会实践,既有一定审美能力,又有创造性技能的新型综合人才,即美术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必须和职业教育相互渗透。要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学校的特点,学生美感的素质精心组织,在培养学生的知识理论,审美情趣,动手实践,情感发挥,空间想象等方面多作出努力、使学说能够运用正确的审美观,实践能力去透用未来社会的发展。在教学中要运用创新发展,独特实效的方法,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树立自信,超越自我,以下是我对职业高中美术教育的几点理解:
一、根据职业教育宗旨确定美术教育的实用性切入点
职业高中的美术课与普通高中的美术课有很大的不同。职业高中的美术教学内容要根据学生所学的专业和未来从事的职业技术相结合。这就要求我们的美术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在工艺制作和设计创意方面的能力。要一专多能,同时在教学的内容和深度上不能作过高的要求。例如艺术类专业美术课教学中知识理论与实践技能的传授面可以相对的大一些。可以开设基础性的素描,色彩图画,美术字,平面设计,儿童画以及想象画,命题画,手工制作,作平欣赏等方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动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同时也适用于对口开学高考,其实,工艺美术美术教学与职业教育的关系一贯最为密切――二者都注重实用性。计算机专业可以开设书课,色彩,素描,美术欣赏,卡通画,有利于其专业作图方面的发展;机电,针对空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则侧重于素描,几何形体训练,透视深理知识的讲解等方面,财会专业重点是书法课,练习楷书、行书、毛笔、硬笔兼顾、综合班、电子等专业则以美术欣赏为主,辅以美术物质性的知识。技能增加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二、根据生源特点结合职业教育现状完成美术教学任务
现在的职高学生在进入学校的时候,文化素质,审美修养都普遍很低。主要因为职高学生的性质情况不外下列两种情况,绝大部分的学生成绩达不到普高分数线,而家长和学生又都不想放弃进入大学的机会。因此,并不心甘情愿的选择了职高作为阶梯,“曲线救国”(他们当中有的是自行选择,有的是父母的选择)。其余部分的学生出于个人兴趣爱好,为了学一门终身从事的职业技术,主动选择了职业高中,为了出去找一份好工作,或由学校安排介绍工作。职高学生由于文化成绩不好,学习态度又不够刻苦,美术教育对生源质量选择的可能性几乎没有,由此而给教学带来极大的困难。一方面学校对升学率有着硬性的要求,另一方面是学生和家长对考大学所抱有的期望。而学生文化成绩的偏低、专业知识的几近于零,使得他们成为一个特殊的受教层面。作为有责任感的一线教师只能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去思考、去探索、以求获得最大限度的成功,让考上和没考上的学生尽可能都成为人才。
职高美术教育,一方面要为社会培养初级的专门化的美术技工,另一方面又要为高等艺术院校输送后备人才。它还要深入到美术的普遍原理、规律、法则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学科知识体系的初步教育。职高美术教育无疑具有职业教育与学科基础知识教育的双重任务,因此要根据学生的特点,专业的不同进行适量的教学,在日常的教学中要体现美术的人文性,要让学生了解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既是谋生技巧和休闲的乐趣,也是人类文化从古到今的积淀和人类想象力、创造力的结晶。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在教学中帮助学生理解美术作品所蕴涵的人文精神和深处意义。不断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审美素养。职高的每一个专业都可以开设美术课,可以从基础知识,基础技能开始,到美术欣赏课,书法课。实践技能等方面,有所侧重其目的并不是为了培养美术家、书法家。而是为了让每一个学生在美术的熏陶,教化中,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欣赏美、表现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激发学生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和能力。
三、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进行改革创新
教学语言上要尽量的通俗易懂。学生文化素质不高,而且缺乏一定的耐性和钻研精神。相对于枯燥的概念提示和术语的重复,可能更能接受贴近他们理解层的、明确而鲜活的教学语言。这就需要美术教师从需要了解的概念的展开,并从中支出其确指的是什么。
美术教学尽量排除以教师讲解为主的旧观念、要概括学生的特点和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努力激发学生学生美术的热情和积极性。要解决教学内容和手段学单一、或者,只讲不画,只画不讲的坏习惯,更不能采取“放羊式的方法进行教学,因为这样将会使学生的求知欲望不断的减弱学习时无精打采,出现问题得不到解决,课堂教学受于变成了自学,严重阻碍了课堂教学质量,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在不断地进行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
首先要抓住学生兴趣激发,教师要根据职高特定的教材内容和学生心理特征,创设特定的艺术教学气氛文围,引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和热情,从而把握美术的基本因素一形体比列,结构,明暗,色彩,透视等等,培养学生的形象维和造型能力,其次要注意实用,对于艺术专业要注意绘画的基本素质,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计算机专业要注意形体,透视,比列等基础知识的教学,财会专业这重于淑华学习,再次要多用鼓励的手段进行教学,在美术教学后洞中,对学生的会绘画行为和作品尽可能多的肯定的态度,使其相对应的信心,技法学美术的热情。
关键词: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通识教育课程;教师教育专业课程;教育实践课程
中图分类号:G6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3)01-0049-05
一、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主要困境
上世纪80年代初,“教师知识”已经成为教师教育研究中的焦点议题。多年来,国内外一些学者在不同理论的观照下,提出了不同类型的教师知识,概括起来主要有学科知识、教学法知识、课程知识、班级管理知识、教育伦理与法规知识、学生与学习的知识、普通文化知识、教育环境知识、实践性知识等。这些知识广泛分布于我国小学教育专业的通识教育课程、教师教育专业课程(包含学科专业课程和教育专业课程)和教育实践课程中。通识教育课程涉及广泛的普通文化知识,包括人文、社会、自然等多学科领域的基本知识。学科专业课程包括某门学科的专业知识,如语文或数学专业知识。教育专业课程包含的知识也很丰富,与教育教学、课程、学生与学习、班级管理等有关的理论知识都包含其中。教育实践课程主要包括了实践性知识和教育环境知识等。可见,当前我国小学教育专业的课程结构基本反映了当前有关教师知识的研究广度。同时,各师范院校小学教育专业课程结构与学分比例的差异,也反映出人们对教师知识的理解各不相同。乔勇曾统计过上海师大、南京师大和杭州师大小学教育专业课程结构与学分比例(见下表),发现三校的通识教育课程、教育专业课程和学科专业课程的比例差异悬殊。上海师大偏重学科专业课程,南京师大的通识教育课程学分比例过重,杭州师大的三类课程比例则相对均衡,这反映了各师范院校对普通文化知识、教育专业知识和学科专业知识对师范生的专业涵养作用认识不一致。另外,三所师大小学教育专业的实践课程比例都较小,说明人们对教育实践知识在教师知识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还不够深刻。三所师范院校的课程设置情况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所呈现的问题反映出人们对于教师知识理解上的差异与偏误。如果更深入地调查与分析小学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我们则会发现更多的实践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通识教育课程难以体现通识教育的真谛
通识教育并非要求文科学生学些理科知识,或者理科学生有些文学艺术修养那么简单。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李曼丽教授认为,通识教育“就其目的而言,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有社会责任感、全面发展的社会人和国家的公民;就其内容而言,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2]。由此可见,通识教育首先关注的是人,其核心价值是“人”的培养。这里的“人”不是某种职业人,而是一般意义上的社会公民。它强调的知识不是与做事有关的专业知识,而与“做人”相关联。因此,通识教育课程的培养目标是让“学生拓宽视野、避免偏狭,培养独立思考与判断能力、社会责任感和健全人格,也就是教化他们学会做人”[3]。
仅从课程设置的学分比例来看,大多数师范院校的通识教育课程占比在30%-40%之间,比例充足;但若具体分析其课程结构和实施现状,我们会发现,通识教育课程并没有真正体现通识教育的真谛,没有真正发挥通识教育的作用。
我国小学教育专业主要有两类:一类是高中起点的本科类小学教育专业(四年制),另一类是初中起点的专科类小学教育专业(五年制)。本科类小学教育专业的通识教育课程模式是“政治+外语+计算机+体育+选修(人文、社科、自然科学、艺术、教育)”。其中,必修课程中的政治与外语的课时占比过半。这种模式过于强调政治理论的灌输,过于关注外语、计算机等工具性考级科目。人文、艺术、自然科学等知识虽被纳入选修课中,但选修课程设置“‘内容杂、结构乱、质量差、地位低’已经成为我国大学通选课的通病”[4],再加上多数师范院校对选修课程的开设与考核管理比较随意,致使师范生的学习效果差强人意。本科类小学教育专业的通识教育课程难以实现通识教育的育人目标。
一般来说,专科类师范院校的通识必修课程大而全,必修课程权重在90%以上,选修课相当少,比例明显不足,且内容单一,难以有效培养兼具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的现代师范生。以某高等师范学校开设的小学教育专业(综合文科方向)通识教育课程为例,主要开设了政治、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原理、文选、现代汉语、写作、语言实践、数学(含高等数学)、英语(含大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信息技术基础、课件制作、品德发展共计20门课程。通识选修课包括两门课程: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类、艺术与体育类。这些通识教育课程大都在前3年的学习中完成,以高中阶段的基础文化课程为主,具有高中学历补偿的性质。课程设置多以分科为主,虽然内容全面,但没有根据初等教师教育的培养特点实现学科内容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而且学生“没有机会掌握不同领域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也没有机会综合处理不同学科的信息和概念,背离了通识教育的真谛”[5]。
2.教师教育专业课程教与学的知识比例失衡
绝大多数师范院校都将教师教育专业课程置于最重要的地位,课时与学分比例最高。教师教育专业课程包括学科专业知识和教育专业知识两类,学科专业知识反映的是“教什么”,而教育专业知识反映的是“怎么教”。在这两类知识中,多数师范院校的小学教育专业都偏重学科专业知识。学科专业知识构成了师范生未来从事学科教学的知识基础,的确很重要,不过,实验研究表明:在一定的限度内,教师所掌握的学科专业知识与教学质量是呈正相关的,但超过一定的水平后,学科专业知识与教学质量之间就不再具有统计学上的相关性了。[6]同时,我国的小学教育是以综合课程为主,与中学的分科课程相比,课程的学科性相对较弱,而综合性则比较强。因此,小学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水平不需要太精深,不要过于注重学科专业知识的深度挖掘,而要注意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
小学教育工作的难点是怎样把知识传授给接受能力还比较弱的小学生,让每一个小学生都能学会。因此,小学教育专业更应该重视“怎么教”这一教育专业知识的传授。当前,反映教育专业知识的教育专业课程不再是传统的教育学、心理学和教材教法这“老三门”,而是在“老三门”的基础上进行了扩充。专科类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主要学习小学教育学、课程与教学论、班队管理、教育研究方法、小学心理学、教育技艺(如普通话、三字、计算机等)和学科教材教法等课程。本科类小学教育专业开设的必修课有教育原理、课程与教学论、班队管理、普通心理学、小学生心理学(儿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以及一些教育技艺训练课程等,选修课程主要有教育社会学、教育哲学、教育史、教育伦理学、小学生心理辅导、心理学史、教育研究方法等。
从上述对小学教育专业学科专业课程与教育专业课程的分析来看,师范院校关注的重点是教师“教什么”与“怎么教”的知识,却对小学生“学”的知识的关注不够。虽然个别课程涉及到小学生“学”的知识,但远不及教师“教”的知识那么有体系有深度。教师教育专业课程没有改变“教师中心”的倾向,就难以真正培养出会“教学”(此处的“教学”,不妨理解为“教会学生学”)的师范生,难以扭转小学教学重教轻学的局面。
3.教育实践课程的教育绩效难以体现
随着人们对教师实践性知识重要性认识的深入,小学教育专业的实践课程越来越受重视,所占的课时和学分比例也得到了进一步增加,当前最常见的做法就是延长教育实习的时间。但是,提高实践课程的课时与学分比例并不必然地提升师范生的教育实践能力,教育实践课程依然存在着难以克服的管理障碍,课程实施效果难如人意。
首先,偏重于实践结果的评价,而对实践过程的指导、监督和评价的关注不够。以实习为例,大多数师范院校将实习时间置于最后一学期,而且很多学校都让学生回原籍所在地自主联系学校进行实习,这必然造成实习学校比较分散,师范院校与实习学校之间的联系也就处于松散状态,师范院校难以对师范生的实习过程进行具体有效的理论指导与实践监督。
其次,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融合度低。基于“理论指导实践”的原则,师范院校期望师范生在具备一定教育专业理论的基础上,通过教育实习将所学教育理论知识应用于教育实践,通过毕业课题的研究实现运用教育理论解决教育实践问题,因此,将教育实习与毕业论文都安排在最后一学期完成。这样的安排看似合理,但在实际操作中,“理论取向”的高校教师指导师范生撰写毕业论文,“实践取向”的小学教师指导师范生进行教育实习,二者各自为政的指导很难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很难帮助师范生跨越理论与实践的鸿沟。同时,这种“理论学习—实践运用—解决现实问题的再实践”的线性模式使得“师范生的教育实践活动在时间与空间上也孤立于教师教育的所有其它课程”[7]。理论与实践的分离是教育实践课程绩效难以评估的重要原因。
第三,教育实践课程缺乏对教育反思的有效关注。教育实践课程主要是让师范生观察和模仿小学教学与管理的常规工作流程,掌握备课、上课、班级管理等基础的教育教学技能。观察与模仿是有效学习的重要手段,师范生应该观察和模仿有经验的教师在师生互动、教学内容处理、教学环节组织、教学方法运用和突发问题处理等方面的技艺。但是,如果教育实践只停留在观察和模仿别人的层面,则会使师范生失去教育教学的主体性,成为缺乏实践智慧和创造能力的教师,教学能力也难以得到有效提升。师范生实践智慧的成长与创造力的培养离不开对教育教学的自觉反思。反思是有层次的,范梅南(Max Van Manen)将反思划分为三个层次:技术性反思、理解性反思和批判性反思。技术性反思主要关注应用知识以便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理解性反思旨在调查、质疑和澄清最终目标和实现这些目标的教学活动背后的假设,批判性反思则关注教育所存在的更大的背景。[8]师范生在教育实践中,比较关注教育教学活动本身的问题,如教学目标的落实、学习兴趣的激发、教学内容的处理、师生关系的处理等问题,就是这种技术性反思,也多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并没有真正激发学生的反思意识。指导教师很少要求师范生审视自身实践背后的教育理念和探究教育实践问题的社会背景,缺乏对理解性反思与批判性反思的训练。师范生的教育实践经验没有经过逐级提升的多层次反思,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就很难真正结合起来,教育实践课程的绩效就难以得到有效提升。
二、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破解方略
1.优化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拓展通识教育的设置空间
当前,无论是本科类还是专科类的小学教育专业通识教育课程模式,都没能有效承担通识教育的重任,因此,要对现有的小学教育专业通识教育课程体系进行科学合理地优化,有效拓展通识教育的发展空间。
从通识教育课程内部结构看,本科师范院校的通识必修课程权重占比一般都超过60%,而且政治与外语两门学科的课时占比相当高,极大压缩了人文、社会、科学等其他学科知识的拓展空间。如何在保持现有课程结构基本不变的前提下,释放出更大的通识教育空间?一种改进思路是在通识教育课程内部进行整合拓展。有学者提出“可以适当减少外语学分,增设大学语文课程”,“将政治课程进行扩展,扩展到更广阔的历史、哲学、文化等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与现有的通识选修课整合设计”[9]。另一种思路是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进行拓展。这种观点认为“通识教育有广泛的、本质的意义,它是一种教育观,一种教育思想,一种教育理念,它必然包含着专业教育,但又超越了专业教育”[10]。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并不是不可调和的,事实上,专业教育中的不少领域都与通识教育重合。譬如:教育专业课程中的法律法规、教师伦理、教师职业道德可以与政治理论课程整合;专业技能中的课件制作与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与计算机课程整合;至于教育史、教育哲学、教育社会学、文化心理学等,更是跨越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综合性课程。
2.重构专业教育课程模块,扩充儿童专业课程内容
作为未来的小学教师,首先应该要了解和研究自己的教育对象——儿童。日本很多大学突破了传统教师教育专业的界限,以儿童为中心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课程体系,从儿童教育的实际需要出发设计课程内容。[11]借鉴日本的经验,结合我国教师教育的现状,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要关注儿童的文化背景与特点,关注儿童学习的类型、特性及其规律,关注儿童的身心健康,增设以儿童文化与儿童学习为中心的课程体系,形成学科专业课程、教师专业课程和儿童专业课程“三课鼎立”的格局。儿童专业课程可根据条件开设小学生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学习心理与儿童教育、儿童文化与儿童教育、家庭环境与儿童发展、人际交往与儿童发展、小学生心理辅导、小学生学习指导、问题儿童的学习与行为研究等学科知识。学科课程与教师专业课程的设置也要适应小学新课程改革强调课程综合性的特点,重视学科知识之间的横向联系,强调综合性,进一步充实小学教育专业课程。
3.改善教育实践课程管理,提高实践课程的实施绩效
在课堂中,真正主导小学教师教学的是其实践性知识,而实践性知识则源于职前教师教育中理论学习和实践体验不断的双向建构。然而,当前教师教育的课程设计仍没有改变“先理论学习后集中实践”的模式。这种分离模式的长期存在有其制度性根源:由于缺乏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制度上的强力支持,一些小学因担心影响教学质量,往往不愿意接收师范生进校教育实践,导致教育实践模式的改革无法从根本上得到推进。因此,要对教育实践课程进行根本上的改革,首先要获取教育行政部门在制度上的支持,将接纳师范生进校教育实践纳入小学工作考核的范围之内。其次,与实习小学建立互惠互利的合作共赢关系,从主观上激发他们参与师范生教育实践工作的积极性。第三,形成分散实践与集中实践相结合的实践课程模式,将实践时间与实践内容分散于四年或五年的各学习时段中,并注重实践过程的反思。这样的课程模式会使师范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都有机会及时理解理论,并学会用理论去分析、反思实践,如此循环往复,逐步加深对教师职业的了解,提高教育教学的能力。第四,加强对教育实习的过程管理。教育实习由师范院校的指导教师、带队教师与小学指导教师共同全程管理。师范院校的指导教师在实习生实习期间进行教育教学的理论指导,定期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引导他们对自身的教学理论与实践体验进行深层次的反思,构架教学理论与实践体验的桥梁。小学教师对实习生的教学与班队管理进行具体指导,对实习生的实习质量进行全程监控与评价。师范院校的带队教师组织协调实习生、实习学校、师范院校之间的关系,以帮助他们适应实习环境,提供支持信息,解决生活、工作中的问题。第五,将反思渗透到实践课程实施的各个环节中。实践反思不是一次性的实结,而是一个持续反复的过程。在实践课程中,可采用多种多样的反思形式,如撰写观察日志和教育随笔、组织专题研讨和个案交流、进行案例教学和行动研究等。反思过程中,既强调对教育教学本身的反思,也要强调对教育教学赖以发生的社会文化和家庭背景进行意义性反思。
20多年来,我国小学教育专业的课程改革一直在实践中进行,尤其是实践课程的改革,已经取得了不少有益的探索,但它毕竟是一门新兴专业,不成熟的地方在所难免。因此,仍然需要小学教育专业的教师教育工作者不断地实践、研究与再实践。只有坚持创新性研究,才能将小学教育打造为成熟完善的、可持续发展的专业。
参考文献:
[1]乔勇.小学教育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8:14.
[2]李曼丽.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17.
[3][4]庞海芍.通识教育课程:问题与对策[J].大学(学术版),2011(5).
[5]曲海舟.通识教育课程建设面临的困境及实践探索[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2(1).
[6]李其龙,陈永明,等.教师教育课程的国际比较[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16.
[7]骆琤.中美教师教育实践课程比较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89.
[8]王艳玲.教师教育课程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51.
[9]庞海芍.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的困境与出路[J].江苏高教,2010(2).
[10]易逢荣,曾萍.高职高专通识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萍乡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4).
[11]惠中.日本大学儿童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及其启示——以日本东大阪大学为例[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8(10).
Dilemmas in and Countermeasures against Curriculum Provision for Primary Education Major
GU Guo-bing
(Nantong Higher Normal Institute, Nantong 226001,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