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宏观经济与管理范文

宏观经济与管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宏观经济与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宏观经济与管理

第1篇:宏观经济与管理范文

【摘要】土地管理作为参与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可以实现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保障国民经济平稳运行。文章分析了目前我国土地管理参与宏观经济调控存在的相关问题,提出了土地管理参与宏观经济调控的若干途径供参考。

【关键词】土地管理 宏观调控 土地

1 引言

自2004年开始,中央提出将土地政策作为一种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运用土地政策参与宏观经济调控的纲领性文件,明确要求国土部门利用土地政策参与宏观经济调控,对土地总量和利用结构进行干预,以加强对经济总体运行进行引导和调节。2006年8月,国务院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该通知成为我国土地管理参与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转折c,体现了中央决定通过土地闸门(又称之为“地根”)实现对经济调控、土地保护等多重目标,这是我国在快速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背景下宏观调控措施的必然选择,是符合我国国情的重大战略措施。今后,必须从站在实施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的高度来充分发挥土地管理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积极有效地提高土地管理在宏观调控中的影响力和作用力,从而实现对我国宏观经济进行重要的调控作用,保障国民经济平稳运行。

2我国土地管理参与宏观经济调控存在的问题

2.1缺乏土地管理参与宏观经济调控的意识

长期以来,我国在制定具体的土地管理政策时缺乏参与宏观经济调控的意识,主要是由于将土地管理作为国家或地方宏观调控手段还处于摸索阶段,既缺乏理论研究成果,又缺乏实际经验。基于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现状,要实现土地管理参与宏观经济调控的功能,不仅要求土地管理能有效解决市场经济体制下土地市场混乱、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土地违法现象、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等一系列问题,还要求土地政策能够从战略层面上对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例如通过不同地区的土地政策来引导土地作为生产要素在不同产业之间的合理利用和优化配置,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及地方经济转型发展。

2.2 中央和地方土地管理目标相互博弈

长期以来,中央政府一直强调要加强耕地保护、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要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与此同时地方政府则一味地追求GDP第一,过于强调经济增长,正是由于中央和地方在土地管理目标方面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博弈,才导致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制定具体的土地利用政策时,存在着相互打架的现象。众所周知,由于土地是不动产,加上土地利用的不可逆性,中央政府牢牢把握着土地的监控权和审批权,而具体的土地使用权则在地方手中。一旦等到中央查出地方政府在具体土地利用过程中存在土地违法违规现象时,土地用途已经发生改变。正式由于上述土地利用违法现象存在时间差,才导致地方政府一味地为了追求经济发展和领导个人政绩而乱占滥用土地,尤其是大量占用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的耕地,使得土地“闸门”长期控制不紧而直接影响了国家对经济实施宏观调控的效果。

2.3土地收益分配和监督机制不完善

我国现行《土地管理法》明确规定,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30%要上缴中央财政,70%要留给地方政府专项用于耕地开发。但事实上这70%的有偿使用费由于中央对地方的监督机制不完善,在现实中往往不能完全做到“专款专用”,实际上被大量地被挪作他用,而中央政府显然不知情。这种现象存在的原因就是由于地方政府通过土地征收和出让行为,可以获得巨大的土地增值收益。这种不完善的土地收益分配和监督机制使得许多地方政府对于中央的土地政策执行力度不够到位,甚至“阳奉阴违”。因此,要使我国土地管理制度和政策真正能发挥宏观经济调控作用,首先就必须要对财政分权体制下的土地收益进行合理分配,同时也要更进一步地加强对土地收益分配的监督。

2.4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未发挥“龙头”作用

从我国前三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的情况来看,各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并没有真正发挥出规划的“龙头”作用,各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难以在实际中落实,使得规划只是流于“手上画画、墙上挂挂”。具体而言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现行体制下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约束力不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经过多方论证并由上级政府严格审核批准并实施的,从法律层面来说具有很强的权威性和约束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一旦审批通过,就必须严格执行,否则就是违法行为。而现实情况却是现行的规划大多数反映的是地方政府部分领导的意图,一些领导一味地为了追求个人的政绩而无视规划的严肃性和其法律地位,使得规划在执行中权威不够、约束力并不强,难以操作;二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上下级衔接不够,具体表现在一是由于前期基础工作不扎实,规划编制采用的基础数据不实和缺乏深入调查研究、评价反馈及论证等步骤,导致基础数据不详实、上下级沟通不畅、相互衔接不力,导致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龙头”作用并不能有效发挥出来。

3土地管理参与宏观经济调控的途径

3.1调整土地供给结构,优化土地利用配置

如何有效实现土地管理积极有效参与宏观经济调控、引导和调节宏观经济总体运行,首先要看土地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能否起到调整土地供应结构、优化土地资源配置的作用。土地供给政策不同,则其所产生的激励与约束作用也会有所差异,会导致土地利用主体、相关利益主体在土地开发利用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的行为选择结果,从而会直接影响土地资源利用及配置效率。运用土地供给政策实现参与宏观经济总体运行调控,就其本质而言,是以各级地方政府对土地供给总量的控制和和土地利用的直接干预,充分合理的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以及优化土地资源在不同地区、行业和部门之间的配置,进而实现对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

3.2严格执行土地利用规划,充分发挥“统领”作用

目前,我国依然处于市场经济的转型时期,市场机制自身还存在着难以克服的缺陷,仅仅依靠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很难实现公共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因此客观上要求中央必须加强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我国《土地管理法》已经明确规定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法律地位及其严肃性,根据科学合理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城乡土地利用布局、功能分区和控制不同用地类型的数量,从而达到从宏观上来协调区域经济发展、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布局、调控土地供应总量和结构以及有效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的目的。今后,要更加突出各级土地利用规划参与区域宏观调控的作用,继续加强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坚持以供给引导需求的原则,严格执行土地利用规划,充分发挥规划的“统领”作用;同时,严格执行实施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充分运用新一轮规划参与国民经济宏观调控,严禁修改调整高标准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对于确实需要修改调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务必要从严审查、从严监督管理,确保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法律地位。

3.3构建土地政策调控体系,强化其与其他政策的协调配合

目前我国土地管理参与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政策包括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政策、土地供给政策、土地市场政策、土地税收政策、不动产登记政策等。今后,要实现土地管理积极参与宏观调控的职能就要努力构建有效的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体系,加强在不同的土地政策之间、不同的土地政策与外部实施环境之间形成有效的配合与互动关系,尤其是要进一步强化土地资源、资产和资本“三位一体”的属性,要充分地意识到土地管理参与宏观调控不仅是调控土地资源、土地资产,更是调控土地资本。同时,要进一步强化土地管理政策和其他各项财政金融政策的协调。因此,要实现土地管理积极参与宏观调控,就必须要坚持土地管理政策和其他宏观调控政策实施的步伐一致、协同推进。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加速转型,如果完全采用发达国家或地区实施宏观经济调控的方法,难以有效完成现阶段宏观调控目标。因此,在现阶段积极有效推进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完善、有效发挥调控功能的同时,要强化土地政策与货币、财政政策的协调与配合,这就要求未来土地宏观调控政策要坚持国家一揽子宏观调控政策统领,既要主动出击、积极参与宏观调控,又要能够及时与其他政策协同一致;又要适时考虑自身角色,既不能“失位”,也不要“错位”,只有如此真正实现土地管理参与宏观经济调控。

参考文献:

[1]关涛,吴次芳,宋晓杰.土地管理宏观调控政策的思考[J].农场经济管理, 2004,(5).

[2]叶剑平,吴正红.正确理解土地管理参与宏观调控[J].中国土地,2006,(11).

第2篇:宏观经济与管理范文

一、我国进行宏观经济管理创新的必要性分析 

(一)社会化生产发展的客观要求 

社会化生产是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基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国民经济体系中不同部门间的交流愈发紧密,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生产流通业愈发频繁、便捷。在这样的生产发展背景下,依照一定比例进行社会劳动分配,是确保市场经济常规运作的基础。仅依赖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不足以满足市场调节需求,国家需进一步强化宏观经济管理能力,以促进各地区不同部门间的和谐发展。此外,就现阶段社会化生产而言,国家并不能对企业的实际生产经营,进行具体的指令性规定,社会生产普遍处于一种无政府管理状态,如完全放任各经营单位自主生产,就容易引发市场经济混乱,从而影响国民经济良性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国家需通过宏观经济管理,协调经济发展整体战略方向,从而确保经济发展的秩序性和稳定性。 

(二)对于健全市场体制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市场经济背景下,采用的资源配置方式以市场为主,其在社会资源配置工作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但在实际经济发展中,可以发现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并不能全方位地解决市场经济运行中出现的问题。例如,市场竞争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根本,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的重点维护对象,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维持市场发展所需求的动力。但恶意竞争不但不会促进市场经济发展,还会起到反向的促进作用,此时市场调节就无法解决。另外,我国现有经济体制仍存在部分计划经济影响,市场经济体制客观存在一定的缺陷,只有通过宏观经济管理完善、健全市场体制才能确保市场经济稳定的快速发展。 

(三)维护经济体制作用分析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一项最基本特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政府具备的经济管理职能也相应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国有企业经历多次改革之后,所有权、经营权分离,进而融入到市场经济体系之中。政府虽然不在直接管理国企经营事务,但仍以其他身份参与着国企的经营决策。因此,强化国家宏观经济管理,有助于维护经济体制。 

二、促进我国宏观经济管理创新的实际措施分析 

(一)宏观经济管理目标创新分析 

针对宏观经济管理目标进行创新,对于宏观经济管理整体创新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宏观经济管理目标具体是指,政府期望通过宏观经济管理实现的国民经济发展预定目标,是衡量宏观经济管理工作质量的重要标准,具体创新操作如下:一是提高管理目标的选择性。在市场经济背景下,针对不同的经济发展状态,相应开展的宏观经济管理目标侧重点不同。如经济发展过热,就需要控制经济增长速度。如经济衰退,就需要通过相应的调控刺激经济增长。在当前的经济发展背景下,我国宏观经济管理的首要目标应该是维持经济发展总量平衡,其次就是优化经济结构进一步升级;二是强化宏观管理在居民消费中的创新。我国居民消费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逐渐趋向稳定和成熟发展,针对这种情况,宏观经济管理应发挥其作用,促进整体经济的平稳发展;三是优化进出口产品比例。进出口产品是促进经济交流的重点内容,政府应不断优化进出口环境,为进出口贸易奠定扎实的条件基础。 

(二)宏观经济管理手段创新分析 

宏观经济管理手段具体是指政府完成经济管理目标过程中使用的具体方法,常见的管理手段包括经济手段、行政手段、法律手段以及传媒手段等。针对不同的经济管理需求,采用不同的管理手段,才能切实发挥出宏观经济管理的实际效用。宏观经济管理手段创新,具体包含以下几点:一是强化宏观经济管理中的法律管理。我国市场经济的本质是法制经济,通过法律手段强化经济管理,有助于国民经济的规范性发展;二是加强政府智能化管理建设。电子商务在经济全球化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因此,政府应积极推动电子政府建设,为宏观经济管理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三)宏观经济管理主体创新分析 

宏观经济管理主体具体是指国家依法成立,且履行相应经济管理职能的机构,通常由政府组织领导。在当前经济发展背景下,针对宏观经济管理主体进行创新,具有重要意义。首先,需进行组织创新,即进一步完善政府机构改革,具体包括优化政府职能、提高政府工作效率等;其次,针对此类机构的工作人员进行创新,从而全面提高宏观经济管理决策质量。 

结语 

综上所述,宏观经济管理对于促进国民经济稳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显示意义。当前的经济发展情势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因此宏观经济管理也应该做出相应的创新调整,以满足经济发展实际需求。只有实现目标、手段、主体的全面创新,才能全方位提高我国宏观经济管理水平,从而促进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严纪芹.关于宏观经济管理的创新性研究[J].中国外资(下),2013(07) 

第3篇:宏观经济与管理范文

赵德海教授、和淑萍副教授主编的《宏观经济学》一书已于2010 年 1月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目前已经是第三版。该书基于宏观经济学基本原理,同时引入大量具体的宏观经济管理案例、特别是引入了我国2008年经济危机前后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情况,以中国实际发生的经济事件为主要阐释对象,把新理论、新观点和新资料及时反映出来,有较强的可读性和实用性。该书受到了哈尔滨商业大学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的资助。它的出版无论对于宏观经济学的教学还是学科建设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结构清晰,内容详尽,系统性强

全书共分为十二章。第一章是宏观经济学导论,主要介绍了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宏观经济学定位、发展历程及基本研究方法。从第二章到第四章分别对国民收入核算、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和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三个方面对宏观经济学所包含的最基本的理论作全面的介绍。从第五章到第十一章分别就宏观经济学的核心部分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总供给和总需求、失业与通货膨胀、经济增长理论和经济周期理论等作了系统而全面的介绍。第十二章对当代西方的主流宏观经济学流派的的发展、基本观点、分歧及新近动向作了简单的介绍。从全书的目录可以看到,作者对其中每个部分的理论和实践案例部分作了若干详细划分,结构清晰。同时,对本学科每部分所涉及的核心知识点进行了深入、系统地阐述和辨析。这是此书区别于其他宏观经济学教材的一个显著特点。

二、语言通俗易懂,可接受性强

宏观经济学在进入中国的很长时间里,给人的感觉往往是高不可攀,不是一般人能够学得懂、听得明白的学科,认为那是政府官员的事情,和普通百姓生活没有关系。因此,很多的教材、专著对于宏观经济学的介绍基本上采用的是晦涩难懂的语言,让人敬而远之。读过这部宏观经济学教材后发现作者叙述的语言简练、直白,让读者看后能够感到宏观经济学并不是遥不可及的,是可以学得懂的。尤其是其中引入的案例,其语言直白、透彻,把经济中的问题用百姓的话说了出来,让人更容易接受。语言的通俗性是这本教材的一大优点。

三、反映了学科的重要进展与主流成果,具有前沿性

作者不但介绍了已较为成熟的宏观经济学基础理论,而且还加入了近期国内外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把新理论、新观点和新资料及时反映了出来。如在国民收入核算部分对当前热门话题绿色GDP的介绍,失业与通货膨胀部分对中国的通货膨胀水平分析等,这些都是目前政府关心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大量的这些前沿性研究资料的引用是本书的特点之一。有学者在讨论我国学术界的学术规范性时曾说过,判断一本学术著作或论文的价值之高低,资料来源的多寡和可靠性不能不视为一个重要的标准。从这方面来看,本书的资料是丰富、新颖而又可靠的。

四、宏观理论实践化,兼顾理论的国际化与本土化

宏观经济学真正的舞台是阐释现实中的经济问题,而这些问题本身也由于充满了理性而足以开发心智,令人乐而忘返。在对理论介绍的同时,书中在每一个重要章节甚至知识点之后,都附有相关的案例及分析。例如,为什么美国20世纪90年代末通货膨胀水平和失业率如此之低?亚洲金融危机的成因是什么?……这些案例大都分析透彻、精辟到位,能很好地体现出真实世界中所蕴涵的经济学原理。同时,书中出现的案例,大部分都是发生在中国国内的宏观经济问题,包括了一些作者对中国宏观经济问题的研究所积累的成果。这就克服了时下不少翻译出版的国外宏观经济学著作在联系中国实际方面存在的不足。

现实中,要想从“我听说过”进入到“我懂得”的境界并不是件轻而易举的事情。翻阅《宏观经济学》一书时,给我感受深刻的是以赵德海、和淑萍为首的编写团队甄选相关案例的良苦用心。其实对读者来讲这更是抛给我们很多富有思考价值的问题。相信此书无论是对高校的本科生、研究生还是对政府工作管理人士,都将是一部不可多得的著作。

第4篇:宏观经济与管理范文

关键词:独立学院 宏观经济学 教学改革

20世纪经济学的一个主要突破是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它促使人们更好地理解如何应对周期性经济危机和刺激长期经济增长等问题(萨缪尔森,2008)。《宏观经济学》是国家教育部根据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规定的专业核心课程——《西方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宏观经济学》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宏观经济基本理论、研究方法和实证分析技巧,在对基本理论和方法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运用经济学基本理论和思维分析、研究和解决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国际贸易、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等其他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教学内容坚持适用性和系统性原则

相比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公式、图表数量大大减少,理论难度相对较低。所以,《宏观经济学》授课相对容易。独立学院宏观经济学教学应该坚持“理论知识够用,强调技能,提高素质”原则,让学生入门即可。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是教学重点。《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按照由浅入深的逻辑顺序,先后几章分别阐述NI-AE模型、IS-LM模型、AS-AD模型,以此构成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最简单的模型:NI-AE模型,I=S,一个方程,一个未知数国民收入Y;IS-LM模型,两个方程,两个未知数Y、r[在NI-AE模型基础之上,引入利率r可以得到IS曲线;再给出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货币需求和利率r有关),得到货币市场均衡的LM曲线];AS-AD模型:两个方程,两个未知数Y、P(AD曲线可由IS曲线和LM曲线推导得到,在前面模型基础之上,引入一般物价水平P,通过总量生产函数得到AS曲线)。

二、教学案例坚持实用性原则

《宏观经济学》是研究政府行为如何对经济产生影响的学科,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主要通过两方面工作体现应用性原则:一是数据,二是案例。数据方面,在介绍国民收入核算时,加入2012年中国GDP数据,并和同时期外国GDP数据进行比较,让学生了解中国在国际上的经济地位;PPT中加入国内各地区的GDP数据,了解浙江省在全国的经济地位;PPT罗列中国经济增长四架马车(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的数据,让学生认识我国经济增长主要靠政府投资和出口的现状,掌握用支出法核算我国GDP的方法;在PPT中罗列中国近20年的CPI数据、中国失业率、中国大学生就业率、科艺学院就业率和就业单位等数据,更加深刻掌握中国物价波动的原因、就业市场现状等相关内容;通过人民币汇率波动等数据,让学生更好学习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等。西方经济学理论性强的学科特性决定了案例教学的必要性,应用性强的学科特性决定了案例教学的可能性,而案例教学的特点又为其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空间。教学中以苏州工业区中合资企业芭比娃娃和罗技鼠标(罗技鼠标美国售价40美元,中国只能赚3美元)、肯德基汉堡和翠苑电影票的利润分成为例,让学生了解GDP/GNP的区别,延伸到中国在全球产业价值链上的地位以及微笑曲线相关理论,引导学生更加深刻认识所处的世界;在劳动力工资和原材料价格上涨、人民币升值的背景下,结合数学公式讲述中国出口企业为什么会面临汇率风险、订单减少,深刻体会中国经济增长模式面临的瓶颈和弊端;通过2012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资本外逃和热钱流入对国际收支平衡的影响、索罗斯的卖空操作赚取12亿美元、美元国际霸权、以汽车产业为例反思中国利用外资的利弊等案例学习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

三、强调课堂练习的重要性

《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特别强调案例和习题的作用,多进行课堂练习,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比如在介绍完“NI-AE模型”后,布置课堂练习,然学生通过“I=S”方法,计算均衡国民收入;然后再增加投资的金额,再计算均衡国民收入后会发现投资增加,国民收入成倍增加。通过该计算过程,可以切身体会乘数理论。

四、鼓励学生参与,加强师生互动

围绕中国案例展开讨论,让学生做等PPT(内容包括中国通货膨胀的原因、经济增长的源泉等)在课堂上讲授。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融合到课堂与实践教学环节中。

五、通过试题库抽题进行考试

考试试卷由教师自主命题而不是试题库抽题。自主命题时,试卷的标准化程度、难易程度、题量大小等各方面难以控制。利用计算机进行试卷的自动生成,通过试题库抽题能够真正实现考、教分离,规范同门课程所有教师的教学活动,克服个人命题中容易出现的片面性、随意性。而且保证了命题的客观性和科学性,对试题和试卷的保密管理将变得高效而便捷。

参考文献

第5篇:宏观经济与管理范文

一、引言

切块拼接法模式是一种团队合作的学习模式,具体来讲就是将所有学习成员分成若干小组,同时将完整的学习任务分割成若干部分,安排每个学习成员掌握其中的一部分,其次,将分在不同小组中的拟学习同一部分任务的成员集中到一个新的小组,组成若干“专家组”,充分讨论同一部分直至熟练,然后全部成员回到原小组分别将自己负责的部分向组内其他成员讲解直至所有成员全部掌握,最后进行效果检验的一种学习方法。

由于切块拼接法在教学过程中能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而成为一种广受欢迎的学习方式。近年来,为了改善课堂教学效果,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对切块拼接法进行了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研究,意大利学者FrancescaPozzi(2010)通过实验、观察和调查问卷等方式研究发现切块拼接式学习模式在在线学习合作学习方面能提高学生的社会认知度与参与度。国内学者刘晨燕(2017)、霍美丽(2015)、高欣漫(2014)、叶海智和程清杰(2015)分别将切块拼接法应用于英语阅读课程、传统文化课程、大学化学课程以及在线学习课程中,几乎一致地研究发现,切块拼接法能显著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以及课堂学习效率。但目前为止,针对切块拼接法应用于经管类案例课程的研究缺乏,具体探讨《宏观经济学》课程的切块拼接法的应用研究更是没有,鉴于此,本文拟将切块拼接法模式应用于经管类专业基础课程之一的《宏观经济学》课程的案例教学之中,构建切块拼接法应用效果的评价指标体系,从而对切块拼接法在《宏观经济学》课程案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合理准确地评价并改进。

二、基于切块拼接法的《宏观经济学》课程案例教学中的实施方案

根据《宏观经济学》课程案例教学的特点,依据切块拼接法的教学模式对案例教学课程进行了设计,并在参考切块拼接法教学模式核心步骤的基础上将案例教学课程划分为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评估阶段三个阶段:

(一)准备阶段

该阶段主要根据参与《宏观经济学》课程案例教学学生的人数、性别、性格及个人成绩等特征对其进行分组,其次根据分组情况来分配学习任务和职责分工,然后教师依据切块拼接法的要求、内容及任务等组织参与学生进行集中学习与培训。

(二)实施阶段

该阶段是本文研究的核心环节。在此阶段,我们首先将《宏观经济学》课程案例教学资料选定为“供给侧改革”,并按照所选择案例的任务划分为五部分,即A(供给侧改革的理论依据)、B(里根时期的减税政策为什么属于供给管理)、C(供给侧改革的实施背景)、D(供给侧改革的意义)、E(供给侧改革的相关配套政策内容),由教师和每个小组的组长根据学生性别、性格和成绩等特征对任务进行分配,每个成员选择一个任务并成为负责学习该任务的专家,然后小组内的每个“专家”根据自己所分配的任务,先进行自主思考、自主学习,再次,每个小组负责相同任务的“专家”组成专家组,再然后负责各主题任务的“专家”回到原小组,将自己所负责的主题汇报给其他组员,并由其他组员提问、质疑,同时“专家”提问“新手”,最后每个小组展示并汇报小组学习成果,由专业教师进行打分,形成展示小组的成果汇报总成绩。另外,专业教师针对学生在汇报过程中的不足及薄弱环节进行进一步的阐述和讲解。

(三)评估阶段

评估阶段主要是对《宏观经济学》课程案例教学的效果进行考评。本文主要从成员自评、组内互评、小组成果评价与试卷成绩评价四个方面进行考评:

1.案例教学效果的自评指标体系主要由六部分组成,即①获取案例信息的能力,占到总分值的10%;②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占到总分值20%;③收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占到总分值的15%;④实际动手能力,占到总分值的15%;⑤写作能力,占到总分值的15%;⑥口头表达能力,占到总分值的25%。

2.“专家组”组内互评是指“专家组”组内成员互相评价,主要涉及的指标体系包括学习积极性(占20%分值)、表达能力(占25%分值)、任务完成情况(占30%分值)和认同度(占25%分值)四个方面,每个指标按照四个等级,即非常满意、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分别赋于相对应的分值。

3.小组组内互评是指原小组成员之间的互相评价。主要涉及的指标体系包括学习积极性(占20%分值)、表达能力(占25%分值)、任務完成情况(占30%分值)和认同度(占25%分值)四个方面,每个指标按照四个等级,即非常满意、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分别赋于相对应的分值。

4.本项目实施后的评价还包括闭卷考试,教师根据该案例材料设计一份试卷,包含客观题与主观题两大部分,参与案例讨论的每个学生参加答卷,最终根据卷面成绩对每个学生进行评价。

三、结语

第6篇:宏观经济与管理范文

关键词:红松;人工林;经营管理

人随着森林分类经营工作的实施,如何提高红松人工林的林分质量,缩短其经济收益间隔期,并有效地将这部分森林培育成优质高效的商品林,从1997年开始对红松人工林培育技术进行了探索,并建立标准示范观测林。现将我们在生产实践中的具体做法整理如下,为红松人工林培育及合理经营提供技术支撑。

1现有红松人工林调查与分析

通过对太平森林经营所试验地调查,上层落叶松全部伐除的样地,平均胸径为8.2cm,平均树高为6.5m;对照区(上层落叶松每公顷保留200株),平均胸径为5.9cm,平均树高为4.8m。蚂螂河森林经营所红松修枝样地与对照区(没修枝)对比,修枝的试验地结果为平均胸径21cm,平均树高为14.8m;对照区(未修枝)的试验地平均胸径19.4cm,平均树高13.9m。蚂螂河森林经营所红松果材林改建试验地,平均胸径为20.1cm,平均树高为13.3m,0.1hm2样地内球果数78个;对照区,平均胸径为18.4cm,平均树高为12.7m,0.1hm2样地内球果数为52个。红旗林场柞林渐伐冠下更新红松样地,红松平均胸径为11.2cm,平均树高为8.4m;对照区红松平均胸径为9.8cm,平均树高7.2m。

2红松人工林良种基地建设

2.1红松人工林的培育

2.1.1营造落红混交林在采伐迹地上营造落红

混交林,混交比例为行混2:1,造林密度为5600株/hm2,其中落叶松株行距为1.5×1.5m,密度为4500株/hm2,红松株行距为3×3m,密度为1100株/hm2,10年时进行第一次透光抚育,间隔5年间伐一次落叶松,到25年时把影响红松生长的落叶松全部伐除,剩下的红松培育成红松果材兼用林。

2.1.2林冠下栽培红松

落叶松第一次渐伐伐后保留500~550株/hm2,林冠下栽植红松,株行距为2×2m,密度为2500株/hm2,落叶松第二次渐伐伐后保留200株/hm2,待红松生长稳定,林龄10年时伐净上层落叶松。渐伐天然柞林培育红松林,渐伐蓄积强度为50%,伐后保留0.5的郁闭度,林冠下栽植红松,株行距为2.5×2.5m,密度为1600株/hm2。造林10年后一次伐除上层柞树。

2.1.3红松大苗移栽培育红松果材兼用林

选取原初植密度较大的用材林地的红松,苗龄10~15年生,树高0.6~1.5m,本着密间稀留的原则进行移植。春季土层化冻25~30cm的时节为宜。株行距3×3m,1100株/hm2。自制挖树和运树工具,要防止挖伤,碰伤树根,树冠及土坨,挖土坨50cm左右,移栽穴径要大于土坨径5~10cm,深度要高于土坨厚5cm以上,栽时要培土,踩实、扶正,覆盖上树叶,减少水分蒸发,确保成林。

2.1.4利用红松嫁接苗培育红松果林

选择土壤湿润肥沃,排水良好的阳坡或半阳坡退耕还林地。采用四年生以上,地径0.4cm以上,根系完好,径根发达的一二级红松嫁接苗。株行距离4×4m,625株/hm2。造林季节选用春季造林,在土壤解冻15cm左右时进行顶浆造林,用尖锹进行栽植,植苗时苗根舒展,栽正培土踩实。

2.2红松良种基地建设

兴隆林业局太平森林经营所1982年嫁接的7hm2无性系种子园,现林分密度较大,913株/hm2,林内卫生状况不良,侧枝已相互搭接,影响林木生长,且光照量减少。2008年底计划进行疏伐,疏伐强度为株数30%左右,本着留优去劣,均匀保留的原则进行。清理林内的非目的树种及藤条灌木,对保留的红松母树进行修枝,修枝季节选取在冬季伐木时进行,修枝高度为1.3m,用修枝锯对1.3m以下的红松侧枝全部清理掉,修枝时锯口要与树干平行,不得损伤母树。

3结论

第7篇:宏观经济与管理范文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ain factors which influences development of real estate based on the pattern of balance of supply and demand, then dynamics model of 3-dimension based on government, land agent and consumers is established. According to the model, the paper puts foreword some advices and analyze it with examples as the interest rising as well.

关键词: 房地产;供求平衡;三维动力学模型;升息

Key words: real estate;balance of supply and demand;model of 3-dimension dynamics;interest rising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5-0102-02

0 引言

此前,已经有许多学者在房地产市场方面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袁萌萌和贾秀娥[1]以房地产金融风险概念为基础,提出了防范房地产金融风险的具体措施。王晓双[2]提出加强房地产网络营销管理的建议,对房地产网络营销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孔行等[3]以我国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四大直辖市为例,从供给、需求等经济基本面角度测算了四大直辖市房地产的长期均衡价格。汤伟伟和高朋[4]在个人决策行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了房地产项目投资决策行为的动态模式,指出了未来可能研究的内容。周毕文和程嘉许[5]通过分析调控效果,探究房价高涨的原因,以改变调控的思路,变“急治”为“缓治”。王金明和高铁梅[6]利用可变参数模型对我国居地产市场需求、供给进行了动态的定量分析。

本文建立三维动力学模型来分析影响政府、房地产商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并就该模型对于政府调控房地产市场的指导作用进行合理分析,以便为相关决策提供借鉴,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 三维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设全市生产总值N(t)是时间t的函数;D,T,C>0分别为房地产商的资金投入、消费者的消费投入、政府的宏观调控对二者的影响;γ>0为偶然因子。

首先我们假设:①N(t)的时间变化率与资金投入、消费者的消费投入成正的线性相关,与政府的宏观调控对二者的影响成负的线性相关;②如果生产总值较多(或者较少),那么消费水平就应调高(或者调低);③如果资金投入较高(或者较低),那么就需要政府充分考虑房地产商和消费者承受能力,通过加大(或者减少)影响因子来进行合理地调控。

在生产总值为Nm,且近期的消费水平有一个标准TM时,根据前面的假设,我们得到如下关于政府、房地产商和消费者之间之间的三维耦合非线性微分方程动力学模型:

dN/dt=(D+T-C)N-γN2dT/dt=δ(Nm-N)dD/dt=k(T-Tm)(1)

其中:δ,k为比例系数δ,k>0。

通过应用Routh-Hurwitz判别准则、稳定性判别法[7]以及极值来对模型(1)进行分析,可得:

定理1:当Nm>k/γ时,三维耦合微分方程动力学模型(1)有稳定的平衡点:(N*,T*,D*)=(Nm,TM,C-TM+γNm)(2)

参考文献:

[1]袁萌萌,贾秀娥.我国房地产金融的风险及防范研究[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9,(1):75-78.

[2]王晓双.探析房地产网络营销[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52-55.

[3]孔行,黄玲,于渤.区域房地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长期动态协调关系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9,(3):54-59.

[4]汤伟伟,高朋.房地产项目投资决策行为模式与方法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7,(26):94-96.

第8篇:宏观经济与管理范文

目前人口经济学家对人口红利理论的研究较多是针对宏观的区域(多国或一国家)进行的。本文试图将人口红利理论引入一个较小的区域,研究广东省这一特定区域的人口红利对经济增长产生的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人口红利理论的研究范围,加强了该理论的研究深度。

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领头雁广东省,它的人口红利状况是怎样的?广东省人口红利对经济的贡献怎样?广东省人口红利有没有得到充分实现?若没有,应采取哪些措施来促进人口红利的最大化实现?本文正是基于这些背景来研究广东省人口红利及其实现的。

二、广东省人口转变状况及人口红利分析

(一)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动分析

广东省历年人口变化情况(单位:‰)

数据来源:各年广东统计年鉴。

建国以来,广东省的人口转变大体经历了恢复发展时期(1949―1958年)、缓慢增长时期(1959―1961年)、快速增长时期(1962―1970年)、控制增长时期(1971―1979年)、有计划发展时期(1980―1989年)和有效控制下的低速增长时期(1990年至今)等六个阶段,目前已总体实现了从高出生率、低死亡率和较高的自然增长率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的转变。

不可避免,大约在2025年前后,广东的人口红利将有可能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社会老年人口比重上升。故可以认为,从上世纪80年代到本世纪20年代,是广东利用人口红利的最佳时期。

(二)广东省人口抚养系数的变动趋势

数据来源:各年广东统计年鉴。

1964年,广东的总人口抚养系数高达83.01%,这主要源于高少儿人口比例导致的高少儿抚养系数。其后,出生率和少儿系数不断降低,少儿抚养系数随之下降,1989年降至55.19%。由于老年抚养系数变动的幅度不大,总抚养系数变化的曲线与少儿抚养系数基本一致,也是先有下降,再缓慢上升而后快速下降的趋势,但上升的时期较短。1993年以后基本是趋于下降的,即从1993年的65.66%下降到2007年的36.04%。人口抚养系数的降低,减轻了劳动力的供养负担和社会负担,有助于增加劳动投入和资本积累,为经济增长提供重要的支持。

在此过程中,伴随着老年人口比例的缓慢提高,老年抚养系数渐趋升高,但速度较慢,从1982年到2007年,仅升高1.05个百分点。但随着出生率在低水平上稳定下来,劳动年龄人口增长的减缓以及老年系数的不断增大,老年抚养系数升高的速度将会加快。

从以上两点分析可以看出,广东的人口红利期在2015年左右即将结束,人口红利视窗即将关闭,人口老龄化现象将会越来越严重。老龄化的逐渐发展使得人口红利的优势将逐渐弱化甚至消失。因此,提高人口红利的利用效率,最大化的兑现人口红利以加速广东省经济增长显得尤为重要。

三、广东省人口红利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判断人口红利是否为经济增长所利用,以及在多大程度上被利用,需要使用长期的经济增长数据、人口数据和其他影响经济增长绩效的变量数据进行分析。

本文采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假设经济总产出符合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Y=ALαKβ(1)

其中,Y代表经济总产出,以地区生产总值表示;L为劳动力,用从业人员数表示;K为资本投入,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表示;α为劳动力投入的产出弹性系数;β为资本投入的产出弹性系数。

对(1)式两边取自然对数得到:

InY=InA+αInL+βInK

本文数据来自《广东统计年鉴2009》,利用2009年广东统计年鉴中的最新数据,运用动态计量模型考察1978―2008年广东省总体劳动力投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由于时间序列数据一般是非平稳的,如果直接采用OLS回归分析就可能产生“伪回归”的现象,因此要对这三组变量进行平稳性检验和协整分析,以得到三者之间长期稳定的关系。本文计量分析采用Eviews5.0。

(一)变量时间序列单位根检验

在进行协整检验之前,要先对地区生产总值(InY)、从业人员数(InL)和社会固定资本投资总额进行ADF 单位根检验,来考察它们的平稳性。

结果如下表,对数化后原序列非平稳,经过二阶差分后为平稳序列,因此,三者都是(2)阶单整序列。

变量序列的单位根检验结果

注:表中D表示一阶差分,D2表示二阶差分;C表示漂移项,t表示含趋势项,p表示之后阶数。ADF检验中是否需要加漂移项、趋势项,以其相应系数是否具有非零显著性为准则。滞后阶数p的选择标准为AIC,AC最小。

(二)协整分析

由于InY、LnL、LnK 都是I(2)阶单整序列,满足协整检验的条件,我们采用AEG检验法。

第一步:进行协整回归

用LnL、LnK对InY进行OLS回归,得方程(2):

InY=-13.1+2.08InL+0.61InK+e(2)

(4.6) (9.67)

R2=0.99, F=1700

其中括号里的数字是t值,e是回归残差。

第二步:对残差序列e进行平稳性检验

如果残差序列是平稳的,则说明InY、LnL、LnK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即拟合方程中的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之间存在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反之,变量之间不存在稳定的均衡关系,回归方程是一个“伪回归”。在检验残差序列e是否平稳时,我们同样采用ADF检验法。

残差序列e的ADF检验结果

由于ADF 值小于显著水平5%时的临界值,可以认为估计残差序列为平稳序列,故InY、LnL、LnK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且InY=-13.1+2.08InL+0.61InK+e。

从模型的各项检验指标来看,R2=0.99,可以看出方程拟合优度。从t统计量来看,变量的显著性较高。同时该模型的F值为1700,说明方程的总体对数线性显著,该模型通过方程总体的显著性检验。

从模型中可以看出,广东省劳动投入的产出弹性为2.08。说明每增加一单位劳动,可带来2.08单位产出的增加,可见广东省的劳动投入弹性较高。

四、广东省人口红利兑现情况及原因分析

数据来源:各年广东统计年鉴数据计算所得。

从就业率与劳动年龄人口比重的比较上来看,仍有一部分劳动年龄人口没有参与经济活动,而且近10几年来有逐渐扩大的趋势。改革开放初期,广东率先设立了经济特区,吸引了境外资本的流入,主要建立了劳动密集型的制造加工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较大,劳动力的充足供应是这一经济增长模式的重要源泉,因而劳动力的增加对经济增长起到重要的作用。此阶段,就业率维持在较高的水平。

但随着经济实力的加强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广东在继续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同时,逐渐进行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从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转向资本和科技密集型为主,因此,虽然对劳动力的需求依然很大,但需求的层次正在或已经发生变化,从低端的体力型劳动力需求转为高端的技术型劳动力的需求。从2003年开始,珠江三角洲出现了用工短缺,即所谓的“民工荒”。实际上,这种劳动力的短缺不是普通意义上的民工短缺,而是对具有专门劳动技能和高级脑力劳动力的需求出现短缺,是结构性的短缺,而不是数量上的。

劳动力资源被充分利用是实现人口红利的关键。蔡

等认为,如果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 那么人口红利就难于兑现, 社会也承受巨大的就业压力。因此, 充分就业是实现人口红利和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关键。于学军进一步指出, 在人口红利期, 机遇与挑战并存。如果劳动力人口不能充分就业, 那么劳动力人口与未成年人口和老年人口就没有区别,不仅未能发挥劳动力优势, 反而成为社会的负担人口。因此, 在人口转变带来的人口红利式微和视窗关闭之前, 应以最大化就业为目标, 充分开发和利用相对充裕的劳动力资源。

五、总结和政策建议

前面已提到充分就业是实现人口红利的关键,那么如何做到充分就业使得广东省人口红利得到最大化的实现?结合广东实情,给出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通过扩大就业最大化开发广东尚存的人口红利。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存在,广东仍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保持劳动力的充分供给,但这要以城市化速度的加快为前提。这就要求推动相关领域的政策调整和制度建设,包括消除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制度。

其次,加快人力资本积累的力度。首先,通过重新配置教育资源, 扩展教育领域和受教育时间,建立终身学习型社会。其次从健康角度,寻找并抓住最有利于提高全民健康素质的关键领域,如青少年健康素质、妇女生殖健康和劳动者健康和工伤保险等,也可以提高人力资本形成效率。此外,加快发育劳动力市场,通过形成一个机制完善的劳动力市场,给予人力资本以正确的回报, 鼓励和加快人力资本的形成和积累,并且形成准确的劳动力价格,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第9篇:宏观经济与管理范文

关键词:信心指数;宏观经济;先导作用

中图分类号:F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494(2013)03-50-05

目前,信心指数已经被各国作为反映宏观经济现状和未来趋势的先行指标[1]。早在20世纪40年代,美国密西根大学调查研究中心为研究消费需求对经济周期的影响,首次编制了消费者信心指数,之后,有关部门又相继编制了企业家、投资者、经济学家等信心指数[2]。编制信心指数的目的在于,综合反映并量化不同市场参与群体对宏观经济形势评价以及对经济前景的主观感受[3]。我国的信心指数主要使用消费者信心指数、企业家信心指数和经济学家信心指数三类,这些指标均由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定时[4]。研究探讨信心指数对宏观经济形势反应与预测的能力,在学术界成为一个比较热门的课题。本文使用相关背景数据,利用多元时间序列中的向量自回归模型等方法,分析消费者、企业家和经济学家三类信心指数对GDP指数反应与预测的能力,根据实证结果形成结论性意见,为预判宏观经济形势提供决策参考。

一、数据与模型

(一)数据来源与现实描述

本文选用的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定期的信心指数数据,各变量数据均来自国家统计局等法定单位。宏观经济数据来源于中经网统计数据库。同时,考察信心与GDP的关系。

1.信心指数数据。

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的信心指数,主要是消费者信心指数(COCI)、企业家信心指数(ENCI)和经济学家信心指数(ECCI),消费者信心指数为每月,后两项指标为每季度。本文将选择2004—2012年第三季度该机构对外的数据。从指数编制来看,消费者信心指数和经济学家信心指数分别由即期指数和预期指数加权而得,而企业家信心指数包含了各行业负责人对宏观经济的看法和信心。

2.GDP及其他变量。

宏观经济数据选取2004—2012年第三季度中经网统计数据库的宏观月度数据,GDP取每季度的同比增长速度。

考虑到模型结果的稳健性,在模型中引入上述变量之外的解释变量。基于C-D生产函数的理论,选择引入资本投入增长指数(K)和劳动力投入增长指数(L)。由于资本形成的月度数据处理起来较为复杂,考虑将新增固定资产增速作为前者的替代指标;而后者则直接使用各季度城镇从业人员数的同比增长数据,此两项数据均来源于中经网宏观月度数据库。

3.信心与GDP的关系描述。

二、实证分析

将依次把消费者信心指数、企业家信心指数和经济学家信心指数,引入到向量自回归模型中,整个计算过程在M.Kr[a][:]tzig等人编写的多元时间序列软件JMulTi中完成。

(一)数据平稳性检验

在用向量自回归模型拟合数据之前,需要验证模型中数据的平稳性,以避免出现伪回归问题。这里对各指标所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单位根ADF检验,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可以看出,在水平为1%的检验水平下,各指标均未能通过单位根检验,说明模型的备选变量均不是平稳的。对选取指标进行差分后再次进行ADF单位根检验可以验证,所有指标在1%的检验水平下均高度显著通过检验,故可以认为他们是1阶单整序列(即I(1))。

(二)模型建立与结果分析

1.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

拟建立三个模型,分别对应消费者、企业家和经济学家三类人群的信心指数,考察三类信心指数对GDP的反应。建模时均使用误差修正模型(VECM)。

2.考察信心指数对GDP的预测能力。

利用向量自回归模型的脉冲响应和预测方差分解方法,可以进一步考察三类信心指数在已拟合模型基础上对GDP指数的预测能力。

从预测方差分解图可以看出,从第1阶到第10阶,三类信心指数对未来GDP指数的预测方差解释比例在逐渐增加。其中,对GDP指数变动解释程度最大的还是经济学家信心指数:该指标对GDP指数的向前9步左右的预测的方差解释比例基本达到平稳,解释了约44%的变动信息;而其他两个信心指数仅解释了其中的9%。这也再一次说明了,在三类信心指数中,经济学家信心指数对GDP指数的预测能力最强。这体现了经济学家相对其他群体,对未来宏观经济形势更具有敏锐的洞察力。

此外,可以发现,劳动力投入在对GDP指数的预测过程中没有发挥显著的作用:三个模型显示该指标的预测方差贡献为0。这也一定程度反映了我国近年来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资本的投入,而不是劳动力的投入。

3.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上文利用VECM考察了三类信心指标对GDP的预测能力,为了进一步从统计上掌握这三类信心指数与GDP的关系,需要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该检验结果列于表4。从表4结果可以看出,在置信度1%的水平下,消费者信心不是GDP指数变动的Granger原因,即该指标的波动并不会导致GDP的变化,而企业家和经济学家的信心则对未来的GDP有着显著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宏观经济形势也并不会直接明显影响消费者、企业家和经济学家群体对经济作出的主观判断。

三、结论与讨论

通过对我国2004年第一季度到2012年第三季度的消费者、企业家、经济学家信心指数和同期宏观经济数据,运用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误差修正模型(VECM),向量自回归模型中的脉冲响应和预测方差分解,以及Granger因果检验,分析了三类信心指标对GDP指数的反应与预测能力,得出以下结论:

(一)信心指数与GDP指数之间均存在较为稳定的关系

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的信心指数,反映了不同市场群体对宏观经济形势所持的信心,三类信心指数具有可靠性、代表性,能够在较长时期在一定程度上刻画出我国经济的即期与未来发展趋势状况。不同信心指数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程度不同,其中,最能反映实际经济状况的是经济学家信心指数,其次是企业家信心指数,消费者信心指数与GDP的关系并不显著。

(二)信心指数对宏观经济反应与预测的能力存在差别

对现实描述时发现,企业家信心指数和经济学家信心指数表现出了提前GDP指数约1期左右的趋势变动;作实证分析后发现建模结果与现实差别不大,企业家和经济学家信心指数对GDP指数有明显的反应与预测能力,尤其是经济学家信心指数的能力更加突出,而消费者信心指数对经济的敏感性不高。

(三)信心指数与宏观经济政策

信心指数是反映宏观经济形势的先行指标,与经济增长存在长期稳定的相互关系[6]。现实中,经济学家和企业家这类地位相对优越、资源相对集中的市场群体,是影响国家政策制定和出台的重要力量。建议通过财税、投资等方面的政策调整,转变政府职能,改善公共服务,优化发展环境,以增加各类市场群体的信心,达到熨平经济波动,避免经济大起大落的目标,引导宏观经济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此外,笔者认为,后续研究可以进一步考虑两个问题:一是Granger因果检验表明,企业家信心指数与经济学家信心指数同样是GDP指数变动的Granger原因,但在预测能力上前者并不比后者明显,也许是因为该指标中包含了多个行业的信心指标,并不是所有行业都承担了推动经济增长的作用,因而可以研究各行业的信心指数对GDP指数的预测能力,做出更真实的实证结论。二是模型拟合结果(表3)显示本文中选取的劳动力指标并不具备很强的内生性,其他的滞后指标对劳动投入的影响均不显著,为此,一方面可以将该指标作为外生变量引入,一方面可以基于内生增长理论选择合适的人力资本指标做深层次的分析。

参考文献:

[1]Matsusaka,J.G.and Sbordone,A.M.Consumer confidence and economic fluctuations. Economic Inquiry, 1995(33):296-318.

[2]Mourougane A. and Roma M. Can Confidence Indicators be Useful to Predict Short Term Real GDP Growth? Applied Economics Letters, 2003:519-522.

[3]陈彦斌, 唐诗磊. 信心、动物精神与中国宏观经济波动[J]. 金融研究, 2009(9):89-109.

[4]张 华. 经济先行指数与我国宏观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分析[J]. 经济问题,2012(1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