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建立规章制度促进学风建设范文

建立规章制度促进学风建设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建立规章制度促进学风建设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建立规章制度促进学风建设

第1篇:建立规章制度促进学风建设范文

[关键词]诚信教育加强学风促进建设

一、学风与诚信的辨证关系

2500多年以前,子贡曾拿如何治理政事问自己的老师孔子。孔子回答:“备足粮食,充实军备,老百姓对政府就信任了。”子贡说:“如果迫不得已要去掉一项,在这三项之中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去掉军备。”子贡又问:“如果迫不得已还要去掉一项,在这两项之中又去掉哪一项呢?”孔子回答说:“去掉粮食。因为,自古以来谁也免不了一死,没有粮食不过是饿死罢了,但一个国家不能得到老百姓的信任就要垮掉。”这也是我们俗话所说的“民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强”的来由。孔子从大处着眼谈信(诚信)与民立、国强的辨证关系,从小处着手,信(诚信)与学风二者之间亦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辨证关系。简单地讲,学生诚信度大,学生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态度端正,学习效果显著,学风优良;反之,学生诚信度小,学习目的混乱,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效果差,学风败坏。

二、诚信教育对于学风建设的积极作用

1.外在规范作用。各学校教务处、学生处等职能部门,为了维持学生正常的学习,都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但是,并不是规章制度就一定能够规范每个学生的所有学习行为,即便规章制度约束住了学生的外在行为,学生上课心猿意马、心思在书本之外,制度也失去了其目的。而诚信教育,是用一种无形的约束力来制约学生的行为。其作用机制是:通过诚信教育,形成学生诚实守信思想,使其自觉、自愿地遵守各种规章制度,并且高效率地完成各项学习任务。规章制度与诚信教育应该相互作用,使学生“内修诚信、外修制度”,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真正促学风建设的积极作用。

2.内在导向作用。诚信教育把学生个体的价值取向引导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神层面上。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诚信教育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弘扬人文精神的重要形式,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生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他们将会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并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己具体的奋斗目标。

3.群体凝聚作用。古人曾云:“欲灭一国,必先灭其文化。”显然,文化是一种极强的凝聚力量。诚信作为我国优秀文化的一部分,对于促进学风建设亦有着不可忽视的群体凝聚作用。学生个体对于诚信的认同,有利于把每一个个体都团结在诚实守信的良好氛围中,从而产生归属感和认同感,在一个群体中形成“团结一致互助共进”的积极学习氛围。

4.周边辐射作用。诚信教育必然有利于学校树立良好的公共形象。而一个有着良好的公共形象的学校必然会对社会公众、学校所在地区以及更大范围的周边产生一定的影响,这不仅可以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而且还有利于推动周边区域乃至整个社会诚信度的建构。反之,周边区域性或者整体性诚信制度的建立必然会为校园的诚信教育的实施起到推波助澜的促进作用,进一步推动学校学风建设。

三、加强诚信教育以促进学风建设的有效措施

1.明确诚信教育对学风建设的重要性

从新生入学开始,就强化对学生的诚信学风教育。通过组织诚信座谈会,开展诚信征文比赛等活动,对其思想、学习等方面的引导,使信用道德成为学生基本的道德要求,并以此贯穿到学生学习的各个不同时期,培养其良好的诚信行为。

2.以个别学生为切入点,创新诚信学风教育

手段:(1)发挥诚信教育中学生的主体性,使诚信成为“己任”,而非“趋利避害”的手段;(2)以那些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学习不够刻苦、缺乏强烈的求知欲和缺乏顽强坚韧的钻研精神的学生为切入点,通过个别谈话的方式,重视学生“人性”层次的诚信品质的培养,使诚信成为学生的内在品质;(3)尊重诚信教育对象的心理规律,通过建立学生诚信档案,对于一些诚信缺失的同学,通过定期的谈话,督促学生养成诚信学风。

3.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诚信学习示范性作用,积极建设全班、全学校诚信学风

(1)加强对学生干部的教育,使他们自觉成为学生与老师之间诚信学风建设的桥梁和纽带,以突出的综合素质和优良的学习成绩影响和感染周围同学,在诚信学风教育中起模范带头作用;(2)针对各班实际情况使班级成员有组织地结成学习对子,让诚信学风融入道德规范,形成“比、学、赶、超”的学习氛围。

四、从教育环境、制度建设、评价机制等方面积极营造诚信大氛围

第2篇:建立规章制度促进学风建设范文

关键词:高校;管理;制度建设;学风

学风就是指一个学校的学习风气,是学生群体在求知过程中培养和形成的具有倾向性和稳定性的学习态度和习惯。它是校园文化长期积淀的产物,是校风、校貌的重要标志,它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对于学生健康成长、凝聚集体、促进学校发展和保持社会稳定均有着十分重要意义。

当前,高校学风状况令人堪忧,学生中普遍存在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自主性差、学习无目的、无计划、考前突击、考试作弊等问题,这些都是近年来高校在教学过程中重数量轻质量、忽视学风建设的直接后果。学风问题是高等教育改革中体制和管理问题的集中表现,需要教学、管理、服务等部门的齐抓共管,需要全体师生共同参与,需要充分利用制度加以引导,利用制度进行约束,利用制度进行规范。

一、加强宏观指导,鼓励教育工作者积极探索学风建设的基本规律。

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应当充分认识到高校学风建设的重要作用,通过高校教学评估等制度的完善和发展,突出学风建设的地位和作用,引导和规范高校学风建设工作。鼓励高校和教育工作者对学风建设进行深入探索与研究。督促高校认真分析自身存在的问题,结合本校实际和专业特点探索营造个性化学习氛围。推动学风建设工作向规范化、具体化和科学化发展。

二、完善学风建设的组织领导制度,形成全员育人的工作机制。

发挥管理在学风建设中的支撑作用,高校政务、教务、学务等各职能部门应当达到无缝对接,协同管理,疏通信息,明确分工与责任,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形成“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环境。

(一)健全组织结构,实现学风建设全方位覆盖

一要成立校院两级的学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既要有全面领导、又要有实际落实,切实加强学风建设工作的纵向联系。

二要结合实际情况分阶段制定学风建设规划。特别是二级学院作为学风建设的主体,要有明确目标、阶段任务要有分解,学校要将学风建设的实施情况和院系学风状况列入二级学院年度考核指标,确保学风建设扎实、有效进行。

三要建立齐抓共管,协同作战的工作机制。学院内部应当形成党政领导牵头,教学和学生工作人员参与,党政工团齐抓共管,覆盖各个班级的领导机构。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学风建设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制定相应的工作安排。

四要通过多种形式及时收集教师、学生反馈信息,保证师生关于学风建设方面正当、合理建议能及时反映到学风工作领导小组。形成全院上下人人关心,人人参与,人人为学风建设出谋划策的积极氛围。

(二)完善制度建设,做到学风建设有章可循、有章可依。

规章制度的建立要做到切合实际、循序渐进、科学合理、具有可操作性。首先根据当前高等教育的特点与规律,对现有的教学管理制度进行重新审视,修订和完善其中陈旧的,不再适应教学要求和学生特点的规章制度。其次要加强对执行各项管理工作的督查,既然已经做到有章可依,就必须扎实做好有章必依,违章必纠,并且,要对广大师生做好解释工作,帮助他们认真学习、深刻理解精神、将规章条例的内化为自己行动的指导,提高师生对制度的执行力。

具体来讲应从以下几方面对涉及学风建设的制度进行改革完善:

一是要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改进和完善职称评定和职务聘用制度。应当建立以教学创新为导向,以教学质量提升为目的的教学评价管理体系。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中要明确校院两级管理权责,充分发挥学院办学的主动性,充分发挥学院对教师常规教学的管理和教学质量的监控。在各项测评办法中体现教学创新的价值,体现出教学效果的差别。要消除工作环节中的制度障碍、政策冲突,使教学工作可操作、可监督、可量化,配合相应的奖惩制度,来推动学风建设,搭建与现代大学组织架构和运行相适应的人事制度体系。

二是要建立系统、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教师上课效果、学生真实的学习情况都应当通过教学评价体系来反映。所以教学评价体系应当满足导向型、科学性、系统性、可操作性、全面性等要求。它是对学生的学习状态、精神面貌、教师师德师风、教学安排、实际效果等方方面面进行评价。教学建设评价的直接对象是众多的学生群体,以涉及教学活动的各方面内容为评价载体,以客观反映出每一个评价对象的学习状况和实际教学效果为根本目的。

三是要完善评奖评优制度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其导向作用,培养学生竞争意识、拼搏精神。高校最基本的功能是育人功能,学生能力的提高不仅仅表现在知识水平的提高,具备求学精神、进取精神和拼搏精神甚至比获取知识对学生更重要。在学风建设中应当充分利用利用制度作引导,特别是在考勤制度、考风考纪制度、评优评先制度、学生干部管理制度、奖学金评定制度的建设和落实过程中,都要体现学风建设的内容,要与学生的学习挂钩,从而激发广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通过多种奖励方式,在物质、精神方面对品学兼优的学生给予表扬和肯定,通过公平公正的评选机制,充分发挥评奖推优的积极导向作用,促使学生形成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良好精神风貌。

人才质量是国家软实力的核心内容,而学风状况又在大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培养方面起着首要作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机遇不容错过,高校必须切实深化制度改革和制度创新,以规范的管理推进学风建设,以严格的制度保障学风建设,才能实现学风根本好转。

参考文献:

[1]赵统堂,常瑜,赵心恬.新时期高校学风建设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0(1).

[2]孙玉伟,董俊斌,付建军,李金华.大学生学风建设调查与探索[J].人力资源管理,2010(2).

第3篇:建立规章制度促进学风建设范文

关键词 大学生 学风建设 探究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学风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学风是指学校的治校作风、教师的治学作风和学生的学习风气。本文的学风指的是狭义的学风,是指学生的学习风气,包括学习主体的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学习品质等内在人格作用于主体本身而产生的外部反映。学风建设是指优良学风的营造。①学风是高校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学风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的高低、学生的培养质量,可以说学风是一所大学的灵魂,是学校发展和生存的精神支柱。优良的学风不仅是一种氛围,更是一种无形的育人力量,对弘扬刻苦学习、顽强拼搏精神和求真务实、明礼诚信的道德风尚,以及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价值观以及学会做人做事都有积极作用和深远影响。②所以,学风建设是高等学校办学发展的永恒话题,加强学风建设对于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和长远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当前高校学风存在的问题

目前大学生的学风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但是也存在不少问题,比如: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理想和报负,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目的不正确,功利色彩严重,以为上大学不是为了学知识,而是混个及格,拿个文凭就行;学习态度不端正,缺乏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甚至存在厌学情绪;学习方法不得当,平时不努力,考前忙于死记硬背,结果勉强通过了也没有学到真正的知识;学习纪律涣散,经常迟到早退,有的学生甚至几天都不露面,即使来上课,也是玩手机;考风考纪差,平时学习不踏实,考试时作弊甚至找人代考;学习成绩不理想,一个班有多名学生成绩不及格的现象已不足为奇。

2 学风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1)社会变革。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同时也带来了各种思潮和多元文化,尤其近几年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都受到不良冲击,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功利主义流行甚广,造成学生对学习的认识不足,对良好学风的形成当然造成影响。

(2)社会严峻的就业形势。随着高等教育扩招,市场供需矛盾突出,大学生的就业状况不容乐观,且日益严峻,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信心。学生学习没有目标,感觉“学习无用论”,反正毕业就失业,不如趁早及时行乐。

(3)高校的专业设置不合理。很多高校的专业设置没有与时俱进,与市场的需求和学生的发展严重脱节,而且课程老套,教学方法落伍,重理论而轻实践,使得学生专业思想不稳定,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高校规章制度不落实。每个高校都有严格的完整的校纪校规,一般新生进校后会进行专门的校纪校规的学习。南京师范大学每届新生都会举行校纪校规考试,通过学习考试提醒学生规章制度不可违反。有的院系还出台自己的规定,班级还有班规,考试有考风考纪等。但是这些制度往往制定的时候很严格,真正执行的时候就“软着陆”,没有起到制度应有的震慑作用,导致学生屡教不改,影响周围其他的同学。

(5)教师管理方面。现在的专业教师教学任务重,而科研压力大,而高校教师的考评机制往往重科研,轻教学,造成教师对上课质量要求也降低,上课方式一成不变,内容枯燥乏味,激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很多老师上课时对学生不管不问,有的老师因害怕评教时被学生评上差,更不敢批评学生,听之任之,考试时对考场纪律管理松懈等等,这些就会影响优良学风的形成。

(6)学生自身的原因。现在的大学生基本都是“90后”,他们都是父母的掌中宝,在父母的精心呵护下长大,迫于应试教育的压力十几年来“一心只读圣贤书”,没有自己的理想和目标,也缺乏对个人发展的理性思考,独立能力和生存能力低下,受挫能力也很差,对外界抵制诱惑的能力较弱。离开父母的管辖后不能约束自我、合理安排学习和生活, 直接导致不良学风的形成。

3 加强学风建设的对策

(1)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学风问题实际上是关于学习观、成才观的问题。一个大学生只有树立远大的理想,才有学习的动力、学习的热情,从而有自觉学习的觉悟。③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纪律松懈都与他们的思想觉悟不高有关。所以,首先要充分重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从新生入学教育到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到毕业教育,每一阶段每一项都要认真落实,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大学阶段。尤其是发挥好职业生涯教育的作用。学生表现出来的种种不良风气,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学习没有目标,专业思想不牢固。所以,要加强学生的职业生涯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择业观,了解本专业发展前景是什么,通过努力学习可以达到什么样的目标,选择什么样的职业。明确了奋斗目标,就能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促进学风建设。

(2)加强师风师德建设。中央16号文件明确指出,“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广大教师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率先垂范、言传身教,以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格给大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可见在加强学风建设中,教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非但要教书,更要育人。因此要加强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引导教师以高尚的品德和严谨的治学作风熏陶学生,培养教师的奉献精神和敬业精神,成为学生热爱学习和积极进取的楷模。同时,要加强教学常规管理,督促教师不断改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从而促进学生学习的兴趣。对于不能履行教师职责、教学效果差的教师要责令整改甚至转岗。

(3)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建设良好的学风,必须以制度为保证,而且要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整和创新。首先要改革学习评价体系,传统的评价模式造成学生平时不努力,考前再突击来应付考试。可以考虑学期总评成绩由上课出勤率占+平时作业+回答问题+实践+考试综合得出,这样学生就不会忽视平时的学习。其次,要完善学风评价机制。大力开展优良学风评比活动,表彰先进、树立学风典型,通过评奖评优的激励机制,充分肯定学生取得的成绩和进步,不仅给学生心理上、精神上的安慰,还能激发更多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优良学风的形成。第三,要加强考风考纪建设。学校要建立完善的考试制度,严格考试纪律,强化学生的诚信教育,加大监考力度,让学生感觉到考试根本无法作弊,就不会存在任何侥幸心理,自然就得重视平时的学习。第四,要真正把违纪处分落到实处。有了规章制度就要落实到位,实行“有法必依”。非但要多激励学生,对于违纪违规行为除了批评教育,更要严格处分。我们很多院校对或担心学生承受不了,或担心给院校带来负面影响,往往对违纪学生只采用批评教育方式,使得学生也对规章制度熟视无睹,一再触犯。因此,一定要把违纪处分落到实处才能维护规章制度的威信以正学风。

(4)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学风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造文明环境,有利于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学校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积极拓展大学生的“第二课堂”,创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以营造浓厚的校园学习氛围。比如组织开展大学生社团文化活动、学术科技创新活动、文娱体育竞技活动等,把这些文化活动和学习实践联系起来,使学生充实自己,提高文化素质,扩大知识面,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激发学习热情,弘扬科学精神。此外,还可以利用校报、报刊亭、宣传栏、广播、电视台等传播媒介加强校园文化的宣传报道,正确引导学生,从而促进优良学风的建设。

(5)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为学风建设的主体是学生,所以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控制”,促使学生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首先要强化班级管理,狠抓班风建设,培养得力的班级干部队伍,并充分发挥班委会、团支部和学生干部的师范作用。其次,要加强学生党建工作,控制党员发展的数量,提高党员的素质,开展党支部的活动,以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第三,加强对学生会、社团等学生组织的建设,发挥这些学生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作用。最后,还要重视宿舍学风的建设。现在大学生的学习活动往往以宿舍为单位,同宿舍的舍友之间相互影响,经常出现一个宿舍同学都考上研究生,而一个宿舍同学成绩都不及格。所以,要以宿舍学风为突破口,可开展文明宿舍、学习标兵宿舍、最佳宿舍等评比活动,增强宿舍成员的责任感,使同学间相互督促,共同进步,由此辐射到整个班级和学院,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

总之,加强和改进高校学风建设,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也是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要立足高校的实际情况,重视高校的学风建设,从各方面齐抓共管,形成合力,促进高校优良学风的形成,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度南京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题的研究成果(项目批准号:SZJ112207)

注释

① 陈鉴.大众化条件下地方高校学风建设研究[J].现代教育管理,2011(5).

第4篇:建立规章制度促进学风建设范文

关键词:学风建设;独立学院;大学生

学风指学习风气,是学生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纪律的综合反映,是高教育质量的根本保证,也是学校德育建设的基础。作为独立学院,学风问题直接影响到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从学生来讲,学风会影响其学习效果,乃至今后的成长和进步。如何在独立学院实现学风建设的构建已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试图以华商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为例,以期找到实现学风建设在独立学院构建的有效途径,让良好学风在独立学院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使学生在良好的学风中或的更多的知识。

一、独立学院学风建设现状及特点

独立学院大多数学生学习目的明确,学习动力充足,具有较高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能够充分利用大好时光和有利条件勤奋学习,积极上进,勇于竞争。但也有部分学生意志消沉,不思进取,经常逃课,平时不努力,考试作弊、违纪,想侥幸过关;或经常违反校规校纪,屡教不改。

通过对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2万多名学生抽取25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显示,学生对当前自己所在学院的学风状况78.6%认为较好,21.4%的学生认为学生学风一般,学习目标不明确的学生占22.8%,学习欲望不强的学生占23.5%,认为学习成绩好也不一定能找到好工作的占17.7%,觉得教学质量差的占13.5%,认为学习是一门苦差事的占15.7%,因学习成绩差,不想继续完成学习的占5.2%,认为考试前的突击复习是有效的占20%。

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学风问题较多,在新形势下表现出新的特点:第一、涉及面比较宽。以往学风问题主要集中在学习习惯差、学习成绩差的同学身上,现在学习懈怠面更宽,一些成绩较好的同学也会不遵守课堂纪律,上课迟到甚至旷课、抄作业,考试靠突击甚至违纪作弊;第二、学业失败现象较为严重,不及格率有所提高。一些入学成绩很高的学生也会补考甚至退学;第三、干扰热点转移。以往学业失败主要发生在热衷谈情说爱、兼职赚钱等学生身上,现在大多是热衷于游戏、沉溺于网吧;第四、干扰年级前移。现在不少低年级学生就因就业前景而影响学习热情;第五、师生双向不满。以往主要是教师不满学生的学习态度,现在是教师抱怨学生不努力,同时学生也抱怨教师教学不尽心或授课水平低。第六、缺乏远大的理想,满足于现状的混学心态。“60分万岁”、“文凭到手万万岁”是满足现状的混学心态的典型表现。

二、独立学院学风建设问题的原因

产生学风问题是多方面的,以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为案例分析,探索了学生素质、学校管理、授课教师、家庭、社会等五方面的原因:

(一)W生素质的差异性影响优良学风的形成

在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每个班80%以上的学生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集父母宠爱于一身,生活优越,很少吃过苦。在他们心中,读大学只是混文凭。面对学校严厉的规章制度,比如不能迟到旷课,不能带早餐进教室,不允许考试作弊违纪,不少学生不能理解学校的苦心,总认为大学是不需要别人的管理。这些学生在中学阶段学习力、自觉性本就不强,在大学宽松的环境下,他们在日常学习生活比较松散、懒惰,不关心学业、不遵守学校纪律,很多时候由着自己的性子来做事,把老师的教导、学校的规章制度不当一回事。

虽然也有部分同学是热爱学习的,是认真遵守学校规章制度的,但毕竟只是较少一部分,他们形成的优良学风氛围,不能感染大部分不爱学习的同学。所以,学生素质的差异性影响了独立学院优良学风的形成。

(二)学校管理体制的不规范性阻碍了良好学风的建设

良好学风的构建与学校的管理体制息息相关的。独立学院是21世纪兴起的办学机构,由于它年轻与独特性,它们必须创新,必须找到适合自己的管理体制。因此,很多时候学生晚睡、迟到、旷课、宿舍经商、带早餐进教室、包车等问题一直存在,但学校开始没有很好的管理办法,没有规范的管理体制,学生就没有明确的章法可以遵循,不遵守纪律的现象频频发生,又怎么形成良好的学风呢?所以说学校管理体制的不规范性阻碍了良好学风的建设。

(三)教师队伍的随意性抑制了良好学风的发展

在优良学风的形成中,教师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由于独立学校比较年轻,教师是没有编制的,薪酬低,较难招聘到众多有资深的专家教授来学校讲学,招聘的教师较多是刚毕业的硕士研究生。他们讲课经验不足,缺乏理论知识的累积,讲解缺少深度和广度,缺乏亲和力和感染力,缺少与学生的沟通互动交流,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同时,有些年轻老师只是把这里当作寻求更好职业的跳板,等评完讲师职称就直接走人。他们的精力不在学生、不在学校,什么教书育人,什么光辉的职业他们已看成过眼云烟,变得很现实,老板给我开多少工资我就干多少活。因此,独立学院的教师流动性很大,教师队伍不稳定很大程度上给学生带来了负面的影响。

由于不少老师不满薪酬低,面对学生在课堂上不遵守课堂纪律的行为,如上课迟到、旷课、代课、睡觉、玩手机等情况,老师们认为自己的任务只是上课,其他事情是学校的事,与己无关。独立学院的教师流动性很大,教师队伍不稳定很大程度上给学生带来了负面的影响。

(四)家庭教育的片面性降低了良好学风的实行力度

家长的家庭教育不容忽视。在独立学院,很多学生由于家庭条件优越,又是独生子女居多,很多学生是从小集父母宠爱于一身,根本没吃过什么苦,他们不懂什么是挫败感,缺乏社会历练,不懂得在大学如何提升自己。很多家长什么事情都给小孩安排好了,甚至还没等学生毕业,就为小孩安排好了工作。也有部分家长在小孩上大学后,不再关心小孩的学习,把自己的责任推得干干净净,好像只要小孩一进学校,全部的管理责任都是学校的,与他们无关了。由于家长的不重视和纵容,部分学生在学校更加放肆,在学校里根本没怎么学习,总认为自己有父母做后台,不愁找不到工作。

(五)社会低下的认可度打击了学生的信心,影响了优良学风的有序开展

社会对学生的认可度有很大的影响。由于社会的偏见,与传统的公办学校的同学相比,我们的学生还是会自卑。在他们的心里,不管自己怎么努力自己也和别人有很大的差距,干脆就破罐子破摔。当我们的学生说出自己是某某学院的时候,别人往往投以鄙夷的眼光。这既有对独立学院学生的不认可,也有对独立学院的嘲笑。这样对我们学生心灵创伤是很严重的,他们会怀疑自己,怀疑学校,怀疑社会,进而自暴自弃。可以说,社会对我们学生片面的认可度,打击了学生的信心,影响优良学风的有序开展。

三、在独立学院构建优良学风的策略

面对学风建设在独立学院的缺失现象,我们不仅要找出它的原因,更应探寻改变这种现状的策略:

(一)重视学生差异,实施分层管理

学生作为教育主体,是学校学风建设的主力兵,由于其群体的庞大,我们应注重个体差异,实施分层管理,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

1.抓班风,抓先进,树典型,做好帮扶制度

好的班风对一个人的成长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应从班委着手,选出一批责任心强、热爱学习、遵纪守法的同学作班委,让他们在班级中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用他们的先进性给其他同学树立榜样,带动一个班级良好学风的形成。做好一对一的帮扶制度,利用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帮助带的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整个班风就会好很多。

2.突出政治思想教育,强化学生的学风意识

加强学风建设,增强学生的学风意识,搞好政治思想教育是先导。要在学生中进行爱国主义、理想信念、纪律法制、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教育,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服务,利用座谈会、个别交流思想、典型事例或反面教材剖析等方式,启发和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觉悟。

(二)完善体制,制定规章制度,加强管理制度

作为教学管理部门,一定要依法按章办事、从严执教、从严管理,完善教学规范和教学事故认定办法,完善课堂教学、作业练习、实习、考试等纪律,完善留级、退学等学籍管理与奖惩制度,加强师生上课的考勤制度,明确学校、教师、学生的法律关系。

学校应建立教学检查和课堂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建立学生教学信息监督员队伍,建立大学生综合测评素质测评的体系,将优良的学风与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紧密联系,讲综合测评结果作为学生的评优评先、发展党员的依据。通过考评来调动授课老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竞争意识,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建学风建设良好氛围

学风建设是一个潜移默化、不断积累强化的过程。学风建设是校园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学风是一个学校精神面貌的体。因此,搞好校园文化建设,创造文明良好环境,会对不文明行为产生无形的约束力,进而促进良好学习风气的形成。要充分创建校园文化和校园环境促进学风建设,通过第二课堂活动,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W习,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在课余文化生活丰富自己,充实自己,提高学生素质,扩大学生的知识面,陶冶他们的情操,帮助学生们激发学习热情,弘扬科学精神。

(四)加强师资和师德师风建设,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首先,独立学院需要做好稳定教师队伍,留住一些优秀的教师,增加教师的待遇,让教师能有更大的积极性投入教学中,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推动学风建设;其次,学校应明确规定一门课的学风,任课教师是第一责任人,通过学生评教、学生座谈会、教师考勤、查课等措施,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树立良好的师德,使学生指导为什么学和怎样学。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大学和谐校园建设的基本内容,是优良学风建设的保证,也是教风、学风建设成果的综合反映。学校要深入持久开展尊师爱生活动,让学生要尊重老师的劳动,体谅老师的良苦用心,虚心接受老师的教诲。老师也要爱岗敬业、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和贴心人。

(五)加强与家长沟通,转变家庭教育观念

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也负有很大的责任,对家长把孩子送进大学其他就一概不管的做法,我们老师要及时说明,让他们知道事情的严重性,让家长意识到应该让自己的子女增强社会竞争力,关注孩子在校的学习,督促他们尽量提高自己,争取一切机会提高学习及处事能力,严厉打击孩子混文凭、享乐的错误观念。

为了让家长更全面了解自己的孩子,辅导员应和家长多沟通,把学生们在校情况多向家长汇报,对学校的规章制度也多和家长讲解,杜绝家长帮助纵容学生无故请假的事件发生。相信通过学校的努力,家长们的家庭教育观念得以转变,重新重视孩子的学习,关注孩子各方面的成长,从而有利于良好学风的形成,有助于学风建设的构建。

(六)增强自信,展现自我

当今社会知识化信息化高度集中,只有掌握了丰富的知识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作为独立学院的学生,不能用高考一时的失利来否定自己,成绩并不能决定一个人的成败。大学是一个全新的环境,学生们应该在这新领域展现自己的才华,锻炼自己为人处事的能力,对自己所缺乏的东西主动去修补,而不是只会怨天尤人,堕落自己。同时学校老师多给学生一些鼓励和肯定,多给他们一些建设性的意见,让他们能够自我肯定,争取更大的进步。

总的来说,学风是一所学校的生命线。对独立学院来说,学风建设更是任重道远,我们既要认识到学风建设的艰巨性,也要看到诸多有利因素,常抓不懈。当然,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学风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学校、教师、学生、家庭、社会共同努力来完成。

【参考文献】

[1]李远贵.论大学生学风建设[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01):70-72.

[2]王莉.独立学院学风建设研究[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2):99-101.

第5篇:建立规章制度促进学风建设范文

一、寝室文化与学风的范畴

(一)寝室文化

寝室是大学生学习、生活、娱乐和交际的主要场所,是大学生行为习惯养成、增强集体观念和综合素质提升的重要阵地,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1]寝室文化是指来自各地的大学生以寝室为主要活动空间,通过相互了解,在共同学习和生活、相互适应和冲突中形成的一种特有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折射、家庭文化的延伸、社会文化的缩影。寝室文化具有感染性、相融性、持久性和约束性,积极健康的寝室文化可以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热情,培养学生独立生活和团结协作的意识,可以为学生提供健康成长的环境和综合素质提高的场所。

(二)学风

《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学风建设的实施意见》中指出,学风是大学精神的集中体现,是教书育人的本质要求,是高等学校的立校之本、发展之魂。优良学风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能否营造一个优良的学风环境,关系到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和教育事业的兴衰成败。[2]广义的学风包括学校的治学风气、教师的学术风气和学生的学习风气。而狭义的学风,是指学生在长期学习过程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一种氛围和群体行为,是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一种风貌,它通过学生的学习目标和态度、学习兴趣与方法、学习纪律和效果反映出来。

二、寝室文化对学风的影响

(一)寝室物质文化对学风的影响

寝室物质文化主要是指学生公寓楼内外用于满足学生学习、生活和发展需要所建设的各种设施及所体现的文化,是蕴含着大学精神、大学办学理念和教育理念的物质产品。寝室物质文化环境主要包括:寝室楼群的分布、寝室楼内的布局、寝室与寝室楼内的基础设施、寝室楼内文化设施、寝室楼周边的生活、娱乐设施等。寝室物质文化所蕴含的大学精神、理念和信仰在被学生使用过程中不断被传递,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而寝室的物质文化环境能否满足学生休息舒适、为学生学习提供便利,寝室的各项设施能否向学生传递积极的精神和理念,各项娱乐设施是否能满足学生休息放松的需要,这直接关系到学生是否有充足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可见,寝室物质文化环境对学风的影响非常重要。

(二)寝室制度文化对学风的影响

寝室制度文化主要是指学生在宿舍生活中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3]寝室制度文化包括寝室管理规定、寝室标准、寝室安全管理制度、寝室电脑与网络使用制度、寝室电器使用管理规定、作息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以及大学生在寝室中相沿成习的准则。寝室制度文化本身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和约束力,能够培养大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自我约束的能力,有助于学生在学习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寝室行为文化对学风的影响

寝室行为文化主要是指学生在寝室生活中的各种行为活动的总和。寝室行为文化强调的是“人”在寝室文化中的地位,全体学生是行为文化的主体。寝室行为文化体现了学生整体的精神风貌和学校的管理水平,是大学寝室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寝室行为文化具有较强的感染力,一个寝室的同学在学习和生活习惯养成上常常相互影响。寝室一位同学刻苦学习就会带动寝室其他同学一起学习。可见,寝室行为文化对促进优良学风的形成具有深远的影响。

三、加强寝室文化建设促进学风良性发展的对策

(一)加强寝室环境建设促进优良学风良性发展

高校可以从加强寝室硬环境方面入手,不断促进学风建设。[4]高校可以在各寝室、各楼层内适当配备热水器、洗衣机、吹风筒等基础设施,增强寝室之间的隔音效果,对低楼层寝室合理增加暖气片等,为学生创造一个温馨的生活和休息环境。高校可以根据学生寝室数量情况,在寝室楼内专门提供长明灯自习教室和读书屋等,方便学生在寝室内学习。高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老旧的寝室进行改造,特别是对那些年久失修的寝室楼进行彻底改造,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和学习场所。高校还可以在寝室楼内或寝室楼群周边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健身器材、活动场地等,使学生能够得到放松,以便以充沛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

(二)加强寝室制度建设促进优良学风良性发展

高校应重视寝室制度建设对于学生的引导和规范功能。规范合理的寝室制度可以为寝室风气的形成和大学生学习创造有利的环境。应建立健全寝室各项规章制度,制度建设要覆盖大学生寝室生活的方方面面,不留死角,并根据大环境发展变化的需要,适当增加或调整;寝室各项制度要规范,规范的制度可以有效约束学生的行为,这样才能使学生信服、拥护和执行;寝室各项制度在制定的时候一定要人性化,要多听听学生的意见,充分考虑广大学生的意志,体现高校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和时代精神;寝室各项制度要具有执行力,做到持之以恒,形成常态,为学生创造规范有序、文明守纪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进而促进优良学风的形成。

(三)加强寝室成员养成教育促进优良学风良性发展

养成教育实质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高校可以从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入手,明确作息时间,培养学生自觉遵守寝室各项规章制度,将早操(养成教育)纳入教学培养计划,培养寝室成员之间的团结协作精神,逐步建立规范有序、文明守纪的行为习惯,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奠定基础。此外,大学寝室成员间的关系对大学生的成长也非常重要。高校可以将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纳入新生入学教育中,并将其作为第一学期班级工作的重要内容,利用军训阶段的集体生活使个体融入集体,打造良好的人际关系基础,在寝室内积极营造互帮、互助、轻松、包容的和谐人际关系氛围,以促进优良学风的形成。

(四)建立健全寝室内奖励机制促进优良学风良性发展

众所周知,现在各高校只在宿舍内进行寝室卫生的评比,这对学风的影响作用不是很大。高校可以将“优秀寝室奖学金”纳入个人奖学金范畴,根据寝室内成员的学业综合成绩和在寝室内的日常行为表现情况量化后累加起来作为寝室的总成绩,根据成绩的高低评选出一定比例的优秀寝室,按照“优秀寝室奖学金”的标准给予现金奖励,与学校奖学金一同评选,并可与个人奖学金兼得。这样既有利于鼓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有利于寝室文化的建设,同时还可以促进同寝室学习好的学生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提升学业成绩,让寝室同学之间和谐相处。

(五)树立典型发挥榜样作用促进优良学风良性发展

树立优秀寝室典型是寝室文化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可以发挥其榜样的作用。根据寝室检查评比结果,可以按照一定比例评选出周流动红旗寝室、月流动红旗寝室、学期文明寝室等优秀寝室并进行挂牌;对于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可以实行“示范寝室”或“党员寝室”挂牌制度;还可以根据每个寝室的不同特色,评选出“特色寝室”并进行挂牌,等等。这样,典型寝室不但可以起到对其他寝室的示范作用,而且对自身也有激励作用。这些挂牌寝室在激励之下会更加努力,而其他寝室会积极向典型寝室看齐,这样就形成一种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的良性循环。

四、结语

学风是学校的灵魂,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条件,是衡量一所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良好的学风可以潜移默化地熏陶和感染学生,激励学生奋发努力,健康成长。高校可以通过加强寝室环境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网络文化建设、寝室成员的养成教育、寝室成员的人际交往、健全奖励机制、树立典型等措施和方法来不断促进高校学风的良性发展,创新学风建设的载体。

作者:黄春雷 单位: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参考文献:

[1]于德刚.高校寝室文化建设探析[J].动画世界:教育技术研究,2012(2):79-80.

[2]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学风建设的实施意见[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12(15):27-29.

第6篇:建立规章制度促进学风建设范文

关键词:校园文化;教师;学生

中图分类号:G62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2-0269-01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精髓,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是开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最佳途径,为推动锦斗中心小学的校园文化建设,给学生创造更加合谐、快乐的学习环境,我们学校主要从以下几点来实施:

1.提高思想认识,把校园文化建设提到首要地位

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灵魂。一个大型企业,自有他的企业文化。例如世界知名专业电源服务商——航嘉电源,他的企业精髓是:一路向前,风雨兼程,永不止步;中国海尔大学的: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哈佛大学的校徽上,刻着“真理”的字样,哈佛的办学宗旨,是求是崇真;大约两百年前,岳麓书院当时的山长,也就是现在所说的校长,为书院题撰了一副流传至今的楹联:"惟楚有材,于斯为盛"——即一种追求,一种美好的愿望,是主持学府的人殷切地希望:楚地应有材,于斯当为盛。 所以,小至托儿所、幼儿园、中学,大至中学、高中、大学,它们应当建立属于自己的文化,建立起适应其成员健康成长的文化。我们学校也从农村学生的成长特点出发,建设了相应的具有农村特色的校园文化——立足农村,服务社会。

2.加强领导意识,注重学校文化建设

学校文化是学校生命中的血液,学校文化的兴盛是学校兴旺发达的标志。良好学校文化的失落便意味着学校的衰败。我们学校将在主要以学校领导的带领下,师生共同努力,建设阳光校园,旨在强化学校内涵,促进学校品位与发展。

我校是一所具有现代化气息农村小学。学校主体建筑造型别致一格、外观新颖而有时代气息,是永春县内颇有时尚风格一所学校。多年来,获得过多项光荣称号:农村示范小学、安全示范学校等。在全校700多名师生的身上,传承着浓厚的地方人文特点,个性纯朴,忠厚诚实。但集体主义观念相对薄弱,习惯思维占统治地位。因此,我校确定以"加强农村学校文化建设,构建阳光和谐校园"为课题,延续“情感管理——民主管理——自主管理——人才管理——文化管理"的途径,从情感催化入手,让师生脸上充满阳光,人际充满阳光;配合制度文化建设,使管理充满阳光;最后让全校师生的行为都充满阳光,培养阳光少年,阳光教师,并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让阳光洒满师生的心田,形成统一的价值取向,增强凝聚力,形成学校品牌。

3.确定目标,循序渐进

坚持远期规划和有序推进的原则,按照"校园建设营造整体美、绿色植物营造环境美、名人佳作营造艺术美、人际和谐营造文明美"的思路,广泛开展以精品创建为重点的校园文化活动,锻造和培育校园精神,实现“一高两发展”——“一高”即高水平办学,具体是指在校园建设上,要有高规格;在设施设备上,要有高标准;在学校管理上,要有高目标;在队伍建设上,要有高素质;在课堂教学上,要有高效率;在教育教学上,要有高质量。“两发展”是指教师德才学识的综合发展,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努力把学校建成先进文化的传播阵地和广大师生的精神家园,实现"质量立校,建设精品学校"的办学目标。

4.具体措施

4.1 以校风建设为载体,形成学校精神文化。确立正确的办学理念,坚持"质量立校,建设精品学校"的办学方向,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班风、学风为核心,通过狠抓领导班子思想建设,形成勤政务实的工作作风;通过狠抓教师师德师风教育,形成严谨的教风;通过狠抓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形成浓厚的学风。

4.2 创建绿色校园。结合我校实际,我们在校园美化上下功夫,对校园的绿化、美化进行全面规划,使校园环境达到花园式学校的要求。校园环境建设上,在做好绿化、美化、净化等硬件建设的基础上,要本着突出“以人为本”的主题,建设好文化园地、人文景观等软环境,着力体现人文气息,使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风尚的感染,在良好的校园人文、自然环境中陶冶情操,促进自我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4.3 创设规范的学校制度文化。制度文化建设是学校教育有章、有序、有效的根本保障,具有先用制度强化,后用文化内化的功效。学校制度文化既表现为以文本、书面文字等形式呈现出来的学校规章制度,又表现为师生对创设规章制度与遵守规章制度的态度、价值观。

4.4 以课堂教学为载体,形成优良的教风。坚持倡导教师上课做到“三个带进”——把微笑带进教室,把爱心带进课堂,把趣味带进教学;强调教法中做到“三个注重”——注重学生的学法指导、注重发散性思维的训练、注重知识的扩展延伸;教学过程体现“三个为主”——启发式为主、讨论式为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为主;教学的流程管理强调六个精心——精心备课、精心上课、精心设计练习、精心批改作业、精心辅导学困生、精心组织考试。注重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积极营造现代教学文化氛围,全面提高各学段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4.5 以各项活动为载体,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以校园建设"十大工程"为主线,积极组织开展好绿色校园、文化校园、书香校园、诚信校园、和谐校园、平安校园、法制校园、数字校园、特色校园的创建活动。开展好每年一届的“文化节”、 “艺术节” 、“运动会”和“现场教学观摩”, 精心策划活动方案,扎实有效地开展好各项活动。教室墙壁、教学楼走廊和正面添置名人名言、办学理念、教风学风、学生座右铭等,完善学校学生会建设,充分发挥宣传栏、黑板报、校园广播站等宣传阵地的作用。

5.加强组织领导

第7篇:建立规章制度促进学风建设范文

【关键词】高等学校;学生管理;学风

良好的学风是一种氛围、一种精神力量,对学生具有熏陶、激励和约束作用,对高校教育教学效果具有促进和推动作用。目前高校招生中生源竞争日趋激烈,优良的学风势必会给高校带来声誉和效益,促进高校的发展壮大。基于学风建设对于高校的重要意义,学风建设始终是高校理论研究中的热点。目前国内对于高等学校学风建设的研究主要包括高校学风研究、大学生学风研究和高校教师学风研究三个方面。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对于学风建设的研究也呈现出细化、具体化趋势。本文从学生管理的角度出发,探求学风建设的实践研究。以期通过探索学生管理的内容和方法来提高管理水平和质量,最终达到营造良好的学风建设环境,促进高校学风建设的目的。

一、学生管理在学风建设中的作用

1.以制度来约束和规范学生行为,保障学生学习的时间和学习纪律

制度是行为的保证。制定完善的、合理的、符合学生发展规律的管理制度,并把规章制度的学习作为新生入学教育的第一课。让每个学生都了解什么是学校所倡导的,什么是学校所禁止的,有利于规范和制约学生的行为,提高学生自制力。尤其是对于自律性较差的学生来说,只有严格执行各项管理制度,督促学生遵守纪律,避免迟到、旷课等现象,保证必要的学习时间,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才能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考试是检验学生学习情况的一个重要指标。考风体现学风,要想搞好学风势必要严格考风。加强考试管理“严格考试纪律,严格评分标准”。阶段性考核有利于学生在学习上的正确定位以及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将平时表现纳入学生评价体系,这样可以让那些心存侥幸、考前临阵磨枪的学生无机可乘,督促他们把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学习中。长期严格的制度化管理,使得在强压下形成的自制力逐渐演变成自觉性,进而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由此可见,良好的学风首先要依靠管理制度来保障,没有规章制度和严格规范的管理,良好的学风不会自然形成。

2.以教育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观,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思想教育是管理的主要途径。一些学生把大量的时间用在打工赚钱上,用在谈恋爱上,用在盲目参加各种社团活动中,甚至有些学生将大好青春时光消磨在无所事事的闲逛和睡懒觉上,尤其是出现学习困难时更是用这些方式逃避现实。没有目标、缺乏学习动力是问题的关键。通过班会等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让其明白大学生的主要任务还是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使他们明白唯有努力学习,掌握真本领,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引入就业教育,不但能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又能激发学生的危机感和竞争意识,提高他们的学习内动力和积极性。利用自有的学生资源,在学生中树立榜样的形象,给学生以方向上的引领,激发学生追求卓越的成功欲望。广泛开展年级间的交流活动,做好专业传承,在学生中形成对所学专业的认同感,培养和激发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自信心和自豪感。通过外部环境的布置以及思想引导,营造良好班风和宿舍文化,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营造良好班风和宿舍文化既有利于提升新生班级的凝聚力,又促进了优良的班风学风建设。

3.以活动来挖掘学生的学习需求,培养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

活动与管理相结合有利于提高管理的有效性。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发展是活动的目的所在。开展党团活动或是科技文化活动都应与专业相结合,通过活动即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增强了学生学习专业的兴趣。学校积极给学生提供实践平台,让学生把所学理论知识及时运用到实践之中,并在运用过程中认识到自己专业理论、能力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以此促进学生对学习的需求。在活动中,学习的过程不是闭门造车,而是与他人交流分享的探究式学习,这种学习方法有利于在学生中形成你追我赶、力争上游、相互促进的良好学习氛围。在学生中树立规划的意识,每学期、每阶段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设立学习和生活目标,并将目标教育贯穿到大学的每一天。在具体目标的引领下,有助于学生找出与成功标准间的差距,并为缩小差距而努力。学习效果的及时反馈,尤其是取得的成绩及进步,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进而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学生管理在促进学风建设中需要注意的几点

1.把握学生管理的总体思想

(1)整体性、连贯性和一致性。围绕一个中心目标――加强学风建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建立完整、系统的管理体系。所有的管理内容以此为中心展开,并在时间和内容上保持一致和连贯,最终形成教育的合力促进学风建设。

(2)阶段性和针对性。以年级和学期为界限,将大学四年分成几个阶段。根据每个学期、每个学年学习能力的提升以及学习任务的不同,将整体目标分阶段、具体化实现。例如:一年级的目标是了解所学专业,热爱所学专业,并能够完成学习任务,打好专业学习的基础;二年级的目标就要提升到探索如何学好专业知识,提高成绩;三年级的目标就要将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努力提升个人综合能力与素质;四年级的目标就是探索如何将学习的知识转化为实际运用的能力,为就业打基础。针对不同专业、不同的学生有区别地开展管理工作,做到以学生为本进行教育培养,有利于促进学风建设。

(3)提升性。目标分阶段实现,每一个目标都是下一个目标实现的前提,下一个目标也是前一个目标的提升。如此,学生管理不再是僵化的、纯制度性的工作,学风建设也不再是单一内容的重复。

2.依据学生特点及时转变管理的中心

(1)以学校为主体,加强外部的引导。新生入学后面临有中学生角色向大学生角色的转变,学习内容和方法也都有了很大的变化。面对变化,学生多数是不知从何着手,迷茫无措。这一阶段的管理就是以学校为主体,通过制度制约和规范学生行为,保障学习时间和学习纪律;通过思想教育实现对学生学习的正确引导,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以及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2)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内因的作用。学生适应大学生活和学习之后,在共性之下有了个人对于学习的独特需求。这一阶段的管理工作是以学生为中心,进行学生学习自主性和学习需求研究,探求学生在学习上对学校管理的需求,并据此适当改革管理工作的内容和方式方法。使学生管理真正做到为学生服务,为学生成才服务。依据学生需求,开展相关活动,满足学生求知欲。

综上,学生管理在促进学风建设中的作用举足轻重,把握好学生管理的中心任务,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学风建设一定会有所成效。学风建设的受益者是学生,能够让学生体会到学风建设的好处,并发挥他们在学风建设中的作用,这需要学生管理工作今后继续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龙瀛.试论大学班级学风建设[J].科技创新导报,2011(8):190-191

第8篇:建立规章制度促进学风建设范文

[关键词]:独立学院;学风建设

十七大报告强调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并把教育称为民族振兴的基石。2008年4月1日,教育部下发了《独立学院机构设置管理办法》(26号令)文件,对于独立学院规范办学、科学发展指明了方向。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全面实施和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以新机制、新模式办学的独立学院应运而生,作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实验田和先行者,其发展之势有如雨后春笋。它有效地缓解了适龄青年入学的压力,满足了当前教育需求。同时,随着高校的扩招、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和网络中不良因素的渗透,独立学院的学风建设存在诸多不尽人意之处。本文从独立学院学风建设的现状入手,调查分析探究所存在问题的主客观原因,在立足实际的基础上提出建设优良学风的思路和措施,以促进独立学院学风建设。

一、独立学院的学风调查结果与分析

笔者对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2006级、2007级学生进行了一次有关学习的问卷调查,调查了16个专业3000人,占总人数33% 的,收回问卷2986 份。其中,一年级学生1700名,二年级学生1300名。调查发现,独立学院学生的学风主流是好的,绝大部分学生珍惜时光,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态度端正,严格自律,自觉学习和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但是,由于受社会、学校、家庭、自身等因素的影响,独立学院学风建设也明显存在一些问题。

(一)学习态度方面:调查结果表明,56.4%的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但其中只有41.1%的学生做好了规划并为之努力,17.1%的学生表示对学习无所谓;43.6%的学生承认自己有过“偶尔逃课”,其中经常逃课的学生占22.3% ;能独立、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的学生只有38.2%,在多数情况下能完成作业的学生也只有62.9% ;40.2% 的学生每天玩网络游戏和上网聊天超过3小时。对于各种荒废学业的现象,譬如上课任意迟到、早退、无故旷课逃学、通宵达旦沉湎于网络游戏、玩扑克、热衷谈恋爱和搞营销、互相抄袭作业、考试舞弊等,90%的学生认为应该杜绝,但58% 的学生认为可以理解;60% 的学生把考试前突击作为通过考试的主要途径,抱着“分不在高,及格就行”思想,认为考试通过就可以。可见,大学生对大学生活没有规划、处于迷惘状态,已是一个不容回避的严峻现实。

(二)学习品质方面:大学生大都自我中心意识强烈,勤于思考,渴望成功,自我评价高,但却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在不考研的学生中,61.4% 的学生认为主要是因为考研太苦。由于心理素质较脆弱,进入大学后又面临着竞争压力、学习压力、人际关系压力甚至经济压力,使得他们考虑问题过多、心理负荷过重,遇到挫折时容易自暴自弃。26.6%的学生承认在学习过程中曾有放弃学业的想法,73.4% 的学生认为自己在学习中缺乏恒心和毅力。种种情绪波动则使大学生的学习态度变化不定,学习成绩飘忽不定,学习风气亦随之大打折扣。

(三)学习氛围方面:大学同学之间特别是关系亲密的同学,彼此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学习状态相互影响。调查显示,对于本班的学风,只有55.3% 的学生认为班级学风好或较好,而36.5% 的学生认为一般,还有8.2% 的学生认为班级学风较差。46.4% 的学生认为能遵守考试纪律,42.5%的学生认为对于作弊“应视情况而定”,8.8% 的学生认为“应放宽处理”。

(四)学习环境包括软环境(师资力量)和硬环境(办学设施等)两方面:软环境方面:近40.5% 的学生认为老师的素质和水平参差不齐,28.8% 的学生认为老师的素质与水平一般;23.6% 的学生认为教师的教学态度认真,7.1% 的学生认为教师对教学投入的精力不足;73.4%的学生证实自己的老师在大多数情况下能耐心解答问题,52.3% 的学生希望给老师提出改进意见,改进教学方法,48.3% 的学生认为目前的考试方式不能反映同学的学习效果。硬环境方面: 66.7% 的学生认为校园环境对学生学习积极性方面有很大影响,69.7%的学生对学校的办学环境很满意,30.3% 的学生对学校缺少认同感,其中近半的学生认为这是导致学生丧失学习动力、不合理安排学习的主要原因。

二、建设独立学院良好学风的举措

建设独立学院良好学风应围绕坚持教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这一中心,加强学风管理求创新的理念,重视优良学风的培养和建设,把学风建设工作做到实处。笔者认为,学风建设不是学生、辅导员、教师等单一层面上的工作,而是学校全体师生共同参与管理和实施的一个系统性长期工作,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全院狠抓到课率,构建学生出勤情况监控和保障体系,切实保障学生第一课堂。独立学院的学生个性强,思维活跃,但在学习上缺乏自主性和积极性,要从学院、系部、班级、学生等多个层面着手,狠抓学生到课率。学院应严格执行任课教师考勤制度,建立院、系、班三级督导听课和反馈机制,院领导抽查到课率制度;各学科部组织辅导员每周开展互查到课率、建立学生干部检查制度;在所有班级建立辅导员听课及联系任课老师制度、班级设立工作台帐、建立学生考勤日报告制度等。

(二)加强领导,完善学风建设工作体系。独立学院在现有灵活高效的工作体制下,应加强领导和协调,教务、学工、团委等职能部门齐抓共管。在学科部可以配备党总支副书记和学工秘书,负责学科部学生的学风建设,切实解决好教学工作与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两张皮”的问题;建立“辅导员包班,任课老师包堂”的负责制,建立良好的教风,任课老师应作为学生第一课堂的第一责任人,教书与育人相结合,把班级学风作为教师教风的一部分进行考核、评估。

(三)建章立制,建立健全学生学风建设。独立学院的学生进入大学后,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能力比较弱,部分学生会自我放纵,逐渐堕落,所以建立一套完善的规章制度,坚持激励和处罚并重的机制还是很必要的。学院在制定如《专职辅导员队伍建设办法》、《专职辅导员考核办法》、《学生课堂考勤制度》、《宿舍管理规定》、《校园计算机网络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时,都应把学风建设作为重要内容。学院要坚持依法治学,规范管理,发挥规章制度的育人功效。加重违纪处罚力度,完善奖惩制度。发挥榜样模范带头作用,定期开展优秀学生事迹宣传、优秀学生事迹报告会、优秀学生表彰大会等激励学生。

(四)加强考风考纪教育,以考风建设推动学风建设。学院教务处要令行禁止,加强考风考纪教育,组织学生学习《学生纪律处分办法》并签订《诚信考试承诺书》,对学生考试全程监督,定期向学生印发作弊学生警示录和考试作弊相关处理规定,做到“众人皆知,个个都晓”。设立考风考纪举报信箱和举报电话,提高学生诚信文明素养,引导学生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到表里如一。让学生意识到,作弊是不必要的付出,要付出沉重的代价。

(五)加强学院与学生及学生家长的沟通,形成院内院外包围式教育。辅导员要尽量多到学生班级、楼栋宿舍和班级活动中去了解学生,与学生本人多交流,结开学生心中厌学的心结,做好思想工作;学院通过建立家长联系卡、给家长的一封信、电话联系制度等及时将学生在校的思想、学习、生活等情况,及时告知学生家长,增进家长对学生、学校的了解,寻求家长的支持,达到家长与学校共同教育学生的目的。

(六)把准学生脉搏,建立动态学情监控体系。针对现代信息化特点,学院加强网络管理,实施对学院学生论坛网站的全程监控,以便及时掌握信息;建立学生工作调研小组,挑选思想政治好、工作认真负责的学生干部担任学工调研工作,及时收集和反映学生动态;辅导员应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采取分类指导的方式开展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建立群体档案。对于贫困生群体、恋爱群体、厌学群体、有心理问题倾向的群体等各类群体,分别由辅导员与之结对,给予一对一的指导与帮助,使他们及早走出困境,把问题解决在初始阶段。特别是对于出现较多科目不及格的学生, 应及时向学生送达学业预警通知,加强过程管理,及时规戒,以免退学。

(七)加强学生党员、学生干部的队伍建设,以党风带学风。学院在选聘专职辅导员的时候,可以优先聘用责任心强、经验丰富的党员,这对于学风建设具有积极的作用。可以以班级为单位,将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和在学习过程中有困难需要帮助的学生组合起来,形成“一帮一”或“多人学习互助小组”的形式,开展“学业帮扶”活动。另外,学生党员、学生干部是建立良好学风的骨干力量,因此要切实加强教育管理、培养和使用。对学生党员、学生干部要更加严格要求,发挥他们的桥梁纽带作用和模范带头作用。

(八)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根据学生的实际搭建有效的平台,大力开展以理想、成才、自强等为主题的第二课堂活动,举办名人讲坛、学术报告和科技创新等活动,形成浓厚的学习气氛,激发广大同学的求知欲;大力扶持学生社团开展社团活动,强化学生社团的育人功能;通过科技文化艺术节、社团巡礼等大力开展各类科技、才艺、文体、创业等竞赛和实践活动,丰富与活跃学生课余生活,拓展学生的学习和活动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总之,学风是独立学院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也是独立学院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可以说,学风建设是思想政治教育与教学工作的有机结合,它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院上下多部门齐心协力才能做好。良好的学习风气的形成并得到巩固,需经长期努力,并通过学校有系统的教育培养和教职工的榜样示范,以及新老学生的相互积极影响,才能得以继承和发扬。

[参考文献]:

[1]田国强.关于改善学风、教风的建议【J】.中国大学教学,2006,(1)。

[2]郑毅,钱科娜.如何搞好独立学院学风建设【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5)。

[3]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第9篇:建立规章制度促进学风建设范文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 学风建设 对策

一、学风建设的背景和意义

应用型本科院校定位于应用型办学,主要培养面向生产、服务和管理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人才,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教育类型,实现了由“精英式”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满足国民对高等教育不断增长的需求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生源数量的下降,高校的扩招,也使得应用型本科生源质量的下降,高校学风不佳。学风是学校学生的学习目的、学习纪律、学习态度和教师的治学作风等方面的作风体现,是学校建设发展的灵魂、一所学校能够长久可持续发展的基石。青年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学风建设影响学校和学生的发展,因此,高校的学风建设需引起国家和社会的高度关注。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学风建设存在的问题

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风现状进行了解,可以确保学风建设的措施、方案在设计上更具有效性和可操作性,笔者了解到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学风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学生在学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生源质量偏低。应用型本科院校一般是近些年来新建本科院校,其社会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都不高,加上受目前生源危机以及各高校的持续扩招,此类院校录取的生源质量比老牌一本、二本要差,甚至比老牌民办三本科院校都差。因此,该类院校学生的学习基础比较薄弱,学习能力较低,学习兴趣不高;

(2)学习态度不端正,目的不明确;学习自律性松散,缺乏自觉主动性,习兴趣淡薄;考风问题严重;学习方法不科学;心理状态不健全等方面。

(二)学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许多学校对学风建设流于形式,大会小会提学风建设,开展教学中期检查,要求上交各种各样的学风建设材料,组织专家听课,检查学生到课率。但期中检查一过后,又恢复了平常,这种流于形式的突击检查,不但没有给学风建设带来好处,反而给师生带来一种错误的认识,学风建设就是应付学校的检查。

(三)教师在学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学风建设是从学校领导、系部、教师和学生,这个系统工程的建设学要全员的参与,但是部分教师错误的认为学风建设是领导和辅导员的事情,与自己无关,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即传授、教育道德,授业即为学生传授技能和学业,解惑即为学生解开迷惑,三者缺一不可,由此可见,教师的目的不仅仅是上好课,而且也要担负着培养学生素质的重要责任。

三、高校学风建设的措施

本文基于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学风建设存在问题的分析,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应用型本科学风建设进行探讨,具体对策如下:

(一)明确应用型本科院校学风建设的主要内容

(1)学习目标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帮助学生端正正确的学习观念和态度,增强学习成才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激发学生学习的原动力。

(2)学习能力培养。培养学生勤学苦练的精神,持之以恒地毅力,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会合理的安排学习时间,积极主动地学习,学会抓重点,多思多问。

(3)学习适应性教育。帮助新生实现由中学到大学的角色转变,使其尽快适应大学生活,了解所学专业和方向要求。

(4)学习纪律教育。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进一步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杜绝旷课、迟到、上课开小差思想。加强考风考纪的宣传和教育工作,严格考试纪律,在学习中,学成自我提高的良好习惯。

(5)职业生涯和就业指导教育。有步骤、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和就业指导,并贯穿于整个大学生活,让他们了解社会就业形势,引导他们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和设计职业生涯的主攻方向,并围绕这个方面调整自己的学习,从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

(二)加强学校管理

(1)学校加强领导,校系齐抓共管,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学校各教学、行政和服务部门把学风建设当作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大事来抓,当做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全员参与学风建设,建立学风建设责任制,明确学风建设的责任。

(2)完善各种学风制度,跟进监督检查,重视专业建设,积极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管理部门应制定教学工作制度、学生管理制度、考勤制度、考试规章制度等,并要对这些制度狠抓落实,规范引导学生的课堂、课下、期末行为,不断对制度进行修改和完善。要加强教师教学效果,建立教学跟踪考评制度,促进教学队伍的发展。

(3)辅导员加强学风建设。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辅导,加强对大学生的日常监管,建立帮扶小组,关注困难生。

(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整顿校园周边酒吧、舞厅等不良环境,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时常邀请知名学者或专家作报告,开展学术知识讲座,经常举办各种专业实践竞赛,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积极开展各种社团文化活动,让学生在各类活动中展示自己的才华。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加强学校师德建设,以教风促进学风建设。发挥教师在学风建设中的主导和引导作用,使“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成为教师自觉行为,为学生树立学风典范。

(2)提高教学质量全体教师要不断学习,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积极探索适合应用型本科学生的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方法,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从而促进良好的学风形成。专业课教师要在专业课上使学生对本专业充分了解,在此基础上学生可以明确学习目标,确立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