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有趣的动物行为科普知识范文

有趣的动物行为科普知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有趣的动物行为科普知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有趣的动物行为科普知识

第1篇:有趣的动物行为科普知识范文

【关键词】 生物课堂 趣味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6(b)-0063-01

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教师如何在课堂上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感到生动有趣,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在课堂教学这个艺术殿堂上,充分挥洒自己的才华,活跃课堂气氛。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激趣”的方法。

1 优美的引言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伊始,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是关键,引用趣味性导语,激发学生兴趣。例如在讲述生物圈中的人时,引用本章前言郭沫若的诗,并配上音乐,在优美的气氛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地球,我的母亲,

我过去、现在、未来,

全是你的,衣是你的,住是你的,

我要怎样才能报答你的深恩/

为什么我们要报答地球的深恩呢?人与地球之间有什么关系呢?用诗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再如讲述生物科学的美时,用优美的语言去、感染学生,使其对生物圈中的生物感兴趣,为讲述生物圈中的各种生物埋下伏笔。

各种生物以其丰富的色彩,形态,声音,行为等给人以强烈的视听、嗅觉冲击。不必说争奇斗艳的鲜花,葱葱郁郁的树木,碧绿如茵的芳草,偏偏起舞的蝴蝶,展翅翱翔的雄鹰,奔跑如飞的猎豹,还有万物之灵的人类是如何的美,只要看一看眼中的生物世界,就会发现生物的外在美是何等的丰富多彩。“柳色黄金嫩,梨花白色香”,“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正如李勰在《文心雕龙·物色篇》中所言:“桃花之鲜,杨柳之貌……春分春雨,秋月秋蝉”,莫不是人悟以物色,应物斯感,并进而“心亦摇焉”,“辞以情发”,“神与物游”。

2 巧妙的设疑

有意制造悬念,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所谓“引而不法,跃如也”,“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在学习“生物的遗传”时,课前让学生调查自己和父母的一些性状特征:单眼皮和双眼皮,卷舌和不卷舌,有无耳垂,脸上是否有酒窝,拇指是否后翘等等。并让学生思考关于遗传方面的问题,在课堂上学生就会自然的提出许多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为什么父母都是双眼皮而我是单眼皮?”,“为什么我们和父母长的像?”,“父母是通过什么把一些特征遗传给后代的?”……。教师只要顺着学生的问题讲解就可以了,这样既满足了学生的兴趣疑问,又不知不觉的解决了教学问题,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到了知识,也使课堂气氛更活跃。

3 激烈的辩论

在探究式教学当中,针对一些探究性较强的课题,可以放开手让学生自己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采用小的辩论话题或辩论会,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达到教学目的。例如在讲解“克隆”科技时就“能不能克隆人”这一话题,进行辩论,提高学生对科普知识的了解,同时让学生对生物知识感兴趣;再如学习《人类对生物圈的影响》这一节时,就可以让学生自己准备,在主持人自信的主持下,学生进行着激烈的辩论“人类对生物圈有正面影响还是反面影响”台上学生间唇枪舌战,台下学生不断的给台上同学书送纸条,有的学生急的都想上台换回自己组的同学。看到学生因激烈辩论而脸红变音调了时,我也感到了异样的兴奋,好象也回到了学生时代。辩论结束时和学生不由得开始了讨论,一下子所有的学生全都带动起来了,教室里又有了唇舌大战,学生的积极性达到了。

4 适当的图片

虽然新教材中有许多的图片,但有时仍不能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利用多媒体制作的课件,可以让课堂气氛更活跃。例如在讲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时,就可以制作动物保护色、警戒色、拟态等的幻灯片,让学生一目了然的感知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还可以让学生自己画一些漫画用到课堂上,让他来给同学们讲解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表述能力,又让其他学生感到新鲜,学到知识还增加了课堂气氛。

5 生活资料

贴近学生生活的例子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利用教师现有的资源可以调动学生的思维,活跃气氛,加深影响。例如在讲述《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时,就可以利用教室中的盆花,教师设疑,学生抢答:

“花的生存需要什么?”

“土壤”,“水分”,“肥料”“ ……”

“如果把花放在南极行不行?”

“不行”

“那么还需要什么?”

“温度”,“空间”,有些学生还会提到蜜蜂、蚜虫、蚯蚓等等,这就使学生从生活常见物中学习到影响生物生活的非生物因素,还引出了生物因素,再如讲述《动物的运动》时,找一个同学做模特,这样就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人体结构也一目了染。

6 生动的故事

在讲完“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这一节时,让学生来编故事《西瓜子历险记》,讲述西瓜子在人体消化道内所经历的惊险故事,如何逃过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胃的蠕动,胃液的腐蚀……等等。台上学生幽默的讲述台下学生已是前仰后合,笑声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又使学生把消化道和消化液的名称记的清清楚楚。考试前有的学生对我说:“老师,这些内容我不用复习,都记在我的脑子里呢/”

7 有趣的试题

有趣的试题同样能达到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例如在讲完血型和输血的原则后,为了帮助学生更进一步地掌握输血的原则,特意出了这样一道课堂题:

“在一个施工单位因为发生事故,有四个工人受伤需要输血,他们的血型分别为A、B、O、AB型,请问为了在工地及时抢救,可以分别输入少量的什么血型的血?”

第2篇:有趣的动物行为科普知识范文

关键字: 综合素质 信息技术 网络时代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如今,社会己进入了信息时代,世界正面临着高科技产业化形成的知识经济的时代变迁。它大大改变和影响着我们现有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并向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应用的能力,将作为现代人最基本的能力和素质的标志,从小培养学生掌握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是知识经济对学校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信息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以往传统的教学方式己不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因为社会对一个人的素质要求有了更高的要求。从而,在教育领域里出现了一场深刻变革──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而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还是如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便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那么学生的综合素质结构是怎样的?它包括了哪几方面?它跟信息技术教育又有何关系呢?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学生综合素质的结构。简单地可以把小学生综合素质的结构分为学习小主人、生活小主人、社会小主人、创造小主人四个方面。每个方面按照知识、能力、人格发展分三个维度,体现着小学教育在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方面的基础作用和21世纪的时代要求。其中,“学习小主人”各个维度包括的层面有:组织学习的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独立作业能力,知识扩展能力和求知欲、主动性、自信心;“生活小主人”系列包括:自理能力,自护能力,服务能力和独立性、主动性;“社会小主人”系列包括:参与能力,交往能力,组织能力,自治能力和合作性、主动性、责任感;“创造小主人”包括:认知、思维的通畅性、变通性、精密性、独创性和好奇心、想象力、挑战性和冒险性。

以上简述了学生综合素质的结构,那它与信息技术教育又有何关联呢?

信息技术在小学里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从教学目标、教学方式手段等各方面跟其它学科有很大的差异。作为课程,在各级各类学校设置成为必需,而且由于信息技术教育贴近现实,有着其他课程无可比拟的可操作性、实用性、实效性, 作为素质教育的一环,在素质教育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而素质教育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由此,可探索如何在进行信息技术教育的过程中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

一、在信息技术课中培养学生为“学习小主人”

信息技术课可操作性比较强,因此要掌握本学科的知识,就需要主动学习,要敢于动手,这就要激发学生学习的的积极性。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孩子对学习有兴趣才会主动学习,信息技术对于孩子们来说既新鲜又好玩,具有极强的吸引力。一年级小朋友数空中飘舞的气球;玩乖乖熊游戏;帮小蜜蜂评选采蜜模范;玩有趣的益智游戏;在愉快的心情中孩子们学会了信息技术学科以外的学科知识。小学生的兴趣源于好奇心,计算机通过直观、形象的手段,以其新颖性、趣味性、艺术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创设了符合儿童心理特点的教学情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操作能力。对于高年级的学生,他们开始学习如何上INTERNT网,21世纪是网络的时代,教会学生使用网络,就是教会了学生在21世纪发展和生存的手段。学习了网络知识课后,学生们大开眼界,主动获取知识的欲望增强了。通过在网上搜索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如,有些学生对科普知识很感兴趣,于是,就主动地在网上搜索相关的内容,看有关机器人,星球等知识。喜欢汽车的学生,可以到沃尔沃公司的网页上,看多种多样的汽车,了解汽车的结构;喜欢电视的学生,可以从凤凰卫视的网页上一览主持人的风采;有的从网上观看国内、国际新闻;有的查看到国内外文学名著;有些学生喜欢动物,就浏览一些动物网站,加深了对动物的了解,知道了国家保护动物有哪些,动物的生活习性等。扩大了视野,增长了知识。由此,可见,在网络时代的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学生有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可以培养学生为“学习小主人”。

二、在信息技术课中培养学生为“生活小主人”

要想培养学生为“生活小主人”,就要提高小学生在生活中的自护能力和自理能力。在信息技术课中,可以通过教学软件让学生了解如何在生活中实现自我保护,如,可以看一些如何在火灾中自救和逃难的多媒体软件,可以玩一些机器人救火的游戏;可以通过上网了解更多的消防知识或一些地震知识。还可以,让学生在做网页的过程中,做一些以自护为主题的网页,在学会做网页的同时,也学习了更多的课外知识。学生在上网时,让学生了解《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并要求学生自觉遵守,从而,使学生在INTERNET这个虚拟的时空里,不会容易受骗上当,身心健康不会受到伤害等。在教学生“新建一个文件夹”这个知识点时,教会学生学会如何整理自己电脑里的文件的同时,也可以渗透到生活中,教学生在生活中要学会整理自己的东西,做到有条不紊等。有位家长这样对我说:“我的孩子自从学了电脑以来,动手能力不断提高,反应事物的能力及思考问题都有较大的进步,树立了信心。真是感谢学校和老师给孩子创造了这么好的条件。” 由此可见,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我们要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把教学内容渗透到生活中去,从而,就能培养学生为“生活小主人”,使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

三、在信息技术课中培养学生为“社会小主人”

在信息技术课中,我经常是分组进行讨论问题或分组合作完成一个任务,如分组完成一个网页的制作,完成一幅海报的制作等,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开展一些小型的电脑作品比赛,提高了学生竞争的能力,也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进取心;每上课之前,都让学生先检查一下自己的电脑情况,看看是否被其它同学破坏了,监督是否有同学在电脑室乱扔垃圾等,增强了学生的责任心。在学校网站中增设了“学生之声”这一栏目,让学生在此倾诉自己的心声或学生之间进行交流,提高了学生的心理素质;教会学生如何在网上交朋友,增强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但,不是让学生沉溺于虚拟的时空,而是,引导学生进入现实生活,学会与身边的同学进行交流等。要想成为一名“社会小主人”,最起码的合作精神、竞争能力、责任感、自主性,健康的心理素质等是不能缺少的。由此可见,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以上几个方面也能够渗透进去,培养学生为“社会小主人”。

四、在信息技术课中培养学生为“创造小主人”

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计算机辅助教学,创设了情境,激发了欲望,变化无穷的画面刺激着学生大脑的兴奋区,使学生自始至终处于兴奋状态,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创造了条件。在进行用画图软件画图的课堂教学时,学生画的画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每逢节日,学生用自己的电脑绘画制成了精美的节日贺卡,送给亲戚朋友;学生还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制作出一些神奇的动画等;计算机把学生带入了一个神秘的世界,带进了知识的宝库,让学生们的思绪插上翅膀,展翅飞翔。

综上所述,网络时代的信息技术教育应该与学生综合素质相结合,与学生生活相关联,探索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新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走进新课程》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