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关于环保的知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环保意识是人们对环境和环境保护的一个认识水平和认识程度,又是人们为保护环境而不断调整自身经济活动和社会行为,协调人与环境、人与自然互相关系的实践活动的自觉性。素质不但包含人体自身心理和生理上的特点,还包含了心理、生理和社会文化三种因素相互联系的层次。素质是由心理素质、生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构成,是在外在环境和教育等因素的影响下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身心特征、结构。
环保素质是指人们在外在环境和教育因素的影响下形成的对环境保护的认识水平及实践能力,保护环境的素养。
一、大学生环保意识的现状
大学生环保意识水平整体上不高,对基本环境知识掌握较好,并对环境有较为正确的认识和评价,但在保护环境行动方面表现相对滞后。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知行协调脱节、环保实践欠缺、大学生环保意识中有较强依赖政府的特征。
1999年媛等组织的针对云南省内师范大学生环境意识的调查活动。调查结果显示:师范大学生的有关环境的参与意愿与关注程度较高,对一般环境知识的了解程度偏低,环境观的系统性和整体性较差,对接受系统的环境教育持积极态度。2004年陶文娣等对北京市普通高校大学生的环境意识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北京大学生的环境知识总体水平较低,且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和不均衡性; 环保参与意识较强,但行动滞后;大学生对政府寄予厚望,但同时又对政府工作缺乏了解。2006 年宋悦华等对大连理工大学在校学生进行抽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对基本环境知识掌握较好,并对环境有较为正确的认识和评价,但在保护环境行为方面表现相对滞后。
二、大学生环保素质的现状
我国大学生的环保素质不高,主要有以下几种体现。一是对环境知识认知程度不高。大学生对环境基础知识、环境热点问题、环境新概念、环境法律法规等了解很少。二是环保情感处于浅层次。大学生对大气污染、气候变化、土地沙漠化等与自身关系紧密的环境问题关注程度高于那些潜在的、更大危险的环境问题,如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化锐减等。大学生对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问题的普遍的缺乏关注,对人类的未来发展缺少思考,环保情感还处于浅层次。三是良好的环保行为和习惯还未养成。环保行为是环保情感的外在表现,是实现环保道德目标的手段。四是环保实践技能较差。环保实践技能是指人们发现环境问题,分析、解决和处理环境问题的能力。调查发现大学生在这方面的技能是很欠缺的,处理环境突发事件的能力是很低的。
三、环保意识与素质培养的关系
大学生的环保素质是指大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识水平、行为规范以及实践能力等所特有的教养和锻炼。
大学生的环保素质首先是要具有较强的环保意识。环保意识是人们对环境问题认识的水平和为保护环境而采取行动的情感、意愿的表现形式。环保意识是构成环保素质的基础,它包括环境知识、环境观念以及对环境的态度。
大学生的环保素质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生态道德。生态道德是人在正确认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上对自然环境的道德感、责任感和对自然环境进行保护的行为规范。其表现是:在观念和情感上能正确看待人在整个自然界中所处的地位,合理把握人的生命存在与万物存在的连带性关系,对自然界报有感恩情怀,明确善待自然,善待其他生命形式,就是善待人类自身的高尚生态道德情操。
大学生的环保素质还包括生态审美能力。生态审美能力是人们在正确认识自然、正确把握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上,把对大自然热爱的情感和美学知识相结合所形成的欣赏自然,探索自然、善待自然的能力。
四、提高大学生的环保素质
第一,强化环保意识。环保意识是提高环保素质的基础,来源于对现实危机的正视、反省、反思和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再认识。
第二,学习和掌握环保知识。环保知识是构成大学生环保素质的重要内容。环保知识是开启人与自然界和谐相处共生之门的钥匙,是人进行决策的依据和行动指南。
第三,积极参与环保活动,服务社会大众。实践是认识的源泉、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可配合环保部门在环境日、地球日、植树节等纪念日开展一些公益性宣传活动。还组织学生参加公益劳动,如到公共场所打扫卫生等。积极响应团委的号召,参加青年志愿者活动,利用课余时间回收废纸、废旧电池。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既增强了教育效果,提高了学生环境保护意识和环境保护的责任感,也激发了学生参与环境保护的愿望,使其能主动参与到环境保护活动之中去,树立公德意识。实践是认识的源泉、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第四,关注身边的小事,提高自己的道德素养。平时用餐少用或不用一次性泡沫塑料盒、食品袋。让学生意识到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够自觉实行环保行为,不仅可以节约资源、减少废物带来的污染,而且能大大地改善我们所处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是人们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和一定价值观的指导下,所形成的满足自身需要的生活活动形式和行为特征的总和。生活方式既是环保素质的体现又是提高环保素质的途径。
五、培养大学生环保素质的必要性
公众环保素质的高低是一个国家环境状况保护和保持的基础,是人的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大学生是国家发展建设的重要人才,是推进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他们的环保素质将直接影响我国环保事业的成效。在当前形势下加强大学生的环境教育,传授环保知识、增强环境意识、提高大学生的环保素质,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具体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整体素质,促进全面发展
对大学生进行环境教育,能够帮助学生积极主动地认识和了解自然,接触到多元的文化观点,而且能够通过亲身环保体验做出正确的选择判断,形成自己特有的价值观念;能够帮助学生积极探索解决环境问题的方法,进而促进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实验能力以及社会、科学、文化素质的提升。
2、有利于拓宽高校德育内容
通过开展环境教育,不仅可以增强大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资源意识,而且还能使他们更深刻地理解我国环境保护基本国策的真正意义,使学生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有更加深切的体会和认识。“德育的‘绿化’既是德育满足人的包括重视生活和环境质量在内等新愿望的需要,也是德育在新时期焕发新面貌的需要”。因此,环境教育可以拓宽高校德育内容。
3、有利于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
大学生是国家发展和建设的中坚力量,是推进社会进步的坚实基础。因此大学生中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发展观,培养大学生的环保素质,是大学生实现自身价值的需要,也有利于整个社会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
4、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
持续有赖于发展,发展才能持续。长期以来,人们总认为自然界的各种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毫无节制的向自然界索取各种资源。人们在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同时,严重破坏了自然界各种资源和生态平衡,使人类自己陷入生存危机。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阶段。高等学校应把环境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努力培育大学生的环保素质,帮助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环境价值观,养成良好的环境行为,才能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5、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全面发展的人才,大学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力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它要求大学生不仅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又要具有良好的素质。只有让大学生学会了环保知识,掌握了环保技能,才能正确分析和处理各种环境问题,才能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宋悦华.大学生环境意识现状调查[J]. 当代青年研究. 2007(02)
【2】解红晖.我国大学生环境意识研究综述[J].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8(06)
【3】于秀华.大学生的环保素质与成才[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4)
我们可以把环保NGO致力于环境保护公共事务,形象地称为社会组织进入了环保公共空间。环保公共空间的传统主导者为政府,以往政府几乎是单枪匹马地在该空间进行管理与控制。当今这一格局发生了转变,环境保护公共空间中,社会组织这一新的主人开始更多地发挥作用。同一份公共职能由两类主体共同承担时,就出现了相互间的关系问题。
环保NGO与政府关系的三种类型
在功能执行方面,NGO与政府的关系被认为有三种核心类型。
一是合作-互补关系。在这一关系下,政府与NGO执行同一类功能、追求同一个目标,并在其中相互合作、功能互补。NGO与政府合作基于它特有的功能、效率、行动的社会资源。政府可能会主动利用这一点,使得自身的功能得到最高效率的执行。
二是NGO在功能上实现对政府功能的补充,也就是说,政府没有做到的、不想去做的事情,可以由NGO来做。按照这种观点,政府与NGO提供的服务之间是此消彼长的关系。社会对NGO提供社会服务的需要不是因为政府的效率问题,而是由于政府提供的服务在质与量上的偏好,会与一些有特殊价值观的人有所差异,后者属于有特殊需求的人,他们的需求无法通过政府的服务得到满足,他们需要在志愿的基础上通过第三部门而自我行动起来,额外提供公共服务。
三是政府与NGO相互对立的关系模式。在这一模式下,非政府部门激发、倡导政府进行公共政策变革并对公众承担义务;反过来,政府也试图影响NGO的行为,规制他们的服务。
在环保领域,三种模式都很典型。而且具体关系类型既取决于具体的“政府”是指谁,又取决于NGO的行动类型。比如相对于地方政府,中央政府更倾向于考虑全社会的整体利益,因而他们会在注重经济发展的同时,更能够兼顾生态环境,因而也更容易合理考虑环保NGO的行动要求;再如,相比于经济发展部门,政府的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更倾向于与环保NGO的利益取向相一致,因而二者间更容易达成合作而不是对抗。
中国文化背景下双方合作的价值基础
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环保NGO与政府的关系不是对抗性的,而是合作性的。根源在于中国文化中的国家观念和社会公众的社会责任感。其中既包括政府的主导地位,又有“匹夫”的社会责任。中国环保NGO与政府关系的这一特征,与西方的格局不同,也与人们通常感觉中的环保NGO的形象不同,他们并不是习惯性地与政府呈现出紧张的关系。
中国环保NGO普遍存在一个特殊的思想情结或行动基础:为国分忧。在这一点上,我们有着独具特色的社会文化基础。中国社会公众与国家的关系,是一个与西方不同的概念,在这里,人们将国家建构进自己的道德秩序中,且认为如果二者间缺乏一个道德秩序就意味着混乱。虽然历经近年来一些社会变革的影响,但历史文化的印记仍然深深地存在。这一点曾引起西方学者的困惑,因为从西方NGO理论那里难以找到恰当的理解。
环保NGO与国家的关系,表现在他们觉得自己有义务为政府分担责任上,他们经常主动争取为政府承担项目。在国家环保总局课题组的一次调查中发现,那些活动于环保前沿、组织形式多样化的“活跃型”NGO,有约85%认为近年来自己的组织被政府的认可程度在增加。而且,组织所在地的政府部门对于该组织活动所持的态度,基本上以支持和默认为主。
两个主体合作的定位与意义
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政府与NGO的合作具有特殊的意义,而合作的主体自然也就确定为生态环境这一全社会的公共福利的利益代表者身上。那么谁是最适合的利益代表呢?
首先,合作中政府一方的代表应当是政府的环境保护部门。这一部门在政府中代表全社会的生态环境利益,并且与政府中代表经济发展的部门构成利益均衡关系。依据西方社会里的一些研究经验,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尤其是在全球化的时代,政府内部主管经济发展的部门与主管环境的部门已经形成了不同的利益取向,甚至构成了不同的利益群体。两类主体同样代表整个国家的总体利益,但相对来说,环境保护部门的力量偏弱。于是,他们与NGO的合作就有了特殊的意义,这一意义就是在公共政策层面更合理地表达全社会的生态环境利益。
其次,环保NGO从社会的角度代表了生态环境的利益。例如,在一个地区有排污企业等污染源、受害公众与环保NGO三类政府之外的利益群体。我们考量环保NGO的角色,要放在这一背景下。在理想情形下,环保NGO代表的是社会公正的力量和环境保护的力量,他们的利益与受害公众是一致的,因此,可以通过他们的作用而使得社会公众的生态环境利益得到保护。也正是因为如此,环保NGO的行动可以得到社会公众的支持,从而有了行动的力量依靠。
但问题是,社会公众同样也是地方发展的受益者,他们可以在排污企业中就业,可以因地方经济发展而受益。更极端的情形是,一些环境破坏行为正是社会公众追求其经济利益所造成的,例如当地人砍伐森林。因此,环保NGO利用社会公众的力量是有限度的,超出这个限度,环保NGO的利益诉求就会走到社会公众的反面。例如,云南某地一个化肥厂产生的污水污染了它所坐落的村庄,农民种出的大米变得发红,一些鱼塘也鱼虾灭绝。但对于该村村民来说,因为化肥厂几乎是他们生计的唯一来源,所以,他们并不反抗,他们考虑的是他们所受的损失与他们在物质利益上的所得谁大谁小。而至于村庄环境的那部分价值,他们往往是不会去特别考虑的。他们同样不会考虑的是化肥厂污水沿河而下所造成的损失。这些损失包括河流下游的发电站的金属涡轮受到腐蚀而无法运转,还包括位于更下游的云南省最大的工厂昆明钢铁厂因为河水的质量问题而停产。
而在这个时候,环保NGO作为一个环保职责的承担者,其姿态往往比任何主体都更坚定。因此,在假设中央政府有一个合理的环境保护的目标的时候,一个地方可能只有环保NGO与政府的环境保护部门才与中央政府的利益要求相一致。
认识到这一点,也就看到了环保领域中政府与NGO合作的特殊意义。
合作的途径
在环境保护领域,政府与NGO合作的途径首先取决于合作的方式。双方追求的是一种建设性的、以功能整合为基础的关系,避免对抗性、摩擦性的关系。
在具体合作中可以有多种方式。比如,政府可以将用于公共服务的财政开支转移到NGO这里,构建政府出钱、NGO做事的格局;政府还可以降低税收水平,鼓励资金从社会中流入NGO,并在相关政策、运作环境上给予鼓励与支持;政府也可以吸纳NGO的行动成果,将两类主体为了社会公共利益的努力合为一体。
不过,这些方式都是假设NGO已经获得了合法的身份,已成长起来,并且是理想化的组织。现实中的NGO可能还处于追求最基本的生存合法性的阶段。在这种情形下,政府职能部门的职责就需要退回一步,由与NGO进行功能合作,变为对NGO的培养、扶持与相互影响上。这个时候,政府部门应该以自身的公共职能为依据,实现与NGO的功能合作。这是体现全社会公共利益的一个有效并有益的途径。
根据国土资源部【】号文件精神,我县镇已被列入国土资源部煤矿地质环境治理项目,项目自北而南包括片区、片区、片区、片区、片区、片区、片区、片区、片区、片区、片区十一个片区,治理面积12725.4亩。现将项目情况报告如下。
一、镇煤矿地质环境治理恢复项目实施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镇位于我县市西南部山区,距县城公里,全镇辖万人,面积平方公里。该镇是我县的产煤大镇,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累计开采原煤万吨,占全县同期煤炭产量的%。地下资源的大量开采,在极大地促进当地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引起镇%的地表沉陷,并诱发大量的地质灾害,矿区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给全镇的农业生产、人民生活及社会安定造成了极大影响。一是采空区塌陷裂缝。镇煤矿采区地表90%是农耕地。截止底,驻镇国有统配煤矿及乡镇煤矿的采空区面积达到
平方公里,折合万多亩,涉及到个村庄,其中已形成塌陷裂缝面积约
万多亩,占耕地面积%,严重塌陷造成耕地荒芜约亩,占耕地面积的
%,导致大量地表崩塌、滑坡、沉降、裂缝、塌陷。同时造成地面房屋裂缝,地面道路等交通设施、水利设施遭到破坏,给人民生命财产和国民经济造成巨大的损失。二是地上水断流,地下水破坏。煤矿疏排水及洗煤厂等生产、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地表水体,使全镇境内的季节性河流基本干涸、污染、断流,地下水大量渗漏,地下水系遭到破坏,矿区水生态环境遭到毁灭性破坏。目前,全镇有
村户人畜饮水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不少群众以
元/吨的价格从附近乡镇“买水吃”,农田灌溉用水更无从谈起,人畜饮水成为农民最关注、最需要解决的“头等大事”。三是煤矸石自燃。该镇目前有六个矿渣堆,煤矸石总放量约三千多万方。破坏占用土地205.85公顷,煤矸石自燃释放出的一氧化硫、二氧化硫、硫化氢、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直接危害到
个村群众的生产生活。而矸石中含有的硫化物,经雨水冲刷,细小颗粒顺流而下,使河流两旁的土壤酸化,影响农作物生长。另外,该镇残煤自燃分布范围广面积大,多处散发出刺鼻的气味,对整个镇空气质量危害严重。四是边坡失稳。片区每年两季,均会出现山体滑坡,土体崩塌范围内植被尽遭破坏,潜在威胁公路长200米。村庄后山的滑坡由于雪压及采空区塌陷多种因素影响又有蠕滑迹象,时刻威胁着几百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由此看来,镇煤矿地质治理项目已是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二、镇煤矿地质环境治理恢复项目进展情况
我们从9月开始组织实施该项目,12月18日,在省、市国土资源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财政部、国土部以财建()号文批准立项,成为全省仅有的六个国家级地质环境治理恢复项目项目之一。项目批准后,我们及时协调聘请中国地质矿业总公司组织勘测设计。目前已收集了镇近50年的水文地质气象资料、煤矿地质环境治理可行性研究报告、煤矿地质环境灾害治理平面布置图和现状图、15个灾害片区的村庄地形图等资料,整理归类并作数字化处理。利用国际上先进的rtk卫星测量系统,完成了各片区的静态gps控制点的测量定位工作和近3平方公里的地形测量工作。并初步踏勘了20个村19个灾害片区近20平方公里的矿山地质环境现状,基本了解和掌握了该镇目前存在的地质灾害种类和程度。
三、镇煤矿地质环境治理恢复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请示
镇煤矿地质治理项目施工在即,可能会遇到一系列的情况和问题,其中如何对待“尾矿”是一个绕不过去并且必须一次性彻底解决的问题。在长期的煤炭开采后,镇目前存在
块总面积
1 台站观测场所基本情况
宁夏海原地震台近海原活动断裂带,是1920年8.5级地震极震区,对开展地震观测或断裂研究以及地震前兆观测与地震机制研究价值极大,是一个在地震科学上有前景的台站之一。
2 存在缺陷和问题
2.1 经费紧缺,制约了科普基地的发展。
2.2 缺乏新闻媒体的宣传报道,缺少社会团体、企业的赞助和支持。
2.3 台站人员较少(3人),缺少组织、讲解、宣传人员,无力参加大型活动。
3 今后工作重点
3.1 加强政治业务学习、提高自身业务素质
我台始终坚持政治业务学习,周二、五组织全台职工政治业务学习,学习了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还组织学习了地震局下发的各种文件精神,保证政令畅通。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在政治业务学习、地震观测、异常落实、震情会商、监测预报、地震应急、台站的综合治理、观测环境的保护、地震科普宣传、科研、项目建设等各项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圆满的完成了本年度的各项工作任务。
3.2 做好科普工作、搞好社会活动
为了缅怀地震遇难同胞和做好海原县防灾减灾应急演练。每逢1920年海原大地震、唐山7.28、汶川5.12地震纪念日和全国科技活动周、科普宣传日,海原地震台便联合海原县地震局邀请海原四大机关领导及防灾减灾成员单位走上街头,开展了海原县防灾减灾宣传活动,各单位以“曾强防灾减灾意识;提高防灾、抗灾和减灾能力”为主题,集中宣传防灾减灾知识。在海原三中、回中、一中等人员密集地方进行了“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活动”,拉响防空警报,学校学生紧急疏散,各各单位紧急避险。在这些宣传工作中主要以“地震科普宣传”展板、科普宣传横幅、发放《地震 防灾 避险知识》宣传书、宣传资料传单等形式进行宣传。这些活动增强了全民的防震减灾意识,提高了全民的防震减灾能力。
3.3 增强工作效果、扩大宣传范围
海原地震台利用台站地震观测仪器和强大的网络资源优势积极组织地震科普宣传,积极组织培训台站值班同志做好科普知识讲解和接待工作。自2010年年末海原地震博物馆建成以来,海原台接待来客(包括省市级领导、广大民众及学生等)到海原地震博物馆累计参观达500多人次。海原地震台在办公楼楼道、办公区院落安装展板30余幅,制作户外宣传栏三个,制作户外移动展板40余幅。台站不但邀请中小学生到台站来参观地震观测实物,而且还经常到中小学做科普知识讲座并组织地震知识竞赛等活动。
科普宣传的目的就是为了广泛的普及,海原地震台在做好地震监测工作的同时,利用台站形变、流体、测震监测设备和网络工具、固定和流动展板拓展宣传教育覆盖面。有计划的对台站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培养了一支科普宣传讲解队伍,生动活泼的讲解方式使群众更容易理解、接受。在2013年5月7月12月防灾减灾日及科技活动周期间,海原台抓住时机,组织人力积极做好科普教育宣传工作,除了向大家展示实物外,还主动向大家讲解汶川地震的发震构造及成因,震级和烈度的区别等,既稳定了人心、安定了社会又向群众普及了地震科普知识。
4 改进及提高措施
结合海原地震台实际情况,依照《科普基础设施发展规划》的角度出发,制定海原地震台科普基地的重点工作如下:
4.1 很需要建立一套多媒体宣传讲解系统,如投影仪、大屏幕显示系统、电脑等。
4.2 增强科普宣传讲解员的讲解能力。
4.3 积极争取新闻媒体对科普基地的宣传报道。
4.4 发挥现有网络资源,完善科普宣传网页。
5 结束语
现将我县露天采石矿山专项整治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情况汇报如下:
一、露天采石矿山专项整治行动进展情况
我县2015年初共有8家采石矿山企业,自开展露天采石矿山专项整治行动以来,我县积极按照县政府下发的《千阳县露天采石矿山专项整治行动方案》开展工作,自2015年起,关闭了5家生产规模较小、环保不达标的矿山企业,关闭保留矿山情况如下:
2015年9月23日注销了千阳县雪山采石厂、千阳县柿沟乡冉家沟村采石厂采矿许可证,2016年2月24日注销了千阳县王家沟石料厂采矿许可证,2017年6月5日注销了千阳县德兴石料厂、千阳县水沟镇新中村石料厂采矿许可证。目前我县仅保留了千阳海螺水泥有限责任公司雪山灰岩矿(省级发证)、宝鸡市正硕新型建材有限公司任家山石灰岩矿(市级发证)、千阳县城关镇庙岭村武家庄采石厂(县级发证)3家露天采石矿山,提前3年完成了省政府2020年露天采石矿山关闭整合目标任务。
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进展情况
1、关闭矿山治理恢复情况
2015年,县政府拨付100万元用于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2016—2017年对雪山采石厂、冉家沟村采石厂、王家沟村石料厂3家关闭矿山进行了地质环境治理恢复,2017—2018年上半年对新中石料厂和德兴石料厂2家关闭矿山进行了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主要治理内容为坡面绿化、采空区植树。截止2018年12月底,我县矿山恢复治理面积为7.53公顷。分别为:冉家沟村采石厂绿化面积约2亩,栽植侧柏200棵,治理面积0.5公顷;王家沟石料厂绿化面积约5亩,栽植油松523株,爬山虎1652株,治理面积0.68公顷;新中村石料厂绿化面积为6亩,去年栽植刺槐1100株,今年栽植刺槐500株,治理面积为1.38公顷;德兴石料厂绿化面积约10亩,栽植油松1300棵,治理面积3.17公顷;雪山采石厂绿化面积约3亩,栽植侧柏3000棵,治理面积1.8公顷。2018年8月,市财政下拨40万元,用于王家沟石料厂和雪山采石厂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二期工程,该项目设计已于2018年年底完成,今年1月份,进行了招标,2月底正式施工。
2、保留矿山治理恢复情况
千阳海螺水泥有限责任公司近几年投资400多万元用于矿山道路两侧植树、裸露坡面治理,基本做到了边采边治理,绿化面积约115亩,栽植刺槐2.5万棵,油松1万棵,治理面积为2.8公顷。去年我们已启动绿色矿山建设,海螺绿色矿山申报资料已于去年9月份已上报市局。
宝鸡市正硕新型建材有限公司任家山石灰岩矿技改环保设施停产期间,对采空区闲置场地覆土绿化,绿化面积约40亩,栽植油松7000棵,治理面积1.1公顷。
千阳县城关镇庙岭村武家庄厂在整合办理有关手续停产期间,在矿山道路两侧植树,对部分采空区进行覆土绿化,绿化面积约60亩,栽植刺槐、国槐20000棵,侧柏、樟子松3000棵,治理面积0.6公顷。
2018年12月10日下午,县国土资源局、三家保留矿山企业、县农业银行签订了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与土地复垦基金缴存三方协议,进一步落实了治理基金提取责任,为今后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步入常态化、制度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是矿山地质环境工作无专项工作经费,取消资源补偿费后无经费来源,影响工作的正常开展。二是无监测仪器设备和车辆、监督不到位。
幼儿环保意识培养途径环保意识可以说是一种生活习惯,它与人们的道德修养以及文化素质都是密切相关的。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需要从小去培养,好习惯的养成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幼儿期正是养成好习惯的一段重要的时期,幼师们应该从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去培养幼儿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在这种良好习惯的引导之下,使得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之中慢慢地有了环保意识。
环保启蒙教育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过程。幼儿的认知水平还是在感性认识的阶段,主要是以形象思维为主,没有具体形象的东西,孩子很难理解这些抽象空洞的事情。所以,我们不能以灌输的方式来对孩子进行环保教育,应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采用较为形象、直观、有趣的形式使得幼儿能够寓教于乐,从而在幼儿的心灵中留下深刻地印象。因此,对幼儿进行环保意识教育迫在眉睫,而科学有效地对幼儿进行环保意识教育培养的途径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在生活中对幼儿渗透一些相关的环保意识
在平时的幼儿园的生活中,教师随时都可以对他们渗透一些环保方面的教育。幼儿的模仿性较强,并具有易暗示的特点,他们会受到我们平日里言行的影响。所以,教师在这方面要起到榜样的作用,平时里多多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能够给幼儿发挥出好的表率作用。与此同时,我们还要善于观察,及时有效地制止幼儿的一些不良的行为,对他们进行适当的环保教育。比如说乱丢果皮纸屑,乱摘花,随地吐痰以及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等等,我们应该及时有效地帮助他们克服,使他们从小事、小环境开始,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在我国的一些节日,比如说爱鸟节、植树节、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以及世界无烟日等等,我们可以采用画图画、做游戏、唱歌跳舞、讲故事、欣赏图片等各种形式,围绕着纪念日这个主题去开展一些环保宣传活动以及环保知识教育的活动,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让幼儿踊跃参加社会上的各种各样的关于保护环境的一些“绿色行动”。
二、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培养环保意识
(一)通过教学培养环保意识
教学活动也是幼儿在幼儿园活动中的很重要的活动之一,我们随时都可以在幼儿园的教育教学之中适当地渗透一些关于环保方面的教育。通过幼儿喜欢的儿歌、故事、手工制作等相关的活动将环保知识更加趣味化、儿童化地传授给幼儿。在这些活动之中,经过充分的观察、动手操作,会使得他们学得更有趣而生动,这些活动也是比较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可以获得比较好的教育效果。比如,说《瓜瓜吃瓜》这则故事就会对幼儿产生比较大的影响,使得学会了不能损人不利己,不能只图自己的方便而不顾及公德。也可以开展一些节约用水的教育,让他们初步了解水的用途,干净的水是如何才能留到自己的家里,经常组织幼儿参观一些污水处理厂,让孩子们了解到地球上的水资源越来越匮乏,污水如果没有污水处理厂的处理就排入到湖泊、河流之中,就会造成江河湖泊的严重污染,以至于会毒死很多水中的小鱼小虾之类的。在活动中的讨论,幼儿们也就知道了节约用水以及保护水源的重要性,可以激发幼儿节约用水、节约水资源、爱护环境的意识,既能够增加幼儿的环保知识又能够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就可以获得比较好的教育效果。
(二)在游戏之中提高环保意识
游戏是幼儿比较喜欢的一种主体活动,孩子们在游戏之中能够充分发挥积极主动性,在享受成功的喜悦以及满足的同时,还可以不知不觉地获得相应的环保知识。在开展各种活动的同时,需要准备很多材料,这些可以和孩子们一起商讨,可以利用起来生活中各种无毒无害的废旧的材料,比如:饮料罐、纸板、纸盒以及胶卷筒等,制作出游戏的材料,通过这个过程使孩子们了解循环再利用,这不仅减少了物资的浪费,还能使得幼儿领悟到很宝贵的东西。我们还可以开展有创意的环保时装表演,把一些普通的易拉罐、旧报纸、旧蚊帐、包装纸,变成小手套、小背心、漂亮的小帽子,等等,使得幼儿在说说玩玩之中不知不觉地了解了一些相关的环保知识。这些可以使得幼儿在较为宽松愉快的环境之中获得知识,同时能锻炼自己动手动脑的能力,不仅愉悦了身心还能积累较为真切的情感体验,大幅度提高幼儿参加环保活动的一些积极性。
(三)区域活动之中巩固幼儿的环保意识
在幼儿园的班级里的植物角里,也可以种植一些植物,饲养一些小动物,比如说小金龟及小乌龟等,让幼儿在观察这些植物的生长变化,并了解小动物的相关生活习性。在这些种植和饲养的过程中,让幼儿感受到植物生长的艰难以及动物生活的艰辛。这样,幼儿能够更加理解并更加自觉地关心和爱护小动物,关心它们的生活生长环境,当幼儿看到它们自己亲手种植的植物和饲养的小动物被虐待时,他们会比较难过,甚至转化为愤怒的情感,唤起他们去保护小动物的愿望。
三、在家长的共同参与中提高幼儿的环保意识
作为孩子们的启蒙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和自己的兴趣爱好都会对幼儿产生一定程度的作用。因此,鼓励家长积极参与社区活动,争取让家长能参教、助教,直到识教、懂教,和老师一起培养孩子的环保观念,这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常常在家园共育中宣传一些关于环保知识方面的内容,使得家长在接送孩子的空余时间阅读一下,在提高家长自己的环保意识的同时,也给孩子们做好榜样,用自身的实际行动去影响并教育孩子。我们还可以利用家长会,和家长一起交流探讨环保教育的一些有效的方法。面对有些不重视的家长之时,我们应该采取个别的交流,通过谈话等各种方式去了解情况,使得他们认识到“环保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并且认识到这种以身作则的重要性,使他们加强自己的环保行为。我们还倡导家长们平时经常让幼儿看一些关于大自然的电视节目等,经常带幼儿参观有关环保方面的展览,经常和幼儿一起到大自然之中去游玩,使得幼儿能够了解大自然的奥秘之处,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也能够唤起幼儿对大自然的那种热爱。
总之,幼儿的环保意识的教育过程必须是持之以恒的,需要大家的不断共同努力,不断地坚持。只要我们从小事做起,从生活的点点滴滴做起,就一定有一个美好的家园。
参考文献:
环境问题是一个国际性的问题,是一个世界各国都普遍关注的焦点。现在,我国已经将保护环境,造福人民作为一项基本国策。而公民的环保意识则是促使环境向有利方向转化的一支强大的力量。
调查内容:有关公民环保意识以及对环保知识了程度的调查
调查结果:公民对于环保知识了解的很少,但是大部分公民具有环保意识。
调查结果分析:在日常生活中,大家有意无意都会听到一些与环境保护有关的知识,但普遍没有引起重视。大家对垃圾的处理都是不叫关心的。并且都或多或少的了解一些关于垃圾分类的知识。其次,大家对工业污染十分重视,这说明工业污染对人们的生活造成着极大的影响!以上是关于环境保护的一些具体问题。调查还显示,人们认为环境保护最主要的意义,排在第一位的是:人类能更持久的利用自然资源。说明大家对保护环境的意义掌握的比较清楚。排在第二位的是:人类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第三是:人类改善自身生活环境。
调查感受:当环境问题像一个重磅,压在人类与自然的天平之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早已幻化为美丽的梦想。不得不说,人类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已日益严峻了,环境污染、能源紧缺地球已为人类拉响了警钟!环境保护,成为了每一个地球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新闻媒体对环境保护的问题也日益重视,这也成为了我们生活中的热门话题,可光是喊着:节约,绿色的口号是没有用的,因为环保是一个需要付诸于行动的问题,改善人与自然的处境,是一件迫在眉睫的大事。
Abstract: In the past few year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the problems relevant to resource over-consumption and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have become more and more serious in China. And the government and academia are paying more attention to all those problems. It is very helpful to learn more about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public environment protection behavior, which would contribute to leading people’s environment protection behavior. According to literature reviews,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public environment protection behavior in China and foreign countries, which include contextual factor, personal characteristic factor, and habit and attitude factor. Finally, these results, and direc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were discussed.
关键词: 环保行为;影响因素;环境保护
Key words: environment protection behavior;influence factor;environment protection
中图分类号:X-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5-0209-02
0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过度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国家环保总局在2006年就了《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明确规定了公众参与环境评价工作的细节内容。《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办法》的立法工作也早已启动,即将出台和实施。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其中也包括公众参与机制建设和“全民环保”的新理念。可见,环境保护问题和公众参与环保行为已经成为当前我国政府、学界以及社会公众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国内外学术界曾经从不同的视角对公众环保行为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主要有心理学、社会学、生态学、政治学以及行为科学等,还有从交叉学科视角进行探讨的。这些研究中既有理论上的分析和推演,也有实证上的假设和验证,研究结果也不尽相同。并且,国内关于公众参与环保行为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还处于起步和发展阶段,多数研究仅对国外的理论和研究进行引进和扩展,实证研究也不多见。本文将从行为科学的视角,对国内外有关公众环保行为影响因素的文献进行梳理和分析,归纳和比较国内外公众环保行为的影响因素,并对未来的研究提出建议和展望。
1公众环保行为的界定
环境是指的是人类的环境,一般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而本文的环境专指自然环境。自然环境是人类周围的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它主要包括大气、水、土壤、生物和矿物资源等等。
环境保护是指人类为了解决现实或者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和环境的关系,保护和改善环境的一切人类活动的总称。环境保护的主体可以是政府、企业、非政府组织、公众等,而本文探讨的是公众参与环境保护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这里的公众是指狭义概念的个体公众,并不是社会群体中公众的概念。
国内外都曾有学者对公众环保行为的界定进行探讨。Stern(2000)认为公众环保行为可以分为四种:公共领域的激进行为,例如参与环保组织和示威游行等;公共领域的非激进行为,例如为了环保而请愿、支持环保法规等;私人领域环保行为,例如节约资源、绿色消费和垃圾分类等;组织的环保行为[1]。常跟应(2009)则从行为的动机和结果两方面来理解公众环保行为,认为一种情形是公众有意识采取某种自认为能够保护环境或节约能源和资源的行为,但是有时期望的结果与实际并不一致;另一种情形是从行为的结果方面,看某种行为是否是环保的,例如是否节约了能源[2]。本文认为,公众环保行为是指个体公众参与的有助于保护环境、节约能源和资源、维持生态平衡的行为。
2国内外公众环保行为的影响因素
2.1 国外公众环保行为的影响因素在国外,很早就有学者关注公众环保行为的影响因素了,他们从不同的方面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
Maloney, Ward(1973)研究表明,社会公众的受教育程度对其环境保护行为有显著的影响作用[3]。Fortner(1978)的研究指出环境知识与环境保护态度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即公众拥有的环境方面的知识越多,则其环境保护态度越坚决。
Van Liere & Dunlap(1980)以年龄、社会等级、居住地、政治倾向和性别作为解释变量,检验它们与环境关注程度的相关性,结果发现:年轻人比老年人更关注环境质量;社会等级越高,那么其对环境就越关注;城市居民比农村居民的更加关注环境保护;政治上倾向于自由和较为激进的人比保守的人更关注环境保护;女性比男性更为关注环境保护[4]。
Borden(1984)发现个人对环境污染所持的态度与其环境行为的参与程度相关性最高。Oskamp(1991)发现具有较充足环境保护知识的公众,更加倾向于表现出环境保护方面的行为。
Guangnano,Stern,& Dietz(1995)认为,公众环保行为是个人的环境态度变量和情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当情境因素中立时环保行为与环境态度的关系最为显著;当情境因素极为有利或不利时,则会促进或者抑制环保行为的出现[5]。
Brent(1996)对美国公众环境态度和行为的调查数据表明:个人对环境的态度与其环保行为和参与环保的积极性呈显著相关;女性比男性更倾向于参与环境保护的行为;而且性别差异在高年龄者中表现更加显著[6]。
Stern et al.(1999)的研究表明女性有着更加坚定强烈的环境保护观念,并且更愿意参与各种环保活动[7]。
Hayes(2001)对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挪威等国家的调查数据分析表明,男性和女性在科学知识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但是性别差异在环境态度上却不显著[8]。
Barr(2003)在对英国公众环境价值观与环保行为的调查研究中发现,环境价值观对公众的回收、再利用和减量化三种环保行为有显著性影响,其中生态价值观对减量化行为的影响要比其对另外两种行为的影响更为显著[9]。
Stern(2005)把公众环保行为的影响因素划分为四种[10]:①情境因素,包括技术可得性、内嵌的环境影响、法律和规则制度要求、成本与收益、便利性、以及社会规范与期望等;②个人能力,包括财力资源、文化程度、社会地位、特定的知识和技能;③习惯和常规;④态度因素,包括个人价值观、环保倾向、信念和规范、非环境的态度、对环保行为成本与收益的知觉等。
综合上述有关研究可知,国外公众环保行为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社会等级、拥有的环境知识、环境价值观、环境态度以及其它情境因素等。
2.2 国内公众环保行为的影响因素国内的学者也对公众环保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理论和实证上的探讨,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依然存在许多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张世秋,胡敏,胡守丽和许士玉(2000)对我国6个中小城市的妇女的环保行为进行了调查分析,包括环境保护知晓程度、对环问题的境认知水平、环境保护意识现状和环保消费行为等,结果表明她们的环境保护意识水平和对环境环境保护的参与水平都比较低[11]。
任莉颖(2002)通过对《全国公众环境意识调查》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受教育程度、收入水平、职业特征以及环境知识水平等对公众参与环保行为均有显著的影响[12]。
王凤(2008)对陕西公众环保行为的现状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发现环保重要性、环保知识、受教育程度对个人环保习惯和公共环保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性别差异在个人环保习惯中表现显著,在公共环保行为中并不显著;而收入、年龄、环保意义等变量对环保行为的影响不显著[13]。
钱淑娟,马艳,刘文鑫(2008)在对游客环保意识和环保行为的调查中发现,不同年龄段、不同文化程度、不同职业的人群,其环保意识和环保行为都存在显著差异;而对于环保意识和环保行为间的关系却不能得到一致结果,需要进一步的研究[14]。
唐明皓,周庆,匡海敏(2009)关于城市居民环境态度与环境行为的调查结果表明:女性环境态度与环境行为的得分显著高于男性;环境态度与环境行为在职业上差异显著,教师、公务员、学生等群体的得分显著高于待业者、工人和商人等;随年龄的增大,环境知识、环境价值观的得分逐渐减少,但是在环境行为和环境行为意向上,年龄的差异并不显著;环境态度及其各维度与环境行为之间呈现显著的正相关,体现为环境态度越积极,环境行为越积极,其中环境行为意向的影响更为显著[15]。
李小红(2010)对中国和美国公众环保行为的研究发现,在中国影响公众浅层次环保参与的主要因素是社会背景和环境意识,而影响其深层次环保参与的因素是性别、收入、居住地、职业等;在美国影响公众参与环境保护行为的主要因素是婚姻状况、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职业以及环境知识[16]。
综合上述研究可以发现,国内公众环保行为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环保知识、个人环保习惯、环保意识和环保态度等等。
3结论与未来研究方向
3.1 主要结论通过对国内外公众环保行为影响因素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分析,本文归纳出其影响因素主要可以划分为三类:情境因素、个人特征因素、习惯和态度因素。
3.1.1 情境因素情境因素主要包括技术可得性、内嵌的环境影响、法律和规则制度要求、成本与收益、便利性、以及社会规范与期望等。
3.1.2 个人特征因素影响公众环保行为的个人特征因素主要包括性别、年龄、职业、社会地位、拥有的环境知识等。但是,关于这些个人特征因素对公众环保行为的影响,学者们的研究结果并不是完全一致的,因此需要谨慎对待。
3.1.3 习惯和态度因素国内外的研究表明,个人的环保习惯、环境价值观、环保倾向、信念和规范、环境保护态度、对环保行为成本与收益的知觉等均是影响环保行为的主要因素。
3.2 未来的研究方向根据目前国内外公众环保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未来的研究可以在以下三方面进一步探讨和完善。
3.2.1 情境因素对公众环保行为的影响机制情境因素是影响公众参与环保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是目前大多数研究依然停留在理论分析上,而关于情境因素与公众环保行为间关系的实证研究还不多见。因此,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检验不同情境因素对公众环保行为的影响机制。
3.2.2 环境价值观、环境态度以及环保行为等概念的建构目前的实证研究中有关环境价值观、环境态度以及环保行为等概念的界定、建构和衡量都尚未取得一致看法,而且不少研究使用的量表并不是经过严格的量表开发程序得到的。这样,将会大大降低研究结论的可信程度,也会使得不同的研究之间难以进行比较。因此,非常有必要通过访谈、预调查、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以及验证性因素分析等方法,得出环境价值观、环境态度以及环保行为等概念的建构和对应的量表,这将有助于其结果变量和影响机制的研究。
3.2.3 跨文化的比较研究不同国家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它们对公众的行为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虽然已经有学者注意到并开展了有关不同国家、不同文化间公众环保行为的比较研究,但是目前该领域的研究还是不多,依然还有很多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
参考文献:
[1]Stern P C. Toward a coherent theory of environmentally significant behavior[J].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2000, 56: 407-424.
[2]常跟应.国外公众环保行为研究综述[J].科学・经济・社会,2009,(1):79-83.
[3]Maloney M,Ward M. Ecology:Let’s hear from the people: an objective scale for the measurement of ecological attitudes and knowledge[J].American Psychologist,583-586.
[4]Van Liere K D,Dunlap R.The Social Bases of Environmental Concern: A Review of Hypotheses,Explanations and Empirical Evidence[J].Public Opinion Quarterly,1980,44:181-199.
[5]Guagnano G A, Stern P C,Dietz T.Influences on attitude behavior relationships: a natural experiment with curbside recycling[J].Environment and Behavior,1995,27:699-718.
[6]Brent S Steel.Thinking Globally and Acting Locally:Environmental Attitudes,Behavior and activism [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1996,47:27-36.
[7]Stern P C,Dietz T,Abel T,Guagnano G A,& Kalof L.A value-belief-norm theory of support for social movements:The case of environmentalism[J]. Research in Human Ecology,1999,6(2),81-97.
[8]Hayes B C.Gender Scientific Knowledge and Attitudes toward the Environment:A Cross-national Analysis[J].Political Research Quarterly,2001,54:657-671.
[9]Barr S.Strategies for sustainability:citizens and responsible environmental behavior[J].Area,2003,35:227-240.
[10]Stern P C.Understanding individuals’environmentally significant behavior[EB/OL].ELR:News and Analysis 10785,2005.
[11]张世秋,胡敏,胡守丽,许士玉.中国小城市妇女的环境意识与消费选择[J].中国软科学,2000,(5):12-16.
[12]任莉颖.环境保护中的公众参与:环境问题与环境意识[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13]王凤.公众参与环保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6):30-35.
[14]钱淑娟,马艳,刘文鑫.游客环保意识与环保行为探析――以南京中山陵景区为例[J].农业经济与科技,2008,(12):9-10.
关键词:环保;英语教育;渗透 ;环保理念;必要性
一、 为什么要环保
在当今的经济社会,经济高速的发展,环境也是高速的恶化,人和资源、动植物之间的矛盾是日益加增。一些典型的问题,比如: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造成了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逐渐上升,未来会威胁到很多国家;全球的森林资源被无节制的砍伐,一些动物的栖息地被破坏,造成某些动物濒临灭绝,动物的多样性正在减少。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等问题严重危害着我们的生活,将来也会影响到社会的发展和我们的后代,这些年一些报导的癌症村就是最好的例子,由此可见环保是多么的重要。
二、英语教育
一些人认为英语教学是个语言类的专业学科,而环保教育应该是生物、化学等学科的教学任务,很显然这种理解是狭隘的。英语是一门很有实践性的学科,我们应该要求教师不要仅仅把经历放在语言教育上,应该把它当做社会教育的一部分,作为一名英语教师,要从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中,教育学生重视环保,高中课堂本来就显得无味,把英语从语言学科转换成半语言半社会学科,通过英语学习和一些实践活动慢慢的掌握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又能开发学生的思维。环保观念恰好是一个高素质人才的一部分。全国许多高中的高中教材中都涉及到关于环保这一问题的文章。
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必要的环保教育是时代的要求。这些受教育的学生都是祖国的未来,他们也是未来的建设者。只有他们对环境问题有了深刻的认识与严谨的态度,那么在他们踏入社会时,就会好好的权衡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同时,在英语教学中去渗透一些环保教育也是培养高素质、环保的综合性人才,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要求。
三、教学中渗透环保
俗话说: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作为教师,当然是自己要做好表率。倘若自己都不能为学生做出榜样,我们拿什么去教导他们。
在课堂上,词汇教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部分,因此把环保教育渗透到我们课堂上的词汇教学中。例如:中国环保基本政策 the basic policies of China’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环保执法检查 environmental rotection law enforcement inspection、生物多样性公约 Convention on iologicalDiversity等等,在教desertification、destruction等这类单词时还可以让同学们了解沙漠化的严重性,首都北京的沙尘暴天气就是典型。通过环保教育,即扩展了同学们的词汇量,又教育了学生们保护生态环境,一举两得。 在课本中,会话教育占重要的位置,在其中也是可以渗透环保教育的。让同学们做一些社会调查,写一些关于环保的文章,在课堂上做英语演讲,一般学生都认为课本上的文章都很乏味,让他们自己去写文章,做演讲,培养了他们的写作能力,口语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社会价值观,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环保是全球公民的职责,而英语又是全球共同推崇的交流语言,通过在英语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又让同学们明白,学英语不仅仅是为了考试,要明白这门学科的实际运用所发挥的作用。 同时我们利用教材中的教学内容作为环保教育的切入点,作为教师,要善于分析教材,教材的内容有限,通过渗透环保教育,让学生扩展他们的阅读范围,对他们将来的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是很有帮助的。在课堂上也可以用英语讲一些关于环保的趣事。 现在许多高中的新编教材都具有很强的跨学科性和时代性,都蕴含着丰富的环境保护教学内容。关于环保教育,有的介绍地球有哪些特点;有一些谈到了人和动物之间有哪些依赖性,保护物种多样性对我们人类自己的发展也有重要的意义;更有一些是介绍我们人类自己的活动,战争,还有一些牺牲环境换经济发展的,他们破坏环境也破坏了一些文化遗产。所以我们不难看出。新教材的编者对环境的认识是很深刻的,他们旨在教导学生在环保上的认识,培养他们的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价值观。 在听力教学中,多搜索一些关于环保的英语演讲,让学生在听力方面不局限于课本教材的听力和那些乏味的听力对话。四、好的环保理念 环保理念是教育理念,在课程中会涉及到很多知识,因此在课堂上去渗透环保理念是进行环保教育的重要途径。结合我们的教材,去激发学生们的环保情感,让学生们从多个方面,多个层次,多个角度去了解环保,并且激励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做到环保,只有我们行动起来才能改变我们的生活环境,从日常生活开始,用环保为生活披上一件美丽的外衣。 在课堂中,认真的研究环保教育结合英语教学,将一些环保理念翻译成英语,锻炼能力也让这些理念深入到我们的学生大脑中。五、环保的必要性 环境恶化是全球问题他,它需要全人类去关注它,作为我们英语教师,在教学中要做一个有心人,时时刻刻的注意不要放过每一个教育的良好契机,要让学生明白,环境的好坏关系到我们自己的生活,我们未来后代的生活,发挥出同学们积极的情感,有效的去渗透环保教育,在学科教学中最大的限度的知识传承和能力发展。六、结束语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对人的能力的培养,现代教育已成为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手段,成为综合国力的基础并日益融入时代的潮流之中,环保与每一个环节都密不可分,使环境更适合人类工作和劳动的需要,环境问题是中国21世纪面临的最严峻挑战之一,保护环境是保证经济长期稳定增长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国家利益,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资源环境基础,使所有人都能获得清洁的大气、卫生的饮水和安全的食品。 所以生活中处处要环保,在英语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的职责是很显然的。
参考文献
[1]鲁传.资源与环境经济学[Z].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