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护士理论培训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本院儿科共有24个护士,年龄20~43岁,平均年龄27.5岁。职称:主管护师6名,护师6名,护士12名。学历:本科2名,大专22名。儿科工作年限:1年以下2名,2~5年10名,5~10年6名,10年以上6名。
2培训方法
(1)成立急救能力培训考核小组:将10年以上工作经验的6名主管护师组成培训带教小组,首先由急诊科、ICU的技术骨干进行对6名主管护师进行急救能力、急救知识及带教能力的培训并考核,考核过后,选出4名达标的代教老师。分成4组,由4名带教老师负责制订儿科急救培训内容、培训计划及考核,护士长每月进行抽查并讲评;(2)培训目标:通过实施急救能力培训,护理人员能够有较强的急救意识,敏锐的病情观察能力,娴熟的配合技巧,及儿童急救的各种技能。为儿科的护理安全做好保障;(3)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儿童急救基础理论知识、急救流程的培训、操作技能的培训、急救模拟情景训练等。
3考核方法
(1)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考核:每组按照培训的课程设置由组长统一安排时间小组培训,每项课程为期1~2个月,要求6个月全面完成。每项培训结束后先由组长进行小组考核,护士长每月根据培训内容定期抽查,每组抽查一人,作为小组成绩,累计6次。培训结束后6组再统一进行理论考试及操作比赛。分出名次,进行一定的物质奖励。其中儿童急救基础理论知识分值(100分)。技术操作每项(100分);(2)急救流程与急救模拟情景考核:急救流程与急救模拟情景合为急救综合能力考核。总分值为(100分)包括①病情观察能力(20分)要求能够根据临床表现作出相应的判断,并给予预防措施。②应急能力、突发状况的应变能力(20分)要求在突发状况中做到沉着冷静,迅速作出判断,给予正确的抢救措施。③抢救流程的熟练性(20分)要求熟练的运用抢救流程,给与患儿有效及时的处理措施,做到有条不紊紧张有序。④配合能力(15分),要求无论有多少护理人员在场,都能够合理安排抢救任务,做到争分夺秒、密切配合。⑤抢救过程中的沟通技巧(10分)要求护理人员在抢救过程中和家属要做到有效沟通,减少因沟通不当带来的医患纠纷。⑥技术操作的速度及准确性(15分)要求各种抢救操作熟练准确。
4讨论
关键词:通才培训;互惠理论;员工期望;培训合同
面对日益加剧的人才竞争,不少企业纷纷进行大量的人力资本投资,重视员工培训。同时,企业担心投资是“为人做嫁衣裳”――员工培训后的人才流失。因此,企业一般不倾向提供通才培训。然而,根据互惠理论,通才培训应该更能让员工感到有义务回报企业。
一、通才培训(General Training)
(一)培训的定义及分类
培训,在《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培养和训练。非常简练表明了培训的目的和手段。在企业管理中,培训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简而言之,员工培训是通过一定的科学方法促使员工在知识、技能、能力和态度等方面的行为方式得到提高,以保证达到组织和个人的预期工作标准或将来要承担的工作和任务。可见,培训是一种人力资本投资。
培训的分类按不同标准有多种方法,本文就论述主题采取按培训内容分为两大类:通用技能培训和专用技能培训。通用技能培训内容具有广泛性,专用技能培训则是针对本岗位或本企业。
(二)通才培训的定义及特征
通用技能是指能应用于各类企业或多种岗位的技术才能。此类培训旨在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使员工自我增值,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根据人力资本理论,企业作为理性的经济人,很少会愿意为员工提供通用技能培训,除非该企业在市场上处于垄断或近乎垄断的地位。这取决于此类培训的两个重要特征:广泛性、风险性。广泛性是指从培训中获得的技能、知识、经验等除了适用于本企业外,同样适用于其他各类组织。风险性主要指员工接受培训后还没为企业带来回报或只创造极少价值就离职,造成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零回报或低回报。有研究人力资本投资的学者指出,通才培训是一种收益可转化的高风险投资(Rees,1979)。
(三)老牌外企通用技能培训现状
按照人力资本理论的逻辑和通用技能培训的特征,应该只有少数情况下,企业才会投资为员工提供通才培训。可国外最新的研究结果却不尽然:世界500强中,仍然有57%的企业为员工不同程度地提供免费的通用技能培训(《哈佛商业评论》,2006)。在美国,企业输送高潜力的年轻员工参加日益火爆的MBA培训的趋势不断加强,这个培训的内容正是通用的管理技能。最近《商业周刊》一个关于MBA项目的调查报告指出,52%的企业为员工全额支付学费,65%的企业会支付一半或以上的学费(《Business Week》,2001)。报告同时指出,几乎所有出资的企业都将会在员工结束培训后提拔其到管理岗位,尽管管理层的年薪平均在76000到100000美元之间,这无疑增加了通才培训的成本。
二、互惠理论
(一)经济交换
美国经济学家艾蒙森指出,当资源(如物品、服务等)的相关价值被交换时,交换双方所获得的必须等值,经济交换才会平衡。交换双方之间的关系是短期的、非个人的,而且关注的是自身的利益。在这种交换中,双方都是为了达到自己最好的状况,从对方身上获得最大收益,自身各方面信息都是透明的。由于他们根本目的是自身收益最大化,因此双方彼此的信任度很低。
假设经济交换发生的市场中所有产品质量都一致,竞争取决于价格和产品种类。超级市场里,顾客从店员那买一条面包就是一种经济交换。被交换的资源是面包和货币,都是可以客观衡量的。但若是其他资源,像服务(包括培训)、知识等不太切实而且难以衡量的,只有象征性的价格,就是下文论述的社会交换或互惠。
(二)社会交换/互惠
社会交换的概念首先由Blau(1964)提出,并且被现在的学者用来描述员工与组织等社会关系。社会交换和互惠都是社会人(包括组织和个人)为建立和加强彼此关系(如朋友关系、同事关系等)而进行的行为。两个社会人之间的互惠是社会交换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种,用以加强双方的联系。其发生基于平等原则――人们必须帮助曾经帮助自己的人。从交换观点看来,当交换双方所得基本平等,他们的关系才会平衡。
当两个社会人相互发展日益紧密,在模糊的时间范围内,可以认为互惠行为是个人性的。在互惠关系中,双方不会把自己所得和所付用明确的价格表示。明确公开交换的价值,与展现良好关系相比,对维持双方关系具有极大的破坏性。另外,互惠双方之间的信任度相对较高,因为大家都让自身处于易受攻击的状态(如其中一方付出后没有得到回报,自己必须承担风险后果),和投入很多的时间去维持关系。
(三)互惠理论中的通才培训
员工会认为自身的经济收益在企业提供的培训中得到保障,心存感激,感到有道德上的义务报答企业,当然不会盘算是继续留任还是跳槽他方。员工回报企业的其中一个重要途径是行为和态度上的合作,以表示对企业利益的尊重和重视。例如,员工除本职工作外扮演组织剂等角色,帮助企业度过危机。因此,企业可以从员工合作中获得的利益来证明通才培训支出是值得的。
无论是个人任务还是团队工作,合作的行为态度都是个人的,却是非常必要的。合作的员工会在扮演自己的工作角色时首先考虑集体利益,他们可以根据对不同个人或团队任务的判断来决定表现的行为态度。这样的员工不管知识能力如何,肯定能为企业带来一定的“惠”。企业得到利益后自然感到有责任提供有利于员工发展的“惠”――通才培训就是一个主要途径。互惠双方进入了一个良性循环,即使利益价值难以用具体数字衡量,彼此关系仍然不断巩固,大家共同发展。
三、企业培训状况实证研究
(一)问卷调查概况
为了更加深入确切地了解企业培训状况,本文设计了相关问卷,随机抽样了400位年龄为20到40岁的广州市企业从业者(以外资企业为主)进行问卷调查,回收387份,有效问卷384份,有效率为96%,覆盖了IT、金融、医药、制造、能源、咨询、物流、服装等多个行业。
问卷选择以广州、深圳作为城市代表是因为:第一,广州、深圳为珠三角地区中心城市,企业内管理模式较为先进;第二,广州、深圳各行各业发展蓬勃,为本次调查扩大行业覆盖范围提供了可靠的保障。选择以外企为主(78.2%问卷来自外资从业者)的原因是:第一,老牌外资企业的培训发展相对成熟;第二,西方学界对互惠理论的研究相对深入广泛。问卷发放与回收通过网络方式进行。
(二)问卷设计和分析
本次调研问卷共设计了10道客观题,主要考虑到被访者时间有限和统计方便两个因素。问卷围绕三个方面设问:企业培训现状;从业者对培训的看法;员工对假设情景的行为反应。目的是了解以上内容,并通过数据分析更科学地阐述互惠理论对解决企业培训问题的启示。调研所得数据是定类数据,分析将采用频数进行。
1、企业培训现状。在《员工培训调查问卷》中,有大约98.8%被访者所在企业会为员工提供各类培训,仅4位被访者的企业没有对员工进行培训,占总人数1.2%。可见,现在大部分企业尤其是外资企业都会培训员工。而且,企业不是为做表面工夫,而是切实重视员工培训。380位所在企业提供培训的被访者中,296位的企业培训频率为每年三次以上,约占77.8%;81位选择的培训频率为每年一到三次,占21.3%;只有3位的频率较低,占0.9%。毫无疑问,培训费用和培训时间是企业培训的主要成本。在调研中,334位被访者的培训费用完全由公司(单位)支付,比例是87.9%;45位是企业和个人分摊费用,占11.8%;其中12位既有企业支付、又有分摊费用情况,占3.2%;只有1位的培训费用自己承担,仅占0.3%。另外,322位、即84.7%的被访者在正常工作时间内参加培训;58位、约15.3%被访者在周末或节假日培训;其中32位即8.4%两种情况兼有;没有人的培训占用个人休假时间。这足以证明大多企业不惜增加成本以提高培训质量。
2、从业者对培训的看法。312份是认为培训既有利于企业也有利于个人,占82.1%;另外68份则认为所在企业的培训仅对企业有好处,比例约为17.9%。没有一份选择“培训浪费时间和金钱”,证明员工总体来讲比较认同培训。相比企业现实的培训类型,员工更倾向于可能令企业陷入高风险的通用技能培训。在只能两者选其一时,384位从业者中304位选择能提升个人价值的通才培训,所占比例达79.2%;剩下的80位则倾向提高现岗位绩效的专才培训。现实确实存在人力资本理论提出的“企业应该规避风险,尽量少甚至不组织通才培训”的情况。
3、员工对假设情景的行为反应。328位被访者认为自己应该“更努力工作以报答公司(单位)的栽培”,占85.6%;56位想借此机会提出加薪,占14.6%。出乎意料,没有人选择人力资本理论提出的风险――“跳槽到别的公司(单位)谋求更高层次职位”。不可否认,不少企业的某些培训含金量确实很高,也就是企业高投入、高风险、期望高回报的投资。为降低风险,许多企业都使出“培训协议”的招数――培训前规定员工必须签订一定工作年限的劳动合同,甚至专门为培训列出诸如“提前离职需赔偿企业培训费用”的条款。员工真的甘愿接受吗?从《问卷》统计所得,认为此举合乎情理的有75位,只有19.5%;觉得“强人所难”的人数达280人,比例为72.9%;其余的都是冲着培训奔去,过后再考虑行动,占17.6%。似乎这种预防措施不太得人心,很容易影响员工情绪。
四、基于互惠理论及实证研究的启示
(一)考虑员工需求和感受
互惠理论中,若被交换的物品是随便、马虎准备的,如破旧的或过时的,都会影响互惠关系的平衡。双方交换的东西必须有一定的情感价值来补偿它的经济价值。虽然那物品不会经过严格的经济核算,但更重要的是获得交换关系另一方的尊重,得以更好维持关系。
(二)避免强制签订培训合同
互惠关系中的双方实际上都会很清楚现时双方的交换平衡或不平衡状态,根本不需言明。若交换物的价值被公开,双方都披露己方和对方所得,互惠关系必然会受到破坏。因此,企业应该避免在通才培训前强制员工签订培训合同――接受培训的员工必须承诺规定的服务年限,否则需要赔偿企业培训成本或应收回报。
(三)避免公开企业培训期望
研究互惠理论的学者提出,交换双方把己方期望(如何时、何地、多少价值等)模糊化是保持关系平衡应该遵循的重要逻辑。当期望回报发生时,公开通过经济运算得出的期望价值、回报时间等方面信息,对彼此之间的关系会造成损害。
(四)鼓励员工的企业公民行为
当收到交换物品哪怕是法律规定或情理上要给予的物品,收物方都应该对给予方表示感谢和赞赏。这种感谢和赞赏是互惠双方保持良好关系的剂,使亲切与慷慨进入良性循环。
五、结论
经过以上论证,可以得知,企业为员工提供通才培训,不能停留在单纯的经济交换层面,而是要提升到互惠层面,致力建立发展企业与员工的良好关系。在有效利用通才培训方面,对企业的建议措施有:考虑员工需求和感受、避免强制签订培训合同、避免公开企业培训期望、鼓励员工的企业公民行为。
关键词:ICU;护士;个性化培训
重症医疗和护理是一个近年来发展快速的专科领域,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CareUnit,ICU)作为危重病医学专科的临床基地,集中了危重症患者、高端医疗仪器设备和熟练掌握先进救治手段的医护人员,为危重症患者及时提供系统的高质量的生命支持和医学监护。随着医学、护理学理论和技术的发展,ICU的护理工作已成为体现高级护理技术和衡量医院护理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由此也对ICU护士队伍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临床迫切需要护理专业化和专科化的高级护理实践人才。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05~2010年)纲要中明确指出要根据临床专科护理领域的工作需要,有计划地培养临床专业化护理骨干,建立和发展临床专科护士,护理的专科化发展已成为临床实践发展的策略和方向,按专业化标准培养符合现代化监护要求的ICU高级护理专业人才已成为当务之急。
1 ICU护士个性化培训目标
专科护士在加快专科化、提高护理质量、降低医疗费用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ICU护士作为高级实践护士之一,临床实践能力的培训是其培训的重点和难点。目前我国ICU护士的培训目标主要是为危重病专科培养具备专科系统的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并具有科研教学意识的临床专科型护士。通过培训提高ICU专业的专科护理质量和专科护理技术水平,使学科发展和专科护理人员综合素质与国际水平接轨;制订和完善ICU专科护理的行业标准[1]。
2 ICU护士个性化培训方法
ICU护士的特质需要在临床实践中建立,也需要在在职教育中接受最新的理论与技能、培养专业的素质。临床实践教学是ICU专科护士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临床培训模式和方法是决定培训效果的重要因素。目前主要采取的模式为ICU专科护士教学基地培训模式和院内培训模式两种形式。
2.1 ICU护士教学培训基地
2.1.1基地评审及准入标准 ICU教学基地均设在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综合性ICU或专科ICU,通过当地卫生部门或护理学会等相关机构审批合格后挂牌,并定期给予复审以保证教学质量。医院申报ICU专科护士教学基地评审内容包括:ICU建筑、环境、仪器设备;各种规章制度、各项技术及操作规程;ICU患者收治标准;ICU感染的管理;人力资源的配置情况等的具体要求。临床教学基地准入标准:要求有完善的规章制度及各项技术的操作规程;ICU的床位6~8张以上,护士与ICU床位比达到2.5~3∶1,具备教学中所需80%以上的监护项目和仪器设备。师资标准是大专以上学历,具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具有ICU专业护士资格证书,有较高的ICU理论知识水平和临床护理经验,以及丰富的临床实践带教经验。并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2.1.2基地培训方式 目前教学基地大都采用理论与实践分开的培训模式,培训时间为3个月,理论课学习1个月,实践学习2个月。部分教学基地采用理论与实践交叉的培训模式,理论授课形式多采用讲授法、案例法、演示法等[2]。有关研究显示进行理论培训时,理论与实践交叉进行的培训模式优于理论与实践分开进行的培训模式,在实施临床实践能力培训时,理论与实践交叉的培训模式突出参与式的实践教学、对技能提高和解决问题上更有针对性、及时性。基地实践培训方式大多采用一对多专职带教和跟班制一对一带教,前者方式比较适于ICU工作经验较丰富的学员,便于他们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及对各种护理方法进行比较;后种方式比较适合于ICU工作经验较少的学员,便于他们对于各种护理技能的掌握。由于受训人员的教育背景、工作经历、所在单位的情况等各不相同,培训基地开展个体化个性化阶梯式培训,做到因人施教。各基地也有根据具体情况或学员的需求选择不同的培训方式。
2.2院内培训
2.2.1院内培训形式 由于目前ICU护士的培训资源远未满足临床的需要,参加各市省级培训护士的数量远少于现在ICU工作的护士数,在专科护士严重缺乏的情况下,各医院结合科室特点,充分利用资源,灵活运用多种培训方法,尝试从ICU临床工作中培养专科护士。如成立JIT重症监护培训教育体系,JIT方式是指"在需要的时候,得到所需要的人员",JIT护理人员通过横向培训即通过短期2个月,在指定带教下,各专科的流动培训,结合理论培训,使其具备在ICU独立工作的能力。还有采用PACU(麻醉后监测治疗室)和ICU序贯模式培训临床护士,短期内显著提高重症监护理论知识、护理操作技能及临床综合能力。分层按需培训也是提高培训效果的有效方法,根据ICU护士的职称、学历和工作能力的不同或通过评估ICU护士能力进行分级,进行分层培训。微型培训采用积少成多的策略,即每天所用较短的时间进行培训,护士依从性好,尤其是在专科性强的操作和理论知识方面,效果显著。医护合作培训,即医护配合模拟抢救演练,医护共同查房及病例讨论等方式培训也有助于提高ICU护士的实践能力。部分医院实施ICU护士"院级资格认证制",即明确岗位需求,开展院内ICU护士准入、培训、考核等,有计划将ICU的理论、操作、专科护理等内容结合临床进行培训,突出实践教学,实现持证上岗[3]。
2.2.2院内培训方法 院内培训方法多采用理论授课、技术示范、晨间提问、个案分析、护理查房、病例情景法、以问题为基础授课、反思日记、经验交流、教材自学等,充分利用院内自身资源为ICU护士提供专科培训,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ICU护士的业务水平。
3 结论
我国ICU护士培训仍处于探索阶段,在培训模式、培训方法、认证形式等方面存在差异。ICU专业护士培训后应合理使用、在行政认可及待遇方面应有区别,以充分调动ICU护士的积极性,挖掘其潜能,体现其核心能力,也使ICU专科护士的人力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开发和利用。
参考文献:
[1]王欣然,花蕾,韩斌如,等,ICU护士临床实践能力培训模式的研究[J].护理研究,2012,21(26):2357-2358.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5年7月至12月,选取我院接受中医规范化培训的护士共26名,其中男性1名,女性25名,年龄20-31岁,平均年龄23.46岁;其中中职学历11名,高职学历15名。
1.2方法。参照《临床护士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培训计划和方案。具体培训方法如下。(1)实施岗前培训,时问为4周;培训内容包括护士条例、护理职业道德、护理行为规范、护理核心制度,护理技能操作及中医基础理论、医院规章制度、护理安全及护士礼仪等;护理技能操作分为中医护理和基础护理两项,其中基础护理包括:静脉输液、口腔护理、肌肉注射等;中医护理包括:穴位按摩、艾条灸、刮痧,拔火罐、雷火灸等。(2)结合专科特点制订理论和操作方面的培训计划和方案,重点培训护理常规、中医诊疗、中医特色健康教育知识、中医护理操作等;此外,临床实践中实施“一对一”带教,以促使护士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3)制订培训目标及不同阶段的培训计划和方案,护士根据培训计划和方案明确培训目标,确保在规定的时问内顺利通过考核。(4)鼓励、督促护士学习中医相关理论知识,中医护理骨干老师每月进行授课3学时并课后进行纸质考核。护士每月书写中医读书笔记和出科工作体会各一份,并附相关科室出科鉴定一份,护理部在培训结束时对读书笔记和工作体会进行回收留档。
1.3评价方法。结合客观与主观评价建立考核指标客观评价指标为护理技术操作及理论考核,理论考试均分93分和操作考核均分95分;主观评价指标根据护士综合能力评价表进行考核,考核项目包括:①中医护理理论和操作考核达标;②无投诉发生,病人满意度提高;③通过护士职业资格考试;④团队协作能力增强。
1.4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数(0/0)表示,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X2和t检验,SPSS 17.0处理相关数据,结果以P < 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培训前后中医理论及操作考核成绩的对比。培训后护士中医理论及操作考核成绩较培训前明显提高,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培训前后护士综合能力的对比。培训前后相比,护士综合能力的对比具有统计学差(P<0.05)。见表2。
3体会
[关键词] 岗位胜任能力;PDCA循环法;新到岗护士;岗前培训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7)10-0141-04
Effect evaluation of PDCA circulatory method on pre-job training of newly employed nurses
HUANG Qiong
Jiujiang First People's Hospital in Jiangxi Province,Jiujiang 332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of post-competency-oriented PDCA cycle in the training of a large number of newly employed nurses. Methods A total of 229 newly employed nurses were trained for pre-job skills using PDCA cycle method oriented in post-competency. Results The scores of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basic operation skills of newly-employed nurses were improved after training with post-competency-oriented PDCA cycle method.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results of the examination between before and after training(P
[Key words] Job competency; PDCA cycle method; New arrival nurses; Pre-job training
随着医院的快速发展,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要求不断提高,护士角色逐渐由单元化向多元化转变,人们对护士角色的期望值越来越高[1]。仅依靠学校教学水平的改进难以满足目前临床护理的需要。因此,新到岗护理人员的上岗前培训是护理生从学校走向临床、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2],也是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中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临床护理质量的重要措施[3]。为了使新到岗护理人员尽快进入护士角色,更好的为患者服务,对其进行规范化的岗前培训具有一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4]。培训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今后所接受的继续护理学教育。在护理人员的岗前培训中,我院以岗位要求、能力胜任为导向,采用PDCA 循环法,持续改进岗前培训内容和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4~2015年我院共招收护士229 名,女护士224名,男护士5名;年龄20~29岁;其中本科33名,大专164名,中专32名;主管护师18名,护士188名。其中第一批100人,第二批129人。
1.2培训方法
运用由美国统计学家戴明博士首次提出的PDCA 循环法进行陪训,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集中培训,统一考核,培训6个月后,再次进行统一测评。PDCA 是是英文单词Plan(计划)、Do(执行)、Check(z查)、Action(处理)的第一个字母,PDCA循环法就是按照这样的顺序进行质量管理,并且循环不止地进行下去的科学程序[5]。PDCA 循环法是一种科学的、程序化、标准化的基本管理方式,把他应用在新护士的岗前培训中,有利于持续改进岗前培训的内容和方法,从而保证培训的质量不断提高。
1.2.1 计划阶段(P) 按照护士岗前培训课程标准设置的要求,参照往年护士岗前培训取得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结合新入院护士的特点,制定出为期6个月详细的培训计划和培训内容。(1)培训内容:主要是以“岗位胜任能力”为导向的岗前培训方案进行岗前培训。护理岗位胜任能力是指护士对各种护理技能、专业成长程度及能力、个人的价值观、终生学习的能力、评判思维以及信息的运用能力[6]。主要包括临床岗位综合素质及通用技能训练。制定包括对医院的总体认识、职业道德与医德医风规范、国家的法律法规、医院的规章制度、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医疗安全及质量改进教育、护理工作核心制度、临床各科疾病的护理常规及健康宣教、护理基本技能培训、护理安全与不良事件的防范、护理文件的书写规范、各种仪器的使用监测及保养、护士职业生涯规划、临床沟通能力培养及科研教学等方面内容的培训计划。(2)培训方式:我院护士的岗前培训工作是由医院人事处与护理部共同组织,联合各个临床科室及其他职能科室进行。依据往年岗前培训的考核成绩与问卷调查结果,聘请理论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授课能力强的各类人员等担任教师。培训形式主要采取理论授课、操作示范与练习、科室跟班培训等方式组织新到岗护士开展护理实践。课堂教学方式灵活多样,分别采取导向式、启发式,运用多媒体及视频演示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7]。
1.2.2 实施阶段(D) (1)入职欢迎会:岗前培训的第1天,召开入职欢迎会,由医院院长向所有新护士致欢迎词,向新护士介绍医院的概况。欢迎会之后随即进行培训前考核,了解新护士的岗位胜任能力,记录考核成绩。(2)培训:岗前培训的第一个月为全脱产式集中培训。前两周主要是由医院人事处组织各职能科室对新来院护士进行全院各项规章制度的具体宣教工作、护理相关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培训以及医德医风规范等。培训结束后进行首次培训考核。考核合格后分配至各科室进行上岗前的专科护理培训。(3)专科护理培训:岗前培训第3~4周,由各个科室护士长负责安排新到岗人员的工作计划和学习任务。在扎实的护理技能基础上突出本科室的护理特点,进行上岗前的专科护理培训。专科培训的主要内容是科室的规章制度、专科疾病的特点、基本专科理论及操作技能、与患者及家属的交流沟通技巧等。考核合格后将进行各科室的专科护理培训。(4)临床轮转:岗前培训的后5个月,新护士在医院内进行临床轮转,由各个护理单元的护士长组织本单元的新到岗护士参加本护理单元专科培训。科室护士长定期对新护士进行理论考试和操作考核,并根据考试成绩随之修正培训计划及方式。
1.2.3 检查阶段(C) 在培训课程结束后进行综合性考核和问卷调查。综合性考核主要是临床综合能力考试,内容涉及职业道德与职业规范、护士条例、护理核心制度、各科疾病常规与操作技能、临床沟通能力、医疗相关法律法规等方面的考核,在进行操作技能考试的同时穿行护理礼仪考核。培训课程结束后还要进行问卷调查。问卷调查的内容包含患者满意度,同事满意度、沟通交流技巧、临床适应能力以及对任教老师的评价等方面。成绩判定:理论考核90 分为优秀,80分以上为合格;护理操作与礼仪95分为优秀,90 分为合格。两项考核均合格者方可正式上岗,考核不合格者需重新培训并再次考核,直至合格方能上岗。
1.2.4 处理阶段(A) 在培训过程中不断总结分析进行持续改进,不断征求受训人员和授课老师的意见和建议,根据所收集到的信息和参加培训人员的考核成绩随时修正培训计划,调整培训内容、授课方式与授课老师。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P
2 结果
2.1两批次护士的一般情况比较
两批次参加培训的护士在年龄、性别、学历、职称以及工作经验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新护士培训前后成绩比较
将参加培训的护士培训前考核时的成绩与接受培训后的成绩比较,经过培训后新护士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及护士礼仪成绩均较培训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第二批护士与第一批护士培训后成绩比较
两批次人员培训前的考核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培训中的反馈和第一批护士的培训成绩及时调整了培训方案和内容,第二批培训护士的考核成绩明显较第一批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PDCA循环法是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除了应用在企业经营管理外,目前也被广泛应用于医疗、行政、教育等各个领域的工作中,在教学质量管理领域也已取得明显的效果[8-10]。它有利于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最大程度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11]。
3.1强化知识内涵,提升临床服务能力
通过以岗位胜任能力为导向的规范化岗前培训后,新到岗护士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成绩均明显上升(P
3.2减少工作恐惧,增加职业认同感
运用PDCA 循环法对新护士进行岗前培训,提高了新护士的理论知识水平和操作技能。采用PDCA 循环法对新护士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系统的培训和指导,减少了新护士们在工作中对于岗位的恐惧感,能够帮助新入职护士解决在成长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类问题,减少工作中遇到的阻力与挫折,增加对于护理专业的职业认同感,增强对工作和生活的满意度与成就感[13]。PDCA循环法使培训工作变得有目的、有条理、有组织、有针对性。每一次PDCA循环都是在一个新的水平上开始新的起点,并且由于它是一个循环因而具有连续性的特点,以岗位胜任能力为引导,将岗前培训的各个方面内容当做一个完整的系统,进行有机地结合,按照由理论到实践、由专业知识到全方位能力,由必须掌握到需要掌握,使受训人员能力提高较快。按照培训目标和培训计划进行培训,能够避免因为工作繁忙或者其他各种主客观原因造成岗前培训内容过于简单甚至造成遗漏,而考核是对培训效果和培训质量的重要检查手段,此方法使得培训更科学、更规范并且更有针对性,使他们掌握知识更加牢固。我院岗前培训前后考核成绩之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培训后的考核成绩明显好于培训前,提示在新入职护士的岗前培训中运用 PDCA 循环法是可行的。
3.3 减少护理缺陷,提高工作满意度
对新护士进行规范化的岗前培训提高了患者和医生对新护士工作的满意度。临床护理工作是护士运用各项护理技能帮助患者治疗疾病,满足患者需要的过程,其质量直接影响到医疗质量和病人安全[14]。护士掌握护理技能是否规范、是否熟练直接影响到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新护士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临床实践技能操作不规范等缺陷[15],同时也缺乏护患沟通及人文关怀等方面的技巧。针对这一薄弱h节,以岗位胜任能力为导向运用PDCA 循环法对新入职的护士进行岗前培训,既帮助他们掌握基本理论知识,提高临床基本操作能力,也协助他们提高与患者或家属交流沟通的能力,努力减少和避免护理缺陷的发生,有利于合格护理人才的培养与成长,大大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3.4培方式多样化,提高培训质量
岗前培训针对不同的培训内容选用不同的培训方式[16]。以往我们主要采取集中讲课的培训方式,时间短、任务重,忽视了听课对象的个体差异和接受能力,容易造成新护士疲倦感和厌烦情绪,影响了培训的效果。现在我们根据考核成绩与反馈,及时改进了培训方式,采取了理论授课、操作示范与练习、科室跟班等方式,借助多媒体及视频演示、实地体验、互动教学、场景模拟等多种形式进行培训,激发了护士的兴趣及积极性,增强了培训的效果,使得新护士更好地理解学习的内容及操作方法。针对新护士大多为“90后”,自我意识强的特点,灵活设置培训课程,着重解决他们基础理论知识不够扎实、临床操作技能不熟练、与他人合作意识较差、与患者交流沟通技巧较缺乏等等薄弱之处[17]。在培训的过程中,始终遵循PDCA循环法,PDCA 循环最主要的优势是方法简单易行[18],根据培训内容和受训者的培训效果,不断改进培训方式,第二批培训考核成绩明显好于第一批培训人员(P
3.5 建立完善的考核机制,深入巩固培训效果
考核是检验培训质量和效果的手段之一。考核是对培训工作的反馈,反馈环节是岗前培训得以不断完善的关键,贯穿于岗前培训工作的整个过程。我们改变了以往集中理论与操作考核的传统方式,增加了考核的内容,既考核专业知识和技能,也考核沟通协调与人文关怀的能力。同时我们也采取了多种考核的方法,采取了定期考试、随机抽考、跟班考核等[19]。将护士岗前培训的考核分为过程评价和最终评价。将每个阶段培训后的考核结果,计入过程评价成绩。过程评价合格者,培训结束后方可参加综合性考核和问卷调查。过程考核与最终考核全部合格后方可正式进入工作岗位。对于考核不合格者延长试用期,补充培训,重新考核合格后方可入职。严格并多样的考核确保了新护士对每项操作和技能,每项能力都得到实实在在的考核,从而避免了集中单一考核以偏概全的局限,增加了新进人员对岗前培训的重视。考核也便于培训的组织者发现培训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及时反馈给计划阶段(P),改进措施,成为下一个PDCA循环的开始,推动岗前培训工作持续改进。
3.6以人为本,不断完善新护士岗前培训
培训结束后通过对各类资料的收集整理,例如考核试卷、调查的问卷、参加培训人员书写的培训心得及授课老师的反馈等,对培训计划不断进行总结分析,针对在培训中出现的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提出持续改进措施,并不断根据实际需要修正培训计划,使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更具有可操作性和实效性。在对参加培训学员学习效果进行评价的同时,也对授课教师的授课效果和授课能力进行评价反馈,通过对参加培训的人员发放调查问卷,调查听课满意度,根据调查结果从而不断调整授课方法及培训内容,让抽象化理论知识更加生动形象;对于授课效果和授课能力不能胜任的教师,也要进行调整,施行优胜劣汰。不断完善新护士岗前培训机制,便于新到岗护士快速掌握岗位技能[20],快速胜任岗位需要。
综上所述,PDCA循环是一项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科学的处理问题的方法,是在工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推动工作持续改进的有效途径。以岗位胜任能力为导向,通过采用 PDCA 循环法对新入职护理人员进行规范化的岗前培训,促进了新进护理人员岗前培训质量的持续改进,新护士均能较快地胜任自己的本职工作。他们的基础理论知识及临床护理思维能力得到了提高,同时护理操作行为及护士礼仪也规范了,与患者交流沟通的能力增强了。这些新护士逐步成长为医院护理队伍的中坚力量,为护理事业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远波,邓海波,邵华. 新护士角色适应的研究现状[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8):990-992.
[2] 王洪玲. 儿科新护士专科规范化培训方法及效果评价[J].哈尔滨医药,2013,33(6):466-467.
[3] 李小卫,王志稳,李淑迦,等. 我国新毕业护士培训的现状及思考[J]. 护理管理杂志,2012,12(7): 487-489.
[4] 陈明霞. 探讨岗前培训提高新护士综合素质的作用[J].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36):1136-1137.
[5] 宋琳琳,马文江. 运用PDCA循环模式促进临床路径关键环节的持续改进[J].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2,29(3):179-181.
[6] 赵青华,张彩霞,关锐,等. 基于岗位胜任力的新护士培训需求调查分析[J]. 中国医药科学,2014,4(20):117-119.
[7] 牟旭红. 基于岗位胜任力的新护士培训需求的调查分析[D]. 杭州:浙江大学,2011.
[8] 匡庆丽. PDCA循环管理在供应室医院感染管理中的作用[J].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8):98-99.
[9] 申志华,黄培春. PDCA循环模式在《病理生理学》理论教学中的应用[J]. 广东医学院学报,2010,28(5):592-593.
[10] 白淑英,邵山红,郑伊萍. 用PDCA循环理论指导我院临床教学管理工作[J]. 卫生职业教育,2010,28(7):101.
[11] 孙云花,孙兰,陈立萍. 应用PDCA循环对CRRT非计划性下机实施干预管理的效果探讨[J]. 护士进修杂志,2013,28(7):595-596.
[12] 李艳,吴君君. 对新护士开展规范化岗前培训的重要性[J]. 中国疗养医学,2013,22(2):183-184.
[13] 殷磊,李小萍. 专业生涯规划与成长[J]. 中华护理学杂志,2004,39(10):777-779.
[14] 潘胖娥,葛丹莉. PDCA循环法在新护士岗前培训中的应用[J]. 上海预防医学,2012,24(6):358-359.
[15] 李继平,黄丹莉,魏毅. 规范化培训护士基础护理能力评价分析[J]. 护士进修杂志,2011,11(15):68-70.
[16] 舒惠萍,罗小平,梁爱群,等. 麻醉恢复室新护士培训模式的实践与体会[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1):991-993.
[17] 徐园,焦静,曹晶,等. 以核心能力为理论框架的新护士岗前培训[J]. 中华护理杂志,2015,50(7):860-862.
[18] 仲崇媛. PDCA循环应用于新护士岗前培训的效果评价[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25):6-7.
[19] 李平,王晓霞,范艳华. 新护士培训的实践改革与效果评价[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17):82-83.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以我院普外科2015年1月—2017年1月新入院的40名护士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采用不同的培训方式,即:常规培训方式(对照组)、护理程序介入方式(观察组),对比教学结果。其中对照组20例,观察组20例。两组年龄、学历等基本信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方法。对照组护士采用常规培训方式,将本组培训人员带入科室,由负责带教护士带教;观察组护士采用护理程序介入方式进行培训,实习期结束之后,对比分析两组护士的理论成绩和护理操作成绩。1.2.1训前摸底。在培训之前对护士现已掌握的基础理论、专业理论、护理操作等内容进行考核,了解护士现有的护理水平、专业等级,理论与操作方面的优势和劣势。可以借助笔试、观察、自我陈述、问卷调查、科室反馈等方式对以上情况进行详细了解[1]。1.2.2个性化培训内容。将摸底情况做以分析总结,充分了解各个护士的培训重点。大部分刚刚进入本院的护士面临着两个困境,即理论知识掌握不足和临床经验较少。这是由于学生生涯期间学校对于手术操作知识的教授不足,临床操作机会较少造成的[2]。另普外科学的内容繁多,科室内病种多样,这些客观因素也增加了新护士对培训内容吸收消化的难度、对操作技能掌握难度。根据以上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培训内容:护理操作要求、护理操作技能、介入性知识、专业知识、法律素养、病例填写等。1.2.3个性化培训计划。根据个性化的培训内容相关负责人制定出了个性化的培训计划。这些培训有:主题培训、带教老师实践带教、主题讲座、考核人员确定、考核内容、时间、方式的确定等。1.2.4手术知识培训。(1)参考资料的整理汇编。编写几本具有使用价值、较权威性的加入知识培训参考书[3],由具有多年临床经验的医护人员在查阅专业资料的基础之上进行编写。以此作为科室带教教师的带教教材,作为培训期护士的必备资料。(2)主题讲座学习。周期性组织培训护士参加医院举办的各种讲座活动,讲座结束后可向主讲人提问,也可互相讨论。通过参加讲座活动,一方面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医学知识广度,另一方面加深了护士对介入知识的理解程度,营造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3)病例讨论。首先由带教组长采集、展示具有特色的相关病例,之后一起探讨出合适的诊疗措施[4],再由带教教师指出诊疗措施中尚存在问题,继续深入讨论。病例讨论是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培训学习方法,是学习与考核并存的培训方式,不仅可以再一次巩固已掌握的相关基础、专业知识,而且能够对现有的知识体系进行补充完善。同时也培养了护士的思辨能力。(4)教学查房。开展教学查房相关的工作。首先要培养护士的基本素养,提醒培训护士要遵守医疗保护制度,具有一定的法律意识[5]。其次是专业知识的培训,包括下静脉血栓的预防措施、治疗措施、护理措施;饮食方案在食管癌支架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等。通过实际的教学查房,可以引导培训护士将理论用于实践之中。1.2.5护理病例的书写。(1)制作病例参考模板。依据权威规定制作病例参考模板,供培训护士教学使用,一方面能够形象地展示病例的规格[6]、标准,为护士的培训学习提供参考可提高护理病历的质量。(2)采用专人负责制。由对病例书写熟练掌握的工作人员专门负责简历的规范书写,按时检查,总结共性错误和特性错误,统一纠正[7]。(3)监督制。相关工作人员对病例的质量进行检查,对重点情况的相关护理记录进行抽查[8],对重点问题护理措施的可行性进行评估。如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处理,充分保证病例的质量。1.3指标观察成绩评估:包括理论成绩和实践操作成绩两项,成绩更高者,培训效果更好。
2结果
观察组的平均理论成绩为(87.65±8.98)分,平均实践操作成绩为(92.03±6.72)分;对照组的平均理论成绩为(67.46±11.67)分,平均实践操作成绩为(81.55±11.14)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有资料证明,针对护士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培训方案,因材施教,可以提高培训效率,改善培训效果。将护理程序引入到护士培训环节是培训的新型模式,通过这种培养模式,可以有效地帮助护士掌握理论知识,并能够提高将理论知识灵活运用到实践中的能力。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观察组通过护理程序式培训,理论成绩和实践操作成绩都优于对照组,而且观察组培训过后的自我满足程度也高于对照组(P<0.05)。这说明,将护理程序应用到普外科护士培训过程中的做法是正确的,可提高培训质量,可以延续使用。
参考文献
[1]梁俊丽.护理程序在介入放射科护士培训中的实践研究[J].当代临床医刊,2016,29(5):2465-2466.
[2]赵俐红,陈义,兰斌,等.放射科规范化培训护士培养方法探护理标准前研究论著在临床儿科中,静脉输液是最主要的一种给药途径,是对患儿疾病进行治疗的常用手段之一,是临床护理操作中非常重要的讨[J].华西医学,2016,31(3):579-581.
[3]李小卫,王志稳,李淑迦,等.我国新毕业护士培训的现状及思考[J].护理管理杂志,2012,12(7):487-489.
[4]葛宝兰,常娜,杨海娥.情景模拟与案例分析在急诊分诊护士培训中的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09,9(9):17-19.
[5]徐园,焦静,曹晶,等.基于护士核心能力构架的培训课程在新护士培训中的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15,15(9):1087-1090.
[6]胡卓卓,廖小萍,谢娟.护士培训模式转变对提高优质护理内涵质量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11(4):545-547.
[7]李玉琴,谢素音.两种培训方法对新毕业护士培训效果的观察[J].现代临床护理,2010,9(7):65-66.
【关键词】 护士长; 中医医院; 选拔培训; 考核
中图分类号 R19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25-0087-04
【Abstract】 This paper works on the methods and results of the electing,training and evaluation for head nurses in second-clas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s.The conditions of electing head nurses are adjusted.Training courses on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al knowledge and nursing skills are designed for head nurses.Trainings on management,first aid,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abilities for head nurses have been planned.Evaluation programs and detailed rules for head nurses are developed,and have been applied to quarterly reviews.This approach has improved the comprehensive abilities of head nurses,optimized the management team of nurses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peciality,advanced high-quality nursing services in all aspects,and deepened the nursing services for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s.It provides references for the election,training and evaluation of head nurses in second-clas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s.
【Key words】 Head nurse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Electing training; Evaluation
First-author’s address: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of Qidong City,Qidong 226200,China
doi:10.14033/ki.cfmr.2015.25.041
《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中明确指出,到2015年,建立护理管理岗位培训,护士长应占60%[1]。胡利娟等[2]研究发现,护士长核心能力水平普遍偏低,尤其表现在科研创新、科研设计、开展新技术及新业务能力等方面,证实了护理管理者接受培训的必要性。护士长作为医院基层科室护理工作的管理者,是护理质量的直接控制者和护理人员的领头人,护士长的管理能力和业务水平直接影响到医院的护理质量和护理人员整体素质的提升[3]。如何进一步提高护士长的管理能力和业务水平是护理部工作中的重点。为此,护理部通过分析2011年10月份笔者所在医院护士长的相关资料,找出护士长存在的共性问题:(1)中医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仍停留在原有水平基础上;(2)管理能力低下,管理理念陈旧;(3)学历和职称有较大一部分偏低,急救能力、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薄弱;(4)不能适应卫生部开展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和“三好一满意”活动要求,不能满足中医医院发展和为患者提供中西医相结合的护理服务需要,但因技术层面的部分缺陷,导致患者不满意,护理投诉率较高。针对护士长存在的共性问题,结合笔者所在医院实际情况,院部和护理部共同制订并实施了护士长选拔培训与考核的方法,通过三年的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问题分析
2011年10月份笔者所在医院护士长17名,年龄31~49岁,其中大专学历5名,本科学历12名;护师6名,主管护师10名,副主任护师1名;中医专业2名,西医专业15名;外出专科进修的3名。大专学历和护师职称的护士长认为护士长岗位属于管理性岗位,自己做了多年临床护理工作,现有的专业知识能胜任护士长岗位,对自身业务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不够重视,较低的学历和职称导致她们急救能力、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薄弱;西医专业护士长15名,占88.24%,这15名护士长上任后没有经过系统的中医知识培训和学习,缺乏中医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14名护士长无专科进修学习经历,也没有进行系统的护理管理培训,从而这批护士长专科护理知识低下、组织管理能力不强、管理理念陈旧、综合素质达不到二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中对护士长的要求;护理部对护士长综合能力培训不够重视。
2 选拔培训与考核方法
2.1 护士长人员选拔方法的改革
为了适应中医医院发展的需要,2012年1月院部和护理部共同制订了护士长选拔条件,(1)基本条件:本科及以上学历,护师以上业务职称,工作8年以上,年龄不超过40岁。(2)素质条件:热爱护理事业,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奉献精神。能顾全大局,作风正派,有团队精神。具有一定的组织领导才能和协调能力,开展工作有思路、有方法、有开拓创新精神。中西医理论基础扎实,急救和技术操作能力强,能指导下级护士开展工作。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教学能力较强。中医专业及有3个月以上专科培训经历或现任护理组长者优先。通过自愿报名、科主任和护士长推荐,经理论及操作考核、民主测评、竞聘演讲和答辩、组织考察等过程,择优选用,最后由医院任命。
2.2 护士长培训内容和方法
2.2.1 制订年度中医理论知识和技术操作培训课程。其方法:(1)护理部有计划邀请院内外中医专家给护士长(包括全院护士)授课,讲解中医的阴阳五行学说、藏象、气血津液、辨证等基础理论知识,穴位按摩、艾灸、耳穴埋籽、中药贴敷、拔火罐等中医基本操作方法、适应证及注意事项,并根据不同年资、职称、设置的岗位,对护士长进行有针对性的中医理论和操作考核,要求全部达到优秀。(2)要求45岁以下的护士长参加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班学习。(3)有计划选送护士长外出参加各类中医知识培训或到上级中医医院进修学习1~3个月。
2.2.2 制订护士长管理能力培训计划,更新管理理念,提高管理能力。其方法:(1)组织全体护士长,观看中欧国际医院管理学院副院长、管理中心首席培训师胡书孝的“管理创造价值,培训提升能力”的讲座录像。听取上级中医院专家“如何做好科室管理与学科建设,提高科研能力”的系统讲座。(2)要求护士长阅读《管理思想》、《团队合作24》及《读者》等书刊,增加护士长的人文社会知识,提高她们的见识和胆识。(3)每年邀请上级中医院护士长来院传授护理管理新理念、新思路,更新护士长管理理念,开拓护士长管理视野。(4)安排护士长轮流到上海大医院进修学习护理管理1个月。(5)利用护士长例会进行相互间管理经验交流和学习。(6)护理部每月督查护士长的病房管理、护理质量和安全管理等情况,针对护士长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进行交谈,提出改进措施。(7)对1年内新上任护士长,指定高年资护士长为其指导老师[4]。
2.2.3 制订护士长急救、教学和科研能力培训计划。其方法:(1)要求护士长参加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提高自身的学历和职称。(2)选派护士长参加上级医院组织的各种急救培训班学习。(3)每半年进行一次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及急救模拟演练,提高护士长应急救护能力。(4)每季度安排本院业务院长或科主任给护士长进行急救、教学和科研知识的讲座,每年邀请院外专家进行科研和论文写作的讲座。(5)成立护理教学和科研管理体系,健全护理教学和科研支持系统,加强护士长的护理教学和科研知识培训。
2.3 护士长考核方法
院部和护理部共同制定护士长考核方案,对不称职的护士长实行诫勉谈话、轮岗、“双预警”直至免职,具体考核方法如下。
2.3.1 中西医理论知识和技术操作考核。(1)每季度一次的中西医理论和技术操作考核成绩;(2)科室开展中医护理的项目和实施后的效果;(3)继续教育学分;(4)护士长个人学历的提高及技术职称晋升情况。
2.3.2 管理能力考核。(1)护士长在推进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和“三好一满意”服务活动中的执行力,科室主任、护士及患者对护士长评价和满意度调查等方面的表现;(2)护理服务质量和安全方面的检查情况,年度护理不良事件和纠纷投诉发生率;(3)组织管理和沟通协调能力,处理医护和护患关系的能力;(4)护士长年度工作手册完成情况及年度、月工作计划完成情况等。
2.3.3 急救能力考核。(1)每半年的急救模拟和理论考核成绩,心肺复苏、除颤仪和呼吸机等操作考核成绩;(2)参加抢救急危重症患者数及成功率;(3)组织和指导护士抢救急危重症患者的能力。
2.3.4 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考核。(1)胜任科室教学组长,承担护士(学生)的带教、培训工作,本科室护士中西医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2)承担院内、科内中西医业务讲座1~2次/年,或中西医护理查房1次/年的任务;(3)每年发表的论文数;(4)本科室开展新业务、新技术和科研项目等。
2.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等级资料的比较进行非参数Wilcoxon秩和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P
3 结果
3.1 护士长学历和职称明显提高
培训过程中,2名护士长因年龄超过50岁而调离护士长岗位,1名因不适合岗位要求离岗;因医院扩展,新竞聘上岗护士长10名。选拔培训与考核方法实施前后,学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101.000,P=0.002
3.2 护士长中医理论知识和技术操作能力得到提升
护士长中医理论知识和技术操作能力得到提升,能带动科室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中医护理方案对患者实施中医护理,开展中医护理病历书写和中医特色的护理查房,覆盖率由方法实施前的3个科室发展到现在全院性17个科室,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3.3 护士长的满意度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方法实施后,患者、护士和医生对护士长的满意度均达98%以上,明显高于实施前(P
3.4 优质护理服务和“三好一满意”工作成效显著。
自2012年1月份开始实施护士长选拔培训与考核方法后,至2013年1月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和“三好一满意”活动的病区覆盖率达100%;护理不良事件和纠纷投诉率显著下降,由2011年的投诉率2.68%降至2014年1-9月份0.09%;2011年度发生2起护理事故,2012年1月-2014年
9月无护理事故发生。
3.5 护士长的急救、教学和科研能力得到了提高
截至2014年9月全院24名护士长均外出进修学习1~3个月,从而使她们的急救、教学和科研能力有了明显提高。2011年度抢救急危重症患者283例,成功率52.3%;2013年度抢救375例,成功率75.8%。2011年度带教护士学生68名,合格率95%;2012-2013年共带教学生213名,合格率100%。一项《中药灌肠结合辩证施护治疗婴幼儿泄泻的临床研究》获得市级三等奖,另一项《穴位按摩减轻或缓解无痛人工流产术后子宫收缩引起的小腹痛》课题已申报立项。
4 讨论
4.1 护士长选拔培训与考核,提高了护士长的综合能力,优化了中医特色的护理管理队伍
实施的护士长选拔培训与考核方法,是对护士长综合能力的选拔培训与考核。选拔护士长是按基本条件和素质条件进行竞聘择优聘用;培训主要是对护士长中医理论知识及技术操作能力、管理理念和管理能力、业务水平、急救能力、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进行培养;考核成绩主要来自每位护士长的工作成绩、业务水平和医护人员及患者对护士长的满意度等,是护士长综合能力的全面体现。(1)通过培训,提升了护士长的中西医业务和学术水平;拓展和提高了护士长管理和工作能力,使其更具有管理艺术;提高了护士长的教学能力和带教质量,使笔者所在医院成为一所护校的临床实习基地,且有15名护士长被学校评为优秀带教老师。(2)通过考核,使每位护士长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主动找出差距,剖析自己的原因,寻求工作上的改进方法,关注工作效果,注重科室的护理质量和安全,从而激发自己学习护理专业和边缘学科知识的热情,尽快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适应护士长角色,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以创造出更好的工作业绩。(3)通过竞聘和选拔上岗的护士长,对自己的工作机会更加珍惜,从而增强自己的紧迫感和使命感,主动学习业务知识和管理知识;同时,通过竞聘和选拔,护理管理岗位终身制的打破,在护理管理队伍中形成了良好的比、学、赶、超的局面,促使每位护士长不断努力学习,以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护士长综合能力的提高,使中医特色的护理管理队伍也更加优化。
4.2 护士长选拔培训与考核,推进了医院全面优质护理服务
护士长选拔培训与考核方法对护士长工作起到了导向作用,使护士长工作目标更明确,思路更清晰,方法更完美。护士长作为科室的护理管理者,在推进科室乃至全院的优质护理服务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通过培训,转变了护士长管理理念,改变了陈旧观念,提高了管理能力;在业务上使她们精益求精、技术操作上更加熟练,急救和教学能力明显提高,有利于医院全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特别是对护士长中医理论和操作的培训,是她们的中医理论知识和技术操作能力全面得到了提升,从而能带动科室开展中医护理,中医护理的开展使优质护理内涵更加丰富,适应了中医医院的发展和患者的中医护理需求。同时,将患者对护士长工作的满意度作为衡量护士长工作质量的金标准,通过真实、客观的院部电话回访、护理部问卷调查,得出护理服务质量结果;又将护理不良事件和纠纷投诉发生率、安全管理作为考核护士长工作的重要指标之一,这些都促使护士长更加积极地加强科室优质护理管理,注重护患沟通,确保护理质量和安全,满足患者和家属的需求,使优质护理越做越好,以降低护理投诉率。因此护士长选拔培训与考核的方法在全面推进优质护理服务中起到了一个很好的“抓手”作用。
4.3 护士长选拔培训与考核,促进了中医护理的不断深化
护士长选拔培训与考核方法注重护士长中医理论知识和技术操作的选拔培训与考核。实施该方法后,护士长学习中医理论知识和技术操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明显提高,2013年有10名护士长参加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班学习,每季度一次的护士长中医理论知识和技术操作考试合格率达100%,因而护士长的中医业务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为笔者所在医院的中医护理全面而有效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各科室护士长能根据本科室的特点,制订本专科特色的中医护理方案并对患者进行中医评估和护理,书写中医护理病历;各科室设立中医操作室,使中医护理进入常态化,并在原有穴位按摩、艾灸、耳穴埋籽、拔火罐等基础上,新开展了如中药坐浴治疗老年性阴道炎、冬病夏治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和支气管哮喘、足三里穴位注射新斯的明治疗尿潴留等20多个项目,给患者提供了具有中医特色的护理服务,满足了患者的中医护理需求,从而有效地推动了中医护理的不断深化。
4.4 护士长选拔培训与考核方法仍需不断完善
随着我国中医药卫生事业的蓬勃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疾病谱的变化,医院规模的扩展和就诊人数的不断增加,新业务、新技术的应用,患者及家属对中西医护理要求、养生保健需求越来越高,护理标准随之提高。因而,对护士长总体水平的要求和标准也应同步变化和提高。所以,护士长选拔培训与考核方法也将随着医疗和护理事业的发展,要作不断的调整和完善,以适应中医医院的发展和患者的护理需要。
总之,实行护士长选拔培训与考核的目的,在于提高护士长的管理能力和业务水平,强化护士长教学和科研能力,使医院的每个科室都由中西医专业理论水平最高、急救和技术操作最娴熟、教学和科研能力再强的人员承担护士长,从整体上达到再优的护理管理队伍。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卫生部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S].2011.
[2]胡利娟,王霞,刘卫红,等.护士长培训需求调查及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7):57-59.
[3]邵志伟,周瑞红,余慧琼.二级综合医院护士长绩效考核的实践与成效[J].当代护士,2012,9(8):185.
[关键词] 呼吸内科;低年资护士;急救培训;
低年资护士是指工作时间5年的护士,由于工作时间短,经验不足,而将其界定为低年资护士[1]。应急能力是指在临床工作中,当患者病情发生变化或突发意外时,护士能够及时发现、正确判断及处理,用熟练的技能沉着果断地配合抢救的能力[2]。近年来随着医疗护理模式的转变,同时对护士的应急能力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包括快速识别、应变处置、抢救处理、良好的协调能力等。但由于医院规模的不断扩大,新进年轻护士数量激增,而其应急能力相对较弱 [3]。当患者出现紧急情况时,抢救配合忙乱无序,急救技术不熟练,且存在胆怯和焦虑心理,严重影响急救工作质量。我院呼吸内科收治急重症患者如肺癌晚期、急性呼吸衰竭、AECOPD、重症哮喘、重症肺炎、支气管扩张大咯血等,且病情危重复杂,因此要求护理人员具备较强的应急应变能力。针对呼吸内科护理工作的特殊性,为了配合及提高对患者的抢救质量,2012年7月~2013年7月对我科14名工作不足5年的护士的急救能力进行培训,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呼吸内科有低年资护士14名,年龄18~26岁,平均23.8岁。其中本科2名(14%),大专7名(50%),中专5名(36%)。
1.2 培训目标
①提高低年资护士对危重患者病情的评估和发现问题的能力,掌握突发疾病的临床表现如:休克、昏迷、呼吸困难、急性肺水肿、哮喘持续状态、大咯血、猝死、高热抽搐及呼吸衰竭等。②提高各项操作的规范性及速度、抢救的程式化、主动配合能力、急救物品的正确使用率、个人在急救过程情绪控制能力以及急救记录书写规范等。③提高护士的专业理论知识水平。
1.3 培训方法
1.3 .1准备阶段 (1)护士长根据本科室特点制订急救操作项目,评价标准按护理部配发的统一要求。(2)组织召开低年资护士动员会议,讲解急救培训的意义,总结分析科室在急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使护士认识到急救培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3.2 培训老师及时间
培训老师由科室两名临床带教能力较强且有操作比赛中多次获奖的护师组成。理论、操作、情景模拟培训配合穿行,每周集中培训2次,每次2小时。
1.3.3培训内容
1.3.3.1 急救技能培训抢救技能的培训如:安置口咽通气管、气管插管配合、徒手心肺复苏、吸痰、人工呼吸、股静脉及股动脉穿刺采血等。急救医疗器械的使用培训如:简易呼吸球囊、电动吸引器、除颤仪、有创及无创呼吸机、中心及床旁心电监护仪、输液泵等。急救护理流程培训:如大咯血、呼吸困难、急性肺水肿、高热抽搐发作、休克、猝死、跌倒坠床以及使用呼吸机的病人突发停电或通气导管脱落等急救流程。技术操作培训重点在技巧及速度、准确性,适时安排其参与应急抢救处理过程。
1.3.3.2 急救理论知识的培训根据呼吸内科的急症特点,对低年资护士的理论培训包括:相关法律及心理学知识、沟通技巧、专科常用急救药物、药理、常见的危急值及分析。
1.3.3.3 低年资护士的综合能力的培训 呼吸内科的护理工作比较繁琐,压力及体力支出较大,因此要求护士具有一定的综合分析能力。在救治的过程中,低年资的护士由于心理素质差会导致手忙脚乱、不知所措,甚至出现失误,训练根据患者的病情轻、重、缓、急来合理的安排工作内容,严谨仔细,忙而不乱,避免出现时间和体力的浪费,消除护理隐患。综合分析能力培训采取病例分析、反思学习、问题讨论、经验总结等方法。
1.3.3.4考评方法采用统一的标准。①综合能力考核:包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急救操作技能及危重护理记录书写能力。各项操作考试及临床抢救配合相结合,由护士长、带教老师、科主任和值班医师共同考评。③采用问卷形式,对科室医生及其他护士对各培训护士工作进行满意度调查。培训前后分别进进行考评,并对培训前后的指标进行比较。不合格者延长培训时间,直至合格。
2结果
2.1 共培训14人,其中2人重复培训后合格。培训后护士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应急操作能力、危重护理记录书写质量方面与培训前比较明显提高且有显著性差异(P
表1 应急培训前后考核情况比较
考核内容 培训前 培训后 T值 P值
急救理论知识 70.62±3.14 86.14±3.65 18.36 0.01
急救技能操作 73.14±4.53 94.85±2.36 23.10 0.01
应急配合能力 68.27±3.87 92.57±4.36 21.71 0.01
2.2临床医生对低年资护士应急能力评价 对科室医生及其他护士进行应急抢救配合的满意度调查,发放调查问卷26份,回收26份,回收率100%,对年资护士应急抢救配合的认可率为93%。
3讨论
3.1培训提高了护士的应急配合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护理工作具有较强实践性,低年资护士的能力需要通过不断的实践进行掌握、积累,从而逐渐提高。虽然学校里学习了规范的理论知识,但在临床上独立面对紧急情况时显得紧张呆板,处于理论与临床能力的磨合期[4]。通过理论-操作-情景模拟培训,对常规急救护理流程及突发事件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运用,在应对患者危急情况时,学会快速评估、判断,并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保证最短时间内有效地挽救患者生命。
3.2强化了急救理论知识 组织危重病例、死亡病例讨论,通过参与抢救工作与反思学习,不断积累经验,逐步提高低年资护士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危重护理记录书写能力也得以提高。
3.3提高了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在情景训练中新老护士互动参与角色配合训练,互相切磋,形成了快乐工作、快乐学习的良好氛围。同时重视护士个体差异,针对性重复强化培训,使低年资护士更好更快地融入到团队中,提高团队凝聚力和执行力。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科室通过对低年资护士应急能力存在的不足,进行规范的培训,有效提高低年资护士的应急综合能力,保障科室护理安全。
【参考文献】
[1]李春玉,李玉肖,李瑛.低年资护士医嘱处理情况调查分析[J].南方护理学报,2005,12(11):13-15.
【关键词】 急救培训; 低年资护士; 能力
随着公立医院改革,优质护理服务的稳步推进,再加上医疗护理模式的转变,护士已经由单纯的被动护理转变为主动护理,甚至在急救时更多的参与治疗,有较强的应急能力,包括快速识别、应变、抢救处理、良好的协调能力等。这就对护士的能力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但近年来,本院不断扩张床位,加之高年资护士离职率的增加,使护士呈现低护龄化,低年资护士约占全院护士的50%,她们存在临床经验不足、应急能力缺乏的现象,有很大的护理隐患。为更好地服务于临床,满足临床急救技能的需要,本院护理部于2011年6月开展理论-操作-模拟演练式培训,提高了临床护士的急救能力和急救意识。现将培训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参加培训人员为郑州大学洛阳中心医院护士,共计688例,男8例,女680例,年龄22~32岁。学历均为大专以上。
1.2 方法 培训方法分为3级,即理论-操作-模拟演练式培训。一级是急救护理理论知识培训考核,由护理部命题考试,85分为合格[1]。二级是急救技能考试,由本院操作质量控制组负责培训考核,内容主要包括心肺复苏、心脏电除颤、气管插管、简易呼吸气囊应用,93分为合格。三级是急救模拟训练,由护理部牵头从全院挑选有丰富急救临床经验的护士长组成,设定模拟现场,对护士处理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处置能力、抢救配合能力进行考核。对全院688名低年资护士分别进行了理论-操作-模拟演练式培训,培训前后进行统计。
1.3 观察指标 护理人员培训前后技能考核错误率及急救意识综合能力合格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0.0 统计软件处理,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以P
2 结果
3 讨论
在实际工作中,护士掌握急救技能,提高急救意识非常重要,护士与患者接触的机会比较多,常常是急、危、重症患者的病情变化的最先发现者或知情者[2]。当医生未到达急救现场时,护士应对病情作出初步的判断,并按危重病抢救操作流程,早期进行正确的抢救。事实上,抢救的成功与否,不仅与患者的病情、医生的业务水平有着直接关系,更与护士的急救意识和急救技能有着重要的关系,而且,在某些情况下,护士对危重患者抢救的成功起到关键作用。所以,护士要熟练掌握急救技能,必须定期训练。众所周知,每位护士在单独值班前都或多或少的学习并且练习过急救技术,但在重危患者较少科室工作的护士,随着时间的流失,很容易遗忘急救护理技术操作及危重患者的抢救程序,偶尔遇到又表现出措手不及,主次颠倒、模棱两可的现象。现代急救医学要求护士在急救时对危重患者能够做到快速评估病情、果断决策,各种操作要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开展理论-操作-模拟演练式培训使护士能系统、完整的体验与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充分体现了演练的直观性、实用性、有效性和可控性[3]。本文结果表明,参加培训后的低年资护士理论水平、操作熟练程度及应急综合能力考核评分有明显提高。护理人员的成长具有实践性和晚熟性的特点,要通过不断的实践才能掌握、积累和提高[4]。通过模拟急救现场,要求低年资护士将片段知识融会贯通起来,运用理论知识综合评估病情变化,其即刻判断处置能力得到了提高,抓住急救关键环节,提高了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对危重症的预见性和病情判断能力。
参考文献
[1] 陈秀荣, 张利岩. 三级流程式急救教学培训的效果研究[J].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08,3(12):741.
[2] 韩春玲,王斌全,吴晋普.现代急救护理[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3]李何玲,胡宁娜,冉利.运用情景模拟训练提高护士沟通能力的实践及效果分析[J].护理管理杂志,2006,6(1):4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