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学校教育改革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市场营销 教学改革 案例分析 商业计划书
一、引言
《市场营销学》是教育部规定的工商管理类专业九门核心课之一,也是管理学科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课程覆盖面广、影响大。目前,市场营销课程已经成为市场营销、工商管理、广告学、国际贸易、旅游管理、信息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工程管理、财务专业等专业主干课程,课程覆盖面广,影响大。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浙江经济的腾飞,市场营销专业也是连续多年市场需求量最大的专业,实践表明,企业中80%以上岗位与营销相关。目前,许多学校都对《市场营销》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并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果,但仍然存在不少缺陷,本文结合自身多年市场营销案例教学的实践,对市场营销案例教学进行经验总结与进一步探讨。
二、案例教学改革目标与要求
1.案例教学改革的目标
市场营销案例教学方法改革理念是通过大型案例分析和商业计划书贯穿整个市场营销课程教学过程,把学生被动式地学习转变为主动式、探索式学习,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营销理论知识与探索分析具体案例能力。案例分析重点在于概括、分析与应用市场营销的基本理论与方法,通过综合运用各种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如PPT、电子杂志、声音、图像、广告片等,切实提高学生实际案例分析能力与情景解决问题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面,改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而商业计划书重点在于强调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系统分析能力,通过学生自己构思有创意的商业点子,然后综合运用各种相关知识,重点是运用市场营销理论,撰写出一份完整的商业计划书,要求实现创意、理论知识与实践可行性三者之间有效结合。
2.案例教学改革的要求
为了真正锻炼学生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对学生提了三个要求:第一,《商业计划书》必须是原创,不能抄袭,教师将对其作业进行网络反抄袭检查,发现抄袭则本课程考核不合格;《商业计划书》必须达到一定字数要求,按照毕业论文规范要求进行排版,页数必须达到20页以上;第二,案例分析要求选择一个企业,对其所处的市场营销环境、目标市场、竞争者、具体营销策略等进行完整分析,部分条件许可要求进行相应市场调研,然后要求制作相应PPT或电子杂志要求30页以上,要求投影的观看效果良好;第三,要综合灵活运用市场营销的相关理论与知识,有效结合具体商业创意或案例进行分析。
三、案例教学实施方案
经过多年教学实践,案例教学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实施方案:
第一步:第1周老师授课首先告知学生整个学期的授课计划,教学任务与考核方式,并布置了案例分析与商业计划书的作业,并将此作为本课程考核的主要依据。要求学生以2~4人组成一个小组,自由选择一个企业或产品作为分析,制作成PPT形式或电子杂志形式;同时自主创意和构思一个富有创意的商业点子,计划写出3万字左右的完整《商业计划书》。
第二步:在第1周至第4周的授课中,教师对营销课程的整体理论框架进行简单介绍与分解,要求学生课后先自学课程的全部内容,了解市场营销课程的主要理论与方法。对历届学生优秀案例分析和商业计划书作业进行分析。与此同步,要求学生用一个月的时间在课后完成案例的PPT或电子杂志及《商业计划书》的初稿。
第三步:第5周至第8周,教师在理论教学的同时,每次课堂公开选择一组学生的案例和《商业计划书》进行点评,在课后学生与教师交流点评。案例分析则重点从PPT的制作、案例分析的框架结构与营销理论方面进行分析;《商业计划书》侧重商业创意、框架结构与基本理论方面,给出具体修改意见,达到理论授课、案例分析、教师点评与学生修改的互动。
第四步:从第九周开始,每次课程分成两部分,一半时间是教师的理论教学,另一半时间则是学生的案例分析和《商业计划书》的演示与、讨论与点评时间。要求每一组给出案例分析PPT或电子杂志,以及详细的《商业计划书》的WORD文档,并用PPT形式介绍《商业计划书》主要内容,然后进行课堂讨论与点评。
第五步:对学生的商业计划书进行评价与打分,并作为课程考核的主要依据。
第六步:对整个学期的课程教学内容与过程进行总结,并在下一学期教学中进行修正。
市场营销案例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具体课堂组织的技术路线图如下:
图1 营销案例课堂教学实施技术路线
四、案例教学方法改革绩效分析
总体而言,市场营销案例教学的实施,得到了大部分同学的认可,很多同学把课堂作业和准备参加各种创业设计大赛结合起来,涌现出了多组有创意的获奖作品,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其绩效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
1.有效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索学习能力。综合案例分析要求学生自主选择一个企业或产品,《商业计划书》的撰写要求学生自主创意,需要在教师没有授课之前综合相关理论进行策划或分析,这就要求学生自主学习,并随着理论课程的推进,不断加以修改与完善。利用《商业计划书》或案例分析来整合营销理论,使学生对营销的理论框架有了系统而深入的理解,使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起来,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与探索学习的能力。经过调查,制作一份优秀的《商业计划书》或精美的案例PPT或电子杂志,每个小组平均需要耗时在30个小时以上,这也促使学生从课堂学习为主转向课后学习为主。
2.加强了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互动。每一份的作业,都是经过学生与教师在课堂内与课堂外不断沟通中进行不断修改而完成的。教师不断对学生提出了要求与修改意见,学生创意与想法也促动教师的想法。通过面对面沟通,尤其是课后交流,增进了师生的理解与互动,有效提高学生对市场营销整体理论框架的理解,以及如何有效利用相应理论去撰写商业计划书,切实提高了教学的效果。
3.切实提高了学生理论水平与实际运用能力。通过市场营销的案例教学,培养了学生撰写《商业计划书》基本的理论素养与逻辑框架,激发出学生的创意与创新,为学生参加相应比赛奠定了基本的理论基础与培养了相应的能力。实践也证明,通过《商业计划书》的撰写,部分同学在课堂作业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参加了学校及省教育厅主持的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电子商务大赛等比赛中,均获得优秀成绩。案例分析与商业计划书相结合运用,有效培养了学生从案例分析中认识、理解营销专业理论知识点过渡到理解与运用营销理论知识点,实现 “认识―理解―运用”教学效果的提升。
4.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素材。通过市场营销案例分析或《商业计划书》的制作,不仅提高了学生综合运用市场营销的理论,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探索性学习能力,切实提高了学生参加创业计划大赛等类似的能力,让学生切实感觉到课堂知识对实践的理论指导意义,同时也为教师提供了大量的案例教学素材或《商业计划书》的优秀模板,供以后的课堂教学使用。
参考文献:
[1]张闯.市场营销案例教学的实施模式[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01).
[2]颜帮全.市场营销案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江苏商论,2006(01).
[3]杨林等. 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模式比较分析及其目标选择模式[J].渤海大学学报,2005(03).
[4] 姜锦萍.市场营销专业课程改革的分析与建议[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0(12).
[5] 贾艳瑞,王玉.案例教学法在市场营销课程中的运用[J].职业教育研究,2009(09).
作者简介:
关键词:安全专业;师资建设;培养方案
作者简介:杨春海(1977-),男,甘肃高台人,常熟理工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讲师;袁荣鑫(1962-),男,江苏常熟人,常熟理工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教授。(江苏 常熟 215500)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5-0081-02
当前我国工业安全生产状况总体基本稳定,但形势依然比较严峻。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工业企业的种类和规模的快速扩张,安全事故仍时有发生,并有一股上升的势头,仅从媒体的报道来看,有些问题还相当严重。[1-3]
此类问题产生的原因有很多方面,有思想认识的欠缺,有专业技术的缺失,同时也有管理层面的松懈,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我国专业安全技术人才的现状与现阶段的经济发展不匹配。
随着工业企业技术和管理的不断发展,安全事故呈现出明显的地域经济特点,即发生事故的类型都与当地工业企业的种类有着直接的关系。例如石油、化工行业企业集中的地域,频发事故一般多为火灾爆炸、泄露中毒、高温烫伤等事故,制造业集中的地区,频发事故多为粉尘危害、噪声污染、人机安全事故等。
无论何种事故,对安全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迫切程度也有明显的地域经济特点。但是,对于我国培养安全专业技术人才的高等院校来说,安全专业的分布特色,还无法完全满足地方对安全技术人才的需求要求,特别是对于地方院校的新建安全专业,这个问题就更为突出。
一、我国高等院校安全专业的学科设置情况
学科建设是高等教育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功能的基础。[4]安全专业的学科建设也不例外,不仅要培养适合目前市场迫切需要的人才,更要从国民经济的长远发展需要出发,统筹学校未来的发展定位和社会未来发展的需求。
我国安全专业学科的设置,经历了一个从“立足学校特色专业”向“大安全”方向发展的一个过程,其原因是20世纪90年代全世界安全科学领域对“大安全”方向发展的极力推崇,但是是不是所有发展安全科学专业的院校都要奔着这个目标去挤这个“独木桥”?笔者并非完全赞同。
从其他专业的发展规律来看,一个专业乃至学校的发展,经历了几十年甚至近百年的发展历史,大多是从刚开始一个学科甚至是一个学科的一个方向逐步拓宽,逐步发展,再拓宽,再发展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例如中国矿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都是从一个“点”,逐步壮大,最后形成能够在全国有影响的院校,安全专业也不例外。[5]在地方院校新建安全专业初期,无论是对专业的理解、师资力量、资源积累,还是社会的认可和支持都还不完备。一般大多情况下是依据某些特色专业,以此基础为依托,建立相应特色专业的安全学科,例如,依托机械专业建立安全专业,一般在专业设置的基础课大多为机械安全,依托化工专业的安全专业,一般的专业基础课大多为化工安全课程,矿业工程建立的安全专业课,大多以矿业安全课为专业基础,这是安全专业建设初期的通用做法。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比较务实,走得都比较“稳”,积累到了一定程度之后,逐步转向了向“大”而“全”发展的方向,最后都能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在这一过程中,虽然其原有特色安全专业有一定程度的淡化,但是最高端的学术研究、学术成果依然是在原有特色专业的基础之上。
形成这种发展规律有其必然的原因:
第一,对安全学科的本征认识不清,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安全学科起步较晚,各专业建设负责人只能从本身擅长的知识结构和对安全科学的认知来制定学科建设规划。
第二,学科建设队伍在不断的建设过程中加深对安全学科的理解和认知,然后进行不断的修正和强化。在此过程中,无论是横向科研项目还是纵向科研项目,“半路出家”的教师获得几率相对较小,这就给师资队伍水平的提高带来一定阻力。
第三,在试图不断拓宽学科专业方向的过程中简单化增加了学科方向的课程设置,而相应学科方向的师资队伍力量的转向相对滞后,使大多“半路出家”的教师授课压力加大,同时也使学生课程量负担过重,在短期内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第四,实践教学环节难以达到培养目标。由于专业建设在原有特色基础上拓宽的过程中,无论是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还是学校配套的仪器设备和实验场地都存在一定程度的滞后性,这就给拓展初期的专业建设带来一定的困难。
第五,目前发行的教材没有跟上“大安全”的时代要求。由于安全科学专业起步较晚,教材起初都带有相当的特色专业特点,这就使得“大安全”专业建设的要求和意愿很难被满足。
第六,用人单位的需求还是以特色安全专业为主,使得学校培养愿望与就业用人单位的人才意愿产生了错位,造成了学生就业的困惑,目前这个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二、工科院校毕业生的特点
工科专业的学生相当一部分毕业后均工作于各种工业生产的第一线,其工作环境大多存在有粉尘、噪音、振动、易燃、易爆、高温、高压、腐蚀等危险源。据统计,我国约有5O万厂矿存在不同程度的职业危害,实际接触职业危害的人数超过2500万人,职业病的累计数量、死亡数量和新增病人数量居世界首位。每年因工伤事故直接损失数十亿元,职业病的损失近百亿,因此造成的经济损失达上千亿元。
因此,无论是对自身职业卫生保护来说,还是对企业、社会和国家而言,具备一定的安全知识和较高的安全理念,无疑意义重大。
虽然大多数企业工厂都配有专职的安全人员,由于我国安全建设领域的不足,很多的专职安全人员受自身素质所限或者是受到客观条件和历史因素的限制,很难将安全隐患降低到一个合理的范围。如果工作在第一线的人员具有较高的危险源辨别能力和安全技术知识,就可以及时发现第一现场的安全隐患,将事故消灭于萌芽状态,避免很多事故的发生。
此外,工科专业的学生毕业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基层锻炼成长,一部分可能会进入企业工厂的领导岗位,如果具备了较高的安全管理素质和安全隐患意识,那么必定会改善整个企业、整个地区乃至整个国家严峻的安全形势,为我国人民的生命财产、职业卫生环境以及国际声誉作出极大的贡献。
三、地方工科院校新建安全专业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是根据现有实际情况如师资、实验室条件、地方资源,稳扎稳打,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发挥优势资源,首先建设出特色的安全专业方向。
二是加大师资建设力度,及早做好长远规划,包括师资力量配置、师资的进修培养等。
三是平衡好“特色安全”和“大安全”的关系。在学科建设中,不能简单地把培养适应所有行业的安全人才作为目标,否则往往会使培养的学生掌握的知识多而不精,感觉什么东西都能干,结果做每一样事情都费力[6],无法满足企业用人期望值。
四是建好学科团队是关键。学科带头人要具备站在学科前沿带领一个群体不断取得学术成果的能力和水平,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保持稳定发展,在学术上要有成就,在工作作风上要刻苦、认真,管理上要科学民主,团队成员之间团结、奋进,积极进取,就会为一个学科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有了高水平的师资梯队,就有了良好的学术氛围,也就有了取得高水平成果的必要条件。
五是认真做好学科培养方案的论证,这一点尤为重要。培养方案的形成,关系到教师教学科研的重心,关系到学生对安全专业的“认识特色”,培养方案制定得好,可以使教师的教学科研以及学生的能力培养和就业机会都得到很好的提高,尽可能减少学科建设过程中的弯路。
六是重视实践环节。特别是初建专业,本来实践环节就非常薄弱,如果不重视实践教学,培养的学生都“眼高手低”,只是掌握了一些“死”的感念和理论而已,毕业后很难胜任实际工作,更谈不上创新,同时也会限制教师整体水平的提高。
四、可行性的几点建议
1.建立合理的学科队伍
学科队伍承担着学科教学培养方案的制定,教学大纲的修订,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改革的实验以及学生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学科生存的基础。一个合理的学科队伍,应该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有鲜明且有优势的特色,符合学校学科规划目标(往往以服务地域经济发展为目的),同时具有前瞻性的目光和巨大的凝聚力;能及时加强对外交流,掌握学科前沿和行业方向。在合适的阶段适时进行进修培养,便可以健康茁壮成长,培育出令人喜爱的果实。
2.制定合理的培养方案
有了合理的学科队伍,必定会发挥每个师资的力量和优势,因此,制定合理的培养方案就显得顺理成章。值得注意的是培养方案应根据学科队伍的发展、学科前沿和行业动态以及地域经济特点及时进行修正。
3.重视课程实验
对于专业基础课程,应多开实验项目,实验设备尽可能采用先进的仪器设备。因为由于技术的发展,往往实际生产第一线的设备相对比较先进,因此需要实验课程的实验仪器能紧跟时代的发展;同时,试验过程中尽可能缩小分组人数,以保证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动手。
4.重视专业实习和毕业设计
实习尽量选择具有普遍安全问题的工厂(单位)和地域经济特色的企业单位,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可有针对性将一些科研问题作为毕业设计和毕业实习的内容,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的教学质量,而且可以提高毕业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要以特色为依托并逐步向外拓宽
这个过程不可急躁,但又不可不做,逐步加强安全专业学科与其他专业学科的交叉,只有这样安全工程专业才能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途。
6.加强学生素养能力的培养
安全学科内涵丰富,需要学生具有较高的运用基础知识进行不断自学进化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要培养学生具有敏锐的洞察力、极强的责任心,因为学校最终的目的是培养社会认可的高质量人才。人才的内涵包括知识技能的培养,同时还包括能力素养的培养,因而它是一个系统工程。作为一个特殊的新建热门专业,在师资力量相对比较薄弱的专业建设初期,这一点尤其要注意,这涉及到一个专业面对社会考验能否满意通过的问题,也涉及到学科建设长远的发展前景问题。
7.充分调动各方面资源与力量
加强与政府相关部门的联系,探索建立长效、良性的与企业互惠发展机制。充分利用社会、政府、研究所、企业、公司等资源与技术,全方位促进学科的积极建设和健康发展,特别是加强校企合作,可以达到互惠互利,既促进地方区域经济又为学科专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近期三起重特大瓦斯爆炸事故的通报[Z].2012-10-15.
[2]殷文韬,傅贵,袁沙沙,等.2001—2012年我国重特大瓦斯爆炸事故特征及发生规律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3,(2):141-147.
[3]李亚斌,邓永军.企业安全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大众标准化,
2003,(3):40-41.
[4]李晓群.学科建设的要素及原则[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1,
(9):39-40.
一、深化中小学校整体改革的主要任务
学校整体改革是以教育方针为指导,运用系统理论和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调整学校教育系统内外部诸要素、各层次的关系,优化学校教育结构,放大学校整体功能,全面提高学校立德树人水平和教育质量,促进全体学生健康和谐、全面个性发展的改革实践。现阶段,深入推进中小学校整体改革的重点任务是:
(一)创造适合学生的学校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是推进学校整体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每所学校应该基于自身的历史传统、地理环境、办学条件、生源情况等实际状况,认真研究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层次的学生发展的需求,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落实“卓越课堂”五年行动计划、“2+2”项目、“1+5”综合实践大课堂等项目,尝试“走班制”“翻转课堂”等新的教学、管理方式,深入推进课程教学、实践活动、学生评价等方面的改革,因校制宜、因材施教,努力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
(二)促进学校之间的均衡发展。近年来,随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的推进,学校之间的差距有所缩小,但应该看到校际之间的不均衡现象依然存在。目前,正处于均衡发展的攻坚阶段。推进学校整体改革,要通过合理规划、捆绑发展、一校多点、集团办学等方式,促进优质资源共享,实现“共振效应”,办更多的好学校。在此过程中,市、区县内的一些好学校要有明确的示范引领和责任担当意识,在办学模式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创造更多的先进经验,探索切实有效的支援帮扶工作机制,辐射带动更多的学校改革发展,促进校际间的均衡。
(三)变革学校整体的文化生态。文化是教育之根。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是人与文化之间的双向建构。在建设文化强国的背景下,中小学校在文化的传承创新中将扮演重要的基础性的角色。推动学校整体改革,要以优秀文化作为引领,从整体上变革学校的文化生态。值得注意的是,学校的文化建设一定要避免价值选择的随意化、理念表达的口号化、环境建设的浅表化、行动开展的形式化等倾向。深入挖掘本校、本地区、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内涵,选择性吸纳国外的先进文化,融入学校管理、课程、教学、活动等各方面,彰显学校的价值追求。
(四)满足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当前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主要体现在公平教育和优质教育两大方面。推动学校整体改革,一方面要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入园、择校等问题,特别要解决好边远农村地区的校点布局和办学条件等问题,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的均等化,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不让每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切实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另一方面,要提高全体教师的道德素养和专业能力,杜绝侵害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一切行为,科学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全面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学校整体改革是一个深刻的、复杂的、渐进的过程。学校整体改革要努力寻求改革的最佳合力点,力求从整体上、全局上把握对象,全方位、多角度寻求变革的途径。
(一)问题导向。问题是学校整体改革的起点。学校改革绝不是为了改革而改革,而是为解决学校现在和未来发展的问题而改革。在推进改革时,要对学校的现状作出科学诊断,对同行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对未来的趋势作出敏锐判断,进而发现自己的问题与不足。学校在梳理问题时,要对问题的重要程度、难易程度进行分类,善于抓住主要问题,并形成问题链。比如,影响学校发展的是学校价值方向的理念性问题,还是课程教学改革等实践性问题?是学校管理的问题,还是教师队伍的问题?在对学校的问题进行诊断分析后,进而确定一个阶段的改革主题,制定清晰的变革目标和具体的任务,并据此来调整学校教育要素的新结构、新关系,规划学校改革发展的新方案。
(二)系统设计。学校教育的复杂性、长期性,决定了局部的变革已经不能解决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而且容易出现“头疼医头,脚痛医脚”的短视行为。推进学校整体改革,需要整体思考、系统设计,确立不同改革阶段的重点任务。坚持全局和局部相配套、治标和治本相结合、渐进和突破相促进,进一步优化改革整体布局。要按照教育基本规律,对照最新的教育政策和现代学校制度的基本要求,通过专家评估和自我评估相结合,对现有的办学理念、办学目标以及育人目标、教育教学实践、管理制度和组织架构进行重新审视。从主题确立、方案设计、推进方式、过程监督、总结提炼等方面构建一套系统的学校整体改革程序体系,可以研制《学校教育发展整体策划》《学校课程实施纲要》《学校教学实施指南》《学校德育实施指南》《学校教育环境设计》等一系列文本,指导学校改革实践。
(三)多元推进。每所学校发展的阶段、水平存在差异,因而推进学校整体改革的模式不尽相同。学校整体变革需要考虑推进策略的多元化。从改革的路径来看,可以“理念先行,实践跟进”,也可以“先实践行动,后理论提升”。从改革的层次来看,对于具备较高办学水平的学校,可以“系统优化,全面升级”;对于办学基础一般的学校,则可以“错位发展,特色成长”。推进学校整体改革,并非是不分层次、不分重点的“整齐划一式”改革,而是基于学校实际情况,综合改革与专项改革相结合、重点突破与全面改进相协调的“立体多元式”改革。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还要定期加强评估和反思,考虑不同基础,制定发展性评价体系,开展多元评价。
(四)人本着力。人是学校整体改革的手段和目的。学校整体改革的一整套设想、方案,如果不从全体师生发展的需要出发,不调动起全体师生的参与热情,都不可能成功地转化为教育改革实践。推进学校整体改革,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将管理者的管理行为、教师的教育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这三股力量汇合成为强大的教育改革实践合力。动员和组织改革的相关群体参与改革实践,防止改革过程只有少数人知晓、个别人参与,争取绝大多数人的支持。要落实、做好各项培训工作,提高校长推进学校改革的领导力和教师的执行力。
(五)多校联动。推进学校整体改革,不仅仅是一所学校内部的改革,而且可以是多所学校联动、内外互动的整体改革。一段时间以来,重庆围绕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战略,开展了校地互动、捆绑发展、领雁工程等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以区县、片区、学区为单位的连片发展、校际联动、区域带动逐渐成为学校整体发展的常态。因此,学校整体改革要主动出击,向区域内外的优秀学校学习,组建学校发展共同体,实现联动中的资源共享、信息共通、发展共享,实现学校发展的“群雁齐飞”。
三、深化中小学校整体改革的支持系统
学校整体改革不仅是学校内部的改革,而且要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外部环境的影响和制约。推进学校整体改革,需要整合各方力量,构建政策、专业、学校自主发展的支持系统。
(一)重政策保障,加大学校整体改革的支持力度。教育行政部门的政策引导和支持,是推进学校整体改革的重要前提。一是要深入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搭建学校之间的改革交流平台,特别是加大农村学校、薄弱学校的经费投入力度,提升学校的办学条件、师资水平。二是要探索对学校改革的技术支持。教育现代化是学校整体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可以充分利用云技术、互联网技术改变现有的教育结构形式,促进区域学校教育改革资源共享。三是要加强督导评估。鼓励学校制定推进整体改革的计划或方案,增强学校改革的规范性和操作性。
(二)重专业引领,构建学校整体改革的指导体系。推进学校整体改革,离不开系统的专业指导和理论提升。一是要加强教研机构的研究能力、组织能力建设,做好学校整体改革的相关评价体系研究,帮助学校做好改革的研究工作,指导学校更加科学地制定改革方案。二是要充分利用高校专家资源,协助参与问题诊断、方案设计,帮助学校提升改革的理论水平。
一、民族文化传承:
民族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使命
学校教育的最终价值目标是人的发展,而人的发展与文化发展是什么关系?文化的发展与学校教育又是什么关系?民族学校教育及其文化与民族教育改革又是什么关系?本文对上述问题做如下探讨。
1.文化发展是人的发展的基本条件
应该说,学校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关注人的发展问题。那么,我们提出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是民族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使命,是否与学校教育发展的目标相悖呢?回答是否定的。
在人与文化的关系上,几百年来一直处于“以人为本”或“以文为本”的两极对立之中,产生了“人至上”和“文化至上”两种对立的价值观念。“人至上”论者坚持以人为本,强调人在文化社会中的主体地位,认为人是发展社会文化的根本动力。而“文化至上”论者坚持以文为本,强调文化在人类社会中的决定作用,认为文化是推动包括个人在内的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这两种对立的价值观念在处理人与文化的关系问题上,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行为模式:一种行为模式体现为尊重人、爱护人;另一种行为模式体现为尊重文化、尊重知识。这两种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均有其合理性。事实上,人与文化是紧密结合、不可分割的。人是文化的主体,文化是人的本质的外化。强调人的发展并不是否定文化的导向作用;强调文化的导向作用,但不能否认人的发展。如有研究者指出:“人的发展与文化发展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是两个永无止境的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历史过程。一方面,人的发展为文化提高了主体支持。无论是发展物质文化,还是发展精神文化,都离不开人这一主体。另一方面,文化发展是人的发展的前提条件。人是用文化武装起来的自觉主体。离开了文化,人就不能成为自觉主体。文化的发展是人的发展的推动器。可见,人的发展与文化的发展是辩证统一的。”(P413)
因此,笔者认为,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是民族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使命,与学校教育的人的发展目标是不相悖的,而是相互促进的。而其中文化发展是人的发展的基本条件。原因在于,我们承认文化是人的创造物。没有人,就没有文化。但反过来,文化又是人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没有文化的发展,就没有人的发展。人生活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文化环境的优化对人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人是文化的动物”。文化对人性、人格的形成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文化结构对人性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同时文化对人格的形成与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影响。一方面,文化是人格的放大和外部投射;另一方面,文化也影响和塑造人格。这就是说,教育、教化对人格培育有重要意义。人格的形成,依赖于文化教化;人格的发展,也依赖于文化教化。(P421~422)
2.学校教育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学校是什么?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教育人类学者从文化的角度认为:“学校是文化传递的工具;学校是一种具有参照性的文化机构;学校是一种跨文化冲突和执行文化功能的竞争场所;学校是一种标定学生文化级别的科层制教育的机构。学校教育与文化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一方面,学校教育具有保存、传递和创造文化的功能;另一方面,人类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客观精神文化和主观精神文化对学校教育都具有支配和控制作用,学校教育的每一层面都将受到整个文化的多层结构决定。学校教育与文化既有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一面,又有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过程中变化和发展的一面。学校教育与文化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过程中,不断地按照各自的运动规律变化和发展。”[12]学校作为教育的基本单位,就其实质而言,是一个文化组织系统,而不仅仅只是文化传播的工具。学校所特有的文化品位和风格决定了它能够在多大的程度上承担社会和历史赋予它的使命。“民族地区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时,一定要考虑本民族的文化特色,不能机械照搬汉族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模式。要使校园文化和学生所在地区的民族文化相统一,这样才能使学生对学校有认同感,从而激发他们努力学习的内在动机。”(P257)
3.学校教育及其文化与民族教育改革
一套教育改革方案最终必须在学校落实。而学校是由物质和材料因素、人类社会系统因素、组织结构因素及文化因素构成的复杂系统。教育改革如果不想流于表面或虚幻,就必须深入探求学校文化的脉络,并生成与之相容的学校文化。英国学者霍普金斯等认为,当国家的课程改革框架与学校结合时,我们所要采纳的改革取向应表现在两个方面的结合上:一是着眼于学生和教师的全面主动和积极的发展和进步,这是课程变革的终极目标;二是学校应对课程改革能力的提高。而前者的实现,必须以后者为基础,因为后者为前者提供了机制和条件上的保障。美国着名学者富兰曾经更为直接地讲道:“如果欠缺一个支援性的学校文化,课程改革无望。而学校文化转变是一件长久而棘手的事情。”
学校是真正发生教育和进行教育的地方,是教育改革的基点。教育的中心和灵魂在学校。对于承载着教育人和课程改革任务的基本单位来说,学校面临着自身文化重建的艰巨任务,这是保障学校获得教育改革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力量和机制。从更深层的意义上说,文化是教育改革的一个背景,是教育政策和教育制度的“土壤”。教育改革能否顺利推行,关键是看这“土壤”能否为教育改革提供合适的生长环境。从这个意义上看,教育改革同时也是学校文化的转型,是对学校“文化土壤”的改造。有研究者认为:“课程改革即学校文化的改革。”同样,教育及其民族教育的改革也即学校文化的变革。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对学生起着教育引导、规范行为等作用。但在民族地区常常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即校园文化与学生原有文化或家庭文化存在着不一致之处。因为民族学校的学生入学前,已经受到其家庭和本民族社会道德观、价值观、行为方式等的影响,已初步形成了对自己的家庭、民族的一系列认同意识。但入学后由于受到他族文化,特别是主流民族文化的影响,民族学校的学生常常会产生一种无所适从的感觉。这种文化的不一致有时会给学生心理带来严重的影响。它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能会导致厌学、逃学。(P256)
二、民族学校文化建设与民族教育改革
“解决学校文化与学生原有文化冲突的可行性方法是实施多元文化课程方案。英国教育人类学家杰夫科特(R.Jeffcoate)对此制定了选择课程内容的标准:第一,内容选择需要具有国际性,其观点具有全人类性。第二,所提供的视觉形象、故事及知识要全面体现文化中的各种文化群体。第三,学生应有机会获得有关种族和文化间异同的真实知识。第四,应客观地介绍各种移民和异文化群体。第五,允许各民族用自己的语言来解释其文化。多元文化课程的采纳有利于学校充分发挥教育的本性,摆脱某一狭隘文化的垄断,促进学生对学校文化的认可,并乐于接受。”(P257)
1.通过民族学校课程建设传递民族文化
在课程设置方面,除开设国家统一的课程外,还应增设有关文学、历史学、风俗等课程,这些课程有助于学生全面了解人类发展历史,了解各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尤其要开发本土课程。“本土课程开发的目标包括:使本土人民意识到他们自己完整、系统、历史悠久但却被长期压抑的本土知识体系;展现本土知识在本土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巨大贡献,重新唤起本土人民对于本土知识体系的价值意识;通过本土知识的传播,加强青少年学生的文化认同;改造源自西方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及人文科学课程,使他们本土化,剔除它们之中对于本土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不利的东西。”课程教材的编写应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着重体现出民族特色。课时的安排可灵活机动。学校应重视隐性课程,隐性课程是指非正式学习的各种教育要素,如校园环境、学校规章制度、校园文化活动、师生关系等,这些隐性课程通常会对学生产生强烈的影响。民族学校的课堂教学要使用民族文字的编译教材和自编教材。编译教材以全国统编教材为蓝本,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可增加某些内容;自编教材则是各民族地区学校根据本地区、本民族实际自己组织编写的教材,也称乡土教材或本土教材。编译教材要准确、规范,内容的增删应适度,增加的有关内容应具有科学性、人文性、民族性、思想性;自编教材要以民族团结、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为主题,结合本民族及本地区的历史、文化、经济实际编写。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知识的科学性、人文性、民族性、思想性的传授,使各民族学生能够接受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本土文化知识,形成正确的民族观和人生观。
【关键词】中专教育;计算机;教学;改革
21世纪是计算机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计算机应用到社会各行各业中,社会上对计算机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由于计算机是一个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要求在人才的培养中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1职业技术教育中计算机实践教学面临的问题
在中专教育中,计算机实践教学还存在很多问题,学校教育没有从具体的社会发展出发,在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没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问题:
1.1培养目标不具体
一直以来,中专教学中计算机实践教学目标就没有根据社会的发展而相应的发生变化,教学目标停滞不前。从理论角度上来说,培养目标就是培养出具有扎实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有着一定的计算机技能的人才,但是这个培养目标却并没有细化到实际的教学中。随着社会分工的越来越细,社会上需要的计算机人才也是非常细化的,它会分成很多不同类别的,不同类别的计算机人才要有着不同的专业技能。职业技术教育学校中培养目标不具体就带来了人才培养方向的不明确,专业化的计算机人才稀少。
1.2师资力量匮乏
在计算机实践教学中,很多校的师资力量匮乏,老一辈的教师因循守旧,不愿运用现代教学工具和先进的教学模式,只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年轻一辈的教师经验不足,教学中不能紧密联系社会实际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由于计算机实践教学同时是一门实践性要求比较高的学科,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更加偏向理论教学,对于实践课程不知要如何开展下去,学生也无法从单调稀少的实践课程中获取较多的实践知识,一切都只能是学生自己摸索。学生在学习中遇到问题时,教师很多时候也并不能给予正确的指导。
1.3教学内容没有紧跟时展
由于现今计算机发展的日新月异,计算机教学内容也是在快速发生着变化,也许今天还在使用的教学资料,明天就被社会淘汰了。很多学校的教学设备老套,教学软件过时,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后才发现所学的知识已经被淘汰了。计算机实践教学脱离社会发展的实际严重影响了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1.4没有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师教学中过分依赖课本,一股脑的将课本知识传授给学生,但是学生要接受这些知识则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而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没有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没有因材施教,这样使得学生觉得计算机学习非常困难,学习效果也就很弱了。
2计算机实践教学改革方案
在计算机实践教学中,针对前文提高的问题,职业技术教育学校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改革:
2.1明确教学目标,制定合理的课程体系
根据社会发展的实际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然后再将教学目标细化到每一门课程的学习中,每一门课程的教学中制定一定的教学目标,并通过教学模式的改革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学校依据教学大纲和社会发展制定计算机实践教学的目标,然后合理分配课程,合理安排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课时,一般而言,实践课时不能少于理论课时,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2.2重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计算机实践课程中重视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能力,那么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重视学生兴趣的培养,重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有了学习的兴趣才能真正用心去学习,有了创新思维才能更好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逐渐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
2.3完善教学设备,改善教学环境
教学设备是计算机实践教学的基础,如果没有优质的教学设备,学生在上课时有很多时间浪费在开关机、窗口的反应上。学校要根据教学的实际和学校财务状况,尽量为学生建设出完善的实践教学基地,配备最新的教学设备,让学生接触到最新的计算机知识。
2.4壮大师资力量
教师要不断吸取新知识,努力为学生提供最新的计算机知识,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理念,改革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发挥和创新性思维的培养。教师要看到自身存在的弱点,不断完善自身,提高教学水平。
2.5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
在计算机实践教学中,要有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这是不断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工具,是发现教学中存在哪些问题的工具。在计算机实践教学中,要定期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采取多种评价方式结合,不断在评价中发现教学还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相应的改革和调整,不断促进学生计算机实践能力的提高。
在计算机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中专学校中计算机实践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中专学校要看到社会发展的实际,看到社会需要的人才,不断进行改革,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徐健.计算机课程实践教学模式[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08(3)
关键词:学生评价;评价机制;终极目标
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把学生评价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是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终极目标。学生评价作为检测学生发展过程及结果的重要手段,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评价目标体系和评价方式方法直接影响着课程培养目标的实现,影响着课程功能的转向与落实。
长期以来,受应该教育的影响,评价学校以升学率为“指挥棒”,评价学生以成绩高低“论英雄”,阻碍了学校的特色化办学,捆缚了教师的个性化教学,压抑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但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化和课程改革的要求,学生评价不应该只是关注学生学业成绩的发展,而应该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不应该停留在结果的评价上,而应该注重过程的评价,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方法,以及相应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教师经常性地对学生的发展变化情况、学习情况进行分析评估,调整改进教育方法,形成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机制,激发学生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才能全面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才能培养出适合时展需要的身心健康、德才兼备的创新型人才。
由此可见,学生评价与学生的成长发展关系密切,与学校的发展相辅相成,建立新型的、合理的评价体系是学生教育教学工作中刻不容缓的一项重要工作。
二、目前农村教学现状中存在的对学生评价的误区
目前绝大部分学校在评价教师和学生时,往往注重便于考核容易量化的方面,而忽视了质性考核,这种内容单一的评价机制,限制了学生多方面的发展,不利于培养高素质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存在着种种误区。
误区一:通过单一的考试形式来评价学校、教师、学生的评价机制有碍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考试指挥棒”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左右学校教育工作的方向。传统的应试教育产生了一切转着考试转的现象,教育成为考试的附属品,考什么教师就教什么,考什么学生就学什么。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家长,两眼紧盯着成绩不放,成绩高了,“一白遮百丑,”什么都好。成绩低了,“一棒子打死”,什么都不好。他们看不到学生的发展过程,不能从发展的角度评价学生,教育学生。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又如何能适应社会与时代的发展需要呢?
误区二:学校把常识课与基础课区别对待,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有些学校在管理中通常把音、体、美,思品、社会、自然等课程列为常识课,语、数、外等课程列为基础课。无论学校、教师、学生都轻视常识课,重视基础课。而在基础课中又有一大部分家长和学生重视数学和英语。
误区三:教师中普遍存在的“重智轻德、重知轻能”思想制约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注重了知识传授,而忽视了品德修养;注重了成绩的提高,忽视了能力的培养;注重课堂学习,忽视相互协作;注重学校教育,忽视社会实践。
三、新课标实施中如何评价学生
(1)“全面发展”强调在基础教育阶段,课程的功能和目标是从全面发展的角度发展和发现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必须要摈弃教师为片面追求学业成绩而以牺牲学生在其他方面的健康发展为代价的做法。
(2)评价技术的有限性和教育追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好奇心、投入程度,合作态度和探索精神,就难以用客观的、量化的指标精确地进行描述、区分和测量,但不能就因此不关注学生在这些方面的发展和表现。当前考试评价仍占学生评价主体地位的今天,我们既要通过学生评价改革来推动新课程改革,也要借助新课程改革进行学生评价改革。一方面,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对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等方面目标的达成与发展状态的评价。另一方面,在评价方法上可以多样化,比如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践活动、自我评价、面谈、提问、日常观察、成长记录袋等评价方法相结合。
当前,为了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北京市实施了“名校带多校”策略,学校的办学规模得以迅速扩展。以北京市第一一中学(以下简称“一一中学”)为例,学校现在的工作半径是:往北55公里,往西10公里,往南还有5公里;学校有132个班、6000名学生。以前我们强调,中小学校长要尽可能多地认识学生,那么按现在这个规模就很难做到。此外,文化冲突现象在所难免,而这一问题却很少有人关注和讨论。一一中学有68年的历史,它的精神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追求的是卓越。然而,学校的新校区、分校却刚刚起步。地域的特点、生源的差距、校区的境界都会带来文化冲突,工作起来感觉压力倍增,而这些问题单靠一所学校很难解决。而这些所谓“被带”的学校,笔者个人觉得其自身都有存在的价值。比如,在笔者主持的海淀区校长基地中,一一中学所带的五六所学校确实相对比较薄弱,但实际上,这些学校中的每所学校都有其独特的存在价值,它们的办学经验都值得学习,都应当贡献出来。因此,学校的办学规模到底应该多大才合适确实是一个需要探讨的问题。现实中,教师工作的边界在无节制地扩大,而学校却缺乏有效的激励手段。目前,学校执行的绩效工资方案的参照标准即教师的工作量还是2000年北京市规定的。新课程改革以来,教师的工作量增加太多,比如,要教授两个班的课、担任一个班的班主任,然后要承担各种选修课,而且选修课还是动态变化的;承担研学、承担社会实践;各种课程开发、课题研究、学生社团、竞赛指导……一个教师的工作量到底是多少?工作量大幅增加了,而工资却没有变化。教师的工作边界扩大了,就需要有激励机制,但学校在职称上似乎无法激励。现在中小学开始评正高职称,这说明中小学教师劳动的复杂程度应该跟大学一样。那么,研究生毕业后工作五年自然应该就可以评中级职称,但目前所限定的75%的中高级职称比例使得一批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工作七八年都评不上中级职称。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从哪儿来?这些都是学校管理的基础问题。转型最怕注意力分散,顶层设计就显得格外重要。顶层设计是政府的责任,如果政府把改变一所学校的重任全部交给校长,学校的压力感就会非常沉重,因为很多时候,对改革方向的把握、配套机制的建设、相关政策的制定,都不是基层学校靠一己热情和能力能办到的。因此,政府应该把该做的、该管的事情做好和管好。教育转型对治理能力的挑战,不能只落到学校。如果顶层设计不科学的话,就势必会带来混乱。比如考试改革,它起着导向作用,要科学稳妥、慎之又慎。如2014年的中考,有四五千个学生物理考满分,高中还怎么选拔学生?高中的定位怎么体现?又如,2014年的中考语文考连环画,这种形式是不是适合于初中这个学段?这想要传达怎样的改革信号?笔者认为,顶层设计应当关注更宏观的问题,如果在这些专业问题上管得过多、过细,难免会误入的歧途。如果顶层设计出现偏差和混乱,那么,改革和发展就会遭受损失。
二、我们如何应对这些挑战?
我们要建立立足于校本改革方案的思维方式。当前,基础教育变革越来越趋向于学校,而学校的改革和发展越来越依赖于自主决策和主动创新。笔者认为,我们应该注意两点。首先,我们是具体的实践者,设计任何方案都不能流于表面。现在是三山五岳的概念、五湖四海的观点,我们在其中穿越,任何一种观点对我们都可能有影响。其次,我们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能靠别人给我们提供标准。我们不能看新树了谁的典型,然后就都去学习,就照着人家的模式去做。我们得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去感悟、去设计。因此,我们倡导主动创新、实事求是和独立思考的精神。外部环境变了,学校是不是就要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向别人学习,但对方的手法是不是能学得到,怎么学习?前者说的是战略,战略很重要,是做自己;后者讲的是策略,每个学校要有自己独特的策略,而且节奏的把握也非常重要。像一零一中学,我们并不认为所有的科目都要实行走班教学;从我们的现实出发,四万平方米、四千学生,我们的大班额没法走班。所以,我们既不能故步自封,也不能贪吃冒进,更不能随波逐流。现在谈论改革,我们就需要思考:学校原有的培养模式还有没有生命力?我们有很多的经验,但从目前来看,新的形势显然已经超出了我们的经验值。现在,高中招生大幅度的名额分配和高考科目改革的现状,需要我们掌握一点辩证法,弄清楚变与不变的关系,既要看到需要改变的地方,同时也要看到必须坚持的东西。改革是一种完善,是要改掉不好的做法和行为模式,而好的原则和目标则要保持住,要守住根本。笔者的体会是:教育改革的思路是不立不破,首先要立,不能上来先破,破了以后立什么呢?立的思路是基层真实的教育活动。教育改革是学校自己的事,不是别人的事,同时我们也要在世界的坐标中去寻找自己的定位。我们看到,教育界有很多的新举措,那么这些举措是进步、是发展,还是充其量仅仅是一种变化?这些举措是不是有价值?有的时候,我们容易为一些旧问题反复折腾,而我们都知道教育是最经不起折腾的。我们必须要有独立的思考和清醒的判断。
三、一一中学如何开展教育创新?
教育管理体制是一个国家在一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制度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对教育事业进行组织管理的各项制度的总和,教育管理体制是整个教育体制得以构成和运行的保障,它对学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发展的方向,速度,规模有直接的影响。它涉及教育系统的机构设置、职责范围、隶属关系、权力划分和运行机制等方面,其外延包括以教育领导体制、办学体制和投资体制为核心的一系列教育制度。
以来,我国的课程管理权力几经变革,经历了高度中央集权、扩大地方权限、加强统一领导和管理、权力下移与地方负责等几个阶段。基础教育管理体制也经历了六次变革,由于它是在计划经济体制和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下形成,所以主要有高度集中、自我封闭、垂直领导等特点。虽然说在时代背景下它具有一定积极意义,但是在以后,原有的教育管理体制的不足之处就逐渐暴露出来,从而不适应新的社会环境,这样对教育管理体制的缺点改革就势在必行。1999年中央政府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正式提出“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实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的课程改革目标。我国各个地方主要采用的是“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它真正的实质是以乡为主,由各级县、乡、村实施对基础教育的管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这种体制也出现了弊端2001年6月,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案(试行)》,明确提出“为保障和促进课程适应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进而,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实行三级课程的制度和模式就以法律的形式得到了正式而明确的规定。因此,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管理框架分为三个部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现在我国各个地方主要采用的是“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它真正的实质是以乡为主,由各级县、乡、村实施对基础教育的管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这种体制也出现了弊端。现在我国教育管理体制的基本形式是属于中央统一领导下的分级管理制度,是一种以中央集权为基本,中央和地方管理适当结合的制度。隶属关系表现为:中央教育行政管理机构与地方教育行政管理机构之间存在上下级关系,同时各级教育行政管理机构隶属同级政府,体现了一种从属制。这样就把前面的基础教育管理的体制优点结合了起来,抵消了不足之处。这种基础教育管理体制的特点为:一是关注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二是对政府在教育管理体制中的作用进行了调整,提出了“省级统筹,以县为主”。三是经费的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四是依法实施义务教育,树立责任意识。
二、 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学校管理缺乏自主管理权
我国在开初由于国家集权,实施的主要是垂直领导。对于学校来说,学校的事物几乎就全部都由政府决策,学校只是执行政府命令,是政府的附属物。后来虽然说经历了中央“放权”,对学校而言是建立一个政府的宏观管理,有利于去扩大学校办学的自主权,但是政府和学校关系没有改变,仍然是直接的行政管理,从本质上看,仅仅是单纯的管理权限的变化,不过是换了一个管理机构而已。因此,学校拥有极其少的自主管理权,让学校的本质去为统治阶级服务,而不是从学生本身的身心健康出发,使学校成为了一个冷冰冰的为国家输送所需人才的机器制造厂。
2. 学校的办学主体和投资渠道比较单一
当前,我国的学校办学主体比较单一,基本上都是国家和政府,社会和个人的参与度很小。由于现在社会的快速发展,单一的国家和政府办学很难调动办学的积极性,学校的教学质量也就面临严峻的考验。办学主体和投资渠道的多元化是必然的趋势,多元化的办学主体和投资渠道可以调动全社会参与教育的积极性,让学校教育扩大影响和减少国家的财政危机。
3. 各个教育行政组织机构间的管理混乱、职责不清
科学合理分配各个教育行政组织机构间的职责是搞好基础教育体制改革的关键。在教育行政机构与学校的关系上,从我国建立起,教育的行政组织机构大多数都是直接干预学校的教学过程、学校管理过程的情况十分严重。导致教育行政组织机构工作和任务繁冗复杂,该负有的职责落不到位导,这是没有理清职责而导致的问题。
三、 我国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解决措施
1. 改变管理观念,相应放权实现学校办学的自主化
为了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就必须对基础教育管理观念进行改变。观念上的改变首先是要根据现实社会的需求,因为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既源于社会需求也受社会制约,教育带有各个时代社会的特点和要求,体现着一定的社会性质。其次,要创设基础教育的新目标,让教学走在发展的前面。对于政府就需要对学校放相应的权力,由以前的直接管理和微观管理转为间接管理和宏观管理,除此之外,应该发挥政府的调控和市场机制的作用,鼓励和激励学校进行制度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基础教育面向社会,扩大学校办学的自主权。
2. 使办学主体和投资渠道多元化
要进一步拓展学校的投资渠道,实现投资和融资的改变,这是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学校教育发展的重要条件。国家应该积极鼓励地方学校实现办学主体的多元化,促进学校吸引社会上的企业和个人来投资。学校也应积极主动到社会上拉拢有利于学校发展的资金来源,形成多元化局面。
关键词:应试;教师;生存困境
“素质教育”一词已是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非常流行的词语,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是对党的教育方针以及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体现。特别是自党的十七大以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教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要面向全体学生。然而,现如今的教育,出现了原来“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演变成现如今的“扎扎实实搞应试教育”。由于学生成绩不理想而面对来自家长、社会等各方面的沉重压力,致使教师的生存状况陷入窘境,造成教师的生存压力越来越大,特别高中教师要面对是高考升学,使他们产生了巨大精神压力。加之,高中教师较低的职业收入,同样也给他们造成了巨大的物质压力。本文拟从教师平日工作过程中入手,浅析一线高中教师目前的生存困境,这对丰富教师职业发展以及教师幸福感方面的理论奠定了十分重要的实践基础,同时,为有关部门制定教师教育改革方案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应试”目标下,繁重的教案、教研“拷贝”恶化教师的工作环境
教师备课要求“三备”,即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三备”的完成最终要落脚于教案。教案对教师而言是非常必要的。它是自己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的反思成果,凝聚着自己知识、实践经验和教学细节的积累,有利于培养教师认真扎实的工作作风。然而,目前高中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出现严重的“拷贝”倾向,特别是教案的书写。不少教师在备课时多是搜集别人已经加工好的现成知识,然后自己通过“拿来主义”对知识进行简单和重复加工,再对知识进行“搬运”,最后美其名曰“自己的教案”。更有甚者,直接把一些优秀教师的教学思路搬到课堂上。长此下去,教师根本不能真正彻底进行教学反思,不能真正深刻体会知识之间所蕴藏的必然联系,不能真正掌握学生的思维,也就不能真正了解学生问题的根源之所在。同时,高中教师科研往往脱离自身的教育实践,抄袭现象严重。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应试教育下,考点与教学重难点步调不一。因此,教师根本没有时间静下心来去研究教学、科研,而是忙于每天用“鸟枪法”搞题海战术,从而分散教师精力,导致一些不正之风产生,给教师生存造成无形的压力。
二、“模式教学”扼杀了教师的自主创造性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校都要求教师集体备课,这不仅能够保证备课的质量,更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特别对于青年教师而言,是一条快速成长的“捷径”。大家在固定时间、固定地点进行交流对各自教学具有促进作用。但大多数教师都是流于形式,无“备”而来。这种集体备课看似尊重教师专业自主发展,却最终走向教学模式化。所谓“模式教学”一般先由教研组长主持,全体本学科教师集体听课,对主讲人本节课进行评析、矫正,最后每位教师按照“模板”进行复制。特别有些学校要求每个教师都要完全按照相同的模式进行教学,根本不考虑该教师所教学生处于什么样的层次水平,全部一刀切。长此以往,不仅降低了教师个人自主创新性,同时也阻碍了与学生之间真挚地交流,无形之中给教师造成困扰。
三、学校不合理的管理制度造成教师工作的“机械性”
“考、考、考,教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这句话表面看似反映的是广大中小学生学习状况,但也是对教师生存状况真实写照。目前,学校教育管理行政化和权利主义倾向现象严重。学校整个工作中心就是统考和联考,全部都是围着分数转,教学目标狭隘,教师忙于知识灌输、技能训练;教学手段单一,教师忙于大搞专项训练与题海战术。同时,学生分数高低、升学率与教师奖惩、晋升、调动等挂钩,造成教师不得不“自私自利”,脱离教研组的教学总体布局,而私下单独搞一套。这就变相加重教师的工作负担和心理压力,使教师变成改造学生的“机器”。同样,教师也饱受应试对自身摧残之苦。中小学教师计算机应用能力等级、职称计算机、继续教育等考试,浪费了教师大量时间和精力,这不仅给教师带来了沉重的心理负担,也加重了其经济负担。
四、较低的职业收入使教师“入不敷出”
梁启超曰: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足见国家的富强要靠教育。而祖国未来的教育关键在于教师。教师虽然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但教师也是一般人,也需要衣、食、住、行等必要的物质生活满足。有研究也发现:月收入高的教师比月收入地的教师在自我价值方面上高,表明教师幸福感与工资收入呈现正相关(R=0.975)。古人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因此只有在物质需要达到一定水平之上,才可能追求更高的精神需求。然而,随着物价的不断上涨,教师微薄的工资难以维持日常生活所需,给其造成巨大的生存压力。
综上所述,教师的生存困境亟待解决,刻不容缓。只有解除教师生存的后顾之忧,才能使其积极投身于教育事业,则“国之幸甚,百姓之幸甚”。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