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工程造价未来职业规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τ诟咧霸盒9こ淘旒圩ㄒ道此担?本专业学生未来相对应的工作岗位主要是建设工程造价员。根据岗位分析,工作造价专业人才的培养应着重于学生工程计量、工程计价、造价文件编制等方面的能力。无论是课堂教学内容的设置还是实践教学内容的设置都应以此为基本原则。
1 高职工程造价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
目前工程造价专业实践教学主要包括造价综合实训、施工技术综合实训、施工项目管理综合实训等主要项目内容。其中,造价综合实训是最核心的实训项目。造价综合实训旨在通过前期理论课程的专业知识积累(如《建筑工程计量计价》、《安装工程计量计价》等),在实训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独立完成工程计量、计价任务。造价实训主要包括《建筑工程造价实训》、《安装工程造价实训》、《工程造价电算化》等相关课程。譬如,《建筑工程造价实训》要求学生结合实际工程图纸独立完成一栋房屋建筑工程的计量工作。要求学生根据图纸实际,结合《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独立完成计算书、编制工程量清单。以上相关课程的设置、课程内容均突出了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的实践性特点。然而,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也出现诸多问题。如实训课程怎样才能更好地考核学生的专业技能?实训课程实施过程中,怎样调动学生的能动性、积极性?实训课程结束,有无后期实践教学环节强化夯实实训技能?
2 改革实践教学内容,突出技能培养目标
2.1 完善实践教学标准
开展实践教学,首先要确定实践教学目标,工程造价专业实践教学需要有具体明确的质量标准和教学标准。教学标准的制定主要包含教学质量评估、课程成绩考核、学时分配、教学进度、教学手段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其中,教学目标的确定尤为关键。教学目标决定了教学内容,进一步决定了教学的质量、成果。因此,工程造价专业实践教学内容必须明确相关课程的教学目标。例如,工程造价专业核心实训课程包括《建筑工程造价实训》、《安装工程造价实训》、《工程造价电算化》等。其中,《建筑工程造价实训》教学目标旨在通过实训,让学生熟练地掌握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各分部分项工程量计算的方法,并独立完成手工计算书及工程量清单的编制;《安装工程造价实训》教学目标旨在通过实训让学生熟练地掌握房屋建筑水、电、消防、暖通工程等分部分项工程量计算的方法,独立完成手工计算书及工程量清单的编制;《工程造价电算化》教学目标即通过算量软件建模完成工程计量,通过计价软件完成工程量清单的编制,最后根据计价定额完成招标控制价/投标报价的编制。
2.2 实践教学与企业实际工作密切结合
制定与企业实际工作内容相适应的实践教学内容,可以使实践教学更有针对性,从而提升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相对于其他的学科,工程造价的专业性、实践性较强。为了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任课教师在课程中应该通过模拟实训的方法不断夯实实践教学相关的知识。
首先,模拟实训内容应该结合企业及行业实际情况展开。如《建筑工程造价实训》钢筋工程量计算时,学生对于钢筋工程构造、计量通常有很多问题。例如“楼层框架梁上部通长筋在柱支座中的锚固形式如何判断?如何计算?”此时,任课教师应该向学生详细说明梁上部通长筋在柱内锚固包括直锚和弯锚两种形式以及计算的方法;再进一步说明直锚长度在计算时的不同方法以及理由(见表1)。
其次,师资建设同样应该结合企业实践实际。师资建设结合企业实践包括了多个方面。一是相关课程应该引入企业造价一线人员,邀请工程造价一线人员参与实践教学,将实际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以及解决思路介绍给学生;二是学校教师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在实践中解决问题、积累经验,从而更好地为学生实践教学服务。
最后,密切结合建设工程造价员相关岗位职责,对工程造价实践课程体系进行优化与完善。同时加强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以工学结合的基本思路开展实践课程。要求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实践教学能独立完成“计量(手工计量、软件计量)-计价(招标控制价/投标报价)”等造价工作流程,并在实践中即使发现问题并改正,实现毕业生“零距离”上岗。
2.3 积极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培训,实行“双证制”
我国高职院校十分注重职业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所实施的实践教学通常与职业资格考试相关联。实践教学应该根据职业资格考试相关要求,进而指导学生校内各项实践实训活动。结合职业资格考试的实践教学有利于学生收获就业所必需的职业技能;也有利学生提高市场上的竞争力。因此应当明确社会发展和职业岗位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从而及时调整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确保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针对性。
3 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3.1 构建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科学、合理地选择教学内容是构建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实践内容的制定工作中既要考虑到教学内容的深度、广度。高职教学改革要求实践内容在程序和选择思路上与工程造价专业的要求和特色相符合。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应该结合工程造价专业的三个特点,包括技术、经济、管理。例如,技术包括了建筑施工技术、工程计量技术等。建筑施工技术相关课程的合理设置可以更好地服务于工程计量技术相关课程。因此,建筑施工技术实训课程教学体系、课程内容的合理构建能够让学生在学校参与一线施工生产操作,从而利用生产实践打通理论知识。
3.2 校内实训基础的建设
合理构建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离不开实训基地的建设。工程造价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主要包括生产实训类、理论拓展类、软件应用类三个方面(表2)。实训基地建设的目标旨在通过实践打通各理论环节,更好地为学生今后就业打下坚实专业基础。
除此之外,工程造价专业实践实训基地的建设还应涉及到工程测量技能训练、常用建筑与装饰材料检测与检验等方面的内容。
3.3 实训环节常见问题的解决
(1)结构施工图识图问题
工程造价专业学生在造价实训时,最常见的问题就是结构施工图的识读。学生难以在二维平面图纸标注到三维钢筋构造进行转换。因此,学生不理解施工图纸信息,进而难以完成相关工程量的?算。
但在工程造价电算化实训过程中,可以通过软件很好地解决学生结构施工图的识读问题。首先,利用计量软件进行建模,或者导入CAD图纸;然后在软件中各节点完成(修改)钢筋信息的标注;最后,生成相关构件,利用三维查看的功能观察各节点钢筋构造。此外,学生还可以通过平面施工图与软件三维模型进行对照。从中读取各个钢筋节点内容,通过具体的图象帮助学生理解二维平面图,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
(2)工程造价计价问题
当前我国相关建筑企业工程计价主要是利用造价软件进行计算。学生问题主要表现为不能准确进行计价。要解决计价问题,应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首先,要求学生正确理解图纸。从而对各分部分项工程进行分解,并结合图纸及相关资料完成各分部分项工程项目特征描述;其次,正确理解、运用计价定额。定额基价是构成综合单价的根本。因此要求学生结合项目特征描述正确选用定额,并结合市场信息价予以调整。最后,措施项目、其他项目、税金项目的取费要求结合计价定额和最新造价管理办法予以调整。
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我国建筑业“营”改“增”对工程计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营改增之后,工程造价计也面临全新的挑战。如营改增后工程造价税金如何计算?招标控制价及投标报价如何编制?这些问题理应作为实训相关环节的要点。
3.4 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
(1)发挥校外实训基地作用
在进行深度校企合作时,组织学生到相关企业实习。邀请工程造价一线从业人员对企业内部业务进行讲解。通过实地培训的方式给学生们营造实际操作环境,使得学生对实际业务内容有直观了解。并且在企业设置并完善实习生制度。根据实习生实际情况分组,合理利用已建或在建相关工程资料检验学生工程造价技能。利用激励、淘汰机制,在规定时间内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相应工程计量、计价任务。优胜劣汰,最终优秀毕业实习生获得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的机会。在此过程中,建立学生间的良性竞争氛围,学生通过实际工程获得技能锻炼及实习机会。同时,企业在零人力成本情况下获得实习生,并且根据企业自身情况获得优秀毕业实习生,形成校企合作的良性循环。
(2)依托行业建立校外实习基地
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需要以本省内建筑行业的实际情况为依据。例如房屋建筑工程、城市交通轨道工程、安装工程、园林绿化工程、市政工程等各专业都需要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因此在校期间,教师应当结合当地工程造价行业实际情况,向学生分析工程造价专业就业方向、职业规划等内容。
学生在校外参与顶岗实习的过程中,应采用“双导师”制。即学生在企业参与顶岗实习时,既要接受校内教师的理论指导,同时接受企业导师的实践指导。企业导师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让学生逐步参与到企业生产实践中,发现并及时纠正问题。企业导师在实际项目中应起到引导作用,循序渐进地适当加大学生实习工作难度,从而锻炼学生工程造价技能。在实训的过程中,学生潜移默化的与企业建立感情,学生在获得技能提升的同时也获得了认同感、归属感。
在顶岗实习过程中,企业承担的责任与义务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第一,组织学生参与企业内部的实际工作。并采用“现代学徒制”的实训方式对指导学生完成项目并进行考核;第二,企业与高职院校教师展开深度合作,利用高职院校教师专业特长参与企业实际项目;第三,深度教学合作。结合企业一线工程造价专业人员的工程实践经验,邀请企业人员参与工程造价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课程教学等专业建设及教学工作,从而进一步提高实践教学水平和质量。
(3)建立预就业机制
与高职院校合作的企业需为学生建立相关实训基地。在学生顶岗实习的过程中,高职院校应该加强与行业、企业的交流沟通。通过校企合作,建立并完善相关实训条件。进而深度合作,建立优秀实习生选拔机制。企业通过直接接收或向其他企业推荐的方式提供学生就业机会,实现预就业机制。
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使学生在实际工程项目的锻炼中既获得较强的业务能力。并且在实际工作中培养学生爱岗敬业、踏实肯干、谦虚好学和团队合作的精神,从而为今后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专业技能、职业素养基础。
关键词:职业生涯;就业;职业生涯指导
职业生涯是一个人一生中所有与职业相联系的行为与活动,以及相关的态度、价值观、愿望等的连续性经历的过程,也是一个人一生中职业、职位的变迁及工作理想的实现过程。
如今市场需求决定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因此迫切需要职业学校职业生涯规划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适应于社会需要的适用型人才。职业生涯设计作为学生进入社会前应做好的关键一环,理应得到学校的重视。
一、对学生进行职业岗位规划指导的目的和意义
一个人的职业生涯是生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选择了一份职业,就是选择了一种社会角色,进而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我们在社会舞台上职业角色扮演得如何,过着什么样的生活,其实我们是可以把握的。
当前建筑行业一线技能型人才需求量大,其劳动力市场上的求人倍率也高,技工院校的建筑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远远高于同层次一般专业学生的就业率,但是,其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如 “高不成,低不就”,受利益驱动而频频跳槽,这些问题的出现,归结到底都是因为这些学生没有正确的择业观,不能正确地评价自我,对建筑行业和所从事的工作缺乏了解,不具备建筑行业的职业精神与素养,从而也不具备应岗、转岗的关键职业能力。
二、对建筑大类专业学生进行职业生涯分析、讨论
(一)学生求职的误区:(1)对自己的职业角色定位不准确。学生对自己专业的性质认识不清,职业角色定位不准确,就业期望值高,不愿意吃苦和到建筑企业、到工地等第一线岗位工作,就业时挑肥拣瘦,责任感差,法律意识淡薄,没有诚信,随意撕毁实习合同。(2)依赖学校和父母。一直来工民建专业就业率高,没有危机感和危机意识,错误地认为没有工作学校会负责到底。一部分学生往往是家长出于无奈而将其送来“托管”的,没有“读书为了就业”的观念,到了该就业的时候,便显得不知所措,过分地依赖学校和父母。
(二)技工院校建筑大类专业学生的优势。(1)建筑专业是紧俏专业,专业教育面向市场,有很明确的市场定向,从招生开始,就已考虑了今后的就业市场情况,有针对性的招生,这就为同学们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选择好了一个生存空间。(2)技工毕业生是受过良好的专业技术教育而又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的人才,在人才市场中有一定的竞争能力。
三、在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对学生的建议
以就业为导向,首先要知道建筑大类专业的发展方向有:建筑施工技术、工程造价管理、建筑设备安装、建筑工程测量等,然后客观全面地了解所学的专业、了解与所选职业方向相关的专业课程,结合学校、自己的具体情况,制定方案,学好专业知识和技能。一个学生应该以就业为导向,了解学科特色、了解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了解个人的职业发展方向与专业的关系。因此,在校学习期间,就应该增加本专业职业意识,做好步入社会的准备。
四、在职业生涯指导过程中,对学校的建议
职业学校特别是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是一个相对比较特殊的群体,无论学生的来源,学生的组成还是学生自身的素质以及培养目标方向,都有低于普通高中学生。通过对学生心理指导、就业体系的建立、职业生涯的设计的指导使学生了解自己,完善自己,把握未来,迎接挑战。
在职业指导过程中,通过职业心理测试、心理咨询等手段帮助学生培养起健康的心理素质。树立正确的职业意识,职业态度,职业动机,职业理念,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
由于工民建专业的学生实习的地点是施工现场,工作环境差,在实习过程中,经常受到外地师傅的挤压,学生抗压能力差,使涉世未深的学子必然会出现心理的波动和失落情绪。学生在求职中暂时不顺利、遇到挫折、情绪不够稳定或心理出现异常,就需要学校的职业生涯指导教师进行心理咨询和指导,需要学生正确面对心理问题。
参考文献:
关键词:建筑特色;会计人才;培养方案
中图分类号:F2353;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12)04-0012-05
中国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要求,为满足建筑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建筑类高校正不断更新人才培养理念,改革培养方案,围绕培养目标,设计基础型、专业型、发展型等培养模块,力争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行业领军人物以及第一线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由于建筑行业会计有着会计科目相对集中、经营管理及成本核算复杂、工作环境恶劣等特点,因而,建筑企业对会计人才的各方面能力和素质都有着特殊的标准和更高的要求,如何有效促进会计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与建筑行业发展相适应,是当前建筑特色会计人才培养变革中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
一、建筑行业特色的会计人才需求与培养差异
(一)专业能力需求与培养差异
建筑行业特色的会计人才应具备一定的综合管理能力。综合管理能力主要指正确处理财务关系的能力,包括沟通协调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应对压力的能力等。由于建筑行业自身规模的限制,大多数建筑企业会计人员的配备有限,因而,会计人员的主要任务除了做好企业财务活动的核算工作,还要掌握企业工程投资融资的可行性研究、工程结算等,更要做好对企业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的管理。建筑业一般以单项工程为对象进行核算和成本管理,具有工程分布广泛、范围分散、人员复杂等特点,属于开放式生产经营。这给集结成本、核算工程费用等财务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因而,只有树立团队协作意识,
加强与各部门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建立以信任为基础的投资分配、债权债务关系,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才能得以顺利开展。然而,现阶段建筑行业特色高校的会计学专业本科学习偏重于如何组织财务活动,而忽略了对财务协调、团队协作、人际交往以及应对压力能力的培养。
(二)专业知识需求与培养的差异
建筑行业的特点集中表现为企业数量繁多、规模小、经营技术水平较低,以中小企业为主,财务人员少且岗位分工难以明确,这对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建筑行业特色的会计人才不仅要掌握会计学的专业知识,还要掌握财务管理知识、税务知识、金融知识以及与建筑企业相关的管理知识在内的专业知识。此外,建筑企业具有自身的行业特色,为了更快地融入企业,进入工作角色,更好地发挥管理作用,建筑行业特色的会计人才还应对与建筑行业有关政策、法规、行业内部市场环境等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目前,建筑行业特色高校的会计学专业课程设置一般涵盖了会计学专业人才所需的相关知识,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相对完善。但是,在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上基本以一般环境和比较成熟的工、商企业为主要学习对象,针对以建筑施工企业为对象的相关课程虽有设置,但还不够全面和完善,不利于学生的深入学习和掌握。
(三)综合素质需求与培养的差异
建筑行业特色的会计人才应具备以会计职业道德为核心的综合素质。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合理规划职业生涯,是会计人员获得企业信任与认可的基础,也是其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原动力。目前,建筑行业特色高校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不够系统、规范,大部分高校选择通过平时的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渗透,很少单独设置会计职业道德课程。因此,导致目前绝大部分学生职业规划盲目,对未来职业选择的认识肤浅。另一方面建筑施工企业工作环境比较恶劣,这就要求毕业生除了要具备一般会计职业道德和综合素质,还要具备“吃苦耐劳,勇于奉献”的品质和精神。然而,毕业生择业大多不愿意选择民营中小企业,而倾向于行政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报考公务员的比例逐年增长,可见学生的职业忠诚度较低,跳槽现象频繁。
综上所述,目前建筑行业特色高校的会计人才对于专业知识的掌握已比较全面,但在综合专业能力、行业相关知识以及综合素质等方面还难以满足建筑行业发展需求。
二、建筑行业特色会计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
(一)培养目标定位与培养要求
1.培养目标定位
为适应建筑行业对会计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沈阳建筑大学适时调整培养方案,以掌握国家注册会计师考试和执业所要求的理论知识、方法、操作技能为目标,主要面向建筑施工、房地产等领域培养具有较强会计核算、公司理财、审计查账、会计咨询服务等能力的具有建筑特色的高层次、实用型会计人才。
2.培养规格
按照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培养要求,沈阳建筑大学会计学专业采取“三明治”教学模式(校内教学+校外实践+校内教学)。学生通过系统学习,掌握建筑施工与房地产领域及其他领域的会计与财务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具备一定的外语、计算机应用能力,以及会计软件开发与维护能力;具备从事会计出纳、成本核算、往来结算、税务核算与税收筹划、全面预算与财务控制、审计查账、资产评估等业务能力。
3毕业生应具有的能力结构
关键词 人才培养 创新思维 高职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9.1 文献标识码:A
新加坡于1965年建国,从贫困的弹丸之地发展为“亚洲四小龙”创造了“亚洲奇迹”。新加坡经济建设发展的良好势头很大程度上归因于成功的职业教育。职业教育中的高等职业教育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笔者于2013年11月对新加坡义安理工学院的人才培养情况进行了为期21天的实地考察,总结出新加坡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要点及特色,结合我国国情来探索提高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
1 新加坡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要点及特色
1. 1 新加坡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要点――创建有效的教育及学习环境
(1)政府大力扶持职业教育,办学经费充裕。新加坡的教育体系分为大学、理工学院、工艺教育学院、初级学院(高中)、中学(初中)、小学等六大板块,其中理工学院相当于我国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新加坡整个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认可度很高,各级政府也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不断加大对高职院校的投入。这一举措使得新加坡职业教育具备良好的发展经济基础,从而毫无后顾之忧地走上高速度、高质量、高水平的发展道路。
(2)购进先进的实训设备,市场需求主导教学内容。新加坡的职业教育理念保持与时俱进,第一时间吸收世界新知识,学习世界前沿的新技术。理工学院注意研究国际新技术、特别是高科技发展的动向,注意研究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后对技术和人才的需求情况,不断给职业教育与培训提供新信息;购进最新的实训设备,建立最先进的专业实训室,采用企业化的管理,使教学具有超前性和市场性,使教学服务于产业结构调整,服务于企业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教学内容都围绕市场需求开展。
(3)培养优秀的教师团队,教学水平主导人才水平。新加坡职业学校选聘教师的基本条件是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且具备至少5年企业工作经验。专业教师每2~3年就要到企业接受6个月或一年的培训,教师每年都会到企业与实习生共同解决企业生产实际问题,通过此种轮换制学习与教学,实现理论与企业技术应用相结合,为教师提供更新知识和技能的机会。由此不断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督导教师在教学上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4) 创建丰富的教学平台,全方位多角度培养。比如义安理工学院开发的E-learning教学平台,教师和学生可以在该平台上进行远程教学,同时学生可以在任意时刻登录平台进行自主学习,利用各种寓教于乐的游戏环节渗透教学。教师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设计丰富的教学环节,利用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通过各种方法演绎教学内容。使学生能从各种途径学习,从而实现多角度灵活性的培养。
1.2 新加坡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特色――实现均衡而全面的教育效果
(1)学生具备高水平的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思维是发明产品、优化流程、推动经济发展的原动力。新加坡政府认为知识型经济不是为精英分子所设立的,只要具有知识和创意,并作出适当的调整,任何人都能发挥所长。只要能够思考和创新,每个人都能成为智慧工作队伍的一分子,每个人都能通过职业教育的各种方法使自己更有价值。义安理工学院通过开设为期三年的一门系统的通识课程:点子启发、点子蓝图、点子实现,不断启发、鼓励和引导学生创新思维,为今后在企业工作中不断实现创新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学生学会了开阔的思维方法,拓展了解决问题的思路。
(2)学生具备正确的定位和良好的企业精神。义安理工学院毕业生具备清晰的就业定位:不是技术工人,而是工程师助理。因此他们从学习之始就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就业面向。在学习中把自己当社会工作人员来要求,因此不论是课堂学习还是企业实践学习,学生都在学习中培养了良好的企业精神,对自己的发展和未来的职业规划都有明确的定位。
(3)学生具备良好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义安理工学院通过丰富的专业课程,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各种创意型的教学环节设计,共同为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做好全方位的准备。使学生达到一定的专业层次,同时技能也达到一定的水平。
(4)学生通过跨学科拓宽专业口径、拓展就业渠道。义安理工学院一方面通过丰富的、成体系的通识课程实现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实现全面型教育;另一方面,通过大量的专业公选课程,拓展学生的学习兴趣,或是专业学习的边缘学科,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专业学习。真正实现宽口径,从而拓展就业渠道。
2 由新加坡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特色,结合我国职业教育现状来探索提高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
(1)校企必须深度合作,提高人才培养与市场结合程度,提高全社会对于职业教育的责任感。目前,我们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虽有企业参与,亦有行业发展动向为参考依据。但是企业、行业、政府参与的程度不够,调控的力度不够,经济扶持的力度不够,人才培养不仅是学校的责任,也是企业和政府的社会责任,因此,我们要争取更多的四方联动,为人才培养创造好的环境,制定规范的人才出口政策,按需培养,提高培养的对口程度。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培养的人才可以直接满足市场的人才需求,以确保人才培养的出口畅通。
(2)工学必须紧密结合,保证专业能力培养与就业岗位的需求一致性,培养学生良好的企业精神。很多学生出现毕业即失业的现象,工作一两年就放弃自己专业的现象屡见不鲜。就物流管理专业而言,很多学生毕业后,就业的单位的对口性不够,很多学生找到的工作不是自己的本专业,造成的培养与就业的不一致性。2013年通过对毕业生比例较高的前10个专业:会计、会计电算化、机电一体化、物流管理、工程造价、护理、建筑工程、数控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了调查,发现所有专业的毕业生都存在对口率偏低、就业稳定性差的问题。以物流管理专业为例:毕业半年后就业率为91.8%,毕业后半年后月收入为2918,工作与专业的相关度为47%,毕业半年内的离职率为49%。因此为了更好地解决该类问题,一方面学校要更多地与政府、行业、企业形成联动,合理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培养多少人才、面向哪些岗位,保证充分的培养即所需的同时,才能保证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另一方面要深度的开展工学结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了企业流程,利用工作的高效率实现成就感,利用成就感提升就业满意度,维持就业稳定性,真正做到爱岗敬业。
(3)人才培养必须全过程控制,确保人才培养的质量过硬,提高人才质量与岗位需求的匹配程度。目前,我们的人才培养计划制定过程中也进行了一部分的企业调研,同时更多的是参考示范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但是,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开展大量的企业调研,针对社会需求,制定人才培养目标的同时,在就业具体面向的企业中,进行深刻的考察,一方面要深入企业进行挂职锻炼,要进行岗位职业能力的总结分析。另一方面要研究企业如何优化操作流程,怎样提高工作效率。如何引进新的技术帮助企业更好地发展和进步。联合企业人员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以便培养出符合规格的人才,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人才质量要求人才不仅能上岗能完成岗位职责,同时要能在岗位上,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能具备专业潜力,利用专业素养及专业知识,来帮助企业提高工作效率。
(4)教学和管理工作必须务实,确保人才培养过程的精细化,鼓励学生发展创新思维。人才培养是一个长期浸染、升温发酵、发展进化的过程,不像工业产品,经过固定的加工工序就可以成型,只要技术达标,产品就是合格的。人才培养,是由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一个相互作用、互相影响、潜移默化、积累迁移的过程。因此,培养过程至关重要,我们在培养过程中,要注重精细化培养,正如义安理工学院,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启发引导学生完成他们的点子创意,鼓励学生去创新,引导学生去探索,老师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帮助和鞭策学生学习和进步。在此过程中,教师的精细化培养,是人才创意产生发展和成长进步的关键因素。因此,我们要尽可能确保人才培养的精细化,过程和环节的科学化,针对性强,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的方法和手段,注重过程控制,为学生的成长和进步把关。
我们通过分析新加坡的高职教育成功因素,探索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方面的途径,依据以上途径认真做好人才培养计划、科学设置人才培养方案、合理进行课程设置、实现高效的全过程控制,才能做到人才培养的高质量、人才出口畅通,才能使专业建设逐渐形成特色、职业教育走上健康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 魏敏.新加坡的高等职业教育特色[J].职教通讯世界之窗,2004(9):62-63.
[2] 陈慧敏.新加坡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及其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启示[J].机械职业教育,2006(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