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环保培训教案范文

环保培训教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环保培训教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环保培训教案

第1篇:环保培训教案范文

小学“创模”宣传教育活动月计划及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为指导,以《市创建省级模范城市实施方案》为依据,组织开展全校性的环保教育活动,普及环保知识,不断提高环保知识水平,增强全校师生的环保意识,努力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推进学校素质教育。

二、环境教育目标从小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心家乡的环保事业,帮助学生进一步增长环保知识,掌握环保基本方法,从小树立环保意识,引导学生参与环保实践,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环保习惯。努力美化校园,为创建省级模范城市作出贡献。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队伍建设1、加强组织领导。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环境教育领导小组,定期开会研究部署环境教育工作,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内容落实、考核严格,使学校的环境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全方位、立体式地推进学校环境教育。2、强化队伍建设。要想使孩子具有强烈的环保意识,具有较高环境教育素质的老师是关键。我们决定采取以下措施,强化教师环保意识,提升教师环保宣传能力:加强对教师的环保培训,在教学业务培训的同时结合环保培训;创造机会,组织校领导和教师参加环保专题培训;订阅环境报、环境教育杂志和书籍供教师学习;定期组织教师交流环保信息。

(二)、抓好四个结合,加强环境教育1、与学科教学相结合。环境教育具有综合性、边缘性的特点,诸多学科都涉及到环境教育内容,所以要求相关科目教师积极渗透环境教育,具体要落实到教学计划、教案中,并进行环境教育教案的常规检查和好课评比,将环境教育与学科教育有机地结合、渗透、拓宽、深化,使环境教育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从而增强学生对环保的感性和理性的认识。2、与环保纪念日相结合。积极利用环保纪念日及时对学生环保教育,“3、12”开展植树节活动,上街开展护绿活动,地球日、爱鸟周、世界环境日、无烟日等要上街做好宣传工作,发放环保宣传品,开好主题活动。3、与行为习惯教育相结合。学校将根据《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加强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通过日日查、周周评、月月奖的形式开展活动,以守则、校规规范学生行为,使每一个学生在爱护环境的每个具体行为上检查自己,做文明的小标兵,环保的小卫士。4、与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教育是一种做的哲学,学校环境教育只有与课程相结合,才能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学校将以绿色环保作为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走向社会,在社会活动中践行环境保护的责任与意识。

三、工作安排1、制订创建省级模范城市宣传活动工作计划及方案。、利用升旗或晨会向全校师生提出“保护校园爱我校园”倡议。、围绕主题出好环保主题宣传板报。、强化学科渗透,加强对学生的环保教育。5、组织各班开展环保班会活动。总之,我们将在环保教育中,充分发掘师生创造美和欣赏美的能力,充分挖掘校本环境文化资源,努力创设催人奋进的“绿色”氛围,深化绿色理念,强化绿色管理,抓紧绿色行动,开创绿色教育新局面。

第2篇:环保培训教案范文

地球是人类的生存环境,是人类的家园。对学生进行绿色教育、环保教育是关系到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大事。我校以《中小学环境教育实施指南》为指导,以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为主题,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主线,以提高环境意识为出发点,以深化环境教育、推动学校素质教育为目标,在实现学校基本教育功能的基础上,通过管理和教育的各个环节渗透环境保护内容,绿化学校的生态环境和学校文化,力争全面提高师生的环境意识和素养。 

二、目标与任务 

1、进一步加强校园环境建设,提高师生的环境意识,树立绿色环保理念。 

2、在省级绿色学校的基础上,继续申报国家级绿色学校。 

三、具体措施 

1、领导重视,成立机构,制定工作计划,负责组织开展环境教育活动。 

2、加强宣传力度,增强创建意识。利用晨周会、宣传栏、板报、班会等进行宣传,增强师生的创建意识,营造“创建”的良好氛围。 

3、明确目的,真抓实干。开展创建国家级绿色学校的目的是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加强师生的环保教育,树立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意识。 

4、抓好创建培训工作。拟定本学期举行环保知识培训。组织教师认真学习、理解和掌握“创建指标”的各种功能及其内涵,并对各种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包括活动的具体计划、内容、方法和档案资料建设等。 

5、结合“6"5”世界环境日、地球日、水日、植树节等纪念日,加强对学生的养成教育和环保教育。 

四、主要工作安排: 

二月份: 

1、成立领导机构,制定工作计划。 

2、组织教师学习创建评估指标。 

3、召开教师会议,进行宣传活动。 

4、新学期“绿色小银行”活动启动。 

三月份: 

1、筹备绿色学校网站。 

2、蓝精灵广播电视台开播“环保小知识”栏目。 

3、结合3月12日植树节,举行新一轮“树木认养”仪式,组织师生参加绿化、美化、净化校园活动。 

4、结合3月22日世界水日,开展节约水资源教育活动,节水宣传画比赛。 

四月份: 

1、建立并运行绿色学校网站 

2、组织三年级学生参加社区环保宣传、调查等综合实践活动。 

3、结合4月7日世界卫生日,开展卫生等养成教育活动。 

4、4月22日地球日,开展“善待地球 保护环境”宣传活动。 

五月份: 

1、结合5月31日世界无烟日,开展校园禁烟活动。 

2、中高年级学生环保征文竞赛。 

3、学科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研究,每个教师上交研究教案。 

六月份: 

1、举行“我与绿色同行”中队主题队会。 

2、结合6月5日世界环境日,开展环境专题教育活动,进行环境与健康知识竞赛。 

3、评选环保小卫士、绿色之星、绿色班级。 

七月份: 

第3篇:环保培训教案范文

龙莉   陈坚

 

一、总体思路: 

本学期,教导处将继续认真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以学校不断提升的办学品位为基础,以初步实现的现代化教育管理为依托,以强化教学精细化管理为重点,以良好的师资队伍为保证,以培养名教师、名学生为突破口,以学校百年校庆为契机,进一步树立“以人为本、质量第一、再创辉煌”的办学思想。全体教职员工精诚合作,齐心协力抓教学,放开手脚抓质量,坚定不移搞科研,一心一意谋发展。 

二、主要目标

1、加强教导处的工作管理力度,作到管理规范化、科学化。加强对教研组及教研组长的管理,加强对正副班主任、各位任课教师的校本培训,以点带面,努力提高学校的教学管理水平。

2、加强新课程改革与研究力度。以新课程理念为先导,以课堂课改为重点,以竞赛课、研讨课、组内研究课、随堂听课为平台,以学校教学开放活动为窗口,组织各科教师进一步学习新课程,解读新课程,实践新课程。在各类教学竞技活动中检阅成绩,发现不足,总结经验,查漏补缺,促使学校办学质量再上新台阶。

(各类教学开放活动及赛教活动预告之一:赵春艳于十月赴太原参加第六届全国阅读教学赛教课活动;之二:学校将抽取一个年级组进行组内赛课活动;之三:在上学期班级网上开放活动尝试的基础上,本学期将采用班主任协调任课教师自愿报名的形式实施班级网上开放活动;之四:本学期继续进行家长开放周活动。)

3、以学校的人文科学精神和现代办学理念为引导,寻求学校发展的新突破。不断加强和丰富学校的特色建设,充分利用学校的网络资源,加快教育信息化步伐,努力构建现代教育技术全方位服务于教学与学习的现代型校园。

4、积极开展有意义的学科竞赛活动。各学科教师应充分树立责任意识、质量意识,充分挖掘学科资源、学生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学科竞赛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潜能。(活动预告之一:9月——11月,各年级语文组有计划的开展形式灵活多样的作文、写字和普通话等的语言文字强化训练及比赛;之二:10月举行全员参与的“实验杯”数学竞赛,11月举行业校3—6年级的数学竞赛。之三:11月为我校首届英语艺术月,相关部门做好筹划工作;之四:12月,学校艺术科目的展示比赛活动。)

5、重视教师的师德建设,关注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新进入人员的融入状况,及时指导、尽快到位。继续发挥“青蓝工程”的育人功能,逐渐锻造一支优秀的青年教师队伍,并提供平台引导他们向骨干、名师型教师方向发展。

 6、严格执行体育卫生工作条例,加强管理,促使学生素质和谐发展。(活动预告:积极筹备学校秋季体育田径运动会,相关部门做到及早落实,积极训练,力争各项成绩有较大突破。本学期起,恢复学生自己擦地的卫生清扫方式。本学期起,我校将正式构建“无烟学校”。)

7、全面推进我校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和语言文字规范化教育工作,争创自治区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继续争创自治区级精神文明单位,并重视在各学科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内容,继续争创环保绿色学校。

 

三、主要工作措施

1、          强化管理、提高质量。

(1) 严格执行课程计划,严格执行“减负”的有关规定,切实控制学生的在校时间,建立学生作业量监督机制。

(2)加强学习和做好校本课程培训工作。各教研组要重视研究、通力合作,开展新课标的实验研究和热点问题研讨活动,将理性思考和实践探索相结合,及时发现、研究和解决课程改革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把“教案怎么写” “怎样布置、批改作业”“怎样进行反思”“教是为了什么”“成功课堂的基本特征”“失败课堂的基本特征”“教师眼中的课堂标准”“各学科的课堂标准”“如何进一步做好群研工作”“如何开展有效教学和有效教研”等作为校本研究的基本内容。各教研组要围绕学校研究课题,召开课改研讨会,开展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使实验研究工作落到实处,力争通过实验工作出经验、出新意,使我校形成鲜明的教学特色。

(3) 强化教学工作的管理力度,强调教学管理层次性,强化教学规程,实行:教导处——年级组,教导处——学科组两条线路的层级管理。教导处将定期或随机进行备课、作业批改、家校联系状况、各班教学秩序等检查抽查工作,切实落实课堂教学常规。各学科组要认真制订目标,认真抓落实,及时反思总结。

(4) 加强学科组、备课组建设。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效如何,说到底实际上就是落实到每一位教师身上,落实到每一天的教学工作之中,落实到每一堂课教学之中。本学期,我们将把加强学科组、备课组建设,强化教学基础管理作为提高教师群体素质,推动课堂教学整体优化的重要手段。

各学科教研组要继续坚持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制度,继续鼓励各教研组发挥群研智慧,继续实施“集体备课、资源共享、个人加减、课后反思”的备课方式,但决不允许照搬他人教案,无教案者不得进课堂讲课。备课要做到“七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备作业练习、备板书、备现代教育技术;要体现课标新理念、素质教育目标和创新意识;要精心设计编写教案,做到课课有教案,教案上要标注备课日期;本学期起,原则上实现人人采用电子教案方式备课(特别提示:有特殊原因的教师,可视个人情况,经过申请、审批后,继续延用书写方式备课)。教研组长必须坚持每周检查教案、签字制度(教研组长的教案由教导处分管主任每周签字)教导处也将不定期抽查全校老师的教案、反思并进行小结。

针对学校对外参赛、展示交流活动的课,学校将继续汲取以前的经验,成立中心备课组,并作为制度不断改进。充分发挥学校精英教师的作用,吸纳学校有志于教科研研究的教师参与(特别是团支部的青年教师),实现“一次活动两种收获”:一是凝聚集体的智慧为学校创荣誉创品牌,二是当作提升教师教学研究能力、课堂教学水平的一个举措,促使教师素质的全面提高。

(5) 做实教学常规工作。

①     全面落实教学工作“十字”方针。即备课要“深”,上课要“实”,作业要“精”,教学要“活”,手段要“新”,活动要“勤”,考核要“平”,辅导要“细”,负担要“轻”,质量要“高”。要把“十字”方针作为我校强化教学的中心意识,开发校本课程,形成办学特色,在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与层面加以体现。

②     有效落实好教学各项常规制度。一是教学自我剖析制度(天天有随笔、月月有案例);二是单元监控,质量分析制度(各教研组要严格按照学校制定的命题流程细则进行单元测试命题工作,教导处将不定期对各年级进行单元质量抽查检测);三是上课评课制度;四是对教学工作的每个环节教导处将采取多种形式,深入细致地做好检查、督促工作。五是加强随堂听课力度,本学期起,教导处分管教学的主任每学期听课不少于80节(含业余教学)。

③     做好每学期一次的教学开放活动,形式为:网上开放、家长开放、年级组赛教开放。动员家长和社会各界力量参与课改、支持课改,关注教学、关注学校发展,扩大实验小学的办学效应。

④     继续进行一学期一节组内研究课,开展一次新教师亮相课,一次年级组赛教课(本学期工作创新点)(方法:随机抽取一个年级,年级组各学科教师全员参与赛课活动),外出参赛课系列试讲课,青蓝工程拜师结对汇报课,积极参加自治区、市、区教育局组织的各类课堂展示活动,力争在活动中再展学校新“亮点”。

⑤     组织教师撰写论文、教案、课题方案,参加相关部门的评比检查。

2、加强学习,更新知识结构。

面对学校的品牌、社会声誉,面对教学改革的深入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每一位教师要有紧迫感和挑战欲,主动构建理想的知识结构。

(1)知识引领。

专业知识的引领是教师专业化发展不可或缺的因素,学校将充分提供专家指导、专业书籍、组内研究、组际群研、兄弟学校联手交流的机会,促进校本教研。本学期将继续邀请专家老师进学校,尝试和兄弟学校进行校本交流活动,做到引领为先、资源共享、资源互补,让老师在专家老师的引领下,针对不同教学环境、教学对象,选取不同教学策略的体验过程中,感受新课程推进过程中教学策略的多样化、有效性。

(2)教师互动。

各个教研组要充分发挥“教研”职能,通过“共享式的集体备课”、“探究式的课堂实践活动”、“交流式的走班教学”和“专题式的学习讨论活动”等促进教师之间的互动。

(3)自我充电。

面对学习内容的无限、学习时间的有限,全校教师都应把学习视为职业生活的迫切需求,在辛勤耕耘的同时,莫忘给自己“充电”:读读专著,翻翻教学杂志,做做读书笔记,浏览教学网页,从而提升自身的文化品位,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

3、立足课堂,探索教学改革。

课堂教学是教书育人的主阵地,也是落实新课标的主渠道。教师要立足课堂,深入研究,平时的常态课要做到“真、纯、实、活”,竞赛性质的非常态课要体现“实、精、新、活”,主动构建具有自我特色的个性化教学模式,在课堂这一舞台上展示自己的风采,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1)各学科要重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三维兼顾;要讲究效率意识,不丢弃求真务实的教学作风;要强化创新意识,在备课方面,继续倡导 “高效、共享、反思”的新型备课方式,倡导教师分工协作,重点突破,备出精品,集体交流,实现智慧共享,及时捕捉教学中的成功与失败,逐步提高反思能力,形成反思习惯。在作业设计方面,本着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原则,教师应勇于探索,让作业更具新意,更具内涵,更好地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服务。作业的批改应及时、细致、具有激励性。

(2)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要注意原始材料的积累,并及时总结、提炼,积极探索评价改革新体系,逐步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以实现有效教研、提升教师科研水平的目标。

4、建设队伍,稳保学校品牌

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是我们顺利实施课程改革,稳保学校品牌的重要保证。因此,本学期,我们将继续致力于在壮大“学科带头人、教学骨干、教坛新秀”队伍上下功夫。不断创造条件,为他们搭设发展的阶梯。

(1)继续高度重视骨干教师的培养,对事业性强、勤于钻研业务、有培养前途的青年教师要提供发展的机会,为骨干教师的成才搭建舞台。积极鼓励青年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评优课比赛、学术研讨活动,给骨干教师提供更多展示、交流才华的机会,使骨干教师尽快脱颖而出,早日成名成家。

(2)进一步加强对教师的指导工作。关注新调入人员的融入状况,及时指导、尽快到位;树立典型,推广教师的先进教学经验;扎实推进传帮带,师徒结对,做到明确对象、活动内容、要求;在青年教师中树立学习之风,引导他们“比岗位成才,比岗位贡献”。 

(3)加强教师综合能力的培养。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是教师业务能力的基石。新学年中,我们还将把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继续抓实全员教师听课评课、教案反思、业务笔记、会议记录、批改作业、个人练字等业务培训工作,并加强对全员教师的软件应用和课件制作等现代教育技术运用能力的培训监督。

(4)重视教师师德建设。本学期将继续引导我校教师树立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职业精神,严格对本校教师职业仪容形象的要求,并强化对教师进行爱校如家、爱岗敬业的教育。

5、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发展。

(1)重视劳动、卫生教育,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掌握卫生保健知识。

   (2)组织学生参加学校“英语艺术月”、秋季运动会、学校艺术科目的展示等各项活动。

(3)各学科要根据学科特点、学生特点,积极开展形式多样、新颖有趣的学科竞赛活动。

6、积极参加上级部门、教研室、厅属联谊学校组织的教研与培训活动。

四、各月工作安排表

月份

工作内容

七、八月

 

 

 

九月

 

 

 

1. 组织教师参加乌鲁木齐教研中心、天山区教研室等进行的各科教材分析培训

2、召开一年级新生家长会

3. 做好假期作业的检查、总结

4. 做好开学的学生常规教育工作

5. 检查教师备课情况

6、百年校庆系列活动

7、进行校本培训(全校人员培训、组长培训、正副班主任培训)

8、积极组织参加全国第九届推普周活动。

 

十月

1. 进行第二届“青蓝工程”总结活动

2. 抽取一个年级组进行赛教活动

3.学科校本培训

4.“实验杯”数学竞赛

5. 召开学生座谈会

6.教研组长工作培训

7.网上开放活动

8.召开全校家长会

 

 

十一月

1. 学校首届英语艺术节活动

2. 各学科择机进行竞赛活动

3.业校3---6年级数学竞赛

4.全校第二届家长开放周活动

5.教研组长工作培训

6.各年级小课题研究展示交流

 

十二月

1.        各学科参加复课指导、制定实施分项测试计划

2.        学校特长培训班活动的展示

3.        艺术学科展示比赛活动

4.        大队部、音乐组、各年级班主任组织开展学校庆元旦活动

 

一月

1. 各科按要求做好期末测试、评价工作

2. 整理并上交各类表格,做好资料的归档工作

3.审核各组教学成果,做好期末交流总结活动

  新疆教育学院实验小学教导处

第4篇:环保培训教案范文

关键词:通化市;绿色学校;创建工作

收稿日期:2011-07-13

作者简介:王淼淼(1974―),女,吉林通化人,工程师,主要从事农村环境保护及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工作。

中图分类号:G63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1)09-0211-02

1 引言

近年来,通化市认真贯彻落实《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1996~2010年)》精神,以实施素质教育、提高环境意识、培养环保行为为主要目标,与教育部门密切配合,齐抓共管,扎实工作,使绿色学校创建工作蓬勃发展,环境教育水平显著提升。2000~2010年,通化市共创建绿色学校86所,其中国家级绿色学校4所,省级绿色学校37所,市级绿色学校45所。

2 绿色学校创建工作主要作法

2.1 高度重视,落实责任,加强对绿色学校创建工作领导

(1)成立了以环保局长任组长,环保、教育主管副局长任副组长的通化市绿色学校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宣教中心和教育局基建办具体抓落实,将创建工作摆上重要日程。

(2)结合通化市实际,通化市环保局和教育局先后制定了《全市绿色学校创建工作方案》、《通化市绿色学校创建考评办法》等,建立了绿色学校的考评体系和运行机制。

(3)宣教中心和教育基建办每年召开会议,专题研究绿色学校创建工作,确定工作重点和内容,对全年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4)通化市环保局局长定期听取绿色学校创建工作汇报,并将绿色学校创建工作列入中心工作重点、全局工作日程。

2.2 主动协调,密切配合,携手共创绿色学校品牌

绿色学校是环保和教育联合打造的“品牌”,为让这一“品牌”树得住、推得开、叫得响,通化市环保局积极争取教育部门的支持,密切配合,分工协作,共同组织,推进了绿色学校的迅速发展。

2.2.1 主动与教育部门沟通,赢得支持

每年省局关于绿色学校的文件下发后,通化市环保局主管副局长都与教育基建办领导共同研究创建工作,征求基建办的意见,拟定创建方案,达成共识后组织实施。

2.2.2 对绿色学校进行统一监督管理

从绿色学校组织、申报、筹备到评审、检查的每一个环节、每一项工作,环保、教育都共同研究、精心组织、互相支持,使创建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市环保局和教育局联合举办了三期绿色学校培训班,对全市各级各类学校进行集中培训,讲解绿色学校创建程序、内容及要求,并请东昌区佟江小学、民主小学和通化市第十三中学等国家级、省级绿色学校介绍创建经验,互相交流,提高创建质量和水平。

2.2.3 共同负责,严把申报审批关

针对两年一次的申报和评审工作,环保和教育部门达成一致,本着宁缺勿滥的原则,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对每一所申报的学校,都要认真研究、精心筛选、严格把关。几年来,通过教育把关、环保检查、联合会审等措施,初审、会审下申报省级绿色学校4所,市级绿色学校6所,确保了申报的质量和效果。

2.2.4 建立机制,鼓励创建

通化市环保局和教育局都联合对绿色学校创建工作中表现突出、成绩优异的主管人员和教师进行表彰,下发文件,并要求比照市级先进工作者给予奖励。市教育局对绿色学校在基建资金上给予了倾斜,县(市、区)环保局、教育局在资金和政策上给予扶持。东昌区环保局每年都为国家级和省级绿色学校佟江小学、民主小学等绿色学校购买草种和树苗,并补助学校现金2 000多元。同时,东昌区环保局还出资2万多元为民主小学300多名学生制作了环保服装。辉南县教育局局长亲自听取环保和教育部门的反馈意见,并明确表示,对获得国家级绿色学校称号的学校给予3万元奖励,实现了绿色学校的“品牌”效益。

2.3 点面结合,分类指导,拉长绿色学校的创建链条

2.3.1 抓住重点,典型引路

通化市环保局和教育局首先紧紧抓住省、市重点校通化市第十三中学和东昌区佟江小学开展创建工作,用典型引路,充分发挥国家级绿色学校的典型示范作用,做好辐射和延伸工作。市环保局和教育局先后在这两所学校举办了国家级绿色学校挂牌仪式、绿色学校创建工作现场会等活动,组织全市各中小学校校长、老师和学生观摩学习,听环保课,参与环保实践活动,使广大学校提高了对绿色学校的认识。

2.3.2 全面培养,分类指导

通化市环保局和教育局先后培养了乡镇级中学集安市清河镇中学、村级小学东昌区铁厂镇夹民小学、私立学校梅河口市博文中学等市级绿色学校典型,从不同人群、不同环境、不同性质,拓宽了创建领域,提高了环境意识。

2.4 注重实践,学创互动,创建工作丰富多彩

2.4.1 将环境教育有机融入基础教育中

各个学校都能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及环保、教育部门有关环境教育的要求,在各学科中渗透环保教育,并通过环境教育公开课、环境渗透教育教案评选、环保知识测试等多种形式,开阔了学生的绿色视野,丰富了学生的环保知识。

2.4.2 广泛开展宣传活动

通过校园红领巾电台、黑板报、手抄报、宣传橱窗、演讲比赛、问卷调查、文艺演出等形式开展环境教育宣传,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2.4.3 参与环保活动

各个学校都能结合植树节、世界环境日等,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环保活动。东昌区佟江小学启动了环保工程林活动,组织全校师生在荒山种植了30多亩阔叶松和落叶松,成为我市绿色学校创建的一座“工程碑”。东昌区民主小学、佟江小学等绿色学校,在“六・五”世界环境日开展了环保志愿者万人签名活动。集安市实验小学开展了以保护水源为主题内容的社会实践活动,带领同学们参观水源地,捡拾垃圾,净化水源地环境,教育学生们要珍惜水、爱护水、节约水。梅河口市环保局组织全市8所绿色学校学生开展了环保征文活动,设立了小学环境课堂,环保人员为学生讲环保课。

2.4.4 普及科普知识

通化市第十三中学环保青年志愿者开展了浑江水质调研、饮用水源水质分析、江南村环境生态保护等一系列调研活动。在通化市环境监测站、净水厂、气象局和江南园艺所等有关部门的帮助和支持下,撰写了调研报告。东昌区夹皮小学利用地处农村的优势,建立了学生生态示范基地,建造了蔬菜大棚,开展了施用有机肥料、培育绿色食品活动,使学生在动用实践中潜移默化地增长了生态保护知识。

3 绿色学校创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3.1 部分县(市、区)对绿色学校创建活动重视不够

多年来,在市、区两级环保、教育部门的共同努力下,绿色学校创建工作不断发展,绿色学校规模不断壮大,部门领导的重视程度日益加强,师生的环境意识明显提高。但同时部分县(市、区)领导对绿色学校创建活动,对于学校整体管理水平、师生环境素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及对整个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深远意义缺乏认识,对绿色学校创建工作重视不够,从而使绿色学校的发展没有获得必要的行政支持。

3.2 应试升学模式阻碍绿色学校发展

层层选拔的“金字塔”升学模式为应试教育披上了一件合理的外衣,但应试教育带给中国基础教育的问题同样是多方面的,是根深蒂固的。同样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知识创新、创建“绿色学校”的主要障碍。

3.3 绿色学校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一些绿色学校存在管理人员不固定、管理形式粗放及学校日常管理、教学和教育过程缺乏师生的全面参与等现象。同时,教师对环境教育、可持续发展和创建绿色学校等相关知识欠缺,相应的观念、意识、知识、技能还得薄弱。

3.4 资金支持不足

经费短缺、设施陈旧是当前大部分学校面临的共同问题,特别是绿色学校的创建活动更是缺乏相应的稳定的经费支持,成为了制约绿色学校持续健康发展的主要原因。

3.5 各地发展不平衡

由于各县(市、区)自然和经济条件存在差异,绿色学校创建活动的城乡差距、地区差距明显,学校间发展不平衡。

4 绿色学校创建工作展望

4.1 提高认识,统一思想

在绿色学校创建工作中,市、县(区)两级环保和教育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对市委、市政府以及各部门领导的宣传力度,赢得他们对绿色学校创建工作的重视和支持,逐步树立环境教育是素质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推进环保事业的发展和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措施的思想理念,在全市上下形成加大环境教育力度,实现可持续发展、打造“绿色通化”的强烈舆论氛围,保证创建工作的顺利开展。

4.2 转变教育思想、教育模式

在绿色学校创建工作中,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将以往教育中注重同步化、标准化,学生的基础知识比较扎实,应试能力也比较强向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转变,建立创新和实践型教育模式。

4.3 改变管理模式,建设高素质的环境教育师资队伍

通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形式改变现行绿色学校管理模式,充分发掘教师和学生潜能,在学校管理中全力开发全体教职工的创造力,建设一支事业心强、有良好专业素质的环境教育师资队伍,并通过教师开发学生的创造力,提升绿色学校的创建质量和水平。

第5篇:环保培训教案范文

【关键词】绿色幼儿园;创建途径;思考与实践

绿色幼儿园的创建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要遵循绿色家园建设幼儿环保意识的培养总体策略,以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思想,将绿化、美化升华为环境教育的价值趋向,以培养教职员工以及孩子们的环保意识,提高环保素养、开展环境教育、创建绿色教育为前提,扎扎实实开展了一系列实践活动。具体制定创绿工作远景及近期发展规划,明确了创建工作的奋斗目标、阶段工作和工作思路,使创建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一、策略整体规划,明确创建目标,创设育人环境

1、优化大环境,培养人文精神

不断完善幼儿园的环境创设,把幼儿园每一个角落都作为环境教育的活教材,时时提醒人们要保护地球,造福后代。花枝俏丽的小花坛,枝叶密布的梧桐树长廊、戏沙池,永保绿意的杜鹃、樟树、翠竹、腊梅、盆景均分科列属;错落有致,绿茵茵的草坪,别有风格的林荫小道,配套的轮胎嬉戏区,时时处处展示幼儿园富有生气的自然生态环境、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观。校园四周墙上可以巨副环保系列画、阳台、窗户上的各种环境保护标记图、每株大树身上的环保纪念日、树木种类、鸟类知识的标牌,这一切仿佛把孩子们带入了知识的海洋,无处不将教育蕴藏在校园的环境里。师生员工养成了禁烟、不随地吐痰,不乱抛杂物,不大声喧哗的良好习惯,保持美丽、整洁、安静的校园环境,从而激发师生员工保护环境的情感。

2、创设小环境,培养环保意识

在创设园内大环境的同时,更要重视班级小环境的创设,各班的墙壁、走廊处处体现环保教育:大班的“绿色家园”、中班的“泥土亲亲”、小班的“各种用途的水”处处体现幼儿的参与。老师们充分利用空间,生成幼儿园的绿色园本课程――各班的环保主题。分别包括教师组织指导小朋友一起精心设计,制作的主题环境,使它们成为说话的工具,随时提醒小朋友如何去关心、保护现有的自然生态环境;各班设立的自然角,有的是水养吊兰,有的是盆栽玉树,有的是插花,有的饲养了各种幼儿从家中带来的小动物,让幼儿在管理这些动植物的同时,激发他们爱护植物、保护动物的情感。

二、整合环境教育,加强两个渗透,提高绿色园本课程层次

幼儿园对绿色教育应该教些什么?在博大精深的环境资源中应提出哪些适合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把“萌发幼儿环保意识、懂得自觉保护环境、形成正确的环境道德观念、养成爱护环境的良好习惯”作为幼儿期绿色教育的重点,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围绕环保知识、环保行为习惯、环保情感态度三方面,确定大、中、小各年龄班的环保教育目标,以渗透教育为主的主要实施途径。

如大班通过环保主题《清洁家园》《报纸游戏》《动物-我们的朋友》等活动进行环保教育;中班开设了环保主题活动《我是小小环保员》《走进大自然》,通过主题活动,初步培养孩子的环保意识。教师带领孩子开展读报活动,利用各种报导,引导孩子了解各种环保知识:空气为什么会污染、河里的水为什么会发臭、树上怎么有那么多的白蚁等等。在熟悉“汽车”的教学活动中,不失时机的告诉孩子:汽车的尾气会污染环境;在音乐游戏“捕鱼”中,添加“捕大鱼,放小鱼”的情节。在老师的带领下,托班的孩子用饮料盒制作“纸娃娃”;带上用大纸袋制作的蝴蝶翅膀随着音乐翩翩舞蹈;大班的孩子用报纸裁剪独特的“时装”;用废旧光盘制作动物头像。种种生动形象、活泼有趣的教学活动,大大激发了孩子丰富的想像力和动手能力,孩子们体验到创造的乐趣和习惯,逐步养成了初步的环保意识。

1、渗透于幼儿一日生活中

晨间让幼儿观察记录各类植物的生长情况,在养护过程中,幼儿捉蜗牛、拔草,并用淘米水浇花。午餐前,老师让幼儿举行“谁洗手最快”的比赛活动。午餐时,教师随机进行教育。午间散步,幼儿看见下雨了,赶紧拿着小杯子盛雨水,然后倒在积水箱里,用它来浇花。下午户外活动时,小朋友发现地上的树叶,都主动捡起来,送到厨房生炉子。放学了,小朋友把精心养护的小盆景从外面搬到室内窗台上,生怕被大风吹倒。离园时,每逢阴雨天,教师有意关灯,提醒幼儿要节约用电,不开无人灯。由此可见,幼儿一日生活的每个环节都是环境教育的活教材。

2、渗透于各学科课程中

把环境教育主题有机渗透在集体教学过程中。主题的选择确定有多个依据:依据目标、来源孩子、拓宽视野等。分年龄段设计确定幼儿环保教育主题内容:小班的“花儿好看我不摘”、“我们的朋友‘水’”,中班的“绿色的朋友――植物”、“多变的泥土”,大班的“变废为宝”、“认识空气”等。对教师的备课严格要求每个活动有计划、有教具、有重点、难点,有充分的活动前准备,有活跃的集体活动气氛,有良好的集体教学效果。为使教师更好地把握教材,挖掘蕴含在教材中的环境教育的价值,通过环境教育教案设计、环境教育活动说课,使教师懂得怎样分析、处理教材,大大提高了教师的活动设计能力。每学期末,可以通过开展教师环保教学活动竞赛、幼儿环保知识竞赛等,孩子们对答如流的回答声,孩子们设计的环境保护标记、给小鸟装饰的新家、自己设计的环保服装等,使各种环保主题活动不仅是点滴知识的渗透,更是环保知识的转化、迁移和深化。

三、丰富实践活动,促进家园互动,提高全民素质

在家园共同配合下,让幼儿园与家庭、幼儿与教师、家长间产生互动的教育功能,从而营造出教育一名幼儿带动一个家庭、一所幼儿园影响一个社区的绿色环保氛围。

1、加大宣传、培训的力度,提高家长的环保意识,使家长与孩子共同成长

幼儿园的家长来自各行各业,家长的职业、阅历与专业等是幼儿园宝贵的教育资源,他们的一举一动将对幼儿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有计划、有组织地邀请有特长的家长来园参加活动,请家长进班当“老师”,展示其各自的特长和风采,使幼儿获得更直接的经验。

利用节日活动、开放日活动等,教师请来当导游的爸爸给孩子们讲述旅途中的故事;当警察的爸爸给孩子们讲解交通安全知识;当医生的妈妈教孩子们如何保护自己的身体;请环保局工作的家长为大班幼儿讲课,宣传有关知识,提高幼儿的环保意识……

召开家长会,与家长共同游戏,使他们明白“团结协作力量大”、“环保行动靠大家”的道理;发放学习资料《幼儿行为规范100条》、“创绿”倡议书;让全体幼儿收看关于“绿色地球”的记录片;各班的“家长园地”着重刊登本班开展阶段性环境教育的内容,图文并茂,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让家长与班级同步开展教育活动。

2、注重环境专题教育活动的开展,全方位提高师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环境行为

结合环境纪念日开展幼儿环境教育活动并制定方案;建立节能环保公约、制度;节能教育活动方案;幼儿园环境评比;“结合全国科普日开展幼儿环境教育”活动;“绿色学校-我爱劳动”主题活动;“争创和谐校园、共建文明校园”主题活动;“月末清洁校园”大型活动;“创文明城市”活动;“爱鸟周”专题活动;“科技节”活动;大型环保公益活动等。

3、走进街道、社区,走进大自然,使幼儿感受“绿色”带来的快乐

积极参加社区组织的各项活动,倡导孩子们参加文明创建的市容环境保护活动,如“环保小卫士”、保护绿地等。充分发挥幼儿园这块“环保教育基地”的教育辐射功能,主动带领家庭和社区推进这项“绿色事业”。要取得家庭的配合教育,一方面通过环境创设,组织各种活动向家长传递环保活动的信息,另外通过定期的“环保知识”宣传栏,向家长介绍相关的环保知识,提高家长的环保意识。通过团体活动,组织教师、孩子和家长们共同参与的“绿色环保行动”,把环保课堂推广到大自然,让孩子们在活动中接受生动的环保教育。

环境保护是全人类的共同事业,在幼儿园努力推进环保教育、环保行为的同时,还要让孩子们、家长们体会到:环保是大家的事,不但在幼儿园要进行环保教育,更要让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关心社会、关心自然,在生活中实践环保行为。

根据世界环保节日开展绿色教育活动:3.12植树节,开展了“种一棵树,绿一方土”活动;4.22世界地球日,组织幼儿到小区捡垃圾并分类,“爱鸟周”,开展“放飞自然”活动,鼓励幼儿和小动物做朋友;6.5世界环境日,带领幼儿进入社区宣传环保知识,表演环保节目。孩子们用小手牵动了千万双大手,托起绿色希望。通过活动,推进幼儿与社区家庭的互动,自觉保护环境、争做“绿色小卫士”的信念已根植于孩子的心灵。

环保做为全人类的共同事业,是每个中国公民都应积极参与的。做为一个学前教育机构,积极投身到绿色环保事业中,从小培养孩子的环保意识和良好的环保行为,是我们义不容辞,迫在眉睫的义务。循序渐进保持发展,向着“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目标不断努力,促进幼儿园环境教育工作快速、健康发展。

第6篇:环保培训教案范文

为进一步推动我区绿色文明示范工程创建工作的深入开展,使绿色创建活动真正成为增强群众环境意识,改变市民行为习惯,提升城市品位的细胞工程,充分发挥绿色单位的先进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为建设生态文明*区营造和谐氛围,特制定本指引。

一、组织机构及承担部门

*区绿色文明示范工程创建活动领导小组,由*区区委宣传部、*市*区妇女联合会、*市环境保护局*分局、*区教育局、*区民政局组成,创建活动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环境保护局*分局,环保*分局综合科负责全区绿色文明示范工程创建工作的管理和指导。

二、绿色文明示范工程的创建范围

绿色文明示范工程包括了从事物质和精神财富生产经营、消费的各个领域,其中绿色社区、绿色村庄、绿色企业、绿色学校等各个领域的典型代表。

绿色社区是以传统的居住集中地,如居委会、家委会等传统社区为单位,创建绿色社区。

绿色小区是以新开发建设的居住地,如花园、山庄、别墅等为单位,创建绿色花园、山庄、别墅等绿色小区。

绿色企业是以从事生产的企业为单位,创建绿色企业。

绿色学校是根据教育程度,分别创建绿色大学、绿色中学、绿色小学和绿色幼儿园。

三、绿色文明示范工程创建的方法步骤

(一)创建单位制定创建活动计划

创建单位依据《*市绿色文明示范工程评审细则》,并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绿色文明示范工程创建活动计划。

(二)创建单位上报申请

创建单位向区绿色文明示范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上报关于实施绿色文明示范工程创建活动的计划、方案和申请。

(三)创建单位开展绿色文明示范工程创建活动

1、建立绿色档案:绿色档案是记录单位创建过程的历史依据和见证物,也是单位内部和主管部门对单位绿色文明示范工程行动计划活动评估的依据。

绿色档案包括以下内容:有关创建绿色单位的决定、环境保护技术档案和环境教育教学活动计划等,单位内部的环保规章制度、文件,会议记录、大会发言稿、备忘录、有关活动实施报告、自我检查评估报告、总结,各种环保和环境教育活动实况录像、图片、网页和多媒体内容,绿色单位相关新闻报道材料等,技术人员有关环境教育的教案、多媒体资料、调查报告、课题研究报告、教科研论文、书籍,基本人员有关环保作品、宣传资料、广播稿等,环保和环境教育类图书资料的整理以及使用情况登记,各种获奖证明,单位环境建设工程(包括绿化、锅炉改造、食堂改造、新建校舍、铺设管线等)的主要资料,法人和基本人员参加各级环境教育和绿色单位方面的培训记录和相关证明。

2、创建单位开展环境宣传与信息交流。将创建绿色单位的有关信息,如计划、行动方案及取得的经验等,可通过通讯、简报、广播、电视、报纸和互联网等形式不断向单位内部和外部公布,并将单位外部相关的信息传达到单位内,从而利用各种形式达到宣传、引导、教育、启发广大群众积极参与。

(四)创建单位开展自查

创建单位在开展绿色文明示范工程创建活动中,应组织好创建活动的整体协调工作和监督落实工作,根据制定的计划目标和工作进度安排,定期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予以纠正。

(五)创建单位申请验收

创建单位在总结及改进的基础上,向我区绿色文明示范工程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申请验收和绿色单位命名。

四、绿色单位评估标准

(一)共性标准

1、成立绿色文明示范工程行动计划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制定单位绿色行动的具体计划和目标,且分工明确,责任到位,并认真实施定期评估。

2、在日常管理中处处体现环境管理的思想,并为绿色文明示范工程行动计划实施不断提供政策、技术和资金上的支持。

3、绿色文明示范工程行动计划档案原始数据和文件完整、分类,且长期积累,档案形式多样。

4、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向社会各界传播单位实施绿色文明示范工程行动计划的过程和经验、成效,与当地社区在环境教育、环境安全领域建立了融洽充分的合作关系,环境教育、清洁生产和绿色消费等环境保护行动在周围社区起到示范带头作用。

5、在单位内部创立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境文化氛围,单位环境切实得到改善,园区内外绿化美化,基本人员及家属有良好的工作、生活和学习环境。

6、单位环境规章制度内容明确、操作性强,单位内部成立环保社团且有一支环保志愿者队伍。基本人员参与单位环境管理。

(二)个性标准

1、绿色社区:社区整洁优美,绿化、美化达到地方园林式先进标准;建成无煤烟区和噪声达标小区,垃圾分类、袋装回收、无外露现象,所有污染源均得到治理,且达到国家标准;没有违反国家和地方环境、资源以及城市规划法规、政策的建筑和企业;人口自然增长率符合国家和地方人口政策,没有违犯计划生育政策的事例;具有浓厚的环境宣传教育氛围,经常开展各种形式的环境宣传教育活动;全体居民具有较高的环境意识,家家户户养花种草,人人爱护树木基本形成良好的绿色文明生活习惯,又选择了良好的绿色环保型生活方式。

2、绿色企业:遵守国家和地方各项环境保护法规政策;坚持清洁生产审计制度;企业全面通过管理、质量认证;企业所有污染源均达到国家和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企业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规定指标内;废旧物回收利用率达到行业较高水平;企业生产区、办公区、生活区整治优美,绿化、美化达到花园式标准;企业生产区和办公区全面禁止吸烟,杜绝“白色污染”,避免资源浪费;全体人员都具有较强的环境意识和良好的绿色文明习惯。

3、绿色学校:学校规划布局合理,校园绿化建设达到花园式标准,且富有文化、教育特色;设立有校领导和教师参加的环境教育领导小组,环境教育纳入教学计划,教育内容明确,制度切实可行,专兼职教师配备齐全;建有可供学生鉴赏的生物园,进行环境质量监测的观测站和实验室;进行宣传、交流的广播电视及信息网络系统,并定期向学生开放,与专业机构挂钩;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使学生深深了解当前面临的环境形势和环境保护目标任务,切实掌握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政策和各科教学中有关环境保护的内容,普及环境知识;校长和教导主任定期接受培训,重视提高环境教学水平;根据教学计划和中小学生特点,定期举办环境形势讲座,积极组织学习参与校内外环保活动,其中全年参加世界环境日、地球日等环境纪念日活动的人数应占到总人数的三分之二以上;师生具有较强的环境意识、良好的环境道德行为和环境生活习惯;校园清洁优美,所有污染源得到控制和治理,节水节电,再生资源得到回收利用。

五、绿色单位评估工作流程

1、绿色单位的评估工作分级进行,各级绿色单位分别由同级环保部门会同同级相关部门联合组成的绿色文明示范工程领导小组负责执行。

2、各级绿色文明示范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在收到辖区单位递交的绿色单位申请后,首先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核。审核通过的单位,安排验收。

3、设立验收专家组,按照绿色单位评估标准进行现场验收评估,评估结束后向受评估单位提出书面审核意见。

4、验收技术后的三个月内,绿色文明示范工程领导小组将评审结果,以书面的形式通知单位。

六、绿色文明单位的命名及表彰

(一)申报条件

已在绿色文明示范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登记备案,在登记备案后,按计划发展一年以上;三年以内,无环境违法和受到环保处罚记录及环境安全事故记录;单位相关资料齐全。

(二)命名管理

1、绿色单位的命名实行省、市、区(县)三级管理,一般情况只有获得下级命名的单位才有资格一次申请上一级,但条件成熟且在创建过程中有突出成绩和特色的创建单位可以越级申请命名。

2、省、市级绿色文明示范工程领导小组每二年命名一次本级的绿色单位;区(县)绿色文明示范工程领导小组可每年命名一次本级绿色单位。

3、获得绿色单位称号的单位,将获得由相应级别政府所颁发的奖牌和证书,有效期为4年。

4、下一级绿色文明示范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在每年命名表彰之后一个月内,将年度绿色单位名单以及创建单位基本情况以书面和电子文件形式上报上一级绿色文明示范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5、各级绿色单位在获得命名后,应不断巩固、深化和提高创建成果,凡在4年有效期内发生重大污染事故或其他有损绿色单位称号的,或在被命名2年后没有通过复查验收的单位,由相应级别的绿色文明示范工程领导小组向政府提出建议,取消其命名称号,并进行通报。

(三)命名表彰

1、绿色单位的表彰名额由同级绿色文明示范工程创建活动领导小组确定。

第7篇:环保培训教案范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照学校工作计划,突出教学中心地位,贯彻“政策、管理、服务”六字方针,全力打造质量品牌,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实现“低进中出、中进高出”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办人民满意教育”做贡献。

二、工作目标

1、执行国家课程政策率达到100%;课外活动、专题教育全面启动。备课组、教研组建设工程进入攻坚阶段。

2、非毕业年级教学质量(人均分、及格率、优秀率)在全区“保三争一”。

3、毕业年级在稳定满分、华一、实验、洪高、省示范5个层面优势的前提下,努力提高市示范、普高、一次性合格3个层面的竞争力,尤其是普高升学率力争达到70%。

三、全面落实课程政策

端正办学思想,规范办学行为,严格执行国家、省、市、区教育行政部门颁布的有关政策精神,按课程计划制定课表,开足、开全规定课程,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服务。

1、重视音乐、体育、美术、劳技、信息等学科教学;加强国防教育、科技教育、环保节能教育、健康知识和预防流行病教育;积极开展兴趣活动,发展学生特长;重视校本课程的研究和开发,利用学校自身优势,从整合学科教学、德育教育、学校和教师资源入手,开发独具特色的校本课程。

2、要求教师切切实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提高课堂教育质量,严格控制学生每天的作业量,杜绝乱征订资料现象。

3、本学期重点工作:

(1)体育:课外体育活动启动。

(2)音乐:组织并培训一个特色乐队。

(3)美术:文化衫设计制作展览。

(4)科技:传统项目形成特色。课堂教学展示。

(5)心理:举办一期讲座。

(6)环境:办一期专题教育展板 。

四、切实加强常规管理

教学常规应该包括教师的教授常规和学生的学习常规两个方面。

(一)教师教授常规管理

序号

项目

重点

目标

考评办法

1

备课

在个人钻研、集体备课基础上撰写教案。

按优质课标准备好常规课。

检查教案本

2

上课

落实课堂学习常规

消灭学生闹堂、睡觉、分神现象。

看干部巡堂记载

3

作业及测试

①题目精,批阅细,讲评及时

②尝试分层作业,分层测试

①作业及测试效益高②消灭不做作业,抄作业现象

检查作业本、

测试卷

4

课外辅导

培优补差

每周有落实。

学生评价

5

期中期末调考

组考、监考严密认真

学生无提前交卷、无作弊。

学生评价

6

质量分析

围绕教学质量进行反思性研究

有反思目标、案例、分析、互评交流。

检查《自修—反思报告册》

7

备课组建设

充分发挥“同伴互助,名师引领”作用,案、作业、测试。

缩小班际教学质量差距。

看期终调考成绩

8

教研组建设

自主组织一次全校性活动。

(时间由教务处统筹)

活动氛围浓厚。

教研组

期终互评

(二)学生学习常规管理

学生学习常规管理是优化学生学习过程、提高学习质量和效益的重要环节,对提高学科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终身发展意义重大。学生学习常规涉及课堂、作业、复习、考试、课外学习等方面,其中课堂学习常规最为重要。

本学期重点抓好学生课堂学习常规管理, 教师应该高度重视并严格要求、扎实训练学生,引导学生课前预习、静心候课、全心上课,建立健全必要的课堂学习规范,减少直至消灭课堂疯闹、讲话、睡觉、吃东西、起哄、趴在位子上、下位、分神、瞎岔嘴、做其它与课堂学习无关的事等10种现象。

(三)九年级教学管理

1.复习课、试卷讲评课研讨。

2.命题研究。毕业班教师模拟中考命题,原创2套/人。

3.月考。做好命题、阅卷及分析工作,诊断到位并整改到位。

4.学科治薄。全面关注满分、华一、实验、洪高、省示范、市示范、普高、一次性合格等8条线的临界学生,找准“薄弱学科”,落实“治薄责任制”。

五、努力提高服务水平

教务处工作人员应遵守学校规章制度,热爱本职岗位,增强服务意识,加强业务学习,努力提高服务水平和工作质量。

1、功能室管理人员(实验室、图书室、微机室、多媒体室)要健全管理台帐,加强养护工作,随时经得起突击性检查。同时积极创造条件满足一线教学需求,提高各功能室的使用率

2、认真、严密组织期中期末考试和毕业年级月考工作。

3、做好课本、辅导材料、练习资料等的订购、发放和管理工作。

4、超前计划,做好因学校工作临时或依惯例变化而引起的相关调整事务(课表、作息时间表、铃声);及时通知学校各领导、各部门及全体教职工。

5、保存、整理好日常工作资料档案。

第8篇:环保培训教案范文

【关键词】生命安全教育背景与意义 教育方法 教育效果

生命教育源于20世纪初,西方兴起的死亡学和死亡教育、生死教育。西方国家的生命教育研究趋于身心健康取向、生死取向、伦理取向、宗教取向、社会取向等。我国生命教育取向于生存技能、生活技能、健全人格、提高公民素质为目标。

时展日新月异,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承受着各种压力,排解压力,保持健康的身心是现时代要解决的难题。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国家越来越关注民生和人文,到处可见“生命至上、安全第一”标志。提升国民素质,归根结底是提升人的自然生命、精神生命、社会生命。提升人的生命质量,实现人的生命价值是创建和谐社会的主旋律。生命教育应该从小开始,生命教育应该渗透到课堂教学过程中,生命教育应该在实践活动中展开。青少年时期是学知识、长本领的黄金时期,也是生命安全教育的最佳时期,学科渗透生命安全教育是学校安全教育的最佳途径。

学科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渗透生命教育,可以引导学生珍爱生命、注重生命质量,学会生存、学会生活,搭建为实现生命价值而努力的舞台,创建和谐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学科教学渗透生命教育研究,挖掘学生渗透生命教育资源、找出学科渗透生命教育途径、研究学科渗透生命教育方法,实现有效渗透生命教育的目的。

1.挖掘学科渗透生命教育资源,扩大生命教育领域

首先、开发学科渗透生命教育资源,扩大生命安全教育领域。政治学科教学中加强法制安全教育,增强法律观念,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人身生命安全的能力。生物学科教学中增强保健意识,提高保健能力。地理教学中学会保护自然,保持生态平衡的意识。理化教学中丰富环保知识,学会废弃物处理方法,养成节水节电习惯。体育教学中学会正确的锻炼方法,增强体质,培养毅力。音乐教学中学会合作、学会和谐,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提升生命质量。语文教学中学会做人的道理和办事的原则,使学生更加珍惜生命,追求生命的质量。历史教学中,通过人类发展史,树立积极的人生观、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价值观,提升生命的质量。

其次、丰富学科渗透生命教育理论,增强生命安全教育意识。通过学科渗透生命教育过程,丰富保健知识、心理健康知识、环保知识、控烟知识、传染病知识、交通安全知识、防电知识、防火知识、防水知识、防雷知识、防震知识,掌握安全技能,增强生命意识、开发生命潜能、关注生命质量、实现生命价值。

再次、参与学科渗透生命教育实践,提高生命安全教育质量。通过垃圾分类处理方法、回收垃圾制作手工制作、清理白色垃圾、争做环保使者等实践活动,使学生学会生活、学会生存、学会合作。通过学科渗透生命教育的研究,培养爱护人类家园、保护生态环境,做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有责任、有爱心的文明公民。

2.拓展学科渗透生命安全教育途径,增强生命安全意识

首先,班会课,认真贯彻生命安全教育。在学校校长是安全第一负责人、主管安全的领导是主要负责人、而班主任是班级学生管理的直接负责人。所以对学生的安全教育离不开班主任,班主任要加强安全教育的最佳时间应该是班会课。利用班会、有计划地对学生实施《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中的阶段目标,有效实施安全教育,不但能科学掌握安全知识,还能提高安全教育质量。

其次,团队课,养成积极心理品质。中国共青团是中国青年的先进组织,参加团课学习与活动,能够树立健康的信仰和伟大的志向,培养团结、向上、奉献的高尚品质和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使学生更加关注生命的质量。

再次,心理健康课,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学习、生活环境的复杂,增强了青少年的心理压力,再加上学生早熟不断引起教育界的困惑,所以学校教育必须认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要做到有教师、有教案、有教研、有心理咨询室,还得建立心理健康档案。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活动,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学生的心理得以正常发展,心理困惑得到疏导,不良心理与行为得到矫治,学生对自我的认识不断提高,自立、自律、自学能力增强,个性得到健康发展,表现出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适应学校、社会的要求,完善自我。

此外,利用信息技术课,加强网络安全教育。网络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的同时,也面临网络安全威胁。如:个人隐私盗用、网络病毒、黑客攻击、不良文化传播等现象。所以信息技术课教学中要加强网络知识科普教育,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引导学生善用网络资源,学会如何分辨有害信息,增强网络安全道德意识。

3.丰富生命安全教育方式,增强安全教育针对性

3.1 丰富生命安全宣传方式。定期利用板报、手抄报、广播、国旗下演讲、示板、专栏、视频,宣传生命安全知识,使安全教育常规化、系列化、实效化,使学生足够引起重视。

3.2 定期开展安全教育活动。每学期组织一次法制安全讲座、控烟讲座、传染病预防讲座、饮食安全知识讲座课,还严密组织防震、防火疏散演练,增强生命安全预防意识,提高生命安全事故预防能力。

3.3 开展生命安全技能培训活动。每学年开展一次食物中毒应急技巧、公共卫生事故应急处理方法、自然灾害应急方法、校园暴力应急处理方法的培训,使学生掌握意外事故应急技巧,提高保护生命安全的能力。

第9篇:环保培训教案范文

计划设计理念[1]构建以技能为基础、以提高工程技术能力为主线的一体化教学体系根据环境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及学生就业后的岗位需求,确定本专业的知识课程体系。专业主课程按照知识、技能并重的教学思路,根据中职与本科两个阶段分层、梯次进行设计。中职阶段注重基本职业能力的培养,注重污/废水处理行业职业资格初级证书的取得,以能够胜任企业一线的运行检修岗位为培养目标。本科阶段则发挥高等院校的优势,侧重于专业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加强环境工程专业知识系统性学习,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专业主课程在中职与本科阶段实现无缝对接,但内容不重复、各有侧重。课程设置紧随行业先进技术发展方向,注重将新工艺、新方法、新技术、新设备、新技能贯穿于课程中,以适应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变化。专业课程分段、梯次化教学,培养复合型高技术技能人才在教学安排方面,专业课程体系采用“2+1+3+1”教学模式。具体而言,在前两个学年完成中职教育的大多数公共文化基础课和专业基础理论课。第三学年为中职与本科的衔接段学习,该阶段既需要通过职业能力的鉴定与考核,又要在英语、数学、物理和化学课程中引入必要的高中教学内容和部分本科阶段的基础知识,以实现知识体系从中职向本科阶段的转变。第四学年到第六学年则为本科阶段基础课程的学习,以及专业知识的深化;第七学年则全部安排实践教学环节,包括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职业资格与职业发展能力培养并重以职业岗位能力作为配置课程的基础,突出课程的职业性和开放性。把生产现场应用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及时充实到教学内容中,保持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先进性。推行“双证书”制度,将职业资格和职业技能考核内容融入教学计划中,实行取证考核与课程考核相融合。

中本贯通人才培养措施

一体化教学体系设计[2]通过对两校原有课程体系的梳理和对比分析,在充分调研和专家论证的基础上,根据合理、集约、高效和便于实施的原则,进行教育教学内容的科学整合和合理交融,形成一体化的中职—应用型本科贯通培养教学计划。该计划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拓展课及实践环节模块,通过与能力对接的课程学习和技能实践,实现基于通用能力、核心能力和岗位能力标准的环境工程专业能力培养目标。在公共基础课程模块,前三年要注重德育、语文、英语与数学等文化基础课从中职内容向高中内容延续,加强基本素质培养,补充中职教育中过早缺失的人文知识和数理推理能力。在第三年,则增设必要的高中教学内容,并针对高等数学和大学物理等难度较大的课程,进行前期基础性教育。通过上述措施,确保学生进入大学后,能够顺利衔接大学基础课程,能够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语文、数学等学科,在完成通识教育内容的基础上,将按照人才培养目标,突出专业与岗位需求,增强应用能力培养模块。在专业基础课程模块,设置环境工程专业基础理论和实践课程,如化学类课程,包括《基础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和《环境化学》等。在专业课程模块,开设《电力工业环境保护》《电厂给水处理工程》《物理性污染控制》《环境化学》《环境影响评价》等专业特色鲜明、专业能力要求更高、专业领域更广的课程。在实践模块充分体现“课证融通、校企结合”思想,主要安排相应的职业资格考证辅导实训课程,包括信息技术基础、工业废水处理工(初级、中级、高级)等,并从第四学年至第六学年安排大学英语四级、全国计算机二级、化学检验员(高级)、司泵工(高级)和水处理工(高级)等证书相关的操作培训。通过这样一系列教学体系的调整和修订,避免了中职+本科模式的“中间断层”和“内容重叠”现象,确保了课程体系的连贯性和完整性,并有利于学生系统化学习和掌握专业知识。在完成通识教育内容的基础上,将按照人才培养目标,在中本贯通人才培养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使专业人才的综合能力不仅满足基础岗位的需要,而且具有一定专业研发和创新能力,能适应环境工程专业领域不同方向(如污水处理、废气处理和固废处理与处置等)的岗位工作,更能聚焦电力环保市场对人才不断增长的需求,以实现环境工程专业高素质、强技能、高端应用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通过教师指导学生创新项目和“三小”(小发明、小创造、小制作)项目等活动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和专业认同感,激发学生的专业研究和创新能力。从开展调研、立项、制定研究方案、实施项目研究到研究结果分析和撰写研究报告,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知识和寻求解决方案,将以往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并充分运用了所学课程的理论知识,锻炼了不同方面的专业技能(如仪器操作分析、工艺设计和运行、科技论文写作等)。为了对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中毕业后五年培养目标达成度的理念,本试点专业鼓励学生在毕业后达到年限要求后参加环境保护行业注册类工程师资格证书考试。本试点专业将在本科教学方案设置中,全方位对接注册环保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在课程内容中增加职业资格考试的内容与案例,在新生入学的专业教育中向学生宣传注册环保工程师相关制度。在课程设置中,注册环保工程师基础考试和专业知识考试的内容对应课程均作为必修课或优选课程;在中本贯通专业课程内容设置中,引入注册环保工程师专业考试案例作为课堂教学内容,提高专业核心课程与职业考试资格制度的对接度。为了对接注册环境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本试点专业将增加环境影响评价课程的课时数,在授课内容中直接引入注册环评工程师考试资料。一体化教学资源建设根据贯通培养目标,制定教材、实验实训及校外实习基地资源共享机制,使教学资源与贯通培训需求相匹配,充分发挥中本两校各自的教学特长和资源优势。建立教材资源共享机制。两校教师将通力合作,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结合教学实践,借鉴先进的应用型高级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开发有特色的满足不同阶段培养要求的专业教材。选用教材时,由相关教学部门论证、严格筛选,并优先采用基本教材、辅助教材、教学参考书等形成配套的出版物。重视多媒体课件、电子教案及仿真软件等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与开发,按照两校已完成的精品课程模式,共建共享专业课程教学资源库等。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完善教材选用与开发的评价体系,利用信息化手段对教材使用情况定期进行调研与评价,综合分析评价结果,研究对策,不断完善教材选用与开发机制。建立实验实训资源共享机制。贯通培养将历时七年,学生学习的专业与职业技能跨度比较大,因此,两校将开放环境工程相关专业实训室,共享实验实训资源。两校具备成熟的适合环境工程专业不同培养需要的实验实训室,建立共享机制可为贯通培养过程中学生的实践活动提供更多的实训资源,并使其发挥更大的服务人才培养的功能。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共享机制[3]。在贯通培养的七年中,为使本专业培养更贴近行业,锻炼学生的岗位工作能力,安排了一系列实践实习活动,包括专业认识实习(第二学期)、环境监测综合实训(第五学期)、污水工艺与仿真专业实训(第六学期)、污水处理工艺认识实习(第七学期)、环保行业与产业调研(第八学期)、城市排水系统调研(第期)、水环境与水生态调查(第十学期)、泵与阀门拆装检修(第十一学期)、电厂水处理系统运行控制(第十二学期)、毕业实习(第十三学期),两校依托校企合作,建有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为这些实习教学过程提供了支撑条件,包括环境污染治理企业、电力生产企业、环保设备生产企业、环境监测企业、固体废弃物资源化企业等。建立两校实习基地共享机制,充分利用两校已有的实习资源,并进一步建设与行业同步的生产性校外实习基地,强化岗位实践管理,明确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一体化师资队伍建设在注重课程建设、实验室建设的同时,重视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两校的教师队伍专业素质较高,教学经验丰富,年龄结构合理,除专任教师外还聘请了行业专家担任专业顾问,以提升师资力量。加强教学研究,由两校教师组成相关课程教学团队。按照中本贯通人才培养整体要求,通过教研活动,领会培养精神,把握贯通培养的特点,研究新变化新情况,转变观念,共同进行贯通培养的教育教学改革、课程开发等。根据教师培养目标,促进中、本教师的交流与协作,组织两校教师开展结对带教活动,由资深本科教师指导中职教师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及科研水平,选派中青年教师参与贯通培养、参与国内外在职教师资格能力培训等。加强校企合作,邀请行业、企业资深专家共同参与教学计划的制订,选聘企业技术骨干、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参与专业教学工作,优化贯通培养教师队伍结构,使教学更贴近企业生产实际,人才培养更符合岗位需要。一体化教学管理在贯通培养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成立由两校的相关教学职能部门、企业主管及职教专家参与的教学管理工作组。贯通培养学制长达七年,管理涉及中职、本科两个阶段,为确保教学工作规范、科学、高效开展,教学管理要从实际出发,针对贯通特点,有计划、有目的,严格、细致地开展各项主要工作。一体化育人工作机制[4]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科学规划教育内容、实施途径和方法,建立长期、稳定、系统的育人机制,使育人工作贯穿于学习过程,全员参与,全方位覆盖,达到中本教育一体化效果。积极提倡并实践“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形成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局面。将育人工作贯穿于中本贯通培养的教学工作全过程、管理工作全过程、服务工作全过程,形成育人工作的有效“网络”。建立专任教师联系学生工作制度,为学生的专业学习、职业规划和考研、出国深造等提供指导和咨询,同时加强学生的德育工作,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与学生深入的交流与沟通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兴趣特长,做到因人施教,并协同配合学生处的相关工作,落实“三全”育人要求。

结论

通过优化整体课程设计,贯通培养过程,加强专业素养培养,提升学习能力,强化专业技能训练,拓展专业领域和职业发展综合素质,形成“中本贯通”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特色。

参考文献:

[1]朱嫣嫣,上海市试点开展中等职业教育——应用本科教育贯通培养模式实践的思考,职业技术教育,2018,08,68-701.

[2]张毅强,中本贯通人才培养的“三横四纵”质量监控体系研究,决策探索,2019,11,84-85.

[3]念潮旭,基于校企合作的“3+4”中本贯通路径研究,盐城师范师院学报,2020,40,115-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