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生教学实践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原以为镇是很落后偏远的,但去到之后,那里比想象中的要好很多,街道挺热闹的。学校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住宿环境,有厕所(冲凉房),阳台。虽然要去提水,晚上宿舍没灯,蚊子成群结队,但我觉得已经很不错了。我们的伙食也很好,四菜一汤,把我们养得胖胖的。
我想说我们23位队员都很棒。去之前,我们都准备好了课表,可去到之后才发现不适用了。重新进行活动报名,班级分配,新课表安排,教师清洁,开幕式、、、、、、这些都是大家亲力亲为的。爱怎么搞就怎么做。所以说没有做不了的事情,只要肯去尝试。白天我们要上课,和学生交流,批改日记,晚上进行总结会议、交流经验,解决每天遇到的问题。我觉得做的最成功的是把综合测试、优秀个人、优秀班级这些内容删掉,取而代之的是每班一个奖项。因为我们的目的很明确:要搞就得搞得有新意,而不是一味追求形式主义。方法是死的,人是活的,必要的时候要随机应变,我们的宗旨是:一切为了学生。
在沟通方面,我们每个人都想方设法去与学生聊天,打开她们的心扉。特别是一些调皮捣蛋的学生,和他们混熟了,他们自然会尊敬你、听你的话,而不是以异样的眼光去看待他们,以严厉的话语批评他们。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尊心的,你尊敬他,他也会尊敬你。初中生正处于叛逆时期,他们爱讲义气,爱面子,希望得到同学老师的肯定和赞许。然而有一点大部分老师都是做的不好的,好像把太多关注都放在活泼、调皮的学生身上,而忽略了那些沉默是金的学生。我们都是过来人,只要老师多关注内向的学生,多给点支持与鼓励,她们心里会乐开花的,而且会慢慢变得活跃起来。
要想拉近与学生间的距离,我觉得以写日记这种方式相当不错,让不爱说话的学生向我们表达自己的心声,提供了一个了解学生性格的平台。每当看到她们的日记,我都会很开心,写上评语,给他们鼓励,就像跟他们谈心一样,结果是学生把心交给我们了。同时,每位老师很有必要尽快记住学生的姓名。在上课的第一天,我当晚就把一班学生的名字都记住了,第二天上课叫他们回答问题时,我一下子就能把学生的名字叫出来,还记得那个学生的日记里提到:“数学老师居然知道我叫什么名字,真的很开心、、、、、、”记住学生的名字就会让他觉得你关注他,他一定会信心百倍的。
在上课方面,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风格。开始我用自己的方法上完了一节数学课后,发现没调动起课堂气氛。于是我去听了其他数学老师的课,借鉴了一些经验,果然第二次数学课的课堂气氛很好,说话技巧,肢体语言也是相当重要的。
其次,我想说,我们的学生很棒。其实他们是很聪明的,我给他们的脑筋急转弯都回答,他们只是不善于表达自己而已。一个女学生曾经对我说过:“其实我们不是很害羞的,只是在一个新的班级,几乎都是生面孔,而且参杂了不同年级的同学,话自然会少一点、、、、、、”是的,从认识到熟悉需要一个过程。他们在短短的几天里就有说有笑,真的不容易。老师上的课,他们很认真地去听:布置的作业、日记,很认真的写;军体拳、健美操、手语、队歌,他们很认真的学。见到老师他们会脸带笑容的大叫一声:“老师好!”有的小男生还天天帮老师抬水、、、、、、因为他们知道老师辛苦,学会了怎样去感恩。每次批改日记都会看到这样的字眼:“老师每天要给我们上课,备课,你们辛苦了,谢谢你们!”每次看到这些话我都感动不已,有事还会偷偷掉眼泪,有这样乖巧的学生,再辛苦也是值得的。其实我很遗憾,因为还有很多学生没跟他们聊过天,我很想教他们太极拳,但是没有机会了。
我觉得这次下乡的宣传活动搞得不够成功。第一,会讲当地方言的队员没有派上用场。第二,带去的设备不足,没有麦克风,不能把群众吸引过来。第三,传单不够。结果在那里搞了半天,来看宣传的人很少。
自XX年07月06日以来,我上了3节课程,分别是静电实验、古诗鉴赏与空气电池。其实,在收到课程任务的那一刻,我感觉压力满满,原因之一是学生从中班到初一,年龄层次跨度大,原因之二是该如何用简单的知识让他们理解深层的内容,抓住他们的兴趣点呢?带着这两个问题,我思考了很久,查阅了许多资料,加入自己的创想去备课。
第一堂静电实验课,我以静电宝宝的口吻录音,用直观的效果,让同学们觉得静电就在身边。利用塑料尺、纸片、胡椒粉和食盐设计相关静电实验,促进他们探索生活。第二堂课是古诗鉴赏课,带大家学习胡令能的《小儿垂钓》。第三堂空气电池课,也利用自我探索让学生们感知科学的奇妙,并利用简单的板书绘画帮助孩子们理解电池原理。
我认为支教是一种选择,当身边的伙伴开启假期模式时,我却依然坚守在我的岗位为大家服务,但我不遗憾、不后悔,我认为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每当我看到孩子们求知的眼神,看到他们灿烂的笑容,收到他们亲手做的花朵与泥彩时,便幸福满满,一扫疲惫,我想这就是教师的一种责任与魅力吧。
教师的责任与魅力还远远不止这些,当孩子打闹奔跑时,你要维护正义,保障安全;当他们上课不认真听时,你要管理劝阻,融入他们;当他们有疑难问题时,你要学会引导,帮助他们探索。每一分每一秒,你的弦是紧绷的。母亲看到向来夜猫子的我,周末回到家倒头就睡,便笑着说我是去做苦力的,然而,我知道,我的心是异常丰富与饱满的,因为我收获了孩子们质朴的友谊与自我的成长,支教行还在继续,我将会依然携着热情享受这短短的9天时光!
【范文二】
一个雨天, 我们开始了这段难忘的旅程。
在这里,你可以真切地感受到每个人的真诚和爱心。
有的人担任班主任的工作,孩子调皮,他们课上喊破了喉咙,课下又和孩子耐心地交谈。有的人负责画宣传海报,为了制作出一幅精致的画作,他们会花几天的时间来构思,纸张太大,要铺在地上,他们会连续几个小时跪着画画。
有的人特别喜欢孩子,一有时间就和孩子们玩耍,在课上是他们的老师,但在课下是孩子们亲切的哥哥姐姐。有的人会叠几十个纸鹤和纸玫瑰,作为小礼物送给孩子们。有的人,看到孩子摔倒磕破,会关切的将孩子带到办公室,为他们抹药。有的人,生病了,仍坚持上课,强忍着一副精力充沛的样子,可一下课,便累得坐在办公室里休息许久…
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孩子是那么的单纯可爱。
他们会争先恐后地回答一个你提出的有意思的问题,他们会为没有被叫到朗读课文而沮丧失落;他们会认为老师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人,会情不自禁地仰视你;当你在课上向他们拓展一些课外知识时,他们会好奇地问这问那;当你给他们画一幅漫画时,他们会高兴得不得了……
当然,在乒乓球比赛、奥运知识趣味比赛、绘画比赛,你可以看到了孩子们的活力和才华;活动课上的游戏和歌声,你可以感受到了孩子们的天真和可爱。
快乐而又有意义的日子总是那么稍纵即逝。转眼到了离别的日子。在最后的几天,我知道我们就要走了,就要离开这个给我们欢笑和感动的地方。可我不敢多想,不敢对离别有太多的思考,不敢与这些孩子有太多的接触。我怕我自己会依依不舍,我怕我自己会受不了这份沉甸甸的感动。
最后的文艺汇演,许多孩子都哭了。当孩子们唱起隐形的翅膀,当那稚嫩的歌声飘荡在操场,当孩子们伴着虫儿飞的音乐踉跄地跳起舞蹈,吹起一串串的小泡泡,我想我们每个人也哭了,尽管不是所有人都掉眼泪。
我们走了,孩子们排着队送我们。平常最调皮的两个男孩子哭红了鼻子和眼睛。
刚来的时候,我觉得二十天很漫长,可不知不觉中我已开始珍惜在这的每分每秒。那熟悉的旋律,那温馨的场景,那单纯的眼神,无不成为我美好的记忆。
当前,教学评价方式多元化越来越受到重视,逐渐成为未来教学评价的发展趋势。教师教学评价方式的多元化不但可以避免评价过程和教学过程脱节的弊端,也可使教师避免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师教学评价方式使用得当,既能帮助学生在课前了解自身基础状况,又能使学生更加注重学习方法及过程,还能给学生的学习以客观反映,使学生更明确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并加以改正。同时,教师应认真对待学生的教学评价,客观准确的评价能帮助教师了解教学效果,反思及改进教学。
就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而言,现行教学评价体系的弊端暴露明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大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其教学内容相对老化,与学生现状需求相差较大,学生对待本课程多抱以疑虑、怠慢的态度。虽然以往教学采用的评价方式多以开卷考试为形式的总结性评价,但师生之间信息反馈很难及时,交流的信息量明显不足,不利于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也不利于学生消化吸收、学以致用能力的培养。
当前,现代教育模式正从传统的知识传递向能力培养转变,提倡能力培养为基础。该阶段培养目标的实现反馈-矫正是重要环节,而教学评价则是完成这一环节的重要方法。这就要求教师必须采用新的评价形式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及时评估和调整。为此,我们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评价体系进行改革。提倡教师采用多种教学评价方式相结合,探索出有利于提高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能力的更合理的评价方式。
通过该项教学改革以期达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评价由目前较为单一的总结性评价方式改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教学评价方式。使其能更加及时客观的对学生的学习状况作出评价,保证师生之间信息反馈-校正环节的质量,提高教师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藏族大学生;数学素养;策略
数学素养顾名思义就是人本身具备的数学修养,它在数学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我国数学教育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其复杂程度也在逐步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数学素养提高的复杂性是社会复杂性在数学教学中的具体体现。而藏族大学生的数学素养就更具有其本身的独特性和复杂性。
我们知道以往的数学教育受传统文化中“大一统”观念的影响,常出现对教学模式理解与运用的简单化、片面化的倾向,通过建立统一的教学模型,也就是过多地注重了对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教学,而对学生数学素养、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关注不够,使数学教育变成了知识和技能的教学,迫使学生疲于应付“八股”式的教学,逐渐产生了“数学难学”与“枯燥乏味”的感觉。在笔者多年的民族数学教学实践中,深为这种认识所困惑,因为我们发现学生们一旦对数学产生了这样的认识后,会对后期的数学学习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通过不断地摸索并结合教学实践,我们认为提高藏族大学生数学素养最根本的还是应该从学生本身出发,也就是将鲜活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了解这些对象的具体情况,然后才能对症下药,寻求恰当的方法。
1通过多年教学实践,我们发现藏族大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存在如下错误认识
1.1“计划经济”遗留的思维惯性
相当一部分藏族大学生对大学的认识还停留在过去上了大学就是进了保险箱,什么都不用愁,他们从一入校就认为进了大学门,以后就没什么大问题了,反正自己已经是一个大学生了,以后的前途国家会考虑的。所以从思想上放松了对大学数学课程学习的警惕性,学习的目的也不明确,大脑里带有深深的计划经济时代下大学生思维的烙印。
1.2对数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由于数学专业是基础科学之一,表面看上去很难直接指导实践并应用于实践生活,这就导致很多学生忽视对数学的学习,他们中很大一部分人认为,学好数学没有什么用,反正自己最后还是回去教中小学,在中小学用不到那么多的诸如微积分、向量空间之类的高等代数的知识,所以不喜欢学习也不愿意学习数学。
1.3低估了大学数学的抽象与容量
中学数学尤其是高中数学由于内容少、课时多,有时会出现老师一节课只讲一个例题的现象。总体上来看教学容量不大,而大学数学的教学应该是使学生向自学能力提高方向培养的转折点,所以为了教学进度老师有时一节课讲10多页也是正常现象,并且中学教学的知识与生活实践关系更紧密一些,但难以与高等数学知识的具体、抽象直接衔接,加之学生初学伊始一般会用中学的眼光来看待大学数学的课程,往往会低估了大学数学的抽象与容量,使不少大学一年级学生一接触到“数学分析”、“高等代数”等课程,就对数学专业产生了畏惧情绪。
1.4故意降低自身学习数学的标准
有相当一部分少数民族学生由于来自经济欠发达的民族地区,该地区经济不发达,信息传播很慢,在具体的中学数学教学中也出现了对课本中部分章节内容的删减,所以他们认为反正自己毕业后要回到当地去,如果做中学教师也用不了那么多的高等数学内容,因而不深入地学习,只学一点皮毛而已,还有部分藏族大学生认为自己的高考分数低,数学基础不好,只要数学考试过关就行,从而故意降低自身学习数学的标准。
2如何走出误区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2.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一种带有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它以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去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一种重要动机。阿伯特.爱因斯坦(AlberEinstEIn)曾说:“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怎样去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是作为民族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必须重点关注的问题。
2.2吃透定义是根本
教学发展的动力源于社会和自身发展应用的需要,如何让学生切实地感受到这种需要是学生在学习中获得内在动力的关键,通过再现数学思想史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这种需要,也使他们有探索的“愉悦”,这样的例子很多,本文不再累赘。至于吃透定义对藏族大学生直观的理解数学而言显得尤为重要,“定义”就是通过指出概念所反映事物本质属性来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
2.3温故而知新,自我去总结
大学数学的教学容量是不大的,为了教学进度老师有时一节课可以讲10多页也是正常现象,对数学概念及思维的掌握及诸如英语等课程的巩固,需要记忆的东西太多,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前面学过的知识遗忘得很快,这就需要我们学会自我去总结,善于温故而知新,尤其《高等数学》与《解析几何》之间的知识点有很多是有联系的。学生的思维总是体验每一次总结之后得到升华,学生的创造力也是在体验掌握成功的过程中得到开发。例如:在学完求极限的过程之后,可以让学生总结诸如“利用连续性”、“倒数法”、“约简分式法”、“有理化法”、“设变量法”、“罗比塔法”等方法求极限。
以上针对藏族大学生提高他们数学素养的方法,只能说是最基本的几种方法,需要指出的是并不是每种方法都能独立发挥作用,在具体教学中,我们需要视具体情况与用多种策略,以求达到较好的效果。
总而言之,以上的这些探究也好,策略也罢,实施起来都离不开藏族大学生自身的勤奋,所以作为教师在授课之余还应该培养他们的做人意识,树立竞争意识,使他们能够清楚地意识到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必须树立学习终身化的理念。这将会帮助他们根除对学习数学的思想认识误区。同时,还应激发他们不要满足于现状,要树立到更好的大学再继续深造的信心;到更大的城市谋求发展的壮志,使他们自己能够真正意识到具备数学素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参考文献:
[1]高雪芬,胡觉亮.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素质——我校开设“数学与科学进步”课的具体做法[J].大学数学,2006(1).
[2]朱士信.如何在大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J].大学数学,2003(3).
[3]李医民,王学弟,丁丹平,等.数学素质教育改革的系统工程[J].大学数学,2003(4).
[4]樊晓明,王志刚.数学实验与数学素质的培养[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6(10).
关键词:尝试教学法;大学物理实验;大学生学习特点;教学改革
进入20世纪以来,各国的现代化教育进程明显加快。尽管因各国的文化背景、教育传统有所不同,其教学改革各具特色,然而面对相同的时代背景和挑战,在教学方法改革上呈现出一些共同点[1],如:教师授课不再采用注入式讲授方式,而重在培养学生的思维技巧,鼓励一起探讨,乐于采用讨论课的形式传授知识,重视讨论与交流,重视培养创新能力,重视个性化。而我国大部分大学无论是理论课还是实验课仍延续以教师为主导的注入式教学模式,对于这种教学方式,大学生呈现出一些具有共性的缺点,因此研究大学生的学习缺点并针对其特点采用一套有效的教育理念、教学模式尤为重要。
一、大学生学习存在的缺点
经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的调研发现,目前我国大学实验课程基本是以教师为主导[2],一般是由教师讲解实验原理、实验步骤、注意事项和数据记录与处理等内容。然后演示实验过程,最后甚至把实验数据演算一遍才由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这样的教学模式仅仅是学生重复,使学生既没有动脑思考,又没有解决类似问题的应变能力,更不用说在实验中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经过我们课题组多位教师多年来对大学教学改革的研究,发现大学生学习普遍存在以下缺点:(1)自主性差;(2)学习方式欠缺多元化;(3)创新能力不足、动手能力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指出,应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摆在第一位[3]。新世纪大学生应具有突破藩篱的创新品质,而在实验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大学生学习模式习惯应试教育模式,死记硬背,动手能力弱。
二、尝试教学法应用于大学课程的必要性
尝试教学法的创始人为邱学华先生,他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提出尝试教学的设想,历经40多年尝试教学法已经形成一套完整、完善、系统的教学理论,已成为大家认可的名副其实的中国特色教学流派[4]。尝试教学法虽以小学为实验对象发展而来,但其作为成熟的中国当代特色教学流派之一,其适用范围不应局限于中小学,也应在大学教学改革中普遍推广。首先,尝试教学法所提倡的“先试后导、先练后讲”,符合大学教学改革的目的与需求[3]。可成功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的惯有模式中迅速转变为主动学习,可快速引导大学生进入创新式学习模式。其次,尝试教学法历经40多年的研究与实践其教育教学理念、教学程序成熟,易于操作。再次,有利于向国际教学模式转变,积极推动人才竞争。如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实验课堂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强于我国学生。提倡尝试、鼓励思考,这与尝试教学法所提倡的思想一致,而我国大部分大学教学仍延续以往的教师讲授式教学方式,这不利于未来的人才竞争。综上所述,尝试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大学生以多元化方式学习、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符合国家当今教育改革的要求,有利于我国人才培养。
三、尝试教学法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在尝试教学法的指导下,本课题组在《大学物理实验》课程中,构建了一系列尝试教学模式,通过实践,已形成较成熟的“尝试—创新”教学模式,其基本教学模块可分为:1.针对大学物理实验课程,合理选择尝试目标,设计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任务,建立以教师为指导者、咨询者的教学模式。2.主体尝试阶段:对学生进行分组,便于学生进行讨论、学习协作,进而从不同角度尝试解决问题、进行尝试练习。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实验中学习,教师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引导,补充讲解、规律总结。4.以稍有变化或采用思考题形式提出问题,再次尝试,通过再次反馈使所有学生真正透彻地掌握新知识、新技能。(5)通过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例如大学物理实验中“转动惯量的测量”、“弗兰克—赫兹实验”、“光谱分析”的理论知识与大学物理中的“刚体的转动”、“原子的能级跃迁”、“衍射光栅”三个章节相对应,可通过实验启发学生进行拓展练习。
四、结语
本研究具有以下突出特点:(1)将尝试教学法应用于大学物理实验课程中,使尝试教学理论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使其实践基础更丰富;(2)使大学生变“学会”为“会学”、“会做”,实现从传统教学到现代教学的转变;(3)针对大学生学习存在的自主性差、学习方式多元性不足、缺乏创新性等特点,将尝试教学法应用于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教学中,体现从知识技能、思维方法、探索创造这三方面构成的三维度的现代物理教学观。这一成果也可以推广应用到其他大学课程中,我们今后会在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模式建构、教学理论研究上继续深化,将实验训练与理论启发有机结合,促使大学教学改革理论更丰富。
参考文献:
[1]陈树兰.浅谈国外高校教学方法改革现状[J].四川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4).
[2]金丹青.基于CDIO模式的卓越专业大学物理实验的教改实践[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4).
[3]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DB/OL],2010,7.
关键词 高校排球教学 实效性 措施 方法
一、更新课程教育理念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以人为本、健康第一”作为教学的指导思想,在实践和理论教学中,以育人为宗旨,以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根据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参照大学生的心理特征与体育需求,构建与完善具有健身和竞技两重性的教学目标体系,切实注重对大学生综合体育能力的培养,使大学生不仅能够掌握排球类运动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满足大学生健体强身、愉悦健心、提高团结协作意识与培养顽强拼搏精神等多维运动需求,而且能够善于挖掘排球项目的实用性,学有所用、学以致用。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一定的社会适应能力,为大学生喜欢排球运动奠定坚实的终身体育基础,同时也使排球课程成为融竞技、健康、娱乐为一体的综合课程。
二、筛选与整合教学内容
在普通高校排球教学中,排球教师首先要钻研教材的科学性与实用性,参照大学生的体育兴趣与运动基础筛选教材的精髓,整合部分传统教学内容,同时与时俱进,增加新的知识内容,力求教学内容与排球时代的发展同步。以往排球普修课教学内容基本都是传统竞技排球运动中的理论知识与竞技运动技能,难度较大、竞技味浓,技术动作部分大学生不容易掌握,易产生上课应付的情势,同时也不利于“面向全体学生”目标的实现。因此,排球普修课教学内容必须注重学情,向基础性、趣味性、娱乐性的方向转移,选择那些在比赛中使用频率较高,实用性较强,动作技术结构和方法相对简单,大学生比较容易掌握与运用的基本技术与战术作为主要内容。教学内容的甄选可从传统的6人制竞技排球中解放出来,开设排球、沙滩排球等娱乐排球教学内容。教学实践证明,休闲娱乐、趣味性强,又带有竞争、比赛性质的教学内容能够迎合大学生学习排球的动机与需求,大学生参与意识才能得到增强,教学实效性才能得到提高。
三、教学形式要灵活多变
为营造和谐教学气氛,吸引大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形式要灵活多变。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如:结合排球不断变换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的形式,运用游戏、竞赛式的练习方法以提高练习的趣味性,充分调动大学生的参与的主动性。体育教师可根据教学大纲,进行“小群体”教学、快乐教学、分层教学等各种形式的教学比赛,组织编排、裁判工作来提高大学生的学以致用的能力。此外,要适当放宽排球技术标准的规定性,增大其自由度,降低技术规格,淡化竞技要求、增强健身娱乐性,对排球教学内容做适合班级教学的调整与改造,加强对有关排球运动新知识、新规则的学习,使大学生对知识不断更新。其次,体育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同时还要形成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还要给予大学生自由发挥,大胆创造的空间,使大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打破教学内容和形式上的封闭,选择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形式,提高体育文化素养,培养大学生终身排球习惯的养成。
四、创新教学方法
教学经验显示,增强趣味性教学,可以使大学生充分体会到排球所带来的快乐,提高大学生对排球运动的兴趣,进而提高教学效果。笔者通过对教学实践经验的回顾性总结,归纳出如下的具体实施方法。一是玩球法。由于大多数学生排球基础较差,球性不熟,手感不佳,如果继续按照以往的教学顺序进行同步教学,很容易使部分学生失去对排球的兴趣和学习排球的自信心,结果会导致教学目标无法实现。因此,在日常排球教学中,应从玩球入手,通过玩球使大学生逐渐熟悉球性、培养球感,并由简单到复杂、使大学生感觉每次都有一定程度上的进步,能体会到排球给他们带来的快乐。二是比赛法。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教学比赛来促进大学生对基础知识与运动技能的掌握,能够使学生体验到排球运动的真正的娱乐性。大学生对教学比赛有极大的热情,因而要充分利用这种教学方法,引导大学生为“比赛获胜,战胜对手”,全身心投入学练之中,然后在比赛中,一次成功的发球、一传、扣球和防守的得分都能给大学生带来成功的愉快情感体验,在活跃的气氛中促使大学生主动掌握了基本技术。同时,比赛法还有助于大学生加强对战术配合的理解和掌握。
五、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评价是体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完整系统的体育教学评价体系是实施教学强有力的制度支撑,它涉及到大学生的评价及其体育教师的评价等。对于提高体育教学的实效性来说,笔者认为,重点还是如何建立科学的、系统的评价体系。这种评价体系能贯穿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评价的内容与方式必须充分关注大学生的学习态度与进步幅度,重视大学生学的过程,重视创新能力、交流与合作意识,重视动手实践及其参与的程度。有专家建议,最好采用形成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多元化评价相结合的体系,重视对过程的评价和在过程中的评价,重视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改进,使采用评价体系成为大学生学会实践和反思、发现自我、欣赏别人的过程;同时,在对大学生进行评价知识,应以激励性为主,鼓励大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施展自己的才能,努力形成激励大学生积极进取、勤于练习,既能展现自我、成就自我,促进他们身心的健康、和谐的发展,又能有利于终身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
参考文献:
[1] 顾宗芳.高校排球教学的现状与分析[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2.
关键词:翻转课堂;大学外语教学;实践与应用
近年来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进程和网络化技术环境的快速发展,互联网的普及和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直接影响到了教育教学实践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理念、新技术和新方法被应用于教学实践领域,彻底打破了传统的教学实践模式,进而大大提升了教学实践的效能,其中“翻转课堂”在外语实践教学领域中的应用就比较具有代表性。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一个典型的舶来品,是一种与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同的课堂教学方法,最早起源并应用于美国,主要是借助于便捷的网络化教学环境,通过学生前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和作业练习,而后进入到课堂教学环境中进行讨论与答疑,进而获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而后随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不断发展,其内在的教学优势和教学特性被深入地挖掘了出来,这一教学模式引入到外语教学实践之中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一、翻转课堂在外语教学实践中的教学流程
在大学外语教学实践中,翻转课堂教学实践模式有着与传统教学模式不相同的教学流程。传统课堂教学中的“预习―知识传授―练习与实践”的教学过程被颠覆,代之以“自主学习―学生练习―教师引导与答疑―知识总结与归纳”的流程。当然在翻转课堂外语教学实践中,教师所扮演的角色也有着较大的变化,主要是起到引领、指导、答疑、总结与归纳的作用,并且影响整个教学过程。其中在翻转课堂的前期教学中,教师需要事先将相应的学习内容、学习方向和学习流程进行综合设计与设置,同时确定好相关的教学资源与练习内容,将其共享至相应的教学平台上,使其能够很好地指导学生形成自学思路与学习方向,完成一个系统化的教学过程。
二、翻转课堂在大学外语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1.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大学外语听说教学中的应用
在大学外语教学中虽然近年来的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外语的听说能力培养有了很大程度的重视与提升,但是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实践效果并不是很明显。传统外语教学模式中,口语教学依然没有处于重要的地位,且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口语交际训练机会较少,口语的语音、语调、口语交际能力方面亟须得到指导和练习,而正是翻转课堂给予了外语教学听说教学一个创新发展的机会。
在翻转课堂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在外语听说课程中引入“自主学习+口语辅导+总结指导”的基本教学模式,并且借助于网络化教学、外语语音室、外语自学中心等基本的路径进行教学探索。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首先通过听说教学预案和教学基本流程阐述的形式向学生明确相应的教学思路,而后提供相应的听说素材、视频资料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使其能够充分利用大学英语自主学习中心,校园网所提供的教学资源和平台开展网络化学习。在之后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口语作业完成情况进行“口语指导”,根据每一个学生的不同学习状况进行个性化辅导与设置,使其能够真正地消化、吸收相应的教学内容。最后,在完成的翻转课堂基本教学过程之中,教师需要利用课堂资源进行听说模块的集中总结与讲解,进一步深化认知教学内容,其间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学习效果得到了很大提升。
2.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外语精读课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大学外语精读课上的应用与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师通过网络视频创新的模式来明确这个教学模块的教学方向与内容,对于教学目标、内容、规程和计划详细表达。当然了教师在创新视频的过程中要适当考虑不同班级、团体和学生以及学习习惯的差异,进行个性化设置。其次,在外语精读学习过程中,教师根据相应的学习内容进行小组活动设计,引导学生并让学生在具体环境中应用所学内容,其间涵盖了:创建内容、独立解决问题和开展自主讨论等基本内容。学生可以在小组讨论中发表自己的意见,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思路。最后,在教学的点评与总结阶段,教师将前期创建的教学视频展示给大家,共享其中的教学内容,并且帮助学生理解精读学习中的难点、重点内容,实现教学的升华与加深。其间为了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与知识理解情况,教师要利用课堂时间组织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复述或应用,这样才能真正发挥课堂的作用。
3.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大学外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教师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引入到写作教学实践中,主要是采用“课上+课下”教学模式,通过实现设定写作内容与写作方向,而后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与资料查找,获得较好的自学基础。这一过程教师主要是通过邮箱、通讯工具和学习平台对学生的自学方向和自学内容进行有机设置,使自学活动有的放矢。
而后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根据学生之前的自学情况,通过检查外语写作任务、指导与点评写作作业和教学讲评与总结相结合的方法来完成教学任务。后期的检查、指导和讲评的工作比较关键,目的在于练习老师讲解的写作方法,提升外语表达能力。
综上所述,在翻转课堂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学生可以充分地利用网络化教学资源进行自主学习与知识理解,而不是传统外语教学中单纯地依赖教师的知识传授,这使得传统课堂中的教师讲课与学生认知、课堂与教师的角色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老师更多的责任是去理解学生的问题和引导学生去理解知识、运用知识。较之传统的外语教学过程与模式,翻转课堂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纵观翻转课堂在大学外语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大学外语教学也获得了新的生机与活力,这正是笔者进行本文课题研究的重要出发点和立足点,也希望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不断提升大学生的外语综合应用能力和应用水平。
1.1 课程形式不统一
各个高校的根据实际情况开展了必修课、选修课、心理讲座、网络视频课等不同形式的心理课程。在开设心理必修课的学校一般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课时为8个学时,仅仅普及最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心理健康选修课一般是随机组班,每位学生四年内只能学习一学期,学生来自不同的年级,各个专业,其知识背景和认识水平各不相同。任课教师选择适合大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选择满足各年龄层次的学生需求的课堂内容有一定的难度,影响课堂效果。心理专题讲座受场地和时间的限制,开设的场次可能不能满足学生需求,缺乏连续学习解决问题的机会。网络课程缺少现实课堂的互动和心理体验。
1.2 教学教材滞后
心理健康课程是知识传授与心理体验、行为训练的综合课堂,目前教材内容多是理论概念学习,忽视互动实践环节。同时课程教材内容的动态性和发展性不足,某些教材内容固定化,不能及时满足大学生的心理需要。虽然目前众多学者依据实际应用编制新教材,但由于标准不统一,教材质量参差不齐。
1.3 师资力量薄弱
专业任课教师较为缺乏,某些由具有心理咨询师三级证的辅导员或教师担任,由于未受过专业心理训练,在运用心理学的理念来进行教学,在运用心理知识和技能与学生沟通方面,在觉察学生心理需要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将心理案例分析、心理体验等课堂互动融入到知识教学中等方面不是很熟练,很难实现教学目标。
1.4 课堂设计缺乏实践
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侧重在心理知识普及,忽略了心理体验、行为训练等心理技能培训。同时在教学方法多的选择方面,多媒体教学,单向知识传输,缺乏互动。
1.5 课程效果评价单一
以往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采用传统考试时发现,难以反应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2]。教学实践中意识到心理健康课程的独特性,将其改为考查课,但是由于考查方式没有统一的标准,随意性较大,难以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大学生心理是变化性,发展性的,在课程效果评价方面亟需合理有效的考核方式。
2 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建议
2.1 设置合理的课程标准
结合本校实际情况,按照教育部要求设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开设一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公共必修课程,覆盖全体学生;或者在第一学期开设一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公共必修课程,在其他学期开设相关的公共选修课程,形成系列课程体系。
2.2 选编优质教材
根据教学目标,在听取学生实际需求的基础上,组织各高校教学第一线的专家教师,依据实践教学经验编著合理的具有实性的教材,并定期进行检查更新。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
2.3 提高师资素质
组成授课团队,课前进行集体备课,相互观摩学习,定期进行培训,学期结束进行教学反思,对教学过程中的经验进行总结,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另一方面培训和指导学生开展心理健康实践活动,作为课堂实践活动的拓展。
2.4 设计合理的课堂内容
近日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建议课程内容主要由了解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了解自我、发展自我以及提高自我心理调适能力三部分组成。 大学生心理随着年龄增长、经验阅历的增多,所遇到的心理困惑也会不断变化。课程的内容依据不同年级的心理需求有所侧重。例如新生主要是适应问题,侧重学习和掌握在人际交往技巧,情绪管理方法,学习思路的转变等技巧。大二和大三学生关注情感问题、生活琐事等,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大学生恋爱心理的特点,培养健康恋爱观和择偶观。大四个人发展的思考和就业压力大学期间生涯规划、压力管理与挫折应对,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正确理解压力和挫折。
2.5 改进教学模式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理念在于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应用心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根据教授内容设置互动环节,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索自我,将教师教育引导与学生自我教育相结合,执行助人自助的理念。适合心理学专业授课特色的讲课方式有课程讲授、心理测试、课堂活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体验活动、情景表演、团体训练角色扮演等。例如在讲授大学生生命教育与心理危机应对主体,在明确教学内容和目标,选择课堂讲授、心理测试、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的教学方法,首先是通过课堂讲授,运用案例导入法,通过现实案例,使学生直观认识生命、了解生命的意义。第二步通过科学测评法,认识大学生心理危机的表现,将班级进行分组,小组讨论识别心理危机的信号。设置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预防与干预模拟情境,学生积极参与模仿,在模拟仿真的问题情境中学习并掌握初步的干预方法,学会预防心理危机,珍爱生命。大学生心理健康课堂也可以邀请专家讲座,举办各类心理活动作为补充教学形式。
2.6 有效的课程效果评价
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旨在普及知识、学生掌握并应用心理健康知识,增强自我心理保健意识。依据课程目标制定适合学生的考核方式是授课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将学生运用心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考核的重点,结合实际情况,可选择考虑平时表现加最终考核的方式。在日常的课堂授课中,教师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进行心理体验,可以将学生课堂出勤、参与的程度、课堂提问情况纳入平时考核。最终考核内容更倾向于运用心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针对身边同学中普遍存在心理适应问题给出自己的有效建议等。与此同时,对于积极参与学校心理健康活动的学生要给予适当的加分。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法;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
1.引言
自20世纪九十年代,我国大学生心理问题引起社会和学校的广泛关注。在21世纪,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过十余年的深入开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形成了一套成熟的体系。在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中,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起着非同寻常的作用。随后,大量学者和一线教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进行了教学实践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教学法上,已不拘泥于教师对学生的简单讲授,而是越来越注重学生的内心体验和技能运用。因此,教育部在2011年专门制定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教思政厅〔2011〕5号),在该文件中,要求该课程要“集知识传授、心理体验与行为训练为一体”。体验式教学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青睐。
2.体验式教学法
2.1体验式教学的含义及特点
体验式教学即教师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学习者在情境中根据已有知识经验,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并进行验证,在体验中主动建构新的知识,提高技能。与传统教学模式不同,在体验式教学中,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体验式教学一改传统教学中教师对知识的灌输,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和培养和技能的形成。
体验式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但并非意味着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就减弱。相反,体验式教学对教师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挑战,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创造性,这体现在体验式教学流程的设计上,根据库博1984年建立了体验学习循环模型
2.2体验式教学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应用
从课程性质上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门集知识传授、心理体验和行为训练为一体的综合性课程,是大学生必修的公共课。课程目标除了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外,还应掌握自我认知、人际沟通、自我心理调节等技能。
因此,体验式教学在心理健康教育教育课程中,是这样一个过程:教师创设合理的情境,引导学生作为主体参与到教学活动中,领悟与理解情境中的丰富内容,获得亲身体验和感受,在教师的组织下进行交流、分享体验达成共识,内化为自己的认知理念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从教学形式来说,体验式教学一般有游戏体验、角色扮演、情境体验、现实体验(社会实践);从教学过程来说,心理健康课堂上体验式教学大致经历这几个流程:(1)体验,根据教师预先创设的问题情境,学生积极参与到情境中,全身心去体会情境的中的问题和冲突,形成自我体验。(2)分享,教师组织学生分享自己的体验,认真倾听他人的体验,由于每个人的背景、动机不同,对相同情境所产生的内心体验就不同。(3)总结,在交流的基础上达成共识,揭示问题本质,讨论今后可能遇到的问题,形成可行有效的解决办法,从而预防或减少心理问题的发生。(4)内化,教师针对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反思自身存在的问题,摧毁旧的不合理信念,建构新的理性信念,在学习、生活中内化为自己的认知。在课堂上,每个环节都非常重要,某个环节出问题,都会影响到教学的效果,其中,“分享”和“内化”环节尤为重要。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分享,在分享的过程当中,学生的体验汇集起来,基本形成了课堂所要传授的知识框架,这会让学生体会到强烈的成就感。此外,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去感悟。一堂心理课是否成功,关键看学生在走出教室后,内心是否有所触动,有所感悟。
3.体验式教学在心理健康课堂中应用的优点与不足
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应用体验式教学,教学效果较好。银星严(2010)随机选取了400名大一至大四的学生,平均分成2组,分别使用体验式教学和传统讲授式教学来开展“大学生心理学”课程教学,随后,从反应层、学习层、行为层、结果层等四个层面进行评估,结果发现,接受体验式教学法的学生在四个层面均优于接受传统讲授法教学组的学生。学生普遍认为,体验式教学形式新颖、充满活力,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课堂气氛活跃,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获得深刻体验,从而使认知发生改变。因此,体验式教学在高校心理健康课堂上被广泛应用,采取的形式有团体心理辅导、角色扮演、案例法、小组讨论、学生讲课等等。其中,运用较多的是团体心理辅导角色扮演及案例法,据研究者报告,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然而,作者通过阅读前人的报告,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认为体验式教学法在实际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中尚存在以下局限:
3.1课堂活动流于形式。
体验式教学主要按照“体验——分享——总结——内化”的流程进行,这几个环节缺一不可。其中,“分享”是最重要的环节,尤其在实践课上,分享的时间要占相当大的比重。分享是教师引导学生描述自己在活动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心理体验。通过分享、交流,学生把从自己的角度所经历到的体验呈现出来,每个学生就能从各个角度看到问题的面目。在但在教学实践中,往往由于课堂人数、时间等限制,而没有足够的时间来进行分享。目前,我国高校大都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通常是几个班合成一个大班来授课,人数一般都在100以上。这就使得在实践课上,教师要按照所设计的活动程序去开展活动,学生参与热情高涨。而分享环节则是草草了事,基本上只有几个学生简单陈述自己的感受。从整个课堂过程,给人的印象是气氛活跃,参与度高,而实际上,只是相当于做了个游戏,下课之后,学生的头脑中并没有增加什么。这就使得课堂流于形式。这就使体验式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实际上,在“分享”的过程中,有些人的心理冲突就得到了解决。例如,作者在一次以信任为主题的教学中,设计了“盲行”活动,在分享的时候,有一位学生A流着泪说自己被蒙上眼睛后,认为自己的好朋友一定会很快来带领她,但是等了很久,感觉自己身边的“盲人”都被带走了,只剩下自己一个,感到恐惧和失望。后来听到另一位同学B分享自己被蒙上眼的时候也非常恐惧,正在自己焦虑、恐惧的时候,忽然一只大手紧紧地抓住她的手,带领她走出教室,她感到那只手很温暖。听了学生B的分享,学生A忽然感到自己一直在埋怨朋友,却忘了感谢在自己万分焦急时向她伸来援助之手的同学。可见,如果没有充分地分享,学生在活动中形成的体验就无法进入自己的认知结构,更谈不上认知重建。
3.2教师对课堂的掌控能力参差不齐。
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构成相对复杂,教师心理学知识的层次不同,教学水平不同,因而对体验式教学的课堂掌控能力也参差不齐。体验式教学的特点之一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在课堂中作为辅助者出现。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在课堂中的作用减弱。实际上,与传统教学相较而言,体验式教学对教师的能力要求更高。传统教学是教师按照一定的程序完成对学生的知识灌输,教学程序是基本上是统一的,教师只需按部就班地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而体验式教学强调学生要在情境中体验,从而形成知识结构。因此,教师教学情境的创设以及对学生的引导就尤为关键。如果没有适当的情境设置,就不能让学生产生适宜的体验,就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良好教学情境的创设需要教师具有创造性思维,体现了教师能力水平的差异,而能否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则与教师对学生心理的把握及教师的人格魅力有关。因此,体验式教学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创新思维及人格魅力提出极大的挑战。
3.3教学效果缺乏统一有效的评价标准。
目前,体验式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应用研究较多,而对其教学效果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教学效果如何,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从评价方法来说,大部分研究仅仅根据课堂气氛,学生参与情况等认为教学效果较好,具有较强的主观性。银星严则设计实证研究,通过问卷法比较接受传统教学法和体验式教学法的两组学生在反应层、学习层、行为层、结果层等四个层面上的差异,但目前这类实证研究还较少。从研究工具来说,主要SCL-90,SDS,SAS等问卷,对体验式教学前后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对比。
4.建议与展望
4.1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班级人数多,分享不充分,体验式教学流于形式的问题,建议进行实践课时,把班级分成几个小组,分别由几位老师带领。这样,每位老师带的学生就由100多人降到30至40人,从而保证每个人都能分享。
4.2针对体验式教学对教师能力带来的挑战,建议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培训。采用体验式培训法,让受训教师充当学生角色参与到活动中,体验学生的体验,并学习培训师的课堂教学方法,提高自身的能力。
4.3未来应多开展体验式教学法有效性的相关研究,形成理论,制定良好的教学效果评价标准,使教师能及时获得教学反馈,不断改进以臻于完善。
参考文献:
[1]王志红.体验式教学的实践运用.教育与职业.2011(9):140-141.
[2]银星严.高校心理课体验式教学有效性的实证研究.教育与职业.2010(5):153-154.
[3]黄永坚.体验式心理教育模式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中的运用.广西教育.2011(9):78-79.
[4]卢春宏.户外体验式培训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辽东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65-67.
[5]李明.论高校保障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服务体系.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9):97-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