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教师见习期工作小结范文

教师见习期工作小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师见习期工作小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教师见习期工作小结

第1篇:教师见习期工作小结范文

关键词:校企合作 工学结合 培养模式 课程体系 教学方法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以能力为本位的现代职业教育理念,就是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办学模式,开发和构建新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和开展“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教学模式是一个迫切需要认真研究和实践的课题。下面结合赣州卫生学校示范校建设过程中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改革的实践经验进行系统阐述:

一、课程体系建设

1.课程体系建设的总体思路

(1)树立符合新课程要求的现代职业教育教学理念,积极探索与新教学模式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充分体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改革方向。(2)按照“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要求,构建课程体系,制定教学标准,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实效,促进学生职业素质、职业能力和职业技术的培养和提高。(3)通过课程体系改革,构建符合校情、体现多样性、选择性的职业岗位群课程结构,以适应学生个性化需求和培养学生的岗位变化适应能力。(4)创新课程评价和考核制度,建立促进教学模式改革、学生多样化发展、教师教学能力提高的课程多元化评价体系。(5)完善学校信息化装备,加快学校数字化进程建设,大力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促进信息技术在课程改革中的广泛应用。

2.课程体系建设的方法和步骤

(1)广泛开展市场调研,确定职业岗位的知识和技能需求。学校重点建设专业在课程体系建设之初深入企业、医院和社区进行广泛的调查论证,确定市场对各专业人才的层次要求与职业能力标准;同时充分发挥学校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中专家的作用,通过校企合作,认真分析各专业人才的岗位素质要求和职业岗位群需要的课程,共同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案,确定各项目工作的能力要求,确定课程类型、课程模块及课程内容,形成课程体系建设的调研报告。以调研报告为依据,对学校课程体系进行相应的改革和调整。

(2)构建职业课程体系。①“以岗定位”;②“学岗融通”;③“课岗对接”;④“课证连接”;⑤“中高衔接”。

(3)修定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教学的准则和纲要,是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基本依据。在行业、企业(医院)、院校专家的指导下,要根据企业用人标准和就业岗位群的工作内容和要求,进行课程标准的制定与完善。课程标准的制定要牢牢紧扣“岗位需求、就业需求、人文需求”,按照“教什么、谁来教、在哪教、怎么教”的思路进行教学模式改革。

二、教学方法改革

1.教学方法改革的核心思想

(1)以校企合作为契机,以增强专业教学内容与企业需求两者的统一性为目的,引入或聘用企业、医院专家担任学校专业教师,在校内或企业、医院进行专业理论和实训教学。(2)以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为手段,改革传统教学场所和教学方法,推行在校内实训基地或在企业实训基地建立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室,实现“教中学、学中做,做中考”,即“教、学、做、考”合一。(3)以完成职业岗位任务为准则,实行以任务为引领的项目教学法。根据技能岗位特点,实现教学要求与实际岗位要求相对接,以生产服务过程为项目,分解项目任务,组织多种形式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案例教学、场景教学或模拟教学等。(4)以提高学生学习效果为目的,推行“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彻底转变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跟随的理论和实践教学方法,做到教师主动转换角色,以学生为中心,引导、要求学生围绕学习或实践内容大胆、主动地思索、学习或实践,真正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实践,充分挖掘学生学习潜能,提高学习效果。(5)以提高教学效果为目的,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通过计算机专业仿真软件教学,开展技能模拟操作训练;通过多媒体教学,开展形象化、直观化教学,努力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实践感观性和实效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6)以掌握企业职业技能为目的,实行学生不同阶段顶岗实习。在此期间,实施“产教结合”的教学方法,学校实习指导教师、企业(医院)老师及兼职教师根据学生在企业(医院)的实训教学计划,共同实施技能现场教学和企业文化教育。

2.教学方法改革具体实践

(1)任务驱动的项目教学。根据职业岗位任务的要求,推行以任务为引领的项目教学模式,努力实现教学要求与实际岗位要求相对接,将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转变为以任务驱动的项目为中心、以老师讲授为中心转变为培养学生实际技能为中心。

(2)“教、学、做、考”合一的教学。改革传统的教学场所,将课堂搬到实训室,打破了传统的理论课与实践课的划分。教学中以岗位和职业素质为要求,以实践应用为主线,采用“任务引导,以工促学”的方式引导学生在任务实施的过程中来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全程教学均在具有学习情境的实训室完成,进行“教中学、学中做、做中考”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从任务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其基本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

(3)案例引导的实践教学。根据课程内容的规划,以企业岗位群的应用为背景,设立以案例形式的项目引导学生预查相关资料提出初步解决方案,再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形成最终的解决方案。类似的案例可作为学生的作业,鼓励学生独立完成,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与技能的实际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4)角色扮演教学。模拟企业的结构,学生和教师分别在案例教学和项目教学过程中扮演企业的负责人和多个岗位职员,“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在每个学生小组中,根据项目情况由技术能力好、组织能力强的同学担任项目经理,其他同学为技术人员和支持人员,协同完成各个项目的流程,达到分工合作、共同提高的实战目的。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围绕学习或实践内容,大胆、主动地思索、学习或实践,真正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实践。通过模拟实践锻炼,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获得岗位的经验和职业素质的锻炼。

(5)仿真情境教学。通过企业情境设计和计算机专业仿真软件,开展技能模拟实训教学。这种教学模式充分运用真实的企业场景和现代化教学手段,通过多媒体技术形象化、直观化的教学,能有效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实践感观性和实效性。整个教学过程,既能体现教学工具的全仿真,又能体现实际工作中的全仿真,从而实现在教学过程中与实际工作的全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能动性,并为未来的顶岗打下良好的基础。

(6)双证制教学。双证制的教学是指职业院校按照岗位要求进行教学和实训,使学校教育和岗位实际紧密结合,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学生完成学历课程的同时,经学校和职业资格鉴定机构的考试鉴定,成绩合格者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是学生从事卫生职业的准入门槛,也是用人单位招聘、录用劳动者的主要依据。

参考文献

[1]李雄杰 职业教育理实一体化课程研究[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石伟平 徐国庆 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技术[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3]赵志群 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

第2篇:教师见习期工作小结范文

临床麻醉学教学方式的改革

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刚进入麻醉专业临床见习期的学生,总希望能尽快了解各种麻醉操作技术,往往对麻醉临床操作兴趣较大。因此,带教老师要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心理与情绪,正确引导学生的学习观念,让学生知道麻醉工作不仅只有这些专业操作技术,还必须有深厚的理论知识、临床思维能力和职业责任感。我们教研室通过多次深入探讨,在教学中增加专业方面的新内容和临床经验,通过多种教学活动让学生对麻醉学产生兴趣;同时开展小专题,倡导启发性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对临床麻醉技术操作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新知识的欲望。

2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在临床操作技能的见习教学中,如果边操作边讲解会增加麻醉时间,意识清醒的病人会有一种被作为实验品的感觉,易产生医患纠纷。因此,有必要让学生在见习操作前熟悉具体的方法,多媒体教学可以作为麻醉学见习教学的辅助手段。我们教研室根据见纲收集了与教学有关的图片和影音资料,如:硬膜外穿刺、气管插管、各类神经阻滞及动静脉穿刺置管术等。通过播放这些资料明确教学目标,重点突出以下几个方面:规范术前访视,教会学生如何在术前访视病人;了解麻醉技术操作如硬膜外穿刺、腰穿和气管插管等;各种麻醉记录单的规范书写。这样既能提高教学效果,又能防止医患纠纷的发生。

3示教直播,教学互动在临床见习课上,往往学生人数比较多,而手术室空间小,无菌要求高,不可能同时供多人见习观摩。直播示教系统可以根据见纲的要求直播手术麻醉过程。首先,麻醉科带教老师对麻醉全过程进行讲解,同时,向同学提出问题,并及时解答同学们提出的问题,真正做到教学互动;最后,教师和学生们一起讨论、总结。这样既活跃了见习教学的气氛,也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4“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中心”组织病例讨论带教老师根据典型病例,见习前安排学生复习相关的理论知识,让学生充分调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围绕中心问题查找资料,带着问题上课。对病例的麻醉准备、麻醉选择、麻醉实施以及麻醉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最后由教师总结。以此培养学生认识、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提高医学生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信心。学生变被动接受者为主动参与者,因此大大提高了学习效果,而这种学习方法也正是学生日后接受新知识、新技能所必需的。

临床麻醉学教学改革的要求

1提高教师素质带教老师要经常更新自己的专业理论知识,要不断获取新知识、新技术,掌握国内外麻醉学最新的信息和发展动态,提高自身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教师的讲授应力求言简意赅、层次分明、语言流畅生动,多以实例为线索,不重复大课,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融入到教与学的活动中。

2重视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与法律意识在临床见习中时刻提醒学生要取得病人合作,要尊重病人,有爱心和同情心,不能简单把病人当做学习工具,不要为了自己的学习而增加病人的痛苦。要求学生注意外表形象,要端庄大方,说话要有礼貌。见习过程中注重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使学生终身受益。

3心理素质的培养临床麻醉工作要求胆大心细、敏捷果断、从容镇定,因此,要培养学生临危不乱的良好心理素质,通过病例分析和假设突况,激发培养学生的应急应变能力。并借助医学模拟技术,提供如:喉痉挛、急性肺水肿、呼吸心跳停止等麻醉紧急情况的仿真环境,通过老师提问、启发和指导,提高学生处理危急情况的能力。

第3篇:教师见习期工作小结范文

关键词:“双元”模式;提高;就业质量

我校的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是河南省重点专业和示范专业,在近两年不断进行教学改革,例如,前期实施的“半工半读”短期实训虽然也提高了学生的技能,但还不甚理想,为此,学校又派出8名教师赴德国学习,德国的“双元制”教育模式,对我们启发很大。“双元制”教育模式有如下特点:1.同生产紧密结合;2.企业的广泛参与;3.互通式的各类教育形式;4.培训与考核相分离的考核办法。

根据以上特点,我们认为借鉴德国“双元制”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和岗位认知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但是,任何模式都有其适用的范围,切不可照搬照抄,可以根据我校教学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加以借鉴和利用,用先进的思维模式来引导我们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与调整,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以下就是结合我校的具体情况,进行了为期三年的探索与实践过程。

一、 “见习制”的具体实施

“见习制”是我们课题组成员在德国“双元”教育模式影响下,借鉴现代学徒制,结合我校校企合作的实际情况,为实验班量身定做的一种教学模式。具体作法是:从第一学期开始,每个月抽出一周的时间让学生在实验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到企业进行见习。目的是让学生熟悉本行业的工作内容和工作要求,对将来从事的工作有一定的认识,做好心理准备和知识储备,深入理解做为一个学徒应该如何做?做些什么?企业就是课堂,带队教师会参照企业管理模式及要求去管理见习学生。需要注意的事项有:

(一)要开好“三会”,即晨会、午会和晚会

这部分工作由带队教师、实习指导教师和班主任共同完成。晨会时会给学生进行分组,我们见习时分组的情况要根据企业的要求来划分,一般情况下,至少要求有20名师傅,至少有20个工作岗位,按照一个班60人来计算,每3个人一个小组。要对学生进行见习激励,学生要喊激励口号,要熟记老师提出的见习要求,如:安全第一、服从管理、要多看多思,我要成功等。午会安排在吃完午饭后,要求学生写出上午的小结,交流上午遇到的问题,群策群力,找出解决方法,并做出下午的计划。晚会是在学生的第一节晚自习时,要求学生总结一天的收获和遗憾。这样,我们能让学生客观的评价他们将要从事的工作和行业。对学生深入、细致的管理也会帮助学生克服恐慌心理,尤其是第一个学期的见习完成后,学生会理性的知道自己要学课程的重要性,企业师傅的娴熟技能和爱岗敬业精神会深深的触动学生,让学生对知识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对老师和企业师傅尊敬有加。一个学期下来,泡实验室、实训室的学生明显增多,和老师探讨问题的学生明显增多,还有部分学和实习企业的师傅联系,利用周六、周日到企业学习。学生的管理难度降低,学习风气日渐好转,这对今后的教学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这种“见习制”的实施,对本专业学生的就业质量的提升也将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评价问题。要注意多方评价,尤其关注第三方的评价

一方面是师傅评价学生,我们印制有专门的学生见习评价表(一周一表);另一方面是带队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带队教师和学生一起到企业锻炼,检查学生作为徒弟是否达到要求,提问学生对自己工位的设备、工具及车辆零部件是否认识,考核学生在见习过程中,企业师傅师傅给学生安排工作,是否让学生参与维修。还有就是学生对自己的评价,可以通过每天的晚会和学生的总结,得到学生对自身不足及今后努力方向的看法。

这其中师傅的作用很大,也是见习成败的一个关键问题。俗话说:师傅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前两个学期时,学生见习的内容还比较简单,在加之以校企的良好沟通,还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到了三、四学期,尤其是学生在顶岗实习阶段,要想让师傅不遗余力的教会学生,也会存在一定的问题。学校一定要成为解决问题的主要力量,一是要花大力量聘请企业、行业专家,为学生带来最新的技术和技术成果,二是学校要建立和不断更新实验实训设备,让学生有新的眼界和思路,让企业师傅也看到学生身上也有要学习的地方,可以互相学习,互相进步。

(三)要认识到见习制和以往教学过程的不同之处

以往教学过程中,教学安排的是最好的教师,使用的是最好的设备,教授的是规范的操作(企业的5S),教授的内容也是较高深的技术,但是,我们去发现,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就业时却存在很多问题,如在企业无法长久的生存,企业师傅对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认同,不给学生提供机会,加之以学生学的死板,因为在实验室里学生学习时的实验车型是单一的,而实际在维修企业的维修车辆却是多种多样的,学生应对起来很困难,这是学生在维修企业呆不久的主要原因。此外,维修企业是服务类行业,学校在教学过程中,以技能为主,不能体现企业服务第一的宗旨,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教的技能越多,学生离行业越远,这也是影响我们学生就业质量的重要因素,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服务意识培养。

二、实施以竞赛为引导的“双元”循环教学模式,并使之贯穿四个学期的教学

以竞赛为引导的“双元”循环教学模式是借鉴德国“双元”教学模式在我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具体运用,并辅之以技能大赛为激励机制,贯穿学生三年的教学和实习过程,为提高综合素质和学生的就业质量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具体过程是:

第一步将每个班的学生分四级选拔,四级分别是:遴选兴趣小组、铜牌兴趣小组、银牌兴趣小组、金牌兴趣小组。遴选兴趣小组是按照企业要求布置任务、整理、整顿,不受监督,只检查结果完成情况,以每班为单位,遴选出兴趣小组成员,选拔及培养程序如下:

第一步:遴选出的兴趣小组成员到企业参加习,见习期满,考核合格的升为铜牌兴趣小组成员,不合格的返回班级学习,参加下一回的遴选。(此环节在第一学期完成)

第二步:铜牌兴趣小组成员,在老师的辅导下,参加具体的项目任务,考核合格的升为银牌兴趣小组成员,不合格的返回班级学习,参加下一回的遴选。(此环节在第二学期完成)

第三步:银牌兴趣小组成员参与到企业的实习,在老师和企业师傅的双重考核下,合格的升为金牌兴趣小组成员,不合格的返回班级学习,参加下一回的遴选。(此环节在第三学期完成)

第四步:金牌兴趣小组成员在老师的带领下进入大赛集训环节,考核后最终能入围的选手进入赛前的专项训练,不合格的可以返回班级学习,也可以成为学生导师,相当于实验员,也可以根据学生意愿再次进入企业。(此环节在第四学期完成,特别优秀的学生可以在第三学期完成)

经过以上四步的工作,我们有以下收获:

1.不仅使学生积累了企业的实习经验,明确了专业学习目标,在老师和企业师傅多次的考核和修正之下,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明显增强,减少了学生到企业后遇到点问题就退缩的现象。

2.为学校参加各级各类大赛储备了人才。避免了只培养个别学生参加大赛而忽略大多数学生的现象发生。使学校的人才培养走向常规化和制度化。只要学生个人愿意努力,人人都可以参与大赛,都可以为了自己的荣誉而努力。

3.提高了学生的竞争意识。每一级兴趣小组的提升都让学生充满了激情,每一次的成功都让学生充满了希望和前进的动力。

4.起到了以点带线,以线带面的作用,每一次的淘汰,每一次的返回班级重新进入班级学习,学生都会无比认真,这种内心的动力比老师的唠叨管用的多,使整个汽车专业的学习氛围明显好转。

5.使老师的教学能力明显提升,逐步形成了“双元结构教师”团队。以往老师脱离企业,或者说与企业接触较少,带学生实习也不深入,造成了在教学过程中主观臆想、脱离实际。这样四步走,老师和学生一起学习,一起多次深入企业学习、实践,身上的功夫增加了,在教学过程中也更得心应手。

通过四个学期实施以大赛为引导的“双元”循环教学模式,使培养的学生符合企业的要求,培养过程符合服务行业技术人员的成长规律,真正做到了“学生胜任企业学徒、教学符合生产需要、专业定位符合企业要求”。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企业满意,家长满意,学生自己也满意,实践证明,这样的过程,提高了学生的就业质量,学校的办学声誉日益加强。

三、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反思

我们经过了三年多的运行,虽然收获不少,也坚定了我们努力实践的方向,但其间也存在很多的问题,需要我们慎重思考:

1.不论是学生前期的“见习”还是实施“双元”循环教学模式,企业都不是很欢迎。学校的支持和企业的接受能力决定了我们项目实践的发展状况。

2.在实施“双元”循环教学模式的后期,企业看到很多学生很优秀,想签订“长期合同”,这样不利于我们学生的进一步提高,也会影响下一步的教学过程。

3.学生进入企业后,尤其是在见习初期,会遇到各种各种的困难,尤其是师傅素质的高低,对待学生的态度,也是我们实践成败的一个关键。

我想,作为积极投身于中职教学改革的职教人,在当前发展的大好时机,要勇于面对挑战,深入探索,为职教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第4篇:教师见习期工作小结范文

    1西医外科学学科设置

    在中医院校中,中医外科学由于突出了中医特色而占有优势,西医外科学相对处于弱势,位置比较尴尬。比较西医院校的外科学组成,中医院校西医外科学中的骨科部分单独划分出为骨伤科学,加上肛肠疾病和脉管疾病等具有中医特色的内容在中医外科学中讲述,西医外科学不再重复或将内容删减,造成西医外科学在内容量上显得更加单薄,在教学体系中的比重下降。然而,外科在任何一家医院中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无论在业务量还是医疗收入,都占有较大的比重。而且,无论中医医院还是西医医院,外科仍采用的是以现代医学为主的治疗手段,这样就凸显了中医院校西医外科学教学与临床需要严重失衡的矛盾。目前,医院的外科科室仍然是按传统划分:普通外科、骨科、神经外科、心胸外科、泌尿外科、整形(烧伤)外科及小儿外科,医疗力量雄厚的医院更加细化为甲(状腺)乳(腺)科、肝胆外科、胃肠外科、血管外科及脊柱外科等。与医院外科发展日益壮大相对的是,中医院校西医外科学发展的滞后。这种情况使西医外科教学不能满足临床需要的问题日益突出。中医院校西医外科学的教学规划在内容编排、课时分配及实践操作安排等方面都与西医院校外科学有差距。西医院校外科学为主干学科,而中医院校只有中西医结合专业和部分七年制学习西医外科学,而绝大多数专业只开设外科学总论。西医院校外科学理论教学往往是总论部分在学校讲授,各论部分在学生见习期间临床学习,这样能够加深学生的印象,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西医院校开设动物外科课程,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熟悉和掌握无菌操作及一些基本的外科技术,让学生体会在活体操作的感觉,增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锻炼了临床工作中必备的心理素质。但目前绝大多数中医院校仍然未开设动物外科学。我们认为,西医外科学在中医院校的重视程度应逐步提高,各专业的教学时数应增加。效仿西医院校在见习前,安排开设动物外科学,增强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开设床边教学,在外科学各论部分进行临床实践代教,可以更好的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强教学效果,满足临床需要,实现教学目标。

    2师资建设

    中医院校外科学教研室分为西医外科学教研室和中医外科学教研室。对比中医外科学教研室,西医外科学教研室在师资人数、教研室规模上都相形见绌。教学课时的完成需依靠大量临床教师。但由于临床教师主要工作重心在临床,加之目前政策的导向是以科研成果作为晋升职称的硬指标,所以造成了教师工作以医、研、教的排序,对教育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我们认为,两种师资体制应取长补短,发挥各自的优势。学院编制教师的主要优势是教学质量保障和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意识更强;临床教师的优势在于临床经验,丰富。学院编制教师应加强临床工作,丰富临床经验;临床教师应定期参加教育教学培训,定期考核,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这样就可以培养一大批既有丰富临床经验,又具备较高教学水平的临床教师,有效扩大了西医外科学的师资力量。同时,有关主管部门可以在职称评定方面,适当增加对教学贡献的倾斜,这样适度的政策引导有利于教师对教学的重视,提高教学质量。

    3教材选择

    目前,中医院校的西医外科学教材选择比较单一,主要以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西医外科学》(李乃卿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为主要的教材。同西医院校外科学教材相比,具有突出中医药特色的优势及特点,但存在内容偏少,且新进展不足的缺点。以心肺复苏为例,2005年美国心脏协会(AHA)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新标准已改为:现场急救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比例为30︰2,以≥100次/min的频率进行胸外按压,而现有教材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比例仍为15︰2,胸外按压频率为80~100次/min[1]。目前,临床上普遍应用的手术衣是包背式手术衣,同教材的交叉式手术衣在穿衣方法上有所区别,这就造成学生的困惑,增加了教师教授的难度[2]。与此相对,西医院校的外科学教材更加注重因材施教,有五年制、七年制、八年制及研究生教材,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选择教材种类,而且教材内容更加翔实,分章更加清晰,更贴近于临床,易于学生理解。同时,现代外科治疗方法突飞猛进,新技术、新进展、微创治疗等新的知识应体现在西医外科学的教材之中。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将临床上的治疗进展补充讲授,必要时可自编教材,增开选修课时(如外科学进展),丰富教学内容,扩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兴趣,减少因教材内容更新不及时带来的不足。

    4学生学习兴趣

    良好的兴趣是成功的前提。我们观察发现,西医院校男学生比较热衷于外科的学习,临床见习、实习时对外科比较偏重,就业方向选择上也是如此。与之相比,中医院校由于突出了辨证施治等中医临床思维,学生更加偏重于内科疾病的学习,而对外科这种偏重技能的学科兴趣较小。另外,现行就业政策也对研究生阶段的志愿选择有很大影响。我们曾调查7年制中西医结合专业学生的选报志愿,大部分为中医内科、中医妇科及中医皮肤科等学科,主要原因则是对中医内科感兴趣,少数对外科有兴趣的学生也因就业受影响(中医和中西医结合专业在西医院外科不允许执业)而放弃外科方向。这种情况在历年研究生选择专业时已得到证实:中西医结合外科及中医外科学报考学生的比例明显少于中医内科、中医妇科及中医儿科。以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为例,2009年报考中医内科331人,上线149人,而报考中医外科87人,上线47人;2012年中医内科上线人数149人,中医外科和中西医结合外科共上线31人。而我院外科每年招收的新职工90%以上来源于西医院校。长此以往,必将造成中医院校培养的具有中医知识的外科人才逐渐减少,中医医院的外科更多是西医院校的毕业生,使中医医院外科逐渐失去中医特色,影响了中医院校外科教育,阻碍了中医院校外科学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应多结合临床病例,配合使用多媒体,切实让学生感受到西医外科治疗在医学中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重视程度。举办一些西医外科技能操作比赛,从比赛中可以发现一些心理素质好、手法灵活的学生给予嘉奖鼓励,来引导一些适合外科工作的学生关注外科学。也鼓励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到临床中实习、见习,体会外科工作的性质和对疾病的功效,吸引有志投身外科工作的学生,坚定他们的信心。

    5教学及教学方法改进

第5篇:教师见习期工作小结范文

关键词:实训;教学;技能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越来越需要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直接从事生产、技术、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技能型的中级实用人才。为此,担负这类人才培养任务的中等职业教育,改变过去实训教学只是作为理论教学的验证和补充的观念,根据人才市场的客观要求,必须切实加强实训教学的改革和建设。

1 实训教学要提高比例

目前的人才市场越来越需要有工作经验的人才,而对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应届毕业生来说,这恰恰是他们所欠缺的,那么如何使这些毕业生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胜,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找到合适的工作,已经成为衡量职业教育成败的一个重要标准。因此,在中等职业教育中,必须提高实训教学的比例,要通过技能的反复训练,指导学生把本专业所涵盖的各个知识点有机地结合到一起。这样,不但可以加强对学生综合技能的培养,而且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的就业谋生能力。

近年来,我们在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课程改革,淡化理论与实践的界限,突出实践的特点。学校专门改建了模拟餐厅、模拟客房等保证教学训练,从一年级下学期开始,每一个学期都会安排一周时间教学实习,考虑到教学进度的安排,实训内容也是由易到难。一年级下学期是为期3天酒店见习考察,二年级上学期是为期7天市内酒店的教学实习,二年级下学期是为期一个月市内外酒店的教学实习,第三年起进行生产实习。在每次实训前,老师分组布置实训课题,学生首先查阅相关资料,进行前期准备,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全程配备优秀领班、经理,对学生进行规范性餐饮服务和客房服务技能训练,并撰写1000字左右的实习小结。通过这样的训练,近几年我校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在服务技能的定级资格考试中一次性通过率高达100%。从毕业生工作后的反馈信息表明,经过以上实训的学生,在单位的适应过程比其他学生快了3~5个月,大多数学生很快就被委以重任,独挡一面,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

2 实训教学要有针对性

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实用型人才,所以必须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特色、需求量来确定自己的培养目标,对学生进行有较强岗位针对性的技能训练。我们认为学生中有很大一部分在选择专业的时候对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并不是很了解,即使在入学初期仍认为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学生就业单位好,工资高,工作轻松,出去实习不但有的吃还能赚钱,真正是寓工作于娱乐。因此我们特地在一年级下学期安排客房服务的技能训练,让学生自己体会其中艰辛,学生反映不一,有的当场表示当服务员比想象中辛苦的多,以后要转行,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同学认为这个职业很有挑战性。因此在此后的学习中同学们开始各有侧重。而经过之后的两次实习实训,大部分同学都真正喜爱上了酒店服务与服务这个行业并且愿意在这个行业中做出成绩来。目前很多学生成为酒店的业务骨干,有的学生自己创业开办公司。

3 实训教学要加强考核

在实训考核中,我们严格执行“三化”。“三化”即一是考核形式标准化,即从题库中出题,出题按技能等级标准组织,由学生独立封闭完成;二是考核操作规范化,即由老师从开始到结束全过程监督,斟酒、折花等过程必须符合要求,不得出现随意性;三是理实一体化,即考试内容既有理论部分,也有操作部分。理论指导实践,实践体现理论,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同时,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竞争能力,采用职业技能等级证考核、单元考核、综合考核三种方式,每一个单项实训结束后,根据目标进行一次综合考核。教师应对学生的实训成绩做出评价,同时找出问题错误所在,告知学生如何避免,以便学生能知错、纠错,及时改正。教师也要有针对性地纠错,实行个别辅导。对于在大多数学生中均出现的典型问题集中讲解,分析原因,必要时可重新示范、讲解。学生在实习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可与学生共同探讨,互相交流成功的经验和体会,分析失误的原因,养成细心、认真、严谨的学习作风,从而熟练掌握正确的操作技能。

4 实训教学要强化鉴定

中等职业教育的显著特点,是突出对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所以,必须树立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思想,把实训教学与职业技能鉴定结合起来。职业技能,是把实际操作技能作为一种素质来培养,是按适应职业岗位群的职业能力要求来确定的。我校招收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以来,明确规定,实训教学的教学大纲必须严格按照劳动部颁发的资格鉴定的标准来组织实施。为此,针对劳动部颁发的资格鉴定的标准要求,我们在二年级上学期安排了盐城市内酒店的实习,带领学生通过现场讲解,室内模拟等强化训练,使学生较为全面地掌握了餐饮服务员和客房服务员的实际操作技能。在实训结束后,即可参加由盐城市劳动局组织的资格鉴定,获得餐厅服务员、客房服务员、计算机等中级工证书。这样,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在酒店工作,积累成功的实际工作经验,毕业后就能大大增加竞争力,多一份就业的机会,而且一上岗就能很快地胜任工作。通过实训教学与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学生在校期间,可获得2~3个相关证书,从而大大强化了学生适应工作的能力。这既符合国际社会现行的就业惯例,又能对我国正在推行的持证上岗制度起到促进作用。

5 实训教学要力求效益

贯彻产教结合、工学结合的原则是中等职业教育的客观要求,所以学校要建立既可生产又符合教学要求的实训基地。

第6篇:教师见习期工作小结范文

1常州工学院和VIA大学社会教育学院艺术课程设置的现状

(1)常州工学院学前教育专业艺术课程设置。常州工学院学前教育本科课程的构成(以2011级为例)包括有通识课程模块(必修课)、学科及专业基础课程模块(必修课)、专业课程模块(必修课和选修课)和集中实践课程模块(实践实习)等四个部分构成。艺术课程包括音乐、美术、舞蹈都设置为专业课程模块(必修课和选修课)。目前常州工学院开设的学前教育专业的艺术课程主要有视唱练耳、钢琴、钢琴即兴伴奏、器乐、声乐、合唱与指挥、形体训练、民族民间舞蹈、儿童舞蹈表演、舞蹈与儿童舞蹈创编、素描、色彩、儿童画、手工等。学制4年。要求学前教育师资必须掌握学前教育、音乐、美术、舞蹈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胜任学前教育机构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同时具有从事基础艺术教育的能力,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能适应二十一世纪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的。

(2)丹麦VIA大学社会教育学院艺术课程设置。丹麦学前教育师资培养与我国不同,幼儿教师由托幼机构负责管理,在入职前必须接受一定时段的课程培训,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和较强的托幼实践能力。入职培训主要由大学教育学院负责完成。与我校合作的丹麦VIA大学社会教育学院就是为丹麦幼儿教师提供入职培训课程的大学之一。入职培训课程包括:理论课程和实习两部分。其中理论课程有教育理论和心理学课程(占30%);社会和健康领域学科(20%);文化与活动学科(40%);沟通、组织以及管理方面的学科培训(10%)。其中艺术课程包含在文化与活动学科领域,包括音乐、戏剧等课程。丹麦学前师资培训非常注重职业性技能课程,其中包括音乐、钢琴、美术、舞蹈、折纸、戏剧等艺术课程。学制3年半。

2常州工学院和VIA大学社会教育学院艺术课程设置的比较

(1)从艺术课程设置的结构上,我国的艺术课程主要集中在专业课程模块和集中实践课程模块两部分,其中包括必修课、选修课和实践实习。艺术课程占总学时的18.8%,实习占总学时的15.6%。丹麦的艺术课程包括理论课程和实习两部分,其中也包括必修课、选修课和实习。职业技能课程占70%,实习占总课时的23.17%。丹麦非常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在为期41个月的学习中,有38周安排了实习。由此可以看出,丹麦VIA大学社会教育学院与我国常州工学院学前教育专业的艺术课程设置大体相同,都有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实习三部分组成。不同之处在于:丹麦的实习时间和课时比例明显比我国实习的时间长、比例高。

(2)从开设艺术课程的内容上,丹麦VIA大学社会教育学院与我国常州工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开设艺术课程的门类基本相同,主要包括音乐、美术、舞蹈三大艺术门类,丹麦VIA大学社会教育学院还开设了戏剧课程。在开设的艺术课程中,我国常州工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又将艺术课程进行了细致地分类,共分为视唱练耳、钢琴、钢琴即兴伴奏、器乐、声乐、合唱与指挥、形体训练、民族民间舞蹈、儿童舞蹈表演、舞蹈与儿童舞蹈创编、素描、色彩、儿童画、手工14门课程。主要是艺术技能类的课程,艺术理论课程和艺术选修课程相对较少。而丹麦VIA大学社会教育学院只是将课程分为音乐、美术、舞蹈、戏剧四大门类,没有再进一步划分,在开设的艺术课程中包括艺术理论课程和学生根据自己兴趣爱好选修的如音乐、律动等艺术课程。从以上比较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常州工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开设艺术课程的门类相对比较具体、细致,但艺术课程内容的安排不够合理。丹麦VIA大学社会教育学院艺术课程内容根据学生的需要,可以随时调整,更加灵活,具有针对性。

(3)从艺术课程培养目标上看,我国常州工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对学前教育师资培养有明确的目标,即培养全面发展,能适应二十一世纪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的合格的师资。因此各门艺术课程按照培养计划的要求,有相应的教学大纲、教学进度、教学任务及课后小结。所有教学过程都严格围绕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执行。丹麦VIA大学社会教育学院的培养目标是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和较强的托幼实践能力。因此,在培养目标的确定上,也十分明确,重点放在入职的实践能力上。在课程的设置上也以此为核心。从以上比较我们可以看出,两国学前教育艺术课程的目标都十分明确,都非常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培养能胜任岗位需求的合格学前教育师资为目标。通过以上比较,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常州工学院学前教育专业与丹麦VIA大学社会教育学院在艺术课程设置结构、内容和培养目标方面有很多相似处,又存在一些差异,主要表现在:丹麦VIA大学社会教育学院实习课程所占的比重大,艺术课程内容机动、灵活有针对性,更有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3思考

通过对两所高校艺术课程设置的比较分析,针对我校学前教育专业艺术课程设置和改革,有以下几点思考:

(1)调整艺术课程结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强课程的实用性。常州工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和丹麦VIA大学社会教育学院的艺术课程设置都非常重视艺术技能的培养,而且都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这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是非常重要的职业技能之一,是幼儿园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艺术技能的培养离不开艺术理论的支撑。目前我校学前教育艺术课程设置的结构还不够合理,特别是艺术技能课程与艺术理论课程的比例不均衡。加强艺术技能课程是非常重要的,但也不能忽视艺术理论课程,没有艺术理论的支撑,学生的艺术技能很难得到进一步的拓展和提高。这也是导致部分学生钢琴考级通过十级,但即兴弹唱的能力、歌曲和舞蹈创编能力较差的主要原因。因此,艺术理论课程与艺术技能课程必须同步进行。同时,加强艺术理论与艺术技能课程之间的联系,也十分重要。如将音乐基础理论与钢琴即兴伴奏课程相结合,通过音乐理论指导学生即兴编配和弦,组织伴奏音型。还可以运用音乐基础理论指导学生进行歌曲的编创等。通过艺术理论指导和强化艺术技能的学习,进一步增强课程的实用性。其次,进一步加大艺术课程与其他课程间的相互渗透。目前我国幼儿园涉及五大领域的课程,艺术课程都涵盖在艺术领域的课程中。在幼儿园组织艺术教学活动,教师必须掌握多学科的知识,并且能灵活运用。如幼儿园的歌唱教学,教师必须对不同年龄幼儿嗓音的特点,语言能力、领悟能力、心理活动等多方面有所了解,这就需要与学前教育的其他课程紧密联系,如儿童心理学、学前儿童音乐、学前教育心理学、师幼互动原理与技巧等。目前我国学前教育专业艺术课程与学前教育其他课程之间相对孤立,缺乏彼此的渗透。一方面要加强艺术技能课与艺术教法课程的结合。另一方面要加强学前教育各类课程间的相互渗透。

(2)整合艺术课程内容,必修和选修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常州工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和丹麦VIA大学社会教育学院的艺术课程内容都涵盖了音乐、舞蹈、美术,这也是幼儿园艺术教学的主要内容。目前我国学前教育专业艺术课程内容零散,分科多,课程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和渗透,选修课与必修课分布不均衡,必修课多而选修课少,知识结构不够优化。应针对学前教育专业的特点,结合幼儿园教学的实际需求,对艺术课程进行整合,进一步加强艺术课程之间的联系。在必修课的基础上,拓展选修课,选修必修结合。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向课外拓展,加大实践的力度,课内课外结合。首先,整合艺术理论课程,开设综合性的艺术选修课。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艺术修养和艺术审美能力为目标。针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开设综合性的艺术选修课。由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不同于艺术专业的学生。在专业知识掌握上不要求过难过深,以广博为主。因此在艺术课程的学习上,应注重艺术课程的全面性和综合性,以实用为宗旨,在难度上适当降低。根据幼儿园艺术教学的实际需求,整合一些艺术理论课程,开设艺术综合选修课。如音乐、美术、舞蹈三门史论课程可以整合为一门艺术概论。将音乐鉴赏、美术鉴赏、舞蹈鉴赏三门鉴赏课程整合为一门艺术鉴赏。通过这些艺术综合选修课,让学生对艺术发展史和优秀的艺术作品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有利于学生今后的专业学习和职业拓展。其次,整合艺术技能课程,开设具有个性的艺术必修课,加强艺术课程间的联系。将开设的艺术技能课程进行必要的整合,如乐理、视唱两门课程整合为音乐基础课。手工、民间美术、环境创设可以整合为手工;将键盘和声与钢琴即兴伴奏整合为钢琴即兴伴奏;将儿童舞蹈表演与儿童舞蹈编创整合为儿童舞蹈编创等。通过艺术课程的整合,加强艺术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科学合理的艺术课程体系,进一步完善课程结构。还要开设具有个性的,与幼儿园教学有机结合的艺术必修课程。如儿童歌曲创编、儿童歌曲即兴伴奏、儿童画、卡通画、儿童舞蹈编创等,结合幼儿园的教学实际,使艺术课程更具有针对性。最后,重视艺术实践的质量,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强调职业性。目前学前教育专业的艺术实践课程由课内实践和课外实践两部分组成。其中课内实践主要围绕课堂教学,课外实践包括在幼儿园见习、实习和每年一次的技能汇报演出。按照学前教育专业艺术技能课程培养目标的要求,学生艺术技能课通常8~10人一起上课,每周两节课。在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人数多,授课时间有限,因此学生在课堂参与实践的时间相对较少。应适当控制学生上课的人数,以保证教学质量为前提,增加学生的课内实践时间。课外实践应加强引导和指导,在每学期的教育实习和见习期间,学生应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幼儿园的实践教学中。通过艺术教学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的艺术素质。此外,在每学年一次的专业技能汇报演出中,要尽可能的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将所学的艺术技能进行综合展示。不断锻炼和拓展学生的艺术实践能力和艺术综合素质。同时还要进一步加强管理,规范实习要求,保证实习质量。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实践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将课内的知识与课外实践紧密结合。真正把课内课外结合起来,使艺术实践落到实处,成为学生入职能力培养和提高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