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访谈范文

访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访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访谈范文

一、访谈概要

1. 访谈目的:关怀员工,了解优势,了解问题,征求意见,问题改善

2.访谈范围:共访谈30人,占比50%

3.访谈主题:工作内容,绩效考核,职业规划,企业文化,员工需求

二、认可结果

1.平台:包容性强,有利员工成长

提供接触核心技术的机会

行业发展前景潜力髙

公司制度不断变革

2.福利:提供舒适的住宿环境

提供丰富二餐

帮助困难员工

民主生活会提升员工福利

3. 学习:组织内部分享会、定期专业培训

4. 环境:办公氛围融洽,办公环境舒适

三、问题反馈

1. 岗位相关问题

项目过多,产品需求变化快,缺少跨部门总协调及总决策担当,沟通时间长,职责不清晰,缺乏成就感,专业培训少,架构缺乏合理性

2. 绩效问题

流于形式,任务分解不到位,项目多但得低分,缺少软性素质考核,绩效政策宣贯不及时

备注:目前考核主要仅起到员工按期梳理工作,督促工作的作用

企业文化问题

团队建设活动少

组织架构及战略变化较快

新制度、流程未得到有效落地

员工缺乏归属感

流程复杂且执行慢

无效会议多

不愿意为公司推荐候选人

企业文化沉淀不足

备注;团队建设较少,人员缺乏热情与凝聚力。

四、访谈总结

1、收获

员工得到关怀:约90%以上员工有诉说需求、建立访谈给予倾听诉说的渠道

得到员工反馈:对公司认同点、反馈部门问题点、对部们负责人的评价

了解员工动态:员工职业规划、员工潜在离职意向、了解员工需求加薪、升职、异动

收集员工建议:针对问题提出建设意见

备注:综上,访谈需要长期进行,对于特殊清况也随时进行

2、改善

部门

岗位问题改善

绩效问题改善

企业文化

部门负责人

给予员工认可

加强沟通关怀

组织培训分享

公司目标传达

部门目标分解

帮助低绩效提升

严格把关目标设置

营造积极的员工氛围

开有效会议节省时间

协助新员工了解流程

人事部

招聘进度加快

专业技能人才库

及时宣贯新绩效制度

不断优化绩效考核

定期关怀员工

第2篇:访谈范文

大致的内容是:父母经常暴打孩子,或是给孩子某种压力。导致孩子的心理潜移默化的发生改变,使之学习成绩一落千丈,情绪低落。最终导致父母和孩子之间出现很深的沟壑。

演播室内,母亲和孩子都说的很投入。开始是相互埋怨,说道动情之处,母亲用手捂脸静静抹泪,孩子轻轻抽泣。

后来,是由于主持人或傻X一样的心理学家的某句话,打动了孩子和母亲,导致针锋相对的局面稍微缓和。最后,母亲和孩子和好。赢得台下下岗职工街坊邻居或是群众演员所谓观众得一片热烈的掌声。

第3篇:访谈范文

我:您小时候爱读书吗?

爸 爸:我小时候很爱读书,小学三、四年级把中国四大名著和很多世界名著都看完了。

我:您小时候爱读什么书?

爸 爸:《西游记》、《儿童时代》、《水浒传》、《海底两万里》、《格林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巴黎圣母院》、《简?爱》等等,反正找到的书就看。

我:您的书从哪来的?

爸 爸:我读的书大多是借来的,那个时候家里没有钱给我买书,学校有一位老师家里有很多的书。读书给我带来了很多乐趣,让我了解很多的世界知识。

我:通过读书对您影响最深的是什么?

爸 爸:我对很多书或书中的篇章都有重读的习惯,主要是读书中的情绪、精神与思考方式。那些读书的过程,我有时仿佛是在做精神体操,有时又仿佛躺在阳光下与阳光对话。读的都是一种心境,一种精神境界,要说影响,也是无形的。

我:那么您认为自己读书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爸 爸:我读书的最大收获是在不断地获得一种解读世界信息的能力。这种能力只有通过不断地读书与实践才能获得。

我:那您觉得怎样读书才有收获?

爸 爸:一是“不动笔墨不读书”,翻开书的同时,翻开笔记本,拿起笔,读到有体会的地方,在书边写下我的思考;二是直接摘录好的句子、段子;三是读完一本书,往回翻看,再整理出读书心得。

我:您有什么好的读书方法?

爸 爸:世界之大,书籍之多,就是一个人什么事也不干,天天读书,你算一算,人的一生

又能读上多少本书呢?所以说,读书最大的方法,就是要知道选择。我读书的座右铭是,读很多书的办法就是一次读很少的书。我曾经自我限定了一些读书类别。一是常识类,二是工作类,三是时尚类,四是爱好类,五是经典类。这些类别,构成了一个人的知识骨架,知识血肉的“肥、瘦”,就全靠读书人的志趣与勤奋了。

我:您对现在的孩子读书一有什么看法?

爸 爸:大多数孩子喜欢电脑、游戏,读书对他们来说是一个苦差事。生活好了。读书也少了,这是一种不好的习惯,我希望现在的孩子多读书,读好书。

和爸爸谈完之后,我就想我原来是那么喜欢玩游戏和电脑i,我以 后一定不玩游戏机了。因为多读书,读好书能增长知识。我现在正在看一本《哈利 ̄波特》,它是一本幻想小说,里面不仅有惊险的情节,还有精彩的对白,对我写作有很大的帮助。

第4篇:访谈范文

《焦点访谈》作为新闻评论性节目的代表之作,有着不同于其他电视节目的风格和特色,在节目形态,特别是表达媒体观点的“说话”方式等方面尤为突出。

一、以大众与社会为关键词的新闻诉求

《焦点访谈》的成功,同《焦点访谈》用“用事实说话”和“时事追踪报道,新闻背景分析,社会热点透视,大众话题评说”的新闻再现理念与再现实践有关。如果说,“用事实说话”的新闻诉求为其在受众之中建构了一个真实、客观的形象,那么,《焦点访谈》以“大众与社会”为关键词的新闻诉求则构建了一种新的话语实践关系:一方面,通过“社会与大众”诉求,《焦点访谈》力图表明其再现规则和新闻产生过程不是从局部利益或者某一社会意识形态需要出发,而是从普遍性的、无倾向性的权利和社会整体利益的角度来再现事件,其再现活动与社会利益的合理性相一致;另一方面它以法律、法规等体现国家意志的规范性话语作为评论事件的根据,并通过新闻当事人的诉求、新闻叙述者的评述将这些规范性话语叙述成社会整体承认与主导意志的统一。《焦点访谈》在中国人生活中的话语权威地位,成功地确定了国家意志相对于个人、利益集团和社会的普遍性和绝对性,正如《焦点访谈》主持人所说的“更重要的是树立政府的威信,增加群众的信任,使他们看到了正义的伸张,看到了希望”。

二、关注社会热点

《焦点访谈》创办于1994年4月1日,当年的分众心态调查表明,23.28%的公众认为社会形势不太稳定,在社会问题中,排首位的是物价问题,排第二位是社会治安问题。同一时期的《焦点访谈》节目,集中反映了社会各个时期的社会热点问题,例如:在物价方面,有反映服装价格管理等节目;在社会治安方面,有反映警方打击盗窃武汉钢厂原材料的行动报告等节目;在反腐败方面,有反映北京长城机电公司沈太福、贪污和行贿案等审理类的节目;在国有企业问题方面,有反映保障破产企业职工利益的报道等节目。即使在1995年的“两会” 报道期间,《焦点访谈》的主创人员在推出专题报道的同时,仍然坚持报道社会热点问题,聚焦于农业建设、企业改革、反腐倡廉和通货膨胀等从城乡居民到“两会”代表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

《焦点访谈》对社会热点问题的悉心关注,不仅使它保持了与社会现实的同步,而且也引起了广大受众的关注,发挥了反映社情民意、实现上下沟通的作用,收到了释疑解惑、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良好效果,对新时期新闻传播实现用事实说话、用事实说理的传播职能提供了成功的范例,使《焦点访谈》现象在全国各地蔚然成风,许多社会热点问题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化解,为推动全社会的长治久安打造了有利的舆论环境,可谓功不可没。

三、向观众提供足够有说服力的信息

首先我们必须承认,在电视新闻传播过程中,从信息提供者即采访对象,到信息编码即记者编辑主持人等,再到信息解码者即观众之间,均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这些不对称信息的存在同样能引发信息失衡,并导致逆向选择从而消弱传播效果,甚至产生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有鉴于此,电视新闻的主创人员,在信息的采集和传播活动中,理应花费足够的成本做好同采访对象的信息交流,以充分掌握必要信息。《焦点访谈》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该栏目致力于向观众精心提供充足的可用信息。当然,所谓信息的充足性也是相对而言的,在新闻传播中信息不对称总是难免的,而作为传播者,在信息编码过程中,还有履行把关人的职责,有意过滤掉一些产生副作用的信息,在《焦点访谈》所录制的节目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些处理巧妙的典型事例。

四、执著追求 求实创新

纵观《焦点访谈》所录制的节目大多具有这样的特点,其主创人员不仅努力追求时效,而且注重现场报道,及时反馈信息,力争在快速反应中求深度。在采访拍摄的过程中,更是注重性质和数量的查证,力求准确无误,进入后期编辑之时,仍不忘核实有关情况,直至用反馈节目,补充新的发现。据说《焦点访谈》有关违反国家粮食流通政策事件的报道,同国务院办公厅最后的查处通知,在所认定的事实上没有丝毫出入。“一个媒体记者能够把事实‘敲实’到这种程度不仅说明了这些记者对过程实事的运用巧妙,更表明了《焦点访谈》栏目对于实事的认识态度。”

第5篇:访谈范文

南都娱乐周刊:《龙门镖局》一开始就有想过用武林外传的人马,还是从来就没想过?

宁财神:这个是从来就没想过的,用不起啊这个。其实关键是有偶像的疲劳感,比如说,偶像剧的观众就特别在乎造型,我原来对造型师的要求,就是千万别太好看,因为当你的画面造型特别好看的时候,尤其画面特别精致的时候,我会本能地觉得假。我希望场景相对能够粗糙一点,生活质量多一点,哪怕会不好看,我需要让人相信这些人是生活在身边的,他们的生活是有可能性的。所以到现在,我们都没有特别精美的剧照。但也没什么关系吧。

南都娱乐周刊:剧中因为充满了微博、网络上流行的段子,会不会普通电视观众无法解读,但更适合在网络上播出?

宁财神:我自己对整个戏的感觉非常好,整个下来我也不觉得有多好笑,但是在后面是很温暖的戏,更多地面向公众的故事,基本上每集都在做普世价值的梳理。我觉得在网络时代,我所有最重口味的,最新最快的,电视和电影是不可能拼得过网络的,因为每个公众事件爆发的时候,网络在第一时间就把信息透支完了,留给网络之外的空间的基本没有。而且网络速度快,和戏剧的表达更一致,同时它是人群基数最大的一个载体,能做更多的普世价值的传播吧。这个是我在动之前就想做的事情。

南都娱乐周刊:电视受众以中老年人和小孩儿为主,他们不见得会获取到这些信息,您会照顾这部分人群的观感么?

宁财神:我妈妈不上网的,但她看懂了。也不是说知道或者不知道这些事件,只是不影响她观看,遇到她看不明白的地方,她也会问。我能联想到网络事件,这对我来说就是亮点,对于不了解这典故的人,我觉得也没关系,我在看历史剧的时候,很多典故也不知道,也只能咬牙看下去。

第6篇:访谈范文

陈文令:解放前,我爷爷是家乡的富户地主,家里有很多地,还经营着多家店铺,父亲也受过较好的教育。“”后,家道一落千丈,变得家徒四壁,由于“出身”问题,儿时遭人歧视,这应该是我第一次感觉最受伤害的事。

孩提时父亲教导我:一个人要拥有好的道德修养和一技之长,这是不会被人夺走的才能。我很小的时候就决心一定要把画学好,并且养成爱动脑筋、爱阅读的习惯。

我始终认为,人生最大的伤害就是尊严的丧失。人的一生如果要为一件事情而战,我想,那件事一定是为尊严而战。

东方艺术・大家:第一次让您感觉欢欣鼓舞的事情是什么?

陈文令:第一次感觉欢欣鼓舞的事是我二十六年前,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国画专业毕业时,举办了平生第一个雕塑展,当时在学校引起不小的反响,这奠定了打响我这一生的第一枪,哈哈!受到极大的鼓舞。

东方艺术・大家:第一次卖出的作品是在什么时候?当时的心情如何?

陈文令:哈哈,说起这个,我想把自己几次卖出作品的经历都说下。

在我十二岁左右(小学四五年级)的时候,老家寺庙里的门神壁画都是交给我来画的,我还会给别人刻私章赚钱,并经常用赚来的钱买东西分给家人和同学。

后来在厦门工艺美院读书,有一次穷得只能喝自来水充饥。有一次我刻了一个木雕,拿到鼓浪屿的一家工艺品店里卖了七元钱,那是1 9 80年代啊,不得了!在那之前我吃饭只敢买肥肉汤,用馒头蘸着吃,拿到钱后我直接买了一盆肉和很多馒头。至今我还清楚记得当时自己吃饭的声响很大,可能隔壁两三桌都能听到(笑),感觉非常有成就感。

再后来是1 9 9 1年毕业,被分配到厦门市政府侨办的鹭风报社。当时我一心想当艺术家,就利用每天下班后的空闲时间,走路到鼓浪屿刻木雕作品,坚持了一年半,做了二十几件作品,19 9 2年底被一个台湾人用四万块人民币的价格全部收购了。

当时我看到这个钱,兴奋得手舞足蹈。我从中拿出两万块钱给我父亲,还给他买了一双很好的皮鞋:我爸过去穿皮鞋还是解放前的事情,后来一直穿布鞋,他八十岁前还在穿那双我最初送他的好皮鞋。

我自己留下两万块,并开始筹划怎么用这笔钱。当时特区改革开放,流行BP机和各种电器。但我一样都没买,并和当时还是我女朋友的现在的妻子说:“我觉得我需要开阔眼界,结交一些全国性的朋友”。我先拿出一些钱去上海看了罗丹雕塑展,又带着剩下的钱北上去中央美院学习雕塑。

1 99 4年结业了,钱也所剩无几。六月份我又回到厦门,在这个阶段我意识到自己的木雕受限制太多,所以放弃木雕转投泥塑,当时我在鼓浪屿租下一间房子,屋前有一棵大树,可以遮风挡雨,我把大树下的空间当做户外的工作室。这一做就是六年,那段时间也是我人生的最低谷、最孤独的时期,虽然作品鲜有人问津,但这段时期是我艺术和知识最重要的积累时期。

直到1 99 9年,一位姓何的台湾商人,来厦门寻找年轻艺术家的雕塑作品。最终在两个备选艺术家中选择了我,并花了一百多万元人民币购买了我的一批多年来积累的作品。这笔钱应该是我人生中的第一桶金,我也因此不用再做商业订单的雕塑来维持生存,并且买了房子和车,工作和生活也趋于稳定,那也是我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资本对艺术对自由艺术家的作用力。

第一次卖出真正意义上的作品,这件事带给我的并不单纯只是物质上的刺激和愉悦,它也让我开始意识到我一定要做一个独立的艺术家。这件事直接催化我得以在2 001年底完成“小t人”系列作品,并在厦门成功展出。

东方艺术・大家:那钱对您和您的艺术来说意味着什么?

陈文令:农耕时代,穷人退守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尚能自给自足地生活,但在分工精细的现代社会里,真正的穷人面临的挑战比以前更大,所以说太穷了真的搞不了艺术,尤其是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都市。钱对我的生活和艺术当然是重要的,一个艺术家在钱多的时候还能沉住气好好搞艺术、做学问就更难得。钱多也容易让艺术家利令智昏、不思进取。钱少一点当然可以继续搞艺术,但不得少到没饭吃就O K了,哈!

东方艺术・大家:您小时候的第一个理想是什么?是做艺术家吗?

陈文令:我从小就很爱画画。最初是父亲指导我,但那时父亲的初衷是让我掌握一门吃饭的手艺,做一些漆活儿、装饰性的雕龙画凤什么的。

真正确立要当艺术家的理想是十四岁拜翁火枝先生为师之后的事了。

第7篇:访谈范文

地点:森林

我:您好,树妈妈。

树妈妈:小伙子,你好。

我:那么请问树妈妈,这里一片狼藉是怎么回事?

树妈妈:唉,实不相瞒,刚下了一场酸雨,许多刚看到世界的小树苗就这么死了!

我:哦,我知道了。那么树妈妈,既然他们这么挥霍资源,为什么还是有人破坏环境呢?

树妈妈:唉,利欲熏心啊!他们为了金钱不顾一切。造纸时,他们疯狂榨取我们的树汁。为了铺设木地板,我们的许多同胞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我们供栖息的地方越来越少,眼看我们这一带树木都要灭族了!

我:这个问题确实很严重。我最近听说有不法分子非法在这里开设工厂,有这回事吗?

树妈妈:嗯,确实有。最近就有一伙人,偷偷摸摸的,他们的工厂经常可以看见浓烟滚滚,黑色的烟频频冒出,黑烟飘过的地方的树经常生怪病,好几颗青春树好好地就病死了,弄得我们“树”心惶惶的,以后可怎么活啊!

我:那黑色的烟可是毒气啊!为此,地方的政府官员来过吗?

树妈妈:来过!不止一次的来过!他们雷厉风行,几下就把那些不法分子治得服服帖帖。可他们走后,总是有新的人来搞破坏。真怀念以前美好的生活啊!

我:那么以前的森林又是怎样呢?

树妈妈:十几年前,这里可是仙境啊!大树枝繁叶茂,遮天蔽日小树挺直腰杆,绿发可爱;梅花鹿蹦蹦跳跳,小猴子荡来荡去,小鸟们叽叽喳喳,好不快活,这真是一个天堂。

我:那现在破坏成什么样了呢?

树妈妈:毁了,全毁了!那些可爱的鹿儿被猎杀了,那些活泼的小猴子的皮被活剥了,那些鸟儿被整日囚禁,我们的生活惨不忍睹。

我:那么除官员外,还有人来行动,帮助改善你们的生存环境吗?

树妈妈:有啊!志愿者啊!他们微笑着走上来,扶起那些将要倒下的小树,帮助保护那些饱经风霜的老树,还贴上标语“救救我们的树林!”,真是对我们关心备至。他们可是我们的救星啊!

我:儿童们有没有行动呢?

树妈妈:(笑)哦,你不说我还真差点忘了他们呢。每逢植树节,他们就跳着笑着跑过来,为我们仅剩的森林添上一大片新绿。他们可爱的笑容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呢!

我:我知道了,那么在访谈的最后,我想问您一句:您对地球重新回归自然,建设绿色家园有信心吗?

树妈妈:(坚定)有!只要地球上只剩我最后一棵树,我也要坚

第8篇:访谈范文

2012,为“17家庭日”征集百万签名!

我们每天都在为“家”而不停努力,珍惜与家人在一起的幸福时光,爱人的一个吻、宝宝的调皮小动作、父母宠爱的表情,都洋溢着满满的爱。总是希望,时间可以定格在和他们在一起的时光。

为了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爱的人在一起”,为了有更多的时间让我们 “有家有爱有生活”,请与我们一起,每天为“家”努力一点点:

1.每周至少一天,“拒绝加班,早点儿回家!”2.加入到“申请设立‘17家庭日’法定假日的百万签名”中来,签下你的名字,留下你的力量,将爱传递!

我们正在着手准备2013年两会的提案:将每个月的17号定为“17家庭日”法定假日。

我们的签名,将作为最重要的民意佐证。请你与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吧!100万人的签名,100万人的心愿!“17家庭日”,会因为你而变得更有力量!

你的家人,会因为你的签名行动而感谢你!社会,会因为“17家庭日”而更美好!

为了感谢你的支持,兰溪每月将举办“17家庭日公开课”,邀请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北京电视台《生活广角》特聘专家赵喜刚老师及中国首家专注家文化服务的智潮家学院首席培训师贾豪进行免费公开授课;同时每累积1000个签名, 二位专家老师将各提供1人次的专业心理咨询。

查看更多“17家庭日”信息,请点击:省略

加入“17家庭日”QQ群:146875152 129470094

新浪微博:/17jiatingri

2012,为什么我们需要一个“17家庭日

科技的进步,本应让人们的生活更美好,但是事实与理想之间总有那么大的差距。在钢筋混凝土的社会里,我们愈发缺少安全感与幸福感。古人的朝耕夕歇,自给自足,把酒邀月,秉烛夜谈,成了我们现在羡慕却不得的生活。

一天的24小时,你有多少时间是真正留给自己的?你多久没陪Ta看一场电影了?多久没有一起牵手散步了?多久没体验到生活中的美好和幸福?什么时候开始忽略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你曾说过,你最大的幸福,就是在某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和Ta背靠背坐在一起晒太阳,可是现在呢?

人类从在这个星球出现的第一天起,就在不断追求“更美好的生活和更美好的自我”,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动力!每个人,你、我、Ta,内心深处都渴望“有家有爱”的生活,这是每个人生命的一部分!

第9篇:访谈范文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4208(2010)19-0067-03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及疾病谱的改变,社区护理的发展已经迫在眉睫。居家访视作为社区护理的主要形式之一,它的发展也就成为重中之重。2006年,国际访视护理权威杂志《Home Health Care Nurse》通过个案分析,对访视护理进行了概念界定,认为访视护理是“发生在家庭环境中的、访视人员与客户或家庭之间的互动过程,其功能是改善客户健康状况,并协助其更好地掌握社区卫生资源,增强自理能力”。我国的居家访视护理概念认为,访视护理是对有后续照护要求的个体及家庭,在其居家环境中提供定期的专业健康照护服务,并达到健康促进、健康维护和疾病预防的目的。根据文献报道,居家访视护理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及自我护理能力。利用“家庭访视”、“居家访视”等关键词进行文献检索,结果发现我国居家访视的研究多局限于居家访视的需求、居家访视的现状、居家访视的内容。访谈作为居家访视的重要工作内容,是访视护理是否产生成效的关键行为,在国内访视护理中少有研究。现特将访视护理中访谈技巧的运用总结如下,以期促进我国居家访视护理的发展。

1 访谈前的准备

1.1恰当的访谈时间 居家访视不同与医院内病房内的访谈,在住院期间,护士处于主导地位,访谈时间由护士决定,患者被动地服从。而在社区,访视护理是主动上门服务,患者处于主导地位,什么时间适合进行访视由患者决定。护士在访视前应电话预约患者,在电话中首先详细介绍自己及询问患者的近况,然后委婉地提出自己的目的,希望在其方便的时间进行探访,充分尊重患者的自。

1.2全面的访谈内容 预先拟定好访谈提纲,包括访谈目的、步骤和问题设计等。在访视前,应充分了解到患者的情况,包括个人资料及病情,有可能的话应该了解到患者的喜好,这样在访视中更加容易找到切入点,利于信任度的建立,便于下一步对病情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对访谈内容,护士应有详细的计划,对访视过程中有可能遇到的问题应有充分的知识准备。在访谈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引导患者,发现患者存在的问题,为护理干预的制定提供依据。防止泛泛之谈而对患者存在的实质性问题缺乏认识,影响进一步护理干预计划的制定,从而影响访视效果。

2 访谈阶段

2.1简单而全面的自我介绍 社区护理的访视人群不同于医院内住院患者,患者接受并信任访视人员的程度直接影响访视的成效。上门访视时,应穿统一的工作服,佩戴工作牌,礼貌敲门或摁门铃,等待回音并说明自己的身份和电话预约的内容,待患者或其家人允许后才能进入其住宅内。进门使用适合对方身份的称呼和语言,礼貌性地问候患者及其家人,态度和蔼,并进行自我介绍,同时展示工作牌,给患者及其家人以良好印象。

2.2多使用开放性的问题 在访谈过程,访视护士从患者的一般问题出发,如询问患者现在的身体感受等。再有针对性地引导患者说出具体的问题,如每餐的饮食情况及患者对饮食的偏好等。对于家庭收入和家庭关系等敏感性问题,可先从物价问题、医药费用问题、家庭消费问题及家人的身体状况等不同角度切入,但是注意不能离题太远。尽量提开放性的问题,诱导患者多说话,从患者给出的信息中评估出患者存在的问题。

2.3多使用肯定性及赞赏性的语言 从语言学角度,肯定句比否定句有力,容易使人接受。如果我们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解释,一般人都偏好“正性刺激”,不喜欢“负性刺激”;容易接受“正强化”,不愿意接受“负惩罚”。在访视过程中,访视人员应该多肯定和鼓励患者,如患者在某些方面虽有欠缺,我们应该首先给予肯定,然后再提出改进意见。例如,脑卒中后的患者表示自己吃青菜及水果较多,但很喜欢吃动物内脏。访视人员首先应该肯定多吃蔬菜有好处,然后再说出动物内脏含有的成分及对身体可能造成的伤害,让患者明白为什么要少吃这些食物。在肯定患者相关行为的情况下提出改进建议,既让患者学到了知识,也让患者容易接受,主动地改变自己的行为,从而遵循访视人员为自己推荐的饮食计划。要善于发现服务对象身上的长处、优点和亮点,哪怕是他们身上有了一点小小的进步和改进,访视人员都要不失时机地给予恰当而必要的赞赏。

2.4多使用积极的暗示性语言 针对我国国人谨慎的特性和直觉、感性的思维特征,恰当地使用积极的暗示性语言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心理学大辞典对心理暗示的解释是指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对别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在与患者的交流过程中,肯定性的暗示语言,往往使患者的自信心大大增加,从而使患者不自觉地按照一定的方式行动,或者不加批判地接受一定的信念。

2.5善于倾听 善于倾听患者的言谈,甚至要听出弦外之音,才能真正了解患者的心理,评估出患者实际存在的问题。用“信号”表明你有兴趣听其诉说,保持视线接触,并以点头等方式作出回应。

2.6共同制定健康目标 访视的目的是要让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行为及能够正确、有效地管理自己的疾病。访谈过程中,应让患者明白探访目的,并和患者一起制定具体的、循序渐进的目标,比如学会监测自己的血压和脉搏,戒掉饮食中的不良嗜好,坚持锻炼等,并指导患者坚持记录自己的血压数值及运动的时间和方式。让患者感觉到访视人员的真诚,从而激发患者的潜能,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

3 访谈结束阶段

3.1复述指导内容 访视人员掌握好访视结束时间,临近结束时和患者一起重新回顾这次访视的指导内容和制定的预期目标,再次叮嘱患者注意事项,比如饮食、服药及运动时间等。

3.2告知联系方式 对于慢性病患者,社区护理是一个延续的、长期的过程。第一次上门访视只是建立相互信任关系的第一步。访谈结束时,留下联系方式,并告知患者随时可以电话咨询,并根据病情预约下次访视时间。